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思想

【摘要】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门艺术。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华民族美术文化的典范,以线造型,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等美学思想对现代绘画发展的推动意义深远。中国古代绘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并凝聚了佛教、儒教、道教等思想的精髓,表达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中国;古代绘画;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美学思想

1.以线造型

自从先民们学会用火技术后,人类进入到了新时器时代。在我国,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制作陶器,在历史上繁荣了三千多年的彩陶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第一颗璀璨的明珠,也为世界艺术史谱写了一页绚丽的篇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今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文化彩陶。器罐上的彩绘纹样除了几何纹外,还有人面、鱼、鹿等形象。这些纹饰全用粗犷线条绘制,颜色单一,多为黑色。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其盆底是一圈排列整齐的线条,盆的上部描绘了许多人手拉手跳舞的形象。人的手臂和腿都是用直线画出来的,人物无细节刻画,但其形象却古朴自然,生动活泼,充满了趣味,也是最早描绘人物形象的陶器。

随着古人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在生产劳动中的发现,人们学会了铸造青铜器,进而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物延续了彩陶的二方连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 导读:本文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题引言——中国美学史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学习中国美学史有特殊的优点和特殊的困难 我们学习中国美学史,要注意它的特点: 第一,中国历史上,不但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有美学思想,而且在历代的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音乐理论、书法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华部分。这样,学习中国美学史,材料就特别丰富,牵涉的方面也特别多。 第二,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雕塑、建筑)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例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因此,各门艺术在美感特殊性方面,在审美观方面,往往可以 找到许多相同之处或相通之处。 充分认识以上特点,便可以明白,学习中国美学史,有它的特殊的困难条件,有它的特殊的优越条件,因而也就有特殊的趣味。 二、学习中国美学史在方法上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中国美学史,在方法上要掌握魏晋六朝这一中国美学思想大转折的关键。这个时代的诗歌、绘画、书法,例如陶潜、谢灵运、顾恺之、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作品,对于唐以后的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开启作用。而这个时代的各种艺术理论,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谢赫《古画品录》里的《绘画六法》,更为后来文学理论和绘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过去对于美学史的研究,往往就从这个时代开始,而对于先秦和汉代的美学思想几乎很少接触。但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到汉代,这一漫.长的时间内,的确存在过丰富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有着不同于六朝以后的特点。我们在《诗经》、《易经》、《乐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淮南子》、《吕氏春秋》,以至《汉赋》中,都可发现这样的资料。特别是近年来考古发掘方面有极伟大的新成就(参看夏鼐:《新中国的考古收获》)。 大量的出土文物器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鲜的古代艺术形象,可以同原有的古代文献资料互相印证,启发或加深我们对原有文献资料的认识。因此在学习中国美学史时,要特别注意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果。从美学的角度对这些成果加以分析和研究,将会提供许多新的资料并从中得到新的启发,使美学史的研究可以从六朝再往上推,以弥补美学史研究中这一段重要的空白。 第二题先秦工艺美术和古代哲学、 文学中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一、把哲学、文学著作和工艺、美术晶联系起来研究

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现代意义的思索

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现代意义的思索 近十年来中国美术界思潮迭起,使人应接不暇。随着85、86美术新潮的衰落,一种新的美术样式——新文人画,从旧文人画中衍生出来却又在规范语言中进行某种程度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的美术样式,以其蕴含的美学意义,为艺坛增添生机,这当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从这个角度上说,它在传统变革所产生的断层中代表着一条历史的链条,维系着我们民族艺术形式曾经有过的光辉业迹。新文人画体现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心态,侧重于从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在所谓中国画危机阶段,它不失为一种回溯,迫使人们重新评价诗书画印,我们认为这种回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新文人画的兴起也说明了绘画的文学意义再次被认可,新潮美术大多以哲学上的思辨作为艺术语言的标准,在中国绘画史中,画家的修养是评画和创作的标准,在文人画中更是主要的,于是文学造诣的高低也说明画家创作美术作品的高低,并且形成传统,“画者,文之极也。”新文人画强调了文学在美术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文人画欣赏群的审美心理,因为它不象新潮美术对画面的阐释是多层次,是视觉的寓言,而是可靠的,易理解和非观念性的。由于新文人画的文学意义的强调、文学的美学标准同样成为画面的重要构成部分,使绘画美和文学美相益得彰。 在世界美术史上,中国文人画是特殊的一章,讲到中国画不能不提到中国文人画,它的特色体现在画家的文艺修养高,特别是诗文、书法都具有很高的造诣,讲究人品的格调,画意尽量脱俗,有一种清

