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我市是农业大市,全市耕种面积2383万亩。在农田中,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地下害虫为害作物情况,给我市农业

生产安全带来隐患。所谓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

分的一类害虫。我市地下害虫的发生种类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

一、发生种类

(一)蛴螬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我市发生的蛴螬主要是东北大黑鳃金龟,其成虫体长16~22毫米,宽8~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卵呈圆球形,洁白而有光泽,平均长2.7毫米,宽2.2毫米。幼虫体长35~45毫米,头宽4.9~5.3毫米,头长3.4~3.6毫米,全体多皱褶,静止时体呈马蹄形,头部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蛹体长21~24毫米,宽11~12毫米,化蛹后初期为白色,以后逐渐变深至红褐色。

东北大黑鳃金龟在我市两年完成一个世代。越冬的成虫5月下旬始见,6月上中旬为出土活动盛期,7月上中旬为产卵

盛期。一龄幼虫期平均29.2天,二龄幼虫期平均29.6天,一般8月底至9月下旬进入三龄并越冬。越冬幼虫第二年6月中下旬是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平均21.5天。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直到第二年的5月下旬,才开始出土活动。成虫昼伏夜出,具有假死性,喜食大豆子叶。幼虫以3龄幼虫食量最大,一头三龄幼虫在10天内可连续咬死玉米幼苗80余株。幼虫具有假死性,常沿垄向移动。

(二)蝼蛄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我市主要以东方蝼蛄危害最重。

东方蝼蛄成虫体长30~35毫米,体色呈灰褐色,全身密生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卵椭圆形,灰黄或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紫色,长3~0~4.0毫米,宽1.8~2.0毫米。若虫头胸特别细,腹部很肥大,行动迟缓,全身乳白色,2龄或3龄以后,若虫体色接近成虫,末龄若虫体长24~28毫米,若虫共9龄。

东方蝼蛄在我市需两年完成一个世代。越冬成虫5月份开始产卵,盛期为6~7月,卵经15~28天孵化。当年若虫发育至4~7龄,深入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恢复活动,为害至8月开始羽化为成虫。当年羽化的成虫少数可产卵,大部分越冬后,至第三年才产卵。成虫寿命达8~12个月.

东方蝼蛄成虫昼伏夜出,晚上21~23时为活动取食高峰。产卵喜欢潮湿,多集中在沿河两岸、池塘和沟渠附近产卵。

若虫具有群集性。成虫具有趋光性、趋化性,对香甜类物质的趋性很强。

(三)金针虫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甲科幼虫的总称。我市金针虫主要是细胸金针虫与宽背金针虫。细胸金针虫成虫体长8~9毫米,宽约2.5毫米,体细长暗褐色,略具光泽。卵乳白色,圆形,直径约为0.5~1毫米。幼虫体长约23毫米,宽约1.3毫米,呈细长,圆筒形,淡黄色,有光泽。蛹长8~9毫米,纺锤形。宽背金针虫成虫体粗短宽厚。雌虫长10.5~13.1毫米,雄虫长9.2~12毫米,全体黑色。幼虫体宽扁,体长约20~22毫米,体棕褐色。

细胸金针虫在我市约3年完成一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深度可达35~60厘米,最深可达90厘米。幼虫期长达2年多,成虫昼伏夜出,喜食小麦,其次是陆稻、玉米、高粱,并取食大豆的嫩叶。成虫有趋向腐烂禾本科杂草的习性。宽背金针虫5月份开始出现,一直可延续到6~7月份,有趋糖蜜习性。

(四)地老虎

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我市地老虎类主要是八字地老虎。成虫体长约16毫米,翅展35~~40毫米。幼虫体长30~40毫米,头宽2~2.5毫米,头部黄褐色,颅侧区有多角形的褐色

网纹及一对呈“八”字形的黑褐色斑纹。

八字地老虎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6月下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第一代成虫9月中下旬盛发。

二、农田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地下害虫是国内外公认的较难防治的一类害虫。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一)农业防治

1、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深翻该土,铲平沟坎荒坡,植树种草等。

2、调整种植结构。地下害虫最喜食禾谷类和块茎、块根类大田作物,因此,合理轮作或间套作,可以减轻其为害。

3、深翻整地,压低越冬虫量。

4、合理施肥。农家有机肥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否则易招引地下害虫取食产卵。碳酸氢铵、氨水等化学肥料应深施,既能提高肥效,又能因腐蚀、熏蒸起到一定的杀伤地下害虫的作用。

5、适时灌水。作物生长期间适时灌水,因表层湿度大,不适宜地下害虫活动,迫使其下潜或死亡,可以减轻为害。

(二)化学防治

进行种子处理,该方法简便,用药量低,对环境安全,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为害的理想方法。具体用法是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照1:80的比例拌种。也可在傍晚用喷雾器满地喷洒辛硫磷、毒死蜱乳油等药液。夜幕降临,气温下降,蒸发量少,加上有露水覆盖,土壤、植株均成湿润状态,保证了药效。

(三)物理防治

根据地下害虫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显著。

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地下害虫是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土中,危害作物地下部分或接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这类害虫主要在种子播下后至幼苗期间危害。食害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地下害虫种类很多,黑龙江省分布广泛且危害较重的主要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姑、根蛆等。 下面介绍龙江县发生较全的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 3 种地下害虫。 1 蛴螬 蛴螬是全龟甲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蛴螬种类很多,在龙江县发生较重是东北大黑鳃龟甲。 1.1 成虫 体长16?20mm黑褐色。触角鳃叶状,每一鞘翅上有5条明显的纵线。 1.2 幼虫蛴螬,头部黄褐色,胸部乳白色,身体弯曲,多皱褶,疏生刚毛。老熟幼虫体长约30mm。 1.3 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大黑鳃金龟甲在黑龙江省2?3a 发生 1 代。以2?3龄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幼虫越冬时在90?180cm深冻土层中做土室越冬,入土时不留虫洞。在第 2 年6 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到其越冬深度时,才能向上移动,钻到表土层,咬食作物的幼根,断口比较整齐,幼苗迅速枯

