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快乐的科学探究之旅

快乐的科学探究之旅

快乐的科学探究之旅
快乐的科学探究之旅

快乐的科学探究之旅

时间:2016-12-06 21:31:33 | 作者:颜美颚

核心信息:在对声音的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固体、气体、液体,而真空却不能传递声音;声音的传递,有快有慢;明白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许多人对声音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模仿动物的发音,创造了音乐,科技产品。如今,我也对声音产生了兴趣,对它充满惊奇,带着对声音的迷惑和新奇,进行了快乐的探究之旅。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进行了实验探究,一是让一些物体发声,二是观察这些发生物体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我在鼓皮表面均匀的撒上细沙,用木棒敲响鼓皮,使其发声,沙子会被弹起,当沙子不跳了,鼓声也就消失了。再在一课桌表面放上些许纸屑,然后用手拍向桌面,使其发出声响,便会发现,纸屑已被弹起,声音消失时,纸屑也就没动了。我还用手去拨动吉它上的琴弦或古筝上的琴弦,琴弦都会振动,而随之会发出琴音,我得出结论:物体会振动、会发声,即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声音是怎样传播出去的呢?声音从发声物体本身怎样传到远处呢?我先进行猜想和假设: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吗?如果不需要,真空也就可以传声,那么在外太空,也可传声吗?我便进行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玻璃缸里放养一条金鱼,待鱼停留水中未动时,用一只筷子迅速地敲南玻璃缸表面,发出撞击玻璃缸的声音,金鱼会立即被惊吓并迅速游走。我又准备一个大广口瓶、橡皮塞、小闹钟、底坐。把正在响铃的小闹钟放入大广口瓶中,用橡皮塞塞住大广口瓶的瓶口处,放在底座上,逐渐抽出大广口瓶中的空气,便会发现响铃声音逐渐减少。我还在池塘中放养一条鱼,待鱼正安静时,我在旁边大声说话,注意观察,鱼儿会因惊吓慌忙逃游到它处。接着在游泳池岸边放着音乐,便在水中游,仍会听见音乐声。我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固体、气体、液体,而真空却不能传递声音。

声速,声音的传递,有快有慢,通过阅读资料,我发现,在温度较高的介质中,声速会更快些,在固体、气体、液体三者中,以相同温度时来测量,声速在固体传播时会大于在液体中的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速度。

感知声音。我们人和动物是怎样感知声音的呢?查阅资料,才明白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先由耳道传至鼓膜(耳郭收集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除此之外,还有骨传地——通常情况下,人们听到声音是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也能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感知周围的声音,比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鲸是通过下颌骨来感知水中的声音。

通过这次对声音的探究之旅,我知道许多声音的奥秘,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还将利用声音的特性去创造我们的生活,为低碳环保中国而努力。

教案:生涯探索之旅

课题:生涯探索之旅 学情分析: 每年高三学生填写志愿的日子,也是家长和老师焦头烂额的时候。家长们由于平日对孩子关注的重心都放在学习成绩上,无暇顾及此事,现在突然要面对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以及纷繁复杂的六百多个专业,也是很难找到头绪。于是,在选择大学专业的过程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误区。 同时,一些教育研究部门对在校大学生也做了相关调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近千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校大学生中,42.1%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表示如果可能将改变专业。北森教育研究院也对6万多大学生的调查表明:57.8%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78.9%的学生表示希望改变专业。(上海华师大调查,在校大学生80.01%对所学专业不满意;71.4%表示如果可能将改变专业。) 本人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多年,所遇问题多为青少年学习压力,尤其是到了高中二年级,很多人面临高考科目选择的困惑,每年都有学生在文理科和具体的两到三门课之间的游移不决,虽然这种现象不是很普遍,但究其原因,也许跟我们从小到大以一贯之的学校教育内容有关:重知识灌输,轻实践探索。除了学校安排的社会考察、学工学农、志愿者等活动,学生很难有机会真正根据自己的终生发展需要进行自我和社会的探索。 据此,我们开设生涯辅导课程,希望能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在生涯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科学的生涯测评工具和有效互动的课堂,帮助学生更全面了解自己,把握未来。 理论支持: 生涯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Marland)博士提出,他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生涯教育。我们的教育家所应努力的,便是让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能成为适当有用的受雇者,或继续接受更进一步的深造。适当有效的生涯教育,需要新的教育整合,它必须破除教育系统与社会的隔离的障碍。其解决方案是:把我们的课程溶于简单有力的中等教育系统中,使学生在生涯课程的引导下,作有力的选择,达到人尽其才,以发挥教育的实用性。” 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生涯教育的目的是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需要,通过加强中学阶段的生涯课程,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将教育从“升学主义”转向关注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 此后,许多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形成了广义和狭义的生涯教育概念。广义的生涯教育是指全民的、终身的教育;狭义的生涯教育则是由学校对学生实施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设计的辅导教育。他们普遍认为生涯教育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自我引导、自我完善的生涯能力。

