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防灾减灾学习

防灾减灾学习

防灾减灾学习
防灾减灾学习

防灾减灾学习资料防灾减灾日由来

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防灾减灾日简介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

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日设立目的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

2009年5月12日是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对组织开展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进行了研究,对各地、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提出了要求,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专题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活动。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二是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针对本地本部门主要灾害风险,立足群众广泛参与,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干部和群众介绍灾害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针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卫生防疫、自救互救、转移安置等内容,针对特定人群,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防灾减灾演练。针对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医疗救护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技能练兵活动。

四是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各类媒体集中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开设专栏、专题,播出有关专题片和影视节目,报道各地活动开展情况、防灾减灾措施经验以及取得的成绩,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

献给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

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题:中国在灾难中坚强成长——献给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新华社记者魏武、卫敏丽5月12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特别的日子,蕴藉着华夏儿女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发生深层变革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

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生命和家园的代价,促使人们因之而改变。“以前人们对灾害的重视很不够,认为灾害是不能预防的。天灾面前,人们无能为力,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卢耀如说,这种思想的存在,妨碍了人们灾害防范意识的确立。“这些年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国家到普通老百姓,大家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普遍重视了。”卢耀如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方志勇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尤为真切。“过去人们基本上将减灾与救灾工作划等号。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减灾是一个包括备灾、救灾救济和灾后重建在内的系统工程,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度也显着提高。”他说。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干部,从专家学者到人民群众,从认识到理念,从单一到综合,从政策到总体规划等防灾减灾工作变化正在发生:--2005年初,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综合协调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及抗灾救灾等工作。

--2007年8月,《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及中长期国家综合减灾战略目标。--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防沙治沙法、水污染防治法等30多部法律、法规,形成了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对灾害应对、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事项做了规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汶川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法制保障。--2009年5月11日,中国政府发布首个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白皮书《中国的减灾行动》。……更趋完备的政策和法制保障,更为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更为科学的决策体系和更为全面的教育科技体系……犹如一只只有力的巨手,把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不断推向更高、更深处。开放合作,减灾外交成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表达。1990年,中国第一次宣布灾区

可以对外开放。中国在减灾领域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减灾合作。2005年9月,中国政府主办第一届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2008年12月,举办加强亚洲国家应对巨灾能力建设研讨会。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先后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资金或物资援助。中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表现出的开放姿态和大国胸襟,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参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实现由政府主导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一只手,或许透着柔弱;相挽的千万只手,则能撼山动岳。人们清楚地记得,汶川地震消息传来,北京、上海、广州……千里之外,千万条“黄丝带”走向献血车、走向捐款箱;志愿者、民间救援队、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千万颗焦灼的心,千万双援助的手,霎时与灾区人民连成一体。地震发生后不久,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机制,19个省市立即行动,对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实施对口支援帮助。奋战在灾区的数万名援建者,用心血、智慧和汗水,与灾区人民一起,托起恢复重建的希望。“政府一声令下,全国立刻动员起来。”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对口支援机制成为提高灾区恢复重建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举国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呼吸,面带微笑和旁边的人握握手。”绵阳九洲体育馆,作为“希望九洲”黄丝带行动的志愿者,来自南京的王宇诚耐心地引导十几位受灾儿童学习自我管理。数字显示,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队伍达300万人以上,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人数达1000万以上。2008年5月12日,北京8家民间机构联合发起了“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的救助活动。5月13日,成都“根与芽”、“多背一公斤”、NGOCN网站以及其他几家民间组织决定实施联合救灾行动。地震发生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全国120多家民间组织加入这一行动。……关于汶川抗震救

灾工作中各方力量的关系,有人做过生动的描述:如果政府和军队力量是心脏与主动脉,民间组织是血库,协调性组织就是静脉,志愿者就是生命之血。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抗灾救灾格局,具有突出优势。专家认为,对口支援、民间组织、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相关信息的进一步公开、开放、透明,各种社会力量的充分整合,是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保证。

防安全与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班于月日在举行了消防安全教育与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全班同学都对此次班会进行了发言讨论。

班主任老师提到火灾致人伤亡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浓烟毒气窒息,二是火焰的烧伤和强大的热辐射。在此情况下只要能避开或降低这两种危害,就可以保护自身安全,减轻伤害。因此,多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大家认为火灾时有不少人会选择跳楼逃生,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

