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养成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养成环境与条件、参苗培育、养成管理、采捕与质量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海参增殖、潮间带围塘、池塘养殖的无公害养殖全过程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与条件

3.1 底质

硬沙质、沙质、软泥沙或泥沙质皆可,过于稀的泥底应铺设厚塑料膜、包装布或密聚乙烯网布隔开稀泥,池底平坦或有环沟。环境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深

小潮汛水深应保持在1.5m以上。

3.3 水质

自然海区水质符合GB 11607和NY 5052的规定,附近没有大量淡水、油污和工业三废水流入。

3.4 人工礁

人工礁为海参提供栖息场所,供其爬行、摄食、隐蔽、夏眠和冬眠。通常有如下几种:

a)石块礁

石块不宜过大,每块30kg~100kg即可。堆积时尽可能多留空间,可堆成条形,宽2m~4m,高0.5m~1.om,长度不限,一般30m~60m即可,条间距2m~3m。也可搞成堆形,每堆石头3m2~5m2,堆距2m~3m。

b)水泥管礁

水泥管Φ外26cm,长93cm,面积为0.76m2,壁厚20cm,每根管内外的总面积

为1.34m2,每667m2放400根~600根,按每池的进排水流向平放,或每2根管“井”字型摆放,或每3根管垒在一起呈三棱形摆放。

c)塑料管礁

塑料管外径应不低于2cm、长不超过70cm,厚0.1cm,每667m2放600根,三个一组,捆成三棱形。

d)瓦片礁

采用标准瓦片,每667m2放5000片~8000片,每三片捆成一个三棱形,或把瓦片一头插入地下,每两片搭成一个小房状,每六片成一组,每组间距0.5m。

e)其他礁

空心砖、水泥板、废旧轮胎、网片、旧扇贝笼、鲍鱼笼、陶瓷管、竹筐、塑料纸、蛇皮带、包装布等都可以做成一定的形状的人工礁作为海参的附着基。3.5 消毒清洗

每种人工礁都要摆放牢固,投放前要严格消毒,清洗干净,应无毒无害,有利于海参的附着生长;如果进行池塘养殖时,人工礁建成后,进水浸泡用清新海水淹没人工礁后,每667m2用生石灰60kg~80kg或漂白粉10kg~20kg,均匀泼洒在池内浸泡2d~3d,然后排掉,一般应进排水洗刷3次~5次。

3.6 进水肥池

消毒处理好的参池,用60目筛绢缝制的网过滤,进新鲜海水1m,淹没人工礁,每667m2施发酵后的鸡粪10kg~50kg,或用尿素3kg~5kg,或复合肥3kg~5kg,全池均匀泼洒,使水呈黄绿色、黄褐色,透明度控制在40cm~50cm。

4 参苗培育

4.1 放苗时间

应在4月上旬或10月下旬,水温在8℃~18℃。

4.2 放苗规格

参苗每个平均重1g~5g,即200个/kg~1000个/kg。

4.3 放苗密度

按池水深度、苗种大小、人工礁的多少等环境条件决定,一般应每m2放5个~10个。

4.4 参苗选择

按参苗标准执行,选择活泼、健壮,身体舒展、光滑,色泽正常,无黏液,疣刺粗壮尖突,摄食好,不拖便,无病害的参苗。

4.5 参苗运输

4.5.1 湿法运输

将参苗放在帆布桶、玻璃钢桶或其他容器中加清新海水水运,并用充气泵充气;也可以把参苗放在盛有海水的塑料袋内,充纯氧后,把袋口扎紧,放入泡沫箱内运输。

4.5.2 干法运输

把沥干水的参苗放入泡沫箱中,参苗厚度不超过10cm,封箱后直接运输。4.6 投苗方法

4.6.1 直接放苗法

选择好天气,可看到人工海参礁,将大参苗按一定密度直接放到人工海参礁

海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非常实用

[color=purple][size=3][b]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养殖刺参(Stichopusjaponicus)的放养规格、密度、环境条件、放养前的准备、栖息环境与设置方式、投苗时间、收获、管理与投饵等。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海参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放养规格、密度

3.1 苗种质量要求

身体伸展、肉刺尖而高、色泽光艳、头尾活动自如、摄食快、活力强、排便呈务状。

3.2 放养规格、密度

放养规格为30只/kg-40只/kg和300只/kg-500只/kg。前者放养密度为5只/m2-10只/ m2,其中投石为10只/ m2,投瓦为5只/ m2,养殖周期为8一12个月。后者放养密度为l0只/ m2-15只/ m2,其中投石为15只/ m2,投瓦为10只/ m2,养殖周期为18-24个月。

4 环境条件

4·1 池塘

海参池塘最适面积为7000 m2-20000 m2,水深为2m-4m,地底以岩礁石、硬泥沙或硬沙泥较好,池底不漏水,坡比1:2.5,有条件者可用水泥板护坡。

4·2 水源

水源水质符合GB3097要求,海水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严禁淡水进入,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

4·3 水质

4·3·1 透明度l-1.5m,水温OC。-30 C。,最适生长温度lO C。-l6 C。,水色呈浅黄绿色或浅棕绿色。

4·3·2 池内应具有较丰富的单胞藻类(底栖硅藻、盐藻、角毛藻、骨条藻、三角褐指藻、扁藻等)、微生物、动植物碎屑及有机质。可通过施肥适当移植海带、裙带菜、鼠尾藻等海藻类。应避免海参非食用藻类大量繁殖。

4·3·3 PH值7.5-8.5、溶解氧5mg/L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2.3mg/L,盐度28-34。4·3·4 其它理化因子指标应符合NY5052的规定。

4·4 防止有害生物

海参的自然敌窖是海星类、日木蝎等,当海参地水浅时海鸥也觅食海参,为此要即时

清除敌善。另外要严防哈氏美人虾、口虾姑打穴而导致参苗窒息死亡。

5放养前的准备

5.1 清污整地

虾池改建参池和养海参三年的参地,一定要清污整池。应将海参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对地底和石块、瓦片等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和病原体排出,不得将池中污泥直接排入诲中。

