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际私法简答、论述

国际私法简答、论述

国际私法简答、论述
国际私法简答、论述

国际私法简答题

国际私法简答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简答题: 1、简述涉外民事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 ①各国之间存在着正常的民事交往——必要条件 ②各国民事法律制度互不相同——前提条件 ③各国承认外国人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充分条件 ④各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民事法在内国的域外效力——充要条件 2、简述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关系的方法 一般认为,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间接调整方法;一种是直接调整方法。 所谓间接调整方法,是指在有关的国内法或国际条约中规定某类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受何国(或地区)法律调整或支配,而不直接规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方法 所谓直接方法,是指根据有关国内法、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中直接规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体法规范”来确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方法。 3、构成国际私法上的先决问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对于先决问题的准据法的选择我国是如何规定的 (1)构成先决问题的条件:

1、按照法院地的冲突规则,主要问题的准据法是外国法。 2、该先决问题相对独立与主要问题,可以作为一项单独的争议向法院提出,并且有针对它的冲突规范可以适用。 依准据法所属国针对先决问题的冲突规范所应适用的法律,与依法院地针对先决问题的冲突规范所应适用的法律不同,由二者得出的判决结果将完全相反。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我国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考虑先决问题是与法院地法还是与主要问题所属国联系密切,然后再确定准据法。 4、举例说明单边冲突规范、双边冲突规范及其二者的关系。 (1)单边冲突规范:是明确规定使用某国法律的冲突规范。主要有两种类型:①直接指明只适用内国法的单边冲突规范;②直接指明只适用外国法的单边冲突规范。 双边冲突规范:其系属既不明确规定适用内国法,也不明确规定使用外国法,而是提供一个以某种标志(即连接点)为导向的法律适用原则。 (2)区别与联系:双边冲突规范旨在回答的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且比较完备;单边冲突规范一般只规定某一特殊问题应当使用特定国家的法律,虽然适用上较为直截了当,但亦给法官在使用法律时留下缺口,法官需要在该特定国家的法律中寻找应当使用的具体的法律规范。而从内容上来说,任何一个双边冲突规范都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单边冲突规范。 5、简述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关于侵权行为之债法律适用的规定 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关于一般侵权行为之债法律适用的规定: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4条规定:“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但当事人有

