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道德经叶曼讲义第章

道德经叶曼讲义第章

道德经叶曼讲义第章
道德经叶曼讲义第章

道德经叶曼讲义第章

《老子》第四章

(2008-05-27 15:00:13)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这一章是专门赞叹道的体、道的用非常微妙。道有体也有用,本体假设不启用的话,本体不存在;但如果只知道他的用,而不知道他的本体,你就是迷途的羔羊。就像电是看不见的,但它却能够使电灯发光、扩音机发声。假如把道的本体比作电,这些亮光、声音就是道的启用。我们因为道的启用而知道它的存在。“冲”是虚的意思。道因为虚静才能有所启用,才能生万物。后面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有了这个东西很便利,但你要用它的什么呀?就是用它的无。譬如这个房子有了,要是里头实实在在的,我们能在里头坐吗?必须里头是空的才可以。杯子是空的才能装水,车轮的轮毂是空的才能使车轴运转。房子有了窗户,光亮才可以透出来;有了门,人才可以进出。这就是“无之以为用”。以无用为大用,可以拿来治理社会,教化人民。如果统治者太追求功利,颁布太多律令,到法令如毛的时候,就会变成人民的负担了,反之只有虚静才能让人民生活安稳。

道体完全空虚,这样才能生就万物,才能充满天地之间。人的处世也是一样的。《三字经》说“满招损,谦受益”,孔子让弟子往器皿中倒水,水倒了一半,平平稳稳的;孔子让他再加水,结果水一满就器皿就歪了,水都流了出来。这就是“满则倾”。孔子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非常虚心,“入太庙,每事问”,绝不强不知以为知。诸位想一想,当我们自满的时候,还接受其它知识和别人的意见吗?不接受了。道冲虚才用处无穷,用处无穷才无所不在。假如它有了,它是这个,那么就不是那个,这样就不广大了;正是由于它无,所以它不是一切但又是一切。同时,它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无穷无尽,所以它永远不满,永远都能用,“用之或不盈”。

“渊”是深的意思。这说道变动不居,高深莫测。道为什么“深”呢?因为我们见不到它、听不到它、抓不到它,不知它有多大、多高、多深。所以老子感叹说:“渊兮!”这个高深莫测的道却能够养育万物,是万物的根本,万物都是从它而生的。它生了万物,万物有生有灭,可道在哪里呢?道永远都在这里。佛家说:“青青翠竹无非波罗,郁郁黄花皆是菩提”,翠竹和黄花都是要灭亡的,而波罗和菩提永远都在。所以说渊深幽静的道是万物之宗。禅宗六祖慧能在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时,跟他的师父五祖说:“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无来去,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说本体不动摇、

不生灭、没有来去,但是最要紧的是最后一句,假设没有生万法,你上哪去找它去。

道的本体从来不动,也不被万物所役使。怎么叫所役使呢?就是说它生了万物,

但是它既不做万物的主人,也不做万物的奴仆。我们可以去顺从它,却不可以扭曲它、违背它。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王弼注解说:“冲而用之,用乃不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生,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怎么做呢?道体的用它不是尖锐。我们知道道之用是要柔要弱。所以老子说当它生也柔弱,你看花朵柔弱的,枝干柔弱的,其死也刚强。所以老子非常反对人家刚强,生的是活的,软的弱的,死了邦邦硬,静悄悄的。所以你必须不可以尖锐,太尖锐的话不高。所以道体的用要柔要弱,绝不能用尖锐或者敏锐,或者刚锐。

“挫其锐”,就是把锋芒挫去。诸位看我们削的铅笔,铅笔削的太尖了就断了。我们把什么东西削尖了以后,伤人也伤自己,所以一定会断的。我们思想太尖锐了,说话太刻薄了,做事太独断了,这就不符合道的那种品质。中国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就是说一个人什么都爱出风头,志气太高了,就要遭到别人的妒忌,最终会遭到挫折。因此“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才是高深的处世之道。

不但“挫其锐”,还要“解其纷”。世间本来没有是非,是非之怎么来的?是从争竞中来的。人们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争个不停,事情没办成多少,反而惹了更多纠纷,我们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这个意思。可真正有大智慧、大品德的人是不爱自我宣扬的,也是不会对事物起分别心的。道本体从来没有说话,“天何言哉”,可是春夏秋冬不停地在变,万物靠着它生长。所以《周易》中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说太多话,没有事情也会生出事情来。反而,不管世间的人事怎么样复杂,只要“冲而用之”,以柔弱为用,就能够把纠纷都解决了。然后是“和其光,同其尘”。怎么“和其光”呢?我们常常称赞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大家都想照亮别人,都努力把自己变成光源,这样会招来很多注意;可万一自己都烧了,别人并没有照亮,就会招来很多不满。所以真正高明的人是把光芒收敛起来的。他们反求诸己,光芒内照,而不追求标新立异。“同其尘”又是什么呢?尘是尘俗的意思。我们称赞一个人很独

特,与众不同,就说他“脱俗”。现在很多人都要标榜自己有个性,有别人比不上的地方。可是老子说这样不好,因为无论个性多么独特,才华多么出众的人,都是要在社会中生存的。我们吃的饭、喝的水,是多少人辛苦劳动的结果。“举天下而奉一人”,天下人为你做了多少事情,你怎么能够特立独行呢?和光同尘,就像拿水投到水里,拿火投到火里,没有你也没有我,这就是“冲而用之”。

“湛兮似若存”,湛就是湛然明白的意思。本体虽然没有尖锐、没有光芒、没有纷争,本性清澈见底,跟万物“和其光,同其尘”,可是它依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存在。他不是一个乡愿先生,不是墙头草,随风倒。它入乡随俗,没有跟事物有什么不同,但是它又是单独地存在,也不动也不坏。万物是有变化的,花有开有谢,人有老有死,这是个自然的过程。你可以知道了大道运行的规律,可以做到“物我两忘”;虽然物我两忘,但你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个故事

讲禅师的弟子外出游方,临走之前请师父赐他一点指示。师父说了三个字:“莫为善。”弟子吓一跳,说:“你怎么叫我莫为善,难道要我去作恶吗?”诸位学过前面几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善和恶都是后来的区分,世间事本来就没有善和恶,只有顺应自然和违背自然。我们做事顺应自然,这就可以了,倘若有心为善,那反而不是最上乘的。物我两忘、和光同尘,这才叫湛然。