5.2 消毒除害

清污整地后,应清除海参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将池水排至3Ocm-4Ocm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60Okg/hm2-800kg/hm2,对全池进行消毒除善。

5.3 培育基础饵料

清污整地消毒结束ld-2d后,开始放水,同时按氮、磷比3:1溶于水中或用适量尿素和发酵有机肥培育基础生物饵料。

5.4 肥料使用原则

5.4.1 应平衡施肥,其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并控制肥料使用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应在4Omg/L以下。

5.4.2 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方可使用。

6栖息环境与设置方式

6.1 投石

人工投放石块重以lOkg-2Okg为宜。一种堆放成条状,其宽为0.5m-lm,长度以池长而定,高为0.6m-0.8m,行距为1.5m-2m。另一种为堆状并排成行,每堆为0.5m3-I m3石块,堆距lm-l.5m,行距1.5m-2m。投石总量应控制在60 m3/667 m2-80 m3/667 m2左右。

6.2 投瓦

将三块瓦呈三角形绑牢为一组,以20组左右为一堆,堆间距离为3m-4m,行间距为4m左右,每667 m2投瓦1500片-2000片,其组数为500组-660组。

6.3 投放其它器材

参照6.1和6.2的要求,可投放人工参礁。也可投放旧轮胎、碎石瓦、水泥管、陶瓷片、扇贝笼、旧网衣、塑料薄膜等器材。

7 投苗时间与收获

7.1 投苗时间

投苗时间分春季投苗和秋季投苗,春季投苗即上年人工培育的苗种,经室内人工越冬后于来年3-4月投放的参苗或在当年3-4月直接从海中收取的自然海参苗种。秋季投苗即人工培育的当年苗种于9-10月投放池中的海参。

7.2 收获

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每年捕大留小,采捕规格为200g/只以上。根据刺参的存池量和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每年应补充一定数量的参苗。

8 管理与投饵

8.1 日常管理

8.1.1 巡池

按时巡池,通常上、下午各一次,巡池时要注意观察水色、水位、水温、盐度等参数的变化。

8.1.2 换水

有自然纳潮条件的要掌握涨潮纳水,落潮排水。无自然纳潮条件的,可用水泵提水进行水体交换。当水温达18 C。后,由添加水而调整为日换水量20%,当处于高温期时,水位应尽量保持高水位,日交换量为50%以上,大雨过后水体交换应大排大灌,以防盐度过低影响海参的正常生长。有条件的可用增氧机增氧,用水泵进行内循环,增氧和内循环每日2-3次,每次2h-3h,以夜间为主。

8.2 投饵

8.2.1 安全要求

海参饵料卫生符合GBl3078标准,海参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符合NY5072标准。

8.2.2 种类

刺参饵料资源较广泛,通常以鼠尾藻、海带等加工成藻粉并掺入适量添加剂后,制成配合饵料投喂;或将海带等藻类经浸泡、蒸煮后制成浆状或小碎片直接投喂;缺乏藻类的地方,可使用海参专用人工配合饲料。

8.2.3 投喂原则

投饵的原则以适量为宜,日投饵量是刺参体重的5%-10%,可根据海参排便多少、确定其投饵量。当快速生长的适温期时应多投,夏眠和5 C。以下时不投饵,日投饵一次,通常在黄昏时进行。

海参网箱养殖技术

《CCTV7农业种植正版光盘——刺参的人工养殖》(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辽阔的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刺参就是其中之一。本片就向您介绍刺参的人工养殖技术:刺参苗种的繁殖和选育、产品参的养殖。 《CCTV7水产养殖正版光盘——刺参养殖》(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1.虾池养殖刺参 2.刺参的繁殖与养殖(上) 3.刺参的繁殖与养殖(下) 4.海中丑八怪。 《正版图书——无公害刺参养殖技术》图书 目录 一、概述 (一)我国主要的海参品种 (二)海参的价值 (三)山东省刺参增殖、养殖的发展沿革 (四)海参养殖的现状 (五)海参养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刺参的生物学 (一)刺参的外部形态 (二)刺参的内部构造 (三)刺参的生态习性 (四)刺参异常的生理活动 (五)刺参的摄食和生长 三、刺参的繁殖

(一)繁殖能力 (二)生殖腺的发育与分期(三)刺参的生殖习性 (四)刺参的个体发育 (五)刺参的敌害 四、刺参的人工苗种繁育 (一)刺参人工育苗的设施与要求(二)亲参的采捕与促熟 (三)刺参幼体饵料的培养(四)采卵与孵化 (五)幼体选优 (六)浮游幼体的培育 (七)稚参培育 五、刺参的中间育成 (一)刺参室内中间育成 (二)虾池及高潮区水池中间育成(三)低潮区水下中间育成(四)内湾笼式中间育成 (五)海上筏式中间育成 (六)塑料大棚中间育成 六、刺参的池塘养成 (一)养殖场的选择与建造

(二)清池除害与池塘处理 (三)隐蔽物的制作与投放 (四)进水及饵料生物的培养 (五)参苗的出池与运输 (六)参苗放养 (七)水质调控 (八)饵料与投饵 (九)日常观测与管理 七、其他养殖方式 (一)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及参鲍混养(二)海上筏式养殖 (三)海底沉笼养殖 (四)陆上水泥池养殖 (五)潮间带围堰养殖技术 八、刺参增殖技术 (一)增殖场的环境及选择要点(二)放流增殖途径与方法 九、刺参的采捕 (一)采捕期 (二)采捕方法 十、刺参的加工 (一)刺参鲜品的加工

