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关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关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关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关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关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关键词]财富源泉;福利;市场机制;非市场机制;牛顿方法

在1950年以前,财政学科通常被命名为“财政学(PublicFinance)”;之后,学者们更喜欢用“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SectorEconomics)”的名称;也有学者采用“政府经济学”(GovernmentEconomics)或“公共经济学”(PublicEconomics)的名称。从学科发展的情况来看,“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名称更恰当些。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本质上是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因此,研究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似乎是“学说史”的任务。要把“对象和方法”截然区分开来研究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用分别叙述的方法却是适当的。本文讨论这个问题,目的是想搞清财政学研究对象和方法演变的原因、现状和趋势。

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财政学的发展和经济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经济学的源流发展来看,把经济学转为“科学”的第一人是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同样被认为是财政学的开山之作。

在学说史的研究中,把斯密的学说称为“古典经济学”。从斯密的《国富论》来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财富”和“怎样国富”的问题。斯密在创立科学经济学的时候,可以说是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即“工业化”的开始时期。这里的“工业化”是指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化。“工业”从它来到世间就是以“交换”为前提的,但从起源来看,最初的交换并不是“资本主义方式”的,什么方式最有利于“工业化”是思想家、经济学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工业化”还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化,但从农业经营方式的起源来看,最初却不需要交换。如何把农业纳入交换经济,进而纳入“工业化”的轨道,同样是思想家、经济学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上述的说明已经隐含了斯密的社会发展观:资本主义方式最有利于“工业化”。因此,在这里,“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是可以作为等同的概念来使用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最突出的现象是大量的农业人口被抛到无产阶级的行列。斯密时期,全球人口只有8亿(1750),农业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例高达95%[1](第180页),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业人口的比例急剧下降,并引起人口爆炸。用今天的话来说,解决“温饱”问题是社会的当务之急,物质产品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但是,当时在“制度”安排上却是不利于“工业化”的。在成文法上,不利于“贸易自由”的制度障碍很多;在不成文的社会意识形态中,贵金属就是“财富”的重商主义观点占统治地位,严重影响“贸易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密提出“财富”就是“价值”的著名论点;并指出“市场经济”是“国富”的原因。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振聋发聩的。但斯密的“价值”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并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是“生产性”的。他认为政府公共部门、教育、文艺等部门的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是“非生产性”的。因此,他的市场经济只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方式。他倡导“廉价政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上述表明,斯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比较狭窄的,他的财政学是作为他理解的“市场经济”的外生变量来看待的。他把“国家”拟人化,即把国家行为看作自然人一样地理性行为,重点分析税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主张政府对“市场经济”“不作为”。这可以称之为斯密传统。

西方的“工业化”时期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也是工场手工业全面转入机器大工业时期(蒸汽机普及时期),也就是斯密“市场经济”的全面确立时期。这一时期在欧洲大约起于1750年左右,止于1860年左右,但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英国,大约在1830年就结束了,而欧洲大陆则要迟30年左右。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研究中,英国和欧洲大陆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与经济学家的民族感情、社会环境、所关注的经济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有关。当时德国相对落后,意识到“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德国的经济学家是反斯密传统的,比如德国的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有李斯特(1789—1846)。但应该说,历史学派在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的时候也没有把“国家”作为“市场经济”的内生变量来看待。

“工业化”完成之后,用今天的话来说,资本主义社会已由“温饱”转入“小康”。社会关注的问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精神需求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学说史的角度看,1890年马歇尔发表代表作《经济学原理》宣告古典经济学的终结,同时,马歇尔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但实际上,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风气在1860年前后就形成了。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1883—1950)在他的《经济分析史》中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1798)、马克思的《资本论》(1867,第一卷)、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原理》(1871)、社会政策协会的成立(1871),“是明显标志着另一个时期到来的一些事件”。马歇尔拓宽了斯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他认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劳务”也是有价值的,也是“生产性”的。这样,就把斯密的市场经济扩大到非物质生产领域,但他同样认为政府部门的劳动是“非生产性”的。同时,马歇尔也注意到“工业组织”的制度变迁,社会分工更为发达,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越来越多,经济研究不应该再从“供给”出发,而应该从“需求”出发。他认为,斯密只强调自由竞争是不够的,竞争也有缺点,合作也有优点。不仅如此,“国富”光凭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已经远远不够了,需要人们深入认识,自觉“驾驭”。他认为社会发展不像斯密所说的那样“自然而然”,而有“人为”选择的作用。因此,他认为斯密理论中关于“自然工资”、“自然利润”、“自然地租”、“自然利息”的概念是不贴切的,应把“自然”改为“正常”。这个“正常”的概念一直沿用至今,比如“正常利润”、“正常利率”等等,甚至在此后发展起来的宏观理论中对经济状况的分析也采用“常态”和“非常态”的概念。他认为“纯粹”的经济学只研究可以用货币数量表达的经济问题。不可用货币数量表达的经济问题,尽管对经济有重大影响,比如政治问题,不属于“纯粹”经济学的范畴。这就是说,“政治问题”、“国家问题”对于“纯粹经济学”来说,只是外生变量。从此古典经济学喜欢使用的“政治经济学”的名称被“经济学”替代。这一切就是相对于古典经济学的“新”,并形成“马歇尔传统”,但理论的“本体”仍然是“古典”的。直至今天,可以用货币数量表达的经济研究被列入“主流”的地位,而且不如此就似乎不正宗。

在学说史的研究中,通常把“新古典”时期划到1936年,即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那一年。我以为不妥,“新古典”时期的终结年代应该以1950年左右为界。凯恩斯在主流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很高,名声很大。我以为从经济学说的角度看,凯恩斯的“名声”大大超过了他的学术贡献。从学术成就上看,他仍然应该被纳入“新古典学派”,但标志着新古典学派的终结。他的名声之所以那样大,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他创立的宏观理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根据。从1930年代以后,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日益加强,导致20世纪40年代发展为“混合经济”。二是二战以后直至1970年,资本主义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1930年代的危机给西方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于是人们把“政府干预”以后的经济增长“归功”于凯恩斯。三是凯恩斯是英国财政部的高官,参与重大经济政策,包括国际经济组织的

