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

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

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
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

食品工艺学实验

实验一曲奇饼干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曲奇饼干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加工工艺过程。

2.了解一些食品添加剂的性能及其在饼干生产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饼干是以中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加以油脂、糖、盐、奶、蛋、水、膨松剂等辅料,经过和面、压片、成形、烘烤等加工工序,生产出酥脆可口的烘烤食品。

韧性饼干是饼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与别的饼干种类相比,配方中油脂和砂糖的用量较少,在调制面团时,容易形成面筋,工艺上采取较高的加水量,较长时间调粉,调制成的面团具有较高的温度,延伸性强,弹性和可塑性适中。因此韧性饼干具有层次整齐、口感松脆、重量轻等特点。

三、仪器和设备

电炉、台秤、喷水器、调粉机、小型压面机、饼干成型模具、烤盘、远红外烤箱。

四、主要原料和试剂

配方:高筋粉800 g、酥油560 g、鸡蛋4只、糖粉360 g,水100 mL。

五、实验方法

㈠工艺流程

糖浆水面粉

奶油→预混→打发→调粉→成型→烘烤→冷却→整理→成品

㈡操作要点:

1、打发:将奶油和糖浆水预混,中速搅拌5min,然后高速搅打,直至体积增加到原体积的3 倍左右。

2、调粉:加入过筛的苦荞粉、面粉混合粉,慢速搅拌混均匀,搅拌时间

1min。

3、成型:手工挤压成直径3cm 梅花型面坯。

4、烘烤:在205℃下烘烤8min 左右。

5、冷却整理:出炉后在室温下冷却,拣出不规则饼干,然后包装即为成品。

六、感官评定:

色泽:呈褐黄色或棕黄色是该产品的色泽,色泽基本均匀,无过焦、过白现象;滋味和口味:具有香味,无异味,口感松脆;

组织:断面结构呈多孔状,细密无大孔洞。

各指标以10 分为满分进行评定,最终结果以总分计。

七、思考题

1.烘烤选用的温度如何才合适?

2.本实验为何需要用糖粉而不用白砂糖?

实验二海绵蛋糕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乳化蛋糕的加工方法及产品特点。

2.了解乳化蛋糕与传统清蛋糕加工方法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乳化蛋糕是清蛋糕的一种,因其在配方中加入了蛋糕乳化剂(国内商品名为蛋糕油SP)而被称之为乳化蛋糕。清蛋糕又称为海绵蛋糕,它是利用鸡蛋的发泡性而使得蛋糕产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多孔的结构。

清蛋糕的蓬松是通过蛋液搅打(俗称打蛋)这样一种机械方式将空气引入蛋液中,并形成大量气泡。鸡蛋清中的某些蛋白质吸附在气液界面上,其亲水基朝液相,疏水基朝气相,在气泡周围形成一层蛋白质吸附层即蛋白膜,从而降低了界面张力,增加了泡沫稳定性。同时,蛋白膜对气泡的保护作用亦使气泡不易因碰撞而发生结合或破裂。此外,蛋液的粘稠性对维持泡沫稳定性也起了一定作用。

蛋糕油具有发泡性和乳化性双重功效。即蛋糕油可以维持泡沫体系的稳定,使产品获得均匀多孔的结构,又可以保持油、水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它的加入还大大缩短了打蛋时间,并且改变了传统的原料配方(加入了一定的油脂和水分)和加工工艺,使蛋糕的体积、组织、口感等品质有了极大改善。

三、仪器和设备

打蛋机、小型调粉机、烤箱、台秤、蛋糕烤盘、小排笔、量杯等。

四、主要原料和试剂

鸡蛋、糕点粉、液体油脂、糖、蛋糕油、泡打粉等。

五、实验方法

1.基本配方

乳化蛋糕根据配方中鸡蛋含量的多少可分为高档、中档、低档蛋糕。其油脂、糖、蛋的添加量有所改变。

配方(中档):以面粉量为100%

糕点粉 100

鸡蛋 130

液体油脂 10

糖 80

蛋糕油(SP) 4

泡打粉 0.6

水适量

2.试验步骤

原料预处理→搅蛋→调粉→成型→烘烤→冷却→成品检验

3.操作要点

⑴将蛋液与糖一起中速搅拌直至均匀。

⑵加入蛋糕油后,再中速搅拌3~5分钟直到蛋液发起。

⑶将过筛后的面粉轻轻地加入到上述浆料中,由慢速至快速搅拌5分钟。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一定量的水高速搅拌2分钟。

⑷最后缓缓加入液体油脂慢速搅拌一定时间。

⑸浆料倒入模具中,入烤炉进行烘烤。烤箱内温度为170~200℃之间,烘烤时间20~40min。

六、思考题

1.乳化蛋糕与传统的清蛋糕在配方及加工工艺上有何不同?

2.蛋糕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讨论其作用?

实验三 复合苹果酱的加工

一、实验目的

明确果酱类产品浓缩的方法和苹果酱的加工生产技术,掌握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果酱是以食糖的保藏作用为基础的加工保藏法。利用高糖溶液的高糖渗透压作用,降低水分活度作用、抗氧化作用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提高维生素的保存率,改善制品色泽和风味。

三、仪器和设备

不锈钢刀具(挖核、切分)、水果刨、台秤、天平、不锈钢锅、打浆机、温度计、手持糖计、电磁炉等。

四、主要原料和试剂

苹果、胡萝卜、砂糖、柠檬酸、食盐、果胶、玻璃罐等。 五、实验方法 1.工艺流程

苹果、胡萝卜 → 清洗

→ 切分 → 预煮 → 打浆 → 浓缩 → 装罐密封 → 杀菌 → 成品

2.基本配方

配料:按果肉计, 白砂糖

70%,水

30%, 柠檬酸0.13%,果胶0.5% 。 例如:果肉500g 白砂糖350g 水150克 柠檬酸0.65g 果胶2.4g

砂糖:一般配成75%的浓糖液。

3.操作要点

(1) 预煮:将小果块倒入不锈钢锅内,加果重40%左右的水,加热至沸,然后保持微沸状态20min。要求果肉煮透,使之软化兼防变色。

(2) 浓缩:先将果浆打入锅中,分2~3次加入糖液。在浓缩过程中不断搅拌,当浓缩至酱体可溶性固形物达65%时即可出锅,出锅前依次加入果胶、柠檬酸,搅匀。

(3) 装罐、封口:出锅后立即趁热装罐,封罐时酱体的温度不低于85oC,装瓶不可过满,所留顶隙度以3毫米左右为宜。瓶口若粘附有苹果酱,应用干净的布擦净,避免贮存期间瓶口发霉。

(4) 杀菌、冷却:封罐后立即投入沸水中杀菌15min,排气后及时手工拧紧瓶盖。瓶盖、胶圈均经清洗、消毒。封口后应逐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产品分段冷却(65℃/10min→45℃/10min→凉水冷却到常温)。

六、思考题

复合果酱产品若发生汁液分离是何原因?如何防止?

