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嘌呤代谢终产物

嘌呤代谢终产物

嘌呤代谢终产物

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嘌呤是一种核酸的组成部分,包括DNA和RNA。人体通过代谢嘌呤来产生尿酸,尿酸在肾脏中被过滤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酸的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嘌呤摄入量、肾脏功能、尿酸排泄速率等。当尿酸过量积累在体内时,可能会导致痛风等疾病。

第十二章_嘌呤代谢最终版本_王忠超、孙晓娟

第十二章嘌呤代谢系统 第一节概述 嘌呤代谢是指核酸碱基腺嘌呤及鸟嘌呤等的嘌呤衍生物的活体合成及分解。动物,其嘌呤化合物几乎全部氧化为尿酸,分别以不同形式而排出。人体尿酸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为了了解尿酸的生成机制,首先要了解嘌呤代谢及其调节机制。 一、嘌呤代谢调节 嘌呤代谢速度受1-焦磷酸-5-磷酸核糖(PRPP)和谷氨酰胺的量以及鸟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和次黄嘌呤核苷酸对酶的负反馈控制来调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为嘌呤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移换酶,是嘌呤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们的作用点见下图12-1。 注:E1: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移换酶;E2:次黄嘌呤脱氢酶;E3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E4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E5黄嘌呤氧化酶;→表示负反馈控制。

由核酸分解代谢为尿酸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生成途径: (1)核酸→鸟嘌呤核苷酸→鸟嘌呤→黄嘌呤→尿酸。 (2)核酸→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黄嘌呤→尿酸。 (3)5-磷酸核糖+ATP→次黄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 此乃尿酸生成的一个总轮廓,中间有许多环节已被省略,在尿酸生成的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和调节。但从上述尿酸生成的简要过程中可以看出,嘌呤是尿酸生成的主要来源。因此,嘌呤合成代谢增高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均可造成血清尿酸值增高。 生物化学研究表明,人体体内约有8种酶参与了尿酸的生成过程,其中有7种酶均促进尿酸生成,它们包括:①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②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③腺嘌呤磷酸糖核糖苷转移酶;④腺苷去胺基酶;⑤嘌呤核苷酸磷酸酶;⑥5-核苷酸酶;⑦黄嘌呤氧化酶。这些酶的活性增加时,尿酸生成即增加;在这些酶中,以黄嘌呤氧化酶最为重要。另一种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其作用和上述7种酶正好相反,当其活性增强时可抑制尿酸生成,活性减弱时则尿酸生成增加。酶缺陷包括某种酶的数量增多或活性增强和某种酶的完全性缺乏或部分缺乏,皆可导致嘌呤合成加速和尿酸生成增多。酶缺陷在痛风发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大多数很难得到证实,仅少数病人可以鉴定出酶缺陷。嘌呤排出物的多样性,可能与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酶缺失现象(eezymaphresis)有关[1、2]。对导致过量嘌呤生物合成的机制,有嘌呤代谢酶的数量增多或活性过高,或酶活性降低或缺乏。 二、尿酸代谢的平衡 血清中尿酸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和排泄速度之间的平衡。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体内尿酸的积聚,可见于如下的5种情况:①外源性吸收增多,即摄食富含嘌呤的食物增多; ②内源性生物合成增加,包括酶缺陷,如核酸分解加速和嘌呤基氧化产生尿酸增多;③排泄减少,即由肾脏经尿排出减少和由胆汁、胃肠分泌后,肠道细菌分解减少;④体内代谢减少,即尿酸内源性破坏减少;⑤上述综合因素或不同因素的组合。 拥有尿酸(氧化)酶的物种,能将尿酸转化为溶解性较高、更易排出的尿囊素(allantoin),故血清尿酸水平低而无痛风存在,人和几种类人动物是在进化过程中发生尿酸氧化酶基因突变性灭活的,从这点来说,人类的高尿酸血症是由尿酸分解代谢的先天性缺陷造成[3]。高尿酸血症血清中尿酸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和排泄速度之间的平衡,人体内尿酸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的,属外源性,约占体内尿酸的20%;二是从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的,属内源性,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显然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

