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社会保障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社会保障具有哪些本质特征?

(1)公平性特征。

1)在保障项目实施范围内不会对受保对象有性别、职业、民族、地位方面的身份限制;

2)对符合享受保障的各类对象,在保障待遇上按照同一标准。(2)社会化特征。

1)社会保障制度及法规是面向全社会全体成员颁布的,虽然并不是全社会成员每个人都能进入保障范围和符合受保对象的条件。

2)社会保障资金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动员各方社会力量(政府、社会组织、个人)多渠道筹集的。

3)社会保障的运行及实施过程中,资金交纳、待遇给付(如退休金发放等)是借助社会各方面的组织和人力实现的。

4)社会保障管理监督依靠社会力量,即除政府外还依靠社会团体、受保人代表共同实行。

(3)福利性特征。受保方无代价地获得现金补贴,免费或减费获得商品和服务;保障方无偿地或仅以低廉价格向受保方提供商品和服务。

(4)法制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法律的规范与强制性上。

(5)刚性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项目和待遇水平一旦确定下来,很难取消和降低。

2.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遵循哪些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公平原则(参照上题答案)。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的项目多少、待遇水平高低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成员对基本生活的需要相适应,同时也要与社会财富、政府财力与社会成员的经济承担能力相适应。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既不能“过广过高”,也不能“过少过低”。

(3)责任分担原则。这体现在社会保障的各种责任例如资金负担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等,应该由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等分别承担,而不应该只集中在政府或少数几个方面。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原则是指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不能只局限贫困阶层,而应使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选择性原则是指根据收入状况和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程度,有区别地安排。两者相结合即在制度设计中有的项目按普遍性原则使全体国民按同一标准共享,有的项目只保障一定范围内的部分人。

3.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者之间有何不同?

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者的不同一般说主要表现在保障范围和对象、保障目标、主要资金来源、权利义务关系等几个主要方面(见表1)。

4.社会保障有哪些功能?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

1)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网;

2)调节收入差距的平衡器;

3)发展经济的推动器;

4)社会政治的稳定器。

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什么不同?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主要不同点是:

1)目的不同,前者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实现社会安全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后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织按照自愿投保原则经营的。

2)保险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在国家法令规定范围内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商业保险的对象是全体国民中的自愿投保者。

3)经济补偿原则不同。社会保险对受保人的经济补偿不仅依据受保人的缴费多少;商业保险实行“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这一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

4)权利义务对等的内容不同。社会保险首先要求受保者要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不只要求缴费义务,商业保险只要求缴费义务,不论劳动与否。

5)立法范畴不同。前者属劳动法,后者属经济法。

6)管理体制不同。前者为行政领导体制,后者为经济管理体制。6.现代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经过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社会保障的萌芽阶段:以19世纪初英国新济贫法的建立和德国工人互助组织的广泛发展为标志。

(2)社会保障的建立阶段:以19世纪后期德国颁布《社会保险法》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为标志。

(3)社会保障的全面发展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福利国家和多种类型(模式)社会保障的形成为标志。

7.简述新中国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改革前中国社会保障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创建阶段(1949—1956年):企业劳动者保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保险、农村集体农民生活保障、城镇社会救济与福利等制度的创立。

(2)调整与完善阶段(1957—1966年):将原来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建立的退休制度整合为统一的退休制度,调整了一些待遇规定,确立了军人优抚制度等。

(3)动乱干扰阶段(1966—1976年):企业职工的国家保险蜕变为单位保险,管理陷于停顿和混乱状态。

(4)恢复与继续调整阶段(1976—1985年):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的一些制度,继续前一阶段未完成的调整。

(5)在改革中发展的阶段(1986年以后)。

8.世界各国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可概括为几种类型(模式)?各种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基本类型有四种:

(1)社会保险型:以劳动者为主体、责任分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互助共济。

(2)福利国家型:普遍覆盖,待遇较高,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3)强制储蓄型:自我交费建立个人账户积累基金,无互济性,保障项目单一——只是养老保险。

(4)国家保险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保证,以国家扣留和企业提取形成双层保障基金支付保障费用,个人不交费,工会在决策与管理中起重大作用。

9.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社会结构等发生了转变,这使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以为继,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受到挑战。总的来看,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加大了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压力。第二,社会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影响。人口老龄化比率持续上升。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过低。公共部门的运营效率过低,使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机构臃肿,服务欠佳,运营效率不高。第四,社会保障制度对新的就业形式覆盖不足。

10.简述NDC模式的内容,并对该模式进行简要评价。

NDC模式是指,在养老金制度中建立个人账户,政府按照个人缴费数在缴费者的个人账户中记账,国家按一定的利息计算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并以个人账户余额作为缴费者退休后养老金给付的依据。NDC模式中,个人缴费并未真正进入个人账户形成养老金积累,而是直接发放给现有的退休者。这种模式在财务运行上是现收现付的,而在给付水平上依据个人账户余额,因而类似于基金积累的DC模式。因此,NDC模式中的个人账户是一个名义账户,被称为名义账户制。

NDC模式可以化解社会保障制度由现收现付向基金积累过渡过程中,由于已退休一代未缴费而形成的社会保障金空账问题,但NDC模式并不能消除由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养老金给付风险。

11.简述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变革的主要做法。

在包括经济转轨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系中,仍保留有较为庞大的农业部门。由于这些国家的财政能力有限,而且农村居民收入偏低,因此这些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更关注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和

