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科技传播》

2018?5(下)

41

科技新闻传播

新闻媒体是传播新闻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发展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随着新闻行业的不断改革,新闻媒体需要正确了解自身的社会角色,恰当运用新闻舆论力量,对社会进行监督。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博得社会与大众的认同与信任,因此,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则显得尤为重要。

1 舆论监督概述

1)舆论监督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

民群众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对于社会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会进行讨论,并具备自己的观点。舆论就是要整合这些议论与想法,以传播的方式再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社会集合性。从广义上来看,大众的意见与想法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就可以称之为舆论。从狭义上来看,可以将新闻舆论称之为舆论,因为实现舆论主要传播的方式就是新闻媒体。新闻媒体传达着人民的想法与意见,代表着人民的利益,由此形成的舆论,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就有了舆论监督。

2)舆论监督特点。第一,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新闻媒体代表着大众的意志与想法,任何一位公民都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机关和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批评。媒体与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实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由于舆论监督的内容包含许多方面,因此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其广泛性。第二,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舆论监督的许多细节都要面对公众,尤其是经过新闻媒体报道的人和事件,将会以广泛的传播方式被千万人知晓,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性质,就会产生相应的舆论,并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中。在公开的监督之下,被报导的人和事件将无处躲藏,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与讨论。第三,舆论监督具有及时性。当媒体与数字网络等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时,就意味着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许多事件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并迅速形成舆

论,使得舆论监督及时性更强。第四,舆论监督具有灵活性。舆论监督不同于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其监督方式可以不拘一格,监督范围比较广泛,免去许多中间环节,提高监督的效率。舆论监督并不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线性监督方式,而是以相反的方式开展监督,因此会更加灵活。

2 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不足

1)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目前在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上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具体来讲,有许多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人员认为,新闻报道就是要侧重正面宣传,歌功颂德,如果披露真相就可能会削弱正能量的传播,是社会中存在着消极的情绪,因此舆论监督就是助长不良风气的直接途径。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不仅会缩小新闻传播的范围,还会使许多批评性报道与揭露真相的新闻越来越少。实际上,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反而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的增长,削弱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有许多官方机构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而是以维护稳定为由,掩盖事实的真相。长此以往,就会使得新闻舆论监督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没有起到充分监督的效果。

2)地方保护主义动机强烈。对于一些重要的机构和单位而言,新闻舆论监督,往往会因地方保护主义动机十分强烈,而丧失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如果该机构或单位因某种错误需要被媒体曝光,当记者就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采访时,相关人员并不配合,或者谎报情况,甚至干脆刁难记者,禁止记者继续采访。如果干扰采访失败,还可能会采取其他方法阻止新闻报道,拒绝披露真相。如果新闻报道得以顺利刊出和传播,即使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有关机构和单位会失口否认,不承认错误,不思悔改,甚至对错误进行掩饰和辩解。这种强烈的地方保护主义动机,不仅违背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也剥夺了公众的知情权,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开展十分不利。

3)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目前中国的新闻媒

作者简介:郭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郭 野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 要 随着新闻行业的蓬勃发展,新闻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应用舆论监督工作则成为广大新闻媒体人员和政

府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课题。文章主要对舆论监督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1-0041-02

DOI:10.16607/https://www.docsj.com/doc/732035528.html,ki.1674-6708.2018.10.025

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功能浅析

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功能浅析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推陈出新,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与挑战。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自己意见的主要途径,它的监督功能正在逐渐得以彰显。文章通过对新媒体的研究,揭示了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功能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0-0029-01 舆论监督通常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以新闻为媒介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解释并促使其尽快解决的一 种舆论监督。它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众渐渐在舆论监督中产生了话语权,这种变化引发了对新媒体时代监督功能的思考。 1 舆论监督 1.1 舆论 舆论是大多数人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一社会现象或者社 会事件公开表达意见的集合。舆论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息息相关。舆论可以发挥相应的政治作用。 1.2 监督