海参养殖技术 (2)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老作用。 1、池塘条件 海参一般栖息在3m-15m的浅海中,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它不耐低盐,最适宜的盐度是28-38,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这种环境下海参生长较快。 海参喜欢附着在坚硬的附着物上,养殖海参就要特意给它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石头、瓦片、水泥砖等进行人工造礁。由于石头的表面积比较大,生长基础饵料也比较多,可以给海参供食,因此用石头造礁的效果最好。 池塘建好后,放养参苗。苗种选择要讲究早、大、壮,即第一批产的卵比较健壮一些,所以要选择早苗;如果苗种比较充裕,要尽量选择大苗;在同批大苗当中,如果都很大,要选择壮苗。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大的放养密度会引起病害。 2、苗种选择 选择规格为3cm-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1/15公顷放养2000头-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 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 海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0℃-20℃的水温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当温度超过28℃时,需要采取遮阳、换水等措施降温。平时的饲养管理则较为简单,海参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饵料生物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少的季节里,可投喂适量的饲料。 海参的敌害较少,主要有日本鲟和鲈鱼等,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捞出。 海参烂边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烂边病 该病多在每年6~7月份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一般较高。2003~2004年度在山东省蓬莱、长岛、皎南等地的海参育苗场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9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经苏木一伊红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组织细胞坏死。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研究分析表明弧菌(Vibriolentus)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只有呋喃类抗菌素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防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药3d停药3d的方式进行药物全池泼洒,用 药剂量为3×10-6:而治疗时,剂量升高到5×10-6,每日施药1次,直至痊愈。 海参池塘养殖技术 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 建造养参池

海参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新方法

海参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新方法 近年来最为常见的疾病现象、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方法综述: 疾病现象一:因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症状 轻者海参不落池底,生长速度缓慢,导致海参肿嘴、吐肠、化皮等疾病,重者使海参呼吸困难,甚至中毒,窒息而死亡。 疾病现象二:刺参溃烂病(腐皮综合症)是当前对刺参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又称“化皮病”、“烂皮病”等。 发病特点:一是发病面广,波及到所有养殖区域;二是发病快,一旦发病很快蔓延全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可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症状:发病初期,病参活动能力和附着力变弱,摄食量减少,身体收缩、僵直,摇头,疣足尖端开始溃烂,口部肿大,不能收缩与闭合,排脏。随着病情加重,病参溃疡处增多形成蓝白色斑点、全身溃烂、自溶,最后导致海参死亡,溶化为鼻涕状的胶体,附着物上留有一白色印痕。 溃烂病主要是细菌感染蔓延所致,日常管理中应以预防为主。益源生技术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手段! 1、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水质的调节不利,氨、亚硝酸盐超高造成。 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mg时,海参红细胞数量的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丧失,造成海参的呼吸受阻,出现病害、呼吸困难,引起不良反应,从而导致海参不摄食,影响其正常活动能力和生长速度;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5mg/l时,海参的某些新陈代谢功能失常,体力衰退,不落池底,集结在礁石堆中,很容易引起海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生。 水中微生物菌群平衡失调是导致海参疾病的主要原因。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水色和透明度来判断水质的好坏。要确保养殖水质长期维持在良好状态,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是养殖成功率的关键之一。但在海参养殖或塘底净池内,由于定期使用消毒药剂等原因,容易将有害菌和有益菌全部杀灭,往往导致消化过程受阻,这是海参养殖池水,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是高温季节由于有机物质丰富,富营养老化,大型藻类大量繁殖,增加了池水有机物耗氧量和水体黏度,从而造成了硝化转过程受阻;再就是多年来未改造清淤的养参池,由于池底老化,放养密度大,有害杂藻太多,水质混浊的池塘,养殖池水最容易引起氨、亚硝酸盐超高,从而诱发海参疾病。 2、病因二:病因为饵料污染、有机物污染、油污、无机污染、重金属及pH值波动较大、水质淡化(盐度降低于17‰以下)等。 此病主要以细菌性感染为主,常伴有霉毒以及寄生虫的继发性感染,不同地区病参的致病菌种类不同,有地域性和多样性特点。

海参养殖交流模板

毕业实习报告 海参的人工培育 一、实习目的: 大学生实习是为了在毕业进入社会前,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并且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过渡。我认为大学生的实习是迈向成熟重要的一步,也是大学生正视社会和正视自己,走出自我,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工作的第一步,而且很多时候通过实践,尤其在不同的职业中的实践才会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行业,也是完成从空想到现实转变的第一步。 我的目标为以下三点 1.获得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 2.学会将理论运用在生产实践,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调和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恪敬职守,用于创新。 二、实习时间: 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 三、实习地点: 大连红龙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 厂址:大连市旅顺口区

海参的培育 实习公司简介: 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占地56亩,注册资金1500万,分四个车间,一车间是贝类养殖池,二、三、四车间为海参育苗池,主要从事于海参育苗工作。现有固定员工有46人。 养殖单位的主要设施 主要包括抽水站,育苗车间,养成池,亲鱼池,工作室,实验室,办公区,养殖区等。孵化池,增氧机,发电机,进排水设施都要有 实习物种与项目 海参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名贵的水产珍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达到每公斤160元,我国沿海海参养殖面积逐年扩大,造成参苗供应紧张,参苗生产成为制约养参业发展的瓶颈。由沧州市南大港海运冷冻加工有限公司承担的海参工厂化育苗新技术项目通过孵化室科学选址,科学建设,配套设施科学安装,亲参的安全采集与蓄养,产卵、孵化及幼体培育技术,中间暂养及活饵培育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培育出足量健康、健壮、优质各种规格参种,满足养殖户生产需要。为河北省养参业提供优质参种,为河北省养参业发展做出贡献,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找到一条致富路。 海参为棘皮动物们海参楯首目动物。全世界共有1100种,在我国海域有100多种,可食用有增养意义的得有20余种,其中以黄、渤海的刺参和南海、西沙群岛产的梅花参最为珍贵,其经济效益可称为“参”中之冠。刺参属温带种,我国辽宁、山东、河北等省浅海沿岸均有分布其南限达江苏连云港外的平山岛周围海域。刺参体长一般20—30cm,宽3-6cm,体成筒状,形似黄瓜,垂直分布从潮间带至水深20-30cm的浅海海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靠自然采捕参苗养殖,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了海参的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我国进行人工育苗研究始于1954年,1957年张风瀛等在我国首次培育出参苗,到70年代初,山东、辽宁等省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78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1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养成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养成环境与条件、参苗培育、养成管理、采捕与质量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海参增殖、潮间带围塘、池塘养殖的无公害养殖全过程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在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与条件 2

