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回转窑托轮瓦更换方案

回转窑托轮瓦更换方案

回转窑托轮瓦更换方案
回转窑托轮瓦更换方案

2511回转窑“2-2托轮瓦”修复方案

由于2-2托轮瓦出高温“拉瓦”现象,被迫停窑进行修理,特制定“托轮瓦”修复方案:

一、Ⅱ挡2-2托轮瓦现状:

1、“托轮瓦”大面积拉瓦,托轮轴大面积粘铜屑;

2、“油勺及淋油盘”严重损坏。

二、主要维修内容:

1、淋油盘重新制作,“油勺”整形修复;

2、“托轮瓦”更换。

三、Ⅱ档2-2托轮瓦更换方案:

出于修理方便考虑,需将2-1、2-2托轮吊至地面进行轴面修磨及轴瓦研配。

(一)、修理步骤:

1、修理前的准备:

(1)、将顶窑用的工具运至现场,并在具备作业条件时就位;

(2)、用錾子或直尺对2-1、2-2托轮座前后、左右位置做出标示记号,并割除底座端板(靠一线侧)。

(3)、拆卸轴承座隔热板、石墨板支架等相应附件,并放至不阻碍作业及行走位置。

2、顶窑、外移托轮及轴面修复:

⑴、顶窑前,应办理停电手续,放净轴承座内润滑油,拆除油封、上盖、淋油盘、油勺等相关附件;

⑵、架设顶窑工具,用2只320t千斤顶将Ⅱ挡轮带顶起5mm 左右后,用保险垫板将千斤顶保住;

⑶、拆卸2-1、2-2轴承座固定螺栓及顶丝,并用2只16t千斤顶将2-1、2-2托轮座外移400mm左右。

(4)、用25t吊车将2-1、2-2托轮及2-2球面瓦及衬瓦吊至地面落实放稳。

(5)、检测“轴瓦背与球面瓦面”是否存在间隙,并观察轴瓦的表面状况,依此决定是否进行修复或更换轴瓦。

(6)、用细锉刀及油石对轴面进行修理,应重点磨削铜屑高点,要求轴面光滑、无高点。

3、轴瓦研配要求:

⑴、先将“轴瓦背与球面瓦”研配磨削,接触角为90°。待符合要求后再进行轴瓦面与托轮轴研配工作。

⑵、研配轴瓦时,要注意检测进、出口侧的油隙及端面接触状况。主要技术标准为:轴瓦背与球面瓦配合刮研后,每 2.5×2.5cm2上的接触斑点不少于3点;轴瓦面与轴颈的接触角度为30°,接触斑点不少于1—2点/cm2;轴瓦面与轴颈的侧间隙为0.001—0.0015D(D为轴的直径)。图示为:

(3)、轴瓦研刮注意事项:

a、轴瓦面与轴颈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法检查,着色要均匀,并符合技术要求。

b、在研刮过程中,轴瓦在托轮轴颈上应紧贴推力板并作稳定径向运动,要求瓦面清洁、受力均匀。

c、刮瓦时,要仔细分析着色点的情况,若余量较大时可用磨光机修磨,但在精刮时应用刮刀修整接触角面及油隙过渡面。

d、为了保证刮瓦精度,作业时应架设临时遮阳棚,以消除高温天气的影响。

e、轴瓦进、出口侧油隙应作两次各分五处用塞尺进行测量,即:第一次放在轴颈上测量;第二次在组装受力时测量,并作好相关检测记录。

f、作业时应作好轴瓦防护措施,讲究轻吊轻放,避免轴瓦受到伤害。

4、“托轮”吊装及轴承座复位:

⑴、全面清洗2-1、2-2轴承座后,将2-2球面瓦及衬瓦落至轴承座内,并用25t吊车将“托轮”吊装落至2-1、2-2轴承座内,注意在轴瓦面上抹润滑油并用白平布覆盖,落下时要防止“托轮”滚动,且控制其轴向窜动;

⑵、用2只5t葫芦同步将2-1、2-2轴承座内移至记号相应位置,注意在底板上抹润滑油;

⑶、将轴承座复位后,调整止推板与轴瓦端面的间隙在

6±2mm;

⑷、落窑后,检测轴瓦进、出口侧油隙是否符合要求;

⑸、待淋油盘、油勺、上盖等附件组装完毕后,对轴承座进行加油并试慢转窑一圈。

(二)、工器具、材料及备件准备:1、主要工器具、材料准备:

四、组织准备:

1、成立“2-2轴瓦”更换作业组:

(1)、组长: 周明科

(2)、技术负责:史召、程良庆

(3)、人员组织:徐文龙、陈博宁、黄勇

(4)、作业人员:本检修项目由胜利分厂保全工段承担,按两班制排定,每班钳工4人、起重工2人、焊工1人。

2、时间安排:

实行两班工作制(早班8:00-20:00,晚班20:00-8:00),计划用3天时间完成此项工作。

六、安全保障措施:

1、因属抢修工作,参加人员要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

2、在现场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每班领队为兼职安全员。

3、拆卸吊装时,要注意钢丝绳、葫芦、千斤顶等工器具的可靠性,对拆卸、吊装的物件要轻拿轻放,并注意对托轮轴面、轴瓦进行保护;

4、现场用电要按规定程序办理,要在办理停电手续后进行修理工作;

5、研配轴瓦时,切忌磕碰现象出现,并注意挥动刮刀的移定性。

6、组装时,要注意轴瓦面、油勺、油池等部位的清洁度,不得残余焊渣、毛头等不洁物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伤现象。

