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心脏功能的临床估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l

体力活动试验:根据病人在日常活动后的表现,估计心脏功能心脏功能分级及其意义

简易的方法判断病人的心肺储备能力:

屏气试验: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看最长能憋多长时间,一般憋气30秒以上视为良好。

爬楼梯试验:以平素速度和步伐,至少轻松登上三层楼而无心慌、气短等症状为正常;如果喘得厉害、面色发红、走几步就歇,说明心肺功能未达标,不适合马上手术。

6分钟步行试验:

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长达 30.5 米 ( 100 英尺 )的直线距离,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走动,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在旁监测的人员每 2 分钟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气促、胸痛等不适。如患者体力难支可暂时休息或中止试验。 6 分钟后试验结束,监护人员统计患者步行距离进行结果评估。

美国较早进行这项试验的专家将患者步行的距离划为 4 个等级: 1 级少于 300 米, 2 级为 300 ~374.9 米, 3 级为 375 ~ 449.5 米, 4 级超过 450 米。级别越低心肺功能越差。达到 3 级与 4 级者,可说心肺功能接近或已达到正常。

术前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

处理方法:术前:训练咳嗽排痰——患者坐位或半卧位,两肩放松、上身前倾,深吸气后,用胸腹的力作最大咳嗽,以咳嗽时声音从胸部震动、或在房间可听到有力的咳嗽回响为有效咳嗽动作;

术后:回病房清醒后即鼓励患者主动咳嗽,有痰时随时咳出,没有痰时每2-3小时咳嗽排痰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

心功能级别EF LVEDP 休息时CI

Ⅰ级>55% ≤12mmHg>2.5L/(min.m2)

Ⅱ级50-40% ≤12mmHg(运动时>12mmHg)2.5L/(min.m2)±

Ⅲ级30%±>12mmHg 2.0L/(min.m2)±

Ⅳ级20%±>12mmHg 1.5L/(min.m2)±

1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因素心律失常种类繁多,通常可分为激动起源失常、激动传导失常、激动起源与传导失常3大类,心律失常是否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改变的严重程度受到很多因

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1心室搏动频率通常情况下,心脏受窦房结控制而形成窦性心律,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多在60~100次/min之间,心脏的每搏输出量约为60~80ml,因此心脏的每分输出量约为5L。心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一般不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影响,但当各种原因引起心室率过速或过缓,则可能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室率过快时,心动周期的时限会随之缩短,相对来讲心室的舒张期缩短更加明显,其结果是心室无法得到充分的充盈,造成心脏每搏输出量明显下降,有时甚至会下降20%~30%,虽然心跳加快会对心脏每分输出量带来一定的弥补,但仍可发生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当心室率减慢时,心动周期会随之延长,心室的舒张期也相应得到延长,心室得到良好的充盈,每搏输出量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心室率过缓特别是当心率低于40次/min时,仍然会使心输出量显著下降,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1.2心脏搏动节律在临床上见到的心律失常中,如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各种期前收缩、二度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不按固定比例下传的心房颤动、逸搏等都会使心室率不规则,不规则的心室律是否对血流动力学构成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平均心62西藏医药杂志2013年第34卷第2期(总第115期)室率。当平均心室率在正常范围之内时,可不对血流动力学构成明显影响,但平均心室率过速或过缓时则必将给血流动力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当心室率超过120次/min或低于40次/min时,常可引起明显的心输出量下降,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

1.3心脏房室收缩顺序不协调正常心脏心房和心室的收缩与舒张有着一定的顺序,心室舒张时,心腔内压力降低,当心室的压力低于心房时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房通过房室瓣进入心室,然后心房收缩,使更多的血液进入心室,让心室得到充分的充盈,然后心室开始收缩,心腔压力升高,房室瓣关闭,半月瓣被打开,血液从左右心室分别射入到主动脉和肺动脉,完成一次心搏,心脏的射血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当某些心律失常发作时,可以使心脏的这种正常舒张与收缩顺序发生改变或者变得不协调,甚至会发生心脏房室同时收缩的情况,此时房室瓣无法正常开启,心房内的血液不能按时足量进入心室而影响心脏搏出量,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

1.4心室收缩同步不良心肌与骨骼肌的收缩活动是有明显区别的,由于心肌具有较长的有效不应期而不易发生强直性收缩,有利于心脏的泵血功能;在心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中有细胞间通道存在,使心肌成为机能上的合胞体,心肌细胞膜的任何部位产生的兴奋,不但可以沿着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可以通过细胞间传递,从而引起整块心肌的兴奋和收缩。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兴奋通过心脏内传导组织的传导,几乎能使心室肌细胞同时兴奋、同时收缩,这样便可产生较强的收缩射血力,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当某些心律失常发作时,可使心室肌不能同步收缩或收缩顺序发生异常而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心脏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起搏以及心室颤动等情况时,均可因心室收缩不同步而使心脏排血量降低。

