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

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为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实施,2013年4月19日,教育部高教司在召开了卓越计划专家工作组2013年工作会议。理工处、部分专家工作组成员和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专家工作组组长启元主持。

会议围绕进一步推进卓越计划实施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研讨,就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省级卓越计划的实施、实践基地的建设、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等形成以下共识。

一、发布卓越计划通用标准

专家们讨论了卓越计划本科通用标准与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关系,对卓越计划通用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认为有必要发布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建议尽快发布实施。

二、推动省级卓越计划实施

专家们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三级体系,特别是要推动省级卓越计划的实施,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省属卓越计划高校的管理、指导和支持;加强对各省负责支持和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调研,了解经费落实情况和建设情况;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间的交流,研讨推动省级卓越计划的具体措施。

三、加强实践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专家们认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事关卓越计划实施的成败。要加强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研究和指导;调研已立项建设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研究起草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

四、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衔接

专家们认为,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虽然在实施目标和标准上有所差异,但在涵上存在着相同和相似之处。注重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专业认证之间的衔接,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专业认证体系,引导和鼓励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申请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另一方面要促进这些专业集中精力实现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并办出特色,发挥卓越计划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的示和引导作用。

Word文档

1.标准的衔接:在通用标准层面,卓越计划和专业认证分别实施各自的通用标准,要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区分度;在专业标准层面,卓越计划与专业认证保持一致。已有的专业认证的专业补充标准作为卓越计划的行业专业标准实施;还未完成的行业专业标准,要组织有关行业、教指委共同制订。

2.评价方式的衔接:在程序上,本科层次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专业认证相同,要求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在试点期间申请并通过专业认证。在容上,卓越计划质量评价既要考察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即卓越计划行业专业标准)的实现度,也要考察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卓越计划基本要求的实现度。卓越计划基本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确定的若干刚性指标。在材料准备上,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在提交专业认证自评报告的同时,要提交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标准和卓越计划实施情况报告,反映培养过程是否达到卓越计划基本要求、培养水平是否达到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专业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实现情况。

五、开展研究和交流

1.专家们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会议明确了以下任务:

(1)由同济大学负责组织第一批卓越计划高校和参加卓越计划的中央部委高校进行交流研讨;

(2)由市教委高教处负责组织2013年省级卓越计划交流研讨会。

(3)理工处支持和鼓励相关高校联合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召开分专业的卓越计划交流研讨会。

2.会议经讨论决定,下一阶段卓越计划专家工作组分成三个小组进行专题研究,研究应偏重操作层面,并要求各组于下半年完成研究任务。

(1)第一小组负责研究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衔接,小组成员为:启元(牵头人)、涂善东、广峰、周定文、林健、王禺、郭文莉、雷庆;

(2)第二小组负责研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卓越计划的机制和办法,小组成员

为:小虎(牵头人)、进明、嘉乐、霄、穆树发;

(3)第三小组负责研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小组成员为:平(牵头人)、星臣、骉、康灿华、以一、王永生、汪泓、惠琴、芦苇、海佳。

长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及《长安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的精神和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特制订长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一、背景与意义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必由之路。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高等教育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征程。实施长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就是全面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全面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涵式发展道路。把

本科教学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学生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质量标准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在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国家级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辐射作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三、总体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长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整体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改善,形成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并能引领改革的示性专业群;建成一批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艰苦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点;面向国际,培育部分优势专业参与并获得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根据教育部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加强课程建设,形成一批满足终身学习需求,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视频课程和一批可供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员使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创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新模式,形成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新机制,实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

四、基本思路

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涵发展、特色发展及和谐发展,不断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解决学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和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强化质量意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奖励,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校围形成人人重视教学、制度保证教学、经费支持教学、科研促进教学、全员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逐步完善教学工作政策措施与激励惩罚机制,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分层次、分步骤的方式全面实施。五、主要容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容有: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计划;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建设计划;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计划;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计划;思想品德教育与教风、学风、考风提升计划;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保障计划;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计划;教育教学成果奖励计划。