监督即监视、监察,它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监督大多都将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当成后盾。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强效性、随意性以及广泛性。 1.3 舆论监督的定义 舆论监督是在保持了舆论与监督两者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意义的良性贯通融合。舆论监督是指将民众的意见集结成一种舆论,然后对舆论中的现象或者事件进行监督,进而促使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民众既是舆论的发起者,也是监督的执行者,因此可以将舆论监督看成是民众监督[1]。 2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功能研究 2.1 新媒体的研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 在1967年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这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介与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来对新媒体进 行界定。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某些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1)类型变化。新媒体的类型主要包括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两种。手机媒体是将手机当成信息收集与展示的工具,完成信息传播过程的媒体。随着手机传播功能的发展,手机媒体渐渐成为新媒体中的第五媒体;而网络媒体则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对信息进行交流和传播的系统。网络媒体被称

新闻舆论监督的特性

㈠新闻舆论监督的特性 ⒈监督形式的公开性。新闻舆论监督使舆论以新闻的形式进行传播,面向社会公众,以公开报道方式,表达公众意愿,反映与公众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因而能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参与。 ⒉监督范围的广泛性。舆论监督将整个社会纳入自己的监督视野,其监督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组织和个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监督客体包括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涉及公共事物和公众利益的组织和个人,以及一切违背公众利益和权力行为和社会行为,都属于监督的范围。 ⒊监督效应的间接性。新闻舆论监督属于“柔性监督”,它是以公开披露方式提供事实依据,其本身不具有强制力。它的监督效应体现为公众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约束监督对象的行为或者在舆论监督的基础上,通过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等“刚性监督”形式,制约监督对象的行为。 ⒋新闻舆论的客观性。新闻媒体不是空发议论的舆论机器,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托于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新闻舆论应该能够超越一般社会个体或组织的立场和视野,以比较客观的、理性的立场报道和审视社会事务。在表达公众意见方面,他们更多地体现了思辨优势,经过对大量进入舆论意见信息的“筛选”与“过滤”,去掉了渣滓提高了纯度。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引导性和前瞻性,更加受到民众的期待和信任。 一、中国新闻舆论的现状 “舆论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文件确认的概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均有这个概念。从党的工作角度,舆论监督被视为一种对党政权力组织的公开的监督形式。 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成1形的一种客观效果。这种监督是一种自在的、无形的精神性力量,监督渠道多样,意见表达包括赞扬、批评两个方面。 在我国,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与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较大差别,它指的实际上是“传媒监督”,因为大众传播媒介通常被视为“舆论界”。“舆论监督”成了“传媒监督”,在此有必要强调的

【开题报告】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及完善途径研究

开题报告 行政管理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及完善途径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选题依据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评价,对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言行进行监督。其本质是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媒体参与党和政府的公共事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缺少专业的把关人员,缺少理性的规范,网络舆论的产生更多地呈现出自由随性的特点,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宽容有余而严谨不足,自由有余而规范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网络舆论监督应有的严肃性,使其陷入非正义非道德的伦理困境。从实践层面看,由于地方行政干预过多,导致网络环境差,丧失监督职能,网络监督无法可依、监督效力不足,因此,改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选题的意义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让民意得到真实和充分的表达,人民能够间接地广泛参与管理国家政府事务,人民民主专政得到更加好地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网络监督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网络监督的特点决定了网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表达意志,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自己的民主权利。其次,网络新媒体为人民群众了解国家事务和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了简单、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推动信息公开和透明,更能激发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能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第三,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可以加快政府机关传统的监管制度改革创新。通过网络加强对干部作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监督,促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 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1998年5月,因印尼排华动乱而引起了网上“黄丝带运动”是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随后的我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成就了人民网后来的“强国论坛”,并且促使众多类别的论坛群组初具规模。第二阶段网络舆论监督的逐步发展。自2001年开始,随着我国网络新闻事业逐渐走向成

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几点思考 【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监督形式,舆论监督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日益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但也存在着错位、越位、失位、失度等现象和问题,面临着监督难的困境。本文从正确认识舆论监督入手,分析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法制建设、创新舆论监督的运行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负面报道正面宣传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监督形式,舆论监督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热情支持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错位、越位、失语、失度等现象和问题。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要在正确认识舆论监督的基础上,加强法制化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创新,多方合作形成监督合力,凸现舆论监督的整体威力。 一、正确认识舆论监督 1.舆论监督不等于负面报道。一段时期以来,个别人头脑中把“舆论监督”同“负面报道”画上等号,一听到有媒体来开展舆论监督,就“如临大敌”,不愿意也不敢正确面