3.1 底质 硬沙质、沙质、软泥沙或泥沙质皆可,过于稀的泥底应铺设厚塑料膜、包装布或密聚乙烯网布隔开稀泥,池底平坦或有环沟。环境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深 小潮汛水深应保持在1.5m以上。 3.3 水质 自然海区水质符合GB 11607和NY 5052的规定,附近没有大量淡水、油污和工业三废水流入。 3.4 人工礁 人工礁为海参提供栖息场所,供其爬行、摄食、隐蔽、夏眠和冬眠。一般有如下几种: a)石块礁 石块不宜过大,每块30kg~100kg即可。堆积时尽可能多留空间,可堆成条形,宽2m~4m,高0.5m~1.om,长度不限,一般30m~60m即可,条间距2m~3m。也可搞成堆形,每堆石头3m2~5m2,堆距2m~3m。 b)水泥管礁 水泥管Φ外26cm,长93cm,面积为0.76m2,壁厚20cm,每根管内外的总面积为1.34m2,每667m2放400根~600根,按每池的进排水流向平放,或每2根管”井”字型摆放,或每3根管垒在一起呈三棱形摆放。 3

最新海参养殖技术文章

最新海参养殖技术文章 2011年海参养殖技术海参养殖方法 1 大连市民发明养殖器抽屉里养海参鲍鱼 2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措施 3 大连长生岛无糖浓缩即食海参全面上市 4 普兰店市沿黄海岸线夏秋季海参养殖浅谈 5 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及养殖获成功 6 什么都抵不过一颗善良的心 7 东营市河口区抢抓黄河三角洲开发机遇积极发展海参、大闸蟹养殖 8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四要点 9 海参苗种的选择、运输与投放技术要点 10 海参健康苗种培育和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11 海参越冬病害高发原因浅析 12 关于胶南市刺参养殖业的调研报告 13 潮沟养殖海参技术 14 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参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探讨 15 浅谈围海海参养殖海域使用权评估 16 荣成靖海湾海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特征 17 扇贝网笼替代人工礁海参养殖技术 18 池塘网箱培育海参苗试验 19 海参养殖的春季管理 20 海参价格大幅上涨 21 刺海参的育苗与养殖 22 刺海参育苗及养殖技术 24 提高刺参育苗单位水体出苗率的技术措施 26 旅顺海参情况简介 27 黄河三角洲海参的生物饵料培养技术 28 低盐度海水地区发展海参养殖几个问题的探讨 29 刺参池塘高效养殖试验 30 海参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技术

31 隋锡林教授:著名海参增养殖专家 32 苍南县刺参产业化浅海吊笼养殖技术研究 33 网箱培育海参苗技术 34 来自绿唇贻贝的废物用作海参苗的食物源 35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海参育苗及池塘筑礁养殖试验 36 山东省莱阳市《河口型海湾海参池塘养殖技术研究》成果显著 37 海参苗技术 38 海参的生态培育与养成技术 39 盐渍土地区地下咸水微循环工厂化海参养殖技术初探 40 海参和海蜇生态混养模式尝试 41 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参育苗技术 42 春季海参养殖注意事项 43 海参苗长途运输的方法 44 我国科研人员海参育苗获成功 45 春夏海参养殖注意事项及病害预防 46 海参苗种放养技术要点 47 耕水技术养殖海参效果好 48 海参的真正价值 49 北方池塘养殖海参的几个做法 50 文登抓好三个亮点加快发展海水健康养殖 51 贝壳装包造礁底播海参养殖试验 52 海参陆基工厂化健康养殖面临的问题 53 一种海绵动物对室内养殖海参危害的初步研究 54 海参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55 绥中海参池的命运 56 海参养殖技术之一:稚参的培育方法 57 海参养殖技术之二:刺参养殖水环境调控技术 58 海参养殖技术之三:刺参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59 海参养殖技术之四:

海参育苗养殖

海参育苗、保苗、车间内养成及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 示范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海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味品,被列为“八珍”之一,是一种极具滋补价值的高档营养食品,这决定了其售价一直不菲。但是,近几年来,海参养殖企业越来越多,海参的产量越来越大,可价格仍然不见下降的迹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海参供应量增加的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海参需求量也在大幅增长,且涨幅可能超过供应量的涨幅,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也大大刺激了海参养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海参养殖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许多育苗厂家从事刺参的人工育苗,可是因为许多条件的制约,导致产量低、养殖周期过长、参皮过薄且成品率低,从而制约了刺参养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产业化。同时,刺参在自然海区生长,具有夏眠的习性。即体重超过20克的个体均会出现夏眠,不论是在辽宁、河北还是山东省,既在黄、渤海生存的刺参,均具有此习性。由于休眠期间,刺参不食、不动,且出现因缺水而造成体重减轻的现象,这给养殖带来很大不利。为缩短养参的生产周期,创造一个使刺参能常年生长的良好条件,是海参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实验结果证实,“水温”是刺参休眠与否的决定因素,通过陆上车间内人工控温,可以解除因夏眠、冬眠而造成的失重,可以缩短人工养殖生产周期。 绥中电厂三益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的海滨,常年拥有得天独厚的电厂循环热海水资源;电厂高压蒸汽资源;今年三益公司又投资106万元上马两台螺杆制冷机组,对海水进行降温。在根本上解决了陆上车间内控温环节中的“瓶径”问题。从而形成陆上车间内常年不间断的育苗、养成与海上增养殖相结合的全方位、无间歇海参集约化高效养殖模式,达到全年时间中任何时段都有各规格的海参幼苗、稚参、商品参。这样从营销方式中寻求突破水产养殖经营者要改变过去“长年养鱼,年终卖鱼”的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方式和策略,如“随养随卖”;什么时候价格合适什么时候卖;节假日或重大活动的时候可随时上市;还可以抓住地域性价差信息的机会,实现异地销售;也可以以参苗换取养殖户的成品参、半成品参等等。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一体化集成养殖模式,达到海参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海参养殖主要模式及要点

