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概述

(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的概念

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体形微小,具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以及发生遗传变异的一大类微小生物。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

1、种类多、分布广:现在已经知道的微生物有十万种左右;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最多,据统计,一克土壤中含有几千万到几百亿的微生物。

2、个体小、胃口大:每毫克大肠杆菌细胞的表面积比每毫克人细胞的表面积大30万被左右;积极活动

的大肠杆菌,每小时能消耗它体重2000倍的乳糖;

3、繁殖速、转化快:细菌一般每20~30分钟既可分裂一次;生产味精的谷氨酸短杆菌,在52小时内细

胞数目增加了32亿倍;乳酸菌每小时可产生为其体重1000~10000倍的乳酸;一种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比食用公牛强10000倍;

4、适应强、变异易:一九四三年分离到的青霉素产生菌,在每毫升发酵液中只能分泌20单位左右的青

霉素,通过60多年来的不断育种,加上其他条件的改进,目前每毫升已经超过10万单位。

(三)微生物的分类:

1、按微生物的作用分:有用的(污水外理)、无害的(肠道菌丛)、有害的(引起腐烂)、危

险的(致病菌)。

2、按革兰氏染色反应分:

3、按温度分:嗜冷菌、嗜温菌(金葡球菌)、嗜热菌(芽孢杆菌)

4、按PH分:嗜酸菌(乳酸杆菌)、嗜中性菌(芽孢杆菌)、嗜硷菌(弧菌)

5、按食物来源分:自养型和异养型

6、按对氧气的需求分类:需氧菌和厌氧菌

7、按形态人结构分:主要分细菌、真菌、病毒。人们研究得最多、也较深入的主要有细菌、放线

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古菌、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现择要介绍: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病毒及其产物

各类微生物简介

(一)细菌:

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2、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

央部位颜色一致等。细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可作为鉴定细菌种的依据。

(二)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1、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我们把这些细

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似,小于1微米。菌丝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2、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放线菌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链霉菌属是

放线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特征最典型的类群,其形态如下图所示。

放线菌的菌落

放线菌菌丝相互交错缠绕形成质地致密的小菌落,干燥、不透明、难以挑取,当大量孢子覆盖于菌落表面时,就形成表面为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由于基内菌丝和孢子常有颜色,使得菌落的正反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A:诺尔斯氏链霉菌;B:皮疽诺卡氏菌;C:酒红指孢囊菌;D:游动放线菌;E:小单胞菌;F:皱双孢马杜拉放线菌

产抗菌素的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A:卡特利链霉菌;B:弗氏链霉菌;C:吸水链霉菌金泪亚种;D:卡那霉素链霉菌;E:除虫链霉菌;F:生磺酸链霉菌

(三)霉菌(真菌)

真菌在微生物世界中可以称得上是个"巨人家族",真菌的个头较大,其中的许多成员对我们来说都是很熟悉的。例如,在潮湿的天气里,常常发现粮食、衣服、皮鞋上长了霉,我们做酱、酱油、豆腐乳用的曲霉和毛霉等霉菌;发面、酿酒用的酵母菌等都是真菌,就连人们爱吃的蘑菇、木耳等蕈子,也都是真菌大家族的成员。真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群,属于真核微生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真菌是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有机酸等多种发酵工业的基础,在自然界中则扮演着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者的角色。然而有些真菌是病原菌,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病害,有些真菌产生毒素,使人、畜中毒,严重者引起癌症。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害肝脏,易引发肝癌。

(四)酵母菌

我们每天吃的面包和馒头、喝的啤酒就是有酵母菌的参与制成的;酵母菌的细胞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所以也可以做成高级营养品添加到食品中,或用作饲养动物的高级饲料。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在水果、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5-30微米。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五)病毒

一、形态结构

1、病毒的形态基本可归纳为三种:杆状、球状和这两种形态结合的复合型。没有细胞构造,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病毒粒子通常形成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和复合对称。

2、病毒粒子是无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亚显微颗粒,但当他们大量聚集在一起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就可以用光学显微镜加以观察。例如动、植物细胞中的病毒包涵体;有的还可用肉眼看到,如噬菌体的噬菌斑等。

二、繁殖方式

病毒只有在宿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而且是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五个步骤。

(六)内毒素与热原

1、许多细菌、病毒和真菌(如酵母菌)都能产生热原。热原是微量即可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主要物质为细菌内毒素、胞壁酰二肽及其他抗原抗体复合物、半抗体原物质和某些药物(类固醇)等。

2、、内毒素概念细菌内毒素一般指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主要是脂多糖。

3、、细菌内毒素生物学活性可分为两类:一是致病作用,一是保护性反应。

4、其他理化特性①耐热性:120℃加热4h,可破坏98%。180℃加热2h或250℃加热30min,才可彻底破坏。②滤过性:其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故能通过滤器进入滤液中。③具有水溶性及不挥发性。

④能被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破坏

5、、消除细菌内毒素的方法①高温破坏法:可用180℃干烤3~4h或250℃干烤30min。②吸附法:一般选用活性炭。③蒸馏法:此法仅限于制备蒸馏水。④化学酸碱和氧化法。⑤离子交换法。⑥反渗透法。⑦凝胶过滤法。⑧超滤法。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条件及周期

一、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水、温度及养份

二、微生物的营养: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1、水:水是各种生物细胞必需的。水是良好的溶剂。

2、碳源:是合成菌体成分的原料,也是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糖类是最广泛利用的碳源。