2005年12月17日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二) 2回转窑筒体轴向窜动的控制 由前所述,回转窑筒体因倾斜放置,在运转时发生沿轴向下窜是必然的。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发生掉窑或窑体下炕的重大设备事故。这种事故确实在一些水泥厂中发生过,如抚顺水泥厂。但是,如果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回转窑筒体在运转时不发生窜动是完全可能的。可是这样做会导致托轮和轮带表面的磨损不均,表面母线出现凹凸现象,大小齿轮两侧很快出现台棱,有时由此会引发不应有的事故。因此必须对窑体的窜动进行控制。 2.1回转窑筒体轴向窜动控制的要求 为了保证回转窑筒体能够有规律地作上下往复窜动,控制的核心是窜动速度。由上文对Φ3.5 m×145 m回转窑筒体窜动的实例分析中可见:如果不加控制,其下窜速度是很大的,每分钟达3.8 mm。显然,这样大的窜动速度必然会加剧托轮、轮带和大小齿轮的磨损,有害无益。 长期的使用经验表明,回转窑筒体上下一个周期往复窜动时间,对传统窑型,即1 r/min左右的回转窑筒体控制在24 h左右就能有效地避免轮带和托轮表面以及大小齿轮磨损不均。这就是说,在保证托轮、轮带和大小齿轮沿宽度方向磨损均匀的前提下,窑体的窜动速度越少越好。经讨论认为:窑体上窜的时间为8 h,下窜时间为16 h较为恰当。在以前设计的回转窑,窑体往复窜动的距离为50 mm左右。因此,窑体的上窜速度为vs=50/8=6.25 mm/h,即窑体每转一转上窜为0.104 mm左右;窑体的下窜速度为vd=50/16=3.125 mm/h,即窑体每转一转下窜为0.05 mm左右。对于新型干法预分解窑,窑筒体转速n1=3~4 r/min,即是传统窑型的3~4倍。使用的时间还不算太长,这方面的经验还没有总结出来。不过从磨损速率保持相当来看,窑体上下往复一个周期的时间应该缩短,为传统窑型的1/3~1/4,即8~6 h,平均为7 h,上窜时间控制在2.5~3.0 h,下窜时间控制在4.5~5.0 h左右。这样上下窜动的速度也就同时增大了3~4倍。 窑体上下窜动的距离近来有减小的趋势发展。以前一般都设计在50 mm左右,而现在有设计为10~15 mm的。这样,托轮和小齿轮的宽度就都可以减小,不必像以前托轮比轮带、小齿轮比大齿圈起码宽50 mm以上。同时也会简化窑头和窑尾密封的结构,从而大大改善其密封效果,还会减轻托轮和小齿轮两侧出现凸肩、轮带和大齿圈两侧出现压延卷边的现象,从而可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2.2回转窑筒体轴向窜动控制的方法 为防止回转窑筒体因轴向窜动不当而产生事故,在结构上设计了三种挡轮装置:不吃力挡轮或称信号挡轮、吃力挡轮和液压挡轮。前两种应用已久,至今也仍有应用,后一种出现较晚,比较先进,现在在较大的回转窑上普遍应用。 不吃力挡轮和吃力挡轮没有推动窑筒体沿轴向向上窜动的功能,只能当窑体轴向下窜一定位置时阻挡其下窜。因此,如果不采取措施,回转窑筒体通过轮带侧面与挡轮外锥面或外圆面的接触而受到挡轮的阻挡,不再轴向下窜。这样一来,窑体就会永远处在一个固定的轴向位置上回转。显然,这不是人们所期望的。况且不吃力挡轮还没有平衡窑体下窜力的能力,即使发出信号,也使操作者束手无策。为防止将这种挡轮顶坏,只有停窑。这就必须设法使窑体产生一个上窜的能够平衡下窜的作用力,当信号挡轮发出信号时,使上窜的作用力发挥作用,迫使窑体上窜。对于吃力挡轮,虽然能够平衡窑体的下窜力,

回转窑托辊调整方法

回转窑更换托轮时托轮的调整方法1 概述 由于回转圆筒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有色冶金工业、黑色冶金和耐火材料等工业部门,所以正确的托轮调整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2 调整托轮的目的 (1)维持窑筒体中心线为一直线; (2)使窑体能沿轴线正常往复运动; (3)使各托轮能均衡地承受窑载荷。 3 更换托轮时托轮的调整方法 据有关资料记载,窑中心与托轮中心距离发生变化后托轮的调整方法主要是依据公式Δx=0.5Δs进行计算,其中Δs为窑中心与托轮中心距离发生变化后的变化量,Δx为相应的托轮调整水平移动量,如图1所示。 R,R′——窑中心与托轮中心距离(以下简称中心距)发生变化前后轮带的半径;r,r′——中心距发生变化前后托轮的半径;α——中心距发生变化前窑中心垂线与托轮中心和窑中心连线间的夹角 于是有a=O1O2=R+r b=O1O=O1O2sinα=a sinα 当中心距发生变化后,假设a变为a′,b变为b′,则Δs=a-a′=(R+r)-(R′+r′)=Δ(R+r) Δx=b-b′=(a-a′)sinα=Δs sinα(1) 对于水泥行业来说,一般回转窑的α为30°所以公式(1)即为:Δx=0.5Δs(2) 即调窑规则为: 如中心距每减少1mm,须将托轮水平内移0.5mm,如中心距每增加1mm,须将托 轮水平外移0.5mm。 但从其公式的推导过程看,它始终没有考虑角度α的变化,也没有考虑托轮在更 换时其移动方向是否沿水平方向运动,故而这种调窑方法是不够准确的。 如图2所示,当中心距发生变化时(如轮带直径变化、托轮直径变化、轴径变化、托轮瓦厚度发生变化等)为保证更换零部件后窑中心仍处于原来位置,则需将托轮中心由O1移至O1′,相应地α变为α′,O1O2变为O1′O2,且O1′O2=A O2;Δs=O1O2-O1′O2=O1O2-A O2;Δx=O1O-O1′O。其中Δs、Δx内容与前面提到的一致。并设其方向分别与y轴、x轴方向一致时为正值,反之为负。 设O1O2=a 则O1O=a sinα O1′O2=O1O2-Δs=a-Δs O1′O=O1O-Δx=a sinα-Δx 因为在中心距发生变化的前后,窑的中心位置仍然不变,所以有 O1O22-O1O2=O1′O22-O1′O2 a2-a2·sin2α=(a-Δs)2-(a sinα-Δx)2

回转窑托轮安装及调整注意事项

回转窑托轮安装及调整注意事项 【水泥人网】摘要: 5000t/d熟料线回转窑在试运行初期运行后经常出现托轮瓦发热问题,影响窑的稳定运行,严重的会导致瓦烧损、瓦拉翻、托轮轴磨损等事故。因此对托轮瓦在安装、试运行期间及运行中的检查、调整、监控和保驾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万吨线外方专家在现场调试的指导及对公司部分专业人员在现场调试处理托轮瓦等问题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供相关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和运用。 一、托轮瓦的设计、安装基本情况 1、天津院、南京院所设计的各类窑型托轮及瓦的设计并不一样,推力板的位置差别较大,如2500T/D线窑托轮推力板在托轮轴外侧(同万吨线结构),见下图1;5000T/D线在托轮轴靠托轮侧,见下图2,在调整时,应了解上述托轮瓦推力面位置的不同,因为在调整瓦端面发热时,是要通过调整瓦与推力板之间相对位置而改变推力板与瓦间隙,从而消除二者摩擦发热。 2、POLYIUS供万吨线托轮结构 3、天津院5000吨线窑托轮结构

到目前为止万吨线回转窑运行正常,说明国外公司产品设计成熟、科学,在安装时,外方专家指导和监管有力;国产5000T/D线无论是天津院,还是南京院所产的窑,设计都很成熟,托轮及瓦的加工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在现场安装时对瓦的接触角、进出油楔口也基本能做到规范,当窑产量达到设计的110~115%时未出现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也说明上述设计、制造、安装等大的环节基本合理、科学。 但公司5000T/D线窑中在安装的一些细节上存在不足;在试运行期间窑的调整方法不当;在运行中工况波动时监控不到位,导致了托轮瓦发热事故频繁发生。 二、安装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及处理方法 窑托轮瓦接触应控制在30°左右,进出油口油楔应符合要求,安装时要对托轮轴及瓦相关尺寸进行复查,对托轮瓦、球面瓦座铸造质量进行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进出口油楔刮研不合要求,托轮轴尺寸和加工精度是否合格很少检查或仅靠施工单位进行外观检查;对瓦用压板螺栓、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不按标准紧固和防松处理,上述螺栓在试运行后极易松动,因为油盘固定螺栓松动,瓦用压板螺栓松动均造成过瓦拉翻事故;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应复检,防止托轮在窜动到极限时、油勺与托轮座内部相关部位发生摩擦而损坏油勺,造成大的隐患,少数公司已发现有油勺与托轮座摩擦的而导致油勺的损坏,

