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现状_原因及优化对策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现状_原因及优化对策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现状_原因及优化对策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现状_原因及优化对策

一、引言

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时代命题。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成功,问题的关建是寻找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的切入点,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所要论证的是,要确保新村建设的成功,必须尊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必须从中找到让农民满意的新村建设的支撑点。即成功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前提。因此,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课题组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范围涉及河南省信阳、驻马店、南阳、三门峡、平顶山、周口和新乡等7个地级市的119个行政村。着重调研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对当前农业资源利用状况是否满意,以及农户重新配置自然资源的意愿。我们的调研发现,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最首要的命题,不是经济发展、村容整洁;而是在构建农村社保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重新配置新农村建设资源。但是,从调研看,河南省新村建设的示范点,没有一家是从自然资源配置的视角去构建新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基于启动资源配置对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价值,本文在论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资源利用的新情况、新问题基础上,着重调查了广大农民对重新配置资源的意愿,以期为各地的新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

二、新农村建设自然资源配置现状及原因

1、农地细碎化局部加深,土地流转无法缓解细碎化。耕地细碎化造成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方面,耕地细碎化导致耕地闲置、粮食减产。据估算,细碎化浪费了河南5% -8%农地。如果不存在耕地细碎化问题,那么河南粮食每年将增产6%-10%。相反,土地细碎化造成每年粮食减产近500万吨。另一方面,农地细碎化导致农业现代化转型困难。耕地细碎化严重制约了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调查显示,约一半农民认为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现代化。40.59%的农户认为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现代化,30.00%的认为基本适合于小机械耕作;仅有28.82%的认为有利。因而,调整土地制度成为克服资源配置低效率,农业现代化滞后必要选择。

至于耕地细碎化的原因,有人归结为人口增加,有人认为是流转滞后。事实上,不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只是假象。例如,在河南省,2007年,每户承包土地约8.47亩,每户承包地平均为8.2块;而到90年代中期,户均规模为8.35亩,每户平均为9.7块。因而无论从承包面积还是从地块看,土地细碎化继续存在。此外,土地流转无法克服土地分割。例如,罗山县一家3口人的农户共耕种7.6亩,自家承包份地8块近4亩,转包地5块3.6亩,共13块,最大的1.8亩,最小的约0.2亩。因此,土地流转只是扩大了家庭经营土地面积,并没有消除耕地细碎化造成土地经营的分散现象。若没有外界力量推力,即使存在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克服土地细碎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此外,尽管单个农户意识到土地细碎化的危害,但是土地调整的巨大成本,压制了土地流转创新,引发为土地长期细碎化。

2、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耕地撂荒更加隐蔽。土地细碎化只是人地矛盾激化的结果,但是土地细碎化还会派生为土地撂荒。根据河南省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关专家推算,每户经营1.3公顷的土地可保本,经营2公顷的土地才有钱可赚。据此计算,河南省现有耕地733万公顷(2004),仅需要367万高素质劳动力。现在河南省农村有劳动力1800万人,这意味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1000万。一方面,过剩劳动力的存在造成农村人均耕地不足、人地矛盾紧张;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流派生出耕地细碎化后的撂荒。调查发现,42.35%的农户认为存在隐性撂荒;11.76%农户说有显性撂荒;13.73%的农户认为仅存在显性撂荒;32.16%的农户认为无耕地撂荒。因此,耕地资源配置的现状是:一边是因农户家庭劳动力短缺而造成耕地的隐形撂荒(复种指数降低);一边是土地流转滞后诱发的纯农业家庭人力资源与机械闲置。

面对耕地闲置与短缺的悖论,理论界有不同认识。一观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现状、原因及优化对策*

◎郑国强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优化配置课题组的408份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98次乡村干部访谈材料,试图客观、全面地描述、论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南省自然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新农村建设中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和路径。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源配置新农村建设

*基金项目:河南省200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编号:2007-BJJ-015),平顶山学院青年基金启动项目。

38

--

点认为,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引发了资源浪费;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人口增加诱发了耕地细碎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民工荒”引发了耕地撂荒。从资源配置现状看,耕地撂荒有时代特征,一是从显性撂荒向隐性撂荒演化,二是土地撂荒蔓延。基于这种感性认识,多数农户认为,耕地撂荒强度可能与政府干预强度相关。的确,虽然政府干预减少了土地的显性撂荒,但诱发了耕地隐性撂荒。尽管人们把显性撂荒归结为气候因素,把隐形撂荒归纳为政府行为。事实上,在没有政府干预条件下,耕地撂荒主要表现为显性撂荒;若存在政府干预撂荒,民工家庭为了维护土地的使用权,他们会采取对策规避政府强行流转承包地的措施,从而造成隐性撂荒。从治理国土的角度看,杜绝显性撂荒比较容易,根治隐性撂荒比较难。另外,从动态看,耕地撂荒的周期与城市经济繁荣周期正好相反方向。城市经济繁荣,农村耕地撂荒加剧;城市经济萧条,耕地撂荒减弱。对此,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失加剧了土地撂荒;另一种观点认为,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才是造成撂荒蔓延的罪魁祸首。无论那种原因,耕地撂荒都与利益机制挂钩。从现有的资料看,的确没有人从利益比较的视角研究土地配置。