死。6月20日左右是蛴螬危害盛期。1头3 龄幼虫可以连续危害数株幼苗。 3 龄幼虫约在7 月下旬―8 月上旬在土中做茧化蛹。蛹期 20d 左右羽化为成虫。成虫越冬时也不留虫洞,但其深度较浅,约在30?60cm深越冬。在第2年5 月中旬左右开始出土,危害盛期在 6 月上旬左右。成虫有假死性,雄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黄昏后进行取食,交尾等活动,交尾后10d 左右产卵,卵多产生于大豆田或含有腐殖质较多田地中,深约5?12cm 雌成虫一生可产卵100?300粒,卵期9?12d, 在6 月中下旬出现小幼虫,龄幼虫只能食腐殖质,不危害农作物,不能越冬, 2 龄幼虫可以越冬,但其食量较少,因此,一块田地受害较重,取决于 3 龄幼虫越冬数量。 蛴螬活动适宜温度18?24C,在进入7月份地温过高时土壤耕层内数量很少,大多数垂直向下移动。9 月份温度降低时,又上升到表土取食。秋后土温下降到10C时开始下钻,最后到深土内越冬。土壤湿度对蛴螬发生较重。 针对以上发生规律,在调查蛴螬密度时,必须在 6 月20 日左右比较好,过早虫量少,调查数据没有代表性。在调查化蛹率时在8月上、中旬最佳,调查越剧冬基数进在秋后9 月份比较好、过紧、温度高,在深土层,过晚,向地下深入,控加数量少。同时,在洼地蛴螬少,必须找岗地。在防治时,除了预防,选在 6 月上、中旬进行,防效理想。 2 金针虫金针虫是叩头甲科的幼虫,属鞘翅目,叩头甲科。金针虫因体细长,坚硬、金黄色似金针而得名,此虫种类很多,黑龙江省发生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近期也是地下害虫危害的季节,特别在草坪上,造成局部枯黄干枯,苗木特别是小苗突然干枯死亡。我们总结了一下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园林养护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地下害虫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的地下和地上部分,主要包括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大蟋蟀等。 一、蝼蛄类: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地狗、拉拉蛄等。常见的有两种: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食性杂,主要以成虫、若虫食害植物幼苗的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茎。同时成虫、若虫在表土层活动,钻蛀坑道,造成幼苗根土分离,干枯死亡,清晨在苗圃床面上可见大量不规则隧道,虚土隆起。 发生规律:华北蝼蛄3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翌年,越冬成虫3~4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产卵结束。卵多产于轻盐碱地,黏土、壤土、重盐碱地较少。若虫达13龄。东方蝼蛄在南方1年完成1代,在北方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6龄若虫越冬,来年3月下旬开始上升至表土活动。4、5月为活动盛期,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6月上旬为产卵

盛期,6月下旬为末期。产卵前先在腐殖质较多或为腐熟的厩肥土下筑卵室产卵其中。10月下旬以后开始越冬。昼伏夜出,具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蝼蛄类的防治措施:(1)灯光诱杀成虫,晚上7~10时点灯。(2)毒饵诱杀。用八方地猛1千克拌入50千克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傍晚均匀撒于地里。(3)也可使用三彪灌根,攻牛整体喷雾的方法来防治。二、蛴螬类: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科幼虫的通称,常见的有小青花金龟子、白星金龟子、苹毛金龟子、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蛴螬在土中咬断幼苗的根茎,常造成幼苗枯死,缺苗断垄,且伤口容易遭受病菌侵入。成虫主要为害各种作物和果树、林木以及花卉新梢嫩叶、花穗和幼果,造成孔洞、缺刻或落花落果 1、小青花金龟子:1年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成虫开始出土活动,成虫白天活动取食,日落后土中潜伏,主要取食花蕊和花瓣,尤其在晴天无风和气温较高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取食、飞翔最烈。如遇风雨天气,则栖息在花中,不大活动。产卵于腐殖质多的土壤或枯落层下,6、7月见幼虫,8月后成虫绝迹。 2、白星金龟子:又名白星花潜。主要寄主植物有雪松、腊肠树、蜀葵、小叶女贞、月季、梅花、榆、海棠、木槿、杨、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老遇见地下害虫危害花木种子、幼苗地下部分或近表土地主茎,大家都非常的发愁烦恼,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止地下害虫。 瑞丰化工-氧化乐果 地下害虫种类: 1.蛴螬:金龟子幼虫取食作物幼根、茎地下部分常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粱受害较重。 2.金针虫:叩头虫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咬食种子、胚芽、根茎危害特点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 3.蝼蛄:地下咬食刚播下种子或发芽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凋枯死亡谷子受害较重。 4.地老虎:幼虫食性杂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多种作物白天潜伏土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其次还有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

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 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一、蛴螬的防治方法: 1.用40%氧化乐果500倍液。 2.5%敌杀死1800倍液喷杀成虫。 3.用50%氯丹粉剂加适当细土拌匀,翻入土下,毒杀幼虫。 4.在幼虫盛发期用50%辛硫磷600倍液浇于土中,对消灭幼虫有良效。 二、金针虫的防治方法: 1.金针虫的卵和初孵幼虫,分布于土壤表层,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弱。翻耕曝晒土壤,中耕除草,均可使之死亡。 2.用防治蝼蛄的方法氯丹粉剂处理土壤。 三、蝼蛄的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晴朗无风闷热天气诱集量尤多。 2.用50%氯丹粉加适量细土拌匀,随即翻入地下。约每亩地用药2500克。 3.蝼蛄具有强烈的趋化性,尤喜香甜物品。因此,用炒香的豆饼或谷子500克,加水500克和40%乐果乳剂50克,制成毒饵,以诱蝼蛄。 四、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盛期点灯诱杀,或用糖醋毒液毒杀成虫。