生物化学核苷酸代谢练习题

核苷酸代谢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与其生成有关的重要酶是尿酸氧化酶。 2、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谷氨酰胺核苷酸,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谷氨酰胺核苷酸。 3、“痛风症”与嘌呤代谢发生障碍有关,其基本的生化特征是高尿酸血症。 4、别嘌呤醇可治疗“痛风症”,因其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使尿酸生成减少。 5、体内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核苷二磷酸直接还原而成,催化此反应的酶是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6、dUMP甲基化成为dTMP,其甲基由S-腺苷甲硫氨酸提供。 7、HGPRT是指次黄嘌呤-尿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该酶的完全缺失可导致人患自毁容貌症。 8、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见的嘌呤类似物有6'-巯基嘌呤,常见的嘧啶类似物有5'-氟尿嘧啶。 9、PRPP是5'-磷酸核糖-1'-焦磷酸的缩写,它是从5'-磷酸核糖转变来。 10、由于5-氟尿嘧啶是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自杀性抑制剂,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合成,因此,可作为抗癌药物使用。

二、名词解释: 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的途径。 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体内的核苷酸,利用细胞中自由存在的碱基和核苷合成核苷酸的途径。 三、选择题 1、dTMP是由下列哪种脱氧核苷酸转变而来的?( C ) A、dCMP B、dAMP C、dUMP D、dGMP 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合成的是下列哪种核苷酸?( C ) A、AMP B、GMP C、IMP D、XMP 3、在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中不需要下列哪种物质?( A ) A、Gly B、Asp C、Gln D、PRPP 4、嘧啶环生物合成的关键物质是:( D ) A、NADPH B、5-磷酸核糖 C、Gly D、氨甲酰磷酸 5、HGPRT参与了下列哪种反应?( C ) A、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B、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C、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扑救途径 D、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扑救途径

嘌呤代谢终产物

嘌呤代谢终产物 嘌呤代谢终产物是指在嘌呤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终代谢 产物。嘌呤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人体细胞中,参与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嘌呤代谢的正常进行对于人体 健康至关重要。 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有尿酸和尿素。尿酸是一种含 氮有机酸,它在人体内主要由腺苷酸分解而来。腺苷酸是DNA和RNA的组成部分,也是能量分子ATP的前体。当腺苷 酸分解时,尿酸会在肝脏中形成,并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尿酸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 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这可能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如遗传因素、肾功能异常、高嘌呤摄 入等。高尿酸血症会导致痛风的发生,痛风是一种由尿酸 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起的疾病。痛风的典型症状 是关节疼痛、红肿和发热。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导致尿 酸肾结石的形成,严重影响肾脏功能。 另一方面,嘌呤代谢的另一个重要终产物是尿素。尿素 是由肝脏中产生的一种无毒物质,它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尿素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在蛋白质代 谢过程中产生,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人体 应该保持适当的尿素水平,以确保代谢废物得到有效排除。 嘌呤代谢终产物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正常嘌呤代 谢可以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并确保各种生化反应正 常进行。然而,当嘌呤代谢紊乱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 康问题。因此,了解嘌呤代谢终产物及其与健康之间的关 系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嘌呤代谢终产物是嘌呤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终代 谢产物,主要包括尿酸和尿素。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

的生理功能,但当嘌呤代谢紊乱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保持正常的嘌呤代谢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嘌呤分解代谢过程

嘌呤分解代谢过程 嘌呤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嘌呤分解代谢是指人体对嘌呤物质进行分解和代谢的过程。嘌呤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核酸和一些含有嘌呤碱基的食物,比如肉类、鱼类、海鲜、豆类等。嘌呤分解代谢的过程主要包括嘌呤物质的摄入、分解、代谢和排泄。 嘌呤物质的摄入是指通过食物摄入进入人体内的嘌呤物质。嘌呤物质主要存在于食物中的核酸分子中,当我们摄入食物时,其中的核酸会被消化酶分解为嘌呤碱基,然后被吸收到血液中。 嘌呤物质的分解是指在人体内将摄入的嘌呤物质分解为尿酸和其他代谢产物的过程。嘌呤物质在体内主要经过两个途径进行分解,即核苷酸途径和嘌呤碱基途径。核苷酸途径是指将嘌呤物质先转化为核苷酸,然后再将核苷酸分解为尿酸。嘌呤碱基途径是指将嘌呤物质直接转化为尿酸。这两个途径在人体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嘌呤物质的分解过程。 嘌呤物质的代谢是指将分解产生的尿酸进一步代谢为无害的物质的过程。尿酸在人体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代谢,即尿酸转化为乳酸和尿酸转化为丙酮酸。尿酸转化为乳酸是通过乳酸脱氢酶的作用将尿酸转化为乳酸,然后乳酸进一步被代谢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尿酸转化为丙酮酸是通过丙酮酸脱氢酶的

