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学校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建议稿.doc

学校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建议稿.doc

学校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建议稿.doc
学校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建议稿.doc

平江县学校文化建设(2013-2015) 三年

发展规划

(建议稿)

学校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深厚土壤,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平江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平教发[2012]2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县学校文化建设进程,力促我县教育高品位和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学校文化建设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学校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我县学校文化建设经过“2012—学校文化建设起步年”的研究和探索,通过探索尝试、规划先行、示范引领、分类推进四个阶段,打造了6所县级示范校和27所局务会联系校,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成绩有:

1、确立了“规划先行、示范引领、分类推进、长期坚持”的县域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方针。

2、6所县级示范校和27所局务会联系校理念文化系统基本确立。这些学校根据本校地域环境、历史传承、办学积淀、学校发展优势以及时代特征等因素,结合现代教育思想,经过反复论证实践,确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理念系统。尤其是核心理念的确定,使大多数校长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

3、环境文化建设成果显著。6所县级示范校和27所局务会联系校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方面达到了形式与内容、教育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核心理念在环境文化中得到凸显,文化感染力明显增强。

4、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管理逐步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并为学校由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5、部分学校的文化元素正逐步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的精神面貌正悄然发生变化。

客观分析我县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的学校主题文化还不明确,学校办学理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讨论证;二是多数学校在理念生根、文化落地方面还未起步,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工作明显脱节;三是缺乏将核心理念要素分解并落实到各方面工作中的明确思路。

二、未来三年(2013-2015)我县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㈠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和十八大关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念生根、文化落地为着力点,以将主题文化要素分解并落实到德育工作、师德师风、课堂教学、校本课程、课外活动、制度建设、校园环境等七个方面为重点,全方位、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实现学

校管理由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实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文化呈现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态势,推动我县教育高品位和高质量发展。

㈡工作目标与要求

1、“2013年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年”。全面完成首轮学校文化建设三年规划的制订,完善学校理念体系,明确学校主题文化,进一步推进环境文化建设。

⑴全县所有学区和中小学(幼儿园)要在2013年6月底前完成第一个学校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的制订,并通过评审。确立自己的核心理念,明确主题文化,进一步凝炼、完善包括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学校愿景、核心精神、培养目标、师生誓词等在内的学校理念体系,确立以校徽为核心的学校标识。学校(园)理念体系达到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可行性的高度统一。其中师生誓词要在每年上期开学的第二周星期一升旗仪式、下期教师节庆祝活动中进行宣誓。

⑵部分学校(园)环境文化达到有内涵、有品位、有特色的目标。2012年度被认定的26所县级示范校创建基地继续完善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环境文化水平;2013年新增示范校创建基地及2013年为民办实事校(园)完成第一期环境文化建设;大面学校从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入手,全面推进学校环境整治活动,打造清洁校园。

⑶2013年重点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在今年创建的45所合格学校中遴选出12所县级校和12所学区重点支持的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创建校。各校申报后,县局再通过年终评估验收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⑷26所被认定为第一批“平江县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基地”的学校要制出5—10分钟的学校文化建设专题片,并在平江电视台等媒体播出,展示我县学校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的风貌,为我县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树立标杆。

⑸7所2012年局办联系合格校和5所2012年局办联系未完成环境建设任务的学校必须按要求完善环境文化布置,力争今年年底申报示范校创建基地。

2、“2014年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部分学校初步形成“文化管理”的学校管理模式,学校主题文化基本做到理念生根、文化落地。

⑴全县学校(园)的核心理念要素落实到学校德育、师德师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本课程、制度建设工作之中。

⑵60%的学校(园)在某一单项工作中有所突破,既能够凸显核心理念,又有显著成效。

⑶示范学校(园)在整体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围绕核心理念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让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并体现在师生行为方式上。

3、“2015年为学校文化建设展示年”。出现一批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的品牌学校。

⑴全县学校(园)在整体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40%以上的学校(园)环境文化达到有内涵、有品位、有特色的目标。

⑵30%的学校(园)核心理念要素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学校办学呈现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

⑶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打造一批在省、市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的文化品牌学校,其中省级品牌学校5所、市级品牌学校10所。

⑷组织“身边的好学校”评选活动,开展“三评”活动。

三、未来三年(2013-2015年)我县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㈠核心理念引领,推进德育文化建设

1、明确德育理念。要求各校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学校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工作理念,建立并逐步完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活动体系、评价体系。

2、确立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要有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分年级段目标,并形成完整的体系。

3、确立德育工作的内容体系。各校要围绕学校德育理念,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体,深入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

义荣辱观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校园文化建设、征文大赛、演讲诵读、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勤奋、积极向上,为实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加强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系列化德育主题教育内容。

