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必须本身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处处做到以身作则,还要具备较强的德育工作能力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水平,能够在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品德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往我们的老师视自己为教育的“救世主”,把教材奉承为“圣经”,捧着不放,忽略了对学生各方面的关注,尽是用自己最大力量把教材的知识灌输给了学生,学生只是胡乱崇拜的信徒,我想这就是传统教育所造成的不良现象。例①表扬了一位模仿者,否定了一位原创者。②表扬了一个说慌者。现代的教育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回答,应该带着一种诚挚的心,关注我们的学生,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以外,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老师给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兴趣与自信。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多提一些“傻问题”,多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得主动,更加聪明和自信。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被迫进行学习都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年龄小的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会影响到课堂学习的效果。”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所讲的,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合理与否,只要学生自己发现的、想出来的、讲出来的,就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不应该简单的给予冷处理。

二、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各学科课程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那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因此学生最需的能力是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信息,我们的教学不仅要看重学生对目前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拿人才招骋来说吧,没有一家公司招骋人员时会要求:“小学阶段每一单元测试成绩一定要高于9 0分。”所以就需要我们把握好学生发展的方向,不能太计较学生每个单元成绩的好与否,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我们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终身发展愿望和能力的提升。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学习。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八种智能,而且每个人这八种智能的发展也将不同,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学生不是一个机器制造出来的工业品,要承认和接受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的差异,不能强求一致。如上海一所小学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记忆力相当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只要你给他说出哪篇课文题目的头一个字,他就能滔滔不绝地把整篇课文流利的背下来,但是你问他几个简单的数学加减问题,他的反应就显得很慢,这说明这学生的语言智能很好,而逻辑——推理智能相对就差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上,应该尽量向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练习时,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不同量的习题,允许有的学生做得慢一些,给予每个学生都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评价学生时,尽量减少学生间的横向比较,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尊重学生还应允许学生获得信息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是利用听觉的、可以依赖视觉的,更可以是需要动力操作来获得的,据专家分析表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动手做开始的。

四、关注学生的自主权。现代教育的特征就是发展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还一直充当“主角”,而学生仅仅充当的是“配角”,剥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权力,必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新课程指出我们的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把主动权归还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培养学生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而努力准备。

五、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些,体验深刻些,创造更多些,对学习的求知欲形成于课堂,满足于生活,伴随他们终身。韩愈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放在第一位的。那么,这其中应该包含很关键的一点:一个人一生的人生目标。我们为人师者,每天诲人不倦,教而不厌,目的是为了什么?

每天让学生学习知识、练习能力又是为了什么呢?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只有能直面生命,教育才会真正起到“传道”的作用。也许这就是“教育的回归”,回归到“生命”上来。我们千万不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却忘却了天空,这“天空”便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做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比教书更重要的任务。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来看,人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没学好,以后可以补上,但是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弥补就难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我尽量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熟练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六、每位教师都必须做好:要提高塑造学生心理健康的效率;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要变换方式增强德育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要讲究艺术,优化德育过程;教育需要爱,要实施身教与爱的教育。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教师不注重自身内在知识体系的更新,又怎么能成为不断给予学生一杯“水”的桶水呢?更何况,我们目前还要考虑所给予学生的这一杯水到底是新鲜可口的纯净水、矿泉水还是早就过期了的垃圾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学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新课程学科教学地市级培训等活动正有序展开,“不培训不上岗”。文凭与教师能力、水平简单划等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几乎已经成了我们当代教师的共识。面对当前新课程内容中所出现的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新进展等时代性较强的内容(如生物学科中的基因、胚胎、生态工程等),我们教师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以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和完善各自内在的知识储备体系,当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与保障作用。不仅如此,作为教师,更要保持一种谦虚、谨慎、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要不断反思不断实践。要应时适变,惟有这样才能时刻应对各种挑战,以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其人生随笔中这样写到“历史川流不息,若不能因时变事,而一味格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作为教师来说,“与时俱进”,我认为,应当理解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教师群体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先进思想同步前进,要在摒弃落后教育、教学思想的同时,主动顺应时代的变更,去发掘出更加符合教育发展的前途。