实验四甜面包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面包生产的基本原理及其加工方法。

2.探索不同发酵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面包是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油脂、糖、盐、鸡蛋等为辅料,经调粉、发酵、成型、烘烤、冷却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焙烤食品。

面包以其蓬松、柔软、细腻的质地、金黄色的外表以及诱人的烘焙香味赢得人们的喜爱。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方便主食。酵母菌在面包面团发酵阶段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是面包内部形成海绵状的主要原因。而面包的色泽和风味则是由于面包中的糖和蛋白质成分发生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形成的。因此,发酵和焙烤是面包生产最重要的两个工序。

快速发酵法是制作面包的一种方法,此外还有中种法、液体发酵法、冷藏发酵法等。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快速发酵法具有加工时间短,风味较好等特点,是目前大多数工厂所采取的加工方法。

三、仪器和设备

和面机、半自动分割滚圆机、醒发箱、烤炉、电子秤、不锈钢切刀、烤模、烤盘、电炉等。

四、主要原料和试剂

面包粉、活性干酵母、盐、固体油脂(奶油、起酥油等)、鲜鸡蛋、糖、面包改良剂、奶粉等。

五、实验方法

1.配方(克)(甜面包)

面包粉100,活性干酵母1~1.5,白砂糖15,精盐0.8,鸡蛋10,固体油脂15,面包改良剂0.1,奶粉4 ,水40 ~50 。

2.试验步骤

原料预处理→调粉→发酵→整形→醒发→烘烤→冷却→成品检验

3.操作要点

⑴原料预处理

a.面粉的处理

面粉使用前必须过筛,使面粉形成松散而细的微粒,在过筛装置中需要增设磁块,以便吸附金属杂质。根据季节不同适当调节面粉温度,使之适合工艺要求。

b.酵母的活化

首先检查酵母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然后将酵母放在26℃~30℃的温水中,将酵母溶化成酵母溶液,放置一段时间。

注意切勿使酵母同油脂、浓度高的食盐溶液或砂糖溶液直接混合,以免影响酵母的正常发酵。

c.砂糖与糖浆的处理

砂糖需用水溶解,再经过滤后使用。用糖浆时也需过滤。

d.食盐处理

用水溶化过滤后使用。

e.奶粉处理

奶粉不可直接投入调粉机中,以免奶粉吸水结成团块而影响面团的均匀性,应加适量水调成乳状液后加入。

⑵调粉

先将干性原料慢速搅拌1~2分钟,再加入湿性原料慢速搅拌2~4分钟。混合均匀后加入油脂中速搅拌2~4分钟,最后再中速或高速搅拌4~6分钟。搅拌时间与面粉质量和搅拌机有关,应根据实践情况而定。

⑶发酵

面团中插入一根温度计,放入28℃发酵箱中的容器内,静止发酵2小时左右,观察发酵成熟(发起的面团用手轻轻一按能微微塌陷)既可取出。注意发酵时面团温度不要超过33℃,并保持相对湿度为75%,以防面包干裂。

⑷整形

经发酵成熟的面团用不锈钢刀切成80克左右生坯用手搓圆,挤压除去面团内的气体,整形后装入内壁涂有一薄层熟油的烤模中,并在生坯表面用小排笔涂上一层糖水或蛋液。

⑸醒发

将装有生坯的烤盘,置于发酵箱内,控制温度为38℃、相对湿度为90%~95%,醒发40分左右。一般观察生坯发起的最高点略高出烤盘上口即醒发成熟。

⑹烘烤

醒发好的面团立即放入炉温已预热至180℃左右的烤箱内。起先只开底火,不开面火,然后再打开面火。当观察面包表面色泽略浅于应有颜色时,关掉面火,底火继续加热,此时炉温可基本保持平衡,直至面包烤熟。一般烘烤总时间为10~15分钟即能成熟。须注意在烘烤中炉温起伏应控制在200℃以内。

⑺冷却

出炉的面包待稍冷后进行脱模,然后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检验。

六、思考题

1.制作面包对面粉原料有何要求?为什么?

2.糖、乳制品、蛋制品等辅料对面包质量有何影响?

3.面团发酵时应注意什么?

4.面包烘烤时,为什么面火要比底火迟打开一段时间?

实验五面包的品质鉴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感官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2.掌握面包感观鉴定的方法。

二、仪器和设备

和面机、半自动分割滚圆机、醒发箱、烤炉、电子秤、不锈钢切刀、烤模、烤盘、电炉面包体积测定仪等。

三、实验方法

面包品质鉴定包括三方面内容:理化检验、感观检验和卫生检验。检验标准可参考QB 1252—91。

㈠感官要求

1.形态:完整,无缺损、龟裂、坑,形状应与品种造形相符,表面光洁,无白粉和斑点。

2.色泽:表面呈金黄色或淡棕色,均匀一致,无烤焦、发白现象。

3.气味:应具有烘烤和发酵后的面包香味并具有经调配的芳香风味,无异味。

4.口感:松软适口,不粘,不牙碜,无异味,无未溶化的糖、盐粗粒。

5.组织:细腻,弹性;切面上的孔大小均匀,切面呈海绵状,无明显大孔洞和局部过硬;切片后不断裂,并无明显掉渣。

㈡理化要求

面包的理化指标如表3—1所示:

表3—1 面包的理化指标要求

注:比容指标不适用于加盖焙烤工艺生产的面包。

㈢卫生要求

按GB7100执行。

本实验只进行感观检验和比容测定。

1.感官检查

面包的感官检验分外观检验和内质检验两部分。

外观包括体积、皮色、皮质、外形和触感等几个方面,内质包括内部组织、面包瓤颜色、触感、口感、口味和气味等方面,我们可以依照表3—2 中的内容

进行评判面包的感观质量。

表3—2 面包感观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性状得分体积以比容评定 10分外皮色表面呈金黄色或淡棕色,均匀一致,无烤焦、发白现象 10分皮质薄而匀 10分观外形饱满,光泽性好,外形均整 5分触感手感柔软,有适度的弹性 5分

内部组织蜂窝大小一致,蜂窝壁厚薄一致,以壁薄光亮者为好 10分内面包瓤颜色以颜色浅,有光亮者好 10分触感手感柔软,富有弹性 10分

口感松软适口,不粘,不牙碜,无未溶化的糖、盐粗粒 10分质口味无异味,有小麦粉的特殊香味 15分气味具有烘烤和发酵后的面包香味,无异味 5分

总计 100分

2.比容测定

参考美国小麦协会规定的办法,采用以下步骤可测得面包的比容(体积/重量)。

⑴称取样品重量。

⑵在2L容器中盛满干燥至恒重的小颗粒填充剂(如小米或菜籽),并称取

填充剂重量。然后以下式先求得填充剂的密度。

填充剂重量(g)÷2000mL=填充剂密度(g/mL)

⑶在容器中装入一薄层填充剂,将测试样品放入后,再将小颗粒填充剂加入

容器中并摇实,用直尺将填充剂刮平。

⑷称出除面包外的填充剂重量,按下式可测算出面包的体积。

填充剂质量(g)

填充剂体积(mL)=

填充剂密度(g/mL)

面包体积(mL) = 2000(mL )填充剂体积(mL)

比容测定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位四舍五入,双试验允许误差不超过0.1,取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

允许差:两次测定值之差应小于0.1mL/g 。 3.面包比容的意义

比容是衡量面包膨松性的重要标志。发酵优良、质地柔软的面包,比体积较大。然而比体积过大的产品也并不理想,因为可能意味着发得太大,内部瓤心孔洞较粗大,影响弹性,易断裂。

优良的主食面包,其比体积应在 3.5~4.5mL/g 之间,花色面包约为4~5mL/g 。

四、思考题

1.感观检验对检验人员和场所有何要求?

2.食品感观检验有哪些方法?