4、构建德育文化活动体系。变道德灌输、行为控制为道德互动、活动体验,让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感悟、情景感受、实践明理、价值辨析、道德审美等,促进师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各校要按照“明确主题、营造氛围,活动推进、分层实施,展示交流、评比推动,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原则,有效整合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的教育因素,紧密结合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每月一主题德育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全体师生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视频,给师生以心灵震撼,达到传播“善孝”文化、增强道德教化正能量的目的。

㈡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思路,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1、积极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使教师既安身又安心。

2、构建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文化活动体系。围绕师德师风建设,设计组织有创意、有实效的教师读书活动、教职工文娱活动、干群谈心活动、师生谈心活动、家访活动、教师宣誓活动等。

3、构建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平台和多样化的教师激

励平台。

4、营造干群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民主、平等、和谐、向上的关系,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教职工自觉行为,提高教职工精神幸福指数。

㈢打造高效课堂,推进课堂文化建设

1、着力渗透学科思想。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传播文化的过程。要求各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广大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并要求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和规律,提炼和挖掘学科思想。通过学科思想的渗透,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信仰、审美等文化素养。

2、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自主探究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推进课堂文化建设必须认真落实新课改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注重学生高效率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有机融入学校核心理念。课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和关键环节,打造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课堂,是课堂文化建设的宗旨和目的。要求各校将学校核心理念相关要素有机融入高效课堂,让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征的课堂文化。

4、构建有校本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名师培养、教师帮扶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校本培训的途径、方法和措施,为名师培养对象和帮扶对象搭建有效的学习、

展示、研究、锻炼、激励平台,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推动课堂文化建设。

㈣凸显主题文化,推进校本课程文化建设

1、围绕学校主题文化开发校本教材。各校要围绕学校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特色鲜明、体现主题文化的校本教材,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实际,形成由易到难的梯次结构。校本教材分主题文化型、学科拓展型和地域特色型,各校在做好主题文化型校本教材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发学科拓展型和地域特色型校本教材,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2、科学整合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要科学整合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把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主题文化型校本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作为必修课开设,其他类型校本课程可以纳入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3、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要充分贯彻学校的办学宗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以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采取学生自主参与的实际操作、评论创作、调查研究、问题探究和社会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㈤彰显特色内涵,推进活动文化建设

1、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校园有效活动为载体,开展能够体现学校主题文化、丰富多彩的文

化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确保活动实效。通过德育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学科活动、节假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不断强化学校的主题文化,使学校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师生的行为准则。

2、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每所学校要努力打造一个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有较高文化品位、能彰显学校文化特色、体现学校主题文化的亮点活动项目,并形成学校文化活动品牌。

3、规范活动文化管理。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活动档案管理要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真正把活动文化的思想落到实处,使文化活动有思想、有落实、有积淀。

㈥体现个性办学,推进制度文化建设。

1、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学校的主题文化和核心理念。一是体现以人为本,突出对师生主体的尊重和关注;二是体现文化育人,用学校精神引导人、用科学制度规范人、用发展性评价激励人;三是体现主动参与,把依法治校、遵章办学转变为师生发展需求,用制度引导师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四是体现改革创新,创新学校管理机制,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制度、自主督导评价制度的改革。

2、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制度建设在与上级政策法律相一致的前提下,必须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必须通过教代会或教师大会批准方可施行。在依法、规范的基

础上,体现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形成上下一条心、综合一盘棋,既有意志统一、又有个性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使师生心情舒畅,激发教师自我加压的内动力和职业幸福感。

3、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师生行为方式的转变。要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反馈制度落实情况并及时通报,落实奖惩。不仅要落实“是否做”的条款,更要落实“怎样做”、“做得如何”的条款,而且应该成为过程管理和质量督查的重点。逐步把规章制度的有形约束转化为师生的无形自律,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激励师生不断成长。

㈦围绕主题文化,推进环境文化建设

1、环境文化主题鲜明。学校主题文化元素融入环境文化之中,核心理念、校训、校徽、校歌和三风等办学理念内容要展示在学校显著位置,创设浓郁的主题文化氛围。

2、环境文化内容全面。环境文化内容选择上要有深度、有广度、成体系,既能重点突出核心理念,又能体现养成教育、依法治校、廉洁文化、安全教育等方方面面。环境文化中师生互动内容要适时更换,与时俱进。

3、环境文化彰显个性。学校建筑、文化设施、人文景观以及学校绿化等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建设要融入主题文化,突出学校的主体色调,同时环境文化形式上要精心谋划,突出艺术性,给人以美感,给师生以艺术熏陶,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力求体现学校个性。

四、未来三年(2013-2015年)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㈠理论提升

1、定期举办教师读书报告会。根据学校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各学校组织专题读书活动,并通过报告会的形式,提高读书的针对性、借鉴性、启迪性、实效性和自觉性,促进教师文化自省、自信、自觉、自强,营造言论积极、敢于参与、齐抓共管的氛围,有效地解决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教育局开辟校长学校文化建设网络论坛,每学期组织一次中小学校长学校文化大讲堂活动,研讨、交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做法和体会;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初中、县直学校要结合读书报告会,组织本校教师举办学校文化建设论坛活动。