在课堂上教学中怎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课堂上教学中怎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的、主动的;留出空白,让学生满怀兴趣地驰骋自己的思维。新课标是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我看来,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对人的关怀和培养,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与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相比,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改变,突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把教育过程作为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教师在使用教材和授课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注重以学生发展为前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新课程要求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开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中个性得以展示。扼杀思维的“满堂灌”固然不行,肤浅作秀的“满堂问”也毫无裨益。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呢? 一、整合教材。不求满载而归,但求每课有得。在教学中,按新课程的思想,打破常规,重新寻找教学的“抓手”,给学生留出时间。师生间成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个性得了到展示,教学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实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形式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将演讲、小品、辩论会、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入了课堂,使我们的课堂一改往日的单调沉闷,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有趣。在这些开放的教学形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的、主动的;思路是活跃的、广泛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已成为常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也因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而时时闪现出美丽的光芒。 二、改变学法。变我讲你听为你学我导。留给学生细心品味、合作探索的时间,是新教材处理的一个原则。但是,教师更主要的目标,是将学生扶上马,向更广阔的空间驰骋,激发学生自学、甚至终身学习的热情。我想: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必须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找一些内容丰富,适合探究的章节,试着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就好上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开放的课堂教学使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树立前瞻意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树立前瞻意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也要关注学生的将来。因此,如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每个教师的肩上。对于每个教师来说,一定要有良好的前瞻意识,能够自觉站在未来的角度,思考学生的主动、终身发展,对每个学生的将来肩负起教育和引领的责任。下面的几点想法,也许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启示。 一、给学生自由而真实地表达的机会 教育应该就像是一座原始森林一样,各种生物在这个天然的生态环境中自由地栖息、繁衍和生活。百灵鸟可以在天空唱歌,顽皮的猴子可以在树上跳跃,各种各样矮小的植被也都能够找到自己在森林中的立足之地并顺利地生根发芽,期待着来年的春天。这将是一幅非常美妙的教育图景。从这个图景出发,教育就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纯天然、生态的、没有污染的自然环境,就像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浑身散发出一种自然的、人性的光辉。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具特性的个体,让他们在教育面前脱去生活的、社会的伪装,让他们自由而真实地表达内心想法,这应该是教育的题中之义。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颁奖大会上的一些发言,虽然有人讥讽他讲的故事又臭又长,但从一个教育的视角来看,却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发。他最后讲到了一个关于哭的故事,并说,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

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的确,对教育者而言,教育不是表演也绝不能表演,不是作秀也断然不能作秀,不是违背也不能违背真实世界,教育必须具有真情实感,必须允许学生真实地、自由地表达内心想法,必须符合内心世界,触及灵魂深处,符合成长规律。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尊重学生的内心,不深入他们的世界,却总是人为地灌输成人的价值和理念,机械地塑造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只会激发他们内心的反感和厌恶。这样的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或者说,教育要做的,是疏而不是灌,是导而不是堵,是理而不是断。每个教师,一定要深刻地理会这其中包涵的要义,用自己智慧的教育,给学生一片自由想象和表达的天空,给他们一座天然而生态的教育森林。 二、让教育变得更加完整而美好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完整的,整体的,以提高全面素质为核心的生命教育,而不是片断的、割裂的教育。那么,这种整体、完整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的身心,健全、独立的人格,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我实现的自觉自信,自我发现的个体价值,感受到尊严和深度的幸福感等。其中健康的身心和健全人格是任何一个个体成长发展、实现成功的基础。武汉优秀校长、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丈母娘的眼光,可能就是素质教育的眼光”。这个观点源于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准丈母娘在评价女儿对象,即一个她原来教过的学生时说了

如何关注学生发展

如何关注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是由学生和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是专心致志,全力投入;作为教师不仅授课,还要关注四周,切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根据学生的课堂状况,适时调整情感运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视、听、思、说、议、写,使学生能愉快地投入,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在授课时教师要始终想到学生这一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知识难点,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交流中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师往往站在比学生高的角度,居高临下,扮演着不可挑战的知识权威的角色。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了不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了压力。即使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起到的只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和谐的课堂气氛呼唤教学民主;要做到教学民主,就必须关注学生。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习惯于设计许多问题让学生解答,学生即使不愿意回答,但师命难违;问题是属于教师的,学生是为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而存在的;教学中成了以问为主,轻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反映出我们的课堂教学还缺乏民主。 作为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学习中敢于想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不知