1.5发生心律失常时的心脏基础状况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所谓的健康人,但更多则发生于各种疾病的患者。一些诱因和原发疾病会直接影响到血流动力学状态,特别是心脏的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最为重要。某种心律失常发生在正常人时,可能不会发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同样的心律失常发生在严重心脏病患者时,则可能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心脏基础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心脏功能,心脏基础病变越严重、心功能越差则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越大,甚至可能加重心功能不全,造成低血压或休克。

1.6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还与异位节律点的部位、心脏传导异常的发生部位和异常程度以及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室率、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度等有关。

心功能评估

心功能评估 康复医学科在临床心脏专科的检查、诊断和心功能检查(如右心功能测定,左心功能测定、肺臂循环时间测定等)基础上,侧重心功能容量的测定,主要方法为运动试验。 (一)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在心血管疾病康复方面,已被广泛使用。许多学者认为试验不仅安全,而且提供了心脏功能容量(cardiac functional capacity)的客观指标。 运支试验在心血管疾病康复中的用途,见表2-4-1。 表2-4-1 运动试验在心脏病康复中的应用 调整住院过程中的体力活动 出院前评价 运动处方,预告危险 用于心导管检查、药物治疗或体育疗法的筛选 确定所需运动程序(监测、不监测、医务人员在场、不在场) 随访检查内容的一部分 一般主张急性心肌梗塞、冠脉搭桥术后等住院过程中,以及出院前评价,应用低水平运动试验;复工以及制定运动处方等心脏功能容量测定时,可以采用运动量较大的次极限量运动试验,但试验终点,不应以心率标准而以试验中出现的症状,如心绞痛、呼吸困难或运动引起血压下降≥1.3Pa(10mmHg),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为终点,此即De B’usk所主张的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其终点标准见表2-4-2。 表2-4-2 极限量、次数限量运动试验终点 1.出现胸痛、疲乏、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症状 2.有冷汗、苍白、步态不稳、低血压等体征 3.有室性心律失常,有意义的ST段偏移,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改变 4.收缩压达30kPa(225mmHg),舒张压较休息时升高2.6kPa(20mmHg)以上 5.血压不升或下降1.3kPa(10mmHg)以上 6.被检人不愿继续进行试验 低水平运动试验: 在心血管疾病康复活动早期,如AMI或心脏手术后康复,康复活动都很有限,一般都无需参考心脏功能的最高限界,不必冒次极限量运动的风险。美国至今仍有人主张在康复活动早期例如出院前后做低水平运动试验,只有在复工时才做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他们认为低水平运动试验,同样可以得到有用的资料,借以指导康复活动。具体方法如下:(1)平板试验方法应用必进的Bruce运动试验方案,颇为适合(表2-4-3)。 (2)踏车试验方法开始时按3个METs,给予功量150KPM(公斤米),增至4个METs 时,可给300KPM,转速60次/分,前后两次共4分钟,中间可休息2分钟。表2-4-4可供试验时参考。 表2-4-3 改进的Bruce运动试验方案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详)讲解学习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作业5——教育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特点指功能特点,如出生后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等。解剖特点是指机体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在上节中我们已经述及,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理方面的特点是人的自然基础,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发展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一个先天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或染色体畸变者,无论外在条件如何优越,都无法使他们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 人的遗传素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这也是人的发展优于动物的地方。尤其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构造与机能,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一百几十亿个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刺激(信息),经细胞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出去。一般的学习就是神经元凭藉这种对刺激的反应功能和传导功能而建立的干百万个暂时的神经联系。因此,从脑的生理机能而言,人脑组织的复杂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提供了人的接受教育和发展各种才能的可能性,亦即区别于动物的巨大的发展可能性。但是,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无定向的。具体的发展过程和方向还有赖于出生后的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动性的发挥。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 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作为一种过程,成熟是由一系列遗传因子控制的程序。成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成熟的规律规定了个体身体发展的基本路线和状态。按照正常的发展,个体到了某一年龄阶段就应出现该年龄阶段应出现的年龄特征,如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都各自具有不同生理发展的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是个渐进的成熟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是从缓慢的量变飞跃到质变的过程。由于新质的出现,人的发展就从前一个阶段达到另一个新的阶段,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的形成是与人的年龄相关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水平的制约。心理学家格塞尔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就是对遗传素质成熟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有力证明。皮亚杰等人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也是以在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的。教育就是要遵循人的遗传素质的这个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人的自然属性的基本特点是遗传和变异性。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是不会完全相同的。遗传差异是指由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别。个体遗传基因的差别,会给人的身心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生理上,遗传控制个体的先天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致使不同的人在机体构造、形态、感官、神经系统上呈现出差异。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但是在机体的构造和机能上也有不尽相同的特点,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的构造和机能都会具有不同的素质差异。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揭示了人的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等的

