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电气工程新技术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新技术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新技术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新技术参考资料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自愈”指的是把电网中有问题的元件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并且在很少或不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可以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从而几乎不中断对用户的供电服务。智能电网必须更加可靠—智能电网不管用户在何时何地,都能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它对电网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充分的告警,并能忍受大多数的电网扰动而不会断电。智能电网必须更加安全—智能电网能够经受物理的和网络的攻击而不会出现大面积停电或者不会付出高昂的恢复费用。它更不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智能电网必须更加经济—智能电网运行在供求平衡的基本规律之下,价格公平且供应充足。

孙元章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是以同步向量测量技术为基础,以电力系统动态过程检测、分析和控制为目标的实时监控系统。WAMS具有异地高精度同步向量测量、高速通信和快速反映等技术特点,非常适合大跨度电网,尤其是我国互联电网的动态过程实时监控。采用PMU技术能方便地实现相量测量、扰动监测,可直接反映系统的各种扰动,检测和记录电力系统的非常运行状态,将现有的监测由静态提高到动态水平。可实现动态电网安全稳定预警,最早时间内实现预先调整,最大程度地减小事故范围,是加强电网监测、提高安全预警能力和趋势分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为能量管理系统(EMS)、计算分析软件等提供实时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监测的实时性,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市场服务。实时监测是广域测量系统应用到调度台上的重要功能。根据WAMS直接测量母线电压角度的优势,实现与角度相关的静态和动态过程监视、发电机功角监视;根据WAMS数据密度大,实时性强的优势,应重点实现功率、频率、电压等调度常规监测物理量的动态过程监视。

林涛电力系统广域量测系统技术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Electric System)是指对电力系统设施或网架结构的静态或动态性能,或各种性能改进措施的效果是否满足规定的可靠性准则进行分析、预计和认定的系列工作。工作包含基于系统偶发故障的概率分布及其后果分析,对系统持续供电能力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评价,找出影响系统可靠性水平的薄弱环节以寻求改善可靠性水平的措施,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提供决策支持。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分为充裕度评估和安全性评估。充裕度评估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或电源可靠性评估;发输电系统(大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整体可靠性评估,包括发电、输电和配电三个部分。安全性评估也称动态可靠性评估,即在电力系统承受突然发生扰动的动态条件下(例如发生短路),评估电力系统经受住突然扰动时能否不间断地向用户供电的能力。

丁坚勇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智能电网的实现,首先依赖于电网各个环节重要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和实时信息掌控,物联网作为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信息感知和“物物互联”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智能巡检、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等方面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常规机组内部布置传感监测点,可了解机组的运行情况,包括各种技术指标与参数,从而提高常规机组状态监测的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对输电线路、高压电气等电网设备的感知能力,并很好地结合信息通信网络,实现联合处理、数据传输、综合判断等功能,提高电网的技术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电网设备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设备检修水平及自动诊断水平。通过物联网可对设备的环境状态信息、机械状态信息、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诊断,提前做好故障预判、设备检修等工作。

孙云莲物联网及其在电力系统应用

风力发电的原理,简单来说:风力发电原理是把风的动能转换为风轮轴的机械能最后到电能!双馈电机是在大型风电机组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机,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下面根据讲座的内容简略的介绍一下双馈电机。现代变速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叶轮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转距(风轮转动惯量),通过主轴传动链,经过齿轮箱增速到异步发电机的转速后,通过励磁变流器励磁而将发电机的定子电能并入电网。如果超过发电机同步转速,转子也处于发电状态,通过变流器向电网馈电。在风力发电中,由于风速变幻莫测,使对其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改善风力发电技术,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最充分地利用风能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风力发电机组都包括作为原动机的风力机和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机。其中,作为原动机的风力机,其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而风力机的效率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负荷是否处于最佳状态。

应黎明机电能量转换(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控制系统)

永磁发电机与励磁发电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励磁磁场是由永磁体产生的。永磁体在电机中既是磁源,又是磁路的组成部分。永磁体的磁性能不仅与生产厂的制造工艺有关,还与永磁体的形状和尺寸、充磁机的容量和充磁方法有关,具体性能数据的离散性很大。而且永磁体在电机中所能提供的磁通量和磁动势还随磁路其余部分的材料性能、尺寸和电机运行状态而变化。永磁发电机制成后不需外界能量即可维持其磁场,但也造成从外部调节、控制其磁场极为困难。这些使永磁发电机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但是,随着MOSFET、IGBTT等电力电子器件的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永磁发电机在应用中无需磁场控制而只进行电机输出控制。永磁发电机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比功率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中、低速发电性能好;能显著地延长蓄电池寿命,减少蓄电池维护工作。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开发与应用扩大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稀土永磁电机最显著的性能特点是轻型化、高性能化、高效节能。高性能稀土永磁电机是许多新技术、高技术产业的基础。它与电力电子技术和微

电子控制技术相结合,可以制造出各种性能优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机器人,电动车,高性能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等。

樊亚东电磁分析新技术(永磁电机概述)