3、土地流转速度缓慢,经营创新悄然进行。土地流转低收益、高风险制约了传统农业区土地流转。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农地流转坚持市场原则,以利益最大为导向;在传统农业区,土地流转信守亲情原则,以双赢为目的。例如,在罗山县对22户土地流转户调查发现,仅有1家按照市场原则收取地租,其余的土地流转皆在直系血缘的大家庭中进行。例如,子田父耕、弟田兄种、孙播爷收是土地流转的常态。对此,有学者从文化视角分析了这种现象,但是,在文化观念的背后,土地流转的零地租是一种低级形态的资源配置模式。合理的解释是,一方面,租种土地微薄的收益与血缘亲情使土地流转户难以启齿索取地租;另一方面,多数承租户主动承担了出租户的部分家庭义务,并规避了土地被政府强行流转的风险。例如,代理流转户照料家产、招待亲朋来往。无论如何,耕地在家族内部流转受到农民青睐。从土地流转经营的路径看,多数学者提出的公司加农户、股田制、集体农庄等经营模式并未受到农民欢迎。可是,多数农民认为,土地流转的理想模式依次是,首先从家庭小农场过度到家庭大农场;再从家庭大农场发展到家族农场;最后产权清晰的股田制才是农地流转经营的最后发展阶段。渐进式的土地流转之所以受农民欢迎,一是多数农民担心政府强制的流转耕地会失去承包权;二是土地在家族内部流转既避免产权纠纷,又维护了家族利益。虽然近半数农民坚持基本土地制度不变,这并不意味着农民没有变革土地制度的需求。我们的调查发现,新一轮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正在悄然进行。例如,河南省罗山县泗淮村出现了耕地“轮作制”。土地轮作制是当地农民在不改变土地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利用土地规模经济与集约经营优势,从而直接流转劳动力、间接流转土地的资源配置模式。其特点是,农民把细碎化的小块荒地重新连片复垦,或者把显性抛荒地重新集中,按每户份地多寡,依次按年轮作。若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经营户按期依次延包。在轮包期内,经营收益坚持胜者独得,其他农户则长年

外出从事非农业收入。虽然轮作制部分克服了土地细碎化问题,集约经营了农地,增加了农户收入;但耕地轮作制是一种短期契约形式,不利于土地长期养护和农业现代化。此外,“土地轮作制”,也是在没有社会精英参与条件下,农民自发进行的一场资源配置的草根改革。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不仅远离了主流社会,而且是小农经济无奈选择。

4、农宅民房出现荒芜,传统自然村落衰败。农民工是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结果,民工的长期外流造成民房民宅荒芜。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是,一边是自然村民宅的荒芜,一边是新的民宅继续扩建;一边是卖房者无人买,一边是购房者不敢买;一边是新兴居民点迅速崛起,一边是传统村落的衰败。调查发现,尽管65.2%农户认为有少数民宅抛荒;但是有16.4%的农户认为是普遍现象;只有18.1%的农户认为没有民宅荒芜。尽管民宅荒芜由打工先富者、经商致富者、求学脱农和自由职业者脱离农村造成的,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民宅荒芜、村落衰落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因此,构建农村房地产交易市场,不仅是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而且减少了民工市民化的家庭成本。至于造成村落萧条的原因,其一,部分农村居民搬迁到乡村公路、小集镇定居。其二,农村福利院兴起,加速了鳏寡老人的房屋报废。其三,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制约农村房地产交易市场发育。现行土地政策规定,地产交易只能在集体组织内部进行,集体组织外农户无权购买。其四,政府公共工程建设也导致自然村集体搬迁。例如,修路、江河治理造成村落空心化。尽管致富脱农是造成农村房舍荒芜的外在原因;但农宅产权不清、房地产市场狭小是造成民宅荒芜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在土地公有背景下,民宅荒芜内核是利益博弈,若无合理利益补偿机制,农民也不愿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5、林矿水资源向大户集中,公有产权难防资源兼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公有产权能够防范土地兼并,私有产权是土地兼并的罪恶之源。最新的宪政经济学表明,资源兼并与产权无关,而同司法公正高度相关。在一个司法不公政治不清明的社会,公有土地最先被兼并,而私有产权次之。在一个司法公正的社会,公有产权下的资源难逃公地悲剧,而私有产权下的资源得到良好利用。我们的调查发现,除耕地外,农村林矿水等资源有向大户集中趋势。调查发现,29%的农户认为会出现大规模兼并,27.8%的农户认为不会兼并,42.6%的农户说不清。尽管这些资源在农村的总量有限,但因超额收益成为人们逐利的焦点,并且向强势家族集中。从经济资源承包主体看,家庭人力资源优势决定了家庭获得自然资源优势。26.27%的农民认为被人丁大户承包,28.82%的认为被干部家庭承包;25.18%的认为被乡村名流承包,仅18.51%的认为被普通农民竞价承包。因此,在农村自然资源的配置中,一个家庭拥有社会资源禀赋的多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该家庭直接、间接获得集体经济资源使用权的能力。例如,一个人丁兴旺家庭利用人脉关系,拿“胡萝卜加大棒”,从而为家庭攫取更多乡村资源;一个拥有官方背景的农民,在经济资源配置中,至少会掌握资源配置的话语权。从获得经济资源承包方式看,46.08%的人认为靠关系才能承包经济资源,28.04%的人认为仅存在形式公平,认为真正体现

39

--

机会公平的承包仅占24.90%。因此,权力与武力的勾结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一种新特征。譬如,若一个家庭拥有多种社会资源优势,那么该家庭就拥有了对当地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占有权、索取权。此外,农村资源配置过程中,城乡结合地区存在城乡资本、权力与精英合流瓜分农村自然资源的倾向。然而,这种瓜分又打着政府的旗号,又造成普通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因此,在一个人情重于法、权力决定资源配置的地方,家庭地位决定了家庭拥有社会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进而决定了一个家庭收入流的多寡。就此而言,任何产权都未必能防患土地兼并,农民失业。