策划。而他的老师马歇尔却是纯粹的学者,凯恩斯可能是开经济学家直接参与政治先河的代表人物。这是政治决策发生明显变化的重要标志。凯恩斯以后,英国在经济学方面“原创性”成果最多且领先的地位也结束了。

马歇尔有两个著名学生:一个是庇古(1877—1959),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一个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他们不迷信老师划定的经济学研究范围,一个把社会公平问题纳入经济学的大雅之堂;另一个把宏观问题请进经济学的殿堂。但在对市场经济的“本体”

认识上仍然是“斯密”的;在经济分析方法的“本体”上仍然是“马歇尔”的。因此,把他们列入“新古典学派”是适当的。

这就是说,新古典学派把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拓展到“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领域。在“效率”方面,把斯密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市场经济”拓展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盈利性部门。经济学研究的三个领域成为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条主线,没有统一的理论模型,三者之间的关系很有一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味道。凯恩斯学说确实名噪一时,主流派甚至一度认为微观问题已经被研究得差不多了,社会的注意力几乎主要被宏观问题所吸引。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在主流研究中,“效率”是市场机制的事情,即“市场经济”的事情:“公平”和“稳定”是政府的事情,即“非市场机制”的事情。而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政府却只是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并没有从微观上研究“非市场”的“机制”问题。但社会关注的问题不是理论研究的全部,真正的理论家需要以他对社会进步的思考、以他独特的知识积累、以他特有的热情和敏锐、以他超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捕捉”和“研究”有关问题。其中,有许多问题是当时社会所“不关心”的,但仍然有一批真正的理论家在“耐得住寂寞”状态下进行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仅比凯恩斯的《通论》迟了一年,可是在很长时期“默默无闻”,直到20世纪40年以后才名声大噪,被誉为新制度学派的创始人。科斯的论文实际上把“企业组织”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回答了“企业组织”的“性质和原因”。在传统的“效率”研究中,“企业组织”历来是作为“价值”的外生变量来看待的,科斯却把它内生化,并提出“交易费用”的著名观点,从而确立了“企业组织”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科斯关于“交易费用”的发现,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殊荣,是当之无愧的。我以为这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经济分析中显然缺乏相应的一套办法,运用的广泛程度远远不够。这个问题涉及到对“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重新认识,需要另文专门讨论。

与此同时,另一批美国经济学家对“国家组织”进行微观研究。1938年,马斯格雷夫(MusgraveR.A.)发表“公共经济的自愿交换理论”,提出税收和政府公共商品供给之间的“自愿交换学说”;1943年鲍温(BowenH.R.)提出公共商品的需求和投票理论;1949年布坎南(BuchananJ.M.)提出政府财政的纯理论,开了公共选择学派的先河。财政研究的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往,英美经济学家研究财政问题时,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即把“国家”拟人化,当做自然人一样进行行为分析,财政理论实际上只是税收理论。因此,布坎南批评马歇尔的理论只是价格理论而已。在1930—1950年代的研究,则把税收和财政支出结合起来一块考虑,并且在政治程序上探索“政府行为”的根源,打开了政府行为的“黑箱”。值得提起的是,对“国家组织”本身进行研究最先发端于北欧学派(瑞典学派)。魏克塞尔(WicksellK),熊彼特称其为“北欧的马歇尔”[2],早在1880年就开始把财政经济纳入交换

结构进行分析,把财政支出和税收结合起来一并考虑,并且把公共部门决策作为政治和集体选择的过程来看待,学术成就是原创性的。这实际上暗含了经济学要研究“政治需求”的问题,即“动机问题”。而这类动机问题在马歇尔看来应该是哲学家研究的问题而不是经济学家应该研究的问题。此后,北欧学派林达尔(LindahlE)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公共商品供需均衡的模型,即“林达尔均衡”。但英美经济学家认为,北欧的理论差不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被译成英文流传的,因而他们的发现是“独立”完成的。学者是有民族感情的,是不是北欧的“环境”(包括文化)和美国的“环境”类似,因而可以相互“独立”地发现“同样”的“规律”,则是属于另外应该专门研究的问题。这里只是套用主流派的观点来阐述研究对象的变迁问题。研究风气的转变大大拓展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支出问题和决策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对象。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方面的研究获得飞速发展,并且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学科发展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财政学家就更喜欢采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名称,这可以认为财政学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54年,萨缪尔森(SamuelsonP.A.)在鲍温的投票理论、布拉克(BlackD.)的小组决策原理(1948)、阿罗(ArrowK.J.)的集体选择的逻辑(1950)和社会福利函数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商品的需求理论,建立萨缪尔森模型。1962年,布坎南和吐鲁克(TullockG.)把集体选择、决策规则和投票程序结合成公共选择理论,发表著名著作《同意的算术》(TheCalculusofConsent)。与此同时,道恩(DownsA.,1957)、吐鲁克(1965)和尼斯卡能(NiskananW.A.,1974)展开对政党、官僚的微观行为分析。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对财政学的研究也产生重大影响。科斯的发现是从“为什么要有企业”这样的问题入手的。据此,同样可以问:“为什么要有国家?”而且,既然企业制度存在交易费用,那么国家制度同样存在交易费用。按照现代财政理论的角度来看,“制度安排”

是由“公共选择”决定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但效率不仅取决于价值生产,而且取决于交易费用。这对于公共商品的供给理论是一个很大的改进:如果考虑到交易费用,那么市场失败的商品未必一定要选择公共供给。

从目前已有的财政理论来看,称之为“公共部门经济学”也是名不符实的。马斯格雷夫是现代财政理论的集大成者,1959年发表《财政理论》一书,此后多次再版,成为权威教科书,和经济界长期采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入门的教科书一样著名。“财政学”和“经济学”一样,只是把各种研究成果“综合”在一起,并没有形成统一、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且也并没有把“公共部门经济”说清楚,这主要是在基础理论方面缺乏有力的证明。

“价值”是经济学说,包括财政学说的理论基石。斯密提出“价值理论”,并认为“土地”、“资本”和“劳动”是“价值”的三个来源。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来看,整个学说都是建立在这“三个来源”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和西方主流经济学说的主要分歧之点。不讨论这一问题就难以理清经济学说,包括财政学说的源流变化。这个问题将在下面有所讨论。