等离子体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新的技术和工艺。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即电离子的“气体”,它呈现出高度激发的不稳定态,其中包括离子(具有不同符号和电荷)、电子、原子和分子。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宇宙的99%。低温等离子体是在常温下发生的等离子体(虽然电子的温度很高)。低温等离子体可以被用于氧化、变性等表面处理或者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上进行沉淀涂层处理。等离子体与气体的性质差异很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是短程力,局部短程碰撞才有效果,等离子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长程的库仑力,库仑力的作用效果远远超过带电粒子可能发生的局部短程碰撞效果,而且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自由运动,因此等离子体中存在显著的集体过程,如振荡与波动行为。脉冲功率技术又称高功率脉冲技术,它是一个研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把能量储存起来,然后经过快速压缩、转换,最后有效释放给负载的新兴科技领域。脉冲功率技术在技术上的特征是:高脉冲功率,短脉冲持续时间,高电压,大电流。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能量的储存、高功率脉冲的产生和应用。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能量的储存:电容储能、电感储能、机械储能(脉冲发电机组、单极脉冲发电机等)、化学能储能(蓄电瓶、炸药等)。如何提高储能密度和高效率地把储存的能量传输给形成线,这是能量储存研究中的重要课题。(2)高功率脉冲的产生:用传输线方法获得高压纳秒级高功率脉冲,常用的是 Blumlein 传输线和单传输线技术、大容量电容器组并联放电技术、Marx 发生器及 Marx 陡化电容器技术以及如何获得更高功率的脉冲(如1000TW),并高效率地把能量传输给负载。(3)开关技术:开关是脉冲功率装置中的关键器件之一。要求开关通流能力大、固有电感小、放电时延及其分散性小等。开关种类繁多,如:场畸变火花开关、多极多通道开关、激光开关、磁开关、光导半导体开关、水开关和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等,主要研究开关的放电过程及物理特性。(4)脉冲功率装置及其相关技术:作为负载的真空二极管、纳秒级高电压脉冲下介质的绝缘特性及相关的测量与诊断技术。

陈仕修等离子体与脉冲功率新技术

所谓绝缘就是使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良好的绝缘对于保证电气设备与线路的安全运行,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是最基本的和最可靠的手段。绝缘通常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三类。在实际应用中,固体绝缘仍是最为广泛使用,且最为可靠的一种绝缘物质。有强电作用下,绝缘物质可能被击穿而丧失其绝缘性能。在上述三种绝缘物质中,气体绝缘物质被击穿后,一旦去掉外界因素(强电场)后即可自行恢复其固有的电气绝缘性能;而固体绝缘物质被击穿以后,则不可逆地完全丧失了其电气绝缘性能。因此,电气线路与设备的绝缘选择必须与电压等级相配合,而且须与使用环境及运行条件相适应,以保证绝缘的安全作用。内绝缘:设备内部绝缘的固体、液体、气体部分,基本不受大气、污秽、潮湿、异物等外界条件影。外绝缘: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空气间隙及设备固体绝缘的外露表面(的绝缘)。其绝缘耐受强度随大气环境条

件(如气压、温度、湿度、淋雨、污秽、覆冰等)的变化而变化。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同时,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某种原因引起的相线(如电线绝缘不良,线路老化等)和设备外壳碰触时,设备的外壳就会有危险电压产生,由此生成的故障电流就会流经PE线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随着电子通信和其它数字领域的发展,在接地系统中只考虑防雷和安全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

王建国绝缘与接地技术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纳米材料: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0.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新建变电站容量不断增加及投入运行的输电线路越来越多,对接地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输电、变电、配电等电力系统中,要求接地网与大地的接触电阻越小越好。假如接地网遭受严重腐蚀,带电设备在运行满足不了要求时就会发生短路而烧断接地网,导致电位升高,高压窜入二次回路,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因此接地网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它能防止电网高压窜入二次回路及操作系统,从而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电力系统接地网的腐蚀与防护研究关乎电力工业安全生产,其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导电涂料在对接地网腐蚀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其在电力系统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在能量储存和转换上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促进了新型电池的发展以及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寿命和功率密度。

蓝磊纳米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应用

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在世界能源由煤炭为主向油气为主的结构转变过程中,中国仍是世界上极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能源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能源消费以国内供应为主,环境污染状况加剧,优质能源供应不足。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国产能源生产与供应基础之上,能源技术装备也主要依靠国内供应。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没有其他的用途。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核能发展对安全要求高,核岛对扰动敏感——电压,频率的稳定性要求高;核能的停堆换料时间长——有足够的备用容量;功率调节复杂,调节速度慢——暂态动态稳定性;大机组扰动,对电网冲击大——调峰、调频容量;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核电发展原则。

刘涤尘核电新技术及接入电网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GTO,IGBT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所变换的“电力”功率可大到数百MW甚至GW,也可以小到数W甚至1W以下,和以信息处理为主的信息电子技术不同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从20世纪50年代中到70年代末,以大功率硅二极管、双极型功率晶体管和晶闸管应用为基础(尤其是晶闸管)的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比较成熟。70年代末以来,两个方面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引起了巨大的冲击。其一为微机的发展对电力电子装置的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信息处理等起了重大作用,今后还将继续发展;其二为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渗透到电力电子器件中,开发出更多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这些新器件均具有门极关断能力,且工作频率可以大大提高,使电力电子电路更加简单,使电力电子装置的体积、重量、效率、性能等各方面指标不断提高,它将使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到一个更新的阶段。与此同时,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和电力电子装置的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査小明电力电子新技术

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又技术。在各种高质量、高效、高可靠性的电源中起关键作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

当前,电力电子作为节能、节才、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不远的将来,电力电子技术将使电源技术更加成熟、经济、实用,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

1.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 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1 整流器时代

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1.2 逆变器时代

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

等。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1.3 变频器时代

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向高频化发展,为用电设备的高效节材节能,实现小型轻量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 现代电力电子的应用领域

2.1 计算机高效率绿色电源

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带领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同时也促进了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八十年代,计算机全面采用了开关电源,率先完成计算机电源换代。接着开关电源技术相继进人了电子、电器设备领域。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绿色电脑和绿色电源。绿色电脑泛指对环境无害的个人电脑和相关产品,绿色电源系指与绿色电脑相关的高效省电电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l992年6月17日"能源之星"计划规定,桌上型个人电脑或相关的外围设备,在睡眠状态下的耗电量若小于30瓦,就符合绿色电脑的要求,提高电源效率是降低电源消耗的根本途径。就目前效率为75%的200瓦开关电源而言,电源自身要消耗50瓦的能源。