三、优化新村建设自然资源配置的对策措施

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是利益配置。虽然广大农民有优化新村建设资源配置意愿,但是新农村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一个创新集团,这个集团不能离权力核心太远也不能太近。离权力核心太远,农民的创新得不到权力高层的认可;离得太近,不了解农民的需要,造成创新违背农民意愿。农村改革就面临这种两难选择。新农村建设倡导者不是乡村干部、农民,而是乡村学派的学者。这些学者既不不知道农民需求是什么,也不知道新村建设首要任务是什么。因此,按照新农村建设“样板”主导的新农村建设,要么违背了农民意愿,要么引起了农民不满。调查显示,52.3%的农户认为村级干部对资源优化配置贡献小;16.5%认为贡献大;31.2%的选择了作用不大。乡村干部的不作为,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有33.5%的农户坚持取消村组织,有41%的农户认为无所谓;仅有25%的农户认为基层组织有存在的价值。此外,几乎所有农户认为建设好新农村首要的不是经济发展,村容整洁,而是政府要在提供农村社保的基础上,建立率先优化资源配置。从外部环境看,新建设资源投入的方向充斥着权力与利益的博弈。自然资源配置存在的差异,并不是基于各种资源的贡献差距,而是来自与制定政策和制度权力的距离的差距。换言之,新村建设方向与资源配置的多寡恰好与政府权力的距离成正比。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凭借权力的自利机制已经在在主导新农村建设资源不良配置,并依据与权力的差距进行利益分配。一方面,处在体制内外博弈的新村建设内部,有着利益分明的界线;另一方面,就是在体制内部,乡村组织离权力的远近,也决定着资源配的利益矛盾。下面就优化新村建设资源配置谈三点措施:

1、统筹城乡社保,营造农地流转的外部环境。面对城乡收入分化,农村消费低迷,土地流转停滞的困境,从“三农”外部,构建以土地、劳动换社保,促进民工市民化;从“三农”内部,建立以土地换养老,鼓励弱质人群退出农业生产。有必要逐步建立一种水平不高,但覆盖全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缓解经济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启动农村消费有重要意义。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保制度要坚持以下原则。(1)对放弃土地的民工,建立国家统筹的以劳动换社保的失业救助和养老保险制度,放弃土地时,民工输出地地方政府,有义务建立放弃地农民经济补偿机制;民工输入地的地方政府,提供农民工经济适用房或廉价出租房。(2)对放弃土地的老农,中央政府推行土地换社保机制。把老农纳入城乡统筹(国民待遇)社会养老体系,让老人有一

个幸福晚年。(3)鼓励农村残疾人和无劳动力的农户放弃土地,建立社会和家庭相统筹的农村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放弃农地和宅基地的农村残疾人,优先安排到本地城镇定居。(4)对放弃农地的民工家属,在民工进城定居的城市,建立民工家属失业最低生活救助保障制度和劳动技能培训制度。此外,放宽户籍管理,鼓励民工家属市民化,也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保机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前提。

2、推进农地改革,构建土地流转综合改革的新机制。减少农民只是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可能,要改变土地“闲散”状态,还需要改变农民对土地预期,从外部激活农地流转的源泉。在任何组织或个人不愿或无力承担土地流转改革社会成本条件下,中央政府才是土地流转的第一推动力,而农民是支持改革主体。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应以土地集中为目的,农业现代化为导向。考虑到法律权威性,新的土地调整按“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进行。(1)获得土地承包权的人口必须是最近一次获得农地的人口。为了避免公地承包搭便车行为,超生人口没有土地分配权。(2)此次改革可能是政府主导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发包农地,及日后流转需要,鼓励直系血缘农户集中承包一类、一块(片)或同一属性的土地。提倡承包经济林或矿山等经济资源的农户,不在承包耕地。(3)坚持“优等土地少分和劣等土地多分”。新一轮土地承包要综合土地肥力、自然属性、交通位置、复种指数等因素,建立一套科学的优等地与劣等地换算机制,具体换算系数由多数农民协商。

3、量化农村地权,构建多元土地产权流转机制。建立资源配置的产权转换机制。(1)建立国有与永佃农地的产权转换机制。为了防范土地兼并,政府对交易农地有优先土地购买权。永佃土地产权交割时,农户获得收益要优先缴纳社会保障金。国有土地永佃化时,产权转移必须经原居民自治组织认可、村民代表多数通过和县级政府公证才能生效。(2)建立国有和集体农地的产权流转机制。国有地权和集体地权性质可自由转转换。确保耕者有其田,土地流转周期不得超过国家法定年限。国有农地使用推行续租制,对放弃国有农地租赁权的农户,可获得国家提供的社保。农民要租种国有农地必须获得农民职业资格证。(3)建立永佃农地和集体农地的产权转换机制。政府鼓励集体土地产权的永佃化。为了保护耕地,永佃土地用途发生改变时必须经县级上政府批准。此外,建立民工弃地利益补偿机制。一是建立民工的市民化增收机制,为民工市民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加强民工技能培训、建立经济适用房等措施,降低农民市民化成本,促进民工增收节支。二是建立民工弃地利益补偿机制。对国内跨省、省内跨市、市内跨县和县内长期流动就业的民工与家庭,分别建立中央、省、市、县统筹的民工放弃地权利益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罗士喜.我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四种模式研究[J].中州学刊,2008,(02).

