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样版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样版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样版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样版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毕业论

文样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低渗透油田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姓名:

学号:性别:

专业: 石油工程

批次: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开发评价和增产增注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而油气井压后的压裂液返排又是水力压裂作业的重要环节。目前,对压裂液返排的控制,大多采用经验方法,没有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对压裂液的返排过程和压后井底压力的确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压裂液返排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在以压裂液的滤失量计算的基础上,运用流体力学和数值模拟的相关理论以及物质平衡原理,针对返排期间裂缝闭合的过程,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建立了压裂液返排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研究表明,为了减少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低渗透储层中的压裂井应采用停泵后立即返排的方式,使裂缝强制闭合。实测井口压降曲线与计算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裂缝闭合过程和压裂液返排过程。

最后,对返排的过程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岩心实验,发现了返排过程中的一些特定规律。然后以滤失机理研究为基础,通过了建立裂缝壁面上的渗流模型,编制了返排参数预测程序,可通过对压裂返排效果的预测来指导压裂液返排作业。

关键词:水力压裂;裂缝闭合;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井底压力

目录

第1章绪论

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压裂工艺是油、气藏增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2]。随着水力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及其它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广泛使用,其在理论方法、工艺、设备及工具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力压裂具有多学科性,它是与岩石力学(控制着裂缝几何形态)、流体力学(控制着液体流动与支撑剂的铺置和回流)以及化学(控制着施工的材料性能,如压裂液)密切地联系着的。由于这种多学科交叉的复杂性,人们对水力压裂工艺整个过程的研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水力压裂的指导方法或控制程序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建立在现场工程师的经验之上。所以,结合这些学科的知识对指导水力压裂工艺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即可引导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更合理的水力压裂工艺控制程序。

压裂是重要的油气井增产措施,而压裂液的返排是压裂施工中的一个主要的步骤。压裂液能否顺利、及时地排出对施工效果影响非常明显,特别是对于低渗低压地层,由于返排困难,残液可能造成地层再次伤害,影响增产效果。研究表明:施工结束后,为了防止残液长期滞留地层造成二次伤害,一般说来应将残液尽可能地快速排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对地层客观认识不足,对工作液、添加剂选择不当,或施工工艺不合理,使返排率低,造成对储层的伤害。可见,返排在压裂、酸化工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不能及时排完、排净会给地层带来再次伤害,返排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措施效果。由于这一过程是在裂缝闭合期间进行的,因而,适当的返排程序通常是保持裂缝良好导流能力的关键所在,压后油气田的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裂缝导流能力。在压裂液返排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希望通过对返排流量的控制使支撑剂在产层区获得较好的铺置,继而使裂缝具有较高的导流能力。但是,由于对压后关井期间或返排过程中裂缝闭合情况、支撑剂运移情况、压裂液滤失及流体性质的变化情况不能很好地把握,所以对返排流量的控制经常显得无据可依。到目前为止,工程现场反馈了很多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对于油气层压力低的井,返排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而当油气层压力较高时,油气井产量大时,对于油井,过大的放喷速度会使支撑剂回流;对于气井,过大的放喷速度会产生气窜,使气体将残液分割在地层中不能排出,因此仍然存在排液速度控制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3-4]:一是没有选择合理的时机对支撑剂的运移进行控制,导致大量的支撑剂回流到井筒(吐砂),或在近井筒带破碎,从而使产层区的支撑剂很少或分布不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裂缝的导流能力,严重的会导致压裂施工的失败;二是返排流量控制不好,使回流的支撑剂冲出井口,刺坏放喷油嘴以及破坏其他设备。而

且,往往发现这些问题时,施工基本完成,想进行挽救为时已晚。在低渗透储层中,一般都要进行大型水力压裂作业,压后返排出现的这些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存在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压裂液返排控制中经验成分过多,缺少可靠的理论依据。从合理控制返排的目标出发,必须对压裂液返排过程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裂缝的闭合过程,认识压裂液返排的规律。

目前关于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存在的不足

综上所述,虽然在低渗油气藏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5-10]:

(1)以往在压裂液返排工艺研究上,缺乏量化的操作流程,返排时的井口压力完全依赖经验。压裂液在储层中的返排过程类似于油(气)驱水过程,井口压力大小直接关系到油(气)驱水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梯度,会最终影响排驱效率。因此有必要建立井口不同返排压力与返排效果的关系,根据油藏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返排井口压力。

(2)以往建立的压裂液返排模型虽然在理论上对压裂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模型一般适合于中、高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没有考虑到低渗透油气藏的实际情况,忽略了低渗透油气藏中启动压力梯度对返排效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合于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液返排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指导压裂作业。

(3)影响返排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于不同油气藏,其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也不同,各影响因素(返排压差、渗透率、流体的黏度、界面张力、润湿性和孔隙度等)对返排效果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了解不同油气藏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现场压裂作业提供合适可行的方案。

油气藏压裂后压裂液返排过程中虽然是油、水相流动,但在压裂过程中,其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发生了变化,因此特别有必要建立残液返排的渗流模型,这样更有利于对返排率的预测和压裂后生产井的效果预测。

目前国内现场放喷排液基本上还处于靠经验操作的阶段,没有一套科学的排液理论来加以指导和量化,导致排液措施随意性大,往往对施工效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又经常被忽视。因此,目前急需从机理上研究残液的返排过程,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可量化操作的排液措施及排液参数,对于提高压裂施工成功率、提高施工效果和油气井产量是非常必要的。

第2章 低渗透油田特点及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现状

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及特点

国外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

世界上低渗透油田资源十分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各产油国基本上都有该类型的油田

[11-13]。美国中部、南部、北部和东部,前苏联的前喀尔巴阡山、克拉斯诺达尔、乌拉尔—伏尔加、西西伯利亚油区和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达省都有广泛的分布。近些年来,小而复杂的低渗透油田比例越来越大。例如,俄罗斯近年来在西西伯利亚地区新发现的低渗透、薄差层储量已占探明储量的50%以上。有的地区,低渗透油田连片分布,成为低渗油区。

1999年俄罗斯各油气区中难以开采的石油储量占剩余可采储量的40%以上。低渗透储层的储量达数百亿吨,其中,渗透率低于50×10-32μm 的低渗透层储量约有150×108t ,占低渗透储量的90%以上,占俄罗斯可采储量的30%以上。其中60%在西西伯利亚。这些低渗透层大部分已投入开发。目前,全俄罗斯从低渗透储集层中采出的石油占全部采出量的20%左右。低渗透储集层中石油黏度在10mPa ·s 以下,其有效厚度多数在2~10m ,埋藏深度大多为1200~1400m ,采出程度不高。

1998年美国低渗透油气田可采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0%~15%。据北美172个低渗透油藏统计,渗透率一般在几个毫达西到几十个毫达西。其中,20~100×10-32μm 的油田占这些低渗透油藏总数的60%,20~1×10-32μm 的占30%,少数低于1×10-32μm ,约占5%。 国外低渗透油田的主要特点

从国外报道的情况看,对低渗透油田大体上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由于颗粒细、分选差、胶结物含量高,经压实和后生成岩作用使储层变得十分致密,渗透率一般小于2μm ,少数低于2μm (统计北美172个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数据)。

