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蓝丝带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修改稿)

第一章活动概述

1.1 背景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国际间的竞争从原来的陆地竞争转入海洋领域。为此,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海洋科普教育工作,增强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培养一代爱海洋、学海洋、用海洋的优秀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然而, 6月10日,国家海洋局公布,我国国民海洋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的海洋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知道我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海洋国土”的只有10.7%。此前还有调查说,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把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当成是国土面积;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 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许多大学生根本不清楚领海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在新兵中调查结果也大致如此;许多国民对我国海洋的了解只停留在旅游的海滩和餐桌上的海鲜上……。

为何会这样?主要是多年教育的失误。比如,中小学地理教育一再被轻视和缩减,而其中有关海洋的课程又一减再减;中学分科,大学细分专业,使学生对我国地理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之海洋教育手段的单调,把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课程弄得枯燥无味了。人文教育在此方面也常帮倒忙,甚至严重误导,如语文课文中就把祖国描述为“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其后也没有任何附加解释,类似的说法在正规人文的教材如诗歌和小说中并不鲜见。这

些都使我国孩子在接受海洋国土观教育上先天不足。而包括海洋在内的地理教育一直是许多国家的重头和基层课程,如美国就把地理、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并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5门核心课程。

“海洋国土意识”需要系统、有效和从小教育。海洋知识的普及、海洋文化的传播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寓教于乐了授课方式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增强青少年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在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为使海洋科普知识更好地走进校园,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计划面向三亚市大、中、小学,开展海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

1.2 目的

1.2.1 提高青少年的海洋保护意识

通过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三亚市教育局和蓝丝带协会以及热心海洋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引起青少年对海洋保护的关注和参与,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海洋保护意识。

1.2.2 提高公众对海洋对海洋环保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对青少年海洋知识的普及以及海洋文化的传播,增强青少年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从而由青少年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参与到海洋保护的活动中来。

1.2.3 探索海洋科普宣教模式

通过活动的实施探索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海洋科普宣传教育模式。

1.3 时间

活动前期准备阶段 2013年01月01日—2013年02月29日

活动中期实施阶段 2013年03月01日—2013年11月31日

活动后期整理阶段 2013年12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1.4 地点(暂定)

三亚加拿大国际幼儿园(3个班)、三亚市第九小学(24个班)、三亚市实验中学(18个班)、三亚市一中(20个班)、三亚学院

第二章活动产出

2.1提升学生海洋保护意识

通过活动的开展,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

2.2扩大海洋保护志愿者队伍

通过活动的实施影响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队伍中,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将所学到的传递给他们周围的人,带给更多的人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海洋保护的行列中来 2.3 建立可复制可持续的海洋科普宣教模式

以三亚某所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为试点,研究出一套具有可复制性可持续性的海洋科普宣传教学模式,模式成功以后可复制和推广到其它学校。

第三章活动评估标准

3.1学生海洋保护意识变化情况

活动前期、中期及后期分别对活动参与对象进行海洋保护意识问卷调查,前后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学生活动前后的海洋保护意识变化情况,评价活动效果。

3.2受众人群数量

通过活动微博的转载量及评论量和活动网站的访问量来评估活动的关注度;通过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和媒体对活动的报道力度来衡量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3.3海洋科普宣教模式的应用

新的海洋科普宣传教育模式是否能成功复制。

第四章活动内容

4.1 组建志愿者队伍

4.1.1 招募参与活动专家及志愿者

以蓝丝带协会高校志愿者和蓝丝带协会专家为主要对象进行公开招募,本次活动需100名志愿者,2名海洋方面的专家教授参与活动;

4.1.2 活动前期培训

为使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在活动开展前由协会专家教授对所有志愿者进行有效的培训;

4.1.3 活动分工

利用高校志愿者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其中5名志愿者负责幼儿园的宣教工作,36名志愿者负责小学的宣教工作,27名志愿者负责初中的宣教工作,另外30名志愿者负责高中活动的开展,2名志愿者负责大学宣教活动。

4.2 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

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举行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对外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启动。

4.3 海洋知识普及

4.3.1 海洋知识讲座

根据学生教育程度的不同,邀请海洋权威专家及蓝丝带志愿者在各校开展不同程度的海洋知识讲座,以PPT或视频等辅助教学,运用高清的视觉效果向学生展示海洋的神秘和美丽,同时向学生们揭开海洋的忧伤。针对海洋专业知识比较枯燥的特性,可通过一些海洋知识连连看、海洋生物拼图等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同学们积极的参与进来,进行互动,寓教于乐,也能加深同学们的记忆。

4.3.2 争当海洋科普老师

开展“争当海洋科普老师”活动。活动最初由专家和志愿者围绕环保知

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讲课方式,来提高学生群体对海洋环保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上网等途径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海洋知识,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他自己所学到的海洋知识。同时可以绘制手抄报,通过图文并茂地方式展示并讲解他们准备的资料。