对、坦然接待。其实把揭露问题、帮助改进工作的舆论监督简单地视作负面报道,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是为了督促落实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帮助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而负面报道,只是为了揭露问题而揭露,并不关心问题能否解决、怎样解决,多是为了吸引眼球、引起关注,甚至不惜夸大其词、罔顾事实,更有甚者,是想抹黑党和政府,抹黑社会,以至于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伤害更多群体的权益。 我们首先应当正确区分舆论监督和负面报道,开展积极向上、富有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抛弃消极的、破坏性的负面报道。 2.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舆论监督曝光问题重在批评,而正面宣传报道成绩重在表扬,二者看似对立,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议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舆论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二者都要体现一个目的,就是团结稳定鼓劲,都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工作

新媒体舆论监督研究报告

新媒体舆论监督研究报告

摘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还有公民话语权意识的觉醒,今天的社会舆论监督平台上活跃着这样一批人,他们运用以计算机处理技术作为基础的新媒体,通过其特点与功能造就的全新的可能性采取一系列媒体监督活动,来实现自身社会舆论监督的基本权利,进而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规则与结构形态。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这些人被称为“行动者”,而决定和制约今天行动者们舆论监督特点与方式的最直接因素,正是新媒体的媒介形态与功能特点。 新媒体舆论监督有“准、快、灵”的特点,有助于疏导社会负面情绪、有助于促进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的形成、有助于有效地监督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民主。但其自身与生俱来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在以下三方面加强对其监管:加强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与引导能力、完善对新媒体舆论监督的法律和规则、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体系,规范网民言行加强对网民的网络素养教育、诚信与公德教育,形成网络道德公约。 关键词: 新媒体;舆论监督;网络民意参政;行动者话语权;

目录 摘要 (1) 目录 (3) 前言 (4) 一、新媒体以及舆论监督的概念 (5) 二、新媒体舆论监督特点与功能 (6) (一)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特点 (6) (二)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8) 三、新媒体舆论监督自身的局限 (9) (一)新媒体的局限性 (9) (二)监督者的局限性 (11) 四、新媒体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2) ( 一) 完善对新媒体舆论监督的法律和规则 (13) ( 二) 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并形成网络道德公约 (13) 结语 (14)

前言 由于媒体功能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越来越的的软领域开始到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的改变,其中最富有鲜明特征的就是新媒体条件下的舆论监督领域; 社会的现代化绝对不应该仅停留在经济建设领域,而应该是相对应的货真价实的实现言论的现代化、媒介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在这其中,言论的现代化是舆论监督通畅运行的表现形式,媒介的现代化是社会民主法制建设道路上的技术支持,至于人的现代化,则真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和基本内涵。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观逐渐开始经历到以微博为明线,公民话语权意识觉醒为暗线索的一系列新媒体带来的变革,这其中涉及社会,触碰到体制,探底社会上交相错杂的许多条明线暗线,更关乎社会上每个人的生活。 具有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的行动者们的属性与特点。与之前的“党八股”不同,新媒体平台上所使用的这种网络语言“更接地气,更聚民气,更解怨气,因此也就必然会更有人气”。 新媒体平台上面的语言来自于不同阶层的多元结构和雅俗共赏的平民化色彩;其次是舆论诉求出发点的纵横交错与涉及监督范围的无界定性;行动者们往往并不单纯是社会运行权力的监督者,还有可能在客观方面作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权利运行与决策的参与者; 总的来说,要想真正把新媒体监督的功效发挥到最好,不仅要求行动者们"慧眼识珠",能够从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中去伪存真,更离不开制度与法律的完善来规范新媒体的监督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既要监督主体把权利"做到位",又要监管部门将制度落实到位,用法律为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守好门"。

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及其责任

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及其责任 【摘要】新闻媒介是舆论监督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主体,新闻媒介在舆论监督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具有采访权、知情权、公开报道权、监督权和批评权、人格权等权利。当然其同样也负有相应的责任。笔者认为,只有当权利与义务平衡才能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也只有将舆论监督纳入法治化轨道,才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新闻媒介舆论监督权利责任法制化

