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完善校本课程建设

完善校本课程建设

完善校本课程建设
完善校本课程建设

完善校本课程建设,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育特色学校

——派镇小学课程实施情况近年来,我校以“完善校本课程建设,给予学生色彩斑斓的学习生活”为创建特色校园的突破口,大力改进了学校关于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安排,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为校本课程的合理部署和开发做好科学基础,为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而努力奋斗。

为进一步完善课程的安排,改进教学质量,我们在实践中结合农牧区特点,对学生学情、师资状况、学校资源进行详细调研分析,从兴趣爱好、行为礼仪、法治教育、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安全知识等六个大方面开发出多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力争结合区域特点,利用有效资源,张扬学生个性,促进教师发展,显现学校特色。

一、课程理念

1、没有学习,认识就不会加深,实践也就失去指导。为了提高全校教师进行课程实施的自觉性,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程实施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领会其实质,以利于运用课程标准,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2、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各项活动中积淀创造出来的,是一种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赞成、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整合和结晶,它是一所学校个性的体现,特色的展露。根据现在的办学环境和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唱响当代教育主旋律,坚持以人为本,以培

养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现代人为总目标,努力构建现代学校文化。

二、课程开设

1、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开展好文艺、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抓好薄弱学科的教学过程管理工作,成立各类艺术兴趣小组,真正把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项创造性、开拓性的工作。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重新审视学校的教育哲学,分析学生、学校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学校每周开设了一节法治教育课,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外,讲述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积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水平,开展书法、美术、音乐、体育、以及课外知识辅导等活动。

3、成立了米林县小学校本课程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研组主抓工作,各任课教师在实践中加强交流与合作,体现各学科的教学特色,拓展教学研究时间和空间,及时查找问题,完善体制的建设。

三、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的开发,必须在结合农牧区的实际特点的同时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培养目标出发,充分评估学校的课程资源及学生的需求。

从学校资源来说,教学设施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逐步得到完善,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近年来师资力量的加强,夜为创建特色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语言行为上的差异,在很多时候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但也给在文艺、体育等活动课开展方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校本课程资源还包括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包括:照片、录象带、录音带、光盘、碟片、多媒体课件等,文字资料包括:教师学生撰写的材料、相关的图书等,给教师指导活动提供方便。

四、课程实施

1、通过检查从整体上看教案方面,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按进度编写,教案的书写比较认真规范,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过程详实;并且能在年级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个案,在个案中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部分老师还有较详细的课后反思及具体的矫正措施。

2、通过开展随堂听课,看到多数教师上课有激情,师生互动较好,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课堂管理较好,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先进,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避免了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

3、教师的教学反思比以前有所提高,少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

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剖析。并把课堂上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基本上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4、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是否真实有效、开展落实,学校必须通过这一环节加以了解。学校领导通过推门听课了解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座谈了解学习效果,通过课程评价了解学生收获。

五、课程评价

1、严格规范考试,学生考试每学期未组织一次,成绩采用等级制;不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并做到不给学生加班加点上课,保证学生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教师不做有偿家教。

2、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以学科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好差。

3、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严格把好征订关,严格按上级有关部门精神为学生订购相关的教辅材料,除教育局审定的教学同书外,没有向学生推荐使用其它练习、复习用书。

4、抓好体育与卫生工作,坚持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集体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

5、校本课程优秀评选。我们每学年举行一次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通过该活动,有利于提高师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优秀校本课程资源的再利用。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校本课程管理”这一内容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把校本课程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体系。通过校本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培训、校本课程教研,建立起一支适应新课程的师资队伍。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建立起比较科学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推向深入。

我们相信:校本课程的实施定会有力推进我小学素质教育的进程,使学生的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2010年8月

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努力创建学校特色项目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建设的出现是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构建学校自身素质特色的需要。为此,学校必须坚定信念,不折不扣地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不断地总结实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校正是基于这样思考和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当地的人文资源优势,以“象棋教程”课程开发为重点,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努力创建学校的特色。 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发特色课程。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课程,对我们传统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鲜明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建设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办学理念。如何更加明确地建设这一办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引发了我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深思考,校本课程开发很容易提高教师的工作兴趣和专业能力,更容易形成校内交流沟通的氛围。于是,学校在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社会环境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前提下进行课程改

