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精益质量管理简析

精益质量管理简析

精益质量管理简析
精益质量管理简析

精益质量管理就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追求达到卓越标准,如6西格玛标准,实现显著提高企业质量绩效及经营绩效的目的。精益质量管理是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战略。

一、精益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新趋势

在质量管理百年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传统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几大阶段,目前以6西格玛管理为核心的精益质量管理正成为质量管理新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质量检验阶段,检验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如泰勒主张成立专门的检验部门,改变原有工人自已检验的方式,设立专职检验员进行产品检验。在20世纪40、50年代,数理统计被引入到质量管理中,质量管理进入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抽样检验、统计过程控制等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并被大量应用于质量管理之中。

随后阶段,数理统计被应用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质量管理工具不断推陈出新,ISO9000等标准也开始形成并不断被企业接受,质量管理理念随着市场竞争也提到了新的高度,全面质量管理成为质量管理百年历程中具深远影响的发展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以GE为代表的世界级优秀企业,开始了质量管理新阶段的探索,其重大贡献就是6西格玛思想和方法的提出和运用。6西格玛管理强调将度量和改进应用于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全过程。6西格玛管理继承了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思想,并对TQM有了新发展,即在追求卓越目标下,通过度量及指标持续改进为TQM找到了落实方法。

随着GE、摩托罗拉等企业应用6西格玛的巨大成功,6西格玛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了解和认识,以6西格玛为核心的精益质量管理将成为质量管理发展新趋势。精益质量管理就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追求达到卓越标准,如6西格玛标准,实现显著提高企业质量绩效及经营绩效的目的。

二、质量数据分析是精益质量的基础

质量数据是指某质量指标的质量特性值,由于质量一词含义丰富,既包括狭义的产品质量,也包括广义的工作质量,因而质量指标在企业中就多种多样,质量数据在企业中几乎无处不在。

狭义的质量数据主要是产品质量相关的数据,如不良品数、合格率、直通率、返修率等。广义的质量数据指能反映各项工作质量的数据,如质量成本损失、生产批量、库存积压、无效作业时间等。这些均将成为精益质量管理的研究改进对象。

在质量数据统计分析中,特别关注三项指标,一是数据的集中位置,二是数据的分散程度,三是数据的分布规律。数据的集中位置分别有平均值、中位数、众数三种表示方法,其各具优缺点,其中平均值最为普遍常用。数据的分散程度由标准差表达,用符号s(西格玛)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在质量管理中就是质量特性值的波动性,反映过程能力。

数据的分布规律在质量管理中对统计总体而言为正态分布,该分布规律是理论和实践证明的统计规律。质量数据统计分析重点就是在总体正态分布这个已知背景下研究该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质量数据定量化分析对企业质量管理以及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是精益质量管理的基础。

通过研究,我们把精益质量管理基本任务分为两个层次。精益质量管理基本任务是利用相关质量工具分析实际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消除质量异常;精益质量管理第二层次任务是持续改进质量水平,持续降低质量波动,即减少样本的标准差。第二层次任务的实现依托于第一层次任务。

三、精益质量管理基本工具介绍

结合前面所提精益质量管理两层次任务,对基本任务而言,支持工具重点是直方图和控制图,相关理论是统计过程控制,即SPC;对第二层任务而言,在前面工具基础上,重点是6西格玛管理理论和方法。

1、直方图简介

直方图是将质量数据按顺序分成若干间隔相等的组,以组距为底边,以落入各组的数据频数为依据,按比例构成的若干矩形条排列的图。

直方图的典型作用包括:观察与判断产品质量特性分布状况;通过直方图形状,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正常,判断工序是否稳定,并找出产生异常的原因;计算工序能力,估算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率。

在生产过程是否正常的判断上,通过直方图的典型形状就可判断。直方图典型形状包括:正常型、偏向型、双峰型、锯齿型、平顶型和孤岛型。通过已总结出的不同形状常见质量原因,这为迅速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

对正常型直方图再进一步与公差限的结合,可直观快速的判断工序能力和质量状况,直观发现工序异常。如典型图形有:理想型、偏心型、无富余型、富余型、能力不足型。

2、控制图简介

控制图是画有控制界限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的一种图。控制图是直方图的一种变形,其将直方图顺向转90度再反转,再绘制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中心线为样本某统计量的均值,上下控制限分别为均值基础上的正负三倍标准差。

当生产中不存在系统误差时,产品质量特性(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样品值出现在均值加减3σ范围内的概率为0.9973。根据相关统计定理,如果生产处于受控状态,则认为样品值一定落在此3σ范围内。

控制图较直方图最大的特点是引入了时间序列或样本序列,通过观察样本点相关统计值是否在控制限内以判断过程是否受控,通过观察样本点排列是否随机从而及时发现异常。控制图较直方图在质量预防和过程控制能力方面大为改进。

控制图的主要用途有: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及时发现生产中异常情况,预防不

合格品产生;检查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精度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对产品进行质量评定。

3、六西格玛管理简介

在6西格玛管理中,通常使用西格玛水平Z作为满足顾客要求程度的质量水平度量。西格玛水平是综合了标准差与公差限的计算值,公式为Z=(USL-LSL)/2σ,即顾客要求的公差限除以两倍标准差。由于顾客要求是不断提高的,即公式中分子所代表的公差将不断减少,要求标准差应不断降低,以适应顾客要求提高企业质量竞争力。

达到6西格玛水平是指Z等于6。用正态分布来解释,就是在正态分布单侧从均值到公差上限或下限范围内可容纳6个标准差;传统控制图理论则是单侧3个标准差,不合格率控制在0.27%水平。6西格玛管理对控制图3倍控制限进行了彻底突破,将西格玛水平指标由3提高到6。我们应认识到,以3西格玛水平为标准的控制图及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和方法,在实际中仍是有效的。随着西格玛水平的提高,3倍标准差的控制限区间得到不断压缩,通过控制图仍能有效发现质量异常。

