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71教育理念

271教育理念

271教育理念
271教育理念

271教育十大教育理念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尊重的基础上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既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学业和健康,又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事业。育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去培养,让教育完成对人的成全,让学生在一种原本的生命场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而学生发展的前提是教师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以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成就事业的平台,让广大教师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2.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人的发展,物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发展三足鼎立,共同促成学校科学、和谐、创新大发展。学校现阶段发展的核心是实现271教育的内涵发展,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不断创新学生自主管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师生共同成长,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发展、成功的主体,共享发展成果,把学校建设成和谐发展的乐园。

3. 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仅着重于现在,更要着重于未来。一定要摆脱功利主义影响,不能以一时成绩的好坏去评判学生,要全方位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多元化、全方位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做人,时刻生活在希望当中,让每一个孩子未来事业成功、生命出彩、人生幸福。

4. 大力实施文化治校方略

继续大力度建设以昌乐二中精神为统领的学校价值观,不断强化学习思考、改变提高、敬业成功、真诚合作、快乐幸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继续强化“二中是我家,我们都爱她”、“要想别人怎样评价你,你就应该怎样做”、“成功不是追求来的,是改变了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和“要宗教般敬业”等价值追求,用先进的文化陶冶人,发展人,幸福人,营造民主和谐、共创共享的家庭式亲情关系,用文化打造卓越学习型事业团队,用文化建设和谐班级,用文化建设特色课堂,用文化建设小组团队,用文化建设和谐宿

舍。

5. 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座教育丰碑

仁爱为先,道德示范,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沉醉创新,用智慧之爱滋润每个孩子心田。以首席教师和评选出的“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为模范,树立全人教育思想,引领每一位教师全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育人能力。时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用心去研究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帮助他们、引领他们,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习和思考,用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励学生,用自己勤奋好学的品质影响学生,用人格引领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意志砥砺意志!做学生喜欢并敬重的老师!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伟大人生导师!

6. 学校的产品是服务

学生和家长现在和将来的需要始终是我们工作关注的焦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学校的教育服务质量。要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责任,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以心灵感召心灵,以真诚赢得感情,以质量赢得支持。带着爱、信任、欣赏和美好的期待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学习,走向问题,走向思考,走向责任,走向未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生产力!要建立家庭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人文关怀,用服务的态度和质量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和能力。

7. 给学生一把金钥匙

学习的“金钥匙”就是学生未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是为了成长,不是为了考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是学习的结果,而知识掌握的过程和能力形成的过程才是学习的本身。“学”就是认知,“习”就是研究、理解、构建、批判、整合、运用和创造。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激趣能力、研究能力、批判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真正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终身学习、不断发展、一生幸福的金钥匙。

8. 素质+个性,规范+创新

全校师生要强化素质,落实规范,张扬个性,激发创造,确保我们的校园和

谐有序,生机无限,我们的事业蓬勃发展。

9.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学校发展注入核动力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我们提供了高效能的管理平台,本学期每一个部门都要组织学习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利用文件搞好岗位培训。每一位教职员工要高标准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岗位职责的要求,用一流的工作业绩捍卫自己的岗位,捍卫自己的责任,捍卫自己的德行。不为薪水而工作。

每一位部门主管要创造性地运用扁平管理的理念,提高管理效能。

10. 科研兴校

科研兴师、科研立校。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教育科研。教学即研究,课程即创新。一个教师只有当课程意识觉醒和课程研究开始的时候,才是他教育事业真正的开始。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就是有发展潜力的教师,课程的水平代表了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树立“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研究好国家课程,全力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的创新。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创造一门校本课程,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俱乐部或工作室。

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水平、育人能力和学科素养,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为促进学校向科研型名校迈进打下坚实基础。

271教育学子八大素养

1.正确的价值观和不衰的激情斗志;

2.强大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3.强大的沟通能力和演讲能力;

4.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5.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做计划的习惯;

6.强健的体魄,掌握2至3项终身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

7.良好的艺术修养,了解古今中外艺术大师,有较高艺术鉴赏能力;

8.厚实的国学素养和高远的世界眼光。

271教育四大支柱

一、271教育特色价值观

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教育既不是知识的事业,也不是考试的事业,而是一项让人拥有一生幸福能力的事业。人永远是教育的唯一目的。

学校教育一定会走向自我教育。

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

学习就是边“学”边“习”,“学”是基础,“习”是目的。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

271教育教学质量主要落脚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的光辉,二是智慧的成长。

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自己深刻的体验。

二、271教育特色课程

一所学校的课程水平直接反映这所学校的教育水平。

一位教师只有当课程意识觉醒和课程研究开始的时候,才是其教育事业的开始。

国家统编教材是学生学习重要的课程,同时教师、学生、生活和社会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课程。

优质教育得益于优质课程的支撑。

271教育课程研究三步走:

一、大力研究国家课程。各学科研究、创新出学科教育信仰、学科教育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目标;每一位教师都要撰写国家课程研究报告,写出课程整合方案,大幅提升教师课程水平。

