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文化是教育之根_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文化是教育之根_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文化是教育之根_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文化是教育之根_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第29卷 第2期2010年4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Vol.29No.2

Apr.2010

文章编号:1001Ο4373(2010)02Ο0131Ο04

文化是教育之根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3

麻艳香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教育自身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以文化为根、以人为本。本文在分析文化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规律,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环节,从而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文化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对于准确把握教育的文化本性和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教育;传承;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在社会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文化是什么?这是哲学文化观的根本问题。“研究文化的本质,首先需要确定对象的范围。人们的文化视野事实上有两种指向: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文化视野之狭义的指向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这是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文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沿用这样的文化概念,因而有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社会结构、层次或领域的划分。文化视野之广义的指向是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活动与创造。……从广义文化的意义上看社会结构、层次或领域的划分,可以分为物质(经济)文化、制度(政治)文化、精神(观念)文化三大社会文化领域。”[1]

在人类活动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中,“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概念,它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2]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它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传递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己任;文化则通过教育得以传承和创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文化是教育之根,研究文化及其发展是把握教育及其与文化关系的关键所在。一、文化及其内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有着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有的专指精神成果。梁漱溟说:“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的样式罢了。”[3]又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依靠的一切。”[4]他和钱穆的说法很相似。钱穆在《文化与生活》中说:“文化必由人类生活开始,没有人生,就没有文化。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5]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又说:“文化是全部历史之整体”,“换言之,文化即是人生。此所谓人生,非指各人之分别人生,乃指大群体之全人生,即由大群体所共同集合而成的人生,包括人生之各方面、各部门,无论物质的、精神的均在内,此始为大群体人生的总全体。”[6]这就是说,一个人群的全部生活和他们所创造的一切财富都是文化。但是,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又把文化与文明分开来说。他说:“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文明论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论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他还说:“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7]他这里说的文化又只是指精神成果了。可以看出,梁氏钱氏的说法也有不一致的地方。钱穆认为文化是人生的全部,而梁漱溟则认为文化是人生依靠的一切,其中也小有差别。台湾学者赵雅博则认为:“文化之本质要义,乃是改变

3收稿日期:2010Ο01Ο20

基金项目:甘肃省2008年社科规划项目“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科研基金项目“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麻艳香(1967Ο),女,山西朔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29卷

自然与改变自己的原始状态,而予以新的状况。更恰切地说,乃是将在自然中或自己中所潜藏的作用或能力发挥出来,也就是人使用自己的能力———理智意志感官,来使潜存于自己或自然中的潜能成为现实,其目的是在于使人自己得到与自己原始状态的不同的改变,使自己成为比原始状态更好的情况……”,[8]这种改变可以理解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以上这些界说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文化这个复杂的概念,都是有道理的。虽然他们的提法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是指人类的活动及其结果。

笔者比较赞同张岱年、程宜山两位先生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给文化下的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结果的辨证统一。”[9]这个定义强调了人类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成果(静态的)的统一;活动成果既包括物质成果,又包括精神成果;人类的活动方式又包括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人类的活动方式本身也是文化,不仅是活动成果。显然,这个定义比其它的定义更加全面。

2.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括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学术、思想、风俗、习惯、制度等。学术界对文化的构成有多种分类。一是二分法: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或者分为观念与实体、外显与内隐。二是三分法:物质、精神和制度,或者分为物质、观念和关系。物质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以物质生活资料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是征服自然界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关系文化是指人类在创造过程中所接触和构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贸易关系、公私关系、国际关系、民族关系、政权关系等等;观念文化是指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性格、哲学思想、观念理论、文化理想和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等等[10]。三是四分法: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11]。

张岱年、程宜山两位先生采取的是三分法,他们说:“在我们看来,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思想、意识、观念等等。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一是思维方式。第二层是实物,即表现文化的实物,它既包括像哲学家的著作、文艺家的文学艺术作品一类的‘物’,也包括科学技术物化形态的‘物’,即人工改造过的物质。第三层是制度、风俗,是思想观点凝结而成的条例、规矩等。”[12]庞朴先生也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物的层次(物质的层次)、心的层次(或叫心理的层次)、中间层次(心与物相结合的层次),但是其解释却有所不同。庞朴以看电影为例子,把放电影的硬件部分称为文化的“物的层次”;电影宣传的思想、主题以及电影院的管理制度称之为文化结构的第二个层次,即“心物结合的层次”;看电影的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价值判断等归之为文化结构的第三个层次,即“心的层次。”[12]四分法是把风俗、习惯等从制度文化中分出来,称之为“行为文化”。从文化的质素来分,还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分。笔者认为,不论文化包含哪些内容,对文化的构成如何划分,有一点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即文化的人文精神。文化是人创造的,同时文化又创造着人,人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因此,要特别重视文化的人文精神,失去人文精神的创造成果,不能称之为文化,或者只能称之为“垃圾文化”、“文化渣滓”。例如人类创造的杀人武器、赌博机器以及宣扬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作品和信息皆属于此类。文化是有优劣之分的,需要择优和吸收。

