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依据不同的文献报告为5%-39%。作为上肢的活动枢纽,肩关节决定了整个上肢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的空间精确度。而肩袖肌群作为肩关节空间位置精确控制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对肩关节的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肩袖损伤会使肩关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在国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将就肩袖损伤的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概述。

一、肩袖的解剖和功能

1、解剖肩袖由前方的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上方的冈上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superior facet),后方的冈下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middle facet)和小圆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inferior facet)构成。它们在接近止点的位置与关节囊相愈着并相互融合形成袖套样结构包绕在盂肱关节的周围。

2、功能同髋关节相比,肩关节活动度更大,但内在稳定性低。肩袖的存在为肩关节提供了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和精确的空间位置控制能力。在进一步谈肩袖的功能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Inman[1]在1944年提出并由Burkhart在1993年进一步完善的力偶平衡理论。

力偶平衡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在冠状面上的平衡:位于肩关节旋转中心下方的肩袖肌肉,包括肩胛下肌的下部、

冈下肌的下部和小圆肌的全部,所产生的力矩能够与三角肌产生的力矩平衡,使合力的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抵抗三角肌收缩产生的向上的牵引力,维持了肩关节在上举过程中的稳定。

(2)在轴面上的平衡:指位于前方的肩胛下肌与位于后方的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力矩平衡。也即所产生的合力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使肩关节能够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空间位置保持稳定性。

肩袖的功能就是提供以上两个平面上的力偶平衡,满足肩关节的功能要求。

二、肩袖损伤的病因学

1、撞击

由1972年的JBJS(Am)上Neer提出了喙肩弓下撞击的概念,并提出通过喙肩韧带的切除和前肩峰成型来治疗。在1965至1970年之间,Neer通过这种方法(少数病例加用了肩锁关节的切除)治疗了50肩的冈上肌肌腱炎/部分断裂/全层断裂。在获得随访的47肩中38肩的疗效满意。1986年Bigliani报告了肩峰形态同肩袖断裂的关系。他将肩峰按形态(在肩袖的出口位上,Y view)将将肩峰分为三个类型:平面型、弯曲型和钩型。在钩型肩峰肩袖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前两者。该研究似乎进一步明确了撞击是肩袖损伤的原因。但其它的一些研究表明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肩峰形态的构成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在肩峰形态是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的原因还是结果方面,一直存在争论。

2、局部的应力环境、血供以及退变

更多的肩袖部分损伤不是发生在滑囊侧而是发生在关节侧。Seki N.等[5]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在肩关节外展的过程中冈上肌腱的最大张力出现于肌腱前部的关节侧(肌腱前部关节侧和滑囊侧的张力分别为15.0MPa和1.8MPa)。而冈上肌腱的前部关节侧正是肩袖损伤最常见的首发部位。肩袖的血液供应来自于旋肱前动脉的外侧升支、胸肩峰动脉的肩峰支、肩胛上动脉以及旋肱后动脉。Codman在1934年就提出了冈上肌腱的最远端10mm为缺血区(Critical zone)。随后的组织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缺血区的存在,在这一区域的关节侧只有散在的血管分布,血液供应显着弱于同一区域的滑囊侧。冈下肌肌腱的近止点区域同样也为血液供应缺乏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的血液供应有降低的趋势。

以上的理论都支持劳损和随着年龄增长的退行性变是肩袖损伤的病因之一。

3、外伤外伤直接导致的肩袖损伤很少,一般都是在退变的基础上肩袖的强度减低后发生外伤而导致肩袖的断裂。

4、职业因素从事上肢过头工作及上肢高强度作业的人群容易发生肩袖损伤。一项研究调查了在12个不同工作岗位工作的733名工人肩袖病变的发病情况,作者发现以下为肩袖病变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上臂在大于等于15%的工作时间内屈曲超过45度;上肢高强度作业(forceful exertions)大于等于9%的工作时间。

5、其它的危险因素

吸烟、遗传因素等。有研究表明临床确诊为肩袖全层断裂患者的兄弟姐妹与对照人群相比发生其罹患该病变的相对风险为2.42。

三、肩袖损伤的诊断

1、症状

(1)疼痛:运动时疼痛和夜间痛多见。疼痛的评价采用VAS评分。疼痛的量化便于对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2)肌力降低:主要为外展、外旋和内旋力量的减弱。表现为洗脸、梳头、穿衣、拿放高处的物品以及驾驶等日常活动的困难。