同时,同学们也注意到了在危机来临时人们所犯的一些错误,首先是在火场中,生命贵于金钱,逃生最重要。其次,在撤离火灾现场时,当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过气来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爬在地面上或蹲着,人在慌不择路是总会想到直立跑,这个是错误的。最后,火场上当自己的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切勿一味的逃跑。

之后大家又对防震说了下自己的观点,因前些天的唐山地震,大家做了如下总结,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此时要保持冷静,我们需要做的是:

(1)在撤离时,要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惊慌失措而阵脚大乱,造成不必要的拥堵踩踏事件。

(2)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桌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等。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边。在车间里可躲在机床下或小房间。在影剧院,在饭店可躲在椅子下。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4)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书包顶在头上,用双手护住头部。

最后大家对此次班会进行了总结,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先有个冷静的心态,在脱离危险后要在能够维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救助其他人,多掌握一门逃生的技巧是很重要的。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论文,火灾的特点、扑救及预防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扑救及预防 姓名:孙晓光 班级:土木0901 学号:1801090106 时间:2011/6/13

论文摘要 为何摩天大楼火灾频发?为何高层建筑救火如此之难?为何生命的防火墙在火灾中成了摆设,在这个楼越建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的摩天大楼时代,除了消防安全,这些高楼还有哪些看不见的隐患? “在一般建筑中很普通甚至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到了超高层建筑中都成了特殊问题。”建筑专家林贤光表示,他认为,其中消防问题“是最可怕的”。 且不说高层建筑对电力系统的高度依赖,高层建筑有大量纵深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起火后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一座100米高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只用半分钟就能顺着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速度大约为水平方向的10倍以上。 可以假想一座高层建筑的火警场面: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疏散通道很快难以畅通,日常电梯在火灾状态下严禁使用,消防电梯专供消防人员使用,楼内人群能够借助的,只有垂直疏散通道。上千人在惊恐、慌乱的状态下挤入狭窄的通道。 我们在火灾中付出了无数惨痛的代价,对于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及预防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以后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的相关情况进行一些具体论述…… 关键字 堵截措施消防安全管理水泵接合器疏散管道井宣传力度消火栓供水措施水压消防泵空气流动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扑救及预防 为何摩天大楼火灾频发?为何高层建筑救火如此之难?为何生命的防火墙在火灾中成了摆设,在这个楼越建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的摩天大楼时代,除了消防安全,这些高楼还有哪些看不见的隐患? 大火后的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 上海静安区 一栋28层 的高楼发生 大火

学校防灾减灾活动总结

学校防灾减灾活动总结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防灾减灾 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广泛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根据上级要求,我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管理,确保演练效果 为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 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 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 练活动顺利进行。演练活动于5月12日课外活动时间,整个过程既 紧张又有条不紊,学生在1——2分钟内就能按规定路线从教室撤到 指定地点,提高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以多种形式,宣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地震应急小知识》一书,班主 任向学生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分批观看教学片《学生安全预防与自护》,让学生 学会避险知识。 3、各班利用黑板报,以“防灾减灾、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 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总之,我校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抗震减灾、逃生自救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主题教育活动,并进行了紧急疏散演练,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救自护能力,达到了活动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对公共安全风险的高度关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十二师职业技术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一、进行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 提升广大师生的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的防灾救灾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吸取近期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教训,提升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指挥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时间 按照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计划要求,本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于5月12日中午12点进行。 (三)演练情况 1、制定应急预案: 1)根据我校建筑物结构和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认真学习。 2)责任分工,当堂任课教师为各班的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教学楼每一楼层再有一位教师负责。 3)当听到防震预报铃声后,各班主任、当堂任课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 4)如果来不及,要躲在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等下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震后立即发出呼救。 2、开展模拟演练:

议论文:防灾减灾珍爱生命

议论文:防灾减灾珍爱生命 在那一瞬间,世间的人们不再快乐;那一瞬间体现了人们对防灾减灾的不重视;那一瞬间,也是我们心中抹不去的伤痕。中国的防灾减灾日——5月12号。 让我们再看一下那个万人堕泪的场面! 世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号下午,伴随着刺耳的警笛,一座座楼厦轰然倒下;一条条街道破裂不堪;一支支军队日夜兼程。人们飞奔着,空中传来一声声悲愤的哀嚎,夹杂着黑灰的尘土飘来浮去,放眼望去,百里之间灰蒙一片,碎砖断垣又何处不见?整个汶川被死亡的气息牢牢地罩住了。 这场8级大地震中,许许多多无辜的人们被砂石无情地掩埋,但也有一些人们顽强地活了下来,他们在无食无水的楼板下与死神抗争几十个小时,难道仅仅在灾难后拼命叫喊就有用吗?我想不是的,那是因为他们在灾难降临时正确躲避,勇敢面对。其实,在遇到灾难时,保存一定的体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场灾难也提醒我们防灾!减灾! 随着科技的提高,人们甚至可以预测地震到来的时间——古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可以准确预测;现代科学家可以推算出板块相撞的时间等等。其实,观察一些家禽的反应也可以做出判断,通常它们会做出异常的举动,(在没有人为或其它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如癞蛤蟆倾巢出动;鸡狗们会急躁不安,出现“鸡飞狗跳”的现象;地震前半

