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与“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

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与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与表达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

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程

序与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与感受,是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

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

目标有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

其实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与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与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

对于“知识与技能”我们并不陌生,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双基”教学,就是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与过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多大差别。其实在过去的教学中也客观存在。所谓“过程与方法”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方

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有“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学生就采取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与社会现实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客观存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伴随一定的情态与态度,或充满兴趣,或感觉乏味:或积极参与,或消极接受。这都是情感与态度问题。价值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倾向,如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与内化。

总之,三维的课程目标是客观存在的,而过去我们往往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重视。课程目标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要防止淡化知识的现象。情感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的情感发生,像是在表演。情由心生,情要动心,只有心动了才会产生真实的情感。

我认为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一节课的具体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要从课标出发;第二,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呈现方式,深入理解分析教材安排,根据所使用的教材来确定教学目标;第三,了解学生特点,知道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本节教材的关系,学生要经历什么过程来获得知识,掌握什么能力;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使学生有探究的欲望,一个教学目标是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联系的。第四,充分运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这里起到的是一个导向作用,而新课标则更加关注探究,在设置探究型教学目标时,设置应是三维的,三个维度不是等分的,不同课型的三维侧重点应该不同。

如何用三个维度来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初中历史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同样的一个知识点,除了实现相同的知识目标外,不同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的过程与情感目标。以知识为线索展开教学,并不排斥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尽管教学展开的线索是知识,但过程、情感目标融在知识之中。同一段教学中,三个维度的内容要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不存在哪个为主哪个为辅的问题。只不过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三个维度的目标会有所侧重。

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对总体目标的解析。任何一维度都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维度而独立贯彻,他们应以一个有机的整体渗透到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知识与技能需在学习过程中与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得到落实;方法的形成、过程的体验要以知识为载体;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感悟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世界观。三个维度互相渗透、相辅相成。课程目标这种统一性与协调性贯穿于课程的内容标准之中,同时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贯彻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

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引导、实施与评价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细化到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四个原则:1.多元化原则2.适应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开放性原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与测评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导致一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出现了与课程标准貌合神离的现象。本文拟就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谈谈笔者自己的体会与认识。1、课程目标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具有导向性的学科阶段目标,是对教学所要达到的程度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定。我国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课程的具体目标,简称为“三维(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如教材)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设计的在一节课内要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那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一定包含历史课程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吗?现在,有的学校要求教师的备课笔记中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三个维度,检查评课时把“三个维度”视为评价标准,缺一不可。使得教师们不得不以“三个维度”来拟定教学目标,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教学合乎新课程的理念与精神。可经常遇到的事实是,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常常为找不到“三维目标”

浅谈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基本要求在不同学科中的具体表达。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时我们会只重视“只是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有时不能够准确的把握“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将“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来设计与实施;有时我们的教学设计不能明确描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而视将其混入“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之中。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我想归根到底在于我们未能深刻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未能认识到“只是与技能”的掌握与积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在一定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实现。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必不可少且相互交融的三个方面,是构成一个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与技能”是人发展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实现另两个教学目标的环境、途径与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课堂教学会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在一定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教法与学法来进行,“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实现,渗透在其他两个维度目标的实现过程之中。没有该维度的目标,我们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就难以落实;没有该维度的目标,其他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 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 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 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 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 验,又叫体验性目标。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其实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 对于“知识与技能”我们并不陌生,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双基”教学,就是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与过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多大差别。其实在过去的教学中也客观存在。所谓“过程与方法”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有“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学生就采取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与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客观存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伴随一定的情态和态度,或充满兴趣,或感觉乏味:或积极参与,或消极接受。这都是情感和态度问题。价值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倾向,如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内化。 总之,三维的课程目标是客观存在的,而过去我们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而对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重视。课程目标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要防止淡化知识的现象。情感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的情感发生,像是在表演。情由心生,情要动心,只有心动了才会产生真实的情感。 我认为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一节课的具体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要从课标出发;第二,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呈现方式,深入理解分析教材安排,根据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与“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 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与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与表达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 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程 序与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与感受,是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 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 目标有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 其实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与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与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 对于“知识与技能”我们并不陌生,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双基”教学,就是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与过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多大差别。其实在过去的教学中也客观存在。所谓“过程与方法”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方

