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科尔沁右翼中旗自然概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自然概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自然概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自然概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自然概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处北纬44°15’~46°41’,东经119°34’~122°18’之间。位于兴安盟南部、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接壤,东与吉林省通榆县、洮南市相连,西与通辽市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以及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毗邻,南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相接,总土地面积1561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47167人,同比增长0.13%,自然增长率为3.6‰。

旗人民政府驻巴彦呼硕镇,邮编:029300。代码:152222。区号:0482。拼音:Ke'erqinyouyizhong Qi。

【行政区划】2005年,全旗辖18个苏木镇(管理区),25个居委会,173个嘎查,456个艾里。

【历史沿革】科尔沁,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带弓箭的侍卫。蒙古语称西为右。清初设旗。

2000年,科尔沁右翼中旗辖4个镇、15个苏木。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47031人,其中各乡镇苏木人口(人):巴彦呼舒镇 47152 高力板镇 5062 吐列毛都镇 15515 巴仁哲里木镇 11449 好腰苏木苏木 10631 巴彦忙哈苏木 9671 巴彦淖尔苏木10578 义和道卜苏木 8798 巴仁太本苏木 12905 新佳木苏木 9030 准太本苏木 4351 杜尔基苏术 20529 布教花苏木 11233 西日嘎苏木 9179 代钦塔拉苏木 11277 额木廷高勒苏木 7799 巴扎拉嘎苏木10424 坤都冷苏木 7885 哈日诺尔苏木 4192 扎木钦管理区苏木2182 布敦花牧场虚拟乡 6287 吐列毛都农场虚拟乡 3432 布敦花铜

矿虚拟乡 2201 盂恩套力盖矿冶公司虚拟乡 5269。

【地形地貌】北部山区地貌,本区总土地面积为1039.1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7.2%,海拔400—800米之间;中部及东部丘陵区地形较为复杂,以山前丘陵为主,土地面积,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30.7%,海拔200~400米左右;南部沙坨漫岗区,位于科尔沁沙地北端,地形起伏,坨甸相间,多沙丘漫岗,有断续明沙,土地面积占全旗总土地面总的22.1%。海拔150~200米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额伦索克苏木界内,有一座小山峰,名玻璃山,属新生代第三纪后期喷发的玄武岩火山锥。海拔高259.3米,山底面积约1.6平方公里。

【气候资源】本旗属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雨水集中,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剧烈,无霜期短,气温年、日较差大,但积温有效性高,光照充足。

光能资源全旗光照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效在3000~32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7l%,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25.85千卡/厘米3,在作物生长期(4~9月)太阳总辐射量,各月均在lO千卡/厘米3以上,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太阳辐射总量为71.85千卡/厘米3,占年总量的75%.生理辐射量为53.13千卡/厘米3。

光照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很低。从农业生产看历年平均亩产37.5公斤,气温≥0℃、≥10℃期间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3%和0.4%,由此可见光能利用率潜力很大。

热量资源气温的年变化呈单峰型,7月最高,1月最低。中部白

音胡硕历年平均气温为5.6℃,最热7月历年平均为23.1℃,最冷1月历年平均为一13.7℃,年较差36.8℃。全旗南北气温差异显著,年平均气温相差5.0~6.0℃,受海拔纬度以及地形影响.气温的季、月变化也有较大差异,冬季南北温差可达 6.0~7.0℃,夏季温差4.0~5.0℃,春秋两季温差 5.0~6.O℃,初春北部升温幅度较南部大,可达11~12℃。农业气候积温白音胡硕历年平均值为3205.7℃,高力坂镇以南地区平均值≥3300℃,额木廷郭勒苏木以北地区平均值均<3000℃,≥IO℃积温与农业气候积温基本一致。积温从南向北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减少,白音胡硕历年平均值3010.4℃,平原、丘陵地区历年平均值<3000℃,西北部大兴安岭岭地仅1900℃。温度值的变化与海拔高度纬度相关密切,本旗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农业积温下降169℃,≥IO℃积温将下降157℃,纬度每升高一度农业积温相应下降132℃,≥IO℃积温将下降122℃。无霜期多年平均值中南部≥140天,北部山区<120天。大兴安岭地一带仅80~100天。

降水和蒸发①降水特点:全旗降水特点是冬春雨雪稀少,夏季雨水集中,降水地理分布差异不明显,年际变率大,旱涝不均,降水日数少。而多阵性降水。全旗年平均降水量在350~390毫米。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月季变化为7月最高,而且降水量75%集中在夏季(6~8月),其次秋季占15%,冬季最少仅占O.6%。历年平均雨雪日为46.1天,但往往因降水强度大,雨势急,不易被土壤和牧草等植物吸收利用,特别是北部山区往往形成地面径流,造成水土流失。

②湿润状况:全旗湿润度多年平均值为K=0.4,北部为K=0.59,较为湿润,南部为K =0.3。从整个湿润状况看本旗属半干旱草原向干旱荒漠草原转变。

气象灾害(1)干旱:干旱是本旗农牧业生产主要自然灾害,俗称十年九春旱。平均春旱发生频率为88%,每年都有几十万亩的草牧场和农田遭受危害,造成春季抓苗难,影响粮食产量和牧草返青,牲畜抓膘。干旱的地理分布为南部地区比北部山区发生频率高。

(2)洪涝:洪涝灾害在本旗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为局部性自然灾害,从地理分布看北部山区多以暴雨山洪为主造成水土流失,中南部平原丘陵以暴雨连雨内涝为主造成草牧场农田被淹,使粮食减产,产草量降低。从时间分布看,北部洪涝多发生在7~8月,中南部地区5~9月都可有暴雨发生.盛夏洪涝灾害发生最多,频率达70%。

(3)冰雹:冰雹是本旗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平均每年都有几万亩农田和几十万亩草牧场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据20年调查统计全旗平均年冰雹天气4次,冰雹活动路线大致与霍林河及山脉走向相同,自西北向东南共有五条雹线,冰雹活动范围较大,山区多于平原丘陵,尤以7、8月份冰雹影响最为严重。

(4).大风:本旗地形地貌差异显著,大风日效、风速、风向及其危害也明显不同.8级以上大风日效全年平均多达40天,且多盛行西北大风。年季变化以春季(3~5月)大风为最多,春季大风主要是造成风沙天气,对南部沙坨地我播种及牧草返青影响很大.风沙往往使农田造成风蚀、沙压、打苗、吞苗,影响作物抓苗,牧草也因风沙

