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树立新型残疾人观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树立新型残疾人观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树立新型残疾人观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树立新型残疾人观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树立新型残疾人观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

李志明徐悦

2013-4-1 14:59:38 来源:《社会保障研究》(武汉)2010年1期【英文标题】Establishing a New Concept of the Disabled, Promoting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Integration of Them

【作者简介】李志明,徐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人类社会对残疾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残疾的医疗模式、社会模式以及权利模式的演变。同时,残疾人本身也走过了从救济对象到权利主体的历史嬗变过程,逐渐形成了新型残疾人观。我们应当以社会模式与权利模式相结合的新型残疾人观为指导,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The awareness and attitude of the human toward disability has undergon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edical model, and then the social model, to the right model, and has form a new concept of the disabled, accompanied by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the relief object to the subject of right for the status of the handicapped. We should take the new concept of the disabled which combine the social model with the right model as a guide, and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promot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关键词】新型残疾人观/残疾人/社会参与/社会融合new concept of the disabled/the disabled/social participation/social integration

一、从救济对象到权利主体:残疾人观之流变

所谓残疾人观,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主流意识对残疾人的认识和态度。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对残疾和残疾人的态度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①

1.第一阶段——残疾的医疗模式

残疾的医疗模式认为残疾问题是医学问题与个人问题,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不能独立的、需要被“治疗”和救济的群体,他们不能以有意义的方式贡献社会,并且个人应该对残疾与障碍负责。依据这种模式,社会活动分为非残疾人的社会活动和残疾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公共设施与服务都是为满足非残疾人的需求而设计的,残疾人要么通过自身的努力适应社会的要求,要么被安置到单设的机构或者为其提供替代性服务,而不是改变设施或调整服务以适应残疾人。

社会对残疾问题的疗治主要是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福利和慈善救助等项目对残疾人进行关心、保护和帮助,通过治疗与康复尽力帮助残疾者重建身体功能,以使他们适应“正常的”社会机制。社会本着人道的考虑,将残疾人作为福利与慈善的对象,通过救济与施舍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1]

在这个阶段,虽然一些国家也通过了针对残疾人的福利立法,但是这些立法并没有根本上改变残疾人受救济甚至受施舍者的地位,残疾人的价值仍然被忽视甚至否认。

2.第二阶段——残疾的社会模式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残疾人所遭遇的困难主要并非残疾本身所致,而是社会造成的,是不健康的残疾人观念与社会政策共同造成了对残疾人的普遍的社会排斥与隔离。例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上存在的通达障碍使得残疾人无法独立走出家庭、步入社区,信息沟通上存在的交流障碍使得残疾人无法参与社会生活。

残疾的社会模式认为残疾人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实现,要求所有社会成员以行动者和受益者的身份充分、切实地参与,主张改变设施和环境来适应残疾人,通过辅助手段帮助残疾人补偿部分缺失机能,消除物质和环境给残疾人造成的各种限制和障碍,促进残疾人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

在这个阶段,社会对残疾问题的治理主要注重残疾人融入社区与社会普遍面临的各种障碍,致力于通过改变社会态度和消除环境障碍等支持措施,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3.第三阶段——残疾的权利模式

残疾的权利模式认为残疾人作为社会主体当然享有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残疾人不仅是社会的参与者,更应当是各种权利的享有者;残疾人是公民权利主体,国家应当在立法中明确规定残疾人在教育、就业、选举、交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权利,以及这些权利被侵犯后的救济途径和措施。

在这一个阶段,社会处理残疾问题的方法是授权以及促进全人类的机会均等,即在法律上确认残疾人是公民权利主体,他们能够而且应当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决定自己的生活,国家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残疾人各种权利的实现。

联合国大会2006年12月13日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是权利模式残疾观的集中体现,基于社会融合的价值观,它反对将残疾定义为隔离的少数人群的特征,“确认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并将“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并促进对残疾人固有尊严的尊重”作为其宗旨。[2]

从救济对象到权利主体,这反映了社会对残疾和残疾人观念和态度的一种根本性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去机构化②(deinstitutionalization)、正常化③(normalization)、回归主流④(mainstreaming)的过程。当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不是看其高端人群的生活状况,而应当是看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从这种角度讲,作为弱势群体中最为困难群体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就是社会发展程度的一种最好衡量指标。任何国家无论其发展水平如何,都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特别扶助措施,弥补他们功能和能力的不足,并消除其平等参与的障碍,保障其平等权利的实现,使更多的残疾人,从纯粹的受助者变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创造者,使残疾人事业从收养救济的福利型,走向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权利型。[1]

二、以“社会模式+权利模式”的新型残疾人观认识残疾人

了解人类社会残疾人观的发展变化历程后,我们就应当以文明、科学的新型

残疾人观去认识残疾与残疾人。

1.残疾已成为人类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未来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因为疾病、意外、老化而有机会体验残疾的经验,所以残疾也不再是少数人的问题,身心残疾会成为所有人口的生命经历之一。[3]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残疾作为一种健康的减损和社会排斥的结果,已成为了个人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常态化现象,而非为隔离的少数人群的特征,是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动态互动的结果,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面对、去承担。

2.尊重差异,接受残疾人是人的多样性的一部分和人类的一分子

要正确认识残疾人,首先要科学认识并尊重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的差异。残疾人区别与非残疾人之处只是在于他们的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因遭受到损害,在自然状态下,他们在社会生活参与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即无法与非残疾人在同等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这种差异仅是机体与功能的差别,除此之外,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并无二致,都是人的多样性的一部分,就像男女两性差异构成了人类多样性一样,都是人类的一分子。殊不知,缺陷和差异都是一种美。