On the right of the news media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public opinion Summary:The media is essential in the public opin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opinion of the med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king. It has the right to interview, right, right of publicity, supervision and criticism, personality rights and other rights. Of course it also has a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In my view, only when the 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order to play the role of media supervision, and only the public opinion into the orbit of rule of law, will contribute to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mass media supervision rights liability legal system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提要]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目前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对其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探讨完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措施,借以推动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舆论监督 随着新闻改革的蓬勃发展,我国新闻媒体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日趋清晰和自觉,其显著标志之一便是新闻媒体在运用新闻舆论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方面有了更大的作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飞速发展是我国新闻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新闻媒体赢得党和人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信任的根本原因。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及特征 舆论是指通过传播再现社会集合意识的、具有权威性或影响力的人民大众对事物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舆论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众人的议论、意见。在当代社会,新闻媒体是能产生广泛影响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人们往往把新闻舆论简称为舆论,也就是狭义的舆论,亦即本文所称的舆论。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批评,通过新闻媒体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受到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考虑,这就是舆论监督。现代民主政治国家都很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软监督,具有如下特点: 1、广泛性。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实施主体是媒体和媒体工作人员,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代表和反映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志和主张。任何公民,不分党派、宗教、信仰、职业、年龄、性别,都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提出批评和建议,行使他的监督权。舆论监督的内容也不是特定的,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 2、公开性。媒体每天与千万人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这种监督的议程、立场、对立观点和所有细节都是公开的,相关的人与事一经报道披露,就处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法掩饰和逃避。舆论监督虽然没有硬性的强制力,却有软性的影响力,可以直达人的心灵,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3、及时性。现代媒体的出版周期日益缩短,电子媒体几乎全天不间断播出,几小时前甚至几分钟前发生的事很快就能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引起人们的关注,形成一种社会舆论。而其他的监督形式则一般要经过一整套的既定程序,费时较长。 4、灵活性。无论是司法监督还是行政监督,采取的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督方式,遵循分级管理固然有组织严密、力量强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监督范围小、中间环节多的弱点,而舆论监督与这种自上而下的线性监督方式不同,

新闻及媒体危机应对方法

新闻及媒体危机应对方法 一、认真梳理风险点,抓好风险源管理,按国家及集团相关要求做好整改 (一)建议密切关注国家政治导向及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保持政治敏感性; (二)重点关注本单位员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四风建设方面的行为,加强规范管理、施工安全和市场营销领域风险源管控;(三)加强内部矛盾协调和疏导。 二、做好辅助管理 (一)加强办公场所、工地安保和出入管理,防止陌生人员进入;(二)工地等场所可安排来访接待人员,面对陌生来访者要礼貌尊重,让其出示证件,问清来访事由后汇报相关负责人; (三)对于陌生人员提出的与企业有关的一切问题要委婉拒绝;(四)加强单位内部资料管理,防止资料泄密成为媒体炒作的素材;(五)加强舆情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处理。备注:暗访者的一般特征——比普通人问得更仔细、问法更巧妙,问题较多;关注企业执行“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四风整治”方面的信息,对企业领导或业务比较关注;可能带有明显的北方口音;可能会用手机拍照;通常会携带录音、录像等隐蔽性器材,注意观察其随身携带的物品。 三、关于接受采访的指引 (一)加强敏感性,密切留意,切忌与采访人员发生冲突,树立敬畏纪检和舆论的观念,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危机意识,依法、认真、规范、文明地开展工作; (二)尊重纪检人员的监督权和记者的采访权,切忌粗暴拒绝而激发矛盾,引发负面效应; (三)接待采访人员要文明礼貌,首先查验对方职业证件,沉着冷静对待,积极巧妙处理对方提问,做到既配合对方工作又维护企业利益,做到严守单位机密;

