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解析版)

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解析版)

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解析版)
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解析版)

热点小专题3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热点剖析】

一、中国古代“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1)表现

①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②制铁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2)影响: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

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1)表现:儒学的传播;造纸术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影响

①地位:全面繁荣、博大精深、承前启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②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的影响。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表现

①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③火药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瓦解骑士阶层。

(2)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1)途径: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进入中国。

(2)表现:传播基督教教义;也大量传播了科学技术。如当时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

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3)影响:西学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数学和历法方面,由于只在少

数士大夫阶层中流传,没有能够很好地普及。

2.近代的“西学东渐”

(1)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

②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表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

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真题再现】

1.(2019·北京高考·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B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2015·浙江文综·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答案】A

【解析】中国瓷器大量通过海上外销是在北宋以后,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汉代丝绸之路到达地中海,中国当时被称为“丝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全球化的起点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所以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答案】D

【解析】“胡锦”输入唐朝,并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故A项错误;“内地也生产

‘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的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

4.(2014·浙江文综·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答案】D

【解析】中国的瓷器大规模远销海外始于唐朝,晚于题目中的“秦(朝)”,故A项错误;广泛调查和历史学家的意见均带有主观武断的成份,故B、C项错误;China是不是“秦”的音变?关键看最早使用该称呼的外国人是先了解秦朝还是先了解中国的瓷器,故D项正确。5.(2013·北京文综·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提到的关键信息“荷兰东印度公司”、“ 青花瓷”。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即17世纪初。这时期中国处于明末清初时期。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由此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是明末清初。A时期没有青花瓷;B时期东印度公司没成立;D时期要晚于明末清初,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C。

6.(2012·海南单科卷·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

7.(2012·上海单科卷·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答案】A

【解析】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8.(2018·天津高考·6)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题干问及的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1840年即已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状态,故A项错误;1861年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戊戌变法时期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期间也的确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但不是小说翻译少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题干中“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推知外国其他类的作品翻译多,结合1840—1899年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故C项正确;题干分析的是的翻译作品中未大量翻译外国小说,未提及古典小说与其竞争问题,故D项错误。

9.(2017年天津卷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寻求经世之道”、“着意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可知变化主要反映清代史籍著述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只是一个方面,故排除C。D材料不能体现,而且说法绝对,

故排除。

10.(2014·北京文综·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B

【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A项错误;“西业”、“里

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故C项错误;为戊戌变法提供了

理论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

1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

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

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共在十年对峙中探索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围绕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展开,欧美社会制度不是讨论的中心问题,并不一定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这场争论有利于人们认清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通过这场争论知识分子达成了共识,而且材料中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至少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方式,故D项错误。

12.(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

群众。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材料批评社会改良活动,并不主张用民主与科学观念改良中国,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依靠工人群众,“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与实业救国运动无关,故B项错误;马克

思主义主张依靠工人阶级改造社会,因此材料主张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无关,故D项错误。

【针对训练】

1.(2019·湛江调研测试,25)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 )

A.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B.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C.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

D.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可知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作为传染性疾病,罗马与汉朝都流行过,说明两国之间存在交流,故C项正确。

2.(2019·郴州一模,8)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

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答案】 C

【解析】材料反映出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羊皮纸被取代”,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造纸术对文艺复兴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造纸术对宗教改革的

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造纸术对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排除D项。3.(2019·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5)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

A.人文精神B.多元包容

C.整体思维D.格物致知

【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中李约瑟所肯定的庄子的“通天下一气耳”“阐发宇宙”,可知他认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是整体思维,故选C项。

4.(2019·淄博二模,27)清朝初年,一些中国画家开始参用西洋画法作画,对西洋美术中的烘染、透视法等多有借鉴。然而,此举却遭到了许多画家的讥评,说这些作品“非雅赏,好古者所不取”“笔墨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这说明( )

A.西洋绘画技法落后于中国绘画

B.西学东渐促进西洋美术广泛传播

C.中国传统的写意绘画仍占主流

D.中西合璧的新式画风已初步形成

【答案】 C

【解析】材料反映出“西洋画法”遭到讥评,这说明中国传统绘画思想占主导地位,故选C。西洋画法在中国的遭遇并不说明其落后,这是文化传统和文化认知等因素导致,排除A 项;“广泛传播”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新式画风”形成,排除D项。

5.(2019·成都一模,28)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中国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随后,根据这一地图的形制重新刻印的地图不断出现,甚至万历皇帝也令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批地图( )

《坤舆万国全图》(翻刻版)

A.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

B.动摇了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

C.带动了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

D.诱导了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变

【答案】 A

【解析】这批地图内容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的世界认知不同,当它们印刷之后,会冲击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图冲击了中国的思想世界,但并未动摇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排除B项;由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这批地图未能带动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排除C项;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愈发严重,外交政策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排除D项。

6.(2019·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文综测试,26)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从文明的历史和影响的广泛来看,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中国人就个人的情况来说,从事研究的秉赋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中国的科学毕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中国如此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能在科学上取得任何成就。其阐述的主要问题是( ) A.中西方思维模式上的本质区别