【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心肺康复】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心肺功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评定心肺功能有助于了解机体循环和呼吸功能储备,是心肺康复的基础评定项目。 一、六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 6mWT)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主要用于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对治疗干预的疗效,测量患者的功能状态,可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观察指标之一,也是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之一。 1、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近1个月内出现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相对禁忌证:静息心率>120/min,收缩 压>180mmHg和舒张压>100mmHg。 2、中止原因: (1)胸痛 (2)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 (3)下肢痉挛 (4)步履蹒跚 (5)出汗 (6)面色苍白 (7)外周血氧饱和度降低至80%二、2分钟踏步试验(2-

mimute Step Test, 2mST) 2mST是计数受试者2分钟内单侧膝盖能达到指定高度(通常为髌骨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高度)的次数。进行2mST仅需要一面墙(用于贴高度标志物,亦可供体弱者扶墙进行测试),当场地、天气等因素影响6mWT进行,或患者体质虚弱无法耐受6mWT时,2mST可以作为替代方案。 心肺康复需要长期坚持除了膳食调整、戒烟限酒、心理睡眠调整之外,有氧运动训练作为心肺功能康复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重要,它能帮助人们达到营养与运动平衡(能量代谢平衡)、内环境平衡以及心理与睡眠健康等。心肺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1、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 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不仅为了在院康复期间的健康干预(包括相关疾病的治疗、饮食指导与调养、生物钟的调节、行为方式的指导),更是为了出院后定期随访与长期干预(包括生活工作环境的指导和改造、心理干预、健康状态的监控等)。2、全面的心脏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掌握心脏功能等级和可以预见的危险因素。正确的医学评价可以为运动处方(运动量、运动频率、单次持续时间、疗程和注意事项等)和康复流程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过度饮酒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凡影响到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都将影响心输出量。心肌收缩的前负荷、后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而心肌收缩能力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搏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这种调节方式又称starling机制,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来调节搏出量,以适应静脉回流的变化。 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初长度)的关系,而心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前负荷和心肌的特性。心肌达最适初长度(2.0~2.2μm)之前,静息张力较小,初长度随前负荷变化,但心肌超过最适初长度后,静息张力较大,阻止其继续被拉长,初长度不再与前负荷是平行关系。表现为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 (2)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室射血过程中,大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后负荷增高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3)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调节作用,儿茶酚胺、强心药,Ca2+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乙酰胆碱、缺氧、酸中毒,心衰等降低心肌收缩力,所以儿茶酚胺使心肌长度—张力曲线向左上移位,使张力—速度曲线向右上方移位,乙酰胆碱则相反。 (4)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率在40~180次/min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min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搏出量明显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 心率低于40次/min时,也使心输量减少。 1 / 1'.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摘录上海华山医院讲座 心功能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对于心脏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评价疗效、指示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有很多重要的特点:首先它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诊断方法,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同位素或其它染料,病人和医生不受放射性物质辐射,方法简便、可多次重复、可在床旁进行;第二,超声成像通过心内的解剖标志定位,即使心腔扩大、先天性畸形或心脏移位引起心脏位置改变,仍可识别成像平面,有利于反复随访;第三,通过多平面、多方位超声成像可对每个心腔检查,完整评价整个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第四,能区别心壁的内外膜和心腔,通过评价室壁的收缩期增厚率和内膜移动幅度,可估计心肌收缩力;最后,应用连续波多普勒可测定心室和心房之间、心室和心室之间、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压差,推算心内压力。 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评价内容已由过去单纯评价左室功能拓展到右室、心房等其他腔室的功能,由收缩功能拓展到舒张功能,由整体功能拓展到局部功能,由静息状态的功能评价发展到对负荷状态下的心肌灌注、心功能储备、冠脉储备、心肌存活性等功能进行评价。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测量心腔整体及各个节段的实时容积变化,还可以对心肌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位移、变形、以及运动的时相和顺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充分地了解心肌的运动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测定 一、左室容积的测定 包括M性、二维、三维重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等多种方法。前两者将左室假定为某一几何模型,或多种几何模型的复合体,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左室容积。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的短轴径,此法采用单平面面积长度公式来判断左室的容积,通常简化为立方公式:V=D3。该方法评价左室容

第三章 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章心肺功能的评定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 常用的心功能评定方法包括对体力活动的主观感觉分级(如心脏功能分级、自觉用力程度分级)、超声心动图、心脏负荷试验(如心电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核素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等。心脏负荷试验中最常用的是心电运动试验。 一、心功能分级 通常采用美国心脏协会的分级方法,见表3-1. 表3-1 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1、评定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2、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3、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4、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心律失常。 5、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 6、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效果。 7、其他。 (二)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1、按所用设备分类 (1)活动平板试验;(2)踏车试验;(3)便携式运动负荷仪;(4)台阶试验。

