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长轩岭镇总体规划文本

长轩岭镇总体规划文本

长轩岭镇总体规划文本
长轩岭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黄陂区长轩岭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长轩岭镇域范围内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镇域体系规划适用于镇域范围,其他部分适用于镇区规划范围。

第三条本次规划分镇域、镇区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三个层次。

长轩岭镇镇域规划范围:为全镇行政区划范围,面积211.4平方公里。

长轩岭镇镇区总体规划范围:涉及长岭村全部用地以及东风村、短岭村和狮子山村的部分用地,面积约3.3平方公里。

长轩岭镇镇区总体规划控制区范围:涉及长岭村和东风村全部用地以及短岭村和狮子山村的部分用地,面积约5.1平方公里。

第四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五条本规划期限确定为:

近期:2005年~2010年;

1

远期:2011年~2020年;

第六条本规划为长轩岭镇规划建设指导性文件,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应,任何单位和个人应遵循本规划。

第七条规划编制依据

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7.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7.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7.4 《村镇规划标准》

7.5 《湖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7.6 《武汉市总体规划》

7.7 《武汉市黄陂区总体规划》

7.8 《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镇土地利用规划》

7.9 《长轩岭镇总体规划》;(1997年)

7.10《长轩岭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7.11 1:1000地形图

7.12 2003年黄陂区统计年鉴

7.13 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规划修编背景和指导思想

第八条规划修编背景

8.1正在转变的发展观及武汉都市圈的建立对城镇建设提

2

出了新的要求。中央积极倡导求真务实,以“五个统筹”和“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其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城镇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而武汉都市圈的建立为长轩岭镇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机遇。

8.2长轩岭镇为武汉市黄陂区的北部中心特色城镇,是武汉市的北门户及重要的生态旅游区,根据市、区政府城镇建设战略,城镇规划必须先行。

8.3随着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武汉都市圈的建立,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城乡一体化日趋明显,为此加强镇域体系规划对未来城镇化发展水平、村镇合理分布、等级配置、功能分工作出调控和引导。

8.4长轩岭镇总体规划编制始于1997年。总体规划对知道城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由于形势的变化城镇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在城镇规划中城镇定位、规模、用地结构布局、城镇化推进等重大问题的调整,以及如何加快城镇积聚、提升城镇品位等问题,需对原规划进行编制。

第九条规划修编重点

9.1经济分析是基础: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城镇发展的动力和需求,探讨城镇产业发展战略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轩岭镇未来对城镇资源的需求及其对城镇的影响,准确地把握长轩岭镇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3

总体目标,力求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可能和需求转换为空间语言,进行镇域体系及镇区总体规划。

9.2区域定位是重点:从区域关系、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经济与产业发展、交通运输体系、旅游与服务业发展等角度,综合分析长轩岭镇在黄陂区、武汉市城镇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长轩岭镇未来的城镇性质和区域地位,并提出相应的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空间政策。

9.3空间框架是核心:空间框架是所有的空间政策{用地、交通、景观等}的平台和载体。以空间结构的弹性框架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特征。即无论采取何种发展模式,都应保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特征下城镇结构的完整,同时留有余地。

第十条规划指导思想

10.1合理规划城镇体系,加强镇域基础设施的思想

10.2优化镇区用地布局的思想

10.3完善城镇功能的思想

10.4因地制宜、滚动发展的思想

10.5挖掘潜力,强化优势的思想

10.6科学性、前瞻性、现实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思想

10.7建设山水生态城镇的思想

4

第三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十一条镇域体系发展战略目标

11.1遵循“强化中心、扶持强村、设施共享、网络布局”的十六字方针,以可以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实现镇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交通干线为轴,优化镇域空间布局,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联系边界的镇域体系格局。

11.2加强镇域的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引导旅游服务业和农林特产品加工业集约化规模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条件。

11.3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农林特产品种植,加快市场建设,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及合理的经济布局,加大对二三产业投资,增强村镇经济发展后劲。

11.4城镇形态组织和功能布局以生态环境优化为先导,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及“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发展方针。

第十二条乡镇企业规划

12.1 根据镇域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12.2 大力发展个体企业,壮大集体企业,促成全镇企业滚动式发展,逐步走企业集团化发展之路,培育一批跨行业、

5

跨地区的企业集团。

12.3 注重科技兴企战略,实现企业向科技密集型、生产集约型、现代规模型转变,使企业走内涵发展之路。

12.4 大力发展外贸企业,立足电子工业、服装针织、丝织工业,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电子加工工业,高档服装加工业等。

12.5 在镇区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落户,通过聚集效应促使企业快速发展。

第十三条农业发展规划

13.1 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强为目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加快农业化进程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

13.2 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科技在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改善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适度规模农业和创汇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13.3 发展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林业方面要坚持用材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并重、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加快对荒地、空地、无林地的绿化。

13.4 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以股份制合作、租赁、承包等方式进行农业开发。如大部分土地收归集体,农户只保留口粮田,确保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发展各项公益事业。

6

第十四条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14.1 商业贸易:进一步完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以及综合批发市场、区域性专业市场、推行代理制、配送制、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快捷、形式多样的商品零售网络。