(四)各单位工作人员如发现采访人员应做好跟进,并马上告知单位领导,同时迅速与上级单位办公室取得联系,由办公室人员负责与采访人员沟通; (五)如果媒体出现负面报道,损害集团公司及各单位的形象,应按照“汇源通公司新闻媒体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的办法处理;(六)对于假冒记者或者违反国家保密工作规定的采访人员,从事暗访、秘拍、秘录活动的,要坚决予以制止;各单位的整个操作过程要文明规范,不可采取极端手段。 四、关于应答采访提问的措施 (一)未经单位领导授权,所有工作人员不得接受采访。如遇采访,要认真对待,统一口径,慎重回答,不得随意推诿,敷衍了事,要善于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媒体采访机会,宣传企业正面信息。同时在第一时间请示单位领导,听从领导安排。 (二)被问及敏感问题时,要严守口径,不要发挥。被问及非单位/部门业务范围内的问题时,应礼貌委婉地予以回绝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三)被问及刁钻、敌意或有圈套的问题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干扰,要懂得适当回避与拖延,以换取主动时间。如对方是电话采访,请对方留下联系方式,核实信息后再予以回复。 (四)如果对方是当面采访,可以工作忙为由,寻机向领导汇报,统一口径后再回答。 (五)面对假设性问题,坚决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以免落入话语圈套,建议不要正面回答,可以说“对不起,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不能准确回答。” (六)对于自己不知道或不太清楚的问题最好不要回答,可以采用这些口径:“对不起,对这个问题,请容许我深入了解详情后再回复您。”或者“对不起,对这个问题,请容许我请专业人士稍后回答您。”同时立即知会相关人员,以便保持一致口径。 (七)对于没有提到或不了解的情况,不要主动提及。不要让采访人员牵制思维,如发现对方有误导言论或对公司不利、不正确的消息时,要立即礼貌并客观地予以纠正。

舆论监督的功能

舆论监督的功能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表达具有社会普遍性的意见, 对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决策及行为, 以及社会上有悖于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实行的某种制约。 由于它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披露深刻等特点, 所以能迅速聚焦人们的眼球, 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引起政府的关注,促进矛盾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以及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惩处。从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来看, 像湖南嘉禾强制拆迁事件、安徽阜阳假奶粉案、广州孙志刚事件、沈阳黑帮头目刘涌案、山西黑砖窑事件等, 事件真相的披露及对有关人员的处理, 无不显示出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 舆论监督是“无处不在的眼睛”, 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强制的力量”。向权力挑战是新闻舆论的天性, 公众的舆论监督是贪官污吏的天敌。当前, 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各种舆论监督的工作力度, 民主政治的空前发展也为舆论监督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而要搞好新闻舆论监督, 必须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以充分发挥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功效。 从积极作用看, 新闻舆论监督有如下功能: 一是宣传引导功能。新闻媒介具有反映舆论、表达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引导舆论, 是现代新闻媒体的最主要任务, 它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能引领整个社会的舆论方向。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 深刻揭示了新闻舆论在新时期的功能和作用。新闻媒体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多、社会影响广等特点, 对社会起着一种“了望哨”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对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 讴歌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是舆论导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是规范强制功能。新闻舆论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世, 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 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 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 在通常情况下, 即使人们对违反规范的行为有所知晓, 也不会发生有组织的社会制裁行动。但当大众传媒将问题公开化以后, 情况就不同了, 一般公众就会感受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 积极加入到舆论制裁的行列中去。 三是协调整合功能。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中介, 旨在于政府、社会和受众间建立起一个纽带, 通过这一纽带起到整合信息、沟通意见和协调的作用, 疏导社会关系的功能。舆论监督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曝光, 一方面大快人心, 一方面又易于使受众产生对国家与社会的不满情绪与不信任感。这时, 新闻传媒须引导受众正确看待社会不良现象, 化解受众对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心理, 疏导社会关系, 从而实现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动态的平衡。否则,受众的偏激情绪就会暴涨。在看到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功能的同时, 也应认清其局限性和负面作用: 一是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权利监督”而非“权力监督”。“权利监督”是对被监督对象的违规行为仅仅是“在口头上加以责备”, 其本身并不具有“在行动上加以纠正”的功能和作用; 而作为组织行为的“权力监督”, 对于被监督对象的违规行为, 不仅停留在“在口头上责备”, 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在行动上加以纠正”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讲, 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一种附属于行政权力的“软监督”, 其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对政府部门的间接介入和干预, 究竟能起多大效用, 最终要取决于各种权力间的较量与妥协。也就是说,只有权力机构高度重视和配合, 舆论监督的威力和作用才能被放大和凸显, 否则,一边雷声大、一边不理不睬或闻过则怒,这时, 舆论监督不但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反而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甚至遭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报复。 二是新闻舆论监督异地化现象造成“灯下黑”, 影响了当地媒体的公信力。为了降低舆论监督风险, 近年来, 舆论监督异地化现象比较严重, 上级媒体监督下级, 本地媒体通过文章转载和刊发评论监督外地, 但本地媒体对本地的舆论监督常常处于“失语”的状态。即便是监督, 也是“柿子专拣软的捏”。这种舆论监督的惧内既浪费了媒介资源, 也降低了群众对当地媒体的信任度。 三是新闻舆论监督长期处于作用有限的状态, 将会对受众起到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一些新闻媒体满足于“打苍蝇不打老虎”、满足于“在口头上加以责备”, 说说而已, 没有后续报道,

