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旅游学院 A0821班 30号王兴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人口的流动大

大加快,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中国对人口迁移研究的进展以及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评价

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1.1对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早在80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到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社会经济与人口学静态特征。90年代以来, 对迁移人口的收入,消费状况及行为方式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的研究增多。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从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以年轻型人口为主。杨云彦、黄晨喜、王桂新等的研究都显示出迁移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以年轻人为主[1]。就性别结构来说,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约占总迁移人口的60%—80%,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女性人口在迁移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如张善余、张茂林认为在短距离的迁移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而省际迁移人口中则以男性为主[2]。就文化程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蔡建明、马清裕,黄晨喜均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范力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更喜欢向东部地区迁移[3]。就职业构成来说,迁移人口的职业主要以工业、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周祖根认为迁移人口更容易获得在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工作[4]。范新城、吴立军(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城乡收入差距(I)、城市就业率(π1)、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P)。

1.2对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的研究

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5] 王桂新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5]。Liang and White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以上,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5]。王桂新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发现8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主要从中、西部地带迁出,主要迁向东部地带; 90年代以来,西部地带一些地区对中部地带的迁移人口开始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同时,迁移吸引中心发生多极化;迁移格局中北京、上海是两大全国级吸引中心,广东、新疆是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5]。Liang指出无论是省际或省内人口迁移中,农村为源地的人口迁移占有绝大多数;周皓认为在1990年至1995年间,由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60%左右[5]。

1.3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就业机会、地区收入与工资差距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翟锦云、马建指出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的发展及大批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推动因素。Fan,王平权,王桂新等认为区域收入差距是我国区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蔡日方,李若建等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是乡村至城市人口迁移的重要拉动因素。杨云彦等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1985—1990年我国省际迁移状况进行了多区域迁移模型分析,认为各类迁移均与收入或就业等经济变量呈显著相关。Fan、张善余等的研究反映了外资投入对人口迁移的吸引作用。

1.4 对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人口迁移的积极作用多于消极作用。大多数研究认为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农村迁移人口为小城镇与城市居民提供了各种服务,为小城镇与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推动了城市商业的繁荣[6]。马侠认为农村人口迁移是中国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李玲认为人口迁移有利于缓解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进程,有利于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邱海盈的最新研究指出,农村劳动力回流带动了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流动与迁移,从城市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有利于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解决,有利于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

1.5对人口迁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结构主义理论从经济与社会结构因素来解释人口迁移。翟锦云、马建, Liang Zai运用了结构主义理论与分析方法,分析了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他们认为国家与地区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引起我国人口迁移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则采用了推力一拉力理论对中国的人口迁移进行解释,推力主要是迁出地的一些不利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因素,而拉力则主要是目的地的那些有利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因素。白光润、朱海森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吸引力与排斥力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张再生等认为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高收入、高生活水平的强大吸引力,以及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多,人均土地面积下降,土地产出率下降等所产生的强大推力。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中国人口迁移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理论并不适合中国的情况。由于缺乏详细的资料与数据,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大多是定性分析,或根据间接推算所得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90年代以来,比较系统的人口统计数据,包括人口迁移数据开始出现,为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许多研究采用了数学模型、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人口迁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1992年中国学者高佩义博士借用物理学术语,提出了城市引力场论。该理论为中国人口迁移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该理论认为,“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城市引力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的过程,而城市引力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城市聚变引力定律、乡村裂变推力定律和城市文明普及加速定律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7]”根据高佩义对城市化三大定律在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描述,他把推动人口乡村—城市迁移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城市聚变引力和乡村裂变推力。

2国外人口迁移理论总结

在西方,对人口迁移流动的专门性研究和人口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同样早。

对人口迁移、流动作开创性研究的是英国统计学家 E.G.列文斯坦(E.G.Ravenstain)。[8]他在1889年出版了《人口迁移规律》书中首先提出了人口领域中关于人口流动的这一类关键性问题,概括总结了有关迁移距离、迁移流向、迁移者的某些特征规律迄今对于许多国家依然有效。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之后,理论界对人口迁移流动的研究十分活跃,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分支如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地理学等都开始关注人类的迁移和流动寻求理论基础。后来,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人口迁移流动的宏观理论,但其有效性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料而得不到完全的估量,加之政策制定者的要求,许多研究者将兴趣转向对迁移的实证研究。在此背景下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的微观理论研究。