描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

描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 教学目标的四要素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要素进行详细描述。 一、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它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在制定知识目标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相关概念。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中,知识目标可以包括学生掌握平方根的计算方法、理解平方根的意义等。 二、技能目标 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技能。它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技能目标时,需要明确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和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中,技能目标可以包括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等。 三、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调整。在制定情感目标时,需要考虑教学活动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例如,在一堂历史课中,情感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等。

四、价值观目标 价值观目标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它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在制定价值观目标时,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方法。例如,在一堂生命教育课中,价值观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等。 教学目标的四要素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具备的技能、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教学目标表述的 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在实际的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从逻辑上去判断主体应该是学生;例如,“能够独立复述课文”,这个目标的逻辑主语是学生,也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复述课文”,而不应采用“使学生”、“教会学生”、“培养学生”等用语;2. 行为动词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背诵”、“辨认”、“描述”、“解释”、“说明”、“拒绝”等词,使其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3. 行为条件教学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不靠帮助或参考书”、“在十分钟内”、“利用网络环境”等;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行为完成的情境;4. 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例如,“既提供的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三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四个单词”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为了操作上的方便起见,而把一个问题分解成三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犹如鱼水一样,和谐地和合在—起的,落实目标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 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

核心素养目标以及教学目标四要素以及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

核心素养目标以及教学目标四要素以及制定目标的基本 思路 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四要素: 1. 目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2. 目标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创造新知识和与他 人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3. 目标水平: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后,达到一定的思维水平、创新水 平和合作水平。 4. 目标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创新 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 1. 确定核心素养目标:确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 力为核心素养目标。 2. 分析教材内容:根据所教授的具体教材内容,分析其中涉及到的问 题解决、知识创造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要求。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思维、创 新和合作能力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4. 制定具体目标:根据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具体的目标内容、要求、水平和评价方法。 以下是一个全面详细的教学示例:

一、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四要素: 1. 目标内容: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创造新知识的创新能力; -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合作能力。 2. 目标要求: -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 学生在创造新知识时能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 学生在与他人合作时能够主动交流、有效协调,并共同完成任务。 3. 目标水平: - 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后,达到一定程度上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水平; - 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后,达到一定程度上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并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水平; - 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后,达到一定程度上主动交流、有效协调并共同完成任务的水平。 4. 目标评价: - 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 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创造新知识和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四要素及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

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四要素及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知识文章】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四要素及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 1. 引言 在教学过程中,设定明确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指 导学生的学习,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同时也是评估和反馈学生学 习进展的依据。本文将讨论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四要素的含义, 并分享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 2.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关键素养和能力,是 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它包括认知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艺术素养和身心素养等多个方面。设定核心素养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 挑战。 3. 教学目标四要素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它是指明学习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描述。教学目标由四个要素构成: 3.1 知识要素

知识要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内容。它涉及学科知识、基础概念、原理和事实等。设定明确的知识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使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2 技能要素 技能要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获得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它包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沟通表达、信息处理等各种技能。设定具体的技能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3 态度要素 态度要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态度和价值观。它包括积极主动、合作互助、关心他人等各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设定明确的态度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 3.4 价值要素 价值要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形成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它包括尊重他人、关注社会、追求真善美等多个方面。设定明确的价值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 在制定目标时,教师可以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4.1 确定学科内容和要求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划分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划分 三维目标是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那么,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各自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1、知识与技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知识与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要通过知识与技能来体现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什么,哪些些问题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只需简单理解。在教学环节中始终要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数学思想;要重视数学课程中针对运算、推理、处理数据等较严密的思维技能和对图表理解力、计算机或计算器等常用工具的基本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学习、交往式学习等)。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