通过此活动,寓教于乐,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同时,既可以增强其对海洋科普知识的探索兴趣,又可以丰富学生们对海洋科普知识的掌握,并大幅度提高同学们的海洋环保意识,使其自发自愿来继续关注海洋,保护海洋。

4.3.3 主题班会

围绕“保护海洋环境,弘扬海洋文化”为核心内容,以“争做蓝色小卫士,呵护蔚蓝希望”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让学生们收集与海洋科普知识等相关的资料,了解认识当今海洋现状,并回忆去海边时美好的或看到污染的经历,以及曾经保护海洋的经历,并对保护海洋我们应该做什么加以思考。班会时让大家分享与海洋有关的经历,商讨保护海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通过班会活动,使同学们强化对海洋的认识,海洋的现状的学习,感悟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使其把保护海洋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海洋。

4.3.4 海洋知识图片展览

海洋知识图片展览以突出海洋生态科普知识宣传、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海洋的神秘与美丽,唤起学生保护海洋、关爱海洋的意识。本次活动所整理的图片将统一收录在海洋知识画册中,用于海洋知识的宣传活动中。展览主要内容:第一,志愿者搜集整理的海洋

生物图片及相关资料,根据资料内容设计制作海洋知识图片展板,在校园里展出供学生们欣赏学习;第二,每月课程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的海洋环保海报。为海报命名,并阐述简单的设计理念,在学校橱窗展览,并邀请设计者为大家点讲解作品,引领同学们赏析学习。设臵投票箱,每季度由同学们民主投票,评出最受同学喜爱的优秀作品。

4.3.5 观看海洋环保影片、学唱海洋环保歌曲

带着海洋环保相关影片走入学生课堂,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海洋世界,感受海洋的神秘、美丽和忧伤。观影结束后,与同学们分享观影感受,并结合当今海洋现状进行深入探讨,思考保护海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强化对海洋的认识、理解。学唱海洋环保歌曲,更是加强学生海洋国土意识的最佳形式。通过学习海洋电影的和学唱海洋歌曲,对于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增强保卫蓝色国土意识,激发广大青少年认识海洋、了解海洋、投身海洋事业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4.4 海洋环保竞赛

4.4.1 主题绘画比赛

在幼儿园及小学开展以“我心中的海洋”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小朋友将心中对海洋的认识用五彩的颜料绘画在纸上。本次比赛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共同完成。通过绘画比赛,挖掘、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幼儿绘画人才,为小朋友提供一个展示绘画才华的机会,同时让小朋友认识大海的神秘和美丽,以便更好地保护海洋。。

4.4.2 主题征文比赛

在中学生中间,开展以“蓝色海洋畅想未来”为主题的海洋科普征文比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海洋科普创作,繁荣我市海洋科普创作事业,丰富海洋科普宣传内容,在全校推广和普及海洋科普知识,树立探索海洋、认识海

洋、保护海洋的意识,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为国际旅游岛建设营造氛围。本次比赛所征集的优秀作文将统一收录在《蓝色海洋畅想未来》一书中,用于海洋知识的宣传。

本次比赛可以促使广大学生群体了解海洋知识,增强他们热爱海洋的意识,引导其加入海洋保护的队伍,用自己的行动保护海洋,并使“保护海洋环境,弘扬海洋文化”的这种海洋保护理念得以传播得更远、更广。

4.4.3 海洋科普知识竞赛

针对高中生,开展海洋科普知识竞赛。本次海洋科普知识竞赛内容丰富,竞赛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寓教于乐的特点,紧贴实事,普及海洋科普知识。海洋科普知识竞赛形式丰富多样,比赛中设臵有必答题、抢答题、脑经急转弯、论述题等等。比赛环节也很丰富,氛围轮流答题、抢答题,自选答题、求助答题、游戏答题等环节,参赛的同学能够领略无穷的乐趣。竞赛内容包括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海洋地理等内容。比赛过程犹如沐浴在浩瀚的海洋知识世界中。本次竞赛分为初赛和预赛,初赛将选出报名参加的10个参赛队(每队5人,自由组队),10个队相互角逐,最终赛出前四个参赛队伍晋级总决赛。

此活动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展开,通过此活动,加强学生们对海洋知识的掌握,增强其保护海洋的意识,使广大学生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并投身海洋事业,同时也吸引全社会更加关注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

4.5 海洋环保实践活动

4.5.1 环保宣传及海滩清洁活动

在世界海洋日或世界海滩清洁日之际,组织学生在旅游服务窗口或其他公共场所发放环保知识单页、宣传海洋环保、开展海滩清洁等环保活动。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开展实际拓展活动,增强学生们保护海洋的意识,从而使学生自发地来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并进一步带动其家人朋友参与到保护海洋的活动中来。