消除贫困的功能。

经济转轨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更关注于制度对低收入农民的保障作用以及制度的可持续性。这些国家推出了以土地换年金的政策,国家通过法定合同收回土地并发给土地所有者年金,解决年迈放弃耕作的农业人口的养老问题,或通过农民缴费、政府补贴的社会保险方式,实现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强化了制度的再分配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多采取了非缴费、普享制的模式,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村贫困,降低收入差距。此外,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保障的给付水平都比较低,以防止政府承担过大的财务压力,提高制度的可持续性。

12.简述世界银行的五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2005年,世界银行的养老金报告中提出,一个多支柱的养老金体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零支柱的社会援助性方案。这种方案用一般财政收入或社会保障税保证老年人获得最基本的收入,使之不陷入贫困。

2)与收入具有一定关联的第一支柱。这种方案一般是由政府管理的固定收益式的现收现付方案。

3)强制性储蓄的第二支柱。这种方案一般是完全积累式的固定缴费方案。

4)职业年金的第三支柱。单位(包括公司、政府以及非营利性组织)为雇员建立的储蓄方案,一般是基金式的固定缴费方案。

5)自愿保险和居家养老的第四支柱。包括个人建立一个私人储蓄账户,以储蓄更多的资金(可能会有相关的税收优惠),以及家庭方案和为无业家庭成员遗属支付养老金的方案。

13.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有哪些?

第一,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制度条块分割情况严重。第二,给付水平差别过大与平均主义并存。第三,总体经济发展的低水平与局部的高福利并存。第四,社会化程度低。

1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新模式。(2)改革医疗保险体系。(3)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4)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营与监督水平。(6)建立和完善居民住房保障制度。(7)社会保障的法制化建设。

15.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分为几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保障基金被分为不同种类。按基金运营管理方式分类,社会保障基金可分为财政拨款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强制性征缴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和多元组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可分为社会救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军人保障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16.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并不完全相同。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基金由政府、雇主和雇员三方分担。除此之外,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赞助,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和互助储金会等也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17.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什么?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营在投资时往往把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同时遵循收益性原则、分散投资原则并兼顾流动性原则,力求在保证基金投资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收益最大化。

18.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投资工具有哪些?

从各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实践情况来看,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包括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两类。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金融投资工具,包括储蓄存款、债券、公司股票、货款、以资产为基础的证券和衍生证券等。实业投资的对象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不动产。

19.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有几种类型?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政府集中型和私营竞争型两种管理模式。政府集中型管理模式是指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公共管理部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国、印度等均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其中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CPF)为典型代表。私营竞争型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运用市场规则,由私营的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政府的职责在于监督。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智利。

20.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社会保障管理是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政策,以及实现社会保障任务目标的行政工作过程。根据社会保障的历史情况和目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状况,社会保障管理有以下主要内

一是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管理。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管理是指政府制定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和运用政策法规实行管理和监督的过程。这是社会保障管理的第一个环节。

二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内容包括: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社会保障待遇、管理和运用社会保障资金、建立社会保障预算。

三是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工作,从总体上说,属于社会性服务工作。由于这项工作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需要由政府制定政策和出面协调各方面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涉及的工作烦琐复杂,其具体问题需要发动社会力量来解决。

四是社会保障机构管理。社会保障的机构管理包括建立、完善和改进社会保障的工作机构,确定工作机构的体制、职责、权限、分工,实行对机构工作的监督、评价等。

21.发达国家政府部门之间社会保障管理责权划分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发达国家政府部门之间社会保障管理责权划分的基本经验是按不同保障项目分别划分责权,充分调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老保险多为中央统一集中管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多由中央制定政策,具体由地方执行,且省级政府通常发挥重要作用;社会救助和公共卫生等带有明显地域性的事务,多数国家均从效率的角度考虑主要让地方政府分散管理。为了解决由于“收入集权、支出分权”

而引起的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的矛盾,以及实现各地基本水平的社会保障产品供给的均等化,发达国家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2.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小康社会的要求来看,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方面仍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社会保障管理仍缺乏有效的法律管理和监督机制。现代政府管理方式需要从政策管理转变为法制管理。但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历史使得政府大多仍然依靠政策管理,管理行为的临时性、非规范性以及不公平性特征比较突出。

二是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偏低,集中管理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份实现或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但总的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统筹范围仍主要限于市县一级,层次明显偏低。偏低的统筹层次不利于发挥集中管理的优势。

三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资金运作缺乏长期预备机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变革,特别是资金管理体制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变,给资金管理带来了大量的新问题。未来的准备基金如何保值增值,如何化解资金的管理风险,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制化不到位、监督不力等,在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例如挪用社保资金、腐败或违法犯罪等严重问题。

23.当前我国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

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据这个指导思想,针对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应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一是政策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以法制管理为主。政策是具体的行动准则,虽然属于制度的范畴,但是具有短期性和变动性的特点。政策一般是以文件的形式发布的,具有一定的法规效力,但是与法律相比,政策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足,时间上的变动性明显。法制则是指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监督,它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标准上的统一性以及时间上的稳定性。

社会保障是以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为宗旨的,管理对象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性,管理过程极为复杂,涉及国计民生的普遍性和根本性问题,因此,提高立法层次,实现法制化管理是社会保障的内在要求。

二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国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当前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不高。今后我国在调整各级政府社会保障管理责权时,应侧重于逐步提高统筹层次,使集中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具体来说,可以遵循如下进程:进一步加强省级基金预算管理,明确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建立健全省级基金调剂力度。在完善市级统筹的基础上,尽快提高统筹层次,实现省级统筹,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创造条件。