3.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一样拥有平等的公民权利

残疾人和非残疾人一样具有与生俱来的公民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康复的权利、劳动的权利、娱乐的权利、爱与被爱的权利、以及得到各种社会补偿的权利,并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残疾人和

非残疾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一般是由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这是残疾人基于政治共同体成员资格而获得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而在全球范围内,《残疾人权利公约》则赋予了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平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这是残疾人基于人类一员资格而不受歧视地充分享有的权利。因此,只要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同为人类一分子这个基本事实得到承认,那么他们就应当充分而平等地享有一切公民权利。

4.尊重残疾人的固有尊严和价值

每一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公民权利,也就相应地获得了其固有尊严。作为残疾人,在社会生活参与方面存在障碍、与非残疾人比较处于生理劣势时,更是需要保有自己的尊严、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每个残疾人更是。其实,只要获得充分的社会补偿、给予平等的机会,残疾人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未必就比非残疾人少。由于残疾的磨炼,残疾人往往具有更坚强的意志、更宽容的胸怀,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养分。

没有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的肢残,就没有针对脊髓灰质炎的糖丸问世;没有因药物致聋致盲,就没有那么严格、科学的药物管理制度;没有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造成的灾害、残疾,也就没有严格、科学的交通规则、安全生产规则;没有缺碘引起的智力残疾人,人们也不懂得为什么补碘……从这种意义上说,正是残疾人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承担了代价,那么,我们也就更应该尊重残疾人的固有尊严和价值。

三、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促进策略

残疾人社会参与主要是指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包括参与经济生活和发展),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是残疾人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意识和行为。残疾人通过积极的参与,而使自己与环境和社会相融合而不是隔离,使自己跻身于社会发展主流而消除不同程度的边缘化状态。同时,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充分和切实地参与和融入社会,需要争取并得到法律的保障、政府与社会的扶助。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

1.提高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的认识,这是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思想条件

我们应当提高整个社会,包括家庭,对残疾人的认识,促进对残疾人权利和尊严的尊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消除对残疾人的定见、偏见和有害做法,包括基于性别和年龄的定见、偏见和有害做法,特别是要提高社会成员对残疾人能力和贡献的认识。具体地,可以通过持续有效地宣传新型残疾人观,以便使社会公众意识到残疾人所享有公民权利,积极看待残疾人,承认残疾人的技能、才华和能力以及他们对工作场所和劳动力市场的贡献;在各级教育系统中培养尊重残疾人权利的态度,包括从小在所有儿童中培养这种态度;需要正确引导传播媒介以新型残疾人观为指导开展残疾人报道;还可以推行了解残疾人和残疾人权利的培训方案。[2]

2.积极构建无障碍环境,这是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物质基础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交流环境以及大众心理环境的无障碍。其中,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

应方便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孕妇、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通行和使用,无障碍设施就是实现物质环境无障碍的主要途径;信息交流环境无障碍则主要是要求公共传播媒介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盲人计算机应用等;心理环境的无障碍指社会大众以及残疾人自身的心理认同,这是残疾人最终走进社会的关键。积极构建无障碍环境,我们应当从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立法、在高等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和开展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加强对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无障碍盲点有计划地进行查漏补缺和无障碍化改造、管理和维护好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等多方面着手。

3.努力研发各种残疾人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这是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技术保障

如果说建设无障碍环境是为残疾人融入社区、参与社会生活排除外部障碍的话,那么研发各种残疾人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则是尽可能弥补残疾人身体机能缺陷、从残疾人自身入手为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提供帮助。在这个方面,应当从整合相关资源,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及产业部门对残疾人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研发和生产力度,满足残疾人实现自主行动的需要。具体地,我们应当借助残疾人联合会的力量,了解残疾人对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的需要,资助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器械和劳动保护用品研发部门从事残疾人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技术研发,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残疾人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为残疾人购买相关辅助器具提供补贴,千方百计地为残疾人提供适用、质优价廉的残疾人功能补偿和特别辅助器具。

4.提供适足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护,这是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制度

支撑

先要有生存,尔后才能谈发展。因此,要促进残疾人充分和切实地参与和融入社会、实现他们的公民权利,首先要保障残疾人及其家属的生存。除了来自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外,我们还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经济保障制度及生活护理制度,为残疾人及家属提供适足的生活水平,包括适足的食物、衣物、住房,以及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在为残疾人及其家属提供适足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国家和社会还应该建立和完善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文化体育、残疾人司法保护等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体系。适足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护在保障残疾人生存权以及基本发展权的同时,也为残疾人实现其他诸如政治权利等提供了制度支撑。

5.帮助残疾人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外因要与内因相结合并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前述促进策略都属于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外因,旨在为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排除外界障碍、提供便利条件,真正起决定性作用还在于残疾人自身的主观意愿。因此,除了国家和社会要承担上述观念改造、环境建设、技术保障以及制度支撑等外部责任和义务之外,要实现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还需要残疾人设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残疾人“无力、无能、无助”的自我认定,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培养快乐生活、积极参与的乐观态度,走出家门、融入社区,通过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形成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的内心渴望和实际能力。

注释:

①也有学者对残疾人观作“新旧”两分法分析,认为旧残疾人观是残疾的医疗模式,新残疾人观是残疾的社会模式,将残疾的权利模式归人残疾的社会模式。笔者之所以作三阶段的划分,特别是单独划分“残疾的权利模式”阶段,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残疾人观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