新、亲切的感觉,是一种高品位的艺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文人画是一种趣味和思想的结晶,它汇老、庄、儒的思想为一体,在南宋阶段,文人画增加禅宗思想,从美学内涵看,文人画是由深厚的中国文化理论支持着,为此它内容的厚度也为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及,另外一方面中国的诗歌理论也支持文人画,诗的空间意识补充了文人画的空间意识,诗画同时追寻幽深忘言之境,书画同源则表现文人画美学与书法美学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的地方,书法本身也成为文人画的组成部分,书法的笔法从表层结构上影响着绘画的笔法,但它不停留在符号阶段,而是丰富体验的表现。 新文人画对传统变革是属于非观念层次的变革,所以在许多方面它是延续旧文人画传统,其中许多美学标准,如意境,仍被保留下来,但新文人画美学思想是中国士大夫的美学思想的发展,既然是发展,就有必然性,有其内在的动力,中国艺术审美心理,有其共同性,与自然融合是中国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就是个性的发挥也要在自然中才能得到相应的乐趣。 中国艺术家们常沉浸于冥思感悟的美学境界里,这种感悟更多地带有一种闲适的直觉,把平和的牧歌式情调作为艺术表现的情调,于是流水、村落、牧童成了新文人画家竞相描绘的对象,它对等于中国田园诗,这种士者的文化心态把人生的境界和美学原则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新潮美术兴衰过程中,强烈地支撑着一部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标准和艺术创造。 新文人画的兴起说明一个问题,即中国绘画美学的现代精神只有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 摘要:书法,绘画,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秀遗产和典型代表,它们的形式和内涵的发展演化过程能够客观地体现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取向发展。通过对书法,绘画,园林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深刻影响。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书法山水画园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哲学方面更是如此。“天人合一”既是中国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的最终归宿。这是我们祖先认识世界的最初构想,师承自然,与自然相互融合。“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艺术母体,人们对自然美的信仰和追求始终是中国古典美学理念的思想基础。书法,绘画,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秀遗产和典型代表,它们的形式和内涵的发展演化过程能够客观地体现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取向发展。通过对书法,绘画,园林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深刻影响。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感受,艺术的陶醉。俗话说:一个人什么样子,看他写的字就知道了。当然这关系到审美者和被审美者的自身修养的高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做得少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书法中得奥妙。书法讲究三个方面:一是线条和谐美和动态美。和谐美指的是字与字之间的穿插、搭配和谐,不打破字本身的美。动态美指的写字“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说明书法讲究笔力、更能体现线条的力度美,力感与势态造成了动态美。二是用笔节奏美。提起笔的节奏与音乐、戏剧、舞蹈是相类似的。在欣赏书法时很容易引发人的联想,和音乐一样。一个人心情舒展,写出来的线条流畅,不温不火,书法功力来自于人的性情修养,人的性情修养实际上来自一种修养,一种艺术情志,一种由时代精神折射出来的精神面目。三是结构组合美。书圣王羲之,他的行书代表作《兰亭序》可算是书法星空中的北极星。帖中有21个“之”字,各具情态,形象生动,上下浑然,似天然雕饰,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由于毛笔作为我国古代主要写作工具,所以书法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各种优秀的书法作品字随势生、呈万千气象,诸多风情。对于书法欣赏者来说,书家只有通过形体组合线条,把自己的真挚、强烈的感情思想灌注到作品的境界中去,才能使观赏者感动,产生思想的共鸣。书法艺术无法像绘画一样通过图像的具体色彩、构图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相比之下更为抽象晦涩,它必须将自然事物转化为一种富于动感的线条。唐朝的孙过庭曾经评说书法:“现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莺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稿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古代书法家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最终将自己对于自然的感悟幻化成为笔下连绵的线条。 中国山水画寓意抒情、追求天人合一的感人境界。中国山水画追求的形神兼备不仅指自然景观本身的形神,更主要的是指画家得到客观景观感染而寓意抒情,求象外之意的“意象”之形神。意象妙得是指在意象的形成中景是基础,情是升华。这里所说的景,不仅是指直接唤起感情的具体景色,而且包括与这些景物相联系的整个生活。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把握之后,因景生情、因情生意、因意立法,意法融而意象生的整个形成过程。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对自然万物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的阐释,是一种独特的追求审美价值的情感活动。这种情感活动中留下的痕迹就是笔墨。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形式丰富多变。勾、皴、擦、点、染、泼、破……不胜枚举。时代的发展不断