3、氮源:主要是供给合成菌体结构的原料,很少作为能源利用。固氮菌)能利用空气中分子态的氮

或利用无机氮化物如铵盐、硝酸盐合成有机氮化物。多数致病菌则必须供给蛋白胨、氨基酸等有机无机盐类:无机盐主要可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主要有P、S、K、Na、Ca、Mg、Fe等,其主要功能为构成菌体成分;调节渗透压;作为某些酶的成分,并能激活酶的活性等。

3、生长因子:其种类很多,主要是B族维生素的化合物等。生长因子可以从酵母浸出液、血液或

血清中获得。

三、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几乎都要依靠酶的催化才能进行。

污染药品的主要途径及应对措施

一、污染的概念

1、在词典中的定义为:当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坏物接触或混合在一起从而使该物变得不纯净或不适

用时,它即受到污染。

2、简单定义为:当一个产品中存在不需要的物质时,它即受到污染。

美国药品法中许多条款,都一再强调防止产品受到污染的重要意义,药品法中明确规定,受到污染的药品应被看做是掺假药。

二、污染的形式及特点

两种最常见的污染形式:尘粒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尘粒污染及其三个特点:

1、尘粒的普遍存在:几乎任何物料都能转变成尘粒形式并通过空气流传播到整个药厂。典型尘粒有:泥土、尘埃、沙、棉绒、头发、皮肤、烟雾、金属、喷嚏和咳嗽排出物

2、制药企业中大量存在尘粒:每立方英尺(1英尺=0.3048米)的空气中可能含有20万至1千万尘粒。(99%)3.尘粒大小区别很大:大部分尘粒肉眼不能看到,必须用灵敏的测量仪器才能检出,所以容易被忽视。★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污染:细菌得到了必要的养料、水分及合适的温度,一个细菌24小时后可生产出281兆个细菌。

三、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及应对措施

★空气:是侵袭产品的污染物的主要媒介。

1、建立密闭的洁净厂房:这是最有效的战略措施;

2、过滤:是控制空气质量的最有效方法。

最常见的空气过滤系统之一是层流装置。能达到10,000级和100级洁净度。在层流系统中,HEPA可达到高于99.97%的除尘效果。

一个主持生产工作的中层干部,对过滤原理、滤器等级各能力以及比较各类滤器性能的方法等,应具备基本的理解。

★水:水是生命物质的组成部分,水中含有微生物赖以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养料。

1、水可以分为生水、标准饮用水、纯化水(通过蒸馏、离子交换、反渗透制得)、注射用水。

2、在生产过程中,水是应用最广泛的原料,并且要用来清洗我们的设备、容器、工具。

3、最好的措施是对水进行净化:现在最常用的是用二级反渗透法制备纯化水,再通过蒸馏制备注射用水。★表面:(包括包装材料、建筑、设备、原料、容器工具)由于空气中的湿度、所有表面都被包上了一层含水的薄膜、这层薄膜由于静电吸引而饱含尘埃,许多时候,表面还覆盖一层油状物,此油膜易受到尘粒污染。

◇清洗:从表面除去泥土和其它微粒,从而阻止污染物聚积和生长的过程。

◇消毒灭菌:消灭清洗后常常留在表面的致病菌的过程。

◇对于地板、墙壁、设备和容器的有效清洗和消毒灭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人: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是最常见的、永不休止的污染源。

◇每分钟从人类皮肤中要散发约10,000个微生物。一小粒糖大的头发中能装载4亿个微生物。

◇一次咳嗽或喷嚏将把千百万个微生物引入工作环境。

◇衣物、发胶、香水、脂粉、耳环、戒指是极好的污染源。

◇所有的生产操作及清洁操作都要由人来完成。

实施各项关于人员的卫生措施,包括体检及个人卫生

消毒与灭菌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无菌:不存在活菌的意思。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一、霉菌生长的外界条件

1.营养物中药中含有淀粉、糖等有机物

2.温湿度霉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0~40度、湿度为75%~100%

3.光线直射阳光对霉菌有杀伤作用,但少量可见光和紫外线对霉菌有剌激其生长的作用。

4.空气氧气促进霉菌生长,二氧化碳抑制霉菌生长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2、芽胞:

3、消毒:

4、灭菌:

5、热原:

二、简答题

1、微生物按结构划分的种类及特点是什么?

2、病毒粒子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什么?

3、芽胞抵抗力的原因有哪些?

4、病毒有哪些主要特点?

5、理想消毒剂有哪些特点?

6、细菌内毒素有那些特点?

微生物学概论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货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总称。他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23】由于划分微生物的标准仅仅是按照微生物的形态大小,所以微生物的成员就十分的庞大。按照粗分起来算,可以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又称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21】现表解如下: 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 小(个体微小) 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 单细胞 简(结构简单)简单多细胞 微生物 非细胞(即“分子生物”) 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 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低(进化地位低)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 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 病毒) 二·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 人类对动物和植物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出现。可是,对于数量无比庞大,分布极其广泛并且始终包围在人体内外的微生物却长期缺乏认识。【17】例如,你是否会想到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在其呱呱坠地的瞬间,就有多种微生物从其四周趁机赶上,争先恐后的前来“圈地”,“瓜分”和“占领”这么一个“无菌动物”的口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等“风水宝地”,并且从此发展成为两者须臾不可分离的人体正常的菌群或终生伴生微生物?又如,你是否想到过,在我们每天的食物和饮料中,竟有这么多的微生物及其产物在默默地为我们提供可口的滋味,丰富的营养和健康的保障?原来,我们面前琳琅满目的食品——酸奶,酒类,馒头,面包,蛋糕,干酪,酱油,味精食醋,泡菜,腐乳和各种食用菌等都是由微生物加工而成的或者本身就有的微生物!再如,你是否想到过,在我们每天大有两万次呼吸活动中,有多少种微生物在进进出出,它们和人体会发生些什么关系?此外,在我们偶遇病原菌侵袭而不幸感染上传染病时,