二、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财政学科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因此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似乎“应该”适合财政学。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认为,经济学的方法有两种: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前者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开创实证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马歇尔,把经济研究纳入可“验

证”的轨道,也就是马歇尔所说的“牛顿方法”。开创规范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庇古,把经济研究纳入“伦理”的轨道。但不论是实证还是规范,都与研究对象有关。

1687年,牛顿出版了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创了划时代的力学体系。牛顿采用可验证的方法来回答“自然哲学”的问题,而且这种验证可达到数学表达的精确程度。牛顿的“自然哲学”问题是:“运动的性质和原因”。牛顿的回答是:运动的性质是“力”;原因是“力的作用”。牛顿方法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很快传遍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且延续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牛顿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经济学可能是最先引进牛顿方法的学科。斯密的《国富论》实际上也是牛顿方法,尽管斯密自己并没有那样说。斯密提出的经济哲学问题是:“财富的性质和原因”。斯密的回答是:财富的性质是“价值”;原因是“价值创造”。题目何其相似!但斯密对牛顿方法的运用是不全面的,他并没有把“价值”达到可用数学表达的程度。这在斯密看来可能认为不需要,因为他认为只要让价值规律自发起作用,就可以像“自然规律”一样实现“国富”的目标。因此在斯密的经济学中,使用一套“自然”的概念,例如“自然利润”、“自然利息”、“自然地租”等等。牛顿的研究前提是:事物都是运动的,至于事物为什么都是运动的,则不是牛顿理论体系本身要回答的问题。斯密的理论前提是“交换”,“交换”是“人”的本性,正如“运动”是事物的本性一样。“运动”的本性能不能实证研究我不清楚,可能迄今为止尚没有。但“人”是历史的,“人”的本性如何来的问题显然是可以而且应该研究的。但“交换”本性的实证研究成果,至今可以说还没有!

在“交换”的总前提下,斯密进行了“经济人”的假设。斯密“经济人”的本性是追求物质利益极大化的,或者说是追求价值(财富)极大化的。但斯密“经济人”所处的“环境”是解决“温饱”问题,即解决“食、穿、住”的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在斯密的著作中,对“穷困”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与此相适应,斯密的“财富”也只是指物质产品,即只有物质产品中的劳动才具有价值。斯密实际上是“物质生产论”派。斯密认为,只有把稀缺资源尽可能多地用于物质生产领域,只有让“经济人”自由选择,才能达到“国富”的目的。斯密构想的“…经济人?自由选择”的制度安排,实际上就是以价值为核心的“自由竞争”制度,“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比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提出的“生存竞争”理论早了将近一个世纪。而且,斯密认为这一切像自然规律一样地“自然”。斯密理论中的“人”是“经济”的人,但斯密本人却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人。从斯密构想的理论看,那种制度是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那种竞争的残酷路径是解决穷困问题的惟一选择。因此,那些问题只是隐含在斯密的生产论中,并没有表达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但从“工业化”的过程来看,社会的变革是巨大的,那些变化正在改变斯密“经济人”的环境,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到普遍关注。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温饱”问题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化”已经把社会从“温饱”带进“小康”,人们的消费需求除了“物质”之外,“精神”要求提高了。而且,“经济人”除了“利己”之外,同样有“利他”动机。因此,马歇尔认为,斯密的“经济人”内涵与事实不符。第二,“自由竞争”的缺点日益暴露,“协作”成为社会变化中的明显趋势。这表明光有“自由竞争”不足以“国富”,还必须有“协作”。第三,生产直接满足需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以“需求”来组织“生产”的要求被提到议事日程。斯密时代的消费结构简单,而且又伴随着“人口爆炸”,因此,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物质产品供给

是社会的当务之急。但时过境迁,“使用价值”的需求是有限度的,不是“有用”就能“生产”;不是“有用”就能增加财富。事实是:生产到消费的环节越来越多,消费的品种越来越多。因此,对“财富”生产量的“定量”要求被提出来了。正是顺应这一历史要求,马歇尔扩大了斯密经济学的范畴,并且“全方位”采用“牛顿方法”,成为“定量”研究的开创性代表人物。但由于马歇尔只把可以用货币数量表达的经济问题列为“纯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显然是极其有限的。

在经济学说史的研究中,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是十分困难的。在西方的研究中,许多学者索性不提马克思。也有少数提到的,比如熊彼特,他认为应该给马克思在学说史中有一席之地,但他的评价主要从“马克思学说”整体出发的。在经济学方面,他认为马克思主要继承李嘉图的学说,并没有什么原创性成果。熊彼特的评论并不符合学说史的发展规律。在我国,一些学说史专家把马克思放在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立的地位,并且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萨伊(1830)以后的理论都是“庸俗”的。我以为那些研究方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应该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审视其学说史的地位,而不应该仅根据马克思的个别论断(尽管产生过很大的社会影响)作推论。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和斯密的是一致的,也只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但马克思认为这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斯密在《国富论》中讨论“价值”源泉的时候,认为除了“劳动”之外还有“资本”和“土地”。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认为这是斯密理论中的“矛盾”。一方面斯密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劳动价值论”;另方面斯密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混为一谈了。但从斯密的阐述来看,似乎并没有发生逻辑矛盾。斯密把“资本”和“土地”看做是不同于“劳动”的另外两个“价值”的源泉,但确实没有说清楚为什么是“源泉”的问题,因此故且称之为“斯密猜想”。从斯密的整个理论来看,斯密的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和“斯密猜想”之上的。不仅如此,从主流经济学的源流来看,都是建立在这个不甚了了的基础之上的。正是这个原因,马克思猛烈批判为“庸俗经济学”。由于主流经济学没有证明“斯密猜想”,其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不严密的。马克思彻底否定了“斯密猜想”,把经济学说建立在一元论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由此推论,必然得出“剩余价值论”的结论来。由于“劳动”、“资本”和“土地”所有者的目的不同,因此马克思认为不存在统一的“经济人”假设,而认为“经济人”是有阶级性的,并且存在激烈的利益冲突(阶级对抗)。这可以说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说明政治斗争的必然性。

