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东莞市石龙镇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文本

东莞市石龙镇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文本

东莞市石龙镇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文本
东莞市石龙镇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5)制订,是东莞市石龙镇全镇范围内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法定指

导性文件,凡在本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

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2条规划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2000年;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建设部2002(218)号文: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

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

6、《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建委1996);

7、《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1999);

8、《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

9、《东莞市村镇规划管理规定》(2001年);

10、《东莞市石龙镇建设总体规划修订及黄洲区规划(1991—2005)》,1992

年;

11、《东莞市石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2000;

12、石龙镇各职能部门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第3条规划期限

1、近期:2002——2005

2、中期:2006——2010

3、远期:2011——2020

第4条规划区范围注*

本次规划的规划区即石龙镇的行政辖区,包括东区、西区、兴龙3个街道工

作办公室和忠维村、林屋村、新维村、蒲溪村、西湖村、王屋洲村、黄家山

村7个农村管理区,23个居民委员会,全镇总面积为13.08平方公里。

第5条本规划是1992年《东莞市石龙镇建设总体规划修订及黄洲区规划(1991—2005)》的修编。凡原规划与本规划有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第6条对上版规划的评价

石龙镇从八十年代起,已作过两版规划,即86年版《东莞市石龙镇建设总体

规划(1982—2000)》和92年版《东莞市石龙镇建设总体规划修订及黄洲区

规划(1991—2005)》。

86年版规划以老城区主体和西湖区一部分为依托,提出了在规划期内经济发

展的方向和城镇建设的总目标,确定了城镇性质、人口及用地规模,对公共

设施布点及道路骨架作出了具体布署,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城镇建设。但是,

该规划引导城镇跨广九铁路向西发展,规划区域纳入了跨行政区界的石碣、

茶山镇,最终因行政区划的矛盾致使规划无法完全实施。

92年版规划纳入了黄洲区用地,总规划用地为10.38平方公里。该版规划除

对总规划用地指标、人口规模有所调整外,对黄洲区用地性质、人口容量、

道路系统及断面、城市形态、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作出布署,较好地指导

了黄洲区的规划建设。但是,规划在实施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有规划本身的

原因,也有管理的原因。首先是规划对人口规模的发展预测估计不足,其次

是规划的深度不够,对总体发展思路、三个区综合协调关系、公共市政设施

总体布局、城镇总体形态都未作考虑,难以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致使城镇建设、投资分散,三是各层次规划衔接不力;同时,近年来石龙经

济发展迅速,客观变化因素太多,该版规划的超前性、科学预见性不够,城

镇建设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的速度。

第7条本次规划的修编重点

1、进一步研究石龙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战略;

2、明确城市性质,调整城市规模;

3、适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镇形态由村

镇型向城市型转变。

4、明确三区定位,统筹考虑三区关系,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结构。

5、解决石龙对外交通出入口,梳理内部交通问题,形成层次清晰、等级分明

的道路系统。

6、加强城镇形象建设,找准特色,重振古镇风采。

7、加强中心镇的行政、商业及文化功能,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

8、明确城市发展时序,做好近期建设规划。

第8条规划目标

充分利用石龙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

升级换代,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建设,

把石龙镇建设成为城市文明和滨水风貌有机结合的现代化经济强镇,塑造名

镇新貌,充分发挥中心城镇的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9条规划指导思想

1、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整体素质;

2、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3、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第10条规划原则

1、整体规划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经营城市的原则

4、弹性的原则

第二章城镇发展策略

第11条经济发展导向

1、经济发展模式:未来经济的增长模式仍主要依靠外向带动的战略。同时,

随着地方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内聚扩张能力将大大增强,逐步

形成外向带动和内聚扩张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产业布局和发展中必须重视

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坚持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增强区域聚集力;

2)调整目前分散的工业布局,真正实现“工业进园”;

3)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由高新技术聚集区向产业的族群中心发展。

4)坚持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策略。

2、产业发展对策:

1)第一产业:易地安置基本农田,继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农

业的地区化布局、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2)第二产业:积极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为龙头的制造业,继续优化产

业结构,推进现有“三来一补”工业转型。

3)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成规模、上档次、特色鲜明的商业区,同时加大服务

力度;充分利用本地充足的货运需求和优越交通条件,积极发展以现代物流

业为重点的服务业;结合城市环境建设、旧城改造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远期

进一步发展信息、咨询、金融等第三产业,重点是信息服务业。

3、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本次规划确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商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兼顾物

流业、房地产业、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

第12条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1、“内优、外拓”--发挥区位、交通、产业与环境优势,提高城镇区域竞争

力;

2、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发展向集约型转变;

3、通过经济集约化发展,带动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4、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5、城市化战略:以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基础,增强城市化的后劲;贯彻建设历

史名城、生态江城的原则,提高石龙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品位;处理好农村集

体所有制土地和城市建设的矛盾,实现全镇范围内各项建设的统筹安排;解

决外来人口的城市化问题,消除城市化中的泡沫成分。以此促进城市化发展

由村镇型向城市型改进。

第13条经济发展目标

1、考虑到经济发展因素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本次规划确定了两个经济

预测方案,即快速发展方案和高速发展方案。快速发展方案中经济总量增长

率的确定主要依据广东省、东莞市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趋势的相关资料和

分析。高速发展方案的主要支撑条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的整体

提升取得重大突破和是石龙镇信息产业园的建设、第三产业的升级达到相当

规模,形成了“推进型”的主导产业体系,以及以石龙为中心辐射周边地

区的产业整合、发展形成广阔的市场空间。经济总量预测如下:

2、产业结构:本次规划确定2005年石龙镇三次产业结构为0.1:53:46.9

左右,2020年为0.1:47.9:52左右,商业服务业占据城镇经济的主导地位,

同时各类产业的生产方式和水平将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14条城市性质

东莞市东北部重要的中心城镇,珠三角水铁联运中心之一,以高新技术产业

为支柱、第三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滨江城镇。

第15条人口规模

1、人口现状

1)总人口: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至2000年11月,石龙镇总人口为

12.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6.68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为6.22万人。

2)基础设施配套人口:根据石龙镇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对人口规模的弹性

控制,本次现状用地平衡的外来人口不折减,全镇人口仍按12.9万人计算。

2、人口规模预测

根据石龙的人口现状特征、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确定2005年、2010年和

2020年全镇总人口应分别控制在138200人、139000人和145000人左右。人

口的户籍构成为:

2005年,户籍人口70200人,外来暂住人口68000人。

2010年,户籍人口76300人,外来暂住人口62700人。

2020年,户籍人口85600人,外来暂住人口59400人。

第16条用地规模注*

1、用地现状

截止2002年末,全镇建设用地规模7.3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56.6平方

米/人。

2、用地发展控制规模

2005年控制在8.66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不超过63平方米/人。

2020年控制在10.6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不超过73.3平方米/

人。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

第17条规划原则

1、以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

2、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审批制度,以供给制约引导需求。处理好建设用

地与非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确保耕地容量的动态平衡。

3、以集约利用土地为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由外延式向内涵式

转变。

4、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的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第18条根据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以及城镇建设发展的需求,将全镇土地分为:城市建设用地、水域、发展备用地、生态绿地及其它等四大类。

第19条农业保护用地:农业保护用地指为保护农业生产而划定的专项用地。根据《东莞市石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划定石龙镇基本农田保

护区为20 公顷。东莞市国土资源局2002年5月10日发布的《关于做好基

本农田易地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出:省国土资源厅决定采取“以工补农”