“吾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这个道就是这么神奇,我不知道是谁把它生出来的,只知道它在天地成形之先就有了。这也是描写道的神秘。我们一直追问,从事物的外表到事物的本质,从事物的本质到普遍存在的规则,再到普遍存在的规则的来源,最后发现这个道无所从来,找不到踪迹。佛教中也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生,不逐四时凋”。这个先天地之物就是“道”。无形无生,自由自在。没有一个东西不是它生出来的,原子、电脑,一切一切,所有的东西都从它那生出来的;它又不会像春夏秋冬一样,有季节性变化,有兴衰成败。以下看王弼的注释:“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我们看底下王弼的注“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他说你只要制一家之量,你就不能全家,你不能把所有的家全都知道。“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我就是这个国家,我就是这个本土,我就是要这个,你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

能为用”,我们看举重的那些人,把所有的肌肉都集中在一起,一拿起来用了很多很多的力量举起来,立刻把它放下来。举重就是得了金牌,你能用吗?你能够说把这一百斤、二百斤那来用一用吗?所以说“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我们使不上力,因为你力气都用完了。“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所以我们人虽然知道万物都料理得很好,治理得很好,你看春天发芽了,随着气侯刚刚温暖发芽了。夏天那么多的太阳那么多的雨量让它成长,成长到某一些时候花谢了,果子结起来了。整个万物萧条,于是大家都休息,连动物带植物都休息了。这些东西都理得很好,但是你知道万物都由此而治,“治而不以二仪之道”,但是你治又不拿二仪之到,“二仪”是阴阳的两道。不用阴阳的两道,阴的有阴的,阳的有阳的,有正面有反面。那么你有阳的是进取,阴的守堂。你不用这个东西,你只是意气一直往前冲,或者你一直的保守不成,你必须阴阳两者兼用。那么则不能瞻也,就是说你不能够仰,你必须知道阴阳两道,于是有收有放,有阴有阳,有正有负,把这些都知道了,于是你才能够满足,才能够瞻。

那么“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地有形,现在是外国还是中国说了,说是原来地也在那吐气,其实我们住在北方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在山西时候,叫做大地噫气。大地会叹气的,所以当大地叹气的时候,当地的居民都躲开,那个不得了,碰到就会死。所以我们知道这个的话,地虽然有形有魄,可是假设不法于天你要不按照天来做的话,则不能全其宁,地就不能够全其宁,于是地震、山崩都出来了,如果你不按照天来做的话。“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天是非常精,它的象是精的,但是你要不按照道来做的话,你说我违背道做,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你能够虚无的用它,于是用就无穷了。我们再怎么发明,谁发明的,我们脑子发明的,我们脑子哪里来的,来自道。所

以这些东西冲而用之,用才不能穷。“满亦造实,实来则已”,你要满你把它实实在在了,只要实实在在就蔓出来了。我们吃东西所以说吃七分饱,为什么?吃太饱了打嗝了等等都来了,你就出毛病了,所以绝对不能满,“满则溢,故冲而用之”,所以必须要“冲而用之”。“又复不盈”,不能够太满,还要冲而用之,虚的用可是还要不满。“其为无穷亦已极矣”,所以能够这样的话,这可是真是无穷到了极点,永远用不完。“形虽大,不能累其体”,这个形大大到不得了,他不会说我太大了,我走