(一)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计划

1、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涵,凸现专业特色。设立专业建设专项基金,建立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和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加强对各级各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和管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自主创新学习等模块组成的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加强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管理,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容更新与教学研究。以卓越人才培养为导向,建立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等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系列课程体系及教学容。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逐步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规化管理,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

3、专业综合改革。通过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建设,探索以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其他专业的改革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按照选拔试点、分批实施的原则,优先从优势特色专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着手,逐步在46个工科专业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4、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在重点学科实行基地班(实验班)、国际班等计划,加强国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学生自主选择机制和滚动竞争机制,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班导师制、小班教学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加强各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在文科专业,以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示,带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我校文科专业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5、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遴选国际认可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引入完整的认证体系,结合所需认证专业的实际开展予评估和专业升级改造工作,邀请国际认证机构专家来校开展专业咨询和实际考察。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提升我校工程领域本科教学质量。

(二)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建设计划

6、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理设置和布局实验室,突出实验室共享平台建设;加强

对外语学习中心和微机教室等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切实满足教学需要。加强对现有3个国家工程实践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建设一批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卓越工程师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7、实验教学示中心建设。加强对现有各级实验教学示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实验教学容、方法和形式的改革,建立以优势学科、学科群或特色专业为基础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的实验教学、科研训练示中心。

8、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全面规划和设计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分类制订实验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9、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竞赛。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制订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完善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的激励制度,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的奖励力度,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依托,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10、精品课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我校人才优势和学科特色优势,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展现我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对已经建设的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容,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课程。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专业综合改革、特色专业和文化素质教育数字化建设

为突破口,创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卓越人才培养的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

11、精品教材建设。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投入,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校级、省部级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及评奖。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加强精品教材建设的培养与管理。

12、试题库与考试系统建设。加强公共课、基础课试题库及无纸化考试系统建设,提高考试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四)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计划

13、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建立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工科院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文科教师文化传承能力提升,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实施“卓越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严格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实施教师职称评定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优秀教师为本科学生上课。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授负责制试点,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专业引导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14、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加强教学管理干部的培训与配备,通过开展国外校际间经验交流、进修与学习等活动,分批次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激励机制,竞聘上岗,稳定并充实教学管理人员队伍。

电气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2012年6月修订稿) 一、培养目标 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工程企业为依托,着力培养拥有扎实的工程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人文与环境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按照本方案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可从事电气工程技术研究、电力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设、电力生产技术运行管理、电力企业管理及市场经营等工作,具有成为卓越电气工程师的潜质,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和国际竞争的环境下,勇于担当电气工程师的角色,能够承担电气工程师的责任。 按照本方案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完成本科四年学业、达到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要求后,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在达到见习电气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见习电气工程师技术资格。 二、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基础知识。掌握电气工程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熟悉掌握以数学、力学和相关科学学科与电气工程学科的综合为基础的工程原理,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标准、规章和法律法规。 5.具有较坚实的计算机基础和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外文听、说、写的基础,能在工作时用外语与同行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了解科技与社会创新的基本

【大学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管理办法】

【大学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管理 办法】 大学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管理办法(20xx年修订)第一条为深入推进学校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规范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简称“卓越班”)教学管理,提高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卓越班以“强化基础、加强实践”为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努力形成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卓越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第三条卓越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工程类专业培养能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了解我国国情,掌握关键技术并能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和解决问题,国际认可的研究型工程师或工程领域领军人才; 法律类专业培养具有复合型、应用型知识结构与国际视野的精英法律人才。 第四条卓越班学生在第六学期末进行筛选分流,一部分学生以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形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本硕卓越班),未获得推免资格的卓越班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后获得学士学位(本科卓越班)。 本科卓越班:本科卓越班培养模式以“3+1”为基本框架,3年为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1年为本科阶段的实践能力