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之朴素美

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之朴素美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前言 (4) 一.朴素美 (4) 1.1朴素美的由来 (4) 1.2 朴素美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意义 (5) 二.朴素美在古代美学中的分论 (5) 2.1老子:语言真诚朴素之美 (5) 2.2庄子:文学平淡真实之美 (6) 2.3孟郊:诗歌淳朴素淡之美 (7) 2.4李贽:提倡简朴质直之美 (8) 2.5阿炳:音乐情真意切之美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

朴素美显示出质朴无华、淡雅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朴素美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味,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美学思想朴素美中国传统文化 自然平淡 Abstract

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shows its simple,plain and elega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is not only a basic living principle but an acceptable belief of aesthetics. What's called the utmost qualities of beauty are simplicity and plain,purity and natural. Regarded as one of the styles of art forms and an aesthetic pleasure,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had its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Key words:aesthetic thought simple beaut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nature flat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将矛盾双方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中华文化传统“和”的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将古代不同时期对音乐思想“和”的阐释作一梳理和简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说明了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这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规律的体验和理解。 春秋时期晏婴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音乐有精辟的见解,曾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将音乐各种特征的“相成”“相济”都归属到音乐审美的和谐统一之中。晏婴在谈音乐诸要素之间的谐和时,并没有忽视音声与人心的谐和关系。“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只有“和”的音乐才能使君子听了产生心平气和的感情。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倡导礼乐思想,对音乐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会教化作用。他们对“韶”一类的雅乐推崇备至,认为“中和”的音乐是最能移风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讲究借中和的音乐修身养性。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中西方绘画中的美学差异