(2)储层孔隙度一般偏低,变化幅度大。大部分为7%~20%,个别高达28%。

(3)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原油物性较好。一般含水饱和度30%~40%,个别高达60%(美国东堪顿油田),原油比重多数小于,地层油黏度多数小于3mPa ·s 。

(4)油层砂泥交互,非均质性严重。由于沉积坏境不稳定,砂层的厚薄变化大,层间渗透率变化大,有的砂岩泥质含量高,地层水电阻率低,给油水层的划分带来很大困难。

(5)天然裂缝相对发育。由于岩性坚硬致密,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天然裂缝系统,一般

受区域性地应力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对油田开发的效果影响较大,裂缝是油气渗

透的通道,也是注水窜流的条件,且人工裂缝又多与天然裂缝的方向一致,因此,天然裂

缝是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6)油层受岩性控制,水动力联系差,边底水驱动不明显,自然能量补给差,多数靠

弹性和溶解气驱采油,油层产能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只能达到8%~12%,采用注水保

持能量后,二次采收率可提高到25%~30%。

(7)由于渗透率低,孔隙度低,必须通过酸化压裂投产,才能获得经济价值或必须通

过压裂增产,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8)由于孔隙结构复杂,喉道小,泥质含量高,以及各种水敏性矿物的存在,导致开

采过程中易受伤害,损失产量可达30%~50%,因此,在整个采油工艺系列中,保护油层是

至关重要的环节。

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

低渗透油田储量就占我国陆上已探明未动用总储量的60%以上。大庆外围油田均属这类油藏。就目前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期,原油的开采难度逐渐加大,勘探的形势是新近探明储量中低丰度、低渗透、低产能(俗称“三低”)储量占据的比例很大。

90年代以来在大庆、吉林、辽河、胜利、长庆等主要油田陆续发现了许多低渗透油藏。据统计,在近几年探明的未动用石油地质储量中,低渗透油层储量占58%以上,而在已经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中,低渗透油藏的石油地质储量所占比例高达60~70%,甚至更高。可见低渗透油藏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我国陆地低渗透油田广泛分布于全国20多个油区,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岩性地层中,物性参数相差很大。而且,在我国陆上原油探明储量中低渗透油田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目前探明储量约40×108t。

国内低渗透油田的主要特点:

(1)目前发现的低渗透油田储层以中深埋藏深度为主

由各油区的低渗透储层埋藏深度统计表明,目前发现的油藏以中深层为主,埋藏深度小于1000m 约占%,1000~2000m 约占%,2000~3000m 约占%,大于3000m 约占%。

(2)低渗透储层中特低渗透及超低渗透层储量占较大的比例

根据渗透率大小,低渗透油藏可分为3类:Ⅰ类是渗透率为10~50×-3210μm ,其储量占53%,Ⅱ类渗透率为1~10×10-32μm ,其储量占%,Ⅲ类渗透率为~1×10-32μm ,占储量%,二、三类低渗透储层的储量占到47%。

(3)国内低渗透油藏岩性以砂岩为主

从目前探明的低渗透油藏统计,砂岩油藏占70%左右,砾岩油藏占10%左右,其余存在于变质岩和灰岩等特殊岩性油藏中。

低渗透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属于非线性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就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低速渗流时,有没有启动压力梯度还存在很多争议;如何测量低渗透岩石的启动压力梯度和启动压力产生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对于低速非达西渗流,没有判断低速非达西准则,往往仅以地层渗透率作为界限。对低渗透非达西渗流的渗流机理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低渗透介质中的渗流规律甚为复杂,至今还没有一个清楚的令人满意的表达方法。

因此,合理开发低渗透油田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其储层特征和渗流规律,准确的进行渗流计算,确定合理的开发方案。达西定律一直作为一个基本的规律被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田开发的渗流计算中。然而,传统的达西定律面对和高渗透油田有着诸多不同的低渗透油田开发计算问题,显得不尽准确,所以,研究人员必须打破传统的达西公式,寻找更合理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工程问题。

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现状

国外压裂液返排的推荐做法

近十多年来,国外学者在压后压裂液返排的问题上形成了多种认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小排量返排、强化返排和反向脱砂三种[14-24]。

1988年,Robinson 等人讨论了采用小油嘴排液以减小裂缝闭合应力的优点,提出了“小排量早期返排”(Early Flowback )的观点。实际上,“小排量早期返排”是一种有控制的返排。Robinson 等人所做的研究突出了裂缝闭合应力对支撑剂破碎以及裂缝闭合时间对支撑剂沉降的影响,认为低渗透储层压裂后通常需要较长的闭合时间。在裂缝闭合之前压裂液已完全破胶,支撑剂已大量沉降,排液初期通过控制返排速度的办法,尽可能减小地层闭合应力,让支撑剂停留在裂缝内,从而减少支撑剂的破碎和倒流。实现有效的支撑缝长。基于以上认识,Robinson 等人提出了控制返排的推荐做法:

(1)水力压裂前,应有地层闭合应力预测值或测定值,这是选择支撑剂、确定排液程序的基础。

(2)获取本地区裂缝闭合所需的时间。如果压裂液破胶时间大于裂缝闭合时间,应当用~的小油嘴,以19~38(L/min)的小排量返排,使裂缝降压。待裂缝闭合后立即关井等待压裂液破胶,即使这样仍会有部分支撑剂倒流入井筒。

(3)如果施工井作业后有自流能力,应当使用~的小油嘴返排,并控制回压至最低(即降低近井筒带的压降)。

(4)关井、生产井决不能用大油嘴瞬时开井,推荐以每次的放大量逐步放大油嘴开关。

(5)油气井生产期间,应定期测定或计算井底流压。当井底流压持续回落,或者当地层闭合应力接近所用支撑剂的最大允许应力时,就不能再放大油嘴,除非万不得已。

Robinson等人的“小排量早期返排”实际上是一种有控制的返排,他们所做的研究突出了裂缝闭合应力对支撑剂破碎、裂缝闭合时间对支撑剂沉降的影响,认为低渗透储层压裂后通常需要较长的闭合时间。在此之前压裂液己完全破胶,支撑剂己大量沉降,排液初期通过控制返排速度的办法,尽可能减小地层闭合应力,让支撑剂留在裂缝内,从而减少支撑剂的破碎和倒流。

与Robinson等人相反,1990年E1y等人提出用强制裂缝闭合(Forced Closure)工艺,配以较高的支撑剂浓度(高砂比)和严格的压裂液质量控制措施,能极大地改善低渗透油气井支撑缝的导流能力。

E1y等人推荐的排液做法,是在顶替压裂液的30s内就完成裂缝的闭合,当从地面压力检测到近井筒带裂缝己经闭合后,以小于38~57(L/min)的速度返排30min,然后放大返排量至160~320(L/min),只要不出砂。

这种“强制裂缝闭合”实际上是一种强化返排方式。强化返排减少了压裂液在地层里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了液体伤害,有助于改善裂缝导流能力。后来有学者认为,Ely等人提出的这种返排程序,非常适合特低渗透地层,能极大地改善低渗透油气井的返排效果,但不具普遍性。而且这种强制裂缝闭合工艺通常会使支撑剂形成严重的“砂堤”(Proppant Banking),并且由于大量支撑剂的运移,液体滤失加重,在近井筒带形成“裂缝尖端”(Pinch Point)。另外,这种返排方式不适合易出水地层。