2.2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

通信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通信电源的发展。高频小型化的开关电源及其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供电系统的主流。在通信领域中,通常将整流器称为一次电源,而将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称为二次电源。一次电源的作用是将单相或三相交流电网变换成标称值为48V的直流电源。目前在程控交换机用的一次电源中,传统的相控式稳压电源己被高频开关电源取代,高频开关电源(也称为开关型整流器SMR)通过MOSFET或IGBT的高频工作,开关频率一般控制在50-100kHz范围内,实现高效率和小型化。近几年,开关整流器的功率容量不断扩大,单机容量己从48V/12.5A、48V/20A扩大到48V/200A、48V/400A。

因通信设备中所用集成电路的种类繁多,其电源电压也各不相同,在通信供电系统中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频DC-DC隔离电源模块,从中间母线电压(一般为48V直流)变换成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压,这样可大大减小损耗、方便维护,且安装、增加非常方便。一般都可直接装在标准控制板上,对二次电源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因通信容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电源容量也将不断增加。

2.3 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

DC/DC变换器将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可变的直流电压,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轨电车、地铁列车、电动车的无级变速和控制,同时使上述控制获得加速平稳、快速响应的性能,并同时收到节约电能的效果。用直流斩波器代替变阻器可节约电能(20~30)%。直流斩波器不仅能起调压的作用(开关电源), 同时还能起到有效地抑制电网侧谐波电流噪声的作用。

通信电源的二次电源DC/DC变换器已商品化,模块采用高频PWM技术,开关频率在

500kHz左右,功率密度为5W~20W/in3。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要求电源模块实现小型化,因此就要不断提高开关频率和采用新的电路拓扑结构,目前已有一些公司研制生产了采用零电流开关和零电压开关技术的二次电源模块,功率密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4 不间断电源(UPS)

不间断电源(UPS)是计算机、通信系统以及要求提供不能中断场合所必须的一种高可靠、高性能的电源。交流市电输入经整流器变成直流,一部分能量给蓄电池组充电,另一部分能量经逆变器变成交流,经转换开关送到负载。为了在逆变器故障时仍能向负载提供能量,另一路备用电源通过电源转换开关来实现。

现代UPS普遍了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和功率M0SFET、IGBT等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电源的噪声得以降低,而效率和可靠性得以提高。微处理器软硬件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对UPS的智能化管理,进行远程维护和远程诊断

目前在线式UPS的最大容量已可作到600kVA。超小型UPS发展也很迅速,已经有0.5kVA、lkVA、2kVA、3kVA等多种规格的产品。

2.5 变频器电源

变频器电源主要用于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其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占据的地位日趋重要,已获得巨大的节能效果。变频器电源主电路均采用交流-直流-交流方案。工频电源通过整流器变成固定的直流电压,然后由大功率晶体管或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器, 将直流电压逆变成电压、频率可变的交流输出,电源输出波形近似于正弦波,用于驱动交流异步电动机实现无级调速。

国际上400kVA以下的变频器电源系列产品已经问世。八十年代初期,日本东芝公司最先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空调器中。至1997年,其占有率已达到日本家用空调的70%以上。变频空调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国内于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变频空调,96年引进生产线生产变频空调器,逐渐形成变频空调开发生产热点。预计到2000年左右将形成高潮。变频空调除了变频电源外,还要求有适合于变频调速的压缩机电机。优化控制策略,精选功能组件,是空调变频电源研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2.6 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

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是一种高性能、高效、省材的新型焊机电源,代表了当今焊机电源的发展方向。由于IGBT大容量模块的商用化,这种电源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逆变焊机电源大都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直流(AC-DC-AC-DC)变换的方法。50Hz交流电经全桥整流变成直流,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20kHz的高频矩形波,经高频变压器耦合, 整流滤波后成为稳定的直流,供电弧使用。

由于焊机电源的工作条件恶劣,频繁的处于短路、燃弧、开路交替变化之中,因此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的工作可靠性问题成为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采用微处理器做为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相关控制器,通过对多参数、多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达到预知系统各种工作状态的目的,进而提前对系统做出调整和处理,解决了目前大功率IGBT逆变电源可靠性。

国外逆变焊机已可做到额定焊接电流300A,负载持续率60%,全载电压60~75V,电流调节范围5~300A,重量29kg。

2.7 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

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静电除尘、水质改良、医用X光机和CT机等大型设备。电压高达50~l59kV,电流达到0.5A以上,功率可达100kW。

自从70年代开始,日本的一些公司开始采用逆变技术,将市电整流后逆变为3kHz左右的中频,然后升压。进入80年代,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迅速发展。德国西门子公司采用功率晶体

管做主开关元件,将电源的开关频率提高到20kHz以上。并将干式变压器技术成功的应用于高频高压电源,取消了高压变压器油箱,使变压器系统的体积进一步减小。

国内对静电除尘高压直流电源进行了研制,市电经整流变为直流,采用全桥零电流开关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逆变为高频电压,然后由高频变压器升压,最后整流为直流高压。在电阻负载条件下,输出直流电压达到55kV,电流达到15mA,工作频率为25.6kHz。

2.8 电力有源滤波器

传统的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在投运时,将向电网注入大量的谐波电流,引起谐波损耗和干扰,同时还出现装置网侧功率因数恶化的现象,即所谓"电力公害",例如,不可控整流加电容滤波时,网侧三次谐波含量可达(70~80)%,网侧功率因数仅有0.5~0.6。

电力有源滤波器是一种能够动态抑制谐波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能克服传统LC滤波器的不足,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谐波抑制手段。滤波器由桥式开关功率变换器和具体控制电路构成。与传统开关电源的区别是:(l)不仅反馈输出电压,还反馈输入平均电流; (2)电流环基准信号为电压环误差信号与全波整流电压取样信号之乘积。

2.9 分布式开关电源供电系统

分布式电源供电系统采用小功率模块和大规模控制集成电路作基本部件,利用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组成积木式、智能化的大功率供电电源,从而使强电与弱电紧密结合,降低大功率元器件、大功率装置(集中式)的研制压力,提高生产效率。