马歇尔作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代表,在本体上是全面接受斯密理论的,他的“新”在于用货币把经济问题定量化。马歇尔对社会进步的看法受达尔文的影响很大,认为社会进步和物种进化一样是“渐进”的,不存在“飞跃”和“革命”。这种“渐进”性可以用数学中的连续函数来表达。马歇尔的“经济人”是有区别的,但这种区别不是“阶级”的区别,而是“连续”的区别(用数学术语说是“可微分”的)。这种区别表现在“需求”级次上。马歇尔虽然认为“经济人”不完全是“利己”动机的,但由于他对“纯粹”经济学认识的局限性,他的分析框架并没有跳出这个局限性。“经济人”是否“连续”的问题是值得怀疑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经济人”的身分属性是不同的,“消费需求”上如果大致可以看做“连续”的话,那么各种身份在“生产需求”上的动机是截然不同的,“不连续”的现象是非常明显的。马歇尔在分析中把两者完全作等同的假设是有明显的理论缺陷的。尤其是公共选择学派在研究人的“动机”的时候,马歇尔的“连续”方法更是无能为力。

对于新古典终结的两个代表人物庇古和凯恩斯是必须提及的。庇古是规范分析的创始人。从方法论上看,规范分析实际上是“丰富”了“经济人”的内涵,即把“人”的“伦理道德”纳入“人”的本性考虑,但在精神需求方面,很难找到可“连续”的“经济人”假设。然而,庇古在经济分析上采取马歇尔的定量方法,试图把“个人福利”加总。这样庇古,包括福利经济学派就遇到了不可避免的“生产福利”和“消费福利”的矛盾。一方面,从“生产”上看,社会总福利和“财富”的总量有关,即要达到马歇尔用货币可测量的财富最大值,本体上是斯密的古典理论;另方面,从“消费”上看,社会总福利和“财富”的分配(福利动机)有关,即社会福利的极大化必须改变“生产”财富时的“分配”格局。这样必然产生“生产福利”和“消费福利”的不一致。应该说这种不一致是理论本身缺陷的必然反映。

凯恩斯被认为开创了“宏观分析”方法,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不成其为一种独立的方法。因为“经济人”一经“宏观”就成为社会上所有的“人”,但经济学没有“社会经济人”为假设的理论,因此这种理论从一开始就是残缺不全的。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分析。马克思认为,经济学本质上是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研究对象是“人口”,但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直接从“人口”开始是不可能的,对此,马克思从“劳动价值”开始。应该说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但牛顿方法问世以后,各个学科的发展兴盛起来了,“部分”是越来越“清楚”了,但整体却越来越“模糊”了。而且,光用货币数量表达的经济分析是决不可能说清楚“社会”的。从目前已有的理论“工具箱”来看,要想说清楚宏观问题的机理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斯蒂格利茨在他的《经济学》(1997)试图解决“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机理问题,但在我看来目的并未达到。

从主流经济学的源流来看,“国家”一直是作为经济分析的外生变量来看待的。或者准确地说,在研究者的看法上是“内生”的,但在分析上却是外生的。斯密在创立其学说的时候,无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给定”的条件。因为“交换”的前提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的,不是杂乱无章的“经济人”“自发”形成的。新古典学派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界定,更是从“理论”上否定了对“国家”的经济分析。庇古和凯恩斯提出的福利问题和宏观问题虽然把“国家”纳入了经济学的范畴,但在方法论本体上却仍然是把“国家”作为外生变量来看待的。此后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综合”和“现代主流经济学”并没有开创什么新的方法论,而只是把各种学派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罢了,不成其为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

值得提起的是新制度学派,对国家组织本身进行经济分析,并提出“交易费用”的核心概念。但新古典分析方法的影响太巨大了,人们总试图把那些成果“新古典化”。比如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就有一个很有名的“诺斯悖论”,即“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这个矛盾实际上还是理论不统一的结果。国家制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西方国家是否真正是“公共选择”的结果?这种制度是否是在“大萧条”至二战期间形成的?“交易费用论”和“劳动价值论”是什么关系?从方法论上看,“交易费用论”的“经济人”内涵和“劳动价值论”“经济人”内涵是否是一致的?显然,新古典方法事实上是把它们看作一致的,公共选择实际上是马歇尔的“经济人”假设,但事实上却有明显不一致的证据。这就是“理论”和“现实”之间脱节的地方。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显然被现代主流经济学派“忽视”了。

其实,从理论基石的角度看,“劳动价值”确实是现实财富的惟一表达方式。但“劳动价值”并不是财富充分涌流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如在“农业社会”中的“劳动”,或在“行会式”的

工场手工业中的“劳动”都不存在使财富不断增进的激励机制。“斯密猜想”中的价值来源产生于斯密看到的那种“交换结构”。正是这种“交换结构”使“劳动”更有“价值”,使“土地”、“资本”在更能创造“价值”的地方发挥作用。因此,在斯密看来,这种“交换结构”的“社会制度”是“价值”的源泉,“劳动—自然工资”、“资本—自然利润”和“土地—自然地租”都是其“价值”源泉的表现方式。因为“交换结构”在经济分析中是“自然”给定的条件,是“既与”的,因此在斯密看来这是“价值”的源泉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可能是斯密的“思维习惯”的结果,因为在那种“交换结构”中的各种生产要素“必定”都是“价值”的源泉,“本来”就是如此的,十分“自然”的。但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本来”、“自然”并不是科学证明。