训练。 本硕卓越班:本硕卓越班培养模式以“3+1+X(“X”工程类卓越班为3年,法律类卓越班为2年)”为基本框架,3年为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1年为实践能力训练和硕士公共基础课程学习,X年为硕士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环节以及学位论文阶段。 第五条学院应依据“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简称“学校标准”)。学校标准应高于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体现专业办学定位、优势与特色,体现行业背景和服务面向。学校标准应细化到可实施、可检查的程度,并落实到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 第六条学院应制定科学、先进的培养方案和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要体现“三个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并重、强化基础与注重个性并重。 卓越班学生在本科期间实现“三个一”,即至少一次出国(境)学习经历、参加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年(不少于32周)企业(法律实务部门)学习经历。 第七条学院应加强课程建设,以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 学生本科阶段修读产学合作共同开发工程实践类(法律实务类)课程学分总数应不少于该阶段总学分的1/3。本科阶段课程中至少要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一定年限企业(法律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教

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方案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方案改革 试点项目名单 [摘要]以下是教育部发布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供大家参考!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 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办)、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农业局、林业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教育部直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经研究,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有关高校根据《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4]13号)的要求,提出了改革试点申请,并递交了项目申报书。根据地方教育、农业、林业行政部门的初审意见,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专家对提交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核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确定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99所,改革试点项目140项,其中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3项,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70项,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7项。具体名单见附件。 请有关高校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及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校实施方案,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做好计划的实施工作,确保人才教育培养质量。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将适时组织改革试点的交流和总结工作。 附件: 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培养卓越口才实施方案

培养卓越口才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培养卓越口才”是新教育实验六大课题中的一项子课题。该项课题的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根据未来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年龄特点,以课前训练为主,经过教师指导,活动交流,促进学生读、说、写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实验目标: 利用好课堂环境和外部环境,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达到培养卓越口才,打造自信人生之目的。 (一)营造自由交流的和谐氛围,整体提升师生的精神状态。 (二)培养一批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口才指导的专业队伍,培养一批有较高口才素养的勇于实践的“卓越口才”教师。 (三)培养孩子愿说,乐说,敢说,会说的精神,使“口才”成为学校一项品牌特色。 三、实验措施: 1、课前坚持练,做到课前演讲三分钟。 每班每天开展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内容可以是班内发生的事,也可以是家庭中发生的事,或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有意义的事。具体由各任课教师组织。每周前班主任要安排好每节课演讲的顺序,让学生在上课前先有所准备,可以先让口才好的同学演

讲,刚开始可以让学生拿着稿子读。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脱稿后演讲。保证人人有锻炼的机会。 2、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上坚持学生国旗下演讲。 每周学校将安排一名学生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进行国旗下演讲。演讲内容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演讲主题确定。演讲者要提前做好演讲准备,升旗仪式上必须脱稿演讲,达到提高口才、锻炼胆魄的目的。对全体学生而言,除了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还要鼓励在集体仪式上大胆演讲的积极性。 3、开展“培养卓越口才月”活动,激发每个学生演讲热情。 学校确定11月为“培养卓越口才”月。在这一月要大力开展一些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口才与胆量,同时也促进学生临场思维表达能力。(演讲内容,一、二年级:讲故事比赛、古诗吟诵比赛。) 四、具体要求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实验教师要主动查找、收集资料并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明确当前培养人才的关键,这是我们进行研究实践的基础。 2、实验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此项实验,课前坚持让学生演讲三分钟,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长期坚持下去。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年龄实际,及学科特点,巧妙地引入语言训练点,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搭建学生“口语表达”的舞台。 3、实验教师加强沟通、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日益缜密的思维,并能够理性的,辨证的看问题,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课题组要加强检查指导,检查结果纳入班级考核。??????

14-卓越7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卓越计划”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学制:五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人文自然科学与医学知识宽厚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强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 遵纪守法,关爱病人,尊重生命,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操守。 3. 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4. 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 5. 具有预防医学、中医药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6. 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辨能力,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治疗。 7.有较强的信息管理能力、人际沟通技能、团队协作精神、科学研究能力和终身自主学习能力。 8.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9.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大学英语、人体结构、医学基础、感染与免疫、疾病机制、药物概论、血液系统与呼吸系统、消化与营养、机体平衡、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肌肉与骨骼系统、机能学实验、临床基本技能、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预防医学实践、社区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选科实习、毕业考核。 五、专业特色 1.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每个模块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小班讨论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公共基础课1/3内容作为自习为主及教师课外辅导。 2.所有模块至少有一门课程中英文双语教学;临床核心课程模块教学以床旁教学、PBL、CBL等教学形式为主,原则上不安排大班授课。 3.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模式: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接触病人及临床实践,并安排1名临床教师作为导师全程指导。第l~3学年以临床技能中心训练为主,第4~5学年在附属医院进行。 六、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229.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83.5学分,实践教学30学分,选修课(含通识教育选修课8学分)16学分。自主发展计划10学分。 七、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248