探究之旅

探究之旅 --------------小组探究学习记实 自习课上,七年级(127)班第一学习小组的几名同学正在热烈地讨论着有关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享! 组长:课本中“规定αo=1(α≠(α≠0,p为正整数)”,那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这0),α?ρ=1 α 样规定的合理性呢? 王丽:我先说说吧!我们可以假设“同底数幂的除法运输性质对于指数m≤n时仍然成立”来说明这一规定的合理性。例如,由数的除法知53÷53=1,而由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53÷53=53?3=50=1,同样,当底数为其他不为0的数时,也有类似的结论. ,而由零指数幂的意义和同底再如,由数的除法知1÷52=1 5 数幂的除法可得1÷52=50÷52=50?2=5?2,因此规定5?2=1 ,同样,当底数为其他不为0的数、指数为其他负整数 52 时,也有类似的结论. 组长:经王丽同学这样一解释,我们就都清楚了.那谁来说说如何进行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呢? 李鸣:我认为计算负整数指数幂时,只要严格按照公式认真仔细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如16121244-== ; 10010011)101(1)101(22-===; 827-27 8-1)32-(1)32-(33-===. 刘阳:李鸣同学介绍的是一种基本的方法,但当底数是分数时,我们可以将公式进行变形,做到灵活运用,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张小亮:怎样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呢?刘阳同学,你别“谦虚”啦,快来说说吧! 刘阳:我们结合幂的乘方可得,α?ρ=(α?1)p =(1α )p (α≠0,p 为正整数)”,这个变形公式说明:底数变为原底数的倒数,同时指数变为指数的相反数,幂的值保持不变,可简记为“底倒指反,幂值不变”.我们利用这个变形公式,再来计算李鸣同学刚才给出的后两道题,看看效果怎么样: 100)10()101(22-==;8 27-)23-()32-(33-==. 张小亮:哇噻!用这个变形公式,计算底数是分数的负整数指数幂确实简便哦! 组长: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说明刘阳很善于动脑筋,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但在运用这个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幂的底数和指数要同时改变,要不然就会出错的哦!

精彩缘于探究之旅

精彩缘于探究之旅 -------数学课堂探究的对策与实践 【摘要】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到数学课堂,笔者意识到了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冷静的发现探究的背后存在着许多误区。部分教师对探究理解出现了偏差和异化,导致探究活动低效以致无效。本文从具体的探究教学案例出发,剖析了存在的误区,阐述了数学课堂探究活动须明确的几点认识,须遵循的几个原则,须把握的几个对策、方法与技巧。事实证明行之有效,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探究 泛化 有效 对策 一.思考:流行的背后是什么 探究活动,因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破除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的格局,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探究教学似乎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成为非常“时尚”和“流行”的教法首选。 然而很多老师对探究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和异化的情况,误以为只有进行了探究才能够体现课程新理念。我觉得更有必要静下心来对当前数学课堂的探究热作一番审视。先看探究教学中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这是董老师在区优质课评选时的课堂片段,执教内容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第一课时。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两块纸板构成的具体图形,得到二面角α-l -β与二面角α-l -γ,学生发现它们的大小不同,想到二面角的度量问题;再回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斜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类比联想产生用平面角∠AOB 去度量二面角α-l -β的大小的意向后,拿出剪刀对纸板进行裁剪,想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发现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结果学生反应冷清,在还没有探究时很多同学就直接指出当OA ⊥l ,OB ⊥l 时,∠AOB 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案例二:这是张老师的《翻折与展开》观摩课,他给学生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表面爬行,己知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c BB b BC a AB ===1,,,试讨论蚂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 到C 1走什么路线最短?并求最短路线的长。 案例三:这是章老师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校级公开课,在结束时他给学生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已知)sin ,(cos ),sin ,(cos ββαα== , -k ?=+则间关系式为和存在最小值吗? 生:把坐标代入化简得1k )-4kcos(2+=βα 学生说到这儿时,没有思路,站在那儿不说下去了。 师:把坐标代入后a 〃b 就没有了,所以这个想法不是很好,观察式子,怎样能够出现a 〃b