14.2 旅游业:利用为木兰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服务,配套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开发多功能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

14.3 发展金融保险业,改进金融服务,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促进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

14.4 加快发展房地产业,把房地产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畅通的住房流通渠道。

第十五条城镇化目标

15.1 人口规模:近期规划人口61000人,远期规划人口75000人。

15.2 城镇化目标:

长轩岭镇城镇化水平预测表

7

第十六条镇村体系规划

16.1 城镇等级结构及规模结构:镇域城镇分为四级,即中心城镇——副中心城镇——中心村——基层村。其中中心城镇人口规模为4万人;副中心城镇人口规模为2000人中心村人口为1000~1800人;基层村人口为800~1200人左右。

长轩岭镇镇域体系结构一览表

8

16.2城镇职能结构:中心城镇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副中心城镇是全镇经济、文化副中心:中心村是周边地区副中心,以居住、集市贸易功能为主,农林特产晶加工为辅;基层村以现代化农耕为主要功能的农村居民点。

16.3空间布局结构:以镇区为中心,顺应镇域用地形态,构成“一核一园四区七心”的空间结构。

“一核”:指由长轩岭镇区形成的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园”:指矿产工业园,位于竹屋和大岗村一带。限制过度开发,近期保留,远期撤销。

“七心”:指一个副中心城镇及六个中心村,以特色农林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进行发展。

“四区”:指镇域的四个生态旅游景区,即木兰天池生态旅游景区(包括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太阳湖生态旅游景区、月亮湖生态旅游景区以及星星湖生态旅游景区。

规划以“一核”为城镇经济的核心,加强发展各中心村的传统优势和特点,形成联系紧密、有机互补的城镇网络。

第十七条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7.1 坚持“科教兴镇”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立

9

教育多级网络。

17.2 规划期末镇区设立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各一所,逐步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

17.3 设小学8所,镇区4所,其余设立在中心村和规模较大的基层村内;在镇区设6所幼儿园,每个中心村各设一所,配备合理的师资力量,提高社会服务设施整体水平。

第十八条环境保护规划

18.1 严格控制镇域内污染企业数量,今后应加强环保意识,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实现环境与人口、社会、经济的和谐统一。

18.2 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保障农业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保护生态环境。

18.3 健全环保、监测、管理机构,发挥监督、执法指导作用,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十九条社会保障设施规划

19.1 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健网络,争取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检查率达到100%。

19.2 提高现有卫生院技术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扩大规模,增加床位数至40个;在各中心村设医疗站,服务到村和户。

19.3 加强各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开展多种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在中心村及规模较大的基层村

10

设立文化站及老年人活动中心。

19.4 建立机构完整职能健全的财源建设保障体制,按照分税制要求,建立完整统一的预决算制度和镇一级财政。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在镇域派出延伸机构,开展金融服务业。

第二十条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20.1镇域道路:规划在原省道黄土路构成的主干道路骨架基础上,结合镇域原来的四条三级公路改扩新建,规划了四条二级公路,形成了镇域的二级环状道路主网。达到中心村有二、三级公路连通,使中心村全部串联在较高等级公路线上,同时强化基层村的交通联系,基层村至少通三四级公路。加强滠水河东村庄的交通联系。四个旅游景区都通二级公路。

将省道黄土公路向西迁移,道路红线宽40米,,其它的二级道路红线宽12米,。各中心村与城镇之间联系的三级公路,路基宽9米,四级公路路基宽7米。

20.2 电力电讯:全镇所有村通电,规划进行线路改造,降低线损,保证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

镇域各村已开通程控电话,规划远期乡村电话普及率15~20门/百入门/百人,镇区电话普及率40部/百人,装机容量为18950门,交换机容量需22740门。移动电话网100%覆盖;心村增设邮政营业点;光缆通达中心村;有线电视网入户率

11

90%。

20.3 给水排水:镇区水厂由滠水河河床选取大口井取水作供水水源,提升其供水能力,扩大供水范围。镇域已有自来水受益村4个,规划远期自来水普及率90%。

为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每个村庄应结合其具体情况,统一规划给水、排水、雨水系统。

第四章、镇区建设规划

第二十一条镇区性质

长轩岭镇是武汉市特色城镇,黄陂北部片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城镇。

第二十二条镇区规模

22.1 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18000人;远期2020年33000人。

22.2 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人均用地指标94..5m2/人,镇区建设用地面积170.1公顷;远期2020年人均用地指标97.5m2/人,远期建设用地面积321.8公顷。

第二十三条镇区用地发展方向:长轩岭镇用地宜紧凑向外发展,考虑周边地形,确定用地发展方向近期向东南、建设,远期重点完善中心功能和建设北部新区,建设山水生态镇区。同时加强对镇区内部闲置用地的挖潜,节约利用土地。远景向

12

北发展。

第二十四条镇区规划布局指导思想: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木兰风景旅游区发展的驱动力,调整、优化镇区空间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把镇区建成木兰风景旅游区中心服务镇。

