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2015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与韦伯

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李海涛*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为社会层级研究提供了两种不同分析范式。它们在理论性质、分层标准和意义背景上都存在诸多不同,并且具有不同的理论解释力和判断力。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在从动态方面解释大型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上具有优势,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在解释静态的社会分层格局和个体地位方面显得更胜一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阶级观韦伯社会分层理论比较政治学

人是社会和政治活动的主体。在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人由于掌握资源的不同而居于不同的层级,对资源标准的确定以及对社会层级的划分向来是政治社会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就理论形态来说,在对社会分层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和韦伯的研究具有标识性意义,他们的基本范式和核心观点之间具有某些相似的成分,同时也存在许多重要的分歧,这些分歧造成了后来各种“阶级分析”和“社会分层研究”的分野。按照《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说法,两位大师有关分层的理论构成这一领域研究中的两个极点,“可以设想各种阶级理论是沿着一

*李海涛,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条连续线排列的。这一连线的两极完全可以视为由马克思和韦伯的经典理论分别占据”①。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阶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如同商品这一概念包含人类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一样,阶级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中也包含人类政治活动的核心内容。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对抗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特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物质关系的体现,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人类政治生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经济生活的研究,从经济社会的深层本质来透视政治是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研究的重要贡献。可以说,在经济与政治之间建立联系的基本概念就是阶级。

1.阶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相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阶级的存在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现象。在原始状态下,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为低下,没有剩余产品的人类只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才能免于饥饿和死亡,而没有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现象,也就没有阶级的存在。在那样的时代,总体利益的一致使得社会秩序单靠传统习惯的力量就能得以维系。所以摩尔根说,在原始社会“一种强有力的民主精神弥漫于整个机体之中”②。但历史的辩证法在于,原始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本秩序的维系所提供的条件,恰在于没有发展出独立的利益诉求,而当出现独立的利益诉求时,这种维系的条件也就不复存在。这样的一种历史转折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当除了维持生存的需要外还有着剩余产品时,私有制和剥削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从而也打破了原始的平等状态。不同的人占有物品的多寡不同,于是便出现了富贵者和贫穷者;不同的人在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于是便出现了支配者和受支配者;不同的人因不同的地位而获得不同收益,于是便出现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这就是阶级的分化。

从生产所推动的历史发展中找寻阶级产生的根源是马克思研究阶级的贡

①②〔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英文版)、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134页。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139页。

2015年第1辑总第14辑

献之一,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言:“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①不过究竟如何来界定阶级,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表述,但从他们对阶级的用法中,我们多少可以辨明它的含义。对马克思而言,阶级是一种源于经济差别的实在的大型社会群体,这一理解同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在谈到阶级划分的标准时,马克思又否定了后者对阶级的界定,即把“收入和收入源泉的同一性”作为阶级界定的基础。此外,他也否定了阶级是由收入的多寡、行业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别所决定的论断。马克思认为这些理解太经验化和表面化,如此导致的阶级划分可以无止境。他试图对阶级做出超乎现象的把握,找出阶级所依据的因素。“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阶级所依据的因素,如雇佣劳动、资本等等,阶级又是一句空话。”②这些因素显然不在分配或消费的既成状态中,而是隐藏在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中,因而阶级意味的不仅仅是社会成员各个方面量的差别,而且是一种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这就是人们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关系,它从根本上规定了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共同的生活情境与利益。这一思想在马克思区分现代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而被迫出卖劳动力的无产阶级上表现得十分清楚。

依照这一思路,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给阶级下了一个我们现在常用的完整定义,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③

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06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4页。《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1页。

2.阶级是连接经济与政治的纽带

从上述分析可知,阶级首先是作为一种经济领域中的特定集团出现的,是生产活动中居于不同地位的主体。当放宽历史的视界时,我们便不难发现早期的阶级分化对人类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国家的起源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国家的性质上。就第一种影响而言,原始时代的平等局面被打破时,由于利益分配所产生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便不可避免,当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严重的不稳定和失序状态,为了维持起码的秩序和稳定就必须有一种独立的力量来调停阶级的冲突和矛盾,这就是国家。所以,恩格斯指出:“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①由于国家是阶级产生之后的产物,所以阶级便具有了基础性政治主体的特性。就第二种影响来看,它导致了国家在形式和实质上的二元矛盾。就形式而言,国家似乎是一种中立的调停机关,任何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总是通过意识形态宣传将国家打扮成全社会的普遍代表,如果这种宣传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政权便获得了行使社会控制的合法性基础。但是,各个阶级之所以渴望占有国家政权,并不是出于国家在形式上的中立性,而是出于国家借助各种暴力手段行使政治统治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这种特性意味着,只要掌握了国家政权便可以使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并在整个社会普遍推行。一般来说,在经济上强大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会在国家政权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因而也就成为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于是我们便不难发现阶级是连接经济与政治的纽带,它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然后才是一个政治主体。什么样的经济生活便决定了与之具体对应的政治生活,阶级作为特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便同时具有了它的政治情感、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从而也就成为特定的政治目标的追求者。这种连接性表现在以下诸方面。一是基于共同的经济地位而产生政治倾向的一致性。在生产关系中享有相同地位的阶级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当他们感到这种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89页。

