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

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

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
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

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已取代融资困难、配套服务跟不上等问题而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人才流失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企业必须为此付出高额的招聘及培训费用,同时也降低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人才流失已成了市场经济的常态。人才流失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双倍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因为这不仅削弱了企业的力量,更强化竞争对手的力量。而高层流失会带走整个团队,中层离职会带走大批下属,核心骨干离职会带走大量的经验或技术。人才流失,轻则让企业伤筋动骨,重则让企业一蹶不振。

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一般人员多,紧缺的人才少,有用人才留不住,跳槽随时发生,人才流失尤其是优秀人才的流失问题日渐突出。不少企业反映,自己培训的人员,刚培训完,因为有些资本了,有的就想办法要高工资,另寻出路了。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考虑,对流失人才的管理是企业对人才“选—育—用—留”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留住人才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前三个环节是否有效。

二、调查对象

有过离职经验的在职人员

三、调查时间

2016-05-24——2015-05-25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五、调查容

(一)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较差,他们比较喜欢岗位变动,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喜欢跳槽,平均每分工作的任职期不会超过3年。如下图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超过八成的在职人员在上一个企业的工作时间不超过5年,说明企业的人员流失率还是很高的。根据人员分布的构成来看,较为年长的人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较高,不愿意轻易变动岗位,能在一个企业长久的干下

去,人员不易流失。而年轻的人员,特别是刚从校园毕业没多久的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就较低,他们还处在不断地择业状态,平均每份工作的时间都较短。

表1

(二)员工择业标准

在选择就业时,员工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企业的薪酬策略和工作的晋升发展空间,有时候,工资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决定员工的去留。其次,福利制度、专业对口、工作环境、培训制度等都是员工就业时所要进行参考的标准。

表2

(三)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由表3可以看出,工作容,工作环境,工作氛围,薪酬因素,绩效考核,培训机能,工作压力等都是影响员工离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女员工而言,家庭因素是影响个人职业的重要因素。工作和家庭能否兼顾有时能直接影响她们的去留。

表3

表4

表4是对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一个总体的排名,工作容枯燥乏味,工作环境差,收入低福利差是其中最重要的三大因素。

企业缺乏完善的培训制度,没有较大的晋升发展空间会使员工对工作失去积极性,缺乏积极进取,创造良好工作绩效的激情,逐渐对工作感到乏味,就会选择跳槽。

领导的素质和决策的公平性也是影响他们离职的重要因素。领导对员工的意见视而不见,领导直接决定员工的升迁问题而不是通过员工的绩效考核成绩等一系列的做法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看法,造成人才流失。

表5反映出了员工工作时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当付出小于回报时,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会大降低,影响员工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最终将导致员工离职,企业人才流失。

表5

(四)员工认为企业留住人才的措施

1、完善公司岗位制度,提高薪资福利

2、完善培训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公平竞争,注重员工精神心理等因素

3、绩效可实现,刚性制度基础上以人为本,言出必践

4、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员工价值,重视员工意见

5、提升发展空间,适度缓解压力

6、标准工时制,不额外占用员工时间,能让员工协调好工作和家庭

(五)调查后提出的建议

1、在制度的建立上:建立一套完备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是企业留住人才

的根本所在。企业需要建立一套责权明确,管理有序的制度,完善企业的培训、绩效、薪酬、考评制度。确保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员工岗前能得到培训,能更好的了解工作重心,融入企业文化;员工晋升、薪酬要与员工的绩效直接挂钩,让员工决的工作付出与回报能成正比。绩效、考评要有事实依据,不能根据领导的喜好来决定。

2、在人员招聘上:考虑公司现状及发展需要,考虑人才自身需求,综合各项主观因素,用人部门在选拔人才时,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学历和全面型人才,人才的选拔要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要求,实现能岗匹配,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员工自我价值。

3、在员工发展上:在员工进入企业时,都要给员工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能使员工了解到自己晋升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员工就会有有明确的目标,能详细了解发展限度,从而有效降低员工离职率。

4、在员工访谈上:建立健全的员工访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员工访谈,使员工谈出自己的想法,企业可以倾听员工意见,拉近企业和员工的距离。此外,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员工的一些不满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降低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提高员工满意度。