②去机构化是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来大力提倡和推广的精神病治疗和管理体系,所谓“去机构化”是指逐步关闭大规模的封闭管理式的精神病医院,将患者接回家,在家人与社区设施的照顾下于正常的环境中疗养,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区。在本文中,去机构化用来指称改变过去将残疾人集中安置在单设的、封闭的机构加以照顾的“户内”救济方式,让残疾人回归家庭、社区生活,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过程。

③正常化意味着不考虑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如何,他们都应该有机会像其他公民一样生活,他们的住宅应该坐落在正常的居民社区并且与社区中的其他住宅类似,他们的也应该有购物、娱乐和从事其他日常活动的机会,他们还应该有权利像其他人一样承担同样的社会角色——配偶、父母亲、工作者等。转引自[美]戴安娜·M·迪尼托著,何敬、葛其伟译:《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15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④回归主流是指尽可能让将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一起生活,让他们从残疾人这一“支流”回归到“主流”。

【参考文献】

[1]汪海萍:《以社会模式的残疾观推进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载《中国特殊教育》,2006(9)。

[2]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

[3]孙莹:《残疾人经济生活保障策略考量》,载《中国社会保障》,2005(5)。

残疾人贫困与扶助论文

残疾人贫困与扶助论文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帮助的人群。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残疾人贫困与扶助。 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络。社会支持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之中,它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因为弱势群体一般是一个在社会资源拥有和分配权力上极度匮乏的特殊社会群体,非常容易遭受社会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络,

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题一 某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杜女士在为客户擦玻璃窗时,不胜从窗台上跌落,从此失去了双腿。家政服务公司给了她一笔数额不多的赔偿金。杜女士的丈夫对她和关心,为了多挣钱养家,又去做兼职。杜女士的女儿刚上小学四年级,但非常懂事,上学前后都细心地照顾妈妈。邻居也经常关照和帮助他们家。杜女士觉得丈夫和女儿很辛苦,内心十分愧疚,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一天,她趁着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便割脉自杀,幸好丈夫及时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 1.请简要说明残疾人的特点和需要。 2.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分析杜女士面临的优势和困难各有哪些 3.针对杜女士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案要点: 1.在我国,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的界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1分) (1)残疾人的特点包括:(4分) ①部分残疾人对外部世界的知觉范围受到严重限制,能力严重缺损。 ②部分残疾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渠道受到限制,能力严重缺损。 ③部分残疾人在自理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寻在较大障碍。 ④部分残疾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与正常人有很大差异。 (2)残疾人的需要主要包括十种: ①社会福利政策落实;②家庭扶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③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④ 就业政策倾斜;⑤康复与医疗救助;⑥伤残抚恤;⑦社会保险;⑧特殊教育;⑨文化生活照顾;⑩改善社会环境。 2.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分析杜女士的情况,其面临的优势和困难分别如下: (1)杜女士的优势。

①环境优势。杜女士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亲密,女儿与丈夫都很关心她,邻居与他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很关照他,能及时帮助她。 ②个人的优势。杜女士虽然失去了双腿,但上半身功能完好,精神正常,是一个为家庭着想的人。 (2)杜女士面临的主要困难 ①环境的缺失。杜女士的丈夫工作很忙,为了多挣钱养家,还在外面做兼职,陪伴杜女士的时间较少,不能很好地照顾她,也不了解杜女士内心的想法;杜女士的女儿尚且年幼,尽管上学前后都细心地照顾妈妈,非常懂事,但其他时间无法照顾妈妈的生活。杜女士所在社区没有为杜女士一家提供必要的帮助。 ②个人的缺失。个人层面是杜女士自己悲观、消极,觉得自己给家人增添负担。 3.针对杜女士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用的介入策略如下: (1)采取增能模式 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杜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残疾人常被视为弱势群体,被贴上许多负面的标签,并受到压制、排斥和歧视。因而,增能模式对残疾人特别有帮助。杜女士目前自认为自己没有用,是家庭的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面的性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于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 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通过确保杜女士的基本需求(衣食等)得到满足来增强杜女士改变的动机。对于杜女士谈到自己异于他人的经历给予富有同感的回应也能增强其改变的动机。 (2)运用优势视角 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也能起到激发动机的作用。对于杜女士,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可以激发她的改变动机,鼓励他人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杜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她战胜自我。 (3)为杜女士申请医疗援助,联系其所在社区为其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 (4)让杜女士和其丈夫倾心交谈,各自敞开心扉,使杜女士明白家人的关爱和担忧,消除其愧疚心理。

残疾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残疾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基本资料: 1、案主信息:郎某、男、39岁,情感性精神分裂症,无业 2、家庭成员 姓名关系年龄职业备注 郎xx 父子60 在家务农 黎xx 母子60 在家务农 袁xx 夫妻35 未知离家出走,无音讯 郎xx 女儿9 小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与家人很少交流 3、居住情况 跟附近的邻居相比,案主家所居住的楼房显得非常破旧,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是比较老的两层楼房,家里堆满了很多废旧的物品和衣物,家具较为简陋,家电比较破旧,居住条件很差。 (二)个案来源: 案主2005年4月因为精神健康出现问题被家人送往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检查,被诊断为情感性精神分裂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回到家中。曾经患有精神疾病使案主失去了工作,和朋友也失去了联系。妻子在他查出患有精神病时,离家出走,家中只剩下他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居住环境较差,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家人怕他出意外,出于关心常把他一个人关在家里,不允许他外出。案主情绪不