B.中国缺乏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

C.辩证地看待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D.中国没有诞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信息“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可知,肯定中国文明的贡献,自然也包括古代科技成就;由“中国的科学毕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中国如此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能在科学上取得任何成就”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存在严重的不足(包括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不可能取得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故C项正确。

7.《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18年)春晚惊艳亮相。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B.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C.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D.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了丝绸(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故A项正确;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写实风格,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故C项错误;唐朝丝织技巧高,以轻巧高深著称,借鉴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作风,故D项错误。

8.(2018·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輶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意义在于( )

A.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

B.推动了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

C.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D.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

【答案】C

【解析】该书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其意义在于引导国人瞩目世界,对思想起到了启迪作用,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故C项正确。

9.(2018·甘肃兰州模拟)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晚清“体用之争” ( )

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

D.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答案】 B

【解析】严复等维新派“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宣传了自由民主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故B项正确。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依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是为其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服务,故C项错误;晚清存在“体用之争”说明对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存在争论,因而民主自由思想还并未深入人心,故D项错误。

10.(2018·安徽芜湖模拟)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反映了( )

A.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

C.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

【答案】B

【解析】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却不得不借力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儒学,说明封建势力强大,中国近代化进程复杂,故B项正确。

11.(2017·陕西宝鸡模拟)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

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 )

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

B.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

【答案】 A

【解析】题目中比较了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习到的两个运动的知识,可看到两者都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个性,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不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故

B项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没有为中国近代奠

定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故D项错误。

12.(2017·四川德阳模拟)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

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

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

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

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可知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对人性的赞美,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对国人道德观的颠覆,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故D项错误。13.(2019·衡水高三5月调研卷,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始于唐宋年间的中国人痘接种法,17世纪传至欧洲,减少了欧洲天花的流行。18

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将人痘接种法改造成种牛痘术,促使现代免疫学的诞生和发展。康熙三十三年,俄国专门派留学生到北京学习种痘、防痘的方法和接骨术。这一时期德、法、意、英等国出版针炙著述57种,介绍了针炙理论与实践、针炙对关节炎和风湿痛风等的临床疗

效及成功案例。同时,大量中国医药学文献经传教士之手或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本草纲目》《中国医学和脉理》《本草和脉学》等涉及医史、临床、诊断、本草等方面的著述,被西方

人翻译和出版发行。——摘编自王明强等《中国中医文化传播史》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近代西医学在中国广泛传播。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合信、傅兰雅等

人在中国创办医院,编译西医学书籍。到19世纪末,在传播西学、参与教会医院、西医教

育等活动中,尹端模、黄宽等中国医家成长起来。他们所译述医书,如《卫生学问答》《家

庭新医学读本》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具有很强的普及性。华人对于西医也不断“信其术精胜矣”。清末名医唐容川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并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形成了由百余名著名医家组成的“中西医汇通”学派。他们医术精湛,著述宏富,影响深远。

——摘编自张晓丽《近代西医传播与社会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中医向欧洲传播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变化。综合材料一、二,谈谈

从中西医交流互鉴中得到的认识。(13分)

【答案】(1)特点:传播方式多样,以翻译出版为主;内容丰富广泛,包括理论和技术等;

传播面广,涉及欧洲诸大国。

意义:提高了欧洲的医疗技术水平;扩大了中医的世界影响;有利于西方了解中国。

(2)变化:传播者主要由传教士变为中国的医师和医学家;西医逐渐走向普及,为更多国人

所接受;中西医出现融合汇通的趋势。

认识:是近代以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融合的表现,反映了世界整体性的发展特点;中西医在交流中得到发展进步,说明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创新等。

14.(2019·衡水金卷五,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至清约两千年间,中国文明如同水向低处奔流,气体由浓聚点向稀释区扩散,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世界的文化格局,而且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的继续西传并没有因西方的强盛和中国的衰弱以及中外间的战争而中断,西欧建立了一批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机构,中国经典的翻译介绍也受

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文化西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对西方社会的实际影响都比17、18世纪有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文明与世界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文明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阐述: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和越南大规模地接受中国文化,学习唐朝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和物质文明,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火药及火药武器摧毁了封建堡垒,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总之,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阅读附答案