中西方绘画中的美学差异 要谈中西方绘画中美学的差异,必须要从它们的根源说起。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古代中国绘画三大体系中的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西方绘画则溯源于古希腊艺术,古希腊人善于捕捉微妙的比例关系,精于数学与哲学,力求明白准确,追求心灵健康与肉体完美。他们的艺术也力求逼真、写实与理想的结合,从他们的雕塑中就可以看到这点:雕塑多以最美的人体为摹本,表现自编神话中的众神,形体极为精准,比例亦臻于完美。如柏拉图所说:“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西方绘画中最本原的美学差异:写意与写实。中国绘画偏于精神性的写意,表达了画者对物象的理解及感受,表现物象最本质特征,并进行了理想性塑造加工。其精神性常常高于画本身的表达与技法,物象作为抒情的媒介表达着作者的精神境界与人格追求。而西方绘画则偏于写实性地再现对象,往往表达重于构思,技法展示遮蔽了画家的精神表达,要透过层层物象才能体味画家深藏的内心世界。而且西画常以故事性或场景性代替精神性,在立意上存在缺失。如18世纪评论家狄德罗所说:“在我们的画作中都有着构思上的弱点,思想性的贫乏。”下面将从造型、色彩及构图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中西方绘画在写意与写实上的美学差异。 在造型上,中国绘画美学偏于平面性,而西方绘画美学偏于立体性。中国的绘画由工艺装饰(青铜器、陶器纹样)发展而来,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平面特征。陶器上的纹样多是图案化、美化后的物象,因此中国绘画常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意味,也历来不竭力追求再现对象,而是满足于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具有意象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完整版)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 悠悠华夏五千年,世界上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中国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人们所称道。 中国古典美学的起源,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构建中国古典美学框架的主要思潮和派别之一,其形成和发展直接与儒家相关。“仁义”是中国古代人民一直很推崇的一种道德。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仁时一种美。“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互相友爱、互助、同情等。1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舆!”2百行以孝为先,这是一种仁爱。在儒家思想中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敬爱父母、笃爱兄长,这是“仁”的基础。假如一个家庭父母不和睦,妻离子散,而家庭成员整天都心烦意乱,事事不顺心,那么又何来“美学”之说呢?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学为基础,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沉思美之所在,强调唯有遵循仁义之道,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才能获得自由,进入美的境界,所以“仁”时一种美。 “忠孝两全”一直是中国古典美所提倡的一种美德。“孝”是仁的一种,而忠则是义中的一种。中国文化传统里“忠”表达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情感,其行为指的是舍己,即要求人们为忠诚对象放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这一概念极其鲜明地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对象“伦理型”特征。“忠”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与之相关的忠信、忠义、忠告、忠言等词,一直都广为流传。并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公孙丑问孟子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3这里所说的“浩然之气”、“配义与道”、“集义所生”指的就是融合了道德思想,渗透着情感意义。为实现一定的伦理目标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精神。“孔孟”之一的孟子高度赞美了这种为理想实现而自我牺牲的一切精神。那种“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的舍生取义的精神,在社会美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影响和鼓励着一代代的人们为之学习和努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的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金人的诱惑和威胁下不为所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的边疆将士勇敢无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7的清朝诗人于谦在诱惑面前洁身自好。 而对中国古典美学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的道家学派,则主张“道”作为宇宙的终极始因,把体道作为人得的存在的最高价值境界,道是道家思想的基本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将先秦时代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的具有人格化意味的“天”的观念,引向初具形而上色彩的抽象的理论层次。“道,可道也,非恒道也。”8“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9在老子的哲学中,道在宇宙的意义上被称为宇宙动力学始点而近于“一”,或在本论意义被作为万有物的终极本体而近于“无”,道即一即无,道不可道,道即是从自然运作中抽象出来的统摄万有的无为无不为的最高宇宙法则。10但老子的思想对于一般人来说比较朦胧而深奥,而作为“老庄”之一的庄子继承了老子之道,并认为谈天轮道目的在于为人的现实存在寻找一种有宇宙的色彩和本体论意味的绝对价值境界,因为庄子哲学哲学中引入了“天”、“人”、“吾”、“我”四者的关系。“无为为之之谓天”11,“天”在庄子的哲学中表达了“天帝”、“天帝”等人格化或宿命的意义,作为与人相对的自然的本然状态和生命的本真状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儿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就已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衍生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永恒魅力、不可磨灭的美。中国古代美学形成了我们民族独有的美学传统。这个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意识、心理、好尚、趣味之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组成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世界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主要体现出: ①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②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③灵动性 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 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 ④天趣性 中国工艺思想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⑤工巧性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特征之比较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特征之比较 摘要: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和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果能将中国和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特征进行比较,能够从中得出更多的启迪。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就应该在批判继承前人、充分吸收他国的优秀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 关键词:主体审美标准感性与理性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思考的学问,其发展过程是极其漫长和古老的。从有记载的论著开始深究,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而西方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的古希腊时期。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结合当时的音乐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思考和论述。在音乐的价值和功能、音乐的美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但受到不同文化底蕴和环境的影响,同样是在古老的年代开始发端的美学思想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一、中西方音乐美学研究的主体曾经有区别 两千年前,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记载,音乐应为礼以奉之,便强调出音乐必须受制于礼。百家争鸣时期孔子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还是被强调于教化、宣传、教育的功用。孔子也曾提出思无邪,讲求音乐的思想感情要合乎礼制,纯正无邪。