不觉中被唤起。任何教学活动不可能完全按照某个人的想法进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情况产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会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像他们关注老师一样关注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不再是孤独的演奏者,才能使课堂响起动听的交响乐。

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沟林区九年制学校是地处大山深处的一所小学,近几年,大沟林区九年制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支持和领导下,围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题,以教学科研和课程改革为中心,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新课改的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希望。良好的教育环境又给我们创造了培养沃土,那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呢? 第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 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就需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教师讲解敢于质疑和发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和发问,或故露破绽,或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没有任何束缚和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进而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多说,善于思考问题。教师通过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经常引证和发挥由学生提出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创意和设想给予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不轻易的否定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时,不以教师的权威压服学生。不论学生的问题多么幼稚,见解多么荒唐,教师都应当理性地、心平气和地对待,将之作为重要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和有主见地思考,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比如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很多多音字,有时候在不同情境、语句中,让学生自己分辨,或者老师故意出错,让学生判断正误,这样他们的记忆才会更深刻。 第二、尊重学生个性,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多研究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教师则要想方设

浅谈学生的个性发展

浅谈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表时间:2017-09-11T11:58:40.660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作者:王娟[导读] 爱学生不仅是爱他们的优点,更可贵的是要爱他们的缺点。 宁夏永宁县第一小学750100 使学生全面发展,就要求教师关爱每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给能力弱的学生动手的机会,又怕学生在课堂上耽误时间,没有效果,提出的问题让人尴尬,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其实,这种做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个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成长,与家长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与教育行为都至关重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个性差异,真正使学生在学校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爱学生不仅是爱他们的优点,更可贵的是要爱他们的缺点。家长也应该正确把握孩子的这种心理。 当然,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都是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也是可以矫正的可爱的缺点。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个性发展的核心,即是个人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人最大的追求和探索。“鼓励了这种自主便鼓励了个性的发展,抑制了这种自主就阻碍了个性的发展。” 一、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去做 刚入学的孩子可朔性最强,最容易教育,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凡事都要看一看、做一做,他们对教师所做的事,常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看见老师扫地,就去拿拖布;看见老师擦桌子,也拿抹布到处乱擦,明明还不会干活,却偏偏要自己来尝试做,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孩子独立意识发展的具体表现。但由于孩子平时家长包办多,不多做,动作还不协调,因此常常会弄脏了衣服、损坏了东西,这是孩子成长必然经历的过程,对此,家长要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否则错过了这个时机,等孩子的依赖性形成后再想补救,那就十分困难了。家长和老师还可以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二、在认识上积极引导,表扬鼓励去做 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要从学生的独立性方面进行引导,学生的独立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也不是孩子学会独立地做几件事就意味孩子具有独立性。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转化的过程,它需要对孩子进行反复的强化和持之以恒的引导。因此,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独立技能、或表现出一些独立行为之后,一定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督促孩子不断坚持、反复练习,最后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并且学会想办法积极克服挫折、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 三、在实践中要提供机会,大胆放手去做 孩子的能力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和实践中获得发展的,没有锻炼的机会,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也就无从说起。因此,先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去做那些应该做并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洗洗袜子,收拾房间等,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只要孩子想做,愿意做,就要大胆放手让他去做。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 四、在方法上正面引导,督促孩子坚持去做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能急于求成,要讲究方法。孩子一开始都是当作“玩”来对待,教师、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玩乐活动中提高独立能力。当孩子犯“错误”时,一定要宽容对待,不要批评指责,不要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你怎么那么笨!”“到一边去,别捣乱。”要正面引导,以免打击孩子尝试独立的积极性,当孩子表现出独立的愿望或做事情有一点进步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为孩子树立自信心,并愿意继续去做,促使孩子进一步做出努力。比如:我班有一个女学生,胆子特小,总担心自己做不好,做题总是观望别人,不敢写。我说:“写呀!”她说:“我怕写错你批评我,在家做事妈妈总大声骂我、说我笨从不表扬我。”我说:“没事,孩子,怎么想就怎么做。” 五、在家庭和学校,携手共同教育 现在独生子女多,家庭娇生惯养,许多家长一面对孩子的生活全部包揽,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一面又总是抱怨孩子的依赖性太强,独立性太差,怕孩子长大后不能面对竞争激烈的未来社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基本土壤,家长则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在孩子个性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教育孩子克服依赖思想,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只有当孩子充分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若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孩子就会在挫折情境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战胜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随处可见,关键在于要有效把握,使孩子在循序渐进中能力不断提高,独立性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和发展智力。 总之,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应该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因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适应其能力水平和社会需求,充分发展其个性,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和储备高素质人才资源。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教学效果的优劣是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来决定的,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更多重视有效参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参与的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缩小教育差距,使教育事业在加快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发展中求公平。一、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真诚接纳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这里,“人”是指每一个人,是指每一个人的需要。学校的大门应该向每一个受教育者敞开,不应该因身份、身体和贫富的差别而有所区别;同时也不应因个人发展差异而有所不同。学校不应该举办所谓的重点班、特长班或快慢班,学生入学应当均衡分班,合理配备教师资源,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阳光普照下的平等教育。 教师应当树立平等的学生观。教师应当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接纳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爱单亲家庭子女、学困生、特困生和农民工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其成长环境千差万别,个人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受教育者。没有不好的学生,只要不好的教育。在老师的眼中,任何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教育中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指导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味成功的愉悦,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