八十年代初期,对分布式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变换器并联技术的研究上。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高频功率变换技术的迅述发展,各种变换器拓扑结构相继出现,结合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功率元器件技术,使中小功率装置的集成成为可能,从而迅速地推动了分布式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研究的展开。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这一方向已成为国际电力电子学界的研究热点,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分布供电方式具有节能、可靠、高效、经济和维护方便等优点。已被大型计算机、通信设备、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系统逐渐采纳,也是超高速型集成电路的低电压电源(3.3V)的最为理想的供电方式。在大功率场合,如电镀、电解电源、电力机车牵引电源、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电动机驱动电源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高频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各种电源系统中,开关电源技术均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大型电解电镀电源,传统的电路非常庞大而笨重,如果采用高顿开关电源技术,其体积和重量都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可极大提高电源利用效率、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在电动汽车和变频传动中,更是离不开开关电源技术,通过开关电源改变用电频率,从而达到近于理想的负载匹配和驱动控制。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更是各种大功率开关电源(逆变焊机、通讯电源、高频加热电源、激光器电源、电力操作电源等)的核心技术。

3.1 高频化

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电气产品的变压器、电感和电容的体积重量与供电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当我们把频率从工频50Hz提高到20kHz,提高400倍的话,用电设备的体积重量大体下降至工频设计的 5~l0%。无论是逆变式整流焊机,还是通讯电源用的开关式整流器,都是基于这一原理。同样,传统"整流行业"的电镀、电解、电加工、充电、浮充电、电力合闸用等各种直流电源也可以根据这一原理进行改造, 成为"开关变换类电源",其主要材料可以节约90%或更高,还可节电30%或更多。由于功率电子器件工作频率上限的逐步提高,促使许多原来采用电子管的传统高频设备固态化,带来显著节能、节水、节约材料的经济效益,更可体现技术含量的价值。

3.2 模块化

模块化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功率器件的模块化,其二是指电源单元的模块化。我们常见的器件模块,含有一单元、两单元、六单元直至七单元,包括开关器件和与之反并联的续流二极管,实质上都属于"标准"功率模块(SPM)。近年,有些公司把开关器件的驱动保护电路也装到功率模块中去,构成了"智能化"功率模块(IPM),不但缩小了整机的体积,更方便了整机的设计制造。实际上,由于频率的不断提高,致使引线寄生电感、寄生电容的影响愈加严重,对器件造成更大的电应力(表现为过电压、过电流毛刺)。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有些制造商开发了"用户专用"功率模块(ASPM),它把一台整机的几乎所有硬件都以芯片的形式安装到一个模块中,使元器件之间不再有传统的引线连接,这样的模块经过严格、合理的热、电、机械方面的设计,达到优化完美的境地。它类似于微电子中的用户专用集成电路(ASIC)。只要把控制软件写入该模块中的微处理器芯片,再把整个模块固定在相应的散热器上,就构成一台新型的开关电源装置。由此可见,模块化的目的不仅在于使用方便,缩小整机体积,更重要的是取消传统连线,把寄生参数降到最小,从而把器件承受的电应力降至最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这样,不但提高了功率容量, 在有限的器件容量的情况下满足了大电流输出的要求, 而且通过增加相对整个系统来说功率很小的冗余电源模块,极大的提高系统可靠性,即使万一出现单模块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为修复提供充分的时间。

3.3 数字化

在传统功率电子技术中,控制部分是按模拟信号来设计和工作的。在六、七十年代,电力电子技术拟电路基础上的。但是,现在数字式信号、数字电路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日趋完善成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点:便于计算机处理控制、避免模拟信号的畸变失真、减小杂散信号的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便于软件包调试和遥感遥测遥调,也便于自诊断、容错等技术的植入。所以,在八、九十年代,对于各类电路和系统的设计来说,模拟技术还是有用的,特别是:诸如印制版的布图、电磁兼容(EMC) 问题以及功率因数修正(PFC)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模拟技术的知识,但是对于智能化的开关电源,需要用计算机控制时,数字化技术就离不开了。

3.4 绿色化

电源系统的绿色化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显著节电, 这意味着发电容量的节约,而发电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节电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次这些电源不能(或少)对电网产生污染,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如IEC555、IEC917、IECl000等。事实上,许多功率电子节电设备,往往会变成对电网的污染源:向电网注入严重的高次谐波电流,使总功率因数下降,使电网电压耦合许多毛刺尖峰,甚至出现缺角和畸变。20世纪末,各种有源滤波器和有源补偿器的方案诞生,有了多种修正功率因数的方法。

总而言之,电力电子及开关电源技术因应用需求不断向前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又会使许多应用产品更新换代,还会开拓更多更新的应用领域。开关电源高频化、模块化、数字化、绿色化等的实现,将标志着这些技术的成熟,实现高效率用电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这几年,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以开关电源技术为核心的通信用开关电源,仅国内有20多亿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科技人员对其进行开发研究。开关电源代替线性电源和相控电源是大势所趋,因此,同样具有几十亿产值需求的电力操作电源系统的国内市场正在启动,并将很快发展起来。还有其它许多以开关电源技术为核心的专用电源、工业电源正在等待着人们去开发。