分钟内,电器也会使用不稳定,如电灯泡会一闪一闪地等等。 作为我们中学生,不论是遇到火灾还是地震等灾害,千万不要贪恋财物,可能会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遇到有人失足落水,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随意救人。曾有过一个孩子不慎掉入河中,另一个想也不想就伸手去拉,谁知一不小心两个都掉入河中的悲惨事例。所以大家一定切记要及时喊大人来救援哦! 初一的我们大概都是14岁左右,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可是有着一些人轻视自己的生命,跳楼自杀,与其说留给父母的是一张巴掌大的“遗书”,还不如说留给父母一生一世抹不去的巨大伤痛。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如果一个个凋零了,天空也不再明亮,地球也会因为它而失去光彩。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有价值的,一定要珍爱生命!哪怕是情况再恶劣!哪怕是体力再虚弱!哪怕是九死一生!也要抓住机会到来的瞬间,可是有人却偏偏恰恰相反。 古代,一个地方发大水,恰巧,那儿的人都会游泳,他们只要游到高处就安全了。谁知,大家都上了岸,却发现平时最会水的还在水中拼命挣扎,因为他身上有好多钱币,大家劝他放弃,钱可以再挣,谁知他翻翻白眼摇摇头,然后咕咚沉下去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护,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上啊!!!生命是人的根本,有了生命才能工作、学习,可他却为了钱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机会。 人生是一朵花儿,要精心培养;人生是一道彩虹,要经过折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请大家珍爱青春,珍爱自己的生命吧!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总结4篇(最新篇)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总结4篇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总结4篇 201X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总结一 为了做好第X个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学校根据学校制订的防灾减灾活动方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宣传活动,全体师生通过学习实践,增强了师生的防灾减灾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策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们十分重视防防灾减灾日的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上级精神我校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校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做到主题明确,措施适当,方法正确,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二、广泛宣传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校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在5月10日开始我们在校门口悬挂开展牢记汶川、玉树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减灾从社区做起,教育从学校开始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等防灾减灾的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教师例会学习等途径进行防灾减灾日教育大动员。各校区还围绕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为主题,出好了一期主题宣传橱窗,各班出好黑板报,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教育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

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地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学习、宣传、行动之中。 三、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学校开展有效地开展了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5月10日,利用周一例会时间,认真学习上级相关文件和学校制定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布置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各项工作,共同学习安全演练方案。 5月12日,通过家校路路通,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防灾减灾教育日和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重要意义。 5月12日下午第一堂课,各班组织学习《应急避灾手册》。 5月13日中午,通过小百花电视收看安全教育动画片《蟾童》。 认真组织、扎实开展安全演练活动: 5月12日下午14: 28,全市鸣放警报时间,开展师生紧急疏散演练,随后进行防灾减灾教育讲话。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应急反应力量,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师生到达指定地点后,德育处进行防灾减灾教育讲话。 5月10日至14日,各班组织开展了一次以防灾减灾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 5月14日晨会,组织全体学生参加防灾减灾知识竞赛。一年级口答,二六年级笔答。 四、深入开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防灾减灾论文

土木工程防灾的发展与趋势 0.引言 灾害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生命危害、经济严重损失等,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由于成灾的机理和灾害的载体不同,灾害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土木工程防灾是指针对以土木工程为载体的灾害,通过工程技术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从灾害种类上来区分有:地震、强风、火灾、爆炸、地质灾害、洪水等等;从涉及的学科上来区分,它包括结构工程、生命线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诸多学科;从其包含的科学问题上来讲,它包括:灾害源的发生机理、灾害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工程结构的抗灾力学分析、工程结构的抗灾性能与现代设计理论、工程结构的灾害模拟与控制等。因此,土木工程防灾包含众多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在工程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防灾,既涉及诸多的学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等),又涉及各类科学问题(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因此,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问题不仅包含的内容和学科众多,问题复杂,也是当今土木工程学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拟以其主要的科学问题为主线,同时重点讨论地震、强风等动力灾害,探讨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主要阐述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工程结构抗风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结合国际上的最新发展态势,重点讨论研究工程结构抗灾防灾的基本性能、分析理论与现代设计方法,结构灾害的物理机制和灾变过程,