3、聘请专家讲座,组织干部教师参观学习。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教育局和学校分层聘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

㈡科研引领

1、鼓励课题立项。各校要根据学校的主题文化确定自己的课题,并在各学校总课题下设立若干个子课题,研究任务落实到人,鼓励广大干部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文化的研究和实践。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科研工作的检查评比和指导。教育局将组织对各校承担的学校文化建设课题的开题、研究过程、结题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检查。教育局将每年举办一次学校文化建设课题研究论文评奖活动,并通报表彰。

3、应用科研成果,服务学校文化建设。开展教育科研的目的在于应用,各校要加强科研的管理与交流,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的应用成果,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

㈢分类指导

1、明确分类标准。全县学校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现状,分为三类:一类是主题文化鲜明,理念体系科学完善,校长有一定推进思路的,主要包括2012年县级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和通过评估定为一类的局务会学校文化建设联系校、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七中、县职校;二类是主题文化基本确定,理念体系尚需完善提升的,主要包括初中学校、十中、特教学校、幼教中心、安定中心幼儿园、长寿中心幼儿园、部分2013-2015年实事项目校(园);三类是主题文化不明确,理念体系尤其是核心理念不切实际、无法落实的,主要包括大部分小学。

2、分类推进。一类学校2013年3月份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校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经县教育局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组评估批准后,按规划逐项落实;二类学校要进一步科学论证理念体系,2013年3月份完成理念体系构建,4月份出台《学校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经县教育局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组评估批准后,按规划逐项落实;三类学校在学区具体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重新研讨、确立主题文化和理念体系。2013年5月份完成理念体系构建,6月份出台《学校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经学区评估批准后,按规划逐项落实。

3、分层指导。一类学校采取与专家或教育局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组对接方式,全程参与学校文化建设,重点打造省级文化品牌学校;二类学校由教育局重点帮扶,对学校文化建设推进进展较快的学校,通过专家引领,打造省、市、县级文化名校;三类学校首先在学区的帮扶下,积极开展学校文化学习、研讨,理清办学思路。

㈣打造名校

1、推动名校建设。

⑴设立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基地。2012年学校文化建设县级示范校和评为一类的局务会学校文化建设联系校为第一批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基地,2013-2015年每年确立12所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基地,经教育局年度评估达到一类的学校,教育局给予每校20万元奖励;2013-2015年实事项目校(园)文化建设经教育局评估达到一类的学校,教育局给予每校3-5万元奖励。

⑵在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基地中遴选一批名校创建基地,加强名校战略研究,在人力、物力上予以倾斜,举全局之力推动名校建设。另外拟重点打造时丰中学“龙”文化、大桥中学“杜甫”文化、一所“屈原”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名校。

2、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一是利用新城学校对外宣传窗定期展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二是在平江教育网开辟学校文化建设专栏;三是在平江电视台开辟宣传专栏;四是积极主办、承办市以上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高端论坛,扩大我县文化建设

影响;五是通过专家学者推介我县校长到外地讲学,先从县内讲起,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校长文化素质;六是请国家、省、市级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名校取得的成就。

3、典型带动。文化名校要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承办现场会等形式,对全县学校起到辐射作用,促进全县学校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提高。

五、未来三年(2013-2015年)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㈠加强领导

学校文化建设在教育局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学区和学校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教育局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每季度会商一次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㈡加强指导

督导室负责评审相关学校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参与组织校长学校文化建设论坛和校长学校文化建设大讲堂活动;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理论提升活动;安排分类指导工作;负责学校理念文化、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指导、审查工作;参与文化建设课题研究项目的管理;指导培树文化建设典型学校;修改学校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制订《平江县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估标准》。

基教办负责制度文化、德育文化、活动文化建设。

教研室负责课堂文化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项目的管理,负责文化建设课题研究项目的管理。

学前教育办负责幼儿园文化建设。

教师教育办、人事股和县进修学校负责组织对校长、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组织校长学校文化建设论坛和校长学校文化建设大讲堂活动;主办、承办市以上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高端论坛;推介我县校长到本县和外地讲学。

办公室负责学校文化建设宣传工作。负责新城学校对外宣传窗定期展示学校文化建设;负责在平江教育网开辟学校文化建设专栏;负责在国家、省、市、县级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名校取得的成就。

各股室负责联系点学校文化建设。

各学区负责所辖区域内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全方位推动,并抓好各个层面的典型示范校。