第二十五条镇区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两轴、一心、三片区”。

25.1 两轴:以南北向沿建设大道的主轴线和东西向沿月湖路的副轴线构成整个镇区规划框架。

25.2 一心:以新政府用地为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25.3三片区:旅游服务区、工业区和居住区。

第二十六条镇区规划用地布局

26.1 居住建筑用地

26.1.1镇区内部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镇区的南部和沿滠水河的部分地区,随着镇区的发展,部分民宅严重影响了镇区的开发、自然景观的利用、社区环境的建立等。

26.1.2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97.40hm2,人均29.52m2/人,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0.26%。

26.2 公共建筑用地

26.2.1 行政管理用地:新规划的政府管理机构沿三中路布局,与教育医疗等用地相邻,形成镇区的中心。规划行政管理

13

用地面积6.40hm2。

26.2.2 商业金融用地:沿建设大道和月湖路布局,发展商业、饮食业,以延续和加强旅游服务的特征。在规划商业金融用地面积32.99hm2。

26.2.3 文体科技用地:在镇医院周围布置体育活动中心和文化娱乐活动设施,规划文化娱乐总用地3.94hm2。

26.2.4 医疗保健用地:镇卫生院搬迁至黄陂三中以北处并进行扩建。同时,在水厂东侧建立一所卫生所,方便居民就近就医。规划医疗保健用地面积5.05hm2。

26.2.5 教育机构用地:保留、扩展、完善现有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初中规模36班,高中规模30班,拟将短岭小学和红旗小学合并搬迁至建设大道,并扩大规模,按24班规模设置。规划教育机构用地面积9.98h m2。

26.2.6 商住用地:扩建和改造现有的明清风格商业街不能满足以后的旅游发展需要,将部分道路市场迁移至此,使其服务及环境都符合镇区建设发展的需要。规划商住用地总面积12.67hm2。

26.3 生产设施用地

26.3.1规划镇区工业用地在建设大道以西,结合镇区现有环境特征如地形条件、风向等,合理调整布局构架,采取工业多片、多点相对集中的布局方式,规划工业用地面积48.86hm2,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5.16%。

14

26.3.2 工业用地按一类工业和二类工业分类布置,严禁三类工业进入镇区。

26.4 仓储用地

目前镇区内无仓储用地,规划在工业区中心仓储用地。规划仓库用地面积4.41hm2,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38%。

26.5 公共活动广场用地

规划在建设大道与月湖路交叉处设镇区广场,同时在居住区内设置一处休闲娱乐广场。规划的广场用地1.75hm2,占规划建设用地的0.55%。

镇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15

第五章、镇区专项规划

第二十七条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27.1 对外交通:新省道是镇区主要的对外公路,改线后的省道红线宽40米,镇区段按城镇道路要求设计。

27.2 规划镇区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道路红线宽度为24~30m,二级道路红线宽度为15m,三级道路宽度为9m。

一、二级道路之间的间距为250~300m,三级道路之间的间距为100~150m。

27.3 镇区内主次干道相交处采用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新老省道交汇处可采用平面环形交叉口,其它路口全部采用不设信号灯的平面交叉口。

16

27.4 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规定:15米以上道路要求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每侧不小于3米,8米支路要求建筑物后退道路路面距离每侧不小于2米。

27.5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 2.07hm2,占建设用地比例为16.19%,人均15.77m2/人。

第二十八条镇区道路设施规划

28.1 镇区广场:在建设大道和月湖路交汇处规划设公共活动广场,在水厂西侧规划居民休闲娱乐广场。

28.2 对外交通设施:在月湖路规划客运汽车站一座,满足当地居民与游客的需求,在工业区规划货运汽车站一座。汽车站周围规划有加油站等配套设施。

28.3 公共停车场:在工业区的仓储用地周围和镇区出入口附近配备必要的公共停车场,为外来及镇区机动车提供服务。

28.4 公共加油站:公共加油站的布局与停车场相邻,同时应避开镇区繁华地段,可在镇区外围设置,服务半径为1.2km。

第二十九条镇区园林绿地规划

29.1 绿化带:沿建设大道、三中路和月湖路规划30m宽的绿化带,作为镇区的绿带,做建筑与山水交融,好似一幅幅展开的画卷。

29.2 公园:在镇区中心和居住区的南侧规划两处公园,

17

在良好的山体绿化植被映衬下,规划规模适当的公园,改善镇区环境,形成镇区的绿心。

29.3 游园为改善镇区环境、丰富镇区景观,规划在黄陂三中周围建成小型游园,供居民休闲及布置标志性设施所用。

29.4 防护绿地:为避免规划工业区对镇区环境的污染,规划沿建设大道布置防护绿地。

第三十条镇区景观系统规划

30.1镇区景观轴线规划

30.1.1自然景观轴:主要为沿滠水河的滨河绿色自然生态景观轴线。

30.1.2镇区发展景观轴:将原省道黄土路改为镇区主干路——建设大道,并且在两侧布置绿化带,并且街景应体现现代建筑风貌,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景观街景。