作用将尿酸转化为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被进一步代谢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嘌呤物质的排泄是指将代谢产生的无害物质从体内排出的过程。尿酸在人体内主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尿酸在肾小管中被重吸收,然后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尿酸转运体转运到尿液中,最终随尿液一起排出体外。 嘌呤分解代谢过程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首先,嘌呤分解代谢可以维持体内嘌呤物质的平衡。当体内摄入过多的嘌呤物质时,通过分解和代谢可以将多余的嘌呤物质排出体外,防止其在体内积累过多。其次,嘌呤分解代谢可以产生能量。嘌呤物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给人体日常生活和运动所需。此外,嘌呤分解代谢还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比如,尿酸是痛风发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尿酸在体内积累过多时,会形成尿酸结晶,导致关节疼痛和炎症。 总之,嘌呤分解代谢是人体对嘌呤物质进行分解和代谢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体可以保持嘌呤物质的平衡、产生能量,并与一些疾病密切相关。了解嘌呤分解代谢过程对于我们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通过合理膳食和生活方式来维持嘌呤分解代谢的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嘌呤及嘌呤代谢

●嘌呤及嘌呤代谢 嘌呤purine;Pu;Pur,一类带碱性有两个相邻的碳氮环的含氮化合物,是核酸的组成成分。DNA和RNA中的嘌呤组成均为腺嘌呤和鸟嘌呤。此外,核酸中还发现有许多稀有嘌呤碱。 其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嘌呤:是存在人体内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嘌呤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5H4N4,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海鲜,动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所以,有痛风的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医治痛风的药物一般对肾都有损害),更重要的是平时注意忌口。 嘌呤与疾病 嘌呤(purine,又称普林)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2,6,8-三氧嘌呤)又叫尿酸。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嘌呤80﹪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尿酸在人体内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从肠道排出。 体内尿酸是不断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

正常人每升血中所含的尿酸,男性为0.42毫摩尔/升以下,女性则不超过0.357毫摩尔/升。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结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 嘌呤合成代谢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头合成途径,一是补救合成途径,其中从头合成途径是主要途径。 1.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肠粘膜和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部位在胞液,合成的原料包括磷酸核糖、天冬氨酸、甘氨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物分子,它们在细胞分裂和蛋白 质合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人体内,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 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非常复杂,同时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 合成代谢的途径,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1. 嘌呤的分解代谢途径 嘌呤是人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是DNA和RNA的组成单位之一,同时也是ATP和GTP等能量分子的前体。嘌呤在人体内主要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来进行代谢,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凝集酶和红蛋白氧化酶。 在凝集酶途径中,嘌呤首先被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AMP酶)和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核苷酸激酶降解为次黄嘌呤酸和腺嘌呤酸,然后再被核 苷酸化酵素和磷酸酰化酶转变为次黄嘌呤酸和次硫酸腺苷,最终转化 为尿酸。 在红蛋白氧化酶途径中,嘌呤被输送至线粒体,并经过鸟嘌呤核苷酸 转化为腺嘌呤酸,然后再通过黄嘌呤氧化酶进行氧化转化为次黄嘌呤酸,最终也转化为尿酸。 2.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途径 嘧啶核苷酸是DNA和RNA的组成单位之一,它们在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人体内,嘧啶核苷酸主要通过脱氧嘧啶核