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条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学校应该配备各种各样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设施和设备。政府应该在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困难学校的扶持力度,帮助困难学校完善教学设备、器材的配备。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硬件要求。 三、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关注个体差异。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教育却存在着以分数至上来评价学生,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以学业和升学压力来束缚学生,以暂时的学业成绩成败论英雄,偏爱偏信少数学业优秀的学生。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育人宗旨,更妨碍了学生的和谐发展。对于学生的正常发展而言也是一种不公平。在新时期必须改变这种教育状况,要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要使学生既要又好又快地完成学业,又要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完善的人格。 新课程下教师怎样关注学生差异呢? 一、从教学设计上关注学生差异 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也就是说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又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根据学生的这一差异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

尊重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充满个性的学生,有的在学习上特别优秀,有的在行为表现方面做的很好,还有的顽皮活泼,但不管是哪种学生他都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够得到尊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在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对于人的教育问题上,由于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拥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首先要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多方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老师应深入学生的生活,不仅要了解学生学习上的情况,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只有到了这些,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才能对症下药。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平共处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为使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提得当,我做到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使得自己能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使自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条合适的学习路径,不致于使低层学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致于使高层学生因学习台阶过缓而滋生骄傲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做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做法 新课程在我们学校已实施多年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较大转变,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程度;仍过多强调共性,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仍过多倚重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这些问题与新课程评价的特点不相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实施有效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突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查找学习成败的原因,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及通过反馈,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为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评价,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科学、不合理、束缚学生思想的评价,则会抑制学生兴趣爱好

和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发展,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束缚。例如教师为了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发散思维能力,是否具备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实践能力,是否具备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等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对学业成绩的考核,主要是进行课内知识一维评价,虽然发挥了量化评价的作用,重视了评价的选拔功能,但对评价的发展功能重视不够,评价的方式比较简单,这种评价完全是在极其狭窄的范围内进行的。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同时,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已在解题策略、思维或学习上长处和不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因此,评价内容要综合化,既要重视基础知识方面的评价,更要重视基础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查时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要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的操作实践、归纳分析、合作交流、探究创新等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得到张扬,让各类学生在考查中展示自己的潜能与才华。 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的是全体适龄的少年,要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使他们能健康活泼地成长,积极主动地发展,长大后能适应社会,接受市场经济的挑战。现在有些学校仍然采用的是以期中、期末闭卷考试