最新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探究历程 1、荷兰人列文.虎克:显微镜的发明者,1674年观察发现了杆菌、球菌和原生动物,他称为“小动物”,并向英国皇家学会写信介绍自己的发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微生物世界。 2、巴斯德(法国,近代微生物的奠基人,微生物学家) (1)否定“自然发生说”……“生生说”(曲颈瓶实验):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肉汤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 (2)巴氏消毒法(62度,30分钟):用于牛奶、奶酪、啤酒 (3)发明了炭疽病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3、科赫:1843-1910年德国细菌学家: ?1876年,科赫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将微生物样品稀释后,用针尖沾取少量的稀释菌液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不久培养基的表面就会长出多种菌落。他用实验证实了“生生论” ?1882年发现并分离出了引起肺结核的病原菌和结核分支杆菌; ?1905年,科赫因结核杆菌的研究成果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二、微生物的种类 1、古细菌:生活在极端环境下 细胞壁组成与真细菌不同 青霉素不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 对抗生素利富平不敏感。(利富平抑制细菌RNA的合成) 2、真细菌 (1)结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不同,为肽聚糖细胞质: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还存在质 粒(小型环状DNA分子,基因工程目 的基因的运载体) 细胞膜: 拟核:分布DNA (2)芽孢: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有的细菌的芽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死亡。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如温度、水分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3)绝大多数属于分解者,也有属于生产者(蓝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3、真菌(酵母――单细胞,出芽或孢子生殖。霉菌――青霉、根霉、曲霉。蕈(xun)――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真核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第一章微生物的概述

第一章微生物的概述 一.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必须借助显微镜。 二.微生物类型非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可由一种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有的仅为一种核酸或仅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它们必须寄生于活的易感细胞中生长繁殖。此类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阮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由单细胞组成,细胞核分化程度低,无核膜,核仁,染色体为裸露的DNA分子,胞浆中缺乏完整的细胞器。此类微生物包括古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除古菌外,其他原 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它们细胞水平的结构和组成相近,故被列入广义的细菌范畴。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此类微生物有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核生物 三.17世纪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巴斯德微生物之父巴氏消毒法Florey分离青霉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理与代谢 一.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固体物质是由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等主要化学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氮是组成有机物的四大元素,占90%-97%.极微的硼,锌,钼,钴,碘,镍,钒等微量元素。 二.原核原核微生物;肽聚糖,磷壁酸,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吡啶二羧酸。 三.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条件;1.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2.最适ph为7.2-7.6 3.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7度。 4.需氧气和二氧化碳,有的需要氮。 五.细菌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大多数细菌20-30分钟即可繁殖一代。 六.细菌的生长曲线 1.迟缓期 2.对数期意义1此时期菌种比较健壮,增殖噬菌体的最适年龄,生产 上用于接种的最佳菌龄。2发酵工业上尽量延长该期,以达到较高的菌体密度。3是生理代谢及遗传研究的最 佳时期。4观察研究细菌的性状,均应选用该期的细菌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3.稳定期意义1发酵生产产物形成的重要时期,产物积累达到最高,生产上应尽量通过补充营养物质,调节温度和ph等措施, 延长稳定期,以提高产量。2.活细胞数目稳定,用于计数细菌的最大生长量。 4.衰亡期 七.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等必需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实验室分离培养这类微生物主要用动物接种,鸡胚培养法,细胞培养法。 八.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包括热原质,毒素和侵袭物质,细菌素,色素,抗生素以及维生素 1.热原质又称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2.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物质。 第三章微生物的分布与控制 一.人类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上呼吸道,口腔,泌尿生殖道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 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成为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称正常菌群。 二.正常菌群的作用;1.生物屏障与拮抗作用。2免疫作用。3营养作用。4.抗衰老作用。5.抗肿瘤作用。 三.但在一定条件下,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这种在通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疾病的菌群,称条件致病菌。 四.引起机会性感染的条件;1寄居部位改变。2免疫功能低下。3菌群失调。 五.医院感染;又称为医院内感染,系指包括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 六.消毒;杀死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芽孢和部分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消毒。用于消灭化学药品为消毒剂。 七.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与繁殖体,病原菌与非病原菌的方法称为灭菌。 八.无菌操作;在特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操作对象的操作方法称为无菌操作。进行微生物实验时,外科手术和制备无菌制剂时,必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九.巴氏消毒法;1 63度,加热30分钟。2高温瞬时法,即72度加热15-30秒。