2015年第1辑总第14辑

共同的利益受到威胁,或者保护和满足这种共同利益的要求变得较为迫切时,他们在政治上便会产生大体一致的反应,形成基本相同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态度。这是一条制约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此的认识和把握,乃是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阶级制定正确战略和策略的前提与基础。二是基于共同的生活方式而产生心理习惯的相似性。从古至今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个阶级就总体而言都有其特殊的情感取向、价值偏好、心理习性和精神气质,可以称之为阶级本能,这种本能由特定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所决定。一般而言,大体相似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种自然的环境,它易于使阶级成员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相互感染,产生相似的心理,并以朴素的社会化方式实现价值取向的人际沟通和代际传递。虽然从发展的水平来讲,阶级心理还只是一种自发倾向,但它作为形成自觉阶级意识的感性基础,对于阶级的政治整合与政治动员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三是基于共同的历史命运而产生理想追求的聚合性。由于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处于相同的地位,同一阶级的成员不仅在当前的生存方面,而且在未来和长远的发展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命运。这是产生阶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客观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将本阶级主导性的政治价值、政治原则、政治理想、政治目标提升与表达出来,然后通过启蒙宣传、灌输教育等政治社会化方式,使之得到阶级成员的理解、认同和信奉,那么,这个阶级也就由“自在”达至“自为”,在自觉的水平上内聚成一个有着共同理想追求的行动整体。

3.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从其产生之日起就采取了对抗的形式,数千年来的政治文明史正是阶级对抗的主体和形式演变的历史。在阶级社会,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由于经济利益的对立,所以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对一些人是好事,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一个阶级的任何新的解放,必然是对另一个阶级的新的压迫。”①一切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总是将自己标榜为全社会的代表,强调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利益的一致性。自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以来,统治阶级对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196 197页。

被统治阶级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压迫,而被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不得不组织起来进行反抗和斗争。因此,在存在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里,阶级斗争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事实,这种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并且是无法掩盖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更替是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的结果。在阶级社会里,这些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的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就是说,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之间的斗争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反映了时代中最本质的东西。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以基本阶级间的斗争为中心,在其余阶级参加之下,社会生活汇成错综复杂、波澜壮阔的历史局面。这种斗争表现为实现社会发展的质变和量变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质变时期,阶级斗争通过社会革命的形式,推翻旧阶级的统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从而推动新旧社会的更替。任何社会制度的变更和发展,都是历史上先进阶级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垂死阶级的反动统治的质变过程。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为了反抗统治阶级日益加剧的压迫和剥削阶级不断地进行斗争,而每一次斗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打击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它做出某些让步,从而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与马克思主义对阶级的研究不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开创了另外一种思路。韦伯的分层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马克思的影响,他的阶级观点同马克思有相通之处。但总的来说,他的分层理论和马克思是大相径庭的。

1.社会分层的概念和标准

与马克思主义将生产关系当作阶级分类的标准不同,韦伯并不认为可以用单一的标准去统一概括人们的各种社会差别。在韦伯的分层理论中,有三个概念是十分重要的:阶级、等级和政党。而要理解这三个概念,就要首先知道韦伯所说的权力的概念。在韦伯的分析框架中,权力是指“一个人或很多人在某一种共同体行动中哪怕遇到其他参加者的反抗也能贯彻自己的意

2015年第1辑总第14辑

志的机会”①。任何一种法律秩序只不过是对共同体内部的权力进行分配,既对经济权力进行分配,也对其他权力进行分配。一个既定的政治共同体存在三种性质的权力分配,它们分别产生阶级、等级和政党。阶级的真正故土在“经济制度”里;等级的真正故土则在“社会制度”里,即在“荣誉”分配的领域里,并且由此开始,相互对立,影响着法的秩序,反过来又为法的秩序所影响;而政党的故土原则上在“权力”领域里。②在这三者中,韦伯所理解的阶级概念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有所不同的是,虽然阶级同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有关,但更多是取决于韦伯所说的“阶级地位”。阶级地位是人们获取货物供应、外在生产地位以及提供内在生活命运的典型机会,这种典型机会是在一个既定的经济制度内部,产生于对货物或取得劳动效益的资格支配权力(或者缺乏支配权力)的规模和方式,或者产生于为获取收入或收益对它们的应用的既定方式。在此基础上所理解的阶级是指处于相同阶级地位的任何群体。这一个概念并不具有整体性的意义,它只不过是处于同一阶级情境的所有社会成员。

与阶级分层所依据的经济标准不同,等级的分层则是按照荣誉和这种等级层次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来划分。等级分类在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中并没有一席之地,即使在涉及类似等级的地方,如贵族、奴隶、传统社会中的各种等级时,马克思也是把它们放到阶级划分的框架中来考察,而韦伯则更强调它们的独立意义。韦伯将等级理解为凭着积极的或消极的特权对社会荣誉的占有,“同纯粹由经济决定的‘阶级状况’相反,我们想把人的生活命运中任何典型的、由一种特殊的———不管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受与很多人的某种共同特点相联系的‘荣誉’的社会评价所制约的因素,称为‘等级的状况’”③。等级典型地建立在生活方式、正规教育、职业声望之上,在实践中,它往往通过婚姻、共同生活、对特权的获取方式的垄断性占有或对某种获取方式的厌恶以及其他种类的地位习惯表现出来。

与阶级和等级并列的政党显然不是分层的单位概念,韦伯也认为,从结构的角度看政党同其他类型的组织居于同一类型,但从社会权力分配的角度来看,政党则表现政治权力的获取方式。政党是典型的追逐权力的组织,其

①②③〔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第246页。〔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第260页。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第252页。引文略改。