一般而言,低渗透地层水力压裂需要大液量的压裂液,大量的支撑剂是通过大液量的压裂液以较小的填砂强度泵入地层的,这样延长了裂缝闭合时间,此时就有必要采取“反向脱砂”方式,使支撑剂在井筒附近脱砂,形成桥堵,而通过尾追支撑剂的方法即能加速这一过程。基于这种认识,1995年Barree和Mukherjee提出了“反向脱砂”(Reverse Screenout)工艺。

Barre和Mukherjee使用全二维裂缝几何模拟器,系统研究了裂缝闭合期间支撑剂的沉降规律,讨论了返排速度、射孔段位置、最终铺砂浓度、裂缝几何形态对保持闭合后裂缝内铺砂浓度的影响,解释了“强制裂缝闭合”与“反向脱砂”在返排程序设计上的区别,并且深入到多个射孔段之间的交叉流动对支撑剂运移规律的影响,至今仍是水力压裂

作业返排设计的指导性原则。

Barre和Mukherjee认为,井筒内液体的膨胀性、液体滤失、支撑剂的对流、停泵期间水击效应引起的压力波动、关井后裂缝的延伸和泵送结束时剩余压力梯度的消解、不同闭合应力的层段间的交叉流动,是引起支撑剂运移与沉降的六个主要因素。他们针对不同的裂缝形态,分别就对称裂缝、向上延伸裂缝、向下延伸裂缝、层内延伸裂缝、高滤失下的对称裂缝、端部脱砂压裂及多层限流压裂做了模拟研究,给出了以下推荐做法:(1)以高填砂强度、小液量脱砂设计,比依赖压后返排保持裂缝导流能力更可行。

(2)只有当层内裂缝保持良好延伸,或者有较高应力差的上下层遮挡时,才有通过适当的返排程序改善最终铺砂浓度的可能,而必须的返排程序是施工结束后立即开始返排,并且返排速度要高于裂缝内液体的滤失速度。如果是多层裂缝,返排速度还必须大大超过层间交叉流动的速度。

(3)在向上延伸的裂缝或裂缝高度过快发育的情况下,从加强胶体残渣返排的角度讲,有控制的返排或许有益。此时裂缝闭合期间聚合物胶体聚积于滤失带,很小的返排速度避免了裂缝过快闭合,使得胶体残渣排出的同时,支撑剂通过沉降或滤失的方式向下运移,有助于减小有效缝高(即支撑缝高)。

(4)裂缝向下延伸时,无论泵送期间还是裂缝闭合期间,支撑剂都是沉降的,此时再大的返排速度也不足以影响裂缝体积,支撑剂可能填充在射孔孔眼处,但不可能覆盖整个裂缝段。

(5)在向上延伸的裂缝里,裂缝闭合期间支撑剂的沉降将大大增加裂缝内铺砂浓度,强制裂缝闭合方式会使裂缝过早闭合。此时不宜用强化排液法。

(6)在层内裂缝延伸良好的情况下,大于地层滤失速度的返排速度有助于支撑剂向射孔孔眼方向运移,这是有控制的返排方式的最佳应用。

(7)高滤失地层厚度比整个裂缝高度相对薄时,利用地层的天然滤失性能比返排更有效地使支撑剂向高滤失带运移。此时也不宜采用强化返排法。

(8)有较大应力差的多层水力压裂作业,压后返排速度必须快于层间交叉流动的速度,以免低应力层支撑剂过剩而高应力层支撑剂不足,而且必须在停泵后立即开始返排。

Barre和Mukherjee的“反向脱砂”工艺,实际上是一种快速返排加井筒脱砂方式,这种方式至少有三点好处:首先,减轻了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其次,井筒脱砂显着改善了支撑剂在近井筒带的填充,提高了裂缝的无因次导流能力;最后,快速返排使得支撑剂未能大量沉降到裂缝端部前,裂缝己经闭合,从而形成较长的支撑缝。为了减少快速返排和井筒脱砂可能对循环系统造成的磨损,国外一般还要采取控制支撑剂倒流的措施,使用尾追树脂包裹支撑剂(树脂砂)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克罗拉多州的Dodell低渗透(~3μm

2

10-

?)致密砂岩气层的水力压裂作业中,就采用了支撑剂中混入纤维材料的办法,返排速度高达320L/min时也无支撑剂返出。

国内压裂液返排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认为,在残液返排上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工程上提高排液效率;集中在影响排液因素上的研究,以理论结合实际提高排液效率;排液预测模型的研究上。

刘川生[8]等提出对于气井酸化,利用间隙放喷排液的方法来增加返排率,当气井酸化后经自喷和诱喷转入放喷阶段。在这一阶段对每次放喷时间间隔和放喷强度进行控制,由于酸化规模、井身结构和气产量的不同,作者采用定性的方法总结了一套气井间隙放喷的方法,应用效果较好。刘应学[25]等提出酸化解堵增能返排技术,其技术是在挤酸液之前或之后将增能液注入地层,通过控制其反应速度,在地层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使射孔段地层“瞬间”升温。利用这种热化学反应,配合酸化处理,可以溶解近井地带及井筒内复杂的有机(无机)沉积垢,疏通油流通道。反应放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借助起泡剂的作用,在地层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造成强烈的压力波动,冲击喉道堵塞物,不仅有助于解堵,还起到助排作用。

王尤富[26]论述了入井液表面张力与储层损害关系的实验室研究。降低入井液的表面张力,可以减小毛细管阻力和提高入井液的返排率,从而达到保护储集层的目的。实际油气储集层具有不同的渗透率和不同的润湿性,毛细管阻力对不同渗透率和不同润湿性的储集层造成的损害不同,因此,对入井液的表面张力应有不同要求,以得出它们的变化规律,为现场保护油气层和确定入井液的合理表面张力提供可靠依据。贺承祖[27]论述了水锁效应与储层伤害的关系。未开发的油气层处于残余水饱和状态,可以认为油、气驱动压力与毛细管力处于平衡状态。当储层钻开后在地层未受到伤害时,会出现水锁效应,一般认为外来流体在地层中的毛细管力越高,水锁效应越强,油气产量越低。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能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都能降低水锁效应和储层伤害,水锁程度的大小是受毛管力控制的,表面张力只是影响毛管力的一个因素。

裂缝形态的数学模型

在进行返排程序设计的时候,研究人员必须知道停泵时刻裂缝的相关参数,进而就要用到分析裂缝形态的数学模型[28-32]。到目前为止,确定裂缝形态的数学模型已经从二维模型、拟三维模型发展到全三维模型。

对于全三维模型,国外,Clifton与Abou-saved及Cleary等人提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全三维裂缝延伸模型;国内的赵金洲、吴迪祥等人也在裂缝三维延伸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全三维模型中,缝宽方程是奇异积分方程,对于这类方程,当源点和场点重合时,被积函数无穷大,仅在柯西主值的意义上收敛。因此,这类方程的直接数值求解是繁琐、困难的。基于这种情况,目前对全三维模型的求解依旧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在成熟的软件里或在现场施工的实际应用中,还是以二维模型和拟三维模型为主。