30.1.3规划以建设大道与月湖路交汇点的镇区广场为起点,建设大道为轴线的50米宽视线通廊,要求限制建筑高度、保证通视。

30.2镇区重要景观节点规划

30.2.1镇区标志和雕塑小品:规划在镇区广场及重要出入城口、视线交汇处、各片区或特征景观功能区内分别设置相应的标志和雕塑小品。

30.2.2镇区广场:在镇区内规划两处广场,一处在建设大

18

道与月湖路交汇点,是镇区的主要景观节点,另一处广场规划在居住区内,两处广场在镇区整体空间序列中起到疏密结合,收放自如的作用,对改善镇区空间环境具有独特的效果。

30.2.3镇区出入口景观节点:将新省道与建设大道交汇点作为镇区入口景观,在月湖路东端建设木兰山风景区标志性雕塑;在镇区东南端建设大型景观绿地;作为游客进入木兰山风景区的入口,重点规划设计和建设。

第三十一条镇区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31.1 给水工程

31.1.1 镇区给水工程预测用水量:近期为7920m3/日,远期为18150m3/日

31.1.2 镇区水厂为镇区主要供水水源,水厂规模36000吨/日。

31.1.3 水厂水源地应保护好生态环境,严禁污染源的进入,应以保护饮用水源的基本原则。

31.1.4 输水管道:输水主干管DN=1000mm,镇区给水管网必须考虑近远期相结合、供水安全可靠性、施工维修方便,管网应均匀分布在镇区给水区。管网沿南北街道的西侧、东西街道的北侧敷设,管段每隔120~150m设一个地上式消火拴。给水管道可分步实施,首先可布置枝状管道,最终形成环状管网。

31.1.5 镇区自来水普及率为90%。

19

31.2 排水工程

31.2.1 镇区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污水经排污管送至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31.2.2 污水量按规划用水量的80%计算,近期污水排放量为6336m3/日;远期为14520m3/日。

31.2.3 排水管网布置:排水主干管沿建设大道自北向南敷设,采用枝状布置。在排水管直线段每隔30m设排水检查井,以便检修、疏通。

31.2.4污水处理厂设置亦考虑下风、下水的原则,规模为3万吨/日。

31.3 防洪工程

31.3.1 镇区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置。

31.3.2 对滠水河两岸堤防、防洪闸、护岸、排洪渠道、渡槽等进行安全加固,满足防洪要求。

第六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第三十二条规划指导思想

在镇区建设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安排各项近期建设项目,使近期建设保持阶段的完整性和发展的延续性,为进一步实施总体规划创造条件。

第三十三条近期建设期限:近期建设年限为2005~2010年。

20

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文本

中牟县黄店镇总体规划 文本(2011-2030年) 姓名:刘溪 学号:20080940111 专业:城市规划专业 班级:1班 指导老师:史晓华

奉节县兴隆镇总体规划 文本 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 .3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4) 第二部分镇域规划 (5) 第一章镇域性质和规模 (5) 第二章村镇体系规划 (5) 第一节镇域经济分区 (5) 第二节村镇等级规模、结构 (5) 第三节村镇规模与空间布局 (6) 第四节村镇职能 (7) 第三章农村居民点规划 (7) 第一节规划原则 (7) 第二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7) 第三节农村居民点规划 (7) 第四章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8) 第一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8) 第二节镇域给水工程规划 (9) 第三节镇域污水工程规划 (10) 第四节镇域雨水工程规划 (12) 第五节镇域电力工程规划 (12) 第六节镇域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13) 第七节镇域燃气用能规划 (14) 第八节镇域供热工程规划 (14) 第四章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15) 第五章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5)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16)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16) 第二节生态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 (17)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18) 第一节消防规划 (18) 第二节防洪规划 (18) 第三节防滞规划 (19) 第四节防震规划 (19) 第三部分镇区规划 (19) 第一章规划原则 (19) 第二章镇区性质、范围与规模 (19) 第三章用地布局 (20) 第一节规划结构 (20) 第二节各类用地布局 (20) 第四章土地使用控制 (21) 第五章镇区综合道路交通规划 (22) 第一节交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22) 第二节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23) 第三节镇区交通运输规划 (23) 第六章镇区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24)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4)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4)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25) 第四节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26) 第七章镇区风貌规划 (27) 第一节镇区风貌规划原则 (27) 第二节河流两岸绿化控制 (28) 第三节镇区风貌规划 (28) 第八章镇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8) 第一节各类绿地布置 (28) 第二节景观结构 (28) 第三节景观规划要点 (28) 第九章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29)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30) 第十一章镇区防灾减灾规划 (30) 第一节防灾规划 (30)

04柘皋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区域协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镇域现状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镇域空间管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镇域空间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镇域村庄布点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镇区综合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绿地与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燃气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防洪排涝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消防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抗震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总体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乡镇总体规划文本(新2012)