㈢加强督导

建立对学校文化建设定期检查督导制度和名校建设单位定期调研制度,按照各单位建设规划,强化学校文化建设过程督导,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有序开展,确保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县教育局每年进行一次分层检查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并评出年度学校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单项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彰,从2014年1月起,由学校申报,县教育局验收,对达到《平江县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估标准》的学校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基地”授牌,对学校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政领导(含村支两委)、社会贤达、教育行政干部、教师给予表彰;对动作迟缓,没有按照行动计划

如期完成的学校,予以全县通报批评。

二O一三年三月一日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和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快学校内涵发展,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以“四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立足职业教育实际,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创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培育专业技能人才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要求 以先进的思想引领学生,以科学的精神鼓舞学生, 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 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 以现代的理念武装学生,以创新的思维启迪学生。

三、目标任务 坚持远期规划和适度建设的原则,以“秉承传统文明,为生存和发展奠基”为主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入手,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创造环境美、名人佳作锻造艺术美、人际和谐打造文明美”的思路,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校园精神,积淀校园文化,实现“六高两发展”(即:在校园建设上,要有高规格;在设施设备上,要有高标准;在学校管理上,要有高目标;在队伍建设上,要有高素质;在课堂教学上,要有高效率;在教育教学上,要有高质量。“两发展”是指教师德才学识的综合发展,学生德智体美、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进而达到高水平办学。 四、重点工作 1. 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校风是校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为核心,通过狠抓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形成勤政、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形成严谨、精业、求实的教风;通过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浓厚、乐业、进取的学风。要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学校的特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校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潜在优势,依托“泉湖”创建与提炼为突破口,确立了“承泉湖星火,做柘溪新人”办学理念,并在此推动下致力追求“书声琅琅,琴声悠扬”的办学境界,为此特制订大柘小学《特色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分析: 1、所在辖区情况:大柘地处遂昌县中部,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1.5万。这里土地肥沃,茶翠粮丰,民风淳朴,是红色古镇,是龙谷丽人名茶之乡。 2、学生情况: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大柘镇26个行政村,有一部分是来自外乡镇的移民,有极少数是外地来的务工子女。由于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所接受的家庭背景、家长素质、所受的家庭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内部背景分析: 1、学校发展优势: (1)有一支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本着“教师是学校的支柱”这一思想,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全校有60名教职工,有42名专任教师,

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浙江省农村突出贡献奖1人,浙江省优秀音乐教师1人,丽水市名校长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名师1人。全体教师心态稳定、关系融洽,正以踏实、严谨的精神,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 (2)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学校领导工作踏实,严以律己,注重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学校有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各项工作能规范有序地进行,能保障德、智、体、美教育的全面贯彻落实。 (3)特色项目建设初露端倪。自2008年9月起,学校的艺术教育依托“泉湖”作为特色品牌建设的突破口,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活动,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得以不断提升。全校涌现出具有书法、美术、器乐、篆刻等方面的特长生,学校的“泉湖”师生乐队多次承担省、市、县的现场表演,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经验、综合实践教育成果等方面材料先后在省、市、县有关工作会议上交流,市县级媒体也多次报道了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有关新闻消息。 2、特色学校创建基础 (1)历史地理基础:大柘小学始建于1919年春,悠久的历史,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血雨腥风的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遂昌支部在学校(今泉湖寺)成立,当时的校长陈恂担任支部书记,教员谢甫庸、杨则时任委员,点燃了我县的革命火种。而今的“泉湖寺”环境幽雅恬静,四周田园翠竹簇拥环抱,前有柘溪水流潺潺,后有青山绿荫葱葱。于是我们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确立了“承泉湖星火,做柘溪新人”的办学理念。

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2016—2020)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增至1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2平方米。通过改薄项目,新建单体三层教学楼一栋,食堂一座及食堂设施一套,班班通6套,配备单人课桌椅291套,音体美及实验器材各一套,大大改善了我校硬件设施,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学校现有学生290人,其中女143人。教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15人。近年来,每位教师参加国培两次以上,且全部合格,获得优秀学员5人次,参加省级培训5人次,县级培训每人至少4次以上。获得国家级优秀论文7篇,国家级指导奖5项,国家级课题一篇,市级优质课一次,县级优秀案例7篇,县级优质课6次。县级优秀学生5人次,县级优秀班集体3个。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不断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管理资源、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立德、立言、立行,成人、成才、成功”,从而成为“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合作、会生活、会创造、有特长”的人。我们将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学校的信念是:让每一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一个教师领略教育品牌的韵味,让每一个家长享受子女成功的喜悦! 学校将以“安全、文明、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教