第3章裂缝闭合期间压裂液返排模型

本章将主要运用流体力学和数值模拟的相关理论以及物质平衡原理对压裂液返排期间裂缝闭合的过程建立压裂液返排的数学模型。给出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根据实例计算及方岩心流动实验考察裂缝闭合过程中井底或井口压力的变化规律,对所选模型进行验证和改进。

裂缝闭合过程中模型的假设条件

压裂施工停泵后井底或井口压力一般都会随时间下降。这是因为地面停泵后,压裂液的注入量为0,裂缝内的压裂液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继续滤失到地层,从而导致井底(井口)压力下降。压力下降是与滤失量以及裂缝宽度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就可以根据闭合期间裂缝内的流体体积平衡方程并结合岩石力学的理论来得到压力的变化情况。在压裂液返排过程中,裂缝参数的一些基本假设为:

(1)停泵后缝中压力短时间内平衡,裂缝立即停止延伸;

(2)设地层为线弹性体,层间无滑动,停泵后裂缝形状呈矩形;

(3)裂缝在闭合期间,井底裂缝的缝高和缝长不变,仅缝宽发生变化;

(4)支撑剂不影响裂缝的自由闭合。

则根据注入阶段和闭合期间裂缝内的流体体积平衡原理,就可以建立分析停泵后压力递减规律。

压裂液返排的二维数学模型

无论是一维滤失系数的计算方法还是修正的滤失系数的计算方法都只考虑了一维单相流动。本节在参考前人方法的基础上,考虑返排压裂液在地层中作二维流动和压裂液为非牛顿流体的实际情况,建立压裂液返排的二维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地层条件、油藏边界条件和压裂液性质对压裂液返排的影响,目的就是让计算的结果对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压裂液从地层返排的数学模型

在压裂施工过程及裂缝闭合的过程中,只要裂缝是张开着,在裂缝壁面与油藏之间就会形成一定的压差,而压裂液的返排速度的大小又受裂缝与储层之间的压力梯度所控制[36-39]。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分别考虑滤液在滤饼区和侵入区的输运过程以及地层流体在储层区的渗流过程,而且,假定地层流体驱替滤液采取的是活塞式,侵入区与储层区交界处的流速连续。

考虑压裂液非牛顿性质对返排的影响,结合压裂液或滤液的特性,将其假定为幂律流体。本文采用由Teeuw和Hesselink提出的适合于幂律流体的已修订的达西定律:

1112n 81312n n n n

n K p n K L φνφ+???????= ? ? ?+?????? (3-1)

式中,v 为返排速度,m/s ;φ为地层孔隙度,无因次;n 为压裂液流态指数,无因次;K 地层渗透率,2μm ;n K 为压裂液稠度系数,Pas n ;p ?为压降,Pa ;L 为多孔介质的长度(侵入区长度),m 。

结合式(3-1),压裂液在侵入区的运动方程如下:

d e

K V p G μ=-?(-) (3-2) 其中x y ,)G λλ=(为启动压力梯度。将式(3-2)写成分量形式

d x

e d y e ()()x y K p V x K p V y λμλμ??=-

-??????=--??? (3-3) p x

??和p y ??与x λ和y λ同号,说明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作用使得渗流速度降低。 ()()1112d e n d 31288n n n n n n K p n K φμ--??+=-? ??? (3-4)

式中,μe 为滤液的有效黏度,Pas ;d K 为侵入区的渗透率,m 2;d φ为侵入区的孔隙度,无因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压裂液滤失造成了地层损害,致使侵入区的孔隙度d φ和渗透率d K 与储层区的孔隙度φ和渗透率K 是不同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到连续方程:

()()0=??+??V t

ρφρ (3-5) 考虑流体及多孔介质的可压缩性,流体密度变化及地层孔隙度变化的状态方程如下:

0f 0[1()]c p p ρρ=+- (3-6)

0φ0[1()]c p p φφ=+- (3-7)

式中,f c 和?c 分别为流体及孔隙的压缩系数,Pa -1;令?c c c +=f t ,t c 为综合压缩系数,Pa -1。

结合式(3-6)和(3-7),将式(3-3)代入式(3-5),则可得到如下的偏微分方程:

()()2

20d x f 0f x f 2e 22y 0d f 0f y f 2e ()1()()1()K V p p p c p p c c x x x x V K p p p c p p c c y y y y ρρλμρρλμ???????????????=-+-++?????????????????????????????????????????????=-+-++????????????????????????????? (3-8) 将式(3-8)中两式相加,略去2

f i p c x ????????项,这样可以得到:

()2e t f 0f x y d 1()c p p p c p p p c x y K t φμλλ?????+-?++=??????

? (3-9) 令()f f f 01()c c c p p =+-,()

t t f 01()c c c p p =+-,由于不考虑油藏的非均质性,则可令x y λλλ==,因此式(2-9)可以写成:

2e t

f d c p p p p c x y K t φμλ??????++=???????

(3-10) 方程(3-10)描述了滤液在侵入区的非稳态渗流。

地层流体在储层区的渗流一般被看作牛顿流体的流动。通常可将牛顿流体的流动视为幂律流体流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在上述方程中设n =1并采用原始地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按照相同的推导步骤,则可得到地层流体在储层区的渗流方程:

2t f c p p p p c x y K t φμλ??????++=???????

(3-11) 式中,μ为地层流体的黏度,Pas ;φ为原始地层的孔隙度,无因次;K 为原始地层的渗透率,m 2。

如果将滤饼视为渗透率c K ,孔隙度c φ的多孔介质,并考虑压裂液的非牛顿特性(假定为幂律流体),结合方程(3-1),可得到压裂液在滤饼区的运动方程:

1

2c c f w n c 81231n n

n n K p p K n L φυφ+??-??= ? ?+?????

(3-12) 式中,c K 为滤饼区的渗透率,m 2;c φ为滤饼区的孔隙度,无因次;f P 为裂缝中的压力,Pa ;w P 为滤饼与侵入区交界面的压力,Pa ;L 为滤饼的厚度,m 。

在滤饼的形成过程中,可以认为滤饼的体积与滤过的液体体积成正比,则有:

d l L V α?=? (3-13)

式中的比例系数d α可以写成下式,s c 是形成滤饼物质的体积浓度,

s d s c 1(1)(1)

C C αφ=-- (3-14) 将式(3-10)及式(3-11)代入式(3-9)中,整理后得到:

12s c c f w n l s c c 312118n n n n C n p p K V C n K φφυφ+-??+??-=? ? ?--???? (3-15)

从上式看到,滤饼两端的压力差与滤失速度及滤失体积所形成的滤饼厚度有关。上式可以写成更简单的形式:

f w c l n p p V αυ-= (3-16)

其中,c α是幂律流体的滤饼因数,它的物理意义是指单位面积的单位滤失体积与达到n 幂的滤失速度所产生的滤饼压降。它是取决于流体和滤饼性质的一个综合参数。但是,滤饼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常使滤饼压降与式(3-16)的计算结果有差异。

1

2s c c c n s c c 312118n n C n K C n K φφαφ+-??+??= ? ?--???? (3-17)