2、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分类 (1)极量运动试验:运动强度逐级递增直至受试者感到筋疲力尽,或心率、摄氧量继续运动时不再增加为止,即达到生理极限。适用于运动员及健康的青年人。极量运动试验可按性别和年龄推算的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作为终止试验的标准。 (2)亚(次)极量运动试验:运动至心率达到亚极量心率,即按年龄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的85%或达到(195-年龄)时结束试验。用于测定非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3)症状限制运动试验:运动进行至出现必须停止运动的指征(症状、体征、心率、血压或心电图改变等)为止。停止运动的指征包括:①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胸闷、胸痛、心绞痛、极度疲劳、下肢痉挛、严重跛行、身体摇晃、步态不稳、头晕、耳鸣、恶心、意识不清、面部有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等症状和体征;②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不升高反而下降,低于安静时收缩压1.33kPa以上(>10mmHg); 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上升,超过29.33~33.33kPa(>220~250mmHg);运动负荷增加时舒张压上升,超过14.7~16.0kPa(>110~120mmHg);或舒张压上升,超过安静时2.00~2.67kPa(>15~20mmHg);③运动负荷不变或增加时,心率不增加,甚至下降超过10次/分;④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或上升≥1mm;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异位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或成对出现的期前收缩,R-ON-T,房颤,房扑,室扑,室颤,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等;⑤患者要求停止运动。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用于冠心病诊断,评定正常人和病情稳定的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4)低水平运动试验:运动至特定的、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止。即运动中最高心率达到130~140次/分,或与安静时比增加20次/分;最高血压达160mmHg,或与安静时比增加20~40mmHg;运功强度达3~4METs作为终止试验的标准。低水平运动试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或心脏手术后早期康复病例,以及其他病情较重者,作为出院评价、决定运动处方、预告危险及用药的参考。 (三)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症 (1)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 (2)药物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3)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 (4)严重主动脉狭窄; (5)未控制的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 (6)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 (7)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8)急性主动脉夹层。 2、相对禁忌证 (1)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和同等病变; (2)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 (3)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 (4)肥厚型心肌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流出道梗阻性病变; (5)电解质紊乱;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传导阻滞; (7)严重动脉压升高; (8)精神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不能配合进行运动。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 1.观察改变前、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2.学习离体蛙心恒压灌流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是衡量心功能的直接指标。通常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其值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每搏量受前、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前负荷可影响心肌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初长度越长,心肌射血力量越大。后负荷构成心脏射血的阻力,增加可致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心肌收缩能力是决定泵血功能的内在因素,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可改变心肌收缩能力,从而影响心输出量。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加心输出量也增加,但心率过快,心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反而减少。 【预习要求】 1.预习心脏泵血的过程。 2.预习前负荷、后负荷、心率及心肌收缩能力对心输出量的影响机制 【实验标本】 蟾蜍离体心脏。 【实验器材与药品】 XL-1型心输出量影响因素实验装置、蛙类手术器械、刺激器、刺激电极、支架、50ml 量筒、心房和动脉插管、任氏液、1:10000肾上腺素、1:100000乙酰胆碱。 【实验前准备】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为贮液瓶,容积500ml,内盛任氏液。B为灌流瓶,刻度0~25cm,灌流瓶液面高低决定灌流压大小,反映前负荷。灌流瓶通过橡皮管与贮液瓶可在支柱上上下移动以控制灌流压。C为液压管,刻度0~45cm;有10根侧管,间距5cm,均朝下倾斜。用于反映后负荷。D1.2为血管插管接头,分别通过橡皮管之灌流瓶和液压管连通。E1.2为血管插管接头支架,其关节处能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以调节血管插管接头与灌流器官之间的相对位置。F为刺激电极支架,也可变动位置。

影响心功能因素和实验性心力衰竭发生以及治疗

影响心功能的因素和实验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以及治疗 严滨(0901010291)、 谢佳璐(0901010292) 洪军杰(0901010293)、林萍萍(0901010294) 第一临床10班,温州医学院 摘要:本实验通过制备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和离体在位蛙心灌流方法,并改变影响心功能的各种因素,设计抢救方案并掌握心衰药物作用机制。实验基本原理是在硫酸铬可以引起心衰,而强心药可以治疗心衰,使原来因心衰下降的心输出量有所恢复正常。 Summary:This experiment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heart failure animal model and using perfusion method on a isolated frog heart in place. Changing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cardiac function, design heart failure rescue plan and master the mechanism of drugs playing a role in the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hat GrSO4 can lead to heart failure and cardiac drugs can treat heart failure, thus leading the dropping cardiac output caused by heart failure return to normal. 关键词:心衰 收缩能力 每搏功 蛙心灌流 负荷 Key words:heart failure contractile capacity stroke work frogheartperfusion preload 一 引言 心力衰竭在中国大陆发病率 0.9%,尽管低于发达国家,但对我国仍然是巨大的公共卫生经济负担。因为我国有巨大人口负担、人口