[2]于传岗.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微观农村土地流转综合改革的新思维[J].农业经济,2009,(01).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河南平顶山467000

40 --

农村的自然资源是个宝

农村的自然资源是个宝 农村幼儿园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班额大空间小,正因为此原因,农村幼儿园基本上是上课多、游戏少,即使有游戏,也莫过于放羊式的自由游戏即玩耍,或是“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显得单调贫乏。究其原因,用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卢素芳园长的话讲,很多教师其实还不具备发现、分析、指导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教育观念陈旧,重上课轻游戏;还有的教师养成了慵懒的习惯,因为上课没有开展游戏那么繁杂,需要准备许多玩具。当然,我们也是农村幼儿园,确实存在班额大空间小的现象,再加至于缺少玩具。但是,我们综合利用,巧妙结合,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让一个个鲜活的素材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撑,将大课堂搬进了大自然,开展了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游戏。 一、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我园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游戏质量,合理地利用农村特色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游戏,我园教师就地取材,挖掘了许多教育资源。春天幼儿园里花草树木的自然美景,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去闻闻、摸摸、看看,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于是老师们会精心组织,带孩子实地观察、欣

赏、写生,并生成新的活动“绿色花园穿新衣”,孩子们自发地在花园里摘野花、拔杂草,忙得不亦乐乎。为了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老师又抛开了一个新的话题,“摘的野花、拔的杂草怎么办呢”?于是又生成了新的活动“模特表演”,孩子们有的把野花戴在自己的头上;有的把野花或杂草做成花环,戴在头上或围在腰上…随着音乐走起了模特表演。活动中孩子们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神情,开心的笑容,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种子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看到了大自然的游戏给孩子带来的乐趣。 我们的特色是生态园。根据这一资源,我们定期组织幼儿去参观,帮助工人播种、施肥、拔草,利用收获时机组织幼儿到生态园,帮助摘草莓、茄子、葡萄等,借助生态园结合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开设了区角游戏“农家乐”。浓郁的乡土文化侵润到每个孩子的心田。这样既克服了由于空间而给孩子带来的游戏影响,又合理地运用了自然资源,既经济又环保又安全,又贴近幼儿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二.善于挖掘农村民间传统特色的游戏材料,开展游戏 我园除了善于挖掘自然资源外,还善于挖掘民间传统特色的游戏材料。例如:用玉米、红薯、树枝、芦苇、稻草等,孩子们制作了玩具、创作了环境,开设了区角游戏“小魔坊”、“编编织织”“筛筛乐”等,利用竹竿做成了“跳竹竿、骑大马、玩梯子”等,利用废旧纸盒制作“坦克、电器、厨子…”,

农村水资源现状与对策

农村水资源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过去大积土杂肥、堆沤绿肥、挑粪下田的现象少见了。而忽视环境保护,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另外,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有限的水资源将大量由农村向城镇或工业等非农产业转移,农村水资源的缺口将更大,农村水资源现状严峻。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村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分析农村水资源现状及其对策。 关键词:农村水资源现状对策 引言:总体来讲,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有关水资源的问题一直是各界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等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与水资源污染问题搭不到边的农村水资源也慢慢遭到破坏,农村水污染问题也慢慢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那么,农村水资源现状到底如何呢? 一、农村水资源的现状 (一)、农村水污染的主要表现 1、粪便垃圾乱排倒。 由于多数农户将禽畜粪便、垃圾,甚至人的粪便等都直接排入池塘、河道,使之变成了污水坑沟和垃圾坑道,致使部分池塘、河道荒废,这不仅造成了水土、肥的浪费,而且污染了水资源和周围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2、河道沟桑少清修。 一些基层村很少组织农民对河道、灌排沟渠进行除草、清淤、维修,使河道、沟渠杂草丛生,灌溉排水受阻,污染物越积越多,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最终变成臭水沟。 3、杂物废料乱抛弃。 到了春耕生产或夏收等农忙季节,一些农民贪图方便,把杂草、稻草、麦秆、玉米秆等杂物乱抛弃在河道中。同时,一些厂家乱堆废塑料,或点火焚烧,产生二次污染。有毒废料和矿渣经水冲洗后产生有毒、有腐蚀性的废水,严重污染大气和生态环境,有时还造成农作物、牲畜生病,甚至死亡。 4、禽畜死尸投河中。

农村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水资源现状 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不包括黄河过境水)为489.69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37.9立方米/人,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从近4年情况看,基本属于人均水资源小于500立方米的绝对贫水地区。在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资源222.90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8.7%,地下水资源153.52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2.9%,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仅为160亿立方米(p=75%降雨保证率)。 二、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 从所周知,我省的水资源极其缺乏,农业用水严重不足,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是一种非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机制,农田灌溉大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6,即约有一半的水被浪费。因此一方面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现象。 2、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导致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如灌区没有法律地位,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目前的灌区收入主要依靠水费,在固定的价格条件下,水费的多寡取决于供水量的多少。一些灌区为了获得较多的收益,甚至鼓励多用水,有些灌区虽然节约了水,但被无偿地调给其它部门,无利可图,严重地影响了节水积极性,不利于节水机制的形成。 3、灌溉工程老化,严重威胁21世纪粮食安全。 大型灌区老化失修,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并不同程度地存在险情。仅以渠道工程老化为例,造成老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自然老化、工程质量存在缺陷、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其中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破坏造成老化损坏的占10.9%。如果不对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供水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可能难以支撑21世纪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4、过度超采,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对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甚至恶化。如在井灌区出现大面积地下漏斗区,漏斗的出现,引起地面沉降或裂缝。黄河流域由于过量不合理使用,多年来不断断流,已经对相关地区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5、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不低支,举步维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设计说明: 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 教师因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 大力提倡自主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 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 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 式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 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 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 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 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 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 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资源