实际上,在形成滤饼以前,有些更为微小的聚合物及地层微粒已经进入到地层的内部,称之为内滤饼。随着内滤饼的形成,外滤饼也就在0t 时刻开始在缝面上沉积。因此,在许多地层中,内滤饼的形成常常是外滤饼形成的基础。可用式(3-16)来计算由于内滤饼的存在而发生的压力降,此时滤饼因数逐渐增长至某一上限值。

随着压裂液向地层的滤失及滤饼的增厚,顺着裂缝流过的压裂液对己形成的外滤饼还有一种磨蚀的作用,阻止滤饼厚度的增加。此外,滤饼中的某些物质与从它表面流过的压裂液之间,由于浓度的差别,甚至还会产生从滤饼中扩散到压裂液中去的现象。

由上述的对滤饼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应适当修正滤饼因数c α,使之适应滤饼形成过程中的既有增厚又有削薄的情况。通过分析动滤失的实验数据,用下式对c α进行修正:

c1

c 2c 00c c 0

0t t t t t t t t ββααα????≤ ????'=????> ????? (3-18) 式中,c α'为修正后的滤饼因数,无因次;0t 为外滤饼开始形成的时间,s ;t 为从开始

滤失算起的时间,s ;βc1内滤饼参数,无因次;βc2为受侵蚀滤饼参数,无因次。此外,

0t 、c a 、βc1、βc2,4个参数都是用实验数据确定的。分析式(3-18),可以定性地看

出,由内滤饼的影响使βc1为正值,而剪切和扩散效应使βc2为负值。式(3-16)可以改

写成:

f w c

l n p p V αυ'-= (3-19)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考虑滤液沿垂直裂缝壁面方向和裂缝方向的二维滤失(设沿裂缝方向为x 方向,垂直裂缝方向为y 方向),其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如下:

返排过程开始前,可以根据有关的压裂资料确定整个储层的压力,即停泵后储层静压。则有,

i t P P ==0 (3-20)

对于裂缝闭合过程中的返排而言,返排的初始条件即为停泵时刻的压力分布。此压力分布情况由计算施工过程中的返排得到,也可以由停泵时的压裂资料估算得到。

四条边界与返排方向的三个区域保持一致,裂缝内部的滤饼面、滤饼与地层间的裂缝面、侵入区与储层区间的交界面和储层边界。

裂缝内部的滤饼面处,

f f x L P P ≤= (3-21)

式中,f L 为停泵时刻裂缝的长度,m 。滤饼与地层间的裂缝面处,缝面压力可依据式(3-19)算出。

在返排过程中,侵入区与储层区间的界面随返排量的增加而移动。在活塞式驱动中,此边界的移动是连续的。交界处的一边是幂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另一边是牛顿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故有:

d e d

e ()()()()K p K p x x K p K p y y λλμμλλμμ???-=-????????-=-????动边界动边界动边界动边界

(3-22) 储层的边界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大致可分为两类:

封闭外边界:

石油工程毕业论文-采油机械类

胜利油田游梁式抽油机研究 2011年月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题目 胜利油田游梁式抽油机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现状、工作任务和预期目标 游梁抽油机自诞生以来,历经了数百年应用,经历了各种工况和地况,目前是世

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抽油设备之一。游梁式抽油机隶属于有杆抽油装置,它由动力机、减速器、机架和四连杆机构等部分组成。它是将动力机的连续圆周运动边成抽油杆柱与抽油泵柱塞的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地下的原油开采出来。 本文通过研究胜利油田几种常见游梁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抽油设备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油田今后采用的抽油机型号和数量进行了预测。 三、论文撰写、外文翻译和中外文献查阅 《采油机械》主编李子俊石油工业出版社 《采油工程》主编于云绮石油工业出版社 《采油工程手册》主编万仁浦石油工业出版社 《采油机械》报03年05期作者陈军綦耀光 四、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2011.5.01——5.05 论文准备阶段。 撰写开题报告。 2011.5.06——5.15撰写论文阶段。 2011.5.16——5.30 准备答辩。 2011.6.01——6.20 答辩阶段。 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摘要 游梁抽油机自诞生以来,历经了数百年应用,经历了各种工况和地况,目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抽油设备之一。游梁式抽油机隶属于有杆抽油装置,它由动力机、减速器、机架和四连杆机构等部分组成。它是将动力机的连续圆周运动边成抽油杆柱与抽油泵柱塞的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地下的原油开采出来。

本文通过研究胜利油田几种常见游梁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抽油设备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油田今后采用的抽油机型号和数量进行了预测。 关键字胜利油田;游梁式油机;预测改进 目录 一、论文摘要 (1) 二、论文前言 (1) 三、第一章游梁式抽油机结构组成 (2) 四、第二章胜利油田常用抽油机介绍 (5) 五、第三章游梁式抽油机基本参数 (9) 六、第四章游梁式抽油机的抽汲工作参数和驴头悬点载荷 (10)

毕业论文(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信阳学院图书信息楼建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姓名: 学号: 性别:男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学习中心: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培训学校 奥鹏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2019年9月25日

信阳学院图书信息楼建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摘要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组织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构思设想和具体安排,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信阳学院图书信息楼建安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时对施工总体部署、施工准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本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平面布置图、具体施工方案。为确保工期、质量及安全、文明工地,节约成本等条件,编制出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结构特征,施工难易程度工期和质量要求,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顺利地完成本工程项目的建设,控制工程成本,创建合格工程。 关键词:质量;进度;组织管理;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工程建设概况 (1) 1.1.1工程名称 (1) 1.1.2 建设地点 (1) 1.1.3 建设规模 (1) 1.1.4 参与建设单位 (1) 1.1.5承包方式 (1) 1.1.6 承包范围 (2) 1.1.7施工合同要求 (2) 1.2 各专业设计简介 (2) 1.2.1建筑专业设计简介 (2) 1.2.2结构设计简介 (4) 1.2.3机电安装工程简介 (4) 1.3工程施工条件 (6) 1.3.1 建设地点气象状况 (6) 1.3.2 区域地形及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6) 1.3.3 现场施工条件 (7) 第二章施工部署 (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模板(2017)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 题 ——副标题 学生姓名:张 三 学 号:1301013101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5班 指导教师:李 四 2017年 6月15日

——副标题 要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演示(C++)树和查找是在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和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Borland C++ Builder 6.0)开发出来的小型应用程序。它的功能主要是将数据结构中链表、栈、队列、树、查找、图和排序部分的典型算法和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封装成类,并通过类的对外接口和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这些算法,同时利用C++ Builder 6.0中丰富的控件资源和系统 解、辅助教学和自我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near form ——副标题 Abstract 外文摘要要求用英文书写,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 “Abstract” 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三号,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上方是论文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小二,加粗,1.5倍行距,间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1.5倍行距,间距:间距:段前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Key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首行缩进2字符。Key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加粗。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如需换行,则新行与第一个关键词首字母对齐。 Key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at;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大学毕业设计---基于c语言的教务系统软件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一、题目 二、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主要任务与要求 指导教师职称 学院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题目 评阅人职称 工作单位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 题目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许可证 答辩前向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小组)提交了如下资料: 1、设计(论文)说明共页 2、图纸共张 3、指导教师意见共页 4、评阅人意见共页 经审查,专业班同学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符合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达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学校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盖章) 年月日 根据审查,准予参加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签字(盖章)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 学院专业班 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于年月日进行了答辩。 根据学生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指导教师和评阅人意见以及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做出如下决议。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语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绩: 三、答辩组组长签名: 答辩组成员签名: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盖章) 年月日