的方式,对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基本农田可以实行易地保护的措施。本规划充

分利用该优惠政策,对镇域内的农田保护区进行了易地开发和保护。

第20条水域:主要包括东江北干流和南支流用地等自然水体用地。水域用地为182.37公顷。

第21条发展备用地:指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基础上,预留发展弹性并主要作为远景开发的部分可建设用地。规划期内应严格控制该类用地的开发建设。全镇控

制发展备用地为10.74公顷。

第22条自然生态绿地及其它:主要指分布于石龙镇边缘的自然山体、植被用地和应恢复植被的空地、荒地,及少量的农业用地,要严格限制建设行为的侵入,

严格限制进一步破坏自然山体行为。全镇控制生态绿地及其它用地为52.39

公顷。注*

第23条建设用地:指可用于城镇开发建设的土地,其开发建设应以现代化城镇为目标,开发模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化,形成合理的城镇结

构和功能布局,促进全镇建设形态由村镇型向城市型转变。规划建设用地

1062.8公顷。

第五章城镇建设用地的整理、引导和控制

第24条为了方便规划管理,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本次规划采用用地区划控制方法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实行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用地分区控制。通过对土地

用途的区划和管制,对城镇建设提出明确的控制引导要求,提出规划发展控

制及引导措施,将建设用地分为控制建设区、整理建设区及引导建设区。

第25条控制建设区

1、旧城、旧村用地:建筑质量普遍低下,有待全部拆迁重建的现状建设区;

2、保护用地:具有一定保留价值的文物古迹、古城等历史地段;

3、公园绿地:城市公园、广场、绿地;

4、公建设施用地:公共配套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用地;

5、新增规划用地:主要是由农田保护区异地置换所新增加的建设用地;

6、发展备用地。

第26条整理建设区

1、闲置用地:尚未建设的闲置用地

2、改造用地:基本建成,大部分建筑质量较好,少部分质量低下的建设区;

3、插花用地:部分建成,尚有部分土地未建的建设区。

第27条引导建设区

1、新村建设用地:农村非农住宅用地;

2、乡村非农工商用地;

3、近期建设用地:镇近期重点开发的建设用地。

第六章城镇布局结构

第28条规划结构:根据现状发展特征、空间联系的密切性和整体布局的要求,石龙镇确立四个城市组团、四条发展轴线、一条蓝带的结构。

1、四大组团:新城组团:建设用地面积4.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47万人,

分为综合生活区和新城工业区,特色----城市行政、科技、信息、文化中心

老城组团:建设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75万人,分为生活居

住区和新维工业区,特色----以日用消费型商业为依托

西湖组团:建设用地面积3.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28万人,分为综合功

能区和高新产业园区,特色----以高新技术园区和批发为主的大商业区为依

红海组团:建设用地面积0.7平方公里,规划为物流园区

2、四条发展轴线:由交通集散条件的引导,确立四条发展轴线,串联新城、

老城、西湖三大组团,以此轴线为依托,引导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3、一条蓝带:东江北干流、南支流迂回贯穿其中,形成“工”字形结构,

成为城市重要的蓝色开敞空间,结合滨江绿化,对提升城市形象、调节城市

气候起着重要作用。

第29条功能布局:根据石龙的现状条件、交通条件、环境特征及发展趋势,分别赋予各个组团不同的功能,因此又将四个组团划为七大功能片区:新城综合生

活区、新城工业区、老城生活居住区、新维工业区、西湖综合功能区、西湖

高新产业园区、红海物流园区。

1、新城综合生活区:该区功能上应强化行政办公、金融信息、商业服务及

文、教、体、卫的城市中心作用,不仅服务本镇居民,从长远看,还将服务

于周边地区。

2、新城工业区:新城工业区以几家大型企业为主导,应积极发展光学电子、

生物制药为龙头的制造业,有选择地发展一部分配套工业,形成产业集群,

并通过技术创新和争取外资的“技术溢出”,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3、老城生活居住区:该区近期以控制为主,远期结合东莞石龙铁路客运站

的设立为契机,宜成片改造,并在满足现代居住功能的前提下保留古镇商业

街的空间形式,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内工业全部外迁或改换用地性质。

4、新维工业区:该区内为石龙木材厂、华南制药厂等大型企业和工交工业

区驻地,均为现状。该区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地均产出效益,

并整治周边居住环境。

5、西湖综合功能区:该区生态环境优越,产业重点应以西北部大型批发商

业为依托,结合滨江景观、郊野公园发展部分房地产业。区内乡村居住应结

合村宅统建上楼、村委会改居委会的进程逐步改造、过渡,与城市居住融为

一体。

6、西湖高新产业园区:区内未开发用地有28.3公顷,包括一部分购买、租

用茶山镇的土地共计有44公顷的土地储备,具备引进大型跨国公司建立生

产基地的承载力,宜发展光学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方面的高新技术产

业。

7、红海物流园区:位于红海组团,作为石龙远期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储备。

第七章城镇建设用地规划

第30条全镇建设用地分为九大类,规划各类用地规模、人均用地指标见附表。

第31条居住用地规划

1、全镇规划居住用地面积34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2%。根据人口数量

和分布合理规划居住用地,总体上符合功能片区设置要求,在综合功能区和

综合生活区里集中安排居住用地。

2、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原则,为居民创造优美、文明、舒适、

方便、安全的现代化生活居住环境。

3、因地制宜地创造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居住环境。

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方便条件。

4、新建住宅区应成组成团开发建设,分级配套建设各级公共配套设施和市

政公用设施,提高绿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水平,使居住区功能明确,建设有

序,方便生活、美化环境、便于社会化管理。

5、旧城、旧村改造必须以镇域建设用地规划为指导,编制详细规划,按照

城市化标准建设。

6、村民建新房必须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集中建设。近期

内需要建设的村民住宅应集中到各行政村已划定的非农建设住宅用地内,按

编制的详细规划进行统一建设。

第32条工业用地规划

1、石龙镇工业发展的目标是向具有高科技含量,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化。

规划城市工业用地主要发展高科技工业、一类工业门类;乡村工业用地以发

展低能耗,无污染和高附加值的自营工业及外向型工业为主导方向。

2、提高现有工业使用效率为中心,工业用地旧区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

重点消化利用已平整征用的空地;逐步将以自然村为单位的零散分布的工业

开发集中到以镇为单位的工业区内,形成地域上相对集中的具有规模效益的

工业区,促进城市化空间形态的形成。位于老城区内与居住混杂的工业用地,

应逐步进行功能置换,外迁改造。

3、靠近居住区、商业中心地段、城市主导上风向,原则上只能发展一类工

业,在靠近城市外围及主导下风向处可以适当发展二类工业,原则上不再发

展三类工业;乡村工业以一类工业为主,控制发展二类工业。

4、规划工业用地20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9%。

新城工业区:作为石龙镇最大和最主要的工业区之一,新城工业区在功能定

位上强调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配套设施结合新城综合生活区,统筹安排

各项建设用地。规划工业用地为87公顷。

西湖高新产业园区:石龙镇最主要的工业区之一,主要安排高新技术产业,

配套设施应结合西湖综合功能区统筹安排。规划工业用地为60公顷。

新维工业区:近期可安排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外向型项目,远景应向

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规划工业用地为22公顷。

物流园区工业:主要安排物流功能中的配套加工服务。

第33条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注*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新城组团行政中心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