学潜力,保证以“和谐、人文、民主、规范、务实”的学校管理,为师生实现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以“赏、真、愉、乐”的教育理念,为师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以“和谐、人文、书香”的校园文化,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学校现在的发展水平: (1)学校学、班额设置,达到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 (2)生均占地面积为4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8.7平方米,花草树木等绿化面积6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各为2平方米。 (3)体育场地为3200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地为5.4平方米,有100米直道田径场1个,200米环形跑道1个,有标准硬化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沙坑1个,有单双杠等体育活动场地。 (4)学校建有一个标准的微机室。 (5)我校专任教师为19人,小学高级教师占51%,教师平均年龄为34.4岁,大专学历达标率为90%。 3、教育教学情况: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向。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德育为本,优化育人氛围;减轻负担,提高教育质量;适应需要,提高教师素质;环境育人,陶冶学生情操。”德育为本,就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培养他们的抗挫折精神和创新精神;减轻负担,使学生从过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努力方针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用需要,就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环境育人,就是要加强环境的改善,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大全)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就会失去活力、动力和方向。我校与百年一中一脉相承,追根求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中超拔的气质与恢宏的气度。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传承并出新,是我校成就百年经典的重大课题。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品牌特色,特制订本规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引领精神,培养习惯,彰显个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构想 1、力求主题突出。紧紧围绕学校育人观念和管理理念,着眼于学校整体,根据不同区域功能集中体现一个主题,力求避免随意性,确保系统、科学和有效。 2、设计力求创新。坚持师生参与和专家指导相结合,挖掘学校内涵与更新教育观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个性,丰富内涵,形成本校文化特色。 3、内容力求丰富。校园文化氛围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营造,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全面进行文化熏陶和渗透。 1具体建设规划设计 (一)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精心创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加强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报刊阅览室要干净整洁,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干净卫生,宣传橱窗等设施要整洁、有序。校园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为辅,凸现校园春有花、夏有果、秋有香、冬有绿的自然景致,突出高品位的美

化原则。校园内的各种设施都力求美观、大方、精致,强化其育人功能。 1、在学校大门入口处彰显校训、校风、校歌和建校志铭文字,四块文字要渗透与一中同宗同源的渊薮,以此振奋师生精神,指明励志方向。 2、在校园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广场分别设置主题雕塑、各种提示牌、激励牌;在校园绿化带,标明设计主题、树木花卉名称;在校园醒目处布置好宣传栏、阅报栏、校务公开栏。 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各年级附近的走廊大墙面设黑板报、宣传栏,目的是对各年级展开针对性宣传。 4、各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学生守则等,要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这块宣传主阵地,营造读书的氛围,力争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老师办公室统一张贴教师工作条例,优秀教育家语录等。 6、大小会议室、校长室等室内装饰:悬挂字画,色彩庄重。 7、餐厅门口立菜谱牌、宣传栏,餐厅内张贴养成警句、相关条例等。 8、宿舍楼:门厅立分布图示、宣传栏、住宿管理制度等。 (二)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套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本校理念,具有特有文化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学校运营走向依法依规管理的轨道。要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办事章程,学校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校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条例,实验室管理条例,图书馆管理条例,阅览室管理条例,食堂管理制度,学生宿舍管理条例,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各类奖惩细则和预案等等。各项规章制度要简明实用,文字规范,以学校名义下发的规章制度必须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定稿后下发,全校规章制度要汇编成册,强调贯彻执行。

学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规划(2018-2020)

****学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18-2020年三年行动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落实江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明确今后三年德育工作的重点,确保德育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五育并举,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切实加强公民意识、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文明礼仪、行规养成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增强德育合力。着力优化德育工作的环境、机制、活动、队伍、阵地和评价,彰显德育在学校文明建设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市高质量地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始终确立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正确把握德育的目标与方向,充分发挥德育在“两个水平”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2、坚持遵循规律的科学方法。遵循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策划、开展学生喜欢、时代鲜明、形式多样又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活动,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导向。德育内容与时俱进,德育形式不断创新,通过创新不断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优化德育活动载体,拓展德育工作途径,努力构建与时俱进、开放有效的德育工作新机制。 4、坚持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与考评,坚持理论指导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突出体验和行动,将德育重点始终放在人格养成教育,把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主要内容,切实提高德育评价的科学性。 5、坚持全员参与的德育责任。强调全员德育、全程德育,把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育人能力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考评要求,制定措施,完善机制,调动人人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性,加强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感。 (三)工作目标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2017-2018学年) 罗 庄 完 小 2017.09.01

罗庄完小学校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学年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现状分析 罗庄完小创建于1963年。学校占地6393平方米,现有教师13人,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3人。 1.学校历史悠久。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以优秀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学校师资力量较弱。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在岗教师13人,其中代课教师2人,有7个本科生,6个大专生。专任教师合格率100%,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100%。一支政治过关、业务过硬、勇于创新、具有先进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师队伍,已成为解一小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强有力的基础,成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3.环境整洁优美。2012年落成使用的主教学楼色彩典雅,校园布局紧凑有致,校园内四季如春,为师生身心健康提供了保证。 4.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在市、县教育局的领导支持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学校现拥有一个网络机房,共有计算机47台。学校现有实验、仪器、图书、阅览等专用教室6个,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5.学校办学质量较高。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在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同时,办学效益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县规范化学校、市平安和谐校园。