地下害虫的防治

地下害虫的防治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地下害虫是农作物的大敌,食害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甚至毁种,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作物苗期极易遭受地下害虫的危害,因此防治地下害虫就成了作物安全生长的关键之一,怎样才能科学地防治地下害虫?为此,我们请来了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狄政敏老师,请她为听众朋友们介绍地下害虫的综合。现在狄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狄老师,您好! 专家:艳红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1.主持人:狄老师,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地下害虫都有哪些种类,生产中常危害哪些作物? 专家: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耕葵粉蚧、大蚊类和拟地甲等。它们危害作物种类繁多。 生产中常见的危害是以下几类作物,一是禾本科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谷子。在苗期引起缺苗断垄。二是花生果和甘薯的块茎,引起花生果空壳、烂果,造成甘薯裂口子。三是大葱地下茎受害。四是蔬菜苗被咬死。五是棉苗地上部分被截断。六是新地下害虫的危害。如大蚊、耕葵粉蚧。 2.主持人:好,下面请狄老师就禾本科作物的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来给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专家:禾本科作物的地下害虫种类以蝼蛄和金针虫为主,蛴螬在部分有机质高的土壤中数量高。 3.主持人:那么蝼蛄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是怎样的?狄老师请您接着介绍一下。 专家:蝼蛄又叫拉拉蛄,将幼苗根部咬成乱麻状,还在小麦行垄间串隧道,引起苗与土分离,而一行行或一段段枯死。隧道田间拱起0.5~1厘米高,弯曲状,越是苗稀处危害越明显。 形态特征:蝼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有成虫、若虫和卵三种虫态,其中成虫与若虫形态十分相似,差别是若虫翅未长成,触角节数少。蝼蛄形体纺锤状,前足开掘式,口器咀嚼式。在北方地区以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为主。 华北蝼蛄成虫体黑褐色,长39~45毫米,触角丝状,腹末尾须1对;东方蝼蛄浅黄褐色,全身被细毛,体长30~35毫米,小于华北蝼蛄。两种蝼蛄的主要区别是胫节背侧的刺,华北蝼蛄为一或无刺,东方蝼蛄有3个刺。卵为椭圆形,2毫米,白色。若虫初孵为白色,后期华北蝼蛄变为黄色,东方蝼蛄变为腹黄色,其余处灰褐色。 发生规律:华北蝼蛄3年一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若虫越冬,6、7月份成虫产卵,若虫第3年8月羽化为

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防治

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防治 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危害植物根部、近土表主茎及其他部位的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这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寄主广,它们主要取食园林植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植株生长不良。其中对园林植物危害性较大的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都以幼虫危害。由于它们分布广,食性杂,危害严重且隐蔽,并混合发生,若疏忽大意,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一、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种类、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1.蝼蛄俗称“土狗子”,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开掘隧道,咬食幼苗根和茎,使幼苗干枯死亡。食性杂,能危害多种园林植物。 蝼蛄分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台湾蝼蛄、普通蝼蛄等几种,是危害草坪等园林植物的常见害虫,也是对高尔夫球场果岭草坪危害最大又最难防治的地下害虫。它具有一对非常有力呈锯齿状的开掘足,在地下来回切割草和根茎并往前爬行,拱出条条隧道,所过之处,根茎全被切断,轻则降低草坪质量,重则造成大片草坪死亡。 华北蝼蛄是华北地区草坪和苗圃内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其成虫体长42厘米左右,茶褐色,翅短小,前足扁平,有尾须两根,前胸中央有一个心脏形暗红色斑点,以成虫和幼虫咬食幼苗的根和嫩茎,

并在床面上钻隧道,造成缺苗现象。 蝼蛄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深度为地下水位以上和冻土层以下。3月下旬至4月上旬,蝼蛄逐渐苏醒,随着地温升高,蝼蛄开始活动,当平均气温达到11.5℃左右时,开始出现蝼蛄拱出的虚土隧道。日平均气温达18℃左右时,危害猖獗。在酷暑时,蝼蛄潜入土中越夏,只是在新播种地稍有危害。8月底至10月初,又是一个危害高峰,10 月中旬后,陆续入土越冬。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点活动最旺盛,多在表土层或地下活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最频繁。 刚孵出的幼虫喜群集、怕风、怕光、怕水。非洲蝼蛄孵化后群集时间为3-6天,华北蝼蛄群集时间稍长,而台湾蝼蛄群集时间最长,达5-11天,以后分散潜入地中危害。因此,在6-8月份如发现向下的洞中有虚土或杂草堵塞,往往是蝼蛄的卵室或幼虫的群集地,顺着洞下切取土,可找到蝼蛄的卵块或幼虫,或下挖可找到成虫。蝼蛄喜欢在潮湿的地域中生活,对马粪等未腐熟的有机质特别感兴趣,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 2.蛴螬蛴螬是各种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俗称“土蚕”。体近圆筒形,常弯曲成“C”字形,乳白色,密被棕褐色细毛,尾部颜色较深,头橙黄色或黄褐色,有胸足3对,无腹足。专门取食园林植物根茎部,引