当前,地方政府对如何定位自己在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影响了地方政府参与社会保障管理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不利于群众基本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所以,要让地方政府充分负起责任,发挥分散的优势,特别是在对信息要求较高的社会救济和公共卫生领域。从发展趋势看,基层社区服务在提供服务和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公共卫生、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与社区服务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今后我国应重视发挥社区服务的积极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社会保障预算是政府介入社会保障活动,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从各国社会保障实践来看,许多国家都以预算管理为手段规范和支持社会保障的发展。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财力支持社会保障的总体情况,便于人民监督,体现政府所做的实际努力,也为了社会保障基金能够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我国应该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

24.我国在建立发展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首先,社会保障基金收支与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分别编制预算,不合并编制预算。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与政府一般性预算融为一体的做法,实际上是财政专项基金与一般基金互相吃“大锅饭”,往往造成用财政收入弥补社会保障预算赤字的状况,难以分析整个国家财政发生赤字的具体原因。

其次,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不允许挪作他用,入不敷出时由财政资助,收大于支而有结余则不允许用于一般性预算支出。另外,不但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整体专款专用,各个基金子项目

之间也不能混用。为了切实保证专款专用,财政部门应该建立一套社会保障预算的收支科目和表格,以规范各项收支行为。

再次,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必须稳步增加。各国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可以用来支持社会保障事业。考虑到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今后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一般性税收收入应该逐步增加,这一点在相应的社会保障预算中也应该有所体现。

最后,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社会保障收支及基金结余投资运营的管理。为此,首先需要加强立法,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有法可依,其次需要建立与社会保障预算要求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办法,最后相关审计部门也应适当调整审计的范围和内容,强化审计监督。

25.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社会保障水平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

一是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一国或地区所能提供的经济资源总量,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终来源,其规模必然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经济与社会保障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经济因素决定社会保障制度与水平;而社会保障制度一旦产生,就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其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是政治、社会结构。政治因素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社会保障水平会产生影响。西方国家多党竞争的政治制度,使得各党派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而承诺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

会保障水平攀升的“登台阶”效应。社会结构对社会保障也产生影响,例如,我国的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造成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和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较大差异。

三是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制度年龄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长度。制度年龄越长,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反之,社会保障水平越低。社会保障水平与一国的人口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来临,社会保障水平将不可避免地抬升。

四是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受到本国独特的历史、人文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国是一个充分宣扬个性自由的国家,它的经济最大可能地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人们认为,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过多介入,是对公民自由选择权利的侵犯,因而,美国至今没有建立如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包罗万象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在表面上是与它强大的经济不相符的。

26.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何在?

通过对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可以探索出社会保障制度与其外在环境要素之间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中加以运用。具体地说,社会保障水平具有下列功能和意义:

(1)客观描述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并进行国际、地区间的比较,探索、总结和运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运行的自身规律。

(2)通过增加设置不同的控制变量,可分类计算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内部各行业、各地区甚至各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子指标,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促使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合理化与内部优化。

(3)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与其经济、社会效应的分析,确定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评价社会保障运行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控制。

(4)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与社会保障自身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可以建立起“社会保障警戒模型”,构成社会保障预警系统的核心,用于预测社会保障的未来趋势,避免出现社会保障的财务危机,促使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

27.简述社会保障水平“不适度”的表现及其影响。

社会保障水平的“不适度”主要有两种情况: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和社会保障水平超度。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反映出社会保障程度不足,必然的后果是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保障应有的功能,难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客观上也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大,最终对社会运转的效率产生不良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残缺或低水平,对总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瓶颈制约,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水平超度是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超过国民经济能承受的水平,从而超过了应有的适度水平。由于社会保障具有刚性增长的特征,社会保障水平超度是较为普遍和容易发生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所谓的“福利危机”,便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社会保障水平的超度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而且超度的程度越高,这种影响也越大。

社会保障水平的“不适度”还包括另一种情形,即社会保障水平

的结构性不合理。比如,我国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内部结构不尽合理。28.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问题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是否适度?

社会保障政策既属于经济政策的范畴,也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对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的研究,必须把两方面统一起来,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一方面,就经济政策范畴来看,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有利于协调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社会产品的价值也因此得以顺利实现。另一方面,从社会政策的角度考虑,保障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生活水平,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来说意义重大。然而,保障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也不是无米之炊,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

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问题主要也应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稳定这两方面展开。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在国际比较中没有客观标准。从国家或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发展看,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财政收支来实现。2006年,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社会保障支出占相应的财政支出的20.17%,与发达国家通常35%以上的占比水平相比,明显偏低。

其次,从社会政治稳定和收入分配角度看,国民越来越期望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和适中的社会保障水平发挥积极作用。改革以来,我国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则上升到0.496。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基尼系数在

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显然,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水平不但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而且已经很接近0.5的悬殊水平。近些年来,随着利益主体分化、利益差距扩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日渐凸显,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置难度加大等。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作为实施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工具的社会保障政策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缩小贫富差距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总体上看,整个经济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也只有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基准才具有现实意义。另外,对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判断,除了从宏观上考察之外,还应该注意到财政和企业的承受能力,以及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城乡结构等方面是否合理。

29.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权利保障原则。权利保障,即将获得保障视为公民的权利和国家的义务。《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和建议书,规定了成员国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和义务。2004年中国修改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作为宪法中一项纲领性权利,生存权保障成为社会保障立法的最基本原则。现代人权最基础的权利就是生存权,而宪政国家对于生存权的立法保障就是通过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来实现的。因此,权利保障原则是社会保障法的首要原则。

(2)社会共同责任原则。通过强制立法建立社会共同责任机制,使社会风险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一方面国家要承担诸如提供基本保障、监督管理补充保障计划以及鼓励个人自我保障等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挥企业、各类社会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并以社会保障立法的形式逐步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促进社会保障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多样化、保障形式的多层次化,为建立多支柱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奠定基础。

(3)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制定有关社会保障的项目及标准立法时,必须从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国家、社会及社会成员可能承担的财力和物力。我国社会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目标。

(4)社会公平原则。社会保障是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的一种转移,这种转移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公平。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长期、稳定、和谐发展机制和经济长期发展的维系、润滑、保障机制的根本要求。

(5)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是指社会保障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而区别性则是要求根据不同的社会成员,制定不同的社会保障标准。普遍性与区别性相结合,就是要把全体公民纳入保障范围,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为基本要求,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

平及各地区发展状况,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30.社会保障法的特征有哪些?