4.5.2 海洋垃圾来源调查与清理活动

由专家带领志愿者开展海洋垃圾来源调查和清理活动。通过这次海洋垃圾来源调查与清理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地接触海洋、感知海洋环境污染给海洋带来的侵害之痛,指导青少年识别垃圾的源头,提高他们对海岸清洁意义的认识,树立关爱海洋的观念,从而投入到保护海洋环境的实际行动中来。

4.6与相关者的沟通

与各校负责人进行沟通,开设海洋知识课堂。针对学校老师开展海洋知识宣教培训。

4.7海洋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模式研讨会

邀请海洋专家、教育局专家、各校教师代表、各校学生代表以及蓝丝带高校志愿者共同参加海洋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模式研讨会,以海洋科普知识教育为主题,共同探讨出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海洋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模式。

4.8 成果展示会

以海洋科普教育为主题,举办海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成果展示会。通过展示活动图片、视频以及优秀征文、优秀绘画作品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同时,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营造人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活动推广

5.1 线上宣传

第一、蓝丝带协会官方网站开通活动专题版块及其新浪微博,建立网络宣传和交流平台,实时更新活动的进展和活动动态,便于公众在网络上进行互动。第二、各参与活动学校官网及官方微博都将同步进行宣传。第三、蓝丝带全国八大高校志愿者官方微博及时宣传本次活动。

5.2 线下宣传

根据活动进展,将依次召开活动启动仪式、海洋知识宣教模式研讨会,活动成果展示。届时将邀请各大媒体进行报道,扩大宣传力度。

5.3 产品制作

活动结束后,将组织制作一系列的活动产品,作为活动成果以及活动评估依据,主要有活动画册、活动纪录片、活动报告书、以及学生海洋意识变化情况报告。

第六章人员分工

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组织机构

对外联络:蒲冰梅活动总负责人:边玉琴

新闻宣传:郭育帅

1、负责与活动相关方的沟通和其他对外联络工作。

2、活动的策划、组织、执行。1、专家、志愿者招募、

培训和分工。

2、后期组织学校教师

参加培训。

1、负责活动微博的发布

和更新;

2、负责新闻稿及其照片

的搜集和整理。

志愿者管理:孟佳烨

活动监督:海洋局活动主管:郑旭

第七章 进度计划

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志愿者招募标准:

1、热心于海洋科普教育事业、个性开朗、有亲和力的师范专业志愿者;

2、对海洋科普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直接开展海洋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3、敢于担当,责任心强、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敢于尝试和挑战,工作中非情绪化态度;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2012年7月31日 类

别 时 间 活 动 主 管 (郑旭) 对 外 联 络 (蒲冰梅) 志 愿 者 管 理 (孟佳烨) 媒 体 宣 传 (郭育帅)

活动初期准备阶段(2013年01月01日—2013年03月31日) 活动跟进; 宣传品设计; 财务管理; 制定活动评估方法 与教育局及各校沟通确定其原意配合活动的开展 志愿者招募; 志愿者培训; 志愿者活动分工; 宣传品制作; 物资采购

活动宣传计划;

蓝丝带协会官方

网站和微博配合

活动进行同步宣

传 活动中期实施阶段(2013年04月01日—2013年11月31日) 活动跟进; 财务管理; 定期总结和评估; 活动执行; 互动环节策划; 活动资料整理; 与相关方保持联系、实时沟通 志愿者招募; 志愿者培训; 志愿者分工; 物资管理 活动微博的日常维护; 与相关学校沟通,网站同步宣传活动

活动后期整理阶段(2013年12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 财务管理;

活动运营管理; 终期总结和评估; 活动产品制作; 宣教模式的制

定 与相关方保持联系、实时汇报活动进展 志愿者管理; 物资管理 活动微博的日常维护; 与相关学校沟通,网站同步宣传活动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好地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点教育,引导他们品味、感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进校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举措 1、创设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学校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载体,让孩子通晓礼仪规范、懂礼行礼、践礼并传播礼,让“美行成习”成为校园的风尚;打造“与礼同行”的主题文化。学校将这一核心元素外化在学校形象设计中,开展“处处皆文化”活动,精心设计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从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两个方面展开规划。室内空间主要由教室文化、楼道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会议室文化、校史文化等建筑空间组成。室外空间主要由道路文化、广场文化、围墙文化组成,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2、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开展“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活动。以《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利用每天晨读等时间,广泛开展经典文句诵读活动,并通过吟诵比赛、读书会、心得体会交流等,促进儿童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理解和感悟。每学期各班出一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

