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内容摘要】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失业问题在我国将长期存在。依据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失业现象的存在逐年增高,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目前,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本文对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问题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对策

目录

一、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1)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1)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2)

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3)

(一)自然原因——人口总量过大 (3)

(二)体制原因——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 (4)

(三)结构性失业 (4)

(四)摩擦性失业 (5)

(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原因 (5)

三、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6)

(一)失业的社会影响 (6)

(二)失业的经济影响 (8)

四、控制失业的对策 (9)

(一)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功能 (9)

(二)扩大内需,采取积极措施,把金融风暴对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10)

(三)加快中西部和农村经济建设,吸引人才就业 (10)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11)

(五)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11)

五、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定义,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①目前,失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8.6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农村从业人员为4.9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4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9亿。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已不再是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香饽饽了,据统计,2010年中国内地约有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这些毕业生中又将有大部分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另一

①张彦,吕青.社会保障概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9页。

方面,企业对招聘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却大幅提高,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2、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缺乏实践技能,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高校应联手社会、企业积极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

3、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存在攀比心理,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不断在应聘与选择的矛盾中浪费机会、资源。②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有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找出路。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愿接受培训,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加大其就业难度。

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人口总量过大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面对十分庞大的劳动力队伍,目前②赖德胜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第20-37页.

全社会的工作岗位的总数量是十分有限的。也就是说,我国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据国家统计局预测,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995年为8.07亿人,2000年为8.5亿人,2010年为9.70亿人,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97亿人,比1995年增加了近2亿人,约增长23.5%。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劳动力总量过剩型失业,这是由于过去的人口告诉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的。以2000年3.56亿农业从业人员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约为2.36亿,分20年转移,平均每年的超过1180万,这还不包括每年1000万左右城乡劳动力自然增长(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1700万,减去退出劳动力队伍的老年人900万)。两项合计,每年净增的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但以90年代末GDP增长的城镇就业弹性系数为0.25、GDP年均增长8%和2000年末城镇从业人口2.13亿来计算,城镇每年的劳动力需求量为426万,不足500万,即使加上农村自己创造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离2000万的劳动供给量,缺口仍非常大③。

(二)体制原因——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效率经济,而市场的效率就是要通过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的破产、倒闭、失业来使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企业、群体集中,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效率优先”的原则,就要做到有进有退。面临

③顾建平.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17-47页。

浅谈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谈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摘要:现阶段,我国呈现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失业问题严重的状况,这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因此要想发展好社会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找出导致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方案来解决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我国就业形势良性发展。 关键词:失业就业形势失业问题的原因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一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 目前,我国失业问题严重,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人数不断增多,失业率逐年攀升,尤其是大学生,已经成了失业人群的主体,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我国的经济有好有坏发展,不利于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迫在眉睫。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 (一)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素质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当前我国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很多地区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以及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例如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独立判断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些都不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于是大量的劳动力被挡在需求高素质人才的岗位的门

槛外,这导致了失业率的急速增加,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更无法刺激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呈现着劳动交易成本过高,劳动交易不方便,这里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职位空缺成本招聘职位胜任机会成本。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不对称,并且劳资双方地位不均等,这些都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表现。另外,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宏观管理和监督力不够,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完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规范,还没有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不能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运行,劳动力交易不规范甚至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力市场场所规模很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总之,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其整体规划,交易手段,设施建设等方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三)我国就业机制不健全是我国当今失业问题如此严重的又一重要原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就业体制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深入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历史上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所以,就业机制还没有完全的完善,没有完全适应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我国的宏观调节手段单一,做法简单,思路不开阔,并且,政府在劳动保障体制完善方面做的不够到位。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时候,一些政府出现了滥用职权的行为,没有真正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没有为市场调节留出充分的空间。另外,我国在对劳动者权