5、在企业自我保护上:人才的流失不一定是由于企业的不完善导致的,人员随意跳槽已成工作常态,企业也可以加大违约赔偿力度以留住人才。违约赔偿是对目前人才随意跳槽的一种有效约束。企业应与人才签订明确的合同,以增强法律效应,防止人才的随意流失。

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姓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填写上单位名称 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潜力的经济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济实力,物力有限,人力有限。不可能与大企业比实力、比资金,所以人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至关重要了。但现在中小企业的人员流失严重,严重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结合A企业人才流失的情况,进行分析,寻求有效控制人才流失的对策,以便更好的保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正文】:人才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人才是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备一定的知识、有较强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和知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做出某种贡献的人。人才具有的特点:一是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掌握较多的企业管理知识,能够很快地吸收最新专业技术;二是实现自我价值需求高,成就感强。他们对工作需求有明确的方向,具有相对优势,他们到企业工作不仅是为了获得高薪,也是为了发挥专长,追求事业的成功。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人才观念落后、薪酬制度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等原因,造成了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本文拟从分析W中小企业

人才流失的原因入手,进而分析出解决对策。 一、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问题 (一)社会环境的问题 在目前经济不利好的情况下,导致了很多社会在职员工出现了收支不平衡或则不乐观的情况,迫于生活压力等各方面因素下,纷纷选择高薪的企业职位,通过目前的网络手段频繁跳槽,导致了很多企业中低层员工出现了大面积岗位空缺的现象,为中小企业直接带来了各种经济损失。 (二)企业层面的问题 众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企业领导素质偏低,对人才管理认识不足;薪酬福利待遇较差;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未能给员工提供必要的发展和成长机会;忽视对员工的培训;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不如人意等各种问题。 (三)员工个人层面的问题 而在员工自身问题上普遍存在:员工自身职业道德观念较差;一味追求高薪,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等相关问题。 二、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针对A企业日益加剧的人才流失现象,企业人事专员专门对此做出调查统计。2013年至2015年,A公司共引进新人才61人,流失人才30人。根据招聘和流失数据表(表1)可以看出: 年度新进人才人数流失人数 2013 35 15 2014 16 9 2015 10 6 合计61 30 A企业2013年-2015年流失人才年龄结构情况如(表2): 年度30岁以下31~35岁36~40岁40岁以上合计 2013 9 3 2 1 15 2014 6 2 1 0 9

企业人才流失状况概述

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 人才流失是企业中人才流动超过其合理限度的部分。对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不仅要衡量人才流失的总体水平,而且要从结构上对人才流失进行衡量,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定企业内的人才流失状况。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员工自身情况的变化,必然伴随着人才流动。在这种流动中,有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内的,它们对组织和员工是有益的;有些超过人才流动合理限度的流动,则构成了人才流失,它们对企业和员工都可能是有害的。对一个企业中的人才流动,区分哪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内的,哪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外的,即对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是做好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的基本前提。 一、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 人才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我国古代,许多官僚和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谋士,这些人是可以自择其主的,这种自择其主就属于人才流动。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才流动出现了非常频繁的局面。在美国,各种组织中人才流动的频率都是非常高的,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平均每人一生要流动12次。在日本,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终生雇佣”的就业体制,人才在组织之间的流动频率是很低的,只有3%左右,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频率也是很高的,达到10%。在我国,改革开发以前,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体制,人才流动的频率是非常低的,但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才流动也出现了非常频繁的局面。 人才之所以要流动,无论从组织还是从个人角度看,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美国学者卡兹(Katz)在其组织寿命学说理论中,从保持组织活力角度论证了人才流动的必要性。他通过对大量的科研组织所进行的调查统计发现,一个科研组织的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在1.5到5年之间,成员相互之间信息交流水平较高,相应地出成果的情况也较好;低于1.5年或高于5年,成员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水平就不高了,相应地出成果的情况也就不好。因为组织中的成员共事不到1.5年,相互之间还处在熟悉适应的过程,很难畅所欲言,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共事超过5年,已失去了新鲜感,可交流的信息已交流的差不多了。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实质上告诉我们,相同的一批人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时间长了组织就逐渐趋于老化,时间短了相互没有适应就分开对组织也不利。组织的最佳年龄区为1.5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编号:FS-DY-20626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