不动了,不会的。“事虽殷,不能充其量”,它做的事情多少。我们这人从那么一点点变成这么多人,这些东西你不能够充其量,说我的量已经充满了,不会的。那么“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万物把道舍掉了,来求造物的主。主在哪里?所以“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所以就是这么个东西,你看不见,听不到抓不到,这个就深到不可以知道,这不就是万物之宗嘛。你挫了他锐而无损,你把锐去掉了,还没有伤害到它。“纷解而不劳”,我们要替人家解纷,很累。这个解其纷不累,永远在解纷。“和光而不污其体”,它跟大家光一样,没有说一个人特别是是光说我是光你跟着我来,而它本体并不受污染。“同尘而不渝其真”,同尘跟大家完全一样,可是并不来减少它的真。所以“不亦湛兮似或存乎”,一个东西能够这样,这不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真存在嘛。“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地能够守其形,它的所得《道德经》的“得”就是得到的得。所以拿这个来解《道德经》我只要走这条路,按照道走我就有所得。“德不能过其载”,假如地守其形,你的德不会说我太重了,人太多了,我受不了了,没有的。“天谦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只要能够把这个东西按照道来走,于是你的德不会说过其覆,超过它的负担。“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他说连天地都不能够超过它,所以这样的话不是就是四帝之先吗?比天地还在以前呢。“帝,天帝也”,帝是什么就是天地,天帝是什么就是天。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七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不但在义理上紧接上一章,同时也还是阐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那么,圣人为何不见、不窥便知“天下”、“天道”呢? 简单地在说,圣人的“性”是真的,自己完全自足;己之性就是物之性、物之全就是天下。所以他可以不看就知道,可以不做就能成。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那就很形而上了。因为天下万事都有一个规则,万物都有个理。假如知道了总体的规则,知道了这个万全之理,于是,万事万物都在我们的提纲挈领中了。所谓纲领就是指万物的主要原则,正如庄子所谓的“通一一而万事毕”。 “道在尔不在远”,这里的“尔”字要说明一下。“尔”不是“你”的意思,“尔”应该作“迩”。那么,道在哪儿?道就在我们近边,不在远方,行住坐卧,一切东西你都能从近身来获知。既然“道”就在身边,乃至在自身,那么“不出户,知天下”。一般人认为,假设想要知识丰富,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道德经》并不采取这麻烦的策略,而是从最简单的做起,从身边窥察——不必走出大门口,就知道天下了。 天下非常大,有限的个人怎么走也不能够走遍,所以,有所知就有所不知。所谓“知不在乎行”,你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必行,不一定非要走出去才成,尤其是万物整全,怎么可以用有限的人生、有限的人力来观察呢?所以,整个物是什么东西,万物是什么东西,只能用思考来获得。 王弼注得很恰当,“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他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宗,每一个物都有它的主,虽然路是不同的——“途虽殊”,但是都同归于一,即“虑虽百而其致一也”。这是从万物来理解,那么,从我们自身的思虑来理解有怎样呢?“虑”表示我们的思虑,我们的考虑有一百样,“而其致一也”——但是你的目的只是这一个,你想要知道的东西就这一个。 “道有大常”,所有的道都是最大的、经常的、永恒不变的。“理有大致”,理也有一个大的原则。所谓“执古之道,可以御今”,就是说,古今都是连续的、类同的,古人和今人类似,行为想法相去不远,因此,观察古事、古人,就可以知道现在和未来了。比如,古人说,人一定要仁、义、礼、智、信等“五常”,现在难道就不需要了吗?还是需要。所以这五常永恒不变;因此才可以“执古之道,可以御今”。相反,“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你虽然是生在现代,但是还是可以追溯过去,可以知道古时候都是什么情形。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你不必走出门,你也不必从窗户去看看,就可以“见天道”了。 天道本来不可以“见”。可是,只要能够认识万物之宗,虽然不可以用眼睛见,可是还是可以推理,推理就可以知道天下万物。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了、走了很多的地方。可惜很多人对很多地方并没有太注意。比如说,我曾经去旅行,中国旅行社的朋友们跟我说,:们台湾人很妙,下了车就买东西,上了车就睡觉。说的我都难为情。但是我们看看,旅行差不多几乎是这样情形,下了车就跑,上了车就睡觉,周围的景象,没人看。所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并不意味着明理了。有些人把万卷书都读了,书是书,人还是人,等于白读了;行万里路,却变成购物。所以老子说,要从纷繁杂乱的万物中理解事情的原则,事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九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九章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诸位学过第八章,知道里头用水的七种品德来比喻为人处世的道理。现在继续看第九章,这一章很明白地阐述了人类为什么要取法于水,行自然之道。 我们常常把小孩子比喻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因为他们充满了生命力,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到了中年时候事业达到顶峰,潜力已经完全发挥出来以后,便要慢慢收敛自己了,如同太阳到了中天,便一定要偏了。花儿开了以后一定要谢,月亮圆了以后一定会缺,这是自然的规律。大自然按着它自己的规律运行,刚刚惊蜇以后大地回春,可春天不会因为人们的喜爱和歌颂而永远赖在那不走,否则我们就看不到夏天茂盛的树林、秋天金黄的稻穗,也到达不了冬天收藏之后的松懈了。《周易"乾卦》描写了这个自然的变化过程,初九潜龙毋用,一切都包孕在种子里头,还没有生长出来;九二见龙在田,种子已经开始萌芽;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在前进的道路上小心谨慎;九四或跃在渊,一切事物已经开始按着正常的轨迹运转;九五飞龙在天,事物发展到顶峰状态,一切如此完美;上九亢龙有悔,物盛则衰,走向枯萎疲惫。 自然运转的规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这就是“盈必溢,锐必折”。器皿中的水满了一定要溢出来,尖锐的东西容易断折。知道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知道要诫之在满、诫之在锐了。《左传》中记载曹刿论战的故事,他观察敌人形势,到合适的时间便发动士兵,打了胜仗。曹刿总结的经验很简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就是说靠勇气取胜只能在于一时,决不可长久。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也是这样,比如说求学要细水长流,否则进得越猛,退得越快。我们常说:“言语不攻人心病,笑人不刺人骨髓。”就是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这样才有退路。 所以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王弼注说:“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持是持有、拥有的意思;已是停止的意思。拥有某些东西,越来越多,最后必将盈溢出来,所以不如停止。王弼说持是不失德的意思,是因为只有不失德、顺道而行才能够拥有某些东西,这是事物发展中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但要是拥有到满溢出来的程度,那么就失去了自然的品德,要走衰败后退的路子了。 诸位看这句话的意思,就知道老子并不是主张什么都不作为,什么都不要的。在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倘若说自己什么都不要,就喜欢贫穷,这是矫情。因为物质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财物就无法保证自己的生存。但获得财物的途径必须是合法、合于自然之道的,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获得安稳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知足之心。有人问张荣发先生,说你现在做成这么大的事业,快活不快活。他一句话也不说,只摇了摇头,为什么呢?因为财富太多已经造成了他的负担,比如出门必得要跟着很多保镖,到哪里做什么事情都受到公众的关注,这样就活得不自在了。中国人认为人生最理想的人生是“持盈保态”,事情做成了,又能保持它的状态。但这又谈何容易呢?一个杯子装着不满的水可以随便拿着它,但如果装满了水,要捧着就得非常小心了,所以这个“持盈保态”其实是中国人的一种乐观想法罢了。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跟上面一句意思相近。王弼注说:“既揣末令尖,又锐之

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docx

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 原文地址: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 1)作者:明空无二 本博文内容随学习进度会随时更新 ,如果内容没有听或没有 来得及记录、或没有值得记录的内容,内容就不反映在博文中。 本博所有原创博文均可自由转载,因涉及佛法见地转载 时请务必注明出处。 01a : 人的细胞横向切开在显微镜下看都是“太极图”模样。 03a: (1)《易经》中有道(形而上)、象、数。从伏羲到孔子经 历了 3500 年。 (2)“错综复杂”四字出之《易经》。 (3)没有孔子的《十翼》,《易经》应用就上升不到“道”的层

面。 (4)《易经》乃《十三经》之首。 (5)《系辞》不是孔子做的。 (6)离了“象”就没有《易经》。 (7)山上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言语伤人比用器械伤人更 可怕和让人难受。 03b (1)神无方,易无体,唯在变。 (2)六爻中上两爻表天,下两爻表地,中间两爻表人。俗 语“不三不四”,就是骂你“不是人”。 (3)六爻关键是时间、位置,最关键是“情”,通“情”达“变”,不但要通法、还要通“情”。 04a易之“数” (1)姓,女人生也。母系社会遗风。“夫妻制”由周文王制定。 (2)《连山》以艮卦为首,《归藏》以坤卦为首,老子赞 叹《归藏》。 (3)刚强的人易死。