不仅是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已有几年了,几年中经过广大老师的共同努力,在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各种新的教学思潮,大大推动了数学教学的发展,拓宽了数学教学的途径,然而有一种现象却值得关注,那就是很多老师在翻新教学花样的同时,仍旧过多的看重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与反思,满足于学生提供的现成答案,短期效益明显,但学生的数学能力却没有实际提高,长远来看并无大的发展,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就这个问题,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即学生在问题解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数学思考与情感体现等,并将学好数学的信心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这个问题中,结果只是一系列思考后的呈现方式,倘若我们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学生生动而富有个性的内心过程,教师就无法知晓,不能说是巨大的损失,与此带来的是学生将失去更多的参与、经历、体验的机会。作为教者,也就不会准确了解学生,无法及时准确地促进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要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各个环节,关心他们的变化与发展。鼓励、激励、帮助他们,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蓬勃发展的机会与氛围,要俯下身来,听一听他们在想些什么,成为他们前进中的引导者、合作者。 二、重视数学活动的交流

数学活动的交流是数学教育的基本部分,是新时代的需要,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的需要,数学活动的交流,包括书面交流与口头交流两种情况,在通常的教学中,学生喜欢用书面形式进行交流,在其落笔的过程中,会把一些零星的、杂乱的素材再一次进行整理,使之落笔有据,言之有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原有的分析得以加深,原来模糊不清的想法逐渐清楚明朗,学生活泼而富有个性的思维过程在这里得以充分的体现。另外,如果将书面语言再作一次口头交流,可帮助学生思考他人的想法与策略,从而扩展自己的数学知识,如有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还可以促进其他的同学,包括老师在内的共同反思。学生则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他人的思路,丰富发展自己从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学会理解探究他人的想法,学会批判地回顾自己的观点,从而完善解题策略。所以说,强调数学活动的交流,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它为学生严谨的思维与智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在思维的整理过程中,新的东西往往一次又一次会在脑海里闪动,思维在此时显得异常活跃,智慧的火花随时都有可能迸发出来,交流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催化剂,它刺激原认知水平的发展,如:提出这样的叙述是否有道理?怎样才能把问题讲好,讲透,讲得简洁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活动的过程有时又是一次数学交流的过程。 三、注重学生数学猜想的获得及对猜想的验证,提倡对验证过程的 反思数学的猜想是在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归纳、类比的基础上获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五个“关键点”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五个“关键点” 【内容摘要】 科学学科承担着理性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教师要关注那些对推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关节”作用的细节进行分析研究,有效地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行为,引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一是把握“观察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帮助学生分清证据和结论。二是关注“误差点”,在关注误差中培养学生规范实验操作和严谨的科学思维。三是谨防“干扰点”,深入到儿童的内在心理,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四是找准“解释点”,对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分析和解释办法,有效的科学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引领与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五是凸现“交锋点”,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在这样的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学生思维得以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思维发展观察误差干扰 【正文】 “活动有余,思维不足”是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我们经常发现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面对杂乱众多的客观信息,只注重其表现而忽视其内在联系,热闹之余、活动之余,却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科学结论和思维发展。笔者认为,关注学生不应只关注学生外显学习活动的兴奋度、热闹度,更要关注学生内在思维的发生、发展和达成历程。教师要关注那些对推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关节”作用的细节进行分析研究,有效地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引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一、把握“观察点”。 “评判一项科学研究是否科学,首先不在于你的理论有多高深,而在于你的观察资料有多真实。”简单地说,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但是在科学课堂中,我们经常发现小学生在观察中往往只停留在注重表现,忽视其内在联系……那么如何让学生正确把握观察点,培养学生学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上,筛选掉那些无用及无关的信息呢?我们可以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有什么根据?”“证据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训练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由目标指引,是积极搜寻信息和问题空间的过程。同时要培养学生边观察边记录的习惯,记录是适合小学生观察和与人分享信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信息超市。为了真实地记录,学生会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这样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 其次要帮助学生分清证据和结论。指导学生观察时,必须是发现那些能够帮助自己研究问题的信息,也就是寻找验证自己假说的证据。老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收集的信息是为证实猜想和假设的证据,而不是回答问题的结论。所以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如《矿物的观察、描述》一课,针对学生的经验基础,教师进行了充分、必要、具体的引导。(1)怎样观察矿物的光泽:用手电筒照射矿物表面,观察矿物反射光、透过光的能力;(2)怎样描述观察结果:教师让学生观察金属、玻璃、蜡