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心脏功能的临床估计方法有以下几种I 体力活动试验:根据病人在日常活动后的表现,估计心脏功能心脏功能分级及其意义

简易的方法判断病人的心肺储备能力: 屏气试验: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看最长能憋多长时间,一般憋气30秒以上视为良好。 爬楼梯试验:以平素速度和步伐,至少轻松登上三层楼而无心慌、气短等症状为正常;如果喘得厉害、 面色发红、走几步就歇,说明心肺功能未达标,不适合马上手术。 6分钟步行试验: 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长达30.5米(100英尺)的直线距离,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走动,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在旁监测的人员每2分钟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气促、胸痛等不适。如患者体力难支可暂时休息或中止试验。6分钟后试验结束,监护人员统计患者 步行距离进行结果评估。 美国较早进行这项试验的专家将患者步行的距离划为4个等级:1级少于300米,2级为300? 374.9米,3级为375?449.5 米,4级超过450米。级别越低心肺功能越差。达到3级与4级者,可说心肺功能接近或已达到正常。 术前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 处理方法:术前:训练咳嗽排痰一一患者坐位或半卧位,两肩放松、上身前倾,深吸气后,用胸腹的力作最大咳嗽,以咳嗽时声音从胸部震动、或在房间可听到有力的咳嗽回响为有效咳嗽动作; 术后:回病房清醒后即鼓励患者主动咳嗽,有痰时随时咳出,没有痰时每2-3小时咳嗽排痰一次,每 次5分钟左右。

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昨肌彷肌炎或心肌病 临肌代塌障碍(糖尿病性0肌病等) 归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返流 左、右心分流或动静脉分流 全身 CD 容SiSM,如贫fllk 甲亢 in 1 1 1 \ X 心脏结构完整性 心率、心律 房室收缩协调 心脏顺应性 心功能级别 EF LVEDP 休息时CI I 级 > 55% < 12mmHg 2 >2.5L/(min.m ) U 级 50-40% < 12mmH (运动时 > 12mmH ) 2 2.5L/(min.m ) 土 川级 30%± 「 > 12mmHg 2.0L/(min.m 2) ± 亶级 20%± > 12mmHg 1.5L/(min.m 2) ± 心脏功能的生理基础 心肌收缩力 离血压、 as 膜狭窄(半月瓣)