(3)活动度降低:主要为上举(包括外展和屈曲)、外旋和内旋活动度的降低。活动度降低的显着特点是主、被动活动度的差异,显示肌力的减低是活动度降低的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依据不同的文献报告为5%-39%。作为上肢的活动枢纽,肩关节决定了整个上肢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的空间精确度。而肩袖肌群作为肩关节空间位置精确控制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对肩关节的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肩袖损伤会使肩关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在国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将就肩袖损伤的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概述。 一、肩袖的解剖和功能 1、解剖肩袖由前方的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上方的冈上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superior facet),后方的冈下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middle facet)和小圆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inferior facet)构成。它们在接近止点的位置与关节囊相愈着并相互融合形成袖套样结构包绕在盂肱关节的周围。 2、功能同髋关节相比,肩关节活动度更大,但内在稳定性低。肩袖的存在为肩关节提供了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和精确的空间位置控制能力。在进一步谈肩袖的功能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Inman[1]在1944年提出并由Burkhart在1993年进一步完善的力偶平衡理论。 力偶平衡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在冠状面上的平衡:位于肩关节旋转中心下方的肩袖肌肉,包括肩胛下肌的下部、冈下肌的下部和小圆肌的全部,所产生的力矩能够与三角肌产生的力矩平衡,使合力的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抵抗三角肌收缩产生的向上的牵引力,维持了肩关节在上举过程中的稳定。 (2)在轴面上的平衡:指位于前方的肩胛下肌与位于后方的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力矩平衡。也即所产生的合力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使肩关节能够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空间位置保持稳定性。 肩袖的功能就是提供以上两个平面上的力偶平衡,满足肩关节的功能要求。 二、肩袖损伤的病因学

肩袖损伤临床路径表单

肩袖损伤临床路径 (2016年版) 、肩袖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肩袖损伤 行肩关节镜下关节镜检,肩峰成型、肩袖缝合术,或含以下诊断和术式: (二)诊断依据。 1. 病史:肩关节疼痛、无力,活动不利史。

2. 体检:Jobe 'test+,压腹实验+,吹号征+,speed 'est+,lift-off(+ )。 3. 辅助检查:肩关节造影或核磁共振或核磁共振造影可 以确定肩袖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 诊断明确的肩袖损伤,症状明显,持续不缓解,影响 正常生活和运动。 2. 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3-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袖损伤。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 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0-2 天。

1. 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肩关节正位、Y 位X 线片肩关节MRI 或MRI 造影(必 要时)胸片、心电图。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 心、肺部病史者);肩关节CT 检查 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 发〔2015 〕43 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2 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全麻+ 神经阻滞麻醉。 2. 手术方式: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型,肩袖缝合修补术。

肩袖损伤最全评估总结5个要点,3项特殊检查和5块重点肌肉

肩袖损伤最全评估总结 | 5个要点,3项特殊检查和5块重点肌肉! 一提到肩痛、颈肩不适,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肩周炎。但是,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科普过,其实80%的肩部问题都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损伤」。 什么是「肩袖损伤」呢? 肩袖损伤又称肩袖创伤性肌腱炎。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共同组成肩袖,它们的肌腱止于肱骨大、小结节把肩胛骨与肱骨相互连接,形状相似于袖口把肱骨固定在盂窝,故名「肩袖」。

造成肩袖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内因包括肩袖肌力量不平衡、肩袖肌灵活性差、内在弹性负荷过度、血液供应差、组织退变;而外因则有肩峰下撞击、肩锁关节形状及外伤、肩胛运动异常、周围肌肉不平衡、关节内损伤或病变、弹性负荷过度、反复应力等。 但其实,临床处理中会遇到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即便诊断为「肩袖损伤」,也不能仅考虑肩关节周围解剖结构。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个肩痛处理案例,不仅牵涉到肩关节本身问题,还包括腹部、颈椎和内脏等的影响。 1、肩痛评估的5个要点 2、肩部常用的3项特殊检查 3、案例评估结果分析 4、肩袖损伤处理必知的5块肌肉 肩痛评估的5个要点 ▼ 案例展示 王女士,40岁,因双侧肩膀酸痛2年,反复发作10月余前来就诊。晨起加重、热敷缓解。仰头、低头活动受限,伴有手麻、头晕。 患者自述左侧肩部疼痛明显,诱因为2年前意外摔伤,左侧肩关节负重撑地后持续疼痛,做外展位下外旋时,出现肩关节落臂征。后MRI显示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颈椎C5、6,C6、7椎间盘突出,但无明显压迫硬膜囊现象。无其他疾病史。 接下来,我们康复机构的治疗师从以下5点为王女士进行了评估和病症分析。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 一、概述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其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 1、肩袖的相关解剖 肩袖(Rotator cuff),又叫旋转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共同组成,呈一个袖套状包绕肱骨头,维持盂肱关节的稳定,同时提供肩关节活动时所需的动力。冈上肌起自冈上窝,止点位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作用是另上臂外展。其上方为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下方是盂肱关节的关节囊,前方与喙肱韧带相邻,后方与冈下肌前部的纤维相邻。冈下肌起于冈下窝,止点位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作用是另上臂外旋。在进行MRI 扫描时,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显示冈上、冈下肌腱最佳。