太稳定,病情反复发作,不肯吃药,甚至从2011年10月开始有了轻生的念头。案主的父母到村委寻求帮助,希望社工能开导案主,使他能放弃轻生的念头,并且按时吃药,接受治疗,后经社工家访及在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后经评估后确定介入。 二、问题分析 (一)案主经权威部门鉴定为精神残疾二级,发病前曾在部队当过年兵,是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后在工作,后因一次交通事故,将一人撞成植物人,需支付大笔医疗费,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神分裂; (二)案主发病前比较聪明,表达能力比较强,但发病后变得孤僻,觉得大家都很害怕他,他怕拖累了家里而产生轻生念头; (三)案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交际群体非常小,偶尔案主病情好点的时候,父母才会带案主外出,去村子周围逛一下之类的; (四)由于家庭困难加上案主的病情,村民、周围邻居对案主及其家庭基本不理睬,案主父母亲比较自卑,没有自信心。 三、服务目标及服务计划 (一)个案目标: 缓解案主病情,引导案主及其家庭正视目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第九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九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其特点,了解残疾人的主要问题与需求, 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 教学重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引导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残疾人的主要问题与需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作内容。 自学内容:残疾人的分类与基本特征,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课外作业: 1. 残疾人群的基本特点。 2.现代社会对残疾的认识与理解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对残疾人社会工作产生 了何种影响? 3、残疾人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与需求? 4、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5、试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法。 6、谈谈你对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与看法。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方法实务,邓恩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社会工作实务》,201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 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 (一)残疾人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有如下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法规所说的残疾人,主要包括肢体残疾者、听力残疾者、言语残疾者、视力残疾者、智力残疾者和精神残疾者6种。还有一些残疾人兼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残疾,他们属于综合性多重残疾人。

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作业及答案(一)单选题(2020.05.05)

形考作业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计100分) 1.残疾人事业和残障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是( A )。 A.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B.消除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的歧视 C.开展残疾人教育 D、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2.残障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努力维护残障者的合法权益,二是( B )。A.使残障者都接受教育 B.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残障者的生活质量 C.解决残障者的就业问题 D.健全有关残障者权益的法律法规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全面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是( A )。 A.《残疾人保障法》 B.《社会保险法》 C.《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 D.《残疾人教育条例》 4.残疾人回归社会,首先表现为经济方面,最重的社会障碍是(B )。 A.获得社会救助难 B.就业难 C.学习劳动技能难 D.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5.无障碍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 D )。 A.电视节目配字幕 B.电视节目配手语 C.出版物有盲文版本 D.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6.下列不属于物理性障碍的是( C )。 A.道路的路牙 B.建筑物的台阶 C.地铁站的坡型通道 D.卫生间的蹲便 7.下列哪类残疾会影响残疾人的创造性?( C ) A.肢体残疾 B.视力残疾 C.精神残疾与重度智力残疾 D.听力残疾 8.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是(B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9.每年的“国际残疾人日”是( C )。 A.12月1日 B.12月2日 C.12月3日 D.12月4日 10。2006年11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什么公约( A )。 A.《残疾人权利公约》 B.《残疾人公约》 C.《儿童权利公约》 D.《北京宣言》 11.我国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弃婴主要实行( A)制度。 A.福利院集中收养 B.家庭供养 C.社区供养 D.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12.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是( C )。 A.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B.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 C.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D.中国肢残人协会 13.杜绝先天性残疾儿出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下列哪种做法无助于降低先天性残疾儿的出生率( D )。 A.有遗传病的父母不生育孩子 B.来自地方病突出地区的孕妇进行严格的科学筛查 C.母亲孕期不接触放射线、甲及汞、农药等 D.孕期不参加体育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14.残疾人康复的最终目标是(C )。 A.感知觉的发展 B.就业 C.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D.享有政治权利 15.下列哪一理论是残障扶助中的核心理论( A )。 A.社会网络理论 B.正常化理论 C.回归社会理论 D.增能理论 16.残疾人生命意义的核心是( B )。 A.满足基本需求 B.有尊严的生活 C.改善生存条件,追求美好生活 D.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17.社会工作者遭遇伦理困境时要遵守伦理原则的优先顺序。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是(C)。 A.自由 B.隐私和保密

社工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 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 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因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借助医疗科技的基本知识,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6)鼓励张华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残疾人之间以及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 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案: 解析:本案例适合采用社会康复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本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它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人,二是关注个人和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关注个人环境系统。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教育、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三)