浏阳市xx镇总体规划(20xx—2020年)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以及 其它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2-条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行为和土地开发,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对违反 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3-条本规划所称镇头镇、镇头镇域是指镇头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本规划所称镇头镇规划区是指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划 定的城镇规划区;本规划所称的镇头镇区是指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 城镇建成区。 第-4-条本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第-5-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件和图纸组成,规划文件包括文本和附件组成,文本与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者如有不符,应以规划文本为准。第-6-条本规划经镇头镇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主席团审查同意后,报浏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本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时,应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程序进行。 第二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7-条本次村镇体系规划范围包括镇头镇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共4个社区、9个村,村镇体系规划对镇域各项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8-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原则 1、实行城镇带动发展战略,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加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 2.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规划充分体现重大基础设施对镇域经济的影响,使镇域各项重大设施布局能符合县、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实施“点”“轴”开发战略,镇域发展应突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积极开发沿S211以及长沙市花木产业带沿线,强化镇头镇中心城镇职能。 4、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保护好自然环境,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 第-9-条城镇化水平预测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剩余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建设向城镇规划区集中、企业向企业园区集中。近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远期城镇化水平达到60%。 第-10-条村镇体系的布局结构为“一心一轴三点”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心”:指镇头中心城区。 “一轴”:指211省道。

河南某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崔庙镇经济发展及崔庙镇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崔庙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崔庙镇村镇体系规划是镇域内村镇发展与布局的重要依据,为政府实现镇域村镇发展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逐步使镇域形成以镇区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 第三条:崔庙镇总体规划是崔庙镇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管理的法律依据,镇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四条:本次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08)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09) 《建设部工程技术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河南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 河南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实施办法(1998.7.01)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 25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豫发[2003]9号) 《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 《荥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 《崔庙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崔庙镇总体规划》2000年 《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崔庙镇区建设现状、发展构思 崔庙镇其它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第五条:本文本应与规划图纸和说明书结合使用,在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除应遵循本文本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现行的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六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2年; 远期:2013――2020年。 第七条:强制性条文 文中使用加下划线的部分为强制性内容,该部分内容是对崔庙镇规划实施及监督检查的依据,必须依据规划严格执行。 第二章镇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婺源县镇头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发展目标和规划期限 1.1 规划任务背景 1.1.1 镇头镇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部,在建景婺高速公路沿线,与赋春、许村、珍珠山及景德镇接壤,距县城57公里。全镇下辖5个行政村,境内面积86平方公里。 1.1.2 现镇头镇镇区规模小,缺少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统一系统的规划,因而不能满足镇头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3 镇头镇薄弱的基础设施现状,严重制约了镇区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富裕起来的农民向往新生活的强烈要求,因此,规划好镇区的建设发展方向,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1.2 规划指导思想 1.2.1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切实深化各项改革,使改革与创新成为推动镇头镇各项事业增长的强大动力。 1.2.2 从政策导向宏观经济入手,寻求镇头镇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合理确定镇头镇的发展目标和规模。 1.2.3 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镇头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势态,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1.2.4 充分利用镇域内的自然资源,加快镇头镇的矿产、竹木、农业等资源开发,加速其工业、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1.2.5 合理配置镇区的土地资源,以最佳镇区空间结构为导向,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加强镇域生态环境保护,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统一,促进镇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6 依据镇头镇的区位条件,进一步协调和优化村镇体系,明确村镇结构和层次,根据镇域发展条件和资源分布状况,确定产业布局与发展方

向。 1.2.7 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与建设,依托景婺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镇区的交通网络系统,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1.2.8 协调与合理安排镇区建设的顺序,切实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1.3 规划原则 1.3.1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事业,使各项建设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 1.3.2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充分挖掘原有村镇用地潜力,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1.3.3 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发展需要,确定各项标准,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逐步改造完善。 1.3.4 远近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提高近期规划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 1.3.5 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消除公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3.6 结合自然条件、名胜古迹和传统特色,创造优美协调,具有现代乡土风格的村镇景观。 1.4 规划依据 1.4.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令发布) 1.4.2《江西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1.4.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4.5 镇头镇党委、人民政府对本次规划的指导意见 1.4.6《婺源县总体规划》 1.4.7 镇头镇镇域1∶10000地形图及镇区1∶1000实测地形图

永吉县双河镇建成区基础设施建设项

xxxx镇建成区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招标公告 本招标项目永吉县双河镇建成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由永发改审批(2019)165号文件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永吉县双河镇人民政府,建设资金来自财政资金,项目出资比例为100%,已落实。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本项目共分为双河镇内街区道路、双河大街人行道方砖铺装、街区供热管线、街区雨水管线及街区通信、有线电视等线路落地共5项目内容的建设,详见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 2.2招标范围:工程量清单全范围内容施工招标; 2.3工程建设地点为:永吉县双河镇建成区内; 2.4计划工期:计划开工日期为2020年5月18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20年10月30日,共165日历天; 2.5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相关标准的合格工程; 2.6最高投标限价:13,597,825.00元;投标人经复核认为招标人公布的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控制价)未按相关规定进行编制的,应在最高投标限价公布5天内向项目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提交书面投诉申请。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3.1施工投标人须投标人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及以上资质,并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近三年(2017年-2019年)同类类似工程业绩须符合《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评标业绩认定暂行规定》吉建招〔2017〕6号、吉建招〔2017〕9号文件的规定,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