苷酸代谢途径进行分解,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核苷酸脱氧酶、核苷酸 酶和脱氧核糖核苷酸酶。 核苷酸脱氧酶首先将嘧啶核苷酸转化为脱氧嘧啶核苷酸,然后进一步 被核苷酸酶水解为脱氧嘧啶核糖核苷酸,最终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酶 的催化将其转化为脱氧尿嘧啶核苷酸。 3.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途径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途径同样复杂,包括新核苷酸的合成和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两个主要部分。 在新核苷酸的合成中,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均需要通过核苷酸盐酸和腺 苷酸氨基酶的催化,将多聚核苷酸转化为新的核苷酸。 而在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中,则需要通过核苷酸合成酶和苦瓜苷化酶的 作用,将腺嘌呤核苷酸逐步合成为DNA和RNA所需的嘌呤核苷酸。 在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过程中,通过核苷酸合成酶和嘧啶工具酶的催化,将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合成为DNA和RNA所需的嘧啶核苷酸。 总结: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途径是人体内非常复 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它们直接影响着细胞内信号传导、DNA和RNA 的合成,甚至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深入了解嘌呤和嘧啶

痛风的罪魁祸首:慢性代谢紊乱!亚麻籽引领低脂低糖新时代

痛风的罪魁祸首:慢性代谢紊乱!亚麻籽引领低脂低糖新时代 痛风与糖尿病一样是终生疾病,临床上称为高尿血酸症。它的主要特点是体内尿酸盐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从而引起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升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而嘌呤是由人体细胞分解代谢产生的。血尿酸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在组织,尤其是关节及肾脏中沉积而引起关节炎的反复发作。严重者会造成关节活动障碍或畸形,临床上称为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在肾脏沉积后形成尿酸性肾结石及肾实质损害,临床上称为尿酸性肾病,又叫痛风性肾病,可引起肾绞痛发作、血尿、肾盂积水及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是导致痛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痛风偏爱男性:一则、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二则、男性喜饮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有医生统计,筵席不断者,发病者占30%,常吃火锅者发病也多。

这是因为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再饮啤酒,自然是火上添油了。调查表明: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压病人患痛风可能性会增加10倍。如何控制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多食含“嘌呤”低的碱性食物,如瓜果、蔬菜,少食肉、鱼等酸性食物,做到饮食清淡,低脂低糖,多饮水,以利体内尿酸排泄。 亚麻籽中富含的亚麻酸,α-亚麻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是一种生命核心物质,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类一生中每天都需要的一种营养素。α-亚

麻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也是无法由其他营养来合成的,必须要依靠膳食来获得。α-亚麻酸不是药,它是一种人体必需脂肪,α-亚麻酸主要存在于亚麻籽之中。其可通过使尿酸合成减少,不易沉淀在关节部位,不发生炎症而起到预防痛风、减少痛风发作频率和程度的作用。 另外中科中创生产的亚麻籽营养粉本着低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原则,增加饱腹感,减少日常摄入。并且经过脱毒依然保留含α-亚麻酸、蛋白质等各种天然营养成分,可预防并改善现代文明病,是国内首家进入医院临床干预的天然营养食品。 更何况“是药三分毒”,药物的主要功效与它的副作用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在治疗疾病选用药物时,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能随便服用,尽量服用副作用少的药物,此外,食疗是一种健康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所以能用食疗医治的疾病,最好选择食疗。 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疾病。痛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以前被称为“富贵病”的少见慢性生活方式病,又称现代文明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疾病类型,不仅发病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而这类疾病的发病,多与饮食不当和缺乏运动有关。

