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与日本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化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当时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不足10%。从1889年到192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仅从10%上升到18%,到1950年也仅为37%。从1889年到1950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年均仅提高0.4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重新开始了赶超欧美的历程。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推动了日本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955年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为56.1%,到197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2%。在此期间,日本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年均增长近1.5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城市化己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75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5.9%,1980年则为76.2%。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各类城市已有688个,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1个,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0个,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597个。由于城市人口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减缓。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2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很多居民开始从三大都市区向外迁移。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走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是美国的11倍,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20多年时间中就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单位时间内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选择了走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下表1描述了1920-1995年间,日本具有50万人口和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从该表可看出,长期以来日本大中城市人口在总城市人口中占90%以上的比重,日本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特色鲜明。

第四阶段:饱和阶段。截止2010年,日本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76.3%,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业人数也随之壮大。但是日本整体城市人口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饱和,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的人口均呈现零长。

加上传统工业开始将工厂迁离大城市,搬至周边地区甚至是海外,劳动力因此也随之向周边郊区,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分流,城市化开始由集中转化分散。另外,虽然农业产值占GDP 比重一直下降,但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却一直在不断提高,这也是城市人口逐渐回流到小城市和农村的一个因素之一。

二、日本城市化进程弊端分析

(一)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波动

日本人口从1945年后迅速增长,根据日本经济数字地图中截止到2010年日本人口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人口已经有128056千人,比1935年增长了85%,其中女性增长了90%,男性增长了80%,女性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男性,这样下去性别比例会失调。与此同时,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供给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二十年来日本的就业率整体也呈下降趋势,10年就业率比1990年下降了8.6%,但是到11.12年有所回升,同时失业率不断波动,10年失业率比1990年上升了1.4倍,但是12年又降到4.2%,这主要是日本经济经历了低迷的十年有关。而且2008年的时候,全球经济危机跟2011年日本大地震都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二)城市地价飚升,泡沫经济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土地问题是城市的根本问题。土地的供不应求导致地价上涨,这本来很符合很普通的供求规律。但是在日本,就很特殊。从1955年到1972年的17年间,也就是二战后的快速发展阶段,日本地价上涨了17.5倍。这也是导致后来使日本经济陷于长期萧条的“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开始于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前川报告,激发了当时人们对土地大规模的投机,房地产泡沫因此迅速膨胀。最终在90年代地产泡沫破灭。日本人口大量聚集到三大都市圈,尤其是向东京都市圈集中,导致大城市人口过度密集,城市地价迅速飙升,从地价泡沫破裂一直到现在为止,日本经济始终都没有走出萧条的阴影,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相继经历了“失去的十年”和“失去的二十年”。经历过这次教训之后,日本通过巨额公共投资等方式,经济开始逐渐恢复,所以现在房地产业还是比较理性的。

(三)城市负荷过重,居民生活环境恶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化速度日益加快,明治后,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结果人满为患,而穷人只能居住在环境相当恶劣的贫民区。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逐渐恶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以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加,使空气质量变差;另一方面,汽车尾气也使得本来就下降的空气质量变得更糟。日本大约是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在汽车普及前几年空气污染程度已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在东京、大阪和横滨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大城市中,当时每年要发出几十次甚至超出百次的光化学烟雾警报。到1992年7月,日本各类汽车的总拥有台数已达到6000万台。日本的土地面积原本就狭小,再加上这么多的汽车,不但导致空气污染,并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比如在1973年日本爆发过的东京垃圾战争。还有日本的热岛现象也是因为人口过度集中造成的。

三、日本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制定合理城市规划

《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以解决城市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1962年,为了缩小地区间差异,防止城市过大化,实行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第二次和第三次是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过疏”和“过密”问题,第四次是1987年提出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1998年出台的第五个综合开发计划是为了解决人口少子化和人口高龄化问题对城市化的影响。

(二)吸取教训,重塑房地产业

日本政府在吸取教训和重塑房地产业的过程中,推出了三大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改革措施:一是通过增加国债来投入那些昂贵的公共配套项目,恢复房地产及其他经济部门的活力;二是放宽限制,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开始放松对金融行业的许多限制;三是政府调整了建筑标准,方便开发商的房地产项目开发,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日本的房地产行业才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治理城市环境