设的原则,建设现代化的行政办公区域。并弹性考虑承接上一级办事机构;老城组团基本保留现有行政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业用地规划:老城组团的商业分布继续发展传统商业街的形式,以日常生活消费为主,并走特色风貌街的形式;西湖组团的商业发展沿袭以批发为主的大商业流通形式,规划集中成片的商业用地,并引导商业带沿东向发展至滨江购物公园;新城组团应结合现代居住、出行方式,提供一站式购物的方便,集中建设大、中型超市满足生活消费,其次应发展相关工业产品的配套商业服务。为加强石龙镇的辐射力,可在适当位置选址设置专业市场3个、综合市场4个,并应充分结合现状--服装批发市场、五金电子批发市场位于西湖组团,工业品专业市场规划选址新城组团;综合市场分别为老城组团2个、新城组团1个、西湖组团1个;农贸市场按5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时安排,充分利用现状,形成农贸交易市场服务系统。

3、文化娱乐用地规划:在老城组团现有一处旧楼改建的室内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图书馆,藏书近二十万册,结合人民广场成为全镇的文化中心;另在靠近东江附近预留用地,结合石龙商贸旅游休闲业的发展,规划作为商业性娱乐休闲设施用地。

4、体育用地规划:老城组团现有一座室内体育馆,规划在新城组团文化中心旁新设一处室外综合运动场,占地2.7公顷,功能与现状体育馆互补。尽快建设和完善居住区、工业区内的体育锻炼设施,如游泳池、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

5、医疗卫生用地规划:现状在老城组团和西湖组团分别有两座二甲医院:石龙人民医院和博爱医院,占地分别为1.1公顷和6.7公顷。规划在新城组团有人民医院新址,占地4.4公顷,原址改为门诊部。老城组团保留2个门诊部,西湖组团保留1个门诊部。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职业中学:在原址基础上改建、扩大规模,设

置两所职中,分布于老城组团和西湖组团。中学:新城组团保留一所,新建

一所;老城组团保留两所;西湖组团新建一所。小学:新城组团保留三所,

新增一所;老城组团保留五所,校址七处,部分规模有所扩大,远景考虑合

并为四所;西湖组团保留一所,新增一所。

7、其它公共设施用地规划:保留老城组团一处敬老院,在西湖组团中心公

园附近新设一处敬老院。

第34条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在红海组团铁路附近设置仓储用地10.3公顷。

第35条对外交通用地规划注*

规划保留西湖组团内的长途客运站一处,占地1.4公顷,老城组团内远期结

合石龙火车站设一综合交通枢纽,解决铁路客运、公路长途客运、公交换乘

等功能,用地按照对外交通用地和公共交通用地进行控制,用地面积约为4.5

公顷。

第36条道路广场用地规划注*

规划用地面积183.6公顷,其中道路用地173.3公顷,公共停车场库面积6.3

公顷,广场用地4公顷。

第37条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注*

规划用地面积32.9公顷,具体设施配置见《公共市政设施规划一览表》。

第38条绿地规划注*

规划绿地面积14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4%,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31.6公顷,

人均达到9平方米。

第39条特殊用地规划

规划用地面积1.3公顷,主要为现状已建成的军事、保安用地。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第40条道路交通规划与调整注*

1、规划原则与目标:道路交通规划从改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本着

完善外部交通出入口、优化内部路网结构的原则,从而形成完整的路网体系。

规划石龙镇的路网密度为5.11km/km2,主、次干道总长约65.0km,至2020

年,按城镇人口计算,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为15平方米/人。

2、对外交通规划:

1)沿广源路规划一条直通港务区的道路,包括一座跨线桥;

2)加宽环岛路的规划控制红线,并保留92版规划中与博罗连接的石湾桥,

增强东向与博罗县的联系;有条件,可以从环岛路直接修建引桥连接双石大

桥,进而连接广汕公路,形成东、北向的快速集疏系统;

3)莞龙路的规划控制红线调整为50米,其西向与莞深高速公路(距离约5.7

公里)正在修建互通式立交,形成后可由莞龙路快速进入高速路网体系;其

东向也加强了同石排等镇的联系;

4)由南二桥向南过莞龙路经茶山规划一条南向对外通道,直接连接规划中

的沙田快速路(距离约8.5公里);

5)规划一条同茶山镇连接的镇域间通道;

6)从沿江路向西规划增加一条与石碣镇联系的铁路跨线通道,拓宽与绿化

路相连的铁路跨线通道,拆迁与兴龙路连接的铁路跨线通道间的建筑,增强

与石碣镇间的联系。

7)为保障城镇对外交通联系顺畅、增强规划操作的弹性,在城镇各对外交

通出入口处(包括道路、交叉口等),规划管理原则上应按道路红线后退6

米作为用地红线。

3、内部交通规划:

1)内部交通格局:一轴一环三片区

一轴:莞龙路

一环:滨江路-南桥-莞龙路-南二桥-龙升路-龙城路-东桥-滨江路

三片区:老城组团——控制、调整为主

新城组团——调整断面结构,优化道路使用功能

西湖组团——结合产业布局,合理规划路网

2)规划重点:过境交通通过外围路网(老城组团的外环路、新城组团的环岛

路、西湖组团的莞龙路)解决,内部交通收集和疏散通过内环完成。

·南二桥、东桥拓宽,规划红线调整到24.5米;

·老城组团规划外环路;

·老城组团以道路红线较小、路网密度较高的次干道体系代替主干道体系;

·调整中山路线形,人民医院附近增设纵向的两条单行线。

4、政策引导

1)采用公交优先的原则,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

2)近期鼓励私人小汽车的发展,远期适时控制;

3)限制摩托车的发展,可采用规定摩托车报废期、增加摩托车养护费用、

限制上排等具体措施;

4)完善交通管制。

5、石龙镇老城组团道路交通规划重点:注*

本次《石龙镇总体规划修编》中老城组团规划道路共20条,道路总长约20

公里,路网密度约为6.74Km/Km2,道路面积率为0.166Km2 / Km2,符合规

范要求。规划的20条道路中,按道路红线宽度分为30m、25m、15m、12m四

种,其中红线宽度15m、12m的道路占主要部分,既结合了老城组团的现状

条件,同时也综合了交通需求、消防要求等技术因素,保障了老城组团的路

网结构在合理的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

老城组团主要交叉口处,规划管理原则上应按道路红线后退10米作为用地

红线。

第41条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注*

1、道路交叉口规划:改善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是提高整个城市道路网通行能力的关键,规划按照城市道路等级及功能的不同要求,在确保城市干路畅通的前提下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

2、城市道路交叉口形式:

A为渠化式信号灯控制平面交叉口

B为信号灯控制平面交叉

C为无信号灯控制平面交叉

D为右进右出平面交叉口

3、桥梁规划、高架桥:规划今后增加3座桥梁,分别为老城组团南三桥、通红海组团的北桥和新城组团通石湾的北二桥,均为双向六车道;扩建桥梁

2座,分别为东桥、南二桥,扩建后为双向四车道。其中北二桥为远景规划。

4、社会公共停车场规划:停车场分为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根据国家城市公共停车场用地标准,石龙镇规划配备公共停车场用地总规模为14.5 公顷。其中镇中心区公共停车场应占公共停车场总规模的50-70%,其它地区占25-40%,对外道路出入口占5-10%,镇中心区公共停车场主要设置在商贸、大型公建及交通枢纽附近,服务半径中心区大于200米,一般地区不大于300米。停车场规模应避免过大,以免对道路交通造成过大压力,一般不以不超过300个泊车位为宜。