2.1 E.G.列文斯坦E.G.Ravenstain提出的人口迁移规律

英国统计学家E.G.列文斯坦E.G.Ravenstain的人口迁移规律被认为是人口流动规律的最早的全面性总结,是人口流动理论的开端,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876年他在英国《地理杂志》第三卷上发表的出“生地与迁移”的论文;1885在英国皇家《统计学会》杂志第48期上发表了迁移定律的长篇论文。这一定律的主要内容可总结为11条:

1.大多数迁移者只作短距离迁移

2.迁移过程是分步前进的

3.长距离迁移者大多数愿意去向某个大型商业中心

4.每个迁移流产生一个补偿性逆流

5.生长于城市的居民不如农民易迁移

6.在出生地附近的小范围内女性比男性更易迁移但远出闯荡者多为男性

7.多数迁移者为成人未成年家属很少迁出县

8.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成分中迁移超出自然增长

9.人口迁移量随工商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改善而增长

10.迁移的主要方向是自农业地区往工商业中心

11.主要的迁移动机来自经济因素

2.2泽林斯坦的人口流动转变五阶段理论

1971年泽林斯坦Wilbur Zelinsky在美国地理杂志《The Geographical Review》发表了《人口流动转变假说》一文提出人口流动转变的五个阶段论:他认为人类的迁移活动存在5个阶段即前工业化社会、早期转变社会、转变后期社会、发达社会及高度发达社会。分析了不同阶段人口迁移和流动水平的关系。

2.3推力—拉力说

2.31.赫伯尔(R〃Herberle)提出推力—拉力理论模式

在西方迁移理论中,最早完整提出推力—拉力理论模式的是赫伯尔。他在1938年发表的《乡村—城市迁移的原因》一文中指出,迁移是由一系列力量引起的,这些力量包括使一个人离开一个地方的“推力”和吸引他到另一个地方的“拉力”。具体到乡村—城市迁移中,就是农村的失业、就业不足、耕地不足、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学校、医院等)、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紧张和自然灾害(如水涝、旱灾)等构成了原住地的推力;与此同时,城市里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更高的工资、更好的教育和卫生设施等构成了目的地的拉力。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促使人们由乡村向城市迁移。

2.32.李(E〃S〃Lee)的“四因素”模型[9]

根据李的解释,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即:(1)和迁出地相关的正因素和负因素;(2)和迁入地相关的正因素和负因素;(3)介入障碍(intervening

obstacles);(4)个人因素。因此,李的迁移模型也叫做“四因素”模型。这些因素可再分为对决定迁移有利的因素,对决定迁移不利的因素,以及对某些迁移者来说无影响的中性因素。人口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4引力学说

2.41兹普(G〃E〃zipf)的引力模型

西方学者很早就发现了迁移量和距离的负相关关系。但是,最早用引力概念来解释人口迁移的动力,并奠定了人口迁移引力模型雏形的是兹普。按照兹普的模型,两个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总量,与两地区的人口数量的乘机成正比,与两地区的距离的a次方成反比。

2.42斯托弗(S〃A〃Stouffer)的介入机会模型

斯托弗于1960年提出了人口迁移的介入机会模型。该模型认为:由i地区到j 地区的人口迁移量不仅受两地区人口规模和距离的影响,而且这两个地区之间的介入机会有关。所谓介入机会,就是指存在于i和j地区间的中间地带的就业、居住等机会。斯托弗认为,迁移是很费钱的,迁移者一旦找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停止继续寻找别的机会。因此,原本打算由i地区迁移到j地区的人会由于受到中间地带介入机会的吸引而停滞下来,从而减少迁往j地区的人。

2.5人口压力理论

早在18世纪,马尔萨斯(T〃R〃Malthus)就通过分析游牧民族的迁徙历史试图说明,由于人口增殖力大于生活资料的增长力而产生的人口压力是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现代人口压力理论则主要是由索维(A〃Sauvy)在他的《人口通论》的适度人口理论框架中发展和创立的。索维认为,如果从静态来看,经济适度人口(最优人口规模)就是使人均产出最大的那个人口规模;从动态来看,经济适度人口就是在一定时间里一国的人口增长率使其人均产出增长率最大的人口规模。当一国人口超过其适度规模导致人均产出下降,从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时,该国就已经处于人口过剩状态。处于人口过剩状态的国家如果不能找到提高适度人口规模的办法,人口压力会导致潜在迁移者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而向未超过适度人口的国家移民,即迁移可以解释为人口从超过适度人口的国家向低于适度人口规模的国家的转移。