《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阅读附答案 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 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那么,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来理解。 根源于文明路向的不同。“文明”是指人类在应对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成果的总和。文明交流指的是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的活动过程。任何民族的文明都不是完美的。由于遭遇外部环境的挑战不同,文化禀赋的不同,思维趣向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明景观。对这一过程的揭示,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短短几百年时间,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本来是相互隔绝的各个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神导师,如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有先秦诸子百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后来这些地区各自迥异的文化形态。雅斯贝尔斯实际上揭示了人类精神的“裂变”过程,即不同民族如何“分有”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 在“裂变”之前,人类的精神虽然完整却蒙昧不明。“裂变”之后,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所谓的“相对真理”的困境。因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文明交流史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文化自我中心论”者。如19世纪后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文化也同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标准,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比较的,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这种思想刚一提出就遭到“文化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曾在或者正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立足于现实梦想的差异、文明交流的直接原因在于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文明交流的深层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和解。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可以说就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和在时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活生生的画面。这些文明形态之所以能够发展与延续,主要是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的。今天,中西方的沟通既是关乎未来的梦想的沟通,又是历史与文化的沟通。 着眼于共 同未来的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需要打破地域与民族的局限性进行深度合作,在文明层面相互启发与借鉴。“自视者不幸,自见者不明”,除了对自身文明固有的傲慢和偏见,人们又天然地对已有的文明有着“路径依赖”,这注定了此类问题在同一文明内部是无法解决的。所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在文明交流中知己知彼,扬彼之所长补己之所短,才有可能形成应对未来的新思维。 人的生命活动的丰富性、开放性,决定了文明交流的无限可能性。两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如果缺失了兼容创新的动力,那么它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在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中,才能携手应对共同的未来! 1.关于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同民族呈现出的文明不同,而任何民族的文明都有缺陷,一个民族需要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 B.历史中不同民族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相对真理”的困境,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影响世界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影响世界 作者:娄晓琪《光明日报》(2017年04月09日 07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进入多层次、多元化问题交融阶段,单一或局部简单的方式无法解决世界面临动态开放的复杂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总结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预测人类全球化共同未来,提出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被国际舆论称为“新文明观”和2014“文明宣言”的演讲,系统地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同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关于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演讲,进一步阐释了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世界文明历史的三个阶段 什么是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交流是指存在于那些对于社会文明发展能够发生不同社会作用的不同社会主体,即不同社会文明群体之间平等、友好并以客观公正态度来从事双方主体或多方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主流。文明互鉴表现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借鉴与融合。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如果以时间与空间格局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将世界文明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公元1500年前后为界限,世界各地在分散中发展,在初步接触中互相了解与学习;第二阶段从公元1500年至2000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帝国主义国家对于其他地区的殖民,世界各地联系愈发紧密,冲突也进一步加剧。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不平衡发展与帝国主义侵略所导致的最严重状况,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伤害。联合国的成立,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曙光。然而,冷战的延续,南北差距的加大,使得“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并没有受到普遍重视。21世纪是第三阶段的开始,我们可以称之为“文明共享的世纪”。这个阶段的文明交流互鉴必将更为深入,文明成果也将不会被少数国家霸占。 中国是世界的舞台,世界是中国的舞台。这既宣示了我们开放包容博大的文化胸怀,又宣示了我们的文化信心和文化理想。因为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和多向的,其目的是交融和再生,当然也会有交锋甚至碰撞,但交流的结果必然是推动文化融合中的多样化发展,推动世界文化的丰富和繁荣。人类历史在追求共同价值中拓展伸延,当我们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而又不得不清理工业文明的精神杂质和生态后果时,我们已经进入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数字文明时代了。但未曾改变的还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成功路径,文明是遥远曲折的成长路程,文明的价值始终存在,不断升华;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展示、传播与传承、学习与互鉴就是世界的历史记忆与生存反思、补偏救弊、和谐发展与进步创新的动力。 代表中国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特质 在古代,中华民族是强调和睦、和谐、和平的中国,是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宽容厚道的中国,是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神的中国,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君子之国。今天,中国人仍秉承“君子以天下为己任”这一传统,始终坚持和平外交,并追求“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共享文明成果的梦想。我们自觉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就像河流,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河流需要不断地前行而滤清杂质,最终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海。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智慧与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其中和而不同的天下观念是中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与答案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与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属于文化的精神层面的是()。 [A] 住房[B] 典章制度[C] 生产方式[D] 音乐 2、明清时期的《三国演义》在泰国走俏,使得商船往返时,文学艺术类书籍也成为大宗货物之一。这是通过文化交流途径是()。 [A] 官方派遣使节[B] 贸易要求[C] 战争与掠夺[D] 宗教传播 3、在西域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A] 大月氏[B] 安息[C] 乌孙[D] 大夏 4、不是《希腊志》对中国丝绸生产的记载的是()。 [A] 产丝的小动物叫“赛儿”,比最大的甲壳虫还要大两倍 [B] 赛里斯人为畜养这种昆虫而建造冬暖夏凉、四季咸宜的房屋(蚕房) [C] 在第四年之前,赛里斯人一直用绿芦苇喂养它们 [D] 大部分丝线就是在这种小动物死后的尸体内部找到的 5、法显将自己西行求法所经历的情况编撰成书,取名()。 [A]《佛国记》[B]《大唐西域记》[C]《西域志》[D]《外国传》 6、中国禅宗有三个特点,其中不包括()。 [A] 有一个“梵我合一”的世界观理论[B] 有一套自心觉悟的解脱方式 [C] 有一套“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D] 提倡苦行、禁欲、禅定等长期的磨练 7、751年,唐朝将军高仙芝西征中亚怛罗斯被大食所败,俘虏中有杜环在巴格达住了11年,著有()。 [A]《通典》[B]《经行记》[C]《游行外国传》[D]《行记》 8、中国最早记载日本的文献资料是()。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后汉书》 9、用日文假名写成的散文集是()。 [A]《枕草子》[B]《源氏物语》[C]《万叶集》[D]《古事纪》 1 / 21