目标无非在于党的或其成员的各种利益。政党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组织实体,因此人们在科层组织中的地位也会构成权力分配的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层面。以上这三个方面往往被后来的西方社会学家视为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如英国社会学家马歇尔在其《公民与社会阶级》一文中就是根据韦伯的理论进一步提出社会分层中有三方面的因素,即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在起作用。这种阐释虽然并不完全与韦伯的原意相吻合,但确实有益于澄清韦伯有关分层标准的基本观点。

2.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

韦伯并没有给出一个像马克思阶级结构那样明确的分层模式,在他所建构的概念框架中,阶级关系和社会成员的各种地位都有很大的交叉性,韦伯的分层理论只是使人们去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分层现实。韦伯将阶级分为三种大的类型:由财产差别来决定的有产阶级、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职业阶级和由使个人流动和代际流动既容易又典型的阶级情境构成的社会阶级。有产阶级又可以分为享有特权的有产阶级和受到特权损害的有产阶级:前者的主要意义在于排他性地获取高档消费品、垄断剩余财富的积累、垄断源于储蓄的资本构成(即对以贷款形式使用财富的垄断及其相应的对商业经营地位的控制)、垄断高档地位和教育的特权,它的典型代表是收入来源于土地、矿产、装备(工厂和设备)等的各种食利者、债权人等;无特权的有产阶级主要是指被剥夺自由的人、破落阶级成员、负债人和穷人;介乎两者之间存在许多依赖其财产或所攀附的技术为生的中间阶级,如农民、工匠和各种职员等,其中一些如企业主、无产者也可以归入职业阶级。职业阶级也被分为享有特权的职业阶级和受到特权损害的职业阶级两种类型:前者的典型代表是企业家,如商人、船主、工业资本家和农业资本家、银行家、金融家,有时也包括具有卓越才能和受过卓越教育的“自由职业者”及掌握垄断性技能的劳动者;后者主要是指各种不同技艺的工人,如熟练工人、半熟练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介乎两者之间的也是各种中间阶级,如独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还有各种职员等。社会阶级包括四部分:整个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白领雇员和公务员),通过财产和教育而享有特权的阶级。韦伯在这里试图通过提供一种分析性的阶级类型去把握阶级分层的经验事实。这样看来,阶级之间很难划分出一条清晰的界线,特别由于市场因素的作用,阶级时刻处于分化之中,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马克思意义上的阶级对立对韦伯来说是很难存在的,正如韦伯

2015年第1辑总第14辑

所说:“原则上讲,对于任何种类的享用货物、生产手段、财富、获利手段、劳动效益的资格等的支配权力,都会构成一种特殊的阶级地位……从一种阶级地位向另一种阶级地位的过渡,是十分不同、而且是不稳定的,因此,‘社会’阶级的统一性打上了极为不同的烙印。”①

对于等级的分类,韦伯将之划分为三种:生活方式以及职业的等级、基于等级出身而继承了魅力的等级和通过占有政治的或僧侣统治的权力的等级。一方面,这些等级可以存在于阶级内部,也可以横跨阶级,等级地位可能建立在某种特定的方式或是模糊的方式的阶级地位之上,然而,它并不仅由阶级地位所决定,如货币财富和企业主的身份本身并非就是等级的资格,尽管它们可以导致特定的等级资格,反之,毫无财产本身也并非就是不具备等级的资格,虽然这也可能导致这一结果。而另一方面,等级地位可能一起或者是单独制约着阶级地位,但并不与其相一致,如一位军官、官员或大学生的阶级地位可以依其财产之多寡而决定,他们的阶级地位可能极不相同,但其等级地位并无二致,因为由于教育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的性质,在对等级来说至关重要的根本点上是完全相同的。

在韦伯的分析框架中,等级的发展一般是让一个团体或有资格的个人占有特权的一种形式。任何对机会尤其是对统治机会的固定的占有,都会倾向于导致等级的形成。而任何等级的形成都倾向于导致对统治权力和获益机会的垄断性的占有。职业阶级生长在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的基础上,而等级却首先产生和存在于团体的垄断性的社区捐赋的,或者封建的或者等级世袭的需求满足的土壤里。如果社会划分主要是按等级进行的,这个社会就应该叫作“等级的”社会,而如果主要按阶级划分,则应该叫作“阶级的”社会。三种阶级当中的社会阶级最接近于等级,而职业阶级则离等级最远。

概而言之,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从多维的角度来看待社会成员的各种差别,社会分层体系被视为由多个性质不同的系统相对独立地构成,它们分别反映了社会成员地位的不同层面。正因如此,韦伯的分层理论历来强调的是分层中社会成员的个体性和个体地位的不一致性,而不是分层中统一单位的整体意义,这一倾向使他给我们的分层形象更趋近于复杂的现实世界。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第334页。

三两种理论的比较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马克思和韦伯都试图对社会分层现象做出超越经验的解释,并通过建构理论框架来把握现实中的分层问题。尽管马克思和韦伯都看到了社会分层现象的复杂性,都看到了分层现象对人们行为和意识的影响,都试图将这些现象放到因果关系中加以解释,但是他们却各自站在了不同的方法论立场上,同时也对分层现象的复杂性做出了不同的处理。