2.6自身反应说

2.61迁移生态学理论

与人口压力说不同,迁移生态学派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来自于人口自身的主动反应。霍利(A〃Hawley)在其1968年出版的《生态学:人类生态学》中指出,“人类生态学的一个基本教义就是说:一个人口会通过生命过程(变动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通过迁移再分布自身以求得人口规模和生存机会之间的平衡。”即迁移被看作是人口对其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变化的一种反应。

迁移生态学理论认为,在人口规模、社会组织、技术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如果后三种因素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原有平衡被破坏,人口会通过调整自身规模和分布来适应这些变化,以便重新达到新的平衡。人口调整自身规模和分布的手段就是提高或降低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移,其中迁移是来得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方式。

2.62托达罗(M〃P〃Todaro)模型

托达罗认为,由于城市中失业的存在,农村劳动者来到城市并不一定能够找到工作。因此,他们在决定迁往城市工业部门工作时,就不能仅考虑城乡收入差距,而必须也要考虑城市的就业率和失业率,即他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有多大。

也就是说,在托达罗模型中,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因素不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而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

2.7世界体系理论

随着谈论全球化成为一种时尚,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人口的跨境迁移与全球化态势相结合。其主要观点是商品、资本、信息的国际流动必然推动国际人口迁移,因此国际移民潮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

2.8移民网络说

移民网络是一系列人际关系的组合其纽带可以是血缘、乡缘、情缘等。移民网络形成后,一方面移民信息可能更准确、更广泛传播,移民成本可能因此而降低,从而不断推动移民潮。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向外地甚至向国外特

定地区定向移民,可能融入某地的乡俗民风,从而人口流动不再与经济、政治条件直接相关。

2.9家庭决策目标理论及女性主义人口迁移理论[10]

家庭决策目标理论认为家庭是各家庭成员迁移行为的主要决策单位。人口迁移的规模、流向等是各个家庭迁移决策的结果。一些学者采用家庭决策目标理论,分析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家庭决策权的等级结构及决策行为对家庭成员迁移过程的影响(Chant and Rad-cliffe,1992)。Johnson and Roseman (1990)运用家庭决策目标理论,分析了个人与家庭关系及其在黑人迁出洛杉矶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黑人家庭结构变化对黑人外迁的影响,认为家庭背景影响黑人从洛杉矶外迁的迁移流向与规模以及外迁人口的空间分布。Shumway and Locke(1998)等学者运用了社会学中女性主义及有关男女性别与行为差异的理论,对人口迁移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

3.相关研究简评

3.1对国内人口迁移理论研究的简评

通过对国内人口迁移理论的总结,可以看出国内对人口迁移的定性研究较多,而对人口迁移理论的定量研究则较少。总体来说对于人口迁移理论研究缺乏,大多都从个案来研究人口迁移,而没有提出更加普遍的迁移规律。国内的研究大多都局限于西方的理论依据之下进行,如白光润、朱海森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吸引力与排斥力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就是依据引力学说而来的。就研究方法上来看,研究大多都采用比较陈旧的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加上研究数据缺乏(大多采用人口普查的数据)和数据的精度不足,导致研究具有局限性,并且很少采用比较先进的研究方法如GIS,复杂的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来分析人口迁移的点格局和空间联系状态较为少见。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给内研究的内容不断增多,但是仍然缺乏对人口迁移的预测性研究,在众多文献中很少有对人口迁移的前瞻性研究。在研究层次上,更多的在于宏观研究,而微观研究则偏少。

3.2国外人迁移理论研究的简评

通过对国外人口迁移理论的总结可知:跟国内研究相比,国外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都比较优越。在国外建立了各种关于人口迁移模型研究,理论性强,应用较多的定性分析。研究方法较国内先进,国外人口迁移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化,一些传统方法如实地调查、访问、统计分析、统图表等在人口迁移研究中仍占重要地位,同时采用了一些新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如人类学方法(Ethnographic

approach)、时间纵向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等。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对于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并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问题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西方的理论之中,大多采用定量分析,虽然使问题变得去精确与易于控制,但是往往把问题简单化,不能综合的考虑所有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研究从多门学科来研究,每个理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如何去权衡这些理论和选择这些理论成为问题。

参考文献:

[1]杨云彦.人口迁移年龄模式的分解与合成[J].人口研究, 1992, (4): 15—22

[2]王桂新.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出选择过程的年龄模式及其特征[J].人口研究, 1994, (2): 9—17.