西藏农业害虫防治技术

第五章西藏农业害虫防治技术 【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西藏农业植物各类害虫的防治措施,难点是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要求学生掌握西藏农业植物的主要害虫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并了解其分布和危害;掌握西藏农业植物害虫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重点掌握西藏农业植物害虫的防治措施。 第一节鳞翅目害虫 一、黄地老虎 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Schif)〕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欧洲、非洲、前苏联、朝鲜、日本、印度、锡金等,在我国分布于全国各省。西藏的拉萨、边坝、澎波、林芝、米林、昌都、八宿、萨迦、加查、乃东、察雅等地都有发生,为拉萨河谷地区地老虎的优势种。幼虫可为害小麦、青稞、豌豆、玉米、马铃薯、油菜、白菜、萝卜、甘蓝、灰灰菜、野燕麦、然巴草等多种作物及杂草。青稞、小麦往往刚出苗就开始受害,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需要重播。有些菜田大白菜腐烂较多,与幼虫的钻心为害有一定关系。近几年还发现幼虫在温室和大棚中为害青椒幼苗等。 (一)形态特征 1.成虫老熟幼虫体长14~19mm,翅展32~43mm。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栉状,分枝长而向端部渐短,约达触角2/3处,端部1/3为丝状。前翅黄褐色,全面散布小褐点,各横线为双条曲线,但多不明显,变化很大。翅上肾形斑、环形斑、棒形斑都很明显,各斑的边缘黑褐色,中央暗褐色。后翅白色,前缘略带黄褐色。 2.卵扁圆形,底平,高0.44~0.49mm,宽0.69~0.73mm,纵棱显著比横道粗,不分岔。初产乳白色,以后逐渐出现淡红色斑纹,孵化前变为黑色。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3~45mm,头宽2.8~3mm。头部黄褐色,颅侧区有略呈长条形的黑褐色斑纹。唇基三角底边略大于斜边。无颅中沟或仅有很短一段颅中沟,额区直达颅顶,呈双峰。体淡黄褐色,背面有不太明显的浅色条纹,表皮多皱纹。气门椭圆形,气门片黑色,气门筛颜色很浅。腹足趾钩12~21个,臀足趾钩19~21个。臀板有两大块黄褐色斑,中央断开,小黑点较多,基部及各刚毛间都有分布。 4.蛹体长16~19mm,红褐色,腹部未节有粗刺1对。第一至三腹节无明显横沟,第四腹节仅背面中央有稀疏刻点,第五至七腹节刻点相同,气门下边有1 列刻点。 (二)生物学特性 1.年生活史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地老虎在拉萨、日喀则等地一年发生2代,以5~6龄(亦有少量幼龄)幼虫在冬播作物田、冬闲田及田边、沟渠等处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3月中、下旬平均气温3℃以上时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平均气温6℃以上、5~10cm 深地温达9℃以上时达化蛹盛期,4月下旬为化蛹末期。4月下旬旬平均气温达10℃以上、5~10cm深地温稳定在11℃以上时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5月中、下旬旬平均气温达11~14℃时为发蛾盛期,5月末至6月上旬为发蛾末期。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发生,6月中旬进入盛期,亦是第一代幼虫化蛹始期。7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7月中旬末至下旬为化蛹末期。第一代成虫在7月中旬初始发,8月中、下旬为发蛾盛期,9月下旬终见。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发生,8月中旬开始在田间见到大量幼虫,11月下旬左右开始休眠越冬。 表13 拉萨地区黄老虎年生活史(1979~1980年)

西瓜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办法

西瓜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办法 种植西瓜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而加强西瓜地下害虫的防治,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关于西瓜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办法。 西瓜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办法 一、地老虎 1.危害性 地老虎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地下害虫。其幼虫危害幼苗,幼虫咬食小苗时,在地面咬断嫩茎,造成缺苗断垄,伸蔓以后咬断瓜蔓顶端生长点及叶柄,影响生长发育。老龄幼虫则分散危害,白天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咬断西瓜根茎,以第一代幼虫危害最重。 地老虎一年繁殖三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壤中越冬。越冬的幼虫羽化和产卵期在3月上旬、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春季幼虫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在阴雨或土壤湿润的情况下危害瓜苗较为严重,刚孵化的幼虫,昼夜在寄主心叶中取食。3龄以后转入土中,4龄以后常把幼苗齐地面咬断,5——6龄为暴食期,食量大,要及时防治。 2.防治办法 精耕:冬前深翻土地,破坏天敌越冬环境,可使幼虫冻死。早春及时清理田园,铲除杂草,减少成虫产卵的场所,消灭部分虫卵,并能断绝早期食料来源。

消灭幼虫:依据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幼虫在3龄前危害较小,抗药性弱,是防治地老虎的最佳时间。 生物防治:利用黑光灯诱蛾或按一定比例配制糖醋液,配制后放在小盆内,白天盖住防止蒸发,傍晚开盖诱蛾;也可在西瓜出苗后每10千克水加入1——2粒萘,待萘完全溶解后,喷洒幼苗,也可在移栽时点穴浇入。 二、蝼蛄 1.危害性 蝼蛄的成虫和若虫喜欢吃刚发芽的种子,咬食根部,使幼苗枯死。 咬食症状为乱麻状,可区别于金龟子。有时后将幼苗近地面的嫩茎咬成绺维状,有时将幼苗嫩茎咬断,造成缺苗。 2.防治办法 种子处理:采用药剂拌种,拌药量要准确,拌种要均匀,拌药后要使种子充分晾干,然后催芽播种。 播种时撒施毒饵:毒饵可用炒香的豆子、麦麸、玉米糁和豆饼做诱饵。每1千克诱饵加入美曲膦酯10克或者40%乐丝本乳油10克,加水适量拌湿即可。一般情况在播种或者定植前撒入瓜田或苗床,防治效果好。 三、金龟子 1.危害性