首先,从理论的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建立在对现象的本质进行抽象的基础之上,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则属于分析性的类型学概念框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别,原因在于他们各自的方法论立场使他们对阶级和分层现象的复杂性采取了不同的态度。马克思对阶级采取了一种整体论的观点,阶级和阶级结构都被理解为一经存在便不再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体和实体关系,个人从属于一定的阶级,阶级对个人来说是独立的,因此各个人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条件是早已确定了的由阶级所决定的生活境况,从而使这种对阶级的分析具有一种整体化的特征,阶级可以代替个体成为政治和社会行动的承担者。韦伯则对阶级采取了一种唯名论的立场,阶级在他看来并非真正的社会群体,只不过是处于共同经济地位或阶级情境的个人集合,等级和政党也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社会权力领域中处于特定情形下的偶然状态。韦伯之所以将分析重点放在个体而非集体,这与他一贯坚持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有密切的关系,在他看来,只有个体才能使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成为可能,任何把行动归于大型集体的做法都是不适宜的。在这种意义上,阶级也只能被视为仿佛个体的社会存在。因此,在对待分层现象时,韦伯强调的是概念框架和范畴对经验事实的统摄,而不是像马克思那样通过对经验事实的剥离和抽象得出命题和规律。他主张为了把握现实的因果关系,人们必须首先建构各种“非现实的因果关系”,从事一种所谓纯粹分析。所以,他在处理分层现象的复杂性时采用的是一种强调各种因素构成的类型框架,这种“类型”并不反映现实中的各种关系,而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这些关系做出的创造性的建构。与此相对照,马克思更关注的是分层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在看待分层现象的复杂性时同样坚持了他所主张的辩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批判的,强调从事物的矛盾运动中去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关系。结果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在克服现象的复杂性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简明的

2015年第1辑总第14辑

阶级模式,而韦伯的方法在清理现象的复杂性的同时保留了这种复杂性。

其次,从分层的标准来看,马克思主义将阶级划分的根源归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并主要在经济决定论的意义上看待分层问题,而韦伯则是从经济、社会和政治多维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分层问题。这一分歧常常被理解为分层标准一元与多元的对立。造成这一分歧的原因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方法论的差异外,更为直接的原因恐怕还是他们对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其实,马克思不但注意到阶级内外的各种阶层和等级,而且也注意到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其他地位不一致的情况。不过,马克思是在阶级的框架中看待它们的,认为它们终究从属于阶级划分;同样,马克思也是在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上强调阶级经济地位的首要意义。如果他不在社会成员的诸多社会差别中确定具有决定意义的本质差别并离析出各种可能掩盖真相的细枝末节,社会分层现象的基本脉络及其动向就不会呈现出来。而韦伯关心的是现象而非本质,是个体而非整体,是结构而非过程。对马克思来说无足轻重的因素(如职业因素)对韦伯却有着相对独立的意义,分层的多元标准显然更有利于他把现实置入易懂的概念框架中。韦伯的类型概念框架并不假定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但这并不妨碍对它们的相关性加以实证性的考察。

最后,从他们各自理论的意义背景上看,马克思理论的阶级意义依附于动态的宏观历史过程,而韦伯的分层框架的意义背景则是基于个体性的社会行动以及这种行动得以展开的静态社会关系结构。对马克思而言,阶级不但是历史地产生并且也将历史地消亡于历史过程中,阶级是社会的行动主体,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最重要的动力,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活跃力量。在政治舞台上,阶级总是扮演着主要角色。特别是现代无产阶级,当它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使命,从而成为“自为阶级”时,整个阶级的革命行动将促成历史最深刻的变革。所以,马克思总是在广泛的动态历史进程中来考察阶级和阶级结构,并针对这一意义背景来阐明阶级的性质和作用。换言之,这一意义背景也要求强调阶级的整体性、客观性,要求相应的科学抽象,以便从宏观上把握阶级同社会变革的关系。正是在这一意义背景下,马克思创立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不过是这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比,韦伯的分层理论则属于结构分析,虽然他也常常从历史的或宗教史的角度讨论阶级或阶层问题,但他的分层概念显然不具有历史意义。韦伯分层研究的

意义背景是个体行动以及这种行动同广泛的社会制度体系的联系。他把社会学的任务理解为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借此对社会行动做出因果性的说明,社会行动作为一种交互性行为离不开人们赋予它的主观意义。在他的分层类型框架所建立的因果联系中,个人地位的各个方面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利于对个体当前的行动及相关群体行为的理解。他的分层理论的目的是要说明分层对于一切相关成员的影响。随着意义背景的转换,被马克思忽略的各种因素对韦伯都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无产阶级的个体成员所从事的职业性质、受教育程度和在科层组织中的地位对这个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在历史中的地位才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对他们个人本身却不是无关紧要的。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有时可能比他们的阶级归属更为重要。

以上比较的三个方面在他们的理论中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视为两大分层范式。前者比较适用于从动态方面解释大型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而后者则更适用于解释静态的社会分层格局和个体地位的方方面面。

论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在中国的当代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在中国的当代意义 摘要: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复杂多样,世界总体形势亦是纷繁复杂,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在当代的适用性遭到质疑和挑战,但历史告诉我们,新形势下我们更加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阶级阶层分析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来指导现实,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后经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今天,在世界总体形势渐趋复杂多极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分化,社会矛盾凸显,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是否还具有现实性和适用性遭遇了质疑和挑战。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对当代中国的指导作用,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阶级观 马克思,恩格斯阶级观的基本观点可以用马克思在给致魏德迈的信中的三句话来体现。即“(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社会范畴 首先,阶级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现象。马克思认为,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恩格斯则明确提出阶级的存在是以生产力不足为基础并将被生产力的充分发展而消灭。 其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