基于c语言的教务系统软件设计 摘要 本系统依据开发要求主要应用于教育系统,完成对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学生成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开发本系统可使学院教职员工减轻工作压力,比较系统地对教务、教学上的各项服务和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加快查询速度、加强管理,以及国家各部门关于信息化的步伐,使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 目前,学校工作繁杂、资料重多,虽然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已进入高校,但还未普及,而对于学生成绩管理来说,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系统。因此,开发一套适和大众的、兼容性好的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使其符合操作的业务流程,并力求系统的全面性、通用性,使得本系统不只适用于一家教育机构。在开发方法的选择上,选择了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系统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四个主要阶段进行设计,而在具体的设计上,采取了演化式原型法,随着用户的使用及对系统了解的不断加深,对某一部分或几部分进行重新分析、设计、实施。本论文主要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使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成绩管理成绩查询 C语言面向过程

石油工程毕业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学习中心:河南油田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网络08秋石油工程(钻井) 学生姓名:李明荣学号:0860363003 指导教师:徐清俭职称:讲师 导师单位:河南油田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10 年07 月01 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水平井的优点及应用范围,论述了水平井的施工技术,并结合钻井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平井,钻进工艺,井眼轨迹控制,随钻测量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水平井钻进技术介绍 (2) 2.1水平井钻进技术简介 (2) 2.2 水平井的优点及应用 (2) 2.3 水平井钻进技术的发展 (3) 第3章水平井主要钻进工艺 (5) 3.1 井身轨迹控制 (5) 3.1.1 直井段 (5) 3.1.2 造斜段和水平段 (5) 3.1.3稳斜段、水平井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5) 3.2 中井、完井 (6) 3.3 钻井液的性能要求及除屑措施 (6) 第4章应用实例 (7) 第5章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附录: (12)

第1章前言 当今,随着对能源需求的日趋增加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高效、清洁、经济地开采地下能源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水平井钻进技术应运而生。它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其目的主要是提高石油的产量,降低采油成本。并且随着MWD (随钻测量仪)、PDC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和高效导向螺杆钻具的应用,水平井技术已日趋完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样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低渗透油田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 石油工程 批次: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开发评价和增产增注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而油气井压后的压裂液返排又是水力压裂作业的重要环节。目前,对压裂液返排的控制,大多采用经验方法,没有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对压裂液的返排过程和压后井底压力的确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压裂液返排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在以压裂液的滤失量计算的基础上,运用流体力学和数值模拟的相关理论以及物质平衡原理,针对返排期间裂缝闭合的过程,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建立了压裂液返排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研究表明,为了减少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低渗透储层中的压裂井应采用停泵后立即返排的方式,使裂缝强制闭合。实测井口压降曲线与计算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裂缝闭合过程和压裂液返排过程。 最后,对返排的过程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岩心实验,发现了返排过程中的一些特定规律。然后以滤失机理研究为基础,通过了建立裂缝壁面上的渗流模型,编制了返排参数预测程序,可通过对压裂返排效果的预测来指导压裂液返排作业。 关键词:水力压裂;裂缝闭合;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井底压力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目前关于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存在的不足 (2) 第2章低渗透油田特点及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现状 (3) 2.1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及特点 (3) 2.1.1 国外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 (3) 2.1.2 国外低渗透油田的主要特点 (3) 2.1.3 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 (4) 2.1.4 国内低渗透油田的主要特点: (4) 2.2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现状 (5) 2.2.1 国外压裂液返排的推荐做法 (5) 2.2.2 国内压裂液返排的研究现状 (7) 2.3裂缝形态的数学模型 (8) 第3章裂缝闭合期间压裂液返排模型 (9) 3.1裂缝闭合过程中模型的假设条件 (9) 3.2压裂液返排的二维数学模型 (9) 3.2.1 压裂液从地层返排的数学模型 (9) 3.2.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13) 3.3模型的数值解法 (14) 3.3.1 返排模型的离散 (14) 3.3.2 求解方法 (17) 3.4裂缝闭合时间及压裂液返排量的确定 (18) 3.4.1 裂缝闭合时间确定 (18) 3.4.2 压裂液返排量的计算 (18) 3.4.3 停泵后裂缝体积变化量的计算 (19) 3.5实例计算与分析 (20) 3.6室内实验模拟研究 (22) 3.6.1 实验方法 (22) 3.6.2 实验数据及处理 (23) 第4章压裂液返排的实验研究 (26) 4.1实验仪器材料 (26) 4.2实验步骤 (26) 4.3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26) 4.3.1 采用瓜胶压裂液进行压裂实验 (26) 4.3.2 采用田菁胶压裂液进行实验的结果 (29) 图4-6 累计流量与渗透率恢复值 (30) 4.4结论与建议: (30) 第5章压裂过程中的滤失与返排效果预测 (31) 5.1压裂液滤失理论 (31) (32) 5.1.1 受压裂液黏度控制的滤失系数C 1 5.1.2 受地层流体压缩性控制的滤失系数C2 (32) (34) 5.1.3 压裂液造壁性控制的滤失系数C 3

2017年最新石油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2017年最新石油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石油作为一种能源物质在社会中是非常具有存在性的,它的重要性不可言喻,石油毕业论文主要包括石油工程与石油化工方向,下面是石油毕业论文题目190个,供大家做参考 石油毕业论文题目一: 1、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在石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石油勘探开发管理和石油地质实验的相互关系 3、石油金融化和中国石油经济的安全对策浅谈 4、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收益分配研究 5、石油勘探开发管理和石油地质实验的相互关系 6、石油地质分析测试在我国石油勘探实验中的应用 7、俄东部地区石油污染问题及其对黑龙江省石油工业的启示 8、石油地质类型在石油勘探中的重要作用及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9、延长石油人力资源建设对石油企业的启示 10、非洲石油开发新特点与拓展非洲石油市场的对策 11、微库仑法则定石油及石油产品中的硫含量 12、基于石油安全的石油工程风险管理分析 13、从延长石油的培训发展看我国石油企业培训中的难点和对策 14、石油院校《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体系研究

15、石油及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的研究 16、非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效果 17、石油行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石油行业为例 18、深化石油行业改革,构建竞争型石油行业 19、石油公司石油运输路线优化研究 20、探讨石油长输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 21、从延长石油经验分析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 22、大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 23、向世界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方向迈进 24、石油运输承压石油管线的TIG焊接技术 25、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石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一期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26、石油及石油化工装置中安全关联系统的工程设计 27、石油地质与石油的形成与开采的关系分析 28、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影响 29、中国石油企业需要应对伊朗石油投资环境的新变化 30、石油高校进行石油精神培养教育初探 31、石油资源的全球战略地位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32、俄罗斯石油公司发展历程及其与中国石油合作 33、从国际石油竞争方面看中国石油安全 34、石油金融体系在石油市场风险规避中的运用 35、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对石油天然气企业会计的影响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201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春风油田沙一段储层夹层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资源勘查1005 指导教师: 2014年 6月20日