小圆肌起自肩胛骨的外侧缘,止点位于肱骨大结节下部,作用是另上臂外旋。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窝,止点位于肱骨小结节,作用是另上臂内收、内旋。在MRI扫描时,轴位和斜矢状位上显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最佳。 肱二头肌长头腱起自关节盂上结节和上盂唇,由冈上肌、肩胛下肌肌腱于结节间沟处共同包绕,行走于肩关节腔内和结节间沟中。在MRI上表现为原型的无信号结构。有时由于肌腱鞘内含有脂肪,在MRI上表现为高信号,常被误诊为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在轴位上显示最佳。 肩袖间隙(rotator cuff interval)位于喙突的外侧、冈上肌腱及肩胛下肌腱之间的一个三角形的间隙,其尖端由肱二头肌肌腱上方的横韧带构成,是肩袖最薄弱的部位。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详解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依据不同的文献报告为5%-39%。作为上肢的活动枢纽,肩关节决定了整个上肢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的空间精确度。而肩袖肌群作为肩关节空间位置精确控制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对肩关节的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肩袖损伤会使肩关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在国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将就肩袖损伤的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概述。 一、肩袖的解剖和功能 1、解剖肩袖由前方的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上方的冈上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superior facet),后方的冈下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middle facet)和小圆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inferior facet)构成。它们在接近止点的位置与关节囊相愈着并相互融合形成袖套样结构包绕在盂肱关节的周围。 2、功能同髋关节相比,肩关节活动度更大,但内在稳定性低。肩袖的存在为肩关节提供了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和精确的空间位置控制能力。在进一步谈肩袖的功能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Inman[1]在1944年提出并由Burkhart在1993年进一步完善的力偶平衡理论。 力偶平衡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在冠状面上的平衡:位于肩关节旋转中心下方的肩袖肌肉,包括肩胛下肌的下部、冈下肌的下部和小圆肌的全部,所产生的力矩能够与三角肌产生的力矩平衡,使合力的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抵抗三角肌收缩产生的向上的牵引力,维持了肩关节在上举过程中的稳定。 (2)在轴面上的平衡:指位于前方的肩胛下肌与位于后方的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力矩平衡。也即所产生的合力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使肩关节能够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空间位置保持稳定性。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概述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肩部疼痛,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肩周炎。我们在临床的时候,有肩部疼痛的患者来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都会问:“医生我可不可能是肩周炎,我能不能变成肩周炎?” 其实导致肩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像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盂肱关节脱位和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炎、腋神经损伤,这些都会导致肩部疼痛。临床统计肩部创伤患者中,肩周炎只占肩痛的10%-15%,而肩袖损伤占到了40%-60%。如果我们将肩袖损伤误诊成肩周炎,从而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锻炼,或者针对肩周炎的一些推拿治疗,这时可能就会把已经损伤的肩袖造成更大的破坏,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1788年,蒙罗首先描述了肩袖撕裂,此后肩袖撕裂一直被认为是造成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 解剖基础 肩袖又称旋转腱袖,它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其中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其余三肌自前至后抵止于大结节上,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一袖口,故名肩袖。又因冈下肌、小圆肌外旋肱骨而肩胛下肌旋肱骨,故又称旋转腱袖。8月14日龙氏正骨(治脊疗法)手法复位精讲班(站)←点击查看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手呈半握拳状,其拇指放置于肱骨小结节处,其余三指自然放松,置于肱骨大结节处,其拇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小结节处的肩胛下肌,食指代表的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顶部的冈上肌,中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中部的冈下肌,无名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下部的小圆肌。 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肩袖解剖和肩袖的功能,这图我们看到的是肩袖的正面观和背面观。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教学教材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 型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肩部疼痛,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肩周炎。我们在临床的时候,有肩部疼痛的患者来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都会问:“医生我可不可能是肩周炎,我能不能变成肩周炎?” 其实导致肩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像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盂肱关节脱位和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炎、腋神经损伤,这些都会导致肩部疼痛。临床统计肩部创伤患者中,肩周炎只占肩痛的10%-15%,而肩袖损伤占到了40%-60%。如果我们将肩袖损伤误诊成肩周炎,从而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锻炼,或者针对肩周炎的一些推拿治疗,这时可能就会把已经损伤的肩袖造成更大的破坏,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1788年,蒙罗首先描述了肩袖撕裂,此后肩袖撕裂一直被认为是造成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 解剖基础 肩袖又称旋转腱袖,它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其中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其余三肌自前至后抵止于大结节上,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一袖口,故名肩袖。又因冈下肌、小圆肌外旋肱骨而肩胛下肌内旋肱骨,故又称旋转腱袖。8月14日龙氏正骨(治脊疗法)手法复位精讲班(广州站)←点击链接查看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手呈半握拳状,其中大拇指放置于肱骨小结节处,其余三指自然放松,置于肱骨大结节处,其中大拇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小结节处的肩胛下肌,食指代表的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顶部的冈上肌,中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中部的冈下肌,无名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下部的小圆肌。 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肩袖解剖和肩袖的功能,这张图我们看到的是肩袖的正面观和背面观。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肩袖损伤在中老年和肩关节创伤中比较常见,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患的17%一41%,肩袖损伤是引起肩痛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过去对其认识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多笼统的诊断为肩周炎,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由于影像学和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肩关节疾患的诊断和治疗,大大提高了本病的准确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 一、肩袖的构成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肩袖肌的作用以冈上肌最为重要,也最容易损伤。可以说肩袖肌有支持和稳定肩肱关节、维持肩关节腔的密闭功能、保持滑液对关节软骨的营养的作用,如果肩袖破损将继发骨性关节炎。 二、肩袖损伤的诊断 1.肩袖损伤的病因 目前认为肩袖损伤的病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退变和外伤学说,一个是撞击学说。 (1)退变和外伤学说: 肩袖退变是全身各部位退变的一部分。过度磨损是造成肩袖损伤的一个主要因素,有人进行肩袖血管造影发现,离冈上、冈下肌止点处均有明显的缺血表现,这些乏血管区是导致肩袖退变和撕裂的内在因素。