海参养殖主要模式及要点 海参属棘皮动物,名列海味八珍之首,营养十分丰富,被誉为"海中人参"。据统计,全世界有海参1100种,仅我国海域便有100多种,其中可供食用的20多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的药用价值不断得到开发,价格一路攀升,目前全世界海参缺口近1万吨。近几年,人们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养殖海参并取得了成功。现将其主要养殖方式及要点简介如下。 一、虾池养殖要点 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 3.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投喂鼠尾藻、海带、裙带菜等藻类。 4.虾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施用化学消毒药品、向虾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的日交换量在10%~15%。 二、海上筏式养殖要点 1.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2.养殖时一般采用扇贝笼、鲍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4米。 3.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人工配饵。应随着参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笼的破损程度。 4.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网下沉,以免造成损失。 5.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三、海底沉笼养殖要点 1.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3公斤~5公斤/个)。

海参养殖技术修订稿

海参养殖技术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老作用。 1、池塘条件 海参一般栖息在3m-15m的浅海中,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它不耐低盐,最适宜的盐度是28-38,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这种环境下海参生长较快。 海参喜欢附着在坚硬的附着物上,养殖海参就要特意给它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石头、瓦片、水泥砖等进行人工造礁。由于石头的表面积比较大,生长基础饵料也比较多,可以给海参供食,因此用石头造礁的效果最好。 池塘建好后,放养参苗。苗种选择要讲究早、大、壮,即第一批产的卵比较健壮一些,所以要选择早苗;如果苗种比较充裕,要尽量选择大苗;在同批大苗当中,如果都很大,要选择壮苗。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大的放养密度会引起病害。 2、苗种选择 选择规格为3cm-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1/15公顷放养2000头-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 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 海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0℃-20℃的水温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当温度超过28℃时,需要采取遮阳、换水等措施降温。平时的饲养管理则较为简单,海参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饵料生物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少的季节里,可投喂适量的饲料。 海参的敌害较少,主要有日本鲟和鲈鱼等,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捞出。 海参烂边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烂边病 该病多在每年6~7月份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一般较高。2003~2004年度在山东省蓬莱、长岛、皎南等地的海参育苗场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9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经苏木一伊红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组织细胞坏死。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研究分析表明弧菌(Vibrio lentus)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只有呋喃类抗菌素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防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养成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养成环境与条件、参苗培育、养成管理、采捕与质量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海参增殖、潮间带围塘、池塘养殖的无公害养殖全过程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与条件 3.1 底质 硬沙质、沙质、软泥沙或泥沙质皆可,过于稀的泥底应铺设厚塑料膜、包装布或密聚乙烯网布隔开稀泥,池底平坦或有环沟。环境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深 小潮汛水深应保持在1.5m以上。 3.3 水质 自然海区水质符合GB 11607和NY 5052的规定,附近没有大量淡水、油污和工业三废水流入。 3.4 人工礁 人工礁为海参提供栖息场所,供其爬行、摄食、隐蔽、夏眠和冬眠。通常有如下几种: a)石块礁 石块不宜过大,每块30kg~100kg即可。堆积时尽可能多留空间,可堆成条形,宽2m~4m,高0.5m~1.om,长度不限,一般30m~60m即可,条间距2m~3m。也可搞成堆形,每堆石头3m2~5m2,堆距2m~3m。 b)水泥管礁 水泥管Φ外26cm,长93cm,面积为0.76m2,壁厚20cm,每根管内外的总面积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增养殖技术 第一节刺参的生物学特性 一、刺参的外部形态 刺参体呈扁平圆筒形,两 端稍细。体长20~40cm,宽3~ 6cm。体分背、腹两面。背部分 2个步带区和3个间步带区, 上有纵向4~6行大小不等,排 列不规则的圆锥形的肉刺(疣 突)。腹面较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很规则的3条纵带。口位于体前端,稍偏于腹面,周围环生分枝状楯形触手20个。依个体大小,生殖孔位于前端背面距头部1~3cm 间步带区,呈一凹陷。生殖季节生殖孔处色素较深;不在生殖季节生殖孔难以看清。肛门位于后前端, 稍偏于背面。 二、内部构造 1、体壁: 最外层为角质层,具有保 护功能。角质层之下为表皮, 表皮下为厚的结缔组织,在表 皮和皮层之间埋有许多骨片。 肌肉层由环肌和纵肌两层组 成。外为环肌,纵肌成束在环

肌之下,五条纵肌分居于5个步带区,前端固定于石灰环上,后端依附于肛门周围。在环肌和纵肌之下,有一层薄膜为体腔膜。膜延伸与肠相连,称悬肠膜。悬肠膜共3片,分左悬肠膜、右悬肠膜和背悬肠膜。体腔内含有体腔液,当身体收缩时可做不定向流动,具排泄和呼吸功能。 2、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一条纵形管,在体腔内弯曲2次,由口、咽、食道、胃、肠和排泄腔组成。口中没有咀嚼器,刺参将食物连同泥沙一起吞入消化道内,吸收其中所含的食料。食道周围有10片石灰质骨片,5片位于主步带区,另5片位于间步带区。肠为圆桶形,在体腔内先后经过右侧下行、左侧上行、中下方再上行,弯曲2次,分为3段,依次称作第一小肠、第二小肠和大肠,或称为前肠、中肠、后肠。肠管靠悬肠膜的连接悬挂于腔体内。肠末端膨大成总排泄腔,末端开口即肛门。 3、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 在总排泄腔的旁边,有一条短而粗的薄壁管,由此管分出左右两个分枝的盲囊,左大右小,伸入体腔中,外形呈树枝状,故称呼吸树。海水由肛门进入总排泄腔,然后流入呼吸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左侧呼吸树外侧分布有背血管网。呼吸的氧气通过背血管网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携带到各器官,二氧化碳经此途径随海水排出呼吸树进而排出体外。除呼吸树外,海参的皮肤和管足也具呼吸功能。据测定,海参的皮肤在呼吸中占有一定比例,在水温8.5~13.5℃时,为39~