《辞海》释“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思想观念最集中地体现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因此,下面所谈到的文化主要指思想观念层面的文化,也涉及部分制度文化,因为思想观念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不是说物态文化、制度文化不重要,没有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是相对而言,思想观念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深刻、最长远,所以需要着重加以研究。总之,文化何谓?文而化之。文化何为?以文化人。

二、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文化的传承和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关于文化的传承和演变的理论主要有三种:进化、播化和涵化[13]。

1.文化的进化

文化的进化,是指文化的发展是逐步积累、不断发展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种理论强调了文化传承演变的时间形式,是文化发展的普遍的、历史的原则。

2.文化的播化

文化的播化,是指文化是通过人类的交往联系———贸易、战争、迁徙等活动传播和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强调了文化传承演变的空间形式,也是文化发展的区域原则。

3.文化的涵化

文化的涵化,是指一种文化不是孤立地发展的,而是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中,通过冲突、融合,双方都会有所变化,出现一种交叉渗透的局面,最后经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选择、调整,产生出新的文化。这也是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由于对文化的传承演变的认识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进化学派,以英国的爱德华?泰勒、美国的路易斯?摩尔根为代表,强调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又称“单线进化论”(古典进化论)。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新进化论”,即“多线进化论”,这一学派不承认存在人类各种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和普遍规律。

播化学派,以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拉第尔和弗里兹?格雷布内为代表,主张“文化圈理论”,把文化圈作为一个实体看待,并认为这个实体是以其发源地为中心,再扩散到世界广大地区。这一学派过分强调了文化的空间转移。

社会学派,以法国的埃米尔?涂尔干和马歇尔?莫斯为代表,认为人类文化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和社会环境。文化就

231

第2期麻艳香:文化是教育之根

是社会的集体观念,因此要用社会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

历史学派,以美国的弗朗兹?博厄斯为代表,强调对文化进行“历史的动态研究”,主张“文化独立论”,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其生物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影响,它们都是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非规律性的。

“文化相对论”,又称“价值理论”,认为各民族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的评价标准。

功能学派,英国的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斯基等视文化为一个完整的总体,由各部分组成,各部分有自己的特殊作用,都为了完成自己的功能。

此外,还有心理学派(弗洛伊德)、结构主义学派等等[14],这些学派各执一词,各持一端,其实各种文化的传承演变都要经过进化、播化和涵化的过程,这就是普遍规律。至于各种具体文化的演变过程又各不相同,各自有自己发展的道路和特殊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些理论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们对教育及其与文化的关系的认识。

三、文化发展的基本环节

文化的发展过程尽管十分复杂,但总是离不开传递(transferring)、选择(selecting)、发现(finding)、创造(mak2 ing)这四个基本环节[13]。

1.传递

传递就是将已有的文化产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加以延伸与扩散,以期在将来保存其文化,同时在不同的地域扩大其影响。其中,时间上的纵向传递是形成民族文化传统的最直接的因素;横向传递则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交流,使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传递本身并非创造,但传递过程也不是机械地移动。传递的内容必然会受到传递主体和环境的影响,或增加些什么,或失掉些什么。传递还可作这样区分:主文化的主体主动向外传递;客文化的主体把它传带到客文化地区去。例如基督教文化的扩张,就是基督教的传教士(主文化的主体)主动地把基督教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制陶、养蚕等技术传播到欧洲,有些是中国商人(主文化的主体)自己传过去的,有些是欧洲商人(客文化的主体)带过去的。不论哪种传递方式,文化的传递总是和文化的选择联系在一起的。