3.面包品质鉴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附:面包品质鉴定标准

这是由美国烘焙学院在1937年所设计的标准,把面包的品质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来评定,外表部分占30%,包括体积、表皮颜色、外表样式、焙烤均匀程度、表皮质地等五个部分。内部的评定占总分的70%,包括颗粒、内部颜色、香味、味道、组织与结构等五个部分。一个标准的面包很难达到评分95以上,但最低不可低于85分,现将国内两部分各细则评分的办法说明如下:

1.面包外部评分(满分30分)

⑴体积(满分10分)烤熟的面包必须要膨胀至一定的程度。膨胀过大,会影响到内部组织,使面包多孔而过分松软;如膨胀不够,也会使组织紧密,颗粒粗糙。在做烘焙实验时多采用美式不带盖的白面包来烤,测定面包体积大小,是用“面包体积测定器”来测量。它的单位为g/cm 3,用测出的面包体积来除此面包的重量,所得的商即为此面包的体积比(Specific Volume ),根据算出的体积比就可以给予体积评分.体积部分及格是8分。

比容=

面包体积(mL ) 面包重量(g )

⑵表皮颜色(满分8分)面包表皮颜色是由于适当的烤炉温度和配方内糖的使用而产生的,正常的表皮颜色应是金黄色,顶部较深而四周较浅,正确的颜色不但使面包看起来漂亮,而且更能产生焦香味。

⑶外表形状(满分5分)正确的式样不但为顾客选购的焦点,而且也直接影响发奥内部的品质。面包出炉后应方方正正,边缘部分稍呈圆形而不过于尖锐,两头及中央一般齐整,不可有高低不平或四角低垂等现象。两侧的一边,会因进炉后的膨胀,形成约3cm宽的裂痕,应呈丝状地连接顶部和侧面,不可断裂形成盖子形状,或裂面破烂不齐整等现象。

⑷焙烤均匀程度(满分4分)面包应具有金黄的颜色,顶部稍深而四周及底部稍浅,如果出炉后的面包上部黑而四周及底部呈白色的,则这条面包一定没有烤熟;相反地,如果底部颜色太深而顶部颜色浅,则表示烘焙时所用的底火太强,这类面包多数不会膨胀的很大,而且表皮很厚,韧性太强。

⑸表皮质地(满分3分)良好的面包表皮应该薄而柔软。配方中适当的油和糖的用量以及发酵时间控制得当与否均对表皮质地有很大的影响,配方中油和糖的用量太少会使表皮厚而坚韧,发酵时间过久会产生灰白而有碎片的表皮。发酵不够则产生深褐色、厚而坚韧的表皮。烤炉的温度也会影响到表皮的质地,温度过低烤出的面包表皮坚韧和无光泽;温度过高则表皮焦黑而龟裂。

2.面包内部评分

⑴颗粒(满分15分)面包的颗粒是指断面组织的粗糙程度、面筋所形成的内部网状结构,焙烤后外观近似颗粒的形状。此颗粒不但影响面包的组织,且更影响面包的品质。如果面团在搅拌和发酵过程中操作得宜,此面团中的面筋所形成的网状组织较为细腻,烤好后面包内部的颗粒也较细小,富有弹性和柔软性,面包在切片时不易碎落。如果使用面粉的筋度不够或者搅拌和发酵不当,则面筋形成的网状组织较为粗糙而无弹性,因此烤好后的面包形成粗糙的颗粒,冷却后切割后有很多碎粒纷纷落下。评定颗粒的标准,原则是以颗粒大小一致,由颗粒所影响的整个面包内部组织应细柔而无不规则的孔洞。

⑵内部颜色(满分10分)包内部颜色应呈洁白或浅乳白色并有丝样的光泽,其颜色的形成多半是面粉的本色,但丝样的光泽是面筋在正确的搅拌和健全的发酵状况下才能够产生的。面包内部颜色也受到颗粒的影响。粗糙不均的颗粒或多

孔的组织,会使面包受到颗粒阴影的影响变得黝暗和灰白,更谈不上会有丝样的光泽。

⑶香味(满分10分)面包的香味包括外皮部分在焙烤过程所发生的羰氨反应和糖焦化作用形成的香味成分与小麦本身的麦香、面团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香味物质及各种使用材料形成的香味。评定面包的香味,是将面包的横切面放在鼻前,用两手压迫面包,嗅闻所发出来气味。如果发觉酸味很中,可能是发酵的时间过久,或是搅拌时面团的温度太高,如闻到的味道时淡淡的稍带甜味,则证明是发酵的时间不够。面包不可有霉味、油的酸败味或其他香料感染的味道。

⑷味道(满分20分)正常主食用的面包在入口咀嚼略具有咸味而且面包咬入嘴内应很容易地嚼碎,且不粘牙,不可有酸和霉的味道,含有甜味的面包是作甜面包用的,主食用的面包不可太甜。

⑸组织结构(满分15分)本项也与面包的颗粒有关,搅拌适当和发酵健全的面包,内部结构均匀,不含大小蜂窝状的孔(法国式面包除外)。结构的好坏可用手指触摸面包的切割面,如果感到柔软、细腻,即为结构良好的面包,反之触觉感到粗糙即为结构不良。

实验六月饼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广式月饼的基本原理及一般加工过程和方法。

2.了解糖浆类面皮的调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月饼生产中,主要利用转化糖浆来进行面皮的生产。蔗糖在酸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与果糖即为转化糖浆,可代替淀粉糖浆和饴糖使用,它使月饼饼皮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质地松软,并且由于它的焦化作用和褐色反应,可使产品表面成金黄色;另外,转化糖浆还起着维持饼体骨架及改善组织状态的作用。

三、仪器和设备

电炉、台秤、不锈钢锅、月饼模具、小型搅拌机、烤盘、远红外烤箱、电风扇、薄膜封口机。

四、主要原料和试剂

糖浆配方:水150g、白砂糖370g、麦芽糖4g、柠檬酸0.4g、

皮料配方:枧水16mL、植物油320 mL、低筋粉800 g。

内陷:莲蓉或者豆蓉

烤皮刷蛋液:鸡蛋2只。

五、实验方法

㈠工艺流程

熬制糖浆→制面团、制馅→分块→包馅→成型→焙烤→冷却→包装→成品㈡操作步骤

1.糖浆的制作先将清水注入锅中,加入白砂糖,加热搅拌至溶解,然后将麦芽糖与柠檬酸溶解液加入其中,煮沸后改用慢火(期间要把浮面上的泡沫杂物去掉,保持糖浆的清澈透明),再煮60min左右,起锅,储放15~20d后使用。

2.皮料制作首先将枧水倒入植物油中,边倒入边搅拌,当液面微呈乳白色并变得粘稠时,再加入糖浆继续搅拌,直至看不到表面的油花时,加入面粉,调制成面团。最后在面团表面加盖一块微湿干净的白布,静置30分钟。

3.分块将面团搓成条状,用刀切分成55g/个的小块,馅切分70g/个的小块,分别进行搓圆。

4.包馅、成型用手掌把皮压平,将馅料放在中央、饼皮紧贴馅料,不能留有空隙,否则内存空气会胀破饼皮;将饼模中加入少许面粉,把包好的月饼放进饼模中用手压实,再拿起饼模在案边上左右各敲一下,轻力将饼拍出,排列在烤盘中。

5.焙烤在远红外烤箱中,设置面火200℃,底火180℃,先烤12min待饼坯面微黄时,用蛋液刷表面,刷完后转盘再烤15min左右(要视品种而定)出炉。

6.冷却包装在凉冻间用电风扇强制吹风冷却,冷却后用薄膜封口机进行包装。如未冷透就封口则会使热气、潮气封闭在包装袋中,易导致月饼表面长霉。

六、思考题

1.简述糖浆在广式月饼生产中的作用?

2.防止广式月饼腐败、延长其保质期的方法有哪些?