主要内容的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开展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欣赏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文学和艺术,并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组织中高年级“传统文化进校园”征文比赛,以文抒怀。 3、开展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 开展“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以开拓学生视野,将读书活动渗透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制定详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创设阅读氛围,让学生乐于看书。一是鼓励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家里建立个人小书库。二是调查学生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每月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库。学校根据班级小书库的图书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比书香班级。三是建立“流动书柜”,学校在每个楼层的平台处都放置了两个流动书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尽情在书海遨游。 4、弘扬传统文化,规范书写汉字。 一是加强老师的培训。学校于开学初由参加省汉字书写培训的冯惠霞老师对全校老师进行培训;12月3日,我校又邀请全国有名的汉字书写专家吴明亮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汉字规范书写的培训,提高全体老师的指导能力。 二是加强学生的训练。我校规定全校每周二下午2时至2时30分为书法练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钢笔字训练(一、二年级进行铅笔字训练)。 三是以赛代练:十六周,学校开展“书写规范汉字,弘扬中华文

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方案精修订

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方 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实 施方案 榆 林 市 第 二 小 学 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十项主题教育活动”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以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等为载体,以每天大课节活动、阳光体育为基础,将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

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目标和实施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落实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我们的口号是“阳光伙伴,阳光下运动”。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现有资源,努力创新,整合出形式多样的大课间、阳光体育、体育社团系列活动,吸引学生强身健体,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强化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传统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科普活动进校园活动总结

过渡湾中心学校航天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我校在学校领导和党支部的关心下组织了的以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色科技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现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科技教育意识,确保科技教育落实到位。 端正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落实科技教育的实施办法。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并把它纳入学校的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纳入班主任、学科教研组工作任务之中,做到“人人参与,时时参与”,把科技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力量,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通过开展系列科普活动,综合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在此基础上,学校逐步把科技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的范畴中,目前已形成雏形。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做好普及与常规工作。 1、学科渗透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只有结合日常教学教育活动,才能真正落实到生活中、落实到青少年的心中。我校高度重视这种渗透的意义,各学科的教师都积极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进行科技教育。 2、把科技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课程。我校坚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科技教育作为其中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的技法指导,鼓励帮助或指导动手实践制作完成“小发明”小制作。 3、加大科普的宣传推广工作 我们把课外科技活动分常规性活动和专题活动两种。常规活动,主要是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教室的黑板报等进行科技宣传,利用各种环境日等进行环保科普宣传活动,达到普及科技知识的目的。 三、组织开展专题性课外科技活动;

科普日活动方案2020

科普日活动方案2020 科普日活动方案2018 一、活动时间和主题 时间:2018年9月15-21日。 主题: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 各单位可在全国科普日前后,根据中国科协、省科协和XX市科 协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突出区域特色、自身优势,确定 本单位全国科普日活动时间和活动主题,主题活动宣传贯穿全年。 二、活动内容 各单位可采取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现场咨询、科普讲座、科普表演、科普集市、志愿服务和科普场馆、科普基地开放等活动形式,广泛开展多形式的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吸引社会公 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日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全国科普日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传播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大力普及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普及宣传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 动力的理念,倡导创新文化,系统展现新时代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以 及智慧生活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推动作用。 (二)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着力弘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 主张解放思想、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培育良好的科学文化,用科 学新风引导现代文明风尚,营造支撑创新发展的有利氛围,为培养 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厚植科学的根基。 (三)普及科技助力美好生活。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以及涉及公众“衣、食、住、行”的智能信息 新技术,展现智能与生活的融合,通过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展示提

升公众生活质量方面的创新产品,让公众了解未来智慧生活的巨大 影响,促进公众理解、接受、应用高新科技,让公众了解科技创新 对持续改善民生的推动作用。 (四)倡导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科普资源向乡村倾斜,加大农村科普活动力度,让科学普及渗 透到农村的每个角落、让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深入农民心中,引领 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树立和掌握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和知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主要活动 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紧紧围绕“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主题,打造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科普活动。重点开展全国 科普日XX启动仪式和全国科普日系列联合行动。 (一)全国科普日活动余姚启动仪式 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将于9月中旬联合共同举办全国科普日余姚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现场将开展科普文艺 节目演出、科学实验演示、科普主题宣传、科普体验等活动。 (二)全国科普日系列联合行动 各乡镇(街道)科协和经济开发区科协,市级学会(协会)、企(事)业单位科协及有关单位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全年围绕科普 日主题开展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要整合资源,围绕 活动主题,结合“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楼宇等开展多形式、广覆盖的科普宣传联合行动,向公众传播新发展理念,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公众对新时代智慧生 活的认知,全面推动我市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 1.基层科普联合行动。坚持因地施策,组织科技工作者、学会(协会)专家和科普志愿者,动员相关部门、科普示范村(社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带头人等,带头围绕科普日主题,结合基 层实际,开展技术培训、科普报告、科普节目、科普体验、科普志