Z还有另一种表达形式:用百万分之缺陷率(ppm)来表示。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过程,其超出规范限的缺陷百分比与西格玛水平是一一对应的。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缺陷的比率,估算过程的西格玛水平Z,并以此考察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当分布中心无漂移时,即样本均值与分布中心重合时,3西格玛水平对应的不合格率为0.27%,即2700ppm;6西格玛水平对应的不合格率为十亿分之二,即0.0024ppm。分布中心无漂移为理想状态。当分布中心上下漂移1.5σ时,3西格玛水平对应的不合格率为66807ppm;4西格玛水平为6210ppm;5西格玛水平为233ppm;6西格玛水平为3.4ppm。GE采取了上下漂移1.5σ来设定西格玛标准,6西格玛水平为3.4ppm。这成为6西格玛管理的默认标准。

在企业追求由3西格玛向6西格玛的过程中,每提高1个西格玛水平,质量水平均呈数十倍的改善。据研究,对一个3西格玛水平的企业来说,提高一个西格玛水平可获得下

述收益:利润率增长20%、产出能力提高12%—18%、减少劳动力12%、资本投入减少10%—30%。

四、有待发现的质量数据价值

精益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除应用于产品质量相关活动外,也可应用于各项工作质量的管理。精益质量管理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继承和发展。精益质量管理关注对企业质量绩效有重要影响可以统计度量的工作或职能,精益质量管理通过度量指标波动性或称为西格玛值来衡量工作质量水平,精益质量管理借鉴QC小组活动经验与不足,引入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具自身特色的组织管理模式和项目管理制度,共同推动企业质量绩效的改善。

精益质量管理要求企业改善原有一些质量管理习惯,增强指标度量意识,善于发现和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度量和改进。企业应重视指标波动性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重视质量指标的持续改进。精益质量管理设立了全新的质量成本概念,用不良质量成本损失代替传统的四项质量成本,为降低质量成本损失提高质量绩效找到了更多的着力点。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竞争无处不在。竞争直观看就是一种比较。能用于比较的指标在企业中多种多样,比如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交货期、服务水平等。企业在经营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同时期同一指标往往表现出差异性,或称为波动性。不同企业这种波动性大小将对客户或相关方带来差别明显的感受。

如质量性能指标,传统上,我们关注不合格品,对合格品的质量数据往往不再去分析。同为合格品,都在公差限内,但质量指标波动程度小的企业将更受客户信赖。再如交货期或服务时间,在客户允许的时间范围内,我们实现了交付,却无视每批产品交货时间的波动,如果竞争对手能在更准确更窄的时间范围实现每批产品的交付,其在此方面的竞争力将强于我们。

在生产管理领域,精益生产、JIT受到了企业的推崇,其追求生产环节交付数量的准确、交付时间的准确,追求浪费的最小化,结合质量指标波动性概念,就是要追求相关指标在规定限度内波动性最小。精益生产思想对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金、提高生产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对生产环节工序安排、节拍设置、生产计划等均有重要意义,是精益质量管理应用的重要方面。

在企业经营中,能用于度量的指标非常广泛,许多指标却常被忽略。比如,一个追求“以快制胜”的企业,如果不能认真地度量过自己关键业务流程的反应时间,如产品开发周期、新品试制周期、量产周期、供货周期、信息反馈周期等,企业将不清楚自己流程的时间瓶颈,不能制定精度更高的竞争对策,企业对快的追求是无基础的,不能对“快”真正有所作为。

精益质量管理强调度量的作用,在6西格玛管理中常常提到:我们不重视我们不度量的东西,我们对不度量的东西不能有所作为。精益质量管理就是要促进企业不断发现应该度量和改进的关键质量指标,通过系统方法实现持续改进,精益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营业绩的重要管理举措,已被国际著名公司证明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战略。

浅析精益生产模式下的品质管理思路

浅析精益生产模式下的品质管理思路 精益生产管理对品质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一个核心,就是追求零缺陷,追求客户的100%的满足。但是实施精益生产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不能以牺 牲安全和品质为代价去提升生产业绩。因此实施精益生产的核心前提必 须保证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品质和追求零PPM(百万分之),即我们一直 提及的零库存、零缺陷为前提。在整个组织,特别是告诫生产现场人员, 如果出现百万分之一的不良意味着送到客户的手中就会带来100%的不良, 这点我们的组二QC是深有体会的。 以往谈到精益生产管理时往往偏重于介绍精益生产中对生产平准化、物流、看板、标准作业、U型生产线场地布局、多能工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但很少有人去对品质管理流程去做精益生产的管理与改善。结合我司的产 品特针与过程流程,在此提出几点我部的品质精益管理思路。 一、一专多能: 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着眼于多能手方向培养。一能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业务技能,二有利于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调配,在突发事件前, 有足够的人员来应对。

比如,我们的IQC分外观组与功能组,在一专多能岗位制培养机制,使我们的功能组忙时外观组人员可以进行支援,外观组忙时,功能组也可以进行人员支援,这样也很好的解决了人员与报检高峰期之间的矛盾。二、防呆设计: 在生产过程中,作业者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终有失误的时候,有些人为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将品质水平依赖于人的工作态度,一则品质仍不能有效保证,二则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检验控制。但是我们能否设计出这样的装置,不给操作者犯错误的机会,这就是精益生产管理的普遍使用的品质控制防错装置,例如: 1)作业忘记或失误时,工件无法放入夹具内; 2)作业忘记或失误时,机器不能启动; 3)出现加工错误时,传输滑道将阻挡不良的工件,不能流到下道工序;4)加工过程失误时或者定为不到位时,警报装置鸣叫,设备会停止; 5)即使不良品流入生产线,也不会发生错误装配,等等。 在我司组立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短装、漏装等现象,也不止一次的收受到来自顾客的投诉,在此,引入防呆设计将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方式:

最新最完整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最新最完整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说明: 1.该套文件适用于ISO9001:X以及各大欧美质量验厂,包括SQP,沃尔玛FCCA,家乐福,KMART,TARGET, 利丰,COSTCO,TESCO,家得宝等客户的质量验厂。 2.前24个程序ISO9001:X专用。 3.后26个程序为客户质量验厂的补充,不列入 ISO9001:X的程序。 4.主要方便ISO9001:X改版用,能省点辅导费; 以及应付客户验厂使用。搬砖的请绕道。

0.1发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公 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使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本公 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符合GB/T19001-X idt ISO9001:X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 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 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结合X版标准转换,经领导层决策,对现版文件换版,发布 了A版《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 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 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 贯彻执行。从X年XX月XX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X年XX月XX日

0.2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X idt ISO9001:X标准的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任命先生为本组织的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特别向最高 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总经理: X年X月X日 0.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 我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始终得到顾客的满意,经管理者 代表组织员工按总经理对方针、目标的要求,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经过了总经理批准。现声 明如下: 1.质量方针: 精心服务,精心策划,精心管理,精益求精 精心服务:顾客为中心是我们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在产品实 现全过程中,满足或超越顾客的需求,确保顾客成功,是恒

精益(质量)管理

精益质量管理 精益质量管理就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追求达到卓越标准,如6西格玛标准,实现显著提高企业质量绩效及经营绩效的目的。精益质量管理是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战略。 一、精益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新趋势 在质量管理百年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传统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几大阶段,目前以6西格玛管理为核心的精益质量管理正成为质量管理新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质量检验阶段,检验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如泰勒主张成立专门的检验部门,改变原有工人自已检验的方式,设立专职检验员进行产品检验。在20世纪40、50年代,数理统计被引入到质量管理中,质量管理进入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抽样检验、统计过程控制等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并被大量应用于质量管理之中。 随后阶段,数理统计被应用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质量管理工具不断推陈出新,ISO9000等标准也开始形成并不断被企业接受,质量管理理念随着市场竞争也提到了新的高度,全面质量管理成为质量管理百年历程中具深远影响的发展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以GE为代表的世界级优秀企业,开始了质量管理新阶段的探索,其重大贡献就是6西格玛思想和方法的提出和运用。6西格玛管理强调将度量和改进应用于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全过程。6西格玛管理继承了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思想,并对TQM有了新发展,即在追求卓越目标下,通过度量及指标持续改进为TQM找到了落实方法。 随着GE、摩托罗拉等企业应用6西格玛的巨大成功,6西格玛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了解和认识,以6西格玛为核心的精益质量管理将成为质量管理发展新趋势。精益质量管理就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

《质量管理体系》(参考Word)

目录 质量管理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课程 《精益生产》课程 《全面设备管理(TPM)》课程 《生产计划与物料管理(PMC)》课程 《卓越的现场管理与改善》课程 杭州华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介绍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5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 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动程序。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本的标准是ISO9001:2008,是企业普遍采 用的质量管理体系。 I SO9001:2008标准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TC176制定的质量管理系列标准之一。 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 欲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必须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依据ISO9001国际标准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决策负责,对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提供适宜的资源负责;管理者代表和质量职能部门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建立和运行负直接责任。 质量管理体系惟一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括:

?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关系; ?程序——规定到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是过程运行和进行活动的依据;?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是通过其所需请过程的有效运行来实现的; ?资源——必需、充分且适宜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料件、能源、技术和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一、概述 1、什么是“质量”?——ISO体系中的质量概念 2、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 ?事后检验阶段 ?统计质量检查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品质检验 (一)建立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 ?制定作业指导书的目的 ?例子: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和内容 ?检验规程的制定 ?(1)制定检验规程的目的 ?(2)检验标准的分类 ?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检验制度 ?检验的目的 ?检验流程 (二)进料检验 ?进料厂商 ?新供应商选择工作流程图工作标准 ?选择进料检验的方式 ?确定进料检验项目和方法 ?不同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紧急放行 ?紧急放行的具体操作步骤 (三)制程检验 ?制程检验的目的 ?制程检验的方法 (四)成品出厂检验

精益管理知识试题资料讲解

精益管理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共33题)1、6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2、区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为“要的”和“不要的”是属于6S中的整理。3、物品乱摆放属于6S中的整顿要处理的范围。4、团结同事,与大家友好沟通相处是6S中素养的要求。5、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是准时化和自动化。6、精益质量的三不原则: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7、精益思想的5项原则有定义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尽善尽美。8、企业生产活动中不为我们创造价值但是却消耗资源的现象称为浪费。9、精益生产七大浪费中最大的是生产过剩的浪费,其他六大浪费是指: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库存的浪费,管理的浪费。 10、改善的3S是简单化,标准化,专门化。11、精益生产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12、准时化的主要思想是在需要的时间按照需要的数量提供需要的产品。13、TPM,即全员生产维修。14、标准作业三要素是节拍、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15、6S中的整理简单的来说,就是区分需要的与不需要的物品、物料、工具等,保留需要的,丢掉不需要的,目的是腾出空间,作业空间更加灵活使用、防止误用、误送提高生产效率。16、6S中的素养是针对