日本从法律角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1993年日本制定的《环境基本法》确立了新的环境政策方针,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污染以及全球环境恶化等问题全部纳入法律体系。同时,日本在20世纪90年提出了循环型社会”的构想,2000年6月制定了《循环型社会

基本法》。另外,日本国民从自发的反对公害运动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全国性、跨领域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比如:积极开展反对汽车尾气排放、反对交通工具所造成的噪音污染等运动。还有许多市民义务清理住宅附近的河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等。

四、日本城市化对中国的启示

一)借鉴经验

1.发挥政府的巨大作用

日本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指导和立法保障等方面。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日本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保障。日本在一百多年的城市化过程中,陆续制订了一百多部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保障。我们要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对城市化发展的规划和法制建设,有效利用国土资源。

2.正确的工业化战略,推动城市化进程

日本是根据他们国情选择的工业化战略,日本的轻重工业之间比例比较协调,轻工业的劳动比率一直低于重工业,吸收了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而重工业始终保持着高技术密集性,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城市化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产业支柱。要实现城市化的有序、健康发展,避免“大城市”病的发生,我国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发展规划

3.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日本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土地的集约,这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另外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失地农民问题,应借鉴日本经验,对农地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农民市民化统筹规划,重视对离土农民的培养和安置,把处于同一空间区域的城市和农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强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支撑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要保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科技进步水平仍然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仍嫌不足,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取日本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要积极、合理的引进外资,并通过去吸收、改造国外先进技

术来带动我国的技术革命,从而为加快城市化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力。

5.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弹性

我们必须要通过加大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投入,充分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才能保证进城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有效避免“城市病”的发生,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保持轻重比例关系协调。还必须要通过进一步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足够的就业保障。

(二)吸取教训

1.城市正确定位

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非常相似。目前中国存在的众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住房问题、流动人口等,尤其是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因此我国的城市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发展道路,不是说单纯经济增长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比如说经济发展要侧重点,环境社会发展要侧重于面。城市的定位应该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防止大城市过度发展和房价过高所导致的经济泡沫

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大经济区已经出现房价过高、城市拥挤的现象,,国家统计局就在2016年最新发布了我国70个城市最新的房价数据,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同比环比都在上涨,同比涨幅超过10%的城市有9个,而深圳是涨幅最大的,深圳同比暴涨了63.4%。北京上涨了20.2%,广州是17.6%,在二手住宅房价中,深圳的环比价格出现了下降,下降了0.4%,其他几个都是在上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与上世纪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形成时期非常相似。跟我国现在经济关联最大,也是近来整个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就是房地产市场过热。目前虽尚未出现明显或全面的泡沫,但资产价格上涨过猛、人民币持续升值,局部泡沫还是有存在的。所以借鉴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和启示,能够预防和治理我国己有苗头的房地产泡沫问题。

3.防止城市化中马太效应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就在于城市结构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东京大都市圈一极集中。人口也过于集中,造成了地价的飞速上涨,东京的区域竞争力不断下降,从

而引起国土的不合理利用,核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差别扩大,农村出现了大量人口过疏地区。我国的城市发展也必须防止出现这种局面。目前华东、华南沿海以及京津塘地区逐渐形成了城市圈,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而在不少中西部农村地区,平时已经基本只剩老年、妇女和儿童,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4.走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城市化道路

日本由于在城市进程中的诸多弊端和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居住在大城市的经济条件优越者都迁居城外,许多工商企业也去别地发展,城市人口向郊区集中,就是所谓逆城市化现象。我们作为后工业化国家应总结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国家一直以来走的是以中小城市为主体地位、农村城镇化的分散型的人口城市化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应该继续坚持。

5.重视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日本在城市化过程中,基本上是“先发展,后治理”,在发展的同时基本上没有考虑城市环境问题,从而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城市病”。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的过程,,为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吸取日本城市化中的一些教训。对城市化要做统筹安排,从最大限度上控制“城市病”的繁衍,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论文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 摘要: 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步进化。关于城市化,其理论研究非常之多,也存在不少争论,研究区域的区位论,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生态论等等,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和表现形式,对这些文献的回顾和评价,有助于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和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关键字:城市城市化农村经济发展阶段人口一.城市化的定义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城市化理论的探索也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尽管如此,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仍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概念对于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的概念源于英文urbanization, urban意为城市、都市;-ization是表示行为发生的过程,即“化”的意思。那么从字面理解,城市化就是非城市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形式上的城市、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还包括实质上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城市文化、文明、意识和精