除了公共停车场,石龙镇各类建筑应严格遵守停车场配建标准。

表8-2 配建停车场(库)的标准

5、加油站规划:加油站应设置在车辆出入便捷的地方,一般宜设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两旁,原则上加油站服务半径为900-1200米。

6、客、货运站规划:根据《东莞市市域规划》,石龙镇规划有货运站一座,占地为60000平方米,考虑到石龙的土地面积狭小和现状建设情况,可与茶山镇合建;西湖组团规划二级公路长途客运站一座,占地面积为14000平方米,日发送旅客7000人。老城组团内远期结合石龙火车站设一综合交通枢纽,解决铁路客运、公路长途客运、公交换乘等功能。第42条公共交通规划注*

1、线路网规划:

石龙镇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从空间上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跨镇域间的容

量较大的公交网络(大巴、中巴、长途客车等);第二层次是镇域内部的公

交服务网络(中巴、小巴等),并通过公交换乘枢纽搞好两个层次网络间的

衔接服务。公交服务网络由客运枢纽(换乘中心)—公交总站—公交线路组

成,保证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米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建设用地面

积的50%,以500米的半径计算不小于90%。中心区规划的线密度应走3-

4km/km2的范围内,其它地区应在2-2.5 km/km2范围内。

线路走向、客流分布、公交运力配套、线路调度形式应综合考虑,应由专项

规划确定,线路的规划应确保公交覆盖度的前提下,使公交运力和公交客流

量相协调,提高公交线网的运输效率。

2、公交场站用地规划:

公交场站是公共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中途站、首末站、枢纽站、停

车场、保养场和综合车场等设施,公交线路中,以港湾式停靠站为主设置中

途站,开辟专用的首末站和换乘枢纽站设施。在老城组团、新城组团各规划

公交首末站一座,西湖组团公交首末站与长途客运站相结合设置。

第43条港口规划注*:石龙港由于受桥梁净空(四级航道标准)及通行航道水浅弯多的限制,目前航道中可通行泊轮的最大吨位为800吨,发展空间有限,无

法承担石龙产业发展的主要运输要求,可作为石龙战略备用运输通道。主

要应完善港口现有泊位的建设和运营。

第44条铁路规划注*:充分发挥铁路在石龙与周边地区及全国各主要城市间中远距离客运联系的作用,利用广深准高速铁路开通香港、深圳、东莞(石龙)、广

州沿线中距离、高频率的通勤列车,利用“京九九”、“京广九”开通石龙

至全国各主要城市间长途列车,将石龙客运站建设成东莞市的客运中心;

利用铁路运输的优势发展石龙的物流业,引导石龙的产业布局。具体措施

为:

1、按市级客运中心的标准改建石龙客运站;

2、改建石龙老城组团的货运站,提高营运能力;

3、在红海组团建设货运编组站和货物流通中心。

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第45条建设标准注*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城镇绿地系统,确保城镇环境的改善,全镇规划绿地

14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32公顷,人均9平方米,占建设用地的12.4%。第46条布局原则

1、在城市普遍绿化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公共绿地的建设。

2、遵循网络原则,均匀原则。

3、充分保护现有生态资源,对植被良好的山体严禁挖填建设。

4、见缝插绿,拆迁建绿原则。

5、加强城市中心绿轴建设及沿河绿带建设,建设城市中心公园及滨江公园。

6、重视城市道路空间绿化,控制道路两侧绿化用地。

第47条规划布局注*

规划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两大类型。公共绿地包括公园绿地、街头

绿地、滨水绿地等,防护绿地包括工业区防护绿地、市政设施两侧防护绿地、

铁路两侧防护绿地等。

1、公园:规划保留、改造、新增公园、广场共计9处,分别为中山公园、

沙洲公园、人民广场、金沙湾公园、欧仙公园、政府广场、西湖中心公园、

西湖堤岸公园、西湖郊野公园。

2、街头绿地:沿城市主要道路与城市内部水系单侧或双侧控制8-30米不等

的绿化带,将镇区大部分公园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并在城市主要道路交叉

口及重要景观地带规划面积较大的公共绿地,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开敞空

间。

3、防护绿地:规划防护绿地主要集中在广深铁路两侧和沿青林路的高压走

廊下方。

4、生态郊野公园:规划位于西湖组团中心位置,信息产业园的北边。该公

园保留大片山体,控制范围内植被良好,成为石龙镇内自然山体制高点。

5、购物公园:规划在新城组团中心设置购物公园。园内强调优美的环境建

设,同时融入商业性活动。

6、生态绿地:新城组团北部和西湖组团部分农田、水塘、山体,,规划须严

格控制,使之成为调节、改善石龙镇城镇生态环境的外部生态控制区。

第十章景观系统规划

第48条总体风貌控制

东江自然水体将一河三埠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城市首要的门户区域,因此

一江三岸天际轮廓线、建筑景观与滨水开敞空间应有很好的协调、既能有机

联系,又能求同存异。

新城组团、老城组团、西湖组团三片及红海组团应体现不同的特色,充分展

示“历史博物馆”的不同景观形态。新城组团建筑景观控制区结合行政文化

中心的建设,重点突出现代化建筑与现代化城市的特点;老城组团在满足现

代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尽量维持亲切宜人的古镇特色的街道空间尺度感,在

中山路段区域保留骑楼街的建筑形式,保存石龙古镇对历史的记忆;西湖组

团结合环境优美的信息产业园、西湖郊野公园、西湖中心公园、滨江公园的

建设,建筑开发密度不宜过大,突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特色;红海组团体现现

代工业、物流园区景观特点。

第49条结合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根据本地的区位条件、环境特点,对城市景观方面第一层面提出“一核三界面,四轴三节点”的要求,第二层面提出特

色风貌景观带及城市景观次轴线、次节点的要求。

第50条第一层面要求:“一核三界面,四轴三节点”

1、“一核”是西湖组团的郊野公园和西湖中心公园形成的城市绿色核心。应

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这片城市绿地,从而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生态环

境,使石龙的城市面貌得到提升。

2、“三界面”是指石龙三埠沿东江及支流形成的滨水景观带。滨水界面强调

建筑界面、天际轮廓线与城市开敞空间的关系,加强建筑区和自然水体之间

的联系

3、“四轴线”分别是沿莞龙路轴线、沿西湖三路--新桥路轴线、沿绿化路—

龙城路—外商服务中心轴线、沿龙升路轴线。这些城市景观主要轴线强调公

共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联系,或是串联若干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空间),