革,把学校德育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为主攻方向,来创建学校特色,努力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打造青浦区一流的品牌学校。为此,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作为一项主要策略来抓,确立了“象棋教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象棋教程”的开发,既体现了学校传统项目特色,又符合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学生发展而存在,能对当地社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特色课程的构建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二、特色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成因。 从主观来看,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是比较成熟的。首先在办学理念上,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指导方针,意在培养21世纪的多元化人才。我校根据美国心理学大师飞德·葛德纳的MI理论(即多重智力理论),逐渐形成了我校的教育特色。即学生都是可发展的,但没有整齐划一的学生也就不能有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因而在学科教育和课外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力争全面合格,另一方面着力去发现,促进学生优势智力的发展。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统称为“特色校本课程”——象棋教程。因为创设特色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元创建人才;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为,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希望你喜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校全面开始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收益颇丰。所开课程多次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好评。我校编撰的《胶南三名》在中国教育学会举行的地方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现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学校要发展就应当重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应当重视学校精神的滋润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了解胶南”为主题的研究资料。确定以“胶南三名”即“胶南名人知多少”“胶南名胜知多少”和“胶南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本事。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胶南是我们的家乡,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所以,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经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学生 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我所调查研究的领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本事,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本事。 (三)课程开发过程 1、组织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学生兴趣和需求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借读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5%,生源大多是外地来秦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家长做小买卖的居多,其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还有的干脆就花钱寄养在别人家,一周才能见到一次父母。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他们租住的多是平房或下房,孩子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每天上学的时候,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一到星期天或放假,他们就更可怜了,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还要自己煮饭吃。这群特殊的孩子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地带,家庭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思索:我们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最需要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校本课程应补充什么,才能成为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课程。尽管我们的学生也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需求,渴望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思维的养成,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安全健康的成长。 所以我们以安全、质量、发展为学校教育主线,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护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提高生命质量,谋求发展的基石。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确保

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基于这种定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把孩子们最需要的《安全伴我行》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由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通知》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书籍,从而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要使校本课程具有生命力,挖掘本土资源的优势是最好的开发途径;要想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于是在校本课程中增设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成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标。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意向调查,陈列了篮球、乒乓球、田径、象棋、围棋、英语、舞蹈、腰鼓、剪纸、声乐、绘画、科技、采访、导游、钢琴、二胡等二十多种不同的科目,交给孩子们去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资源情况,确定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兴趣科目。 2、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首先我们就校内的教师专业特长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调查档案、看资料、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到我校有一批艺术、体育、手工、学科业务专长的教师。为此,学校精选了部分校本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老师学习;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到学校做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由本校领导做校本课程开发座谈会的主讲人。通过系列措施,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明确的认识,强化了教师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安图三小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我校作为县课改实验校,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面就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及课程结构门类 学校地处长白山脚下,拥有一千三百多名学生,学校条件优越,师资力量较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值较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改变过去单一的课程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和校情,积极向师生、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特长。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了前期认证,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现在已经完成初稿的校本教材有:《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六十八课;《硬笔书法》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必修课。《经典诵读》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选修课。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1.健全机构,明确目标,规范课程管理体制。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的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统筹,主任指导,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管理,还成立了由校领导、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理清课程开发思路。学校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等,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州、县组织的研讨会,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通过培训与学习,全体教师掌握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了课程开发的思路。 3.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明确课程开发方向。2004年3月,我们根据实施方案,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们对校本课程很感兴趣,对校本课程很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大块第六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教师的课程职能也相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和开发课程将成为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我校教师也结合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与开发。现将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关情况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学校将开发校本课程纳入学期工作计划,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二、校本研发的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我校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所有的教师都“动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

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确定了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责任单位的地位,让每个教师都行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力,也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内容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的规定,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写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于国家的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跪拜于教科书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他们站在国家课程标准这块基石上,鸟瞰着校本课程及所有教科书。 三、校本研发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 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 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