2.选择

选择是指文化的主体根据时代的要求和自己的需要在传递已有文化或吸收异质文化时强调或者增加一些东西,贬斥或者舍弃一些东西。传递与选择是分不开的,传递过程中必然会有选择。例如儒家学说经过董仲舒的选择,朱熹的诠释,已与原始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又如西学东渐以后中国政界和知识界的各种议论,其实就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认识过程和选择过程。今天我们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实际上也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选择过程,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优秀的部分发扬光大。文化的选择总是受到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制约。除了物质层面的文化产品以外,制度、观念等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形态,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一个时期的统治阶级也总要选择有利于巩固其统治的制度和观念。适应其需要的就被保留下来甚至发扬光大,不适合的就被淘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就是一种文化选择;乾隆编纂《四库全书》,也充分地做了筛选工作。就是物质文化也有一个选择问题。不同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会产生不同的要求,对原有的物质产品就有一个选择和淘汰的过程。选择文化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对自己文化的选择,这就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一种是对异质文化的选择,这就是引进和融化。选择的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由统治集团明令禁止或倡导弘扬,例如蒙古族和满族入主中原地区以后推行的汉化政策就是自上而下的文化选择;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先在民间流行,逐渐影响到社会上层,最终被全社会所接受,例如西学东渐,开始时传教士先在民间悄悄传播,后逐渐影响到朝廷。可以说,没有选择就没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发现

发现是指挖掘和利用已经存在的但未曾受到注意的文化。发现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时间意义上的,指对过去的文化进行发掘和利用。例如我国汉代古文学派就是因为在孔子故居的夹壁墙里发现了大量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资料而兴起的;考古发掘也是对文化的发现;还有今天的各种研究,如敦煌学、红学、鲁迅学等等,都是在做文化的发现工作。通过这种发现可以使民族文化更加大放异彩,同时促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通过对古希腊文化的发掘而兴起的,最终形成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传统。发现的另一种含义是在空间意义上的,指对异质文化的发现和吸收。这里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积极的主动的;一种是消极的被迫的。前者如佛教东传,被中国文化所吸纳;后者如清末的西学东渐,经过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中国人逐渐发现西方文化的先进。文化发现总有一个过程,而且它总是和文化的选择联系在一起的。

4.创造

创造是指建立前所未有的新质文化的过程,是文化发展的最高形式。它包括具有起始意义的创造,或者叫原创,和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再创造,或者叫改造。无论是原创还是再创造,都离不开原来的文化基础。因为创造的主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不能离开原有的文化基础,在文化的真空中创造出新文化来。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企图否认无产阶级在创建社会主义文化时必须利用过去的文化遗产。他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5]就中国而言,中华文化的创造和奠基时期是在先秦时代。根据考古学的材料证明,我国早在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前就产生了华夏、东夷、南蛮等多种文化集团,创造出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文化思

331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29卷

想;至周代逐步建立了宗法制度和礼制,这种制度在我国维持了几千年。到了春秋战国,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中国文化进入了辉煌的创造时期,中华文化由此而确定了其基本走向。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必须首先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当然,不仅在文化的奠基时期需要创造,在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创造,即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再创造。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集体,中国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融合各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例如中国的民乐就是集各民族的乐器而成;中国妇女穿的旗袍,本来是满族的服装。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已经吸收了许多西方文化的精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华文化的指导地位,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改造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创立起了中华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得到繁荣和发展,更加灿烂夺目。总之,创造始终是民族文化发展最重要的环节。

如果说,传递和选择大体上是属于保存文化的环节,那么,发现和创造则应属于生产文化的环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这四个基本环节,并且它们不是按顺序进行的,而是交叉前行的。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造的基本方式,文化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发展也离不开文化。参考文献:

[1] 郭湛.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J].新华文摘,2005

(19):32Ο33.

[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84.

[3]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漱溟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3.

[4] 梁漱溟.中国文化之要义[M]∥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漱溟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37.

[5] 钱穆.文化与生活[M].台北:台湾乐天出版社,1963.

[6]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01.

[7]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5.

[8] 赵雅博.中国文化与现代化[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92:1.

[9]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0:3Ο4,4.

[10] 金达凯.中国文化史论[M].台北:屯青书屋,1994.

[11]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杜,1994:5Ο6.

[12]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71Ο72.

[13]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21,23.

[14] 中国文化史三百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5]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58:283.

Culture is the Root of Education

———R 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 w een education and culture

MA YanΟxiang

(School of Marxism,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Abstract:The education belongs to cult ure realm,and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 hem is t he mo st explicit and intimacy.The cult ure is t he root of education,and t he educatio n root s on t he cult ure and p ut s on people first.Based on analysis of cult ure and it’s content,t he rule of cult ure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is explored, and t he basic links of cult ure develop ment are revealed,t hus to deeply unfold t he internal and int rinsic rela2 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ult ure,so as to accurately grasp t he original nat ure of cult ure and t he rela2 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ult ure.