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简报【可编辑版】

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简报 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简报 今年5月以来,我县遭遇了持续强对流天气,水稻、玉米粮食和 蔬菜作物等病虫害普遍暴发。为了有效防控,确保粮食和蔬菜的正常 生长,我县积极组织开展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如下: 一、深入田间地头,摸清病情虫情县农委农技人员在6月1 5日 对全县粮食和蔬菜作物进行了病虫害调查,全县粮食作物类病虫害发 生以稻飞虱为主,一般田块为1800 3000头百丛,高的达7000头百丛;蔬菜作物以霜霉病、角斑病、炭疽病、蓟马、潜叶蝇、晚疫病、绵疫 病发生为主。为了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县农委及 时向所有镇、街发布了农作物病虫情报及防治技术资料,要求各镇、 街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宣传,将病虫害防控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 二、强化技术指导6月4日,针对当前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县农 委庚即成立技术小组分片指导全县各镇、街的防治工作。技术小组成 员由农技中心、植保站、执法大队、蔬菜办、经作站技术人员组成。 技术小组一是要调查了解辖区内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蔬菜品种病虫发 生及危害情况,以及各镇街工作和农户防治情况;二要指导各镇街农技人员识病辩虫,掌握必要的防治方法;三要对广大农户进行直接的宣传和指导。 三、加大宣传力度,全民动员采取防控措施6月5日以来,县技 术指导小组走访了全县28个镇街,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接受群 众现场咨询上万人次,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田边示范拍查等方

式把病虫害防治方法尽可能地传到广大农户中。同时,指导小组对各镇街也提出了防治要求:一是要在农药经销店张贴防治方法,积极与农药经营户协调联系,经营户及时调供高效低毒农药及药械,并把防治信息宣传给广大农户;二是要做好虫情、病情的监测,及时向县农委反馈信息;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尽可能做到家喻户晓;四是建议有条件的村社,统一时间、统一药品进行防治。各镇街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也非常重视,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的防治方案,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对防治工作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层层落实防控措施,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通过广播、召开村社干部会议、院坝会、翻印技术资料、科技赶场、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工作扎实有效。 附送: 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201X年XX区民生实事建设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好全年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X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条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常见的贮粮害虫有米黑虫、黄粉虫、玉米象、豌豆象、蚕豆象、绿豆象、麦蛾、谷蠧、螨类等。主要防治方法: 一、农业措施 1、密闭防虫。用坛、缸、囤等贮粮的,可用塑料薄膜封口,扎紧并用稀泥密封。密封后, 可利用粮食旺盛的呼吸作用,逐渐将氧气耗尽,造成一种缺氧后低氧状态,抑制害虫的繁殖,从而达到安全贮粮。 2、压盖防虫。主要用于防止蛾类害虫,尤其是麦蛾。将粮食压盖好,使蛾类成虫无法交尾 产卵,不能繁殖出幼虫危害粮食。压盖时间在新收的粮食入仓后立即进行。将晒干的沙子装入麻袋或塑料袋,平整地铺放在粮面上,使压盖严、紧、密、实。也可在平整的粮面上铺一层牛皮纸,纸上均匀压盖10厘米—15厘米的草木灰。 3、花椒防虫。用一个小布袋,内装10—15克新花椒,放入贮粮的坛内,若是用缸、囤贮 粮,可多放几袋,用盖盖好,可有效地防止害虫感染。 4、曝晒杀虫。曝晒是以太阳辐射热作用于虫体,破坏虫体组织和生活机能,使害虫致死。 同时曝晒还具有防潮、防霉的作用。小麦、玉米、豌豆、蚕豆等粮食有害虫可用此法。 选择炎热晴天,将粮置于容易升温的晒场上摊晒。要薄摊勤翻,使粮温上升到48℃左右,并在这种温度下持续翻晒3—4小时,然后将粮食趁热聚堆,以保持堆内高温,即可将害虫晒死或闷死,待粮温下降到接近大气温度时,再除去杂质和死虫,然后入仓。 二、化学措施 用于杀灭贮粮害虫的药剂要经过严格选择,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爆炸和燃烧;二是能杀死多种害虫,没有残毒或残毒极微。目前农家使用的贮粮杀虫药剂主要是磷化铝。此药有粉剂和片剂两种。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产生磷化氢毒气,对害虫产生高效的毒杀作用。 1、粮面施药法要求粮堆高度在3米以下。具体做法是先测量粮堆体积及仓房空间部位容积, 计算出用药总量。根据每个投药点粉剂不超过200克,片剂不超过300克的要求,计算出投药点。投药点应均匀布置在粮面上。每个投药点要放置不能燃烧的瓦钵、瓷盆等装药器皿。施药完毕后,密闭门窗,熏蒸结束放气后,及时清除药剂残渣。 2、布袋埋藏法主要用于散装粮堆。按每点施药量将药剂装入小布袋内。每袋装片剂30—45 克;装粉剂20—25克。施药由里向外,用投药器把药包投入粮堆或深埋。每个药包拴一根细麻绳,一端留在粮面外,以便熏蒸放气后,按麻绳标志取出药包。 3、气流熏蒸法主要是根据粮堆内气流状态,确定合理的施药部位,以提高药效。该法是用 塑料薄膜密封粮堆,采用低药量熏蒸。当平均粮温高于仓温3℃以上时,应在粮仓或粮堆下层施药;当平均粮温低于仓温3℃以下时,应在粮面施药;新入仓粮食各部位粮温接近,应采用均匀埋藏法,并在仓门及四角增加施药点。

地下害虫图鉴及详细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图鉴及详细防治方法 蛴螬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是地下害虫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为害也最严重的一大类群。蛴螬是国内外公认的难以防治的地下害虫。 为害作物:麦类、玉米、高粱、薯类、豆类、花生、棉花、蔬菜、甜菜、甘蔗等大田作物 为害症状:幼虫取食刚播种或刚萌芽的种子及嫩根,咬断苗期作物根茎,造成缺苗,咬断处切口整齐,咬食块根块茎,也可为害果树等根部。同时造成大量伤口,可诱发病害。 成虫为害取食果树叶片,造成损失。 蝼蛄

蝼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俗称拉拉蛄、地蝲蛄,常见的种类有单刺蝼蛄(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昼伏夜出,生活史较长。 危害作物:禾谷类、豆类、花生、薯类、棉、麻、甜菜、烟草、蔬菜以及果树的种子和幼苗等 危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取食种子、种芽和幼根,咬断幼苗根茎、蛀食薯类的块根块茎,造成幼苗死亡,幼苗根茎被害成麻丝状。 蝼蛄在近地面活动,开挖许多隧道,使幼苗根系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为害时期:2~11月均可危害,其中6~8月主要为害为夏播作物幼苗,同时也是产卵高峰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期