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占有或不占有)不同,在社会组织、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挥、统治或服从)不同,参与分配的方式和取得收入的数量不同,因而区分为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再次,阶级是一个社会范畴。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表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1.2无产阶级专政 “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列宁还阐发了无产阶级专政“不与任何人分掌而直接凭借群众武装力量的政权”的阶级性质和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的条件下的继续。斯大林肯定并继承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同时他提出阶级斗争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决定性力量”,阶级斗争将愈加尖锐化以及“通过无产阶级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的主张。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阶级观 2.1重视阶级和阶级斗争 毛泽东非常重视阶级及其阶级斗争,1925年他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将中国社会分为5个阶级以此来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他说“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打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8]并在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的特征,由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她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性为基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和实践,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特点;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具有创造性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时间的基础上,理性认识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它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的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其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指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有条件性,有限性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特点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一、前言 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产物。在阶级阶层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任何社会都有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不存在阶级斗争,但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必然也存在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的矛盾。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缺失和市场的无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较大的差异。基于社会资源分配和再分配而产生的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的核心问题。阶层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的重大问题。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试图比较全面地勾画或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具体画面,其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笔者对此社会分层理论作简要的梳理。 二、理论来源 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很多,其中有代表性和影响的,一是马克斯·韦伯的“多元体系观”,认为在一个社会内存在着阶级、身份群体、政党二种“政治仗同休”,其中,阶级与经济秩序相联系,身份群体与社会秩序相联系,政党与政治或法律秩序相联系。二是帕森斯、默顿等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社会分层观”,认为社会差、地位差、收入差、贫富差是社会统一体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即差别是天经地义的。三是马克思的以阶级划分为核心的社会分层观。他认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一定阶段上,也就是在私有制和国家出现之初。此外,马克思还谈到过阶级的进一步分层问题,有过“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表述。“由于现代化过程的加剧,阶层的分野是不可避免的”。陆学艺的理论就基于马克思的理论之上建立的。

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几个基本规定

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几个基本规定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阶级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并由其后继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他们是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阶级学说的。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它系统地分析了阶级的产生、发展与消亡、阶级划分的标准以及阶级的相互关系。3.1.1阶级概念:作为经济范畴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的形成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这就不但指认了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也说明了这一范畴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们看来,阶级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曾经指出:“所有这些资产阶级关系都是阶级关系。”“阶级对立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迄今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由这种方式所决定的交换关系上的。”对此,恩格斯也做了重要的论述:“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直接相互对立的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于纯粹经济的原因。他说,“这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它们的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生产力得到一定的发展是阶级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奴隶制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对抗

的社会考察之后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列宁在他给阶级下的定义中也十分明确地指出阶级是经济关系的产物,是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物,是经济关系所产生的不同社会集团,这也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形成是由于经济原因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 3.1.2 阶级形成根源:分工和私有制 生产力的发展就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产品的交换,生产资料私有制也随之出现。 原始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得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了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劳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氏族公社占有的生产资料慢慢转变为家庭占有的私有财产。三大分工还将人们分为不同的职业集团。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这些不同的职业集团就成了不同阶级演化的起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具有相同意义和作用的事情。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阶级是在人类社会出现真实的分工的时候才产生的。对于这一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反杜林论》中有过很多经典的论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财富增加并且生产领域扩大的同时,在既定的总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地带来了奴隶制。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促进了新的阶级的划分,“除了自由人和奴