K ey w ords:cult ure;education;inheritance;develop ment;relationship

431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教育研究的含义: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创新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原则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选题阶段、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与分析 教研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有研究价值:1、满足教育科学发展的理论意义或价值,即学术价值。2、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意义或价值。 2、问题的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4、问题表述必须明确具体:1、课题表述主要是为研究活动提供一个聚焦点,要明确显示课题的范围和变量。 2、陈述要精确和无可置疑。 3、陈述应该简洁明了 假设的类型:按复杂性程度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操作定义的作用:1、提高研究的客观性。2、有助于教育研究的统一性。3、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4、有利于研究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 系统随机取样: 优点:1、比简单随机取样方便。2、能在总体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使抽取到的样本较分散,一般抽样误差比随机取样小 缺点:当总体排列顺序与抽样间隔具有对应的周期性特点时,系统抽样会导致严重的抽样误差 分层随机取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部分,然后从各个部分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随机抽样 研究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1、课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4、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优缺点:1、可以在现象或行为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记录,以收集研究资料。 2、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报告可能失实的材料。 3、在研究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下可用观察法收集资料。 4、采用特殊设计时课在隐蔽的情况下进行自然观察,得到真实资料。 5、避免被试自陈时由于被试的偏见等导致的误差 缺点:1、观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察者的能力水平及心理的影响。2、对不能预知的现象采用现场观察优势难以奏效。3、有时观察会使被观察者不自然,使观察结果失真。4、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时间。5、对观察谁及要求高,观察法的新都、效度难以保证 时间取样法:是研究者在特定的时间内专门观察和记录所发生的特定的行为 时间取样观察法中研究者收集以下三方面内容:1、某一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或发生:2、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频率如何:3、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有多长 检核表的编制方法:1、列出重要项目。2、根据主要项目列出具体项目。3、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项目编制行为检核表。 教育调查法:实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以分析教育现状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法的类型:按调查目的来划分:1、现状调查。2、相关调查。3、发展变化调查。4、预测调查 问卷法:是研究者以按照一定要求和程序编制的问卷为工具,收集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问卷法基本结构:前言指导语问题和答案 问卷法种问题的内容与表述的要求:1、尽量用简单的语言。2、问题要尽量简短。3、避免双重含义。4、问题不要带倾向性。5、不用否定形式提问。6、不提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7、不直接提问敏感性问题 问题的顺序:1、把调查者熟悉的、简单易懂的放在前面。2、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放在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包含,相互作用,并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交融关系。它们都处在同一个层次,均由社会政治经济所决定。社会发展不可能没有文化,而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又依赖于社会教育。 二、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其一,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些人类学家所指出的,所有主要的人类文化系统都必然包括教育的成分在内,虽然我们无法确切地指明文化应包括哪些领域,一一说明其涉及内容,但它首先应包括教育等在其中。[2]可见,教育是文化的一分子,时时处处受着文化整体的制约。 其二,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它大体可区为四个组成部分: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这四个方面相依不离,相分不杂,构成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它们融汇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文化传统运行的过程中,会逐浙形成与此系统相契合的价值判断体系,它对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文革起着调控、制约作用。思维方式、知识经验受价值规范支配,也深深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由于各地区、各民族语言、反映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教育具有多元化的色彩。语言符号是文化传统传播、延续所必须的条件和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对于文化全体的关系极为重大。它作为文化中最早发生的部分之一,深深影响着肩负文化传递与传播重任的教育。 文化传统上述四个组成部分的协调、配合,造就了不同的教育体系,而“教育体系又是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体系”,它“负有传递传统价值的职责”,“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给下一代。”因而,有多少种不同的文化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教育也就不奇怪了。 其三,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文化并非仅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嬗变更叠。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知识的构成形态具有原始性,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并以感性的、现实的形态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的。这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完全可以用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传至下一代。在这里,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教育方式与文化积累之间并不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在当今世界中,现代化已成为一个中心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付诸于实践,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吹响了现代化的号角。文化现代化,建构新的文化观——这一现代化中或许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面正深入人心。与此相应,教育的现代化也扯起了风帆,搞现代化的国家正在使自己的一套教育制度适应其具体的要求,使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整合于一个共同的制度框架,不断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 其四:文化对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其作用的性质是一种影响性的。 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要;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一个国家的人均文化水平高,对受教育的需求程度也就越高。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通过教育来进行传递,这样就必然影响社会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因此民族文化传统绝对教育传递的具体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即价值和取向,将大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地位的认识以及教育观念和取向,将大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地位的认识以及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选择。 从微观或具体面上进行分析,文化对教育的功能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教育内容。社会文化的丰富发展,必须促进学鹇教育内容的丰富的课程结构的变化。显然教育内容变化相地于文化发展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社会文化大发展,特别是科学技