【课 题】八上第三单元 第1课 自然资源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发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通过举例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等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 节约资源的教育。 【活动建议】 开展野外地理观察、讨论等活动。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说出其分类。 2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能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 ?运用中国煤矿分布图及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4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特点。 5?根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 【重 点】 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2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对比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 【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对比、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课件展示金鱼在鱼缸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鱼和 水的关系?(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鱼与水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人与地球的关系。我们 知道地球不仅有 美丽多样的地表形态,同时它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这节 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给予人类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板书课题) 观察下面景观图,人们正在利用哪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观察景观图, 讨论、归纳明 确:人们的生 产和生活离不 开土地、矿产、 森林、水 等自 然资源。它们 都是我们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基础。 联系生活 实际创设 情境,导 入新课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 积极性。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现状_原因及优化对策

一、引言 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时代命题。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成功,问题的关建是寻找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的切入点,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所要论证的是,要确保新村建设的成功,必须尊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必须从中找到让农民满意的新村建设的支撑点。即成功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前提。因此,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课题组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范围涉及河南省信阳、驻马店、南阳、三门峡、平顶山、周口和新乡等7个地级市的119个行政村。着重调研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对当前农业资源利用状况是否满意,以及农户重新配置自然资源的意愿。我们的调研发现,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最首要的命题,不是经济发展、村容整洁;而是在构建农村社保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重新配置新农村建设资源。但是,从调研看,河南省新村建设的示范点,没有一家是从自然资源配置的视角去构建新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基于启动资源配置对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价值,本文在论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资源利用的新情况、新问题基础上,着重调查了广大农民对重新配置资源的意愿,以期为各地的新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 二、新农村建设自然资源配置现状及原因 1、农地细碎化局部加深,土地流转无法缓解细碎化。耕地细碎化造成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方面,耕地细碎化导致耕地闲置、粮食减产。据估算,细碎化浪费了河南5% -8%农地。如果不存在耕地细碎化问题,那么河南粮食每年将增产6%-10%。相反,土地细碎化造成每年粮食减产近500万吨。另一方面,农地细碎化导致农业现代化转型困难。耕地细碎化严重制约了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调查显示,约一半农民认为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现代化。40.59%的农户认为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现代化,30.00%的认为基本适合于小机械耕作;仅有28.82%的认为有利。因而,调整土地制度成为克服资源配置低效率,农业现代化滞后必要选择。 至于耕地细碎化的原因,有人归结为人口增加,有人认为是流转滞后。事实上,不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只是假象。例如,在河南省,2007年,每户承包土地约8.47亩,每户承包地平均为8.2块;而到90年代中期,户均规模为8.35亩,每户平均为9.7块。因而无论从承包面积还是从地块看,土地细碎化继续存在。此外,土地流转无法克服土地分割。例如,罗山县一家3口人的农户共耕种7.6亩,自家承包份地8块近4亩,转包地5块3.6亩,共13块,最大的1.8亩,最小的约0.2亩。因此,土地流转只是扩大了家庭经营土地面积,并没有消除耕地细碎化造成土地经营的分散现象。若没有外界力量推力,即使存在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克服土地细碎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此外,尽管单个农户意识到土地细碎化的危害,但是土地调整的巨大成本,压制了土地流转创新,引发为土地长期细碎化。 2、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耕地撂荒更加隐蔽。土地细碎化只是人地矛盾激化的结果,但是土地细碎化还会派生为土地撂荒。根据河南省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关专家推算,每户经营1.3公顷的土地可保本,经营2公顷的土地才有钱可赚。据此计算,河南省现有耕地733万公顷(2004),仅需要367万高素质劳动力。现在河南省农村有劳动力1800万人,这意味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1000万。一方面,过剩劳动力的存在造成农村人均耕地不足、人地矛盾紧张;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流派生出耕地细碎化后的撂荒。调查发现,42.35%的农户认为存在隐性撂荒;11.76%农户说有显性撂荒;13.73%的农户认为仅存在显性撂荒;32.16%的农户认为无耕地撂荒。因此,耕地资源配置的现状是:一边是因农户家庭劳动力短缺而造成耕地的隐形撂荒(复种指数降低);一边是土地流转滞后诱发的纯农业家庭人力资源与机械闲置。 面对耕地闲置与短缺的悖论,理论界有不同认识。一观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现状、原因及优化对策* ◎郑国强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优化配置课题组的408份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98次乡村干部访谈材料,试图客观、全面地描述、论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南省自然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新农村建设中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和路径。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源配置新农村建设 *基金项目:河南省200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编号:2007-BJJ-015),平顶山学院青年基金启动项目。 38 --