(4)叶曼老师大概在2000 年前讲的《易经》。 ( 5)《周易》以乾卦为首。周朝创建了800 多个封建国家,即“封建制度”。 (6)卦中,“一阳(爻)为阳卦,两阳(爻)为阴卦”。离卦 就为阴,坎卦是阳。阴甚至不能在阳之上,只能“承接”阳, 所以阴以“柔顺”为主。 (7)盛世少算命,易经和干支配合起来是在东汉末年的战 乱年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才算命。 (8)十传、河图、洛书都不是孔子做的,后来的考证都有 证据。 04b (1)孔子和老子都是从《易经》中出来的。 (2)圣人以“神道”设教。教化也。趋吉避凶也,自己变化也。真正的“神道设教”是有个上帝、大梵天等的。 (3)卦者,挂也。 (4)伏羲、周文王、孔子是三位对《易经》创立和发展的 圣人。 (5)商朝还重鬼神,到孔子则是“敬而远之”。 (6)真正的政治家只有孙中山,现在的多为“政客”。“三民 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七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七章 老子连至几章都是告诉人家最要紧的是戒刚强,这一章他就来谈一谈天道跟人道的不同。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的道就跟我们拉弓一样,大家都看过拉弓箭,这个弓后面是一个弦,这个弦有松紧的你要拉。天之道是不是就像张弓一样的,这个“与”是表示疑问,为什么呢?“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我们定这么一个弓,这个弓有这么宽的东西,这个弓弦在两个弓的两端,这个弦假设高的话,你拉低一点;假设太低了以后,你弄高一点。“有余者损之”,这个弦假设太长了崩不起来了,就减少些;“不足者补之”,太短了就补起来。所谓天之道,就是消息盈虚,消是灭,息是生,盈是满,虚是空掉,所有天下的事情都这样。所以三国演义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易经里面“否极泰来,剥久必复”。我们了解这个了以后就知道盛极必衰。到了你最高的时候很容易往下跑,因为仗着自己经历很饱满,能力非常强,于是使用过度。好比张弓,你拉的太满了,弦一定要断的,所以很多事情我们说“满招损”。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是很公平的,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公平,在死亡的面前、在老的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太多了就拿过来补那个不够的,就跟这个弓弦一样的,这个弓弦太长了截短一点,把它拉长一点,所以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本来多的让它少一点,少的多一点很公平。但是你很难说生下来都一样,高低各方面都不同的。太多的去掉,不够的来补偿它。好比我们说一个瞎子,他的耳朵就能非常好。聋子的话眼睛非常之好,一个残废的人脑筋非常之好。自古才子短命,佳人薄命:我们说天妒红颜,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人,他的命很苦;非常美的人、非常有才华的,好比说像王弼,王弼注了这么多书,24岁就死了。从古以来,才子命都短,红粉佳人命运都非常坎坷。这也是损有余以补不足,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聋子的眼睛非常亮,瞎子耳朵非常灵,残废心思非常巧,可是最聪明的、最漂亮的命常常薄,这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正好相反,“损不足以奉有余”。 注: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惟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 我们把注解的句断一下,“与天地合德”,你能够与天地合一德。“天无私父覆,地无私载”,天不会说我这儿照着你,我那儿不照你,也不会说你这个人聪明、你这个人漂亮我多照着你一点,没有,覆盖一切,没有私心,地也没有私心,圣人走过它,它不以为荣;破破烂烂的牛马走过它,它不以为辱,都接受。能够了解这个的话,你能够跟天地合德。 “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像天的道,像人的量。一个人什么叫做伟大?伟大的话是他所能够影响的人,能够使人家得到好处的越多越久越伟大。假如我们一个人只能说我是个慈母,我是个孝女,我不过就在一家而已,只有很有限的量。像华盛顿、林肯、甘地、孙中山这些人为什么伟大?因为影响的人太多,影响这一个事情很长久,越长久越多越伟大。“则各有其身”,天有天的道,我们人各有各的