教育研究的过程

教育研究的过程 我们前面把“研究”界定为利用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谋求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说明研究中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一套符合科学规律要求的程序步骤,因此,对教育研究过程的一般步骤作简要说明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曾在其《思维方法》(How We Think)一书中谈到,人们解决问题一般需要经过5个步骤:(1)发现疑问或问题;(2)认定疑问之所在并加以清楚界定;(3)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出“假设”;(4)推演“假设”的结果;(5)验证“假设”。杜威所提出的思维5步骤,揭示了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一大有系统的步骤。 人们的教育研究活动,同样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一般过程能常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一、确定问题 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工作是选择研究问题。对于一个研究新手而言,确定研究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这里涉及到所确定的问题的价值、与研究主体的关系、研究问题的条件等。当研究的问题确定以后,整个研究有了方向,后续的工作就比较容易进行。 一般研究问题的产生,可透过理论或相关文献的探讨,也可由自己的实际经验中寻找,此外,亦可通过向人请教来确定。然而不管研究问题的来源如何,有了问题之后,接下来必须确定的是问题的性质与范围。 二、提出假设 所谓“假设”指的是理智的猜测。假设并不是随便乱猜胡设的,而是根据理论、往昔的研究发现、自己的经验或是逻辑的推理而针对问题提出的暂时性解答。 在侧重统计分析的量化研究中,一般均有假设的呈现,然而在侧重文字描述的质化研究中,并非一定要有研究假设。 三、设计或选择研究方法 在确立了研究主题与假设后,接下来所要着手的是研究设计,亦即考虑使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较为合宜、研究工具如何设计与实施等等。如果研究者所从事的是量化研究,则另须考虑各项研究假设该用何种统计公式进行分析。 四、搜集资料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此步骤所涉及的是实际动手搜集实证资料。资料的搜集必须以研究问

教育研究方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答: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与技术不同.技术是"为了同一母的而共同协作所形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作用,即在于设计和制定用于生产通讯.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当前早已有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科学提供它用理论而即使则是创造创造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之手段或规则,是将理论变成现实 .2.简述科学的特点.答:科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客观性②实践性 ③理论性④逻辑系统性⑤真理性⑥发展能够性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答:科学研究的特点:①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组织性.②具有自觉性的继承性与创造性.③具有极强的探索性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答:科学研究的类型: ①探究性研究②叙述性研究③因果性研究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答: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准备阶段②研究设计的发展阶段③搜集资料阶段④整理分析阶段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答: ①按它用方法划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②按科学研究阶段划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划分选择和确定课题的方法.③按研究方法的性质划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 .第二章简答题 1.简单叙述科研問题提出的一般途径.答:①一般只有经过对人类教育行为