人“质”的提升而提出的,也是6S运动的最终目标,目的是培养具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营造团体精神。17、机器设备应随时保持干净清洁,岗位周围的环境也应定期清扫。18、改善的4个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19、用户为上帝,以人为中心,以精简为手段,团队合作,准时供货方式是精益生产的主要特征。 20、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全过程,全员,多方法。21、精益生产的经营思想基础来源于利润主义,即保持利润不变,降低成本。22、精益生产的三现原则是现场,现实,现物。23、精益生产的三定原则是定点,定容,定量。24、物料在运至使用地之前在指定区域的固定位置存放称为临时物料存储区。25、拉动系统是用户基于消耗量要求以明确的时间、地点和数量交付某种产品的补给系统26、精益生产的核心是追求零库存、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企业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人本位主义、库存是“祸根”。27、生产要素的5MQS分别指:人、机器、物料、作业方法、管理、品质、安全。28、精益生产方式采用拉式控制系统。29、请列举四个现场改善经常用到的精益工具:6S 、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培养多能工、防错设计。(TPM 、标准作业、均衡生产、价值流、生产线布局优化)30、无废品、零库存、低成本和产品多样化是精益生产方式追求的无止境的尽善尽美的目标。

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结合

1.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生产管理领域和质量管理领域分别基于企业实践进而理论总结形成了两个革命性的理论,即精益生产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 2.精益生产强调减少浪费,强调生产效率的改进,六西格玛强调减少偏差或波动,强调质量的持续改进。 3.精益生产提出了为下工序交付准确的产品,却未结合实际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和应对,而以“零缺陷"一笔带过。六西格玛管理强调了度量的作业,并给出了西格玛水平这个度量工具,却未针对作业系统JIT三要求进行度量。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从理论看实际已有部分交叉。 1.比如精益生产方式两大支柱之一的JIT(三及时,或称准时制)其重要依托是可靠的产品质量,甚至于称为零缺陷质量,另一支柱自动化(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化)其特色是自动防错装置,目的是保证质量的高效率。从六西格玛角度看,质量是广义的质量,偏差也可表现为时间的偏差、数量的偏差等,精益生产中JIT指令就可纳入六西格玛方法度量 2. 从六西格玛角度看,质量是广义的质量,偏差也可表现为时间的偏差、数量的偏差等,精益生产中JIT 指令就可纳入六西格玛方法度量。 3.二者在成本与浪费方面均有关注,只是角度有所区别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除交叉部分外,各自均有相关理论方法和特色应用模式。 如精益生产强调的均衡生产、JIT拉动式、看板工具、5S基础、改善活动等。如六西格玛独特的度量方法、六西格玛项目模式、绿带黑带等组织模式等。 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结合 2006-4-20 作者:王振华来源:嘉木[字体:大中小] 关键字:精益质量管理生产结合 精益质量管理是对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改善的方法,是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关于作业系统相关理论方法基础上,吸收其他关于作业系统综合改善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形成的管理模式。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的研究重点是作业系统,重点是效率改善,其核心工具是JIT指令;“质量"的研究重点是作业工序,重点是质量改善,其核心工具是Cpk指标。 华安盛道认为,对制造企业而言,管理革新可先以精益质量管理为切入点,精益质量管理方法能平滑实现作业系统质量、效率和成本的综合改善,能克服原有生产项目与质量项目相互孤立以及项目切换困难的弊端。在针对作业系统和作业工序的精益质量管理取得成效后再扩展到精益生产或六西格玛管理,将更利于企业实施应用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成果,促进企业管理变革的推行,达到管理显著改善的最终目的。 一、精益质量管理来源

精准质量管理

精准质量管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围绕生产与质量主题,目前国内外已形成了多种理论和方法。最引人注目的当属、()、()。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十多年来在国内受到企业热捧,证书需要是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自身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精益生产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近年来在国内受到追捧,精英企业理论实践一体的明星功居至伟,其理论方法的实用价值功不可没。 上面所提到的三种理论方法尽管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偏差,但各自均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的。我们应看到,这三种理论方法均是舶来品,是西方先进企业管理精华的提炼,虽然科学的理论方法不应有国界之分,但管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软性和弹性特征,使我们在借鉴应用这些理论方法时有必要结合国情。从我国企业普遍管理状况和管理方法需求出发,对有关理论方法进行创新探索应该是有必要的。 从综合改善的角度,精益生产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方法可以有效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思想也可借鉴其中。此种结合就是倡导的精益质量管理模式(LeanQuality)。如下图所示: 由五大子系统组成,分别为员工职业化、生产系统化、工序标准化、度量精细化、改进持续化,这五方面是企业推行精益质量管理的五大法宝。这五大法宝各自又由相关要素组成,从而使精益质量管理形成体系。精益质量管理模式是围绕生产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改善这个目标,吸收借鉴精益生产、六西格玛、ISO9000体系的优秀成果,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 精益质量管理模型五大法宝 1、员工职业化 精益质量管理五大法宝之一是员工职业化。精益质量管理将员工职业化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这是与、六西格玛、ISO9000体系的一个显着区别。精益质量管理借鉴有关管理革新项目成败经验教训,将员工职业化作为推行精益质量管理革新的首要关键要素。 精益生产()模式源于日本,几乎是(ToyotaProductionSystem,TPS)的代名词,精益生产模式先天打上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烙印,其体系架构是基于日本企业文化特征设定的。精益生产中提到了员工素养,提到了多能工,这几方面还不充分,力度还不够。在工业化成熟的国家和地方,谈如同我们现在还谈上班不要迟到,已属起码的,而我国员工职业化与西方相比差距却很大,应该大力倡导和提升。许多西方理论方法在我国水土不服,这与我国企业整体职业化水平偏低不无关系,精益生产推行难度大固然有多种原因,把员工职业化这道障碍大力克服应是企业必选的重要措施。 六西格玛管理重视人的因素,创造了绿带、黑带、黑带主管等(GB、BB、MBB)资质体系,以促进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六西格玛的推行。如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区别一样,员工职业化如同我国广大企业在进行基础教育,而绿带、黑带等则象已完成基础教育的企业在进行高等教育。对我国众多企业而言,谈员工职业化以及提升员工职业化水平则更具普遍实用意义。

