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临床基础学检验(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适用)

临床基础学检验(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适用)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常伴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核右移

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是因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与恶性贫血。

血细胞比容hemotocrit(HCT,PCV)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影响因素:RBC数量,大小,用于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的诊断等。

网织红细胞Ret reticulocyte

未完全成熟的RBC,较大,含嗜碱性物质,可被活体染成蓝色网状货颗粒状结构。

红细胞沉降率ESR

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反应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CV)

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

紫红色圆形小体,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质中的核残留物。常见于溶贫、巨贫

Cabot环

红细胞出现一种紫红色圆形或8字型环状结构,脂蛋白变性而来。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出现。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

RMI=(MFR+HFR)/LFR×100,为全自动网织红细胞分析仪提供的新参数,是反映幼稚网织红细胞变化较敏感的指标。对贫血的诊断、骨髓移植术和白血病疗效观察有非常重要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接触因子激活剂(如白土)和部分凝血活酶(如脑磷脂),在Ca2+的参与下,观察血浆所凝固的时间,是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Ca2+,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长短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出血时间(BT)

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停止的时间称出血时间,BT的长短主要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以与血管壁的完整性。

D-二聚体(DD)

是凝血酶与Ⅻ作用下的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为继发性纤溶之特有产物。可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

异形淋巴细胞

各种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量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化。

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

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Russell小体

浆细胞浆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它是浆细胞中分泌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小体。如胞浆充满此小体,核常被挤到一旁,称为葡萄细胞或mott细胞,桑椹状细胞。

尿三杯试验(three glasses test)

患者一次连续排尿,分别留取前、中、末段尿;适于泌尿系统疾病初步定位。

3h尿

6~9am。尿有形成分排泄率。

餐后2h尿

通常于午餐后2h收集到的患者尿液,即为餐后尿,适用于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12h尿

晚8时排空膀胱并弃去此次的尿液后,留取至次日晨8时尿液,适用于12h尿有形成分计数,如Addis计数。

24h尿

第一天早晨8时排空膀胱,弃去此次尿液,收集至次日早晨8时的全部尿液,适用于尿化学成分的定量。

尿比重SG

在4℃时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重量之比,又称尿比密,粗略表示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能力。尿渗量Osm

经肾排泄到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粒子大小与所带电荷无关,反映溶质和水的排泄速度,可用质量毫渗摩尔浓度或体积毫渗摩尔浓度表示。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尿液游离Hb>0.3mg/L,而镜下未见完整RBC,外观为棕色或酱油色, OBT(+)。

蛋白尿proteinuria

尿蛋白排出量>150mg/24h或浓度>100mg/L(小儿>4mg/m2/h)或尿蛋白定性(+)。肾小球性蛋白尿

炎症、免疫和代等因素使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增加,电荷屏障遭到破坏,使血浆的中分子与大分子量的蛋白出现在原尿中,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的蛋白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是临床最常见的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炎症或中毒引起肾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降低而导致的蛋白尿称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酸中毒等,还见于氨基甙类抗生素、解热阵痛药、重金属盐、中药等中毒以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 proteinuria)

肾小球、肾小管功能都正常,但循环血浆中低分子量蛋白质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称溢出性蛋白尿。如Hb尿、肌红蛋白尿、本周蛋白尿等。本-周蛋白(BJP)

又称凝-溶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阈值时,可从尿中排除,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与肾淀粉样变等。

混合性蛋白尿

病变同时累与肾小球与肾小管或相继受损,以小分子量蛋白质为主,大分子依病情而变化,定性+~++++。

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选择性蛋白尿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后,使血浆蛋白滤过,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多见于小儿肾病综合症。

糖尿(glucosuria)

血糖浓度>8.88mmol/L(肾糖阈)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尿糖定性试验(+)的尿液.(与血糖浓度、肾血流量、肾糖阈有关)

血糖正常性糖尿

血糖正常,但肾小管对葡萄糖吸收功能减退、即肾糖阈降低所致的糖尿,又称为肾性糖尿,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

尿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若在空气中久置可因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而使尿液外观呈棕绿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黄疸,Harrison法检测为阴性。

酮尿ketonuria

集体脂肪氧化代产生的中间产物,当糖代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多,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酮血症,酮体血浓度一旦超越肾阈值,就可产生酮尿。

尿隐血试验OBT

尿中Hb较少,肉眼尿色无变化,需用化学或免疫学方法证实。

血尿hematuria

尿含一定量的红细胞,临床意义:血尿多见于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感染、结核、结石、肿瘤、外伤、多囊肾、严重肾小球疾病。②血液病,如血友病、过敏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其它,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流行性出血热,某些健康人剧烈运动后一过性血尿等。

肉眼血尿:每升尿含血1ml以上,呈洗肉水样;镜下血尿:含血量少,离心后镜检RBC>3/Hp,外观变化不明显。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红细胞形态较一致,红细胞外形与大小多正常,少数情况下也可见到丢失Hb的影细胞或外形轻微改变的棘细胞。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应超过二种。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体积相差3~4倍,尿中可见两种以上形态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如大、小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等。

闪光细胞(glitter cell)

急性肾盂肾炎,低渗条件下,N颗粒呈布朗运动,淡蓝色星状闪光。

脓细胞(pus cell)

旧尿中白细胞胞质因均质化而呈明胶样。炎症时,变性死亡的白细胞外形多变,不规则,结构模糊,胞浆充满粗大颗粒,核不清楚,常粘连成团。

脓尿

镜下脓尿:尿沉渣WBC>5个/HPF或>40000/h;肉眼脓尿:排出大量WBC,尿乳白色,或含凝块

管型(cast)

尿液中的蛋白质和细胞颗粒成分在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聚合而成的圆柱状结构物。它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夏科-雷登颗粒(粪便)

呈菱形,无色透明,两端尖长,折光性强,由嗜酸性粒细胞破裂之后嗜酸性颗粒融合而成,常见于细菌性痢疾,过敏性肠炎和钩虫病。

粪便隐血实验(FOBT)

上消化道出血小于5ML,粪便中无可见血液,且红细胞破坏,镜检未见红细胞,需用化学法或免疫法才能检出。

Pandy’s 试验

脑脊液中蛋白质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混浊,可用于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定性检测。