神的扩散。因此,城市化的定义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从量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意味着农村地域不断被转化为城市地域,主要表现在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但从质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是一个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即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不断改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综合看来,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是人口的城市化。 第二是空间城市化。 第三是乡村城市化。 可见,城市化实际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化过程,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两大系统的更替和提升,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和聚集的过程,而且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既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过程。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2017年日本旅游行业与JTB战略布局演变分析报告

2017年日本旅游消费升级与JTB战略布局演变分析 报告 2017年7月

目录 一、研究的初衷:出境游市场出现转折 (4) 1、我国出境游增速明显放缓。 (4) 2、游客注重目的地体验和理性消费 (5) 3、旅游企业开始布局海外目的地 (9) 二、JTB的行业地位和创新 (10) 10 1、JTB的行业地位............................................................................................... 16 2、JTB的创新之处............................................................................................... (1)精致化经营 (16) (2)渠道创新 (17) 三、日本旅游业的变迁与JTB的发展历程 (17) 1、日本宏观经济与旅游业变迁 (18) 2、JTB 的发展历程与战略演变 (26) 四、JTB如何布局海外目的地 (28) 1、JTB的海外全资分支机构 (28) (1)JTB美洲(JTB Americas, Ltd.) (29) (2)JTB亚太(JTB PTE, Ltd.) (34) (3)JTB 香港(佳天美香港有限公司) (35) (4)JTB西太平洋(Pacific Micronesia Tours, Inc.) (36) 37 2、JTB的合资企业............................................................................................... 37 3、JTB的海外并购............................................................................................... 38 五、结论 .................................................................................................. 1、日本经验表明,旅游业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可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 38 2、综合比较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和汇率变化趋势等方面,当前的中国与20 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非常类似 (39) 3、与日本人相比,中国人更偏爱出境游,中国出国游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 41间 ............................................................................................................................

【教育学习文章】高一地理《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案设计

高一地理《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 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 2.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3.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 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 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结合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资料”,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资料: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4d18354887.html,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作者:王淼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3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分析了形成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应该大力宣传节约资源的环保理念,完善地方法规,分散城市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兴建卫星城市,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加强污染物的治理,达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可利用污染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等等。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保护;资源问题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2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人文进步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标志。随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总是向着经济发达的区域流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人口向着城市人口转移,这一人口定向性聚集的过程,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兴城市的不断兴起。这一现象就是所谓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 世界城市化最早在英国开始。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在世界上最先实现了 城市化。中国的城镇化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然而,由于有些地区城市化进程过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城市病”的问题和矛盾,使城市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 1.中国的城市化起步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战略,50年代中国城市化就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中开始起步和发展的,这种工业化战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但是一直发展缓慢。中国城市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双重性的特点:(1)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很高。(2)城市人口比率指标却很低。 中国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时期较短。我国1949年城市人口占10.6%,到1978年为12%,从1978年以来以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地位的确定,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到20世纪末城市化水平为36.2%,进入21世纪高 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48%。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美国72%,英国87%,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各国城市化进程

各国城市化进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11-02-21 1920-200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 来源:日本统计局添加日期:2008-08-05 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 年到1965 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年新增城市人口约228 万人。其中1947 年到1955 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每年增加305 万。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进程 来源:美国添加日期:2008-08-05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自184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10%,到1960 年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美 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07-09-26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率(1989-2050 年) 来源:华创证券添加日期:2012-07-0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来源:联合国添加日期:2007-10-24 该图表描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

加快城市化进程

提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力要素不断重新配置和合理组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因此,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把农民有效地从土地经营上解放出来,降低土地经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奔小康的根本问题。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发展是否能实现跨跃式发展,是否有一个稳定社会形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就业增收问题是一个关键,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减少的过程,是城市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途径地向外转移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三农”问题深为各级领导所重视,新一届青岛市委、市政府也把“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桥梁则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城乡人口与农村劳动力。青岛市目前有720万人人口,非农人口24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34.3%;农村人口480万人,占65.7%。农村劳动力254.08万人(男/女劳动力比例为 63.7:46.3),约占全部劳动力的61%。 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进程。 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与就业结构:据抽样调查,2002年我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119.9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2%。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99.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2%。第二产业从业劳动力80.18万