吹打,叶片抽干,推迟返青期。秋季大风的危害仅次于春季,往往使晚田及谷子等作物倒伏,脱粒造成粮食减少。夏季主要以雷雨冰雹大风为主,其风力甚猛,风向不定破坏力极大,使作物倒伏折断造成毁苗。冬季大风主要以寒潮降温为主,对牲畜过冬影响甚大,特别是对跟群放牧,老、弱、病、幼畜的管理造成一定困难。

(5)低温冷害:低温冷害是60、70年代以来比较突出的自然灾害,也是造成本旗粮食产量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主要是秋季低温冷害。根据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协作研究结果认为:东北地区明显的冷害在20年中,共发生7年,占35%,本旗20年中,中南部地区明显冷害为4年.占20%;北部为5年占25%,对农作物的减产幅度北部较中南部大。

从气候资源总的来看全旗光照充足,热量的分布随海拔高度从北向南趋于递增.降水的分布随地势及植被的变化自北向南趋于递减,全旗热量及水份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这种不平衡性,使全旗不同地区形成水热不同的组合,植物的生长发育常常受到水份或热量条件的限制,但牧草和农作物可以充分利用高温多雨的季节完成其生命周期,这对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但气象灾害也往往威胁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牧业生产稳定高产。

【水资源】全旗水域面积15.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7%。水资源总量为6.2亿米3,其中地表水3.44亿米3,占水资源总量的55.5%;地下水2.76亿米3,占水资源总量的44.5%。

全旗境内有大小河流2l条,大小泡子78个,山泉67眼,年平均径流量3.44亿米3,其中霍林河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米3,洪水期最大流量907米3/秒。

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全旗有翰嘎利、双榆树、呼和索格、查干其其格四座水库,其中最大的翰嘎利水库,面积为 2.4万亩,库容量9250万米3。正在建设的万亩以上灌区有:布敦花、巴仁太本、乌兰中、吐巴四处。有农业用井1031眼,其中机电井630眼,已配套597眼看。有效灌溉面积1l万亩。

水库、泡子面积11.6万亩,分布在90年水面中,现养鱼水面30个,面积为5.7万亩,占水库、泡沼面积的49.1%。年捕鱼量达26万公斤。通过治理后,发展渔业生产的潜力很大。

【土地资源】土地数量及其相应地形地貌特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山地,中部及东部为低山丘陵,南部趋于缓平缦岗,坨甸相间,并有断续沙丘。丘陵地占总土地面积的60%,平原占15%,沙丘、沼泽占25%。北部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兴安岭山地,南部有海拔170米左右的沙坨,平均海拔260~280米,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明显差异对构成不同的自然生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1)北部山区地质构造属大兴安岭新华质构造带,基岩以中生代的中酸性岩类为主。本区总土地面积为1039.1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7.2%,海拔400~800米之间,土壤为暗棕壤和草甸土为主,并拌有黑钙土,栗钙土和粗骨土,土壤养分贮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山地阴坡有白桦、黑桦和白杨等,草群中的牧草以大针茅、碱草等为主,利用高度达20~25厘米,有良好的放牧场和打草场。

(2)中部及东部丘陵区,地形较为复杂,以山前丘陵为主,土地面积,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30.7%,海拔200~400米左右,土壤类型以暗棕壤、栗钙土、草甸土为主。土壤养分适中,有较广阔的丘陵坡地干草原草场。霍林河两岸还有河滩、沼泽草场。植物种类较多,利用高度一般在10~30厘米。

(3)南部沙坨漫岗区,位于科尔沁沙地北端,地形起伏,坨甸相间,多沙丘漫岗,有断续明沙,土地面积占全旗总土地面总的22.1%。海拔150~200米之间。土壤以风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物较稀疏,牧草生长差,多低丘草原草场,牧草以禾本科和小灌木为主,利用高度一般在10~30厘米。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本旗土壤类型的分布在地形、地势、生物气候以及母质类型等条件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既有地带性水平分布特点,又有区域性垂直分布的特点。反应在土壤的发生上,表现出有规律的分布,其分布主要有三个特点:

(1)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地带性土壤的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主要表现在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上升,而导致相应的演变与更替,土壤以海拔350~1000米为暗棕壤分布区,450~850米为黑钙土分布区,170~250米为风沙土分布区。

(2)水平分布规律: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受经度与纬度的控制,表现为较大范围的区域性的土壤分布.从西自东水平分布的规律依次

是暗棕壤、黑钙土、栗钙土、风沙土。

(3)隐域性:隐域性土壤类型有草甸土、粗骨土、沼泽土。粗骨土一般分布在山势陡峭的顶部,草甸土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两侧和碟型洼地上,沼泽土的分布部位低于草甸土的分布部位,隐域性土壤主要是由于局部地型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而形成的。

在气候、地形、植被和人们长期生产活动的作用下,全旗形成了7个土类,15个亚类,27个土属,76个土种,见表。

七大土类基本情况表

土壤肥力特征全旗土壤肥力总的状况是缺磷少氮,有机质含量低,总趋势北高南低变化幅度大.

【农牧业资源】土地资源据统计资料和调查资料,本旗土地利用现状为:

(1)耕地:全旗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 3.6%,其中水田占耕地面积的1.2%。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有些地方广种薄收,坨子

耕地不固定,乱拱坨子,破坏了生态环境,土地自然生产力水平降低,使粮食单产不高总产不稳。

(2)草地:全旗有草牧场占总土地面积的59.7%,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草牧场利用上存在着重牧轻养使草原退化、碱化和沙化,草质下降。

(3)林地:林业用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26.5%,林木以灌木占林地面积的37.8%。但在林业用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局部地区宜林地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覆被率低。

(4)水域:全旗水域面积15.3万亩,其中可渔水面7.5万亩,占水域面积的49%,要充分利用可渔水面发展渔业生产。

森林资源(1)按林业用地种类分:①有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7%。②灌木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8.7%。③未成林地面积,上林业用地面积的2.6%。④四旁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3%。⑤宜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0.7%。⑥苗圃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05%。