浅谈农村饮用水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饮用水现状与对策 摘要:本文是针对农村地区饮用水问题的探讨。农村饮用水的污染严重、供给不方便,导致许多农村人口不是喝不上水,就是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导致各种疾病。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重点针对农村饮用水供应的现状问题和完善的对策,做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 前言 我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但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分布不均匀。并且在广大的农场地区,有近乎一半的人目前还面临着饮用水水质不安全或是取水、用水不方便等问题。农村地区因地理环境复杂,饮用水多为分散式供水,通常都没有消毒措施,再加上家庭生活垃圾污染、乡镇企业生产经验污染、超标工业废水随意排放等污染,使得农村饮用水质量极差,居民在饮用过程中卫生安全情况难以得到保障。笔者曾参与建设三亚市凤凰镇妙林村自来水管道工程铺设项目,下面就以该镇为背景具体讨论农村饮用水的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饮用水源分类 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其中地表水包括湖泊水、河流水、溪水、坑塘水等,而地下水则包括了泉水、承压水、潜水等。而根据居民取水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地表水(沟塘取水) 、浅层地下水( 浅层井水) 、深层地下水(自来水)。据2013年三亚市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凤凰镇在内的全市共有300个自然村计10万多人存在饮用水水质不达标,或村民取水困难的情况。其中凤凰镇内各村庄因经济条件不允许,村民多依靠在自家开挖手压井来获取浅层地下水,也有的村庄靠村民集资打深井,然后各家铺设自来水管道获取井水;还有极少部分村民甚至依靠储蓄降雨来作为饮用水源。 二、农村饮用水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乡镇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方面,这其中饮用水的安全、便捷供应是首要的任务。现阶段农村饮用水安全供应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水源污染严重 在“十一五”期间三亚市采用了打井和引入山泉水来解决部分村庄饮用水安全的问题,但仅几年的时间就因为缺乏相应的消毒和净化设备从而使得水质不达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特色、趣味课题 我们的家乡位于长江之滨,那里资源丰富,美丽而神秘。《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育活动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我们意识到江边丰富有趣的芦苇滩正是有效的教育资源,如果合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让孩子们在直接观察,认识活生生的自然事物,让他们亲眼看、亲耳听、亲身经历,那么可以让孩子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大自然是探索与发现最好的课堂,就这样大班主题活动《江边芦苇》应运而生了。 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拉开了我们探索、想象的序幕,同时也是一种机遇,一种收获。活动中我们围绕几个重要方面加以实施: 一、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自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我们就把幼儿当前的需要与兴趣作为生成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某一天一位幼儿带来了一大把“芦花”。大家看了,开始讨论了:这是什么?(有一位说:蒲公英),“不是……不是……”。大家互相争论着,连做操的音乐都没听见,可见是多么的感兴趣!于是我关注的问:你们对它感兴趣是吗?那明天看谁能找到有关的图片和知道它的事情,我就跟小朋友一起来说说它,玩玩它…… 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他就会非常热衷于这件事,不断发现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就将启发幼儿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答案,为此我们根据幼儿兴趣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芦苇》,本次活动我为孩子们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时 间和空间,让孩子与材料——芦苇充分接触,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发现 芦苇的秘密。过程中我引导他们剥掉外壳会发现什么?折断芦苇会有什么新发现?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发现更多的芦苇的特征。同时,我也鼓励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把发现的秘密和伙伴说说,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并鼓励孩子向我提问,以此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延伸中,我又利用芦苇设计了幼儿感兴趣的一系列活动,从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观察、辨别,大大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们分享“芦苇的知识”、“芦苇滩的故事”,我们收取芦苇叶、杆,芦花等,一起布置主题墙、活动区,有的还动手把芦苇做成了各种好玩的玩具。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发现幼儿对芦苇制成的玩具特别钟爱,经常与同伴自发游戏。 于是我们一起制定游戏计划,并开展了一系列游戏活动:认知游戏:参观苇塘;美工游戏:芦苇粘贴画、化妆、编芦帘;体育游戏:跳格子、芦杆皮筋、跨杆跳;娃娃家:插花、农家餐馆、布置新家;角色游戏:欢乐钓鱼场;亲子游戏:芦苇制作坊;创作园地:芦苇之家。最后生成了这次综合性的游戏:芦苇妙妙屋。 三、大自然是探索与发现最好的课堂。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儿童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大自然是神奇的,其中蕴藏着很多我们随手可得的玩具,它十分简单、廉价,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请家长参与我们的主题活动,抽空和孩子一起去江

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与对策分析 分析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标签:地下水;资源;现状;对策 1 有关地下水资源相关概述 (1)地下水定义。地下水就是赋存并运移于地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含水岩土分为两个带,上部是包气带,即非饱和带,在这里,除水以外,还有气体;下部为饱水带,即饱和带,饱水带岩土中的空隙充满水。狭义的地下水是指饱水带中的水。 (2)地下水利用的利与弊。有利的方面是①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使用;②洁净、不易被污染,水质普遍较优;③不占用地表空间;④动态比较稳定;⑤供水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具有较大到调蓄能力等。有弊的方面是①不合理的灌溉可造成次生盐碱化;②过量开采,可造成:在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面沉降,使区内建筑物失去稳定,不同含水层之间诱发水力联系,产生水的混合作用,使水质恶化,岩溶区地面塌陷;③其它,如矿坑涌水、基础及边坡的稳定问题等。 (3)地下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全国地下水淡水天然补给量8837亿立方米/年,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我国农村普遍饮用地下水,地下水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全国660多个城市中,利用地下水供水的400多个;全国城市总供水量中,地下水供水量占30%,华北、西北城市分别高达72%和66%。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水的开采量以平均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说明经济发展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2 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能提供给人类使用的,且能逐年得到恢复的地下淡水量。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通常以地面入渗补给量(包括天然补给量和开采补给量)计算其数量。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一般不应超过补给量,否则会给环境带来危害,使生态条件恶化。 (1)地下水资源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及工业“三废”的排放量日益增大,而这些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2)持续过量开采,降水漏斗不断扩大。由于持续高强度的过量开采,使得地下水资源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使得降落漏斗不断扩大,甚至造成含水层的疏干。石家庄市由于长年过量开采地下水降落漏斗逐年扩大,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989年为36.06m,1999年已发展到为39.98m,并形成区域性水位下降。