心得体会:文明交流互鉴为加强合作提供强大支撑(最新)

心得体会:文明交流互鉴为加强合作提供强大支撑(最新)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加强合作提供了强大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让合作更加包容,让合作基础更加坚实。 “一带一路”搭起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古丝绸之路书写了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明形态交流互鉴、相互影响,从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早在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就将远在东亚的中国

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丝绸、茶叶等产品源源西进之时,西方的香料、珠宝、玻璃器皿及宗教、文化、艺术等也不断传入中国。古丝绸之路驼铃声声,书写出文明交流、文明共存的典范,明朝初期郑和七下西洋,遍访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学互鉴。中国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方便了不同文明远距离、大规模传播与交流,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发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地理学家庞波尼乌斯多次提到“丝绸之国”。一部《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掀起了“中国热”。中西文化在传播交流中相互汲取对方可取之处,不断促进各自文明繁荣进步。 “一带一路”织就不同文明交流沟通的纽带。“一带一路”建设根植历史,面向未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文明各有独特之处,都拥有各自灿烂辉煌的历史,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从历史到当下,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各国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熠熠生辉。中华文明既讲求参差多态、各美其美,又注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带一路”传承了中华和合文化的历史基因,提倡文明的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课程课外阅读参考书目2

中外文化交流史马树德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2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胡太春中南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4出版)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王小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魏秀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05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套装上下册) 何芳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05出版) 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 THROUGHOUT HISTORY(中外文化因缘) 沈福伟、吴景枢外文出版社(2009-08出版)

季羡林学术精粹(第3卷):中外文化交流卷季羡林山东友谊书社(2006-01出版)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6DVD) 钱文忠(主讲)、高虹、中央电视台 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李明中国近事报道研究周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03出版) 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李喜所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01出版) 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 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08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 周一良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 876 页 本书叙述了从古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相互促进。 中外饮食文化隗静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03出版) 唐代拂菻丛说林英中华书局(2006-11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探绎:星学?医学?其他陈万成中华书局(2010-11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马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9出版)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01出版)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共5册) 李喜所世界知识出版社 音像(2) 老外的中国梦(英文版) 绿杨、杨耀华新世界出版社(2009-01出版) 老外的中国梦绿杨新世界出版社(2009-01出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大秦国概述

大秦国概述 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当时的中国认为罗马帝国就像中国一样拥有高度文明,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因此把她命名为“大秦”。 大秦国的由来 古时中国似乎从未有人直接到达罗马,最接近的大概是生于东汉时期 的甘英。西域都护班超于公元97年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后汉书·西 域传》称甘英到达条支,在大海岸边打算渡海,被“安息西界船人”劝止。今人对于甘英最远到达的地点有不同说法,“大海”可能是地中海、波斯湾、黑海或里海。 大秦国概述 《 佛学大词典 》 位于亚洲西端、地中海东岸之古国。相当于古罗马帝国及小亚细亚一带。又称海西国、犁鞬国。自古即与我国有交通往来,当时有“世界极西” 之称。其地所产之金银奇宝,如火浣布等皆是闻名珍品。高僧传卷二鸠摩 罗什传(大五○·三三一上):“龟兹王为造金师子座,大秦锦褥铺之。” 据旧唐书列传第一四八、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国条、释迦方志卷 下波剌斯国条等所载,大秦又称拂菻,即东罗马帝国,位于波斯之西北。 东罗马帝国于君士坦丁堡建都后逐渐强盛,兼并小亚细亚及叙利亚等地, 并与东方诸国交通往来,我国隋唐时称其为拂菻。另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 碑颂并序之记载,则大秦乃指叙利亚。唐初,基督教中之一派景教传入我国,而称大秦景教,并建有大秦寺。 大秦国位置 根据后汉书·西域传所记载位置 以下为《后汉书·西域传》有关大秦的记载: “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 根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所记载位置 关于该国的位置,有多种说法︰ (1)希尔特(Hirth)以之为当时隶属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而且“犁鞬” 是rekem的音译,即指希腊人所谓的Petra城。 (2)日本学者白鸟库吉认为是当时罗马帝国所占有的埃及,犁鞬应是其 都城Alexandria的略译。 (3)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则说大秦和犁鞬是不同国家,“大秦”为古代波 斯语das/ina(左方或西方之义)的音译,即安息人称其西方罗马领地的名称,“犁鞬”是ragha或rhaga□□的音译,是位于米底亚(Media)地区,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文化的接受与排斥