海参养殖技术经验

海参养殖技术经验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老作用。 1、池塘条件 海参一般栖息在3m-15m的浅海中,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它不耐低盐,最适宜的盐度是28-38,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这种环境下海参生长较快。 海参喜欢附着在坚硬的附着物上,养殖海参就要特意给它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石头、瓦片、水泥砖等进行人工造礁。由于石头的表面积比较大,生长基础饵料也比较多,可以给海参供食,因此用石头造礁的效果最好。 池塘建好后,放养参苗。苗种选择要讲究早、大、壮,即第一批产的卵比较健壮一些,所以要选择早苗;如果苗种比较充裕,要尽量选择大苗;在同批大苗当中,如果都很大,要选择壮苗。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大的放养密度会引起病害。 2、苗种选择 选择规格为3cm-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1/15公顷放养2000头-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 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

海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0℃-20℃的水温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当温度超过28℃时,需要采取遮阳、换水等措施降温。平时的饲养管理则较为简单,海参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饵料生物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少的季节里,可投喂适量的饲料。 海参的敌害较少,主要有日本鲟和鲈鱼等,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捞出。 海参烂边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烂边病 该病多在每年6~7月份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一般较高。2003~2004年度在山东省蓬莱、长岛、皎南等地的海参育苗场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9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经苏木一伊红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组织细胞坏死。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研究分析表明弧菌(Vibriolentus)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只有呋喃类抗菌素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防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药3d停药3d的方式进行药物全池泼洒,用药剂量为3×10-6:而治疗时,剂量升高到5×10-6,每日施药1次,直至痊愈。 海参池塘养殖技术 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 建造养参池 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

冬季海参养殖管理办法

冬季海参养殖管理技术 为确保海参安全越冬,准备工作从秋季开始着手。秋季水温下降期正是池塘中弧菌全年的峰值期,此时期也是海参细菌性病害的高发季节,能否做好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海参越冬的效果。 1.秋季冰封前的管理 当水温下降至3℃~4℃时要适当加高水位。根据各地区养殖池塘的具体条件,尽量将池水深度保持在1.5m以上。由于冰封期海参养殖池塘基本不换水,加高水位能够有效防止结冰后冰下海水盐度的剧烈升高,对海参造成影响。还有因池塘渗漏导致的养殖水位过低使池塘冻透。 海参养殖池塘封冰前要进行底质改良和消毒处理。施用沸石粉或活性炭改良底质和水体环境,可以使冰封后冰下海水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维持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对海参造成毒害。全池泼洒1.0ppm的聚维酮碘能够起到杀灭致病菌和病毒的作用,又不会造成单胞藻大量死亡使水体变得清瘦,是该时期理想的消毒剂。 适当肥水是保证冰下溶氧的最有效手段。秋季适当肥水,保持水体的肥、活、爽。不可施肥过量,影响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70cm~80cm是比较理想的。 2.冬季冰封期的管理 养殖池塘封冰后,冰下海水盐度升高,水体上下对流作

用停止,此时海参能否安全越冬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即温度、盐度、溶氧。 冬季池塘表面的冰层就像玻璃温室一样对冰下海水起到保温作用。受到阳光照射的冰下海水底层温度高时可达4℃~6℃。上层水温度则很低,只有-1℃左右。 冰层虽然可以起到保持水温的作用,但是也阻隔了空气中氧气的溶入。裸藻和甲藻是冰下的优势藻类,池塘封冰后要及时扫雪,这样可以维持藻类在冰下进行光合作用产氧,维持海参代谢活动所需要的氧气。如果冰下藻类不足,无法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产氧,可以通过打小冰眼,投放化学增氧剂的方法进行冰下增氧(如过碳酸钠、过碳酰胺)。 有的养殖户害怕池底缺氧,于是在冰上打冰眼,利用水泵对冰下海水进行强制对流。这种做法存在严重的误区。即使强制对流也不能缓解冰下缺氧现象的发生。并且强制对流会使得冰下海水迅速降温,导致正常活动的海参因应激反应出现排脏现象。强制对流同时会使冰下海水长时间处在低水温状态。还会使海参因长时间低温而冻伤、冻死。 3.次年春季融冰后的管理 经过了冰下越冬的海参体质虚弱,融冰后许多养殖户因管理松懈,造成海参大量化皮死亡,从而使得越冬工作前功尽弃。所以融冰后的管理也是海参安全越冬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重视。