强调它们之间的组织联系。

4、“三节点”分别是老城组团的绿化路与新桥路交叉口,新城组团的龙升路

与龙城路交叉口,西湖组团的莞龙路与西湖三路交叉口。这些城市景观主要

节点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控制区和重点建设区,在下一层次规划设计中应对

其周边建筑体量、风格、色彩及公共空间的处理、路口交通组织等重点考虑。第51条第二层面要求:两条特色风貌景观带,五条城市景观次要轴线,若干城市景观次要节点

1、中山路沿线和老城组团滨江路沿线规划为石龙镇特色风貌景观带。中山

路在规划建设中应保留骑楼街建筑形式及原有的亲切宜人的街道尺度;老城

组团滨江路应延续观光休闲商业街的功能,在下一层次规划中应对其沿街建

筑形式、高度、风格、色彩,街道空间尺度、家具设置、地面铺装,绿化配

置,公共及市政设施的配置作详细的考虑。

2、兴龙路沿线、广源路沿线、龙田路沿线、方正路沿线、裕兴路沿线规划

作为城市景观次要轴线。

3、轴线的对景、重要的道路交叉口或交通要道的门户位置作为城市景观次

要节点,是城市建筑环境、公共空间、交通环境相互协调的综合体,作为城

市建设、控制的重要区域。

第十一章环保环卫规划

第52条水质标准注*

根据石龙镇内河流的情况,东江南支流和城区内公园的水体水质标准执行国

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北干流与沙河水流执行三类标准。

第53条水污染控制注*

1、严格工业项目的审批,在规划区内严格控制重污染项目建设。

2、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市政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至2005

年,城市生活无水的处理率不低于50%,2010年达80%以上。

3、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对于东江沿线区域,严禁新建任何有污染的项目;

对现存的污染项目要限期治理或关停,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第54条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注*

西湖组团的中心公园、郊野公园、高新技术园区按大气环境一级标准控制为

一类区,西湖组团、新城组团和老城组团的居住、商业混合区控制为二类区,

物流园区和新城工业区等工业区规划为三类区。

第55条大气污染控制注*

1、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对排放大户必须加强管理,限期整改,使

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排放标准。

2、集中控制与治理工业污染源,调整用地结构,使工业逐步入园,采用集

中控制工业小区污染源,对现有城区内工业污染源进行调整。

3、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耗,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合理布局工业,严

禁发展较大污染工业。

第56条噪声标准控制注*

将新城组团的滨江住宅区和西湖组团中心绿地公园、郊野公园划为一类噪声

新济宁,看北湖

新济宁,看北湖 济宁城市总体规划图,滨湖城市中心即为北湖新区所处位置。 北湖新区规划效果图 已经建成的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左)、奥体中心(右) 本报记者郭利民于国鹏 刚入秋的天气,热得还像夏天。暑假一开学就要升五年级的马海奇,假期里从鱼台来济宁串亲戚,跟着大人来到北湖景区游玩,湖、岛、花、树,优美的景色让他兴奋不已,尤其可以和小伙伴在湖边嬉水,更让他流连忘返。 正在建设中的北湖景区,计划今年国庆节正式对公众开放。整个景区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北湖湖面

就占8.9平方公里,而整个北湖新区规划控制面积则达到了433.8平方公里。浩渺的北湖,广阔的湿地,水色山光,荷塘苇荡,光凭想像也会感觉美不胜收。 北湖景区属济宁市北湖新区打造的生态景观区。“生态宜居新城”,正是北湖新区的城市定位之一,这里也将成为济宁的城市未来主中心。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振川说:“北湖开发不仅是城市建设问题,更是发展战略问题。” 大气魄的决策,大手笔的布局,济宁市开发建设北湖新区,写下了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华彩一笔,更承载着城市未来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提升的巨大希望。 顺势布局―― 北湖新区这个新平台,不只是城市外延和老城区的简单拓展,它的开发建设着眼于突破资源型城市发展瓶颈,通过“全面转型”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尹营村居民尹大妈每天都会看到北湖新区的新变化,通畅宽阔的马路修起来,各种功能先进的设施逐渐成形。“变化太大了,俺这里是越来越漂亮,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受益于北湖新区的开发建设,尹大妈家住进尹营村回迁安置房里,这里有四栋小高层。原来,村边是一条狭窄的土路;现在,扩建延伸成一条大马路,取名济安桥路,平整宽阔、快捷方便,绿化景观也非常漂亮。尹大妈说:“看着就舒心。” 济安桥路是北湖新区“七纵七横”路网中的“七纵”之一。建成后的现代化路网,实现与老城区有机对接的同时,不仅勾连起整座新城,也大致分隔出新城的四大功能片区。根据北湖新区的整体城市规划,围绕新开挖延伸入城的北湖湾,将形成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既各有所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为济宁市的未来发展搭建起一个充满想像力的崭新平台。 前瞻思考、科学谋划,才能保证率先发展、跨越式发展。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的北湖新区这个新平台,不只是城市外延和老城区的简单拓展,它的开发建设着眼于突破资源型城市发展瓶颈,通过“全面转型”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它的整体规划建设因地制宜、顺势布局的同时,又开阔视野扩大格局,与全省乃至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发展布局相呼应。 认识的高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新城建设正在扎实快速推进。与已经基本建成的北湖景区相比,文体教育中心区渐具规模,济宁医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新校区都已于去年投入使用。从空间鸟瞰,济宁医学院新校园错落有致的建筑组合起来,轮廓形同一个“细胞核”,形象体现出这所学院的学术特征。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园内,绿树成荫、蝉鸣悦耳,图书馆楼、实训楼时尚大气。市民路春蕾来到这里,禁不住感叹:“耳目一新,这才是大学应有的气质。”同在文教区内的,还有紧张建设中的济宁一中等新校区。济宁一中始建于1902年,曾培养出乔羽等著名校友。“明年,我们将在这里举行110周年校庆。”学校负责人介绍说。 一批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拔地而起,呈现出新城“生态、典雅、现代、大气”的鲜明特点。作为第23届省运会主体育场的“小鸟巢”,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工人们正忙着安装座椅等收尾工作。济宁是2014年省运会承办城市,赛事主要安排在北湖新区举行。开幕式和田径赛事将在“小鸟巢”内将举行。小鸟巢”周围,未来还将镶嵌上三颗“宝石”。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射击射箭馆,形似“宝石”,红、橙、蓝三色,将共同烘托起时尚、大气的新城风貌。

乡镇总体规划文本(新2012)

浏阳市xx镇总体规划(20xx—2020年)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以及 其它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2-条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行为和土地开发,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对违反 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3-条本规划所称镇头镇、镇头镇域是指镇头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本规划所称镇头镇规划区是指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划 定的城镇规划区;本规划所称的镇头镇区是指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 城镇建成区。 第-4-条本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第-5-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件和图纸组成,规划文件包括文本和附件组成,文本与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者如有不符,应以规划文本为准。第-6-条本规划经镇头镇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主席团审查同意后,报浏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本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时,应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程序进行。 第二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7-条本次村镇体系规划范围包括镇头镇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共4个社区、9个村,村镇体系规划对镇域各项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8-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原则 1、实行城镇带动发展战略,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加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 2.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规划充分体现重大基础设施对镇域经济的影响,使镇域各项重大设施布局能符合县、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实施“点”“轴”开发战略,镇域发展应突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积极开发沿S211以及长沙市花木产业带沿线,强化镇头镇中心城镇职能。 4、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保护好自然环境,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 第-9-条城镇化水平预测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剩余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建设向城镇规划区集中、企业向企业园区集中。近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远期城镇化水平达到60%。 第-10-条村镇体系的布局结构为“一心一轴三点”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心”:指镇头中心城区。 “一轴”:指211省道。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课件

东莞市市域干线道路网规划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 二○○四年三月

目录 一、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 (1) (一)规划目标 (1) (二)规划原则 (1) (三)规划方法 (2) 二、规划方案 (3) (一)规划路网体系 (3) (二)高速公路网络 (3) (三)快速路网络 (5) (四)干线性主干道网络 (7) (五)规划路网规模 (8) (六)规划路网总体评价 (8) 三、分期建设计划 (9) (一)分期建设年限 (9) (二)各建设阶段的建设目标 (9) (三)分期建设计划 (9)