地老虎 地老虎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地蚕、土蚕、切根虫等,是我国地下害虫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我国为害较为严重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3种。 为害作物:食性杂,可危害玉米、高粱、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瓜类等作物幼苗 为害症状:在地下为害,低龄幼虫取食植株地上部分的顶芽和嫩尖,3龄之后常为害近地面的嫩茎,5-6龄以后幼虫食量增大,可爬到植株幼嫩部分将其咬断,将短苗拖到洞口取食。 发生时期:一年可发生1~7代,为害不同时期播种作物,6月中、下旬为害玉米、蔬菜等作物。 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甲科幼虫的总称,成虫俗称叩头虫。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近期也是地下害虫危害的季节,特别在草坪上,造成局部枯黄干枯,苗木特别是小苗突然干枯死亡。我们总结了一下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园林养护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地下害虫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的地下和地上部分,主要包括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大蟋蟀等。 一、蝼蛄类: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地狗、拉拉蛄等。常见的有两种: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食性杂,主要以成虫、若虫食害植物幼苗的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茎。同时成虫、若虫在表土层活动,钻蛀坑道,造成幼苗根土分离,干枯死亡,清晨在苗圃床面上可见大量不规则隧道,虚土隆起。 发生规律:华北蝼蛄3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翌年,越冬成虫3~4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产卵结束。卵多产于轻盐碱地,黏土、壤土、重盐碱地较少。若虫达13龄。东方蝼蛄在南方1年完成1代,在北方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6龄若虫越冬,来年3月下旬开始上升至表土活动。4、5月为活动盛期,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为末期。产卵前先在腐殖质较多或为腐

熟的厩肥土下筑卵室产卵其中。10月下旬以后开始越冬。昼伏夜出,具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蝼蛄类的防治措施:(1)灯光诱杀成虫,晚上7~10时点灯。(2)毒饵诱杀。用八方地猛1千克拌入50千克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傍晚均匀撒于地里。(3)也可使用三彪灌根,攻牛整体喷雾的方法来防治。二、蛴螬类: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科幼虫的通称,常见的有小青花金龟子、白星金龟子、苹毛金龟子、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蛴螬在土中咬断幼苗的根茎,常造成幼苗枯死,缺苗断垄,且伤口容易遭受病菌侵入。成虫主要为害各种作物和果树、林木以及花卉新梢嫩叶、花穗和幼果,造成孔洞、缺刻或落花落果 1、小青花金龟子:1年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成虫开始出土活动,成虫白天活动取食,日落后土中潜伏,主要取食花蕊和花瓣,尤其在晴天无风和气温较高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取食、飞翔最烈。如遇风雨天气,则栖息在花中,不大活动。产卵于腐殖质多的土壤或枯落层下,6、7月见幼虫,8月后成虫绝迹。 2、白星金龟子:又名白星花潜。主要寄主植物有雪松、腊肠树、蜀葵、小叶女贞、月季、梅花、榆、海棠、木槿、杨、槐、构树、鸡冠花、美人蕉、樱花、椿树等。1年1代,以幼虫在土中潜伏越冬。成虫白天活动,雨后多成群为害,稍

病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及措施 蔬菜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1、农业防治 在宏观上,蔬菜生产要纳入到当地大农业生产中,统一安排农田耕作、轮作。在微观上,每一茬菜的栽培过程中,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作畦、种子消毒、播种育苗到定植、田间管理、产品采收、采收处理等各个农业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选用抗病良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抗病虫、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少施药或不施药,是防病、增产、经济有效的方法。 (2)栽培管理措施 一是保护地蔬菜实行轮作倒茬,如瓜类的轮作不仅可明显减轻病害,而且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二是清洁田园,彻底清除病株残体、病果和杂草,集中深埋销毁,切断传播途径。 三是采取地膜覆盖,膜下灌水,降低湿度。 四是实行配方施肥,增施腐熟好的有机肥,配合施用磷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五是在棚室通风口设置细纱网,以防治白粉虱、蚜虫等害虫的入侵。 六是深耕改土,垅土等改进栽培措施。 2、生态防治 (1)清园 一茬蔬菜收获后,很多病菌都在蔬菜残枝上散落田间,进入土壤中,成为下茬蔬菜的污染源。因此应在蔬菜生长后期加强病虫害防治,直接减少病原菌基数,并且在每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清除残枝落叶,对易感根系的病害还要清除残根。 (2)深耕 深耕的目的是改善耕层的环境条件,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一般要求每次收获后深耕30—40厘米,借助自生条件,如低温、紫外线等,杀死一部分病菌。 (3)消毒 在夏季蔬菜换茬间隙,深耕后灌足水,盖上塑料薄膜进行高温消毒,可使土表层10厘米处最高温度达70℃,能够杀死大量病菌,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控制方法。 (4)轮作 合理轮作不但能提高作物本身的抗逆能力,而且能使潜藏在土壤中的病原菌经过一定的期限后大量减少或丧失侵染能力。蔬菜轮作有两类:一是蔬菜与蔬菜间的轮作,要求根据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确定同类蔬菜种植的间隔时间;二是蔬菜与大田作物之间的轮作,如蔬菜与小麦、玉米轮作,效果更好。 (5)换土 对一些较为固定,品种选择余地小而且投资大、效益高的蔬菜设施栽培,如温室,可采用去老土换新土的办法控制土传病害。换去耕层老土,用无毒表土补充。