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提出研 究的問题,确定科学研究的起点②寻求何种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各种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③探究经验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④揭示已有理论的逻辑矛盾⑤受文献资料的启发,广泛地查阅文献,发现研究問题⑥与各行各界学者的交流⑦社会实际問题的探讨⑧交叉学科所产生的空白区 2.简述叙述科研問题的一般分类.1) 科学問题与非科学問题2) 有意义問题与无意义問题3) 常规問题与突破常规問题4) 具体問题与抽象問题 3.简单叙述确定研究問题时的原则.1) 价值性原则,即問题是否在理论与使用上有价值2) 科学性原则,即問题是否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3)可行性原则,即是否具备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人力,物力,理论准备等 4.说出多元智慧的八种智能.答: ①语文智能②逻辑一数学智能③空间智能④肢体一动觉智能⑤音乐智能⑥人际智能⑦内省智能⑧自然观察智能 第三章简答题 1.研究时机的工作内容答: ①取样时机②工具设计③分析设计④策略设计 2.列出4种随机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2) 分层随机取样法3) 等距随机取样法4) 整群随机取样法 3.简述建党随机取样法.答: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 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噎到的可能性.并要求个体一件都相互独立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文化,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互相砥励。两者缺一不可。 一、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其一,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活动中,学校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化教育”的代名词,就是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零散的,“制度化”的成分在其中仍占着重要地位。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讲,教育又是文化的精神层面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员,它于文化的精神层面,实是生于斯,长于斯,又丰富于斯。 其二,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融汇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 在文化传统运行的过程中,会逐浙形成与此系统相契合的价值判断体系,它对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文革起着调控、制约作用。 其三,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文化并非仅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更叠。文化现代化,建构新的文化观与此相应,教育的现代化也扯起了风帆,搞现代化的国家正在使自己的一套教育制度适应其具体的要求,不断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 二、教育作为文化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上的意义 (一)保存文化、维持文化生存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保存文化的唯一方式就是传授这种文化。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作为过去的遗产,它只能由教育加以继承。教育活动传递着文化中最重要的习惯、传统和经验,它持续于文化发展的始终教育活动向年轻一代传递的这些内容,维持了文化系统,保证了文化的延续和相对稳定。学校主要是充当文化机构,向下一代传递,从而使下一代继承了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现象的文化。文化由传递而普遍遗留下去,教育通过发挥其传递的功能,使文化得到了再生和继承,并使自身成为文化的工具和材料,也因此成为文化存在的原因。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是指研究人员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以教育现象、教育存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寻求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正确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研究是一种自觉的科学认识活动。教育研究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教育工作中的认识。2.教育科学研究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创造。) 2、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3、应用研究:是指以为着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研究活动。 4、定量研究:指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获取量化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的准确性或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一类研究。 5、定性研究:也称为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类研究活动。 6、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结果能被证明的充分性程度。在实验研究中即指对实验结果进行归因分析的明确性程度,亦即能否肯定实验效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 7、外在效度: 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大小。一项研究结果其所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大,外在效度愈高。 8、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主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观察其引起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9、内容分析法: 是对教育文献所承载的内容、信息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方法。内容分析是把文献作为直接的分析对象的,是对文献的定量研究。 10、思辨性研究:主要是指依靠研究者的“哲学沉思”而寻求教育问题答案的研究。它不需要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 11、观察研究法: 就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程序,在自然情景条件下,运用自己的感官或辅助工具,对有关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系统的关于教育教学现象的资料,进而进行分析整理,深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名词解释 研究群体:指为适应特定研究任务的需要而将专业人员组织起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团体 科学方法:主要是一种诉诸观察与实验,将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以试图揭示现象背后的因果律或自然法则的方法 基础性教育研究(纯研究):主要是研究教育的事理,揭示教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法则或规律 量的研究(定量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效度:指研究的结果反映研究对象情况的真实程度 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在研究对象所涉及的领域中可以精确解释的范围,反映了研究结果所达到的科学性 内容效度(表面效度、逻辑效度):用来衡量一个测量工具的各个部分是否真实而全面地测量了研究对象的相关特征 描述型效度: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考察后所作描述的准确程度 纵向课题:指由国家、省市(区)等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或招标)、个人或集体申报、有关部门及专家审查批准的项目 横向来源(委托课题):指由一些企事业单位或非直接的上级部门委托实施研究的项目 研究者自选课题:虽说主要是个人行为,确实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源,许多有价值的选题及成果出于其中 假设: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说明 轶事记录法(记事法):以记事为主,即将研究者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或感兴趣的事件完整的记录下去 事件取样法: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注意记录某些预先确定的行为表现或事件完整过程的观察方法 事件取样法:是研究者在特定时间内观察和记录所发生的特定的行为 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以分析教育现状或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 一般调查:指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教育的一般情况或搜集与心理、行为或教育有关的代表性数据

期末论文资料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著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与课程文化 广义的文化: 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紧密相联的层面。 狭义的文化: 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 课程文化 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是“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 还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就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不只表现为课程意识、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而且表现为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这样才能构成课程文化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课程文化的实质是主体发展的文化资源。课程文化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课程文化是一种主体文化;课程文化是一种潜在文化;课程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且具有社会性、民族性、融合性、人本性、系统性、个性化、自觉性、实践性、传承性、创新性等方面的特征。 刘启迪认为从概念的产生来讲,课程文化是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创生。根据文化基本构成的普遍观点,课程文化包括三方面: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前两方面是课程文化的外层,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内核。 …… 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从文化根源和文化发展看,课程文化要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从文化的层次看,课程文化应正确对待知识、技能和智慧,立志塑造人完善、自由的心灵,全面实现课程文化的育人价值;课程文化重在“以人为本”;课程文化的最终价值是关注生命教育,体验生命的深度和理想的高度。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 苗雪红认为:认为文化与课程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既参与整体的辩证运动过程,又展开了自身的辩证运动,并对人类文化活动的演进产生反作用; 彭虹斌认为:课程与文化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这种双向建构关系主要体现三方面:一是文化不断地建构课程;二是课程不断地建构文化;三是课程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 祖霞:一是课程的价值观来自文化;二是文化的流变制约着课程发展的历程;三是课程是传递文化的载体,但课程本身不应当只是工具。 赫德勇认为: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又精练了,形成了文化。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媒介为文化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核心机制,离开课程,文化便如同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 …… 不同文化视野下的地理课程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圣贤”教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回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已有些陌生,更不知其是“本有的家珍”。今天的艺术教育中存在着“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如果艺术教育仅仅停留在教授唱歌、画画的层面上,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必须回过头来从已被扬弃的,被误认为封建的、过时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填补今天艺术教育的空洞。 关键词: 艺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师道孝道经典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