[3]范力达.我国八十年代末期区域间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J].人口学刊, 1992, (5) 1—6.

[4]周祖根.大城市迁移人口研究[J].人口学刊, 1993,(3): 19—25

[5]张文新,朱良.近十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及其评价[J].人文地理,2004,19(2)

[6]翟锦云,马建.我国广东省人口迁移问题探讨[J]. 人口研究, 1994, (2): 28—32.

[7]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155页

[8]高洪,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基于经济管理学的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

[9]史学斌,熵定律与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新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10]张文新,近十年来美国人口迁移研究[J],人口研究,2002,(26):4

浅谈我国人口安全问题

浅谈我国人口安全问题 [摘要] 依据对人口安全不同内涵的阐述,可以全面的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安全的问题。既包括人口本身的安全,即人口数量、结构、素质等的安全,又涉及到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人口安全问题对策 “人口安全”这个词在2003年被中国学者张维庆首先提出后,对于人口安全的内涵学者们依据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阐述。由于对人口安全内涵认识的不同,学者们对我国所面临哪些人口安全问题的看法也不一致,本文综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对我国面临的人口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人口安全的定义 人口安全被提出后,学者们根据不同的视角对人口安全的定义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张维庆(2003)认为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危机。[1]孟立联(2008)认为在人口学范围里,人口安全是指人口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也就是危及到了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状态就是人口的不安全状态,比如人口结构失衡。[2]张宏(2008)认为,一个安全的人口是: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结构、人口的素质和人口的流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能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秦生(2003)认为人口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适中、人口结构合理以及人口流动有序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4]李小平(2004)认为人口安全基本可以视为‘个人生命安全’的一个集合术语,也就是说,可以将‘人口安全’视为由许许多多个体组成的一个人口群体的生命安全问题。[5]张敏才(2004)认为人口安全系指人口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及其涉及的有关方面都有利于人类安全的发展,不致因人口规模、人口变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健康等方面发展失衡产生的负面因素威胁人们安全地、自由地发展。[6] 二、我国面临的人口安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并不处于安全状态,面临人口数量多,结构不合理以及流动频繁等诸多问题。 (一)我国人口规模大 根据2005年的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3亿,远远的超过了有关专家估计的我国最适人口数8~10亿,并且还将持续增长一段时间,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对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气体、酸雨等。

计算机网络安全文献综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综述学生姓名:李嘉伟 学号:11209080279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姓名:夏峰二零一三年十月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攻击的主要方式,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就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加密;防火墙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空间,但公开化的网络平台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可乘之机,黑客和反黑客、破坏和反破坏的斗争愈演愈烈,不仅影响了网络稳定运行和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重要的信息数据、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攻击的主要方式,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就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正文 1.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1]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也包括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人为的无意失误。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口令选择不慎,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给网络安全带来威胁。二是人为的恶意攻击。这也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比如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都属于这种情况,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漏。三是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任何一款软件都或多或少存在漏洞,这些缺陷和漏洞恰恰就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绝大部分网络入侵事件都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完善,没有及时补上系统漏洞造成的。此外,软件公司的编程人员为便于维护而设置的软件“后门”也是不容忽视的巨大威胁,一旦“后门”洞开,别人就能随意进入系统,后果不堪设想。