结构抗灾性能设计理论和结构防灾减灾措施。 1.灾害日趋严重 自然灾害直接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一次灾害会导致千百万人乃至上亿人受灾,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至深至远,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过惨痛的教训。以我国地震灾害为例,1556年陕西华县、潼关大地震,造成83万人遇难;1976年通海地震,造成1.6万人遇难;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24万人遇难;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近8万人遇难。据统计资料,1949~1959年,因灾害死亡人数94 914人,年平均8 629人;1960~1967年,因灾害死亡人数43084人,年平均5 386人;1978~1997年,因灾害死亡人数131 511人,年平均6 576人。由此可见灾害对人类生命的严重威胁。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和严重性,它往往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自然灾害损失占GNP(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例均很小。如美国灾害损失仅占GNP的0.27%,占财政收入的0.78%;日本灾害损失仅占GNP的0.5%或更低;而我国1949年以来的灾害损失占GDP的5.09%,占财政收入的27%。可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位于灾害频发区。自然灾害严重地威胁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今后20年,我国将增加城镇人口3.4亿,这是一项人类

2021学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新版)

2021学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新版) Through the summary, we can 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the past work situation, and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ast work. ( 工作总结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MZ-SN-0323

2021学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新版) 2018学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增强全体师生的防震减灾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和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就一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在防震减灾工作中,中心校领导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调整充实了防

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校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校(园)长为成员。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 二是强化宣传,增强防震意识。各校(园)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师生人人皆知。同时,各校还利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一年来,各校(园)累计贴防震减灾宣传标语200余条,出黑板报52期,开展防震知识教育26校次,受教育学生8917人,教职工503人。 三是开展演练,提高搞震能力。中心校要求各校(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每年不少于2次的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灾能力。各校全年累计开展防震演练60校次,参演师生达18840人次(其中学生17834人次,教职工1006人次)。 四是完善制度,提升救援时效。中心校于本年1月份完善修订了《XX中心校防震救灾应急预案》,且各校(园)结合学校实际,也相

防灾减灾学

防灾减灾学读书报告 专业:水文学及水资源 姓名:车娅丽 学号: 导师:崔广柏 2013年6月

近年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大范围秋冬春连旱、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北京暴雨内涝、雅安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痛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1984年7月,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国际减灾10年”的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决定把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IDNDR)。1989年12月召开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决议决定,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每年以适合“10年”的目标和目的的方式纪念该国际日。“国际减灾10年”结束后,联合国大会决定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 1.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与挑战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有伤痛,也有警醒。自2009 年起,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5月12日成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之所以将汶川大地震发生之日设定为“防灾减灾日”,意在提醒国民更加重视自然灾害,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普遍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并呈现出多灾并发、群发和集中爆发的特征。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灾害损失持续加重,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全国70% 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东北、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2/3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约占国土面积69% 的山地和高原区域山洪、地质灾害频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地质灾害分布。大陆沿海地区经常受到风暴潮影响,越来越多的地区遭受高温热浪袭击,重特大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频繁发生。