医学微生物基本知识

医学微生物基本知识 [单项选择题] 1、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 A.芽胞 B.普通菌毛 C.磷壁酸 D.鞭毛 E.荚膜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2、细菌L型()。 气体环境 A.CO 2 B.厌氧环境 C.碱性环境 D.高渗增菌液增菌 E.生长因子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3、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 A.菌毛 B.鞭毛 C.芽胞 D.荚膜 E.核质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4、无菌室空气的消毒可采用()。 A.煮沸法 B.干烤 C.加压蒸汽灭菌法 D.紫外线 E.电离辐射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5、食物的消毒可采用()。 A.煮沸法 B.干烤 C.加压蒸汽灭菌法 D.紫外线 E.电离辐射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6、输液导管的消毒可采用()。 A.煮沸法 B.干烤 C.加压蒸汽灭菌法 D.紫外线 E.电离辐射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7、生理盐水的灭菌可采用() A.煮沸法 B.干烤 C.加压蒸汽灭菌法 D.紫外线 E.电离辐射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8、玻璃器皿的灭菌可采用()。 A.煮沸法 B.干烤 C.加压蒸汽灭菌法 D.紫外线 E.电离辐射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9、细菌黏附有关的结构()。

A.芽胞 B.普通菌毛 C.磷壁酸 D.鞭毛 E.荚膜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10、细菌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殊存活形式()。 A.芽胞 B.普通菌毛 C.磷壁酸 D.鞭毛 E.荚膜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11、增强细菌抗吞噬作用的结构()。 A.芽胞 B.普通菌毛 C.磷壁酸 D.鞭毛 E.荚膜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12、血清除菌()。 A.巴氏消毒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紫外线消毒法 D.煮沸法 E.过滤除菌法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1.巴氏消毒法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2.滤过除菌法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和空气等的除菌。 [单项选择题] 13、牛乳除菌()。 A.巴氏消毒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微生物的基本特征概述

课堂报告名称: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课堂报告依据的知识背景 食品微生物学是基础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应用微生物学的范畴,今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食品微生物学的领域。要了解微生物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其基本特征有哪些,然后我们才能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应用。微生物种类资源丰富,目前利用率不高,开发微生物不像稀有动物,微生物繁殖快,属于可再生资源。适应能力强,用途广。 二、撰写课堂报告的目的 本次报告主要通过对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基本结构、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讲述,使大家对微生物有基本的了解,另外,在此基础上能够了解不同微生物再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 三、撰写课堂报告的思路 根据本次课堂报告目的,从微生物的三大类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分别对其形态、结构以及功能进行阐述 四、课堂报告的正文 (一)原核微生物 1.单个细菌形态 a)球菌:细胞球形或椭圆形,当几个球菌连在一起是

接触面扁平。 单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子细胞分散而单独存在。 双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子细胞成双排列。 链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而第二次细胞分裂与第一次分裂面平行,子细胞呈链状排列。 四联球菌:细胞按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分裂,子细胞呈田字形排列。 八叠球菌:细胞按三个互相垂直平面进行分裂,子细胞t 特征性叠在一起呈立方体排列。 葡萄球菌:细胞分裂无定向,子细胞呈葡萄状排列。 b)杆菌:杆状或类似杆状的细菌。各种杆菌的大小、长短、弯度、粗细差异较大。排列一般分散存在,无一定排列形式。排列一般分散存在,无一定排列形式。 c)螺旋菌:细胞呈弯曲状的细菌。 弧菌,细胞短,不满一圈仅有一次弯曲,呈弧状,如脱硫弧菌。 螺旋菌,细胞为2次以上弯曲、呈螺旋形,较坚韧,如小

微生物学重点内容(考试必看)

微生物学重点内容(考试必看)

十章、细菌学概论 细菌(bacteria):一类具有细胞壁、单细胞、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p123-137) 一)大小与形态 1.大小:微米、光学显微镜 2.基本形态(适宜条件、8-18h、主要有3种;观察选对数生长期最优) 3.多形性: 细菌在条件改变时,出现不规则形态,呈梨形、气球状、丝状等,条件适宜,可以恢复。 二)细菌的细菌结构(10分) 1.基本结构(所有细菌共有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核质。

1)细胞壁:坚韧、有弹性;保护细菌;含主要成分肽聚糖,特殊成分磷酸壁、脂多糖等。 A.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 较厚,含丰富肽聚糖,少量磷壁酸 a.肽聚糖 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厚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 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及五肽桥组成。 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G)和N-乙酰胞壁酸(M)经-1,4糖苷键交替间隔排列而成。 肽聚糖支架相同,肽链肽桥随菌而异。 b.磷壁酸(G+特有成分) 酸性多糖, 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分壁磷壁酸(核糖醇型)和膜磷壁酸(甘油型)具重要生理功能: ①.P-结合阳离子,Mg2+提高细胞表面酶活性 ②.细胞壁表面抗原成分 ③.噬菌体吸附的特异受体 ④.调节自溶素活力 ⑤.增加细菌粘附性,与致病性有关。 B.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 较薄,肽聚糖含量低。外膜层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外侧, 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 a.肽聚糖 b.外膜 ①.脂蛋白:一端以蛋白质部分共价键连接于肽聚糖的四肽侧链上另一端以脂质部分连接在外膜的磷酸上,其功能是稳定外膜并将之固定于肽聚糖层。 ②.脂质双层:脂蛋白外侧,脂质双层结构。含有外膜蛋白。 ③.脂多糖(LPS):习惯称细菌内毒素,由脂质双层向细胞外伸出, 含类脂A、核心多糖、特异