张惠电力电子新技术

电能质量问题的提出由来已久, 在电力系统发展的早期, 电力负荷的组成比较简单, 主要由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各种照明设备等线性负荷组成,因此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也比较简单, 主要有频率偏移和电压偏移两种。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非线性电力电子器件和装置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直流输电和FACTS 技术不断投入实际工程应用, 调速电机以及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也大量投入运营。这些设备的运行使得电网中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越来越严重, 谐波水平不断上升。另外, 冲击性、波动性负荷, 例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 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 而且还会产生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但另一方面, 随着各种复杂的、精密的、对电能质量敏感的用电设备不断普及, 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而电能质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电压中断,频率偏差,电压下跌,电压上升时间,瞬时脉冲,电压波动,谐波,间谐波,过电压,欠电压。改善电能质量的装置和措施很多, 以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单元的新型装置可以用来有效地抑制或抵消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短时、瞬时扰动,而常规措施则很好地适用于稳态电压调整。电能质量控制装置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无功补偿装置、滤波器和着重于解决暂态电能质量问题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 PQC)。要想使电能质量控制装置充分发挥其设计功能, 采用准确、高效的分析与控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获得及时、准确的有关“源”信息, 如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中线电流及中线对地电压等, 然后对这些源信息进行实时、快速的分析, 得到所需的控制信息, 控制装置根据这些控制信息, 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产生相应的动作, 最终才能得到理想的补偿效果。

陈柏超电能质量控制新技术

所谓"信号处理",就是要把记录在某种媒体上的信号进行处理,以便抽取出有用信息的过程,它是对信号进行提取、变换、分析、综合等处理过程的统称。信号处理的目的削弱信号中的多余内容;滤出混杂的噪声和干扰;或者将信号变换成容易处理、传输、分析与识别的形式,以便后续的其它处理。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控制系统意味着通过它可以按照所希望的方式保持和改变机器、机构或其他设备内任何感兴趣或可变化的量。控制系统同时是为了使被控制对象达到预定的理想状态而实施的。控制系统使被控制对象趋于某种需要的稳定状态。基于80C196KC MCU的无功功率检测控制器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在技术上实现了数字滤波、相位差的计算和谐波谱分析等。本检测控制器通过试运行,效果良好,在功能上和精度上实现了设计要求。对电网波动不太剧烈的场合,控制效果令人满意。为了更快地跟踪并补偿电网的无功成分,可考虑用DSP芯片,以提高处理的速度。为了得到各信号间的相关特征,可选用高速、高精度、多通道同步采样A/D转换器,以进一步提高补偿效果。电力系统具有相应于电压等级的分层结构。现代调度组织也具有由中心调度所及其下属的许多地区调度所形成的分层结构。因此,为了构成达到预期目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把所有正在发展中的地区调度所及发电厂、变电站的自动化完善地协调起来以形成分层控制系统是比较现实的。采用分层控制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使调度工作省力化。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投入许多资金、人力和物力以外,还需处理涉及到的系统调度技术、组织关系、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方面问题。电力系统从频率自动控制和电压无功功率控制等维持电能质量方面实现自动化以后,最终必然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自动化。

刘开培现代信号处理与控制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应用

电气工程新技术

电气工程新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评语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课程论文要求 1.该课程结束考试以“撰写学术论文”方式为主进行评分;论文必须打印封面。 2.论文的撰写必须主题明确,论点清晰,内容丰实,能反映本课程或本学科或××领域的新进展或新理论;鼓励涉及研究方向的内容。 3.论文如以综述形式,必须加以个人见解与评论,并且是本课程或本学科或××领域与相关的内容; 4.论文撰写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纲要展开: (1)课程授课包含的电气工程典型新技术举例2-3个; (2)与已所学专业课程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联系结合之处,举例说明,给出分析和体会;(重点) (3)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自己的理解,结合专业知识谈(重点)(4)…… 5.论文引用的资料必须是近5年文献,并按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形式标出出处; 6.论文字数不低于3500字,不超出5000字,图表需用VISIO软件画,不能简单截图! 7.论文全部以A4纸打印,每行40个字符,行间距22磅,正文用宋体小4号,题目以黑体3号字,署名与学号在题目下方; 8.论文全文在2015年01月05日前交齐; 9.凡是整段甚至整篇抄袭的,一经查证属实,成绩以不及格(60分以下)甚至0分计; 10.凡是已提交其他课程的论文再提交该课程的,成绩以0分计; 11.论文文献、字数、排版未按要求的,或延迟交稿的,最高成绩70分;整篇错别字或标点错误合计超过10处的,最高成绩60分; 12.综述论文没有个人见解与评论的,最高成绩60分; 。 。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根据本工程的使用特点、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为社会做到节能减排,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一、新技术的应用 1、现场配备2台以上计算机,完全实现工程全过程的微机跟踪管理、在资料管理、预决算、竣工文件等方面全面实现微机化负责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整理、建档工作和各种技术数据的分析工作,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材料的购进、领用、库存、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覆盖。 3、运用工厂化生产技术,保证成品半成品等产品加工精细、美观,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更加稳定可靠,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4、利用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所用材料及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二、新材料的应用 1、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三、新工艺的应用 1、角钢立柱及门柱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施工方式。充分利用工厂设备先进、速度快、质量高、产品精度高、无环境污染、易于拼装的特点,进行现场装配流水化施工。 第十二部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一、从技术上保证进度 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

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 在工程开工前己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供需衔接,统一调度指挥,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4、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 5、施工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应 满足工地管理的需要,符合业主统一的管理的规定。 二、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好施工生产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超前探索和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消除质量通病。 2、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工程实施中,将运用高精度的仪器,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控制 施工的每个环节。 3、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程序,精心组织流水线平行作业,控制每道工序,狠抓工序衔接,实行施工技术、测量、试验、计量技术资料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做到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相统一。 妥善保管好有关工程进度、质量检验、障碍物拆除以及所有影响本工程的原始记录和照片。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 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姓名:XXX 学号:XXXXXX 院系: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第一讲先进信号处理理论及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领域中的应用 这次报告主要讲了四方面的内容: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压缩感知理论框架、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处理领域和多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陈老师结合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压缩感知理论,介绍了这些先进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研究状况,并通过实例给出了相关理论在无线通信和多媒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接着,他讲述了自己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郑州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联合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进展。 第二讲未来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与协作通信 穆晓敏讲课的主要内容有:当前频谱利用现状、静态频谱分配的瓶颈及解决方案以及当前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向我们介绍了互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AI)、工业4.0、