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过程与方法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发现的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发展的过程,我们更多地要让学生掌握过程,不一定要统一的结果。比如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从数学的学科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出发,创设数学探究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独立自己的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过程中学生学会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生情感和学习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也培养了良好的师生情感,不知不觉地将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自主性,能够独立获取知识, 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不断地进行猜想、论证、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并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专注于学生的理性发展,更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唤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新课

教学目标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制定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学习成果。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考虑,即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技能维度。 在认知维度上,教学目标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分析能力。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理解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历史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是让学生能够熟悉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在情感维度上,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态度。例如,在文学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并能够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内涵。在体育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是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在技能维度上,教学目标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例如,在化学实验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能够正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能够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在英语口语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是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以上三个维度来考虑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在不同方面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上的进步。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

目标,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来确定。同时,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测量性和可达性。可测量性指的是教学目标可以通过评估和测量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可达性指的是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智力和发展水平,能够合理地在一定时间内实现。 总之,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通过在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维度上明确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果。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来确定,具有可测量性和可达性。教师应该不断评估和调整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目标四个维度

教学目标四个维度 2020-11-21 23:58:49 教学目标有也叫学习目标,这两种提法的主体虽然不一样,前者强调了老师,后者强调了学生,但是内容上是对等的,是一致的。教学目标目标是课堂的主线和统率,不管是课堂结构还是教学环节,不管是训练内容还是老师讲授内容,都要受控于目标。教学目标还要分解为课堂目标,课堂目标包括学的目标,教的目标,策略的目标,这些目标组成一张课堂网,将知识学习,技能形成,思维培养连接起来,共同作用于学习的主体——学生。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1.知识目标。这是第一个维度,也是基础维度,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第一步,是掌握学科的表述语言,是为了实现解决学科问题的基础环节,这个维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也是保底教

学的重要环节,这个维度要做到扎实,准确,熟练。 2.技能目标。这是第二个维度,在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再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夯实知识目标,当这种技能固化成本能之后,技能目标才算是被真正地掌握。技能目标最关键的最难的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就是教学中的固化和迁移环节。 3.思维目标。思维时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他有具体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来追寻思维的轨迹。教学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成为一个思维的强者,有了学科思维就等于给了学生打开学科大门的钥匙,所谓的思维就是指用学科的语言和方法解决学科本身及学科外延问题的途径,这个过程具有很强的再生性和创造性,也存在明显的思维层次和思维质量。思维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就是终极的教学目标地实现。这个维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对教学的内容地设计,包括前两个维度的实现,包括学生的学,包括老师的教,包括目标的实现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性质 1.统领性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各种形态课程教学都必须把握。把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教学的完整性结构目标,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性标志与亮点,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 每门具体的学科目标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 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 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具体而言,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三维目标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块、三种类型。不是要在原来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就像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 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就像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它拆开,但在实践层面必须是三位一体,因为实践层面是面对完整的人的,绝对不能把它人为地分开。不是一节课分成三大环节,分别完成三个目标。 总之,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这三个关系: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1. 知识维度 在教学中,知识维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具体知识和概念。教学目标的知识维度旨在确保学生掌握并理解特定的学科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在制定知识维度的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和概念; •制定学生需要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的能力; •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以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 通过明确知识维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方向,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 技能维度 除了知识维度外,教学目标的第二个维度是技能维度。技能维度关注的是学生在课程中所要掌握的实际技能。这些技能可以包括学习和应用特定的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等。 在确定技能维度的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实际技能; •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和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技能; •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通过制定技能维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实际能力发展,并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技能。 3. 态度维度 除了知识和技能维度之外,教学目标的第三个维度是态度维度。态度维度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培养和发展的一系列积极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态度可以包括积极参与、自我激励、尊重和合作等。 在制定态度维度的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学生应该培养和发展的积极态度和价值观; •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和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 •提供相关的激励和支持,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