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

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

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已取代融资困难、配套服务跟不上等问题而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人才流失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企业必须为此付出高额的招聘及培训费用,同时也降低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人才流失已成了市场经济的常态。人才流失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双倍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因为这不仅削弱了企业的力量,更强化竞争对手的力量。而高层流失会带走整个团队,中层离职会带走大批下属,核心骨干离职会带走大量的经验或技术。人才流失,轻则让企业伤筋动骨,重则让企业一蹶不振。 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一般人员多,紧缺的人才少,有用人才留不住,跳槽随时发生,人才流失尤其是优秀人才的流失问题日渐突出。不少企业反映,自己培训的人员,刚培训完,因为有些资本了,有的就想办法要高工资,另寻出路了。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考虑,对流失人才的管理是企业对人才“选—育—用—留”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留住人才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前三个环节是否有效。 二、调查对象 有过离职经验的在职人员 三、调查时间 2016-05-24——2015-05-25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五、调查内容 (一)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较差,他们比较喜欢岗位变动,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喜欢跳槽,平均每分工作的任职期不会超过3年。如下图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超过八成的在职人员在上一个企业的工作时间不超过5年,说明企业的人员流失率还是很高的。根据人员分布的构成来看,较为年长的人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较高,不愿意轻易变动岗位,能在一个企业长久的干下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分析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人才流动,从社会角度看,是必然趋势,市场经济需要人才流动。但从企业角度看,人才的流失对于稳定职工队伍,实现企业目标,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而且愈演愈烈,这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深层分析的方法,依据逻辑顺序对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找出不同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为企业能更好的留住人才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字:企业管理、人才流失、分析、对策研究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1、人才流失的本质 人才在《辞海》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德才兼备的人;二是指有才学、有能力的人;三是品貌俱佳的人。当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目前,我国人才状况不容乐观,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如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避免人才大童流失,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人才流失,是指在一单位内,对其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性作用的人才非单位意愿的流走,或失去其积极作用的现象。人才流失存在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之分,前者是指单位的人才因某种原因离开该单位另谋他就,给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困难,从而影响其经营发展。隐性人才流失则是指单位内的人才因激励不够或其他原因影响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其才能没有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单位的经营发展。当下的人才流失多表现为显性流失。本文根据人才流失的主要形式浅析的是显性人才流动方面的问题! 2、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正常现象,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人才在本单位内部进行流动,如岗位的轮换,提升或降级等。二是人才流入或流出本单位、本地区或本国人才流动。一般而言,15%以内的人员流动是正常、合理的,它可以促进人才、知识的交流等等。但是,现在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并不能算是一种健康的流动。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表现为人才的一种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 一、摘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内部分析,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与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市场需求与培养结构失衡等诸多方面。大学生就业状况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经济,发展 三、正文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在人们为那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时候,也更加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解决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问题、生活难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力发展。 首先,“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虽然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的日益加剧、形式的更加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毕业即失业”的言论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也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其次,之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许多的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在具体的工作中胜任不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且怨天尤人;另一方面,大学生中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这些都要求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炼与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要加强社会锻炼,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寻找就业之路。

×××市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失调研报告(定稿)

我市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进一步拓展,当今世界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而高层次人才作为知识的撬动者,有着巨大的创造力和不可替代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资本。高层次人才的流失不仅意味着企业资产的损失,还意味着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下降。所以,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是我们助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高地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此,按照****要求,7月下旬,我委派出调研组,围绕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走访了解、座谈交流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期间,对全市企业人才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等10家高层次人才流失典型企业进行了现场走访和座谈交流,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情况。 一、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失现状 据本次调查,全市共有户规上企业,从业人员人,其中 1