实验七桃酥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酥性面团的调制方法及工艺条件,了解油糖的反水化作用

2.掌握酥性饼干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

3.了解酥性饼干的一般品质标准。

二、实验原理

将糖、糖浆、鸡蛋、油脂、水和疏松剂放入调粉机内搅拌均匀,使之乳化形成乳浊液,加入面粉,继续充分搅拌,形成软硬适宜的面团。面团调制时,由于糖液的反水化作用和油脂的疏水性,使面筋蛋,白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部分发生吸水胀润,限制。了面筋大量生成,使调制出的面团既有一定的筋性,又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可塑性。

三、仪器和设备

和面机、台秤、不锈钢锅、月饼模具、小型搅拌机、烤盘、远红外烤箱、电风扇、薄膜封口机。

四、主要原料和试剂

低筋粉、绵白糖、碳铵、小苏打、植物油、泡打粉、鸡蛋、盐

五、实验方法

1.实验配方

面粉(低筋) 900g 绵白糖 1斤

植物油 1斤碳铵 40克泡打粉 10克

鸡蛋 4个淀粉 160克

2.工艺流程

原辅料预混乳化→面团调制→成型→摆盘→烘烤→冷却→成品

3.操作要点

(1)原辅料预混乳化

先把绵白糖、泡打粉、碳铵等按配方用量放入小盆中,在加入鸡蛋进行搅拌,顺着一个方向进行,直至绵白糖融化,在加入植物油进行搅拌,当全部辅料乳化均匀即可。注意鸡蛋的温度应为20℃为宜。

(2)面团调制

把面粉逐次放入小盆中进行调制,注意每次要少量多次加入,并不断搅拌,直到没有生粉为止,最后进行搓揉,均匀即可,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生筋。(3)成型

用手揪一块面团,大小都均匀,用食指的中间关节压一下,在用背面沾点芝麻,即可。

(4)摆盘

注意不要离得太近

(5)烘烤

上火200℃下火180℃约15分钟

(6)冷却

自然冷却,让过多的NH3挥发掉

六、思考题

1.简述油糖的反水化作用在酥性饼干中的作用?

2.在酥性饼干中为什么不使用高筋粉?

食品工艺学习题分章及答案模板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食品腐败变质常常由微生物、酶的作用、 物理化学因素引起。 2、食品的质量因素包括感官特性、营养质量、 卫生质量和耐储藏性。 第二章食品的低温保藏 一、名词解释 1.冷害——在冷藏时, 果蔬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 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 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 2.冷藏干耗( 缩) : 食品在冷藏时, 由于温湿度差而发生表面水分蒸发。 3.最大冰晶生成带: 指-1~-4℃的温度范围内, 大部分的食品在此温度范围内约80%的水分形成冰晶。 二、填空题 1.影响冻结食品储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储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2.食品冷藏温度一般是-1~8℃, 冻藏温度一般是-12~-23℃, -18℃最佳。 三、判断题 1.最大冰晶生成带指-1~-4℃的温度范围。( √ )

2.冷却率因素主要是用来校正由于各种食品的冷耗量不同而引起设备热负荷分布不匀的一个系数。( ×) 3.在-18℃, 食品中的水分全部冻结, 因此食品的保存期长( ×) 原理: 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的活性, 因此食品的保存期长。 4.相同温湿度下, 氧气含量低, 果蔬的呼吸强度小, 因此果蔬气调保藏时, 氧气含量控制的越低越好。( ×) 原理: 水果种类或品种不同, 其对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要求不同。如氧气过少, 会产生厌氧呼吸; 二氧化碳过多, 会使原料中毒。 5.冷库中空气流动速度越大, 库内温度越均匀, 越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保持。( ×) 原理: 空气的流速越大, 食品和空气间的蒸汽压差就随之而增大, 食品水分的蒸发率也就相应增大, 从而可能引起食品干缩。 四、问答题 1.试问食品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 答: 微生物( 细菌、酵母和霉菌) 的生长繁殖和食品内固有酶的活动常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食品冷冻保藏就是利用低温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的活动, 以便阻止或延缓食品腐败变质。 2.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 答: ( 1) 温度的高低 ( 2) 降温速度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使用)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食品工艺学教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编制。 二、实验课程简介 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食品工艺学》理论课程基础上的一门专业实践课。本实验课程包括酸奶、乳饮料、果汁饮料、面包、蛋糕、蛋黄酱等产品的加工实验内容。在实验预习中也鼓励学生按组的形式根据基本工艺和基本配方从原料选择、配方制定、工艺优化、理化指标测定及经济核算几方面独立设计实验。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把所学的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等本专业开设的多门课程进行综合运用,强调创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原料到成品食品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不同加工手段或工艺对食品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影响等。 学生通过加工不同类型的食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性认识加强,即熟悉了各种食品的工艺,也能学习和掌握有关食品加工设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教学文件:自编实验讲义 教学形式:学生操作 五、本课程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一)主要设备 1、电炉 2、家用多功能粉碎机 3、培养箱 4、水浴锅 5、天平 6、粉筛 7、不锈钢桶8、和面机9、冰箱10、烤炉11、打蛋器12、秤13、不 锈钢盆14、蛋糕烤模15、烤盘16、高压灭菌锅 (二)低质易耗品 1、试管 2、移液管 3、皮筋 4、保鲜膜 5、一次性塑料杯 6、小碗

(三)实验材料 1、鲜奶 2、水果 3、面粉 4、鸡蛋 5、糖 6、食品添加剂 7、油脂 六、考核办法 根据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实验操作情况,给予具体的评分;结合预习报告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确定实验的总成绩。最后在学生的课程实习总成绩中,实验课程成绩占总成绩60%。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及问答

食品工艺学导论WLL 名次解释: 1.冷冻食品TTT概念:指速冻食品在生 产、储藏及流通各个环节中,经历的时 间和经受的温度对起品质的容许限度有 决定性的影响。 2.栅栏因子:指食品防腐的方法或原理归 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降低水分活 度的酸化,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添加防 腐剂,竞争性菌群及辐照等因子的作用。 3.食品的干制过程:实际上是食品从外界 吸收足够的热量使其所含水分不断向环 境中转移,从而导致其含水量不断降低 的过程。 4.吸收剂量:在辐射源的辐射照场内单位 质量被辐射物质吸收的辐照能量称为吸 收剂量,简称剂量。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用来表示被照射 的程度。高中低剂量分别是多少?(考 过) 5.罐藏:是将食品原料经预处理后密封在 容器或包装袋中,通过杀菌工艺杀灭大 部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维持密闭和 真空条件下,得以在室温下长期保藏的 食品保藏方法。 6.品质改良剂:通常是指能改善或稳定剂 制品的物理性或组织状态,如增加产品 的弹性,柔软性,黏性,保水性和保油 性等一类食品添加剂。 7.胀罐:正常情况下罐头底盖呈平坦或内 凹状,由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 只是罐头出现外凸状,这种现象称为胀 罐或胀听。 8.栅栏效应:保藏食品的数个栅栏因子, 它们单独或相互作用,形成特有的防止 食品腐败变质的“栅栏”,使存在于食品 中的微生物不能逾越这些“栅栏”,这种 食品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是稳定和安 全的,这就是所谓的栅栏效应。 9.顶封:在食品装罐后进入加热排气之前, 用封罐和初步降盖卷入到罐身翻边下, 进行相互勾连操作。 10.水分活度:是对微生物和化学反应所能 利用的有效水分的估量。11.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 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 12.罐头的真空度:罐头排气后,罐外大气 压与罐内残留气压之差即为罐内真空度13.罐头食品的初温:是指杀菌刚刚开始时, 罐头内食品最冷点的平均温度 14.D值:在一定的环境和热力致力的温度 下,杀死某细菌群原有残存活菌数的 90%所需要的时间。 15.冷害:在低温储藏时,有些水果,蔬菜 等的储藏温度虽未低于其冻结点,但当 储温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这些水果蔬 菜等的储藏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病害 现象,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 平衡,这种由于低温所造成的生理病害 现象称为冷害。 16.商业无菌:是指杀灭食品中所污染的病 原菌,产毒菌以及正常储存和销售条件 下能生长繁殖,并导致食品变质的腐败 菌,从而保证食品正常的货架寿命。17.固形物含量:指固态食品在净重中的百 分率。 18.腌制:指用食盐,糖等腌制材料处理食 品原料,使其渗入组织内,以提高其渗 透压降低其水分活度,并有选择性的抑 制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 动,从而防止食品的腐败,改善食品食 用品质的加工方法。 19.中间水分食品:是指湿度范围在 20%~40%,不需要冷藏的食品。 20.干燥速度曲线:表示干燥过程中任何时 间干燥速度与该事件的食品绝对水分之 间关系的曲线。 21.温度曲线:(考过) 20**级考的名词解释: 速冻、D值、焙烤食品、冷杀菌、半固态发酵 问答题 1.食盐为什么具有防腐作用? 答:对防腐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实现的。①实验溶液对微生物细胞有脱水作用②食盐溶液能降低水分活度,微生物不能生长③食盐溶液对微生物产生生理毒害作用④食盐溶液中氧的浓度下降,抑