人口分布研究综述

人口分布研究综述 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集散及组合状况,一般指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受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口分布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主要有人口学、地理学、人口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人口分布的变化、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主要有人口重心模型、遥感及GIS研究、EDSA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仅对近1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阐述 国内 在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研究中, 在人口分布的变化研究中,任志远等(2013)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ESDA方法,分析剩下2000年至2010年的人口分布变化空间格局与自然、经济、社会驱动力,将驱动力进行多元回归并进行空间栅格拟合,得出不同尺度的人口变化趋势。胡红艳、郑宇(2014)利用统计数据对晋中市2000年~2012年鉴的人口分布变化做出描述总结,同时对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2年来晋中市的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断向西部平川地区集中。 在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李旭东、张善于(2007)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出发,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贵州高原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山地地形和坡度、喀斯特分布面积和基岩性质等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喀斯特类型区域的人口分布差异性及其原因。王春菊等(2004)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福建省各市县平均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土地利用、河网密度、道路网密度及海岸线的距离和居民点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GIS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通过赋予各影响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重,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对福建省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和分析。张丽、高敏华(2014)运用GIS软件对新疆15个行政区2000/2005/2009年的人口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人口变动的驱动因子。在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的研究中,林飞娜等参考基于城镇面积的城市人口密度稀疏模型,同时考虑交通网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适合长春市区人口空间分布的模型,生成100m*100m网格的人口数据空间分布图。 在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研究中,仲崇玺、周跃志(2008)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除非,通过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因素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方面分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传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与对策。孙峰华等(2006)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阐述了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特征及其成因,并进一步从省、直辖市、自治区;九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三个方面,探讨了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净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引起的资金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揭示了流动人口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研究区域

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网络安全研究综述

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网络安全研究综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引言 网络安全研究是伴随着网络的兴起而产生的,起初多从计算机技术角度分析保护网络软硬件及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20 世纪90 年代之后,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逐渐引起我国政府部门的重视,成为社会科学介入这一问题的开端。国内关于网络安全的社会科学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研究初期( 20 世纪80年代- 2000 年前) : 初期研究多以信息安全讨论较多,每年发表几十篇社科学术论文。二是发展时期( 2000- 2010 年) :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安全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研究问题,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三是兴盛时期( 2010 年至今) : 关于网络安全的研究迅速发展,以每年上千篇文献的速度增长,其中,以政治学、情报学、经济学出发的研究较多,尤其对网络空间政治与国家安全、全球网络安全及治理困境、网络安全威胁及态势分析、美国网络空间战略及启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对策探索等几个问题的讨论较多,成果也颇为丰硕。目前,国内社会科学领

域的网络安全研究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注重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二是以关照现实、制定方案为目标的对策研究。 1 网络安全文献统计分析 为了观察网络安全研究发展历程,统计其历年的文献是最好的方式。在中国知网数据库( 以下简称“CNKI”数据库) 中,有大量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的文献资料,有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等多种类型。在CNKI 数据库中全文搜索“网络安全”,截至2016 年1 月27 日( 本文数据搜集时间,下同) 共有3 869 646 篇文章。考虑到文中出现“网络安全”一词并不表示文章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专门研究,随后又在CNKI 数据库中搜索了篇名、摘要、关键词三个要素中含有“网络安全”的文献数量,结果文献数量大幅下降,分别为39 989 篇、170 650 篇和60 200 篇。网络安全这一概念起源于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以诸多文献都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根据CNKI 对文献的归类,有自然科学( 简称“自科”) 和社会科学( 简称“社科”) 之分,在以上文献中,社科文献占比例并不高,从不同要素进行考察,分别通过全文搜索、篇名搜索、摘要搜索、关键词搜索“网络安全”的社科文献,数量为1 028 691 篇、6 569 篇、29 849 篇、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人口迁移为例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戴艳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迁移。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至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47.46万人,户籍人口总数为1419.36万人。但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上海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上海是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现代化的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的呢? 上海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近现代的人口迁移。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上海市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分析上海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探究人口迁移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 一、解放前上海人口迁移(1843~1949年) 1、人口迁移的表现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上海在开埠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上海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开埠以后,人口迅猛增长,至1949年解放时,上海人口为520万。 1928年始,上海华界(租界以外的地区)开始有居民籍贯登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停止居民的籍贯登记。下图为1929~1936年上海市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 海人口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2、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迁入人口中,以工商业者及小型个体业主为主,即多为经济活动人口。②流入上海市的以离上海近的江浙两省的人为最多,约占迁入总数的3/4(1949年上海市综合统计)。③出现大量来自海外的移民,主要有英、美、法、俄等国的移民。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本阶段,由于上海开埠,使上海成为我国中外贸易中心,此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的吸引。上海开埠,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如政治、交通、资金、技术等有利的条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郑真真杨舸 2013年05月14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