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3级) 一、学制 四年 二、培养目标 面向工业界,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优秀的职业道德,能够系统地掌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取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与信号处理、自动检测与控制、现代电子电路设计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了解产品从构思、市场调查与方案论证、制订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研发团队组成分工及进度安排、样机的测试定型、产品的生产和认证、市场销售和维护支持等基本流程,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技术管理、应用与开发、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适应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升级需要的、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高尚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能体现哲理、情趣、品位、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养成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学习态度,具有自信、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_^|||具备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_^|||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_^|||具备电子与信息工程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具有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学习态度,具有自信、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_^|||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必要的哲学及方法论、法律等知识,对文学、艺术、美术、历史、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修

某某大学关于本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大学关于本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 案 秘24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人才社会竞争力,推进我校“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决定从2011级本科生起,结合我校在学科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启动****本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和行业企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目标 通过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研究型创新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其中,在基础文理科专业重在培养“厚基础、强研究、重创新”的学术研究类人才;在应用文理科专业重在培养“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领军人才;在工科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贯彻教育 1

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精神,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工程师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学校、企业两个支撑,通过学校培养、企业培养、自身培养三个维度,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组织实施 1.成立学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文科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规范“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制定卓越人才培养的有关政策,协调解决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成立院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并制定适应本院系相关学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学生遴选办法和考核评价办法等管理办法,具体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安排与教务管理、团学活动的开展等。 3.成立院系教学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和行业经验丰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负责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并对教学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与指导。 4.成立院系导师组。院系选派教学科研水平高、具有指导经验、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 四、实施途径与培养标准 2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

我校正式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 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我校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学校日前正式启动了我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示范,为学校“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我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内容之一,是从2010年起,在我校办学基础好、办学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国家特色专业中试办“陶行知创新实验班”(以下简称“陶行知班”)。就读“陶行知班”的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在全校范围内公开进行选拔,符合选拔条件的本科学生自愿报名申请,学校按所在学院进行资格审核、举办“陶行知班”的学院进行选拔、教务处审批的程序进行。 为贯彻“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学校将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创新教育、学生考核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在“陶行知班”的培养过程中锐意创新,切实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陶行知班”学生将拥有一流的课程资源。各“陶行知班”学生将在开办专业的2009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之上,享受以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五个一流”标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为要求的课程资源。同时,“陶行知班”学生还能选择研究方法、思维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类别具有针对性的高水平选修课程。 “陶行知班”学生将拥有更多的实践锻炼。各“陶行知班”将在实验(实训)教学、科研实践、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不同实践环节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锻炼机会,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

【推荐】工作方案合集6篇

【推荐】工作方案合集6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工作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工作方案篇1 一、实施时间及范围 全县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实施范围为全县所有公办幼儿园和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具有合法办园资质的民办幼儿园。 二、主要内容 一)免除学前一年幼儿。对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一年幼儿免收保教费,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一年幼儿按照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予以减免。 二)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补助对象主要包括:孤儿;父母双残或单残、家庭主要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生活困难的幼儿以及残疾幼儿;因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重点优抚对象。按照一定的程序予以审批。城市低保户、农村低保户幼儿;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绝育户困难家庭的幼儿。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专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审批制度。 三、实施标准 一)学前一年幼儿保教费标准为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一年幼儿。即收多少、免多少;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一年幼儿,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实行全免。按照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予以减免,严禁重复收费。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人数按学前一年幼儿总人数的20%计算。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每生每年补助750元。全年按250天计算。 四、资金筹措 一)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实行市县分级、以县为主的原则组织实施。