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

食品工艺学实验 目录 实验1 果酱罐头的制作 (2) 实验2 奶油冰淇淋的制作 (4) 实验3 面包的制作 (6) 实验4香肠的制作 (9) 实验5 果蔬干制(苹果/甘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果酱罐头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果酱是以食糖的保藏作用为基础的加工保藏法。利用高糖溶液的高糖渗透压作用,降低水分活度作用、抗氧化作用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提高维生素的保存率,改善制品色泽和风味。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果酱制作的基本原理。 2.熟悉果酱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果酱加工技术。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 番茄/苹果、柠檬酸、白砂糖、食盐、果胶、四旋瓶等。 2、设备 手持糖量计、打浆机、不锈钢锅、电炉、过滤筛、不锈钢刀、不锈钢锅、台秤、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 (一)苹果酱 1、配料

苹果2000g 水600g 白砂糖2080—2600g 柠檬酸5g 果胶5g 2、工艺流程 原料→去皮→切半去心→预煮→打浆→浓缩→装瓶→封口→杀菌→冷却。 3、操作要点 (1)原料选用新鲜饱满、成熟度适中,风味良好,无虫、无病的果实,罐头加工中的碎果块也可使用。 (2)去皮、切半、去心用不锈钢刀手工去皮,切半,挖净果心.果实去皮后用1%食盐水护色。 (3)预煮在不锈钢锅加适量水,加热软化15-20 分钟,以便于打浆为准。 (4)打浆用筛板孔径0.70-1.0mm的打浆机打浆。 (5)浓缩果泥和白砂糖比例为1∶0.8-1(重量),并添加0.1%左右的柠檬酸。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浓糖浆煮沸过滤备用。按配方将果泥、白砂糖置于锅,迅速加热浓缩。在浓缩过程中不断搅拌,当浓缩至酱体可溶性固形物达60~65%时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柠檬酸,搅匀。 (6)装瓶以250 克容量的四旋瓶作容器,瓶应预先清洗干净并消毒。装瓶时酱体温度保持在85℃以上,并注意果酱污沾染瓶口。 (7)封口装瓶后及时手工拧紧瓶盖。瓶盖、胶圈均经清洗、消毒。封口后应逐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 (8)杀菌、冷却采用水杀菌,升温时间 5 分,沸腾下(100℃)保温15 分之后,产品分别在65℃、45℃和凉水中逐步冷却到37℃以下。 4、产品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色泽:酱红色或琥珀色。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 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 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 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4. 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5. D 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D 值与菌种有关、与环境条件有关、与杀菌温度有关。D 值越大,表示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令b = a10-1,则 D=t) 6. Z 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7. TDT 值:(Thermal Death Time ,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8. TRT 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9. 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10. 传热曲线:将罐内食品某一点(通常是冷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值用温-时曲线表示,该曲线称传热曲线。 11. 热力致死温度:表示将某特定容器内一定量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12. 热力致死时间曲线:又称热力致死温时曲线,或TDT 曲线。以热杀菌温度T 为横坐标,以微生物全部死亡时间t (的对数值)为纵坐标,表示微生物的热力致死时间随热杀菌温度的变化规律。 13. F 0值:单位为min ,是采用121.1℃杀菌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 杀菌锅的类型:间歇式或静止式杀菌锅:标准立式杀菌锅、标准卧式杀菌锅 1. 影响罐头食品中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及作用。 答:(1)热处理温度:可以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提高温度可以减少致死时间。(2)罐内食品成分:①pH :微生物在中性时的耐热性最强,pH 偏离中性的程度越大,微生物耐热性越低,在相同条件下的死亡率越大。②脂肪: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③糖:浓度很低时,对微生物耐热性影响较小;浓度越高,越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④蛋白质:含量在5%左右时,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含量到15%以上时,对耐热性没有影响。⑤盐:低浓度食盐(<4%)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高浓度(>4%)时,微生物耐热性随浓度长高明显降低。⑥植物杀菌素:削弱微生物的耐热性,并可降低原始菌量。 (3)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①种类:菌种不同耐热程度不同;同一菌种所处生长状态不同,耐热性也不同。②污染量:同一菌种单个细胞的耐热性基本一致,微生物数量越大,全部杀死所需时间越长,微生物菌群所表现的耐热性越强。 2. 果蔬罐头食品原料护色的目的和方法? 答:目的:维持果蔬本身的颜色,防止变色; 方法:(1)防止酶褐变方法:①选择含单宁、酪氨酸少的加工原料②创造缺氧环境,如抽真空、抽气充氮③钝化酶:热烫、食盐或亚硫酸盐溶液浸泡;(2)防止非酶褐变的方法①选用氨基酸或还原糖含量少的原料②应用SO 2处理。对非酶和酶都能防止③热水烫漂④保持产品低水分含量,低温 Z T t F 1 .121l g 10-=-

2015《食品工艺学》实验讲解

刘晶晶主编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2015年8月

绪论 食品工艺学一门应用科学,实验性很强。食品工艺学的基本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很好地领会和掌握。因此《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材》在食品工艺学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及对食品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所需要的重要实战性教学环节。 食品工艺学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理解食品加工原理和贮藏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一定的食品工艺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树立学生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培养学生开发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能力。 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等良好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食品工艺学实验任务: 通过整个食品工艺学实验的教学,逐步到达上述各项目的,为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食品工艺学实验的教学,食品工艺领域的生产,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为了是学生能顺利的完成食品工艺学实验的任务,达到上述实验目的,学生在实验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前,一定做好预习和实验准备工作,要深入社会,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写好实验方案,无实验方案的同学不得做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熟悉和理解各种食品加工工艺的规程和要点,掌握各种主要机械设备的操作和性能,仪器设备操作,细心谨慎,避免粗枝大叶而损坏。如发现一起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教师,及时排除。 实验时,要集中精力,认真操作,如实、详细地做好记录,以便实验做完后,能及时准确地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时,要节约原辅料,爱护仪器设备,实验用的原料不得扔在地上,影响卫生。 实验后,将所用仪器设备洗净并整齐放回原处。由学生轮流值勤,拖地板,打扫卫生和整理实验室。 编者 2015年8月