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陈彩霞2014.11.24 摘要: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理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的重要性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的关系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环镜利用校园精神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建设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利用校园课堂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利用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利用校园环境文化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利用校园环境文化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解析、重要性、路径、与教育的关系。 正文: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是靠精神活着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支柱,就会消沉、颓废、一蹶不振。同样,一个校园如果没有文化精神引领,它就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就像人失去灵魂一样。所以说学校不能缺失文化精神。 一、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理解 1、文化的概念

人们对文化的概念的探讨由来已久,这主要反映在文化定义的众说纷纭及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方面。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的定义被普遍认同,经过梳理我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习性,是特定人群普遍自觉的概念和方式。 2、校园文化概念的理解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生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其主体包括生活在校园内的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三大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精神文化,是在学校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 广义上的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系统内又可分为若干个层次:精神文化,即由校园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制度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及其规章制度确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的物质条件构造的各种教学、科研、生活的设备、设施、房屋等。也有论者将校园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次,而所谓环境文化是指以环境为载体,是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硬件和软件。具体表述有差异,但其内涵都是基本相同的。 上述几个层次的校园文化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试题(自己整的)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 名词解释 一、抽样: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P13 二、观察研究(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地感知、记录、分析,从而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调查研究(调查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四、问卷调查: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而编制成的各种问题表格,是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答案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同时又可以作为测量个人行为和态度倾向的测量手段。 五、访谈调查: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和某种态度的调查方法。 六、实验法(教育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实验的目的,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以探求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教育本质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七、前实验:是一种不够规范的实验,实验前缺乏清晰的假设,影响实验的干扰因素多(无关变量),实验结果具有或然性。 八、真实验:在试验中能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有效操纵实验变量并能严格控制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实验结果能客观地反映实验处理的影响的实验。 九、准实验:对实验变量的控制不能像真实验设计那样充分和广泛,对被试的选择不能像真实验那样做到随机取样,在试验中所使用的各被试组往往是那种已经形成的现成团体(如现有的两个班级、两所学校等)的实验。 十、实验控制:在试验过程中要对无关变量和X、Y进行控制。 十一、实验效度(基本目的:提高效度):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程度,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内部效度是反映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揭示程度,外部效度是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十二、校本(教育)研究(school-based research):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以教师为主体,自主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为研究目的,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 十三、行动研究:由教育情景的参加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或者:行动研究是指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有时与教育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进并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为根本目的一种研究方法。 十四、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创造和生产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一种脑力劳动。 填空

试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试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语文学科教学:王蒙蒙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文化是教育的本性。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 文化变迁影响教育发展的变革。 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迁的,这种变迁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与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亦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文化变迁表现为纵横两个方面,即文化的历时性发展和同时性跨域交融。由于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方向,所以文化变迁或多或少都会对教育的发展变革产生影响。 2.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过程。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活动过程,文化传统由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组成,这几个组成部分融入教育活动中,影响着教育的诸多方面。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即使是同样发展水平和同样社会制度的国家,其教育活动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3.文化教育水平影响教育的发展水平。 由于文化是教育的内容,因此,文化水平必将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文化发展水平低,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就停留在以原始教义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层面上。在现代社

会,文化水平以推崇科学、反思科学为主,这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处于以理性反思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发展阶段。随着人类文化水平的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将会达到更高的层次。 4.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的作用。 西方文化是一种智性文化,是重视个人、个性的,这就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连。中国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是重视道德、仪礼的。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将对教育的发展给予促进作用。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继承的最基本形式,是保存文化的最佳形式。 人类社会能从愚昧走向今天的文明开放,是文化教化的结果。而文化教化的前提是文化的传递。广义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传递文化的作用。学校教育,因其具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专门的场所、集中的时间、精选的内容与适宜的方法等特点,古往今来,一直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 2.教育能够进行文化选择,提高文明水准。 教育为了有效地传递文化,还必须充分发挥对文化的选择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教育的文化选择集符合特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利益,也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应处理好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未来文化的选择问题。 3.教育是对社会文化的创造和更新。