回转窑托轮更换方案

窑三档北侧托轮更换方案 一、更换原因 2012年6月6日因6506故障窑止料,检查发现三档北边托轮面自窑头侧横向开裂长约600mm、宽约300mm、开裂深至散热孔,原因可能为托轮存在铸造缝隙,托轮淋水降温,托轮面残余水份与轮带接触时化为高温高压蒸汽。逐步渗入托轮铸造缝隙引起开裂;另因窑胴体变形,三档轮带与液压挡轮面接触面时大时小,轮带运行中轴向摆动较大,托轮面受到来自轮带的周期交变载荷,长期疲劳损伤引起开裂。 二、实施方案 1、待窑冷却不需转窑时,手动松辅传抱紧装置,防止窑胴体处于偏重状态,办理窑主、辅传停电手续; 2、拆除三档北侧托轮隔热棚,关闭并拆除冷却水管,油、瓦测温线,石墨块装置; 3、做标记在底座上分别做好轴承座的轴向、径向标记; 4、测量两轴中心距将三档两托轮轴两端的水平中心距进行测量并做记录,以便装配新托轮轴时进行复核; 5、顶窑将液压顶置于轮带的正下方,弧形支承架置于液压顶上部;顶窑前,在弧形支承架上放置一块木板,木板至少与弧形支承等宽等长,以防窑滑转及损伤;顶窑时,先将液压顶快速打至木板与轮带接触处,此时应放慢速度,仔细观察窑、木板、弧形支承架、液压顶的受力情况;窑顶起时,轮带与托轮

面的间隙为1-2毫米,能均匀透光即可;用枕木垫实窑轮带;在后续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液压顶的压力保持状况,防止出现液压顶压力泄漏而使窑胴体下落。 6、拆除连接螺栓拆除轴承座与底座的连接螺栓并对应位置编号,妥善保管,防止损伤螺栓丝牙; 7、拆卸顶丝及顶丝座,割除托轮底座水槽迎面部分,用12#槽钢和10mm厚钢板在托轮底座迎面焊接制作宽1米的平台;8、拉出轴承座与托轮放出托轮润滑油,清理底座积灰及除锈,将两轴承座连同托轮同时匀速拉出,拉至底座边缘; 9、起吊托轮及轴承座拆除托轮轴密封和托轮上盖,拆除淋油盘和油勺,用65吨吊车将托轮及轴承垂直吊出,放至水泥地坪上: 10、清洗用轻柴油将两轴承座内腔及球面瓦清洗干净,并用面粉团粘吸一遍,完毕后用彩条布进行遮盖,彩条布四周应压实,防止灰尘进入; 11、衬瓦的刮研将衬瓦与轴进行配合刮研,衬瓦的接触斑点应均匀,沿母线全长等宽,并主要在中部区域连续分布。托轮瓦与托轮轴的接触角约为30°,因Ⅰ、Ⅲ档托轮轴直径为560mm,则接触弧长为147mm;托轮瓦进出油口侧间隙共分为4个阶段检查:塞尺0.65mm塞入150mm;0.45mm塞入200mm; 0.25mm塞入280mm;0.1mm塞入330mm;留有36mm作为平滑过渡段,侧隙不够时要再加以刮研,刮研时用红丹粉进行检验。 12、组装衬瓦刮研至符合要求后,安装到轴承座上,将托轮用65吨吊车吊至轴承座衬瓦上,吊装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托

φ4窑口更换方案

φ4m×60m回转窑更换窑口的方案 技术中心 我公司 4m×60m回转窑由于几次窑口浇筑料掉落,造成窑口护板严重烧蚀,使窑口和风冷套端面受损变形严重。结果是:(1)窑口变形逐步扩展影响到镶砖区,从而影响镶砖质量,使窑的运行周期大大缩短,同时使窑筒体变形扩大化;(2)筒体及风冷套烧蚀变形,使窑的密封效果降低,窑筒体径向跳动量加大,加剧了风冷套和鱼鳞片的磨损。为此我们将筒体窑口更换了1.50m。 1 更换方案 1.1为了更换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准确定位更换长度和位置,在确定的位置处测量冷态下该位置的窑体外周长,由已知的该处筒体厚度确定出更换配件的实际尺寸,以此尺寸制作配件。需注意的是定位要避开筒体原有焊缝,同时还要考虑吊装情况以及镶砖的需要。1.2更换的施工方案及步骤 一般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受吊装空间限制,可将筒体沿周长分成均等几片,就位后拼接焊接,另一种方案是沿轴向分成几段环体,而后拼接焊接。由于受到筒体变形后失圆较大和纵缝难以对接成圆,建议尽可能采用环向拼接。 由于我厂的空间限制,我们采用了沿周长均分成2等分,分片前两端均打支撑,预先加工好焊接坡口。 (1)将窑门罩顶部、护板上的浇筑料打掉,拆除窑门罩顶部(焊接纵缝需要),拆除窑内砖超过更换部位焊缝1.5m,拆除护板,清理净切割纵缝和环缝处的窑皮焊渣和氧化皮等。移开窑门。在窑口下端搭好脚手架。拆除冷风套和窑口石墨密封块。 (2)切割前数据测量和划线。在定好的切割线处划三条线,一条用以切割,一条用以打坡口,一条做切割后的参考线和基准线,用以找正和检测。测量参考线的径向跳动量,测量离切割线最近轮带的端面跳动量。在筒体内部距切割线600mm处打米字撑。 (3)旧筒体的切割和倒运,检测切口处筒体的厚度,校核新旧筒体的差异,根据差异作及时做出调整,新筒体分片就位,制作压板、连接搭板和弧形样板,新筒体连接调整,利用压板调整优先保证内端面平整,特别是镶砖段。用弧形样板校圆,最后点焊连接,通过参考线检验,检测同一位置的圆跳动是否有变化,确定在误差范围内后施焊。由于我们订制的筒体是以理论制作的,实测误差较大,内径相差26mm,最后对三片采用每端切掉13mm,对最后一段的对接调整量较大,两端接口都有内收,只有借助窑受热后变形自调,同时三段接口处的护板有三块需特殊处理,切掉止口和部分宽度,护板装后,两块护板中间用耐热钢筋焊接。(如对圆度有较严的要求时,用弧形样板检测,如接口处圆筒外凸,则沿该处外壁进行线状加热,若一次不行,可再次加热,直至矫圆。如圆筒弧度不够,则沿该处内壁加热。) (4)施焊采用CO2保护焊,焊丝选用H08Mn2SiA焊丝直径1.6mm,新筒体对接找正完后,先焊三条纵缝。焊接内表面后,在外表打单面“U”形坡口,坡口深度要见到焊肉,然后焊接。用相同的顺序焊接环缝,环缝焊接采用对称焊接。焊接技术要求及检验要求符合《水泥设备技术标准》中关于回转窑筒体焊接的技术要求及焊缝等级要求的规定。 (5)焊接完毕后,安装窑口护板,紧固护板螺丝后点焊,接下来安装冷风套。一定要保证冷风套端面完全对中插入护板内,调整好后焊接筋板,对冷风套的纵向焊缝一定要打磨光滑,特别是在安装石墨块及其两端150mm范围内的焊缝。最后安装石墨块,(6)完工清场,去掉各种支撑、拉接板、弧形板、吊装用点,清净所有焊点。需要打