DT时代等相关内容。 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向“网络与系统”的框架转变,为增强认知能力、降低认知成本,协作手段成为必然。物理层链路技术面临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瓶颈”,通过不同网络元素间的多维度协作提高系统整体性能是下一阶段移动通信系统增强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对环境背景信息和用户业务特征的广泛感知是智能化协作与联合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认知无线电与多维度协作通信的结合将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讲智能可穿戴设备概念、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式产品 文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以及文老师所创建公司研发的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产品。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最早的可穿戴设备用于军事、户外运动、人体检测等。苹果手表、微软手环和谷歌眼镜是当前最热门的智能穿戴设备,国内也涌现出大量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厂商,像小米手环等。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就像皮肤、手臂一样。在更远的未来,手机可能只需向人体植入芯片,而Siri将能直接通过对话帮你打电话,帮你订餐馆,了解你的一切隐私,跟你的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你的家人——可能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都不再是植入人体的芯片了,他们已经成为人体基因的一部分,可以参与人类的繁衍和进化。 第四讲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1、防雷与接地工程 防雷与接地工程施工执行质量标准: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依工程设计证书知:本工程属一类防雷建筑物,应按一类建筑物设防。 1.1接地装置施工方案 土建施工时,与土建密切配合,利用建筑物地板内结构钢筋做综合接地装置。一般是在作为防雷引下线的柱子位置处,将底板内结构钢筋焊接,并与上面作为引下线的柱中钢筋焊接。施工完毕,进行接地电阻测试,要求实测接地电阻≤4Ω,并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2接地引下线施工方案 1.2.1利用柱内二根主钢筋作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18M。施工时,配合土建,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钢筋的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每层钢

筋上、下进行贯通性连接,随着钢筋专业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在首层及顶层用不小于12MM直径的钢筋将两根主筋进行连接。 1.2.2接地引下线上部(屋顶上)与接闪器相连的钢筋必须焊接,不能采用绑扎连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并应两面施焊。 1.2.3在距护坡1.8M处的柱(或墙)的外侧,用角钢或扁钢制作的预埋连接板与柱(或墙)的主筋进行焊接,再用引出连接板与预埋连接板相焊接,引至墙体的外表面,作为接地电阻测试点。 1.3屋面防雷施工方案 屋面防雷由避雷网、避雷带和避雷针组成。 本工程属一级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应采用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或屋檐上的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的网格。凸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四周装设避雷带,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外的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的防雷装置相连。 因整个现浇屋面板的钢筋都是连成一体的,故采用明装避雷带和暗装避雷网结合的方法,是最好的防雷措施。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一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根据本工程的使用特点、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为社会做到节能减排,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一、新技术的应用 1、现场配备2台以上计算机,完全实现工程全过程的微机跟踪管理、在资料管理、预决算、竣工文件等方面全面实现微机化负责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整理、建档工作和各种技术数据的分析工作,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材料的购进、领用、库存、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覆盖。 3、运用工厂化生产技术,保证成品半成品等产品加工精细、美观,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更加稳定可靠,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4、利用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所用材料及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二、新材料的应用 1、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三、新工艺的应用 1、角钢立柱及门柱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施工方式。充分利用工厂设备先进、速度快、质量高、产品精度高、无环境污染、易于拼装的特点,进行现场装配流水化施工。 第十二部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一、从技术上保证进度 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电气工程新技术

电气工程新技术 姓名: 学号: 专业: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摘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 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虽然目前国内对物联网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物联网技术被称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化互联网 引言 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物流关系着现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发展关系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广泛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完善和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的合理化,而且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带动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势在必行。 一、物联网介绍 1.1物联网的定义 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Things。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1.2物联网的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

某电气工程研究生的学习规划讲课稿

研究生学习规划 研究生阶段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与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上有着很大不同,因此对其做一个合理的规划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结合自身情况、电力行业发展方向以及老师的研究方向,我对自己的研究生阶段做出的规划如下: 一、自我定位 我的长期目标是进入电网公司或者电力设计院工作,设定这样的目标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专业因素:我大学本科所学专业就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通过四年系统的学习,对电力系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但我认为这种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本科四年所学的知识也仅是皮毛,不足以完成我的目标。所以,我选择了继续深造,可以说读研是我要达到这一目标进行的努力之一。 (2)经济因素:不可否认,进入电网公司或电力设计院的工作收入相对高一些。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经济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毕业之后,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肩负起身上的责任——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因此,毕业之后,我更应该选择工作,而不是继续深造。 (3)性格因素:众所周知,科研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品质是能够忍受孤独,有极强的耐心和毅力,享受安静,而我恰恰缺少这方面的锻炼。诚然,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可以充分磨练我这方面的品质,但我更喜欢热闹,喜欢到广阔的社会天地中去锻炼自己。工作,便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二、研究方向定位 毫无疑问,最近几年电力系统最热的词汇之一就是智能电网。从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名“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到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推进电网智能化”,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已由单独企业主导上升为国家战略主导。智能电网因此成为电力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领域。 智能电网作为一个先进、复杂的现代电力网络,拥有自愈、兼容、集成、优化等特征,容许各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智能电网的互联标准可容许各种不同容量的发电和储能系统在所有电压等级上互联,包括分布式电源如光伏发电、风电、先进的电池系统、即插式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根据本工程的使用特点、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为社会做到节能减排,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一、新技术的应用 1、现场配备2台以上计算机,完全实现工程全过程的微机跟踪管理、在资料管理、预决算、竣工文件等方面全面实现微机化负责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整理、建档工作和各种技术数据的分析工作,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材料的购进、领用、库存、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覆盖。 3、运用工厂化生产技术,保证成品半成品等产品加工精细、美观,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更加稳定可靠,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4、利用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所用材料及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二、新材料的应用 1、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三、新工艺的应用 1、角钢立柱及门柱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施工方式。充分利用工厂设备先进、速度快、质量高、产品精度高、无环境污染、易于拼装的特点,进行现场装配流水化施工。