“微生物学”教案

绪论 本节由学生自学,不讲授。布置思考题: 1. 2.微生物有哪些共性,其共性的基础是什么? 从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历程,举例阐述微生物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教学目的:细菌是微生物的代表,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开始。以细菌作为原核生物的代表,侧重讲述原核生物的亚细胞结构、分子结构与细胞功能的关系。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6学时(细菌细胞构造和功能4学时、放线菌和特殊细菌形态构造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菌 一、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 详细讲授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磷壁酸和脂多糖三种功能性大分子的结构、生理功能以及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引入古细菌概念,详细比较细菌细胞壁与古生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介绍四种缺壁细菌的细胞特征和生理特殊性。 讲授革兰氏阴性菌网外膜的结构特点。通过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结构的比较,解释这两类细菌对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阴离子去污剂、碱性染料敏感性的不同,侧重阐述细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基础研究对应用微生物的意义。介绍细菌的特殊构造,包括:糖被、鞭毛、菌毛、性毛、芽孢等亚细胞构造及功能,讲授芽孢的结构、生理特点以及在工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第二节放线菌

侧重讲述放线菌的形态构造以及繁殖方式,比较细菌放线菌细胞结构、形态和培养特征的异同。强调放线菌资源的应用价值,引入稀有放线菌概念并介绍资源研究近年创新性的方法和研究趋势。 第二节蓝细菌(由学生自学) 第三节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这些特殊细菌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简述。侧重比较这三种特殊细菌的形态差异以及鉴别依据。 思考与作业: 1.试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并说明这两类细菌对青霉素和阳离子去污剂敏感性不同的原因。 2.生命是缺壁细菌,简述形成原因及实践中的意义。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教学目的: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微型藻类和原生动物。本章以真菌作为真核微生物的代表,通过丝状真菌、酵母菌以及大型真菌的教授,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真核生物的结构,真核生物亚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以亚细胞结构和分子结构与细胞功能的关系作为本章的重点。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3学时(真菌概述和酵母1.5学时、丝状真菌和大型真菌 1.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真核微生物概述 简单讲述比较真核微生物的类群及其生物学特征。略述真菌细胞壁、膜、等细胞构造。侧重介绍真菌细胞壁“9+2”结构、真菌细胞质中不同于其它真核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总论部分 1.绪论(掌握) 2.细菌的基本形态(掌握)和结构(熟练掌握) 3.细菌的增殖与代谢(掌握)和人工培养(了解) 4.噬菌体(了解) 5.细菌的遗传变异(了解)、实际应用(掌握) 6.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物理及化学灭菌法(掌握) 7.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抗免疫性(掌握) 8.病毒概述(掌握) 9.真菌概述(掌握) 10.其他微生物(了解) 11.免疫学基础 (1)抗原、抗体的概念(熟练掌握);(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掌握);(3)变态反应的概念与分类(掌握);(4)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如干扰素(熟练)(5)免疫学诊断的基本概念(了解) 一、绪论(掌握) 1.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 ①微生物:个体小,显微镜才能看到 ②微生物的种类 特点举例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仅含RNA或DNA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双链DNA和RNA组成,无核膜、核仁、有核糖体,无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能在体外生长繁殖真菌 ③正常菌群:定居于人体表面和开放性腔道中。 ④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 ⑤引起人类和动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 A.立克次体 B.放线菌 C.细菌 D.真菌 E.衣原体 『正确答案』D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掌握)和结构(熟练掌握) 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杆菌外形呈杆状 螺形菌螺菌菌体有数个弯曲 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霍乱弧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