机能实验讨论:心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实验性心衰的发生和治疗

四、心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实验性心衰的发生和治疗 1、评价心功能的指标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评价心功能指标有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力贮备、射血分数等。 心输出量:左或右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它等于每搏心输出量×心率,是衡量心脏射血功能的强弱与是否正常的指标,但无法排除个人体重的影响。 心脏指数:单位体表面积的心排出量,是心输出量经单位体表面积标准化后的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可比性较好,但应该在安静和空腹情况下。 心力贮备:心脏在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下,能适应机体需要而提高心输出量的能力,它可用活动时心脏工作的最大能力与安静时的能力之差来表示,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要的适应能力,与心脏健康状况有关。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即心脏前负荷)的百分比,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是判断心力衰竭类型的重要指征之一。 2、影响心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机制为何? 影响心功能主要是影响泵血功能,主要因素搏出量及心率,搏出量又取决于前负荷(心肌初长度或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心肌收缩能力以及后负荷的影响。 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的增加可使心输出量相应增加。当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充盈量减少,搏出量显著减少,心输出量开始下降。当低于每分钟40次时,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量早已达到上限,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能增加充盈量和搏出量,所以,心输出量也减少。 前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前所遇到的阻力或负荷,即在舒张末期,心室所承受的容量负荷或压力。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心脏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心肌细胞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改变的调节,称为异长调节,可以对搏出量进行精细、小幅度的调节,使心室射血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保持平衡。所以在一定限度内,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容积)愈大,心室肌的初长度愈长,则心肌收缩强度和速度就愈大、搏出量就愈多。 后负荷:指心室肌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即心脏在射血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这一阻力来自动脉血压。在整体内,动脉血压升高,使心室后负荷增大而导致搏出量减少,但搏出量的减少,却使心室内剩余血量增加,加之静脉回流量不变,因而使心脏的前负荷增加,通过异长调节可使搏出量恢复正常。 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能力是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其カ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胞浆内Ca+的浓度,ATP酶的活性,横桥循环中各步骤的速率,肌凝蛋白横桥与肌纤蛋白联结体的数量等都影响心肌兴奋-收缩耦联,使心肌收缩能力发生改变。当心肌收缩能力増强时,搏出量增加;相反,搏出量减少。 3、实验中使用普萘洛尔之后,心功能有何变化?其机制是什么? 实验中使用普萘洛尔之后,出现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其机制是普萘洛尔竞争性阻断了心肌细胞的β受体,从而抑制了β受体所介导的Na+电流、Ca+电流及K+电流,降低心肌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减慢传导,使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降低。 4、硫酸镉灌流心脏后,心功能将有何改变?机制为何? 硫酸镉灌注心脏后,镉离子与钙离子竞争钙离子通道,使得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量减少,因而心肌收缩力减弱;同时也减少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钙离子内流,使其0相除极和4相缓慢除极减慢,从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和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有效不应期延长,心率减慢。最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心功能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对于心脏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评价疗效、指示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有很多重要的特点:首先它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诊断方法,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同位素或其它染料,病人和医生不受放射性物质辐射,方法简便、可多次重复、可在床旁进行;第二,超声成像通过心内的解剖标志定位,即使心腔扩大、先天性畸形或心脏移位引起心脏位置改变,仍可识别成像平面,有利于反复随访;第三,通过多平面、多方位超声成像可对每个心腔检查,完整评价整个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第四,能区别心壁的内外膜和心腔,通过评价室壁的收缩期增厚率和内膜移动幅度,可估计心肌收缩力;最后,应用连续波多普勒可测定心室和心房之间、心室和心室之间、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压差,推算心内压力。 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评价内容已由过去单纯评价左室功能拓展到右室、心房等其他腔室的功能,由收缩功能拓展到舒张功能,由整体功能拓展到局部功能,由静息状态的功能评价发展到对负荷状态下的心肌灌注、心功能储备、冠脉储备、心肌存活性等功能进行评价。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测量心腔整体及各个节段的实时容积变化,还可以对心肌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位移、变形、以及运动的时相和顺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充分地了解心肌的运动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测定 一、左室容积的测定 包括M性、二维、三维重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等多种方法。前两者将左室假定为某一几何模型,或多种几何模型的复合体,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左室容积。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的短轴径,此法采用单平面面积长度公式来判断左室的容积,通常简化为立方公式:V=D3。该方法评价左室容积与X线造影的相关性不很高,也不能用于有室壁节段运动异常者,但是方法简单,仅需测量一条径线。 二维超声心动图较M型超声更加准确,采用Simpson's公式、单平面和双平面面积长度

论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论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及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身体发展。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1,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2,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发展自发的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环境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 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但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中改造着自己。

所以,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的社会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也是在人的活动中实现的。 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所以,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这一意义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人的发展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因而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一般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⑴先天的遗传素质⑵后天的环境;即自然⑶教育;即社会因素.⑴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③遗传素质的生理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④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的范围②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的性质③社会需要也影响人的发展.⑶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面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③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④控制,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总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与作用即有遗传后天环境的教育等.举例说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二大因素"遗传"和"环境"的论

心功能指标

心脏功能的测定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评价疗效及估测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脏功能可分为左、右心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临床上常用的是左室收缩功能。 1、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有: ①每搏量(SV):指左室在每次心动周期排出的血量,正常值60~120ml。 ②心排出量(CO):指每分钟左室收缩排出的血流量,正常值~8.0L/min。 ③心脏指数(CI):为心排出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正常值~5.0L/(min·m2)。 ④射血分数(EF):指每搏量占左室舒张未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值≥50%。 ⑤左室短轴缩短率(FS):指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的差值与左室舒张末期直径的百分比,正常值≥25%。 ⑥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的差值除以左室舒张末期直径与左室射血时间两者的乘积,正常值≥周/秒。 ⑦左室后壁增厚率(△T%)及室间隔增厚率(△IVST%):前者为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与其舒张期厚度的差值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的比值,而后者是指收缩期室间隔厚度与其舒张期厚度的差值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的比值,正常值均>30%。 2、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1)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指从主动脉瓣关闭到二尖瓣开放所经历的时间,反映左室心肌的松弛率,但受心率、主动脉压及左房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正常值:<40岁者,(69±12)ms;>40岁者,(76±13)ms。 (2)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指左室充盈早期所产生的峰值流速,正常值±m/s。