回转窑托轮的维护与调整

回转窑托轮的维护与调整 目前,回转窑在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以其优质、稳定、高产,已经在我国水泥行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我国水泥产量在全国各地区逐渐趋于均衡,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逐渐更加重视减低成本、提高设备运转率和可靠性。这其中回转窑由于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因处于直接决定整个工厂产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特殊地位,提高回转窑的运转率和可靠性成为水泥企业生产和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这其中托轮运转状况的优劣又是重点之一。但是,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技术力量不平衡,回转窑的托轮问题,尤其是托轮轴承瓦高温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水泥企业。以下仅介绍笔者的一些认识以供大家借鉴和探讨。 1 在回转窑维护和调整中,要对托轮和轮带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和测量 对托轮的检查和测量,无论对维护维修还是对安装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所有其他一切工作展开的基础。我们知道,在设计上托轮中心轴线和轮带中心轴线在回转窑纵向中心线垂直面上的位置关系,是正三角形关系。无论是安装回转窑托轮,还是维护他们,都必须以其实际尺寸来确定或校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为此,维护调整时测量的尺寸应该包括:轮带外径,托轮的外径,托轮轴的外径,同时包括上述部位外表面的锥度,以及托轮底座的实际有效高度,另外还应测量托轮安装后托轮轴中心到回转窑中心的水平距离,以及轮外表面的平整性,和圆度。 2 运行中要确保托轮处于合理的位置,从而保证托轮不受到纵向外力 前面说过,要使托轮正常工作,需要两个托轮纵向中心线与轮带纵向中心线平行,且都垂直于回转窑的纵向中心线,同时在垂直于回转窑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面内两个托轮中心点与轮带中心点构成正三角形,相互夹角为60°,且其误差一般不超过2°(见图1),且各档托轮和轮带的上述三角形都要达到上述要求。只有保证夹角60°左右,驱动回转窑的动力载荷才最小,各托轮受力也最小,才能保证托轮的工作状况良好。只有在次状况下才能保证各托轮瓦受力合理,避免因托轮受到纵向力而使托轮瓦边与托轮轴挡圈不合理的摩擦,从而导致托轮瓦因积聚热量过多而最终刚度降低、拉伤变形而失效。同时,只有在此状况下,才能保证液压挡轮受力合理。

调整回转窑托轮受力和窑体轴向的办法

调整回转窑托轮受力和窑体轴向的办法 通过偏斜托轮轴摆放位置,可以使回转窑窑体能沿轴向正常地往复窜动;使用说明书要求回转窑的上下行速度控制在小于l mm/min,中铝股份山西分公司回转窑上下行速度为O.1~0.5 mm/min,每行10分钟,停留l小时。通过控制液压挡轮分阶段上下行至端点的调窑方法,可以促使窑体上下窜动,有利于托轮的均匀磨损。但当托轮摆放位置不正确时,窑体的上行或下行力特别大,超过了液压挡轮的推力,导致液压挡轮毁坏,甚至出现大小齿轮脱开,造成事故。 托轮轴线与窑轴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不平行称为倾斜,在水平面(严格说是窑安装的斜平面)上的投影不平行称为偏斜。设置普通挡轮时,需靠托轮轴线相对于滚圈偏斜产生使窑体上窜的力,当它大于窑体自重的下滑分力时,窑体能上窜,反之,使窑体下滑。而对于推力挡轮和液压挡轮,则要求托轮轴线与滚圈轴线平行,即同一档托轮的两轴端距离相等,允许误差小于I mm,严禁使托轮摆放出现促使窑体下窜的偏斜位置而加大挡轮负荷。 托轮偏斜角度一般不大于0°30’。应使获得的上窜力稍大于窑体的下滑力,在窑的运转过程中,使窑体处于上窜状态。为使窑体下柑,Il1在受力较大的托轮面上抹少量油,减小摩擦系数。一般每班使窑体反复窜动1~2次即可。

调整托轮促使回转窑窑体上下窜动应遵循“手势定则”,即大拇指方向表示窑体窜动方向,即指向窑体高端,三手指握起手指指示方向表示窑的回转方向,而小拇指所指的方向则为托轮轴偏斜方向。“手势定则”有“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之分,其鉴别法是:站在窑出料端(窑头),如窑为顺时针转动,则用“右手定则”;如窑为逆时针转动,则用“左手定则”。托轮摆放位置严禁呈八字形,即同一档两托轮轴中心线偏斜方向不同。同时亦严禁使各档托轮摆成促使窑体向下窜的位置,即违背了“手势定则”。如出现此种异常情况,则使各档同托轮互相“争力”或“对抗”。 在调整托轮之前,必须根据窑体的窜动情况,查明窜动原因,避免盲目的行动。如果回转窑窑体窜动量不超过规定范围应视为正常现象,托轮与滚圈的接触面均匀,滚圈表面接触宽度在80%以上,且接触中部,两个托轮的接触呈对称状态,窑体无异常窜动,这表明运转最正常。如果窑体对上挡轮或下挡轮的压力过大,根据挡轮轴承过热现象,应检查各档托轮与滚圈的接触情况以及托轮轴承止推盘受力 情况,选择一对或两对托轮进行调整,直到回转窑窑体正常窜动为止。但托轮调整量不要过大,一般为1~2 mm。

20XX武汉荣科回转窑筒体更换施工方案

回转窑筒体更换施工方案 武汉荣科多焊材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05月10日 概述 回转窑是水泥厂生产工艺中最关键的设备,强大的热工负荷及连续生产的工作制度,对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随着设备自身的疲劳老化,回转窑更换筒体已成为设备大修及改造工程中的主要内容。筒体质量及更换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全厂生产工艺线能否正常运行,因此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检测手段,

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施工,关键、隐蔽工程将请业主及其委派的现场专家确认并会签,上道工序不合格绝不转入下一道。 回转窑主要组成部分 回转窑由支承装置、筒体、传动装置、液压挡轮装置、窑尾密封装置、窑头密封罩、润滑及冷却系统等组成。 施工内容 1、更换回转窑2档轮带筒体及2档至3档(由窑头向窑尾)筒体。 施工准备 1.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设备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1)交底步骤:项目经理和安装人员,使每个人熟悉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技术要求。 (2)交底内容:①施工安全;②施工技术;③施工质量 )所有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格,具有上岗合格证(3.施工人员(34):

2.了解设备到货及设备存放位置等现场情况;根据业主设备备件供销合同及厂家到货清单清点备件规格、 数量准备施工工机具及材料,接通施工电源;3. 台:/套)施工工具(36 根据设备到货清单检查其数量、规格、尺寸,根据图纸要求及4.(筒体需随带具有专业检测资质单国家相关标准检查其质量情况. 位出具的焊缝探伤报告)。 施工具体方案 1、首先查找该回转窑筒体图纸,了解筒体内径大小和相关安装