(1)社会性。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法的权利和义务广泛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在权利方面,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地、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从公民的出生到死亡,从特定的劳动者到不分身份的社会成员都是社会保障的受益人。在义务方面,社会保障的义务与责任也是由全社会承担。

(2)强制性。社会保障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强行规定的一系列准则,明确规定国家(各级政府)、社会、个人及有关各方在社会保障中必须履行的义务,社会保障的具体项目、实施范围、资金筹集、待遇标准计算方式等。有关各方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无论其意愿如何,均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遵照执行。

(3)协调性。由于社会保障的事项庞杂,内容很多,而且不同事项需要不同的法律方式调整,因而不可能用一部法律来规定全部社会保障事务。各国通常都制定多部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来协调、构成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在社会保障法律与法律之间、法律与法规之间、法规与法规之间,既有客观分工,各自规范着一定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事务,又要互相协调;既不能重复交叉,又要能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制体系。

(4)安全性。社会保障以立法的形式,通过对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权利、义务等的规定,使符合条件的、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

社会保障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保障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 失业保险 D. 职业病保险 答案:D 2.下列关于我国居民养老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参保人员缴费后不享受养老金待遇 B. 参保人员的子女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 C. 参保人员可以自愿选择加入养老保险 D. 不同城市的养老金标准是一致的 答案:C 3.下列关于我国居民医疗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参保人员包括无固定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者 B. 医疗保险覆盖所有医疗费用 C. 患重大疾病可以报销所有医疗费用 D. 医疗保险缴费人数越少,费用越高

答案:A 4.下列关于我国居民失业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失业保险覆盖所有就业人员 B. 失业保险为不就业人员提供生活救济 C. 失业保险金由失业人员自行申领 D. 失业保险金发放的最长时间为1年 答案:A 二、填空题 1.我国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答案:单位缴费、个人缴费、政府补贴 2.我国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类医疗费用。 答案:基本医疗费用、大病医疗费用、生育保健费用 三、简答题 1.请简述我国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答案:我国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六大类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是属于我国基本社会保险,是我国居民必须缴纳的三项社会保险,其他保险主要是依据不同的岗位和行业进行设立的。 2.请简述我国居民养老保险的运行机制。 答案:我国居民养老保险的运行机制是一种分级管理的方式。具体来说,居民养老保险由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基金统一管理,地方层面的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省、

社会保障学题库含答案

社会保障学题库含答案 1、我国生育保险必须符合() A、《婚姻法》 B、国家计划生育 C、《社会保障法》 D、《劳动法》 答案:B 2、我国失业保险的管理机构为() A、国家 B、社会 C、企业和事业单位 D、保险公司 答案:A 3、下列属于福利性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是 ___。 A、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B、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C、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D、储蓄型医疗保险模式 答案:A 4、职工在下列情形中,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是哪一类? A、患职业病的 B、医护人员在救护“非典”病人过程中感染“非典” C、因公外出下落不明的 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答案:D 5、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答案:C 6、()于1920年首创了全民卫生服务,即由政府负责向全民提供医疗服务,并且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付。 A、匈牙利 B、瑞典

C、芬兰 D、挪威 答案:A 7、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A、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C、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 D、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份的人口群体 答案:B 8、失业人员与下岗人员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哪里? A、下岗人员原为国有企业职工 B、下岗人员与原企业保留劳动关系 C、下岗人员有机会回到原企业工作 答案:B 9、负担养老费的实际就业的社会劳动人数中不包括() A、参加社会保险的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 B、不参加社会保险的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数 C、标准劳动年龄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 D、标准劳动年龄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 答案:B 10、1989年我国退休金下调到() A、20元/月 B、30元/月 C、50元/月 D、70元/月 答案:C 11、互联网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A、是垂直的 B、是平行的 C、是网格式的 答案:C 12、南斯拉夫的失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为() A、全部由政府负担 B、全部由企业负担 C、由政府和企业共担

社会保障学参考答案

最先把医疗保险制度化的国家是(),1883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任务一试题(2014) 一、判断 3 、对受保人提供资助或直接服务的措施,通常称为“实物补助”方案。 A、正确 B、错误 9 、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规定,凡是工资收入每月低于200新元的雇员,一律免缴社会保障费,而由其所在企业的雇主代缴。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 、瑞典的医疗保险主要包括医疗实物补贴和医疗补贴两部分。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10 、社会救助的核心范畴是贫困,即确定该地区或该社会应否进行救助的关键是确定贫困。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4 、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是民间公益社会团体,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2 、英国规定劳动者一年内必须缴纳保险费26周,并且上一年度已经缴费50周,才能享受疾病津贴。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5 、英国的国民卫生保健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国家作为提供全体国民健康的责任主体。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8 、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合作医疗的资金应该是来源于农民个人的缴费以及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7 、我国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铺开。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6 、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避开使用“失业”这个概念,而沿用待业。 A、正确 B、错误