二、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创造的路径,始终指向每个孩子有个性的发展。每一位教师都站在课程的高度精心编制导学案,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的落地。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丰富的学校课程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学校课程的开发、开设就是满足学生不同类别、不同兴趣、不同学习阶段的多元的选择需要。现已开发并审核合格400多种学校课程,开设“海量阅读”“每人一样乐器”“体育美食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65公里远足拉练”“校园华尔兹”“今周我当家”“航天技术与发展”“中美关系研究”“当代国际金融形势研究”等140

多种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通过开设学校课程,给学生人性培养、能力提高、视野拓展、价值判断、公民素养提升等提供成长沃土。

三、271教育特色课堂

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

“271课堂”是以育人为核心,以小组为学习和管理单位,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习方式,以快乐高效为追求特质的课堂。

“271课堂”彻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将学生个性培养和全员育人完美结合起来,使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本能得以保护,思维能力得以提升,智慧潜力得以开发,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民主精神。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陪伴者和帮助者。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创新激情和参与热情,学习效率高,学习成绩好,“271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学习成长的天堂。

四、271教育特色管理

自主管理就是给学生应有的公民社会生活的体验。自主管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满足学生的人性成长要求。271教育坚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引导学生自我感受、自我发现、自我内化、自我生成、自我超越。放手让学生自主组织和管理各项活动,学生在参与、体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承担责任、提升能力、锻造公民素养,为将来步入社会、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哲学观之我见

教育哲学观之我见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各流派对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有不同的观点:进步主义旨在批驳传统教育的弊端,以儿童为中心,认为教育即生活即生长,注重从“做”中学,认为教育就是促进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提倡在教育活动之外无目的;要素主义认为教育要促进社会进步,就必须通过理智和道德训练来保存文化遗产;永恒主义强调世界受真、善、美原则的控制,它们是亘古不变的,而人性也是不变的,因此教育的性质是永恒的。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的本性,使人成为“人”。倡导具有理智训练价值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改造主义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直接促进社会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造。教育必须承担传递一定文化的任务,还必须承担纠正、改进和变更文化的职责;存在主义者认为教育要使每个人认识自己的存在,教育的最好结果就是使学生养成正确地对待生活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真诚、选择和决定,以及责任感等。强调个人的主观性和个人选择。 这些流派都各有其理据,各有侧重。这些流派的主张都是在时代背景的烘托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并反应了教育发展的此消彼长的规律。任一流派都不具有普适性,都是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而存在。这些流派无外乎都为这两种类型之一:社会本位抑或是个人本位、外铄论或是内发论。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以个性鲜明的人为对象的。因此教育的本质要“以人为本”。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孟子以为人性本善,要发掘人的本性,由内引出人的善根,而顺应其天性发展。在这里我并完全不赞同性善论,外在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作为独特的生命,有其个人的发展以及个性特点,教育不能不尊重。只有顺应个人天性而发展,才能达到最好的发展状态,从而整个社会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这里所说的“天性”是指个人的天赋,兴趣,而并不是个人的为所欲为。当个人所做的选择违背了常理时,还是要靠教育的外在规约来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从内而发掘人的天赋、潜能、兴趣,同时要加上外在的规约与束缚,尊重个体的发展特点,促进个体达到最好的发展状态。 关于教育的根本目的,各家有各家之言。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要使每个人认识自己的存在,使学生养成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而最重要的是培养他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哲学引论试卷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o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o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o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o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具有以下哪种动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才属于哲学家? ( ) A.为了获得奖杯的人 B.虽无获奖势力,但想借此观摩运动会,以便下次登场的人 C.仅仅出于好奇而来参观的人 D.某个或某些运动员的崇拜者 2.在中国哲学史上,裂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 A.孔子 B.朱熹 C.孟子 D.慧能 3.被公认为古希腊哲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 4.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墙根 B.笛卡儿 C.洛克 D.休谟 5.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6.写出了著名的“三大批判”的西方哲学家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弗雷格 D.罗素 7.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本体论转向” B.“认识论转向” C.“语言的转向” D.“伦理的转向” 8.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 )。 A.真谛、世谛、俗谛 B.真谛、义谛、胜谛 C.空、假、中 D.空、假、真 9.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 C.圣谕论 D.义务论 10.以下哲学著作的作者属于福柯的是( )。 A.《后现代状况》 B.《词与物》 C.《癫狂与文明》 D.《新唯识论》 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简述理由。任选其中两遒题目进行回答。每题15分,共30分)