食物的嘌呤含量

食物的嘌呤含量 高嘌呤食物:豆苗、黄豆芽、芦笋、香菇、紫菜、动物内脏、鱼类大豆,鱼虾,等含有核酸类物质较多,可以考虑一下.深海鱼类一般都属于高嘌呤类的食品,鱼肝油什么的也行. 蔬菜里的高嘌呤食物不多. 含嘌呤较高的食物,每100克含嘌呤100—1000毫克。 这些食物包括动物的脑、心、肾、肝及鹅肉、鸡、肉末、肉汤、肉汤、小鱼干、乌鱼皮、乌贼鱼、鲨鱼、鳕鱼、海鳗、海参、带鱼、沙丁鱼、蛤蜊、牡蛎、干贝、蚝、贻贝、鲢鱼、鲤鱼、鱼子、豆苗、黄豆芽、芦笋、菜花、紫菜、香菇、鸡汤、酵母及酒类。这类食物对无论处于急性期抑或缓解期的痛风病人均属禁用食品。 含有中等量嘌呤的食物,每100克中含嘌呤50—100毫克。 这类食物有:鱼、肉、禽、贝类、虾、螃蟹、干豆类、扁豆、豆腐以及笋干、金针菜、银耳、龙须菜、菠菜、蘑菇、芦笋、花生、腰果、芝麻等。 凡属缓解期的病人,可从其中选用一份动物性食品和一份蔬菜,但食用量不宜过多。 含少量嘌呤的食物,每100克中含嘌呤小于50毫克的。 这些食品有:五谷类的大米、大麦、小麦、燕麦、面包、面条、高粱、玉米、马铃薯、甘薯、通心粉,淀粉,蛋类的鸡蛋、鸭蛋、皮蛋,奶类的牛奶、乳酪、冰琪琳,饮料类的汽水、巧克力、可可、咖啡、麦乳精、果汁、茶、蜂蜜、果冻,以及杏仁、核桃、榛子、糖、果酱、蜂蜜、植物油、咖啡、菜、可可、苏打水、汽水,以及各种水果、蔬菜和油脂等。这类食物痛风病人可随意选食,不必严格控制。 各种食物嘌呤含量比较第一类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

嘌呤100~1000mg) 肝、肾、胰、心、脑、肉馅、肉汁、肉汤、鲭鱼、风尾鱼、沙丁鱼、鱼卵、小虾、淡菜、鹅、斑鸡、石鸡、酵母 第二类含嘌呤中等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75~100mg) 1.鱼类:鲤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梭鱼、贝壳类、鳗鱼及鳝鱼; 2.肉食:熏火退、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兔肉、鹿肉禽类:鸭、鸽子、鹌鹑、野鸡、火鸡 第三类含嘌呤较少的食品(每100g食物含嘌呤<75mg) 1. 鱼蟹类:青鱼、鲱鱼、鲑鱼、鲥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蟹、牡蛎 2. 肉食:火腿、羊肉、牛肉汤、鸡、熏肉 3. 麦麸: 麦片、面包、粗粮 4. 蔬菜:芦笋、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干豆类、豆腐 第四类含嘌呤很少的食物 1.粮食:大米、小麦、小米、大米、荠麦、玉米面、精白粉、富强粉、通心粉、面条、面包、馒头、苏打饼干、黄油小点心。 2.蔬菜:白菜、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芜青甘蓝、甘蓝菜、莴笋、刀豆、南瓜、倭瓜、西葫芦、蕃茄、山芋、土豆、泡菜、咸菜 3.水果:各种水果。蛋、乳类:鲜奶、炼乳、奶酪、酸奶、麦乳精饮料:汽水、茶、咖啡、可可、巧克力 4.其它:各种油脂、花生酱、洋菜冻、果酱、干果等。 如果血尿酸高,千万不要吃海物。可以吃肉,但千万不要喝肉汤。痛风最后会引起尿毒症,引起肾功能衰竭。可以适当地选择吃鸡肉,