班级管理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班级管理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师,需要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把握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集体的交往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个性全面和发展的教育思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在品行上以及同它们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不平均的发展形成了学生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帮助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多样的形式来树立体验成功的积极心态、具备乐观向上精神、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拥有稳定的情绪,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在班级管理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教育,效果显著,值得研讨与探索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加强明理自觉性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第一期成长变化中,女生的生理变化现象成了一部分男生关注的焦点。何同学阅读过一些青春期常识书籍,特别喜欢在女生面前谈论成熟、月经一类的话题,女生对他反感极了。我观察到他是一位爱动脑筋的人,上课抢着发言,收作业本的积极性高,未来的理想是长大后像父亲那样做一名工程师。他爱踢足球,喜欢当班干,但他总认为老师偏心好同学,脾气暴躁的他因此常找人打架,这孩子平时老敞着上衣,挽着裤腿,双脚时常寻找地上的石头作射球表演,并因此打碎了教室玻璃。我没有直接责备他

的无理与鲁莽,而是采用人人抓阄当班干的方式让他成为英语科代表,我和他共同组织同学们开展英语小对话活动,帮助他在同学们面前树立威信。班上组建冬锻跳长绳小队时请他当小队长,师生共同刻苦训练,在学校冬锻运动会上夺得第一名;美术老师发现他有一定的绘画技巧,我就动员他报名参加了绘画竞赛;体育老师成立校足球队,他和班上另五名男生成了主力队员,于暑假中参加柳州市小学生足球赛获得第三名。诸多的活动使他眼界开阔,心情开朗,与女生交谈时已意识到要选择文明有趣的话题,变得关心集体、注意仪表了。二、促进学生积极交往,增强激情感染力子骏同学不喜好读书写作业,犟脾气的他从小不服家长、老师的管教,讨厌与女生同桌,常跟男生呕气,在同伴交往中困难重重。他渴望结交好朋友、好同学,但他自控能力差,上课自言自语的毛病影响同学听课;课间游戏时他又吃不得半点亏,谁也不愿跟他玩。他有学习能力,高兴时可以做得较好,烦恼时就与家长、老师顶嘴,迷上电子游戏后就不按时回家,我担心他的安全,他却满不在乎地告诉我无所谓死。从此,我与他母亲的交谈中多了一份对他生命的牵挂。他的特点是爱种植,会摆弄家中电器,对航模赛车情有独钟,自己在校外与低年级同学组成了一个航模赛车队,自封队长。我力荐他参加学校航模科技小组,到处为他打听航赛消息,在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友的协助下,他在比赛中获得市级少年火箭航模赛第一名、区级宇宙航模车赛第五名。他的科技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他不负众望,在暑假时参加中学生区级航模赛又获得第一名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6916291860.html,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作者:吴磊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4期 摘要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社会性反映的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是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他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注重个性化发展,是一个尊重差异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此,教育要促进个体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世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树叶,孩子们也是一样。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就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肩负着重担,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缩小他们之间的差异,又要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使得他们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能充分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能,形成他们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长,培养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 关键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只有通过每个个体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的过程。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我们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擦宜兴和不均衡性,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他的发展道路、设计适合他的方法。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个性心理上,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遗传素质蕴含着个体的差异性,如气质类型的差异、智能类型的差异等。个体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的不同即便是相同的遗传素质,也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结果。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他的发展道路。因此,教育要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尽量帮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能,性成他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长。 1了解情况,“量体裁衣” 记得笔者刚接七年级时,学生们因为刚从小学毕业,到了初中,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改变。由于担心孩子们不适应,所以,要格外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个叫王毛毛的学生,上课总喜欢走神,作业写得都很难看懂。有的学生还开玩笑说:“王毛毛的名字起的不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北师大心理系教育心理专业博士凯说:“个性化教学”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企求,同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创造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个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策略、技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创造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个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策略、技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针对此要求我把“个性化教学”融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使其充分为学生服务。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民主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对有独特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整的要加以补充,那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以呵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提不同的想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体现,学生创新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我在讲授“24-8”时,学生说了许多方法,其中一个学生说用8-4=4,差4个不够减,从20里再减4等于16。他说出想法后,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二)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 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强项,努力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开发潜能的机会,使他们的智力强项发挥最大,铸造属于他个人的模型。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联建小学2013年德育重点项目工作总结阅读:72 2014-05-08 11:11:56 范范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联建小学2013年德育重点项目工作总结 联建小学以“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师生共同享受成长快乐。”的教育愿景,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切入口和增长点,将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品牌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以“新活动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为突破口,以构筑“快乐活动日”,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为抓手,着力营造民主、温馨和谐的课程领导力和课程执行力的教育境界,促进师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学 生学习生活品质的提升。 2013年学校在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和区教育局提出的重点工作及其要求的同时,总结、规划学校新一轮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以“适合教育”为导向,在“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有意义”的工作目标引领下,构建以“实践-体验-感悟-内化-践行”的养成教育模式。 我们主要实施项目:结合实施国家课程,区域性的德育课程校本化要求,加强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心理健康、生命教育。下面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推进工作作一汇报总结。 重点项目: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词:创设安全、健康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年度目标: *制定新一轮的“联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计划; *修改制定分年级教学目标与内容要求; *在全国生命教育示范校基础上,成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星级校”。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制定完成新一轮的“联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计划;