区域性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区域性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拱墅区教育局 一、课题的提出 (一)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中期,我国教育改革开始逐步赋予地方和学校以适当的课程开发自主权。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一部分占总课时的20%~30%”。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进入21世纪,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更是明确地提出:“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根据上述两个《决定》的精神,2001年6月8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表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在权力下放方面已经触及到了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给地方和学校予一定程度的自主权,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崭新的事物进入教育工作者的视域,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积极有效地建设好校本课程,才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二)“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是在体现国家课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学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与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是在课程资源差异的基础上开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研制开发推广”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开发主要由国家教育部门召集专家来进行。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还没有现存的样本可供参考。因此,我们认为,本课题具有前瞻性。 (三)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的前期经验表明:区域性结构规划与交流氛围的创设将有助于课程改革的完整性,并促进校本课程建设的深广度发展。拱墅区曾进行过两个区域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较丰富的成果与经验。一个是校校有特色的工程;另一个是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课题获得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因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基础条件,在总结反思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

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 发布人:发布日期:2013-10-3011:52共5247人浏览 翻看着会议记录,脑海里回想着昨天上午的课程建设校长答辩会.昨天一上午的时间,都坐在会议室里用心聆听着18位校长关于学校 校本课程建设的介绍和阐述,聆听着专家的精彩点评,收益颇丰.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课程体制建设和发展的趋势. 校本课程的开发使课程的决策更加民主化,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符合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从教师自身开发课程的能力上,还 是课程形式的体现上,总有着力不从心的感觉. 通过聆听大家的介绍和专家的点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清楚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对学校周边及教师自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挖掘,对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心中有数.培养目标要具体,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并根据目标设置相应 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使校本课 程更加饱满. 谈及校本课程的优势,大家都能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是由各种各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组成,是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的学 习机会和成长空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国家、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在内容上更加丰 富多彩,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在操作时间上可以因地制宜,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为人生的后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规划

-校本课程规划

坎苏小学201 7 -- 2 0 18学年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基本思路 本次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和补充,以拓宽教学领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日益鲜明。 二、背景分析 (1)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较差,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如何迅速、不断地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但在我们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发现,我校拥有较强 活动能力的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的优势。在我校“利用各种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一课题的启发下,我们找到了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校本课程开发。我们计划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支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我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2)已有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我校从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我校之前开发过的校本课程有4门,分别是《硬笔书法相关知识教学》、《经典诵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哈萨克民族知识》、《冬不拉弹唱》、《小小足球队》。但随着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变化,我们对原有的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以及课程门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通过进 步的调查分析,优胜劣汰,并不断开发新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需要并结合我校自身优势,结合上学期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情况,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本学年度,结合以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学校将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师队伍、 教育教学资源、环境、设施设备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全体任课 老师完成校本课程纲要、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补充或编写教材等,基 本形成能满足实施新课程需要的一套校本课程体系。创新学校课程建设, 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2)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一支勤钻研、会合作、能奉献业务精良专多能,有校强课程建设能力的整体教师队伍。 (3)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积累文化知识深厚的底蕴,激发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以校本课程建设为重点.

以校本课程建设为重点 为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黑龙江省宁安市兰岗中学 兰岗中学始建于1946年,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46人,教职工64名。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对三级课程的有效实施进行了积极探索,按照国家课改目标总体要求,确定了“升学有基础、就业有能力”的教育目标,并把课程教育目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一起来,不仅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也推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抓住校本课程建设契机,科学定位育人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从此学校有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和空间。我们紧紧抓住这次改革的契机,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深入进行配套改革,做到开齐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开活校本课程,把课程目标创造性地落到实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业兴趣,提高了农村学生将来开创新事业、服务新农村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奠定了思想道德基础、科学文化基础、技术素养基础和创业素质基础。例如,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们结合农村实际,经过反复实验成功研究出西瓜嫁接技术,解决了千百年来西瓜不能重茬轮作的难题。这项研究成果纳入到校本课程中,专设了《西瓜嫁接技术》校本课程,每学期学校都有40多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使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也掌握了一技之长。这类课程对于培养一大批致富能人,实施科教兴农,推动全镇种植、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积极落实三级课程 (一)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整体提高新农村公民素质。首先我们依据学科课程标准,通过调整教材知识的编排与呈现方式,把学科知识与兰岗镇的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知识开展实践的能力。学生学化学不但知道元素周期表,还掌握了农田里正确施肥的方法,正确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学习电的知识,也懂得了对家用电器的养护和维修;学习地理知识不仅熟知大城市的地理位置,也了解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风土人情,对他们将来适应、融入城镇生活提供帮助。其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根据学科课程内容和实施的特点,深入挖掘德育因素,设计并开展师生互动、共同体验、感悟交流的有效教学活动,用真实的道德情境和教师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增强情感体验、责任体验,感悟人生价值,内化道德认知,形成正确行为导向。 (二)适时开展创业教育,认真实施地方课程。我们把《技术》《黑龙江人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提供了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W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习,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内容的教材。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范本【最新版】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范本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创新体现学校“以人为本,追求师生共同发展”办学理念。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原则整体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立足自我,以“基础性、多样性、综合性”为开发原则,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的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日益鲜明。 二、组织措施 以民主、开放、科学、合作精神原则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课程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家长、有关教育专家、社区人士等为委员。课程管理委员会下设如下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2.校本课程审核工作领导小组