论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

论文关键词:目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现代性 论文摘要:马克斯·韦伯主要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他将合理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的合理性,另一种是价值合理性。马克斯·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价值合理性逐渐衰落,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探讨现代性的重要资源之一。 马克斯·韦伯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是古典社会学家中第一个以合理性概念为工具分析资本主义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本质的理论家。他的合理性理论影响了卢卡奇、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等几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曾坦言:“从理论的发展史来说,马克斯·韦伯是我理论的出发点。”…韦伯的合理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学术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等著作中。在这些著作中,韦伯描述了合理性的种种表现,阐明了合理性的概念,以合理性概念为解剖刀,对现代社会做出了精神文化特征上的诊断。 一、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 韦伯是一位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思想家,他一生兴趣广泛,在宗教、社会学、哲学、文化等领域的研究都颇有建树。回顾韦伯一生的学术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穷其心力思考的是这样一个中心问题:为什么在欧洲之外,“科学、艺术、国家以及经济都没有走上西方所特有的发展道路”。韦伯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特有一种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在东方是没有的。韦伯列举了现代自然科学、面向市场的文学作品、科学的法律学说、现代国家机关、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等大量现象,来说明西方的理性主义。他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概括为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 关于社会的理性化,哈贝马斯曾指出,韦伯从理性化的角度所描述的不仅是西方文化世俗化的过程,而且更主要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结构的标志是,围绕着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僚国家机器这样的组织核心形成的、功能上互相结合的两大系统走向了分化。韦伯把这个分化过程理解为目的理性的经济行为和行政行为的制度化。”这就是说,社会的理性化体现在新的社会结构的两大系统即经济和行政中。资本主义经济的组织核心是资本主义企业。资本主义企业的营运,突出地体现了以理性为根本,这就是经济的合理性。资本主义企业是一种合理的组织。其特点表现为:经营活动与家庭相分离;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精于计算;形式上有效安排自由劳动力;技术上利用科学知识,这些都离不开理性的作用,都是理性化的表现。 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与现代国家既相分离,在职能上又相互补充。国家的组织核心是合理的国家机关,其特征在于:依据一种集中的和稳定的税赋体系;控制一种集中领导的军事权力;垄断立法和法律权力;通过一种专职官员的形式组织行政管理。在国家机器的构成部分中,官僚体制最集中地表现出理性化的特点。行政理性化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官僚统治完全依照纯粹形式的法律制度而运行。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把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现代国家机制被限定为合理的管理行动。 在韦伯那里,所谓文化的理性化,是指世界的祛魅,也即是宗教世界观图景的消除和世俗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领域。现代西方文化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西方出现的现代科学技术、自主的艺术以及以规范和普适性原则为核心的伦理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对待自然的客观化方法、数学的理论形态以及面对自然时的工具立场和经验方法等。韦伯认为,经验的科学技术知识使世界彻底祛魅。驱除巫魅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自主的艺术也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现代艺术从传统的伦理和宗教关系中解脱出来,不再承担宗教、政治和道德教化功能,演变成为表达个人主观性的文化形式。西欧音乐中的调式体系、乐队建制和绘画中应用透视的技法等的创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被人们遗忘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致约·魏德迈(1852年3月5日于伦敦)中对自己的阶级斗争观点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经济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马克思先生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的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就像曾飞先生说的:“马克思并没有发明阶级斗争理论。他只不过是把原有的阶级斗争理论转移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也就是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归结的基础上。从这个基本点看,马克思是正确的。” 马克思先生结合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对阶级斗争所作的总结,无疑是精确的,是每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或者说每个真正的共产主义信仰者都必须坚持并遵从的。不过即使是再正确的理论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实施方法不对、领导者对社会形势评估不准确、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等等。就比如说建国初期发动的影响最广泛的至今仍饱受争议的‘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 当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阶级矛盾已居于次要地位,人民内部矛盾显现和突出起来:人民群众同他们的领导者即共产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在一部分干部中间,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作风滋长,影响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团结。于是党的主要领导者决定开展一场整风运动,整风的目的,就是要从思想教育入手,推动全党认识由革命转入建设的新形势,学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课题,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从1956年起,毛泽东连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其他重要讲话。但事情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从5月1日全党发动整风,不到1个月,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全党整风以来,党外人士对党政工作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意见,异常迅速地揭露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详细情况,中央过去几乎完全不知道。在大量揭露、批评党政工作中的问题的时候,出现了两类矛盾交错混杂的情势。有些党外人士的批评意见十分尖锐,有些长期积累的不满这时也渲泄出来了。但他们的基本态度是善意的、诚恳的。而极少数右派分子则错误估计了形势,乘机发动了进攻,掀起了一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思潮,使整风出现了异常复杂的情况。为了稳定当时的政治形势,打击右派的嚣张气焰,争取广大中间派,分清大是大非,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极少数右派的进攻进行反击,是完全必要的。在复杂而又严峻的形势下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但是,由于部分主要领导人思想上对当时形势缺乏冷静、科学的判断,反右派斗争的部署和进程很快被扩大化了。因此对很多人做了不正确的对待,甚至发生很多冤假错案,全国性的右派斗争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甚至滋长了很多不正之风,也导致左的不切实际冒进思想泛滥,给当时贫困的中国雪上加霜。

韦伯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比较

韦伯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比较 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主要探讨的是有关社会学学科体系及基本假设的一般原理问题,包括研究的立场、方位、视角、基本观点以及解释社会现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逻辑程序等。从社会学发展史来看,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讨论是从马克思·韦伯与史末勒等人的论战开始,他们引发了学术界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论争;涂尔干和韦伯依据各自的理论背景和逻辑起点,继承和开拓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两大方法论传统:实证社会学和理解社会学,并为后世的社会学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方法论基调,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两人的方法论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比较。 涂尔干在其著作《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将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他是这样给社会事实下的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按社会成员的结合关系的性质的不同,社会事实又可分为物质性社会事实和非物质性社会事实两大类。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和“独立性”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作“理解的社会学”,他的社会学定义是“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对社会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根据这一定义,可见韦伯将人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人们的社会行动都是有主观意向和动机的,这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社会学研究首先要设法理解人们的社会行动。在这里,理解分为两种类型:“直观理解”和“解释性理解”。 从两人给出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差别着实可以看出两人所代表的不同理论传统之间的区别。涂尔干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相对于韦伯的人的社会行动而言,是宏观层面的。从这一点可以理解涂尔干理论中的社会是客观存在的,而韦伯则认为只有个体是真实存在的,只有研究人的社会行动,对其作出解释性理解。通晓其背后的意义,并最终作出因果性说明。这才是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韦伯也因此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任务。从两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上的区别,可以看出两大流派之间的差别。这两大学派自产生之时就存在着这样的对立。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张是实证主义的。涂尔干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客观性的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受客观必然性支配,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采用自然科学中研究自然现象的实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检验等方法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他提出了解释社会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超级完整版)

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从狭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继承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知论的基础。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可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是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唯一方向进行,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指事物的体积、规模、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是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是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完全认识的,这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社会政治实践:在物质生产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光华村)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本质特征及产生的时代背景P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即体现了时代发展所提出的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的历史要求,又适应了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完成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时代需要;同时,它的产生与发展也依托于时代发展所积累与提供的经济\阶级\思想和科学等社会条件. 人类社会发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知识分子,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而深刻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或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及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P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 文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 1、为什么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P5 2、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直接理论来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选择题) P5 3、怎样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P7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态(辨析)P7 所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物殊形态,表现为相对的位置不变和物质的相对稳定状态等.由于事物具有相对静止,它们才能存在和发展,各种事物才能区别开来,人们才能 对不同的事物进行研究和认识.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是辩证的统一. 4、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简答) P 8—9 意识的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什么?(第9页)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实践认识世界;二是通过实践改造世