我国城市化现状进程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 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 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 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 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 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 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 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 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 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 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 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 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 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

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 系名称:建筑系专业名称:城市规划学生姓名:高洁指导教师:王力忠 【摘要】:“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的文明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复杂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①。 城市作为人类智慧文明的载体,在时间的积淀中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构成本土的城市特色,在社会的不断演变发展中实现自我调解和自我完善。然而,当今全球化迅速蔓延,建筑趋同,城市趋同乃至文化趋同现象愈演愈烈,这已经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城市文脉延续下去,是当代城市建设者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从景观方面、城市方面、建筑方面以及人的体验方面展开讨论城市文脉的延续问题,希望探寻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脉延续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文脉传承景观城市建筑 【英文翻译】:The city as a carrier of human wisdom and civilization, conforming of its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time of accumulation, constitut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nd continue to evolve in society to achieve self-medi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Today, however, as the rapid spread of globalization , the convergence of architecture, the urban convergence as well as the intensified cultural convergence has led to worldwide atten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protect the city'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contemporary city builders faced with. This article discuss the continuation of urban contex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andscape, the city, the architectural and human experience in the urban, hoping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urban contex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与其本质密切相关的背景”,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②。它既有共时性又有历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进行动态的、内在的联系,从而构成了城市特有的文脉。它体现了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城市文脉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显性形态包括人、地、物;隐性形态是指对城市发展有潜在深刻意义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心里行为等。 所谓城市文脉的延续,就是指现在的文化与过去的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缺失任何一种文化都构不成文脉。城市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其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文脉不是名声古迹、文物遗址的堆积,它是一种城市的记忆,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就中国而言,从上世纪中叶至现在,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城市功能以经济功能为主,城市不断地破旧立新,将传统当垃圾清除,然而新建的内容却缺乏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文脉的断绝将不可避免。

旅游客源国概况-----日本

旅游客源国概况-----日本 从这个讲座开始,我们将进入中国客源国之旅,那么第一站就是东亚太地区,也是世界 最主要的客源国,我们的近邻日本。 对于每一个国家,我们主要都是从以下这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2.1 日本的自然环境 2.2 日本的社会与文化特征 2.3 日本旅游业的发展 2.4 日本的旅华市场 2-2-2 1、太平洋上的群岛国家:位于亚洲大陆东侧,是一个群岛国家,从地图上可看出,包 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个主要岛屿和7000多个沿海小岛,包括远离本土的西南 角的冲绳。 2、 70%为山地,大面积森林覆盖,多山峰: 3、世界有名的地震区: 4、地热资源丰富,温泉遍及全国:日本常被称为“火山、地震之国”,“温泉之国”。 5、水力资源丰富: 6、地处温带,四季分明: 2-2-3 2.2 日本的社会与文化特征

国名:日本,日本国,“日本”,“日出之国”。“太阳升起的地方”。取自圣德太子呈递给 中国隋朝的国书中提到的“日出处天子”。 国旗:日之丸旗 国花:樱花 国歌:“君之代” 国鸟:绿稚 2-2-4 2.2.1 历史与文化 1、“无土器文化——绳文式文化”石器时代: 2、大和国——奴隶社会: 3、“镰仓幕府” ——军事封建社会: 4、“明治维新” ——近代资本主义时期: 5、二次世界大战: 2-2-5 2.2.2 经济 1、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近年来经济低迷 2、工业高度发达,由于资源贫乏,对外依存度高 3、森林、近海渔业资源丰富 2-2-6 2.2.3 政治 1、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 2、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无实权 3、近年来,积极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各国城市化进程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11-02-21 1920-200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 来源:日本统计局添加日期:2008-08-05 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 年到1965 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年新增城市人口约228 万人。其中1947 年到1955 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每年增加305 万。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进程 来源:美国添加日期:2008-08-05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自184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10%,到1960 年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美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07-09-26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率(1989-2050 年) 来源:华创证券添加日期:2012-07-0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来源:联合国添加日期:2007-10-24 该图表描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 2002-2006 年全国各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进程,发展历史