窑托轮瓦调整方法

窑托轮瓦调整注意事项 5000t/d熟料线回转窑在试运行初期运行后经常出现托轮瓦发热问题,影响窑的稳定运行,严重的会导致瓦烧损、瓦拉翻、托轮轴磨损等事故。因此对托轮瓦在安装、试运行期间及运行中的检查、调整、监控和保驾非常重要。本文对万吨线外方专家在现场调试的指导及公司部分专业人员在现场调试处理托轮瓦等问题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供相关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和运用。 一、托轮瓦的设计、安装基本情况 1、天津院、南京院所设计的托轮及瓦尺寸详见附表: Ⅰ档托轮直径×宽度Ⅰ档托轮 轴直径 Ⅱ档托轮直 径×宽度 Ⅱ档托轮 轴直径 Ⅲ档托轮直径 ×宽度 Ⅲ档托轮轴 直径 推力板与 瓦间隙 备注 2500t/ d 5000 t/d 南京院Φ2×0.9Φ560 Φ2.3×1.05 Φ630Φ2×0.9 Φ560 2 天津院 10000 t/d Φ710× 0.85 Φ970× 1.16 Φ710× 0.85 F.L.S Φ2.8×1.01 Φ750 Φ2.7×1.44 Φ900 Φ2.4×1 Φ700 6 POL YSI US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类窑型托轮及瓦的设计并不一样,推力板的位置差别较大,如万吨线及2500T/D线窑托轮推力板在托轮轴外侧,尤其是见下图1,5000T/D线在托轮轴靠托轮侧,见下图2,在调整时,应了解上述托轮瓦推力面位置的不同,因为在调整瓦端面发热时,是要通过调整瓦与推力板之

间相对位置而改变推力板与瓦间隙,从而消除二者摩擦发热。 2、POLYIUS供万吨线托轮结构 到目前为止万吨线回转窑运行正常,说明国外公司产品设计成熟、科学,在安装时,

外方专家指导和监管有力;国产5000T/D线无论是天津院,还是南京院所产的窑,设计都很成熟,托轮及瓦的加工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在现场安装时对瓦的接触角、进出油楔口也基本能做到规范,当窑产量达到设计的110~115%时未出现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也说明上述设计、制造、安装等大的环节基本合理、科学。 但公司5000T/D线窑中在安装的一些细节上存在不足;在试运行期间窑的调整方法不当;在运行中工况波动时监控不到位,导致了托轮瓦发热事故频繁发生。 二、安装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及处理方法 窑托轮瓦接触应控制在30°左右,进出油口油楔应符合要求,安装时要对托轮轴及瓦相关尺寸进行复查,对托轮瓦、球面瓦座铸造质量进行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进出口油楔刮研不合要求,托轮轴尺寸和加工精度是否合格很少检查或仅靠施工单位进行外观检查;对瓦用压板螺栓、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不按标准紧固和防松处理,上述螺栓在试运行后极易松动,因为油盘固定螺栓松动,瓦用压板螺栓松动均造成过瓦拉翻事故;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应复检,防止托轮在窜动到极限时、油勺与托轮座内部相关部位发生摩擦而损坏油勺,造成大的隐患,少数公司已发现有油勺与托轮座摩擦的而导致油勺的损坏,供油不足,油勺卡在托轮座内部而造成瓦报废的事故,瓦面与轴之间绝对不能有异物,少数公司窑头托轮座内进入过多的熟料颗粒而导致瓦损坏事故。 处理方法:安装前要对托轮轴颈进行尺寸测量,以检测轴颈尺寸误差和圆度,应检查轴表面是否进行了磨削加工,托轮瓦是否变形、球面瓦是否渗漏,刮研时瓦的接触角应控制在300左右;进出油楔应控制合理;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瓦与压块螺栓应有专人检查是否固定到位和进行防松处理,否则应重新拆开逐一检查和处理;关于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也需通过拆开托轮座端盖来测量是否会摩擦,并通过调垫片来调整间隙。 三、试运行期间调整方法不当 新托轮瓦安装及维修后,因托轮与窑轮带可能存在不平衡及托轮中心与轮带中心尺寸不合理造成瓦的端面和瓦面与轴接触部位发热,因此需要调整。 南京院设计的回转窑有瓦温和油温测量装置,天津院设计的回转窑仅有瓦温测量装置,万吨线窑有瓦温测量装置,在实际中厂家设定值不一样,一般应设定在450C报警,大于550C跳停,不注意观察现场实际油温及轴温变化趋势,尤其是有温度变化时不注意

回转窑托轮更换方案修订稿

回转窑托轮更换方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窑三档北侧托轮更换方案 一、更换原因 2012年6月6日因6506故障窑止料,检查发现三档北边托轮面自窑头侧横向开裂长约600mm、宽约300mm、开裂深至散热孔,原因可能为托轮存在铸造缝隙,托轮淋水降温,托轮面残余水份与轮带接触时化为高温高压蒸汽。逐步渗入托轮铸造缝隙引起开裂;另因窑胴体变形,三档轮带与液压挡轮面接触面时大时小,轮带运行中轴向摆动较大,托轮面受到来自轮带的周期交变载荷,长期疲劳损伤引起开裂。 二、实施方案 1、待窑冷却不需转窑时,手动松辅传抱紧装置,防止窑胴体处于偏重状态,办理窑主、辅传停电手续; 2、拆除三档北侧托轮隔热棚,关闭并拆除冷却水管,油、瓦测温线,石墨块装置; 3、做标记在底座上分别做好轴承座的轴向、径向标记; 4、测量两轴中心距将三档两托轮轴两端的水平中心距进行测量并做记录,以便装配新托轮轴时进行复核; 5、顶窑将液压顶置于轮带的正下方,弧形支承架置于液压顶上部;顶窑前,在弧形支承架上放置一块木板,木板至少与弧形支承等宽等长,以防窑滑转及损伤;顶窑时,先将液压顶快速打至木板与轮带接触处,此时应放慢速度,仔细观察窑、木板、弧形支承架、液压顶的受力情况;窑顶起时,轮带与托轮