[工作]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工作]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自然资源枯竭状况分析 自然资源的浪费与枯竭,环境的破化和恶化,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的途径,就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枯竭状况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其排放总量的80-90%。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生态系统全面退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0公斤/亩下降到100公斤/亩以下;地下鼠量由过去的8~10增至30只/公顷;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红树林由历史上最大面积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1.5万公顷。 (2)水土流失急剧 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 (3)濒危物种增加 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由于三峡工程实施和环境污染,长江上已难寻觅白鳍豚的踪迹,科学家承认该物种已功能性灭绝。 (4)天然湿地大量消失 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30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涝 池”(池塘)。在南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状况更不容乐观:内蒙古阿拉善盟,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活动实施方案

悦庄镇中心幼儿园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角活动及户外活动”园本课程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乡村中的一条小路、一条水沟、一丛野草、一块泥地、一块石头、田野里的萝卜、青菜等等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游戏材料,一切的大自然都是幼儿区域活动的乐园。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构建适合农村幼儿活动的区域,让幼儿自己去感知、去思考、去发现,去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园积极响应新《纲要》精神,把“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发展低成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抓,立足农村实际,充分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了以“民间编织”、“民间布艺”、“民间童谣”、“民间游戏”为主要内容的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到游戏的快乐、手脑得到协调发展,同时形成了一套具有农村自然特色和乡土文化风味的园本课程,特制定“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角活动及户外活动”园本课程活动方案。 二、活动口号: 低成本、变废为宝、因地制宜。 三、活动目标: 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收集各种自然物和无毒无害、无污染、安全卫生的废旧物品,不断丰富区域活动内容。 2、自制教玩具,激发幼儿区域活动的兴趣。利用一些废旧物品来充当孩子玩具,既经济实惠,又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增加孩子的活动兴趣,

3、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开放性”自然教育环境。倡导积极、和谐的师幼关系,健康、亲和的家园关系,通过环境布置、专板展览、小制作比赛展览等形式进行定期展示,平行班教师之间也能够共商互探,通过互助的形式提高课题组教师的资源意识、课程意识、教育研究能力。 4、顺应幼儿兴趣特点,打造“自制性”农村特色玩具。围绕一物多用、多物组合、合理利用和不断创新的原则,组织幼儿积极探索各种自然物的多种用途。 四、活动具体内容: 1、将开展的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在晨间活动中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区角活动一组进行户外活动。午餐后组织幼儿到户外玩教师制作的户外玩具。 2、将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与民间童谣相结合,引导幼儿将民间游戏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童谣意趣盎然,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3、根据教育目标结合领域目标要求及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有效整合。努力根据幼儿的需求对活动环境进行调整,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创设出一个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互动环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及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发挥,积极参与活动。计算区:投放松果、石头、贝壳、豆类、果壳果核、竹片,让幼儿进行数数、分类、排序等,让幼儿形成数的概念,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表演区:投放竹筒,在竹筒上挖一个小洞,然后放进黄豆,做成响筒;投放小竹板、小竹墩做成竹响板、竹管沙球、竹串铃等,让幼儿随音乐自由演奏;投放树叶、稻草、贝壳、豆类等做的服饰等供幼儿表演,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性。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

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和人一样具有国别。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 (9)公共性。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他人的享受。同时,不少自然资源从物质形态上也是不可割裂的,如巨大的水体、奔腾的江河、广阔的海洋、无法固定的环流大气等,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1、1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与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则就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 存质量的天然物质与自然能量的总与。本文探讨的就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性。自然资源就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多数自然资源就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 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就是有限的。对非生态资源 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都不就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种类就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就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她因素保持 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 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与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就是有差别的。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就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与人一样具有国别。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 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 (9)公共性。自然资源就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她人的享受。同时,不少自然资源从物质形态上也就是不可割裂的,如巨大的水体、奔腾的江河、广阔 的海洋、无法固定的环流大气等,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 (10)不可替代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多数自然资源产品可由人工合成品代替,但几乎所有替代品的原材料仍来自于自然资源