切实发挥媒体引导能力 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切实发挥媒体引导能力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冯淑珍(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 【摘要】网络媒体发展到今天,由于它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以往在传统新闻传媒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的展现,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便可无所不言,畅所欲言。也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削弱了网上言论发表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许多虚假信息,负面舆论肆意传播,因此如何因势利导,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严肃的课题和挑战。 【关键词】媒体引导网络舆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11-013-02 一、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的现状 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论是指民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逐渐在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无可争议地获得了自身的地位,其影响已全面而深刻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式。 网友言论之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无法忽视的地步。以往只有权势阶层和知识精英拥有话语权,而网络则使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某种话语权。 但是,尽管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网民有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可这类网络言论是由网友自由随意发言、目的性不强、主题分散、导向不明,而且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社会舆论分散、网络色情问题、隐私披露、谣言增多导致妖言惑众、偏激和非理性、谩骂与攻击、群体的盲从与冲动、国外文化入侵等问题相继出现。 二、信息时代网络舆论呈现的特点 1.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 网络传播的社会舆情基本上可当下生成、当下传播,具有相当的即时性,传播速度也相当迅疾,这是传统舆情传播不可比拟的。网络等新兴媒体作为一种自发性的意见表达形式,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出去形成舆论强势,满足公众"知情"和"表达"的诉求,使其迅速形成一种新型公共领域。公众可通过网络就普遍关心的问题发表言论、交流讨论,形成公共舆论,并以此对公共事务进行干预。 2.网络舆论传播范围广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科技传播》 2018?5(下) 41 科技新闻传播 新闻媒体是传播新闻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发展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随着新闻行业的不断改革,新闻媒体需要正确了解自身的社会角色,恰当运用新闻舆论力量,对社会进行监督。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博得社会与大众的认同与信任,因此,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则显得尤为重要。 1 舆论监督概述 1)舆论监督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 民群众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对于社会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会进行讨论,并具备自己的观点。舆论就是要整合这些议论与想法,以传播的方式再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社会集合性。从广义上来看,大众的意见与想法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就可以称之为舆论。从狭义上来看,可以将新闻舆论称之为舆论,因为实现舆论主要传播的方式就是新闻媒体。新闻媒体传达着人民的想法与意见,代表着人民的利益,由此形成的舆论,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就有了舆论监督。 2)舆论监督特点。第一,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新闻媒体代表着大众的意志与想法,任何一位公民都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机关和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批评。媒体与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实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由于舆论监督的内容包含许多方面,因此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其广泛性。第二,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舆论监督的许多细节都要面对公众,尤其是经过新闻媒体报道的人和事件,将会以广泛的传播方式被千万人知晓,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性质,就会产生相应的舆论,并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中。在公开的监督之下,被报导的人和事件将无处躲藏,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与讨论。第三,舆论监督具有及时性。当媒体与数字网络等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时,就意味着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许多事件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并迅速形成舆 论,使得舆论监督及时性更强。第四,舆论监督具有灵活性。舆论监督不同于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其监督方式可以不拘一格,监督范围比较广泛,免去许多中间环节,提高监督的效率。舆论监督并不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线性监督方式,而是以相反的方式开展监督,因此会更加灵活。 2 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不足 1)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目前在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上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具体来讲,有许多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人员认为,新闻报道就是要侧重正面宣传,歌功颂德,如果披露真相就可能会削弱正能量的传播,是社会中存在着消极的情绪,因此舆论监督就是助长不良风气的直接途径。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不仅会缩小新闻传播的范围,还会使许多批评性报道与揭露真相的新闻越来越少。实际上,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反而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的增长,削弱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有许多官方机构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而是以维护稳定为由,掩盖事实的真相。长此以往,就会使得新闻舆论监督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没有起到充分监督的效果。 2)地方保护主义动机强烈。对于一些重要的机构和单位而言,新闻舆论监督,往往会因地方保护主义动机十分强烈,而丧失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如果该机构或单位因某种错误需要被媒体曝光,当记者就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采访时,相关人员并不配合,或者谎报情况,甚至干脆刁难记者,禁止记者继续采访。如果干扰采访失败,还可能会采取其他方法阻止新闻报道,拒绝披露真相。如果新闻报道得以顺利刊出和传播,即使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有关机构和单位会失口否认,不承认错误,不思悔改,甚至对错误进行掩饰和辩解。这种强烈的地方保护主义动机,不仅违背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也剥夺了公众的知情权,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开展十分不利。 3)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目前中国的新闻媒 作者简介:郭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 郭 野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 要 随着新闻行业的蓬勃发展,新闻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应用舆论监督工作则成为广大新闻媒体人员和政 府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课题。文章主要对舆论监督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1-0041-02 DOI:10.16607/https://www.docsj.com/doc/732035528.html,ki.1674-6708.2018.10.025