文化的接受与排斥 一种文化在对待外界社会带来新的文化要素时,不外乎采取受容、不关心、拒绝等态度。如果把不关心视作对新事物的消极拒绝的话,那么,对待外来文化就可分为受容和拒绝两种态度,即接受和排斥两种态度。 接受或排斥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接受者,即主体文化的因素。从接受者来说,一个社会体系或文化体系,一般都会同时存在推动改革和维持现状的力量。如果改革力量强于保守力量,就表现为受容,相反,就表现为拒绝。但是,改革力量和保守力量被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条件所制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与主体文化自身所处的状况有关。人类对于新事物,往往抱有不安和恐惧的心理。主体文化发达,社会开明多思,改革进取,对外来文化就比较宽容,易于接受。如唐代西域文明的传入、明末清初传教士的来华等,都与当时中国文化自身的受容态度有关。主体文化落后,社会危机频频,多保守封闭,对外来文化就排斥,拒绝多于接受。晚清之排斥西方文化,“文革”时期的封闭锁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当然,这些现象也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 第二是外来异文化,即客体文化的因素。一般来说,异文化的效用、异文化与接受者文化体系之间差异性的大小,即是否适应,是主要的影响原因,即所谓的效用与适应性问题。 有效用的外来文化往往被接受,效用有直接可观和不明确两种。如铁器代替石器,它的实际利益是明显的,因此容易被未开化的民族接受;但西洋医药代替中医中药,甚至代替迷信巫术,就没有那么容易,人们不会毫不犹豫地接受。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中,孕妇耻于让男性妇产科医生接生或治疗。铁枪进入印第安人的生活中时,他们知道铁枪比弓箭威力大几倍的事实,但却没有料到在部落战争中,它也是恐怖的杀人武器。在印度部落,人们习惯于用一种冒着浓烟的煤炉子,呛人的浓烟使得眼病和呼吸道病变得十分普遍。当英国人教他们采用简单的烟筒,将烟导出屋外后,病痛固然是减少了,但不久人们发现,由于浓烟而不敢进屋的蚊子现在则因浓烟消除而繁殖起来,使人不堪叮咬。所以,后来又采用了原来的炉子。因此,效用也有两方面的意义,有效的新文化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不利。如何正确地根据利弊程度来决定是否采用新文化要素,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正确抉择、也不可能做到的抉择,哪怕是文化再发达的民族。因为新文化采用后的负面影响有时是无法预测的。 关于适应性,不管效用有多大,如果它与既存文化有较大的对立,特别是价值体系发生矛盾时,它就会遭到拒绝。因此,外来文化与固有文化没有较大的对立和能够适应,是文化受容的必要条件。如斯马特附近的孟塔洼诸岛居民拒绝从近邻马来人那里借鉴种稻技术。虽然他们知道引进水稻技术后,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但是种稻需要持续不断的劳动,这不符合孟塔洼诸岛人数月停止一切劳作的宗教要求。由于这个缘故,他们一直拒绝水稻技术的引进。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各国强烈抵抗杀虫剂的输入,因为杀虫剂的输入会打破他们不杀生的戒律。这些例子不只限于后进民族,在文明民族中也常见。如1953年,英国农业部希望推广美国的“窄屋养鸡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鸡蛋产量增加20%。但这仍然遭到以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会员为主的许多英国人的反对,因为它违反了英国人的爱鸟精神。

交流发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交流发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近年来,海南全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在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征程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坚持陆海污染同防同治、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健全河湖管理保护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 目前,海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2017年优级天数比例达80.9%,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5.6%,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0%。主要河流湖库、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分别为94.4%、96.6%。 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赋予海南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新使命,坚持问题导向和法治思维,以立法巩固和扩大生态省建设成果,加强林地、土地、水域、海域、岸线、矿产、森林、能源等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立法,先后审议通过和批准了35件相关法规和法规性决定。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明确了具体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修订了《海南省珊瑚礁和砗磲保护规定》,将砗磲纳入保护范围,对砗磲及其制品,从海上采挖捕捞到市场交易直至物流运输,作了全面禁止性规定。制定了《海南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加强源头防控,规范排放检测,强化防治违法责任。修订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

护与开发管理规定》,将海岸带范围内的部分陆地和部分海域依法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提出严格管控要求,设立巡查制度。修订了《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完善环保基本制度,体现国家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新要求,加强污染防治措施,倡导绿色发展,突出生态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2017年11月海南省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议》。一系列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方面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保护海南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和资源合理利用构筑起一道道法制屏障。 二、切实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扎实推动法律法规制度正确有效贯彻实施,努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 先后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及《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等8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为提高执法检查实效,在检查前组织开展相应的调研和暗访工作,并将实地调研和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及征集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同时,还在有关媒体和网站上发布执法检查公告,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避免了执法检查出现“灯下黑”的情况,使执法检查真正做到坚持问题导向,达到推动问题解决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监督工作实效。