Rivalta实验(粘蛋白定性实验)

浆膜间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后产生粘多糖,在酸性溶液中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漏出液

通过毛细血管滤出,并在组织间隙或浆膜腔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多为双侧性。

渗出液

多为炎性积液,血管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高,使液体、血液大分子物质和细胞渗出血管外、组织间隙与浆膜腔所形成的积液。

Hcg

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产生的糖蛋白激素,促性腺发育,在母体血尿初乳,胎儿体。

阴道清洁度

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根据乳酸杆菌,上皮细胞,WBC和杂菌的多少划分为4度,是阴道炎症和生育期女性卵巢性激素分泌能力的鉴别指标,正常位1~2度。

临床意义:特异性阴道炎:清洁度异常,同时常可发现细菌、真菌、滴虫等病原体。非特异

性阴道炎:单纯有清洁度增加而找不到病原体,如青春期前与绝经后

线索细胞

粘附了大量阴道加德纳菌的鳞状上皮细胞,边缘不整齐,细菌性阴道炎的指标。

精液液化时间

精液从射出后由胶动状转化为流动状所需的时间

精活力

完全液化的精液,涂片观察其向前的活动能力,正常精子a,b>50%或a>25%。

精子活动率

完全液化的精液HP下计数100个精子,计算活精子与死精子的比例。

精子存活率

染色后,HP下计数200个精子。根据精子的着况,判断精子的存活率,死精子更易着色。参考区间:不着色精子大于50%

园细胞

非精子细胞成分,包括生精细胞和白细胞等

体穿透试验(性交后试验,PCT)

排卵期性交后,检查一定时间宫颈口粘液活精子数量、存活率与活动力,以评价精子对宫颈粘液的穿透能力。

精子低渗肿胀试验HOS

观察精子在低渗溶液中的变化以检测精子膜的完整性,操作简便,快速。

卵磷脂小体

呈圆球形或卵圆形,折光性强,大小不均,大于血小板而小于红细胞。正常卵磷脂小体均匀分布、布满视野;前列腺炎时减少、分布不均、有成堆现象,严重可消失。

增生hyperplasia

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加强,数目增多,伴细胞体积增大。多见慢性炎症。特点:1.核大,形态和染色质正常,可见核仁。2.胞质量较少,嗜碱性,核胞质比略大3.可见双核或多核。再生regeneration

组织损伤后,由邻近正常组织的同类细胞增殖补充的过程叫再生。细胞形态与增生的细胞相似,常伴白细胞。多见于慢性炎症。

化生metaplasia

在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作用下,一种成熟组织在某些因素作用下,被另一类型成熟组织所替代过程称为化生。如子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在慢性炎症时转变为鳞状上皮细胞,为鳞状上皮化生。多见慢性炎症。

不典型增生/核异质dyskaryosis

脱落细胞的核异常,表现为核的大小、形态与染色质的分布异常,核边增厚,核的边界不整齐,但胞质的质和量的分化正常,由慢性炎症引起,见于癌前病变。

异常角化

磷状上皮细胞的胞浆分化超过了细胞核的分化程度,常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

抗凝剂的原理与适用围

抗凝剂/原理/适用围/不适用围

枸橼酸钠:与钙螯合/血栓止血、血液保养液/溶解度低;

EDTA盐:与钙螯合/多项血液检查特别是PLT血细胞分析仪/血栓与止血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

肝素:加强AT-Ⅲ阻止凝血酶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多数项目检查/ CBC特别是WBC和DC

手工法与仪器法测定RBC方法学评价

项目/优点/缺点

显微镜:设备简单、价格低,适用于基层和分散就诊者/费时、重复性较差,准确性取决于操作者技术水平,误差散在;

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简便、效率高,重复性好,适合于大批标本检测/仪器较贵,准确性取决于仪器的性能与工作状态

血红蛋白测定(Hb)

血红蛋白:珠蛋白、亚铁血红素

HICN测定Hb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原理:在溶血液中,Hb(除SHb外)的亚铁离子被高铁氰化钾氧化,Hb成为Hi,Hi与氰离子反应生成棕红色HiCN,在540nm处有最大吸收峰,且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而检出Hb浓度。

注意:分光光度计必须符合WHO标准,否则:1.HiCN参考液制作标准曲线或者计算K值.2.带标准直接计算

测定Hb的方法学评价

HiCN法:ICSH和WHO推荐参考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测多种Hb(SHb 除外),可直接定值/缺点:剧毒,不能测SHb,对HbCO转化慢,脂血、高球蛋白、高白蛋白、血小板增多可导致Hb假性增高

SDS法:临床首选/优点:试剂无毒,缺点:ε未定,需依赖HiCN法间接得出结果,SDS会破坏WBC,不能用于WBC计数

参考值:成男,131~172;成女,113~153;儿童,120~140;新生儿,80~190

RBC、Hb测定的临床意义

生理性减少(生理性贫血):

①6个月~2岁婴幼儿,造血原料不足;②妊娠中、晚期,血液稀释;③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病理性减少:RBC生成减少、破坏多、丢失多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造血原料缺乏,缺铁贫,巨幼贫;

红细胞破坏增加,各种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运动(缺氧)

相对性增多,血液浓缩,如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绝对性增多,慢性心肺疾病、真红,RBC可达7~10

血细胞比容(HCT,PCV)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影响因素:RBC数量、大小

测定方法:温氏法、微量法、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法

温氏法:读取红细胞层的高度

离心后红细胞分为五层(上→下):血浆、血小板层、白细胞层和有核红细胞层、还原红细胞层,带氧红细胞层

微量法为WHO首选

临床意义:HCT减低是诊断贫血的指标,叵红细胞数量正常,血浆量增加,为假性贫血;HCT增加可因红细胞数量绝对增加或血浆量减少所致。HCT的主要应用价值为:临床补液量的参考;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指标;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的基础数据;血液流变学指标。

利用MCV和RDW对贫血进行分析

MCV减低正常增高

RDW/正常/小Cell均一性/正C均一性/大C均一性

异常/XX不均一/XX不均一/XX不均一

哪些指标可用来鉴别贫血的种类,如何鉴别

形态学分类/MCV/MCH/MCHC/临床意义

正常细胞性: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大细胞性:增高,增高,正常/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吸收障碍;