教育哲学

人的主体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能动性2.自主性3.自为性。 批判主义知识观:1.不确定性2.开放性3.复杂性 审美教育的内涵:1.人格教育,2.情感教育3.艺术教育4.精神教育。 教育价值最终体现的是主体的需要和客体对需要的满足程度。 文化科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价值即功利价值、认知价值、发展价值和享受价值。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上有关教育价值论述分为两大类即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论与非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论。 教育哲学: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人们关于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人的主体性:指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的特性。 教育价值: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就构成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 辨析: 一般哲学:教育是提升人生价值的过程。(对) 从人的哲学和价值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教育对人生价值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人的价值。2.发掘人的潜。3.发挥人的力量。4发展人的个性。 师生之间互为主客体而又自为主客体。(对)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教的活动中教师为主,学生为客。学的活动中学生是主。 学生厌恶,教师厌恶的根本原因,人从本性上是好逸恶劳的。(错)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或者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喜欢劳动和实践的,人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了其他的外界影响发生政变,而产生好逸恶劳,劳动产生了异化,把学习和教学看成了手段工具。 哲学流派 1.浪漫的自然主义教育哲学——卢梭 教育观:“生活的目的乃是为寻求幸福,儿童的幸福是儿童的自然本性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因此,一切教育都必须是人的教育、自由的教育、自然的教育,任何外部的束缚和压迫

浅析教育哲学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构建.doc

浅析教育哲学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构建 摘要: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同时又是教育学科中的理论学科和综合性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随着现在学术科技的发展,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深,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教育哲学在对学校教育这块是比较突出的,笔者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并提出、分析教育哲学在学校教育的作用以及构建。 关键词:教育哲学学校教育意义构建 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就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来看,教育哲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从它的学科性质来看,教育哲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它的哲学性、教育性。 一、教育哲学对学校教育的意义 (一)建构学校教育哲学有助于学校实现教育理想 教育理想是学校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它源于学校教育实践,同时又高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它是长期以来无数优秀教师理想智慧的结晶,是广大教师公认和推崇的理想教育境界。学校的服务对象不是客观化的自然物质,而是具有一定思想、意志、情感、能力和独立个性的青少年,他们的身心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成熟之中。而学校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哲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实现学校美好的教育理想。 (二)建构学校教育哲学可以促进学校成长为有效学校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但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成员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使学校成为一所有效的学校,最终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服务。从此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哲学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从本质上理解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并不断地将外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学校内在的教育动力,而且有助于学校更理性地审视学校教育实践,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 (三)建构学校教育哲学有助于学校管理者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对培养青少年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负有特殊而直

我所理解的教育哲学

我所理解的教育哲学 上了薛忠祥老师的教育哲学这门课近有两个月了,在这里,来说一下我上了这两个月的教育哲学课后,自己所初步形成的教育哲学观。 第一,简单的总结归纳一下薛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教育哲学,显而易见,从这四个字中,我们首先就能意识到,这是一门既与教育相关,也与哲学相关的学科。其两大基本属性就是教育性和哲学性。至于在这门学科中,教育与哲学这两者,何者所占的比例更重,我的观点则是:在教育哲学这门学科中,学者应在思维上,持哲学性的理性思考,但对于这门学科所想要解决的问题或所想达成的目标,则应从教育性的特性出发,并且最终回归教育性。也就是说,此时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思考“为什么”和“意义何在”,而不再将自己的视野及思维停留在“是什么”和“怎么办”。其实到这,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教育哲学这门学科中的另外两个特性了,即“批判性”和“现实性”。我认为,在一个理性思考的思维中,当我们去看待一项事物,去思考一种现象时,首先就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俗话说,空谈误国,事实上,空谈还误教育。其实,我们只要是想解决问题或解释现象,这个问题和现象首先就得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可能有人会说,不是说要有远见吗?远见、构想难道还是现存的吗?这种想法其实就是极端了,因为远见也好、构建也好,其目的是为了不出现问题,而问题必然是从现实出发的。例如我国乃至全世界一直都在攻克的一个教育难题: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的现实意义就在于这个问题不论国籍、不论性别、甚至不论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不论社会的哪一阶层群体,这个问题都存在,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现实性。只有领悟到了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我们才能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当出现一个解决方案时,我们也就能进一步去想“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解决方案”了。到这个时候,“批判性”也就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了。因为不同的人的思维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的人看问题的切入角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现象,会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声音。那么在这个时候,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就体现出来了,而这种批判性的博弈所导致的结果-------让人们意识到主观和客观的存在以及客观的重要性。其实我认为,人们之所以认为客观理性是很重要的,是因为人们发现当独立思考时,自身容易陷入主观性,即所谓“当局者迷”。而怎样能够让自己保持清醒呢?就是不同的声音,当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出现,有了对比,人才会进行反思。在教育中,这种“批判性”的自我反省自我抨击式的思考则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本来就是以人为主体的一项社会性活动,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也十分特殊,他们俩普遍还是以有偏向性的,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即使受教育者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他也可能会介于教育者的权威性而不敢发声甚至自我否定。那么,此时教育者自身的“自我批判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及难能可贵了。 第二,再来说一下,教育哲学中的最后一个特性-----建构性。简单来说,我的理解就是,在教育哲学中,如果把教育哲学比作一栋建筑,“哲学性”和“教育性”是这个建筑的地基,“批判性”和“现实性”则是这栋建筑的泥砖,而“建构性”则是这栋建筑的钢筋,也就是说,“建构性”的存在一方面保证了教育哲学的稳定,另一方面,使教育哲学的思想得以凝聚,而不是以一种散乱的状态呈现。而且建构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为是可以帮助教育哲学的学者来延伸和拓展自己的思维的,并且这种延伸拓展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现阶段对教育哲学的理解以及想法的总结。 张洁瑜201321083010