低血尿酸的意义

血清尿酸浓度降低的临床意义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由肾脏从尿液中排泄。健康 人血清尿酸浓度男性150~400 μmol/L,女性130~410 μmol/L,如果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产生增加或肾功能损伤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可使血清尿酸浓度增加(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可继发尿酸性痛风。因而临床上血清尿酸测定常作为痛风及肾功能损伤的诊断试验。尿酸作为一种还原物质,还参与了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低尿酸血症),常被忽视,近年的研究发现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介绍如下。 1 尿酸的代谢 人体尿酸的来源有二。一是内源性的,约占体内总尿酸来源的80%,是由体内细胞核蛋白嘌呤碱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二是外源性的,占体内总尿酸来源的20%。摄入的动物性或其他含嘌呤丰富的食物经消化吸收的嘌呤碱,大部分进入体内的分解代谢生成尿酸,只有少部分被利用来再合成核苷酸或组织核酸。人体产生的尿酸约1/3由肠粘膜细胞分泌入肠腔,经细菌分解破坏,随粪便排出。另2/3经肾随尿排出。 肾脏对尿酸的转运有四个步骤,即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重吸收[1]。(1)血浆中尿酸全部经肾小球滤过;(2)在近端肾小管的起始部S 1 段,滤过尿酸的98%被主动重吸收。微穿刺法证实肾小管对尿酸的最大重吸收能力为90 μmol*min-1*1.73 m2;(3) 在近端肾小管的曲部S 2 段,尿酸的主动重吸收量逐渐减少,而分泌到 肾小管的尿酸量却逐渐增多,最后高达50%;(4)在近端肾小管的直部S 3段,由于小管内尿酸浓度远远超过了周围毛细血管内尿酸浓度致使尿酸 弥散入周围毛细血管。尿酸在 S 3段的转运称为分泌后的被动重吸收。S 3 段对尿酸的重吸收可达40%~44%。 经过上述四个步骤,最终随尿排出的尿酸只占6%~10%。若肾小管功能损伤,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减低或(和)分泌功能增加时,均可导致血浆尿酸降低而致肾性低尿酸血症[2]。 2 低尿酸血症的发生频率和病因分类 2.1 发生频率国外发现低尿酸血症的频率已相当高,据一些不完全统计,在美国住院病人为0.97%,门诊病人为0.72%;日本住院病人为0.84%,门诊病人为0 .40%[3]。其原因主要为住院病人常使用降尿酸的药物,而且多为重症疾患的继发合并症。我国还未见有低尿酸血症发病率的统计分析报告。 2.2 低尿酸血症的病因和分类造成低尿酸血症的原因有尿酸合成障碍和尿酸排泄增加两方面(见表1)。 表1 低尿酸血症的分类[4]

尿酸酶

尿酸是鸟类、爬行类和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动物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因为在这些动物体内缺乏以分子氧为受体催化尿酸进一步分解为尿囊素、CO2和H2O2的尿酸酶。尿酸作为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经肾脏排泄,当尿酸生成超过肾脏排泄时,例如富嘌呤食物摄入过多以及白血病和淋巴瘤及其化疗过程所引起的嘌呤代谢剧增;或者当肾脏处于病理状态时使正常产生的尿酸排泄受阻,这两种状况都会造成血浆尿酸显著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及其盐类在血液中的低溶解度和易沉积性就使得高尿酸血症会引发或加剧很多疾病,例如:持续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结晶沉积在外周关节、滑膜引起的急性炎症和疼痛是痛风的主要病因;尿酸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1-2];血浆高尿酸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5];尿酸沉积在肾组织,是引发急性肾衰、肾小管损伤、Ig A肾炎的主要因素[6-7]。因此,血清尿酸水平的测定对于上述疾病的实验诊段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血尿酸水平的测定普遍采用基于尿酸酶配制的试剂盒进行,所以对尿酸酶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治疗上述疾病,降低血尿酸水平也是关键所在,经典的降尿酸方案是用别嘌呤醇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类药物降低尿酸生成,或用丙磺舒、苯溴马龙等药物促进尿酸排泄。黄嘌呤的水溶性低于尿酸,其积累有潜在的危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在初始尿酸浓度太高时疗效很差,还能引发超敏综合征,表现为发热、毒性上皮细胞坏死溶解、肝炎和嗜酸细胞增高,死亡率达20%,另外这类药和丙磺舒、苯溴马龙等促尿酸排泄类药都有明显肝肾毒性。因此,经典的降尿酸治疗策略不够安全而且疗效也不够理想。尿囊素的优良水溶性和肾脏对尿囊素的高效排泄能力使尿酸酶成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继发症的理想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尿酸酶可快速高效降低血清尿酸,且几乎没有毒副作用;在治疗肿瘤裂解综合征时,尿酸酶比别嘌呤醇更安全有效;用于治疗痛风,能快速分解关节处沉积的尿酸从而消除引发的炎症和皮肤损伤。 尿酸酶是一种新型的降尿酸药物,它以促进尿酸分解为药物特征。因此从药物生产来说,对尿酸酶的需要量也很大。由此可知,尿酸酶实在是一种很重要的医药用酶,做好相关产品的开发,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由于天然提取的尿酸酶量少不能满足需求,人们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对其进行大量生产。目前国外已有多种来源的尿酸酶基因得到克隆表达并商品化,广泛用于诊断试剂盒的配制,其中一种重组黄曲霉尿酸酶(商品名:拉布立酶)被欧美批准用于临床预防治疗肿瘤溶解综合征。但是尿酸酶又是一种外源蛋白,直接或重复使用易引发抗体降低疗效,而且易过敏,需静脉注射,仅适于短期使用以降低尿酸(如使用拉布立酶治疗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所以对于长期治疗,显然需要长效且无免疫原性的尿酸酶制剂,PEG化尿酸酶能够解决应用天然酶时遇到的