单纯小细胞性:降低,降低,正常/慢性炎症、尿毒症;

小细胞地色素性:降低,降低,降低/铁缺乏、维生素B6缺乏、慢性失血等

白细胞检查的误差分析

①技术误差:器材、标本要求、加盖玻片影响、冲池影响、计数原则(记上不计下,记左不记右)、计数室细胞分布要均匀、有核红细胞影响。②固有误差:主要指记数域误差。还包括计数池误差和吸管误差。③生理状态影响:运动、劳动、冷水浴、酷热、严寒等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增高。

影响血沉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①血浆因素:血浆纤维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血沉加快。②RBC因素:红细胞数量(数量多,血沉慢);质量和形态(直径大,薄,血沉快)。③血沉管架放置:倾斜,血沉快。④血标本: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为4:1。⑤室温:温度高血沉快,温度低血沉慢。⑥血沉管规格:不干净、血柱含气泡,血沉慢。

血沉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加快:血沉受年龄,月经周期影响.女性纤维蛋白原含量高血沉比男性高;妊娠期妇女血沉增快;小于12岁儿童血沉稍快;50岁后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沉加快,月经期女性血沉加快;

2.病理性增快:组织损伤时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迅速增多;恶性肿瘤;炎症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退行性疾病,巨细胞性动脉炎.

3.减慢: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红细胞形态异常(球形,镰形)

网织红的临床意义

1.评价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网织红增多,表示造血功能旺盛,各种增生性贫血均可增多(溶血性贫血);②网织红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贫血;③鉴别贫血类型;

2.评价疗效:①观察贫血疗效:Ret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②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3.放疗和化疗的监测:网织红的动态观察可指导临床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造成严重的骨髓抑制.

WBC:中性粒数量变化

多数情况一致,也可以不一致1)中性粒生理性增多1、年龄2、日间变化:下午较高3、剧烈运动、激动、严寒、暴热等4、妊娠、分娩2)中性粒病理性增多1、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最常见2、严重的组织损伤与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的烧伤、大手术后、心肌梗死、急性溶血3、急性大出血:脏破裂、宫外孕破裂4、急性中毒:化学药物、代性中度5、恶性肿瘤6、白血病3)中性粒减少1、某些感染:伤寒、副伤寒、流感2、某些血液病:再障3、慢性理化损伤:X射线、氯霉素4、自身免疫性疾病:SLE5、脾功能亢进

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增多1、绝对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某些传染病恢复期;肾移植排异反应前期;急淋、慢淋;某些慢性感染2、相对增多:再障、粒缺2)淋巴细胞减少:放射线、肾上腺皮质激素;N↑可导致L↓(相对)

单核临床意义

增多:1、某些感染:亚急性感染性心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肺结核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与MDS

嗜酸粒

1、增多超敏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血液病:如慢粒

2、减少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粒

增多:慢粒、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血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原理

(1)电阻抗检测原理血细胞是相对不良导体,当血细胞悬浮电解质中,将小孔管插入细胞悬液,使其管充满稀释液,当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瞬间引起电压变化出现一个脉冲信号,细胞体积越大,引起脉冲越大,产生脉冲振幅越高。以上脉冲信号由下列步骤完成①放大②阈值调节③甄别④计数;

(2)流式细胞术加光学检测原理利用流式细胞术使单个细胞随着流体动力聚集的鞘流液在通过激光照射的检测区时,使光束发生折射、衍射和散射,散射光光检测器接受后产生脉冲,脉冲大小与被照细胞的大小成正比,脉冲的数量代表了被照细胞的数量。

常用筛选实验BT、PLT、APTT、PT、D-D 临床应用

BT:延长: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血管性血友病等,缩短:心梗、脑血管病变与DIC 等

PLT:生理变化:早晨较低,午后较高;剧烈运动后较高;月经、妊娠有改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 病理变化:1)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ITP、DIC, 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2)血小板增多(PLT>400×109/L)原发性增多:慢粒、真红反应性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大出血等

APTT:1推荐应用的凝筛选实验2延长1)Ⅷ、Ⅸ和Ⅺ减低,能检出Ⅷ:C小于25%的轻型血友病2)Ⅰ、Ⅱ、Ⅴ、Ⅹ严重缺乏,如肝病,维生素K缺乏3)抗凝物质:口服抗凝剂、血循环中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等4)纤溶活性增强3缩短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期2)血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变,深静脉血栓等4检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

PT:1延长1)先天性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缺乏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晚期3)血中抗凝物质增加,口服抗凝剂、肝素等2缩短: DIC早起,心梗、脑血栓行测好难过,3INR是用于监测口服抗凝药的首选指标

D-D:增高:继发性纤溶(鉴别原发),溶栓治疗的监测:D-D显著升高

管型形成条件

①白蛋白或T-H蛋白为基质,②浓缩和酸化使沉淀蛋白质,③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让管型有足够的时间形成

尿液管型,临床意义

尿液管型是指蛋白质、细胞与其崩解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凝固而形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是尿沉渣中最有诊断价值的成分。尿液管型的种类与其临床意义如下:

Hb尿与血尿鉴别(离心沉淀后)

Hb尿血尿

上清液红色无色

OBT(上清) 强阳阴/弱阳

尿蛋白定性(上清) 阳性阴/弱阳

沉渣镜检RBC碎片/无RBC完整

尿液理学检查有项目与临床意义

①尿量:1.少尿:<400ml/24h或<17ml/h,无尿: <100ml/24h。肾前性少尿:休克、心衰、脱水。肾性少尿:急性肾炎、肾衰。肾后性少尿:尿路梗阻 2.多尿>2.5L/24h 肾性多尿: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早期等。分泌性多尿:尿崩症、甲亢。代性多尿: 糖尿病

②尿色与透明度:1.血尿: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炎症、结石等/全身性疾病:血友病等/邻近器官疾病/药物不良反应。 2.血红蛋白尿:血管溶血,如蚕豆病、输血反应等 3.肌红蛋白尿: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如急性心梗等。 4.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5.乳糜尿:寄生虫(丝虫)或非寄生虫(结核、肿瘤、创伤、手术等)。