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及防治技术

地下种子害虫的主要种类及发生特点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希尔艾力·伊敏

地下种子害虫的主要种类及发生特点 希尔艾力·伊敏 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我区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蚜、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在我区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一、常见的地下害虫 1.蛴螬 俗称壮地虫、地漏子、属鞘翅目是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为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大类群,期中常见的有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为害小米、高粱、麦类、豆类、花生、甜菜、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 成虫于傍晚出土活动,20—21时活动最盛,22时以后逐渐减少,具弱超光性,一般灯下诱到的虫量仅占田间实际虫量的0.2%左右,具有假死性,受振动或惊忧即坠地假死,飞翔力弱,活动范围以虫源地为主,主要集中在田边、沟边或地头等非耕地,喜食杨树、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叶片,其

将卵产在这些树木附近田块或耕地内,单雌产卵在32—188粒,平均102粒,散产于土壤6—15深入,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相互靠近,在田间呈粒心分布。幼虫有3个龄期,全部在土壤中度过,随着一年四季土壤温度的变化而上下潜移,3龄幼虫历期最长是主要危害虫期。 2.金针虫 金针虫俗称节节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属称鞘目,叩甲科幼虫的通称,我国记载600—700种,但我区农田常见种类主要有4种,即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其中以沟金针虫发生为害最为严重。 金针虫的为害特点和为害状:金针虫的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为害不那么严重;而其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可以为害玉米、麦类、甜类、棉花、豆类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咬食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茎地下部分,使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丝状,这是金针虫为害后造成的典型为害状,此外,还能蛀入块茎或块根,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 沟金针虫一般3年1代,少数2年、4—5年或更长时间才有完成1代。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一般越冬深度15—40cm,最深可达100cm左右,越冬成虫3月初10cm土温10℃左右时开始出土活动,3月中旬至4月上旬,10cm土温在12℃—15℃时达活动高峰,产卵期从3月下旬至6月上旬,卵

花生地下害虫防治

吡虫啉与毒死蜱使用分析 近年来,花生地下害虫的危害越来越重,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蝼蛄和金针虫,其中发生最普遍并且最难防治的就是蛴螬。蛴螬咬食花生的根、茎、叶,造成花生缺苗、断垄,更严重的是咬食花生果,嫩果可全部吃光,老果则啃成空壳,一般减产20%~30%,重的损失60%~70%,更严重的则颗粒无收。 花生拌种剂在花生的生长季节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但是2010年使用很多厂家的拌种剂尤其是二十几元一瓶的便宜拌种剂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闷种、烂种、缺苗或者出苗一周内死亡的情况,在南阳的新野、桐柏以及驻马店的汝南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让农民朋友感到非常寒心。而2011年市场上的花生拌种剂可谓是五花八门,农民朋友该怎么选购呢? 目前市场上的拌种剂无非是两大类:吡虫啉类和毒死蜱类,两者有什么区别吗?为此笔者专门请教了相关植保专家。 首先,看作用机理。吡虫啉的农药机理是趋避,也就是花生地下害虫会远离蚍虫林释放的气味而不会死亡,长期使用就会使花生地下害虫适应蚍虫林的气味,从而产生抗性,最终导致土壤中的蛴螬越积愈多。而毒死蜱的作用机理是胃毒、触杀,直接杀死蛴螬等花生地下害虫。 其次,看残留对花生品质的影响。笔者走访了很多花生种植户发现使用吡虫啉拌种的花生在收获时花生外壳普遍偏黑,影响花生品质,卖不上好价钱;而用毒死蜱微胶囊拌种的花生果壳普遍色泽亮白,果仁饱满。 再次,看安全性。吡虫啉拌种在低温多雨的情况下用花生容易闷种、烂种、缺苗或者出苗一周内死亡,这种情况尤其在春花生地频繁发生。而用毒死蜱微胶囊拌种的花生则相对安全性非常高。 最后,就是看登记作物。吡虫啉类登记的都是棉花、小麦、水稻等作物,经销商也没有国家提供的安全放心保障。而毒死蜱类则有登记。 “”具有以下特点: 1.智能控释:”的释放速率与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保持一致超高效地防治各种花生地下害虫。 2.超长特效:持效期高达128天,是真正的一次拌种,整季无虫。 3.直接杀死地下害虫:吡虫啉是趋避害虫,而毒死蜱微胶囊则能直接杀死害虫,同时“科赛安净”还能防治花生田老鼠对花生的咬食。 4.添加生根剂和治病助剂:有效地解决了低温多雨情况下花生烂种、烂芽问题,并能够防治花生苗期的根腐病、茎腐病等各种病害。 5.增产显著:使用“”500克拌10~15公斤花生种,比不施药的每亩增产可达150公斤以上,比常规施药方法每亩增产50~75公斤。 6.提高花生品质:毒死蜱微胶囊相对于吡虫啉来讲没有残留,花生果壳色泽亮白,果仁饱满。 7.不用对水,直接拌种,避免了传统的蚍虫林拌种因对水而产生的闷种、烂芽、缺苗等现象! 8.拌种晾干后15天内播种不影响花生出芽率。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虫害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 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 1~2次; 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粘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O.1” 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 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 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 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 (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2、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对水 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我市是农业大市,全市耕种面积2383万亩。在农田中,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地下害虫为害作物情况,给我市农业 生产安全带来隐患。所谓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 分的一类害虫。我市地下害虫的发生种类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 一、发生种类 (一)蛴螬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我市发生的蛴螬主要是东北大黑鳃金龟,其成虫体长16~22毫米,宽8~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卵呈圆球形,洁白而有光泽,平均长2.7毫米,宽2.2毫米。幼虫体长35~45毫米,头宽4.9~5.3毫米,头长3.4~3.6毫米,全体多皱褶,静止时体呈马蹄形,头部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蛹体长21~24毫米,宽11~12毫米,化蛹后初期为白色,以后逐渐变深至红褐色。 东北大黑鳃金龟在我市两年完成一个世代。越冬的成虫5月下旬始见,6月上中旬为出土活动盛期,7月上中旬为产卵