C、 二、名词解释 3 、社会保障基金 1 、慈善机构 2 、受益基准制 三、不定项选择 6 、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国家保障制 B、企业保障制 C、个人保障制 D、乡村集体保障 E、农村居民保障制 F、城市居民保障制 参考答案:A, B, D 25 、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A、《大西洋宪章》 B、《社会保障法》 C、《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D、《世界社会保障制度》 11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制度。 A、救济 B、安全 C、福利 D、保障 参考答案:B 18 、1951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标志着我国建立了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 A、《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社会保障法》 D、《济贫法》 4 、1951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标志着我国建立了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 A、《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社会保障法》 D、《济贫法》 1 、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A、福利阶段 B、服务阶段 C、萌芽阶段 D、慈善阶段 E、复兴阶段 F、济贫阶段

马工程社会保障概论思考题

马工程社会保障概论思考题 摘要: 一、马工程《社会保障概论》配套题库的内容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困难和动力 三、全球社保制度改革的趋势和差异性 四、马工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的结构 正文: 一、马工程《社会保障概论》配套题库的内容 马工程《社会保障概论》配套题库是针对社会保障领域的一本著名教材,该教材涵盖了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模式、法制与管理、水平、风险与保障等多个方面。题库内容包括考研真题精选和章节题库两大部分,其中考研真题精选部分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章节题库部分则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对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困难和动力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包括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效率。然而,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资金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尽管如此,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动力依然强大,因为它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 三、全球社保制度改革的趋势和差异性 在全球范围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二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和筹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四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然而,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各国的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因素。 四、马工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的结构 马工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考研真题精选,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第二部分是章节题库,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对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Chapter 1简答题部分 ➢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有哪 些? 我国劳动法不仅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而且还调整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 这些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国家劳动行政部门与单位或职工之间因就业,培训等问题而发生的关系。 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处于失业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权利。 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了处理劳动争议的一般程序:由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由人民法院审理。 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 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对于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规定,工会有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等合法权利。有关国家机关例如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卫生部门等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劳动关系,这是主要的调整对象,也包括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中,又既有实体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有处理劳动争

议程序方面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条款? 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要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也称我国劳动法的效力范围。它包括空间适用范围、对人的适用范围和时间的适用范围,空间适用范围是指劳动法适用的地域范围,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对人的适用范围是劳动法对哪些人发生效力,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商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也就是说,我国劳动

整理《社会保障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 2、“投保资助”型 3、“福利国家”型 4、“国家保险”型 5、“储蓄保险”型 二、填空题: 1、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目标是,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 2、19世纪末,德国新历史学派(亦称讲坛社会主义者)的、等人提出了福利国家理论。20世纪初,英国费边主义者设计了“福利国家”的蓝图。 3、1912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财富和福利》一书,1920年又把该书扩展为《》。 4、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935年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5、社会保险并不等同于商业保险,二者之间的区别表现为、、 、、、。 6、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包括、、、。 三、选择题: 1、东欧和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前苏联的型社会保障模式。

A、“投保资助” B、“国家保险” C、“福利国家” D、“储蓄保险” 2、为全体英国公民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的是。 A、庇古 B、凯恩斯 C、贝弗里奇 D、罗宾逊夫人 3、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的社会保障法规是 . A、《劳动保险条例》 B、《社会保障法》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 D、《社会保险暂行条例》 4、英国政府于1834年颁布了,规定保障公民的生存是政府的义务。 A、旧《济贫法》 B、新《济贫法》 C、《公共健康法》 D、《退休金法》 四、论述题 1、为什么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安全网? 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的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以劳动者和 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的支持,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同时体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原则。 3、“福利国家”型: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使国家负担起保障公民福利的 职责。 4、“国家保险”型:由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管理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 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与劳动贡献挂钩,社会保险待遇偏高。

社会保障思考题

社会保障概论思考题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1、什么是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障有哪些特点? 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不可逆性 3、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A、收入补偿功能 B、促进社会安定功能 C、保障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D、促进社会公平功能 4、简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E、社会互助与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5、简述社会保障的制度类型(模式) A、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投保资助型) 德美日 B、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英国、瑞典 C、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澳大利亚、新西兰 D、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6、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经济条件:工业化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根源。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社会保障的需求。社会条件:主要是工人阶级长期为争取自己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斗争。 7、社会保障的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什么? A、德国新历史学派理论 古斯塔夫. 施穆勒讲坛社会主义 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外,还有一个“文化与福利”的责任. 主张国家举办一些公共事业来改善国民的生活. B、费边社会主义乔治.肖伯纳韦伯夫妇费边社 主张通过资产阶级议会,对贫民和失业者,包括病人、残废人、老年人实行救济,通过这种渐进式的改良实施普遍福利来实现“社会主义”。 C、福利经济学庇古1920年《福利经济学》 福利的定义:福利是指个人获得的某种效用或满足