3.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各学期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直接领导下辖各工作小组,协调与家长委员会、社区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审议、实施和评价。 三、课程开发范围与目标 1.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结合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学科拓展系列;二是综合实践活动系列;三是以“传统老游戏”为主的体育健身系列;四是文学艺术系列。 2.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①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20xx年上半年,学校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环境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全体任课老师至少完成1个《课程纲要》。用半年的时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五年级古诗词校本课程活动经验交流 柴艳 一、指导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门既悠久又崭新的课程。将经典诵读进行课程化研究,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曾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小学阶段,大量的诵读、积累经典的诗词美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师生通过诵读不同年段的文学作品,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让老师获得教学经验,实现教学相长;让校园氤氲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三、校本课程活动的基本内容

《小学古诗必背80首〉〉、〈〈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古典文学。在此基础上,我们语文组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编撰了符合本年级学习的校本教材。在每个星期五的下午有一节大校本课。老师们轮流授课。学生们学的津津有味。 四、校本课程活动的要求 1、基本要求:古诗文的背诵要达到“三到”“四多”即: 心要到——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到——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多读、多背、多想、多记。 2、具体要求: ①各年级自定内容、定标准、定指导教师,按规定严格组织学生诵读和积累。 ②要坚持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③要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④诵读乃至能背诵的数量: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 五、校本课程活动的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陶冶师生情操,丰富师生校园生活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终生受益。

校本课程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校本课程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2019年xx校园长培训总结) xxXX小学xx 2019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xx教育和体育局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职资格培训会,包括集中培训5天,跟岗培训7天,在这些天的培训学习中,聆听了几位教授和几位校(园)长的讲解,受益非浅。最深的体会便是我校现有的校本课程建设模式必须有所改变,且任务艰巨,但是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校本课程建设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在我将从我校校本课程建设、校本研究形式和成效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阐释。 一、校本课程建设评价及保障机制 学校必须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建立了由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组成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心组,构建起“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心组—教研组—教师”的三级校本课程建设管理体系。 1、建立机制,保障校本课程建设质量。 一是建立层级落实机制。每学期初,教务处、教研组、教师分别制订计划,在层层计划中将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重点细化,落到实处。教务处及时检查监督教研组,教研组长则检查督促教师落实好计划。 二是建立反思提升机制。实行教学反思制度是学校必须坚持的一项优良传统。学校教务处要求教师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以反

思为基础,思考教学得失总结提炼教学经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建立奖惩促进机制。有奖有惩,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将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建设活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制定考核方案,把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等挂钩,督促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推动了良好教研风气的形成。 2、加强学习,完善培训体系 一是师德培训。学校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通过开展“我为xx小学做什么”师德演讲、“学身边先进,做师德标兵”师德报告会、撰写学习体会等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全校性的理论学习每学期不少于1次,年级组(教研组)的团队理论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教师个人每周2学时以上。 三是专家引领。主要是聘请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讲授或素质教育等典型经验介绍。 校本课程建设形式多元化 学校本着自主、灵活、开放、多元原则,在注重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可走出去、请进来,注重吸纳校外资源并加以研究利用。 1、观摩研讨:主要是基于课堂教学的校本课程建设方式。学校通过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并在镇内或是联谊校开展同伴交流,通过参加听课、观课及其他教研活动, 搭建交流平台,学习借鉴,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修订版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 施工作总结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 邵原二中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逐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办学自主权创设了广泛的空间,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更加自由的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展台,激发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的极大热情。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工作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将我校建设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我校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必须充分考虑到适应基础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充分发挥的需要;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有利于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课程建设目标 (一)、学校课程类型多元化,课程结构多层化。从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建设和完善学校创造教育课程、艺体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合唱队、舞