1.城市化 城市化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最主流的事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言“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中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在未来的30年中,城市化将是中国社会变迁与转型的主流。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刚达到6.1亿人,城市化率约47%,每年增长将近一个百分点。在未来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达到75%左右,中国将会出现巨大的人口变迁过程,即将有6亿农业人口走进城市。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的变化。我们甚至可以以城市化进程度量房地产业的未来。每年城市人口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消化新增住宅供应的大半。以南京为例,根据建委统计,在2000-2005年,城市人口增加了125万,每年增长25万人,按照人居住房面积30平米计算,每年城市人口增加的增量需求为750万,基本等同于每年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平均值。新增城市人口也为住房投资的转让和租金实现提供保障。南京市2020年人口要超过千万,基本上仍将持续每年增长20-30万人。 从城市化的数量来看,其是分阶段的,30%以下是城市化低水平时期(我国2000年前),30%以上是快速增长期,50%以上是平稳增长期,70%以上才是成熟期,而郑州是2011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郑州的城市化进程是41%,还有30—40年的黄金发展期。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时期。

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中心。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二是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三是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因为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优化调控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 化调控 国贸2班周星2012218090

摘要前言: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近数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文章分析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措施。 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聚居地,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城市居民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其它城市用水需求逐年增加,但是供水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集中的地方。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城市的活力所在。 目前我国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左右,2010年达29%,2050年将达47%左右。建国初期我国有城市136座,“七五”末期450座,到“八五”末期猛增至640座。特别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出现了一些地理位置相近,资源环境条件相似,类型、功能互补的城市群。我国已有5个超大规模城市群(沪宁杭、京津唐、珠三角、四川盆地以及辽宁中部),这些城市群面积大、影响和辐射范围广。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快速驱动作用、对财富的迅速增值能力,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但城市水资源环境所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城市“水泥森林”造成的区域水文循环的改变、人口剧增和生产高度集中导致的用、排水日增等问题,制约了城市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水环境物质代谢的严重失衡 如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则城市水环境的“水质”污染实际上是城市物质代谢失衡的结果。自然条件下,某一系统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自然系统中不存在废物的概念。而在城市区域,输入了大量的矿石、燃料、化学合成物质。这些物质部分转化为产品,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以工业污水形式排入水环境,或以气体、颗粒物的形式进入大气环境,随大气降水一起进入水环境,转化为产品的部分又通过人们的消费和使用以生活污水的形式排入水环境。大量污染物进入城市水环境,必然造成城市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 1.降水与城市水环境污染 城市大气水环境物质代谢失衡是造成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人类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改变了清洁大气的物质成分。这种污染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固定点源,即工厂企业排放的来自于矿石、燃料及一些化学合成物质的气态和颗粒态污染物。二是流动污染源,即城市交通中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和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道路扬尘。 大气中污染物质的代谢大多是通过溶于雨水或被雨水所携带的途径。虽然这对大气的净化十分有利,但在严重大气污染情况下,通过雨水途径代谢的大气污染物使雨水的化学成分或物质含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世界上许多城市群出现的酸性降水,以及由此造成的城市地表水酸化和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降水将污染物直接带到地表,甚至携带到较远的地区。由于城市人口十分密集,加上垃圾收集系统的不完善,降水达到地面后溶解了大量的污染物,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有毒物质。由于我国目前对城市雨水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因此城市雨水会直接造成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损害。

2015年日本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日本旅游行业 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