海参养殖过程中四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海参养殖过程中四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海参不下礁 往往有三种情况:一是礁上饵料丰富,足够海参摄食,而礁上溶氧相对较高,所以海参会先摄食礁上饵料;二是水位过深(1.2米以上),底层溶氧较上层相差较大,海参也会不下礁;三是底质状况差,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应对海参出爬后的常见问题,海参出爬阶段的主要管理工作有哪些? 1.海参在摄食期间建议降低水位。保证底层有较高的溶解氧。而且降低水位会让水温回落的快,海参出爬较早; 2.海参出爬前使用“海参底安”改底2~3次。将池底沉积的有机质分解掉,既减少海参肿嘴、化皮的发病率,还可降低底层耗氧,促进海参生长。 3.发现海参有零星出爬后,使用“抗应激灵”降解底层氨氮等有害物质、提高海参的抗应激能力和抗低氧能力。因为海参一夏天没摄食,此时海参的体质和免疫力都很低,外泼“抗应激灵”以保证海参较高的出爬率,延长海参的摄食时间,加快海参生长。 4.适当投喂配合饵料。出爬后海参的摄食量比较大,一些放苗时间较大,苗种规格较大、放苗密度较高的池塘一般到后期海参就会没有足够的饵料,这时要有选择性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勤观察,一定要仔细看海参够不够吃的,否则就会影响海参的生长速度。但投饵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少量多餐,喂多了就易造成底臭,易造成海参慢性中毒。 5.在海参的摄食期间,尽量少换水或不换水, 保持水体稳定,减少进水对海参的刺激,加快海参生长,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6.有增氧机的池塘要多开增氧机,没有的要尽量创造条件安装增氧机。海参耐低氧能力强,但溶氧越高,海参的生长速度会越快。保证池塘充足的溶氧(5毫克/升左右),有利于加快海参生长。 二、海参越冬前处理 降温来临时请使用”“鱼虾蟹参救星”“四黄应急金水”可有效防范降温带来的诸多问题。上冻前请使用“科力碘”对水体进行一次消毒,用“海参池底安”对底质再进行一次。 三、海蛰放苗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答:清淤、消毒工作结束后圈内即可蓄水,时间选择在放苗前一个月以上。圈内蓄水至1~1.2米,选择晴天泼洒“肥力壮”6-8亩/袋,并与“益源生”合用。注意不要向圈内泼洒鸡粪、化肥等,以防臭底,污染水质。待水色较为稳定,透明度在40-50厘米左右即可择机放苗。 四、放苗初期pH值偏高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结合近几年放苗的经验,第一茬苗放苗阶段经常出现pH值偏高的现象,一般在8.8至9.2之间,有的甚至超过9.5。过高的pH值极容易导致小苗死亡。其主要原因主要有(1)养殖前期水质过肥,小型鞭毛藻大量繁殖,而浮游动物却很少,这主要是放苗前水位偏低、不合

高产海参的养殖技术

高产海参的养殖技术 来源:https://www.docsj.com/doc/5619059500.html, 近年来,养鲍池的利用率及效益很低,不少地方的池子几近废弃,导致生产物资、设施的极大浪费。在潮间带养鲍池堆石养殖海参能够有效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实现养鲍养参一举两得。 1.场地选择 养参池应选择潮流畅通,风浪较小,盐度稳定,没有污染且野生海藻较多的岩礁底质的海区。特别注意多雨季节不应有大量的淡水注入。 2.块石垒法在池内要顺着潮流的方向堆积块石,以防风浪将其冲毁。块石的大小以10~20公斤为宜。垒石时距坝埂应达0.8~1米,每排石的宽度以1米为宜,高度为1.2~1.3米,摊间距0.5~0.6米,池埂的水泥坝高度在2米以上, 3.参苗投放 为了在生产上缩短养殖周期,投放的海参苗以1龄参苗为好,大小在50克左右,应选择体表无伤,活力较强,参刺完整,内脏无排出的参苗。于6月初按每亩8000~10000头参苗投放,到第二年的6月左右每头参的重量可达到150克,养殖成活率80%以上。 4.水质控制目前最好的壮阳药 养参池的水位应在1.5~1.6米,夏季多雨的季节至少达到1.8米,以防止池水盐度波动较大,影响海参的正常生长。另外,炎热的夏季池子的水位应尽量保持高水位。并且多纳勤换,使养参池水温尽可能降低。寒冷的冬季纳满水少换水,保持适温,使海参快速生长,个体增重显著。 5.饵料投喂 海参主要以泥砂中的底栖硅藻及海藻的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科,因此,生产上应多投喂海带、鼠尾藻、海带草等磨碎与海泥(刮取池底表泥)的混合物。也可将捕捉的鱼、虾、蟹及螺磨碎与地瓜粉、玉米粉及海泥混合投喂。投喂量为参体重的10%左右,每日投喂两次,傍晚的投喂量占80%,早晨占20%,夏季及寒冷的冬季依情况确定不投或少投。 6.日常管理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防止大量淡水注入: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要有专人看管,以防偷窃,科学地进行水位调整,防止海参逃入大海,造成不必要损失;勤于观察海参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常检测水质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油污及有关化学物质污染侵蚀养参池。 参虾混养技术 海参在我国沿海有60多种,可供食用的20余种,其中刺参、乌参、乌元参、梅花参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名贵海味品。现将刺参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刺参的生活习性:刺参属狭盐性动物,生活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澈、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岩礁底或沙底。其生活区多富有底栖硅藻及大型藻类。幼小个体多生活在大叶藻基部及礁石、砾石下,成年个体逐渐移向深水区,即分布在水深8~20米的海底。 刺参用触手扫、扒底质表层中的底栖硅藻、海藻碎片、细菌、微小动物、有机碎屑等,将这些物质连同泥沙一起摄入口中。其摄食量相当大。摄食强度具有季节性,3月份摄食量最高,8月中旬最低。当水温达到20℃~24℃时,要进行“夏眠”。在我国的黄、渤海区,其“夏