叶曼老师道德经讲座

10.31日叶曼老师《道德经》系列讲座第四讲 一.理解道德经的关键: 1.“非常道”——能言说的都不是老子所说的道 2.老子所说的本体是“常”。“非常名”“不常无”:本体是真空的 3.“道德经”只是唐玄宗根据上下章取字而赐名,不是老子的概括 二.《道德经》是一篇完整的论文,第一章是总论,之后的章节分别叙述总论中的细节。 三.“圣人处无为之事” 1.何为圣人? 1)孔子:“只是,诲人不厌而已。”——把自己所知道的传授给别人,而不是将 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万世师表! 2)管仲:“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 i.心全于中:“全”即没有遗憾,没有缺憾的心才是圆满的,才能—— ii.“形全于外”:对一切事情自信,有预料,对意外有所准备。各种小动作都是形不全于外的表现。 iii.天灾,人害:灾害都是人做出来、想出来的。“百无一可意中人”便是人造成灾祸的原因:奢望自己不应该有的。 3)孟子:“可欲之为善,有诸己之为信,充实之为美,美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 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i.善: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人天生有是非心、羞耻心。有欲望,但是人人 都想做“仁义之人”,这就是善。 ii.有诸己之为信:人言为信,言行相符,“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iii.美要有光辉,能照亮自己和别人。能照亮的人越多,人越伟大。因此伟大不是自己说出的。“仁”,即两个人,仁爱必须有所对象。 iv.大而化之:将“大”“强”化为平常。于是神圣不可侵犯。 v.说文解字:“智”——日知而慧。每日积累,内心才能有永远属于自己的智慧。不停地增加智慧,不停地“诲人”,才能成为“圣人”。 4)庄子: i.至人无己:真正有为的人不把自己放在心里,内心没有自己。 ii.神人无功: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讲事情作为自己的功劳。不是为了做而做,一切皆是天生的。 iii.圣人无名:人们忙着沽名钓誉,而太有名其实是最大障碍。 2.何为无为? 1)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用自己的意见来评判、认知一切。要 以第三者的眼光看待事情。不以私人好恶处理事情,妄下论断。 2)这是老子“真正的民主”的思想体现:以众人、大多数人的意见为重,百姓最 重要。这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思想。——以大家的意见旁征博引,同时贡献自己 的意见,因此做到“无不为”。无为者没有私意之为,因顺应时间环境而有所 作为,因此“无为”与“不为”没有矛盾。 3)无为之事:无私,不独断。减少独断,让别人的意见成为自己的,“有容乃大”。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三十四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 上一章告诉我们真正的明是自知,所以说自知者明。真正的强是战胜自己,所以说自胜者强;真正的富是知足,所以说知足者富。精进强行才能有志,顺应自然才可以长久。这样,虽然死了,但遗风遗德流传天下,虽死犹存,这才是真寿。三十四章紧接着上一章,告诉人们怎么向道。这一章里有两个字读起来很不顺。如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假设用两个而”字就不大通了;下面跟可名为大”相对的可名于小”这个于”字也有点不通,怀疑应该是可名为小” 《道德经》主要是告诉人怎么向道。道不远人,人自远道。这里老子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就是这个意思。道”很伟大,能够衣养万物,天底下的事情完全是靠着大道。王弼注说:言道泛滥无所不适,过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 也。”汜”是河水泛滥的意思。河水泛滥,没有一个地方不淹着;大道氾兮,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它。道充满整个宇宙,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它,它可以左右,可以上下,可以周旋而用。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也可以。 那么,这个道”在哪呢?这个道充塞在宇宙天地间,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没有一个时间没有,只要有心向道,就会左右逢源,到处都可以找到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仁斯至也。”同样,只要我要道,就不会不知道它。道虽然很高深,但也很浅,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饮食起居、喜怒哀乐中都有道,我们最好的、最坏的都是从它哪儿出来的。《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 刹那间都不可以离开它,离开它就不是道了。底下说: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万 物都是从道出来了,它从不推辞到自己的责任。万物跟道就像儿子跟母亲一样。只是道无形无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跟佛经里所说的那样,在理上不立一尘,在事功上不舍一法。我们不能知道它的存在,只能从万物中间去体会。 春夏秋冬不停运转,万物都是从这生出来的。没有植物、动物,人就根本活不了。你只要在大地上种了种子,下种子就是因,有了因它就能结果。大地虽然沉默无声,却提供了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人要取法于地。地又是取法什么?地法天。没有太阳、雨水,万物就没法生存。天又是取法什么?天法道,它按照道的规律运行。道又是取法什么?道法自然,一切自然而已。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知道这个以后,就知道一切完全是因果。 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居四大之一,通天地的造化,恃道而生,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它从不选择,什么也不推辞。功成而不名有”,它把我们生以后,却不据为己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依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王弼注说: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我们整一部历史就是生物的进化史。人类从一个茹毛饮血、穴居洞处的状态,到现在住进一二百层的高楼,这就是一点点进化的结果。祖先养着我们,给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我们,可他不会嚷嚷说这都是我给你们的,他也不会主宰我们,这就是小”。道充满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五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自古以来就这样,人民为什么饿呀?为什么有饥馑啊?战争,上税,贪污腐败。人民之所以饿,就是上税太多了。孟子说的,一个君主,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而百姓却面黄肌瘦,野外还有饿死的尸骨。他说你这是领着禽兽来吃人。所以一般中国人都认为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在上的人上税上得太多。 税之来源我们可以看看人类的历史。古时候大家没有什么国王啊、皇帝,甚至连酋长都没有。大家住在一起,有了麻烦、纠纷,这时候有一个人他能够秉公处理,智慧跟口才都很好,他就说这个对,那个不对,你应该怎么判决,大家都服他,于是任何人有了问题都去找他。古时候人只有打猎或者种田,然后才有东西吃,他忙着给大家伙解决问题,自己没有时间打猎种田,他说不成了,我现在不管了,我自己要谋生。大家说你不要,我打了猎我送你一个,那个种田的我送你点米,税就是这样来的,领袖也是这样来的。自己出去打猎等于身体里头很容易被野兽受伤害,你去种田好苦啊,现在你只是坐在家里头替人家解决困难,打的猎送的东西也来了,种田送的米也来了,你说这个事情多好啊?于是他的儿子或者他的女儿耳濡目染看到父亲这么为别人解决问题,比亲自打猎种田都好多了。于是他有了私心,慢慢觉得我要把这个好位子传给儿子。父传子就这么来的。然后他这么做了,大家伙都这么簇拥他,就说这个人能干我们让他做头好了。所以领袖就出现了。后来越扩充越大,由部落变为小国家,后来就决定说你必须纳粮纳多少,你必须交什么东西交多少,税制就这么来的。这种税制当一个人拥有绝对权力的时候,是会让人腐败的。集权的没有不腐化的。还有井田制度也是这样,它是把一块大地分成九格子,老百姓种八个,中间一个格纳税。 这是老子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是越穷越吃亏,越低下越倒霉。而君主却自称自己是代天行道。所以,汤武就来革命了,革什么命?就是因为你君主不是天命,我来革你这假天命。因此“革命”这个字中国早就有了。 古时候上税,税高到没有办法想象,所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到了这个地步。 按上一章来说的,人民之所以不怕死的原因你必须要从根本治理,治理什么呢?头一个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吃饱肚子。管子曾经说过“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而后知礼节”,等老百姓衣食都足了,就知道什么是光荣,什么是羞辱;你国家的储蓄仓里都是满满的,才可以讲礼讲义。否则,大家伙饥不择食,什么作奸犯科的事都做得出来。老百姓之所以饥饿,主要是什么呢?就是上面做领袖的人上税上的太多了。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一个国家难于能够治好,就是人民无以为生。“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我们都熟悉的一个故事,孔子到泰山,看到一个女人在坟前痛哭失声,于是孔子就问她:“你哭什么?”她说,“我住在这个山上,山上有一个老虎,以前它把我的丈夫吃了,现在又把我的儿子吃了。”孔子就问她:“那你为什么不搬家啊。”她说:“这里没苛政,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六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老子》在快近结尾的时候,再把柔弱跟刚强来对比一下,谈有什么得有什么失。人家说老子重权术,事实上老子说的都是大实话。人生就是如此,假设按照得失来说的话,我们应该要现实的。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老子一直非常反对刚强,他赞成人不论是做任何事情,都能柔弱。他这里把柔弱跟刚强对比了一下,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好比说我们天地中间,柔弱才可以生万物,柔和才有生气。比如说小孩子好柔弱呀,到处都是软的,人老了硬邦邦的了,等到死了的时候,完全整个僵掉了。又好比说春天、夏天,春生夏长,春天是万物萌生的时候,都是由柔弱来生长万物。假如我们人能够把这一个柔和之气保存的话,也可以活得长一点。所以诸位要想长生的话,记得常保持柔和之气,而且也会让你看着年轻一点。所以生是柔弱的,死也刚强,死的话都是硬邦邦的。树木也是如此,刚刚发芽的树,枝子很柔软的,这个树枯了以后你一掰就断了,“其死也坚强”。坚强是一种杀气,是一种戾气。所以我们活着一天就要有一个生气,不然的话,就死气沉沉啊!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在很多的书里头,把“万物”这两个字是取消的,因为老子的文章都对比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是对着的,加个“万物”文章倒不顺了。我们知道道德经很多本子,抄写都不同的。上面说人之生也柔弱,现在拿草木再来比方,所以这个东西相比对举文字比较畅顺一点。 草木刚刚出生的时候,枝子、叶子、杆都软的不得了,你怎么摆弄它都可以。死了以后,这个枝子脆极了,一折就断了。因为一枯槁的话,就会坚硬了,所以枯槁属于死亡的。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个“徒”就是“类”的意思。凡是坚强而不柔和的,强而不弱的这些东西过刚则折,树木是如此,人也如此。你太刚了的时候,这个气非常容易散掉,所以这是死之徒。 道家研究说是怎么样修身养性,提出精、气、神三个东西来,我们人就是这点东西。这点气散了以后,就归于死之类了。你要能柔,柔的话就能和,弱就不会猛,就能够持久、不败、长生。我们常说活,活泼泼的;死,死沉沉的。 是以兵强则不胜。 “是以兵强则不胜”,不但是人跟草木必须要柔和,就是用兵本来是应该坚强的,但是你要是把强都搁在外面的话,你自己仗势自己我很强,你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别人,也很难取得胜利。如果知道自己有多少力量,也知道对方有多少力量,绝不轻举妄动,这样就能百战百胜。我们知道“强者是衰之渐”,什么东西太过强了一定是衰败的,因为这是自然的道理。而“弱者是兴之几”,真正弱是往上走的,我们看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五十二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二章,还是接着第五十一章来说明,我们怎么可以得到道?那么得到道以后怎么样守道?我们世界上的人把“根本”和“枝末”分不清楚,所以“根本”丢掉了。大家是完全所谓助浪随波,顺着流就下去了,只追着波浪走。 这样的话,你自己一辈子都倒霉,一辈子遇见不顺心的事情,我们不自己检讨,而我们会认为我的运气不好,我的命不好,我没碰上好人。事实上怎么样呢?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根本”在什么地方,当你不知道“根本”在什么地方,你怎样把这个东西能够藏起来,知道怎么用,把这两样东西知道的话,我们可以活的长一点至少。 所以,开始就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我们知道,所以天地之大德曰生,按照道家,按照儒家来说,跟佛家不同。佛家我们能够达到某一个程度的话,我们说无生法忍,但是,儒家跟道家都说要生,生生不已。 所以他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无是无极。当到有,就是母,母生了,我们都是谁生的?都是母亲生的。所以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亲呢,就是,道生之,德续之。一切天地的万物都生于道。而这个道,是天下万物的开始,万物都由道化生。所以我们去讲,道生之,德续之,孤行之,事成之。这样的话,道是天下万物的开始,道本身包括阴阳,包括雌雄,包括有无。所以老子就说,我们知其雄,要守其雌。老子兑于阴、柔、负、雌,他认为我们人都应该按照这个做。当你知道雄是非常进取的,非常的竞争的,这个时候就是说你阳刚,你知道怎么进取,但是你怎么样才能够守住他。所以老子非常注重与其进取,不停的进取有为,不如你知道怎么做,但不去那么做,而你把它守住。所以老子非常赞同雌伏,雄雌的“雌”,伏是爬下来。赞同阴柔。他说我们天下有始,开始,这样话就是天下的母,你知道天下的母以后,知道万物的始,知道道化生一切。 那么这个道呢,一切都是由他生的,所以道是天下万物之始。那么道就跟生我们的母亲一样的,我们在母亲得胎里,我们差不多把她身体里的养分全都吸收过来,然后变成我们,我们万物生存在宇宙间,就跟我们在娘胎里一样的。于是把天地间的东西都吸收了,吸收以后这个天地间宇宙万有用一个字代替,就是道。那么这个道起用的话就是德,道是本体。它起用是德。 所以整个的道德经就是讲它的本体和起用。那么当它起用了以后我们就知道,我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东西在基督教里根本就把道生一,上帝生了亚当,然后从亚当那里抽出一条肋条骨来,就一生二。 中国不这样说,中国根本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然后这么生生不已。我们了解这个以后,知道母才是根本。 所以说,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我们既然得到了母亲,我们就知道她的孩子了。 那么,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你已经知道了这个子,知道这个知末是什么了。然后复守其母,还要守他的母亲,这样的话,没身不殆。一直到你死,身死了,你都不会遇到危险。 我们看底下的注:母,本也,子,没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我们母,根本是根本,子,是末。一个树,最要紧的你根不好的,你的枝、你的干,你的叶,你的花全都不会好的,所以最要紧的怎么才能根深蒂固,然后自然枝叶非常茂盛,花卉很灿烂,果子非常甜美。假如说我们只是注意它的枝末,花果,忘记了培植根本,枝末不会好的。 所以我们既得其母,而知道本的本性,于是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完全由道生出来,