教育学复习资料内容超全小抄----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1-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3、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5、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6、《学论》中表达的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7、科举制j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1-8、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的"产婆术"的特点是什么? 1-9、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在《理想国》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1-10、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11、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12、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主要观 点是什么? 1-13、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14、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1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1-16、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试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2、试论"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2-3、简述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2-4、论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5、简述新科技革命改变人的教育观念的主要表现。 2-6、论述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2-7、为什么说教育具有创新文化的功能? 2-8、传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 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9、请阅读以下案例,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加以分析。 案例一:深圳市南山区绿色校园建设。 2000年6月,深圳市"绿色学校"评估组对南山外国语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评估,2001年 3月,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组也对该校建校六年来在创建一流学校的学习化环境,精心营造学校高品位的环境文化以及具有前卫意识的环境教育和研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该校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绿色学校"。该校从1999年9月起,结合环境教育活动,全面实施整治校园环境的"ST。B"计划(即安全( safe)、整洁(tidy)、秩序(。rderly)、美观( beauti{u!)) ,制定近一万字的行动计划,精心策划和设计校园整体美化方案并予以实施,强化校园的管理和维护,使整个校园体现出高品位、个性化的文化和审美格调,促进"学习化校园"的形成,使该校成为南山区校园景观最优美的学校之一。 案例二:浙江省绍兴县齐贤中学的 办学理念。 育人宗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教学思路:三段定位、全程培养。 校训:务实创新、追求卓越。 校风:尚德、勤学、守纪、强身。 教风:身正、业精、情深、绩优。 学风:刻苦、踏实、有序、多问。 政风:团结、廉政、勤政、高效。 请问:案例一和案例二分别反映了 校园文化的哪些方面?校园文化对学 生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3-1、简述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身心发展动因观。 3-2、试析个体身心个别差异性的表现。 3-3、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教育学意义是什么? 3-4、试述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5、试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6、试析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3-7、简述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具体表现。 3-8、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是什么? 3-9、青年期典型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3-10、试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 发展的一般规律。 4-1、论述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4-2、论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4-3、论述智育在人的发展中的意义。 4-4、论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4-5、试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结构。 5-1、论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5-2、论述教师职业专业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5-3、论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5-4、试从多角度论述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6-1、试论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6-2、试分析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的分歧。 6-3、试析学科课程。 6-4、试析我国课程计划中的"活动 课程"。 6-5、从潜在课程看学校内存在的 教育影响因素。 6-6、试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 6-7、试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6-8、试述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取向。 7-1、试述教学的意义。 7-2、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7-3、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 智力是什么关系? 7-4、试述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7-5、试述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 7-6、试述我国20世纪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 7-7、教学中如何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7-8、教学中如何贯彻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 7-9、试述现代教学模式建构的目标,理论思想和实施中关注的问题。 8-1、上好一节课有哪些具体要求? 8-2、试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8-3、联系实际谈谈选用教学方法的 依据。 8-4、试述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 步骤和基本要求。 8-5、制约教学组织形式的条件和因 素有哪些? 8-6、试述班级授课制改革的背景及 几种主要尝试。 8-7、试述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基 本观点及主要特征。 8-8、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8-9、试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9-1、试论述学校德育的意义。 9-2、试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 的关系。 9-3、试论述教育过程的结构和矛 盾。 9-4、为什么说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 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发展的? 9-5、试述德育过程的展开顺序。 9-6、试述我国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 向。 9-7、我国新时期学校德育改革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面? 9-8、试述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9-9、试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 想。 9-10、涂尔干德育思想述评。 9-11、杜威德育思想述评。 9-12、社会学习论德育思想述评。 9-13、柯尔伯格德育思想述评 10-1、试论述建设与发展班级集体的 意义。 10--2、建设和发展班级集体的基本 目标是什么? 10-3、要实现竞赛、评比在促进集 体形成中的作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0-4、试论述班主任与班级组织管 理的关系。 10-5、在班级组织管理时班主任需 要树立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10-6、班级组织管理对班主任的教 育行为有什么要求? 10-7、课外活动有什么特点和作 用? 10-8、试论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 本要求。 10-9、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如何 发挥其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 1-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表现在 哪些方面? 1-1、答: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表现在: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 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 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中等教育 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 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 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 界限逐渐淡化,终身教育受到世界各 国普遍的重视。