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湘教版

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2、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名称

特征

相同点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小

高原

海拔较主,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

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海拔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米

盆地

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3、世界上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世界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4、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大陆架是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洋盆)。最深的地方(海沟)。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方(大洋中脊)。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五种地形名称: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6、区分方法: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海拔升高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等高线向高处凸,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A B C

D E F

7、判断坡度陡缓的方法: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疏,坡度缓。

第四节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象

①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继续碰撞。

②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增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继续碰撞。

红海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不断张裂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

更多地理复习知识,尽在查字典地理网!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湘教版 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2、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名称 特征 相同点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小 高原 海拔较主,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 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海拔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米 盆地 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3、世界上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世界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4、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大陆架是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洋盆)。最深的地方(海沟)。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方(大洋中脊)。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五种地形名称: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6、区分方法: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海拔升高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等高线向高处凸,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A B C D E F

7、判断坡度陡缓的方法: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疏,坡度缓。 第四节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象 ①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继续碰撞。 ②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增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继续碰撞。 红海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不断张裂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 更多地理复习知识,尽在查字典地理网!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赤道0 低纬 中纬 中纬高纬高纬60oN 30o 30oS 60oS 90oN 90oS 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A 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B 五带的划分: (a)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b)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热带 有太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 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南、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2、地球仪 (1)经线、纬线和经线圈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并且这两天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2)经度与纬度 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最大为180°(180°以东为西经,以西为西经)。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 符号:东E 西W 。 纬度的划分以0°纬线(赤道)为界,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 最大到两极为90°。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向北越来越大为南纬。符号:南S 北N 。 (3)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4)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5)经纬网 A 确定地球上一点的地理位置 (a )确定度数。根据横纬纵经的原则,按照题目要求写出经纬度。 (b )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首先回忆符号:东E 西W ;南S 北N 。然后根据度数变化规律确定符号。(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E ,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W ,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N ,向南度数越来越大为南纬S ) B 确定地球上两点的相对位置 (a )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确定四个方位。 (b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两点位置。 3、地图三要素 (1)方向 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 为北方。 (2)比例尺 定义:图上距离与实 地距离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表示方式:a 、数字式 如1:100 000或1/100 000 b 、文字式 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 c 、线段式 0 1 2 3 4千米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比例尺较大的地图比比例尺较小的要精确些) (3):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解释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 4、学看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等高线上所标示的数字就是这些地方的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计算公式:相对高度=高处的高度—低处的高度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4)地形类型:山顶(山体的最高处)、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出现重合现象的部分)。 世界的海陆分布和世界的地形 一、海洋与陆地 1、世界海陆比例:海洋占71%,陆地占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全世界共有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跨纬度最广大洲 南极洲:跨经度最广大洲 太平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第二大洋,呈“S ”型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最大,全部位于南半球 北冰洋:最小大洋,纬度最高,水温最低,跨经度最多大洋 3、各大洲的分界线 围绕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1天 昼夜交替,地方时差 公转 太阳 1年 四季更替,形成五带 比 例 尺 范围、内容 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同一图幅,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同一图幅,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 南极圈(66.5°S )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 赤道(0°)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地球与地图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5)麦哲伦环球航行; (6)卫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 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 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 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 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点)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 极圈(66.5°)、30°和60°、两极(90°) 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 经160°经线、180°经线 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N(S)为低纬度 30°——60° 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 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大大为 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 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 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A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身边的地理知识 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中。 2.古希腊学者XXX是西方第一位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著的作者。 3.荷兰是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 扮的原因是气候炎热、风沙多。 第一章:怎样学地理 1.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现在还有电子地图。 2.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西南共有 八个方向。 3.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 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4.确定方向的方法有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

5.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表示方式。 6.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说明地 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 7.需要识记课本P10的图例表。 第二章:认识地球 1.葡萄牙的XXX是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 航行的XXX家,他的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2.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真实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也叫0°纬线。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包括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 4.经度和纬度是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坐标系统。经 度是指通过某一点的子午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纬度是指通过某一点的纬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

度数划分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划分方式,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位置的经纬度。经度是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分别递增180度,最大值为360度,而纬度是从赤道向南或向北分别递增90度,最大值为180度。赤道是纬度为0度的纬线,同时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度西经 和160度东经。 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中找到方向,用箭头标出该点所在经度和纬度度数递增的方向,向哪个方向增就是哪个方向的经或纬。高中低纬度范围划分是指纬度在0到30度的地区为低纬度,30到60 度为中纬度,60到90度为高纬度。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为24小时,产生 了昼夜交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地理现象。地球的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为365天,产生了四季变化等地理现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 导语】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本篇文章是© 为您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供大家借鉴。 1.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世界的地形 1、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高度的表示方法有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两种,其中海拔指的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大小。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4、陆地上的山脉主要有两大山脉带:一是环太平洋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5、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②世界上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 ③世界上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洲;世界上面积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世界上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 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 6、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山脉组成。 7、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五部分。 学看地形图 1、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2、如何画和判读等高线图?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单位为米,数值越大,即海拔越高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一、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二、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不同表示方式比例尺的比较方法:统一化成数字式再比较。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例: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数字。 2.熟记课本的各种图例和注记。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 1.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月食、帆船远航、登高望远、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图片。 2.地球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 3.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图片。 4.地球数据:表面积:约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1.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越地心的假想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交点。北极:地球最北端。南极:地球最南端。 3.两极方向:站在北极点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站在南极点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二、经纬网 1.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2.区分经线与纬线: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纬线相互平行。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圈。