护理专业微生物学概述

一、微生物:肉眼不能见到,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容易变异。 1.非细胞型: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和产生能量的酶系统,需在活细胞内增殖。如流感病毒 2.原核细胞:细菌等 3.真核细胞:真菌, 细胞结构完整。如新生隐球菌、假丝酵母菌 细菌概述 一、细菌形态结构与生理 (一)大小和形态:以微米为测量单位,二分裂繁殖。分为三类: 1.球菌: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杆菌:呈杆状或近似杆状,球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棒杆菌 3.螺旋菌:菌体弯曲,可呈弧状或逗头状,弧菌、螺菌 (二)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 (1)细胞壁:包绕在细胞膜外,维持细菌固有形态、抗低渗的外环境。经革兰染色将细菌分为G+和G-。基本成分为肽聚糖,(见表11-1 G+和G-细胞壁比较) G+菌:肽聚糖层数多,青霉素可抑制其合成,磷壁酸为G+菌表面抗原。 G-菌:肽聚糖量少,外有保护性外膜,外膜中的脂多糖为内毒素 (2)细胞膜:为弹性的生物膜,参与胞内外物质转运、生物合成、细菌呼吸、与能量的产生和利用有关。 (3)细胞质:含有一些重要的结构: 1)核糖体:细菌合成蛋白质场所,为某些抗菌素的结合部位,可干扰其合成蛋白 2)质粒:染色体外的遣传物质,为双股DNA可控制细菌某些遗传性状。 R质粒:决定细菌耐药性 F质粒:决定细菌致育性 Col质粒毒力质粒 3)胞质颗粒:多种颗粒,多数为贮藏营养,常见的为异染颗粒,在白喉杆菌中其可助于细菌的鉴定。 4.核质:生长繁殖、遗传变异 2.细菌的特殊结构 (1)荚膜:某些细菌分泌,位于细胞壁外,需特殊染色,具有抗吞噬作用,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可用于细菌鉴别和分型。 (2)鞭毛:某些菌体上附有,为细菌的运动器官,需特殊染色。可分为单菌毛、双菌毛、丛菌毛和周菌毛,有鉴别某些细菌的意义;有些菌的菌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概述 (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的概念 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体形微小,具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以及发生遗传变异的一大类微小生物。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 1、种类多、分布广:现在已经知道的微生物有十万种左右;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最多,据统计,一克土壤中含有几千万到几百亿的微生物。 2、个体小、胃口大:每毫克大肠杆菌细胞的表面积比每毫克人细胞的表面积大30万被左右;积极活动 的大肠杆菌,每小时能消耗它体重2000倍的乳糖; 3、繁殖速、转化快:细菌一般每20~30分钟既可分裂一次;生产味精的谷氨酸短杆菌,在52小时内细 胞数目增加了32亿倍;乳酸菌每小时可产生为其体重1000~10000倍的乳酸;一种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比食用公牛强10000倍; 4、适应强、变异易:一九四三年分离到的青霉素产生菌,在每毫升发酵液中只能分泌20单位左右的青 霉素,通过60多年来的不断育种,加上其他条件的改进,目前每毫升已经超过10万单位。 (三)微生物的分类: 1、按微生物的作用分:有用的(污水外理)、无害的(肠道菌丛)、有害的(引起腐烂)、危 险的(致病菌)。 2、按革兰氏染色反应分: 3、按温度分:嗜冷菌、嗜温菌(金葡球菌)、嗜热菌(芽孢杆菌) 4、按PH分:嗜酸菌(乳酸杆菌)、嗜中性菌(芽孢杆菌)、嗜硷菌(弧菌) 5、按食物来源分:自养型和异养型 6、按对氧气的需求分类:需氧菌和厌氧菌 7、按形态人结构分:主要分细菌、真菌、病毒。人们研究得最多、也较深入的主要有细菌、放线 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古菌、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现择要介绍: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病毒及其产物 各类微生物简介 (一)细菌: 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2、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 央部位颜色一致等。细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可作为鉴定细菌种的依据。 (二)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1、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我们把这些细 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似,小于1微米。菌丝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2、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放线菌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链霉菌属是 放线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特征最典型的类群,其形态如下图所示。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难点: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一、微生物学概述 1 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下、形体微小、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生物的总称。 2 微生物的类群 非细胞型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拟病毒 细胞型生物 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胞、支原体等 真核生物:真菌(霉菌、酵母菌)、藻类等 3.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小(size is small): ≥ 0.2 μm 原核、真核生物,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 0.2 μm 非细胞生物,电镜下可见(病毒,亚病毒) 结构简单(structure is simple) 单细胞:酵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原生动物、藻类、放线菌 多细胞:霉菌 非细胞: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进化低(evolution is low) 4.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各类微小生物,如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的形态、生理、生物化学、分类和生态的科学。 2.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根据特点和研究水平分为5个时期: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史前期: 1676年以前未发现微生物个体尤其是细菌细胞的漫长时期 特点:微生物的应用和防治方面,如谷酒、果酒酿造和面包烘制,中国、埃及走在前列 初创期 1676年-1861年近200年历史 始于1676年荷兰的列文虎克(leewenhock)用自制的显微镜看到称之为“微动体”的细菌,止于法国的巴斯德(pastur)通过曲颈瓶实验推翻了生命的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生物由无机物自发产生),创立种胚学说(germ theory) 代表人物:荷兰的列文虎克 特点(荷兰的列文虎克的主要成就):显微镜的发明,419架,最大放大倍数为266倍 首次发现细菌 发表了论文约400篇 奠基期-1897年 始于1861 年法国的巴斯德(pastur)通过曲颈瓶实验推翻了生命的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生物由无机物自发产生),创立种胚学说(germ theory),止于1897年德国人 E.Buchner发现“酒化酶” 代表人物:法国的巴斯德(pastur,被称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德国的柯赫(Koch,被称为细菌学的奠基人)

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85880教学提纲

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 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 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3.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 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4.细菌的生化反应: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借以区别和鉴别细菌种类的生化 试验,称为细菌生化反应。 5.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黏液性物质结构。由多糖或蛋白质多聚体组成的大多数为多 糖,不易着色,具抗原性 6.鞭毛:所有的弧菌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和个别球菌,菌体上细长波状弯曲丝状物,是细菌的运 动器官,具特殊抗原性称H抗原 7.菌毛:菌体表面比鞭毛细、短、直的丝状物,成份蛋白质,具抗原性,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或质 粒上 8.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中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型小体,是细菌的休 眠形式,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见于革兰阳性菌。 9.热原质:又称为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 致源的细菌大都为格兰阴性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10.外毒素:多数G+菌和少数G-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菌体外的蛋白质。 11.内毒素: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 12.灭菌:杀灭生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和真菌等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 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13.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14.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15.无菌:无菌是不存在活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 操作技术。 16.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17.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18.温和噬菌体:又称溶原性噬菌体,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 不引起细菌裂解,但噬菌体DNA随细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分配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 19.前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基因组中,这种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 称为前噬菌体。 20.溶原性细菌:前噬菌体可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菌的分裂而传给下一代,不引起 细菌裂解,这种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21.质粒: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环状闭合双链DNA,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一个质粒即一个复制子。