⑥教育的国际交流日 益加强。 1-2、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 么? 1-2、答:古代学校教育在具体内容 和形式上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 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教育上是:① 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 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在教育制度上也 有所反映口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 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奴隶、 农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②道统 性D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 是惟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 人道往往合一,实质上都服从于治人 之道。③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 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道统 的威严通过教师、教师的威严和招生、 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④专制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 地位,即能否受教育和受何种教育是 区别其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教义 的教育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习练与 社会生产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处于较低 的地位。⑤刻板性。教育方法和学习 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1-3、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形式规定以提供保证,这是西方教 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 1-3、答:16世纪世界进入近代社 会后引起教育的巨大变化,表现在: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 预,公立教育崛起,并逐步建立了 公共教育系统。②教育的世俗化, 不少国家规定宗教不得干预教育。 ③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工业革命 的兴起,不仅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 要求,而且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 了物质基础。④重视教育立法,实 施以法治教。教育上的每次重大变 革,政府都以法律的 1-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4、答:20世纪后的现代教育具有 以下主要特征:①教育的终身化D社会 发展的加快、新的知识和信息增加的 加速,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 不断变化的社会,于是把人的一生分 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的观念陈旧 了,这就催生了把教育贯串人的一生 的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强调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青少年教育与 成人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 庭教育的一体化。②教育的全民化。 它要求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 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 青年脱盲。③教育的民主化.它要求教 育机会(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中 享有的教育资源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均 等。同时要求师生关系、教育活动、 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并为 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④ 教育的多元化。它要求包括教育思想、 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育形式、评 价标准等方面的多元化、多样化。⑤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要求现代科学 技术在教育技术上得到应用,实现包 括教学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 程序、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 1-5、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 么? 1-5、答: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 中国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归纳起来,其主要观点是:①在教育 目的上,宣扬举用"贤才",主张"学而 优则仕",大力创办私学,培养"贤才" 和"君子!'。②在教育对象上,宣扬"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的先 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 后天习得的,所以重视后天的教育工 作。主张"有教无类",除奴隶外,不 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 任何人都可入学。③在道德教育思想 上,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并把"仁"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克己复 礼为仁"),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 昕,非礼勿言,非礼匆动",强调忠孝 与仁爱。④在教学内容上,继承西周 "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为"博学于 文,约之以礼",基本教学科目是"诗、 书、礼、乐"。⑤在教学思想上,注 意个性差异,重视因材施教;提倡启 发诱导,主张"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强调学思结合,宣扬"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注重学习与行动结 合,"学以致用",强调把知识运用到 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⑥作为教 师,他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教不倦,仁 也勺,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其 身正,不令而言: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 1-6、《学论》中表达的教育思想的 主要观点是什么? 1-6、答:(学记》是战国后期《礼 记》中的一篇,它系统而全面地从正 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 验,其主要的观点是:①强调教育的 重要性,"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 示了教育同政治的关系,"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②构建了从基层到中央的 教育体制("家有塾"、 "党有库"、" 术有序"、"国有学勺,提出了严格的 视导和考核制度(如每年招生人学,隔 年考查一次) ;指出了古代教育一至 九年的学习内容和程序("一年视离 (分析)经(指经的句读)辨志,三年视 敬业乐群,六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 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认为学生 应从离经辨志开始,经过敬业乐群、 博习亲师达到论学取友,七年达"小成 ";再经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九年 成"大成"。③在教学思想上,揭示了 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及其原则与方法: 首先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勺,认为好学者应 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去学 习以补自己的不足;善教者应在教学 中遇到困难时,自强不息,积极钻研,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其次,主张启 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勺,认为要引导 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要对学生提 出较高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丧气, 要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提供现成 的答案。再次,主张及时施教("当其 可之谓时"),认为失之过早,就不适 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失之过迟, 则学生的要求可能已经消失,也不易 使他们接受。第四,主张循序渐进(" 不陵节而施勺,认为教学应按照教材 排列的顺序(或进度)进行。第五,主 张"相观而善",认为要注意教学中的 互相观摩,以免偏颇与闭塞。第六, 主张"长善救失",正确对待学生的优 点和缺点,教师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优 点,克服他们的缺点。此外,还主张 课内与课外结合,减息相辅,等等。 《学论》可说是我国最早的较为系统 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1-7、科举制j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 响是什么? 1-7、答: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取士 的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 要求,收到了集权 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促进 了社会的稳定。