食品工艺学实验

食品工艺学实验 实验一糖水桔子罐头的制作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水果类酸性食品的罐藏原理,同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认识各种不同的去囊衣方法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糖液浓度对成品固形物重量及制品形态的影响,同时观察杀菌时间长短不同与罐头品质的关系。 2 实验仪器设备及原辅材料 2.1 实验仪器设备 不锈钢盘及锅、夹层锅、酸碱处理池、排气箱、封罐机、高压杀菌锅、空气压缩机、电锅炉、阿贝折光仪、电子秤、四旋盖玻璃瓶 2.2 原辅材料 桔子、白砂糖、盐酸、氢氧化钠、羧甲基纤维素(CMC) 3 实验内容与步骤 3.1 基本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原料验收→选果分级→热烫→去皮、去络分瓣→去囊衣→漂洗→整理→配汤装罐→ 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原料要求:要求桔子形态完整,色泽均一,成熟度在8~9成左右,桔子无畸形无虫斑,不腐烂。 选果分级:按果实横径每隔10mm分成一级 热烫:95℃—100℃水中浸烫25—45s 去皮、去络分瓣:趁热剥去橘皮、橘络,并按大小瓣分放 去囊衣:分全去囊衣及半去囊衣两种,采用酸碱处理法。全去囊衣用0.15~0.2%HCL溶液常温浸泡40—50分钟,再用0.05%的NaOH30℃—58℃浸泡5分钟以后以清水漂洗2小时。全去囊衣用0.09%—0.12%HCL溶液常温浸泡20分钟,再用0.07%~0.09%NaOH 45℃浸泡5分钟以后以清水漂洗30分钟。 整理:全去囊衣:橘片装于带水盒中逐瓣去除残余囊衣、橘络及橘核,并洗涤一次。半去囊衣:橘片用弧形剪心刀去心并去核,按片形分大中小径灯光检核后以流动水洗涤一次。 配汤罐装:四旋盖玻璃瓶净重260克,加桔子160克,加糖水190克;汤汁配比:糖水浓度30%,将水煮沸后加白砂糖过滤,温度不低于75℃。 排气密封:热排气采用罐中心温度65—75℃(全),30—70℃,真空排气对真空度控制在300—400毫米汞柱,封罐后检查封罐质量。 杀菌:采用5—14~15min/100℃(水)冷却。 3.2 去囊衣实验要求: (1)取适量原料按上述工艺流程,加工至去皮这一步,采用酸法去囊衣,以10%的HCL 溶液80℃浸泡40~50min后取出漂洗再转入碳酸钠溶液中和再漂洗后作至成品。 (2)取适量原料按上述工艺流程,加工至去皮这一步,采用家碱法去囊衣,以1%的NaOH之沸腾液中放入橘片浸泡30—40s,至橘瓣凹入部变为白色取出放入流动水漂洗,可先用1%柠檬酸中和,而后以原流程做制成成品。 (3)取适量原料按上述工艺流程加工,但工艺参数用下面所述: ①0.2%HCL45℃溶液浸泡10分钟再用0.14%NaOH45℃处理3min。 ②0.09%—0.12%HCL溶液45℃浸泡20分钟再用0.07%—0.09%NaOH45℃浸泡5min 以上基本工艺流程及(1)(2)(3)分别作成全去及半去囊衣,每种至少三罐,标上记号。

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模板

食食品品工工艺艺学学实实验验 钟 瑞 敏 朱定和 刘健南 编著 韶韶关关学学院院 食食品品科科学学与与工工程程系系 二二O O O O 八八年年八八月月 目 录

实验一罐头排气、密封与高温杀菌( 综合性基础实验) (3) 实验二调味鱼罐头的加工( 设计性工艺实 验) (11) 实验三二次发酵法面包工艺( 设计性工艺实 验) (13) 实验四奶油裱花蛋糕的制作( 设计性工艺实 验) (15) 实验五饮用纯净水生产工艺( 综合性工艺实 验) (17) 实验六混浊型果蔬汁生产工艺( 设计性工艺实 验) (20) 实验七冰淇淋的加工( 设计性工艺实 验) (22) 实验八活菌型发酵乳加工( 设计性工艺实 验) (26)

实训一罐头排气、密封与高温杀菌 一.实训目的要求 1、掌握金属罐二重卷边、玻璃罐旋转式和软罐头热封的原理; 2、了解金属封罐机和塑料真空封口机的主要部件的作用和密封的基本过程; 3、掌握金属封罐机和塑料真空封口机的操作方法和维护; 4、掌握沸水杀菌与冷却的基本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5、了解工业用常压杀菌设备的结构与维护。 参考实验教学时数: 5学时。 二.实验原理 ( 一) 排气密封原理

1、 金属罐 金属罐的封罐采用二重卷边的方 法。在卷封过程中, 由于封罐机主要 部件的作用和配合, 使罐身钩与罐盖 钩牢固严密地卷合而成二重卷边, 罐 盖钩内已衬垫有密封胶膜, 保证了卷 封后的二重卷边具有良好的密封状态, 防止了微生物的第二次污染, 确保了罐藏食品的保藏性。 二重卷边是由封罐机完成的, 不论何种类型的封罐机, 完成二重卷边的主要部件是托盘、 压头和卷边滚轮三个部分组成, 一般称为卷边三要素。卷边滚轮由头道卷边滚轮和二道卷边滚轮组成。压头和滚轮的机械部分统称为封罐机头。三个部件相关位置示意图见图1。托盘是搁置罐身用的, 与压头配合使罐身和罐盖夹紧, 滚轮进行卷封作业时, 罐身与罐盖能始终保持固定不变状态。对于罐身转动式封罐机, 则在托盘下面装有平面滚珠轴承, 使转动灵活。压头的主要作用是与托盘配合固定罐身与罐盖的位置。压头凸缘向上倾斜4o角, 使卷封后的罐头容易下落, 压头的平面必须和中心线成直角, 托盘与压头必须在同一中心线上, 托盘平面与压头平面呈水平状态互相平行, 才能夹紧罐头保持四周高低一致, 压力均匀。卷封滚轮分头道滚轮和二道滚轮,两者外形和尺寸基本相同, 但滚轮槽形有差别。头道滚轮的槽形狭而深, 其作用是使罐盖钩逐步弯曲到罐身钩里, 进而连同罐身钩一起进行卷曲, 相互钩合, 使二重卷边图1 封罐机主要工作部件示意图[1]

《食品工艺学》实验大纲

《食品工艺学》实验大纲 (Food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5021007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课程属性: 必修开设学期:6、7承担实验室:食品工艺实验室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实验课程简介 食品工艺学实验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为对象。本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属于必修课范畴,是学生学习其他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基础。食品工艺学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诸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原料学、食品生物化学等。本课程实验在综合了国内外食品工艺学的试验技术及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制作工艺,重点介绍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产食品、软饮料等的加工制作技术。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巩固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食品的感性认识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产食品、软饮料的工艺流程、试验方法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试验前理解试验原理,熟悉试验内容、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掌握主要工艺参数。 (三)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1.实验方式:操作性实验由教师简略讲解后,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性实验由教师下达实验任务,学生自行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个人独立进行实验。 2.基本要求 (1)对实验内容的要求:实验项目的确定以《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操作性实验以工艺流程为主线,侧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设计性实验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进行新产品开发。 (2)对学生的要求:做好预习,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实记录实验结果,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食品工艺学课程论文(苹果罐头的加工与制作)