6.脓尿/菌尿: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7.结晶尿:正常尿、结石、痛风、药物等

③尿比密方法+评价:1.比重计法:需校正;操作繁、标本量大、影响(温度,蛋白,葡萄糖等)

2.折射仪法:标准化,标本少,自动温度补偿;需校正蛋白、葡萄糖,标准参考方法3试带法: 简便,但干扰多,测定围窄,精密度差,过筛试验

临床意义:1. SG↓:低比密尿SG<1.015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 比密低而固定:SG 固定于1.010±0.003,呈等渗尿,表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2. SG↑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前性少尿疾病如高热、脱水等

④尿渗量1.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等渗、低渗尿见于肾小管、肾间质疾病,尿崩症等。2.鉴别肾前性或肾性少尿:肾前性少尿:Uosm>450mOsm/kg. H2O,肾性少尿:Uosm<

350m3.利用渗透清除率计算自由水清除率

蛋白尿/尿糖的常用检测方法与评价

蛋白尿

①试带法:简便,快速;影响因素多,仅A敏感;筛查。

②加热醋酸法: 准确,A、G均敏感;灵敏度较低,操作较繁。

③磺基水酸法:简便,灵敏度高,多种蛋白均反应;推荐确诊实验。

④SSA比浊法: 线性围窄,影响多,欠准确。

⑤双缩脲比色法: 对A/G均敏感;灵敏度较低,操作繁。

⑥丽春红S染料结合法: 灵敏度很高,对A/G均敏感,线性围宽,干扰少;但操作繁。

⑦免疫法与电泳法:灵敏、特异,前景好。

尿糖

①班氏糖定性: 简便,灵敏,特异性差,有假+(VitC等)。

②试带法:特异、灵敏,简便快速,有假-。

③薄层层析法: 确证糖种类,科研用。

④GOD法定量:灵敏、特异,抗VitC等干扰;用于治疗监测与用药调整。

尿蛋白定性试验+原理+评价+注意事项

①试带法:(筛查。)②加热醋酸法:加热加酸→蛋白沉淀/ 准确,A、G均敏感;灵敏度较低, 操作较繁。③磺基水酸法(SSA):蛋白质NH4++磺酸根-→蛋白盐沉淀/ 简便,灵敏度高,多种蛋白均反应;推荐确诊实验。

尿蛋白定量试验+评价

①磺基水酸-硫酸钠比浊法:线性围窄,影响多,欠准确。②双缩脲比色法:对A/G均敏感;灵敏度较低,操作繁。③丽春红S染料结合法:灵敏度很高,对A/G均敏感,线性围宽,干扰少;但操作繁。④其他:免疫法、尿蛋白电泳/ 灵敏、特异,前景好。

蛋白尿临床意义

1.肾小球性蛋白尿: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和某些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分为: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中毒 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后期.,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4.溢出性蛋白尿:本周氏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5.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炎症、中毒等 6.假性(或偶然性)蛋白尿:膀胱炎、尿道炎等或阴道分泌物混入。7. 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各种特点见名解)

尿糖定性试验①班氏糖定性(Benedict test):利用葡萄糖还原性将硫酸铜还原; / 简便,灵敏,特异性差,有假+(VitC等)。②试带法③薄层层析法

尿糖定量试验

①葡萄糖氧化酶(GOD)法:同血糖测定, 先以班氏法定性,再稀释至3g/L以下。/ 灵敏、特异,

抗VitC等干扰;用于治疗监测与用药调整。②薄层层析法

临床意义①血糖增高性糖尿:摄入性,应激性(颅脑外伤、急性心梗),代性:糖尿病,分泌性(血糖↑—胰高糖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血糖↓—胰岛素)②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肾糖阈降低。③其它: 乳糖尿等。

尿酮体检测方法

①亚硝基铁氢化钠法:乙酰乙酸、丙酮与亚硝基铁氢化钠反应呈现紫红色。此法包括朗格(Lange)法、改良Rothera法、试带法。/ Lange法:各种亚硝基铁氢化钠法试剂和操作差异,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同;试带法:筛检法,敏感、方便、快速;②Gerhardt法

临床意义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β-羟丁酸为主,缓解后乙酰乙酸↑。②非糖尿病酮症:剧烈运动、禁食、发热、严重呕吐腹泻等。

尿液11项分析仪检测项目与原理

项目/英文/反应原理

ph/pH/pH指示剂;

比重/SG/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蛋白质/PRO/pH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法;

葡萄糖/GLU/葡萄糖氧化酶法;

胆红素/BIL/偶氮反应法;

尿胆原/URO/醛反应或重氮反应法;

酮体/KET/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亚硝酸盐/NIT/亚硝酸盐还原法;

隐血和红细胞/BLD/ Hb类过氧化酶法;

白细胞/LEU/酯酶法;

VitC/VitC/吲哚酚法。

尿干化学试带法结果与尿镜检的相关性

干化学/镜检/ 可能原因

红细胞+/-/标本久置, 低渗,肌红蛋白尿或菌尿,肾病

-/+/很少见, 大量VitC (>100mg/L)或试带失效

白细胞+/-/标本久置,污染甲醛,高胆红素尿.

-/+/肾移植排异(L、M)或用大剂量头孢,庆大霉素.