3.2投标单位拟派出的项目经理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市政公用工程专业贰级建造师及以上注册执业资格;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且不得担任其它在施建设工程项目; 3.3投标企业(含本地、外埠投标企业)需提供投标人自行出具的企业诚信证明承诺和项目负责人(注册建造师)无在建承诺;投标单位的项目经理中标后需到本项目招投标监督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3.4投标单位拟派往本项目的建造师、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量员、施工员须为本企业在职职工并缴纳社会保险; 3.5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6外省入吉建筑企业在我市参加投标,执行吉建管(2018)12号文件,在吉林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登记,未登记的外省建筑企业不得参加投标; 3.7凡在《吉林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管理平台》查询不到企业和管理人员,不得参与投标报名; 3.8开标现场的投标代表必须是本公司在职人员(需提供社保证明),经核查并确认存在授权本公司以外人员投标的将对其做限制投标或停止投标处理。 3.9在“信用中国”网站(略)中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投标人,不得参加投标,须提供“失信被执行人查询”、“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查询”、“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此三个查询项的截图证明; 3.10投标人须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略)自行查询本公司行贿犯罪记录,且提供查询页面截图并加盖公章作为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 3.11拒绝列入政府不良行为记录并取消投标资格期间的企业或个人投标。 四.招标文件的获取 参与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交易项目的投标人,一律在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略)上下载招标文件,其他途径获取的招标文件开标时一律按无

新州镇总体规划文本 6.25

儋州市新州镇总体规划(2006—2020)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实现儋州市新州镇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镇域城镇建设与资源合理配置,确保新州镇区的快速健康发展,达到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城镇发展目标,特制定《儋州市新州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1.0.2条本规划是调控新州镇城镇化进程与指导新州镇规划区内各项建设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指导新州镇区详细规划。规划区内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1.0.3条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个人或单位,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本规划,并服从主管部门的规划管理。 第1.0.4条本规划的调整与修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条款执行。 第1.0.5条规划期限 儋州市新州镇总体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2006~2010年; 中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第1.0.6条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新州镇镇域范围,总面积79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包括新州原镇区和新英、荣上等村,以及盐田和新地的部分范围,总面积为6.46平方公里。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第2.0.1条总体发展战略 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总量,增强经济活力。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逐步达到现代化城镇的标准;生态环境和城镇形象塑造成就显著,逐步使新州发展成为儋州湾的一个重要港口城镇。 第2.0.2条产业发展策略 (1)第一产业:大力发展渔业,注重林业的发展和保护,并保护基础种植业。 鼓励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2)第二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市场影响,以新英或新州的品牌来发展特产渔业。在鼓励树立品牌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现有名牌,特别是新英红鱼粽,加强监督管理。 (3)第三产业:为自身以及区域服务的休闲型旅游度假产业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 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体系;消费性服务业则鼓励发展所有制形式和经营业态多样化、诚信便民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 第2.0.3条产业布局规划 充分考虑新州镇的现状,基于其发展条件与产业发展研究,对镇域的产业进行总体布局:(1)新州组团:作为全镇的行政、商业、文化和体育中心,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2)新英组团:主要发展渔业和养殖业。 (3)西南部英均片区:由于交通条件较好,用地条件比较优越,是新州镇通往白马井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的重要通道,规划建议英均片区发展以虾田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与养殖业,带动西南部各村的发展。 (4)南部的腾阳片区: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作为速生林产业和种植业基地; (5)东部的大屯片区:发展作为甘蔗种植业基地; (6)东北部的宝山片区:发展成为新州的花生和蔬菜种植区,为镇区以及洋浦提供优良的蔬果和粮食。