《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经典语录

《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经典语录 1.何谓学生?学生不就是在学校里读书的人吗?这还可以是一个问题?在学校里读书的人称为学生当然是不错的,但这只是形式化的定义,其中“在学校里”是强调场域的特殊性,“读书”则是强调功能的特殊性。两者相加,并不足以揭示出学生何以谓之学生的内涵所在。 2.学就是学习,生是人的意思。合起来,学生就是学习的人。学习总是有所学,有所期待。学生之为学生,总是活在对某种更高事物的希望、欲求、期待之中。真正的学生总是活在学习的状态之中。 3.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还是一种静态的身份,更是一个动词、一种趋向,即成为向学之生、爱学之生、乐学之生。学生处于学习生长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之为学生,乃是一个人不断地从现实状态向着理想状态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朝向更高事物、欲求更高事物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始终处于向着更高事物的开放性的状态之中时,他才真正处于学习的状态之中,他才能成为实质上的学生。学校教育就是要充分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进入动态生成的学习过程之中。 4.正如范梅南所言:“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成长总是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我们看待学生,就是要把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

人。“成长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希望、偏好、选择和奔向某个目标的过程。”学生之为学生,乃是一种动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是学生从现实的存在向着理想的存在跃升的过程。 5.显然,学生不仅仅代表着一种身份,更代表着一种生命的动态过程。学生不是一种静态的身份描述,而是一种不断涌动着可能性的、积极成长的生命属性。学生不是被动的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向着知识世界自主发展、自我成长的人。 6.好的学校教育,其根本标识当然是好的学生。这里所谓好的学生,首先是指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好,也就是说,好的学校总是拥有好的生源,这是从学校教育的起点而言的。一所学校,能吸引周围最好的学生来学习,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当然这可以说是一所好的学校,特别是大学,优秀生源可以说就是一所大学的标识。其次是指作为教育目标的好,也就是不管学生进来如何,走出校门的时候都是好学生。一所学校,如果能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人,甚至成才,那当然是好的学校。最后,是指作为教育过程中活动着的学生的好,也就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显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好。正是这种好,导向学校教育目标的好。

我对教育哲学的理解

我对教育哲学的理解 读《现代教育哲学》有感 对问题的把握一般来说两个层面,即对问题事实的把握和对问题实质的把握。前者一般侧重于问题自身的来龙去脉,是对问题信息的“第一手”把握与认识。后者则是在掌握问题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能够反映一定性质特征的某一类思想或观点,实际上也就是问题的实质。对一个问题的把握当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对问题实质的把握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方面。 对教育问题也是如此。 把握教育问题,一方面要熟悉知晓教育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样貌或形式特征,另一方面要从这些教育现象中提炼出与之匹配的教育规律或教育思想。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评判,通过对教育问题或现象以具体分析的方式完成自身教育认识的一次次飞跃。 王坤庆教授的《现代教育哲学》中的关键词“教育哲学”就是我们把握教育问题或现象的根或源,我们对教育问题或现象的规律总结即来源与此。所以,教育哲学是我们研究教育所必需的独特视角和价值定性的出发点。我们当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 什么是教育哲学? 按照王教授的说法,“所谓教育哲学,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基本理论的一门学科,是人们关于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理解和分析。 一,教育哲学的源头是普通哲学。从哲学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

东方哲学史还是西方哲学史,其自始至终都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也是伴随着哲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作为一门教育领域的基础学科,教育哲学因具有高度的教育思想性、教育规律的普遍性和对教育科学的指导性而与普通哲学有着比其他教育要素更为紧密和天然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今中外许多先哲大家的哲学思想就是其教育哲学思想。如我国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论语》一书,在表达其哲学观的同时,也表明了他对教育的根本看法。另一个儒家代表人孟子在哲学观与教育观上与孔子同出一辙,他将孔子建立的儒家教育思想体系进一步深化和明确化,哲学上的“人性论”与教育上的“性善论”相结合而规定的“明人伦”教育目的,很好地体现了二者的紧密性。在西方,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建立了一套以理念为基础的哲学体系,而教育哲学思想在这个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而使他成为教育思想史上理性主义教育观的始祖。纳托尔普曾评价柏拉图说:“在柏拉图,哲学与教育学是完全一致的。”由此看来,教育哲学脱胎于普通哲学,是普通哲学的应用哲学与实践哲学。它以相对确定的哲学理论基础和理论渊源为基础,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从而对教育实践提供系统完备的可进行操作的思路或方法。 二,教育哲学在教育理论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王坤庆教授认为,从总体上来讲,科学的发展丰富着哲学,哲学又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着科学,指导科学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哲学以其理论的高度性对科学起着指导作用。同样地,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对教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开卷) 哲学引论试题 1月 一、选择题( 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选出并将字母填入括弧之中。每题1分, 共10分) 1.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百家”是言其多, 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 ( ) A.儒家 B.道家C.法家 D.墨家 2.在中国哲学史上, 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 A.孔子 B.朱熹C.孟子 D.慧能 3.建立了中世纪最大、最全面的经院哲学体系的是( )。 A.伊曼奴尔·康德 B.托马斯·阿奎那C.安瑟伦 D.洛色林 4.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笛卡儿 B.斯宾诺莎C.休谟 D.莱布尼茨 5.英文”being”的涵义包括( )。 A.人 B.物C.是 D.在