参考方法:SG—折射仪法;PRO —磺基水酸法;GLU —葡萄糖氧化酶定量法;BIL —Harrison法;RBC、WBC —尿沉渣镜检。

离心法与不离心法检查各自的优缺点

离心法:敏感, 检测阳性率高,重复性好;但操作较繁、费时,仅能半定量且结果受离心尿量、转速、时间等条件影响。

不离心法:价廉、简便易行;但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仅适于急诊明显混浊血尿、脓尿者

化学法检测尿隐血原理

Hb亚铁血红素→催化过氧化氢作为电子受体使色原氧化呈色。

尿液干化学分析质量控制

㈠分析前质量保证1.试带: 批号、避光、干燥 2.标本: 接受时间(2h检测)3.容器: 塑料、标记4.饮食、用药㈡分析中质量保证1.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2.用质控人工尿液进行室质控3.质量控制标准㈢分析后质量保证1.判断影响因素2.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①正确

粪便中RBC、WBC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WBC):正常无或偶见,一般肠炎:WBC<15/Hp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WBC>15/Hp,多为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且伴夏科-雷登结晶(charcot-leyden crystal)。

红细胞(RBC):正常无,见于下消化道炎症、出血、肿瘤,菌痢:WBC>RBC,阿米巴痢疾:RBC>WBC

粪便隐血试验的检测方法与评价

隐血: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实的少量出血,RBC被破坏,化学或免疫学方能证实的出血。检测粪便隐血的试验为粪便隐血试验。

化学法方法学评价

灵敏度:

高灵敏度(1-5ml出血):邻联甲苯胺,易出现假(+),阴性可确定为隐血阴性。

中灵敏度(5-10ml 出血):匹拉米洞、联苯胺(有致癌性已被淘汰)。 低灵敏度(20ml 出血):愈创木酯,阳性基本可确定消化道出血。

试剂:不稳定,久置后反应减弱,应新鲜配(双氧水)食物:进食动物血、肉类、大量蔬菜等,可呈假(+),故要求素食三天。

药物:铁剂、VitC 等可导致假(+)或假(-)标本: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长,可致假(-) 免疫法方法学评价

优点: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方便,不受食物、铁剂、VitC 影响,主要用于检测下消化道出血。因此免疫法为临床常用

缺点:出血过多,抗原过剩(带现象)而呈假(-)上消化道出血40%~50%呈假(-)(Hb 经消化酶降解,失抗原性)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检查特点

疾病 外观 蛋白质 葡萄糖 氯化物 细胞 细胞分类 细菌 化脑 浑浊、脓性、有凝块 显增 显减 稍低 显增 N 为主 可见致病菌

结脑 雾状微浑,薄膜形成

增加 减少 显减 增加 早N 后L 抗酸杆菌/结核杆菌培养+ 病脑 清晰或微浑 增加 正常 正常 增加 L 为主 无 蛛血 红色浑浊 增加 轻增 正常 增加 N 为主 无

Pandy 试验原理+评价+蛋白质增加意义

CSF 中球蛋白与苯酚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质沉淀。/ 评价:优点:操作简便,快速,所需标本少,灵敏度高。缺点:假阳性率偏高。/ 蛋白质增加的意义: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脑+ 结脑++ 化脑+++ 2.蛛网膜下隙或脑室旧性出血 3.脑肿瘤 4.脑神经根病变 5.椎管梗阻

阴道清洁度表格与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特异性阴道炎:清洁度异常,同时可发现细菌、真菌、滴虫等病原/ 非特异性阴道炎:单纯有清洁度增加而找不到病原体,如青春期前与绝经后

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指标

1.线索细胞

2.PH大4.5

3.胺试验阳性(加10%KOH,因产氨而释放出鱼腥味臭味

4.阴道分泌物呈稀薄,乳白色奶油状。(线索细胞加任意两项便可诊断)

hCG测定临床意义

1.早期妊娠的诊断

2.协助诊断异位妊娠

3.流产诊断与保胎监护

4.绒毛膜滋养层细胞肿瘤诊断和预后观察

5.肿瘤标记物

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鉴别点结核性恶性

外观黄色、血性血性多见

腺苷脱氨酶>40 <25

积液/血清腺苷脱氨酶>1.0 <1.0

溶菌酶(mg/L) >27 <15

积液/血清溶菌酶>1.0 <1.0

癌胚抗原(ug/L) <5 >15

积液/血清癌胚抗原<1.0 >1.0

铁蛋白(ug/L)<500 >1000

乳酸脱氢酶(U/L) >200 >500 细菌结核杆菌无

细胞淋巴细胞可见肿瘤细胞

临床基础学检验(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适用)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常伴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核右移 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是因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与恶性贫血。 血细胞比容hemotocrit(HCT,PCV)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影响因素:RBC数量,大小,用于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的诊断等。 网织红细胞Ret reticulocyte 未完全成熟的RBC,较大,含嗜碱性物质,可被活体染成蓝色网状货颗粒状结构。 红细胞沉降率ESR 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反应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CV) 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 紫红色圆形小体,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质中的核残留物。常见于溶贫、巨贫 Cabot环 红细胞出现一种紫红色圆形或8字型环状结构,脂蛋白变性而来。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出现。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 RMI=(MFR+HFR)/LFR×100,为全自动网织红细胞分析仪提供的新参数,是反映幼稚网织红细胞变化较敏感的指标。对贫血的诊断、骨髓移植术和白血病疗效观察有非常重要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接触因子激活剂(如白土)和部分凝血活酶(如脑磷脂),在Ca2+的参与下,观察血浆所凝固的时间,是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Ca2+,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长短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出血时间(BT) 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停止的时间称出血时间,BT的长短主要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以与血管壁的完整性。 D-二聚体(DD) 是凝血酶与Ⅻ作用下的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为继发性纤溶之特有产物。可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 异形淋巴细胞 各种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量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化。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掌握内容)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1、血液标本类型及其应用范围 1)全血:用于计数、分类、形态观察。 2)血浆:用于血栓止血检测。 3)血清:用于生物化学、免疫学检测等。 2、临床主要采血方式及其应用范围 1)毛细血管采血法:用于微量检测。采集部位多选择手指或足跟(婴幼儿), WHO已经不推荐用耳垂。 2)静脉采血法:静脉血能准确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采集部位:肘 静脉。标本用于血沉、免疫、生化等检测项目。 3)动脉采血法:采血部位多选桡动脉(最方便)、股动脉、肱动脉,标本用 于血气分析等。 3、常用抗凝剂的特点和用途 4、真空采血管的种类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检验 1)红细胞计数(RBC)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方法包括传统的显 微镜技术法和自动血液分析仪法。红细胞的稀释液有Hayem液,枸橼酸钠液, 1%甲醛–生理盐水,要求能等渗,防粘连,防腐。改良牛鲍计数板是显微镜下 计数有形成分的常用工具,计数板的结构、计数方法和质量控制是学习的重点 内容,其技术结果的误差来源包括技术误差和固有误差。 2)血红蛋白(Hb/HGB)WHO和ICSH推荐参考方法是HiCN测定法(含有 剧毒的氰化钾)。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低于参 考值下限称为贫血 2.白细胞检验 1)白细胞计数方法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稀释液含有溶血成分,但不同破坏有 何红细胞,在病理情况下有何红细胞增多时,白细胞技术结果中应予以扣除。 2)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有血涂片镜检,自动血液分析仪法及血细胞形态分析仪 法。镜下各类血白胞正常、异常形态特点及学习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是学习重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能掌握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并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和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开设课程除一些公共必修课外,主要有英语、计算机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化与分生、病原微生物、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必修课程和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全科医学等选修课程。 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方向)(五年制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药物依赖戒断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术后监测、生理机能调控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开设课程除一些公共必修课外,主要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以及麻醉解剖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麻醉生理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学等必修课程和医学心理学、医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 专业适用范围:加强临床能力培养、加强预防医学战略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医德、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通科助理医师。 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开设课程除一些公共必修课外,主要有英语、计算机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微生物、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等必修课程和医学心理学、医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口腔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口腔科助理医师。毕业后主要面向县、乡级医院及口腔病防治机构。 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为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开设课程除一些公共必修课外,主要有英语、计算机基础、生物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影像诊断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材料学等必修课程和医学心理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中西医结合专业(三年制专科)