精益质量管理

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结合 六西格玛精益生产 精益质量管理是对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改善的方法,是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关于作业系统相关理论方法基础上,吸收其他关于作业系统综合改善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形成的管理模式。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的研究重点是作业系统,重点是效率改善,其核心工具是JIT指令;“质量”的研究重点是作业工序,重点是质量改善,其核心工具是Cpk指标。 华安盛道认为,对制造企业而言,管理革新可先以精益质量管理为切入点,精益质量管理方法能平滑实现作业系统质量、效率和成本的综合改善,能克服原有生产项目与质量项目相互孤立以及项目切换困难的弊端。在针对作业系统和作业工序的精益质量管理取得成效后再扩展到精益生产或六西格玛管理,将更利于企业实施应用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成果,促进企业管理变革的推行,达到管理显著改善的最终目的。 一、精益质量管理来源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生产管理领域和质量管理领域分别基于企业实践进而理论总结形成了两个革命性的理论,即精益生产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这分别发源于日本与美国的两种理论,随着中西方企业的竞争与合作,逐渐被我国企业重视并掀起了学习和应用的热潮。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管理基础的差距,重视程度及资源投入的差距,以及对理论内涵理解的偏差,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曲高和寡的状态,表现为一方面是尝试应用的企业数量少,另一方面是多数应用效果不理想,尤其是资金和人才相对受限情况下的中小规模企业。 笔者认为,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这两种理论在我国应用不理想除前述原因外,二者没有有效结合并找到更好的切入点是应用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二者各自核心思想看,精益生产强调减少浪费,强调生产效率的改进,六西格玛强调减少偏差或波动,强调质量的持续改进。质量、效率、成本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相互伴随密不可分的,因而改进过程中孤立改善某方面常会限制改进效果。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从理论看实际已有部分交叉。比如精益生产方式两大支柱之一的JIT(三及时,或称准时制)其重要依托是可靠的产品质量,甚至于称为零缺陷质量,另一支柱自动化(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化)其特色是自动防错装置,目的是保证质量的高效率。从六西格玛角度看,质量是广义的质量,偏差也可表现为时间的偏差、数量的偏差等,精益生产中JIT指令就可纳入六西格玛方法度量。另外,二者在成本与浪费方面均有关注,只是角度有所区别。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除交叉部分外,各自均有相关理论方法和特色应用模式。如精益生产强调的均衡生产、JIT拉动式、看板工具、5S基础、改善活动等。如六西格玛独特的度量方法、六西格玛项目模式、绿带黑带等组织模式等。 基于华安盛道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推行管理变革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作业体系和工序中质量、效率、成本三者关系的理解,我们认为把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中围绕作业体系和作业工序的方法提取出来,并结合其他相关方法,形成针对作业系统和作业工序的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改善方法,并以此为总切入点,将有利于企业推行管理革新,此方法我们称为精益质量管

精益管理演讲稿精选七篇

精益管理演讲稿精选七篇 【篇一】 前几位同事已经对“精益管理理念”、“精益管理是目标实施体系”、“精益管理是管理工具、多种措施集合”、“精益管理是好的习惯、继承和发扬现代管理手段”等4个题目作了精彩的宣讲,使大家明确精益管理不能与之前管理工作相割裂,而是现代管理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益管理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我们原有的“严、细、实、恒”良好管理基础之上的精益求精。目前,工厂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精益目标、措施体系,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个环节,要将这些精益目标、措施体系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我们说基层是重点,一线是舞台,员工是主角,那么作为主角,我们每一个员工该如何落实、怎样去做呢?我认为要通过“知行合一、立足岗位”这两方面去做,切实把精益目标、措施体系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从而实现精益管理的目标。 一、知行合一 在精益管理过程中,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将管理思想转化为行为习惯。作为工厂管理部门首先要知道、了解公司、工厂的精益管理工作目标、工作方案、措施体系,主动接受、严格执行制度。作为员工要用目标、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把自己摆进精益管理过程

中,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厂各部门规划得很好,落的很实,在与实业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交谈的时候,说到签状的事情,该管理人员说他们正在将部门的精益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这就说明他们做得很好,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为企业员工,应该如何来做,从而达到知行合一,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真知 “精”就是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费时间;“益”就是多产出,多创造价值。精益管理就是用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因此,我们企业员工要增强精益管理意识,把精益管理理念落实到实际中,要结合车间生产实际,在“精”的方面,力求做到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费时间,包括要少投入生产方面的人力物力,少消耗水电等的资源,少花费生产时间,以少来增加效益。在“益”的方面,要考虑通过何种方法、采取何种措施,做到多产出,多创造价值,以多来实现效益。在精益管理方面,我们企业员工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加强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管理,珍惜水电资源,珍惜生产材料,做到用水节约,杜绝“跑、冒、滴、漏”,不开长明灯。对生产材料,不乱丢乱放,做到精打细算、充分利用。通过真知,我们企业员工树立节约意识,为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经济效益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与贡献。