(2)全旗活立木蓄积1254216米3,其中天然林蓄积925795.8米3,占总蓄积量的73.8%。人工林蓄积328419.7米3。

.草场资源本旗草场资源比较丰富,野生植物有67科,279属,566种。主要牧草有碱草、苔草、隐子草、胡枝子、莎草、野苜蓿、针茅、冷蒿、日阴菅、线叶菊、野古草、茵陈蒿、止血马塘、差不嘎蒿、剪股颖等。牲畜常食用的牧草多达几百种。

全旗草场类型共分6类,13组。

(1)山地草原草场,共分19型。

(2)丘陵干草原草场,共分5型。

(3)干草原固定沙地草原草场,共分15型。

(4)平原干草原草场,共分3型。

(5)平原低洼地草甸草原草场,共分13型。

(6)沼泽草原草场,共分2型。

一、二、三级草场占59.7%,四、五级草场占40.1%,六级草场占0.2%。改良草地12万亩,人工种草25.2万亩。

畜禽资源主要有牛、马、驴、骡、绵羊、山羊、猪、鸡、鸭、鹅等。

(1)大家畜:

①牛:以蒙古黄牛为主,分布在全旗各个苏木(镇)。它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品种,但适应性强,可在寒冷多风的环境中生存,耐粗饲,以常年放牧为主,属乳、肉、役兼用型。

在多年的改良工作中,我旗先后引进荷兰黑白花、三河、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还应用黑白花、西门塔尔良种畜的冷冻精液搞冷配,改良当地黄牛,使原来的牲畜品种结构有了新的改变。全旗有改良牛占牛总数的5.7%。

②马:以蒙古马为主,是我囤古老的品种之一,但体质结实,耐粗饲,适应性强,富有耐久力,由于自然繁育,遗留下的体格小,存在着骑乘、挽役性能有限。

(2)小家畜

①绵羊:以蒙古羊为主,曾先后引进过高加索、波尔华斯、奥波、新疆细毛羊等优良品种。2005年改良羊和良种羊38803只,占绵羊总数的41.3%。

②山羊:多以白色的本地山羊为主,适应性强,善游牧,它的用途是产绒、肉、皮等。

(3)猪、禽:

①猪:以本地品种为主,有生猪按农村人口平均0.6口。

②禽:多数是本地品种.也曾先后引进过白洛克、来杭、288等良种鸡和北京鸭、康贝尔鸭等良种鸭。

4.农作物良种资源

本旗栽培的主要作物有玉米、高梁、谷子、大豆、小麦、水稻等。高梁吉杂27、11多分布在东南部,水稻合江11、合江15、合江19、合江2l、合江23及牡丹江17多分布在中部霍林河川,小麦402、441多分布在北部,玉米吉单104、桦单32、黄莫417、谷子53—5、大豆丰收12、吉林8分布较普遍。

【生物资源】养殖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绵羊、山羊、猪、鸡、鸭、鹅等。

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566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芦苇、山杏、蒲棒等.还有麻黄、甘草、防风、桔梗等常用的中草药。

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有鹿、狐狸、野猪、狼、黄羊、狍子、水獭、山兔等。飞禽有鹤、野鸡、沙鸡、鹰、啄木鸟、燕子等多种鸟类。

野生动物有狼、黄羊、狍子、狐狸、水獭等。各种鸟类200多种.昆虫300多种,世界上仅有的15种鹤,本旗保护区内就有6种20多只,即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灰鹤、白鹤、白鹤鹤。

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有湿地生态环境、鹤类及其他珍禽。

牲畜存栏头数

乌海市海勃湾区概况

乌海市海勃湾概况 历史由来: 海勃湾区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时期为白翟(即猃狁之族)牧地。战国时期属林胡牧地。秦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海勃湾区隶北地郡。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海勃湾区境内先后成为蒙、汉、回、满等20个民族活动的场所。到明中叶以后,海勃湾地区为鄂尔多斯部的游牧地,并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海勃湾地区隶属鄂托克旗。1955年,从鄂托克旗析出成为独立地区,先后称谓为卓子山矿区、海勃湾市,均隶属伊克昭盟管辖,1976年1月乌海市成立,海勃湾区为乌海市辖中心区。 “海勃湾”一词的由来:“海勃湾”一名是由蒙藏语“海若布刀亥”演变而来,意为“雄狮之湾”。神奇的名字来自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在成吉思汗时代,有一个名叫约勒道日玛的著名铁匠,曾在卓子山上为成吉思汗西征制作弓箭和甲胄,成吉思汗得胜后便把卓子山这片肥沃的土地赐给铁匠。铁匠有一子,名海若布,生的犹如雄狮一般英武、剽悍。久而久之,蒙古族牧民就以他的名字来称呼他的草地,于是,便有了“海若布刀亥”这个神奇的名字。 自然地理: 海勃湾区位于自治区西南部、乌海市东北部,东倚雄伟壮观

的卓子山(乌仁都喜乌拉)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邻;西隔滔滔奔流的黄河与乌达区相望;南至四眼井与海南区相连;北与鄂托克旗碱柜乡交界。地理坐标东经106°46′至107°05′,北纬39°31′至39°52′之间,总面积529平方公里。 海勃湾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的中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缓起伏区内。整个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西北部较为开阔平坦,平均海拔1100米。 海勃湾境内名胜古迹、遗址和景观也比较丰富。主要有桌子山岩画:位于海勃湾区桌子山山脚沿线,迄今共发现五处,其中以召烧沟岩画最为著称。召烧沟岩画距城区15公里处,系青铜器时代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遗迹,1986年9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发掘出可辩认图形118幅,整个画面完整地磨刻在较为平缓的石灰岩坡面上,总面积650平方米,大多为神态各异的人面像,其中一些图形被有关专家鉴定为太阳神的象征。古文化遗迹:主要有古汉城遗址,俗称“兰城子”,该古文化遗迹,位于海勃湾区城北11公里处。尚存古城遗址东西长307米,南北宽294米。并已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汉“五铢”钱,“半两”钱,各种文饰的陶片和残损的陶器及建筑陶器等。城西北约百米处,还有一片汉代墓群,具有汉代一般墓室的建筑特点。古文化遗址:发现有古文化遗址九处,包括一处秦古长城遗址,两处烽火台遗址,一处汉代古城遗址,两处汉代古墓