医学检验专业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专业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专业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医学检验专业成为当今医学教育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医学检验专业基础知,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1、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20、Rh血型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为Rh血型 21、渗透压差是体内水重吸收的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是一些溶质重吸收的动力。 22、真性糖尿因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所致。 23、肾性糖尿指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由于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所致。 24、血红蛋白尿指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由尿中出现的现象。 25、乳糜尿指尿中含有淋巴液,外观是牛奶状称为乳糜尿。 26、管型是肾小管中蛋白聚集物形成的管状铸型 27、溶组织内阿米巴为公认致病的阿米巴,根据其生活史各期的变化而分滋养体和包囊期,可引起肠阿米巴痢疾或其他阿米巴病。 28、渗出液由局部组织发炎引起的炎性积液,渗出是炎症病灶内血管中的液体成份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过程。 29、滤出液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称滤出液。 30、血液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力学分支,是研究血液宏观流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实验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实验大纲 学时:总学时76 (理论学时:46 实验学时:30) 学分:4.5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主编,临床检验基础,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临床检验学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细胞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帮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这门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医师。 三、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以临床检验基本技术和操作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临床检验基础的原理、操作、结果判定、质量控制及方法学评价。

理论考试:期末考试,笔试,闭卷,100分记,占总成绩70%; 实验考核:根据实验考核办法,主要以平时上实验课次数及实验效果记分,以100分记,占总成绩30%。 六、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临床检验基础所涉及的目前常用的临床检测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要领、临床意义。其内容包括: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液一般检验、血栓和止血一般检验、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尿液理化检验、尿沉渣检验、脑脊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粪便检验、其他体液检验、脱落细胞检查等。 重点掌握临床检验技术原理、操作方法、质量控制、临床意义。难点是临床检验基础技术原理。 七、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 1.概论 【目的要求】 了解血液生理概要。 1.熟悉皮肤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及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掌握抗凝剂的作用原理及适用范围。 3.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 【讲授内容】 1.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2.皮肤采血法的部位、操作及注意事项。 3.静脉采血法的部位、操作及注意事项。 4.抗凝剂的常见种类、作用机理及适用范围。 5.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 【学时数】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题库(54道)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1、成年人毛细血管最常用的部位是()——[单选题] A 耳垂 B 肘部 C 足跟 D 手指 E 手背 正确答案:D 2、婴幼儿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单选题] A 手背 B 颈部 C 足跟 D 手指 E 耳垂 正确答案:C 3、用自动血液分析仪,首选的抗凝剂是?——[单选题] A 肝素 B EDTA-K2 C EDTA-Na2 D 草酸盐 E 枸橼酸钠 正确答案:B 4、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的抗凝剂是?——[单选题] A 肝素 B 草酸钠 C 乙二胺四乙酸盐 D 草酸钾 E 氟化钠 正确答案:C 5、枸橼酸钠用于凝血象检查,其主要优点在于可稳定?——[单选题] A FⅤ和FⅢ B FⅦ C FⅨ

D FⅩ E F XI 正确答案:A 6、关于抗凝剂,错误的是?——[单选题] A EDTA-Na2,溶解度大于EDTA-K2 B 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 C 肝素作为抗血凝酶Ⅲ的辅因子而抗凝 D 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 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 正确答案:A 7、血沉检查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单选题] A 1:2 B 1:4 C 1:6 D 1:8 E 1:9 正确答案:B 8、全血抗凝离心后除去血细胞成分即为?——[单选题] A 血浆 B 血清 C 全血 D 浓缩血细胞 E 因子血清 正确答案:A 9、可用于输血保养液的是?——[单选题] A EDTA-K2 B 枸橼酸钠 C 草酸钠 D 双草酸盐 E 草酸钾 正确答案:B 10、凝血象检查时,最好采用?——[单选题] A EDTA-K2

B 38g/dl枸橼酸钠 C 109mmol/L枸橼酸钠 D 肝素 E 草酸钠 正确答案:C 11、加强抗凝血酶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的抗凝剂是?——[单选题] A EDTA盐 B 肝素 C 氟化钠 D 枸橼酸钠 E 双草酸盐 正确答案:B 12、与血中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剂是?——[单选题] A EDTA盐 B 肝素 C 氟化钠 D 枸橼酸钠 E 双草酸盐 正确答案:E 13、不适于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的抗凝剂是——[单选题] A EDTA盐 B 肝素 C 氟化钠 D 枸橼酸钠 E 双草酸盐 正确答案:A 14、常用于止凝血的抗凝剂是?——[单选题] A EDTA盐 B 肝素 C 氟化钠 D 枸橼酸钠 E 双草酸盐 正确答案:D