“交换结构”为什么是“价值”的源泉?一是激励创造性劳动;二是节约“交易费用”。创造性劳动更能创造价值,因此“价值”不仅是人的“脑力”和“体力”消耗的凝结物,而且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凝结物。“交换”也不是简单的物理运动,而是创造性劳动的实现方式。应该说“物化劳动”仅仅是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延伸。换句话说,创造性劳动的创造源是参与“交换结构”的所有人共同“创造”的。“交易费用”是制度成本,但不同的“制度”存在不同的“交易费用”,节约“交易费用”等于增加社会的新创价值。但节约“交易费用”产生的“价值”是没有独立表达形式的。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即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权利”界定(制度)是不重要的,资源配置总是有效率的。但“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因此科斯定理的推论是: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权利界定对资源配置效率有决定性影响。斯密崇尚那种“交换结构”,因此斯密在论述“价值”的“三个源泉”时“猜测”到那是节约的“交易费用”。节约的“交易费用”是“制度”的产物,而“制度”也是由参与“交换结构”的所有人共同创造的。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货币的表达方式来推论“本质”,但研究者在“分析”现象时却存在对“本质”的理解。在一个社会中,民间存在盈利性组织和非盈利性组织(我国通常称为事业单位),此外还有驾于两者之上的“国家组织”。在民间的非盈利性组织中,还有家庭组织,但在“交换结构”中至今仍被看作是非生产性的消费单位。国家组织本质上也是非盈利性的,但它处于特殊的地位,是民间组织的制度供给者和管理者。“交换结构”的制度建立和变迁是所有组织中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货币表达的社会中,“非盈利性组织”和“国家组织”的“收入”来源于盈利性组织,后者给人不创造价值的错觉。在盈利性组织中,“收入”是由“交换结构”中货币表达的“产权”决定的,给人造成“产权”是价值源泉的错觉。我们可以认为斯密并没有根据“错觉”作结论,他并不认为“资本”和“土地”本身会产生价值。但按照他的“思维习惯”,这是分工的条件和必然结果,或者说这种“交换结构”只能那样来处理新创价值的“分配”问题。但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在盈利性组织中可以用货币表达的“产权”获得了价值源泉的“收入”,其它不能用货币表达的“产权”却得不到;而且,这种“收入”和“交换结构”的制度贡献是不成比例的。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府的批判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这一矛盾在主流经济学中表现为“生产福利”和“消费福利”的不一致;表现为“宏观”和“微观”的不一致。新制度学派虽然有“交易费用”的重大发现,但本质上并没有把“国家”作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来处理,这就是“诺斯悖论”的根源。

斯密提倡的那种“交换结构”对历史进步有作用,但那种“交换结构”对“价值源泉”的处理方式的确也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从财政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演变来看,理论和实践正在不断探索人类自身解放的现实之路。

三、简短的结论

我们审视了自斯密以来约250年的财政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迁,体会如下:

1 财政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时代”赋予的,时代在变化,研究对象也在变化。由“时代”

产生的理论只能解释那个时代的情况,没有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社会变化确实有“连续”的一面,但也有不“连续”的一面,研究范围的扩展是建立在原有基础之上的,外延的扩大要求方法的创新。经济学本质上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学问,而人类社会本身是由“人”创造的,“人”的行为在拓展,研究范围也在拓展。二战以前,主流派把财政问题集中在“税收”,主要研究“政府”的收入行为对“财富”的影响。庇古和凯恩斯把“政府”对“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的影响加了进去。几乎与此同时,一批美国经济学家开始对“国家组织”本身进行研究,把财政研究对象扩展到“政府”“决策”和财政支出效率方面,而且把不可用货币量化的经济问题纳入研究的视野。这在二战以后的主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早在19世纪末北欧学派已经开始研究那些问题并取得许多原创性成果,但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主流派中的影响并不大。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科的分支,自然也要研究“财富”问题。对“财富”研究范围拓展的贡献,之前主要是由新古典经济学家作出的;之后则主要是由新制度学派的财政问题专家作出的。尤其是“交易费用”的发现,可能与“劳动价值论”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理论上却并没有把两者真正统一起来。

2 财政学科的研究方法本质上是“牛顿方法”。从方法论上看,人文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比较多。但“方法”本质上是“哲学”的,斯密对于“自由竞争背后”(“看不见的手”,类似于物理学中“形而上”的哲学观点)的揭示隐含了对“社会进步”的基本看法。这可能对达尔文的物种进化思想有启发。在牛顿方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学科,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是一组特定的“偏微方程”,都只能在特定条件下解释某些现象。

财政学科和经济学科一样,是建立在“交换结构”的假设之上的。在具体分析上,采取“经济人”假设的方法。但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和财政学家对“经济人”假设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这只能看作是在学科“大偏微方程组”中的“小偏微方程组”。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各种成果统一起来的方法。这有点像物理学中没有“统一场”理论一样。

其实,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人”不仅要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必须和“自然”充分和谐的。

3 财政学科的发展是靠“人”推动的,经济学家和财政学家在学科发展中有重要地位。但经济学家和财政学家是一个具体的人,在经济分析中也只是一个“经济人”,但这个“经济人”的内涵要比所有经济分析中的“经济人”内涵丰富。真正的经济学家和财政学家必须首先是爱国主义者,充满对其自身民族的爱;然后必须是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但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总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他是环境的产物;另方面一个人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和趋势性问题的敏感能力受其自身的习惯、道德情操、知识、经历,以及年龄的限制。因此,从发展的观点看,任何已有的成果总是不完善的。

人类社会步入“交换结构”以后,各种“财富”、各种文化、各种制度都被纳进了交换体系,不可抗拒。但时代强音是: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和政治多极化。保持民族的“文化”特色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容纳各种先进文化。英国自1750年“工业化”以来,在世界上保持了约一个半世纪的领先地位,同时在经济学和财政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没有“不落的太阳”,后来这个地位被美国取代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在我看来,英国的“文化”在当时可能是先进的,但是其中“保守”的糟粕可能也被作为“传统”保存了下来,“落后”首先是“文化”的落后。经济学和财政学中对“文化”的研究是个薄弱环节,应该加强。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s://www.docsj.com/doc/7c13198758.html,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财政学论文参考选题大全(100个)

友情提醒:免费论文使用次数过多很难通过抄袭检测系统,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摘抄;如若有意找寻原创论文,可发布任务获得与时俱进原创论文。 财政学论文参考选题大全(100个) ★地方税制改革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与税收政策趋向 ★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及对策 ★两税合并对外商直接投资得影响分析 ★西部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效果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税负状况的比较与分析 ★基层国税征管模式得创新与实践 ★促进西部地区农民增收财政政策研究 ★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财政对策分析 ★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交易印花税的若干思考 ★重庆市吸引外商投资的财税政策研究 ★扶持高科技企业的税收政策研究 ★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改革——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关于我国地方发债的可行型探讨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得思考 ★我国县乡财政困难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城乡统筹财政政策研究