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现状

论文: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今,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国家军事部门,不管是天文的还是地理的都依靠网络传递信息,这已成为主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容易使它受到外界的攻击与破坏,网络信息的各种入侵行为和犯罪活动接踵而至,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广大网络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指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何如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小至个人的利益,大至国家的安全。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努力为个人、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安全技术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 研究意义: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 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一)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进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题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一、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定,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至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但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和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大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定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钟琴2012616017 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即“推力-拉力”理论(博 格,1984),投资与收益理论(史杰斯泰德,1962)及预期收入理论(托达罗,1969),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论证思路及理论特点,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流动;文献综述 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关于人口流动的普遍接受的定义,特别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界定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在经济研究中十分困难(虽然在统计和语义上,两者的区分很明显)。本文将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运用“人口流动”的概念。一方面,它包括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形式、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或者狭义的人口流动。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通常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流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往往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之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的含义。但是,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有相当的数字是根据狭义上的人口流动给出的。 关于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对本文有直接影响的理论包括:唐纳德?博格的“推力—拉力”理论,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一、“推力-拉力”理论 “推力-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的,他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口流动视为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消极因素。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低的经济收入等),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在流出地的“推力”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家人团聚的快乐、社交网络等。只是相对而言,在流出地“推”的力量占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在流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地位的“拉”力,包括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水平等。在流入地也存在的“推”力包括:陌生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等。人口就是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出流动的决策的。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

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SBR 间歇活性污泥法,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A-A-O法(Anaerobic—Anoxic—Oxic),活性污泥法非新工艺,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工艺 1.普通活性污泥法 在当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有机污染物在曝气池内降解,有机污染物沿池长降低,需氧速度也沿池长降低。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很好,B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适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 不足之处是:普通活性污泥法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的功能;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经济上面不划算;耗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但是供氧速度达不到要求;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的影响。 2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于50年代由荷兰的Pasveer所开发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为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卡罗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奥贝尔(Orbal)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T型氧化沟) 氧化沟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除磷脱氮效率高、污泥易稳定、能耗省、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污泥膨胀问题、泡沫问题、污泥上浮问题、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 。同时,该法采用低负荷延时曝气运行方式,池的容量大,曝气时间长,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比较高,而且占地大,一般运用于处理水质要求高的小型城镇污水和工业污水。 3 SBR间歇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正是SBR 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