面的间隙为1-2毫米,能均匀透光即可;用枕木垫实窑轮带;在后续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液压顶的压力保持状况,防止出现液压顶压力泄漏而使窑胴体下落。 6、拆除连接螺栓拆除轴承座与底座的连接螺栓并对应位置编号,妥善保管,防止损伤螺栓丝牙; 7、拆卸顶丝及顶丝座,割除托轮底座水槽迎面部分,用12#槽钢和10mm厚钢板在托轮底座迎面焊接制作宽1米的平台; 8、拉出轴承座与托轮放出托轮润滑油,清理底座积灰及除锈,将两轴承座连同托轮同时匀速拉出,拉至底座边缘;9、起吊托轮及轴承座拆除托轮轴密封和托轮上盖,拆除淋油盘和油勺,用65吨吊车将托轮及轴承垂直吊出,放至水泥地坪上: 10、清洗用轻柴油将两轴承座内腔及球面瓦清洗干净,并用面粉团粘吸一遍,完毕后用彩条布进行遮盖,彩条布四周应压实,防止灰尘进入; 11、衬瓦的刮研将衬瓦与轴进行配合刮研,衬瓦的接触斑点应均匀,沿母线全长等宽,并主要在中部区域连续分布。托轮瓦与托轮轴的接触角约为30°,因Ⅰ、Ⅲ档托轮轴直径为560mm,则接触弧长为147mm;托轮瓦进出油口侧间隙共分为4个阶段检查:塞尺塞入150mm;塞入200mm;塞入280mm;塞入330mm;留有36mm作为平滑过渡段,侧隙不够时要再加以刮研,刮研时用红丹粉进行检验。 12、组装衬瓦刮研至符合要求后,安装到轴承座上,将托轮用65吨吊车吊至轴承座衬瓦上,吊装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

论回转窑托轮调整技术与应用

论回转窑托轮调整技术与应用 2 回转窑的装配结构 为使物料在窑内以既定的方向移动和翻滚,回转窑必须以一定的倾斜度安装。根据试验及生产经验,倾泻度一般为3%~5%,转速一般为0.3~1.0min。目前国内设计的回转窑结构差别不大,基本上一样。回转窑的装配结构主要由筒体、托轮带、托轮、挡轮、驱动齿轮、液压马达及动力站、窑头窑尾 密封罩等组成。 3 回转窑托轮及轮带受力分析 由于轮带与托轮所受摩擦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此,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轮带所受摩擦力沿其轴心线上的分量 可表示为t1’、t2’。 4 关于回转窑托轮的调整 回转窑托轮调整是稳定回转窑运行的重要手段。首先,回转窑托轮调整可以使回转窑轮带在托轮上往复运行,使托轮表面均匀磨损,避免出现台阶从而出现设备故障。另外,当回转窑出现故障时,可以使回转窑处于上位或下位,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展。如挡轮损坏时可调整上行,调整得好可以稳定 在一个位置运行。 4.1 回转窑托轮调整方法与步骤 1)回转窑在运行时,为减轻托轮与轮带的摩擦阻力,一般

在托轮上方安装有石磨块对其进行润滑。我们在调整托轮时,则需要增加托轮与轮带的摩擦力,因此,在调整托轮前要把所有托轮上的石磨块取掉。 2)每个托轮轴承座侧都装有顶丝,为便于调整,顶丝的螺 纹处应当经常加油。 3)确定托轮调整方向。首先确定我们是要让回转窑上行还是下行,根据回转窑的旋转方向绘出托轮所受摩擦力矢量图,需要注意的是托轮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必须与窑所需要移动的方向相反;然后根据托轮需要歪斜方 向确定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 4)拧松需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的脚螺栓,并将该轴承座顶丝锁紧螺母松退2圈。先将顶丝预调90°~180°,然后启动回转窑以0.3~0.6r/min的速度慢转。运行不超过8mm/h 为好。必要时可调整顶丝,此时回调90°,观察1小时,观察上行速度再调,调整到位时,顶丝要回位。回位顶丝也要逐步退,顶丝在退到位后,等一段时间,托轮轴承座与顶丝接触后再固定轴承座螺栓,紧固锁紧螺母。 5)装回托轮石磨块。 4.2 回转窑托轮调整应注意事项 回转窑托轮调整一般以只调Ⅰ挡为好,必要时可调Ⅱ挡;拖轮歪斜后其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方向必须 一致,即不能出现八字形。

回转窑托轮更换要求

回转窑托轮更换要求 一、准备事项: 1、将顶窑用的工具运至现场,并在具备作业条件时就位。 2、用錾子或直尺对2-1、2-2托轮座前后、左右位置做出标示记号,并割除底座端板(靠一 线侧)。 3、拆卸轴承座隔热板、石墨板支架等相应附件,并放至不阻碍作业及行走位置。 4、工具: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千斤顶 1000t 台 1 2 千斤顶 500t 1 2 千斤顶 32t 台 2 3 托板、垫板等套 4 葫芦 5t 台 2 5 钢丝绳根若干 6 铁锤把 7 顶丝专用扳手把 8 轴承座螺栓扳手把 9 钳工工具套 10 交流焊机台 11 气割工具套 12 红丹粉盒 13 擦机布 Kg 14 刮刀把 15 白平布米 16 油石块 17 汽油 90# Kg 18 磨光机台 19 抛光轮片片 20 润滑油 Kg 21 油盆只 22 密封胶支 23 金相砂纸张 24 塞尺 300、500mm 把二、顶窑、外移托轮:

1、顶窑前,应办理停电手续,放净轴承座内润滑油,拆除油封、上盖、淋油盘、油勺等相关 附件。 2、架设顶窑工具,用1000t千斤顶将?挡轮带顶起,用保险垫板将千斤顶保住;用500t 千斤顶将?档轮带顶起,用保险垫板将千斤顶保住。 3、拆卸轴承座固定螺栓及顶丝,并用32t千斤顶将托轮座外移。 4、用吊车将托轮及球面瓦及衬瓦吊至地面落实放稳。 三、托轮清洗: 各部件或零件清洗干净,并用塑料膜包裹密封。将 四、检查轴瓦与轴颈的配合情况及刮研: 窑托轮瓦接触应控制在35?左右,进出油口油楔应符合要求,安装时要对托轮 轴及瓦相关尺寸进行复查,对托轮瓦、球面瓦座使用状态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对瓦用压板螺栓、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紧固和防松处理,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应复检,防止托轮在窜动到极限时、油勺与托轮座内部相关部位发生摩擦而损坏油勺,造成大的隐患。 安装前要对托轮直径和托轮轴颈进行尺寸测量,以检测其尺寸误差和圆度,应检查轴表面是否进行了磨削加工,托轮瓦是否变形、球面瓦是否渗漏。 21、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度35?左右,接触点不应少于2-3点/cm。 2、轴瓦与轴颈的侧间隙,每侧为0.003DD(D为轴的直径)。 23、轴瓦背与球面瓦接触点不应少于3点/2.5X2.5cm。 24、球面瓦和轴承底座接触点不应少于1-2点/2.5X2.5cm。 五、窑托轮安装要求: 1、托轮两侧的串动量应相等,(或符合图纸技术要求)。

回转窑托轮瓦更换方案

2511回转窑“2-2托轮瓦”修复方案 由于2-2托轮瓦出高温“拉瓦”现象,被迫停窑进行修理,特制定“托轮瓦”修复方案: 一、Ⅱ挡2-2托轮瓦现状: 1、“托轮瓦”大面积拉瓦,托轮轴大面积粘铜屑; 2、“油勺及淋油盘”严重损坏。 二、主要维修内容: 1、淋油盘重新制作,“油勺”整形修复; 2、“托轮瓦”更换。 三、Ⅱ档2-2托轮瓦更换方案: 出于修理方便考虑,需将2-1、2-2托轮吊至地面进行轴面修磨及轴瓦研配。 (一)、修理步骤: 1、修理前的准备: (1)、将顶窑用的工具运至现场,并在具备作业条件时就位; (2)、用錾子或直尺对2-1、2-2托轮座前后、左右位置做出标示记号,并割除底座端板(靠一线侧)。 (3)、拆卸轴承座隔热板、石墨板支架等相应附件,并放至不阻碍作业及行走位置。 2、顶窑、外移托轮及轴面修复: ⑴、顶窑前,应办理停电手续,放净轴承座内润滑油,拆除油封、上盖、淋油盘、油勺等相关附件; ⑵、架设顶窑工具,用2只320t千斤顶将Ⅱ挡轮带顶起5mm 左右后,用保险垫板将千斤顶保住;