★关于我国国债规模问题的思考 ★不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选择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财税对策 ★四川省农业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应对突发事件的财政政策研究――以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为例★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的问题与财税对策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研究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管理研究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确定问题研究 ★论中央和地方税权划分问题研究 ★我国新企业所得税实施中征管问题及策略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个税改革的思考 ★论资本市场与财政发展的相互促进 ★对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关系的再思考 ★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障碍、成因及其应对措施 ★关于土地增值税改革的思考 ★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的原则和思路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问题探讨 ★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业所得税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税负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偷税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社会收入分配现状及财税对策研究

财政学作业3和4答案

2011年5月财政学作业(3、4)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

财政手段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C 5、D 2、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

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A、B 2、A、D 3、A、B、C、D 4、A、C 5、B、C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有银行

关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docx

关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 关键词]财富源泉;福利;市场机制;非市场机制;牛顿方法 在1950年以前,财政学科通常被命名为“财政学(PublicFinance)”;之后,学者们更喜欢用“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SectorEconomics)”的名称;也有学者采用“政府经济学”(GovernmentEconomics)或“公共经济学”(PublicEconomics)的名称。从学科发展的情况来看,“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名称更恰当些。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本质上是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因此,研究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似乎是“学说史”的任务。要把“对象和方法”截然区分开来研究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用分别叙述的方法却是适当的。本文讨论这个问题,目的是想搞清财政学研究对象和方法演变的原因、现状和趋势。 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财政学的发展和经济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经济学的源流发展来看,把经济学转为“科学”的第一人是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同样被认为是财政学的开山之作。 在学说史的研究中,把斯密的学说称为“古典经济学”。从斯密的《国富论》来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财富”和“怎样国富”的问题。斯密在创立科学经济学的时候,可以说是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即“工业化”的开始时期。这里的“工业化”是指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化。“工业”从它来到世间就是以“交换”为前提的,但从起源来看,最初的交

换并不是“资本主义方式”的,什么方式最有利于“工业化”是思想家、经济学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工业化”还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化,但从农业经营方式的起源来看,最初却不需要交换。如何把农业纳入交换经济,进而纳入“工业化”的轨道,同样是思想家、经济学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上述的说明已经隐含了斯密的社会发展观:资本主义方式最有利于“工业化”。因此,在这里,“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是可以作为等同的概念来使用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最突出的现象是大量的农业人口被抛到无产阶级的行列。斯密时期,全球人口只有8亿(1750),农业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例高达95%1](第180页),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业人口的比例急剧下降,并引起人口爆炸。用今天的话来说,解决“温饱”问题是社会的当务之急,物质产品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但是,当时在“制度”安排上却是不利于“工业化”的。在成文法上,不利于“贸易自由”的制度障碍很多;在不成文的社会意识形态中,贵金属就是“财富”的重商主义观点占统治地位,严重影响“贸易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密提出“财富”就是“价值”的著名论点;并指出“市场经济”是“国富”的原因。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振聋发聩的。但斯密的“价值”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并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是“生产性”的。他认为政府公共部门、教育、文艺等部门的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是“非生产性”的。因此,他的市场经济只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方式。他倡导“廉价政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上述表明,斯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比较狭窄的,他的财政学是作为

财政学课程论文选题

《财政学》课程论文选题参考 一、财政职能 1、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解决途径 2、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财政收支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3、论我国公共财政决策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4、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 5、公共财政职能问题研究 6、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研究 7、公共财政分配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8、对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关系的再思考 二、财政支出----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1、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设计 4、现阶段财政支农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5、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6、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7、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8、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 10、财政支出绩效问题研究 11、论财政支出效益 12、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13、政府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研究 14、我国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及其治理 15、招标采购与政府采购的关系 16、我国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比较研究 17、我国政府采购模式研究 18、政府采购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19、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与完善 20、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21、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2、我国教育财政体制问题研究 23、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研究 24、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研究 25、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6、财政支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7、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财政支持方式探讨 28、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 29、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30、财政投融资问题研究