太极文化进校园活动

“太极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1、推广太极拳,其实质是推广太极文化,进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一颗璀璨的奇葩,是一门科学,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永远是一门写不完的书。”我们也可以说:“太极拳,是一门永远钻研不完的科学。”太极拳运动已吸引了整个世界,且太极拳为我国武术国粹,因此,在全校师生中普及太极拳运动,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着深远的意义 2、针对我校师生体质现状,以太极拳练习为抓手开展全校文化素质运动。练习太极拳除可达到强身健体作用外,可陶冶情操,培养我校中小学生高尚人格,为培养较高级人才奠定基础。 3、经常进行太极拳的学习和锻炼,不仅能促进我校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而且可以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学校品位,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 1、在教师中掀起练习太极拳运动的高潮,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了解太极拳文化的精髓,提升教师每天的生活质量。 2、通过教师的练习影响并带动全校学生的练习热潮。 学生通过阶段学习,人人拥有一定的太极拳理论基础,掌握较扎实的基本功及太极拳基本竞赛套路。 3、主要内容:学习陈氏太极拳十九势。定期举办太极拳交流研讨活动,提升我校教师的水平,有效的服务于太极拳教学工作中去。 三、组织实施: 我校的太极拳进校园活动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教师学习普及阶段(四周) 时间从2014年10月13日----------2014年11月9日。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在教师中全面普及及开展太极拳教学工作,到本阶段结束,行政、班主任、体育老师、生活老师要掌握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第二阶段:学生学习普及阶段(七周) 时间从2014年11月10日----------2014年12月28日。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在学生中全面普及及开展太极拳教学工作,到本阶段结束,所有学生要掌握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3、第三阶段:开展太极拳展演比赛活动。 我校安排展演时间在2015年元月。比赛时,要求各班选手们全神贯注、动作一丝不苟,每个姿势都力求标准到位,一招一式丰满圆润、绵延不绝,尽显太

科普进校园

河南工业大学科普进校园 活 动 策 划 书 负责方:河南工业大学校团委 承办方: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协会

目录 一.活动背景 (3) 二.活动目的 (3) 三. 活动主题 (4) 四.活动时间地点 (4) 五.活动流程 (4) 5.1活动前的准备 (4) 5.1.1联系小学 (5) 5.1.2 活动宣传 (5) 5.1.3物资准备 (5) 5.2现场流程 (6) 活动一 (6) 活动二 (6) 活动三 (6) 5.3结束工作 (7) 5.4活动时间安排 (7) 六.工作安排 (7) 七.活动预算 (7) 八.活动注意事项 (7) 九.附录 (8)

一、活动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学校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掀起学校志愿服务的新高潮,团中央号召全国共青团组织开展“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会”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主题活动,面向学校,农村,社区居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使学校志愿服务的影响面、参与面和受益面更大扩展。我们将与台州市科协合作,一起利用科学一起为孩子们讲解科普知识。 适当科学合理的科普知识宣传,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的 1、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 2、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活跃,为全市社区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提升和锻炼志愿者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能力。 4、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学校学风建设。 5、让同学们充分了解科普知识,了解应对风等自然灾害,平时生活的注意事项的方法、方式。

小学 “科普日”活动方案

小学“科普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郑州市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的实施,动员社会和全民共同参与创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根据省科协《关于举办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以宣传贯彻《科普法》、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和生态、节约资源、反对封建迷信、科学生产、健康生活为主要内容, 二、活动主题 以“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为主题 三、活动时间: XX年9月18日---9月25日 四、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2、应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去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组织领导,落实管理。 科普日领导小组: 组长:石福伟

副组长:孔文权刘琳琳 成员:杨晓敏段丹丽张娜杨艳青 (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积极推普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环境宣传:在学校教学楼的LED显示屏上打出宣传标语。 (负责人:张娜照相:杨艳青) (三)做好系列活动,具体活动方案见下: 1、举办一次科普知识竞赛。 四、 五、六年级学生每班4人(班级通过自行组织竞赛方式,选拔出4名选手参加校级竞赛),9月21日(周一)下午3:40—4:30在科学教室进行闭卷考试。 2、举办“科学幻想绘画比赛”,描绘“科普”。 三、 四、 五、六年级学生各通过自行组织竞赛方式,选拔出3名选手参加校级竞赛)。9月24日(周一)下午2:50—4:50在美术室进行创作。 3、举办“变废为宝”科技创新小制作比赛。一、 二、三年级学生。每班级至少上交2件作品。作品形式不限,内容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查阅资料和丰富想象,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顺利开展,全面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开展系列化、普及化、立体化的优秀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培育艺术文化人才,打造艺术特色新校园。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活动目标 全面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及艺术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能力;打造艺术特色校园。 五、主要内容;

1、“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品目繁多,针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特点及地区文化基础现状,将以年级为单位,以课程化的形式开展“戏曲进校园”、“武术进校园”、“国学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民乐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学生按兴趣报名,固定时间、集中上课,通过普及化的教育培训,达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的良好局面。 “戏曲进校园”是中央针对“传统文化进校园”所特别提出的重点项目,近日,文化部办公厅专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通知》,同时,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4部门联合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印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戏曲进校园”工作做了专门的部署,为了更好的落实文件精神,我们将聘请知名的戏曲大师,面向学生介绍中华国粹——京剧,主要介绍一些京剧的基本知识、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京剧、辨识京剧脸谱,学会简单的京剧唱段。 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起于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传统文化注重“武德”的培养,成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进校园”活动,以入门基础“五步拳”为主,重在以武养德,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国学进校园”,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方案