目录 一、日本市场:出入境发展不均衡,市场成熟增幅稳定 (5) 1、日本旅游市场:百年沧桑,历经沉浮 (5) (1)起步阶段:“经济景气”推动旅游业快速起步(战后-1970) (5) (2)发展阶段:政策红利提振出境游市场景气度(1970-1990) (6) (3)稳定阶段:“观光立国” 着力发展入境游(1990年至今) (7) 2、日本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经济是基础,政策主导旅游产业发展 (8) (1)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升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8) (2)“东亚模式”,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 (9) (3)重大国际性赛事及会议对入境游具有推动作用 (9) 3、日本旅游业市场特点:自助游为主,国内旅游独具特色,出入境发展不平 衡 (10) (1)日本居民出游方式以自助游为主,出境游跟团比例高 (10) (2)一枝独秀的国内游市场 (10) (3)发展极不平衡的出入境游市场 (11) 二、产业格局:旅行社二八分化,行业集中度高 (12) 1、主营业务:以国内游及出境游为主,近年来收入下滑 (12) 2、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高,JTB一直独秀 (13) 3、旅行社占绝对主导,电商受益自由行兴起发展提速 (14) (1)上游要素:廉价航空冲击机票垄断 (14) (2)中游分销商:JTB和HIS等传统旅行社绝对主导 (14) (3)近年来自由行兴起,电商凭自由行产品发展提速 (15) 三、日本JTB:批零一体塑龙头 (16) 1、日本旅游业的“百年老店” (16) 2、JTB的巨人之路:“准专卖店批零一体化”模式 (18) (1)发展历程:政府背景起家,先发优势树壁垒 (18) (2)“准专卖店批零一体化”打通旅游产业链 (18)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第1期,2009年1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V ol.45,N o.1(Jan.200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 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郭泺1 杜世宏2, 薛达元1 江学顶3 1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21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100871; 3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通讯作者,E2mail:dshgis@https://www.docsj.com/doc/4d18354887.html, 摘要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5期遥感影像,研究了广州市20年来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广州市1985—2005年期间景观空间格局的复杂性总体上不断增加,但变化速率、强度和发展态势在全市范围和不同的行政区域内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特征。1985—2005年期间广州市12个行政区由于规划发展目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点:城区、番禺和花都干扰强度和幅度大, ;从化和增城干扰强度和幅度相对较小,且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次的重大干扰痕迹。番禺受城市化过程和人类干扰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花都的重大城市化过程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增城和从化的景观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而城区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趋势和整个研究区最相似,表现出多次多时段干扰的迹象和受城市化干扰程度大、城市化时间长、开始时间早的特点。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广州 中图分类号 Q149 Spatio2Temporal V ariation of Landscape P atterns during R apid U rbanization in G uangzhou City G UO Luo1,DU Shihong2, ,X UE Dayuan1,J I ANG Xueding3 11C 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eijing100081;21Institute of Rem ote Sensing and GI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31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Engineering,Sun Y at2Sen University, G uangzhou510275; C orresponding Author,E2mail:dshgis@https://www.docsj.com/doc/4d18354887.html, Abstract Using3S technique,survey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his study took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of G uangzhou City as a case study.The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of a typical rapid urbanization and landscape spatio2 tem poral patterns during the period from1985to2005,and com pared the landscape and class2level pattern indices in G uangzhou 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 plexity of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increase from1985to 2005,whereas,the intensity and tendency of the landscape changes varied during the four com parative periods:198521990, 199021995,199522000,and200022005.I t is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from1985to2005in G uangzhou.S patio2tem poral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ten districts ar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m otives.The intensity and extent of disturbance is strong and happen frequently in Urban,Panyu and Huadu districts.C onghua and Z engcheng districts represent slight disturbance,and their urbanization process mainly take place during199022000.Urbanization in urban begin early while it mainly happens after1990in Panyu and Huadu districts,showing the effect of frequent disturbance and severe intensity.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in urban is similar to total study zone,showing frequent disturbance,multi2perio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2term urbanization. K ey w ords rapid urbanization;landscape pattern;spatio2tem poral change;G uangzhou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07BAC03A08),国家民委重点项目(07ZY05)和中央民族大学“111”计划资助 收稿日期:2007211226;修回日期:2008206230 921