一、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 (一)规划目标 在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拟定干线道路网规划的目标。 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为构筑与土地利用相结合、各种交通方式协调运作的一体化交通系统,以优质、高效、安全的交通服务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东莞市干线道路网规划目标为: 1、建立适应东莞市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促 进全市最终形成具有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包括干线性主干道和普通主干道)、城市次干道以及城市支路(包括集散性支路和出入性支路)的完善的道路网络。 2、明确各类道路的功能,整合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使过境交 通、对外交通以及市域内部交通各行其道,减少相互干扰。同时,适当分离城市客运和货运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3、合理配置全市干线路网的等级结构,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完善、 级配合理、规模适当的市域干线网络。 4、完善路网布局,提高全市各区域的通达性。 (二)规划原则 1、注重与国家及区域(珠三角)道路网总体规划相协调,加强与

陵水县英州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2010-2020)

前言 受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人民政府委托,我院负责编制《陵水县英州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 本次英州总体规划的修编是在内外因素的推动下,英州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用地结构和城乡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开发带来的人口规模、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市政和公共设施的供给压力、镇区用地发展方向发生改变等系列问题,是本次总规修编急于解决的。 在陵水县英州镇人民政府的领导和陵水县建设与国土环境资源局的大力配合下,2010年我院开始着手编制《陵水县英州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在2004版《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深度要求》、《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和双方所签定的合同为依据,提供规划的全部图纸和文字资料。 在本次调整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院得到县、镇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一并致谢。 三亚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年4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及策略 第三章镇域总体规划 第一节村镇体系规划 第二节镇域交通规划 第三节镇域给水规划 第四节镇域供电规划 第五节镇域电信规划 第六节镇域广播电视规划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五章镇区建设用地布局 第六章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第七章镇区居住用地规划 第八章镇区公共设施规划 第九章镇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第十章镇区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第二节景观系统规划第十一章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二章镇区市政工程规划 第一节镇区给水工程规划 第二节镇区排水工程规划 第三节镇区供电工程规划 第四节镇区电信、邮政工程规划第十三章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四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五章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节总则 第二节规划建设控制 第三节建筑设计管理 第十六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第十七章附则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说明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是新形势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我市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做出的战略性选择;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确保实现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的协调统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城市总体规划是调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十一五”时期,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出现新的变化,济宁所依托的发展格局有明显调整,2008年2月省政府出台的《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将鲁南经济带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以枣庄、济宁为主体建立运河经济区,发挥京杭运河的功能,大力发展运河经济。济宁作为历史上管理运河航运的督府,需要大力弘扬运河文化,依托曲邹济三处历史文化名城实体和对泗水、峄山、九龙山等景观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城市发展的文化带动力,打造城市品牌,参与区域竞争。同时,多个重大设施在济宁地域相继落户,包括济宁曲阜机场、济徐高速公路、济宁北湖旅游度假区、京沪高速铁路等,提供了影响济宁市城镇空间布局的新的作用要素,需要重新审视济宁市的区域地位和作用。 人地矛盾突出,城市发展受限。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大大制约了我市的城市化进程,迫切需要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规模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 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城区“东拓西跨南联北延”发展战略以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按照新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济宁现有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式、资源粗放消耗型模式转变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式、

镇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镇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一、技术要求:增加“两线三区两体系”的内容 1、两线: 一是指规划建设用地线(包括已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和由区(市)县确定配置的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范围)。二是指远景发展用地范围线,即在县域内基于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这一基数上,根据城镇村发展需求与潜力适当放大规模所确定的用地范围线。村的规划以点的形式表达。 XX镇用地指标统计表 表格说明: ●规划建设用地和远景发展用地为“两线”所围合的面积与镇域内公路等圈外选 址的项目用地面积之和。 ●扩大系数:县城不大于1.5,重点镇不大于1.2,重点镇以下层级无扩大系数。 远景发展区面积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量”为基础数据与扩大系数相乘的值。 新市镇和一般建制镇总体规划中不存在远景发展用地,其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加上县域总体规划所分配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指标。

2、三区划分 指划定的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乡、村规划区。 (1)城镇规划区:中心城、区县城区、建制镇镇区以及城镇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风景名胜规划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区域。风景名胜规划区范围与城镇规划区重叠的,管理按城镇规划区制度执行。 (3)乡、村规划区:市域范围除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以外部分。 3、两个体系 (1)两体系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 (2)配置要求: ●一般建制镇按《镇规划标准》配置。 ●乡、村规划区中,非建制镇(乡政府所在集镇)、农村新型 社区、村按《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配置各项设施。 (3)一般建制镇镇区和乡、村可参考的配置模式 “12+2、7+3”模式,规划中必配和选配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东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2010—2020)简介

东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2010—2020)简介 东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项目组前言 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是执行广东省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战略任务,是建设东莞市低碳、宜居城市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城乡居民休闲需求的实际举措。 东莞市区域绿道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搭建了绿道网整体的骨架。但区域绿道尚未串联市域内众多优质的资源要素,从规模和密度上还不能满足市民便利使用的要求。因此,在区域绿道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充实,建设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便民利民的绿道网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开展《东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2010-2020)》的编制工作,正是为绿道网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绿道网规划建设的背景 1.响应省市号召,深化绿道网体系 省委、省政府部署珠三角绿道网建设,东莞市积极响应,成立了市绿道建设领导小组,基本完成区域绿道建设任务,取得了较好成果,获得上级和市民普遍认同。为继续深化充实、加长加密绿道网,进一步向市民生活空间、活动空间延伸,加大覆盖面与提高服务水平,省建设厅正在出台相关文件,部署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开展城市绿道网建设工作,要求各市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绿道网规划。东莞市积极主动,加紧编制绿道网总体规划,落实城市绿道的规划布局,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惠及民生的东莞市绿道网体系,走在全省前列。 2.步入休闲时代,推动绿道网建设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生态资源越来越成为宝贵的稀缺资源;到大自然去,休闲游憩成为人们工作之余追求的生活方式。绿道作为重要的户外

东莞市道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东莞市道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编制说明 东莞市道滘镇人民政府 二O一O年十二月

前言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和道滘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东莞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部署下,道滘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了道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本规划工作始于2007年7月,于2007年11月完成初稿;其后由于市变更镇规划指标,规划组重新编制方案,于2010年11月完成送审稿,12月完成规划修编任务。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土地需求十分强烈。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改进土地管理的重大举措,是一件关系国家长远利益的大事。道滘镇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道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总原则,以“促进道滘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以“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木农田”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道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以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规划在深入分析道滘镇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区位优势及存在问题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根据《道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结合《东莞市道滘镇总体规划方案((2002-2020))和其他相关规划,落实市下达的各项规划指标,并对全镇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优化空间布局;根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向,划定土地用途管制分区,提出各类用途区的管制措施;大力开展土地利用“四整四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金乡总体规划说明书