肝脏代谢异常是引发痛风的根源

肝脏代谢异常是引发痛风的根源 以往痛风病多见于上层社会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故又称之为“帝王病”、“王侯将相病”、“富贵病”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病已经成为常见病。迄今为止痛风产生的原因并不明确,并且误诊误治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痛风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肾机能障碍、缺血性心脏病、肾结石、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现在就让我们剖析一下痛风发病的根源所在。 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的疾病。尿酸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血液中尿酸浓度一般保持在90-420 umol/L,但如果体内产生尿酸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如超过420 umol/L,这时候就出现了痛风。 人体尿酸主要来源 人体器官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由蛋白质、核酸(DNA和RNA)等组成。细胞中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细胞的生成和死亡包含着核酸DNA及RNA的新陈代谢。在此代谢过程中,核苷酸的分解产生嘌呤类化合物,嘌呤经酶的作用而生成尿酸。也就是说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也可以说尿酸是细胞分解的最终产物之一。此外,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酶的作用生成尿酸。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嘌呤在酶的催化下转变为尿酸的反应也是在肝脏进行的。尿酸代谢和肝脏的代谢功能有密切关系。肝脏代谢不正常会引起促进尿酸合成酶增加,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浓度过高就会以结晶的形式在一些组织(如关节处)中析出,最终形成痛风。归根结底,痛风的产生的最终的根源主要是在肝脏。 痛风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代谢疾病。痛风、糖尿病、高血脂分别是肝脏蛋白质和核酸、糖、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尿酸、糖、血脂升高的疾病。以前治疗痛风时,一直选用药物治疗,但并没有多好的效果,只是起到治标的目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研究表明治疗痛风的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会引起肝脏功能恶化、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痛风往往和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并存,还会引起肾功能障碍、缺血性心脏病、肾结石等。嘌呤的代谢产生尿酸的反应也是在肝脏进行的。说明痛风发病的根源是在肝脏这个代谢中心。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肝损伤,导致大量尿酸

17 遗传的基本定律综合-五年(2017-2021)高考生物真题分项详解(全国通用)解析

专题17 遗传的基本定律综合 【2021年】 1.(2021·广东高考真题)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 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目前,E是针对上述蛋白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常用临床药物。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分泌蛋白相似,URAT1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___________及线粒体等细胞器(答出两种即可)共同参与。肾小管细胞通过上述蛋白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边能特性。原尿中还有许多物质也需借助载体蛋白通过肾小管的细胞膜,这类跨膜运输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__。 (2)URAT1分布于肾小管细胞刷状缘(下图示意图),该结构有利于尿酸盐的重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 (3)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相比,模型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与其