防灾减灾论文

防灾减灾之火灾综述 1.1 建筑火灾案例 建筑的灾害一般指五大灾害,即地震、火灾、水灾、风灾及战争灾害。历史现实表明,这五大灾害造成的建筑损失正在急剧上升,工程师们也正在研究规律,制订标准规范,设计出新一代的建筑,以抗御灾害带来的损失。五大灾害中又以地震和火灾带来的损失为最大。地震虽然发生概率小,但其能量大,一旦击中城市,影响面极大,人 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无法估计。火灾虽然属于点现象,但是由 于其发生概率大,频度高,损失累计相当可观。在现代社会的 条件下,一次火灾,死亡达几百人不为鲜见。 2012 年11月15日14时20分左右,上海静安区余姚路 胶州路一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28层住宅由于4名电 焊工无证违规操作,引燃周围易燃物,脚手架突发大火。起 火公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余姚路胶州路707弄1号,高28 层,建筑面积17,965平方米,其中底层为商场,2~4层为 办公,5~28层为住宅。于1998年1月建成,共有500户居 民,住户多为教师,老人居多。在救援过程中,消防车云梯 达不到着火大楼顶部的高度,云梯加上高压水枪只能到达大 楼三分之二的高度,火势太大直升飞机不能靠近,阻挠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导致 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房产损失接近5亿元人民币。 2010年9月9日,吉林省长春市一座在建楼盘的两栋32层 高楼发生火灾。当日早8点左右,该楼盘一座高楼的9层至19层 苯板发生火灾。受大风影响,火势蔓延至另一栋在建高楼,导致 这栋高楼的9层至32层过火。由于楼太高,高喷车根本就够不到, 再加上烟筒效应,火势垂直蔓延5米/秒,现场逃生混乱,给救援 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消防人员接警后迅速出动,从两栋高楼中成 功疏散31名施工人员,大火共造成42人受伤,经济损失约600 万元人民币。 2009年8月10日下午三时许,香港旺角嘉禾大厦的五级火被 救熄,火警中两名消防员殉职。火警在今早九时许发生,焚烧 了近六个小时。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旺角嘉禾大厦发生5 级大火,已造成4人死亡,包括两名消防员殉职,另有57人 受伤。这起火灾在今早9时许发生,大火焚烧了近6个小时, 期间消防员要升起云梯,将在窗前求救的市民逐一救下,另有 消防员入内拯救,以及自邻近天台入内搜救。香港消防处称, 出事的大厦楼高15层,起火的是阁楼的一间夜总会,消防在 9时25分接报,3分钟后抵达火场,现场已是浓烟密布,消防 在9时45分将火警升为三级,10时23分将火警升为四级, 但在派出逾2百名消防员、40辆消防车救火后,火警仍然未 受控,于是在12时16分,将火警升为5级,直到下午3时

防灾减灾简报

关于开展“防灾减灾” 简报 祝桥镇社会救助所2013年11月11日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近几个月上海多处地区受灾情况严重,灾害频繁发生,提醒社区和居民要加强防灾减灾意识,10月至11月间,祝桥镇社会救助所为了加强基层社区管理者,对防灾减灾应急工作的能力,响应浦东新区“十二五”期间全面推动社区综合减灾建设,集合了东海社区、盐仓社区、施湾社区、江镇社区、祝桥社区各村的民政干部和救助协理员,在祝桥社区活动室开展了4次防灾减灾专项培训活动。 祝桥社区在活动室开展了一场防灾减灾专业培训,首先由祝桥镇社会救助所所长郁林昌针对社区面临的各种风险展开分析,并响应各社区工作者应重视应急救灾的工作。希望各社区深入开展自然灾害、化学事故、社会安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等对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技能培训。 社会救助所特地邀请资深的应急管理专业人士、资深医疗救护管理人士授课。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培训:公用设施与消防安全、风险意识与社区备灾、灾难医疗操作和应急指挥演练。致力于普及推广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供自救及互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持续推动社区安全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积极意义,开展了基层救援实践经验学习,基层社区是居民最直接信赖和救援的对象,是居民的希望。在余姚受灾、雅安受灾、台风菲特等灾害情况之后,祝桥社区学习灾后基层者们的职责和意义,基层者们因事先对政府整体应急体系的运作方式和关键机构有所了解,在灾情发生时,应尽快收集准确的受灾信息,可以为救援指挥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充分利用居民能力建立居民临时自救体系,对待被救对象检测人道主义精神。祝桥社区努力推动灾难心理学的认知和学习,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非传染病综合防治,使大家学习如果远离灾后心里阴影,避免痛苦回忆,重塑自信,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了提高祝桥社区安全意识,培养自我防患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对紧急情况的自救能力,在祝桥社区高度重视下,安排此次会议的全体人员,参加自救和互救演练。为开展实地演练活动,在社区广场上准备了一系列的医疗仪器和医疗急救用品,制造了灾后现场。为此,祝桥社区成立了应急救助演练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总指挥部、行动组、后勤组、计划组长、财务和行政组。参加演练的人员在有序的指挥下,自发地开始自救和互救行动。本次演练活动密切联系预案,目标明确,指挥有序。演练活动提升了社区防灾减灾的组织能力,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的意识,构建了社区应对灾害的应急保障体系。 这次活动的举办,有力的唤醒了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对防灾减灾备灾工作的关注,有力推动基层者们防灾减灾知识了解,有力加强面对灾害时的自救互救技能,增强浦东祝桥社区在灾难面前的抗打击能力。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论文 jun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论文 火灾灾害 姓名:张君玮 班级:土木1101 学号:33 指导老师:郭樟根