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名,2008年以来,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名,其中柔性引进名;流出各类高层次人才名,流失率达 %,净流出现象严峻。 经分析,我市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失存在以下特点: (一)流失存在地域流向差异。高层次人才流向呈现“两级极化现象”,一是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二是返流回家乡地区。调查了解,约40%高层次人才流向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约20%就近流向****地区,约40%返流回家乡地区发展。 (二)流失存在行业差异。高层次人才流失与我市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别。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传统优势产业高层次人才流失越严重,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流失率相对小很多。 (三)流失存在年龄结构差异。高层次人才流失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具有较高文凭和技术能力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流失比例大,年龄偏大的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大于45岁 2

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人才流失 XX县XX镇社会调查为例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调查时间:2011年9月 调查地点: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国人振奋,令世界刮目。在这大好背景之下,农村经济也持续增长,虽然农村面貌同样发生了巨变。但是改革开放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导致农村人才流失,城市人才达到饱和状态,有些人想尽办法离开农村不愿呆在农村,觉得农村福利和设施比不上农村,务农不仅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高,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现状。本文运用所在XX县XX镇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从农村的教育、娱乐、收入等方面入手进行现状与原因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对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的看法。【关键词】农村人才流失 XX镇 一、引言 长期以来,在很多人心目中,人才,起码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或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如果用这个杠杠套下来,农村的很多技术能手都够不上“人才”的标准。但事实是,学历高却没经验的人才到农村未必好用。在农村、在基层,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用技能的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国人振奋,令世界刮目。在这大好背景之下,农村经济也持续增长,农村面貌发生巨变。但是改革开放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导致农村人才流失,城市人才达到饱和状态,有些人想尽办法离开农村不愿呆在农村,觉得农村福利和设施比不上农村,务农不仅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高,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现状。本文将运用所在XX县XX镇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从农村的教育、娱乐、收入等方面入手进行现状与原因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对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的看法。 二、XX镇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此次调查的有效样卷总数为100份。调查对象是XX镇,主要随机调查了XX等六个村。每个村的有效问卷平均在10份以上。 (一)从务工数据上看 被调查的村调查登记的总人数为492人,务工登记总人数为158人,被调查村显示在本省务工的人数为99人,占总务工的63%,外省务工人数为59人,占总务工的37%。再将被调查的总人数中除去务工的,剩下334人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年龄平均在50——70岁,而出去务工158人的大都是20——50岁的年青壮丁。可见农村青年劳动力极少,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剩下老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与对策分析

欧阳学文创作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
考号 专业
助学点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欧阳学文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与对策分析
湖南商学院启航教学点 湖南商学院继教楼
3月
目录
引言 1 一、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1 (一)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以 A 企业为例 1 1.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流失情况 1 2.各学历段的人才流失情况 2 3.各年龄段人才流失情况 2
欧阳学文创作

欧阳学文创作
(二)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分析 2 1.影响企业竞争力 3 2.造成企业无形资产流失 3 3.影响其他员工心态 3 二、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 4 (一)招聘体制不能真正的施行 4 (二)缺乏科学的薪酬体系 4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4 1.保障制度不高 4 2.企业前景不明朗 5 (四)员工满意度不高 5 三、解决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5 (一)完善企业的招聘体系 5 (二)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 6 (三)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6 1.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6 2.为员工制定职业规划 7 (四)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7
欧阳学文创作

欧阳学文创作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内容摘要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 一个关键问题,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十分的激烈争。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 业发展的因素。怎么样的激励人才、防范人才、吸引人才 已经开始引起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注,是目前中小企业急 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具有 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受到很多因素的 限制,其中困扰最严重的一个因素就是员工的大量流失。 在本文的描述中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影 响,然后分析了中小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 解决策略,希望给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
欧阳学文创作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 对策分析 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重庆黔江校外学习中心批次层次专业112批次本经济与工商管理学号 学生王文 指导教师王蘅 起止日期20起至20止