苹果罐头的加工与制作 生命科学与化学系生物工程专业 122712011046 吕坤指导老师:谭属琼 【摘要】苹果是人们生活最常见的水果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所需量大大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论文中我们将介绍苹果罐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以及苹果罐头的加工工艺。罐头工业在食品工业中也占重要地位,罐头工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苹果;罐头;加工工艺;市场前景; 1、水果罐头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旅游不断增加,食品消费观念和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罐头食品正以其方便、卫生、易储存的特点,适应人们的日常需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国内市场尚未真正启动,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罐头行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极富竞争力的一支生力军。然而,多年来过度依赖国外经销商的发展模式,使罐头行业逐步呈现重外销轻内销的"瘸腿现象"。由此,打开国内市场的消费闸门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救命草能否救命,其品牌建设、产品创新、渠道建设或成关键目前情形下内需不足成为整个罐头行业的发展瓶颈。对此,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梁仲康表示,必须要加强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上有所突破,才能让企业走的更远[1]。2、苹果罐头 2.1苹果的营养价值 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很高,每100g鲜苹果肉中含糖类15g,蛋白质0.2g,脂肪0.1g,粗纤维0.1g,钾110mg,钙0.11mg,磷11mg,铁0.3mg,胡萝卜素0.08mg,维生素B1为0.01mg,维生素B2为0.01mg,尼克酸0.1mg,还含有锌及山梨醇、香橙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2]。 (1)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效作用 (2)苹果还具有通便和止泻的双重功效与作用 (3)苹果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2.2苹果罐头的种类 苹果的罐头制品种类很多,通常来说,凡是苹果加工产品装罐者,均为罐制品。按照加工方法,可分为糖水类、果酱类、果汁类、果酒类、清汁类等。若按加工容器分,又分为铁皮罐头、塑料瓶罐头、铝合金皮罐头、软包装罐头等[3]。 罐头生产原料质量好坏是决定成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用于罐头生产的果品原料要求新鲜饱满,成熟度适中,具有一定的色、香、味,没有虫蛀及各种机械损伤等缺陷[4]。苹果没有罐藏的专一品种,一般以果肉致密、果型整齐、果个小、风味浓、果肉白色、耐煮制、不发绵为宜。果肉绵软、煮制后肉色淡红色或黄色的品种不宜罐藏。 苹果酱是打浆后的果肉加糖煮制成中等甜度的,具凝胶态的,带有小块果肉的酱装制品(包括果泥、果冻等)。制作苹果酱的原料要选择肉厚、可食部分多、富含果胶物质和有机酸,且色、香、味优的品

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2015刘凤茹

《食品工艺学实验》实验指导书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与食品加工系 2015年11月

实验目录 实验一食用胶凝胶条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实验二牛肉干的加工 实验三原料乳的分析与检验 实验四糖水梨罐头制作 实验五蛋糕的制作及质量检验 实验六酥性饼干的制作与质量检验 实验七内酯豆腐的制作

实验一食用胶凝胶条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综合了果汁的制作、调配与浓缩;食用胶的凝胶形成机理;果冻的感官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果冻的一般加工工艺和操作技能;了解食用胶的凝胶作用;掌握不同凝胶条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二、制作原理 水果经洗涤、破碎、加热软化、榨汁后,利用天然增稠剂的凝胶性形成果冻凝胶。 卡拉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由半乳糖及脱水半乳糖组成的多糖类硫酸酯的钙、钠、铵盐。用蔗糖水溶液浸湿,易分散于水中,在加热至沸时融化成溶胶,放冷后则形成凝胶。 三、实验器具与材料 仪器与工具:手持糖量计、pH计、电子天平、台秤、水浴锅、砧板、刀、烧杯、玻棒、纱布、80目不锈钢滤网等。 材料:市售新鲜水果、白砂糖、柠檬酸、卡拉胶等。 四、实验主要内容 1. 果汁的制作 清洗:摘除蒂、柄,充分清洗干净。 破碎:将果实切成碎片,称重并测定果实的糖度。 加热软化:原料放入大烧杯,按果实重量添加0.2%的柠檬酸,然后置于水浴锅中,在80℃下加热15~20 min。 榨汁过滤:用滤布将果汁滤出,将滤渣加入适量水再次加热、过滤,滤液合并。 2. 果冻凝胶

测定滤液的pH值,将滤液煮沸待用; 添加卡拉胶:卡拉胶与白砂糖(果汁量的15~20%)在固态下混合,以防止在溶解时结团。卡拉胶的添加量:建议从果汁量的0.5%~1.2%之间取三个值进行试验。 将混合物料投入等量冷水中,浸泡5~10min,使卡拉胶充分吸水均匀分散,再边搅拌边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5-10min,除去表面的泡沫; 趁热用80目不锈钢网过滤,以除去杂质并加入经煮沸的果汁(可加0.02%KCL),搅拌均匀; 罐装后进行巴氏杀菌,条件为85-90℃热水浸泡15min,杀菌之后,尽快降至40℃左右即为成品。 五、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讲解(最新整理)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 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 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 现象。 4.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5.D 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D 值与菌种有关、与环境条件有关、与杀菌温度有关。D 值越大,表示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令b = a10-1,则 D=t) 6.Z 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7.TDT 值:(Thermal Death Time ,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 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8.TRT 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 芽孢数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 水所形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10.传热曲线:将罐内食品某一点(通常是冷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值用温-时曲线表示,该曲线称 传热曲线。 11.热力致死温度:表示将某特定容器内一定量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12.热力致死时间曲线:又称热力致死温时曲线,或TDT 曲线。以热杀菌温度T 为横坐标,以微生 物全部死亡时间t (的对数值)为纵坐标,表示微生物的热力致死时间随热杀菌温度的变化规律。 13.F 0值:单位为min ,是采用121.1℃杀菌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杀菌锅的类型:间歇式或静止式杀菌锅:标准立式杀菌锅、标准卧式杀菌锅 1. 影响罐头食品中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及作用。 答:(1)热处理温度:可以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提高温度可以减少致死时间。(2)罐内食品成分:①pH : 微生物在中性时的耐热性最强,pH 偏离中性的程度越大,微生物耐热性越低,在相同条件下的死亡 率越大。②脂肪: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③糖:浓度很低时,对微生物耐热性影响较小;浓度越高, 越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④蛋白质:含量在5%左右时,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含量到15%以上时, 对耐热性没有影响。⑤盐:低浓度食盐(<4%)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高浓度(>4%)时,微生物耐 热性随浓度长高明显降低。⑥植物杀菌素:削弱微生物的耐热性,并可降低原始菌量。(3)污染微 生物的种类及数量:①种类:菌种不同耐热程度不同;同一菌种所处生长状态不同,耐热性也不同。② 污染量:同一菌种单个细胞的耐热性基本一致,微生物数量越大,全部杀死所需时间越长,微生物 菌群所表现的耐热性越强。 2. 果蔬罐头食品原料护色的目的和方法? 答:目的:维持果蔬本身的颜色,防止变色; 方法:(1)防止酶褐变方法:①选择含单宁、酪氨酸少的加工原料②创造缺氧环境,如抽真空、 抽气充氮③钝化酶:热烫、食盐或亚硫酸盐溶液浸泡;(2)防止非酶褐变的方法①选用氨基酸或 还原糖含量少的原料②应用SO 2处理。对非酶和酶都能防止③热水烫漂④保持产品低水分含量,低 Z T t F 1 .121lg 10-=-