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概况

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概况 一、基本情况 赤峰市处于东北与华北地区的结合部,距北京、沈阳均不到500公里,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60万人。全市三面环山,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横贯东西,境内山、坡、平、谷俱全。全市气候特征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1750-2000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6倍,十年九旱,多风沙。受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我市植被类型复杂多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易于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特点使赤峰成为松辽平原的水源供给地和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二、生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建国60年来,我市各族群众同荒山、沙地展开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并取得了生态建设的显著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不断加快治沙步伐,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使全市林业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防沙治沙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多年来,我们在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历届市委、政府和沙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下,大力开展了防沙治沙工作,使沙化面积逐年减少。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使林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全市累计完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投资47.5亿元,年均5.94亿元,完成治理面积1500.78万亩,年均18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97.38万亩,飞播造林95.9万亩,退耕还林307万亩,农田林网46.5万亩,封山(沙)育林554万亩,无论是在投资规模上,还是在建设任务上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在防沙治沙工程布局上,全市基本形成了按山系、流域规模治理,做到了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通过采取人工造林、种草、飞播、封山封沙育林育草和合理调配生态用水等措施,恢复和增加了植被。目前,全市已治理万亩以上流域22条,形成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示范区20处,治理区草原植被达到80%以上。据2008年底统计,我市森林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682万亩增加到420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33.07%,活立木蓄积达到5723万立方米,保持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全市有5个旗县区实现了平原绿化,平川地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全市防沙治沙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先后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等光荣称号,曾被国家林业局领导誉为“在祖国万里风沙线上,为我国林业建设树起的一面红旗”。赤峰市敖汉旗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 通过实施造林种草、封育禁牧、流域治理、水源工程配套等综合治理措施,提高了林草植被盖度,增加了土壤肥力,涵养了水源,改善了区域性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的频数。全市特别是北部旗县沙尘暴灾害性天气明显减少,农田、草牧场沙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据国家1994年第一次和2004年第三次沙漠化普查结果显示,我市沙化土地面积10年减少了1123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12.3万亩,从而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变,全市沙地治理呈现出“总体控制,局部好转”的局面。全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自治区级保护区7个,市级自然保护区4个。当前,我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从今年开始,我市准备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二)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近年来,全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走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木材加工与综合利用、特色养殖、森林沙漠旅游、森林食品采集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8年底,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为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敖汉旗黄羊洼镇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黄羊洼镇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二〇一八年四月一日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职责 二、机构设置及预算单位构成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部门预算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第三部分其他公开事项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二、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说明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说明 四、绩效目标设置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五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 四、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五、部门收入预算总表 六、部门支出预算总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八、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部门职能 1、在上级和镇党委领导下,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根据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2、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管理全镇的农业、工业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计划生育、民政、司法及镇区、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土地等行政工作 3、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4、按计划组织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税的征收,完成国家财政计划,不断培植税源,管好财政资金,增强财政实力。 5、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6、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部门主要职责 1、乡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权机关和最基本的独立行政单元,具有执行国家意志的义务和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对乡村社会进行管理,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调节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和纠分;根据乡村社会的需要,组织制定和推动落实经农民认可的乡

北极村

A:北京—>张家口—>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旗(锡林郭勒草原)—>宝格达林场—>五岔沟—>阿尔山—>新巴尔虎左旗(呼伦贝尔草原)—>新巴尔虎右旗—>满州里—>额尔古纳—>室韦—>根河—>漠河—>北极村(前往路线) B:北极村—>塔河—>黑河—>五大莲池—>齐齐哈尔—>扎龙—>哈尔滨—>沈阳—>锦州—>秦皇岛—>北京(返程路线) 漠河北极村自驾游全攻略 感谢马踏飞燕的投递时间:2011-09-30 来源: 漠河,又称墨河,据说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位于我国最北端,北纬五十三度半的高纬度地带,隶属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东临塔河,西南接内蒙古额尔古纳左、右两旗,北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赤塔州隔江相望。漠河有“白夜”和“北极光”两大天然奇景。每年夏季,漠河的白天便越来越长,晚上也相应地越来越短,尤其是夏至前后半个月,每晚只有子夜时分一两个钟头,天色稍微昏暗一些,随后又是朝霞似锦,旭日高悬,黑夜变成了“白夜”。 北极村是全国最北的旅游景区,它位于大兴安岭北麓,坐落在黑龙江上游南岸,七星山脚下,与俄罗斯的依格那思依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0′42.48″,北纬53°29′52.58″它雄居祖国的鸡冠之巅,素有“中国北极”“不夜城”之称。这里植被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深秋,霜染群山,树叶五彩缤纷,一片殷红,一片淡黄,一片翠绿,座座大山像天公用彩笔绘画一般。 参考路书: 清庄收费站——八达岭高速——康庄收费站——宣大高速过张家口路标直行174公里处右转上石张高速,出张北收费站上207国道——锡林郭勒收费站 1、北京——张家口——锡林浩特(640公里) 清庄收费站——八达岭高速——康庄收费站——宣大高速过张家口路标直行174公里处右转上石张高速,出张北收费站上207国道——锡林郭勒收费站。 2、锡林浩特——东乌旗——阿尔山(708公里) 出锡盟经东乌旗到宝拉格林场(这里的武警森林防火检查站需要办理防火证30元)。穿越宝拉格和白狼的盘山公路经五岔沟到达阿尔山。 3、阿尔山——海拉尔——额尔古纳(454公里) 阿尔山市经七星湖西边新修的一级公路过海拉尔到达额尔古纳市。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精)