华科版选修课指南

公选课指南 艺术体育类 课程点名否结业方式备注 声乐入门不点名唱歌简单无论唱歌好听与否绝对能过中外名乐欣赏不点名交论文好过有意思很享受 桥牌入门点名考试(开卷)平常要抄笔记 篮球裁判点名开卷考试边抄边过还有科比视频看运动损伤很少点闭卷考绝对能过 影视美学导论点名交论文老师不错经常看电影 歌剧欣赏点名交论文一般每节课看歌剧 西洋歌剧不点名交论文关灯上课有情调 外国戏剧艺术欣赏点名考试授课方式好 DV制作抽点考试(很简单)老师好内容充实有益 音乐与电影有时点交论文内容比较有趣下课早 民族器乐欣赏点名交论文感觉还行还有艺术团的表演陶艺制作点名考试简单(手工制作)普遍反映有趣 钢笔画不点名平时画的作品给的分比较高不是很有趣 要有些基础 钢琴(初级)交论文完全是理论课没有实践感觉一般 不过有艺术团表演 芭蕾简史与赏析点名考试感觉一般 中国戏曲欣赏每次都点交论文去的人少 中国书法不点名三次课堂作业老师比较偏激 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点名交论文还可以 足球点名交论文不错 节奏世界点名唱一段好过 中华传统养生点名交论文内容丰富有益 PS:南利华老师的课普遍反映很好总之音乐类的都比较好过,基本都是写论文 语言文化类 课程点名否结业方式备注 英汉互译点名闭卷考试内容较难,有一次课堂作业打分较低英语修辞与鉴赏点名交作业内容不错只要去上课就能过英国文化赏析不点名开卷考试上课有时有小测试考试易过英诗赏析抽点背一首诗课堂交作业易过 英国文化简介有时点论文(现场考)还不错好过 英译中国文化点名考试好过不是很有趣 英文漫谈中国文化经常点闭卷考试内容丰富东边上课 人类文化学不点名开卷考试考试比较难分也打的低比较有趣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原著不点名开卷考试考试简单老师很好对个人启发大中国文化系列专题不点名开卷考试老师思想较偏激关灯上课内容有趣 要买老师的书才好拿高分

《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阅读题与答案

《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阅读题与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明。 在文明发展过 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那么,文明为什么需要 交流?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来理解。 根源于文明路向的不同。 “文明”是指人类在应对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 质、制度、精神等成果的总和。文明交流指的是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 给其他民族的活动过程。 任何民族的文明都不是完美的。 由于遭遇外部环境的挑 战不同, 文化禀赋的不同, 思维取向的不同, 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明景观。 对这一过程的揭示, 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是比较有说服力 的。他认为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年至公元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短短几百年时间,却是人类文明精神 的重大突破时期, 本来是相互隔绝的各个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 神导师,如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有先秦诸子百家,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决定了后来这些地区各自迥异的文 化形态。雅斯贝尔斯实际上揭示了人类精神的“裂变”过程,即不同民族如何 “分有”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 在“裂变”之前,人类的精神虽然完整却蒙昧不明。“裂变”之后,沿着自 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所谓的“相对真理”的困境。因而,文明 间的交流、 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文明交流史上, 最大的敌人就是“文 化自我中心论”者。如 19 世纪后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一些西方学 者认为文化也同样遵循着“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进化标准, 不同文化之间是 可以比较的,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这种思想刚一提出就遭到“文化 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 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都曾在或者正 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立足于现实梦想的差异、 文明交流的直接原因在于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 异性, 甚至排斥性。 文明交流的深层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 和解。 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可以说就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和在时 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活生生的画面。 这些文明形态之所以能够发展与延续, 主要 是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的。 今天, 中西方的沟通既是关乎未来的梦想的沟通, 又是历史与文化的沟通。 着眼于共同未来的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所
1/6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发言材料教学内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近年来,在州委州府和州林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化内部改革、强化内部管理为抓手,勇于尝试,大胆探索,由单一经营管理逐步向依托天保工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转变,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一、生态优先,绿化造林,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方针,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和培育,有效管理森林面积万亩,累计调减商品材产量万立方米,相当于少采伐天然林面积万亩;实施公益林建设万亩,其中人工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飞播造林万亩;实施森林抚育万亩;培育云杉种苗万株,满足了工程建设造林用种苗需求;森林总蓄积达到万立方米,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 在贯彻落实“绿化全州”行动和“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构建立体生态格局工作中,我局发挥林业专业队伍的优势,建设高原园林绿化植物推广试范园45亩,引种黄金槐、红叶桃、樱花、中华红叶杨等园林绿化树种20余种;人工驯化槭树、毛桃子、藏杏、变叶海棠等乡土绿化树种种苗、林间苗圃育苗面积达到120亩。在建设生态林业的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发展林业产业,建设