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结合

精益质量管理是对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改善的方法,是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关于作业系统相关理论方法基础上,吸收其他关于作业系统综合改善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形成的管理模式。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的研究重点是作业系统,重点是效率改善,其核心工具是JIT指令;“质量”的研究重点是作业工序,重点是质量改善,其核心工具是Cpk指标。 华安盛道认为,对制造企业而言,管理革新可先以精益质量管理为切入点,精益质量管理方法能平滑实现作业系统质量、效率和成本的综合改善,能克服原有生产项目与质量项目相互孤立以及项目切换困难的弊端。在针对作业系统和作业工序的精益质量管理取得成效后再扩展到精益生产或六西格玛管理,将更利于企业实施应用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成果,促进企业管理变革的推行,达到管理显著改善的最终目的。一、精益质量管理来源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生产管理领域和质量管理领域分别基于企业实践进而理论总结形成了两个革命性的理论,即精益生产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这分别发源于日本与美国的两种理论,随着中西方企业的竞争与合作,逐渐被我国企业重视并掀起了学习和应用的热潮。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管理基础的差距,重视程度及资源投入的差距,以及对理论内涵理解的偏差,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曲高和寡的状态,表现为一方面是尝试应用的企业数量少,另一方面是多数应用效果不理想,尤其是资金和人才相对受限情况下的中小规模企业。 笔者认为,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这两种理论在我国应用不理想除前述原因外,二者没有有效结合并找到更好的切入点是应用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二者各自核心思想看,精益生产强调减少浪费,强调生产效率的改进,六西格玛强调减少偏差或波动,强调质量的持续改进。质量、效率、成本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相互伴随密不可分的,因而改进过程中孤立改善某方面常会限制改进效果。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从理论看实际已有部分交叉。比如精益生产方式两大支柱之一的JIT(三及时,或称准时制)其重要依托是可靠的产品质量,甚至于称为零缺陷质量,另一支柱自动化(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化)其特色是自动防错装置,目的是保证质量的高效率。从六西格玛角度看,质量是广义的质量,偏差也可表现为时间的偏差、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创始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目????的:增进顾客满意 功????能:质量评价和监督 (二)概念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三)发展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2000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改版。2008年,再次系统进行了改进,强调持续改进。 ISO9000标准的由来1.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产物 随着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选择和控制供应商,纷纷制定国家或公司标准,对公司内部和供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体系要求,产生了质量保证标准。 2.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产物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措施,ISO/TC176组织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2000版的修订过程 1998年02月WD—工作组草案 1998年09月CD1—委员会草案(1版)

国内外企业应用精益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企业应用精益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 生产管理精益管理JIT准时制零库存标准化作业质量管理6西格玛 一、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向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成本随之也越来越高。要求企业提高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运用精益生产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资企业、台资企业进入中国,精益管理方式也随之被引入。然而2004年,来自美国《工业工程师》杂志的两篇报导称:“在中国生产的轿车成本高于底特律,因为没有利用精益生产方式。在轿车的成本中劳动力的成本只能占5%,因此低廉的劳动成本优势无法造就轿车生产的低成本优势[1]。当时个别企业仅仅是模仿其中某一项技术,没有生产经营观念的彻底转变和管理意识的彻底更新,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相关理论简介 1、精益管理 精益生产管理,又名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并且显著改善企业效益的一种全新生产管理模式。最基本的概念是,杜绝浪费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等一切资源。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门田安弘年在1983年对丰田生产方式作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阐述。他指出,丰田生产方式是以准时生产JIT和自动化为两大支柱,包括生产均衡化、缩减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弹性化、看板方式、制定标准作业、全面质量管理、多能工等多方面内容的一个完整的生产方法体系。 199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James P.Womack和Daniel T.Jones在其出版的《改变世界的机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书中将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管理,并对其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内涵进行了理论阐述[1]。 2、准时制 准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简称JIT),是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这是为适应20世纪60年代消费需要变得多样化、个性化而建立的一种生产体系及为此生产体系服务的物流体系。所以准时生产制的出发点就是不断消除浪费,减少库存,进行持续的循环式的改进。JIT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精益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对中国企业的精益管理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三、国外精益管理方式的运用 1、丰田公司 精益生产管理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丰田生产管理有如下原则: (1)建立看版系统。改造生产流程,由之前经营者主导生产数量转变为重视顾客的需求,工作人员通过看板显示的数值得知生产线后面的需求信息(如需要多少零件、库存信息、补货时间等),逆向控制生产数量。不仅能节省库存成本(达到零库存),增加生产柔性,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流程的效率。 (2)标准化作业。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作业环节的操作内容、步骤、时间控制和结果等所有细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如装轮胎精确至几分几秒等。但并不意味着标准一成不变,只要工作人员发现了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就可以变更作业标准。 (3)活人、活空间。在对流程进行不断改善的过程中,生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能精简生产空

2015年质量管理体系材料汇编

2015年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资料汇编 徐州XXX电动车业有限公司 2015.3

Q/C-5.6-01 № 01

Q/C-5.6-02 № 01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附录1 会议时间:2015年3月20日会议地点:办公室主持人:记录人: 会议参加人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会议内容摘要: 为贯彻实施GB/T19001:2008系列标准,召开管理评审报告会议:总经理:ISO9001:2008体系自运行以来,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评价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便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我们特此在今日召开管理评审工作。本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全公司质量管理的方向,是全公司职工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明确表示我公司员工对顾客的承诺,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并多方与顾客联系沟通,对已完工的产品质量反映良好,并对我公司其它相关方面的服务表示满意,证明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合理的和适宜的。 为适应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强化质量管理职能,我们公司的组织机构调整为生产技术科、供销科、质检科、办公室,并对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合理了各部门的职能,从这段时间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看,本公司现行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合理、充分的,所配备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能满足工艺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为全公司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下面请各部门介绍工作情况。 办公室:首先我汇报一下办公室的工作:我部门自今年1月份新