; 社会网络这个概念最初由社会人类学家所创,早在于1940年,李察夫-布朗(Redcliffe-Brown)已经用“人际网络”去比喻社会结构。1954年英国人类学家白恩士(Barns)采用了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去有效地分析一个挪威的渔村社区。至今,社会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里受到广泛的重视及采纳,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系统的方法去分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深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沟通模式及互动的理解。概括而言,社会网络理论有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1、所谓社会网络通常是指一群人之间所存在的特定联系,而这些联系的整体特点可以用作解释这群人的社会行为。或者也可以把社会网络视为一群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交换关系及特定角色。 2、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常常联系在一起,网络大多数情况下都扮演支持性的角色。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支持,通常被视为解决个人及社区问题的“第一线”问题,因为当个人遇到问题时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寻求相熟或亲密的人的协助,所以,社会支持网络无疑是补足正规社会服务的一种有效支持模式。 3、一般而言,社会支持网络至少可以表现出两大方面的功能:(1)能够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社会网络中的支持可以在两个关键性时刻介入,一个是在危机将会发生或刚发生后但在压力产生之前,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人去采取较乐观的态度或作较适当的准备工夫去减低压力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支持也可以在压力产生后但病态形成前产生作用,帮助个人采取较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或鼓励个人去执行适当的治疗程序。这些支持系统可以包括亲戚、朋友、互助小组及邻舍关顾团体等,而所提供的支持可能包括心理及情绪上的支持、协助日常生活上的细节、提供物质、金钱、技术及意见,等等。(2)能够起直接及整体的保护作用。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人融合进社会的网络之中,因此而强化个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帮助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当个人确知他是生活在一个寓支持性及关怀性的社会网络中,而他也主观地感觉到其他人时时刻刻都愿意提供适切的帮助时,他自然会感觉到自信、安全及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这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也自然能够帮助个人增加对危机及疾病的防卫性、预防问题及压力的产生。 4、社会工作在开展实务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一些社会网络介入策略来帮助个人及群体解决所面对的问题。(1)个人网络策略。这种最普遍被采用的策略,其重点在于强化服务对象的现存人际关系及他所处身的环境内有发展潜力的成员的互助能力。(2)自愿连结策略。这种介入策略是要帮助需要援手的人及可以提供协助的辅助者之间建立联系,建立一对一的辅助关系。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将服务对象与适当的辅助者配对,而这些辅助者通常是对某一些问题的处理较有经验及较关心,以致能对需要辅助的服务对象提供适切的协助。(3)互助网络。这种介人策略是把面对相同问题或具有相似兴趣或能力的人聚合在一起,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他们互相支援的功能。采用互助策略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尝试联系相同困难的服务对象成为互助小组,也可以把这些互助小组与社区内其他非正式组织联系成为网络,以达到互相支援及互相咨询的效果。(4)邻里援助网络。当采取这种介入策略时,社会服务机构通常以一个以地域界定的的社区为基础,然后尽力识别当中所存在的非正式辅助网络及区内的“自然辅助者”。这些自然辅助者可以在向邻里提供支援上扮演关键的角色。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去强化区内的非正式自然网络,把分布区内的大小网络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邻里援助网络系统,帮助区内孤立无援的人士。(5)社区授权网络。这种介入策略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一个聚合了非正式社区领袖的讨论场所,借以有效地反映区内各种群体的意见及利益。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去促进这些非正式领袖的沟通、联系及互助并建立网络,鼓励这些网络成员去共同参与及关心区内问题,形成社区内申述问题及倡议社区政策改革的声音。除了上述理论,还有标签理论、增权理论等理论用以指导残疾人社会工作,这些理论在本书的其他章节已有论述,在此不再介绍。

从社会公正看残疾人的社会排斥问题

从社会公正看残疾人的社会排斥问题 从社会公正看残疾人的社会排斥问题 正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 观古今中外的社会思想史,公正的观念可谓是源远流长,成为贯穿各个民族社会发展的思书籍《辞海》指出,公正是“社会、道德范畴和道德品质之一,指从一定原则和准则出做的相应评价;也指一种平等的社会状况,即按同一原则和标准对待相同情况的人和事条件的制约,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社会主义的公正观念体现在消灭人剥削人的社会制裕的原则中。”[1](p3867- 3868)所谓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范围之内,即便是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也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状态。差异是普遍的差异才能被视为是“合理和适当的”呢区分社会差异合理与否、适当与否的分水岭就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群体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罗尔斯说:“假定体制的结构是由平等的来规定的,那么地位较优越的人的较高期望,只有在其成为提高地位最不利的社会成员是正义的。”[2](p82)对于“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群体成员”和“最大利益”的理解,我会生活的基本条件”的概念。一是各项基本自由权;二是迁徙及择业自由;三是担任各利和特许权;四是收入及财富;五是自尊的社会基础。所谓“最大利益”,就是一个公变这种不平等的状况,直到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群体成员的利益无法再继续增加为利地位的群体成员”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才能缩小社会差别,增进社会融合,实现即公正的发展。 群体是“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2 条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这个定义改变了过片面看法,代之以社会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障碍为特征,不仅局限于器官的丧失或者不和心理、智力方面的残疾,全面地概括了残疾人的基本特征。结合罗尔斯“社会生活的