第十二部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一、从技术上保证进度 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 在工程开工前己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供需衔接,统一调度指挥,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4、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 5、施工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应 满足工地管理的需要,符合业主统一的管理的规定。 二、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好施工生产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超前探索和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消除质量通病。

电气工程新技术讲座专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新技术讲座》课程结业专题报告 题目名称开发太阳能,保障能源安全 完成日期2013 年3 月27 日

能源现状 如今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那么什么是能源呢?通过对我们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开设的新技术讲座的学习告诉我,能源简单讲就是能量的源泉。确切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够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是指可以产生如热量、电能、光能、机械能等或者可以做功的一类物质的统称。能源包括煤炭、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各种成品燃油、沼气等二次能源,以及新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根据能源使用类型我们把能源分为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及各种成品油、天然气、水能、电力、木材(薪柴等.)和新型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天然气水合物、燃料电池、氢能、煤层气能等)常规能源已经或正在被我们使用,新能源还处于开发研究阶段,但它们大多具有再生性质而且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是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能源是我们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支撑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人类的生存和进步。保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和各个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的战略性课题,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而且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政治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和环境要求,发达国家都更加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环保能源和新型能源的开发与研究,同时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定会不断地开发研究出更多的新能源品种,我们也预言地球上还有很多尚未被人类发现的新能源正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所谓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常规能源而言的,它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可再生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许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因能源争夺而引发的战争也有重要作用。据世界研究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太阳能将成为主要能源。因此加大对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研发投入是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明智选择? 什么是太阳能? 太阳能(Solar Energy ),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第一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根据本工程的使用特点、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为社会做到节能减排,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一、新技术的应用 1、现场配备2台以上计算机,完全实现工程全过程的微机跟踪管理、在资料管理、预决算、竣工文件等方面全面实现微机化负责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整理、建档工作和各种技术数据的分析工作,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材料的购进、领用、库存、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覆盖。 3、运用工厂化生产技术,保证成品半成品等产品加工精细、美观,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更加稳定可靠,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4、利用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所用材料及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二、新材料的应用 1、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三、新工艺的应用 1、角钢立柱及门柱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施工方式。充分利用工厂设备先进、速度快、质量高、产品精度高、无环境污染、易于拼装的特点,进行现场装配流水化施工。

第十二部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一、从技术上保证进度 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 在工程开工前己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供需衔接,统一调度指挥,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4、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 5、施工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应 满足工地管理的需要,符合业主统一的管理的规定。 二、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好施工生产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超前探索和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消除质量通病。 2、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工程实施中,将运用高精度的仪器,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控制 施工的每个环节。 3、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程序,精心组织流水线平行作业,控制每道工序,狠抓工序衔接,实行施工技术、测量、试验、计量技术资料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做到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相统一。 妥善保管好有关工程进度、质量检验、障碍物拆除以及所有影响本工程的原始记录和照片。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第一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根据本工程的使用特点、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为社会做到节能减排,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一、新技术的应用 1、现场配备2台以上计算机,完全实现工程全过程的微机跟踪管理、在资料管理、预决算、竣工文件等方面全面实现微机化负责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整理、建档工作和各种技术数据的分析工作,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材料的购进、领用、库存、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覆盖。 3、运用工厂化生产技术,保证成品半成品等产品加工精细、美观,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更加稳定可靠,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4、利用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所用材料及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二、新材料的应用 1、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三、新工艺的应用 1、角钢立柱及门柱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施工方式。充分利用工厂设备先进、速度快、质量高、产品精度高、无环境污染、易于拼装的特点,进行现场装配流水化施工。 第十二部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一、从技术上保证进度 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 在工程开工前己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供需衔接,统一调度指挥,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4、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 5、施工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应 满足工地管理的需要,符合业主统一的管理的规定。 二、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好施工生产

电气工程前沿论文

题目 超导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2015 年6月

摘要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供电容量和密度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向智能化发展,而发展智能电网离不开超导电力技术的有力支持。超导电力技术作为21世纪的高新技术之一,其应用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通过应用超导电力技术,可有效促进电力工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以我国实际国情为出发点,再加上电力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超导电力技术在未来智能电网中的运用,将解决电力工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已成为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研究超导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对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并考虑未来能源结构的重大变化以及超导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系统角度出发,对超导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探讨。 关键词:超导电力;智能电网;应用与发展;可持续发展;前瞻性

一、引言 智能电网对于我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智能电网无论是在稳定性,经济性还是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包容性以及电能智能上与传统电网相比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而超导电力技术对于智能电网的开发具有关键的作用,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但是,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超导电力技术应用的同时,肯定会给当前的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挑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于超导电力技术还缺乏一定的准备。本文基于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并考虑未来能源结构的重大变化以及超导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系统角度出发,对超导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探讨。 二、超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Onnes发现汞(水银)在4.2k附近电阻突然下降为零,他把这种零电阻现象称为超导电性。汞的电阻突然消失时的温度称为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常用Tc表示。超导是指某些物体当温度下降至一定温度时,电阻突然趋近于零的现象。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超导体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温度称为这种物质的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因为这个温度很低,在绝对零度附近。因而目前为止,应用不是很广泛,但是科学家在研究高温超导,如果研究成功,用这种材料导电时不损耗电能,不产生热量,可以节约能源。 在一定温度下具有超导电性的物体称为超导体。金属汞是超导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元素周期表中共有26种金属具有超导电性,单个金属的超导转变温度都很低,没有应用价值。因此,人们逐渐转向研究金属合金的超导电性。其中Nb3Ge 的转变温度为23.2K,这在70年代算是最高转变温度超导体了。当超导体显示导材料都是在极低温下才能进入超导态,假如没有低温技术发展作为后盾,就发现不了超导电性,无法设想超导材料。这里又一次看到材料发展与科学技术互相促进的关系。 低温超导材料要用液氦做致冷剂才能呈现超导态,因此在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人们迫切希望找到高温超导体,在徘徊了几十年后,终于在1986年有了