荀子则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礼乐的范畴。两汉时期的《乐记》提出乐者,德之华也,突出强调了音乐与伦理道德的联系,音乐应该表现道德。这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于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是多注重音乐的外部关系,强调音乐与政治的联系,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流是礼乐思想。 西方音乐美学思想都深刻地体现了注重音乐本体研究的特征,并且十分注重将美学思想运用到音乐的创作上来,音乐美学走上了一条更加面向音乐实践的发展道路。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从数的与感情的进化角度,探讨了音乐美的本质,提出了五度相生律。导致了在中世纪时期,认为音程以4度、5度、8度为协和,在奥尔加农里仍以4、5、8度为主,其实是从毕达哥拉斯的音乐美学思想中脱胎而出。18世纪是一个发生了巨大转变的世纪,在18世纪的法国乐坛曾经爆发过三起重大的争论:旋律派和和声派之争、喜歌剧之争、格鲁克歌剧改革之争这三次争论实际上是音乐美学不断完善与提出的表现。争论的重点不是在音乐的外部联系,而是音乐形式与内容之间哪个更为重要。这本身就体现出,西方音乐美学所研究的重点是本体,思想一经产生就会对音乐实践和音乐形式的本体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看到,喜歌剧之争之后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卜者》的出现代表活泼清新风格的喜歌剧开始确立自己的形式以及在欣赏者心目中的地位。格鲁克歌剧改革后,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成果,比如《伊菲姬尼在奥里德》等。这些作品表现出内容的严肃性与崇高性,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音乐与表现内容之间的联系。可见西方的音乐美学研究是立足音乐本体,并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音乐美学家在阐述理论的过程中,也善于结合音乐作品具体分析,善于观察并致力于解决音乐审美现象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特别是到了20世纪后期,西方音乐美学研究更加推崇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将研究问题的起点放到具体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现象上去,回避拒绝任何先人为主的观点。 中国对于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是多注重音乐的外部关系,强调音乐与政治的联系和音乐的社会功能。西方音乐美学主要研究音乐本身发展的问题,以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研究方法上也颇为不同,音乐以分析作品研究音响为主,这种态度对于音乐美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沿用西方的美学理论和标准对之予以解释和评判,但都不能真正领悟其内在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才可能更好的领悟和解释中国古代美学的内在价值和其独特性。 一、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于西方的一分为二哲学观。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强调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和转化。这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对立、斗争是主要的、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两极对立、斗争的结果。因此,矛盾的两极的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一分为三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中和三种形态组合,但它强调的是守住中庸,扬弃两极,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相反,它认为矛盾的两极都是片面的、暂时的,只有“中庸”、“中和”才是真实的、理性的、永恒的、长久的。例如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历史上有“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是主要的、基本的。是天人合一扬弃天人相分,天人相斗。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不同,中国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从不认为是对立两极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相反它认为是“中和”这种第三种形态产生、孕育万物,正所谓: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无限。在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指导下,中国美学一直紧守和沿用“中和”美学原则,无论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伦规范准则的确立,以及艺术自身的虚与实、形式与内容,都始终按照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和原则予以塑造。由于受“中和”的哲学观的影响,中国美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特质性的,这点有别于西方,西方一直在思索寻找各门艺术自身的特质,例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均有较明晰的分野和界限,而中国却从未寻找这种特质,各门艺术都是相关联的存在的,例如诗歌的韵律美的讲究,使中国诗歌与音乐一直相连;同时诗歌与绘画相连,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都是提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且诗歌直接与书法相联系,字画是联为一体的,中国国画线条艺术也与书法艺术直接相关;同样,诗也与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都相关联,反之,这些艺术部类,也与自身以外的其它艺术部类紧密相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是功能性存在,而不是特质性的存在。 二、历史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意识和传统,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不例外。这种状况用中国人自身的话语来形容,也就是“厚古薄今”。这种历史主义的思维逻辑,带给中华文化以下特点:一是经验的理性。中国人文文化几乎都是经验性的积累,它们是案例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它们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所谓“规则、规律”式的科学的抽象演绎,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但它们却发展成“经验的理性”、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立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哲学。中国画线条的节奏与韵律美的特征,笔墨的骨力风韵之美以及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等,这些都赋予了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内在属性。 关键词:线条、笔墨、意境、和谐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鲜明的民族属性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并且这一艺术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绘画的一般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线条美、色彩美和构图美上,而中国传统绘画在其基础上又有独特的美学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韵律之美、笔墨的骨力风韵之美以及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这些审美特征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外在形式之美和内在精神之美,是中国传统绘画经久不衰的灵魂之所在。 一、线条的节奏韵律之美 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构筑着延续了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绘画艺术。线条美是构成绘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形式,凌继尧曾说:“中国画的笔法不是静止立体的描绘,而是流动的,有节奏的线纹,借以象征宇宙生命的节奏。比较中西方绘画,可以发现这一特点。希腊的画,如庞贝古城遗址所见的壁画,远看如重的雕塑,他们强调对称、比例、平衡、整齐;而中国古代花纹图案或汉代壁画,则是飞动的线条。中国人物画也是一组流动线纹的有节奏的组合。”[1] 线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从留存至今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描绘几何形纹样的线。至殷周时期,人们在铜器上描绘的狩猎、交战及动植物形态等已把“线条”的应用提升到中级阶段,除了表现形之外,同时也表现了动态。继而汉代时期绘画用线表示动态的能力达到了高峰,如汉代壁画中奔驰的马及人物画等,到了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汉代壁画虽同为线条,但感觉已大不相同,这时的线不仅只是表述形态,同时对物象质感的表现及线本身的形式美已有所发展。至唐代线已可以成功得表现出物的质感,如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