摘要 钙质砂岩是一种致密性的岩石,一般存在于干层中,是现在油田开发中尽可能避开的开发位置,因此能够正确的预测钙质砂岩的分布能够增加打到油气层的几率,减少经济损失。主要以P609区块为研究主体,首先分析钙质砂岩的成因,统计区块内钙质砂岩的物性,然后分析其影响因素,正确预测钙质砂岩的分布。研究区内浅滨湖提供了良好的钙质砂岩来源,水下分流河道将钙质砂岩输送到目的区内,然后在沉积环境作用下形成了钙质砂岩。 论文降低重复率、论文排版、答辩幻灯片制作请联系Q2861423674 诚信服务,通过后付款https://www.docsj.com/doc/aa12187615.html, 关键词:钙质砂岩;分布;沉积条件;P609区块

Study on Reservoir and Mezzanine of N1s in Chunfeng Oilfield Abstract Calcareous is a kind of sandstone rocks,which generally present in the dry layer is now possible to avoid the development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position, and therefore able to correctly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can increase the chance of hitting, reduce economic losses. This paper mainly P609 blocks for the study subjects,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calcareous sandstone within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ock, and then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correctly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Shallow Lake study area provides a good source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calcareous sandston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will be transported to the target area, then at ambie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论文降低重复率、论文排版、答辩幻灯片制作请联系Q2861423674 诚信服务,通过后付款https://www.docsj.com/doc/aa12187615.html, Keywords:distribution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blocks P609; deposition conditions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建筑工程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大作业(实践报告) 题目:建筑工程资料员实践报告 学习中心:临淄教育中心教学服务站 年级专业:网络12秋建筑工程管理 学生姓名:王青青学号:12461150003 实践单位:山东凯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实践起止时间:14年2月16日~14年5月26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教育学院 完成时间:2014 年 6 月15 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大作业(实践报告)实践单位评议表

建筑工程资料员实践报告

般无需进行设计或验算,但对一些特殊结构,新型体系的模板或超出适用范围的一般模板,则应进行设计或验算。 3、熟悉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包括制备、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过程,各施工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任一过程施工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混凝土的制备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制与混凝土的搅拌,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混凝土的配制还包含了混凝土的设计配合以及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是根据实验室的设计配合比提高一个数值,并有95%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施工配料计量必须准确,才能保证所拌制的混凝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其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施工配合比与实验配合比的差别在于含水率的区别。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工程的重中之重,也只有合格的浇筑,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符合设计的要求,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尺寸准确,才能保证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而且还检查模板的尺寸,轴线及其支架承载力和稳定性。浇筑质量还以浇筑工人的技术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若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够很容易产生离析现象,而且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甚至产生露筋现象。施工缝的留置也是混凝土浇筑的一种特殊工艺,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且停歇时间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的部位留置施工缝。一般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应用时考虑施工的方便。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三、参与了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经过自检、互检、交接检后,再报项目部,由项目质检员复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我同时也参与了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上现场之前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如墙体配筋图、楼板梁的配筋图、模板施工图等。模板验收中主要检查板缝是否封堵严密、垂直度是否合格、测量模板安装是否满足房间开间要求等;钢筋验收则检查墙体的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梯子筋以及暗柱暗梁的配筋是否符合要求等。通过现场学习,积极向有关技术人员请教,逐

西南石油大学毕业论文要求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为规范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规定,制定“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结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 1.论文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字数要适当,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英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中英文摘要:摘要应概括反映出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500字左右,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例如:1……、1.1……、1.1.1……),标题应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绪论 绪论一般是毕业设计(论文)主体的开端篇。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成果;设计和研究方法;设计过程及研究内容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对巩固、深化和升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毕业设计(论文)同时也是记录科研成果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申请学位的基本依据。为了规范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撰写内容要求 1.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要求 1.1 总体要求 1.1.1 论文篇幅 论文(不包括附录及文献目录)篇幅:除外语专业和留学生外,一般使用汉语简化文字书写,字数在1.5万左右,有创新的论文,字数不受限制。 1.1.2 文献查阅 查阅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文献(不含教科书)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1.1.3 文献翻译 翻译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外文资料不少于5000汉字。 1.2 具体要求 1.2.1 对我校理工科各类型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 (1) 工程设计类 此类题目侧重于对学生设计、计算、绘图能力训练。主要对应于机械类、电类专业的产品、部件、控制系统等设计型题目和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建筑设计型题目。 做此类题目的学生要完成1万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论文),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其中机械专业类学生还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程图(不包括零件图和示意图),工程图中必须要有不少于1张是计算机绘图;电类专业的学生要独立完成全部或相对独立的局部设计和安装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系统电气原理图或电气控制系统图。 (2) 理论研究类 原则上不提倡工科各专业过多选做此类课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做该类型题目的学生应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要完成1.5万字左右的论文,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包括4篇以上外文文献。 (3) 实验研究类 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万字以上的论文,其中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查阅参考文

计科教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计科教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1.1.选题的背景 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成熟起来,并且给管理带来了新的革命。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的,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及其它办公设备对信息进行收集、运输、加工、存储、更新、维护,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a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重要标志。MIS的处理方式是在数据库和网络基础上的分布式处理。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把组织部的各级管理连接起来,而且能够克服地理界限,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形成跨地区的各种业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目前,虽然有许多学校已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学校教务的管理.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必须是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系统。根据国大学的现在管理模式,结合国际新的思想观念,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建设先进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使之成为学校

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乃至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的大学的关键环节。教学教务信息处理的电脑化、网络化,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容。 1.2.目的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学校教务的管理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教务工作,管理和服务平台发生的变化,教务管理不再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人工管理,而是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此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两年来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总结。它使我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本人知识水有限,系统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以便我今后改进。此外,该系统能够顺利的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油气储运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原油管道初步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设计(论文)**原油管道初步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 **班 指导教师:刚 2006年6月18日

摘要 **管线工程全长865km,年设计最大输量为506万吨,最小输量为303.6万吨,生产期14年。 管线沿程地形较为起伏,最大高差为346.8m,经校核全线无翻越点;在较大输量时可热力越站,较小输量时可压力越站。 输油管采用沥青加强级外保护的防腐措施。全线共设热泵站12座,管线埋地铺设。管材采用 406.4×8.0,X65的直弧电阻焊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管线上设有压力保护系统,出站处设有泄压装置,防止水击等现象,压力过大造成的危害。 首站流程包括收油、存储、正输、清管、站循环、来油计量及反输等功能;中间站流程包括正输、反输、越站、收发清管球等功能。采用SCADA 检测系统,集中检测、管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由计算分析证明该管线的运行可收到良好的效益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管型;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

ABSTRACT The design of ** pipeline engineering for oil transportation is complete on June 2006.The whol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is 865 kilometer and the terrain is plan. The maximum of transport capacity is 506 million ton per year and minimum of throughout is 303.6 million ton per year. The choice of main equip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station site are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every throughout. After the technical evaluation , one type of steel pipeline called X65 is select. The optimum diameter is 404.6 millimeter and the wall thicket is 8.0 millimeter. The maximum pressure of operating for design is 450MP.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of heat, the pipeline is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The pipeline is coated with 7-millimeter thick anti-corrosion asphalt layer and impressed current catholic protection to protect the pipe from corrosio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is pump-to-pump tight line operation. Crude oil is heated at first and the pump in each station. There are three 220D-65×10pumps are equipped as the transporting pump. The process of flows in the station includes: collecting crude oil;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pumping over station and circulation in the station. Along the main line, oil transportation included head station, 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and terminal station. Through the benefit analysis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operation, the project has a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design is feasible.