关于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研究

■齐秀菊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在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的同时,失业人口、失业率亦不断攀升。通过对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现阶段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失业;失业率;就业弹性系数;扩大就业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到“就业是民生之本”,这说明日益严峻中的失业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失业问题解决的结果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问题的解决通常是建立在对其客观情况有所认识,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也将由此入手探求解决现阶段失业问题的可行之策。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和特征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失业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标准与此存在明显的差异,失业人员是指非农户口,在一定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因而,我国的失业统计仅仅包括城镇经济,无农村经济;仅限于有城市户口的经济活动人口,没有包括来自农村但实际常住城市的劳动力对象;仅包括在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人员,遗漏了没有正式登记的人员;同时也没有包括下岗人员。然而,只是从近年来官方公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数字看来,我国的失业状况也正在逐渐恶化。 另外,根据2006年官方统计的数据,我国公开的城镇失业人口达833万人,失业率为4.2%,与2005年基本持平。总体看来,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5年的519.6万增加到2006年的833万人,失业率从1995年的2.9%增加到2006年的4.2%,失业人口,失业率都在不断的增加与提 高。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讲,4.2%左右的失 业率应该说是不高的,而833万失业人口 对一个13亿多的人口大国来说也无大 碍;但这些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仅限于城 镇登记的公开失业者,那些农村的,没有 去登记的,没有合同单位的,下岗的,以及 新增的许多劳动力等等都没有包括其中, 如此看来,我国的失业人口、失业率恐怕 要比4.2%多的多,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 跨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 内容。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 调整的不断加快,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 配置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 就业问题深层次矛盾也日益突出,使失业 现象呈现以下特征: 1、经济高增长与失业率高增长并存, 就业弹性系数开始下降。所谓就业弹性系 数是指由国民经济变动带来的就业量的 比例,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就业弹性 系数是0.303,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就可以带动303万人就业。2005年,我国 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为0.105。这是与传 统的周期性失业现象不同的。 2、失业率不断上升,再就业率的不断 下降,失业回滞开始出现。失业回滞是指 由于失业率长时间居高不下,自然失业率 开始上升的现象。前面已经叙述过我国的 失业现状,仅城镇公开登记失业率就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而再就业率却逐年走低, 从1998年的50%下降至2002年的15%, 近年来仍处于下降趋势。失业率上升与再 就业率下降的共同作用导致就业弱势群 体的出现。处于就业弱势的劳动者由于长 期失业或者频繁失业,最终形成“失去信 心的劳动者”,从而使得自然失业率上升, 成为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一大障碍。 3、失业与空位并存,结构性矛盾空前 突出。一方面劳动力总量上明显供大于 求,另一方面,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 技术型劳动力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结构性失业的存在造成了企业扩大再生 产的障碍,进而大大削弱了企业进一步吸 收就业的能力。 4、知识型失业出现并普遍化。我国高 知识群体失业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上世纪 九十年代中后期。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 生就业率在1996-2005年分别为93.7%、 97.1%、76.8%、79.3%、82.0%、90.0%、 80.0%、70%、73%、72.%,如此大差距,使 很多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高校的扩 招,高学历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原来基本 均衡的供求关系被打破,高学历低工资, 高学历低就业,甚至不能就业的非正常现 象变得自然而平常了。人才资源的积压、 浪费也使我们国家的失业问题变得更加 棘手,更加复杂。 二、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 现代西方经济学说的失业理论始终 围绕人口、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四 个领域展开讨论,本文也将从这四个方面 入手,分析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成因。 1、劳动力供给人口的扩大。劳动力供 给量的迅速扩大是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 的基础原因。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 人口达到8.7亿,每年新增数量不少于 1000万。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就业形 势分析”称2006年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 峰值年。经济学家斯诺预测到2020年我 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达到9.4亿。从另外一 个角度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 入,近几年还将有数百万国有企业职工下 岗;部分国有企业由于资源枯竭等问题不 得不退出生产经营,同时又导致几万多职 工退出劳动岗位。如此“开源节流”的劳动 力供给对我国的就业造成,长期总量压 力,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基础原因。 2、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 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是我国失业问题的直 接原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指的是对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表现在 关于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研究 经济观察 15 20072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对策答案

1.我国已签署的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世界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约是()。(10.0分)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C.《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D.《生物多样性公约》 我的答案:A√答对 2.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的()制度,形成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强化污染减排的“倒逼机制”。(10.0分) A.发展循环经济 B.恢复耕地 C.污染物总量控制 D.资源节约管理 我的答案:D×答错 正确答案:A 3.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从发展的()去解决。(10.0分) A.源头 B.过程中 C.结束后