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 实施方案 榆 林 市 第 二 小 学

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十项主题教育活动”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以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等为载体,以每天大课节活动、阳光体育为基础,将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

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目标和实施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落实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我们的口号是“阳光伙伴,阳光下运动”。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现有资源,努力创新,整合出形式多样的大课间、阳光体育、体育社团系列活动,吸引学生强身健体,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强化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传统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内容。

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通用)

乐途教育 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项目简介 “乐途教育科学实验课”立足于少年儿童喜好动手、探索的天性,以“科学知识+动手实验+拓展表达”三位一体的科学实践教育模式,将传统的科普教学拓展到实践与创新的教育层面,实现从教授知识到培养能力的转变,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到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从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到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评价体系的转变,有效体现了四个方面的优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课程中大量的采用肉眼进行的观察方法、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等仪器进行的观察方法、利用照相机和录音机以及摄相机等工具进行的观察方法、以及对具体数据进行测量等的观察方法,养成学生平时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为走近科学和动手实践奠定良好的、必然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功能。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既是自然学科特点所决定,也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自然学科产生兴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从而总结出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联系,再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贮存起来。 4、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科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道理。既形象生动地掌握了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兴趣。 乐途教育科学实验课共有1~8级,难度从简至难,每级包含15节课,也就是会动手完成15件实验品。课程内容覆盖面极广,包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天文,通过实验,让孩子们产生浓厚i的兴趣,并且打下一定的基础,为日后初中课程做好铺垫。 接下来是一些课程成品展示: 迷你手电望远镜会唱歌的水瓶

冰雪进校园 助力冬奥会活动方案

“冰雪进校园助力冬奥会” “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被正式列入“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遴选一批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计划提出,各级教育、体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推进“校园冰雪计划”。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表示,2018年是学校体育工作“顶层设计”的“落实年”;将会同北京冬奥组委出台推进“冰雪运动促进计划”,服务国家战略和重点任务。 近日,教育部在正式印发的“教政法2018年1号文件”《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遴选一批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同时指出,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学校的需求: “冰雪进校园”其意义在于增加青少年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掌握多种技能,冰雪运动的开展为学校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围绕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的目标和任务,教育部呼吁学校参与到冰雪运动开展当中,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而冰雪运动可塑造青少年的高度的专注力、克服困难的勇气、顽强的意志力等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学生的需求: 目前,冰雪运动在青少年群体被广泛接受,学生对于冰雪运动的喜爱程度日渐高涨,冰雪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运动,不仅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心肺功能、平衡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更能有效地改善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过于安静、胆小、没有表现欲等情况。加之冰雪运动是新兴的运动方式,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享受运动的过程也极大地提升自信心。

科技创新节活动方案

科技创新节活动方 案 1

科技创新节活动方案 【篇一:科技创新文化节策划方案10-10(2)】 “河北联合大学首届科技创新文化节” 活动安排计划 活动名称:河北联合大学首届科技创新文化节 活动时间:10月25日-11月25日 主办单位:教务处团委学生处 协办单位: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矿业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以升创新教育基地 主要活动内容: 开幕式:10月25日;地点:图书馆广场 闭幕式:11月25日;地点:以升讲堂 活动开展: 一、文化节展示部分 时间: 10月25日-11月20日

地点:主校区图书馆当前广场、建设路校区图书馆广场主校区第五教学楼;建设路校区科技楼 展示内容: 1、科技创新文化展示; 2、校内外学科竞赛介绍及展示 3、校团委“创新创业”类竞赛展示 4、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5、创新平台实验室展示 二、文化节活动部分 (一)创新平台开放日活动 地点:第二教学楼六层创新平台 主要内容 现场展示创新平台各实验室及成果 (二)创新平台创新项目答辩 时间: 11月2日、11月16日 地点:第二教学楼六层创新平台

主要内容 各实验室结题项目成果展示及答辩。 三、文化节大赛部分 (一)创新创意作品大赛 时间: 10月25日-11月20日 (二)创新创意演讲大赛--校团委负责 时间: 10月25日-11月20日 一、开幕式现场活动安排 开幕式(时间为30分钟) 时间:10月25日 地点:图书馆门前广场 主持人: 参加人员: 校领导:朱立光、朱勇 职能部门: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处级领导学院:协办学院的领导

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中学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 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XX教育局《XX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校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全面推进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XX二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培育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校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二、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培育诚信厚德少年,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 四、基本内容 莒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先进代表,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山东XX是莒文化的核心区域。因其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