3.东西经分界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 4.南北纬分界线: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围成的经线圈。 判断东西半球: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①西经小于20°W、东经小于160°E为东半球;西经大于20°W、东经大于160°E为西半球。 ②经度小于20°都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其他的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6.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 7.两条相对经线围成一个圆圈,叫经线圈。经线圈之和为180°。 8.经度分布规律: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经度向西增加为西经。 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纬度向南增加为南纬。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方式: 2.南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北逆南顺。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9%。 2.熟记四幅地图。(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分布) 3.熟记大洲大洋分布图。 4.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5.四大洋面积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6.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欧洲与非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 7.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

第二节世界的地形 旁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地形的特征及相应的“世界之最”。 3、熟悉海底地形。 4、理解等高线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 2、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3、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 4、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 2、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3、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 2、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运用,训练读图力。 三、教学策略: 读图法、联系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演示法观察法对比法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几幅图片: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等世界著名的地形区,同时教师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的高度 与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的高度相渲染,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到世界陆地高低不平,相差太大了!教师及时导出:不仅世界陆地相差很大,就是海底也是高低不平的。这节我们就共同学习世界的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陆地地形 1:自主学习读教材第27、28页回答以下问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以风车而闻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4、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 5、描述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向 公路:XX走向,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等。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6、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 ①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 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8、比例尺的三种方式: 数字式:1:10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 线段式: 9、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0、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的关系: 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 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中国地图,一个画北京市地图 比例尺的大小表示范围表示内容 中国地图 北京市地图 11、要画一幅某学校或者某乡镇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 要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 12、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2、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情和现象:①卫星图片、②环球航行、③月食、 ④船靠岸,先看到桅杆,船离开,桅杆最后消失、⑤登高望远 4、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精品知识点讲解

20161116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精品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2—5页)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人类的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6—12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2、每幅地图上都具备的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现有①1:1000和②1:200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__①____,较小比例尺是_②______。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5、图例和注记:判断常用图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西班牙(国)的麦哲伦; 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赤道是指在与南极、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4、纬线的特征:a 都指示东西方向; b 形状都是圆(极点除外);。 c 长度不相等,其中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 5、纬度的划分: ①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②北极的纬度是90°N,南极的纬度是90°S。 ③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度数逐渐增大(增大、减小)。 6、低纬度范围是0°— 30°;中纬度范围是30°— 60°;高纬度范围是60°— 90°。 7、经线的特征:a 都指示南北方向; b 形状都是半圆; c 长度都相等, 8、经度的划分: ①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线,其经度为0度。 ②从0°经线向东的180°称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的180°称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③经度变化规律: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9、一个经线圈由2条经线组成,它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如50°E和130°W、140°W和__40°E___都能组成经线圈。 1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哪个经线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东西半球的划分:20°W,160°E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赤道0低纬中纬中纬 高纬高纬60ºN 30º 30ºS 60ºS 90ºN 90ºS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A 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五带的划分: (a)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b)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热带 有太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 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南、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2、地球仪 (1)经线、纬线和经线圈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并且这两天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2)经度与纬度 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最大为180°(180°以东为西经,以西为西经)。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 符号:东E 西W 。 纬度的划分以0°纬线(赤道)为界,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最大到两极为90°。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向北越来越大为南 纬。符号:南S 北N 。 (3)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4)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为东半 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5)经纬网 围绕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1天 昼夜交替,地方时差 公转 太阳 1年 四季更替,形成五带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 南极圈(66.5°S )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 赤道(0°)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上)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旁的地理知识(课本1— 6 页) 1.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件是 ?《易经·系辞》。 2.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着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 3.以风车而着名的国家是荷兰。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饰多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这类妆扮的原由是天气酷热、风沙 多。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如何学地理(课本7— 14 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含 :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图家族的新成员是 ?电子地图。 2.地图三因素包含:方向、比率尺、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东南、 西南共八个方向。 4.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往常采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立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依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 5.在野外,确立方向的方法: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腕表定 向。 6. 比率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质距离之比。公式:比率尺=图上距离/实质距离; ①比率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率尺就越小。现有 1:1000 和 1:20000 两个比率尺,较 大比率尺是 1:1000 ,较小比率尺是 1:20000 。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单,采纳比率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尽,采纳比率尺越大。 ④比率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注意:比率尺的大小比较要将比率尺化成一致表示形式再比较。另注意单位换算, 1km=100000cm。 7.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样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 8.识记课本 P10 的图例表。 第二章地球的相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 27 页) 1.①上初次实现了人类围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他的船队全世界航行 成功,结束了人们对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辩。 ②地球的表面积约为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 万千米,地球的均匀半径为6371 千米。 ③地球的真切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经线与纬线 ①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赤道也叫0°纬线。 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项目经线纬线 形状半圆(弧形)圆 长度相等从赤道向两极缩短,直到缩为两个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3.经度与纬度 项目经度纬度零度线确实定本初子午线( 0°经线)赤道( 0°纬线)度数区分向东西各分作 180°向南北各分作 90° 表示方法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 E”;西经用赤道以北称北纬用“ N”;南纬 “ W”用” S” 度数的变化由 0°经线向东西渐渐增大由赤道向两极渐渐增大 半球界限20° W和 160° E(东西半球)赤道(区分红南北半球) 4. 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是0°纬线——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或纬度字母是N 的 在北半球,纬度字母是S 的在南半球。 5. 东西半球分界限是20° W和 160° E。东西半球区分记忆技巧: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世界的地形》梯级评价(第1课时)(教师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海底地形 一陆地地形 1.地形的含义: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 2.海拔和相对高度: (1)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3.五种陆地地形的比较: 类型共性地表特征海拔代表地形区 平原 地表起伏小地表起伏小 较低,一般在200米以 下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 高原地表起伏小,较高,一般在500米以青藏高原(世界最高),