越冬海参养殖技术措施要点介绍

越冬海参养殖技术措施要点介绍 随着水温降低,海参摄食量降低或停食,处于半休眠或休眠状态,抵抗力下降。如何保证越冬成活率和成功率,摆在所有池塘养殖户面前,根据胶南刘家崖下地区部分池塘,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2012年冬季,选取刘家崖下刘老板10亩池塘做越冬保苗实验,秋季11月投苗1200斤,春季4月份清塘共计出参3000余斤。现将技术措施整理如下: 一、准备 1、池塘越冬准备。 10月底,池塘已连续养殖两年,准备清塘的可将池水排干,捡净海参,清除淤泥和杂物,暴晒半月以上。 首次进水0.5米,每亩使用漂白粉10~20kg,憋水三天后大换水两次,再使用多元有机酸类产品解毒,如“绿水解毒安”一瓶两亩。不准备清塘,可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杀灭池中打洞的野杂鱼、杂虾、石蟹等敌害。憋水一天后排水,使用“绿水解毒安”一瓶两亩解毒。敌害尸体能捞的尽量捞,捞完后,使用化学改底类如“底速安”一亩一包,处理底部敌害尸体,连用两次,第二次隔天后使用“底巧”一亩一包。处理完一周后,可泼洒活菌制剂如“强效EM”一瓶两亩,稳定水质。 2、越冬投苗选择 海参要度过环境恶劣的冬季,需要选择体质强壮的海参入池,抓苗前要仔细观察,如有条件选择当地池塘暂养苗最佳,因池塘苗体质强,适应性好。选择大棚苗要注意选择(1)、健康。体表无损伤,无黏液,刺挺且高,在水中伸展较好,活动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受刺激后收缩较快,管足附着力强,所排粪便呈粗长条状。(2)、避免购买老头苗。俗称渣子苗,指同一批中生长最慢的苗,发黑、发硬、不伸展,一般是卖到最后挑剩下的,11年一虾场有客户13亩池塘投苗2100余斤,养殖一年后,清塘总计出产2200多斤,基本没长,赔十多万元。(3)了解苗种生产过程中用药的数量和种类。避免买到使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健康苗,长期添加激素或大量抗生素的参苗体色发黑发亮,体型肥胖,这种苗前期生长迅速,但经常出现化皮和破肚现象,后期生长缓慢。多选择经常添加有益微生物的参苗,近年来,使用微生态代替抗生素已经初见成效,也越来越被人所接受,这类参苗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高。(4)检查参苗是否掺水。有的养殖单位在卖苗前大量投喂海泥,使海参暴食,达到增重目的,还有在卖苗前停止充氧,同时猛的降低盐度,造成海参缺氧吃水,增重20%左右,这类苗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吐肠和死亡。 以明年春天出参算,投苗选择20-30头/斤最佳,为使海参较早适应冬眠前池塘环境,一般从10月底开始投放,水温降至8度时,停止投放,密度依池塘春季剩苗密度、养殖条件确定,一般不超过100斤/亩。 二.管理

海参的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提高,海参逐渐走入百姓的餐桌,对海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我国海洋领域受污染严重,而海参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因此,海参的养殖业迅速发展。为了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将海参养殖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 方法一:底播海参

就是在自然海域0-20米水深播撒海参苗让其自然生长,养殖周期要4年以上。这样底播参与自然繁育的野生参已经混养在一起了,质量和营养价格都很高, 但由于受海域的限制和养殖周期长、产量低、看管不易、容易被偷盗,捕捞成 本高等因素,底播参的产量有限,只占全国海参产量的10%不到,而且只有一些大品牌才有自己的养殖海域。 方法二:虾池养殖

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海参以 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由于虾池养殖水位较浅,光照充足,海参 生长很快,所以营养积累很低。 方法三:海上筏式养殖 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养殖时一般采用 鲍笼、扇贝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4米。 方法四:海底沉笼养殖

选择潮流通畅、风平浪静、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 可为圆形,也可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放养密度为3厘米~5 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 方法五:大棚养殖 在室内修建养殖池进行养殖,由于可对室温、水温加以控制,所以养殖周期最短,一般1年左右就可以出产。较多的人力投入也让海参的生长条件相对优越,光照和食物充足,生长快但营养积累少。 以上资料由山东购精彩提供,仅供参考。

海参养殖技术

精心整理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据专家分析,海参

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近几年刺参的价格居高不下,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参池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但养海参从近几年来看,品质在褪化,病害在加重,加上海参养殖技术的落后,养刺参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降低风险,使养参者更好的掌握海参养殖技术,特编写本材料,供大家参考。 海参的生态习性如何? 自然海区,海参多栖息于水深3-20米的浅海,生活在水质清澄,饵料丰富,无淡水流入,海藻茂盛的岩礁底或泥沙底,盐度28‰~32‰,PH7.8~8.4,水温不高于30℃,冬季不结冰的区域。海参饵料以单胞藻,底栖硅藻,有机碎屑、混在泥沙里的有机质和小型动物尸体为食,捕食时利用触手连泥沙一并吞入。

刺参对水温的要求如何? 刺参是一种寒温带种类,生存的水温-1.5~30℃,水温低于3℃时摄食量减少,处于半休眠状态;水温10~15℃时摄食量最大;17~19℃时摄取食量又大大下降;超过20℃时进入夏眠。因此说,刺参的适温范围3~20℃,水温低于2℃或大于23℃时则停止生长。受水温的影响,刺参在1年中有2个生长季节,一是春季的3月中旬—5月底,另一个是秋季的9月—11月。 刺参对盐度的适应性如何? 刺参属狭盐生物,对盐度的较适范围26‰~34‰,盐度低于20‰时便有大量的个体死亡、溃烂。水温20℃以下时,水温越高刺参对低盐的耐受力越强。 亩放2000~3000头。放苗密度还要根据水质、换水量的大小,水体的肥瘦程度及是否投饵等随时调整。 苗种投放时要注意哪些环节? 苗种投放前最好选用20ppm的青霉素或20ppm的氟星药浴30分钟,杀灭各种病菌。放苗时穿好潜水衣,将参苗放在水桶中,均匀撒在石块、瓦片上,手的起点离水面10cm左右,这样做即可提高参苗的成活率,又可保持水底硅藻的有效繁殖。二是采用网袋投放法:1cm左右幼参附着和活动能力很弱,如直接投放在池中必然造成大量死亡,可将参苗装在20目网袋中,每袋100头~200头,网袋中放进小石块,以防漂浮和移动,放在人工参礁上。网袋口敞开,让参苗慢慢从网袋中爬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