道德经叶曼讲义第章

道德经叶曼讲义第章 《老子》第四章 (2008-05-27 15:00:13)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这一章是专门赞叹道的体、道的用非常微妙。道有体也有用,本体假设不启用的话,本体不存在;但如果只知道他的用,而不知道他的本体,你就是迷途的羔羊。就像电是看不见的,但它却能够使电灯发光、扩音机发声。假如把道的本体比作电,这些亮光、声音就是道的启用。我们因为道的启用而知道它的存在。“冲”是虚的意思。道因为虚静才能有所启用,才能生万物。后面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有了这个东西很便利,但你要用它的什么呀?就是用它的无。譬如这个房子有了,要是里头实实在在的,我们能在里头坐吗?必须里头是空的才可以。杯子是空的才能装水,车轮的轮毂是空的才能使车轴运转。房子有了窗户,光亮才可以透出来;有了门,人才可以进出。这就是“无之以为用”。以无用为大用,可以拿来治理社会,教化人民。如果统治者太追求功利,颁布太多律令,到法令如毛的时候,就会变成人民的负担了,反之只有虚静才能让人民生活安稳。 道体完全空虚,这样才能生就万物,才能充满天地之间。人的处世也是一样的。《三字经》说“满招损,谦受益”,孔子让弟子往器皿中倒水,水倒了一半,平平稳稳的;孔子让他再加水,结果水一满就器皿就歪了,水都流了出来。这就是“满则倾”。孔子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非常虚心,“入太庙,每事问”,绝不强不知以为知。诸位想一想,当我们自满的时候,还接受其它知识和别人的意见吗?不接受了。道冲虚才用处无穷,用处无穷才无所不在。假如它有了,它是这个,那么就不是那个,这样就不广大了;正是由于它无,所以它不是一切但又是一切。同时,它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无穷无尽,所以它永远不满,永远都能用,“用之或不盈”。 “渊”是深的意思。这说道变动不居,高深莫测。道为什么“深”呢?因为我们见不到它、听不到它、抓不到它,不知它有多大、多高、多深。所以老子感叹说:“渊兮!”这个高深莫测的道却能够养育万物,是万物的根本,万物都是从它而生的。它生了万物,万物有生有灭,可道在哪里呢?道永远都在这里。佛家说:“青青翠竹无非波罗,郁郁黄花皆是菩提”,翠竹和黄花都是要灭亡的,而波罗和菩提永远都在。所以说渊深幽静的道是万物之宗。禅宗六祖慧能在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时,跟他的师父五祖说:“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无来去,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说本体不动摇、 不生灭、没有来去,但是最要紧的是最后一句,假设没有生万法,你上哪去找它去。 道的本体从来不动,也不被万物所役使。怎么叫所役使呢?就是说它生了万物,

道德经讲义!!!!