摘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其中人才流失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在参考国内外人才流失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人才流失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我国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人才流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人才流失对中小企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并进一步从社会环境、企业、员工个人三大方面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总结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确定了使人才产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要加强社会服务支持;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制定适合的人才战略规划、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人才流失预警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引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我国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人才流失的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不同性质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不同行业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不同区域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不同规模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人才流失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2企业因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3员工个人因素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对策建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国家宏观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和保护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2政府要加强社会服务支持............................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中小企业应对人才流失应采取的对策....................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总结 ................................................. 错误!未指定书签。注解 ................................................... 错误!未指定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就业难无疑就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 其实进入大学时,伴随我们的就不仅是4年的学业,就业问题就已经开始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现今,招聘会上的宣传栏上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些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毕业以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也就是关于大学生好就业问题的调查。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余人,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 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2.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3.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2019年中小企业人才流失调研报告-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调研报告 研究背景 我国的中小企业萌芽在19世界末20世纪初,正式成型是在20世纪末。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中小型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数量急剧攀升,它们的发展也正在日趋走向成熟。然而随着中国的各种类型企业的逐渐增多,相应的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其中人才流失也就成为了一个很明显的困扰所有企业的问题,尤其对于现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就是一个非常致命的“伤”。由于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人们对这方面也变得愈来愈重视,相应的人才的招揽、培训以及管理方面也就成为了重点。大型企业的人才储备资源很丰富,出现了个别的人才流失可以用其他的储备人才来补充,而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却没有这么丰富的人才储备资源,一旦出现了人才流失的问题,会给这些中小企业带来哪些影响?面对这个问题,那些中小企业又是怎么处理的?是否有一些好的方法或者对策来解决这个普遍存在在企业中的问题呢? 到今年我国中小企业为全国个城镇提供了非常多的就业岗位,上缴税收约为全国税收的一半,成为了我国经济的主要发展动力。所以如何找出一种科学的方法或者对策来解决中小型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调研方法 分析方法 本次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采用了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对一类中小企业或者某个中小企业相应出现的人才流失问题的调查或者了解,结合专业资料和文献来找到哪些因素或原因造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并且相应的找出一些科学或适合的方法和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报告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国门大开,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兴行业也就不断的涌现出来了,其中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也很迅速,各种中小企业也迈开了他们发展的步伐。由于这些中小企业才刚刚开始,它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人才储备也就成为了这些中小企业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外招聘一些人才的话,专业方面还不一定能够对口,如果在企业内培养人才的话,这些中小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单位代码10 学号082545247 分类号密级毕业论文中小企业人才流失 原因及对策分析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名称工商管理学生姓名邹荣青指导教师夏林2012 年 5 月 6 日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第I 页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中小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消费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要在未来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就必须从人力资源上获取竞争优势,为企业更好发展创造条件。但是人才的严重流失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较高的人才流失率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留住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搜集资料,本文从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人才流失问题展开 分析,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理论为指导,深入全面的阐述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带来的负面影响,说明了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从外部因素、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及员工个人因素分析企业人才流失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对策和建议:从发展企业经济,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管理者水平等方面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对策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第II 页Discussion o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brain drain reas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uthor:Zou Rongqing Tutor:Xia Ling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rapiddevelopment become a new syste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most dynamic economicgrowth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n promoting

人才流失调查报告样本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专科调查报告 中石化南化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现状的调查 (黑体二号) 作者: 院系:常州电大 专业:工商管理(企管) 年级: 2011 年春 学号: 指导教师: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2013年2月

目录 一、中石化南化公司简介 (1) (一)公司发展历程 (1) (二)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1) 二、南化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的现状 (1) (一)基本工资 (1) (二)公司的基本福利制度 (2) (三)主要绩效考核制度 (2) 三、南化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 (一)员工薪酬基数较低,无激励作用 (2) (二)薪酬等级差距过小 (2) (三)固定薪酬占的比重过大 (3) (四)福利制度跟不上形势要求 (3) 四、对完善南化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3) (一)应采用适当超前的薪酬管理模式 (3) (二)科学地制定薪酬标准,拉大差距 (3) (三)改变现有薪酬模式结构 (3) (四)设计出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菜单式福利制度 (3)