但是,学校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敬业精神受到冲击。目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的敬业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青年教师的吃苦、奉献精神不如老教师,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还待加强。 2、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虽然不低,但由于缺少竞争的机制和环境,教师队伍齐而不尖,缺少名师的引领,要加强培养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需培养、强化。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学校新的辉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追求教育质量,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制高点,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确保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努力把学校办成“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品牌特色学校。 四、主要任务 1.办学条件。对校园布局合理调整,要完成“班班通”建设。要逐年增加图书室藏书,达生均30册标准。要适当添置教学设备,争取每班教室添置一套

龙小-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弘扬“龙桥”精神建设特色文化创建特色学校 ——龙脑桥中心小学校创建特色学校规划方案立教育品牌,创特色学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拓展深化学校的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学校优质的、可持续的发展,根据我校办学指导思想和校情,特制定以下总体规划和方案。 一、历史积淀 1.概况与现状 泸县福集镇龙脑桥中心小学校,位于321国道干线,地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国家级文物“龙脑桥”畔,省级文物“玉蟾山下,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是育人的好地方。 我校是一所从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12年7月分离出来的一所小学,有学生1000余人,21个教学班,有教职工43个。目前,我校有市级骨干教师 8名,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1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思想,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本着“关爱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健康体魄、具备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办学目标,坚持以“宽

容、感恩、竞争、笃行”为校训;“团结、守纪、勤奋、进取”的校风;“博学、严谨、爱生、善导”的教风;“刻苦、自律、合作、创新”学风;“廉洁、高效、团结、务实”的领导作风;以“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育人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课程改革,开拓进取,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逐步形成了“以校本培训为主,致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乐学”为主,致力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丰富社团建设,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身心得到了健康和谐发展,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深化,校园内呈现一片勃勃生机。 先进的办学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获得:县“校风示范学校”、泸州市“市级校风示范学校”;泸县“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和泸州市“示范家长学校”;县“科技教育示范校”;泸县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泸州市“青年文明号”;泸州市体育锻炼“先进单位”;泸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三等奖;泸县教育质量提升年“先进学校”;泸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泸县控制学生辍学“先进单位”;泸县教育宣传“先进单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连续四年获得县一等奖,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之一;泸县2007年度安全工作

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方案(一)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总体规划和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总体目标 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从净化、绿化、美化,整治校容校貌入手,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三、扎实推进

(一)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因此我们的办学理念是“精心做事、诚实做人”;校训“求实创新、奋发图强”;校风“真实教学、合作创新”;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奉献”;学风“乐学善思、勤奋进取” (二)环境文化建设 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工作,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板报栏、橱窗、个性展示墙、名师名生展示走廊、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利用功能室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文化墙,使学生亲自参与自我熏陶;在学校主要部位设立名人名言宣传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三)活动文化建设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或优秀影视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每年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进行新队员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1)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的治学理念、精神面貌和办学特色,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和谐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学校,在提高教师、学生素质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突出特色,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创建标准,努力实现“五个一”,即创建一批校园文化特色校、完善一套标准完备的特色教育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批术业专攻的教师,培育一代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主要内容 (一)培育校园精神。 1、大力加强校风建设。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校风表现出来,如通过创作校歌,编辑校报校刊和制作校风宣传牌等形式,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

同时,还可通过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2、努力营造优良的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各单位要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教师要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赢得学生的普遍尊敬。学校一方面要使教师投身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中,促进教师之间更多的合作;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征订教育刊物,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学好本领。严格要求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学风。 (二)校园环境建设。设要提高文化品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要把校园环境建设与创建特色学校、文明学校和园林式学校等结合起来,通过3-5年的努力,抓出成效。 1、校园的净化: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办公室、教室、实验室等教育场所,寝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都要干净,还要保持墙壁、阅报栏和各种宣传窗的整洁、有序。师生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无乱扔纸屑、杂物现象,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

特色学校建设三年规划

育英中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 卢氏县育英中学 2014.9.