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灾害事故,给人类以沉重的教训。中国是一个受多种灾害袭击的国家,引起灾害的原因有自然的、人为的。在人类活动中,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在人口越稠密的地区,灾害的破坏力就显得更明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人为灾害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这些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财产安全。所以社会建设的发展,在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要有防灾减灾的措施。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是灾害的定义与分类,其次是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最后是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灾害;防灾减灾;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受多类灾害侵袭的国家,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灾害就紧随而来,有的灾种在时间、地点、强度、范围等方面都是随机的,灾种随机的出现,预测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有些灾种是突发出现的,如地震、强风等,有些是缓慢的,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有些灾如人为的社会暴乱、生态失衡、核泄露、燃气爆炸等灾害,在相互比较下,这些灾种是可以预测事的,但是却不可消灭的。对于这些灾害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灾害已经减轻了,但是是不可以消灭,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发达,有些灾害通过预测和先进的救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1000亿元,个别年份甚至达数千亿元,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土木工程灾害也时有发生,使建筑者们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灾害的定义、分类 (一)灾害的定义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可以扩张和发展,演变成灾难。如蝗虫虫害的现象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当蝗虫大量繁殖、大面积传播并毁损农作物造成饥荒的时候,即成为蝗灾;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如地震、火山喷发、风灾、火灾、水灾、旱灾、雹灾、雪灾、泥石流、疫病等。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速发展,城市噪声、疾病、工业事故、交通事故、建设性破坏等城市灾害也呈

学校防灾减灾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防灾减灾教育工作总 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学校防灾减灾教育工作总结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按照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8〕67号)、《吉林省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吉减电〔2018〕1号)通知要求,切实增强我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在学校的灾难事故,保护师生人身安全。学校领导结合我校的实际,用心、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另外,以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潜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构建“阳光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带给安全保障。现就我校活动状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活动到位 为了确保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潜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

活动,必须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必须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用心宣传,营造氛围 1、我们学校透过校园广播站、黑板报、手抄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阵地,大张旗鼓地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在学校的LED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了解道路交通、游泳溺水、饮食卫生和防雷击等事故的发生根源与预防;学校组织出版《地震基础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每个班还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交流与讨论。向学生宣传如何预防流感的知识,防溺水及防安全事故的知识,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2、举行“交通安全、安全用电、防火、防水宣传教育”活动 我校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执行上级“加强防灾减灾,建立和谐校园”的指示精神,把建设“平安校园、阳光校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交通安全、安全用电、防火、防水的专业技能,我们邀请了消防大队等专家到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安全防火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大有帮助。 三、认真筹划,活动多样

防灾减灾学习资料

防灾减灾学习资料防灾减灾日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防灾减灾日简介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日设立目的

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XX

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XX 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XX 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地震,损失惨重,经国务院批准,自XX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为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促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区教育局发文,要求各学校制定完善本校的地震应急预案。现结合我校《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拟于5月11日下午举行全校防灾减灾疏散演习。 中小学校开展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中小学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对于增强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位老师要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着对师生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做好本次防震减灾演习活动,确保演习的顺利举行,确保演习师生的人生安全,确保演习活动取得实效。 组长:丁爱军 副组长:李新梅冷荣军许小平张晓明孙萍莫祥慧 成员:张政干王长和洪军郑爱斌郭拥军 殷季明颜文静刘玉琴张玉花 本次演习共举行两遍,每次演习分前后两个部分,以广播鸣放防空警报为信号。当第一次鸣放防空警报时,班主任老师立即组织学生躲进课桌下面,当再次响起防空警报时,

组织学生排队从前后两个门有序出教室,从就近的楼梯靠右下楼(具体安排是西边3个班级从西楼梯下,其余的班级从东楼梯下),到达操场后按班级排队抱头蹲下,北教学楼班级在北面内操场集中,南教学楼和综合楼班级在大操场集中。当全部班级到操场结合集中完毕后,排队回教室,依照第一遍的方法再演习一次。 演习前的晨会课班主任老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本次演习的重要意义,具体演习安排,学生排队下楼路线。让学生明白,虽然这是一次模拟的疏散演习,如果以后遇到的紧急疏散就按这样的演习方案要求,演习时请各年级分管主任以及科任老师到岗到位,帮助维持秩序(尤其是下楼的安全,防止学生滑倒拥挤),确保演习的安全有序。 北楼一楼戴洪海庞海燕 二楼张震钦李红霞 三楼高燕任燕 四楼王兰龚惠萍 南楼一楼徐桂兰 二楼吕井存 三楼车正新 综合楼二楼周宏 四楼陈萍 摄像:刘俊芳殷季明信号:聂杭