我的微课探究之旅

我的微课探究之旅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应,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高效的 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近年来各种“微”事物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这些日益壮大的“微”字号队伍俨然宣示着我们已经步入了“微”时代。各种“微”事物可以 无孔不入地钻进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常年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面对现在的大班额,学生参差不齐,我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一个知识点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早已掌握,但学习能力差的孩子还 如坠云雾,再讲吧,有部分同学已不想听了,不讲吧,还有人不会,于是老师经常处于这样 一种尴尬局面。 我开始进行反思我们的工作能不能更便捷性和更高效,教学可不可以微,微课,渐渐进入了 我的视野。微课发端于微博,自2009年起,微博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目标明确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 于是,微课也应运而生。 去年,我有幸在西安参加了由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信息科技研究所所长梁锡 卿教授所进行的微课培训,近距离接触到了专家们的微课例,感受到了他们在微课制作时的 闪光点。明白了微课在制作时要把握: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2.一个微课程只 说一个知识点。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 的内容。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 形标注等)。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环境配合。7.微课 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 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 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 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10.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 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11.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 像等,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于是我开始尝试自己制作微课,我录制了第一堂微课——《直接叙述句与间接引用句之间的 转换》,借助最简单的纸和笔,在镜头下我先讲解了什么样的句子是直接叙述,什么样的句 子是间接引用,然后在纸上举例说明转换方法,最后加以小结。录制好后,我将这个小视频 发给同学们,第二天来校检查学习效果,嘿,真不错,除了三位特调皮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 会了,一来是孩子们对这种新型的自由的学习方式感到好奇,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一次没听明白,他可以一次次听,直到完全明白,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鼓舞,我将继续努力,向微课 这一领域进军。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兴致勃勃地录制了很多类似的微课,如:“取”字的教学,“脊”字的书写等,但我很快发现问题了,我所有的微课太简单了,只要一支笔、一张纸,知识点也较少, 容量很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的知识重点、难点,没有办法呈现,我又开始了新的 尝试。 2016年的8月,如火如荼,我天天蛰伏在家开始研究第三届全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从一 等奖到优秀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我无一例外,全部看完,特别是大赛中的获奖作品, 我反复研究,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我开始设计了《渔歌子》一课的微课,利用PPT做好课件,然后再用录屏软件录制微课,这 貌似简单却让我着实头疼了好一阵子,由于对录屏软件的不熟,致使录出来要么画面不清淅,要么声音有问题,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别说呈现给别人看。

一次叶脉标本制作的探究之旅

一次叶脉标本制作的探究之旅 一、活动背景 实验是学生领悟、理解知识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在我们学校的实验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实验教学仪器。有一天,我带着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学生见到实验室里许多动植物的标本,就感到非常的神奇。于是就问我制作这些动植物标本的方法。这时,我就问学生:为何我们自己不亲自动手来做一个标本?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好!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表现出对制作标本有极大的兴趣。 二、活动课题的选定 1、从学生自身兴趣方面考虑 学生对栩栩如生的标本充满着好奇,自身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学习如何制作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选定这个课题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从学校实际情况方面考虑 我们学校拥有一个标准化的实验室,能够满足叶脉标本制作对场地、仪器、药品的要求,在学校的环境下容易实现。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植物叶片的采摘活动,认识适合制作标本的树叶。 2、通过制作植物叶脉标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 3、通过创意组合、成果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根据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活动准备阶段、认识与采集阶段、实验制作阶段和成果分享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首先,我选择上一节开题课的方式作为活动的开端,让学生明白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将要学习什么,活动怎么开展。其次,在开题课中,通过自主选组的方式建立小组,六