一万余年的文明启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对研究文明起源、华夏文化、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形态等重大史学和理论课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莒文化,对于更好地揭示莒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弘扬莒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作为进行乡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今天建设21世纪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了解和学习莒文化。 研究和学习莒文化,XX二中编写了一整套莒地史话的校本教材,可以作为研究莒文化的依据。包括莒地历史上著名人物、莒地的风俗人情、历史遗迹等,当然还包括文化遗存,如周姑子戏、剪纸、书画、对联、过门钱子、武术等,都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方面。 五、活动内容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莒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践行活动。(历史教研组负责组织) (1)计划在11月20日举行莒文化研讨会,邀请莒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举行报告会报告会。 (2)平时加强莒文化校本课程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播放介绍莒文化,每两周利用其中一节班会时间诵读、学习 莒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是高一、二年级学生学习。 、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语文教研组负责组织)

武术进校园活动计划方案

农村小学中华武术走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武术经过近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由单纯的武术格斗,武术竞技演练到了一种武术精神及艺术。是当今世界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扬中华武术传统体育文化,让“武术进校园”这一科目在我区已展开实行。我们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扬中国传统体育事业等相关政策的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对比,我们选择了“五步拳”“初级三路长拳”这一科目进行全区校园内的武术推广和晋级。 二、活动主题 传承中华武术魂、争做阳光好少年 三、实施对象 盘龙镇藕塘完小全体师生 四、实施原则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重要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健身、防身、娱乐、观赏等多种功能和价值。通过在平时观察中发现,武术是在学生中容易开展的一个项目。武术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达到学生健康目的的有效手段,也是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

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们进行教学辅导,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舒展筋骨,强健体格。在教学中,不仅传授技术动作,还传授给学生“尊师重道,勤学苦练,百折不屈”的武德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学好本领,力争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五、实施内容 一年级(五步拳)、二至六年级(五步拳、初级三路长拳)、教师(二十四式太极拳) 六、组织领导 组长:秦雪 副组长:官体良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七、实施计划 阶段一,制定武术进校园实施方案; 阶段二,利用体育课学习; 阶段三,利用课外活动的闲时间练习; 阶段四,学校检查练习结果; 阶段五,学校比赛。 八、实施步骤 体育课学生学习武术基本动作: 1.武术基本功、柔韧、腿法、步法、手形、组合动作等。具 体要求动作的规范协调,强调学员手眼身法的配合连贯。

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总结

古宜镇中学“放飞梦想,创造未来”科普月科普进校园 活动总结 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教育,引领全体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培养学生勤动手、善动脑、爱科学,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学校课余文化生活,在县科技局大力支持下,2014年秋季学期在我校开展“放飞梦想,创造未来”科普月科普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各处室、各年级的高度重视,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支持。为了开展好“科普进校园”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政教处发了《“科技之春”科普月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普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召开“科普进校园”活动动员大会,推动活动的开展。为了此项活动更好的开展,学校专门组织全体师生集会,学习了县科技局下发的活动方案,深刻领会了文件精神,明确了活动的意义。 三、开展科普知识校园展,激发全校学生爱科学的意识。为了在全校学生中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我们在学校醒目地方出了一版科普知识宣传专栏,18个班每班出一版科普知识黑板报。同学们参观后纷纷表示:“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科普实践活动,不但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还养成了独立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习到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报效祖国、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展示平台,观看了科技影片,观看后,都感觉到收益良多。 五、各班组织召开了“放飞梦想,创造未来”主题班会,开展了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了奖励。 六、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学生上交作品46件。学校组织了评比,共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进行了奖励。 七、开展科幻画活动。全校学生共上交作品82件。学校组织了评比,共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进行了奖励。 以上是我校开展科普进校园的活动总结,我们会借活动的东风再接再厉,让科普知识深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在校园生根、发芽、并结出累累硕果。 古宜镇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附:活动图片

科普活动方案

科普活动方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科普活动方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科普活动方案(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市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提高我市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的科学普及教育活动,宣传科学生活观念,普及科学生活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增强科学意识和鉴别能力,破除愚昧思想和落后习俗,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让科学思想在社区广泛传播,科学思想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努力在城市社区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活动主题 科学-让生活更美好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开始,贯穿全年。 四、活动方式及内容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紧紧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工作主题,着重突出“安全、健康、低碳、节能、科学生活”内容。

1、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志愿者作用,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在市科协登记备案的科普志愿者,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活动为平台,组织各类宣传活动,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 2、加强科普宣传栏阵地建设。有效利用社区现有科普宣传栏,规范管理、及时更新,宣传内容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内容重点宣传普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要闻以及科学、文明、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范围。 3、联合科技、教育、卫生、地震、气象、消防等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科普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和整体效应,推进社区科普工作上新台阶,着力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公众参与度,真正使活动有效、群众受益。 4、开展科普大篷车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作用,深入社区举办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巡展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发放科普资料,摆放科普展板,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向居民宣传科普知识,年内争取深入5个社区进行科普宣传。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市科协和各镇科协、市直各相关单位要将此次工作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确定专人、狠抓落实,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制度。要建立健全科普宣传栏的建设、维护和管