【摘要】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关键词】气韵生动思想内涵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一、“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 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可见其分量的重要。“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炼的水准,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总要求与概括。所谓气者,即神气、意趣,也就是所绘物象的内在精神。中国绘画不追求单纯的自然表象的模仿,而讲究其精神内涵。 “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庄子》)。所以,中国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并认为无气则不生。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二、“气韵”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在绘画上的“气韵”是一种自始至终的体现,它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又存在于完成的作品中。意在笔先,气脉相连,画家在动笔之前,因物立意,凝神静气,成竹在胸,乘兴挥毫,一气呵成。它包含着对物象的深思熟虑以及深刻的立意和激情。只有把丰富的感受同作者本人的情思、意境融合,并能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气韵生动。因此,气韵也是靠笔墨来表现的,六法论者,自称“气韵生动”,继则“骨法用笔”;前者为唯一的审美目的,后者则为成此目的的主要手段,二者为国画之首要。 在绘画创作中骨法用笔十分重要,用笔与书法用笔相同,都以线条为主要特征。国画的线条也讲究气韵,轻重缓急,刚柔肥瘦,虚实繁简,曲直偏正,由于个人的个性、气质、功夫、兴趣、情绪的不同,笔下就会产生不同风格的线。意到笔随,笔笔连贯,随心万变。落笔时,心静神怡,使气韵自晕于外,似生实熟,能圆转流畅,则笔笔见笔,笔笔无痕迹。用笔无痕,则画上的景物,似乎是自然本来生成的。笔与笔之间的连贯接气,也就是用笔的节奏。使笔自有韵,并不是依赖墨的浓淡才有韵。运笔的轻重疾徐,强弱虚实,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如同的旋律。因此,用笔高妙之处也就是气韵生动的体现。 “笔精墨妙”用笔精到,用墨则从浓到淡,从淡以浓,极尽变化之能事。所谓“妙”就