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1.学科门类:医学 2.专业名称:医学检验 3.专业代码:100304 4.招生时间:1999年 5.学制:五年 6.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水平,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站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具有一定科研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素质目标 (1)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具有为医学检验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 (2)树立无菌观点和科学严密的工作作风。 (3)树立终身学习观点,培养创新意识,持续追求卓越。 (4)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具备医学检验人员基本素质,有团队合作精神。 2.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3)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血细胞形态学的基本理论,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 (4)掌握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 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技能目标 (1)掌握医学检验的常用方法。 (2)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基本水平。 (3)掌握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诊断的基本技术;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水平。 (4)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检验操作水平。 (5)具有数理统计及和计算机应用的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 (7)具有外语交流水平。 三、专业特色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在深化“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医学检验专业形成了“医技结合、水平为本”的特色,培养医学知识与医学检验技能并重的应用型人才。 四、教学安排即时间分配 学制五年,共253周,其中入学教育及军训2周,教学142周,考试16周,假期42周,毕业实习50周,毕业教育1周(见表1教学安排时间分配 表、表2毕业实习安排时间分配表)。 表1教学安排时间分配表(周)

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中专学历

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中专学历 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是医学类中专学历的一种,是培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中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科目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临床医学检验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二、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学生需要学习各种临床检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血液、尿液、生化、免疫、微生物等各个方面的检验技术。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室实训和临床实习,掌握各种检验仪器的使用和结果分析。 三、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学生需要学习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质量控制、质量评价、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如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进行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四、临床医学检验疾病诊断与监测。学生需要学习各种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监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检验指标变化规律,

以及如何根据检验结果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监测。 五、临床医学检验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学生需要学习各种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临床医学检验实践和实习。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实验室实训和临床实习,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工作,提高自己的临床检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实践和实习环节是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后,学生可以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包括医院、诊所、检验中心等。他们可以负责临床检验的样本采集、检验项目的操作、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写等工作。同时,他们还可以参与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类中专学历,培养了大量的临床检验技术人员,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检验专业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对于有志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就业选择。

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英文名称:Clinical Immunology Laboratory 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62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30 实验课学时:32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在正常生理代谢的调节及对外来病原菌的防御功能,当免疫反应调节异常或缺陷时,将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疾病有关的活性物质的检测与分析,是医学检验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供五年制本科临床检验专业)。为适应现代化医学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检验医学教育不断完善,遵循五年制检验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生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原则,力求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能适应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发式、实例等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实验课是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免疫学检验,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论 【掌握】免疫应答各个阶段,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NK细胞的主要功能,免疫学检验包含内容。 【熟悉】中枢免疫器官对免疫细胞的发育作用,外周免疫器官组成及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补体系统的主要激活途径。 【了解】免疫辅助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临床免疫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临床免疫学及免疫检验在移植免疫、肿瘤免疫中的意义,现代免疫学技术包括方法。 思考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适用)

绪论 Δ基础免疫学理论 相关内容: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HLA、免疫系统、免疫应答 Δ临床免疫学 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肿瘤免疫、移植免疫 Δ免疫学实验技术 免疫学检验 抗原抗体反应 Δ抗原抗体反应:高度特异性 体内:体液免疫效应 体外:血清学反应(沉淀反应、凝集反应、补体参和的溶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免疫标记技术) Δ原理 内因:Ag、Ab能特异性结合 外因:Ag、Ab结合的动力 ①静电引力(库仑引力) ②范德华力(电子云力)小于静电引力 ③氢键大于范德华力 ④疏水作用力(作用最大) Δ盐析:在高浓度电解质(如NaCl)存在的条件下,NaCl可先和Ab分子结合(在Ab 未和Ag相遇时),排斥H2O分子,从而使Ab蛋白质优先沉降 Δ特点: 1.特异性: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先决条件:存在共同Ag表位 意义:①免疫学诊断:外斐氏反应——用变形杆菌OX19、OX2、OXk做抗原查血清抗体,诊断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感染所致) ②免疫病理损害(Eg:链球菌感染后易导致肾小球肾炎,原因是链球菌和人体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Ag表位所致) 2.最适比例 Ab过剩,前带(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 Ag过剩,后带(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 Ab、Ag合适比例沉淀物等价带(沉淀物)

Δ抗体(等价带范围不同) R型抗体家兔免疫血清较宽大多数小动物 H型抗体马免疫血清较窄人和多数大动物 3.可逆性: Ag+Ab AgAb 原因:非共价键结合,不是化学反应 Δ影响因素 自身因素:①Ag:理化性质、抗原表位数目及种类 ②Ab:来源(R型or H型)、特异性、亲和性、浓度 外界环境条件:①电解质:0.9%NaCl,if浓度过高,会盐析 ②pH:6~8,if小于3,酸凝集;过高,碱变性 ③温度:37℃ 沉淀反应及免疫电泳 Δ颗粒型抗原凝集反应eg:细菌、RBC Δ可溶性抗原沉淀反应eg:血清蛋白溶液、多糖抗原 Δ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可溶性抗原和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存在,两者比例恰当时,可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现象 Ag:沉淀原Ab沉淀素 实验中为使抗原抗体比例(数量)恰当,应稀释Ag Δ分类 ①液相沉淀:絮状沉淀、环状沉淀、免疫比浊测定 ②凝胶扩散:双扩、单扩 ③凝胶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对流免疫、火箭免疫 Δ絮状沉淀试验 出现絮状/块状沉淀 玻片法:检测病毒(定性) 试管法:方阵滴定(半定量) Δ环状沉淀反应 测抗原(法医血迹鉴定) Δ免疫透射浊度测定法