中石化南化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现状的调查(黑体三号) 薪酬管理是组织管理者对员工的薪酬形式、薪酬结构、薪酬水平、薪酬等级、薪酬标准等内容进行制定和调整的一系列活动。薪酬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薪酬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决策问题。近日,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实地调查了中石化南化公司的薪酬体系以,调查结果如下。 一、中石化南化公司简介(黑体四号) (一)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旗下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公司位于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葛关路189号。南化公司前身是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始创于1934年的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是中国最早的化工基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袋化肥、第一包催化剂、第一台高压容器以及第一套合成氨、硫酸、硝酸装置等,创造了30多项“中国化工之最”。 南化公司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打破了沿袭几十年的三级管理体制,实施扁平化改革,变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精简大量机构,拟定38项管理目标、260项管理制度,在公司实施全员竞聘上岗。除一家托管集体企业以外,对其他所有非主体下属单位实施改制分流。 南化公司经过不断地发展,现拥有煤化工、苯化工、盐化工三大主业,成为生产经营化肥、有机和无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化学纤维、化工机械等6大类200多个化工产品,并从事催化剂、气体净化等项目的科研、生产的特大型化工企业,也是国内化肥、精细化工、纯碱和化工机械制造的基地之一。公司现下属有12个运行部、2家分公司(连云港碱厂、化工机械厂)、1家子公司(研究院)、1家集体所有制托管单位、1家参股合资公司(DSM公司)。 南化公司将按照中石化地区资源优化的统一部署,继续发展具有优势的三大主业,延长产品加工链,大力发展橡胶助剂系列的精细化工产品、油田化学品以及化工机械产品。目前公司正在实施9万吨每年制氢项目,建成南京地区气体中心,另外新建第三套废酸浓缩装置、锅炉烟气脱硫和环己酮废碱焚烧等环保项目,同时实施化机厂三期技术改造,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新建一个化工机械组装厂,将化机厂建成中石化大型非标设备制造基地。到“十二五”末,南化公司将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形成150亿元的资产规模。 (二)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中石化南化公司现有在岗职工14000多人,其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近250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有270余人,中级职称1000余人。技能操作人员近7900人,其中高级技师、技师有240余人、高级工有3500多人。公司按照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个序列进行人才队伍建设,逐级进行岗位设置,结合“导师制”加以培养,以评选“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优秀导师”、“优秀见习生”等加以激励。 二、南化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的现状 (一)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指按照工资等级标准支付且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不变的工资。中石化南化公司的基本工资实行岗位和技能工资制度。岗位技能工资由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和综合补贴三部分组成。 1.岗位工资 中石化南化公司的岗位工资主要是根据责任、技能、环境及劳动强度对各岗位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分别定不同级别的岗位工资。不同的岗位级别执行对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共分9级。最高岗位2040元,最低岗位1040元。

阿里巴巴公司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修订稿

阿里巴巴公司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阿里巴巴公司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人员的管理也渐渐的从人事劳资管理转化成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以及以人为本的资源管理阶段,从而表现出战略性的人才管理阶段的发展态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大量出现,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加大了对于人才的需求。但是因为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后,使得人力资源出现大量流失的情况。 本文通过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等方式对阿里巴巴公司的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激励措施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认为阿里巴巴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处于传统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不清,各种管理手段效果不佳,尤其是绩效和薪酬管理上的不完善,使得人才流失现象日趋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提高认识,而且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员工激励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相应改善。 本文首先给出了论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论文本身的意义,以及相关的理论概述。并讨论了关于阿里巴巴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公司文化,从而了解阿里巴巴公司人力管理的运行模式,从中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性方案。论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结合,探索了二者结合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流失;绩效管理;薪酬管理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Alibaba Brain Drain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sonnel h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a labor management personnel become importance of talent and training, as well as people-oriented resource management phase, which show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rategic talent management phas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a's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appeared in large numbe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usiness allows companies to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talent. But because the Internet behi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make the situation appear huge loss. Through quantitative surveys,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of Alibaba's staff recruitment, train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incentives and oth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s for research analysis, that Alibaba is in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management stag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go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unclear, a variety of management tools to poor effect, making the brain drain phenomenon is grow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not only to raise awareness, but also to continue to improv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employee motivation and corporate cultur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mprovements to make the appropriate. This paper gives the topic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itself, as well as an overview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discussed about Alibaba's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rporate culture, to understand Alibaba workforce management mode of operation, which identify problems and propose solutions programs. Research papers to some extent,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xplore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both mode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