电气工程新技术

电气工程新技术 姓名: 学号: 专业: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摘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虽然目前国内对物联网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物联网技术被称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化互联网 引言 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物流关系着现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发展关系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广泛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完善和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的合理化,而且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带动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势在必行。 一、物联网介绍 1.1物联网的定义 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1.2物联网的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

电气工程调研报告

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调研分析 摘要:随着电力应用的日趋广发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朝着新的发展阶段前进——电气工程自动化。要把握好电气工程的发展,不仅要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电气工程控制系统发展现状,而且要展望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对于有就业打算的学生,更要了解国内电力、电器行业的知名公司以及就业情况,为以后选择提供良好帮助。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1 电气工程概述 自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性技术革命中,以电气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工程时代。传统的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发电、变电、输电和配电等相关的学科。后来,电气工程逐渐朝着自动化工程的方向发展,演变成现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包含着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我们可以这样归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的是电磁现象的规律以及应用的科学,它是以电工中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要的基础并且能够形成一种工程技术。它包含着电力系统以及自动化、电器与电机及其控制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不同的领域。 2 学科架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设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3个部分。以我们学校校本科为例,我们学校的电气工程系下分为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技术、电工电子。在专业知识结构上,以电路原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作为专业基础,以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拖动作为专业课。分析而言,我校电气工程这学科教学研

究方向偏向于弱电,这与现存设备的局限性有关。 但每个大学对电气工程细分的方向不尽相同。像国内公认电气工程学科王牌的清华大学,电气工程隶属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系,该系下设研究所五个,分别是电力系统研究所、柔性输配电系统研究所、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研究所、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研究所、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像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隶属电气工程学院,该学院下设四个系:电机电器及其控制工程系、工业自动化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像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程学科隶属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下设八个系所,分别是:电机及其控制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电气测量工程系、电磁新技术系、脉冲强磁场实验室。但分析总结而言,我觉得电气工程可分为:强电、弱电、自动化控制、输配电经济这四个方面。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以专门培养电气型人才的三峡大学为例,它的培养方案主要有四个特点:(1)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2)实行基础实验教学,将实验划分为由初级到高级五个训练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3)专业实验重能力,将专业实验划分为课程试验和专业综合实验两大部分;(4)开设关于电气工程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的特色选修讲座和选修课,开阔学生视野。这些课程开设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电气工程方向的学科型人才,当然,这些学科的开设都是建立在我国数学教育大而全这个优点上的。 3 研究前沿 经济的发展进步,意味着对电气工程的研究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电气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用液体或气体燃料的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和各种工程用的燃料电池。它区别于平常所见的“小机组”主要特定是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分布式电源应用前景好,像北美与西欧的许多国家,已用分布式发电装置替代旧的输电设备,这不仅解决输电线路可能产生电磁影响这一问题,还可与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第一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根据本工程的使用特点、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为社会做到节能减排,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一、新技术的应用 1、现场配备2台以上计算机,完全实现工程全过程的微机跟踪管理、在资料管理、预决算、竣工文件等方面全面实现微机化负责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整理、建档工作和各种技术数据的分析工作,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材料的购进、领用、库存、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覆盖。 3、运用工厂化生产技术,保证成品半成品等产品加工精细、美观,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更加稳定可靠,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4、利用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所用材料及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二、新材料的应用 1、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三、新工艺的应用 1、角钢立柱及门柱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施工方式。充分利用工厂设备先进、速度快、质量高、产品精度高、无环境污染、易于拼装的特点,进行现场装配流水化施工。 第十二部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一、从技术上保证进度 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电气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一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根据本工程的使用特点、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为社会做到节能减排,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一、新技术的应用 1、现场配备2台以上计算机,完全实现工程全过程的微机跟踪管理、在资料管理、预决算、竣工文件等方面全面实现微机化负责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整理、建档工作和各种技术数据的分析工作,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材料的购进、领用、库存、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覆盖。 3、运用工厂化生产技术,保证成品半成品等产品加工精细、美观,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更加稳定可靠,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4、利用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所用材料及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二、新材料的应用 1、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三、新工艺的应用 1、角钢立柱及门柱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施工方式。充分利用工厂设备先进、速度快、质量高、产品精度高、无环境污染、易于拼装的特点,进行现场装配流水化施工。 第十二部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一、从技术上保证进度 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 在工程开工前己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供需衔接,统一调度指挥,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4、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 5、施工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应 满足工地管理的需要,符合业主统一的管理的规定。 二、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好施工生产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超前探索和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消除质量通病。 2、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工程实施中,将运用高精度的仪器,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控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概论论文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电气工程专业概论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防实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越。电气在工业化的今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人们也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气化作为工业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各个行业的发展对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关键字:电气,自动化 (一)对电气专业的认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它包含五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导;理论电工与新技术科。电气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是“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据估计,随着国外大企业的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将出现很大缺口,那时很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电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产品也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正是由于这种种优势,才使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 许多人所追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广大考生有很强的 吸引力,属于热门专业,主要原因是就业容易,工作环境好, 收入高;名称好听,专业内容对学生有吸引力;社会宣传和舆 论导向对其有利。该专业方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研究成 果较容易向现实产品转换,而且效益相当可观。其创造性的研 究思路吸引着众多考生,这里的确是展示他们才能的好地方。 电气工程学科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各领域,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 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等学 科交叉渗透,拓宽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电力工业的 发展方向是智能电力系统,或者是坚强智能电网或者是智能电 网。智能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发展价值特征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能电力系统能够确保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