镇总规文本

前言 “5.12”汶川大地震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继光镇震感强烈,并造成全镇少量人员伤亡和部分建筑物、设施损毁,打破了城镇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全力做好受灾地区城镇和乡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未来3年内的首要工作。 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的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阳市作为四川省三个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市之一,试点所明确的政策、方针和措施,对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为抓住机遇,加快继光镇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城镇用地布局,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设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强化规划管理。受中江县规划与建设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规划项目组于2009年6月初进场,进行了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各类调研,与中江县规划与建设管理局、继光镇各部门领导、专家多次交换意见,并反复调整、修改,最终形成本次总规方案。主要成果如下:一、规划文字 1.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2.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说明书。 3.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基础资料汇编。 二、规划图纸主要图纸: ●镇域综合现状图 ●镇域总体规划图 ●镇区综合现状图 ●用地布局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图 ●道路工程规划图 ●管线综合工程规划图●防灾减灾规划图 其它相关分析图纸 ●区位分析图 ●旅游发展规划图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次规划是继光镇域范围内村庄和城镇建设规划的依据,对城镇建设具有法律性指导作用。 第二条:本文本与各级现行有效法规共同使用。 第三条:本规划内容包含镇域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两个层次,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图纸。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四川省村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及其《补充规定》; 5、《中江村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7、《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2009-2015年; 远期规划:2015-2030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覆盖整个镇域范围,总面积5168ha。 第七条:继光镇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本规划由中江县人民政府审批,中江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由继光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章规划目标 第九条:规划目标 全面恢复继光镇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宜居宜憩城镇;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全面提升居民享受城市文明的水准,推动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其区域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地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继光集镇建设成为有规模的工业基础、市场经济活跃、第三产业发达、生态符合规律、人文社会和谐的农业旅游型城镇,从而带动全镇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章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十条:第一产业主要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型农业,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第十一条:第二产业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适度发展其余加工业。 第十二条: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商品贸易。第十三条:布局结构:构建“一核、三轴、三区”总体格局。 “一核”:指继光城镇建设区,是全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公共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 “三轴”:是指罗桂公路主要产业发展轴线,同时串联西部和南部两个经济区,同时规划提升兴旺——袁家桥——石马——高石——团碑一线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1)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1.1现状概况及基本特征解读 1.1.1现状概况 汤口镇位于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是全国重点镇、省、市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副县级建制镇。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205国道和103省道交汇地带,东接徽州区,南临休宁县,西接黟县和休宁县,北依黄山风景名胜区和焦村镇。东南距上海510 km,距南京321km,距杭州310km,西南距景德镇310 km;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73km,距黄山区(甘棠镇)46km,距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仅1km。 汤口镇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辖6个村,截止到2005年9月13日,全镇常住总人口为11832人。3348户。境内山峦叠嶂,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93.4%。 2005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完成2632.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1%,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889元,比上年增加409元。全镇农业增加值865.16万元,同比增加26%。茶叶总产量105吨,同比增长5%,总产值4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四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63万人次,宾馆、酒店及旅行社等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比可比年份2002年分别增长66%和52%。 1.1.2基本特征 (1)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是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南大门; (2)镇域内拥有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低山游览景区(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中、高山游览景区相辅相成; (3)黄山风景名胜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二级旅游接待服务基地、旅游交通换乘中心; (4)在黄山风景名胜区缓冲带内的五镇一场之中汤口镇为黄山第一旅游重镇,旅游经济及旅游产业快速增长; (7)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呈线型组团,长藤结瓜,建设用地空间狭长; (8)汤口镇区旧城更新、寨西新区拓展,环境容量有限; 1.2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判 1.2.1值得借鉴之处 上一轮汤口镇总体规划(1996-2010年)编制于1996年,在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汤口镇规划建设作了综合部署,有效指导了汤口镇的发展。用历史观点来评判,上一轮总体规划在许多方面至今可借鉴。 (1)提出的“遵循黄山市总体规划和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正确处理风景区保护开发与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汤口镇的社会经济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自然景观的前提下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思想仍有指导意义 (2)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重点发展镇区(汤口和寨西),合理发展中心村,逐步缩并自然村(村民小组),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想基本一致,反映了上一轮总体规划在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前瞻性,对今后汤口镇新农村布点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3)"控制汤口,发展寨西",把汤口重点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开发,使汤口成为黄山风景名胜区一处重要的景观区域的规划目标难能可贵。 1.2.2不足之处 (1)对黄山汤口镇地域内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认识有一定的局限,对旅游资源没有完整地建构科学保护体系,在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上,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协调、统筹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2)由于缺少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也就不可能没建立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相衔接的、明确的目标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分项目标和分期目标。 (3)对汤口镇作为黄山风景名胜区的缓冲区,其所承担的对黄山生态环境保护价值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城镇很难作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1996年编制汤口镇总体规划时期,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理论和实践均在摸索阶段,虽然当时有的城市已有探索,但汤口镇的总体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也就不可能将汤口镇发展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紧密结合,制定出汤口镇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相适应的空间管治规划政策。

白马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部分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泰州市白马镇的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特编制《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原《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2007-2020)的修编规划,是指导白马镇镇域和镇区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白马镇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3条本规划经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若需调整、修订本规划,须经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4条凡在本规划批准前编制的各项规划与本规划不一致的,均以本规划为准。因建设需要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均应按本规划的要求进行。 第二章发展目标及指导思想 第5条总体目标 1、全镇社会文明和谐、科技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昌盛,各项社会业协调发展。 2、镇区建设成为市内领先的设施先进、功能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3、农村建设和改造全面完成,农业经济发达,农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4、全镇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治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环境质量优良。 第6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高起点制定白马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 2、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的总体要求,合理布置各类用地,使规划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和适应性。 3、满足城市建设、镇区建设和村庄建设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长远规划、逐步实施。 4、充分利用镇区的旅游资源和交通优势,打造国家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 5、重视基础设施规划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力求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 第7条规划重点 1、功能定位 坚持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整合城镇空间,合理配套白马镇的各项公用基础设施;明确镇区性质,完善镇区功能,适度扩大镇区规模。