怎样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

怎样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人们在不断的创新、探索,寻求自己一方乐土的同时,也在不断追寻自然的脚步,在碧绿的森林和草地、鲜艳的花朵、飘动的云彩中,寻找那份来自于大自然的神清气爽,享受那份终身难忘的快乐感受。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同自然亲密接触。草地、花丛、蝴蝶,甚至是雨后的一潭小水洼,一片纯净的雪花,这大自然的一切一切,都是幼儿慕名向往,不断追随的,是他们最初获得具体知识的源泉,为他们人生旅途中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幼儿在与自然聚精会神的交融中,萌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此外,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撒娇、嬉戏、聆听的同时,不断的提升了自己对自然的浓厚兴趣,这对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爱好,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大自然具备这些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农村幼儿有着得天独厚的观赏优势,这正是我们开展自然教育的乐园。 1 让幼儿在优美、宽广的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尝试发现自然界的优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温暖的三月,大地洋溢着一片初春的景象,小动物们睡了一个冬天,开始苏醒了;春天最早的花“迎春花”开放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枝头上冒出了点点绿色。这时,就可以带领孩子们到田野乡间去观察、去寻找,体会春天的变化。就象小蝌蚪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孩子们对自然界的一切都那么好奇,为了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们便定期带领幼儿在散步之际,到水沟边去观看:第一次去观察看到一块块的蛙卵,被无色的卵泡包裹着连在一起,通过讲解,幼儿知道这是为了不让蛙卵散开而造成伤亡的缘故,当小蝌蚪从卵里钻出来,我们便组织幼儿将这些小生命带到学校里观察,孩子们通过长时间地观察,终于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的经验使得幼儿获取不少科学性的知识,在活动中也能较好地发挥才能。 同时,我们还带幼儿去感受季节更替的自然物、自然景象,让幼儿知道每个季节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春季是个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秋天则是丰收的季节。在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多姿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利用优美的自然资源,鼓励幼儿改造创新 2.1 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校园环境,鼓励幼儿美化自然。在我们幼儿园内,布置了一片美丽的果园、种植园,以及一些花花草草。在这片美丽的环境中,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进一步美化自然。首先让每个班的幼儿承包一片果园,幼儿定期劳动,锻炼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懂得需靠自己的双手改造、美化自然;其次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校园内带领幼儿动手种植小树苗,小花,在幼儿撒下花籽,种上小树苗的一刻,幼儿欢呼雀跃的兴奋劲,不仅调动了幼儿美化自然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幼儿下次改造自然的欲望;最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幼儿从自身出发美化校园。

农村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众所周知,水资源极其缺乏,农业用水严重不足,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是一种非高 效利用水资源的机制,农田灌溉大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 0.4~0.6,即约有一半的水被浪费。因此一方面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水 资源严重浪费现象。 2.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导致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如灌区没有法律 地位,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目前的灌区收入主要依靠水费,在固定的价格条件下,水费的 多寡取决于供水量的多少。一些灌区为了获得较多的收益,甚至鼓励多用水,有些灌区虽然 节约了水,但被无偿地调给其它部门,无利可图,严重地影响了节水积极性,不利于节水机 制的形成。 3.灌溉工程老化,严重威胁21世纪粮食安全 大型灌区老化失修,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并不同程度地存在险情。仅以渠道工程老化为例,造成老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自然老化、工程质量存在缺陷、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其中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破坏造成老化损坏的占10.9%。如果不对这些老 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供水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可能难以支撑 21世 纪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4.过度超采,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对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甚至恶化。如在井灌区出现大 面积地下漏斗区,漏斗的出现,引起地面沉降或裂缝。黄河流域由于过量不合理使用,多年 来不断断流,已经对相关地区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5.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不低支,举步维艰 由于水价太低,全国平均水费为运行成本的50%左右,导致经营单位亏损严重,生存处 于困境,甚至难以维持生存。 二、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探讨 1.面对市场,改革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实施“事企”分离 目前,大中型灌区的经营管理以行政管理经营为主体,即地方行政(政府)或水行政(水利厅、局)行使水权(闸门关启和水量调度)、财权(水费收支和财务管理),灌区无调水权和财权,水费上缴地方财政后,在通过一定方式划拨,行政过多干预灌区管理权限和正常秩序,导致 灌区事企不分,缺乏活力和积极性,既不利于灌区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灌区科学管理和综 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2.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 由于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具有价值的,因此是受市场调节的。因此运用市场经 济的调节作用,建立补偿奖励机制、惩罚奖励机制及水权交换机制是实现水资源有效利用的 有效措施。 补偿奖励机制。无论水价是否合理,节水对供水单位的收入带采一定冲击,为了鼓励供 水单位节水,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补偿奖励的 数额足以调动节水的积极性。

农村水资源调查报告

农村的水资源情况调查报告 —来自河南省宝丰县商酒务镇的实地调查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10 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 学生姓名:石克乐 指导教师:叶莉 成绩评定:

农村的水资源情况调查报告 —来自河南省宝丰县商酒务镇的实地调查 前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也是广大农村人得愿望。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综合考虑水利发展的环境、趋势和条件、确定了“十一五”时期水利发展十大目标。决定改变我国一亿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因此,为了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进程和农村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制约因素。我所参加的河南省宝丰县商酒务镇暑期社会调查团对此展开了以“农村水资源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2年2月2、3、4日,实调查团的19名成员组成调查小组,深入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古城村,何庄村,对村民特别是家中年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通过一对一访谈方式开展,以入户调查为主,街头随机调查为辅。其中,深入农户38家,随机调查12份,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50。经统计结果显示:生活用水方面:有46%的村民开始购买饮用水,即村民所说的甜水。6%村民还要靠挑水吃。26%的人认为水费较高,只有32%村民在问卷中填写的不收费。只有2%的村民对水质填写了满意,有56%的村民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只有6%的调查者认为水很充足,有60%以上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农业用水方面:只有6%的人认为当地河流没有污染,而认为中度污染以上的占到了60%以上。只有42%的村民认为建设水利设施对他们会有帮助,而30%的认为无所谓,还有28%认为水利设施的建设可能会使他们的经济负担加重。 (二)调查问题分析 1.农民生活用水卫生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农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饮水安全知识的了解,有46%的村民开始购买饮用水,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了解并能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 3、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认识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的现状;通过读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概念及特征; 2、阅读图文,认识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3、分析数据,认识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看待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在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消费观和行为习惯。 重点 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难点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相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而言,自然资源的特征过于抽象。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增加有效信息、拓展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具体的认识,以突破该难点。对于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要求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地图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挑选编排特征突出的资源分

布图,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来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这一教学重点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自然资源的资料 教学时间 1.5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