科举制有一定的客观 标准,多少要凭才学,与魏晋南北朝 时期"上品元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 格等级制相比,比较公正、合理,为 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 辟了道路,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一 定的积极作用。由于选才与育才的标 准和要求较为一致,科举制度促进了 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科举考什么,学 校教育也跟着注重什么,便使学校教 育完全屈从于科举要求,沦为科举的 附庸。国家只重视科举而忽视学校教 育;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由于 科举的指挥棒作用,影响了自然科学 和技术的发展. 1-8、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是什么?他的"产婆术"的特点是什么? 1-8、答: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 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突 出的是提出了"智德统一论",影响深 远的是"产婆术"。①道德修养是教育 的最高目的。在他看来,道德不是天 生的,人之所以为善或不善,原因在 于对善缺乏正确的认识。行为的正确 与否,在于判断的正确与否。因此, 知识和道德密不可分,知识和道德是 统一的。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 教人智慧;反之,教人知识与智慧也 就是教人以道德。显然这个论断是不 完善的,知识不等于道德,道德还是 一个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 实践。②"产婆术"是苏格拉底进行讲 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 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又 称"产婆术". 它由讥讽、助产术、归 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 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 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 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 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 形成一般概念:下定义是把个别事物 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事物的普遍 概念。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 学生的对话来使之获得对事物的认 识。由于它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 建立在共同讨论上,这有利于思维的 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当然,如果没有 学生的求知愿望和热情,以及对新讨 论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难以进 行的。其实,它更适合于成人教育。 1-9、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 什么?他在《理想国》中表达了什么样 的教育思想? 1-9、答:国家化的教育思想是柏拉 图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在他看来, 理想国家的建立与稳定有赖于教育; 而教育应由国家负责,由国家为公民 举办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 并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口同时, 他还主张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受国 家的严密控制,这是因为教育是建立 理想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 阐述了他对理想政体和理想社会的追 求。其中也表达了他的教育观:理想 国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 治家------哲学王,强调通过教育使 理性在人的灵魂中起主导作用,使人 成为一个正义的人。他积极主张按人 的年龄分阶段地施以不同内容的教 育,注重早期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 等,提出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等;但他 过分强调了一致性,轻视变革,忽视 个性发展,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 1-10、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 观点是什么? 1-10、答: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 科全书式的学者、著名的教育家。他 的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①教育适 应自然。这个思想的主要依据是他的" 灵魂说"中的人性论思想。他认为应把 人的灵魂分成植物灵魂(即人的生理 部分)、动物灵魂(即人的感觉部分) 和理性灵魂( 人的理性部分)三部分, 教育应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 进人的理性发展。②和谐教育。在他 看来,为适应上述"灵魂"三部分的发 展,相应地要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 教育要注重三个方面发展的顺序,促 进其和谐发展。③文雅教育,也称" 自由教育"。理性是人的基本特征,只 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人才能真正 实现自我。实施文雅教育需要两个条 件,一是闲暇时间,二是自由学科(不 是功利目的学科)这种教育不是进行 职业准备,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 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为目标。他的这些 教育主张都见于他的代表作《政治学》 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1-11、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 点是什么? 1-11、答:夸美纽斯是提出泛智教 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特别强调 教育的自然性:首先,他认为人也是 自然的一部分,天赋予人的自然本性 是同样的,人应受到同样的教育("人 人均应受教育"、"人人均须学习←切 ");其次,人与自然均应遵循同样的 法则------秩序,教育可以从自然的 法则中找到教育法则,教育遵循人的 自然发展的原则("改良学校的基础应 当是万物的秩序"、"每个人都会顺着 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再次,提 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泛智论 "的集中体现)的口号,不仅拓宽了教 育的知识范围,也提出了教育普及的 理想:最后,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 自然"为依据,论述了学习的程序,提 出了统一学制系统。他把学习分成四 个时期:婴儿期(出生至6岁)、儿童期 (6至12岁)、少年期(12岁至18岁) 和 青年期(18岁至24岁) ,相应地成立四 种学校,即母音学校、国语学校、拉 丁语学校和大学。同时规定了各级学 校学写的不同内容。提出并论证了班 级授课制和一些教学原则与方法。他 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1632年发表的 《大教学论》。 1-12、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主要观 点是什么? 1-12、答: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 学》的突出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 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育价值论建 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并在理论上构 建了教育学体系,从而奠定了科学教 育学的基础。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 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 响,被看作传统教育的代表作。 《普通教育学》共分三编,第一编 为"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儿童管 理的目的和方法,发展多方面的兴趣 是教学的目的;第二编为"多方面的兴 趣",论述了多方面兴趣的对象与教学 的进程等,提出了教学的4个"形式阶 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第三编 为"性格的道德力量",论述了通过教 育形成儿童品德、性格的理论。 总体来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反 映了德国国家主义的思想,在教育中 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和培养对社会的有 用之才;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 任务,而且这种教育是强迫性的,纪 律和管理是它的主要手段。赫尔巴特 认为纪律的本质是约束儿童的意志, 使其与国家的意志相一致,提出威吓、 监督、命令、禁止和惩罚等都是管理 的有效方法。 1-13、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 什么? 1-13、答: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体 系是在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 育学和吸收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 学、心理学的学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 来的,在试图将"民主"和"科学试验方 法"、"进化论"、"工业的改组"等因素 联系起来,并揭示它们在教育上的意 义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其基本要点 是: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 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 的某种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长"," 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 长",即儿童个体经验的连续不断的增 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除 此之外不应该有其他外烁的教育目的 (因为这种目的使受教育者无思考的 余地,限制人的思维,不需要也不可 能有自由思考、主动创造的空间,只 能使用机械的注人法,消极地对教师 所教的东西做出反应,成为教师和教 科书的奴隶) ;"学校即社会",学校 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但不 意味着是社会生活在学校中的简单重 现。