财政学第一单元 概要 试题

Chapter 1 Problems and Solutions 1.The United States Treasury borrows money on behalf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ll the time. One type of government borrowing, called a Treasury bill, promises a fixed payment at some number of months in the future. The Treasury receives less for a promise to make a payment of $100 in six months than it does for a promise to make a payment of $100 in three months. Why? Explain how this arrangement illustrates the core principle that time has value. Answer: Since time has value, a promise to make a payment of $100 three months from now is worth less than $100 today. 2.Describe the links between the five component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five core principles of money and banking. Answer: a.Money economizes on the ne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Sellers don’t need to know who buyers are. b.Financial instruments promise payment that may or may not be made in the future. Pricing them uses the first two core principles: time has value and risk requires compensations. c.Financial markets are where financial instruments are bought and sol d. They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they set prices. Core principles #3 and #4 come into play. d.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llect and process information. They are based on then fact that information is the basis for decisions. e.Central banks are engaged in stabilizing the economy and averting financial crisis; their behavior is based on the core principle that stability improves welfare. 3.Socialists argue that, to reduce the power exerted by the owners of capital, the state should control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us, in a socialist system, the state allocates investment resources. In a market-based capitalist system, financial markets do that job. Which approach do you think works better, and why? Relate your answer to the core principle that markets set prices and allocate resources. Answer: Markets allocate use the price system to allocate resources to their most efficient uses. Markets aggregate information from a multitude of sources. Command economies do not aggregate information as well, and do not allocate resources as efficiently. 4.Most investment advisers tell their clients to purchase shares in one or more mutual funds rather than to buy individual stocks. They argue that this practice reduces risk. Explain why.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理论界2006.2 【经济研究】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得新形势下的公共财政学科的研究对象在内容上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本国具体实践,借鉴西方的数理统计和计量研究的方法,构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学科体系。 关键词:财政理论;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06)02-0050-02 □张鹤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武汉大学商学院财政税务系,湖北武汉 430072) 一、我国财政学的发展史1.财税思想的古代历史 财政学一词,源于西方财政学家著作中的“PublicFinace”翻译而得。但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伴随着阶级社会的诞生而出现的。记得中学的历史课上,先秦时期的“商鞅变法”、“耕田负”就使我们懂得了古代封建地主阶级向农民课重税的事情。可见,税负的轻重、公平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历史前进车轮的重要因素。国家财政问题,历来是应该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财税思想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2.我国建国以来财政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政府扮演着“大家长”的角色,统收统支,统一调配,财政部门实质是政府收支的执行机构。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正是围绕着如何运用国家资金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而形成的一套计划经济模式的学科理论。这时期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学派,主要有“国家分配说”、“社会再生产说”、“价值分配说”、“集体共同需要说”、“剩余产品说”等理论主张,这对当时的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原有的财政理论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财政学理论来指引国家改革实践。而西方的经济理论通常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并运用大量的便于证伪的计量和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各种数学模型工具,对经济社会的各种行为规律起到了鲜明的诠释效果。 二、新形势下我国财政学研究对象的变迁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并逐步发展,原有体制的弊端不断暴露,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了很重要的疑惑,市场经济的效率范围到底有多大?政府的职能到底应该是什么?政府应该在哪些领域发挥效能,于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成了财政学理论创新的首要问题。借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经过理论学界不断地探讨和研究,大体得到了共识,那就是政府的职能应该存在于市场失败的领 域,应该为社会公众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商品,其中包括以物质为载体的商品,以及服务和具有抽象意义的制度化商品。此外,政府应致力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和维护,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健康有序。政府和市场职能范围的界定,是现代财政学界应认清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对政府与市场的各自的职能范围的界定,理清了我国目前政府机构的越位和缺位问题。现代意义的财政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已超越了原有传统财政学中的政府收支活动的全部过程,研究的领域得到了大范围的拓展,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的俱乐部产品、公共商品、公共选择、社会福利、最优课税等等都已成为了新财政学研究的对象,财政学已成为了真正的公共部门经济学。 三、公共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内容 虽然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地、完备的新理论尚处于构建之中,但就学科体系中的基本理论、财政运行机制、宏观决策理论等方面,已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初步形成了财政理论的框架结构。在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方面,严格界定了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职能范围,理清了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存在于具有外部型的领域,弥补市场的缺陷;在财政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在如何优化税制,减少超额福利损失,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运行和决策等方面开展了相应的理论研究,例如我国目前在基础设施实施、国有企业改造、“三农问题”、分税制及财政的地区间转移支付的制度安排、社会保障机制等重大问题为重点研究对象展开的理论研究,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宏观决策机制方面,强调政府如何通过税收的增减和支出规模和结构的调整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如我国从抑制经济过热到扩大内需再到如今的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如果没有与这一领域相关的一套系统的理论研究,就难以对其中的客观经济规律作出正确地诠释和利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得研究对象和内容不断扩展,这就需要构建一套新的系统理论体系,来与我们国家经济改革步伐相适应,为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50

财政学研究生必读书目1

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 一、中文书目 1.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4出版。 2. 萨缪尔逊,《经济分析的基础》(第1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01出版。 3.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4. 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07出版。 5.凯恩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华夏出版社,2005-01出版。 6. 布坎南,阿罗,《公共选择理论》,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 7. 布伦南,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8.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9.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5出版。 10.(英)哈耶克,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04出版。 11. 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第3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出版。 12. 卡梅伦(Cameron.R.)、尼尔(Neal.L.),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第4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07出版。 13. E.K.亨特,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第2版),上海财经大学,2007-03出版。14.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04出版。 15. 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上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9出版。 16. 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 17.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华东师大,2007-04出版。 18.哈维·S·罗森(Harvey.S.Rosen),财政学(第8版中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9出版。 20.哈维·S·罗森(Rosen.H.S),财政学(英文版)(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9出版。19.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5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1.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刘明慧,外国财政制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03出版。 23.张馨,财政学科学出版社,2006-05出版。 24.孙开,公共支出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1出版。 25.安瓦·沙(Matthew Andrews),公共支出分析、任敏、张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4出版。 26.维托·坦齐、卢德格尔·舒克内希特,20世纪的公共支出,商务印书馆,2005-11出版。 27.杨志勇,比较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28.马国贤,政府预算理论与绩效政策研究,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8-10出版。 29.安秀梅等,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从政府公共支出的角度创设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2出版。 30.刘小川,中国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0出版。 31.聂鸿杰、高培勇,撬动经济的杠杆:财政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0出版。 32.伯纳德·萨拉尼(Bernard Salanie),税收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9出版。 33.张德志,宏观税负税收弹性企业负担相关性实证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0出版。 34.安体富,中国税收负担与税收政策研究中国税务,2006-01出版。 35.朱承斌,税收优惠的经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36.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7.邓子基等,税收支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

财政学

财政学习题 总论 1.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2.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 1、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物化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2、财政分配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国家主体性 C.公共性 D.无偿性 3、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A. 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4、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A.政府依法征税 B.国家向企业投资 C.个人购买国库券 D.保险公司向企业赔偿 E.政府向个人收取出国护照费 5.下列属于财政支出现象的有() A.税收 B.财政拨款 C.行政性收费 D.财政补贴 E.国债 6、下列属于纯公共品的是()。 A.法律法规 B.教育 C.行政管理 D.社会保障 E.货币发行 7、一般说来,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 A、国防 B、公园 C、教育 D、桥梁 8、如果每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一倍,吉尼系数: A、扩大一倍 B、会扩大,但不到一倍 C、不会发生变化 D、会缩小 9、如果向一个社会中的高收入群体征税,并将取得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群体,吉尼系数会: A、变大 B、变小 C、不会发生变化 D、上述都有可能 10、下述()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如果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对产品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B、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贴使哪些社会群体受益? C、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业的产出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财政学选择题

财政学选择题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 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集体收入与国家收入B 、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A. C、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 D、国家收入与个人收入