人一小组并选定组长。再者,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给自己的小组取名字。 第二阶段:认识与采集阶段 1、认识合适制作标本的树叶 根据开题课已经分好的小组,有我带领各小组成员认识校园中的各种植物,了解各种植物叶的形状和结构,并且指导学生认识适合制作标本植物叶的特征。 2、采集树叶 在校园中,许多绿色景观植物的也都可作为制作标本的材料。通过总结制作标本的叶的特点,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采集树叶,提醒学生在采集树叶的同时,不能对学校的环境造成影响,摘取的树叶要少而精。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第三阶段:实验制作阶段 1、简介实验过程 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实验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明白实验的原理,怎样去动手操作实验,实验时注意事项有哪些等等。 叶脉标本制作主要步骤可以简单的分为清洗、配制溶液、加热腐蚀、刷叶、染色、晾干和保存六个阶段。将树叶进行清洗,放入碱性腐蚀液中加热,使树叶充分腐蚀,刷去树叶上的叶肉,最后将叶脉漂白、染色、晾干保存即可。 2、实验与制作 (1)、清洗树叶 树叶的质地比较坚硬,所以清洗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也有少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力度,在清洗时出现破损,无法作为材料进行标本的制作。我指导学生树叶破损的原因,并让学生进行多次清洗,体验正确的操作。 (2)、配置腐蚀液 配置碱性的腐蚀液需要4克碳酸钠和8克氢氧化钠,需用天平称取。每一小组都动手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有一组同学在称取氢氧化钠时,没有移动游码,使称量结果错误。可见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3)、加热腐蚀树叶

快乐的科学探究之旅

快乐的科学探究之旅 时间:2016-12-06 21:31:33 | 作者:颜美颚 核心信息:在对声音的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固体、气体、液体,而真空却不能传递声音;声音的传递,有快有慢;明白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许多人对声音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模仿动物的发音,创造了音乐,科技产品。如今,我也对声音产生了兴趣,对它充满惊奇,带着对声音的迷惑和新奇,进行了快乐的探究之旅。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进行了实验探究,一是让一些物体发声,二是观察这些发生物体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我在鼓皮表面均匀的撒上细沙,用木棒敲响鼓皮,使其发声,沙子会被弹起,当沙子不跳了,鼓声也就消失了。再在一课桌表面放上些许纸屑,然后用手拍向桌面,使其发出声响,便会发现,纸屑已被弹起,声音消失时,纸屑也就没动了。我还用手去拨动吉它上的琴弦或古筝上的琴弦,琴弦都会振动,而随之会发出琴音,我得出结论:物体会振动、会发声,即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声音是怎样传播出去的呢?声音从发声物体本身怎样传到远处呢?我先进行猜想和假设: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吗?如果不需要,真空也就可以传声,那么在外太空,也可传声吗?我便进行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玻璃缸里放养一条金鱼,待鱼停留水中未动时,用一只筷子迅速地敲南玻璃缸表面,发出撞击玻璃缸的声音,金鱼会立即被惊吓并迅速游走。我又准备一个大广口瓶、橡皮塞、小闹钟、底坐。把正在响铃的小闹钟放入大广口瓶中,用橡皮塞塞住大广口瓶的瓶口处,放在底座上,逐渐抽出大广口瓶中的空气,便会发现响铃声音逐渐减少。我还在池塘中放养一条鱼,待鱼正安静时,我在旁边大声说话,注意观察,鱼儿会因惊吓慌忙逃游到它处。接着在游泳池岸边放着音乐,便在水中游,仍会听见音乐声。我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固体、气体、液体,而真空却不能传递声音。 声速,声音的传递,有快有慢,通过阅读资料,我发现,在温度较高的介质中,声速会更快些,在固体、气体、液体三者中,以相同温度时来测量,声速在固体传播时会大于在液体中的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速度。 感知声音。我们人和动物是怎样感知声音的呢?查阅资料,才明白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先由耳道传至鼓膜(耳郭收集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除此之外,还有骨传地——通常情况下,人们听到声音是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也能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感知周围的声音,比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鲸是通过下颌骨来感知水中的声音。

五年级综合二探究之旅完整版

五年级综合二探究之旅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博乐市第三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二、探究之旅 单元:第二单元课题:探究之旅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探究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本课教学是学生简易了解纸的做法,懂得爱护节约纸张。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爱惜和节约纸。 2.了解家乡的特色水果,通过研究极常见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生活、学习中有各种不同形态的纸制品,它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而且也带来很多乐趣。 教学难点 了解纸的制作流程及用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对于各种纸的制作方法相信有很多同学都是一知半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纸的世界,深入的了解这一古老的文明。首先请根据你们课下收集的资料来小组讨论以下的问题: 1.纸的发明经过了哪些过程? 2.在我们的生活中,纸带给我们什么? (一)纸的世界 1、查阅、交流与浏览。