《现代社会学理论》精.doc

《现代社会学理论》 一、结构 见书P7——P15页 第二章行动:社会安排中的意义和动机(构建理论) 韦伯和齐美尔认为,社会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1、韦伯:德国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一位奠基性的人物,也是构建理论的奠基人。认为人总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的行动者,其行动方式要看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其行为的,以怎样的方式赋予行为以意义的。将社会行动体系分为四类:工具理性行为、价值理性行为、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对于非理性行为我们可以用直接性观察理解其行为的意义,而对于理性行为,我们以说明性理解其行为意义。对说明性理解要求在因果和意义两方面都必须是充分的。 2、齐美尔:德国社会学家,与韦伯同为建构主义经典理论的奠基人。认为社会的缘起在于其成员的心智中,考察的对象是个体的人及其境遇、行动。 3、符号互动理论:齐美尔影响了20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学思想,最突出的是由芝加哥大学米德发展起来的符号互动论。符认为: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构成的。 4、米德: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分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其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是自我,人类在描述自我时,既用主我“I”也使用宾我“me”。主我是思考着行动着的主体,宾我me是主我I所思考的那个客体的自我,是自我的一个面相,是他人对自我凝视的一种表达,社会经由宾我me进入个体,并且同时被主我I所建构和重构。符号互动论者讨论的互动是主我与宾我之间的内在对话,社会期待与个体的要求和表达在其中进行协调。一个发达完整的自我意味着,人们能够比较确信,自己赋予一个符号的意义与他人所赋予的意义大体一致。 5、戈夫曼:符号互动论者,认为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主张一种拟剧视角,印象管理是其核心主张。其核心理论概念仍是自我。一是正式自我,它定位于社会情境中。正式自我是外在于人的,并寓于社会控制模型中,又是在与个人的关联中发挥作用的。第二是进行表演或印象管理的自我,这种自我是冲动的,情绪的和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也正是在正式自我和表演的自我之间不断协调的过程。 6、现象学:现象学受韦伯的影响较大,代表人物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关注的是行动者通过哪些方式,将感觉材料转变成各种类型化或心智图像来解释社会世界。 舒茨对韦伯行动的意义与行动的动机是同一的观点提出的质疑,将行为的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因果动机和目的动机。 7、常人方法学:想要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将社会世界类型化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学家必须以与行动者的做事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解释社会。代表人物,[美]加芬克尔,致力于对日常生活中例行性的平凡活动进行直接经验性的研究,认为这些活动的核心特质是反身性。 8、帕森斯:自愿行动。 9、哈贝马斯:把行动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沟通行动和策略行动,但主张这两种类型的行动都是理性的,可以被观察者理解的。沟通行动理性是为了平衡把理性行动仅看作目的性的或工具性行动的片面观点,沟通行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成理解。 第三章理性:个人利益最大化 1、马歇尔:马歇尔体现了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功利主义社会学思想的基础。马从需求、个人欲望或目标的角度入手来说明人的活动,并引入效用这个关键词来点明一个行动者可能追求的各种社会对象的相对价值。 2、帕累托:与马歇尔同时代的意大利政治经济学家,帕累托最优:成功的公共决策应该建立起一种个体效用的计算方法,应该明确地以全部人口的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 3、交换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成本和收益。其核心假设是,人们会理性行动,争求价值最大化。 4、其他见书P95—96 第四章结构:决定经验的隐秘模式 1、弗洛伊德(略) 2、列维:原始的思维(略)

社会分层理论题库答案

亲爱的同学: 这是我用扫描仪扫描后又校对的,但由于时间仓促,肯定会 有一些字是错的,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自己纠正。学校不给我们电子版,故尊重为主,请大家只将本文档用作自己学习之用,谢谢合作!祝同学们在考试中都能顺利通过,取得好成绩! 《社会阶层分析》答案 答案 MA 社会不平等P2 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机会分配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和 等级分化的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先赋性的性别、肤色、种族等因素,更主要 的是来自于法律法规、制度等制度性、结构性社会因素。 MA阶级P11 阶级是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含义是指依据人群的类别和性质进行的人群分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另一个 集团的劳动。 MA社会封闭(韦伯)P41 韦伯所谓的社会封闭,指的是社会群体所采取的一种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行动,即把资源和机会局限于一小部分拥有特别资格的人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拥有较多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群体,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化,垄断一些 重要的资源和机会,以确保只有他们这些人才能享受这些资源和机会。 MA市场能力(吉登斯)P109 指享有同样的经济机会——他称之为市场能力(market capacities) ,市场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2)教育和技能资格(如学历)的拥有状况(3)体力劳动能力。 MA矛盾的阶级位置(欧林. 赖特)P94 解答: 赖特是这样来划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阶级位置的: 资产阶级所居于的阶级位置具有对投资资金、生产资料(工具)、劳动力的控制权;而工人阶级则处于完全没有这三种控制权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小雇主则处于完全拥有三种控制权和完全没有控制权之间,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的阶级位置上。各种经历人员即是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因为他们不同程度地分享上述三种控制权,但他们又不是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专业技术人员所处的阶级位置即是无产阶级又是小资产阶级,说他们是无产阶级,是因为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赚取工资,在生产中受资本的控制;说他们是小资产阶级,则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生产中他们当前的劳动进程。另一个处于矛盾阶级位置上得群里是小雇主,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是直接生产者,由此