育英中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为发展思路,以实现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创建品牌学校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育优势,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探索学校办学工作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机制,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学校规范、个性、生态的发展。 二、特色项目 剪纸艺术 三、特色学校建设目标确定与理论分析 (一)理论依据 特色学校创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的改革所持有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课程改革的灵魂,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设,需要我们学校从本校已有资源和基础出发,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创设背景

1、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卢氏剪纸协会正全力完成卢氏民间剪纸成为省乃至国家级文化基地。 2、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手的活动,可以获取更多的外部信息,这些信息能促使大脑积极活动,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使孩子心灵手巧。所以通过剪纸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 3、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玩,都喜欢创造,学生具有这样的天赋和可塑性,就应该让学生的这一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学校自身优势 1、我校美术教师关锋,革命老区官坡人,美术专业本科学历,对剪纸有深入研究,剪纸多次在县市级获奖,多次参加各级剪纸培训,在剪纸方面有优势。 2、剪纸工具简单,适合农村孩子的经济水平,且普及性强 四、特色学校建设发展目标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具有务实性和前瞻性的大工程,它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进行。在经过特色理论、特色意识建设之后,再把特色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办特色学校需经过三个具体实施步骤:一是挖掘自身优势,确定特色项目;二是整体着眼,精心设计,处理好特色项目与学校全局工作的关系;三是定期评估,不断反馈,使学校特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我校未来三年的特色学校建设年度目标

校园环境建设规划方案

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为了营造一个理想的育人环境,把我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大课堂,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现根据我校实际,经学校领导的商讨对我校环境建设规划如下: 我校校园建设采取因地制宜、分期分批建设的办法。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校园校舍的修缮工作,使我校的基础建设布局合理,充分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各项设施力争达到上级要求,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 (一)、硬件建设 1、加强校园内花草树木的培植和管理,实现校园环境绿化。 ①补种好教学楼前绿地护墙树苗。 ②补种好校园里绿地草地。 ③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管理,定期对学校的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和养护。 3、改善校园环境,实现校园美化。 ①将教学楼外墙进行一次清洗,油漆桌椅及木制门窗,更换破损玻璃,使得教室更加美观整洁。

②重新粉刷教室黑板及西院墙报。 (二)、软件建设 1、精心设计,打造优雅的校园文化 ①墙壁文化:将校园所有标语及墙壁画刷新,教室及走廊里陈旧的条幅、画像需更新的更新,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②橱窗文化:教学楼内的橱窗不断更新,教学楼和大门之间合理位置建新橱以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③班级文化:学校统一布置黑板上方的文化,各班定期出好黑板报,并在板报的两边及教室内,各显神通,形成各班的文化特色。 ④制度文化:将所有的功能处室的制度、职责检查一遍,拾遗补漏,破旧的更新,残缺的补上墙,使得各项制度、职责一目了然。 2、普及卫生知识教育,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实现校园净化。 ①加强对学生进行文明卫生习惯教育。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课堂、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文明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经常教育学生爱护公共卫生,做到不乱扔纸屑、果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整合自身的文化元素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师生工作和学习热情,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根据县教科局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培育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精神为核心,以建设富有个性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并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方向,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落脚点,着力营造体现时代精神特征和校园特色,促人上进、陶冶情操的校园文化,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目标 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从净化、绿化、美化,整治校容校貌入手,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三、加强领导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校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组长薛衡 副组长周春雷 成员全体教职员工 2、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四、扎实推进 (一)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因此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明礼尚美”;校训“敬业勤学团结进取”;校风“文明快乐明理感恩”;教风“博学爱生求实创新”;学风“勤奋多思善问互助” (二)环境文化建设 从净化、绿化、美化、文化、亮化等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工作,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板报栏、橱窗、个性展示墙、个性展示走廊、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利用功能室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文化墙,使学生亲自参与自我熏陶;在学校主要部位设立名人名言宣传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三)活动文化建设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或优秀影视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每年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进行新队员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5032-30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内容提要]为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 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和落实教育 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和实施思路以及保 障机制。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方案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 神,根据《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 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 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 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

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三年规划

新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2010~2012年)  为落实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神,根据《新建中学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新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立足本土特色,整合新建文化,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新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3、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历史背景:新建中学创办于1961年,具有近50年的办学历史。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教育先进单位”等市先进集体,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已基本形成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铸造了“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这是洋溪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三、新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为主体创建并共享的,以制度、环境、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为此我们构建的洋溪中学校园文化将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学校机房建设规划方案.docx

XX学校机房建设规划方案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了提 高教育的现代化、建立先进高效的教育体系,适应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同时为了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让学校计算机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学校决 定重建 10 年前的老计算机房。学校计算机房的计算机数量都比较多,有 60 多台,为了更好地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延长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 障出现的机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是学校十分重视的问题, 这就必须从计算机机房环境设计、软硬件日常维护性和网络技术维护性等多个方面严格 按照计算机的发展规律及使用规律来进行设计和安排。 1、需求分析: 根据学校的总体需要和长远要求,学校提出的软硬件及网络应用需求如下几点: (1)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将各种工作站及终端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连接起 来,形成分布式、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2)支持学校的日常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档案、作业网络支持、应用与管理; (3)具备连接高速 Internet 网络的能力,能及时处理学生网络电子档案、网络作业; (4)能进行各种必须开发软件的应用,形成多种实际应用的可扩充的方案;