(1)人类在发明纸以前是用在甲骨上刻字、竹简上记录等方法来记录的。 (古代竹简的制作方法:裁、切、烘(杀青)、书写、钻孔、编。) (2)原始纸的制造过程: 收集材料—晾晒—加入檀皮(增加柔韧度)--煮浆—捞纸定型—烤干—整理成品 2、找一找。让学生通过查找和阅读小资料,对不同形状、不同质量的纸的性能、纸的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纸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通过让学生交流,知道纸除了写字、印刷书籍之外还可以制成各种工艺品、窗花、漂亮的包装袋等。 4、调查与统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班级、家庭及周围其他人的用纸情况做一个调查。使学生体会纸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注意爱惜和节约用纸。。 5、实践。动手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过程。“废纸巧利用”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精美、独特的纸制品。 (二)水果的研究 1、品一品、说一说。是通过观察、品尝水果,描述各种水果的特点,然后说一说家乡的水果。 2、新疆的水果: 吐鲁番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 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 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 喀什樱桃赛珍珠,伽师甜瓜甜掉牙, 和田的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白杏味最佳。 一年四季有瓜果,来到新疆不想家。

长江探究之旅.张伟

长江探究之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长江的概况(包括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市区、地形区、主要的支流以及上中下游的划分)。 2.通过长江概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 3.通过对水文特征的分析,总结出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前景和价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长江概况,归纳长江水文特征。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读图分析长江水能开发、利用的价值。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水利建设成就,激发建设祖国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长江的自然特征。 2.长江的水能资源开发。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 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引题探究法、自学指导法 学法 读图法、自主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感悟长江 课前播放《长江之歌》MTV 展示长江奔流及沿途风光。课上学生颂读课前搜集的有关赞美长江的古诗词。教师激情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她一泻千里,她豪情万丈,流遍华夏大地,流出上下五千年的的灿烂、辉煌,今天,让我进行一次长江探究之旅,一起去领略长江的风采吧。 (设计意图:借助气势磅礴的歌曲和古诗词,使学生自然萌发热爱长江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了解长江 1.证据大搜索: 有人说“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请你结合下表(多媒体投影)老师搜集到的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相关资料,寻找证据证明这一观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地图来导航: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长江探险考察。现在就用我们手中的地图导航,探究“长江源流概况”,为我们的启程做好准备吧。 学生分4个小组交流:(友情提示:地图是地理学习的有效工具,请你借助手中的地图 ,自主完成下列要求,只要自信,就能成功!) (1)在长江水系图中描画长江干流,指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处及长江干流总长。 (2)读《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指图说出长江干流流经的行政区与地形区。 (3)读《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和景观图片,指出长江三峡的位置,说说三峡的名称及景观特征。 (4)读《长江水系图》指图说出长江重要的支流和湖泊,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绘制长江干支流分布简图。 3、成果共分享 展示交流: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结合“长江流域水系”图,展示自学成果,

古诗探究之旅

有效教学达标课之三——评讲课教案 1.讲评积累的古诗,体会古诗内容的丰富多彩。 2.提高学生积累收集的能力,培养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讲评积累的古诗,体会古诗内容的丰富多彩。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积累收集的能力,培养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许,当你漫步公园,低头聆听啾啾鸟鸣时,你会脱口而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许,当你抬头仰望一轮皎皎明月时,你会深情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此时此地的我们和千百年前的古人如此心心相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领略古诗描绘的美丽画面,初步体验古诗独特的意境美。(板书题目:古诗里的大自然) 二、创设情境积累古诗 1.交流带有颜色的诗句 同学们,古人用他们敏锐的目光,捕捉大自然的万紫千红,他们笔下的一首首诗,就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你能说说这些带色彩的美丽诗句吗? (预设出示课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等) 2.邀请动物参加赛诗会 师:古代诗人喜欢让各种小动物来到古诗里作客,给古诗增添了无限生机,你能通过背古诗的方式,邀请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吗?所以每个四人小组只能邀请1—2种动物来出席,还要说说你邀请它的理由。 ②小组汇报 (预设出示课件:《咏鹅》;《独坐敬亭山》;《早发白帝城》;《绝句》;《滁州西涧》;)