⑶、拆卸2-1、2-2轴承座固定螺栓及顶丝,并用2只16t千斤顶将2-1、2-2托轮座外移400mm左右。 (4)、用25t吊车将2-1、2-2托轮及2-2球面瓦及衬瓦吊至地面落实放稳。 (5)、检测“轴瓦背与球面瓦面”是否存在间隙,并观察轴瓦的表面状况,依此决定是否进行修复或更换轴瓦。 (6)、用细锉刀及油石对轴面进行修理,应重点磨削铜屑高点,要求轴面光滑、无高点。 3、轴瓦研配要求: ⑴、先将“轴瓦背与球面瓦”研配磨削,接触角为90°。待符合要求后再进行轴瓦面与托轮轴研配工作。 ⑵、研配轴瓦时,要注意检测进、出口侧的油隙及端面接触状况。主要技术标准为:轴瓦背与球面瓦配合刮研后,每 2.5×2.5cm2上的接触斑点不少于3点;轴瓦面与轴颈的接触角度为30°,接触斑点不少于1—2点/cm2;轴瓦面与轴颈的侧间隙为0.001—0.0015D(D为轴的直径)。图示为:

回转窑托轮瓦高温处理办法

回转窑托轮瓦在工作中温升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引起的原因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及时,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笔者在回转窑工作多年,成功处理了多次托轮瓦温升现象,总结出一些较为实用的经验。 处理托轮瓦温升的工器具回转窑托轮瓦温升,有时来得很突然。要面对这种突发性的热工现象,临时找工器具是非常麻烦的,找的时间长了,可能会错过处理温升的最佳时期,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回转窑的窑中岗位要准备好处理托轮瓦温升的一些专用工器具,并单独放臵在窑中主减机稀油站润滑室内。所需专用工器具如下:①一桶与托轮瓦用油相符的润滑油,重量约170kg.现在托轮瓦润滑用油品种比较多,各厂家不尽相同。有的用中负荷齿轮油N460、N680,有的用美孚636,还有的用HF托轮油,但不论用哪种油,要准备好一桶与托轮瓦用油相符的润滑油。②两个干净的小空油桶,容量15kg.小油桶选择用0号锂基脂的空油桶。篦式冷却机干油泵用的0号锂基脂油桶,现场非常多,选择两个带盖的,用柴油清洗干净。③1个托轮瓦加完油的空油桶,容量170kg.④两个带嘴油桶,容量15kg.⑤12号铁丝5kg及1把钢丝钳。⑥内径Ф20mm的胶皮管5m.处理托轮瓦温升的预案突然出现托轮瓦温升现象,现场处理不要慌张,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应对,这就需要有事先准备好的预案。现场当班人员按照预案规定,来处理托轮瓦温升现象,就会有条不紊。处理托轮瓦温升的预案如下: 1.现场组织:①现场统一由当班班长组织。②班长迅速组织人员,快速采取降温措施。③班长要头脑冷静,保持与中控室联系。④注意

现场人员安全第一。⑤如托轮瓦温升在短时间降不下来并有上升趋势,马上通知车间及设备管理人员。⑥车间及设备管理人员不论在什么时间,接到现场通知,要迅速赶到现场,指导托轮瓦降温工作。2.降温措施:当回转窑运行中某一托轮瓦的运行温度,在短时间内升幅较快且还有上升趋势时,快速采取以下应急措施:①打开排水量②各挡轮带与托轮接触面加强润滑。③浇油,换油降温。④用测温枪测量轴面,看轴瓦的温度和表面油膜情况。如有突出发热点,且轴温在70℃以下,还有较完整的油膜,则继续浇淋新油,排出旧油。同时吹压缩空气或轴流风机降温。⑤如整个托轮温度较高,可向托轮下面的水槽内加水降温,水面浸托轮边缘100mm为宜。⑥如果是轴肩或止推圈相贴且温度高,可改变液压挡轮运行状态、方向;或停掉液压挡轮。 ⑦整个降温过程轮带与托轮的接触面要保持润滑,托轮表面均匀涂抹3号锂基脂。⑧托轮轴面淋注新油不能长时间停顿,要求冷却循环水量充足,不断地用压缩空气降温,水槽内注水并循环,直至轴面温度和油温都恢复正常。⑨降温过程中可维持窑速和喂料量。 当某一托轮轴面温度超过70℃,或轴面有干涩发热点,已丧失正常完整的油膜,或长时间降温轴瓦温度却有上升趋势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①立即止料、降低窑速。②继续采取上述降温措施,并加大浇淋新油力度及循环水外排力度。③降温过程严禁停窑。④逐渐减少窑头喂煤量。问题严重时,停止窑头喂煤。⑤通知车间及设备管理人员快速赶到现场,及时查找引起托轮瓦温升的原因,进行降温处理。

托轮修复施工方案

回转窑托轮的焊接加工修复施工方案 一、托轮的焊接修复施工方案 1、托轮拆除后,检测托轮表面的磨损处和修复的工作量。 2、将托轮拉回加工车间,先上花盘车床对托轮面进行检测,看托 轮面同心度偏差多少,再根据检测的尺寸,提供给焊接人员对托轮表层进行修复,先用碳弧气刨清除破损处的辊皮面,再用磨光机进行打磨,边清理,边用清洗剂、探伤剂,实施检查是否有裂纹和缺陷。检查和清理完后,再做焊接准备,同时根据提供的检测尺寸,对托轮表面的磨损处,进行焊接处理。 3、为保证根部焊道热影响区补焊质量,选用A302不锈钢焊条作为 过渡层材料,焊补缺陷区的主体材料选用E427焊条。 4、焊接修复工艺 (1)焊前准备 焊接前用烘干箱对焊条预先烘干,E427焊条烘干350oC,保温2h,A302焊条烘干250oC,保温2h,烘干后放在100~150oC恒温箱中保温,随用随取。在使用时注意保持干燥。 (2)托轮清理与检测 在焊接前对缺陷部位先进行清理和探伤,对托轮的缺陷部位进行人工清理、打磨,直到没有缺陷后,再实施焊接。 (3)缺陷的处理

如果缺陷从托轮的外表面深入到内表面,则采用单面U形坡口,进行焊接,焊接前先将缺陷部位全部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缺陷部位的焊接。 (4)为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可能性,在施焊前必须进行预热,而且焊接过程中对焊接温度进行严格控制,焊接后还需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5)对于磨损的托轮表面,将磨损处堆焊到需要加工的尺寸,达到加工的要求。 5、质量检查 焊接过程中,每焊完一道后要清渣及锤击,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缺陷并清理。焊后对焊缝进行探伤剂检查,要求无缺陷。 6、焊接好后,进行尺寸检测和对外观焊接的检查,是否达到加工 的尺寸要求,方可实施加工。达到加工的要求。 7、加工好后,将相关的尺寸上报需方。 ****************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回转窑托轮安装和调整注意事项