它两组比较,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推测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减少尿酸盐重吸收,为进一步评价F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具体为___________。 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选择透过性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肾小管细胞刷状缘形成很多突起,增大吸收面积(3)尿酸氧化酶活性低排除血清尿酸盐含量降低的原因是由于大鼠体内尿酸氧化酶的作用(确保血清尿酸盐含量降低是F作用的结果)(4)F抑制转运蛋白URAT1和GLUT9基因的表达高尿酸血症大鼠灌服E 解:由图可知,模型组(有尿酸氧化酶的正常实验大鼠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尿酸盐转运蛋白增多,血清尿酸盐含量增高;治疗组尿酸盐转运蛋白减少,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1)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由于URAT1和GLUT9与分泌蛋白相似,因此URAT1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肾小管细胞通过URAT1和GLUT9蛋白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借助载体蛋白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由图可知,肾小管细胞刷状缘形成很多突起,增大吸收面积,有利于尿酸盐的重吸收。(3)模型组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相比,模型组的自变量是尿酸氧化酶活性低,与空白对照组和灌服F的治疗组比较,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排除血清尿酸盐含量降低的原因是由于大鼠体内尿酸氧化酶的作用(确保血清尿酸盐含量降低是F作用的结果)。 (4)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模型组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后转运蛋白增加,灌服F的治疗组转运蛋白和空白组相同,可推测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F可能抑制转运蛋白URAT1和GLUT9基因的表达,减少尿酸盐重吸收。为进一步评价F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将高尿酸血症大鼠灌服E与F进行对比,得出两者降尿酸的作用效果。 【点睛】本题以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原理为背景,答题关键在于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明确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跨膜运输方式及细胞膜功能。 2.(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

西医综合-生物化学物质代谢(一)_真题-无答案

西医综合-生物化学物质代谢(一) (总分55,考试时间9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 A.尿素 B.胺 C.肌酸 D.β丙氨酸 E.尿酸 2. 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是 A.1,6-二磷酸果糖 B.2,6-二磷酸果糖 C.ATP D.CTP E.枸橼酸 3. 在鸟氨酸循环中,直接生成尿素的中间产物是 A.精氨酸 B.瓜氨酸 C.鸟氨酸 D.精氨酸代琥珀酸 4. 糖酵解的关键酶有 A.6-磷酸果糖激酶1 B.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C.丙酮酸激酶 D.己糖激酶 5. 胆固醇在体内不能转变生成的是 A.维生素D3 B.胆汁酸 C.胆色素 D.雌二醇

E.睾酮 6. 磷酸果糖激酶的别构抑制剂是 A.6-磷酸果糖 B.1,6-二磷酸果糖 C.枸橼酸 D.乙酰CoA E.AMP 7. 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是 A.肉碱脂酰转移酶Ⅰ B.△-2烯酰CoA水合酶 C.脂酰-辅酶A脱氢酶 D.L-B-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 E.β-酮脂酰辅酶A硫解酶 8. 酮体包括 A.草酰乙酸、β酮丁酸、丙酮 B.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酸 C.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D.乙酰CoA、γ羟丁酸、丙酮 E.草酰乙酰、β酮丁酸、丙酮酸 A.20~35mg/dl B.6.5~8.0g/dl C.80~120mg/dl D.110~200mg/dl E.30~40mg/dl 9. 全血NPN的正常值范围是 10. 全血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 11. 丙酮酸脱氢酶系中不含哪一种辅酶 A.硫胺素焦磷酸酯 B.硫辛酸 C.NAD+ D.FAD E.磷酸吡哆醛

12. 通常高脂蛋白血症中,下列哪种脂蛋白可能增高 A.乳糜微粒 B.极低密度脂蛋白 C.高密度脂蛋白 D.低密度脂蛋白 13. 酮体不能在肝中氧化的主要原因是肝中缺乏 A.HMGCoA合成酶 B.HMGCoA裂解酶 C.HMGCoA还原酶 D.琥珀酰CoA转硫酶 E.β-羟丁酸脱氢酶 14. 在体内不能直接由草酰乙酸转变而来的化合物是 A.天门冬氨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苹果酸 D.枸橼酸 E.乙酰乙酸 15. 一克分子丙酮酸被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可生成ATP的克分子数是 A.12 B.13 C.14 D.15 E.16 16. 下列代谢物经相应特异脱氢酶催化脱下的2H,不能经过NADH呼吸链氧化的是 A.异枸橼酸 B.苹果酸 C.α酮戊二酸 D.琥珀酸 E.丙酮酸 17. 糖与脂肪酸及氨基酸三者代谢的交叉点是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丙酮酸 C.延胡素酸 D.琥珀酸 E.乙酰Co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