民生林业。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则旅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起了适合林情、企情实际的林业产业发展路子,以圃管护队为中心,充分利用高原地域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发展林下资源开发,以园林绿化植物(花卉)、特色生态农畜产品种植、养殖为主的林业产业。注册成立特色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申报获取了藏香猪、野生菌绿色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申请注册了商标;我局不但具备了参与全州生态绿化项目建设的公司平台、技术及资质优势,同时还培育有云杉、槭树、毛桃子、藏杏等乡土适生绿化树种优质苗木。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我局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四川省一期天保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四川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2项。 二、生态优先、转型升级,五大理念引领企业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新形势下,我局以绿色经济转化为切入点,在推进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谋求企业可持续的转型发展路子,以高原森林博览园、森林公园、植物园建设为抓手,着力于“制造绿色消费、创造绿色业态、实现绿色增长、谋求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索“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类 历史学专业 世界历史专业 历史学类(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专业 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专业 公共管理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历史学类培养方案一、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设置 1.公共基础平台课共32学分 2.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8学分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一) 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the World(Ⅰ) 4 4 72 1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 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the World(Ⅱ) 4 4 72 2 史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Historiography 4 4 72 3 世界近代史(1640—1911) 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4 4 72 3 世界现代史(1911—1945) 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4 4 72 4 世界当代史(1945—)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the World 4 4 72 5 中国考古学 Chinese Archaeology 4 4 72 1 二、专业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 1、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历史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家机关、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外交外贸、国际交流、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专业要求 学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能运用英语阅读历史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学制与学位 (1)实行弹性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完成学业。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3、毕业要求 毕业总学分156学分,其中必修课94学分(公共基础平台课32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48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14学分);选修课42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包括“专项学分”5学分) 4、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合计 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 公共 基础 平台 课 学科 基础 平台 课 专业 基础 平台 课 小计 专业 选修 课 公共 选修 课 小计 专业 实习 毕业 论文 专项 学分 专业 考察 小计

「精品」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新课程标准 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 3、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基本史实。 难点:牢记鉴真、玄奘的历史功绩。 ⊙解析与点拨 例1 简述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情况。 解析:唐朝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时期,唐朝又是对外交往发达的时期,其中与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交往尤为密切。在中日友好交往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相互交流和学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的某些文化、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由此可见。中日交往源远流长。 答案:①中日之间的来往: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等。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仿唐制进行改革;依照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文字。在建筑式样上模仿唐朝的风格;保留着唐朝的风俗习惯。③在文化交流方面: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唐朝高僧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④经济交流:唐朝和日本贸易频繁。 例2 唐都长安的特点 解析:长安城虽然规模宏大,经济繁荣,能“海纳百川”,但它仍然是个典型的传统古典都市。居民住在一个个封闭的“坊”中间,商业只是在市中进行,不是到处可以开店铺。市由官吏管辖,日中击鼓开市,日落鸣钲闭市,街上也一样,日落时街鼓擂动,行人就不能在街上逗留。总之,唐长安还是个限制很多的城市,不仅与现代的城市不同,与后来宋、元、明、清的城市也不同。 例3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各国使臣、商贾、学者、僧人往来甚多,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如果用唐朝著名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话来形容非常确切,你知道是哪两句吗?仔细想想并讨论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YouTube上走红。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加之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率。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都过于狭隘。 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这种大众文化传播对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 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跨越文化障碍,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正面效果。 另外,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理解。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简单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 (摘编自《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有改动)材料二: 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往往有人以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非常有效与切实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的传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往往要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着手,从人们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跨文化”传播要重视其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由于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传播的内容往往面临着打折问题。有很多内容优质的文化产品,由于这种折扣的损耗,往往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和认知方面的困难,需要经过很复杂的前因后果阐释和解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因此,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造都要充分关注到不同语境、不同人群的差异,有些可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有些可能要跨越不同人群,寻求更为广泛的传播,力求让文化传播有效果、能落地。比如日本一些全球流行的卡通人物,如“口袋妖怪”,就由于易被接受而在传播中广受欢迎,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产品,近期还产生了像《大侦探皮卡丘》这样相当有影响力的影片。这可以说是个相当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例子。像皮卡丘这种人物,创作者并不特别强调其日本特征,而是从很多共通的兴趣出发,通过人们易于接受的有趣形象,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化产品,反而获得了相当大的全球影响。这种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对我们应有所启发。 (摘编自《跨文化传播不要忽视“文化折扣”问题》,有改动)