二)学前一年幼儿保教费免费资金的筹措。省财政统一按照全日制公办二类园现行收费标准。按所需资金总量的80%设立奖补资金。省级奖补资金按照人均财力、学前一年幼儿在园人数、学前一年毛入园率等因素,即每生每年700元测算。以县为单位算账。学前一年幼儿保教费免费所需资金除省财政奖补资金外,其余由市、县财政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办法落实。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的筹措。市、县分担资金比例由市、县财政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办法落实。补助生活费所需资金由省、市县按5∶5比例分担。 五、操作办法 一)免费人数的确定办法:学前一年免费人数为幼儿园的大班和小学附设的学前班人数之和。学籍号与身份证号对应)县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学籍管理办法,以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的学前教育学籍核定人数为准(学籍管理实行从幼儿园小班到九年级一号制。加强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幼儿数核定工作,确保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稳步实施。 二)拨款方式。学前教育免费资金拨付实行“财政直通车”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到镇中心校(县直幼儿园直接拨付到园)镇中心校拨付到各幼儿园(学前班)每学期开学前一周由县财政局预拨部分免费资金。学前教育免费资金坚持与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同步拨付。确保学前教育幼儿园(班)正常运转。后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主管县长为组长,落实部门责任。为了加强对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财政、监察、审计、物价、文广、教育督导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县为主、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县教育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包括幼儿人数的调查摸底和审核、资金测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工作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统筹、落实、管理免费资金,并保障资金按时拨付;县文广局负责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专题栏目、公告等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县监察、审计、物价、教育督导等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相关标准审定工作,确保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大经费投入。每年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强化资金管理。将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原则试行

贵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为探索我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组织管理有序开展,特制定贵州大学“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编制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办学传统,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培养“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人才”为己任,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实现: (1)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综合改革与创新,符合人文、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发展方向,体现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观”。 (2)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工程设计与工艺研发本领、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宽阔的国际视

野与胸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目标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发展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工程一线的栋梁、输送工程领域精英的后备人才为立足点,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开拓创新精神突出、研究潜力大、擅长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案制定基本要求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和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其基本要求为: 1.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同类学校相近或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胆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形成层次清晰、模块多元、保障有力的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2.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入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要按照国家“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制定;培养标准要细化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培养要求;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以矩阵表的形式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3.根据专业培养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梳理与调整。贯彻“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应用设计型人才

培养学生卓越口才从“说”做起(原创)

培养学生卓越口才从“说”做起(一) (原创) 新教育实验的第四个行动是“培养卓越口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参与到“说”中来,让学生愿意说、敢说、会说,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 谈起敢说话,我们联想到我们周围的一些现实情况,无论是在校外和校内,我们总能碰到一些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他们不爱讲话,好多时候缘于各种因素,造成了他们不敢说话的现象,比如他们怕说错,怕被批评,怕引来别人的笑话等等,相信,我们大家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再看我们的课堂,有时候一节课好多学生连一次讲话的机会都没有,有一部分想说的,总是怕出错而犹豫不决,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后,慢慢地,他们也就变得不再积极说了,从而导致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思考不会再深入,这是个系列反应,身为第一线的教师,我觉得这一点是很好明白的。 要想让学生敢说,那么我们就应该先引导他们愿意说,不管说得如何,问题解决的如何,我们应该对他们的态度先给予肯定,让他们有了自信力,然后在不断地“说”中把语言变得通顺、条理,表达的观点清楚,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备课时对上课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充分准备,时间也要合理掌控,创造“说的机会”要适时。相信只要给学生创造了机会,让他们先从敢说、愿意说中体验到小小的成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高涨起来,也就对学习目标会有深刻的理解,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喜欢我们和我们的课程,这样的“说”远比我们在讲台上扯破喉咙敲着讲桌整节课“讲”强得多,好得多! 新教育理念下不允许有上课不管学生反应的教师,也不应该有不被关注反应的学生,这一点必须从关注学生的“说”做起!