D.全过程 我的答案:A√答对 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的是()。(10.0分) A.南水北调工程 B.发展低碳能源 C.调整产业结构 D.增加碳汇和碳捕集 我的答案:A√答对 1.做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是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对策,其中“节能减排”是指()。(10.0分)) A.节约资源、能源 B.降低能耗 C.减少污染物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包括()。(10.0分)) A.每年向国务院逐级上报目标完成情况 B.省级人民政府评价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 C.列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重要内容 D.实行问责制和“少数服从多数”制

我的答案:ABC√答对 1.2011-2015年,中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三湖”包括:太湖、巢湖、鄱阳湖,重点流域管理的目标是:Ⅰ-Ⅱ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我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23%,供应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其开发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环境问题只是由于环境结构的变化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影响或破坏。(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4.2011年我国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状态属于轻中度富营养化程度。(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目录 一、我国城镇失业现状 (一)失业的概念及其划分 (二)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 二、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的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 (二)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 1.历史因素的影响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 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 4.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 (三)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 (四)就业观念的影响 三、我国城镇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 (一)将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 四、治理城镇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岗位开发工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门路 (三)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根据近几年的资料显示,我国现今的失业现状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能承载的社会形态,不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都不同程度的会出现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和再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我们所说的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

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这是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经济建设各方面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所造成的现象,导致了当前的就业困难和下岗职工增多。下岗失业者自身的素质偏低、观念陈旧,更加增大了再就业的难度。 【关键词】 改革与失业;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观念;教育理念;城镇社区;问题研究; 一、我国城镇失业现状 (一)失业的概念及其划分 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得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判断是否为失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有五点:一是在法定劳动年龄范畴之内;二是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即在智力和身体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三是调查时期,国际上通行的调查时期一般为一周,如果调查对象在调查周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即可以确定为失业。 (二)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社区的失业问题不断扩大,逐步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

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失业问题是随市场经济产生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自失业问题产生以来,各国政府都将失业问题列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并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治理。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人口大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失业问题特点原因解决对策 我国的失业人口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口。即具有非农户口,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工作意向并在积极寻找,而且在劳动部进行登记了的公开失业者;二是下岗职工中的失业者。所谓下岗职工,是指由于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三是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中的失业者;四是高校毕业生中的失业者,指那些由于工作岗位有限或就业愿望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青年学生。① 20XX年毕业生总人数达到495万人。而20XX年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XX年增加64万人。然而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持续下滑。 从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失业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几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见表2。 其次,失业人群的年轻化。以前,由于国企改革而下岗的职工多为40-50人员。这些人年龄偏大,且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也有所欠缺,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所以,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而下岗,也可以理解。而现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却也加入了失业大军,每年这些大学生为了找到工作而四处奔波。失业人群的年龄越来越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三,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赶不上新增的失业人数。数据显示,20XX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5万人。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831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7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有50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47万人。而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失业率仍然居高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目录一、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一)、总体表现(二)、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三)、大学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结构升级和资本构成提高(二)、人口总量过大(三)、教育与培训尚待进一步发展(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三、失业对社会的影响一、失业直接影响经济(二)、加剧贫困(三)、导致分配不公(四)、影响社会的稳定四、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一)实行工资补贴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二)、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实施积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合理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五)、实施积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六) 2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一、中国失业问题现状(一)总体表现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来,失业问题开始逐步显现:进入新世纪后,失业形式依然严峻。2008 年 3 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指

出:这五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城乡加起来每年超过2000 万人。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庞大,历史遗留问题积压,失业问题愈发显得形势严峻。(二)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个别年份城镇登记失业率略有下降,但失业总量规模依然很大。2001 年之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在 4.0一下,其中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仅在 3左右,从 2002 年到2007 年的六年间,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 4以上的水平,2008 年失业率在 4.5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 8.6 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 70.9,农村从业人员为 4.9 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 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 4 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 1.9 亿。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己找出路。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认识,不愿接受培