残疾人社工

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残疾人所做的社会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 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残疾人工作的理念: 平等、参与、共享. 残疾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康复:即最大限度的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的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发挥着医学不能替代的作用,例如社区康复就是动员社区资源促进残疾人动。 (2)残疾人教育:是残疾人享受权利和挖掘其潜能的重要措施,在残疾人教育方面,社会工可工作使受教育者获得更显著成效。 (3)劳动就业:是残疾人得以自立并展现其能力的最重要环节和措施。社会工帮助残疾人寻求位、帮助他们适应劳动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4)社会工可以通过咨询、介绍和指导促进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生活。 (5)在改善残疾人生活的物质和社会环境方面,社会工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残疾人社会工作涉及到残疾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到残疾人的活、发展等各方面内容。 工作方法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 (1)个人模式 个人模式是相应于个体型残疾的工作模式。个体型残疾的理论解释是个人责任论,即某个人的残疾是由于其个体的原因造成的,个人要为之负责。由于残疾的个人(或家庭)悲剧,个人也要承担在治疗残疾中的痛苦。残疾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既是肢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而个人因有不幸所导致的肢体或其他器官的残疾(严重创伤),则是他由一个正常人变为与常人不同的残疾人的来变化会使当事人及其家人常常会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使当事人及其家人难以适应。有人提出个人型残疾的哀痛理论,认为个人型残疾发生之后,当事人及其家人常常会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震惊怀疑或否认愤怒或焦躁忧伤和沮丧。 当残疾现象发生之后,当事人、其家人、医疗工和社会工对残疾的评估可能是不同的和有差异的。当事人及其家人常常会把残疾程度评价好些,即期望不会太坏。在这方面当事人的期望成分更大些。但对医疗工和社会工来说他们则要面对现实,即客观地评估残疾事实。这样,当事人家人医疗工和社会者就形成了一个由期望向客观过渡的序列。社会工首先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认知差异的状况,并要设法弥合这种差异以帮助当事人及其家人理智地对待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常常采取渐进沟通模式。即不但在关于残疾程度的沟通渠道方面是由当事者家人再进到当事人,而且在残疾真实状况的告知过程中也是渐进的,以利于当事人及其家人有思想准备,更易于接受现实。 而对个人型残疾社会工采取的主要是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要同残疾人及其家庭一起工作。而当当事人及其家人认同了残疾现实之后,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促成残疾人之间(或残疾人家庭之间)的互相支持就是必要的。 (2)社会模式 社会模式是相应于社会型残疾的工作模式。社会型残疾的理论解释是社会责任论,即认为某个人的残疾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的。社会在结构上、制度上存在问题使得某些个人受损,因此,社会应该为受损的个人承担责任。当然,即使社会型残疾其直接后果也是由某些个人来承担的。即某些人因社会问题而变成残疾,痛苦发生在这些人身上。与个人型残疾不同的是,对社会型残疾来说,个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损失应该由社会来补偿。 由于伤残发生在个体身上。因此,即使社会型残疾也会造成个人的哀痛。个人哀痛理论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学习目标: 了解残疾、残疾人得概念以及残疾人观念得变化 了解残疾得原因、种类以及残疾人得特征 理解残疾人权利以及权益得保护 了解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发展 第一节残疾与残疾人(主要内容) 残疾: 世界卫生组织把残疾分为三类,(1)功能、形态残疾;(2)丧失功能残疾;(3)社会功能残疾 汤逊德:五类残疾(1)畸形或损失;(2)临床症状;(3)日常活动功能限制;(4)由于异常而造成得残疾;(5)由于不利条件而造成得残疾。 残疾人: 残疾与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1)根据身心功能与身体结构分类 (2)根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分类 (3)根据障碍影响程度分类 (4)根据ICF分类 残疾人功能定义 损伤(impairment): 任何损伤或生理心理或解剖结构及功能不正常,这里关注得就是人体不能正常工作得部分。 残疾(disability): 由损伤导致得任何限制或能力缺乏,不能以正常人得方法完成动作或活动,关注得就是人们无法完成得任务。 残障(handicap): 对承受者得一种不利得状态,它限制或组织了承受者实现其社会角色得职能,关系到特定得环境与与她人得交往。 失能得原因与残疾得产生 预防 专业工作得干预:医药工作/卫生保健/教育;护理人员/康复人员;社会工作者/政治家 医学知识与社会工作任务 一个青年社会工作者,在一次案例研究会上,被指定管理一名女性四肢麻痹症病人,在接触她得新病人时候,她告知病人其对四肢麻痹证一无所知,但表示愿意学习,这位社会工作者与病人取得了一致意见,一起度过了一天,并且学习到许多相关得知识,为病人提供了满意得服务。 进行干预得架构 残疾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概念,把个人与社会在某方面联系起来。 经历这一概念提供了与社会结构得联系。 个体型残疾与社会型残疾 个体型残疾:残疾人所受得问题就是她们自身伤残得直接结果。 例:纽约大学医院(New York University Hospital)得社会工作者weller 与miller,观察分析了新得截瘫患者适应残疾,艰难地经历着四个阶段得过程: 第一阶段:震惊(shock)患者损伤患者得身体与精神在突然袭击下得及时反映,通常就是以哭泣与有时候精神极度不安而产生幻觉等为特征。 第二阶段:否定(denial) 拒绝接受以后不会完全康复得现实。 第三阶段:愤怒(anger) 经常将怒气发泄到周围行动自如得人身上,因为这些经常引起她们回想已经失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残疾人贫困与扶助-文档资料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残疾人贫困与扶助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帮助的人群”。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 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 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理论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 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 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 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 1.概念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疾人和其他身心障碍者开展的社会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环境障碍,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在医疗、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维权、社会救助、辅助用品用具等方面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服务。 2.特点 (1)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 (2)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①家庭 ②亲友与邻里 ③民间非营利组织 ④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⑤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 ⑥政府 ⑦志愿者 (4)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 (5)充分利用保障性政策 二、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经济困难 (2)住房困难 (3)婚姻难 (4)就医难 (5)社会交往难 (6)心理障碍 2.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交通不便 (2)体力劳动困难 (3)医疗困难 (4)社会服务难 三、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推动,也需要大量基层的残疾人工作者去努力实践。 2.家庭扶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 4.就业政策倾斜 5.康复与医疗救助 在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建立和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社会工作者要不断推动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使残疾人真正得到政策的照顾。