蹈队、篮球队)、主题节日课程(教师节、国庆节、清明节、端节节)和学校三大教育(感恩教育、目标教育、养成教育)等。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品行、人格、习惯形成和发展的经历,提升师生道德水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构建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实践体验型课程体系。 (二)、通过课程设置,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追求卓越”的优秀二中人。 (三)、通过课程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良好、业务能力精湛、具有“奉献、智慧、求实、创新”精神,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 三、我校校本课程制定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自主开发的课程。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先让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再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这样一来,课程开设与学生选课成了供求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二)、多样性的原则。校本课程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本校本地区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每一名学生快乐成长”得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得实际状况与学生得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得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得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得综合与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得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得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得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得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就是根据学校得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得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得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得发展情况,还有学校得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得主体性体现在课程得开发与实施需要,教师得充分参

与,在课程得开发与实施中要重视教师得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得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得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与反映学生得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得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得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就是一两个人能完成得,就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得。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得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得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得初步审议) 组长:王俊 副组长:胡春武霍宝国蒙占杰 组员:班主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得具体开发) 组长:王俊 副组长:胡春武霍宝国蒙占杰 组员:班主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得师资培训与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与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得意义与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一、课程界定: 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办出特色;它又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校本课程不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有力补充;校本课程须依靠学校而生成,深深植根于学校。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由师生对它的感情和智慧、本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资源以及经过师生加工处理了的网络信息资源有机构成的内容。 二、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将带动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促进教师观念的不断改进,不断深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规范课程开发技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课程开发能力,使教师对课程改革有正确的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和技术,能推进学校管理的改革。针对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不一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以改变其学习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一种

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生活,最终达到一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全面开发打下永久性的良好基础,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开设校本课的意图: 校本课程除了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首先是它的多样性。多样性具有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学生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个性,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而校本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要求。校本课程它能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种种特别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门类,让学生自由选择。其次是它的实践性。有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其三是它的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题收集组织的。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其四是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

2020年整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doc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每一名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

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王俊 副组长:胡春武霍宝国蒙占杰 组员:班主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王俊 副组长:胡春武霍宝国蒙占杰 组员:班主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

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背景 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从基础教育开始。 基于此,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换言之,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 键教育活动,都必须由核心素养来引领。 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有着许多传统教育的弊端:重知识轻能力,即便是知识,也是学科分隔,碎片化;重结果轻过程,专注于“授业解惑”,忽略了 自主、合作与探究,导致思维僵化;教育被简化为教学,各种补习,特训,看似 多元,却缺乏基因、内核型素养,没有留下与孩子未来发展的接口…… 秉承百年来积淀的办学理念,我们工业路小学从未偏离立德树人的根本目 标。近年来,我们将新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融合,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实践证明,依托丰富多彩分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大面积大幅度的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其实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早已开展。受其影响,美国、英国、法国、新加波等也积极开发核心素养框架。 例如美国的“21世纪素养”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素养要求——学习与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 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生活与职业技能,包括灵活性 和适应性、主动性与自我指导、社会和跨文化技能、工作效率和胜任工作能力、 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 国内也有许多学校着手了探索。清华附小,浙江大学附属中学,苏州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在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上这些都可资借鉴。但我们始终认为,依据国情、校情、生情进行课程改 革和核心素养培植,才会是有意义有成效的,才会让立德树人目标落地生根。 二、研究依据 1、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将课 程的实施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学校要研究如何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与课程体系内容和框架有机融合,达到最大可能的效果。 2、国家教育规划意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也应该作为开发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标 准。 同时,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 全过程的奠基性工作。 3、研究成果支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