我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本科阶段有什么建议

我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本科阶段有什么建议? 对于卓越法律人才,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把他归类为两种,第一类是学术型人才,法学教育的深入需要理论性人才和新理念的支撑,所以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绝对不可少。我觉得现在中国培养模式来说,是走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大学法律本科生的课程重点是讲解法律理论,倾向于应然法和实然法的对比,对现有法律条文和法律制度的批判,培养法律本科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意识以及对日常法律现象的反思与质疑。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的系统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法学教育不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而在于对基本要领和原理的教导。法学教育所要求的内容并不是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而是对法律组成部分的分析。法学院不是职业训练学校而是将法学当作一门科学来教导的文化机构。法学教学的方法反映了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和法学家立法、释法的传统决定了法学教学方法的理性化和正规性。法律注释主义成为法律教学的主要特色。第二种,是实践性人才,类似于美国的JD培养模式,大学法学院主要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了解与熟悉法律案例,通过掌握必要的法律程序上的技能来培训其解决法律实务的能力。很遗憾,我们中国的教育很少涉及到这方面,当然这和我们是大陆法系的国家有关的。 所以我认为,大学法学教育应该分为两类,培养两种人才。当然这两类学生的分类,需要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 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我认为我们中国做的还是很好的,我们也是一直是这样做的。首先,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大学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来说非常重要,其实需要有着不同学术观点的老师。法学是个开放性学科,我们学生不必拘泥于一种观点,不同观点对于我们的思考和辨识能力的考验是很有帮助的,其次,多开些讨论课。在讨论学课中,由教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搜集材料,到讨论学课上报告。同班的同学根据他的报告,各自发挥自己的意见,详细讨论,再由教授加以评点。所有讨论的问题,大都是社会上重要的事件。这种讨论课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最后,加强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互请老师来开课或来做讲座,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必要的,高校之间应该多做这方面的工作。 对于实践性人才,我觉得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JD教育,作为普通法系国家,美国的法学教育主要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很大程度上与美国属于普通法系国家有关。由于受美国的普通法传统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大部分法学学者们认为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非逻辑,因此对案例相当重视。学生从业需要“律师式”思维,判例教学法比较适用该种思维的训练。在上课之前老师通常会将选集的许多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预先熟悉案例,然后在正式上课时老师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法”进行提问,设定许多不同于原案例的许多假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进行回答。然后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破绽并与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从论辩中寻找解决案例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法学教育还有一大鲜明的特色,就是由美国律师公会和美国法学院协会两个行业机构控制着法律职业的道德和专业训练的最低标准,对美国法学院进行统一的行业化管理,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行业规章,并为有效地组织、协调和促进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美国的JD教育对于我们实践性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可能不能不能迅速的改革,但是注重实践首先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首先可以建立“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其次,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支持法律实务部门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高校任教,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鼓励法学骨干教师到海外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 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为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实施,2013年4月19日,教育部高教司在召开了卓越计划专家工作组2013年工作会议。理工处、部分专家工作组成员和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专家工作组组长启元主持。 会议围绕进一步推进卓越计划实施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研讨,就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省级卓越计划的实施、实践基地的建设、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等形成以下共识。 一、发布卓越计划通用标准 专家们讨论了卓越计划本科通用标准与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关系,对卓越计划通用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认为有必要发布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建议尽快发布实施。 二、推动省级卓越计划实施 专家们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三级体系,特别是要推动省级卓越计划的实施,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省属卓越计划高校的管理、指导和支持;加强对各省负责支持和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调研,了解经费落实情况和建设情况;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间的交流,研讨推动省级卓越计划的具体措施。 三、加强实践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专家们认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事关卓越计划实施的成败。要加强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研究和指导;调研已立项建设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研究起草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 四、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衔接 专家们认为,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虽然在实施目标和标准上有所差异,但在涵上存在着相同和相似之处。注重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专业认证之间的衔接,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专业认证体系,引导和鼓励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申请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另一方面要促进这些专业集中精力实现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并办出特色,发挥卓越计划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的示和引导作用。 Word文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do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哪些特色呢?小编为大家提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一起来看看吧!祝你备考顺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将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发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传统与优势,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瞄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重新确立了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实现了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向通专结合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转变。 二是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调整优化了专业结构,创设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一批农科新专业。 三是开辟农林学科卓越人才培养实验区,设立创新实验学院,实施“2+X”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四是重构课程体系,重塑课程内容,实行了“千门课程上网工程”,发起成立了“卓越农林在线课程联盟”,率先制定了专业课程质量标准,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五是建立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学校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建立241个合作实践基地、38个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六是按照科研项目引领、学生自主参与的方式,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 下一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在新农科背景下,全力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一是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改革探索。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意见》,制定了《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年)》,确定了8个方面、30项建设与改革任务,绘就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二是大力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推动农业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兴、新生农科专业,服务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目前学校谋划开办“城乡规划”“城乡社会管理”“智能农业工程”“农业大数据分析”等新专业,为推进新农科专业发展先行先试。 三是面向未来农业,建设具有农科特色“大国三农”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交叉融合、复合贯通的新农科知识体系。大力开展协同育人,推进实践教学的项目化改革,将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卓越口才论文文档