6.逻辑推理的类型有( )。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C.数学推演 D.物理推理7.在哲学史上, 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本体论转向”B.”认识论转向”C.”语言的转向”D.”伦理的转向” 8.奎因提出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是指( )。 A.理想语言存在的教条 B.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区分的教条 C.”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的教条D.还原论的教条 9.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 C.圣谕论 D.义务论 10.在中国历史上, 儒家大致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 ) A.先秦儒学 B.唐代儒学 C.宋明儒学 D.当代新儒学 二、辨析题( 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 并简述理由。任选其中两道题目进行回答。每题15分, 共30分) 1.”宇宙论”与”本体论”

教育哲学观

教育哲学观——“行不言之教” 老子提出“道”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遵道而行、无为而治”的哲学主张。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行不言之教”,主张“自然无为”的教育哲学。老子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而建立起来的教育观是自然主义的,而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均是“顺应”。这种顺应,不仅要求与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无违,而且要求将高度社会化了的教育背景返朴归真为自然。 所谓“不言之教”并非是不说话来教,而是教学生于不知不觉之中,教师主要以自己的行止、仪容来影响受教育者,也就是身教。言和行相比较,老子更重视行的教育作用。这种“不言之教”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身教”“范例教育”或者其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就是教师应该少说多做,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良好行为为受教育对象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是通过感化、熏陶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的,是一种隐性教育。强调“无为而自化”,避免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要做到“善言无瑕谪,善行无辙迹”。 “行不言之教”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重视其自然的思悟,让其自我完善自身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一种超然自由的教育境界,是对受教育者的宽容和人格尊重。在教育中,强调学生“自化”、“自朴”的主体活动,而不是外在的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接受活动。这些方法符合了学生的自然本性,不是违反学生本性的“有为”教育,换言之,这些正是“行不言之教”的体现。“行不言之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绝对的无声与不言,而是强调不要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灌输,应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渡于学生,让学生静心体悟,否则就无法体味到课程内容的微言大义。在“行不言之教”中,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只是一个根据教育规律说必要的话、做必要的事情的角色。例如,当学生向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教师并不需要做什么,当学生向我们所不期望的方向发展时,教师要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即“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综上所述,“行不言之教”是顺道而行,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不说话的哑巴教育,而是不说不必要的话,不说违反教育规律的话,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身教。“行不言之教”即是符合道之教,而符合道的教育,就是要因道而行,顺学生的自然本性,促其发展。而违反这个规则,违背学生本性发展的这些强作妄为都不是“行不言之教”。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哲学引论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字母填入括弧之中。每题1分,共10分) 1.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 )。 A.《形而上学》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2.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 A.孔子 B.朱熹 C.孟子 D.慧能 3.在中西哲学交流史上,做出奠基性的伟大贡献的人物是( )。 A.柏拉图 B.利玛窦 C.莱布尼茨 D.伏尔泰 4.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培根 B.笛卡儿C.洛克 D.莱布尼茨 5.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6.以下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杜威 B.皮尔士C.詹姆士 D.刘易斯 7.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弗雷格 B.奎因C.萨特 D.康德 8.在佛教看来,认识的成立所必备的三个因素是( )。 A.根 B.境C.空 D.识 9.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C.圣谕论 D.义务论 10.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 )。 A.“自诚明” B.“自明诚”C.“归纳” D.“演绎” 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筒述理由。任选其中两道题目进行回答。每题15分,共30分) 1.“物理事件”与“心理事件” 2.“观念论”与“实在论” 3.“为道”与“为学” 三、简答题(请结合教材和自己的体会,选择如下任意两道题目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促进作用? 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两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3.请谈谈在美学上“客观论”和“主观论”的主要区别。 4.请谈谈冯友兰先生的四种境界说。976 四、分析题(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 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宇数要求在800字以上。满分为40分)在某种意义上,“考试不能作弊”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但是,怎么认定这种行为的非道德性呢?这里有两种思路,虽然结论是一样的,但出发点却截然不同。 一种思路是说:老师如果发现我作弊的话,他将判我的这门课程的成绩为零分;或者,如果这种行为蔓延开来的话,那么,考试最终就会变得形同虚设,以致根本起不到考试本来应该起到的作用。所以,考试不能作弊。 另一种思路是说:“考试不能作弊”是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如果你违反了“考试不能作弊”这样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的话,你实际上是在对大多数人经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并且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当的那种基本的道德原则进行挑战,而这既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危险的。因此,即使没有一个人实际上作弊,作弊这种行为也仍然是错误的。