第一章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保护区历史 一、自然环境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由东西两峰组成,东峰大仙顶海拔 1480 米 , 称东天目山;西峰仙人顶海拔 1506米,曰西天目山,两峰遥相对峙。两峰之巅各天成一池 , 宛若双眸仰望苍穹 , 因而得名“ 天目” 。该名始于汉,显于梁,古称“ 浮玉”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天目山,所辖地域总面积 4284 ha,地理位置为30°18′~30°25′ N , 119°23′~119°29′ E ,距杭州 94km 。 天目山山体古老,系下古生界地质构造活动为始,继奥陶纪末褶皱断裂隆起成陆,燕山期火山运动渐呈主体,为“ 江南古陆” 一部分。经第四纪冰川作用,地貌独特,峰奇石怪,天然自成, 素有“ 江南奇山” 之称。全山出露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地层。流纹岩、流纹斑岩、溶结凝灰岩、沉凝灰岩、脉岩兼而有之。天目山的地质构造特征形成了天目山独特的地貌,如四面峰、倒挂莲花、狮子口等地悬崖、陡壁、深涧,千亩田、东关、西关溪持坑坞等地的冰碛垅, 阮溪东坞、千亩田等地的冰窖,西关溪上游的冰川槽谷,开山老殿、东茅蓬的冰斗等。 天目山山势高峻,分长江、钱塘江而立。天目山南坡诸水汇于天目溪,注入钱塘江。北坡为太湖之源,汇聚长江入东海。天目之水清凉透彻,矿化成份丰富,水质优良。 天目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型,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4.8~8.8℃ , 最冷月平均气温 3.4~2.6℃,极值最低气温 -13.1~-20.2℃,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1~19.9℃,极值最高气温 38.2~29.1℃。无霜期 235~209d 。雨水充沛,年雨日 159.2~183.1d ,年降水量达 1390~1870mm ,积雪期较长,比区外多 10~30d ,形成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年雾日 64.1~255.3d 。光照宜人, 年太阳辐射 4460~3270兆焦耳 /M2。春秋季较短, 冬夏季偏长。空气富含负离子,疗养保健之功效显著。是“ 天然氧吧” ,避暑休闲胜地。

赤峰市自然概况

赤峰市自然概况 赤峰市地处燕山北麓、大兴安岭西南段与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与通辽市毗邻,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交界,西北与锡林郭勒盟相连。地理坐标为北纬41°17′~45°24′,东经116°21′~120°58′之间。总面积90021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2005年总人口439.30万人。有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16.4%。 市人民政府驻红山区,邮编:024000。代码:150400。区号:0476。拼音:Chifeng Shi。 ?行政区划?赤峰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7个旗。即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宁城县、林西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氏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 ?历史沿革?赤峰市古称松州,谓之“平地松林”、“千里松林”。清朝起称昭乌达盟(蒙语百柳的意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赤峰县,得名于市东北的褐色孤峰,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赤峰”。 1953年4月,昭乌达盟人民政府改称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受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领导。1954年5月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昭乌达盟公署改称昭乌达盟人民政府,政府设在巴林左翼旗林东镇。1954年12月,热河省建制撤销、将赤峰县、乌丹县、宁城县、喀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敖汉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1958年设赤峰市。1958年9月末,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共建立人民公社257个,年底并为168个。 1962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赤峰县建制,从原赤峰市划给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敖汉旗卫生计生系统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卫生计生系统 2018年部门预算 二〇一八年四月四日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职责 二、机构设置及预算单位构成情况 第二部分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部门预算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其他公开事项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二、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说明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说明 四、绩效目标设置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卫生局和计生局自2015年末由卫生局和计划生育局合并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主要职能有: 1.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关于卫生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负责疾病控制预防控制工作,干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

共问题; 3.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4.负责拟定并组织实施全旗基层卫生、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5.制定卫生应急和紧急医学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6.组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 7.负责全旗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的行业准入监督管理工作; 8.负责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实施自治区基本药物制度规定的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目录; 9.负责研究制定全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 10.负责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划,推动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综合扩信息建设工作; 11.负责监测全旗人口发展动态,计划生育统计、信息分析工作; 12.负责实施计划生育的生殖健康,家庭健康促进计划,提高人口素质工作等等,并承办旗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敖汉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预算包括局本级预算和局属事业单位预算。 (一)敖汉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部门机构及人员基本情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仙山 简介 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蓟县城东北30公里,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东临金碧辉煌的清东陵,西接巍峨壮观的黄崖关长城,南濒碧波荡漾的翠屏湖,北依雄奇险秀的雾灵山。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群峰汇集的地方,9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主峰“聚仙峰”海拔1052米,是天津市最高峰。其总面积达53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八仙山原名“八仙桌子”,相传铁拐李等八位散仙遨游东海经过此地,被这里云遮雾罩的奇峰、峡谷、幽林、秀水所吸引,便降下祥云,在一块两米见方的巨石旁野餐小憩,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为“八仙桌子”,这万亩山林因此得名“八仙山”。 八仙山在清朝时期被划定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封闭达280多年,这里乔木伟岸,灌木丛生,芳草萋萋,藤萝蔓绕,人迹罕至,故“藏在深闺人未识”。八仙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山峰最多,降水最多,森林覆盖度最大,生态环境最优越,生态系统最完好,群峰奇秀,谷壑幽深,万木争荣,风光诱人的地方,独特的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不仅在华北地区,即使在世界同纬度地区都是罕见的,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国家科协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家地质公园——峰林峡谷景区最典型的代表,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的“西双版纳”,而且享有“津门第一山”的美誉。 八仙山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其中最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品牌遗迹是石英岩峰林峡谷地貌,峰林上栩栩如生的动物奇石,刀劈斧剁般的天梯,峡谷中河流高阶地,万卷天书地层,美丽壮观的石瀑布,世界奇观