*修改制定完成分年级教学目标与内容要求; *完成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的申报验收工作。 二、实施依据: 切实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教育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的要求,认真落实《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认真参照《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指标》;深入推进《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的实施。 1、基础分析: 学校是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2006年学校评为上海市生命教育试点校,2011年学校评为全国生命教育实验校,授予“生命致慧”奖,2012年学校评为全国生命教育示范校。 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市区心理专家、教研员的带领下,开展多元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并自然渗透到师资队伍建设、少先队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学校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积极选送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岗位培训,确保心理教师持证上岗。(目前学校已有两位教师取得国家中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2、实施目标: 学校按照“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工作组织和制度,使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常态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扎扎实实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具体实施推进: 1、目标规划明确,形成发展框架 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发展路线方针以及施行策略,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有序发展。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的发展,我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开展学年度(学期)工作计划研讨与制定会议,由学校领导小组、外聘专家以及心理辅导教师(包括班主任)共同研究制定新学年(学期)的工作计划并确定相关实施方案 附: 联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框架

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给学生如雨露般的爱,让学生的个性在阳光下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初中生就像一棵棵苗子一样,需要老师用爱的温泉去浇灌,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不断的给学生关爱,能使学生从老师的爱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更树立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于是,就能促使他(她)们乐观向上,奋发进取,培养出自尊、自信、积极豁达的性格和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教育没有了爱,整个教育事业就如一潭死水,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如果一个学生经常遭受到老师的冷落批评和讽刺挖苦,经常因此而体会到集体甚至社会对他(她)的否定和排斥,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甚至产生怨恨的心情。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和关心,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她)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她)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 二、给学生利导,让学生的个性火花喷发。 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潜能的学生,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多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如组织学生参加学艺竞赛活动,竞赛的特点之一是参加者都想尽可能争取优异成绩。青少年一般都具有“好胜”、“向上”、“不甘落后”、“不服输’’、‘自尊心强”、“荣誉感强”、等心理特点,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坚持学习的兴趣与爱好,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初中生在这一年龄阶段属个性形成的萌芽期,因势利导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好方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独立思考”,使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世纪弄潮儿,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体现他(她)们的人生价值。 三、给学生尊重,在亲切中发现学生个性的光芒 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在我和孩子们相处的17年里,给

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

注重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1.体会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 中国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有很多优秀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的文字之简洁、语言之优美是十分突出的。比如,诗歌简练和富有韵律感,散文优美而富有内涵,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这些都给人以极大的美感。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作,在讲授这些作品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美,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意会体味,让学生体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展示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教材是描述大自然的,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祖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在一年四季的变化;《庐山的云雾》,紧扣住庐山云雾的特点,使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那修理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的美好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提供的美育因素,对学生实行自然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3.体现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都有鲜明的形象:如亭亭玉立的白杨树、辛勤劳动的小蜜蜂、英勇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向命运挑战的霍金……这些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物(或拟人化)形象,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丰富各自的内心及精神世界。 二、增强阅读知道,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