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四章学习知识点,复习资料题情况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四章学习知识点,复习资料题情况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四章学习知识点,复习资料题情况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四章学习知识点,复习资料题情况总结

第三章 复习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1.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现象。

2. 铝与酸碱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

3.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典型例题:1、将Na 、Mg 、Al 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1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C )

A.1:2:3

B.6:3:2

C.3:1:1

D.1:1:1

解析: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H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2.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什么物质?用图表示之。

提示: Na 2CO 3。

Na ――→O 2Na 2O ――→H 2O NaOH 溶液――→CO 2

Na 2CO 3·10H 2O ―→Na 2CO 3

3、在盛有5mL 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试管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4. 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强酸、强碱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为 1:1 .

5. 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放出,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

A.Na +

B.Mg 2+

C.S 2-

D.HCO 3-

6. 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

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

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1)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点火时听到爆鸣声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4H 2O===Fe 3O 4+4H 2 。

(2) 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CaCl 2,其作用是干燥氢气。干燥管还可用U 形管(装置)代替。

(3) 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作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接触面积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

应先熄灭酒精喷灯 。

三、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与盐酸反

应属性Fe 2O 3Al 2O 3Na 2O 2

Na 2O

与碱反应水溶性

固体颜色氧化

物白色

淡黄色

红棕色俗称铁红

和水反应

和水反应

不溶不溶

2.金属氧化物的性质白色

粉末

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生成钠盐和水生成盐放O 2反应反应

和水反应

和水反应反应不反应

考点:1.记清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Na 2O 2+2H 2O = 4NaOH + O 2↑ 2Na 2O 2+2CO 2 == 2Na 2CO 3 + O 2

Al 2O 3+6HCl=2AlCl 3+3H 2O 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2. ① 记住固体颜色 ② 过氧化钠与水、CO 2计算

2、Al(OH)3 的制备,Fe(OH)2的制备及实验改进方法。

3、亚铁盐溶液与碱反应的方程式与现象

典型例题:1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的是( )

A. Mg( Al2 03)

B..MgCl2( AlC13)

C. Fe(Al)

D.Fe2O3( Al203)

2、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下列试剂,有沉淀产生,且沉淀不会因加入试剂过量而消失的是()

A、NaOH溶液

B、.氨水

C、NaCl溶液

D、BaCl2溶液

3、往100ml 0.1mol/L 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得到1.17克沉淀,则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70ml B..90ml C . 130ml D..160ml

4、CO和H2的混合气体共3 g,与足量的过氧化钠置于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则固体的质量增加

了(A )

A .3 g

B .3.2 g

C .4.4g

D .5.6 g 6、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

反应的生成物1.5 9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浓度为0.50 mol /L

的HCl 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

A .Na 2O

B .Na 2O 2

C ..Na 2O 和Na 2O 2

D .Na 2O 2和NaO 2

7、在含有Fe 3+、Fe 2+、Al 3+、NH 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 A .Fe 3+ B.. Al 3+ C. NH 4+ D .Fe 2

2、溶解,加入CaCl 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

Na 2CO 3+ CaCl 2= 2NaCl + CaCO 3

1、加热固体,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的是碳酸氢钠。

[怎样鉴别Na 2CO 3和NaHCO 3]

2NaHCO 3 = Na 2CO 3+ H 2O + CO 2

[Na 2CO 3和NaHCO 3相互转化]

Na 2CO 3

NaHCO 3

通入CO 2

加热加入NaOH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NaHCO 3+NaOH=Na 2CO 3+H 2O Na 2CO 3+H 2O+CO 2= 2NaHCO 3

3.