医学检验专业

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00304 专业名称:医学检验(五年制)Laboratory Medicine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拥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有能力在各级医院、血站、防疫、教育、医学类实验技术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医学实验室技术的富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道德、态度目标 1. 以人为本,具备优良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 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理解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不以医谋私。 3.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将及时、准确地提供真实可信的实验诊断信息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为临床制 定防病治病方案提供依据,切实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利益。 4.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持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进步。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问题,应主动寻求老师及同仁的 帮助。 5. 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注重合理检查,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坚持公平有效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以达到康复的 最大效益。 6. 尊重同仁,有团队合作精神。 7. 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知识目标 1.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3.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应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原诊断学、血细胞形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 5.掌握临床实验诊断指标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意义,能正确解释和合理利用实验诊断结果,为疾病诊断疗服务; 6.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7.用一门外语阅读相关医学文献的能力;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9.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技能目标 1. 具有全面、系统、正确运用实验诊断项目的能力; 2. 具有系统、规范地进行临床实验检查和规范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3. 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原诊断学、血细胞形态学等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操作能 力; 5. 具有判断临床常见异常检验结果、危急检验结果的能力; 6. 具有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临床实验方法和技术,选用最经济、最合适的实验手段的能力; 7. 具有与同仁、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和调动其合作的能力; 8. 具有与临床交流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实验诊断项目的能力; 9. 具有独力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进行一定科学研究能力; 10. 具有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的能力; 11. 具有敏锐的观察、客观的记录和科学的分析能力; 12. 具有较强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临床医学基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门人才。 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具有系统的医学检验基本理论和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实验室管理技能,具备医学检验思维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临床常用检验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 3、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及疾病诊疗的基本知识。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外语考试四级水平。初步具备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及文献的能力。 6、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培养方向: 为各级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或相关单位培养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修业年限 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最长不得超过八年。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统计学、检验仪器分析、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四、课程设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高级职 称试题及答案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答案:E 二、案例分析题 某男性患者,40岁,因体检发现血小板计数为80×10^9/L,无出血表现。骨髓象示巨核细胞数目减少,巨核细胞成熟度低下,无明显异形。血清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Jo-1抗体、 抗Scl-70抗体、抗centromere B抗体、抗histone抗体均为阴性。血清铁蛋白水平为70ug/L,转铁蛋白饱和度为20%。下 列哪种疾病最可能?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C.干燥综合征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铁缺乏性贫血 答案:B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本试题包含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两种题型。 一、单选题 1.细胞学诊断五级分类法中的第三级是指哪一种情况? A.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和一般炎症变性细胞。 B.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证据。 C.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 D.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但缺乏恶性的证据。 E.发现典型恶性肿瘤细胞。 答案:C 2.以下哪种对Rh血型的叙述是错误的?

A.红细胞膜含有D抗原的是Rh阳性。 B.Rh阳性人血中含有抗D抗体。 C.Rh阴性者再次接受阳性输血时会发生凝集反应。 D.Rh阴性母亲再次孕育Rh阳性胎儿时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 E.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获得性免疫抗体。 答案:B 3.采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时,如果计数10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120个,同时计数到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为16个,则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应报告为多少? A.1.2% B.0.148% C.1.48% D.0.83% E.0.16% 答案:C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 英文名称: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100 学分:5.0 理论课学时:54 实验课学时:46 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他运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实验技术,通过显微镜、理学、化学、微生物学以及自动化仪器等检验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简捷而准确的检测,将所获得的结果,作为疾病的诊断、治疗观察病情或预后判断依据。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与临床医学各项检查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医学检验中最常用的部分。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临床检验基础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对板书和细胞形态结构的图示以及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启用。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标本、挂图图谱等,教学手段加强电化教学、多媒体实物教学,要求学生进行细胞绘图,强化记忆,各种方法学要进行比较,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早到医学检验室轮流进行学习,使之更好的配合好理论教学。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涂片的制备 第一节血标本采集 【掌握】血液标本的类型及抗凝剂的选择。 【熟悉】熟悉采血的方法。 思考题: 1、常用抗凝剂各自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血液检验有哪些标本类型及其应用范围? 3、如何保证合格的血液涂片质量? 4、wright染色依据何原理?如何保证染色质量? 第二节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 【掌握】血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英文名称:Basic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医学检验技术 学时数:90授课科室:临床检验学教研室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临床基础检验学是医学检验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其他医学检验学的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对来源于血液、尿液、粪便以及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多种体液标本进行显微镜学、物理学和化学检查,以帮助临床对疾病的诊断、疗效、病程监测和预后判断。是一门集微观形态学和宏观理化检验于一体的检验学。是临床和实验室技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二、课程学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绪论 【目的要求】掌握临床检验需要实施的全程质量保证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的三个主要时段,熟悉临床检验的现状和特点,了解学好临床检验基础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专业内容,要学习检验的方法技术和疾病的发病机制等相关基础知识。 【教学组织与方法】 理论课讲授2学时,实验课3学时。 【教学内容】 1、临床检验基础的发展史、现状和特点 2、临床检验基础的教学目的 3、学好临床检验的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现代特征主要讲授:速度快,精度高、操作易、参数多、易质控、信息量大。 临床检验的全面质量控制主要介绍: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学好临床检验的基本要求主要讲授:1、掌握检验基础理论2、掌握检验实验技能3、熟悉检验方法学评价和质量控制4、熟悉检验项目参考值5.熟悉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实习内容】参观附属医院临检科 【外文专业术语】 Basic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Hippocrates, NCCLS ,CCCLS,POCT.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医学检验专业? 2.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有哪些阶段? 3.举例说明对临床检验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单元血液一般技术 【目的要求】 掌握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掌握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掌握血涂片制备、细胞染色原理及方法;掌握血细胞计数盘的结构及细胞计数原则;掌握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掌握红细胞比积测定、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测定及临床意义;掌握红细胞正常生理形态;掌握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及临床意义;掌握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的方法、参考值和临床意义;掌握正常白细胞的形态;掌握血小板计数、参考值、质量控制以及临床意义。熟悉红细胞、白细胞各种类型的病理形态;熟悉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了解血液的组成;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发育过程与功能。 【教学组织与方法】 理论课讲授10学时,实验课20学时。 【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血液学检验一般性操作技术(2学时) 一、血液组成及血标本采集 血液标本的类型、采集方法、皮肤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的采血方法学评价。 二、血液标本的抗凝 抗凝的原理、各种血标本抗凝剂的选择。 三、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 标本采集的环境要求与生物安全、采集过程的要求、影响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的因素。 四、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法 血涂片制备方法、影响血涂片制备的因素;细胞染色方法、原理。 五、显微镜细胞计数法 血细胞计数盘的结构、血细胞计数原则。 第二部分红细胞检查(4学时) 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 1、红细胞生理概述。 2、红细胞计数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学评价。 3、血红蛋白的结构、测定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 4、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二、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大小、形状、染色、异常结构变化及意义。 三、血细胞比容测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