(3)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指左室舒张末期由于心房收缩所产生的峰值流速,正常值±m/s。 (4)E/A:如A峰高于E峰,说明心房的血液向心室排出时由于心室舒张功能欠佳,排出受阻,但要排除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二尖瓣A峰高于E 峰的因素影响,正常值±。 (5)E波减速时间(EDT):指左室充盈早期减速过程(E峰下降支)所经历的时间,正常值(199±32)ms。 (6)左房收缩期肺静脉反流速度(AR):正常值<0.2m/s。 (7)二尖瓣前叶E峰至室间隔左室面的距离(EPSS):正常值:0~5mm。 (8)A波时限:除反映出左室的顺应性以外,还可反映出左房自主收缩的射血量。 3、反映右室收缩功能指标: (1)室间隔运动方向:正常情况下室间隔与左室壁呈同向运动,当右心室收缩功能增强或占优势时,室间隔与右室壁呈同向运动。 (2)右室前壁增厚率:正常值≥30%。 (3)肺动脉血流速:正常值:成人~0.9m/s,儿童~s。 (4)时间间期指标:①右室射血前期(RVPEP):心电图QRS起点至M 型肺动脉瓣开放点,心衰或肺动脉高压时升高。②右室射血时间(RVET)。 ③RVPEP/RVET:正常值:~。 (5)肺动脉压力(PAG):PAG=4V TR+RA,正常值<20mmHg,肺动脉平均压=+79(PAT为加速时间)。 (6)肺动脉血流量。

心功能评价

心功能评价 基础解释 心功能评价是指心脏功能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 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它通过心脏功能评价活动与结果,作用于评价对象而体现出来。其功能的内容取决于评价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检查进行分级评价,如纽约心功能评价表、步行试验、心脏超声等。 一般心功能评价以四级为标准: 一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任何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为心功能代偿期。 二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可引起乏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轻度体力活动即可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患者完全丧失体力活动的能力,即使在休息情况下仍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另外,心功能评价主要评价的是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仅仅是血流动力学的评定,也有重要的心脏内分泌功能的评定。

一、收缩功能的计算和测定: 评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参数包括下列5项: (1)心脏指数(CI)心率×缩搏量/ 体表面积[L/(min·m2)]; (2)缩搏量指数(SVI)(ml/m2); (3)缩搏做功指数(SVI)缩博量×平均收缩压(ml × mmHg/m2); (4)缩搏力指数缩博做功指数/射血间期秒数; (5)前负荷提供的缩博做功缩搏做功和舒张末容积之间的关系; 二、心排出量及相关测定 心排出量(CO)通常用热稀释法来测定。常常需重复多次取其平均结果以增加正确性。测得后的数值,心排出量通常以相对于体表面积来表示,即心脏指数(CI),用心排出量(CO)除以体表面积(m2)。心排出量(及心脏指数)可除以心率产生缩搏量(SV)(及缩搏指数SVI)。 三、射血分数 射血分数的定义为缩搏量与舒张末容量的比例。常计算如下:EF = DV - ESV/EDV× 100%。公式中的EF为射血分数,ESV为收缩末容量,EDV为舒张末容量。有心血管造影及心脏超声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正常值为0.55~0.75,但由核素血管造影测定值可能略有降低

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概述

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 概述(Introduction) 1.心功能不全(heart insufficiency)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心功能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为“心功能不全”。包括病情由轻到重的全过程。在疾病的早期,机体能够通过心脏本身的代偿机制以及心外的代偿措施,可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相对恒定状态,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此为心功能不全的代偿阶段。心力衰竭一般是指心功能不全的晚期,属于失代偿阶段,患者已经表现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 2.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泵功能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心输出量绝对减少或相对不足,以致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理过程。 3.心肌衰竭(myocardial failure) 指原发性心肌肌原纤维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心力衰竭。例如急性心肌梗塞时,部分心肌坏死致使心肌的有效收缩蛋白含量减少,引起心肌收缩力原发性降低,此时心泵功能障碍是原发的。因此心肌衰竭属于心力衰竭。这与部分高血压患者后期出现的心力衰竭不同。高血压时心脏往往由于后负荷长期增加先发生肥大代偿,最后转向失代偿的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衰竭是继发的。 4.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当心力衰竭呈慢性经过时,往往伴有血容量和组织间液增多,并出现静脉淤血和水肿,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从本质上讲,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是一致的,仅仅是在病变的程度上有所区别,故而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往往是通用的。 第一节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与分类(Etiology、predisposing cause and clssification)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Etiology of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的关键环节是心输出量的绝对减少或相对不足,而心输出量的多少与心肌收缩性的强弱、前负荷和后负荷的高低以及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因此,凡是到能够减弱心肌收缩性、使心脏负荷过度和引起心率显著加快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心脏功能的临床估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l 体力活动试验:根据病人在日常活动后的表现,估计心脏功能心脏功能分级及其意义