太古界与元古界地层之间8亿年跨越,太古界25亿年长寿石等。 一、珍奇丰富的植物种类 保护区内的森林,起源于距今七千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时期,到清朝中叶仍保持着原始森林的面貌。清朝末年以来,由于人为影响,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来在原始森林泯灭的地方,又萌生出次生林,历经沧桑演绎至今,形成了次生阔叶林区。 在保护区内,生长着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等区域多种植物,据初步考证,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00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七种,区内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油松林、落叶阔叶杂木林、蒙古栎林、栓皮栎林、辽东栎林、榆木林、山杨林、核桃楸林、栾树林、枫树林、白蜡林、丁香林、悬钩子林等。藤本植物种类多、数量大、穿插攀援林中,形成特殊的密林景观,著名的野生猕猴桃满山遍野,藤蔓上一簇簇的果实,碧绿翠滴,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每年9月25日至10月5日,八仙山都要举办大型幽林采珍活动,届时有成千上万游客到这里可采摘到:猕猴桃、山核桃、野山楂、野葡萄、甜酸梨、木耳、蘑菇等上百种山珍野果。 八仙山是一座天然大花园。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从春到秋,花开花落接连不断。春季有迎春花、山杏花、山桃花、山梨花、迎红杜鹃等等,夏季有东陵八仙花、中华秋海棠、山梅花、丁香花、照山白等等,秋季有石竹花、旋复花、角蒿花、野菊花、百日红等等,其中被科学家称作“模式植物的花卉”有“东陵八仙花”、“迎红杜鹃花”,弥足珍贵。 这里也是天然中草药宝库,区内生长着各种名贵中草药200多种。主要有:丹参、桔梗、知母、柴胡、玉竹、沙参、百合、远志、黄岑、地黄、苦参、藿香等,品种极丰富,在林下和山阴沟谷潮湿之处可见到多种蕨类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敖汉旗四道湾子镇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四道湾子镇人民政府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二〇一八年四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职责 二、机构设置及预算单位构成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部门预算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第三部分其他公开事项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二、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说明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说明 四、绩效目标设置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五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表 一、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 四、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五、部门收入预算总表 六、部门支出预算总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八、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部门职能 一、社会管理职能。 乡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权机关和最基本的独立行政单元,具有执行国家意志的义务和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对乡村社会进行管理,是政府的首要职能,包括: 1.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 2.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调节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和纠分; 二、发展经济职能。 1.组织制定本乡镇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地域产业特色; 2.组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硬件环境、社会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通过推动和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指导农村生产,提高农村生产组织化程度; 4.加强信息服务,密切本地农产品的市场衔接,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三、公共服务职能。 普及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等,组织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 四、基层建设职能。 1.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包括乡镇党委、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推荐与选配,农村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

额尔古纳市自然概况

额尔古纳右旗自然概况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为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市境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西部及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地段)约50公里,边境线长671.6公里,全市总面积28000平方公里。。距海拉尔124公里。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85363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3人。其中汉族65094人,蒙古族7151人,回族6651人,满族3048人,朝鲜族126人,达斡尔族612人,鄂伦春族54人,鄂温克族109人,壮族6人,苗族31人,锡伯族10人,藏族3人,土家族20人,水族5人,彝族3人,俄罗斯族2436人,维吾尔族1人,黎族2人,土族1人。全市人口出生率‰。 市政府驻地新城街道办事处(拉布大林)邮编:022250 代码:150784 区号:0470 拼音:E'erguna Shi 【行政区划】额尔古纳市辖1个街道、2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新城街道办事处、莫尔道嘎镇、黑山头镇、三河回族乡、上库力乡、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境内有:拉布大林农牧场、三河马场、上库力农场、苏沁牧场、恩和牧场、室韦牧场。 【历史沿革】1934年设额尔古纳右旗。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额尔古纳,系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蒙古语称西为右。1993年设

额尔古纳市。 2000年,额尔古纳市辖5个镇、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78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拉布大林镇37005 莫尔道嘎镇24761 三河镇7772 黑山头镇2286 室韦镇1367 上库力乡7391 苏沁回民乡4542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2705 【地形地貌】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高原东缘,地处大兴安岭北段的西坡。区内地形东高西低,中部南高北低,由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山地过渡到呼伦贝尔高原。最高峰位于阿拉齐山,海拔1421米,最低点恩和哈达河口,海拔312米,平均海拔650米。这一地势特征使区内河流顺应其地形趋势,由东部和中部向北、西、南三面分流。额尔古纳市的现代地形地貌,主要是在华力西运动期形成的,燕山运动中又得到了加强,晚近期的新构造运动也有一定表现。山地和平原两种地貌单元,主要呈相互穿插状交替出现,山地是区内地貌主体,沟谷和河谷、平原呈枝状、网状散布其间。冲积平原,(洪积)倾斜平原和侵蚀台地仅占全市地貌的%,大多呈零星小块分布在市境南端,或散布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额尔古纳市地处高纬度的大兴安岭背风坡。 【气候资源】属大陆性寒温带和中温带气候。本市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温度低,湿度大,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而温和,秋季温寒剧变。东西狭长,横跨两个气候带,寒温带和中温带就相会于这里。四季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少降水;春季温度回升

环保部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的函

环境保护部函 环函[2009]195号 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的函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中科院、海洋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护效果,现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 二○○九年八月十三日 主题词:环保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导则函 附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功能,制订本导则。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参照执行。 一、目标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明确,资源本底清楚,管护设施完备,管理队伍专业,管理制度健全,规划科学合理,社区协调发展,资源管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护成效显著。 二、规范化建设 (一)总体要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符合本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的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建设内容和规模应与自然保护区的类型、面积大小、保护对象特征以及管理目标相适应,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协调,不得盲目求大、求全、求高档。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同当地的自然景观和谐一致,并体现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区内的供电等线路应尽量地下铺设。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设施设备,不得重复建设。管护、科研、宣教、办公设施尽可能集中建设,并兼顾各项功能。 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动物救护站(中心、点)、珍稀植物繁育场圃、涉及地质遗迹保护的建设项目以及开展生态恢复工程的,应进行科学论证。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保护区应在办公用房、保护管理站(点)、界碑界桩、宣传牌等位置尽可能使用自然保护区区徽。 (二)管护设施建设 1、保护管理站(点) 自然保护区应设立保护管理站(点)。 保护管理站(点)数量及其管理范围应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控制进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到达保护区内主要人为活动区域。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保护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人为活动特别是居民点的分布状况确定。 保护管理站(点)应当建立在居民点、人为活动频繁地区及人员和车(船)经常进出自然保护区的道路路口或其他要塞处。 单个保护管理站的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300m2,配备办公、消防、野外调查、日常巡护、执法、通讯、交通及必要的生活设施设备。 在进出保护区的重要路口和要塞处可设立保护管理点(哨卡、检查站等),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80m2。