微生物学大纲概要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 课程编号:M1011 学分:4 总学时:64学时 适用专业、年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 要求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生物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本课程将分别叙述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理化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通过理论课的讲授以及实验课学习,使医学本科学生掌握其主要内容,不仅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奠定基础,同时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综合能力,使其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中要坚持用辨证唯物论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点与致病机制、主要病原体特殊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熟悉病原微生物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同时要有目的、有重点地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动态、方向和新成就,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要以微生物研究的方法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操作或演示,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方向,要对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资料总结方面的训练,以培养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三、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案例教学,或以讲授为主、或携领式指导学生自学、或以实验带理论等多种灵活形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理论课:46学时实验课:18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内 容 学时 理论课绪 言 1 细菌的形态与结 构 2 细菌的生 理 1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 全 1

微生物学概论pdf

微生物学专业(理学硕士、博士) 微生物功能蛋白 植物病理学专业(农学硕士、博士) 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 分子植物病理学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极其活跃、生命力强 大的学科,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微生物学的 发展,促进了生命的自我复制、生命进化,生命分子 构成等重大理论研究。生命科学的许多重大研究成果 都是以微生物为研究材料的。由于微生物学的许多重 大发现,包括质粒载体、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反 转录酶等,才导致了DNA 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的出 现,使整个生命科学翻开了新的一页。微生物学在生 命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着先锋和奠基的 双重作用。
本课程为植物保护专业微生物方向的专业必 修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 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 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 样性,以及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 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命活动规 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 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微生物学的教学环节主要采用课堂讲 授方式授课,辅以辅导答疑和考试。同时 开设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 实 验 技 术 。 做 到 课 堂 讲 授 与 实 验 操作 并 重,以保证教学质量。
总学时:88; 授课:58; 实验:30 教 材: 李阜棣,胡正嘉《微生物学》(第六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 考 书: 周德庆《微生物学》(第二版)
1

绪论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病毒 微生物营养 微生物营养、代谢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生态、应用 微生物传染与免疫 微生物进化、分类鉴定
4 8 6 8 2 4 4 4 2 8 4 2
王振中 卓侃 王新荣 阮小蕾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 科学。它的基本内容是:(1)微生物细胞的 结构和功能,研究细胞的结构及其能量、物质、 信息的运转;(2)微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 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 别,以及微生物的起源;(3)生态学规律, 研究不同微生物之间以及它们同环境之间的相 互作用;(4)微生物同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微生物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 微生物学是一门潜力巨大的科学。
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 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 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与人类相依相存 的是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 在这个目前对人类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 世界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 个神秘的群体。它们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 不见或看不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 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 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 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 物。
2

微生物学重点内容(考试必看)

十章、细菌学概论 细菌(bacteria):一类具有细胞壁、单细胞、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p123-137) 一)大小与形态 1.大小:微米、光学显微镜 2.基本形态(适宜条件、8-18h、主要有3种;观察选对数生长期最优) 球菌Coccus 单、双、链、四联、八叠、葡萄球菌 杆菌Bacillus 各种杆菌差异较大,排列分散、无一定形式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弧菌:一个弯曲、螺菌:数个弯曲 3. 细菌在条件改变时,出现不规则形态,呈梨形、气球状、丝状等,条件适宜,可以恢复。 二)细菌的细菌结构(10分)★★★★★ 1.基本结构(所有细菌共有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核质。 1)细胞壁:坚韧、有弹性;保护细菌;含主要成分肽聚糖,特殊成分磷酸壁、脂多糖等。 A.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 较厚,含丰富肽聚糖,少量磷壁酸 a.肽聚糖 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厚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 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及五肽桥组成。 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G)和N-乙酰胞壁酸(M)经-1,4糖苷键交替间隔排列而成。 肽聚糖支架相同,肽链肽桥随菌而异。 b.磷壁酸(G+特有成分) 酸性多糖, 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分壁磷壁酸(核糖醇型)和膜磷壁酸(甘油型) 具重要生理功能: ①.P-结合阳离子,Mg2+提高细胞表面酶活性 ②.细胞壁表面抗原成分 ③.噬菌体吸附的特异受体 ④.调节自溶素活力 ⑤.增加细菌粘附性,与致病性有关。 B.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 较薄,肽聚糖含量低。外膜层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外侧, 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 a.肽聚糖 b.外膜 ①.脂蛋白:一端以蛋白质部分共价键连接于肽聚糖的四肽侧链上另一端以脂质部分连接在外膜的磷酸上,其功能是稳定外膜并将之固定于肽聚糖层。 ②.脂质双层:脂蛋白外侧,脂质双层结构。含有外膜蛋白。 ③.脂多糖(LPS):习惯称细菌内毒素,由脂质双层向细胞外伸出, 含类脂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 类脂A:毒性部分及主要成份。致病物质,无种属特异性。 核心多糖:类脂A外层,具属和组特异性。 特异性多糖:最外层,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重复单位构成。 G-菌体抗原(O抗原)就是特异多糖,有种和型特异性。 LPS功能 吸附Mg2+等阳离子,与磷壁酸作用类似 类脂A,细菌内毒素主要成分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基础知识 1、微生物概述 (1)定义: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群形体微小的生物。它的大小通常以微米来表示。 (2)范围: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支原体、病毒等。(3)特点: ①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物质有强烈的转化作用; ②种类繁多; ③易引起变异; ④数量大、分布广、环境适应性强; (4)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2、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可分为八大类: 真菌:蘑菇、霉菌、酵母菌、念珠菌 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放线菌: 支原体: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沙眼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 螺旋体:梅毒 病毒:甲、乙肝病毒,麻疹病毒,狂犬病毒,流感病毒。