舆论监督研究

舆论监督研究 内容摘要 摘要: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六大监督体系(即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和行政、司法、民主、舆论监督)中最特殊的一种监督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主体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闻传媒自身代表公众舆论对社会实行监督;另一种是公众借助新闻传媒对社会实行监督。它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而最近国家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加大了力度,这也是涉及舆论监督问题。 关键词:舆论监督网络监督问题对策

Research on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Synopsis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social supervision as our party and country six supervision system (i.e. the inner-party supervision, NPC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ve, judicial, democracy,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of the most special of a form of supervision,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supervision usually has two cases, one is the news media itself represents the public opinion to supervise the society; Another is the public's use of the media to supervise society. It is the news media USES the unique power of public opinion, help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government affairs, social affairs and all involved in the affairs of public interest, and promote its oper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rule of public social life's a kind of social behavior. However, recently, the state has intensified the governance of online rumors, which is also concerned with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Key words: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Network supervision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突发新闻媒体危机事件处理预案

突发新闻媒体危机事件处理预案 1.总则 1.1高效有序地做好本院突发新闻媒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舆论损害,畅通医院与社会以及公众沟通渠道,引导舆论导向,化解医院风险,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特制订突发新闻媒体危机事件处理预案 1.2 适用于本院突发新闻媒体事件或对医院系统发生负面报道事件的新闻应急处置工作 1.3成立医院突发新闻媒体危机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做到责任分工,有序开展工作 2.0职责 2.1总经理: 2.1.1为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危机事件中的管理者,决策者 2.1.2审核处置方案 2.1.3审核应对新闻媒体采访的发言 2.1.4指定医院方面对新闻媒体采访的发言人 2.2院长 2.3.1为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院方面对新闻媒体采访的发言人 2.3.2参与制定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案 2.3.3负责对危机事件处理的后勤保障、设备物质供应工作及现场保卫工作 2.3院办主任 2.3.1负责接待、安排新闻媒体的记者 2.3.2参与制定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案 2.3.3拟写针对新闻媒体采访的发言稿 2.3.4负责组织实施医院对危机的处理方案、协调、调动、指挥医院各有关部门人员 2.3.5做好现场影像、声音、文字的记录、取证工作 2.4保卫科科长 2.4.1做好现场的保卫工作,严防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2.4.2与110保持联系,必要时取得公安的支持 2.5医务部主任、护理部主任