浅析韩愈的教育哲学观

浅析韩愈的教育哲学观 【摘要】韩愈的教育哲学思想内涵丰富,其核心主张包括道统论、人性论和师道论。这些思想在我国教育哲学思想史上举足轻重,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为宋明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韩愈教育哲学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唐代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冠三军之帅。”他在教育事业上贡献巨大,主张“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并以“性情三品”说为其教育理论基础。[1] 一、“性情三品”说与教育对象 对人性的研究,是中国自古以来众多有识之士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先秦以来,传统儒者对人性的看法不一致,其中许多观点影响深远,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扬雄的善恶混论等等。韩愈的人性说可谓是承秦汉之前,启两宋之后,滥觞于孔、孟,直接继承了董仲舒的人性说,是其中的关节点。[2]263

把人性分为三等,在孔子的论说里已初见端倪,孔子有云“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从本质上分析,韩愈“性三品”说与孔子人性说如出一辙,并无太大差异;唯一不同的是韩愈由“性三品”说派生出了“情三品”说,从这一点看韩愈是在孔子和诸家人性说的基础上作了积极的推进。同时,韩愈把“性”、“情”合而为一,放在一起分析,强调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并指出“情”接于物生,充分体现出了典型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观。[2]264-268 韩愈将人性划分为上、中、下三品,强调个体的先天差异性,同时又说明了后天环境对人性的重大作用。因此,韩愈指出人性是能够通过教育而发生改变的。正所谓“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3]123相比之下,韩愈的这一主张扩大了教育的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尽管韩愈认为教育对于不同的人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是他终究承认了教育是能够对所有人产生影响的,从这一点看来,该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二、道统论与教育目的、内容 自汉代以来,虽然董仲舒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佛教、道教思想也都以各自的方式悄然存在,并在隋唐时期得以蓬勃发展,形成了儒、佛、道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三者之间斗争形势非常险峻。然而,鉴于唐朝一统天下的形势,对思

学习《什么是好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有感

学习《什么是好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有感教育是国计,教育是民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会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在教育呼唤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的今天,我认为好教育应该是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学生,教育的实施者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以爱育爱,用灵魂塑造灵魂。以人为本,尤其应该成为好教育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在: 一要为了学生发展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培养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是“农业行为”,而不是“工业行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然而,当今教育的现状就像易中天所嘲讽的:“中国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在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这真是一个奇迹!”说的不无道理!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掌握,缺乏人性的温暖,过于强调标准而缺乏个性的培养,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学生像机器。学校教育不应透支学生的未来,不能伤害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 就像《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中所描述的:积极促成学生的主动学习,促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活泼生长,可谓学校教育的真谛所在。对于教育而言,比不停地学习什么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的爱。学生之为学生的根本不在于他在不停地学习,而是他拥有一颗学习的心,学习以欲求学习为基础。 二要依靠教师办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所以,教师应该是学校的真正主人,我们要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的理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后出版《学生第二》、《学生第一》两本书,有人疑惑,在学校中究竟是学生第一还是学生第二?是教师第一还是教师第二?李希贵解释说:“从管理学的概念出发,教师第一;从教育学的取向出发,学生第一。”因此,学生是第一,教师也