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19991207 【文献出处】经济研究参考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99文献)(7766字) 【副标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岳颂东 【正文】 环境保护产业是以防治城乡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至今发展仅仅20年,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完善环保产业振兴的政策体系,将使我国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1月--6月为期半年的调查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除西藏、宁夏、海南以及台、港、澳地区,以下同)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9090个(企业单位7617个,事业单位1473个),其中专业单位5995个,占单位总数的66%,兼业单位3095个,占单位总数的34%。职工总数169.9万人,其中企业单位148.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7.4%,事业单位21.4万人,占12.6%。环保产业拥有固定资产720.1亿元,其中企业单位620.9亿元,占86.2%,事业单位99.2亿元,占13.8%。环保产业年产值521.7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59.2亿元,占总产值的88%,当年实现利润58.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2.6%。调查显示,从1989年到1997年8年间,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产业纵向与自身相比,发展是不慢的;但是横向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发展则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1.产业的总量规模依然不大,发展潜力十分看好。 1997年环保产业年总产值为521.7亿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十分严重的我国来说,确实不是很大。另外,在全国7617家企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90%左右,大中型企业占10%左右,即便在总量规模不大

中国失业问题分析——再就业问题

目录 一、前言 (1) 二、中国失业现状 (1) 三、再就业状况 (3) 四、再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5) 五、针对失业现状提出的再就业解决方案 (5) 六、结束语 (7)

一、前言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温家宝总理就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和与会者交流时谈到了失业问题,他说:“我知道美国有200万失业人口,这让政府十分焦急,但中国失业人口有2亿,中国绝不盲目追求贸易顺差,相反,中国想方设法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见3月23日新华网)自从2008年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至今,也已有2年多的时间了,我国GDP慢慢在上升,经济慢慢在回温,而失业率也在逐渐下降。失业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最早,是随着西方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逐渐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新技术的采用带来了生产率的高速增长和生产质量的提高,但是失业也因此普遍化、尖锐化,激发了严重的社会经济矛盾,极大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稳定。当然,失业对于每一个人也是很关心的,没有人想失业。近期,人民币微升值,通货膨胀还在持续,失业率有比先前的降低些,探讨失业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对策算是当今比较热的话题,而再就业问题也渐渐得到了关注。 二、中国失业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我国城镇失业率呈波动上升趋势: (1) 每天都有一些人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也每天都有人被雇佣。劳动力(L)等于就业人数(E)加上失业人数(U),失业率等于失业人数(U)比劳动力(L)。离职率(s)即离开自己原有的工作岗位人数比就业人数,就职率(f)即本来是失业后

来找到工作的人数比去失业人数。而失业率就是有这两个离职率和就职率决定的。在社会劳动力资源是稳定态的时候,岗位离职的人数是等于就职人数。所以失业率就是:U/L=1/(1+f/s)。这是比较简单的自然失业率模型。 从现状可以看出,失业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几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所以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身边我们也不难发现,失业人群比以前年轻化,由于国企改革而下岗的职工多为40-50人员。而现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等于失业的挑战,他们虽然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却也加入了失业人口中,每年这些大学生为了找到工作而四处奔波。而且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赶不上新增的失业人数,数据显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约1190万人,大约有5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可见,虽然经济迅速发展,并且每年可以带来更多新的项目工程和就业机会,却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失业与空岗并存一方面大量的失业人员和毕业生在到处寻找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和企业每年也会提供相当多的就业岗位,却总是存在着失业与空岗同时存在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最近我国人民币升值,这对恶性通胀与失业情况有一定的镇压作用。我们知道适度通胀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但是恶化的话也会威胁到就业。 那失业是怎么产生的?经济学告诉我们,这是有两个基本原因:寻找工作和工资刚性。在寻找工作中,由于找工作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引起的失业我们称之为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而工资刚性和工作配额引起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工资刚性是指工资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的水平。当刚性实际工资是高于市场均衡水平,则会引起失业,劳动供给大于需要的雇用劳动力,这样也产生很多的待业人口。 三、再就业状况 当实际工资是高于市场均衡水平,劳动供给大于需要的雇用劳动力,失业人数真多,这样也产生很多的待业人口,企业可以在未来降低工资使之打到均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是不会这么做的,不论是什么情况,再就业都是一大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崔存新贾西城焦红云(济南市平阴县环保局2504000)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经常爆发严重的失业问题,迟至1980年代初和1990年代初,主要发达国家仍都出现了较高的失业率。而我国近年的失业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每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城镇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却不能有效地减少。探讨失业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不仅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经济理论工作,更是一项迫切而棘手的现实任务。本文对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社会的影响及对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 【关键词】: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对策 一、关于失业 所谓失业(Unemployment)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而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区分为: 1、自愿性失业; 2、非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隐蔽性失业。 (一)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失业有很多种类,根据主观愿意就业与否,即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其边际生产率,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雇用而造成的失业。由于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因此不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范围。 另一种是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管理来控制。经济学中的所研究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 (二)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非自愿失业又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这种失业的性质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它通常源于劳动的供给一方,因此被看作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劳动力需求方存在职位空缺,而劳动力供给方又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备,厂商找到所需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失业存在是正常的。 2、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产业结构变化或者产业迁移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造成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1)技术变化。原有劳动者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或者是技术进步使得机器替代人工,从而劳动力需求下降,此类型失业也称为技术性失业; (2)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改变,使得某些行业扩大而另一些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中国也为高速的工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本文就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治理 1. 引言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过程密不可分。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为高速的工业发展已经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局部环境恶化带来了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效应。受其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邻国,甚至是全球的环境。中国的发展是靠透支资源,环境取得的。中国资源的消耗速度,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速。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 而与我们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环境问题则表现在大气污染及水污染上。笔者生长在中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小时候的天空是蓝色的,水是清澈的。炎热的夏日,经常可以看见下河洗澡的人们;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绚烂夺目的红霞。那时候的天很高,云很白,而今这些景象一去不返,前后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回到家乡所见的是漂浮着生活垃圾的臭水沟和偶尔泛蓝的灰色天空,再也没有人下河下澡,再也没有河虾小鱼可供垂钓,再也没有“火烧云”样的红霞了。笔者经常在想,到底是谁夺走了这一切?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变成什么样?