F_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历史逻辑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阶级 学说的历史逻辑 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的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马克思 1852年3月5日,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曾这样写道:“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①这决非是马克思本人的自谦之言。他在这里所表述了一个客观事实,即关于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7

·2· 阶级问题的研究,他并不是首开先河。

·3·第一节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理论来源 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阶级观 这一研究的发端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自由民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人数最少的、管理国家的统治者,他们是集政治家与哲学家于一身的哲学王;第二等级是辅助这些统治者的负责维护国家的武士;第三等级是农民、工匠、商人和佣工,他们为整个社会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执行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职能。 柏拉图认为,社会分工是等级划分的基础。在他看来,人有各种各样自我满足的物质上的需要,人无法自给自足。每个人的天赋都与其他人不同,一个人只能胜任一种职业,而不能胜任多种职业。因此,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就不得不依靠其他人的帮助。国家的基础是以分工为标志的相互依靠的生活。柏拉图认为,“全体公民无例外地,每个人天赋适合做什么,就应派给他什么任务,以便大家各就各业,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于是整个城邦成为统一的一个而不是分裂的多个。”①柏拉图清楚地表明,人处于哪一个等级,既非由所拥有的财富来决定,也非由其出身来划分,形成他们特定的等级地位的基础只是天赋上的差异。 ①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8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VIP专享】

第七章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本章学习要点: ●理想类型的含义与作用 ●社会行动的含义与类型 ●理性的含义、类型与作用 ●权威的三种类型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 ●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诞生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方法论;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理性化;科层制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著名的古典社会学三大家之一,被许多学者视为现代社会学最重要的奠基者,有资产阶级的卡尔.马克思的称号。他对社会 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在社会学众多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包括:社会学方法论、社会学基础理论、社会行动理论、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组组 社会学、宗教社会学、音乐社会学等。本章将简略介绍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社会行 动理论、理性化理论、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的主要思想。 第一节生平简介(a Biographical sketch)P120-122 马克斯.韦伯1864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的爱尔福特市。韦伯的父亲是 一个法学博士,做过议员,是一名活跃的政治活动家。韦伯韵母亲出身在一个教育世家,对宗教具有虔诚的信仰。韦伯是家中的长子(他有多个弟妹,其中一个弟弟后来也成为著名的社会学家),虽然早熟,但体弱多病、孤僻、羞怯。他成长予有教养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的常客包括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他们的高谈阔论给他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少年韦伯对历史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14岁生日之前,他已写出两篇历史论文。1882年他进入海德堡大学,主要钻研法学,同时学习经济学、历史学、哲学和神学等方面的知识。1884年在服了一年兵役后,韦伯返回父母家中,并到柏林大学就读。他越来越能理解并认同母亲讲求禁欲的宗教价值观,而对追求享乐主义的专 横父亲越来越憎恨。1889年韦伯获得博士学位,1891年又以重要论文《罗马农业史》通过教师资格论文答辩,并于次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的讲师,同时还兼任正式律师。 这期间,他拼命工作,著述颇丰。 1893年韦伯和他的一个堂外甥女玛丽·安妮(她后来成为德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者,曾任德国妇女联合会主席)结了婚,翌年他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并搬了家,终于从生活上摆脱了对心理上越来越厌恶的父亲的依赖。1896年韦伯又转到海德堡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在勤奋地从事学术研究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发表各种有关时事问题的论文和文件并赢得很大的声誉。1897年韦伯和父亲大吵一场,激烈地谴责父亲专横、野蛮地对待母亲。一个月后,父亲去世。不久.怀有负 疚感的韦伯终于被精神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击垮了,精神完全衰退,身体虚弱,精疲 力竭,阵歇性焦虑和持续的失眠,……韦伯夫人在回忆录中写到:“他任何事情都不

社会分层十讲笔记

第一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一、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定义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是指人们的地位、位置的变化。包括了个人或者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化和在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化两个方面。 二、社会差异、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公平、社会不公正等概念辨析 三、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第二节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意义 一、社会分层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几乎所有重要社会学理论家,对分层问题都有所关注 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帕克、帕森斯、米尔斯、吉登斯、布迪厄、福柯 三、社会分层研究对于中国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四、关于中国社会急剧分化的现实与社会分层 第三节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 一、形成社会分层的机制是什么? 第一,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定义了社会资源的价值。 第二,社会分配规则决定这些资源在不同位置的社会群体中如何分配。 第三,社会分层机制形成的最后一个方面是“社会流动”。 二、构成社会分层的两个基本方面 第四节怎样看待各类社会分层标准 一、社会封层标准的目的与意义 二、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第一,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剥削与被剥削划分社会阶层。(马克思) 第二,按照收入划分社会分层群体。 第三,按照市场地位划分阶层。(韦伯) 第四,根据职业划分社会阶层。(涂尔干) 第五,根据政治权力划分阶层。 第六,按照文化资源区分阶层。 第七,社会资源。 第八,因社会声望资源不同而形成的分层群体。 第九,民权资源的分配。 第十,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分配。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 3,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1,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3,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1,辩证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形而上学:机械的孤立静止的格列僵化的。 5,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6,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7,质变和量变的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 11,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3,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4,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4,货币的智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5,货币转换为资本的前提: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 16,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18,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