工程防灾减灾与安全教育

工程防灾减灾与安全教育 1、问: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即火源、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指空气),有效地管理好可燃物,避免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是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 2、问:班后防火“五不走”是指什么 答:是指交接班不交代清楚不走;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用电设备不拉闸断电不走;可燃物不清干净不走;发现危情不报告不处理不走。 3、问: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是有毒气体中毒;缺氧、窒息;烧伤致死;吸入热气等原因。 4、问: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有那些 答:常见的用三种方法,即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隔离;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5、问:施工中怎样防止物体打击 答:(1)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必须放入工具袋内或工具箱内,不得随意乱放。(2)不准上下投掷材料,工具等物件。(3)尽量避免上下垂直作业。分层作业时,应设置隔离设施。(4)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安全帽。 6、问:挖掘基坑时如无适当的防护会有什么危害 答:如无适当的支撑,基坑周围的松土会坍塌,可能导致砸伤和活埋事故。 7、问:什么是现场急救 答:现场急救是指施工现场发生伤害事故时,伤员送往医院救治时.在现场实施必要和及时的抢救措施,是医院治疗的前期准备。 8、问:烫伤与烧伤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答:(1)烫伤烧伤时,最重要的是冷却,一般红肿的轻度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却几分钟,再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即可;(2)重一点的烫伤如局部皮肤起水泡、疼痛难忍发热,应立即用够冷却水冲洗30 分钟以上,不要碰破水泡,不要自行涂药膏,要去医院。 9、问:中暑的原因是什么,会引起哪些后果

答:中暑是人在较热的环境下由于身体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体温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严重时能使人昏迷。 10、问:高处作业“四不准踏”是指什么 答:是指未经检查的搭建物不准踏;玻璃顶棚的天窗不准踏;石棉瓦屋顶不准踏;屋檐口不准踏。 11、问:外伤急救有哪些措施 答:有以下几点:(1)身体某些部位被切割或擦伤时,首先应止血,若出血不多,可用干净的纸稍加挤压,挤出少许被污染的血浆后包扎;(2)如果切割伤口很深,流血很急,可判断为动脉出血,必须压住比伤口距离心脏更紧部位的动脉止血;(3)如果切割的锐器生锈不洁,简单进行紧急处理后,要去医院注射破伤风预防针及抗生素,以防伤口感染。 12、问:气管进异物应如何自救 答:(1)背部拍击法:一只手扶住病人胸部,另一只手的掌根连续拍击伤者的两肩胛骨中间数次,要突然用力;(2)环抱压腹法:从后面扣手环抱病人腹部肚脐上一寸,迅速向后上方挤压数次;(3)让病人仰卧,并偏向一侧,以双掌置于其上腹,向内、向上推压腹部数次。 13、问:发现有人从高处坠落该怎么办 答:不要随意的抬起伤员,须到专业医生赶到现场,才能诊断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免由于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课程论文4

浅谈高层火灾的特点、救援及防范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郭樟根 2013-06-08

前言 随着世界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们一直致力于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世界各城市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莫不积极致力于提高城市建筑的层数。实践证明,高层建筑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高层建筑存在的许多隐患,尤其是火灾这方面。 可以假想一座高层建筑的火警场面: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疏散通道很快难以畅通,日常电梯在火灾状态下严禁使用,消防电梯专供消防人员使用,楼内人群能够借助的,只有垂直疏散通道,上千人在惊恐、慌乱的状态下挤入狭窄的通道。我们在火灾中付出过无数惨痛的代价,对于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及预防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以后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的相关情况进行一些具体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烟囱效应消防安全管理供水措施疏散通道 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1高层建筑火灾蔓延速度快容易扩大 1.1.1 烟囱效应 高层建筑向高空发展,竖直高度大,含有较多的竖井,如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等,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加快火势蔓延。我们要知道火势竖向蔓延速度是横向蔓延速度的5倍,所以所有的竖井就像一个个高耸的烟囱使大楼的火灾形成立体大火。 1.1.2 可燃物多 高层建筑多为办公楼、酒店,其中有大量物品是可燃的,一旦着火,火势迅速蔓延。而且这些可燃物中大部分都为有机物,燃烧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影响人员的疏散和救援工作的进行。 1.1.3 风力作用 高层建筑所承受的巨大风力也是火势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具实测建筑物在10m处高时,风速一般为5m/s,而在90m高处,风速能够达到15m/s。所以高层建筑高处强大的风力因素会让小火源迅速扩大,成为火灾。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摘要:在危机面前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确保师生和社区居民在突发的灾害面前应对自如,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为有序组织全校师生和社区居民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一、为了保证活动顺利有效的组织实施,学校领导班子讨论与研究宣传周活动的内容、要求、目标,制定《学校“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具体组织宣传周的各项活动。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按照县局的要求,做好《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宣传学习。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学校利用升国旗仪式进行了以《如何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抗灾防灾演练,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从个人做起。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安全教育活动氛围。 三、各班出一期安全教育班刊,搜集相关安全教育的资料,让学生能够从中引起注意,并获得相关安全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提高认识,共同进步。