第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近几年来,“雾霾”成为了媒体及公众口中的热点词汇,先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持续不散,后又扩大至中部长江流域,甚至在平时少见雾霾天气的长三角地区也很严重。伴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空气中PM2.5对人体危害不断加剧,更令人们的畏惧情绪与日俱增。医学专家钟南山就曾明确指出,PM2.5的增加与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肺癌的高发、多发密切相关。有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近10年增长40%。 治“霾”已成为当下国计民生的当务之急。 2015年2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该片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和拜访专家的方式,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与危害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作品来告诉观众如何为治理雾霾去做些什么。尽管其中的部分数据和观点受到质疑,但这部记录片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雾霾大面积的出现和扩散,不仅在国内为民众所诟病,也日益为国际所关注和讨论。例如韩国和日本,就常把本国出现的雾霾天气归咎于中国,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认为中国的雾霾“飘洋过海”,荼毒美国。可以看到,雾霾在加速累及中国形象。近日,美国彭博社报道吐槽:“还有什么比索契这个满是棕榈树、没有雪的亚热带地区搞冬奥会更糟糕的事吗?或许是在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进行滑雪比赛、在雾霾笼罩的华北平原举办冬奥会开幕式吧。”报道直指目前的北京没有资格申办冬奥会。另一方面,雾霾也成为经济、环境失衡的形象代言,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就犀利地指出,雾霾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死刑宣判”。尽管到目前为止也尚未出现雾霾外交问题,但如果中国的雾霾天气继续恶化的话,不排除它会成为一个周边的公共外交问题。 第二,是水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海河、辽河、淮

论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论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论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摘要: 失业问题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发达国家的失业人数持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本文尝试从失业的界定入手,引出我国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对策 一、失业的含义及其界定 (一)失业的含义 失业是指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时期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达不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工作、如有工作可在两周内应聘就业的人员。判断是否为失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有五个:一个是劳动年龄内;二是有劳动能力,即在身体和智力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三是调查时期,国际上通行的调查时期一般为一周,如果调查对象在调查周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即确定为失业,而我国劳动部门则规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劳动者在一个月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不足15日者就也失业者;四是正在寻找工作;五是如有工作可以在两星期内应聘就业。 失业类型可以因研究问题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划分方法,根据我国的失业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划分。 1、根据失业的表现形式来进行分类