福利经济学两个命题:第一,对于一个人的实际收入的任何增加,会使满足感增大;第二,转移富人的货币收入于穷人会使满足更大。 收入转移的措施:自愿转移、强制转移 实施福利措施应防止的内容 D、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相应的国家经济干预思想。 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认为国家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有助于增加消费倾向,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 E、贝弗里奇计划”的福利国家思想1942 《社会保障及有关服务》 确立了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四条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满足最低需求原则、充分就业原则、费用共担原则, 确立了战后英国社会保障计划的基本结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自愿保险 提出了社会保障的范围包括七个项目: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和家庭津贴。 8、试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一)萌芽阶段(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形成):英国的新《济贫法》(1834年) (二)形成阶段(社会保险制度的形成):德国俾斯麦政府1883年的社会保险制度 (三)发展阶段: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四)全面发展、完善阶段: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9、试析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0、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的问题 第一,社会保障成本太高 第二,社会保障影响经济效率 第三,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未能随社会保障对象的变化进行调整 (二)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措施 第一,改革缴费和给付制度,增收节支 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或者取消原有的社会保障缴费的收入最高限额。 第二,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 (1)从政府负担养老保险转向个人储蓄式的个人账户 (2)从给付确定制向缴费确定制转变。 第三,医疗保险改革 (1)将竞争引入医疗领域。 (2)注重对住院医疗费用的改革。 (3)改革药品付费制度。 (4)扩大健康保险的覆盖范围。 第四,失业保险改革 将临时就业、非全时就业、岗位分享等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 促进在就业以减轻社会保障的负担。

《社会保障学》各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内涵? 答:①通过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持社会稳定;②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责任的社会机制和经济机制;③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为公民提供各类保障;④它作为一种国家主导的强制性社会行为,一般通过立法而确立。 2、试述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答:(1)商业保险的产生先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各行其道、各司其职。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类同和区别。类同点:①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②都具有化解社会风险、维持经济繁荣的功能;③二者的运作机理及其所使用的很多术语和计算方法、预测方法类同。区别点:①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属于政府行为;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②目标取向不同:社会保险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具有非营利性质;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③权利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劳动上面体现对等;商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是建立在商业契约上。④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分担;而商业保险完全由投保人负担。⑤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对社会保险财务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但不承担直接经济责任。⑥二者补偿水平及保障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是有现金补偿和服务两个方式;商业保险则主要体现货币的支付关系。⑦可承保风险的范围不同:商业保险对社会性风险无能为力。 3、社会保障是政府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如何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答:①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②提高效率才能把蛋糕做大,注重公平才能够将蛋糕合理分配; ③只有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到公平;④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才能够使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保证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4、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如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答:①可以通过法制手段,将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险税;②灵活确定缴税(费)方式,将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系统,促使更多低收入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③减轻企业的缴税(费)负担,提高企业参保积极性;④完善社保项目,使社会保障体系化、制度化。 5、如何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1)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构建和谐社会,首当其冲的是建立健全以“底线公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调节机制。(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①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②完善以社会救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二是要完善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学生的资助制度。三是要完善城镇职工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四是尽快构建覆盖全社会成员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城乡居民疾病医疗保障问题。③要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就业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简述社会保险的概念及其涵义。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带来收入减少时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社会保险作为一种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险制度,一般是由政府举办,强制从业职工在其就业年份里拨出一部分收入交纳保险税(费)作为保险基金,投保者缴纳社会保险税(费)满一定期限后,一旦由于保险计划规定的原因丧失劳动能力而收入中断或减少时,即可按规定获得一定的保险收入。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老年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最低工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这就是说,我国不实行全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 《劳动法》第四十九条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应当综合参考以下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什么是职业培训?其涵义是什么? 职业培训是指根据社会职业的需求和劳动者从业的意愿及条件,按照一定标准,对劳动者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其含义有:①是一种以劳动者为特定对象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活动;②是一种以直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某种特定需要为目的的定

向性培训;③它通常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应具备哪些条件?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已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对此作了严格的规定。 (一)一般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 1、失业者原是职工且达到一定工龄。这就要求失业者必须已就业,并且继续工作一定期限后失去劳动岗位。到达就业年龄但从未就业者不包括在内。 2、失业者须是非自愿失业。也就是说,失业是由客观原因导致劳动者暂时中断就业,失去生活来源,而非出于劳动者的主观意愿。 3、失业者的就业期间曾履行一定的缴费义务。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失业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须在失业前按规定履行了一定的缴费义务。 4、失业者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限未满。失业者领取失业救济金均有最长期限的限制,期限届满后不再发给失业救济金。即使失业者确定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也只能从社会救济中解决。 5、失业者仍具有被介绍就业的条件。失业保险的目的,一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二是帮助其重新就业。故要求失业者须具备再介绍就业的条件。 (二)我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 依据法律规定,在我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具体条件是: (1)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职工;(2)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法定整顿期间被精减的富余职工;(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销、解散的企业的职工;(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减的职工;(5)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6)被企业辞退、除名或者开除的职工;(7)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

社会保障概论马工程教材思考题答案

社会保障概论马工程教材思考题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是()A、英国 2.于1935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原则的国家是()B.美国 3.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为()C.英国 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C.社会安定 5.社会保障的对象在总体上具有()C.普遍性 6.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投入与收益对等的效率原则之外,又实现了互相帮助、相互关心、帮助弱者的社会公平原则是()A、社会保险的互济性 7.社会保障始终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经济发展水平只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不决定其范围大小,保障对象是()B、全体国民,不论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8.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9.社会保险费的确定方式有()C.比例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 10.社会保障的作用是()C.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11.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B.待遇平等性 1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C.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1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适用于()A.经济发达、物质水平大幅提高 14.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初创时期是()D、建国后至1957年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对其实施物质帮助义务的为()C.国家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6.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是()A、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B、职责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E、保障水平不同 17.社会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A.法律强制性C.对象社会性D.福利E.机会公平性 18.社会保障给付标准的原则包括()A.保障基本生活B.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福利支付水平C.不同保障项目给付标准不同D.兼顾公平与效率 19.社会保障的目的包括()A.政治目的B.经济目的 20.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增长 B.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C.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D.社会保障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 E.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三、名词解释题 2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2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属于国家保障性质的社会保障。模式,又称政府统包型。 23.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模式又称强制储蓄型四、简答题 24.简述社会保险在保险费的性质上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保障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Word最新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保障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通过整理的(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保障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保障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1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课程总成绩=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 形考任务1 思考题: 请你谈谈2021年的两会在退休、养老、就医等社会保障方面有什么政策变化?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为300---500字)答:2021年3月10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专场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时回应了当前延长退休、推进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养老金全国统筹和取消公费医疗等备受关注的公共政策。 其中延长退休方面:要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延长交费年限,相