关于日本的旅游业

关于日本的旅游业 1、基本概况(国土、人口、GDP、人均收入) 2、日本旅游 在日本,很难请得到假,即使积有很多带薪假期,连续2天以上的假期还是很难得到批准。所以,自己外出旅游几乎是难以实现的。惟一可指望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公司旅游了。许多较大型的公司都有组织公司的全体职员外出旅游的习惯,被称为“社员旅游”。这种公司旅游可促进干部与职员间的交流,同时也是一项公司福利。社员旅游大多热衷白天购物,晚上喝酒。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1、日本人的语言习惯 随声附和和点头称是 据说日本人有一种习惯,谈话时频繁地随声附和、点头称是。“是”、“嗯,是吗?”包括这种话语、以及点头俯腰姿势等,据调查观察,日常谈话里每几秒钟就发生一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一切并不全意味着“说得对”、“明白了”这种肯定含义,有些只不过是“啊,是吗?”“有那么回事?”等,仅仅作为听了对方的话之后所作出的一种反应而已。与有这种习惯的日本人接触,要是认为“他在那时确实表示是肯定的”,那么对该日本人来说却是意料之外的事。反之,习惯于随声附和的日本人,对在谈话中不表示任何反应的外国人,则感到不安,他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人是否在听我说呢?” 婉转的表达方法 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的意见,他们也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这样吧?”“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这种婉转的措词,明显地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在语言表达上明确地表明,给对方留有考虑和判断的余地,显示出在听取对方反应后,再表示自己的主张的一种姿态。 寒暄致意 日本人经常相互寒暄致意。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里,定型的寒暄语非常丰富。不过,互相寒暄致意,仅仅局限于在某些意义上视为朋友的人。例如对在公园散步时遇到的不相识的人,或者交通车辆中同座的人,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互不说话的。因为在这种场合,对方是互不相干的局外人。 2、日本人的举止手势 日本人的举止手势中,有日本人特有的或者说和他国文化在意义和用法上不同的地方。 鞠躬:日本人之间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来表示的。站着的时候,双脚合拢、直立,弯腰低头。从一般性行礼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据礼节轻重程度的不同,低头的角度是各种各样的。在铺着“榻榻咪”的房间里,必须要坐着行礼。以“正座”的姿势上身弯下,两手放在前面着地然后低头。 一般日本人行礼致意是互不接触身体的,传统上也没有握手的习惯。日本人有时候也握手,但大多在日本人和外国人、竞选人和选民、明星和影迷等特殊场合。 坐的姿势:在学校、公司一般都坐椅子的。但在家庭里,日本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坐在“榻榻咪”上的生活。最近,在普通家庭里,西洋式的居室和餐室多起来了,所以不坐“榻榻咪”的年轻一代在逐渐增多。

高三历史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新课标要求】 要求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真题感悟】 结合课件从这些做过的高考题选择题正确选项和非选择题设问中体会。 考情分析: (1)近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多考查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的时代 背景、历史发展。 (2)命题语言分析:经常采用“城市环境、成为大都市的因素、市镇化的条件、城市新变化、 对城市化的认识”等词语。 (3)考查能力分析:选择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技能,非选择题开放式试题渐多,考 查考生的史论结合、论证历史的能力。 (4)进行古今对比或中西对比是命题的重要角度。 【时空坐标】 【整合探究】 一、从人类居住条件变迁的角度观近现代城市化概况 城市: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的区域社会共同体。 城市化:亦称“城镇化”“都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的表现:数量、人口、设施水平、居住状况。 城市化的实质: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二、从文明交流和碰撞的角度寻近现代城市化的原因和特点 【知识整合】 发展轨迹: 原因:

表现: 特点: 【探究一】山东地方史 材料19世纪中叶以前,山东交通以河运和官路运输为主。济宁、临清、聊城、德州等地依托大运河的交通优势,迅速成为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运河沿岸成为明清时期山东经济较为兴盛的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烟台、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的被迫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始了飞跃式发展,逐步形成以青岛、烟台、济南为中心,以胶济铁路沿线为主干的新的经济中心。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以来山东城市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某一时期或多个时期“围绕近代中国首都的变动”自拟论题,并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报告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与日本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化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当时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不足10%。从1889年到192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仅从10%上升到18%,到1950年也仅为37%。从1889年到1950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年均仅提高0.4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重新开始了赶超欧美的历程。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推动了日本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955年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为56.1%,到197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2%。在此期间,日本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年均增长近1.5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城市化己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75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5.9%,1980年则为76.2%。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各类城市已有688个,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1个,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0个,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597个。由于城市人口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减缓。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2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很多居民开始从三大都市区向外迁移。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走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是美国的11倍,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20多年时间中就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单位时间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选择了走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下表1描述了1920-1995年间,日本具有50万人口和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从该表可看出,长期以来日本大中城市人口在总城市人口中占90%以上的比重,日本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特色鲜明。 第四阶段:饱和阶段。截止2010年,日本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76.3%,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业人数也随之壮大。但是日本整体城市人口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饱和,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的人口均呈现零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