(5) 能满足学生平时上课的要求,主要运行主流软件如office软件,网页制作、平 面设计、动画设计软件,数据库软件,程序设计软件等。教师机要求能实现与学生 机之间的多媒体教学功能。服务器主要提供连接到Internet的用户认证功能. 2、计算机摆放方案 机房的计算机摆放可用队列式摆放方式,机房内需要60 台计算机和 2 台服务器。可分为 3 列, 3 排;每 6 台计算机为一组,所以共分为10 组。把 60 台计算机分别划为 10 组,依次排放下去。平均每组计算机占地 6 平方米, 10 组共占地 90 平方米; 其中,每组计算机的间隔为 1.5 米,为工作人员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并且能够互相交流工作,符合人性化的布局设计。机房的右侧前为设备间,占地约 2 平方米,是用于放置服务器、主交换机。机房空调 2 台,共占面积约 1 平方米,依次放在机房的右侧。主要布置如图:下面为机房场地的平面图 3、网络系统结构设计 3.1 网络总体目标和设计原则 网络建设的总体目标首先明确的是采用以太网技术和局域网标准构筑一个满足日常 教学与提供连接到 Internet 的用户认证功能的机房网络,工程实行一次性投资和建设。 在设计前对主要设计原则进行选择和平衡,并排定其在方案设计中的优先级。 ①实用性原则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可以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可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就要加大力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品牌知名度。现根据国家的号召、市教育局的任务目标,我们学校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详细如下: 一、规划方案的思想理念来源和领导方针: 1、响应国家的号召,学习“十九大精神”,并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构建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2、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属于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 3、练好内功,重视质量教育,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努力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特色学校。 4、以“经典文化和活力课堂”为载体,为全体师生创建“超越自我、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 二、规划方案的发展步骤: 1、规划在第一个两年内,创建一个规划合理,科学规范、亮点突出、富于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2、规划在第一个三年内,完成学校硬件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搭建一个民主、科学、持续、稳定的师生发展平台。 3、规划在第一个四年内,完成经典文化转化和师生行为内化,形成一种“自主、文明、奋发、有为”的育人环境。 4、规划在第一个五年内,完成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和特色学校的快

速创建,创办一个运转良好、管理规范、质量上乘、亮点突出、人们满意的特色学校。 三、规划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校园理念文化建设: 1、办学理念:百年树人、以人为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教育理念:抓细节、从点滴做起、培养爱心、爱护自己 3、校训:天道酬勤、越努力越幸运 4、校徽:健康、积极、向上、求实 6、教风:爱岗敬业、向上勤勉、勤奋进取 7、学风:主动、团结、友爱、刻苦 (二)、校园管理制度建设: 1、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工作制度、教学常规落实、教学研究制度等; 2、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评估、教师绩效考核、教学研究评估等; 3、学生管理制度:学生请假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思想教育制度等; 4、学生评价制度:学业评价制度、基本素质评价、思想道德评价等; 5、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门卫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等; 6、财务管理制度:实物管理制度、开支报批制度、财务结算制度等。(三)、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学校简介、教育教学理念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长廊:孝、信、礼、让、勤、爱、恒、俭; 3、充分利用走廊激励画框:本校评定的智慧星、勤学星、环保星、文艺星、文明星等;

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方案一: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外在的精神形象,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办学水平重要体现。为了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办学特色化发展,创建优质学校教育,落实县教育局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方案要求,不断改进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创建优质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办学的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一流农村中学。特制订如下初步设想方案。 一、指导思想 马鹿沟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突出质量立校,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培养学生诚信做人,勤奋做事,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为目标;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育人环境为重点。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内涵发展。注重于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相融合,推动形成厚重的教育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教育文明风尚,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创建优质的育人环境条件。 二、总体目标与内容 (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1、以学校办学思想引领学校的发展,凝心聚力,塑造优秀的学校形象和良好的师生精神面貌。 办学理念:质量立校,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就是追求育人质量、教学质量、师资质量。育人质量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达到诚信做人、勤奋做事。教学质量是促进每一名学生在马中有所发展。师资质量是育人质量、教学质量的保障,质量立校取决于教师质量,所以打造一流师资队伍。育人为本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差异,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发掘发挥每一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 校训:厚德博学、励志笃行。(从品德、学业、精神、实践四个方面对师生提出要求。学校育人为本、德为先所以提出厚德,即具备崇高道德情操。博学就是要求学识广博,不仅有深厚的基础知识,还要有熟练的知识运用技能。励志就是鼓励立常志、志向专一,成大事必立长志没有志向学习生活就没有奋进的目标。笃行就是要求学习做事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执着追求。) 校风:诚信做人、勤奋做事。 教风:敬业、爱生、博研、善导。 学风:乐学、善思、善用、合作。 学校精神:永不放弃。(教师做教育工作永不放弃,教育管理每一名学生永不放弃。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人生目标追求永不放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