第一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道的变化无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就把道讲活了,道大无边无际,浩瀚无比。道,可以叫道,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可以不叫道了。名,可名,可以叫道这个名,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可不叫这个名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六十三课《混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把它的名字叫做道。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大又可以叫逝,也可以说是很远,从无穷远又返回原地。这就说明了,道不但大而且作旋转运动,并不断变化,名字也不断改变,既可以叫这个名,又可以叫那个名,实际就是没有名,所以无名就是道,道也叫无名。 二、无名与有名的关系 【无名,天地之始】: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在一个恒星系的范围里,它的空间就叫天,在这空间里产生若干个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无名的道(宇宙)产生出来的天和地。 【有名,万物之母】: 有了固定名称的天和地之后,再产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六十四课《反者》)天下万事万物都产生于有形,即产生出来就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这种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的道产生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六十二课《生一》)万物都是由阴阳互相结合而定型,气冲阴阳、冷热胀缩变活泼,伸缩自然成动作,动作协调生命活。 三、修道修德无欲好结果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第六十八课《有始》)天下有个开始(道),这个开始就是天下之母。既然有了母亲(道),就可以知道它的儿子(万物)。既然知道了儿子是谁,再返回去守住母亲(修道修德),终生不停。人为万物之灵,他就作为万物(修道修德)的代表。 【常无欲,以观其妙】:修道修德要无私无欲,才能守静,这样方能观察道的奥妙。【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第十一课《天道》)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不需要通过窗户就可看见大道。 【常有欲,以观其徼】:修道有私心、欲望,便不能守静,要么什么也看不到,即使观察到的也是有限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两者同是为了修道修德,一个没有私心欲望,一个有私心欲望,其结果各不相同。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欲和无欲的两者都在叫玄,但玄的内容大不相同,有欲的在表面玄、门外玄;无欲的在道里玄、门内玄。玄是一种前进的形式,成为螺旋式的上升;各种行业,即七十二行,行行都有门。这个门,就是进入大道之门。所以,玄!玄!玄!就能玄入道门。奥妙之门多得很,只要苦炼就能进。 第二课闻道