边缘比较陡峭上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山地 地表崎岖不平地表崎岖不 平,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较高,多在500米以上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 最高);安第斯山脉(世 界最长) 丘陵地表崎岖不平较低,大致在500米以 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 过200米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 或高原环绕,中 部相对低平 无固定标准 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 4.两大山脉带: (1)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二海底地形 1.A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2.B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3.D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

强烈。 4.C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知识回顾】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质疑判断】 1.只有海拔能表示地面高度。(×) 2.在地图上表示的高度指海拔。(√) 3.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一样类型齐全。其中与人类活动联系最紧密的是大陆架。 (√) 【拓展延伸】 中国水准零点 我国采用黄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高程基准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标志位于青岛市。 图解知识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1—6页) 1.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献是《易经·系辞》。 2.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著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 3.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气候炎热、风沙多。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7—14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图家族的新成员是电子地 图。 2.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东南、 西南共八个方向。 4.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 6.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现有1:1000和1:20190两个比例尺, 较大比例尺是1:1000,较小比例尺是1:20190。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注意: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要将比例尺化成统一表示形式再比较。另注意单位换算, 1km=100000cm。 7.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 8. 识记课本P10的图例表。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他的船队环球航行 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②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③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经线与纬线

湘教版初一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a)“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易经•系辞》中。 (b)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c)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每幅地图上都具备的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数字式(1:100000)、线段式(01千米)。 2、图例和注记:判断常用图例:(教材第10页)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5)麦哲伦环球航行;(6)卫星照片 2、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 形状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等长(约为2万千米)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 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方向:东(E)、西(W )、南(S )、北(N )。 ①一般定向法 ②指向标定向 ③经纬网定向。 (1)一般地图判断方向。 规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步骤:①确定中心地点 ②对中心地点做出东西南北。 ③判断中心地点与各点位置关系。 举例:A 在B 的什么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判断方向。 右图指向标: 规律: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N ) 方法: 指向标平移法。 步骤:① 确定中心地点②将指向标平移到中心地点,补全指向标。 ③判断中心地点与各点的位置关系。 注意:指向标只能平移,不能旋转。 (3)经纬网判断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野外辨别方向:①指南针定向 ②太阳定向 ③北极星定向 ④植物定向(年轮、树枝的疏密程度) 2.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应用注意事项: ①统一单位,图上距离常用厘米(cm )做单位,实地距离常用千米(km )做单位。 (1km=100000cm km →cm 加5个零) ②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无单位。 ③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 变型公式: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 数字式 线段式 表 示 方 法 文字式 1 10 000 000 或1:10 000 000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比例尺规律总结: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①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②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 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应用规律:大范围地区地图多用较小比例尺(如世界地图),小范围地区地图多用较大比例尺(如学校平面图)。 3.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名称的文字或标明山高水深的数字。 4.地图的分类 1.地图的分类。 (1)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2)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新型地图:电子地图、遥感地图。 比例尺 中国地图 1:100 000 000 北京及其附近地区 1:10 000 000 表示范围大小 大 小 地理事物详略 简略 详细 比例尺大小 小 大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八年级上下册)

七八年级(上下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和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4、所有的纬线都平行,都与地轴垂直。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因此,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南、北纬度最大就是90°。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4)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两个极点。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即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