教育研究方法

a一、教育研究方法: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特点:目的性移植性多样性规范性人文性创新性 a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p6—p12) 21世纪初以来中国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综合化、多元化、层次化、现代化、真实化、规范化 四、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选择和运用(p35)(选择、填空) 1.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问题性质标准)(4种分类)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 实验研究方法: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 五、练习题:1.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直觉观察时期,其研究水平表现为:() A.定性与定量研究 B.分析推断与定性描述 C.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研究 D.定量分析与实验研究 3.教育研究是为了解决和发现教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A.查证问题 B.研究实验 C.收集资料 D.教育实习 A一、好的教育研究问题的特征1、重要性:有意义或价值2、清晰性:焦点突出,意思清楚 3、创造性:有新的东西 4、可行性:具备主客观条件 5、道德性:合乎伦理道德规范 二、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判断或假定性解释,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三、研究假设的特征:(理解) 1假设是一种具体的推测 2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3假设表述应尽可能准确、简洁、明了 4假设必须是可验证的 四、研究假设的类型 1、按复杂程度分: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2、按假设的性质可分为三类:特定假设、一般假设、虚无假设 五、抽样的具体方法(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 一、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教育文献的知识传承和信息传播作用2教育文献的成果查新作用3教育文献的理论证据作用 教育文献一般作用: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二、教育文献的等级(区分):零级文献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三级文献 三、教育文献的分布:书籍、报刊、教育档案、声像媒体、其他 四、教育文献检索方法(区分):顺查法、逆查法、追踪法、综合查找法 a五、文献综述:是对单个文献的阅读评析和内容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简称文献综合评述,它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a一、教育观察法:指教育研究者根据一定的观察目的,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通过感觉器官和辅助设备,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作用:一是可以发现问题,二是可以积累资料,三是可以验证假说。 局限:缺乏控制,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样本数小,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高;观察材料难以量化 三、类型(区分p117-P118) 四、观察法的实施步骤:1教育观察研究的准备工作2实际观察3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A五、运用教育观察法的基本要求(简答) 1紧扣观察目的2坚持客观真实3必须细心准确 4做到全面系统 5注意样本典型6熟练掌握技术 六、定性观察法的基本类型(看懂)1、日记观察法(优缺点)2、轶事观察 3、事件翔实观察法(p125-p126) 七、定量观察法的基本类型(看)1、检核表法2、时间取样法3、事件取样法(p134)

文化是教育之根_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第29卷 第2期2010年4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Vol.29No.2 Apr.2010 文章编号:1001Ο4373(2010)02Ο0131Ο04 文化是教育之根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3 麻艳香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教育自身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以文化为根、以人为本。本文在分析文化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规律,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环节,从而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文化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对于准确把握教育的文化本性和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教育;传承;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在社会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文化是什么?这是哲学文化观的根本问题。“研究文化的本质,首先需要确定对象的范围。人们的文化视野事实上有两种指向: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文化视野之狭义的指向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这是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文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沿用这样的文化概念,因而有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社会结构、层次或领域的划分。文化视野之广义的指向是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活动与创造。……从广义文化的意义上看社会结构、层次或领域的划分,可以分为物质(经济)文化、制度(政治)文化、精神(观念)文化三大社会文化领域。”[1] 在人类活动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中,“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概念,它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2]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它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传递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己任;文化则通过教育得以传承和创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文化是教育之根,研究文化及其发展是把握教育及其与文化关系的关键所在。一、文化及其内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有着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有的专指精神成果。梁漱溟说:“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的样式罢了。”[3]又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依靠的一切。”[4]他和钱穆的说法很相似。钱穆在《文化与生活》中说:“文化必由人类生活开始,没有人生,就没有文化。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5]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又说:“文化是全部历史之整体”,“换言之,文化即是人生。此所谓人生,非指各人之分别人生,乃指大群体之全人生,即由大群体所共同集合而成的人生,包括人生之各方面、各部门,无论物质的、精神的均在内,此始为大群体人生的总全体。”[6]这就是说,一个人群的全部生活和他们所创造的一切财富都是文化。但是,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又把文化与文明分开来说。他说:“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文明论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论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他还说:“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7]他这里说的文化又只是指精神成果了。可以看出,梁氏钱氏的说法也有不一致的地方。钱穆认为文化是人生的全部,而梁漱溟则认为文化是人生依靠的一切,其中也小有差别。台湾学者赵雅博则认为:“文化之本质要义,乃是改变 3收稿日期:2010Ο01Ο20 基金项目:甘肃省2008年社科规划项目“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科研基金项目“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麻艳香(1967Ο),女,山西朔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 关系

简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教育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制约,同时教育也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素的重要因素 (4)教育可生产新科学知识 2.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A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特定的背景;B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