道德经叶曼讲义第章

道德经叶曼讲义第章 《老子》第六章 (2008-05-2715:06:08) 王弼注:谷神谷中央无(谷)〔者〕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物〕以此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处卑(而)〔守静〕不可得〔而〕名.故谓〔之玄牝〕.(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动).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太〕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还是说空。“谷神不死”,“谷”是山谷,山谷有东西吗?没有,什么叫山谷?就是中间都是山中间空的地方叫谷。孟子说什么叫圣,什么叫神,就是“大而化之,之为圣;圣而不之,之为神”,这是孟子给真、善、诚、信、大,然后说成什么叫圣,什么叫神。他只是说我只是好学不倦,诲人不厌,我好读书永远在学,我从来没有疲倦过了,我学了东西永远在教人。他说你不要叫我圣人,我只是如此而已。所以当你自己称圣人的话,你就不是圣人了。 “圣而不可知”,我们还看得到谁是圣人,但是当圣道你不能够知道了,这就叫做神了。谷是空的,神是玄妙的,不死是长的。空、玄、永久就代表道。所以我们谁一次讲像第四章“吾不知谁之子,地之先”,我不知道道是谁生出来的,但是我知道在天地生成以前,它就有了。所以“古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我们先看它的注“谷神,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这一个谷中间没有东西,谷有什么形状吗?没有,谷有影子吗?没有。他有说你反对了,我就不赞成了,也没有。“处卑不动”,它在卑的地方它从来不动心。它说你看我这么低下,山那么高,它自己从来没有说我自己比山矮了这么多,我好难过,我有自卑感。“守静不衰”,谷从来不说话,从来不衰退。“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于是这样一个东西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这样就做成了谷,“而不见其形”你看不到它。“此至物也”,这是最了不起的东西。 “处卑而不可得名”,这一个道最卑下跟谷一样的,因为太卑下了,你根本没办法叫它的名字。那么“故谓天地之根”,天地生出来就是从它生出来,这是天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总有点东西在那,你只要用它就没有完的。“门,玄牝之所由也”,此两者同出,所以称它为玄牝之门。从这出来的,“本其所由,与极同体”,你就按照它所出来的地方。 所以说无极生太极,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六十一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章是讲治国之道,第六十一章就讨论国与国相处之道。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对此,老子提出一个“下”字,这个“下”就是要谦虚,谦下。国家跟国家出最要紧的是“谦虚、谦下”;大国不骄慢不骄傲,小国又不傲尚,那么天下就无事,大国小国都各盟其利。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注: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故曰,大国下流也。 “大国者下流”,这个下流是自居下流、住在下头的意思。只有肯居下才能够容纳,才能成其大。能下就能够柔,柔能克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却永远处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能缺的了水吗?我们可以几天不吃饭,不能一天不喝水,这水利良田、利航行。而水自身却永远处下。 底下的注说:“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故曰,大国下流也。”江海只有处下,不择细流,才能够成其为大。所以说“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那江海肯容纳,才能成就自己的广大。 “天下之交”。“交”是交汇的意思。一个大国只有自己非常谦虚,天下才会都去归附它。好比唐朝,万国来归.它并不是用强力把人家灭掉,而是以先进的文明和兼容的态度吸引小国来归附,仅此而已。 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天下之牝”,注释说“静而不求,物自归之也”。牝是安安静静的无所求。牝就是阴,是母。“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中国长期以来是男人的天下,可中国最多的笑话是什么?怕老婆。因为柔能克刚,所以当你静而不求的时候,物就完全归你来了。释佛两家都不太尊重女性,而道家则非常尊重女人,说大悲以为父,智慧以为母。牝常以静胜牡。因为“下”是高之基,下是建高的基础,静是天下之本。能够“下”就是能够谦虚,谦虚永远有好处。能够下然后再能够静,以静治动。动从哪里出来的?动从静中出来的,所以静为躁君,静是躁的领袖。我们的太极拳就非常静,可是能四两拨千斤,你别看它柔和,使出力道来却厉害得不得了;就跟水一样,你看水天底下没有一样东西水不能克制的,使木头烂的是水,使土崩溃的是水,使火消灭的也是水,水滴石穿,这一滴下来一个大石头能被穿个洞,所以老子对于“静”非常注意。 老子说“以静为下”,什么叫“下”啊?他先提出“大国者下流”,跟着就提出“牝”,为什么提出“牝”?因为“牝”能“静”,所以他说“静”才能够“下”。人家骂我们,毁谤我们,对他最好的办法是不还嘴、不还手。所以英国的绅士受到侮辱的时候,他们只是瞪着眼看你,一动都不动。结果骂人的反倒觉得非常难为情。因为骂人的最希望看到被骂的暴跳如雷,若是对方不回嘴,他们就觉得没意思,骂不下去了。这就叫以静治动。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五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五章显然接续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而加以讨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弱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个句子似乎有一些省略,或可补充为“大直若屈,其用不拘。大巧若拙,其用不绰,大辩若讷,其用不诧。” 什么叫做“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成指最圆满、最伟大的成就,这是针对道体而言的。王弼解释说,“随物而成,不为一象,故若缺也。”意思是随着物而有成就。 为什么随物而成之后却是“若缺”呢?难道是做得不够圆满吗?其实不是的。譬如说天地,这天地“屈成万物”,所有人都必须在天地之间才能够成长,才能够生存。天地可以说是大成到了极点了,最大的大成。春天生,夏天长,秋天肃杀——树叶掉了,花儿谢了,树枝枯萎了——冬天,万物休眠。所以春生夏长,秋杀冬藏。可是我们悲秋,悲秋的实质是认为事物有缺陷。其实,这完全不必要,也没有了解“大成若缺”,万物生生、死死,才能不息;春夏消长、才有四季交替,有四季交替,才可以看见生命的循环,世界的永生,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体顺天地、所谓的大成。大成正是包容正性的“成”和负性的“缺”,两者循环为用,才能生生不息,才能构成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就是春夏秋冬的整合。可每一个独立的部分都是有缺陷的,这缺陷正是为了下一个继承者留下足够的空间,如此才能日新、又日新,再日新。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思就是,一个大的满的东西,它总像差一点似的。为什么?因为它太大了。所以真正大盈的人,不小器。小器的人,永远无法“大”盈。比如小的器皿,灌一点水就盈满了;真正磅礴的大器,它好像永远不够,其用永远不穷。王弼注得很好,“大盈冲足,随物而与,无所爱矜,故若冲也。”这个大盈充足得很,它随物而与——你来了我就给你。再比如汪洋江河之气,充塞天地之间,无所不入,没有一个东西不靠它,这可以盈了吧?但是王弼说,你没有什么所爱矜的——这个矜是舍不得——所以有好像很虚似的。为什么?因为它太大了反而看不见,于是,凡事藏的越深,似乎就越是不足;正如一个人用情越厚,爱越深,则常常好像差那么一点;其实这正是无穷无尽的表现。正因为无穷,才能无尽,才能不盈,不盈才能“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王弼注:“大直若屈,随物而直,直不在一,故若屈也。”意思是说遇上阻隔的时候,并非必得冲过去,这样会碰得头破血流。那么怎么办?绕一个小弯,就过去了。也就是说,随物而直,不一定要一直去,委屈一点,绕一个小弯弯,其实不是在走冤枉路,也不是委曲求全。像流水一样,顺势而下,才能无所阻隔,才能直达海洋,才能最终成其直、成其大。 有一个本子是说“大直若屈,其用不拘”,真正的大直,有时候好像在走弯路,事实上它为了求它真正直道、目的地,有时候不能不绕一个小弯,所以才有“其用不拘”。拘就是执著、固执在某一个地方;也就是说,走直路这个的“用”在于不拘执、固执、执著在某一个地方,你随着东直西弯,才能在山穷水尽无疑路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巧若拙,其用不绰”。真正的大巧,必须顺应自然,经由自然而成就一个东西,由自然以成器,而不违背自然,矫揉造作。矫揉造作就是用人的有限心智去制作一些小玩艺。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五十一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王弼注:“物生而后畜,畜而后形,形而后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势也。唯因也,故能无物而不形;唯势也,故能无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则莫不由乎道也。故推而极之,亦至道也。随其所因,故各有称焉。” 物生了以后就养它,养了以后就成形,有了形才能够成为一个东西。成了东西以后,又问他从哪来来的。是从道来的。你怎么可以把它养成呢?是德。你怎么可以让他成为形呢?是物。你怎么使它真正成这个形呢?是势。所以这一些就是因,就是因为有这种因,故能无物而不形;就是因为有势,故没有一个东西不可以不成形。物所以能生出来,功所以能成,都有原因,都有一条自然的道路。你要问这一个是由什么?没有一个不是由乎道,你必须有一个道路走,你没有道路走就根本不可能了。所以你把这一个再推,推得更远,到了极点,然后你问一问,也都是道,没有一个东西我们推到最后不是道。就是因为它是由什么路,它的原因是什么,于是我们才说这个叫道、这个叫德、这个叫物、这个叫势。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很像佛家的四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万物都生于道,所以我说81章道德经,80章都是解释头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切都是由道生出来的,所以“道生之”,万物都是生于道。由《道德经》演变为后来的道家学说,这个道家学说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后这个一变的话,于是有64卦,每一卦再有六爻,于是无穷无尽。 万物的所以生、所以成都由于道,全部都要靠道,蓄就是让它长、让它养。道本来是没有形状的,凡是可以道的,说这个就是道,这个就不是那个经常、永恒不变的道了。实相是无相,但是它无不像,所以道家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他说可以生出无边无尽来,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中国就说这一个道是从无极,什么都没有,然后生太极,太极一生就有了圆圈,有的圆圈就成形了,你只要有个圆圈就有形状,这个有形里头就分处阴阳来了,一定有个阴、一定有个阳。 道本来无形、无相的,德本来无迹的,没有痕迹的,可是只要它得了道就有德,就是本体,德就是他的启用。只要得了道,这就是德,这个德它能够养物,就是它滋养万物,那么这个就是蓄。所以物生于道,而长养于德,这一切的东西都是从道生出来的,可是谁把它长大、谁把它养大,是德。 然后物形之,你怎么能够让他成形呢?这个物是代表阴阳,是阴阳二气。势成之,是万物虽然得到了道生长,但必须等待外面的环境,外面的环境就是所源缘,就是增上缘。虽然道已经生了,德已经蓄了,物已经形了,但你必须等待外面的环境,等待很多的诸缘。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父莫之命而常自然。 王弼注:“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失,尊之则害,不得不贵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