Fe 2+、Fe 3+常用的检验方法

1)Fe 3+的检验:

a.观察颜色:Fe 3+的溶液呈黄色

b.加碱液:Fe 3++ 3OH -= Fe(OH)3↓(红褐色沉淀)

c.加KSCN 溶液:Fe 3++3SCN -=Fe(SCN)3(血红色溶液)2)Fe 2+的检验:

a.观察颜色:Fe 2+的溶液呈浅绿色

b.加碱液:Fe 2++ 2OH -= Fe(OH)2↓(白色絮状沉淀)[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c.将Fe 2+转化为Fe 3+检验:2Fe 2++Cl 2=2Fe 3++2Cl -

Fe 3++3SCN -=Fe(SCN)3(血红色溶液)思考:先氯水还是先加KSCN 溶液? 先加KSCN 溶液。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下列物质跟铁反应后的生成物与KSCN溶液作用一定会产生红色溶液的是(C)

A.盐酸B.Fe2(SO4)3溶液C..氯气D.CuSO4溶液

3.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B )

A .氧化性B..还原性C.导电性D.导热性

4. 在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B..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有Cu2和Fe3+

D.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

5.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CO2有1.12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300ml

水中,求: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相同D.酸根离子中一定不含金属原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钢不含非金属元素B..合金钢和碳素钢都含碳元素

C碳素钢是由铁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碳素钢是由铁和碳通过化合反应而形成的

解析:合金钢是在碳素钢中加入铬、锰、钨、硅等不同元素而形成的,合金钢中也含有非金属元素;合金是混合物。

4、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时看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Na+ B..一定含Na+,可能含有K+

C .既含有Na +,又含有K +

D .可能含有Na +,可能还含有K +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1-10题为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1-15题有1-2个答案)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 .水中 B. 煤油中 C. 四氯化碳中 D. 汽油中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合金的是 A. 硬铝 B. 黄铜 C. 钢铁 D. 水银 3.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 2SO 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 3 ②Al 2O 3 ③Al(OH)3 ④Al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4.下列关于Na 和Na +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A. 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 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 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5.除去Na 2CO 3 固体中少量NaHCO 3的最佳方法是

A. 加入适量盐酸

B. 加入NaOH 溶液

C. 加热

D. 配成溶液后通入CO 2

6.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 .

B .Cu 2+

C .Al 3+

D .Mg 2+ 7.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

A. NaOH

B. Na 2CO 3?10H 2O

C. Na 2CO 3

D. NaHCO 3 8.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 2SO 4、MgCl 2、FeCl 2、Al 2(SO4)3、(NH 3)2SO 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A .Ba(OH)2 B .H 2SO 4 C .NaOH D .AgNO 3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的是 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 + 2OH -══ 2AlO 2- + H 2↑ 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 3OH - ══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32Fe Fe Fe D.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 Cl 2 = 2Fe 3++ 2Cl -

10.向MgSO 4和Al 2(SO 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 溶液。下列图象中,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11.将Na 2O 2投入FeCl 3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生成白色沉淀 B .生成红褐色沉淀 C .有气泡产生 D .无变化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 NH SCN Cl 34++--、、、

B .Na H NO SO 34

2++--

、、、 C .Fe Fe Na NO 233+++-、、、 D .Fe NH Cl OH 24++-

-、、、 13. 把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会减轻的是

A. 稀H 2SO 4

B. (NH 4)2SO 4

C. FeCl 3

D. CuSO 4

14. CO 和H 2的混合气体3g ,和足量的O 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 2O 2后,Na 2O 2

增重的质量为

A. 1.5g

B. 3g

C. 6g

D. 无法计算

15. 在CuO 和Fe 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不溶物一定是Cu

B. 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

C. 不溶物一定是Fe

D. 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但不一定含有Cu 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6. (1)鉴别KCl 溶液和K 2CO 3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2)除去混入NaCl 溶液中少量NaHCO 3杂质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3)除去Na 2CO 3粉末中混入的NaHCO 3杂质用 方法,化学方程式为

17. 在宇宙飞船中,为了使宇航员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机内安装了盛有Na 2O 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再生O 2,如果用K O 2代替Na 2O 2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反应产物也很相似。

(1)写出KO 2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用Na 2O 2和KO 2分别与CO 2反应,产生等量的氧气,所需Na 2O 2和KO 2质量比为

(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一位小数)。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18题16分,19题10分,共26分)

18. 在右图装置中:

加热试管内的白色固体A(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生成白色固体B并放出气体C和D,这些气体通过甲瓶的浓硫酸后,C被吸收;D进入乙瓶跟另一淡黄色固体E反应生成白色固体B和气体F;丙瓶中的NaOH溶液用来吸收剩余的气体D。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2)写出试管中及丙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管中:

丙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

方程式_______。

三. 计算题(20题4分,21题6分,共10分)

20. 加热1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在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1. 将6 g的铁粉加入200 mL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 充分反应得到200 mL、0.5mol /LFeSO4溶液和5.2 g固体沉淀物。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 (2)原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3分,11-15题每题4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B C A C C D D

题号11 12 13 14 15

答案BC BC CD B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9分)(1)盐酸、CO32-+2H+=CO2↑+H2O;(2)盐酸、HCO3-+H+=CO2↑+H2O;

(3)加热: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17.(5分) 4KO 2 + 2CO 2 = 2K 2CO 3 + 3O 2↑ 0.6

18.(16分) A 、NaHCO 3 B 、Na 2CO 3 C 、H 2O D 、CO 2 E 、Na 2O 2 F 、O 2 2 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 CO 2 + 2NaOH = Na 2CO 3 + H 2O 19.(10分)(1)FeCl 2 KCl (2)4Fe(OH)2+O 2+2H 2O =4Fe(OH)3 (3)Fe 3++SCN -=Fe(SCN)2+ 2Fe 3++Fe =3Fe 2+ 20.(4分)42%

21.(6分)溶液中含有Fe 2+:0.5mol/L ×0.2L =0. 1mol

设反应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x ,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y

Fe + Fe 2(SO 4)3=3FeSO 4 Fe + CuSO 4=FeSO 4 + Cu 1mol 1mol 3mol 1mol 1mol 1mol 1mol xmol xmol 3xmol ymol ymol ymol ymol

可得:3x +y ==0. 1mol ; 6g -56x +8y =5.2g; 解得x =0.02mol y =0.04 mol 则生成铜质量为:0.04 mol ×64g/ mol =2.56g 原溶液中Fe 2(SO 4)3物质的量浓度为:

L

mol

2.006.0=0.3mol/L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

1.相关反应

NaClO + 2HCl = NaCl + Cl2↑+ H2O ( 离子方程式: Cl O- + 2H+ + Cl- = Cl2↑+ H2O )

2 2

久置氯水成分分子:H2O 离子:H+Cl-OH-

3.实验室如何制取纯净的氯气制取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Cl2↑+2H2O 气体成分:Cl2 (HCl、H2O)

操作顺序仪器中盛装的药品各试剂的作用应出现的现象

①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有晶体析出(NaCl)

②再通入浓H2SO4除去H2O

4.漂白粉

①制法: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②有效成分:Ca(ClO)2 成分:CaCl2和Ca(ClO)2

③漂白原理: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在溶液中)漂白慢Ca(ClO)2 + 2HCl = CaCl2 + 2HClO 漂白快

④久置失效发生的反应: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2HClO

光照

或加热

2HCl + O2↑

5.Br2 、I2

水苯或汽油四氯化碳

Br

2

黄~橙橙~橙红橙~橙红

I2深黄~褐淡紫~紫红紫~深紫

6.置换反应 2 2 2 2 + 2KBr ∴氧化性Cl2 >Br2 >I2 7.I2遇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I- 氧化剂

——————→ I2

三.氮

1.氮的氧化物

NO:无色气体、有毒(同CO)、难溶与水2NO + O2 = 2NO2

NO2:红棕色气体、有毒、与水反应3NO2 + 2H2O = 2HNO3 + NO

2.有关NO与O2或NO2与O2混合通入水中,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时用的方程式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3O2 + 2H2O = 4HNO3

3.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以任意比溶于水

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与金属氧化物3FeO + 10HNO3 = 3Fe(NO3)3 + NO↑+ 5H2O

与金属

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与非金属 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