最新财政学论文题目推荐

2018年最新财政学论文题目 1、税收筹划视角下我国税制完善研究 2、财税体制改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国有资本净收入对养老保险的最优划拨率研究 4、工业税收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比较及我国税制选择 6、公共就业支出结构与不同收入群体就业差异调节效应分析 7、经济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算--基于XXX视角 8、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分配模式研究 9、泸西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生态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以XXX为例 11、“十三五”财税改革政策取向 12、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以XXX为例 13、税收负担、政府管制对地区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 14、基于指数分析的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绩效测度 15、遗产税的国际经验借鉴 16、税收竞争、收入分权与中国环境污染 17、城镇化、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 18、大数据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探析 19、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突破--基于XXX实践的研究 21、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 22、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浅探 23、债券置换重塑经济格局 24、土地出让相关收入央地分成政策变迁与耕地资源流失的关系 25、财政金融支持西安高新区浅议 26、基于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的海关内部审计研究 27、美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28、农业补贴四大变化受益范围更广泛 29、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 30、环保财政与经济发展 31、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其对策 32、论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中美科普相关产业税收政策比较研究 34、《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度研究指南 35、当代财经杂志社投稿须知 36、财政政策委员会: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37、预算法视野下的预算管理刍议 38、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探讨 39、公私合作制:地方财政困局的突破与超越 40、辽源市农委组织开展农机补贴专项整治行动 41、今年农业补贴有变别错过! 42、基于国家治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43、股权交易及估值调整的涉税处理

财政学问答题答案

1、财政学研究哪些基本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 答:(1)财政学采用了一个特殊视角来考察经济。它将整个国民经济看成“公”和“私”两 大部分。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私”的分工。它研究政府适当的 职能范围和运行方式。 (2)财政学从事两种性质不同的研究和分析。一类是实证分析,这是以确认事实,弄清因 果关系为主题的研究分析;另一类是规范分析,这是以确定评价标准,分清是非和优劣程度 为主题的研究分析。 2、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1)交换效率:任何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不存在通过现有产品的交易实现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 (2)生产效率: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或者两种商品而言都相等。无法在不减少一种产品产量的情况下,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包括:①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②产品转换率条件;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均相等。(3)产品组合效率: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 边际替代率。无法通过改变不同产品产量之间的比例来实现帕累托改进。 3、如何运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 答:洛伦茨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于1905年提出的,反映了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累计的百分比与人口累计的百分比之间 的对应关系。所显示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状况与社会福利函数具有一 定联系。如果社会福利函数是凹的且对称,有两条不相交的洛伦茨 曲线,那么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程度与社会福利函数显示的结果是一 致的。基尼系数,表示社会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指数。如果洛伦 兹曲线为45°角的直线,表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如果与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重合,则表示绝对不公平,而实际收入分配都是处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如凸向横轴的曲线A所示。曲线A与对角线间的面积为X,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为X+Y,基尼系数G=X/(X+Y)。基尼系数小于1,系数越小,越趋于平均,一般认为,其处于0.3和0.4之间为合理区间。如果G=0,则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均等,G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不均等,如果G=1,则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均等。同洛伦茨曲线一样,根据基尼系数确定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和社会福利函数显示的结果一致。 4、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1)外部性失灵。外部正、负效应都将扭曲资源配置有效状态。公共物品失灵是外部性失灵的典型表现。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场机制往往发生失灵。 (2)垄断性失灵。垄断现象的存在使市场上竞争性均衡机制失去作用。 (3) 信息不完全性。信息不完全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资源配置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4)收入分配失灵。两极分化是市场机制的必然后果。 (5) 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性波动使资源高效率配置受到周期性的破坏。 5、为什么说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理由和原动力? 答: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使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难以全部满足,资源配置效率由此受到弱化, 甚至于某些领域,仅仅依赖于市场机制就根本无法配置资源。自由市场机制运行的这种运行 状况,可以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是公共物品失灵、外部性失灵、垄断性失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1)政府决策失误。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

财政学复习重点

财政学复习重点 导论 一、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两种) 实证分析法: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不要求价值判断,它的目的在于描述。——创始人马歇尔——可“验证”轨道——牛顿方法 规范分析法: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确定若干准则,并据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具有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存在偏离,应当如何调整。需要有伦理标准。——创始人庇古——“伦理”轨道 二、研究对象 ◆一个立场 ◆两个“度”:集中度、集权度 ◆三大职能:资源配制、收入分配、宏观调控 ◆四项要素:收、支、平、管 ◆五级体制:中央、省、市、县、乡 ◆六点原则: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观和民主观;二是应坚持正确的市场观和效率观;三是 应该坚持正确的公共观和公平观;四是应该坚持正确的民生观和福利观;五是应该坚持正确的目标观和绩效观;六是应该坚持正确的社会观和发展观。 三、财政学与相关科学的关系 1、财政学与主要的基础经济学课程 ◆财政学与微观经济学内容的衔接关系。两者首尾相接。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单位的经 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说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其最后要降到市场失灵,引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财政学正是从市场失灵讲起。 ◆财政学与宏观经济学内容的衔接关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 果,研究整个国家的运行情况,核心是讲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和宏观经济的均衡与增长问题。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宏观市场失灵和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与增长。学也要讲财政在经济稳定和增长中的作用和相应的财政政策问题。两者在这一点上是重合的。 ◆财政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的衔接关系。马克是注意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 一是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在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财政收支属分配范畴。财政学要研究财政分配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与影响。 2、财政学与其它相关经济管理课程 ◆财政学与金融学。财政学与金融学都是关于钱的学问,但财政学实验纠政府的钱怎么来, 怎么用,金融学是研究市场上的钱怎么来、怎么用,是讲各个经济主体如何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资金融通,也包括政府通过金融市场进行的融资活动;财政收支一般是无偿的,属政府行为,通过金融活动形成的资金收支是有偿的,属市场行为。 ◆财政学与财务管理学。两者也都是关于钱的学问,但财政学实验纠政府的钱怎么来,怎 么用,财务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的钱怎么来、怎么用;政府的钱怎么来怎么用这要是个政策问题,企业的钱怎么来怎么用主要是个经营问题;政府财政的理财目标是实现社会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