②"从做中学",即"从活动中学"、 "从经验中学"。学校中的教学过程应 以 "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现有生活 经验出发,在儿童自身的活动中学习。 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 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 中心,教育的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 起来飞③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 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 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 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包含 智慧和探究两个因素,其中智慧与冲 动相对立,由于运用智慧,人们对于 问题的解决,便与动物的"尝试与错误 "区别开来:探究则与传统学校的"静 昕"的方法相对立,它是一种主体积极 的活动,其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思维活 动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将经历的 模糊、疑难、矛盾的情境转化为清晰、 确定、和谐的情境。 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民本主 义与教育),这本书共26章。前7章在 论述了教育为生活所必需、正式的和 非正式的两种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教 育的社会机能后,明确提出一个基本 观点"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 并不从属于其他事物的目的或目标。" 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 没有别的目的"。教育的理想既不是将 潜在的能力向特定的目标展开,更不 是按外部目标进行塑造工作。在他看 来,教育是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和 改造。在这里,杜威论述了教育为民 主社会创造条件的重要思想:教育上 的民主,"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 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是 "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为了实 现民主主义的"美好的联合生活",就 必须教育社会成员,发展个人的首创 精神和适应能力,必须把"生长"作为 一切社会成员的理想标准。根据上述 观点,杜威在第8-23章中,对教育 目的、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教 学法与课程、教材、教育的价值、教 育与职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 析,特别强调教育目的(结果)与教育 过程的一致性,"教育目的在过程之 中,而不在过程之外"。活动的自身便 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这样的活动才是 真实的、生动的、变幻无穷的、有意 义的。反之,如果目的在过程之外, 那么活动自身就不能成为达到目的的 手段,这样的活动就不能激发智慧, 是盲目的、机械的、有害的。最后3 章是将其论述归结到实用主义的理论 基础上,构建了实用主义课程论和方 法论的核心------教育应使学校中知 识的获得和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所进 行的活动和作业联系起来。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他的代表作《民 本主义与教育),对20世纪的教育和教 育学有着巨大的深远影响。 1-14、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什 么? 1-14、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 "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 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 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 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1-1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1-15、当代教育学发展呈现如下趋 势: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 大:从微观的教育教学过程扩展到宏 观的教育规划,从教育的内部关系扩 展到教育的外部关系,从基础教育扩 展到高等教育,从正规教育扩展到非 正规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展到家庭教 育、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教育扩展 到特殊儿童教育,从儿童教育扩展到 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等。②教育学 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不仅 以哲学、心理学为教育学研究基础, 而且还包括诸如生理学、脑科学、社 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 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学等更为 广阔的学科领域:与之相关的研究模 式呈现为多样化,有的从科学主义视 角研究,强调对教育活动中数量关系 的描述:有的则从人文主义视角研究, 强调教育活动中非效益关系的质的东 西的分析等,或者介于两者之间,或 偏向一方,或两者结合等;研究层次 出现了基础研究气应用研究、行动研 究、咨询开发研究等多种类型。③教 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 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原组成部分 一个个地发展成独立的学科,与此同 时,这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又与其他类 型的学科交叉,形成了许多子学科、 边缘学科。如教学论原是教育学的组 成部分,后被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 科,同时又与其他学科(包括各类子学 科、边缘学科等)交叉,产生了教学 哲学、教学社会学、教学人类学、教 学技术学等等。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 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 研究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 育学的元理论。 1-16、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教 育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教育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思想,学习借鉴国外先进 的教育理论与经验,继承发扬中华民 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着力 研究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问题,这便是构建具有社会主义中国 特色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为此,我 国的教育学既要体现时代的共同特 征和世界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又要 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以 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实际;既能 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和操作的规范, 又能给实践者主体创造性改造和发 挥的广阔空间。人们期盼着对中国乃 至世界产生影响的若干本教育著作的 问世。 2-1、试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1、答: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 在:(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 要的人才,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 作用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D自 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 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必须有 一定的人才作为支柱,而这些人才的 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学校教育 来实现的。进入现代社会,社会生活 日益复杂、科学文化高度发展,势必 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才具有较高 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这就必 然越来越依靠于专门化的学校教育, 国家各级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的学历 层次和多方面的素养都将随之提高, 它意味着教育的影响力亦相对增强。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 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 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 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普 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 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 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 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反之,很难想 像,在一个文盲充斥、迷信蔓延的国 家里,会有清明民主的政治和较高的 办事效率。我们要不断推进我国民主 化的进程,就不可忽视加速我国教育 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 水平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 论力量。