3.领略四季风光 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美景都被古人描绘进了古诗里。你们能判断古诗描绘的是哪一个季节,并且背出来吗?(大组先派代表上来抽签,签上有春、夏、秋、冬字样。) 要求:想一想你是则样判断写哪个季节的诗歌的?说说你的方法。 4.汇报含有季节的诗的题目,其他同学做笔记。 (预设课件出示:描写春季的有《咏柳》、《春晓》、《春夜喜雨》、《清明》,描写夏季的有《江南》、《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秋季的有《枫桥夜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洞庭》,描写冬季的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雪》、《梅花》) 5.师小结:判断一首诗所描写的内容属于哪个季节,可通过理解诗意来确定,也可以根据诗中景物的特点去判断,还可以根据诗中反映的小知识和小故事去判断。 三、总结 师:同学们,古诗融入了古人无穷的智慧,每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每一首诗就是一首歌,今天我们从古诗里寻找大自然的美景,实际上就是学习创设古诗描绘的情境,这样你会觉得读古诗其乐无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愿同学们在古诗王国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快乐!(板书:想象画面感悟意境)板书设计 古诗里的大自然 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五年级综合 二 探究之旅

博乐市第三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二、探究之旅 单元:第二单元课题:探究之旅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探究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本课教学是学生简易了解纸的做法,懂得爱护节约纸张。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爱惜和节约纸。 2.了解家乡的特色水果,通过研究极常见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生活、学习中有各种不同形态的纸制品,它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而且也带来很多乐趣。 教学难点 了解纸的制作流程及用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对于各种纸的制作方法相信有很多同学都是一知半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纸的世界,深入的了解这一古老的文明。首先请根据你们课下收集的资料来小组讨论以下的问题: 1.纸的发明经过了哪些过程? 2.在我们的生活中,纸带给我们什么? (一)纸的世界 1、查阅、交流与浏览。 (1)人类在发明纸以前是用在甲骨上刻字、竹简上记录等方法来记录的。 (古代竹简的制作方法:裁、切、烘(杀青)、书写、钻孔、编。)

(2)原始纸的制造过程: 收集材料—晾晒—加入檀皮(增加柔韧度)--煮浆—捞纸定型—烤干—整理成品 2、找一找。让学生通过查找和阅读小资料,对不同形状、不同质量的纸的性能、纸的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纸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通过让学生交流,知道纸除了写字、印刷书籍之外还可以制成各种工艺品、窗花、漂亮的包装袋等。 4、调查与统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班级、家庭及周围其他人的用纸情况做一个调查。使学生体会纸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注意爱惜和节约用纸。。 5、实践。动手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过程。“废纸巧利用”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精美、独特的纸制品。 (二)水果的研究 1、品一品、说一说。是通过观察、品尝水果,描述各种水果的特点,然后说一说家乡的水果。 2、新疆的水果: 吐鲁番葡萄哈密的瓜, 叶城的石榴人人夸, 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 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 喀什樱桃赛珍珠,伽师甜瓜甜掉牙, 和田的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白杏味最佳。 一年四季有瓜果,来到新疆不想家。 (三)课堂小结 1、总结与评价。 2、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7上第四版探究之旅答案

7上第四版探究之旅答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参考答案或提示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 【例1】柱体有(1)(2)(4)(5),锥体有(3)(7),球体有(6);各个面中含曲面的有(2)(3)(6),各个面中都是平面的有(1)(4)(5)(7);巩固与练习 1.A;2.长方体,三棱锥,圆锥,圆柱,球.3.(2)(3)(4)(5)(7)(8);(1)(6).4.略.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 【例1】(1)五棱柱;(2)7、2、5;(3)侧面的个数=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巩固与练习1.D. 2.C. 3.2,3个长方形;9,七边形和长方形.探究与思考 4.96 . 1.2 展开与折叠(第1课时) 【例1】6,侧面个数=底面边数,上下底面.巩固与练习1. B.2.A.3.C.探究与思考4. a后,b 下,c左. 1.2 展开与折叠(第2课时) 【例1】(4)不能.巩固与练习1. D.2.B.3.B.探究与思考4.A. 5.C. 1.3 截一个几何体 【例1】可以是五边形吗,可以是六边形巩固与练习1.D.2.长方形,圆等.3. 三角形,圆等.4.球.5.长方体,棱柱,圆锥,等.圆柱,圆锥,球等.探究与思考6.当底面直径=圆柱的高时. 1.4 从不同方向看(第1课时) 【例1】甲左、乙下、丙右、丁上巩固与练习1.D.2.B.3.A.4.B探究与思考5.(1)正(2)左(3)右(4)上 1.4 从不同方向看(第2课时) 【例1】略.巩固与练习1.略.2.略.3.略.探究与思考4.最少5个, 最多10个. 1.5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例1】5个;5个.巩固与练习1.8,8,6.2.9.3.略.4. (2.6+5.8)×2.5×80=1680元. 5. n-1个.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回顾与思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