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环境与资源学院城规141 沈玫吟 1 东营市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和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共提取了影响东营市城市化水平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873%,满足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的基本要求,因此,选出的三个的主成分作为新的指标体系具有显著地代表性,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都能反映出来,避免了从关于城市化水平的庞大的指标中选择的问题,把23项指标压缩为三个主成分,并尽可能的保留原来数据的大部分信息,这就是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好处。经过提取计算,进一步得到了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t1、t2 、t3、方差贡献率f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1如表1-1 所示,3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如附表1-2 所示。 表1-1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得出的主成分载荷值能反映提取出的主成分与其他指标变量之间有没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析附表1-2可知,在第一主成分Y,中,出现载荷值比较高的是X10,X22,X3, X5,分别指的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园林绿地面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能在经济、绿化等方面综合反映城市化水平。在第二主成分YZ中出现了载荷值比较大的X12 ,X1, X14, X13。指标,分别指的是全市全年供电总量、非农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液化石油气家庭用量、煤气家庭用量,能够反映人口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指标,在第三主成分Y3中,X15代表全市的医生数量,主要反映的是医疗卫生方面的指标。 经济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公式如下: ZZi=111111111111111111111 ZZi表示东营市第i年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Zi表示主成分i的得分,fi表示主成分i的方差贡献率。 2 东营市自然资源单项指标得分计算 根据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因素描述,构建了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1。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数据以500米作为一个栅格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外自然资源风险评价方法,考虑东营市自然资源风险实际,采用AHP决策分析法进行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敖汉旗玛尼罕乡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 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二〇一八年四三日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职责 二、机构设置及预算单位构成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部门预算收支总体情况说明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其他公开事项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二、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说明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说明 四、绩效目标设置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五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表 一、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 四、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五、部门收入预算总表 六、部门支出预算总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八、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部门职能:(1)制定和组织实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2)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和优化环境。(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综合性工作,维护一切经济单位和个人的正当经济权益,取缔非法经济活动,调解和处理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4)按计划组织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税的征收,完成国家财政计划,不断培植税源,管好财政资金,增强财政实力。(5)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6)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部门主要职责 1、人大: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人大工作的政策法规,对本乡人大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 2、党委: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的领导,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监督,经济和行政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 3、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正常事务 4、财政:综合管理财政收支,实行财政监督,参与全乡国民经济实现调控的职能部门

呼伦贝尔草原的土壤侵蚀类型及现状

呼伦贝尔草原的土壤侵蚀类型及现状* 刘洪鹄1,刘宝元1,吴海生2,王长河3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100875; 2.呼伦贝尔市水务局, 海拉尔 21000; 3.呼伦贝尔市水保站,扎兰屯 162650) Email: honghu2005@https://www.docsj.com/doc/a05263710.html, 摘 要: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是中国甚至世界上最好的草场之一,与大兴安岭共同构成了东北和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保留着大量有具有科学价值的植物。侵蚀类型包括有水蚀和风蚀。目前水蚀主要是由道路侵蚀造成的,包括公路侵蚀、乡村道路侵蚀和牲畜(牛羊)道侵蚀。牲畜道侵蚀沟以村庄为圆点,以1-2公里为半径,呈放射状分布。通过分析土壤机械组成和侵蚀性风速的出现频率来看,呼伦贝尔草原的风蚀潜在性非常大。如果植被被破坏, 海拉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出现扬沙天气的频率在1/5~1/4。 关键词:土壤侵蚀;呼伦贝尔草原 土壤侵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土地退化、淤积河道、污染水质等生态环境问题。搞清土壤侵蚀类型和发生规律,是治理土壤侵蚀的前提之一。侵蚀类型是根据不同外营力作用下,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形式或形态[1]。在黄秉维[2]、朱显谟[3,4]、罗来兴[5]等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唐克丽等[1]建立了中国土壤侵蚀分类系统,认为侵蚀类型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复合侵蚀,并且认为人为因素是助长其它类型的主要因素,陈永宗等[6]认为人为侵蚀是单独的一个侵蚀类型,包括挖掘和运移。显然人为因素助长了其它侵蚀类型,农地比林地或草地的侵蚀强度大的多[7,8],直接挖掘和运移作为一种侵蚀类型是值得商榷的。呼伦贝尔草原面积为1.106×105km2,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96%,是中国甚至于世界上最美丽的草原之一,是我国重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东北、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而且保留有大量具有科学价值的植物[9]。如果它被破坏,我们不仅仅会失去美丽的草原、大量的肉奶制品、东北与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它将会成为中国沙尘暴的物质源之一。据调查,呼伦贝尔草原有大片的沙漠化草场,而且沙漠化草场面积正在逐年扩大[10]。为此,我们必须要搞清呼伦贝尔草原的土壤侵蚀类型,以便于掌握其发生规律,从而进行布设防治措施。王长河、李明贵[11]根据侵蚀类型对呼伦贝尔市进行了土壤侵蚀防治分区,将呼伦贝尔草原划分为风力防治区。然而,没有说明原因及其目前危害的程度,不够详尽,须进一步说明。目的在于搞清呼伦贝尔草原的土壤侵蚀类型,为防治当地土壤侵蚀、保护与修复当地草场提供一些合理依据。 1研究区概况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蒙古高原东北缘的呼伦贝尔高平原上,海拔多在500~800m之间,地 势比较平坦。该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属于非季风区,但竺可桢和张宝堃[12]认为夏季风仍会影响到海拉尔和满州里,它们6-9月的降雨量是全年的80%,年均温-3~O℃ ,年降水量在24O~400㎜之间;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春季多大风,夏季短暂且比较温暖。境内有海拉尔河、克鲁伦河、乌尔逊河、根河、伊敏河、额尔古纳河等,湖泊众多。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制作的1:100万土壤图显示,此区土壤类型包括黑钙土、栗钙土、草甸土、盐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金(4023505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027021) 作者简介:刘洪鹄(1980-),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 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04博邮编:100875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简介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简介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距宝清县城65公里,总面积两万公顷,有高等植物有74科174属386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1种、纤维植物20种、饲用植物15种、淀粉植物6种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等。脊椎动物5纲75科26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东方白鹳、玉带海雕、白头鹤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枕鹤、白琵鹭、大天鹅等17种。其中鸟类201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53.60%。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头鹤、白琵鹭等珍稀物种随处可见。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中国白琵鹭之乡、AAA旅游景区、黑龙江省水利风景名胜区。 保护区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属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具有冬季严寒干燥,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降温剧烈,降水变率大等特点。年平均气温2.3-2.4℃,全年活动积温为2500-2700℃。冬季雪深33cm。 保护区年降水量551.5mm,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3%,地表补水河流为七星河,主要的湖泡为西大泡,面积为500hm2,三角泡面积为600hm2,人工湖面积450hm2。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年平均风速4.8m/s,最大风速18m/s。