2019年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2016年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铸安”行动的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师生安全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普遍增强,安全素质得到普遍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显著提高;校园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围绕创建“平安校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每月有计划、每周有安排。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贯穿于学生教育全过程。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和现代媒体,采用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全方位、系列化的学生安全教育活动。重点做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伤害、防火灾事故、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防拥挤踩踏、防自然灾害、防传销、防诈骗、防毒品侵害、防邪教等安全教育。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加强安全教育的实践和体验,加强互动式安全体验教室(馆)、体验中心建设,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习惯、安全素养,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二)开展安全发展理念宣教活动。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主线,利用班会、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网络、标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宣传,普及安全防范基本知识,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典型,使安全教育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把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摆在安全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切实落实“十个一”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坚持开展警示教育(每天一分钟安全警示教育、学校进出门口醒目位置设置防溺水安全提示牌等),做到防溺水教育全覆盖。通过家访、《告家长一封信》、手机短信等形式,提醒学生监护人切实承担起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教育、看护、监管责任,做到《告家长一封信》全覆盖,并有家长

羽毛球培训机构进校园训练实施方案

羽毛球培训机构进校园训练实施方案 篇一:武术进校园实施方案 武术进校园实施方案 马村小学 为了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实现强体魄的同时,实现强礼仪、强精神,我校选择武术作为校本活动载体,以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为着力点,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武术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到了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武术逐渐形成。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用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侯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

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作为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武术,正受到世界的瞩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武术运动,出现了一股“武术热”“功夫热”、,从而推动了一些国家体育运动的开展。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安定区教育局、体育活动中心,下发的《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丰富、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以落实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活动目标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基础上: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思想和健康意识,在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础上让武术在校园中发芽生根。2推进校园武术的建设,帮助各班开发和建设武术运动校本课程,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赛事机构和奖励机制,形成生动活泼的校园武术系列活动。促进校园武术的发展。三、主要工作:加强组织管理。责任到人,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学校教师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学生活动时间,每班有班主任进行组织管理并进行巡视督促。凡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班主任教师,均应计入工作量。

2020“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

2020“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 Activity plan of 2020 "nation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da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2020“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 前言:策划书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及实现目标的指路灯。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本文档根据不同类型策划书的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2018“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5日—21日。 三、活动内容 20xx年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传播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大力普及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让高质量发展理念在新时代开花结果。着力普及宣传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倡导创新文化,系统展现新时代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以及智慧生活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推动作用。

(二)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着力弘扬求真务实、 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解放思想、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培育良好的科学文化,用科学新风引导现代文明风尚,营造支撑创新发展的有利氛围。 (三)普及科技助力美好生活。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以及涉及公众“衣、食、住、行”的智能信息新技术,展现智能与生活的融合,通过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展示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方面的创新产品,让公众了解未来智慧生活的巨大影响,促进公众理解、接受、应用高新科技,让公众了解科技创新对持续改善民生的推动作用。 (四)倡导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对标2020年我市公 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4%的目标,发挥“四长”作用,提 升基层科协组织力,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科普资源向乡村倾斜,加大农村科普活动力度,引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树立和掌握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知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四、有关活动

2018年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2018年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师生安全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普遍增强,安全素质得到普遍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显著提高;校园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围绕创建“平安校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每月有计划、每周有安排。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贯穿于学生教育全过程。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和现代媒体,采用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全方位、系列化的学生安全教育活动。重点做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伤害、防火灾事故、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防拥挤踩踏、防自然灾害、防传销、防诈骗、防毒品侵害、防邪教等安全教育。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加强安全教育的实践和体验,加强互动式安全体验教室(馆)、体验中心建设,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习惯、安全素养,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二)开展安全发展理念宣教活动。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主线,利用班会、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网络、标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宣传,普及安全防范基本知识,开展事故

案例警示教育,宣传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典型,使安全教育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把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摆在安全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切实落实“十个一”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坚持开展警示教育(每天一分钟安全警示教育、学校进出门口醒目位置设置防溺水安全提示牌等),做到防溺水教育全覆盖。通过家访、《告家长一封信》、手机短信等形式,提醒学生监护人切实承担起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教育、看护、监管责任,做到《告家长一封信》全覆盖,并有家长反馈回执。 (四)开展师生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落实“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可通过“案例教育”(利用发生在本地本校周边的交通事故案例进行教育)、“互动教育”(法制副校长、交警与学生一起对重大事故案例剖析,以案说法,查找原因,总结教训,举一反三)、“自我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查找本校和身边的交通安全隐患,并提出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和办法)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知道交通法规,认识交通标志,认识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避让机动车辆,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突出抓好中小学生乘车、骑车安全教育和管理;教育学生不乘坐有安全隐患的车辆,防范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