简易的方法判断病人的心肺储备能力: 屏气试验: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看最长能憋多长时间,一般憋气30秒以上视为良好。 爬楼梯试验:以平素速度和步伐,至少轻松登上三层楼而无心慌、气短等症状为正常;如果喘得厉害、面色发红、走几步就歇,说明心肺功能未达标,不适合马上手术。 6分钟步行试验: 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长达 30.5 米 ( 100 英尺 )的直线距离,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走动,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在旁监测的人员每 2 分钟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气促、胸痛等不适。如患者体力难支可暂时休息或中止试验。 6 分钟后试验结束,监护人员统计患者步行距离进行结果评估。 美国较早进行这项试验的专家将患者步行的距离划为 4 个等级: 1 级少于 300 米, 2 级为 300 ~374.9 米, 3 级为 375 ~ 449.5 米, 4 级超过 450 米。级别越低心肺功能越差。达到 3 级与 4 级者,可说心肺功能接近或已达到正常。 术前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 处理方法:术前:训练咳嗽排痰——患者坐位或半卧位,两肩放松、上身前倾,深吸气后,用胸腹的力作最大咳嗽,以咳嗽时声音从胸部震动、或在房间可听到有力的咳嗽回响为有效咳嗽动作; 术后:回病房清醒后即鼓励患者主动咳嗽,有痰时随时咳出,没有痰时每2-3小时咳嗽排痰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

心功能级别EF LVEDP 休息时CI Ⅰ级>55% ≤12mmHg>2.5L/(min.m2) Ⅱ级50-40% ≤12mmHg(运动时>12mmHg)2.5L/(min.m2)± Ⅲ级30%±>12mmHg 2.0L/(min.m2)± Ⅳ级20%±>12mmHg 1.5L/(min.m2)± 1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因素心律失常种类繁多,通常可分为激动起源失常、激动传导失常、激动起源与传导失常3大类,心律失常是否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改变的严重程度受到很多因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评分 Scr单位换算:1mg/dl=88.4mmol/L Killp分 级 得分收缩压(mmHg)得分心率(次/min)得分 I 0 <80 58 <50 0 II 20 80-99 53 50-69 3 III 39 100-119 43 70-89 9 IV 59 120-139 34 90-109 15 危险因素分值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 1 总分值9 年龄(岁)得分Scr(mg/dl)得分危险因素得分<30 0 0-0.39 1 院前心跳骤停39 30-39 8 0.4-0.79 4 ST段下移28 40-49 25 0.8-1.19 7 心肌酶升高14 50-59 41 1.2-1.59 10 60-69 58 1.6-1.99 13 70-79 75 2.0-3.99 21 >80 91 >4.0 28 CHA 2 DS 2 -VASc评分

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当房颤患者的CHA 2DS 2-VASc 评分大于2分,且HAS-BLED 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分 类 需 采 取 的 措 施 INR >3.0但≤5.0(无出血 并发症) 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或停服一次,1~2日后复查INR 。当INR 回复到目标值以内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 INR >5.0但<9.0(无出血 并发症)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1.0~2.5mg ), 6~12小时后复查INR 。 INR <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 INR ≥9.0(无出血并发症)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5mg ),6~12小时后复查INR 。 INR <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若患者具有出血高危因素,可考虑输注凝血因子。 严重出血(无论INR 水平 如何)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5mg ),输注凝血因子,随时监测INR 。病情稳定后需要重新评估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

评价心脏功能

您的位置:首页 > 我的继续教育 > 全 文 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心动图室黄国倩 心功能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对于心脏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评价疗效、指示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有很多重要的特点:首先它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诊断方法,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同位素或其它染料,病人和医生不受放射性物质辐射,方法简便、可多次重复、可在床旁进行;第二,超声成像通过心内的解剖标志定位,即使心腔扩大、先天性畸形或心脏移位引起心脏位置改变,仍可识别成像平面,有利于反复随访;第三,通过多平面、多方位超声成像可对每个心腔检查,完整评价整个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第四,能区别心壁的内外膜和心腔,通过评价室壁的收缩期增厚率和内膜移动幅度,可估计心肌收缩力;最后,应用连续波多普勒可测定心室和心房之间、心室和心室之间、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压差,推算心内压力。 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评价内容已由过去单纯评价左室功能拓展到右室、心房等其他腔室的功能,由收缩功能拓展到舒张功能,由整体功能拓展到局部功能,由静息状态的功能评价发展到对负荷状态下的心肌灌注、心功能储备、冠脉储备、心肌存活性等功能进行评价。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测量心腔整体及各个节段的实时容积变化,还可以对心肌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位移、变形、以及运动的时相和顺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充分地了解心肌的运动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测定

一、左室容积的测定 包括M性、二维、三维重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等多种方法。前两者将左室假定为某一几何模型,或多种几何模型的复合体,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左室容积。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的短轴径,此法采用单平面面积长度公式来判断左室的容积,通常简化为立方公式:V=D3。该方法评价左室容积与X线造影的相关性不很高,也不能用于有室壁节段运动异常者,但是方法简单,仅需测量一条径线。 二维超声心动图较M型超声更加准确,采用Simpson's公式、单平面和双平面面积长度法,在无室壁节段运动异常者中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容积与造影结果的相关系数可提高到0.80-0.90。 三维方法见下文。 二、心室收缩功能测定 1.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为: 每搏量(SV)=收缩末期容积EDV-舒张末期容积ESV(m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