显性失业,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表现出明显的分离。显性失业主要表现为我国城镇的公开的登记失业,即失业的劳动者到政府劳动部门进行登记以取得失业补助和就业帮助。 隐性失业,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处于隐蔽性存在状态。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农村潜在失业。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的减少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因种种原因没有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而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形成潜在的失业。(2)城镇国有企业中的隐性失业。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吸纳了大量的无效劳动力,导致国有企业人浮于事,劳动效率低下;“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因而形成劳动者在劳动岗位上的“在职失业”。 2、根据劳动力供求现状进行分类 总量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供给在总量上大于需求而形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供给的素质结构或区域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 3、根据失业形成的原因进行分类 自愿性失业,指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因学习、家务、个人能力及家庭收入等原因而自愿处于不工作状态; 磨擦性失业,指劳动者在寻找就业岗位的过程中,因信息和成本等原因而暂时处于失业状态; 季节性失业,指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带有季节性,如农业种植、锅炉工等,造成劳动者在一定的季节中有工作,而在其他的季节中处于失业状态。 (二)失业界定 1、失业界定的国际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于1982年的国际劳工统计大会上对于失业的定义为“失业指在调查期内达到一定年龄并满足以下条件者:(1)没有工作,即未被雇佣同时也未自谋职业者;(2)目前可以工作(有工作能力),即可被雇佣或自谋职业者;(3)正在寻找工作,即在最近特定时期已经采取明确步骤寻找工作或自谋职业者”。 因考虑了各成员国自身的社会制度、宗教文化背景以及就业政策和就业观念等诸

分析我国现阶段高失业率现象

分析我国现阶段高失业率现象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失业率呈不断攀升的趋势,本文对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体制障碍是导致当前失业率的居高不下最根本的原因。要使我国经济由“高增长、低就业”向“高增长、低失业”转变,就必须消除体制上的障碍,深化各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失业,劳动力,体制障碍 经济高增长往往会伴随高就业,但近年来我国却是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近20多年来,我国GDF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失业人员却逐渐增多。总的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由1994 年的2.8 上升至20xx 年的4.3 ,这其中还不包括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中国正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 [1] 一、我国高失业现况 (一)城镇登记失业人口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如表1 所示。近几年来无论失业人口的绝对数还是相对比例都在上升,20xx 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失业率为4.3 ,分别比1994 年增加和上升了323.6 万人和1.5 个百分点,增加和上升的相对数分别为67.93 和53.57 。以此推算,城镇登记失业人

口还会增加,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失业问题在加剧。 表11994~20xx 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2] 年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94 476.4 2.8 1995 519.6 2.9 1996 552.8 3.0 1997 576.8 3.1 1998 571.0 3.1 1999 575.0 3.1 20xx 595.0 3.1 20xx 681.0 3.6 20xx 770.0 4.0 20xx 800.0 4.3 (二)下岗人员 由表2可知,总体上国企下岗职工人数从1993年至20xx年逐年上升,之后20xx 年和20xx 年人数有下降。20xx 年国企下岗人数是410 万人,比上年减少105万人;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从1998年的50下降到20xx年的26.2。这也是城镇实际失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21993~20xx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及再就业率 年份国企下岗职工人数(万人)[3] 再就业率()[4] 1993 300 1994 360 1995 564 1996 542 1997 692 1998 610 50 1999 653 42 20xx 657 35.4 20xx 515 30.6 20xx 410 26.2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GDP第二高的国家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让世界惊叹。但是在光环背后还是有诸多隐忧,其中以环境问题最为严重。在很多国外舆论的印象中,这条崛起的“中国龙就像从下水道里腾空而起的身上流淌着污水散发着难闻的恶臭”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从中可以认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了。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不到十分一之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的。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土地荒漠化以及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自2003年以来提倡“科学的发展观”,不再单纯追求增大GDP。为了打破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的困境,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引言 当今失业现象已出现了超越社会形态的特点,无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失业问题。所谓失业是在一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愿意工作却没有工作,虽有劳动报酬但不能维持其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一种社会现象。经济建设和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导致了当前的企业困难和下岗职工增多。下岗失业者自身的素质偏低、观念陈旧,使再就业难度加大 一、我国城镇失业现状 (一)失业的含义及其界定 失业是指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时期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达不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工作、如有工作可在两周内应聘就业的人员。判断是否为失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有五个:一个是劳动年龄内;二是有劳动能力,即在身体和智力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三是调查时期,国际上通行的调查时期一般为一周,如果调查对象在调查周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即确定为失业 (二)我国城镇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失业人员将达到840万人。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我国城镇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1)总量性原因 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人口总量性原因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 (2)劳动力素质原因 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