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工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并在2015年度多次组织人员的培训,每次培训均按照计划圆满实施,并对每次的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估,效果良好,总体来看,我公司的人力资源是充分的。同时在1月初,我部门已将全公司的所有文件整理完毕,并分发至相关部门,对文件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各种文件、记录已得到整理,员工素质、工作环境都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对内审出现的不合格项,能够认真查找原因,制定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工作人员接受了的培训,提高了本身的业务能力。现在已具备了以防止不合格来满足顾客要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能力。总体来说,我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附本部门工作总结) 供销科发言:自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供销科对所有的材料供方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成立了本公司的合格供方名录,并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采购活动进行了控制,进货物资合格率100%,曾多次征求用户意见,并对顾客进行了多次调查,顾客满意率为100%,同时对合同的兑现率100%,根据目前市场竞争情况,我们应更加努力,已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市场占有率。总体来说,我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附本部门工作总结) 生技部发言:我部门自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生产工序中各种工艺文件已经全部整理完毕,而且对各工序的人员进行了相关技能知识的培训,现各工序生产正常,产品的一次交验合格率能够达到我公司的质量目标。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努力,以使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附工作总结)。 管理者代表:我再报告一下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在2015年3月

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结合

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结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结合 精益是对作业系统质量、效率、综合改善的方法,是在精益生产与六关于作业系统相关理论方法基础上,吸收其他关于作业系统综合改善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形成的管理模式。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的研究重点是作业系统,重点是效率改善,其核心工具是JIT指令;“质量”的研究重点是作业工序,重点是质量改善,其核心工具是Cpk指标。 华安盛道认为,对制造企业而言,管理革新可先以精益质量管理为切入点,精益质量管理方法能平滑实现作业系统质量、效率和成本的综合改善,能克服原有生产项目与质量项目相互孤立以及项目切换困难的弊端。在针对作业系统和作业工序的精益质量管理取得成效后再扩展到精益生产或六西格玛管理,将更利于企业实施应用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成果,促进企业管理变革的推行,达到管理显着改善的最终目的。 一、精益质量管理来源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生产管理领域和质量管理领域分别基于企业实践进而理论总结形成了两个革命性的理论,即精益生产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这分别发源于日本与美国的两种理论,随着中西方企业的竞争与合作,逐渐被我国企业重视并掀起了学习和应用的热潮。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管理基础的差距,重视程度及资源投[下载自管理资源吧]入的差距,以及对理论内涵理解的偏差,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曲高和寡的状态,表现为一方面是尝试应用的企业数量少,另一方面是多数应用效果不理想,尤其是资金和人才相对受限情况下的中小规模企业。 笔者认为,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这两种理论在我国应用不理想除前述原因外,二者没有有效结合并找到更好的切入点是应用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二者各自核心思想看,精益生产强调减少浪费,强调生产效率的改进,六西格玛强调减少偏差或波动,强调质量的持续改进。质量、效率、成本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相互伴随密不可分的,因而改进过程中孤立改善某方面常会限制改进效果。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从理论看实际已有部分交叉。比如精益生产方式两大支柱之一的JIT(三及时,或称准时制)其重要依托是可靠的产品质量,甚至于称为零缺陷质量,另一支柱自动化(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化)其特色是自动防错装置,目的是保证质量的高效率。从六西格玛角度看,质量是广义的质量,偏差也可表现为时间的偏差、数量的偏差等,精益生产中JIT指令就可纳入六西格玛方法度量。另外,二者在成本与浪费方面均有关注,只是角度有所区别。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除交叉部分外,各自均有相关理论方法和特色应用模式。如精益生产强调的均衡生产、JIT拉动式、看板工

精益质量管理模式简析

精益质量管理模式简析 精益质量管理模式是围绕生产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改善这个目标,吸 收借鉴精益生产、六西格玛、ISO9OO0体系的优秀成果,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精益质量管理由五大子系统组成,分别为员工职业化、生产系统化、工序标准化、度量精细化、改进持续化,这五方面是企业推行精益质量管理的五大法宝。这五大法宝各自又由相关要素组成,从而使精益质量管理形成体系。 笔者曾在《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结合》一文对精益质量管理来源、对象、方法、基础、推行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此文将进一步通过模型直观展示华安盛道管理咨询公司关于精益质量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即精益质量管理的五大法宝模型,并通过模型比较阐述精益质量管理与精益生产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理论方法的关系,以明确精益质量管理的框架和特点,促进精益质量管理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 一、精益质量管理模式概述 围绕生产与质量主题,目前国内外已形成了多种理论和方法。笔者认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ISO900C质量管理体系、精益生产管理(Lean Production )、六西格玛管理(Six Sigma )。ISO900C质量管理体系十多年来在国内受到企业热捧,证书需要是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自身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精益生产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近年来在国内受到追捧,精英企业理论实践一体的明星示范效应功居至伟,其理论方法的实用价值功不可没。 笔者认为上面所提到的三种理论方法尽管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偏 差,但各自均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的管理模式。我们应看到,这三种理论方法 均是舶来品,是西方先进企业管理精华的提炼,虽然科学的理论方法不应有国界之分,但管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软性和弹性特征,使我们在借鉴应用这些理论方法时有必要结合国情。从我国企业普遍管理状况和管理方法需求出发,对有关理 论方法进行创新探索应该是有必要的。 笔者认为从生产系统综合改善的角度,精益生产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方法可以有效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思想也可借鉴其中。此种结合就是华安盛道研究倡导的精益质量管理模式(Lean Quality )。如图1所示:

ISO9001-2015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M/YS-2016 质量手册 按ISO9001:2015要求编制 版本号: A/0 受控号: 2016-5-1发布 2016-5-1实施**********有限公司发布