不稳定性4HNO3 光照

或加热

4NO2↑+ O2↑+ H2O

4.氨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1:700溶于水

化学性质与H2O NH3 + H2O NH3·H2O NH4++ OH-与酸NH3 + HCl = NH4Cl

氨的

催化氧化

4NH3 + 5O2

催化剂

加热

4NO + 6H2O

实验室制取原理NH4+ + OH-△NH3↑+ H2O

3制取原理: 2NH 4Cl +Ca(OH )2 2NH 3↑+ CaCl 2 + 2H 2O 气体成分: NH 3( H 2O ) 除水用试剂:碱石灰

(不用浓H 2SO 4 、 CaCl 2原因是: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 ; CaCl 2 + 8NH3 = CaCl 2·8NH 3 )

6.受热易分解 NH 3·H 2 NH 3↑+ H 2O NH 4HCO NH 3↑+ CO 2↑+ H 2O 7.氨水中的微粒

分子:H 2O NH 3·H 2O NH 3 离子:NH 4+ H + OH -

四.硫

2

24原 因: H 2S + H 2SO 4(浓) = S ↓ + SO 2 + 2H 2O 2HBr + H 2SO 4(浓) = Br 2 + SO 2 + 2H 2O 2HI + H 2SO 4(浓) = I 2 + SO 2 + 2H 2O

应该用: H 2SO 4 ( 1:1体积比 ) 或浓H 3PO 4(它们氧化性弱,不会氧化H 2S 、 HBr 、HI )

24

①现象:白色蔗糖→黑色→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酸雾

②原理:C12H22O1112C + 11H2O H2SO4 + nH2O = H2SO4·nH2O ( 放热)

C + 2H2SO4(浓)CO2↑+ 2SO2↑+ 2H2O (膨胀)SO2 + H2O = H2SO3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酸雾)

7.漂白

化学漂白:①永久漂白:Na2O2HClO O3→强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

②暂时漂白:SO2→化合成不稳定无色物质、非氧化还原反应、可逆

物理吸附:活性炭

8.C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A.水玻璃B.硅芯片C.黏土D.普通水泥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为证明其想法,有同学拿磁铁来吸引

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

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 .p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4.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

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②④⑤③①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5.食盐、食醋、纯碱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鉴别食盐和纯碱 B .验证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 CO 3

C .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

6.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

A .CO +H 2O

CO 2+H 2 B .3NO 2+H 2O =2HNO 3+NO

C .2Na 2O 2+2H 2O =4NaOH +O 2↑

D .2F 2+2H 2O =4HF +O 2

7.在体积为V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b mol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

A .

B .

b

a

2 C . D .无法确定

8.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的用量和浓度,可以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

A .硅与氢氟酸反应

B .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C .Al 2O 3与强碱反应

D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在下列反应中,硫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 .Cu+H 2SO 4(浓)

B .C+H 2SO 4(浓)

C.Ba(OH)2+H2SO4D.FeO+H2SO4(浓)

10.若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

B.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 A个氢原子

C.14g氮气中含有7N A个电子

D.N 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1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氨气做喷泉实验主要是利用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这一性质

B.常温下,浓H2SO4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

C.用瓷坩锅高温熔融NaOH

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SO42-

12.质量相等的两份铝粉,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

()

A.1:1 B.1:2 C.3:2 D.1:3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2H++2Cl-+Ba2++2OH-=2H2O+BaCl2

B.往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2Fe3++Fe=3Fe2+

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D.往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Fe3++Cu=Fe2++Cu2+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和纯净氧气中的燃烧产物只有MgO

B.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2,在纯净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3

C.钠在敞口容器中长期放置和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Na2O2

D.浓H2SO4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将减小

15.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I—离子加入到含Br—的溶液中,均可以将Br—氧化为Br2

B.将Cl2缓慢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中,Br—先被氧化

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会变蓝色

D.在KBr溶液中加入碘水,发生如下反应:2Br—+I2=2I—+Br2

16.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现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实验方案可供选用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②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首先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等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②最少

B.制取等量的硝酸铜,②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①少

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为③>①>②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17.某无色溶液中,若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若加入NH4HCO3,固体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Na+、Mg2+、S2—、ClO—B.H+、Na+、SO42-、NO3—

C.K+、Ca2+、OH—、SO32—D.Na+、K+、Cl-、OH-

18.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S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相同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