盛期。一龄幼虫期平均29.2天,二龄幼虫期平均29.6天,一般8月底至9月下旬进入三龄并越冬。越冬幼虫第二年6月中下旬是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平均21.5天。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直到第二年的5月下旬,才开始出土活动。成虫昼伏夜出,具有假死性,喜食大豆子叶。幼虫以3龄幼虫食量最大,一头三龄幼虫在10天内可连续咬死玉米幼苗80余株。幼虫具有假死性,常沿垄向移动。 (二)蝼蛄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我市主要以东方蝼蛄危害最重。 东方蝼蛄成虫体长30~35毫米,体色呈灰褐色,全身密生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卵椭圆形,灰黄或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紫色,长3~0~4.0毫米,宽1.8~2.0毫米。若虫头胸特别细,腹部很肥大,行动迟缓,全身乳白色,2龄或3龄以后,若虫体色接近成虫,末龄若虫体长24~28毫米,若虫共9龄。 东方蝼蛄在我市需两年完成一个世代。越冬成虫5月份开始产卵,盛期为6~7月,卵经15~28天孵化。当年若虫发育至4~7龄,深入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恢复活动,为害至8月开始羽化为成虫。当年羽化的成虫少数可产卵,大部分越冬后,至第三年才产卵。成虫寿命达8~12个月. 东方蝼蛄成虫昼伏夜出,晚上21~23时为活动取食高峰。产卵喜欢潮湿,多集中在沿河两岸、池塘和沟渠附近产卵。

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常识

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常识 园林植物不仅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害虫的危害不仅影响园林的生长建设,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害虫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美化功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园林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控制害虫方法,以减少喷药,保护环境。 1 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类 1.1 食叶害虫 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既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降低植物的美化功能和观赏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刺蛾、大蚕蛾、尺蛾、螟蛾、枯叶蛾、舟蛾、美国白蛾、国槐尺蛾、凤蝶类,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等。 1.2刺吸式害虫及螨类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们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但数量极多,常群居于嫩枝、叶、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枝叶及花卷曲,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有时害虫本身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此类害虫主要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木虱类、叶蝉类、蝽象类、蓟马类、叶螨类等。 1.3蛀食性害虫 蛀食性害虫生活隐蔽,天敌种类少,个体适应性强,是园林植物的一类毁灭性害虫。它们以幼虫蛀食树木枝干,不仅使输导组织受到破坏而引起植物死亡,而且在木质部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虫道,降低了木材的经济价值。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木蠹蛾科、透翅蛾科、鞘翅月的天牛科、小蠹科、吉丁甲科、象甲科、膜翅目的树蜂科、等翅目的白蚁等。 1.4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栖息于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苗木的幼根、嫩茎及叶部幼芽,给苗木带来很大危害,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等。此类害虫种类繁多,主要有直翅目的蝼蛄、蟋蟀,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针虫,双翅目的种蝇等。 2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技术

苗圃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有哪些

由于地下害虫在土中栖息,危害时间又长,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防治的一类害虫。加上草坤不能翻耕和主要用丫:欣赏及美化环境的特点,就更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提下,化学防治占有主导地位。 (1)化学防治 四种子处理。主要推行液剂拌种,方法简便,是保护种子相幼苗免遭地下害虫危害的有效方法,且用药量低,因而对环境的影响也最小。使用的药剂有辛琉磷、对硫磷、乐果、甲胺磷、印基异硫磷等。 ①土壤处理。使用剂量为50%辛琉磷乳油每100平方米3.7—4.5公斤,结合灌水施人土中,有良好的灭虫保访效果。或用50%芒琉磷乳油每100平方米3.0—4.5公斤,加细土每100平方米375—450公斤(将药液加10公斤水稀释,喷洒在纫土亡,伴匀伎药液充分吸附于纫土上),条施后浅锄,结合浇水效果更作:也叮用2%甲基异硫磷粉剂每100平方米30—45公斤,加纫上每100平方米375—450公斤,条施后覆土,效果良好月可减免用乳泊处理土壤的浪费。 ③喷撒农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演氰菊酌loOo 倍液、90%的敌百虫o.5公斤,加水250一380公斤、或50%敌敌医o.25公斤,加水500公斤,在防治期进行地研喷洒,有很 好的防治效果;用2.5%敌百虫粉喷撤2次,每公顷每次用药45公斤,对地老虎有较好防效;每平方米闻磷化锅l克,对根熔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⑦毒饵毒草。用90%晶体敌订虫o.5公斤(或2.5%敌百虫粉1.5—2.5公斤),加水2.5—5公斤,喷在50公斤碾碎炒香的梢子饼上或油渣上;用50%千琉磷乳油50克,拌棉饼5公斤或用鲜草代替,铡成碎单;每o.25公斤敌百虫品体拌草30一35公斤*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每公顷用量225—300公斤。 利用药剂防治,应注意适期,既节省药剂,药效也比较好。毒饵毒草的使用是在错过适期,虫龄已大.或早期没有达到防治指标,后期危害较咎遍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补救办法,此时若虫口密度较高,必然造成缺硫,则应采用移栽补苗等措施,进行补救。 (2)物理防治 主要是利用矮姑、金龟等的趋光性,用黑光灯等诱系c平均每350平方米地段设立一具黑光灯,一盏灯可控制50—‘l()0米的他围q,近年来试用黑绿单管双光灯(发出—“半绿光,一半黑光),诱杀金龟效果明显,且叮诱杀大量未产卵的雌虫,故可减少坪土中断赠发生数量‘b (3)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在草坪保护1J主要是改变生态环境条件,创造个利于地下铅虫的牛存条件,如播种前坪床整理,清除杂草,可消火初期幼虫。适当调整播种期可以避开或减轻危害c适时灌水、合理施肥等对防治地下害虫都钉定的作用。 (4)其他措施 地r害虫种类繁多,习性钎异,应灵活地采用多种辅助手段、因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