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本次规划修编的背景及动因 一、宏观背景: 1、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是城市规划的紧迫任务。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课题。 二、中观背景: 1、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山东省城市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要求,各市、县都开始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金乡县应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2、山东省根据本省实际编制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济宁都市区规划》,济宁市也编制完成了《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这将对金乡的建设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金乡县需要以区域的观点重新评价和认识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到区域合作和竞争中去,争取和寻求有利的区域地位。 三、微观背景: 1、金乡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标志着金乡县即将进入加速城市化阶段。因此,需要探求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快速城市化道路。金乡县发展战略的调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迫切需要调整。 2、《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编制以来,金乡县的社会、经济、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城市的用地发展已突破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发展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有用地范围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金乡县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城市用地的布局与发展。 3、金乡县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对城市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使城市适度向北发展成为可能。 4、金乡县城南部和北部压煤的问题极大的制约了城市向南和向北发展,需要重新确立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上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对金乡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和建设需求。 第二节本次规划修编的技术路线 通过对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宏观背景、中观背景的认知,反思上版总体规

某某镇总体规划(修编)

某某镇总体规划(修编)

第一章总则 1.0.1条为贯彻新修编的《XX团部所在地(哈木呼提镇)总体规划》,科学 合理的指导哈木呼提镇的城镇建设,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总体 控制标准,特制定本总体规划文本。 1.0.2条 XX团部所在地--哈木呼提镇镇区规划范围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 建设活动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其他有关法 规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1.0.3条《XX团部所在地(哈木呼提镇)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是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哈木呼提镇发展需要,在编制批准的原 《XX(哈木呼提镇)》总体规划(1992年-2010年)的基础上修订 编制的,本规划批准后,原规划停止执行。 1.0.4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附件(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基础 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与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 割。 1.0.5条文本所涉及的规划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国家标准、规范,结合目 前哈木呼提镇的实际情况和考虑今后发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 应符合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兵团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1.0.6条本规划文本和说明书中,哈木呼提镇镇区是指XX团部所在地,哈 木呼提镇镇域是指XX团域。 1.0.7条团域村镇体系规划范围:同XX行政区划范围一致,总面积773.33 平方公里。团部规划范围:北部至国防公路,南端原XX园林路 为界,南北长1400米;西临近原XX四支渠,东至原XX六支渠, 东西宽1700米;总面积210.59公顷。 1.0.8条规划编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家建设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 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6.《镇规划编制办法》(执行),建设部建村[2007]36号文 7.《X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8.《XXXX(哈木呼提镇)总体规划》(1992年-2010年) 9.《XX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深度规定》 10.《关于加快兵团团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新兵党办发 [2001]41号 11.《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23 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12. 《兵团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规划》 1.0.9条规划期限 基期2006年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项目背景 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那个地点将成为21世纪杰出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区域核心都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持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进展空间。 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但从进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时期的特点,距现代都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 按照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都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都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都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和谐进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都市群。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畴为东莞都市总体规划范畴2 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

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东莞的的经济尽管发达,但都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同意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专门是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阻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升的趋势。 城区的都市功能和设施水平对行政区域和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造成本市大的城镇经济实力,小的中心都市职能。沿交通干线进展的城镇几乎连成了片,包围着农村。都市与农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在那个地点积聚、碰撞。快速蔓延的都市化相伴着的是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恶化和建设布局的纷乱。 总而言之,东莞的主城区和沿路连绵进展形成的“大城镇区”,实质上是小都市进展和众多村镇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城镇集合体。因此都市功能不强,与其集合形成的总体都市形状规模(大都市)远不相称。 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作为新时期的进展战略目标,正是适应了时代进展的要求,是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从东莞实际看,近期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区和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大主城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一定能对全市的都市进展和产业进步起到专门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区域竞争态势与都市功能定位 在国内的区域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对手是长江三角洲,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差不多受到长江三角洲的有力挑战。上海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渐提升,这种“中心优势”与珠江三角洲的“边界优势”形成鲜亮对

白霓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白霓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改革开放的白霓镇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一方面,现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拥挤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既紧张又脆弱,而传统城镇因其平和的生活魅力而具有平衡人们紧张竞争的社会心理的作用,从而赢得现代人的青睐;另一方面,多少年来精心营造的富有湖北民居传统特色的白霓古镇却因其落后的市政设施跟不上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而无法与新时代的生活需求相适应。 白霓镇是崇阳县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对于村、镇二者来说,无论是保护与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都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未来城镇的发展作出宏观调控和引导,是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背景之一。 1999年白霓镇编制了白霓镇新区规划,对于当时的城镇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新的矛盾与要求不断出现,如白霓镇老区的保护与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工业与商贸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等,都急需城镇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给予科学、可靠的支持。在此背景之下,本规划的编制工作便具有了特殊的时代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1.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建立城乡融合一体的发展原则。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注重城乡社会的共同进步、经济的共同繁荣和生态系统(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互补。 2.以镇区建设为龙头,提高全镇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完善城镇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合理引导人口的迁移转换。 3.协调好村镇建设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关系,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逐步合理地缩并零散的自然村,从而有效地节约耕地,使乡村与城镇的发展更加有序。 4.强调文化、历史的延续,建立以人为本、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社会发展原则,保护和继承传统的文化和技术遗产,保护文物村落特色,充分保证子孙后代延续历史文脉的可能性。 5.“预测长远、决策近期”,建立长期、动态的发展目标,立足于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搞好长远规划和控制,立足现实经济技术条件,抓好近期决策,保证发展阶段的近期决策调整符合长远规划的利益导向。 (二)规划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严格土地管理措施,少占或不占农田耕地。 2.强化白霓镇经济产业特点,发挥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积极开发旅游业和商业贸易,发展高新技术含量的环保性工业项目,加强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使其在崇阳县城镇职能分工体系中保持特色。 3.坚持高起点规划,贯彻科学性、超前性、现实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4.按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原则,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环境系统。 1

麻涌镇特色文化

民俗文化 麻涌镇有"中国曲艺之乡"之称,全镇现有18个曲艺中心,经常性举办广场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救灾复产义演、文化高地直播车、首届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打造文化强镇开创了良好的新起点。 "曲艺之乡" 古今往来,麻涌人对粤剧曲艺情有独钟。人们不仅喜爱听,还会弹唱编演。麻涌有着浓厚的粤剧曲艺氛围,主要是受其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活在古老而朴素的水乡,出门见水,举步登船,陆路交通难以连接。人们以水田耕作为主,随潮涨潮落安排作息。每当农闲和潮涨时候,乡民喜欢三五成群聚于树荫下或凉棚、祠堂里,谈天说地,说书弹唱。使有天分的曲艺爱好者越来越多,兴起时自家出钱或众人集资派人往省城买回部分乐器与服饰,逐渐形成自娱自乐的民间组织。之后,有的外出拜师学艺,有的请师教习基本功,使各村的曲艺队伍迅速扩展,艺术水平逐步提高,成就了一方特色。1999年,经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的专家评定,麻涌荣获首批《中国曲艺之乡》,并在广州南方剧院接受了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的授匾。在河边的水幕里,蕉林月夜中不时传出胡横箫,悠扬入耳。偶然间,又一曲婉转凄楚的《胡北归》从凉棚、祠堂荡出,见声见情,缠绵哀怨,粤韵清音可谓绕梁三日…… 《香飘四季》 我省人民群众所熟悉的、享有盛名的作家陈残云,1958年至1960年受省委的委托到东莞农村体现生活,挂职县委副书记。在挂职期间,他在东莞水乡麻涌大步村蹲点,并挂职麻涌党委副书记。他立足农村,深入生活,了解民情,并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背景,党带领广大农民热火朝天地走农业集体合作化共同富裕道路为题材,创作了具浓厚的乡土风情和独具水乡特色的长篇小说《香飘四季》,真实的描写了当时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热情地歌颂农民的新生活。《香飘四季》创作于1961年1月3日,1962年3月31日于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问世。1963年下半年,陈 残云分别在北京和东莞召开《香飘四季》读者座谈会,在这基础上,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故乡情》。1965年下半年,电影《故乡情》在麻涌、大步及附近村庄取材开拍,是年年底完成外景拍摄工作。小说《香飘四季》深深地刻在社员群众心中,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赛龙舟