试论杜威的教育哲学观及其启迪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5b15131707.html, 试论杜威的教育哲学观及其启迪 作者:张建平范成训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年第03期 约翰·杜威是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其宏篇巨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的地位已经确立。诚如滕大春所指出的,“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颖教育哲学,又能亲见其实施之获得成功者,杜威是第一人”。[1]因此,研究杜威的教育哲学观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刻了解教育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洞见教育哲学的深邃,更有利于人们预测未来教育哲学的发展方向,使其能正确地引领教育去适应这急剧变革的年代。 杜威对教育哲学的阐释 1.教育哲学的必要性 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渡船,使人获得赖以为生的资本(经验和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但是,在一个保守的社会里,杜威认为是用不到教育哲学的,人们对于教育“但看人家怎么教,我也怎么教,从前怎么教,现在也怎么教;或学他人的时髦,或由自己的喜欢,成一种循环的、无进步的教育。”[2]而在一个开放的、变迁的社会中,各种思想互相激荡,互相抵触,教育哲学则必须“审时度势”,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从中选出一种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以免因“听其自然、暗中摸索”所带来的人类进化的危险。“教育哲学就是要使人知道所以然的缘故,并指挥人去实行不去盲从,不沿习惯的教育。”[3]这充分道出了杜威认为教育哲学存在的必要性。 2.教育哲学的内涵 在杜威那里,教育和哲学是浑然天成,不可分割的。杜威反复地讲道:“如果我们愿意把教育看作塑造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基本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的过程,哲学甚至可以解释为教育的一般理论。”[4]“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5]在其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教育哲学这一章里(第24章),尽管作者开宗明义要讲一下教育哲学的性质,但其小标题却写道哲学的性质,因此,考查杜威的教育哲学观,必先明知其哲学观。对于西方传统象牙塔内的概念哲学杜威甚为不满,认为这种哲学毫不影响人的行为,纯属空疏无用之学,为此,他对传统哲学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造,并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哲学并非起源于人类认知世界的需要,而是肇始于人类的生活。因此,使哲学回归生活便成为杜威哲学义不容辞的使命。那么,哲学应当通过哪种途径回归生活呢?通过教育。杜威讲“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势的地位,从这里把哲学上的讨论深入到人生的意义上,这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3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哲学引论试题 2010年7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 并将字母填入括弧之中。每题1分,共10分) 1(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 )。 A(《形而上学》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2(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 )。 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 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 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 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3(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巴门尼德 4(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培根 B(笛卡儿 C(洛克 D(休谟 5(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6(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 )。 A(观念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批判论 7(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弗雷格 B(奎因 C(萨特 D(康德 8(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 )。 A(真谛、世谛、俗谛 B(真谛、义谛、胜谛 C(空、假、中 D(空、假、真 9(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 C(圣谕论 D(义务论 10.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是( )。 A(《后现代状况》的发表 B(《词与物》的发表 C(《癫狂与文明》的发表 D(《新唯识论》的发表 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简述理由。任选其中两道题 目进行回答。每题15分,共30分) 1(“理解”与“认识” 2(“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 3(“表现”与“表达” 三、简答题(请结合教材和自己的体会,选择如下任意两道题目简要 回答。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哲学是人类的一种思想探索性活动, 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两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3(请说出两种在当代艺术哲学中有代表性的艺术定义,并简述其内涵。4(请谈谈你对牟宗三先生“三统说”的理解。

哲学观点与教育

哲学观点与教育 这三种哲学对音乐教育能产生什么实际影响?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以下讨论将联系教学的四个方面(课程与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生角色)对每种哲学逐一予以考察。 唯理主义 课程与内容:唯理主义者崇尚那些不朽和永恒的音乐,强调这种音乐的学习。在他们看来,生命短暂的事物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价值的,教育的内容应该注重永恒的价值。所以,唯理主义者特别强调学生学习内容的组织性和计划性。课程内容应包括一般知识(当然含艺术在内),道德教育和科学真理,以及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 教学方法:为了在教学材料的学习上取得成就,唯理主义重视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有效的方法,往往就是听讲和阅读。学生的独创性和探索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受到认可,不过,必须限制在学科范围之内。 教学评价:唯理主义者在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把评价看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特定信息的学习评价外,他们特别关注综合理解力的评估。他们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发展综合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会从广阔的视角理解教学材料。 师生角色:唯理主义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较大事物体系中的一部分。霍恩说:“学习者是一个有限的人。完美的教育使其成长,进人一个无限的人的境地。他的本性得以神化,获得自由,他的命运得以永生”。由于唯理论主义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霍恩所言实际上是向教师交代的一个艰巨的任务。在唯心主义看来,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他们还应成为学生的楷模。 经验主义 课程与内容:由于经验主义者是把思维与其外部的客体联系起来对待的,所以,他们也强调学科材料的学习。在集权主义国家中,经验主义者把国家制定的学习内容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因为这些内容对社会极为关键。在民主社会中,经验主义者坚持由学术领域的权威来决定学习的内容。 教学方法:经验主义同唯理主义的另一相似点,是对教学方法的重视。不管是什么教学法,只要能把教学材料传递给学生,他们就会赞同。经验主义提倡的旧式教学中,听讲和阅读是重要的。在现代,则可能是操作计算机程序。 教学评价:与唯理主义相同,经验主义也注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然而,经验主义感兴趣的是特定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是人们在社会和实际工作中必需的。比如,经验主义的钢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会偏重学生在未来演奏中实际常用的曲目。