3【培养卓越口才】 浅谈培养孩子的卓越口才 诸城市科信小学王春霞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而称之为“六大行动”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聆听窗外声音”、“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则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要影响别人靠什么?靠口才。正如朱永新老师所说:“你要表达思想,你要说的精采,你必须研究的精采,必须思考的精采,你研究的精采、思考精采才能说的精采。说跟写背后是有东西支撑。你要写的精采你要做的精采,你做说的精采要思考的精采。课堂变革让老师少说一点,让孩子多说一点,很多课堂孩子没有表达的机会,没有表达的机会就意味着没有思考的机会。”新教育究其原因,乃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所致。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口语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愿说—敢说—会说—善说”这四个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扎扎实实地抓好说话训练。 一、诱发兴趣,使学生愿说。 一个人只有在心情愉悦、情感激动的时候,“话匣子”才能打开。为此,我经常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训练办法,来开启学生之口。如开展“一分钟讲话”活动,让学生讲报刊上读到的消息,广播里听到的新闻,电视中看到的镜头,街头巷尾碰到的新鲜事,等等,学生便兴趣盎然,侃侃而谈。 二、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 有些学生开始有了说话的兴致,但因缺乏说话的勇气,还是不敢张嘴。我针对这种情况,反复强调,课堂上当众说话,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还可以互相交流。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纠正,指出在训练说话的过程中,说得不对,说得不好都是正常现象,

法学专业涉外型法律人才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涉外型法律人才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统筹考虑本科与硕士、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学习与实务训练等连续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能够表达中国立场、阐释中国话语、维护中国利益的国际法实践精英。这些高端法律人才应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德才兼备、具备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国际法律知识,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需要、特别是对外开放事业需要,具有严谨科学学风和良好职业道德,在国际法学的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领域具有良好素养和实践能力。 毕业生以适应领域广泛和择业竞争力强为主要特点。适宜从事国家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政府国际组织及外交、外事、外经、外贸管理法律事务的工作;涉外律师、外贸、跨国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的工作;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的法学教育、法律研究、法律实务的工作等。 二、专业培养要求 1. 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熟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理与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国际法相关领域的基本范畴、法律规则与法律程序,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法律实务工作能力。 2.有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的读、写、听、说、译各种能力。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语进行阅读、写作和交流,树立国际法治观,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具备运用国际法律维护国家权益、裁判涉外法律案件及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基本专业能力。 3.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理论联系实际,谦虚谨慎的优良学风。 4. 在掌握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全面掌握国内法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国际法各主要部门的知识,并对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部门法有深入的把握,能够顺利地参加国际法律的实践活动。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080801) 一、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并在2013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立足于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形成了培养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相关技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三个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四个层次(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和扩展专题讲座)为主的分层式、模块化课程群。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学科平台。 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仪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包括了许多学科,其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在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熟悉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能力; 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相关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注重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校内综合课程设计、工程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联合实践训练,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辑

高教信息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辑) 2011年专辑(总第36期) 主办:广西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2011年1月18日 目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 (1)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点解读 (5) ●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 (9) 主编:秦福利责任编辑:张玉凤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简要概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启动会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2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60多所高校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 培养特点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施期限 “卓越计划”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参与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要达到10%的比例,全日制工科研究生要达到50%的比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