092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W}

委托 济 项目名称: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 委托单位:济宁市城乡规划局 设 计单位: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 划甲级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号 院 长:史衍智 研 究 员 审 定:郭庭良 研 究 员 工程负责人:王 尧 高级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 项目组成员 丁 芝 工 程 师 田冬梅 工 程 师 韩冬梅 工 程 师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汇报框架 一、项目概述 二、规划总则 三、溯源与展望 四、认知与行动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项目概述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线古槐路东侧 区位条件:位于城市历史文化轴 线古槐路东侧,处在济宁历史城区核心 部位,是济宁铁塔寺及太白楼历史文化 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有形制:“铁塔寺”原名 “崇觉寺”,又名“释迦寺”, 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年),后经 历代扩建和重修,至明代形成基本格局, 铁塔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 近十七亩,由左、中、右三路组成,各 类建筑八十多楹。现仅剩铁塔、大雄 宝殿、声远楼、僧王祠、汉碑室等 建筑铁塔寺—太白楼街区保护规划图 楹。 济宁崇觉寺铁塔为国家级文物保 护单位,是中国四大铁塔之一。 始建于北 宋崇宁四年(年)共九层, 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基座为砖砌,塔 身为铁汁铸造而成,通高米。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潘家大楼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片区周边重要文物古迹潘家大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潘家大楼创 建于世纪年代,是潘洪均的私邸。 潘家大楼原是一组庞大豪华的近代建筑 群体。现仅存第二进院北厅。利用现有 戏台,将潘家大楼逐步恢复为传统戏院, 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道总督衙门:恢复河道总督衙门,河道总 督衙门是运河、黄河的最高行政管理机 构。河道总督衙门最初建于元代,兴于 明清,多次重修,现已不复存在。规划 拟于原址建设,位于古槐路、云路街、 西门大街、院后街四条街道形成的地块, 规划用地公顷。 吕家宅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吕德镇字 静之的私人住宅,系清末建筑。现仅 存原建筑的两进院落。整个建筑,民族 特色突出,传统风格浓厚是研究明、清 时期私人宅院的实物教材。 潘家大楼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河道总督衙门规划总平面图吕家宅院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8 土地整治规划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 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 前言 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 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 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3 总则 3.1 空间参照系统 正式图件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统采用高 斯-克吕格投影;宜按3°分带。 3.2 图件比例尺

东莞市凤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方案〔

东莞市凤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方案〔中集凤岗集装箱产业基地〕 (征求意见稿) 东莞市凤岗镇人民政府 2013年9月

目录 一、规划修改区域概况 (1) 二、规划修改原因分析 (3) (一)涉及规划修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和用地要求 (3) (二)规划修改的背景 (5) (三)规划修改的原因分析 (8) (四)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0) 三、规划修改编制原则 (12) 四、规划修改编制依据 (13) 五、规划修改的可行性分析 (14) (一)项目建设和凤岗镇的发展符合规划修改条件 (14) (二)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广东省产业政策 (15) (三)项目建设符合广东省和珠三角环境保护规划、符合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15) (四)项目用地符合土地供应政策 (16) (五)规划修改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16) 六、具体规划修改情况 (19) (一)调入地块的规划修改详细情况 (19) (二)调出地块的规划修改详细情况 (24) (三)规划修改前后主要调控指标变化情况 (33) (四)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的途径 (33) 七、规划修改影响评估 (35) (一)规划修改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评估 (35) (二)规划修改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0) (三)结论 (47) 附表 (48) 附表1 凤岗镇规划修改涉及地块基本情况表 (48)

附表2 凤岗镇规划修改前后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对比表 (52) 附表3凤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表 (53) 附图 ⒈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1(2011年) (51) ⒉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1(调整前) (52) ⒊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1(调整后) (53) 4.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2(2011年) (54) 5.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2(调整前) (55) 6.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2(调整后) (56) 7.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3(2011年) (67) 8.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3(调整前) (58) 9.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3(调整后) (59) 10.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4(2011年) (60) 11.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4(调整前) (61) 12.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4(调整后) (62) 13.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5(2011年) (63) 14.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5(调整前) (64) 15.凤岗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5(调整后) (65) 16.凤岗镇调出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1(2011年) (66) 17.凤岗镇调出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1(调整前) (67) 18.凤岗镇调出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1(调整后) (68)

镇总体规划(十二五)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规划原则、期限与范围 (1) 第三章区域协调发展 (1) 第四章经济与社会发展 (1) 第五章城镇发展战略 (2) 第六章镇域村镇体系布局 (2) 第七章镇域总人口规模预测 (2) 第八章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2) 第九章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2) 第十章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 第二部分镇区规划 (3) 第十一规划指导思想 (3) 第十二城镇性质与规模 (3) 第十三镇区规划用地布局 (3) 第十四对外交通与道路规划 (5) 第十五绿地系统规划 (5) 第十六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 第十七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7) 第十八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8) 第二九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9) 第二十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10) 第二十一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11)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正确指导阿苇滩镇的城镇建设,实现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规范镇区的建设行为,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确保城镇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1.02条本规划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结合阿苇滩镇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在阿苇滩镇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由城市规划专业设计单位,汇总各系统、各单位的发展要求而制定的。 第1.03条阿苇滩镇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本规划的义务,并有对违反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1.04条阿苇滩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规划的要求,对镇规划区的所有建设开发行为,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及“一书两证”的核发。要坚决维护总体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要大力宣传阿苇滩镇总体规划和各项规划管理制度,自觉遵章守法,严格依法办事。 第1.05条本规划所称镇域是指阿苇滩镇行政所辖范围,镇区是指阿苇滩镇政府所在地的建设用地区域。 第1.06条因客观情况变化,需要变更阿苇滩镇总体规划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报批,下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应继续保持本规划的科学性和延续性,确保阿苇滩镇健康合理地持续发展。 第二章规划原则、期限与范围 第2.01条合理定位,从区域分析入手,分析阿苇滩镇所处的区域关系和发展条件,合理确定阿苇滩镇的区域定位和发展战略。 第2.02条把阿苇滩镇建设成为阿勒泰市独具特色的城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和配套设施,提升阿苇滩镇的城市建设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2.03条根据阿苇滩镇的实际情况和将来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制定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有关措施和要求,促进阿苇滩镇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2.04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关系,立足以人为本,创造优美人居环境,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2.05条充分吸收上版规划中的合理内容,注重规划的延续性。 第2.06条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第2.07条本次规划期限分为两个阶段: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5年—2025年。第2.08条本次规划编制按地域范围分为镇区规划。 镇区:阿苇滩镇政府所在地的建设用地区域,总面积166.16公顷。 第三章区域协调发展 第3.01条加强与阿勒泰市、北屯镇、布尔津县等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同时加强与周边市、县在山区、荒漠地区、水源地区等的生态保护合作。 第3.02条加强山区、沙化地区的生态恢复的合作,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护生存基础,主要加强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工作。 第四章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4.01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教更加进步,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为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大幅提高,初步建立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新型工业化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突破,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规模适度扩大,城镇功能更加完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重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初步建立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