2.5.1参与制定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案 2.5.2具体负责本次医患纠纷引起的新闻媒体危机事件的医疗护理中院方有利、不利的证据收集工作,并弥补、合理解释院方责任。 3.0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前做好新闻处置相关准备,控制报道,引导舆论 3.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医院分级负责的新闻处置应急管理体制 3.3积极应对,快速反应,主动控制对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及时处理各有关单位的询问 3.4实事求是,严谨细致,全院一个声音对外,措辞客观、准确、严谨,无漏洞 4.0预防与预警 4.1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医院各级责任人通过舆情分析了解所管范围内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信息,并将信息向应急办公室报告, 应急办公室对媒体报道医院系统的娱舆情进行跟踪监测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预警建议,要求相关部门处置 5.0危机事件处理的基本方案 5.1危机发生前: 5.1.1对医患纠纷可能升级为新闻媒体采访时,责任科室负责人要立即报告医院领导, 5.1.2院领导小组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同时制定专人负责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协调、沟通,将可能发生的危机控制 5.1.3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处理预案,并上报董事长 5.1.4医疗部门要深入责任科室,了解危机原因,制订对策,为院发言人找寻医学理论依据。并第一时间查看、修正医疗文书 5.2危机发生中 5.2.1导医发现疑似记者身份的人,出现在医院门口时,第一时间上前礼貌询问,同时另一个导医要迅速电话报告院领导, 5.2.2保安协助导医,请记者带入院会议室休息,并主动向记者索要名片,此间不能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 5.2.3院办公室主任审阅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有效证件及单位介绍信,了解他们的工作意图和工作的范围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开展舆论监督是每个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大众对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之处,从而出现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基本原则; 一、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与方向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礼仪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1]。 舆论监督的产生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做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在世界媒体峰会致辞中曾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媒体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位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鼓励与期许,为我们未来更好地开展新闻监督指明了方向。 二、媒体舆论监督优势与现状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业绩。从最初的小心谨慎到今天的锋芒毕露;从最初的屈指可数到今日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监督特点看,舆论监督具有几大优势。一是具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力;二是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力;三是具有多样表现形式;四是涉及面广,关系到受众的点滴生活。从监督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工作配合党内监督、组织监督、制度监督和民主监督,在形成监督合力和实效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对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在运行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的地方,从而发生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甚至存在着损害公民、单位的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舆论监督研究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舆论监督研究 公共危机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社会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危机发生的突然性越高,政府应越重视大众舆论监督在危机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它不仅能推进政府顺利解决事件,有利于防范新的突发事件的再 次发生,更能帮助政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传媒从业者所肩负的责任、危机管理法则和处理方式的基础上,笔者研究政府如何通过改进管理的方法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最大限度地保持报道事实评论事实的立场,并提出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对媒体的舆论监督进行规范化管理。本文梳理和分析了舆论监督和政府危机管理概念的主要内涵,从公共危机发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在政府 危机管理中现阶段舆论监督的现状,以实例阐述了政府危机管理中某些具争议的做法。 研究发现除了在管理方面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对媒体介入的观念和应对手法 上还有不足,而媒体在自身的高速发展和自我监管等方面也需进一步完善和建设。本文有针对性提出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危机管理中保持媒体生命力的前提下 规范地进行舆论监督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预警、社会动员等引导机制、强化媒体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的应对能力等方面。论文的特色在于客观科学的分析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危机管理中,舆论监督的规范化所起到的正反面作用,将规范的舆论监督对策与措施进行系统的梳理,既有感 性的事实论述,又有理性的专业分析,并提出改变以往政府自上而下单方向的管 理办法,适度平衡、考虑媒体行业的利益,建设完善的法治管理理念,加强已有的媒体行业协会对自身业内人员方面的培养、监管,精兵简政,能把资源用在解决公共危机事件上,以此来进一步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处置能力。

舆论监督的案例分析

舆论监督的案例分析 从舆论监督分析“老酸奶”事件 新闻简介:2012年4月9日上午11时,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发微博称:“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朱文强也在微博上爆料:其实这才是今年3?15晚会的重头,可惜片子没播。媒体人微博网名“落魄书生周筱赟”对此称:“不用这么神秘兮兮啦。所谓老酸奶,就是更加浓稠,其实是大量添加工业明胶。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之类做出来的。果冻更是如此。这本该是常识。”两条微博很快被转发十余万次。很多网友将质疑的焦点指向这些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明胶,怀疑有黑心商户使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而工业明胶正是用破烂皮革等垃圾“熬”出来的。 分析:喝老酸奶=啃破皮鞋,经过微博的广泛转载。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微博平台的舆论监督曝光出食品安全事故。在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相继爆料,“尚品翡翠2011”表示,食用明胶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冰激凌、酸奶、软糖、奶糖、火腿肠、酱油等都有。食用和药用的明胶太少了,所以,很多是工业明胶来代替的。有人说吃三碗“橡皮筋”米粉,等于吃一个塑料袋。也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称:不少老酸奶和果冻是用工业明胶制造的,且称“打个比方说,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这一传言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而在此同时各个新闻媒体 也相继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而有关部门也对事件报以高度重视的态度,事实真相最后在各个方面的帮助下逐渐浮出了水面。以上的事例证明了:网络传播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网络伴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深深渗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除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近年来,网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