学校教育哲学的意义与建构

《教学与管理》2010年4月1日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它支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学校运行的每一环节、每一层次无不渗透着本校的教育哲学。近年来,随着学校发展研究的深入进行,学校教育哲学也开始受到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且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而言,国内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教育哲学的研究仍然不多,研究成果也比较零散。本文拟从对学校教育哲学的内涵与特征的分析入手,进而探讨建构学校教育哲学的意义与策略,力图为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学校教育哲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校教育哲学的内涵与特征1.学校教育哲学的内涵 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总的看法的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事实上, 凡是有人类组织存在的地方,都必然有一定的哲学理念指导其规划和发展,学校的发展也不例外。尽管人们通常将教育哲学界定为一门学科,并将 其视为指导教育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实际上,教育哲学不只是在学科意义上使用。尼日利亚教育学者杰·阿·阿基比鲁在其所著的《教育哲学导论》中把“教育哲学”一词分为两个相互区别又多少相关的概念,即普通意 义上的哲学和专业意义上的哲学。 在他看来,在一般意义上谈论的学校教育哲学是指学校的目的或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教育哲学。在此情况下,有多少中学就会有多少种教育哲学,而且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哲学都不会比其他的差[1]。我国学者陈建华认为,学校教育哲学指的是一所学校信奉的教育理念,它是学校共同体成员的教育信奉,主要体现为学校的使命、愿景和育人目标,其中育人目标是核心,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学校教育哲学的 核心问题[2]。一所学校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其逻辑起点应是它的学校教育哲学。诚然,不同国家的不同学校中,这种哲学理念或是模糊或是清晰,但长远而言, 这种哲学理念会逐渐由模糊、片面走向清晰而全面。不管学校自身是否意识到,其教育实践总是受一定的教育哲学支配和影响,即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教育哲学,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哲学就有什么样的办学行为发生。例如,尽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既定的,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哲学的存在,不同学校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必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运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时,也就必然会产生独具特色的教育行为。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哲学是指导学校经营管理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模式,是处理学校矛盾的价值观及方法论,是学校文化最本质的概括,它蕴藏在办学理念、学校制度、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法之中。它是学校对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是学校教育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主 要标志,并对教育行为的规范起着定向调节作用。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教育观念的核心,它是以学校教育实践为依托,以对自身教育活动持续理性反思为基本路径而形 成的最具个性化、对教育实践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观念。我 国已有一些学校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教育哲学。上海市大同中学创建于1912年,是市教委首批命名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长期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确立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的教育哲学,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改革,积累了许多极为宝贵的经验。创建于1907年的重庆巴县中学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让每一 学校教育哲学的意义与建构* *该文为国家“211”工程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2006年度重点课题(06-GJ-048)的成果之一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李宝庆 筅3··

我的教育哲学观论文

我的教育哲学 ——反思我的教育经历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叶,费尔教授在谈到教育哲学的性质时指出:“教育哲学是一门特 别关注于选择课程和教学方法诸问题的应用哲学。通过这性质,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教育哲学不仅仅只是理论,它还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着。那么如何将这些看上去是理论的东西跟我们的教育经历结合起来,讨论我们所经历的教育是好是坏呢?如何用教育哲学知识来思考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呢?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探究 关键字:教育哲学教育经历人生 一、关于教育哲学的性质 20世纪50年代中叶,费尔教授在谈到教育哲学的性质时指出:“教育哲学是一门特别关注于选择课程和教学方法诸问题的应用哲学。研究教育哲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对社会各阶层工作、冲突和反抗的敏感性。这首先来自于学习者和研究者对社会各阶层以及自身生活和命运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是不同于一般的有意或无意注意的,二是持续的并充满同情、责任和爱的,其目的是要深入解释社会各阶层生活和命运的状况及其与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是要为一个更加符合人道、公正和进步理想的社会提供思想资源。没有这种关注,一个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教育哲学家们的论述,就不可能从中吸取教育的责任和智慧,甚至就不可能踏入教育哲学之门。 二、挖掘教育生活经验 教育经验,就我的了解来说,就是所经历过教育和教育实践。那么关于教育生活经验的挖掘的呢,他有怎么样的含义呢? 教育哲学所要求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对教育生活经验的挖掘包括几个含义:第一,深入挖掘自己的和他人的教育生活经验,包括开展教育活动的经验和接受教育的经验。第二,选择那些比较典型的教育生活经验作为案例,完整的分析它们得知识、价值及社会基础,从中分离出支持它们的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检验,指出其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条件,并分析其当下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效用性,以便决定他们的取舍和修正。第三,将教育生活经验与其他社会生活的经验联结起来进行总体的思考。 从教育生活经验的挖掘的几个含义中可以知道:从幼稚园开始一直到大学,我们都有过教育生活经验,那么我们的教育生活经验该如何去挖掘呢?这可以从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挖掘,幼稚园所受的教育我已经记不清了,那么就从小学开始吧。在我读小学的那会,依然存在着体罚,我就是受害人之一,我非常反对体罚学生,因为我能够切身体会那种伤,那种伤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也存在于心理,体罚,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而且也会是学生的心灵受到歧视,会让他们变得自卑,不自信。那会的老师不会亲自体罚学生,只是让其他的学生替他惩罚,这样的做法,有可能让有的学生趁机报复,用极其恶劣的方式,依然让我记忆犹新的一种方式就是他们把泥浆罐入手惩罚的学生的耳朵里,造成他的耳朵感染。虽然这种现象目前已经得到遏制,但依然存在,譬如:语言暴力(用言语侮辱学生,威胁学生等等)。那么从这教育生活经验中我学到什么了呢?作为即将成为一名教师的我来说,这些存在于我的过去,就让它永远地存在于过去,我将寻求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教育我的学生。 中学时,由于刚入学那会,成绩稍拔尖的我,很受老师的关注,但是一次考试,我考砸了,老师对我的只是责怪,只是挑剔,没有鼓励,没有安慰。从那开始我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球,开始厌学,特别是对数学,老师呢,对我的还是责怪,惩罚,甚至当着全班的同学训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