【生态文明经验】走节约集约之路 建生态文明之城---淄博市生态文明建设交流材料

【生态文明经验】走节约集约之路建生态文明之城---淄博市生态文明建设交流材料走节约集约之路建生态文明之城 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全国16个工业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城市之一。淄博还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城镇化率达到64.8%。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7.2亿元,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51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6.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超过2.8万元和1.2万元。 增强忧患意识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淄博作为我国近代以来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上百年的持续开发,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4亩,远低于1.07亩的全省平均水平,是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市。对淄博而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成败。 近年来,淄博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按照“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着力推进内涵挖潜改造,初步构建起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全市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们坚持把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淄博市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破解难题,督查调度工作开展。 注重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引领作用,将建设用地地均GDP 和GDP增长率、新增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土地供应率、土地有偿使用率、土地招拍挂率、有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七项指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纳入对区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对耕地保护不到位、存在严重土地违法行为的区县、镇(办)实行“一票否决”,有效地提高了各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管矿思路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 淄博矿业有着长达百年的辉煌历史,为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形势下,我们积极创新发展思路、调整战略布局、优化资源管理,加快推动矿业经济向绿色循环和集约高效方向发展。 稳定资源供给,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淄博地区除石灰石外,其他主要矿产资源几近枯竭,成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在做好内部挖潜文章的同时,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到新疆、内蒙古、贵州以及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和国家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有效拓宽了资源供给渠道。2009年,淄博宏达矿业有限公司成功并购秘鲁邦沟铁矿,该矿已探明储量9.53亿吨,远景储量30多亿吨,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境外资源开发项目。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大力建设绿色矿山。坚持把保护生态

中外文化交流史论文

大唐时期中日典制文化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史姓名:梁铁芹学号:2009210035 专业:历史学 概要:唐朝(618—907)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时期,国力强盛,法制完备,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亚洲文明中心之一,对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由于日本正处于奴隶社会末期,急于向外寻找突破口,而唐代先进的典制文化为日本完成社会转型提供了仿效借鉴的蓝本。日本政府以向中国派遣唐使的方式全面移植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大唐文化。日本统治者以唐制为基础,发起大化革新运动,使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令制度等都打上了浓厚的唐文化烙印,同时依据本国实际有所损益增删,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日本典制文化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加深了中国对日本的了解,促进了中日两国和平友好关系的往来,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交流现状中央官制经济制度法令制度影响意义 一、大唐时期中日交流的现状 由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远远高于日本,在文化输出方面,以唐朝向日本输出先进的典制文化为主,很大程度上是唐制文化在影响辐射日本,唐朝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中日交流的形式一般为正式的官方使团交往,仅仅局限于朝廷、政府和上层统治阶级,不涉及普通的下层民众,“贞观五年,(倭国)遣使贡献方物。太宗矜其道远。敕所司无令岁贡,又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往抚之。表仁无绥远之才,与王子争礼,不宣朝命而还①”自此唐朝不再向日本派遣使节,主要是日本政府不定期地向中国派遣唐使,史料载:“长安元年,其王文武立,改元曰太宝遣朝臣真人粟田贡方物。开元初,粟田复朝。天宝十年,朝衡复入朝。建中元年,使者真人兴能献方物。贞元末,其王曰桓武,遣使者朝②”就说明了这一点。此外,遣唐使船队的规模也越来越来大,人数也越来越多,以其中的四次为例,“630年,121人,2艘船队;717年,557人,4艘船队;733年,594人,4艘船队;838年,651人,4艘船队③”一般认为唐朝前期,遣唐使船队的平均规模是2艘船,120人左右;唐朝后期,遣唐使船队的规模较大,是4艘船,共有500到600人左右④”,出现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高潮,促进了大唐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尤其是日本645年的大化革新运动受中国先进的典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刻和彻底,本文仅以大化革新为例,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令制度方面谈谈这一时期中日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二、大化革新时期唐制对日本的辐射影响 唐朝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唐朝处于主动、强势地位,中国先进的政治体制给日本统治阶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日本留学生、学问僧所奏称“大唐国者,法制完备,珍国也,常须达⑤”因此,日本在645年的大化革新运动中全面移植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大唐文化,以唐制为蓝本,在政治、经济、律令方面对唐代典制文化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虽带有浓厚的机械模仿和照搬色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民族的特色。 (一)唐代中央官制三省六部一台制与日本的二官八省一台制三省六部一台制在唐代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以说达到了其成熟期,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相当完备的官制系统。日本在遣唐留学生的推动下,仿照唐代官制,在中央实行二官八省一台制,单从字面上看,除个别文字和量词存在细微的差异外,二者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和融合性,实质上其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日本对唐代官制的吸收融化主要体现在:其一,日本统治者采纳了唐代官制系统的基本框架模式,使其行政管理系统更趋完善,很好地体现了律令的形式性、完整性和综合性。日本参照唐代三省六部的格式,天皇高高在上,下设神祇官、太政官总领全国宗教和行政事务,太政官下辖八省,其职权涵盖人事、财政、军事、司法、礼仪等各个方面,成为各项具体事务的执行部门。二官八省的设置体现了金字塔式的政权结构。此外,又参照唐代的监察机关御史台,置弹正台,完善对行政、祭祀等政府高官的监督职能。因此,二官八省一台制,使政权组织从最高层到最低层沿直线分布,保证了上级对下级的垂直统治,强化 ①(后晋)《旧唐书》刘昫等撰《倭国传》卷199,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40页 ②(宋)《新唐书》欧阳修、宋祁等撰《日本传》卷220,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08—6209页 ③《外交关系》石井正敏《唐与日本》,吉川弘文馆1992年版,第74—76页 ④(日)《遣唐使眼里的中国》古濑奈津子著、郑威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⑤《日本书纪》,“推古天皇三十一年”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