C.浓硫酸可以干燥H2、NH3、CO2等气体

D.常温下铝遇浓硫酸钝化,因此可用铝槽车储运浓硫酸

19.在粗碘中含有IBr和ICl,受热时,I2、ICl、IBr均可升华。在粗碘中加入一种物质后,再进行升华,可制得精碘,应加入的物质是()

A.KI B.Zn C.KCl D.H2O

20.为检验Na2S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2SO4应选用的试剂是()A.BaCl2溶液B.BaCl2溶液、稀盐酸

C.BaCl2溶液、稀硝酸D.BaCl2溶液、稀硫酸

2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1)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2)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3)浓硫酸(无明显变化),(5)灼热的氧化铜(变红),(6)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以判断混合气体中()

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B.一定有H2、CO2,和HCl

C.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D.可能有CO2、NH3和水蒸气

22.变压器的硅钢片含硅40%,其余为铁,则此硅钢片中硅和铁的原子个数比为4:3。向0.7g硅钢片中先加入20g5.0%的烧碱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25 mL,10mol/L的浓盐酸,充分搅拌至反应结束,反应中共放出氢气多少克? ()

A.0.0l B.0.055 C.0.02 D.0.045

23.如右图装置,在关闭活塞K时通入气体X,b中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开启活塞K通入气体X,则b中溶液有明显现象,下列判断中合理的是()

a中溶液b中溶液气体X

A 饱和食盐水KI-淀粉溶液Cl2

B 酸性KMnO4溶液稀品红溶液SO2

C 饱和NaHS溶液CuCl2溶液HCl

D 饱和NaHCO3溶液石灰水CO2

24、将0.15 mol的MnO2与过量的12 mol/L的浓盐酸反应,与50 mL12 mol/L的

浓盐酸与过量MnO2反应,两者产生的氯气相比(其它反应条件相同):

A、一样多

B、后者较前者多

C、前者较后者多

D、无法比较

25、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 + I2 (2)Br2 + 2Fe2+ === 2Br—+ 2Fe3+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本题两小题,共20分)

26.(8分)X、Y、Z、W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已知: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物质;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的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W气体的水溶液滴入酚酞变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两种气体按物质的量之比1:1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科学家发现,Z在催化剂条件下能与W反应,反应产物中的单质应是(填化学式)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则其中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

(3)在Z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检验W气体的方法是

27.(12分)

(1)SiO2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是制备现代通讯材料(写该材料名称)

的主要原料;以SiO2为原料,在工业上制备单质硅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常温下,SiO2可与一种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重要应用

是。

(2)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

;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以制造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8.(11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固体Na2SO3与中等浓度的H2SO4反应,制备SO2气体并进行有关性质探究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固)+H2SO4=Na2SO4↑+H2O。除固体Na2SO3和中等浓度的H2SO4外,可供选择的试剂还有:

①溴水②浓H2SO4③品红试液④紫色石蕊试液⑤澄清石灰水⑥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欲验证SO2的漂白作用,应将SO2气体通入中(填物质编号),观察到

的现象是;

(2)欲验证SO2的还原性,应将SO2气体通入中(填物质编号),观察到的

现象是;

(3)为说明SO2的氧化性,通常利用的反应是;

(4)为防止多余的SO2气体污染环境,应将尾气通入中(填物质编号),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5)有一实验小组发现,SO2产生缓慢(不考虑SO2)在溶液中的溶解,实验中也不存

在漏气、反应温度等装置和操作上的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至少填写一种):

①,

②。

29.(13分)水蒸气通过的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是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其目的是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30.(6分)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

况)。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

(2)若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500mL,计算该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2.A 3.A 4.D 5.D 6.A 7.C 8.D 9.B 10.C 11.B 12.A 13.B 14.D 15.C 16.C 17.A 18.D 19.A 20.B 21.B 22.B 23.B 24.C 25.A

二、填空题(本题两小题,共20分)

26.(8分)(1)Cl2+SO2+2H2O=2HCl+H2SO4(2分)

(2)N 2(1分) NO 2(1分) (3)1:2(2分)

(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证明该气体为NH 3(2分) 27.(12分)