6.伤残抚恤 7.社会保险 8.特殊教育 9.文化生活照顾 尊重残疾人对自己生活选择的权利,需要全社会平等地对待残疾人,使他们有机会平等地获得资源,从而有机会施展能力,对自己的生活作出选择。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服务,以满足他们文化生活和相应的需要。 10.改善社会环境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一)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 1.学习《残疾人保障法》 2.了解残疾人社会组织 (二)开展政策咨询工作 1.掌握有关政策 (1)意外伤害赔偿问题 (2)劳动就业问题 (3)求学问题 2.如何接待咨询 (1)要向残疾人解释社会工作的性质和能够提供的服务范畴。 (2)虽然接待咨询并非专业性质的“接案”,很多情况下仅仅是一般性咨询,但也要认真做好接待记录。 (3)熟悉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及社会政策,给予尽可能详细的解释。 (4)适当地将当事人的问题转介到其他政府部门、机构、社会组织或社区。 (5)残疾的病人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在接待工伤、交通事故伤残或其他意外事故致残者时,要强调依法处理。 (6)解决各种问题都需要残疾人及家属的积极参与,对智力和精神残疾者的照料需要监护人参与。 (7)在接待咨询时,要认真查阅和收集求助者的各种信息以及必要的文字、影像等资料,并尽可能加以核实。 (三)支持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 1.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 (1)法律援助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公民。 (2)法律援助的条件 ①法律援助的一般条件 b.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由各地参照当地政府部门的规定执行)。 ②法律援助的特殊条件 ①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②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③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

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作业及答案(二)多选题(2020.05.05)

形考作业2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计100分) 1.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有如下定义“残疾人是指在(A、B )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A.心理 B.生理 C.人体结构 D.四肢 2.《残疾人保障法》保障的残疾人,主要包括(A、B、C、D )。 A.肢体残疾者 B.听力、视力残疾者 C.智力残疾者 D.精神残疾者 3.残疾人享有哪些权利?( A、B、C、D ) A.社会福利权 B.社会保险权 C.社会优抚权 D.社会救助权 4.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 A、B、C、D ) A.康复工作 B.特殊教育 C.劳动就业 D.社会适应 5.残障社会工作对残疾人有哪些功能?( A、B、C、D ) A、提供物质帮助 B、给予心理支持 C、促进能力发展 D、维护合法权益 6.残障社会工作的开展,对社会具有什么功能?( A、B、C、D ) A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B.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C.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D.促进社会文明与良好道德风尚发展 7.残障社会工作与多个学科有密切关系,这些学科主要指( A、B、C、D ) A.医学社会学 B.伦理学 C.康复工程学 D.医学心理学 8.改善残障者的生活质量着重要做好( A、B、C、D )方面的工作。 A.建设无障碍环境 B.残障者特殊用具的配置 C.组织残障者参加社会活动 D.调动残障者工作的积极性

9. 目前我国的残障社会工作具有( A、B、C、D )特征。 A.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 B.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C.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D.充分利用保护性政策 10.残障者的社会福利政策,可以反映(A、B、C、)。 A、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B、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C、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 D、一个社会的正义程度 1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多项保障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包括( A、B、C、 D )。 A.社会福利政策 B.法律援助制定 C.医疗救助制定 D.就业政策 12.对残障现象的出现,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 A、B、 D ) A.社会代价论 B.标签理论 C.回归社会理论 D.社会排斥理论 13.残障者面临的社会排斥最主要的有( B、C、D )。 A.政策排斥 B.意识排斥 C.教育排斥 D.就业排斥 14.根据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下列哪些不属于残疾( A、C、D )。 A.身体内脏器官缺损 B.偏瘫 C.一只眼睛失明 D. 自闭症 15.采用社会网络策略开展残障社会工作,可以采取如下哪些形式?( B、C、D ) A.环境策略 B.自愿联结策略 C.邻里援助网络策略 D.社区授权网络策略 16.开展残障社会工作,要遵守的专业伦理要求有(A、B、C、D)。 A、平等对待残疾人 B、保守秘密,尊重残疾人的个人隐私权 C、尊重其他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员 D、为残疾人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满意的服务 17.下列哪些是社会工作者开展残障工作要遵守的伦理原则(A、B、C、D)。 A、保护生命