应缩短领取养老金年限。女士由50岁退休改为55岁,男士由55岁改为60岁。给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虽然工作时间延长了五年,但是按我国的退休金构成来说,主流的是按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其中基础养老金部分,每多缴费一年,待遇享受系数增加1%。 养老方面: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4.9%,2021年将达19.3%。 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即三个人养一个人。随着社保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影响养老金主要有三个因素,一、缴纳基数(非常重要),二、缴纳年限(重要),三、工资水平(非常重要)。 形考任务2 思考题: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在天堂对话的故事的新版本。 美国老太太对中国老太说:昨天,在我临进天堂之前,终于把我房子等值的钱花光了。 原来,美国老太在60岁时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这样她可以潇洒地去法国旅游、去韩国整容、去瑞士滑雪。而银行则等她去世后,收回了这套住房…… 对于天堂里那个美国老太太来说,房子就像个巨大的“储蓄罐”,年轻时的每月还贷就好像往“储蓄罐”里扔点钱,等到老了就能零存整取,或者每月从“储蓄罐”领取更多于当年还贷款的养老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试题和参考题答案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试题和参考题答案 社会保障 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实施对象是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的社会保障项目是( A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B ) A.社会上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C.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 D.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份的人口群体 3.社会优抚中抚恤对象是指( C ) A.现役军人家属和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等 B.退出现役的军人 C.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残废军人等 D.革命烈士家属和现役军人 10.我国生育保险制度规定正常产假为( A ) A.90 天 B.105 天 C.180 天 D.42天 12.生育保险属于( A ) A.短期性补助 B.长期性补助 C.保险性补助

D.福利性补助 16.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的方法有多种。按照一个家体用于饮食支出的比例来大体测定该家体 的生活水平的测定方法是( B ) A.生活需求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生活形态法 D.国际贫困标准法 21.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 A ) A.社会救助 B.失业保险 C.生育保险 D.社会福利 24.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D ) A.雇主 B.被保险人 C.国家 D.被保险人和雇主. 31.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C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 C ) A.生活幸福 B.人民富裕 C.社会安定 D.生活水平 43.“五保”不包括( D ) A.保吃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doc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6 团结就是力量考试易如反掌 简述社会保险的概念及其涵义。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禅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带来收入减少时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木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社会保险作为一种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险制度,一般是由政府举办,强制从业职工在其就业年份里拨出一部分收入交纳保险税(费)作为保险基金,投保者缴纳社会保险税(费)满一定期限后,一旦由于保险计划规定的原因丧失劳动能力而收入屮断或减少时,即可按规定获得一定的保险收入。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bl :老年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最低工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育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这就是说,我国不实行全国统一最低工资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 《劳动法》第四十九条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应当综合参考以下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丁•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Z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什么是职业培训?其涵义是什么? 职业培训是指根据社会职业的需求和劳动者从业的意愿及条件,按照一定标准,对劳动者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其含义有:①是一种以劳动者为特定对象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活动;②是一种以直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某种特定需要为目的的定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 2/6 团结就是力量考试易如反掌 向性培训;③它通常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应具备哪些条件?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已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对此作了严格的规定。 (一)一•般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 1、失业者原是职工且达到一定丁•龄。这就要求失业者必须已就业,并且继续丁•作一定期限后失去劳动岗位。到达就业年龄但从未就业者不包括在内。 2、失业者须是非白愿失业。也就是说,失业是由客观原因导致劳动者暂时屮断就业,失去生活来源,而非出于劳动者的主观意愿。 3、失业者的就业期间曾履行一定的缴费义务。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失业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须在失业前按规定履行了一定的缴费义务。 4、失业者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限未满。失业者领取失业救济金均有最长期限的限制,期限届满麻不再发给失业救济金。即使失业者确定难以维持基木生活所需,也只能从社会救济屮解决。 5、失业者仍具有被介绍就业的条件。失业保险的H的,一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木生活;二是帮助其重新就业。故要求失业考须具备再介绍就业的条件。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1、( )负责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A、国务院行政部门 B、国务院劳动部门 C、国务院人事部门 D、国务院民政部门 答案:D 2、实行个人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以( )最为典型。 A、新加坡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A 3、1935年,首次公开使用保险概念的是( ) A、《社会保障法》 B、《费城宣言》 C、《贝弗里奇报告》 D、《中国劳动保险条例》 答案:A 4、医疗社会保险给付( )。 A、是指被保险人生病后 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按照规定的条件和待遇标准,向被保险人提拱医疗服务,以确保被保险人能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 B、是指被保险人生病后 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按照事先规定的条件和待遇标准,向被保险人提供医疗服务,以确保被保险人能获得的医疗照顾 C、是指被保险人生病后 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按照事先规定的待遇标准,向被保险人提拱医疗服务,以确保被保险人能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 D、是指被保险人生病后 医疗社会保险机构按照事先规定的条件和待遇标准,向被保险人提供医疗服务,以确保被保险人能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 答案:D 5、从社会医疗保险给付的标准看,社会医疗保险首先考虑的是( ) A、国民的最低或最基本的医疗需求