中国绘画鉴赏

中国绘画鉴赏 学习这本绘画鉴赏后,我被中国博大精深的绘画艺术所吸引,而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尤其卓越,下面就其作品《洛神赋图》进行适当介绍一下。 作者简介 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与绘画理论对传统绘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洛神赋》就是他的杰作之一,我们现在看到的虽然是摹本,但基本上反映了他的艺术面貌。 特色 顾恺之的《论画》一文,象他另外两篇关于绘画艺术的文字一样,都因相传错脱, 《洛神赋图》 不易通读,只能揣其大意。其中谈到前人所画的:小列女、周本记、伏羲神农、汉本记、孙武、醉客、穰苴、壮士、列士、三马、东王公、七佛、夏殷与大列女、北风诗、清游池、竹林七贤、嵇轻车诗、陈太丘二方、嵇兴、临深履薄等作品,都是评论这些画中人物形象和神情表现的优劣。而全篇最前段,特别谈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里他指出理解对象的深入的程度以人物画要求最高,对于山水画也很重要。东晋兴宁年间(公元三六三—三六五年)顾恺之在金陵(今南京)瓦棺寺所画的维摩诘像,有“清羸示病之容,凭几忘言之状”,画出了维摩诘的病容及病中与人对谈时的特殊神色。这一幅维摩诘像,虽没有流传下来,但受到称颂。同时,这一记载也说明中国流传的佛教图像,不是完全模仿外来的艺术。另外,顾恺之曾在画裴楷的肖像时,颊上加了三毫,据说他就是这样简单地借助于细节,加强肖像的神态。也有记载,他故意把谢鲲画在岩石中间,可见他曾企图用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性格。而且我们知道他在揣摩如何表现嵇康的诗句的时候,他体会到:画“手挥五弦”弹琴时的外形姿态,虽然是手的细小动作,也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画“目送飞鸿”,想凭目光的微妙表现传达出对于天边云际有所眷恋的、捉模不定的迷惘的心绪,则是比较难的。这些就都是顾恺之作为一个人物画家,企图细致地描绘微妙的心理变化时,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界限。 另外,他也曾明白地谈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提出了描绘眼睛是人物画艺术中的最重要的技巧。以上都说明顾恺之代表了这一时期人物画艺术的新发展。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已无传。只有若干流传已久的摹本。其中最精美的是《女史箴图》(隋代摹本,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

中国古代设计美学思想汇

中国古代设计美学思想总汇 一、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时期被称为“石器时代”石器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石器则是交织着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人造物。石器制造是以实用为原则和使用便利,开始有了极为初级的形式美感。设计起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原始石器的设计美感随着人多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逐渐提高,把握一些规律,人的美和审美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兹生。 新石器的设计还有陶器的设计,陶器是原始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坡型半坡型彩陶首先发现于西安东部半坡村,主要分布于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西达甘肃的陈东地区,距今约六七千年。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鱼纹具有代表性,多分布于卷唇圆底盆的内壁,鱼纹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所谓复体鱼纹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构成一组。鱼纹早期多为写实,以后逐渐演变为鱼体分割或重新组合,并形成几何化抽象化。此外,有代表性的还有人面形花纹。半坡型彩陶一般运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人面鱼纹彩陶盘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细泥红陶,绘黑陶,敞口,卷沿,浅腰,圜底近平。口沿上施以黑色,八等分的间隔处饰以条形或三角形,简洁明了。器身为赭红陶衣,器内壁施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两幅,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体现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之情,又似有某种原始巫术的意味,深藏奇妙的历史待解之奥秘,引人遐思。彩绘船形壶此壶形状像船,头尾尖尖,杯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以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活有关。人头壶半坡类型陶器精品,泥质红陶,既是生活实用器皿,又是人头像陶塑艺术品,为人头葫芦身形,平底,壶背有口,可盛水。少女形象,仰头浅笑,樱唇微启,似在轻轻哼唱着歌曲,神态安详。刻画手法细腻传神,甚为感人。 2.庙底沟型 2.庙底沟型是在半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陕西的关中地区,豫西、晋南一带,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 从艺术的表现来分析,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1)编织纹的模拟自然物象的抽象化。(2)自然物象的抽象化。原始人们对于自然物象的观察注意物象的个性和主要特性,从而在艺术表现中,从写实的描写到高度概括,进行抽象化,构成各种几何形图案,如水。劳动的节奏感。(3)劳动的节奏感。几何图案的有规律批组织和劳动的节奏感有着内在的联系,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动作的一致以集中并增强力量,要求统一而产生的节奏感。劳动的节奏感和图案的节奏感的这种“ 求统一而产生的节奏感。劳动的节奏感和图案的节奏感的这种“异质同构”的现象,在人们的感觉心理上取得一致的效果。(4)图腾的表号化原始人们为了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懂得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因而十分重视血缘关系,逐渐形成部落,各个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产生图腾崇拜。 彩陶装饰的形式法则:(1)对比法。对比法。是彩陶图案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它用曲直、横竖、大小、长短、黑白、虚实、动静等多种对比手法,使其产生丰富多彩的装饰变化。(2)分割法。分割法。分割法主要用于装饰面的定位分割,以取得变化中的统一。半山型彩陶不只应用形的分割,如旋涡纹和葫芦纹;也应用红线和锯齿线,以取得分割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