(1)光导纤维(1分)SiO 2+2C Si+2CO ↑(2分) SiO 2+4HF SiF 4↑+2H 2O (2分) 刻蚀玻璃(1分)

(2)KSCN 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或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2分) 2Fe 3++Cu=Cu 2++2Fe 2+(2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8.(1)③(1分) 品红试液褪色(1分) (2)①(1分) 溴水的橙色褪去(1分) (3)2H 2S+SO 2=3S+2H 2O (2分)

(4)⑥(1分)SO 2+2OH —=SO 32—+H 2O (2分)

(5)硫酸的浓度过小(或过大)或Na 2SO 3部分变质等(任写一项即得2分) 29.(1)除去水蒸气(1分) 除去CO 2(1分) (2)氧化铜(CuO )(1分)

CuO +H 2=Cu +H 2O (1分) CuO +CO =Cu +CO 2(1分) (3)无水硫酸铜(CuSO 4)(1分) 检验H 2O (1分) (4)(g -ab )-kj -hi -cd (或dc )-fe -lm (2分)

(5)原混合气中的CO 2已被除去,其中CO 与CuO 反应生成CO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6)原混合气中的H 2O 已被除去,其中H 2与CuO 反应生成的H 2O 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2分)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30.(6分)由题意得:

Cu+2H 2SO 4(浓) CuSO 4+2H 2O+SO 2↑(2分) 1mol 22.4L

n (CuSO 4) 4.48L

n (CuSO 4)=(2分)

高温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许多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去总结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一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 硝化反应+HNO3-NO2+H2O 加成反应+3H2 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尽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 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 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 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固+液方法 蒸发 适用范围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主要仪器注意点 ①不断搅拌;②最 实例 NaCl(H 2 O) 酒精灯、蒸 后用余热加热;③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发皿、玻璃NaCl 结晶液体不超过容积 分开棒(NaNO3) 固+固2/3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 升华酒精灯I2(NaCl)物分开 ①一角、二低、三 碰;②沉淀要洗NaCl 固+液过滤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漏斗、烧杯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 液+液萃取剂里,溶解度的不同,分液漏斗 把溶质分离出来涤;③定量实验要(CaCO3)“无损” ①先查漏;②对萃 从溴水中提取剂的要求;③使 取Br 2 漏斗内外大气相 第1页共20页

2 通 ; ④上层液体从 上口倒出 乙酸乙酯与 饱 和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 蒸馏烧瓶、 冷凝管、温 Na 2CO 3 溶 液 ①温度计水银球 位于支管处;②冷 乙醇和水、I 2 蒸馏 液 度计、牛角 管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 凝水从下口通入; 和 CCl 4 ③加碎瓷片 渗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 NaCl 的分子、离子 蛋白质溶液、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 用固体盐或浓溶 盐析 烧杯 硬脂酸钠和 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液 洗气 甘油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 2(HCl ) 气+气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 形管 常用冰水 NO (N 2O 4) i 、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 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 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 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NaCl 和 KNO 3 混合物。 ii 、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第 2 页 共 20 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与习题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 Ba2+= BaSO4↓?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 = m/M)?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 n 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 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 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 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 化学这个科目一直是同学们又爱又恨的科目,学的好的同学靠它来与其它同学拉开分数,学的差的同学则在化学上失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同学们要善于总结知识点,这样有助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必修1全册基本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7)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AgNO3生成白色沉淀+少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Cl-(2)SO42-的检验: 待测溶液+稀HCl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例:粗盐提纯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除去硫酸盐)→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氯化钡)→过滤→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 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 .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 .蒸馏和萃取 3 .(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 用锥形瓶收集约 10mL液体, 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 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 度后沸腾, 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 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7周期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注重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水平减弱,失电子水平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失电子水平——→逐渐减弱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⑺定容⑻摇匀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 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0×ρ×ω 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臵,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1.1 化学实验安全 A. 常见危险化学品 爆炸品:KClO3 KMnO4 KNO3 易燃气体:H2 CH4 CO 易燃液体:酒精乙醚苯汽油等自燃物品:白磷P4 遇湿易燃物品:Na Na2O2 氧化剂:KMnO4 KClO3 剧毒品:KCN 砷的化合物腐蚀品:浓H2SO4,浓NaOH,HNO3 1.1.2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A.过滤和蒸发(例如:粗盐的提纯) 过滤时注意事项:一贴(滤纸与漏斗内壁紧贴)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溶液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上面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操作步骤:1.放置酒精灯2.固定铁圈位置3.加上蒸发皿4.加热搅拌5.停止加 热,余热蒸干 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的方法:Na2SO4+BaCl2=BaSO4↓+2NaCl 在滤液中加入NaOH的目的:除去粗盐中混有的Ca2+,Mg2+,主要是除掉Mg2+ 除掉Mg2+化学方程式:MgC l2+2NaOH=Mg(OH)2↓+2NaCl 在滤液中加入Na2CO3的目的:除去粗盐中混有的Ca2+,Mg2+,主要是除掉Ca2+ 除掉Ca2+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检验SO42-离子为什么加盐酸酸化?