(2)撞击学说: 该学说是由Neer提出,他认为的肩袖撕裂是由于肩峰下撞击所致,肪骨大结节、肩锁关节增生肥大,骨赘形成、低位肩峰和肩峰前下方钩状畸形、肩袖肌腱的肥大以及异常的咏肩弓是发生撞击征的主要病理因素。当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肩袖受到肩峰和喙肩弓反复的、微小的撞击和拉伸,肩峰前下方骨赘形成,使肩袖撞击发生充血水肿、变性乃至冈上肌腱断裂。 2.肩袖损伤的症状 肩关节疼痛是肩袖损伤的早期症状,最典型的疼痛是颈肩部的夜间疼和“过顶位”活动受限,当患肢高举超过自己头顶时疼痛。肩关节疼痛多数发生在劳作后剧烈疼痛,体息后症状减轻。疼痛以肩关节前方及三角肌区明显。搬运重物、肩部剧烈活动或创伤是本病常见诱发因素。其次肩袖损伤还可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无力和功能障碍,由于肩关节疼痛和病史较长,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周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以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萎缩明显。 图片来源:123RF 3.肩袖损伤的检查 (1)专科检查

肩袖损伤诊断和分型

---------------------------------------------------------------最新资料推荐------------------------------------------------------ 肩袖损伤诊断和分型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概述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肩部疼痛,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肩周炎。 我们在临床的时候,有肩部疼痛的患者来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都会问: 医生我可不可能是肩周炎,我能不能变成肩周炎?其实导致肩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像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盂肱关节脱位和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炎、腋神经损伤,这些都会导致肩部疼痛。 临床统计肩部创伤患者中,肩周炎只占肩痛的10%-15%,而肩袖损伤占到了 40%-60%。 如果我们将肩袖损伤误诊成肩周炎,从而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锻炼,或者针对肩周炎的一些推拿治疗,这时可能就会把已经损伤的肩袖造成更大的破坏,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1788 年,蒙罗首先描述了肩袖撕裂,此后肩袖撕裂一直被认为是造成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 解剖基础肩袖又称旋转腱袖,它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 1 / 8

其中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其余三肌自前至后抵止于大结节上,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一袖口,故名肩袖。 又因冈下肌、小圆肌外旋肱骨而肩胛下肌内旋肱骨,故又称旋转腱袖。 8 8 月月 4 14 日龙氏正骨(治脊疗法)手法复位精讲班(广州站)点击链接查看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手呈半握拳状,其中大拇指放置于肱骨小结节处,其余三指自然放松,置于肱骨大结节处,其中大拇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小结节处的肩胛下肌,食指代表的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顶部的冈上肌,中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中部的冈下肌,无名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下部的小圆肌。 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肩袖解剖和肩袖的功能,这张图我们看到的是肩袖的正面观和背面观。 由于软件的原因,这几张动态的图片只能显示成为静态的图片,请大家见谅。 冈上肌它是起自于肩胛骨的冈上窝,冈上筋膜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它的功能是什么呢?是进行肩关节的外展的功能。 冈下肌起自于肩胛骨的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小圆肌起自于肩胛骨外侧缘上 2/3 的背侧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下部,它俩的功能是使肩关节外旋。 肩胛下肌起自于肩胛骨前面,肩胛下筋膜止于肱骨小结节,肱骨小结节嵴上部,它的功能是内旋和内收肩关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