中国石油大学毕业设计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专科毕业大作业 写作管理规定 毕业大作业环节是实现各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 一、组织管理 专科学生要求做毕业大作业,毕业大作业的组织管理以各学习中心、函授站为主,其要求及使用到的表格可参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文件。 各学习中心(函授站)由各站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有关专家等组成专门的毕业大作业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保证毕业大作业质量的措施;审查学生毕业大作业资格;选聘指导教师;协助指导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协助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评审工作。各站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提前一个月做好毕业大作业的准备工作。 (一)选聘指导教师 各学习中心(函授站)根据学生的专业、毕业大作业题目的研究方向选聘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聘任采取校内聘任与校外聘任相结合的方式,应选择学术水平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或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所聘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 指导教师的聘任必须经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审核备案。各学习中心(函授站)把选聘的指导教师情况汇总后上报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确定指导教师。各学习中心(函授站)确定指导教师后立即通知学生与指导教师联系。 (二)组织评审 论文的评审工作主要由各学习中心(函授站)组织。学习中心(函授站)应根据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要求选聘教师成立评审小组,并上报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审批。所聘的评审小组成员必须具有毕业大作业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每个评审小组至少由三人组成。论文评审结束后,评审小组填写毕业大作业评审记录表。 (三)上报成绩 学习中心(函授站)根据评审记录表整理成绩单并上报,由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教师对成绩进行复审。 二、毕业大作业细则 (一)选题原则与要求 1.选题必须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体现专业基本内容、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2.选题应结合本职工作任务,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增强课题的应用价值、实用价值。文科类的选题要突出现实性,着重分析研究本企业改革和现存的热点、难点问题;理工类的选题重点在于结合本职工作、结合工程实际,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 摘要 X80管线钢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材料,但是正处于腐蚀事故多发阶段。土壤是造成管线钢腐蚀的重要因素,土壤中的SO42-是引起管线腐蚀的一个重要离子。本文以X8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浸泡实验考查了SO42-在模拟高pH值强碱性土壤溶液中均匀腐蚀和点腐蚀的影响,此外,也考查了退火后的X80钢在含有SO42-离子的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通过金像显微镜对X80钢试样表面显微腐蚀形貌进行了观察,并且探讨了硫酸根离子实验结果发现:在模拟强碱性溶液环境中,随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增加,X80管线钢的腐蚀速率会加快。通过实验,X80经过650℃保温3h后的组织在硫酸根离子浓度为1.4%的高pH值强碱性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较差。探讨了碱性硫酸根离子对X80钢的原始状态的组织和经过退火后的组织耐腐蚀性能的原因以及过程。在模拟碱性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含量越高,X80钢试件上的蚀坑密度越大。 关键词:X80钢,NaHCO3/Na2CO3, SO42-,腐蚀,退火

Abstract X80 pipeline steel is the application of China's West-East Gas Pipeline Project in the primary material, but is in the corrosion of the accident-prone stage. Soi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causing corrosion of pipes, soil SO42-is an important cause corrosion of pipes, ion. In this paper, X80 pipeline steel for the study, was examined by immersion test in simulated high SO42- alkaline soil solution pH, corrosion and pitting corrosion effects, in addition, it examines the X80 steel after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SO42 ion simulation solution corrosion. By golden statue as the microscope microscopic corrosion of X80 steel sample surface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 and discus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sulfate ions: alkaline solution in a simulated environment, with the sulfate ion content in solution increases, X80 pipeline steel corrosion rate will accelerate. The experiment, X80 650 ℃ for 3h after the organization after the sulfate ion concentration in 1.4% of the high alkaline pH,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solution worse. Of the alkaline sulfate on X80 steel in the original state of organiz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after annealing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reasons and process.The higher sulfate ion content is in the Alkaline solution of simulation, the greater X80 steel specimen of density of pits is. Key words:X80,NaHCO3/Na2CO3,SO42-,Corrosion, Annealing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样版)

中国石油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低渗透油田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 石油工程 批次: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开发评价和增产增注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而油气井压后的压裂液返排又是水力压裂作业的重要环节。目前,对压裂液返排的控制,大多采用经验方法,没有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对压裂液的返排过程和压后井底压力的确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压裂液返排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在以压裂液的滤失量计算的基础上,运用流体力学和数值模拟的相关理论以及物质平衡原理,针对返排期间裂缝闭合的过程,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建立了压裂液返排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研究表明,为了减少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低渗透储层中的压裂井应采用停泵后立即返排的方式,使裂缝强制闭合。实测井口压降曲线与计算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裂缝闭合过程和压裂液返排过程。 最后,对返排的过程进行了室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岩心实验,发现了返排过程中的一些特定规律。然后以滤失机理研究为基础,通过了建立裂缝壁面上的渗流模型,编制了返排参数预测程序,可通过对压裂返排效果的预测来指导压裂液返排作业。 关键词:水力压裂;裂缝闭合;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井底压力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目前关于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存在的不足 (2) 第2章低渗透油田特点及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现状 (3) 2.1国外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及特点 (3) 2.1.1 国外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 (3) 2.1.2 国外低渗透油田的主要特点 (3) 2.1.3 国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 (4) 2.1.4 国低渗透油田的主要特点: (4) 2.2压裂液返排规律研究现状 (5) 2.2.1 国外压裂液返排的推荐做法 (5) 2.2.2 国压裂液返排的研究现状 (7) 2.3裂缝形态的数学模型 (8) 第3章裂缝闭合期间压裂液返排模型 (9) 3.1裂缝闭合过程中模型的假设条件 (9) 3.2压裂液返排的二维数学模型 (9) 3.2.1 压裂液从地层返排的数学模型 (9) 3.2.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13) 3.3模型的数值解法 (14) 3.3.1 返排模型的离散 (14) 3.3.2 求解方法 (17) 3.4裂缝闭合时间及压裂液返排量的确定 (18) 3.4.1 裂缝闭合时间确定 (18) 3.4.2 压裂液返排量的计算 (18) 3.4.3 停泵后裂缝体积变化量的计算 (19) 3.5实例计算与分析 (20) 3.6室实验模拟研究 (22) 3.6.1 实验方法 (22) 3.6.2 实验数据及处理 (23) 第4章压裂液返排的实验研究 (26) 4.1实验仪器材料 (26) 4.2实验步骤 (26) 4.3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26) 4.3.1 采用瓜胶压裂液进行压裂实验 (26) 4.3.2 采用田菁胶压裂液进行实验的结果 (29) 图4-6 累计流量与渗透率恢复值 (30) 4.4结论与建议: (30) 第5章压裂过程中的滤失与返排效果预测 (31) 5.1压裂液滤失理论 (31) (32) 5.1.1 受压裂液黏度控制的滤失系数C 1 5.1.2 受地层流体压缩性控制的滤失系数C2 (32) (34) 5.1.3 压裂液造壁性控制的滤失系数C 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