网络安全评估系统的研究综述

网络安全评估系统的研究综述 作者:指导老师: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共享网络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存在着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问题己成为当前网络技术研究的重点。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能够检测网络系统潜在的安全漏洞和脆弱性,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状况,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研究了系统安全漏洞,讨论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采用自下而上、先局部后整体的层次化评估方法来分析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态势。 关键词: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漏洞;威胁评估;脆弱性 1引言 当今社会信息化的步伐越来越快Internet得到迅速发展与此时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随着经济活动的融入,原本不平静的internet变得更加危险,各种病毒、木马、入侵等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再加上现有数量巨大的黑客工具可以随意下载,这使得普通人也可能成为黑客,internet充满了陷阱和危险。不管是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还是网络安全事件都在呈爆发式增长态势。面对如此严重危害计算机网络的各种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在建立之初大都忽视了安全问题,即使有考虑,也仅把安全机制建立在物理安全机制上。随着网络互联程度的不断扩大,这种安全机制对于网络环境来说形同虚设。更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网络所采用的协议:TCP/IP协议存在先天的设计缺陷,对于在上面传输的信息毫无安全性可言,根本不能满足网络安全要求。 仅凭技术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的,更应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待网络安全问题,风险评估在这项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 2 网络安全与风险评估概述 2.1网络安全概念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2]。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XX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不可抵赖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技术方面主要侧重于防X外部非法用户的攻击,管理方面则侧重于内部人为因素的管理。 2.2网络面临的威胁及对策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文献作业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xxx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 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把握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和合理功能区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加之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了城市局部地区人口拥挤就业人口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因此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政策、 正文: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 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① 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②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③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④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 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 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杨云彦、陈金永, 蔡建明指出自1960~1980 年代大多数迁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而改革开放后, 人们迁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体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变成由西向东。王桂新利用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Liang and White 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 以上, 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 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的政策变化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一些学者建议将人口迁移纳入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杨云彦,张再生等均认为户口体系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障碍之一, 户口体系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户口体系必须彻底改革或者彻底废除。曹景椿认为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迁移与流动,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人口迁移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概念的定义与统计口径问题。目前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口径仍未统一。如我国不同地区户籍统计中人口迁移的统计口径不一, 有的地区采用半年, 户口迁出原地半年以上的为迁移人口, 有的地区则采用一年。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 西方学界研究农村建设问题,最早源于19世纪40年代科尔等学者研究农村聚落的景观形态,即农民的住宅研究。进入20世纪以后,法国学者阿·德芒戎在《法国德农村住宅》的文中对法国农村居住形式与农业职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他提出以农业职能来确定和划分农村住宅类型,随后他又在《法国农村聚落类型》一文中,首次对农村聚落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村落形成与自然、社会、人口、农业之间的关系。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引起广泛关注后,尤其在日本,在原有村落共同体被破坏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从而使得农村共同体的活力变得脆弱,如何重建有活力的农村成为了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研究点。在1994年,日本学者祖田修和大原兴太郎通过分析日本现代农村后揭示了因人口的过疏而弱化了农村共同体。他们指出,以前的农村自然管理体系的丧失招致了众多问题的发生,尽管近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还是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他们认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综合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及生活的价值,要更加重视农村居民的相互交流,满足农村居民的诸多诉求,尤其是社会与文化方面。2传统农业社会的村落主要还是零散特征为主。到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工业产业的逐渐发达,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乡村集聚的趋势不断发展,以下国家为主要代表: 1.美国的郊区新村化 美国的新村建设主要还是以郊区为依托开始的。在二战以后,由于私人交通工具的发达和普及,美国郊区出现了低密度、空间上无计划地扩张,由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和污染、空间浪费、地价和房租上涨、基础设施超负荷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开始在郊区规划了新社区或新村。其特点是土地混合利用、布局紧凑。 2.英国农村中心村 随着英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英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口减少,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随后,由干大都市郊区化的迅速发展,周边的许多乡村人口又急剧增加,因此乡村地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对乡村地区进行大规模规划,以促进其繁荣。 1(法)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 2王鹏飞等.近年国外有关可持续农村体系发展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5(9):166一167.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人口问题历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管是在整个世界的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上,乃至局部区域层面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人口问题。尤其是人类进入20世纪的100年期间,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更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迅猛,人口倍增的时间一再缩短。可持续发展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宗旨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改变我国当前以高能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一直是我国政府人口政策的首要目标。随着人口系统、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我国现有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亟待调整。而基于人口安全的视角来研究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具体表现。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早在几百年前,世界各国的学者便根据当时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从不同角度上探讨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人口悲观论 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了重要著作《人口原理》,他认为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即“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呈算术级数增长”。人口与食物和生活资料相比必然呈现相对过剩,引起粮食的不足和社会贫困的发生,最终引发战争和疾病等社会危机。由于战争和疾病的发生,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之间被动恢复到平衡状态。因此,马尔萨斯提倡通过晚婚、节育和禁欲等主动的人口控制手段来抑制人口的增长。马尔萨斯的理论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色彩,是人口悲观论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1956年,美国学者赫茨勒(Hertzler)在其著作《世界人口危机》中认为,由于人口因素而引发的风险可能对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现如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对网络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整个社会现在已经广泛关注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促使网络系统的安全,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有较好的网络体验。本篇*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促使网络安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

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

人口迁移教学案例

地理教学案例 --- 人口迁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中“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等实例,掌握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2.培养学生关注当地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均为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方法:实例讲解与分析、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过程 播放民歌《走西口》 师:同学们听出是什么歌了吗? 生:《走西口》。 师:前段时间电视上播出《走西口》,走西口实际上是反映的明末清初到新中国成立前, 山西一带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民不聊生,山西人外出谋生的真实写照。那么同学们知道走西口是去什么地方谋生了吗? 生1: 内蒙古。 生2:包头。 生3:河套一带。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正确,那么我们地理课本中,把山西人从山西到内蒙古包头、河套一带谋生,这种人口空间上的变动称作什么呢? 生1:人口变动。 生2:人口迁移。 师:这两个概念一样吗? 生1: 一样。 生2:不一样。 师:想要知道一样不一样,那么我们先来思考一下,怎么样就能够引起一个地方的人口变动了? 生1: 一个地方如果有婴儿出生或者有人去世。 生2: 一个地方的人口搬迁走了或者别的地方的人搬迁来了。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那么人口变动就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生1说的,我们把它称为人口自然增长(和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第二、人口机械增长(由人口迁移引起)。 但是生2说的不一定为人口迁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