四、各班开展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开好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防骗、防震、防火、防雷电、交通事故、溺水等安全教育,让学生将安全牢记在心中。 五、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将安全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围绕“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安全教育主题,认真分析学校目前安全工作现状,针对防震、防火、防雷电以及校园伤害、交通、溺水、用电等事故的薄弱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等,开展了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进行了及时的整改,使学校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再宣传,再动员,再强调。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以后的学校工作中,还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校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学校应急管理机制,在危机面前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七页)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七页)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增强学校师生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和校舍安全的应急自救能力,建立学校救灾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类自然灾害对学校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学校财产和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利用有关讲座和相关课程向师生宣讲,普及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和校舍安全的防御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及时了解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和校舍安全有关信息,做到早预测、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建立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和校舍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 二、实施办法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县教育局和镇政府的领导下,学校成立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和校舍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本校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和校舍安全的预防、指挥、处置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制定工作预案,落实领导负责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主管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各班主任和相关科任教师都要经常宣传防御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和校舍安全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增强师生应急、自救能力。加强日常检查和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和校舍安全信息交流,发现隐患和 了解相关信息后,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切实做到早预测、早报告、早预防、早处置,努力减少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学校建立应急各类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机制,做好人力、物力、财力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学校发生有关自然灾害事件,相关人员能够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4、建立学校防灾减灾责任制,校长是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应急救灾的预案和演练制度,纳入学校管理和教学安排。建立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灾制度,细化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和宿舍管理人员维护秩序、应急抢险和紧急救护的职责,学校建立健全防灾减灾重点区域建立监测网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动。学校明确监测项目,确定监测点,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监测。提前做好防御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5、深入开展学校自然灾害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对推动国家公共安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坚持“日常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常抓不懈。 (1)在新生入学时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学校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机,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的同时,举办普及性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讲座,使入学新生具备基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常识。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学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在日常教学,特别是在地理课、科学课及综合教育课中适时渗透地质灾害基本常识、全球地质灾害形成及如何在学校、家庭进行临危应急等方面的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并通过放映防灾减灾宣传片、地震科普教育片,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学生对各种灾害的认知水平。

防灾减灾工程专业介绍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Disaster Prevention Mitigation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学科门类:工学(08) 一级学科:土木工程(081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服务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我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的特色是工程抗震安全评价、工程抗爆模拟与防护、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及城市防灾减灾。研究方向涉及土木、水利及交通工程的抗震、抗爆,已建大型工程的健康诊断和病险结构物检测与监控,岩、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与加固等内容。我校是国内较早开展工程抗震减灾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全自动多功能振动扭剪三轴仪、共振柱三轴仪、美国MTS公司的双向随机模拟地震振动台和大型的液压伺服动态加载系统等试验设备。在岩土体和结构动力分析理论与动力计算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研制了多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抗震分析软件。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性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与评价、病险结构的检测和监控、爆炸灾害模拟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并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一、培养要求 本学科专业培养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承担高校教学、科学研究或大型工程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有关的工程实践知识,熟练阅读外文资料,能熟练应用现代基础理论和先进的计算、实验技术手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以及解决土木及水利水电工程中与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相关的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地震灾变与工程抗震Seismic-induced catastrophe and Anti-seismic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爆炸力学与工程抗爆Explosion mechanics and protection of explosion disaster 3、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Base seismic isola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 4、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city disaster 三、学分要求 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另设教学环节。 四、课程设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