解答:溶液中的CO32-,SO32-等离子,与Ba2+反应生成BaCO3,BaSO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 淀.但它们溶于盐酸,而BaSO4不溶于盐酸中,加入盐酸可以消除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同时,溶液中的Ag+离子与Cl- 反应生成AgCl 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可消除Ag+ 离子的干扰.另外,SO32-能被强氧化性的硝酸氧化成SO42-离子,所以先用硝酸酸化是不妥当的. 问题探讨:能否将NaCl 中含有的CaCl2,MgCl2,Na2SO4等一一除去?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 解答:实验步骤,试剂与反应如下: 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除去硫酸根离子.注意:引入新的杂质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向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镁离子.但有引入一种新的杂质NaOH) MgCl2+2NaOH=Mg(OH)2↓+2NaCl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带重点符号)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方法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3)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4)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5)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 例 过滤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 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 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 度计水银球的位 如石油 的蒸馏

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 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 把溶质从它与另一 种溶剂所组成的溶 液中提取出来的方 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 合下列要求:和原 溶液中的溶剂互不 相溶;对溶质的溶 解度要远大于原溶 剂 用四氯 化碳萃 取溴水 里的溴、 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 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 活塞上的凹槽与漏 斗上的水孔,使漏 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 液体慢慢流出,及 时关闭活塞,上层 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 氯化碳 萃取溴 水里的 溴、碘后 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 种可溶性固体的混 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 蒸发时,要用玻璃 棒不断搅动溶液;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 多的固体时,即停 分离 NaCl和 KNO3混 合物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点总结 1 化学实验安全 ●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2 混合物提纯和分离方法 ●过滤 1)过滤适用于: 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 即难溶物 与可溶性物质的分离 2)所需仪器有: 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铁架台 3)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蒸发 1)蒸发操作适用于可溶性固体溶质与溶剂的分离 2)在蒸发过程中,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利用 余热把溶剂蒸发干. ●蒸馏 1)蒸馏操作是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 ①酒精灯、②蒸馏烧瓶、 ③铁架台、④温度计、 ⑤冷凝管、⑥尾接管、 ⑦锥形瓶、⑧石棉网 3)蒸馏实验注意事项: 使用前要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时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液体暴沸; 烧瓶中盛放的液体不能超过容器容积的2/3;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和蒸馏烧瓶支管处齐平,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的馏分的纯净; 冷凝水下进上出,以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如:CCl4与H2O互不相溶; ②溶解溶质的能力大于原溶剂,如CCl4(I2)>H2O(I2) ③不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如: CCl4不与I2 反应。 ●分液 分液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操作。 所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分液时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而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步骤遵循九字方针: 实验所需仪器: 烧杯、容量瓶(记住含几种容积)、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量筒(液体溶质使用) ●物质的量n 与微粒数N (mol)(个) n=N/NA N=n·NA NA= N/n ●物质的量n(mol)与质量m(g) n=m/M m=n·M M=m/n ●物质的量n 与气体体积V n=V/Vm V=n×Vm 标况下Vm=22.4L/mol ●物质的量n 与物质的量浓度c(mol/L) C质=n质/V液 n质= C质×V液 V液= n质/ C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2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 点总结12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