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 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 章,以及他们的行为,都是宣传某种 思想,形成某种舆论,藉以影响群众, 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反 动的阶级用教育来宣传反动的思想、 观点、迷信,为维护反动的政治服务; 革命的阶级利用教育宣传革命的思 想,传播科学真理,制造革命舆论,以 影响群众,为革命的政治服务。 2-2、试论"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2-2、答:(1)教育先行是当代经 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使科学知识与人 才结合,同时实现科学知识的生产和 再生产。在科学知识广泛运用于生产 过程的现阶段,教育对于生产、对于 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 (2)教育是为未来社会、经济和科技 发展培养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的长期 性和教育工作效益的滞后性,决定了 教育的发展必须先于经济发展。不能 等经济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要 使教育的发展在适当程度上优先于经 济的发展,这样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准 备好适当的人才。 (3)教育发展要受到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制约,教育先行决不意味着可以 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受经 济发展的制约并不是要消极等待经济 条件,跟在经济后面,而应当在现时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 现有的经济条件,使教育的发展先走 一步,为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准备。教 育先行也正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推进,教育 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推 动作用和先导功效。因此,教育绝不 能滞后于经济建设,而必须适度超前 于经济的发展。 2-3、简述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2-3、答: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可 以将其分为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 资料等,科学对上述要素都可能产生 影响。 (1)科学能够有力改变教育者的教 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者的教育价 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总和, 教育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定 时期的科学发展水平。 (2)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和质量。一方面,科学发展及其在教 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 大,每次科学发展都极大促进了教育 数量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发展正 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 从而使教育活动更加符合这种规律, 并使学习者扩展自己受教育的能力, 这些都有助于受教育者质量的提高。 (3)科学可以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 有环节中,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 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 件。科技迅速发展,迫使教学内容不 断更新、课程体系不断变化,可见, 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的作用。 2-4、论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 用。 2-4、答':(1)教育可以实现科学 知识的再生产。通过教学,可以实现 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使已经成 形的科学理论为年轻一代所掌握,使 原为少数人掌握的科学知识为众多的 人所了解 (2)教育推进科学体制化。自从18世 纪以来大学设臵科研机构,产生了职 业的科学家,科学就是这样首先在学 校里找到体制化的母体,而科学体制 化则是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3)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高 等学校承担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 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单位,也是从 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担负着生产 新的科学知识的责任。 (4)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 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 了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了科学技术 的成果。 2-5、简述新科技革命改变人的教育 观念的主要表现。 2-5、答:新的科技革命对教育提出 了巨大挑战,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教 育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口新科技革命 使个体贮存知识的形式和知识的数量 发生重大改变,也使知识更新率急剧 加速口因此,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提出 的首要课题就是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 教育、从结论教育转向方法教育。 (2)教学形式个别化由于新型教育 技术的广泛采用,传递教学内容的途 径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 算机的普及,能够确保学生在自己方 便的时候和方便的地点,学习这些内 容。他们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自订学习 进度计划,并且能够利用电子计算机 进行自我测验和评价。 (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新科技革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化、 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和多样化。它要 求教育关注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即尊 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个别差异,使 培养目标定向于特定的个人,使个体 表现出独特的品质与性格。 (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 技迅速发展,使得知识的创造和传播 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在人类进入 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人们充分发 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应对 世界的变化,由此要求教育注重对学 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6、论述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2-6、答:(1)随着文化发展速度 的加快、内容的增加、交流的频繁, 教育的选择文化功能日益突出。 (2)文化选择功能是通过多种途径 实现的,教育可以通过精心选择教师、 精心选择教育内容、精心选择教育的 方式和方法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 ③教育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文化选 择。在现时代,各国选择文化的某些 部分作为教育内容时,基本按照以下 要求进行:第一,选择社会主流文化 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精神;第二,选择 能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 都获得发展的基本文化要素作为教育 内容;第三,选择有利于科技进步、 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实际应用 率高的文化要素。 2-7、为什么说教育具有创新文化的 功能? 2-7、答:教育具有创新文化的功 能,其原因在于:(1)教育自身方面 的创新与发展,如新的教育思想、学 说和方式方法的创新等,以科学研究 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构成了 社会总体文化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 部分,不少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文化 的创造者。 (2)现代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培养 了一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文化的 创造提供了可能性。人是文化创造的 主体,人不仅是文化的承传者,同时 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一旦为人所 掌握,就会产生创造新文化的动力。 而教育无限地发掘了人创造文化的潜 能,增强了人创造文化的能力。 2-8、传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 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 面? 2-8、答:传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 因素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 列方面:(1)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 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 不让于师",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 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与 教学中崇尚教师权威。在教学中,强 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学 的过程和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 1