保护区地貌类型为低河漫滩,地貌特征为“两草一水七分苇”,地势平坦低洼,泡沼星罗棋布,平均海拔54m,西高东低,土壤类型以白浆土(包括草甸白浆土和浅育白浆土)、沼泽土(包括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为主,是三江平原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是三江平原原始风光的缩影。 鲜明的气候特征造就了七星河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最为突出的便是“湿地八景”: 一、苇海泛舟:广茂的湿地生长着一望无际的芦苇,似一块绿色的绸缎从空中铺天盖地覆下来,汇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苇海。微风轻拂,百鸟微语,蒹葭静默,苇海中星罗棋布的点缀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湖泊、泡沼,无数条河道如藤蔓般把这些湖泊、泡沼串连起来,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坐船使入湿地可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芦苇一丛丛、一束束在船边摇曳,一簇簇水草轻轻舒展,清幽诱人,耳边掠过原野的风声鸟鸣。一缕缕含带着许多远古清野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想起那远古诗经中的佳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苇荡芳草:站在环湖大堤上,呼吸着青草和野花的清香,极目远眺,蒹葭萋萋,鸥鹭齐飞,心情怡然而惬意。空旷的苍穹下,尽收眼底的是满眼醉人的绿浪,两万多公顷的土地上长满了芦苇、大小叶章、香蒲等植物。萋萋的芳草

自然资源概况练习题

3.1 自然资源概况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 B.铁 C.石油 D.土地 2.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 B.铁矿石 C.煤炭 D.石油 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5.关于我国国情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有56个民族 B.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D.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6.对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旱地为主 B.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 7.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B.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8.下列自然资源组合中,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煤炭 B.石油、森林 C.阳光、土地 D.天然气、铁矿 二、综合题 9.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问题。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资源的状况是: 。 (2)你认为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得到缓解和解 决。 (3)请你为建设“美丽中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写出一句 宣传语:。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 A 二、综合题 9.(1)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1.1 地理环境 1.1.1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西起97o12′E,东至126o04′E,横跨经度28o52′,直线距离2400km;南起37o24′N,北至53o23′N,纵占纬度15o59′,直线距离1700km;全区总面积1.18×106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21km(图1.1)。东部距海较近,西部则深居内陆。从东向西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由冷到热的纬度地带性与由湿到干的经度地带性的纵横交织,相互作用,结合地貌条件,形成了内蒙古三大景观类型——草原景观、森林景观和荒漠景观。三大景观类型中,以草原占优势,是我国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最冷最湿的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林基地。西部荒漠地带辽阔,戈壁和沙漠分布很广,气候异常干旱。 图1.1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图 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因此具有温带高原半干旱、干旱气候的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温热,春温骤升,秋温剧降。冬春多大风,降水稀少;夏秋多雨;年、日温差大等。 内蒙古地区大小河流很多,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等,其余多

为流量不大的山川沟溪和季节性河流。黄河由宁夏的惠农进大内蒙古境内,经拉僧庙、磴口、包头、托克托至准格尔旗榆树湾出境,在内蒙古境内河流呈“几”字型。额尔古纳河上游称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古利牙山山麓,河流自东而西横贯呼伦贝尔高原中部,且全部在内蒙古境内,至嵯岗西边折向东北流去,至大司洛夫卡河口这一段称为额尔古纳河。嫩河系松花江的北源,南北纵贯呼伦贝尔市,及兴安盟东部边缘,是内蒙古东部的最大河流。西辽河在通辽市,其上游有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三大水系。内蒙古天然湖泊星罗棋布,是一些主要牧区的天然供水源。内蒙古比较大的湖泊有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的呼伦湖和贝尔湖(一部分),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北部的达来诺尔,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乌梁素诲,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的黄旗海,位于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阿巴嘎旗的查干诺尔,位于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简称阿盟)额济纳旗的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以及阿拉善左旗以北的吉兰泰盐池等。西部沙漠区申还有许多淡水湖泊,可供人畜饮水。内蒙古东部河网密集,西部河流稀疏,分布极不均匀。 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现有耕地约1.2亿亩,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天然草场有13.2亿亩。牲畜种类较多,良种资源丰富,牲畜数量居全国之首位,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墓地。林地面积为2.64亿亩,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3.9%,森林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6.68×1010m3,为全国总水量的2%。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许多鸟兽、名贵特产驰名国内外。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煤、铁、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和天然碱等。 1.1.2 山脉走向 内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3000km,地势由南向北、西向东缓缓倾斜。一般地区海拔1000~1500m。内蒙古高原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阿拉善、巴彦淖尔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高原上分布着辽阔的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还分布着一部分沙漠。高原边缘的山峦,主要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这些山脉的位置和走向,构成一条牧业区与农业区的分界线。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辽嫩平原。这三个地区,除鄂尔多斯高原土质较差和比较干旱以外,其他两个地区均为肥土沃野,是自治区的主要农耕地带。 大兴安岭山脉 又称内兴安岭、西兴安岭。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东北~西南走向,为中国的著名山地。东北起自黑龙江南岸和额尔古纳河,南止于赤峰市境内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长达1400km,宽约200km,海拔1000~1600m,最高可达2000m。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以及内、外流水系的重要分界线,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稳定生态平衡,保证山地两侧农牧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山岭东部陡峻险要,阶梯地形显著,西部和缓,逐渐没入内蒙古高原。山体比较浑圆,山脊不够明显,山顶缓平。山地中有面积较大的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山间冲积一洪积平原、河谷平原等。山地降水较多,蒸发量小,常年保持湿润,利于森林的发育。有兴安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林带和白桦为主的阔叶林带,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素有“绿色宝库”之称。大兴安岭以兴安盟境内洮儿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约770km,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是以兴安落叶松占优势的针叶林地区,山地东西两侧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额尔古纳河水系的发源地。南段又称苏克斜鲁山,长约600km,是一个中等山地,由森林草原植被占据。西南部山体高而窄。在大板、林东、鲁北、乌兰哈达一线以东的低山带,坡缓谷宽,宽阔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交错,水草丰美,是优良草牧场。 伊勒呼里山 伊勒呼里为满语,意为松子。大兴安岭支脉。横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县。西与大兴安岭主脉相连,东南与小兴安岭相接,整个山脉呈弧形,由东西走向转为东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