(1)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可分为: ①原核类:仅有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细胞器很不完善。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②真核类: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器完整。如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藻类: ③非细胞类:体积微小,能通过除尘过滤器。如病毒和朊病毒。(2)按其致病性可分为: ①病原性微生物:有致病性; ②非病原性微生物:无致病性; 3、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1)温度:在各种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中,温度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每种微生物都一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这种温度下,增代时间最短。一般来讲,高温能杀死微生物,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2)PH值:酸碱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3)氧气:真空环境可抑制需氧菌的生长; (4)光线; (5)盐类; (6)水分活性。 5、常见污染药物制剂的微生物 (1)葡萄球菌:可引起局部感染 (2)大肠杆菌:胆道和尿道感染 (3)绿脓杆菌:化脓性感染、中耳炎、肺炎 (4)枯草杆菌:结膜炎 (5)酵母菌:使糖分解,药液产生有机酸 (6)霉菌:是制剂霉坏,酸败变质 6、洁净车间内微生物在哪里? (1)空气 (2)水 (3)人员 (4)器具 灰尘-----“微生物的飞行器” 微生物不是凭空存在的,99%的微生物都附在颗粒上。控制空气中的微粒数,就是控制了微生物数量。 灰尘、微粒具有沉降和粘附的趋势,所以同一区域内,地面是微

微生物概论

名词解释 1、微生物工程:是微生物学与工程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和发展微生物产业的有用产 品和有益活动的学科。微生物工程也称之为微生物发酵工程。P3 2、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 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P4 3、初级代谢和初级代谢产物:一般把具有明确的生理功能,对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 质代谢过程,成为初级代谢。相应的代谢产物称为初级代谢 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和维生素等。P96 4、次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产物:把一些没有明确的生理功能,似乎并不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 须的物质的代谢过程称为次级代谢,相应的代谢产物称为次 级代谢产物。如某些色素、抗生素、毒素和生物碱等。P96 5、分解代谢物阻遏:可被组成酶快速利用的基质,阻遏了分解利用基质梅的合成。(笔记) 当培养基中同时存在两种碳源(氮源)时,能够被微生物优先利用的 碳源(氮源)会阻遏后利用的碳(氮)源有关酶的合成。P106 6、操纵子:指基因组DNA分子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由编码酶蛋白的结构基因,用以操 纵结构基因表达的操纵基因,用以和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子和编码调节蛋 白的调节基因所组成。P106 7、末端产物的反馈抑制:是反馈调节的最重要方式,只要表现为代谢途径末端产物过量时 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径中第一个酶的活性,促使整个反应过程 减慢或停止,从而避免末端产物的过多积累。P108 8、同工酶:是指结构不同,而作用于同一底物,催化同一反应,并能分别受不同末端产物 反馈调节的酶。P108 9、能荷:即是指细胞中A TP、ADP和AMP系统中可为代谢反应提供能的高能磷酸键的量 度。P110 10、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或用其他方法获得 的一种能在地位浓度下选择性地抑制或影响他种生物生命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其 人工衍生物。P322 11、半合成抗生素:指用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改变天然抗生素的化学结构,或引入特定的 功能基团获得具有各种优越性能的新抗生素或其衍生物的总称。P357 12、微生物的呼吸临界氧浓度:既不影响呼吸的最低氧浓度,即为C C。P400 问答题 1、请图示说明乳糖操纵子(诱导型)P106-107 大肠埃希氏菌的乳糖操纵子位于大肠 埃希氏菌染色体图谱的第8分处,长 约6.5kb,由1个启动子(p)、1个操 纵基因(o)和3个结构基因lacZ、lacY 和lacA所组成。位于启动子上有的调 节基因(lacI)也位于操纵子内。3个 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 (Z)、乳糖渗透酶(Y)和硫代半乳糖 苷转乙酰基酶(A)。由lacI所编码的

医学微生物大纲

绪论 [要求] 1.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 熟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3. 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及其发展简史 [内容] 1.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2.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3.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自学内容) [重点] 1. 什么是微生物? 2. 微生物分哪几类?各有何特征? 3. 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细菌的形态结构 [要求] 1. 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 2. 熟悉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原则 [内容] 1. 细菌的大小形态 2. 细菌的结构 3.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1. 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有哪些?那些结构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 2.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有何不同?细胞壁有何功能? 3. 什么是细菌的L型?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医学意义如何? 4. 简述细菌特殊结构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功能。 5. 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结果及实际意义是什么? [难点]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细菌的生理 [要求] 1. 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及群体增殖规 2. 掌握细菌代谢产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3. 掌握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及医学上常用的消毒灭菌法及其应用 4. 熟悉细菌的理化性状及人工培养 5. 熟悉消毒灭菌的应用及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 6. 了解细菌的分类命名 [内容] 1. 细菌的理化性状 2.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3. 细菌的新陈代谢 4. 细菌的人工培养 5.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6. 细菌的分类(自学内容)

1.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什么?细菌生长曲线的分期和医学意义? 2. 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哪些?它们在医药学上有何意义? 3. 常用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有哪些? 噬菌体 [要求] 1. 掌握噬菌体的概念 2. 掌握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 3. 了解噬菌体的应用 [内容] 1.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2. 毒性噬菌体 3. 温和噬菌体 4. 噬菌体的应用 [重点] 1. 什么是噬菌体? 2. 毒性噬菌体的概念及其复制周期。 3. 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在细菌遗传变异中的意义。 [难点] 噬菌体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遗传与变异 [要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