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题目答案

1无障碍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和( )。C. 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2 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是()。D. 美国 3残障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努力维护残障者的合法权益,二是( )。C. 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残障者的生活质量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全面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是( )。 C. 《残疾人保障法》 5残疾人回归社会,首先表现为经济方面,最重的社会障碍是( )。A. 就业难 6关于残障社会工作与医务社会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残障社会工作以社区康复为重点 7下列不属于物理性障碍的是( )。D. 卫生间的蹲便 8残疾人事业和残障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是( )。A. 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9 2006年11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什么公约( )。C. 《残疾人权利公约》 10每年的“国际残疾人日”是( )。A. 12月3日 1残疾人康复的最终目标是()。B. 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2杜绝先天性残疾儿出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下列哪种做法无助于降低先天性残疾儿的出生率( )。D. 孕期不参加体育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3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是( )。C.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4我国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弃婴主要实行 ( )制度。A. 福利院集中收养 5社会工作者遭遇伦理困境时要遵守伦理原则的优先顺序。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是()。C. 保护生命 6残疾人生命意义的核心是( )。C. 有尊严的生活 7社会支持网络的哪种特性是保持社会支持得以延续的最重要条件。()B. 互惠性 8下列哪一理论是残障扶助中的核心理论( )。B. 社会网络理论 9()在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A. 家庭 10 1990年通过的哪像法律,被称为是中国残障者扶助政策历史上的里程碑。()B. 《残疾人保障法》 1各地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由当地残联规定,但不得低于()。B. 1.5% 2一个核心家庭包含的次系统中最重要的是()。D. 夫妻关系 3寄养年满( )周岁的儿童,应当征得被寄养儿童的同意B. 10 4在社会工作的各种沟通技巧中,主要的工具是()。C. 语言 5下列哪类不属于肢体瘫痪者()。D. 风湿病人 6我国的助残日是()。A.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 7融入为本的社会支持模式认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有赖于社会的帮助,更取决于()。A. 自身的素质和奋斗 8 ( )是孤儿和弃婴重返家庭、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B. 收养 9下列哪种心理特征是残障者最主要的心理特征( )。B. 悲伤 10下列哪类人不会对家庭结构造成重大影响()。C. 运动外伤病人 1轻度智障人士可从事的简单社会劳动中不包括()。B. 电脑程序员 2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残障社会工作总体情况的是()。B. 农村残疾人得不到切实服务 3下列哪类残障者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最强A. 聋哑儿童 4下列哪项是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的重点()。B. 盲人就业 5精神病人经治疗()年以上仍未痊愈而时有发作,属于残障。B. 一年 6在社会保障领域,下列哪项残障社会工作不参与()。C.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7下列哪类不属于听力残障()。C. 听力残留轻度影响听说交往 8盲人的特殊用具不包括()B. 导盲犬 9造成智力障碍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D. 出生缺陷 10下列哪类不属于视力残障者()。B. 老年人白内障致盲,可手术复明

心理学视角的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

?专题?心理学视角的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 赵立芳1,张杨2,田宝1 [摘要]随着社会残疾观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帮助智力残疾人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不仅仅是特殊教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的热点问题,同样也是心理学家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促进智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心理学家应该从个体和社会支持系统两个水平为智力残疾人的提供评估、干预和支持,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社会融合工作;心理;智力残疾;康复;综述 Perspective of Clinical Psychology of Practice of Social I nclusion of I ntellectu ally Disabled Adults(review)Z HA O L i2f ang,Z HA N G Yang,T IA N B ao.Psycholog y Department of Capital N ormal Universit y,B ei j ing100089,China Abstract:As social views on disability changed,how to support intellectual disabled adult so they can be involved in ordinary social life is not only the hot topic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system,but also the concern of psychologists.For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clusion,psychologists should provide assessment,intervention and support for intellectual disabled a2 dults at personal and social supportive levels,and relative policy advices for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included. K ey w ords:social inclusion practice;psychology disability;rehabilitation;review [中图分类号] R4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29771(2008)0520404203 [本文著录格式] 赵立芳,张杨,田宝.心理学视角的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5): 404—406. 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界提出“正常化”的理念,人们对残疾的认识由以往的视残疾为病患、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纯医疗模式逐渐转变为一个以权利为本、关注潜能和消除障碍的社会模式[1]。这种转变趋势标志着智力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改革,即要采取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方式,进一步消除阻碍智力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障碍[2],这也正是社会融合的工作方针和根本目的。 目前,国内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的主要困难体现在生活和就业两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水平偏低,缺乏康复训练,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较弱;社会支持相对比较薄弱,就业机会少,缺乏持久有效的支持性就业服务,社会对智残人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不少地方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智力残疾人及其亲属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影响到了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心理学家在智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过程中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效用呢?本文从个体与社会支持系统两个水平,列举了国内外心理学家在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领域的关键性研究结论和操作建议,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启迪,以促进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顺利进行。 1个体化支持 1.1能力评估 根据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R)对智力残疾的定义,智力残疾是一种障碍,特征是智力功能以及适应行为两方面有显著的限制,表现在概念、社会和实践适应技能方 作者单位:1.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北京市100089;2.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秦皇岛市066000。作者简介:赵立芳(19812),女,山西霍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智力残疾、动机与情绪、人力资源管理、沟通。通讯作者:田宝。面[2]。据此,社会融合工作的第一步需要心理学家对智力残疾人的智力水平和适应行为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他们所需要的支持程度,并制订相关的康复计划和职业规划。 智力评估通常以智商作为衡量指标,个体标准化智力测验得分在75或70以下则表明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平均水平[3],并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伤,计算、推理、注意力、记忆力和方向定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适应性行为的评估关键在于确定智力残疾人的困难行为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建议可行的解决方法[4],主要包括自理和家庭生活行为、活动、理解和交流能力、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以及教育、就业和社会活动的评估。 评估工作不能脱离文化和社会环境独立进行,需要考虑文化多元性带来的差异性,并兼顾个体多样性和独特反应。评估过程要遵守非歧视性评估原则,即以生活和就业安置为目的的评估不得带有任何文化偏见,并且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和家长参与原则。 关于评估工具的使用,心理学家可能无法做到事必躬亲,所以一定要把标准化测验控制在合格的使用者手里。在培训测验使用者时,应该让他们了解系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后果负责,同时认识到测验的局限性,并对测验结果保密。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智力功能障碍并不属于智力残疾,需要在评估中加以区分,它们分别是学习障碍、脑损伤、孤独症和老年痴呆症。 1.2职业匹配 在对智力残疾人的就业安置过程中,心理学家首先对各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相关社会技能进行工作分析,然后根据智力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偏好进行工作匹配,根据二者之间的匹配性来帮助智力残疾人找到合适的工作。当为智障者找到合适的工作后,进行相应的工作培训,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