2018年国际私法形考1

2018国际私法形考1 一、单项选择题(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 1法律的域内效力也称为()。 选择一项: A. 属人效力 B. 属地效力 C. 境外效力 D. 域外效力 题目2 题干 19世纪前,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仅有的方法是()。 选择一项: A. 冲突法调整 B. 实体法调整 C. 国际公约调整 D. 程序法调整 题目3 题干 2010年《法律适用法》在总则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该规定将()理论提升为法律制度。 选择一项: A. 公共秩序保留 B. 反致 C. 法律规避 D. 直接适用的法 题目4

题干 ()是国际私法渊源的最早表现形式。 选择一项: A. 国际条约 B. 国内立法 C. 国内判例 D. 国际惯例 题目5 题干 我国是多法域国家,存在()个法域。 选择一项: A. 4 B. 1 C. 3 D. 2 题目6 题干 识别的对象是()。 选择一项: A. 连接点 B. 客观事实 C. 冲突规范 D. 系属 题目7 题干 国际私法对反致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始于()。

A. 特鲁弗特继承案 B. 福果继承案 C. 贝科克诉杰克逊侵权案 D. 鲍富莱蒙离婚案 题目8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外国人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一般是通过()。 选择一项: A. 单边冲突规范间接规定 B.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直接规定 C. 双边冲突规范间接规定 D. 国内立法或国际条约直接规定 题目9 题干 第一届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是1893年在法学家()的倡导下由()政府发起召开的。 选择一项: A. 戴西英国 B. 库克美国 C. 阿塞尔荷兰 D. 萨维尼德国 题目10 题干 国际私法产生时是以()的形式出现的。

全国自考国际私法历年真题

2015 年1O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私法试卷 (课程代码00249) 本试卷共6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关于“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的性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关于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B.冲突规范 C.统一实体规范D.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 2.德国学者萨维尼提出的国际私法学说是 A.既得权说B.法律关系本座说 C. 法则区别说D.本地法说 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适用经常住所地法律,自然人有经常居所地不明的,适用何种法律? A.其现在居所地B.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 C. 其原始住所D.其国籍国的住所 4.国际私法上对外国法人的承认是指 A.认可外国法人为内国法人 B.认可外国法人在内国从事的民事活动 C.认可外国法人在内国有财产豁免权 D.认可外国法人在内国有权从事反对其政府的活动 5.“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这条冲突规范中的“住所地”在国际私法上称作A.范围B.准据法C.指定原因D.连结点 6.“亲子间的法德关系,依父之本国法;如元父时,依母之本国法”这一冲突规范是 A. 单边冲突规范B.双边冲突规范 C.无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D.有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 7.涉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照我国有关规定和司法解释,依何种方式确定? A.原告住所地法 B.被告住所地法 C. 法院地法 D.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 8.对于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识别是解决援用哪一个冲突规范的前提 国际私法试卷第2 页共9页 B.识别主要是一种限制外国法适用的手段 C.识别主要在确定法院管辖权时进行 D.如果两国制订相同的冲突规则,就不会产生识别冲突