修订记录

目录

批准令 本《质量手册》是依据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结合本公司产品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和体制实际情况,为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而编制。 本手册规定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产品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规定了准则和方法。本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法规性文件,现予以发布。本公司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确保本手册得以认真有效的实施。 本手册于二○一六年五月一日起正式实施。凡于本手册不一致的质量文件一律以本手册为准。 总经理: *** 二○一六年五月一日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了便于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推行,由总经理任命***先生为本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为: 1、负责按ISO9001标准建立保持并经济有效地实施文件化质量体系, 领导各职能部门开展质量活动; 2、负责方针目标管理,及时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 责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质量体系改进的依据和 建议; 3、负责组织贯彻实施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目标方针,完善各项管理制 度,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4、领导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协调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一致等 问题; 5、负责做好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数据分析的领导控制工作; 6、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工作; 7、负责提高公司员工文化、生活水平,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安全舒 适的生活环境; 8、负责公司重大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批和组织实施。 总经理:***

精益质量管理简析

精益质量治理简析 精益质量治理确实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追求达到卓越标准,如6西格玛标准,实现显著提高企业质量绩效及经营绩效的目的。精益质量治理是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战略。 一、精益质量治理是质量治理新趋势 在质量治理百年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传统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操纵、全面质量治理几大时期,目前以6西格玛治理为核心的精益质量治理正成为质量治理新的进展趋势。 在传统质量检验时期,检验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如泰勒主张成立专门的检验部门,改变原有工人自已检验的方式,设立专职检验员进行产品检验。在20世纪40、50年代,数理统计被引入到质量治理中,质量

治理进入到统计质量操纵时期,抽样检验、统计过程操纵等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并被大量应用于质量治理之中。 随后时期,数理统计被应用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质量治理工具不断推陈出新,ISO9000等标准也开始形成并不断被企业同意,质量治理理念随着市场竞争也提到了新的高度,全面质量治理成为质量治理百年历程中具深远阻碍的进展时期。 在20世纪90年代,以GE为代表的世界级优秀企业,开始了质量治理新时期的探究,其重大贡献确实是6西格玛思想和方法的提出和运用。6西格玛治理强调将度量和改进应用于包括质量治理在内的企业经营全过程。6西格玛治理继承了全面质量治理(TQM)的思想,并对TQM 有了新进展,即在追求卓越目标下,通过度量及指标持续改进为TQM 找到了落实方法。 随着GE、摩托罗拉等企业应用6西格玛的巨大成功,6西格玛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了解和认识,以6西格玛为核心的精益质量治理将成为质量治理进展新趋势。精益质量治理确实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

精益生产体系目标

精益生产体系目标 精益生产体系的目标 (一)精益生产的基本目标 工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因此,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就成为企业的基本目标。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精益生产采用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快速地调整生产,依靠严密细致的管理,通过”彻底排除浪费”,防止过量生产来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为实现这一基本目的,精益生产必须能很好地实现以下三个子目标:零库存、高柔性(多品种)、无缺陷。 (二)精益生产的子目标 1.零库存 一个充满库存的生产系统,会掩盖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设备故障造成停机,工作质量低造成废品或返修,横向扯皮造成工期延误,计划不周造成生产脱节等,都可以动用各种库存,使矛盾钝化、问题被淹没。表面上看,生产仍在平衡进行,实际上整个生产系统可能已千疮百孔,更可怕的是,如果对生产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熟视无睹,麻木不仁,长此以往,紧迫感和进取心将丧失殆尽。因此,日本人称库存是”万恶之源”,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并提出”向零库存进军”的口号。所以,”零库存”就成为精益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2.高柔性 高柔性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灵活多变,能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及时组织多品种生产,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面临市场多变这一新问题,精益生产方式必须以高柔性为目标,实现高柔性与高生产率的统一。为实现柔性和生产率的统一,精益生产必须在组织、劳动力、设备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柔性。 (1)组织柔性:在精益生产方式中,决策权力是分散下放的,而不是集中在指挥链上,它不采用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静态结构,而是采用以项目小组为基础的动态组织结构。 (2)劳动力柔性:市场需求波动时,要求劳动力也作相应调整。精益生产方式的劳动力是具有多面手技能的多能工,在需求发生变化时,可通过适当调整操作人员的操作来适应短期的变化。 (3)设备柔性:与刚性自动化的工序分散、固定节拍和流水生产的特征相反,精益生产采用适度的柔性自动化技术(数控机床与多功能的普通机床并存),以工序相对集中,没有固定节拍以及物料的非顺序输送的生产组织方式,使精益生产在中小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接近大量生产方式由于刚性自动化所达到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同时具有刚性自动化所没有的灵活性。 3.零缺陷 传统的生产管理很少提出零缺陷的目标,一般企业只提出可允许的不合格百分比和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它们的基本假设是:不合格品达到一定数量是不可避免的。而精益生产的目标是消除各种引起不合格品的原因,在加工过程中每一工序都要求达到最好水平,追求零缺陷 高质量来之零缺陷的产品,”错了再改”得花费更多的金钱、时间与精力,强调”第一次就作对”非常重要。每一个人若在自己工作中养成了这种习惯,凡事先做好准备及预防工作,认真对待,防患于未然,在很多情况下就不会有质量问题了。因此,追求产品质量要有预防缺陷的观念,凡事第一次就要做好,建立”零缺陷”,质量控制体系。过去一般企业总是对花在预防缺陷上的费用能省则省,结果却造成很多浪费,如材料、工时、检验费用、返修费用等。应该认识到,事后的检验是消极的、被动的,而且往往太迟。各种错误造成需要重做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