回转窑托轮安装和调整注意事项 5000t/d熟料线回转窑在试运行初期运行后经常出现托轮瓦发热问题,影响窑的稳定运行,严重的会导致瓦烧损、瓦拉翻、托轮轴磨损等事故。因此对托轮瓦在安装、试运行期间及运行中的检查、调整、监控和保驾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万吨线外方专家在现场调试的指导及对公司部分专业人员在现场调试处理托轮瓦等问题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供相关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和运用。 一、托轮瓦的设计、安装基本情况 1、天津院、南京院所设计的各类窑型托轮及瓦的设计并不一样,推力板的位置差别较大,如2500T/D 线窑托轮推力板在托轮轴外侧(同万吨线结构),见下图1;5000T/D线在托轮轴靠托轮侧,见下图2,在调整时,应了解上述托轮瓦推力面位置的不同,因为在调整瓦端面发热时,是要通过调整瓦与推力板之间相对位置而改变推力板与瓦间隙,从而消除二者摩擦发热。 2、POLYIUS供万吨线托轮结构

3、天津院5000吨线窑托轮结构 到目前为止万吨线回转窑运行正常,说明国外公司产品设计成熟、科学,在安装时,外方专家指导和监管有力;国产5000T/D线无论是天津院,还是南京院所产的窑,设计都很成熟,托轮及瓦的加工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在现场安装时对瓦的接触角、进出油楔口也基本能做到规范,当窑产量达到设计的110~115%时未出现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也说明上述设计、制造、安装等大的环节基本合理、科学。 但公司5000T/D线窑中在安装的一些细节上存在不足;在试运行期间窑的调整方法不当;在运行中工况波动时监控不到位,导致了托轮瓦发热事故频繁发生。 二、安装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及处理方法 窑托轮瓦接触应控制在30°左右,进出油口油楔应符合要求,安装时要对托轮轴及瓦相关尺寸进行复查,对托轮瓦、球面瓦座铸造质量进行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进出口油楔刮研不合要求,托轮轴尺寸和加工精度是否合格很少检查或仅靠施工单位进行外观检查;对瓦用压板螺栓、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不按标准紧固和防松处理,上述螺栓在试运行后极易松动,因为油盘固定螺栓松动,瓦用压板螺栓松动均造成过瓦拉翻事故;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应复检,防止托轮在窜动到极限时、油勺与托轮座内部相关部位发生摩擦而损坏油勺,造成大的隐患,少数公司已发现有油勺与托轮座摩擦的而导致油勺的损坏,供油不足,油勺卡在托轮座内部而造成瓦报废的事故,瓦面与轴之间绝对不能有异物,少数公司窑头托轮座内进入过多的熟料颗粒而导致瓦损坏事故。 处理方法:安装前要对托轮轴颈进行尺寸测量,以检测轴颈尺寸误差和圆度,应检查轴表面是否进行了磨削加工,托轮瓦是否变形、球面瓦是否渗漏,刮研时瓦的接触角应控制在300左右;进出油楔应控制合理;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瓦与压块螺栓应有专人检查是否固定到位和进行防松处理,否则

回转窑窑体串动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

由于回转窑是以筒体中心线与水平线呈3%—5%的斜度放臵在托轮上。在实际运转中。回转窑筒体在有限的范围内时而上,时而下地窜动,保持相对稳定,这种上下窜动是正常的。窑体正常窜动,防止了轮带与托轮的局部磨损。但是,如果窑体只在一个方向上作较长时间的窜动,给轮带与托轮表面造成严重磨损,甚至润滑油冒烟,拖动电机电流增大,甚至烧毁,就属于机械事故了。 回转窑托轮的中心线如果都平行干筒体的中心线,筒体转动时,轮带与托轮的接触处作用着两个力: 一个是窑体回转部分重力产生的下滑力,其方向平行于筒体中心线向下; 另一个是由大齿轮带动筒体回转产生的园周力,其方向沿轮带切线且垂直于筒体下滑的力, 从理论方面计祘表明, 这两个力的合力仅是摩擦力的1/2-1/8, 不能克服托轮与轮带的摩擦力, 因此, 筒体不会向下窜动. 但是由于轮带与托轮接触处产生了弹性变形而造成弹性滑动, 至使筒体向下滑动. 为了控制筒体下滑, 通常在生产中把一组或两组托轮中心线调斜一定的角度. 如果在安装时超过了这个托轮中心线需要调斜的角度值, 筒体就会向上窜动. 也就是说, 站在窑头面对岀料端观察, 一台顺时针旋转的回转窑, 窑体在右斜的托轮上旋转, 其右斜角度过大, 窑体必然上窜; 角度过小, 窑体下窜。 长期运转后的回转窑, 即使当初安装时完全无误,由于基础沉降情况不一样,筒体弯曲和轮带与托轮不圴匀磨损,特别是由于轮带与托轮接触之间的摩察系数的变化,使窑体只在一亇方向上作长时间窜动,必然会引起回转窑筒体的上或下窜动超出极限值。 当一组托轮两侧的斜度相反,即将托轮摆臵成正八字或倒八字时,斜度相反就会产生相反方向的摩察力,俗称抱闸作用,这时如不及时调整,就会使轴承单侧受力,局部摩察加剧,又会导致润滑油冒烟,拖动电机电流增大甚至绕坏的恶性事故。 回转窑筒体只在一个方向上作长时间窜动时,必须进行调整。 ⑴改变轮带与托轮表面摩察系数。当筒体上窜超限时, 可在托轮表面涂抹粘度较大的油,以减小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当筒体下窜超限时,可在托轮表面涂抹粘度小的油,增加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在托轮表面撒灰,虽然可以增加摩擦系数,控制窑体下窜,但因撒灰加剧了轮带与托轮表面的磨损,故不可取。 ⑵当用方法⑴调整无效时,可采用托轮中心线歪斜倾角的调整方法,加以调整。根据窑的转动方向,适当调大一对托轮或两对托轮的歪斜角,可以使窑体上行。反之,适当调小一对或两对托轮的歪斜角,可以使窑体在自重作用下缓慢下行。 调整托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前应先检查托轮是否有“八”字形,直接测不准,可以从托轮与轮带的接触面观察,应即时先纠正。 2.先安装或大修后的托轮,应按窑体中心线摆臵,不需摆成斜向,等中心线调整后根据中心线情况再做调整。 3.调整托轮先调负荷大的,后调负荷小的。 4.窑体大齿轮附近的托轮不宜经常调整。 5.调整托轮时若进入量超过5mm时应将窑体顶起?如强行顶窑则易造成托轮断轴、顶丝歪斜,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6.调整时应尽量减少单侧轴瓦受力, 防止瓦磨偏或瓦台磨损. 托轮衬瓦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