国际私法简答题

国际私法简答题 1.简述涉外民事关系的特征。 答:涉外民事关系是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关系,是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1分)涉外民事关系具有以下三个法律特征: (1)涉外性。涉外民事关系具有涉外因素,这种涉外因素可以表现为法律关系主题的一方是外国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国家、法律关系的客体位于国外、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发生在国外。(3分) (2)广泛性。广泛性指涉外民事关系既包括婚姻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关系、侵权关系等一般意义上民事关系,又包括各种商事合同关系,概言之,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具有涉外因素的财产关系以及与财产相联系的人身关系均属涉外民事关系的范畴。(3分) (3)国际性。涉外民事关系是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在形式上通常表现为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体现着国家之间的关系。涉外民事关系要服从国家的对外政策,要受国际关系的制约。(3分) 2.简述我国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制度。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涉外法定继承作了规定。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6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外国人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进行了完善。该法第l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3分) 上述法律规定表明我国在涉外法定继承方面采用区别制。(2分) 3.简述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程序。 答:大陆法系国家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采用发执行证方式,即被请求国法院根据请求国法院的请求,对外国法院判决作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认为外国法院判决具备执行条件,便发给执行证,或作出承认的裁定,交付执行。(4分) 英美国家采用诉讼式和登记式程序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诉讼式是指英美国家

经典国际私法试题及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私法》(30302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对象:法学专业2005级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 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哪一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国际私法学的诞生。( B) A.法国的法则区别说 B.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 C.荷兰的国际礼让说 D.既得权说 2、国际私法最早最主要的法律渊源是 (A)。 A. 国内立法 B. 国际惯例 C. 国际公约 D. 国内判例 3、既得权说是(C)提出来的。 A. 巴托鲁斯 B. 杜摩兰 C. 戴西 D. 库克 4、(A)是《第二次美国冲突法重述》的指导原则。 A. 最密切联系原则 B.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C. 自体法原则 D. 场所支配行为原则 5、世界各国都将公共秩序保留作为捍卫本国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 (A) A.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仅在适用外国法律将违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其结果为排除相关外国法律的适用

B.在普通法系国家中,“公共秩序”的概念一般表述为“公共政策” C.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已经为国际条约所规定 D.我国法律中常常采用"社会公共利益"来表述"公共秩序"的概念 6、在中国古代的(C)中,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A.秦律 B.汉律 C.唐律 D.大明律 7、“在国外举行的婚姻,其方式依结婚各方的属人法,但已符合婚姻举行地法关于方式的规定亦属有效”是一条(D)。 A.有条件选择适用准据法的冲突规范 B. 双边冲突规范 C. 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D. 无条件选择适用准据法的冲突规范 8、下面有关冲突规范说法正确的是:(D) A.冲突规范是一种直接规范 B.冲突规范是一种程序性的法律规范 C.冲突规范由假定、指引(或命令)和制裁三个部分构成 D.冲突规范是一种间接规范 9、在一个涉外民事案件中,我国某人民法院根据我国的冲突规则确定应适用外方当事人的本国法——澳大利亚法处理该争议,但澳大利亚的不同地区实施着不同的法律。在此情况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D) A.应以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的所在地的法律为该外方当事人的本国法 B.应以该当事人的住所地法代替其本国法 C.应直接以与该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为该外方当事人的本国法 D.应先依据澳大利亚的区际冲突规则加以确定;如澳大利亚法律未作规定,再以与该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区的法律为该外方当事人的本国法 10、各国法律一般规定反致适用于(C) 。 A. 合同领域 B. 物权领域 C. 继承关系 D. 侵权行为 11、甲因出生而取得俄罗斯国籍,后来又取得美国国籍,甲的住所在美国。现甲在中国法院涉讼,依我国的法律规定甲的本国法应该是:(A) A.美国法 B.俄罗斯国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