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编 2012年5月

1. 课程简介 1.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1.2.学时/学分:16/1 1.3.开课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1.4.选用教材:《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校编 2. 课程任务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工艺与设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类食品生产的工艺过程。学会熟练地使用有关的食品机械设备。掌握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类食品生产的工艺与设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果蔬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饼干、面包和糕点的制作,掌握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及工艺过程,学会使用有关的食品机械设备。 4. 安全注意事项 4.1.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4.2.卫生。地面、桌面干净无水,防止滑倒。 4.3.电源插座周围无水,不能用潮湿的手插电源。 4.4.带帽子,特别是女同学。 4.5.注意运动部件的安全。 4.6.使用刀具注意安全。 4.7.防止烫伤。 4.8.添加剂的使用量要准确,混合方法要正确。 5. 实验内容 5.1果蔬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5.2乳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5.3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5.4焙烤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果蔬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实验一苹果酱的制作 1. 实验目的: 通过苹果酱的制作,加深对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和工艺过程理解;了解苹果酱的配方;掌握主料、辅料的作用;理解加工原理和生产工艺;掌握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生产设备。 2. 实验内容: 原理:原果胶在原果胶酶或酸作用下分解成果胶,果胶加适量的糖和酸形成凝胶。配方:3kg苹果肉; 3kg白砂糖; 1kg水;柠檬酸8g。 3. 实验材料、仪器和设备: 3.1.原料(原料):苹果;(辅料):白砂糖;柠檬酸;盐 3.2.仪器:天平;不锈钢盆;削皮刀; 3.3.设备:常压浓缩设备(不锈钢锅;电热炉);绞碎机;压膜机; 4. 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1-2%盐水护色)--加热软化(100度)--绞碎 --加热,配方,浓缩(100度)--装罐密封(85度)——杀菌和冷却 5. 制作过程: 挑选优质苹果,洗净,去皮,切半去核,然后放置在1-2%的食盐水中护色;然后连同用纱布包好的果皮一起放入沸水中软化至果肉变软;再用绞碎机把软化后的果肉绞碎;放入锅中同时加入辅料液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5%左右;迅速装罐,在温度降到85度时候密封;杀菌和冷却至38度。 6. 质量评定: 6.1.感观评定 6.2.微生物评定 7. 分析试验结果: 8. 注意事项: 8.1.在去皮,用电时注意安全; 8.2.要及时护色; 8.3.注意辅料溶解后要过滤。 8.4.加热浓缩是要搅拌,防止粘胶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333W ◇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85.5学分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食品工程 相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院系负责人:胡善风审核:陈国平校长:汪建利 ◇修订日期:2012年8月 一、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是培养适应中国烹饪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本专业本科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可从事烹饪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烹饪与营养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中西餐菜肴的加工切配及烹制方法和餐饮企业管理的工作方法,具备从事中西餐菜肴制作、餐饮管理、烹饪 教育的工作能力。 (1)知识要求 1)掌握公共课的基本知识; 2)掌握烹饪技术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管理学、营养学和卫生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能力要求 1)具有熟练掌握中西餐菜肴的加工切配及烹制方法的能力; 2)具有熟练掌握中西点制作方法的能力; 3)具有中西餐厅管理、厨房管理的能力; 4)具有资料收集、社会调查、实证研究、论文写作等能力; (3)执业要求 1)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2)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3)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4)其它要求 1)具有考取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或面点师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3、理论教学体系 专业主要课程:烹饪概论、烹调工艺学、中国名菜、安徽名菜、现代厨房管理、面点工艺学、中医饮食保健、西餐烹调工艺、食品工艺学。 理论课程按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含基础和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五类进行设置。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及比例 4、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课程实验:水调面团品种制作、油酥面团品种制作、米粉面团品种制作、膨松面团品种制作、花卉类雕刻、动物类雕刻、拼盘制作、畜类原料烧制类菜肴制作、禽类原料炸制类菜肴制作、水产类原料烧制类菜肴制作、植物类原料菜肴制作、徽菜宴席热菜设计制作、显微镜使用与细菌形态观察、抹布上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食品中含糖量的测定、 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等。 主要集中实践环节: (1)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专业实践的重要一环,也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基础,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论文进行为期24周的毕业实习,搜集资料,并结合实习内容写作实习报告,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毕业论文。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论文不少于8000字,要求论文结构合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清晰,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并且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论文完成后,由学院组织论文评审小组进行论文答辩,并评定毕业论文成绩。 实践教学模块结构:实践结构模块分为课内实验(实践)模块、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包括入学教育、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含思想政治课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等环节等)和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升模块。 实践教学模块学分分配情况见下表: 实践教学模块学分分配表

食品工艺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食品工艺学: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产品和产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点脑(凝固):按一定的比例向煮过的豆浆中加入凝固剂,使豆浆从溶胶转变成凝胶(豆腐脑) 无菌包装:用蒸汽、热风或化学试剂将包装材料灭菌后,再以蒸汽、热风或无菌空气等形成正压环境,在防止细菌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的灭菌乳包装 肉的持水性:指肉在冻结、冷藏、解冻、腌制、绞碎、斩拌、加热等加工处理过程中,肉的水分以及添加到肉中的水分的保持能力 饼干头子:饼干成形工序中在冲印或辊切成形时分下来的面带部分 固态低盐发酵:是在成曲中拌入一定的盐水而进行保温发酵 空罐的钝化处理:将空罐放在化学溶液中短时间浸泡或以化学溶液喷射,使其表面产生保护膜层,使锡的活泼性变得迟钝而不易与食品发生作用的处理 固体饮料:以糖、食品添加剂、果汁或植物抽提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粉末状或块状制品,成品水分含量不超过5% 挤压成形:物料经过预处理(粉碎、调湿、预热、混合等)后,在螺杆的强行输送和推动下,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小孔(模具)从而形成一定形状和组织状态的产品 异常乳:在泌乳期中,由于生理、病理活其他因素的影响,乳的成分与性质发生变化 奶油压炼:为了调节水分含量,并使水滴及盐分布均匀,奶油粒变为组织细密一致的奶油大团的工序(过程) 速冻保藏:将经过处理的果蔬原料用快速冷冻的方法冻结,然后在-18~-20度的低温下保藏 罐头排气:食品装罐后、密封前应尽量将罐内顶隙、食品原料组织细胞内的气体排除,这一排除气体的操作过程叫做排气 膨胀率:指单位体积混合料的质量与同体积冰淇淋的质量之差除以同体积冰淇淋的质量的百分比 返砂:硬糖组成中糖类从无定形状态重新恢复为结晶状态的现象 市乳:以鲜乳为原料,经标准化(或调制)、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封口等处理后制成的供直接饮用的乳

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Food (供四年制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使用) 前言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食品工艺学是运用食品科学原理研究食品资源的选择、加工、包装、保藏及流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人类提供卫生安全、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的食品的一门科学。食品工艺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食品加工原理和食品加工过程及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并能正确运用食品加工技术原理,分析、解决食品加工中的主要问题,掌握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深入了解食品原辅料的性质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主要教学方式有多媒体课堂讲授、讨论、录像、实验、自学、工厂参观见习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加工技术。 使用教材:汪志君,韩永斌,姚晓琳,食品工艺学,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实验教材:马俪珍,刘金福,食品工艺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考核方式:考试占60%,平时占40%。 参考学时分配 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绪论 食品加工原辅料 食品加工保藏原理 肉制品加工工艺 乳制品加工工艺 果蔬制品工艺 粮谷制品加工工艺 调味品加工工艺 软饮料工艺 酒酿造工艺 食品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2 4 3 6 6 9 6 6 9 6 3 7 4 8 7 4 合计60 30 共计90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食品工艺与食品质量及安全的关系。 2、熟悉国际、国内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食品加工技术发展方向。 3、了解食品加工的意义及《食品工艺学》学习目的与要求。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申请列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自 评 报 告 绥化学院 二〇一五年七月

绥化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自2012年建立以来,在省教育厅和绥化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院评估小组对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工作状况、教学条件、毕业生状况、管理工作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评估,我们认为本专业已具备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特向省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批准绥化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下面就本专业具备的条件作详细的说明。 一、师资队伍状况 1.师资队伍结构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有专兼职教师37人,具体情况如下: (1)职称结构 教师队伍中有正教授4名,副教授13名,高级实验师1名,副高职以上人数占教师队伍的45.9%。讲师17人,占45.9%。 (2)有硕士3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9.1%。35岁以下青年教师17人,具有硕士学位17人,占100%。 全学院教师平均年龄33.2岁,中青年学术骨干7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分布比较合理、有生气、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2.教学、科研水平 我院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全部由具有讲师以上资格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担任。17名教授、副教授全部为主讲教师且每年至少开出一门以上的课程。 自2012年至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共承担教研、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省教育厅项目7项,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项,。绥化学院立项课题14项。教师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Ei、SCI收录3篇,省级论文50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及参考书3部。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确定了本专业的学科梯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规划和青年教师进修、提高计划。 3.队伍建设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以来,确定了本专业的学科梯队,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培训及青年教师进修提高计划。近三年来,共有7人赴省外国家级检测中心学习研讨,教师的学历和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