枝江市七星台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枝江市七星台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日期:2006-12-15 8:51:13来源: 点击:715 第一章概述 一、地理位置 七星台镇是枝江市九个市辖镇之一,城镇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缘,其东部与古城荆州隔河(沮漳河)相望,北部与问安镇接壤,西部与枝江市中心城区相连,南滨长江。地理位置处 于东经111o51ˊ-112o02ˊ,北纬 30o16ˊ-30o21ˊ之间,镇域国土面积129平方公里。 七星台镇西面距枝江市14公里,至宜昌市60公里,距三峡国际机场40公里,三一八国道、汉宜高速公路穿镇而过,素有宜昌东大门和鄂西咽喉之称。 二、历史沿革 七星台镇是一座新兴的集镇。1949年仅有一家私人作坊、一家茶馆。1954年江口轮船站迁此,又增设了一家简易旅社。1964年县榨油厂(今油脂化工厂)从宜都陆城镇迁此重建。随后,国营新场拖拉机站(今县农具修造厂)、宜昌地区粮食中转站、新场棉花采购站、公社卫生院等单位相继建成。1976年新场(1981年更名七星台)公社机关从江口镇迁来,便开始了有计划的发展。1981年列为乡级镇,1985年12月与七星台区合并为县辖镇,是以油脂化工和商业服务为 主的区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自然环境概况 七星台镇属亚热带气季风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气温16.5℃,一月最冷,最低气温-14.8℃;七月气温最高,最高气温38.5℃。 年平均降雨量958.36mm。 七星台镇地势平坦,最低点海拔高程为 36.9米,最高点海拔高程为44.2米,相对高差小

于10米。 七星台水陆交通方便。水上,江岸线长1850米,最小水深10米。 本区域建筑物抗震烈度为六度。 第二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七星台镇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枝江市经济发展总体布局,规划高起点,立足长远,科学预测;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创立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科学确定镇城区性质及规模;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以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原则,建立有效的城镇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创造良 好的人居环境。 二、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枝江市七星台镇城市规划必须实行的首要原则。规划必须从城市长远发展需求的角度,在保护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使用资源,力求既能满足今天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保证未来城 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优化资源配置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进行资源配置是城市规划应该坚持的原则。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七星台镇经济发展服务,同时要节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益。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东阿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 (2) 第三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3) 第四章镇村体系规划 (3) 第五章镇区用地总体布局规划 (4) 第六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5) 第七章镇区绿地景观规划 (6) 第八章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7) 第九章镇区环卫环保规划 (7) 第十章镇区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8) 第十一章镇区防灾规划 (9) 第十二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10) 第十三章镇区远景构想 (10)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措施 (10) 第十五章附则 (10) 附录A:本规划文本用词说明 (11) 附表 (11)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平阴县东阿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发建设现代化中心镇,进一步完善城镇的综合功能,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指导东阿镇各项城镇建设活动的法规性文件,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应参照本规划执行。 第3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国家重点文物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6、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7、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 8、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9、《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平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11、《平阴县镇村体系规划(2008——2030年)》; 12、《平阴县统计年鉴》(2005——2007年); 13、《东阿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9年——2015年; 远期总体规划:2009年——2030年; 远景构想规划:2009年——2050年; 第5条本规划涉及的地域名词界定 1、东阿镇、镇域:指现状(2008年)东阿镇的行政区划范围,面积95平方公里。 2、镇区:平阴县东阿镇镇政府驻地。 3、城镇规划区:城镇规划区是指城镇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 划控制的区域。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6条东阿镇城镇发展总目标:2030年把东阿镇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旅游古镇及平阴县西南部次中心。 第7条城镇发展分目标: ①经济目标 发展成为济南市的经济实力较强,产业结构合理的中心镇,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高效、协调、持续的城市运作机制。 ②生活目标 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初步形成较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和高效、安全的城镇交通服务系统,建立充足的城镇供应基地,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休憩的城镇生活空间。 ③环境目标 逐步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镇景观,创造良好的城市风貌,形成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④社会事业目标 提高城镇的综合管理能力,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安全、便捷、多层次、多文化和多功能的城镇机能。 第8条量化指标体系: 分 类 目标名称单位2030年发展目标 山东省2010 年城市现代 化发展目标 济南市“十一五” 期间小城镇建设 指导性标准经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9.4(年递增8%计)- - 一、二、三产业比重- 20:45:35 - -

苗山镇总体规划说明书0703

目录 第1章规划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基本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规划编制动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宏观层面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城镇自身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既有规划解读 (2) 1.3.1 上位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相关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上版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上版规划实施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5 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规划期限、依据、原则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规划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规划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规划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经济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人口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社会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劣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机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产业结构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区域协调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城乡统筹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镇域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镇域人口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城镇人口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村庄发展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村庄发展潜力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村庄发展规划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镇村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镇村等级规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镇村职能结构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镇域公共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行政管理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教育机构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医疗卫生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文化体育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非公益性设施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5镇域基础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道路系统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公用工程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6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 适宜建设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2 限制建设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4.6.3禁止建设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城镇性质与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镇区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建设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城镇性质与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城镇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城镇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镇区空间发展策略与用地方向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用地条件评价及发展方向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自然环境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开发条件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城市功能发育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空间发展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规划区范围界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镇区总体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7.2镇区功能结构 (27) 7.3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居住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4仓储、物流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道路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道路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