B、保障大病 C、提高医疗待遇 D、提高医疗水平 答案:A 6、标志着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轨道是( )。 A、19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 B、18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 C、17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 D、16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 答案:A 7、就我国住房保障的当前实际情况来看( )。 A、生产者补贴的适用条件已经满足 B、生产者补贴的适用条件已经基本满足 C、消费者补贴的适用条件已经满足 D、消费者补贴的适用条件已经基本满足 答案:B 8、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从保障方式来说,二者之间是( )。 A、互助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B、对立关系,而不是互助关系 C、互补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D、替代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答案:A 9、1978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召开的有关初级医疗服务的国际会议呼吁改进医疗社会保险,以促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并在( )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答案:C 10、在西方被经济学家们成为第三次分配的是()。 A、发行福利彩票与社会募捐 B、发行货币与慈善募捐 C、发行福利彩票与慈善募捐 D、发行福利彩票与税收优惠

社会保障学试题与答案

社会保障学试题与答案 1、世界上第一部工伤保险社会统筹法律《工人灾害补偿法》是( )颁布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C 2、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多次改革,在新中国成立 初期实行()。 A、企业保险 B、社会保险 C、家庭保险 D、企业保险+社会保险 答案:D 3、医疗社会保险是( )。 A、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 B、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 C、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公平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 D、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 答案:D 4、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的标志是将( )。 A、农村比较困难的群众纳入家庭供养 B、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集体供养 C、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社会供养 D、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财政供养 答案:D 5、把对贫困者的救济视为一种恩赐、施舍、怜悯的想法是错误的。接受救济是公民在现代生活中应该郭有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遵守( )。 A、保障最低生活需求原则 B、普通性原则 C、法制化原则

D、维护个人尊严原则 答案:D 6、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发源地,也是社会福利制度迄今发展最为全面的国家之一是().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答案:C 7、工伤保险的首要问题是( ) A、安全生产 B、工伤预防 C、救助治疗 D、工伤保险 答案:B 8、我国最早的补充医疗保险实践出现于( )。 A、1995年 B、1996年 C、1998年 D、1999年 答案:B 9、生育保险基金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不同是( )。 A、不强调留有过多的节余 B、强调留有过多的节余 C、实行强制性原则 D、实行补偿性原则 答案:A 10、相互关心、帮助弱智的社会公平原则是(). A、社会保险的互济性 B、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C、社会保险的普遍性 D、社会保险的投资性 答案:A 11、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 )对低收入家庭提供适当住房的一项制度。 A、经济手段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我国的社会保障(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后篇巩固提升 1.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 ①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为②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④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为,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①③符合题意;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并不是高度发展的,②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2.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这表明() A.国家满足社会成员高层次的保障需求 B.我国建立了十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C.国家加大社会保险的力度 D.国家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表明国家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D项正确;住房保障体现国家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需求,排除A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需不断健全完善,排除B项;住房保障与社会保险无关,排除C项。 3.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实现了从部分覆盖走向全民福祉的发展目标。但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 ①大幅提高社会保障给付水平②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差距③通过社会慈善捐款,增加社保基金④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权利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而不能“大幅提高”,①错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差距,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权利责任,② ④正确;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而“社会慈善捐款”的主体则是社会各界,③不符合题意。 4.下表是某校高一学生对居民郑某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的情况:

2023年社会保障学题库答案

社会保障学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 二.多项选择 三.简答题 76.答:(1)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财政不堪重负; (2)高福利容易养懒罚勤; (3)高赋税影响了公司的竞争活力; (4)社会保障的服务管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77.答:(1)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社会的安定; (2)发挥保险户籍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3)发挥基金的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78.答:(1)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险模式; (2)国家统筹型社会保险模式; (3)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险模式; (4)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险模式。 79.答:(1)绝对金额制,是将被保险人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按不同标准划分为若干种类,每一种类的人按统一绝对金额发给养老金; (2)薪资比例制,以被保险人退休前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工资或最高工资数额为基数,根据是否与投保年限有关,按一定比例计算养老金额。 80.答:(1)制度模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2)制度功能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政治形势相适应; (3)低水平的保障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81.答:(1)强制性; (2)社会共同责任和分担风险原则; (3)保障性。 82.答:工伤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83.答:(1)生育津贴; (2)医疗护理; (3)生育补贴; (5)生育休假。 84.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部分组成。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涉及两部分: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涉及对社会脆弱

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军烈属的优抚安顿、对无依靠的孤老残幼以及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区服务,这部分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再分派范畴;二是由用人单位、职工缴费以及由国家给与适当补贴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涉及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这些属于社会保险范畴,其中养老和医疗保险是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结合,其他三项则属于完全统筹项目。 85.答:(1)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必须兼顾社会目的、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同时兼顾长期目的和短期目的,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2)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必须重视宏观制度方式选择,同时也应重视微观领域的技术设计与应用; (3)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的选择要应对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 86.答:(1)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2)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助于推动劳动制度改革; (3)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助于启动失业机制,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87.答:(1)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相应原则; (2)保证基本生活水平原则; (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原则。 88.答:(1)失业者必须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 (2)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性失业; (3)失业者必须已参与失业保险; (4)失业者必须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 89.答:(1)参保方可以选择补充医疗的具体形式; (2)相对的自愿性; (3)福利性与非福利性并存; (4)保障性 90.答:(1)工伤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是国家对劳动者履行的社会责任,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