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生态学论文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班级:园艺121

姓名:高磊

学号:201201070125

2014/11/09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高磊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临安 311300)

摘要: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有利制约建议

引言:我国生态农业生产面积为301295公顷,居世界第八位,但是生态生产的面积占所有面积的0.06%,所以说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查阅文献,对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参考,发现现在的不足与优势,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基础,我国农民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成功发展,并且呈彭波上升的态势。前几年我国有机农业开始起步并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率先开始有机农业的研究与时间,中国大陆的农场与加工厂获得有机认证。这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大多数有机生

态生产基地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从数量和面积上分析东三省最大,但是从产品加工程度和质量控制上分析,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等东部地区较占优势。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生态农业已经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并且正在逐步提高对其重视度,消费者对生态有机食品寻求量不断加大,生态农业在社会上被广泛关注,我国内部生态有机食品的消费潜力巨大。

2、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1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时间较早,且种类多,浙江省从事有机产业并通过认证的企业,茶叶类134家、竹笋类14家、畜禽类3家、水果类4家、水产3家、食用菌5家、油料3家、其他16家。

2.2浙江省2003年有机食品生态农业种植面积25.7万亩(其中野生植物采集面积为

3.2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82.7万亩(其中千岛湖水面面积80万亩),家畜养殖数量很少(生猪3150头,羊10000只)。

从种植业基地面积看,竹笋种植面积最大(10.3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40.1%,其次为茶叶(8.9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34.6%,其它种类有机作物的种植规模都不大。【2】

2.3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3.1在浙江省,生态农业地域较少,生态有机种植规模不大,其面积仅占浙江省耕地面积的1.1%;

2.3.2生态种植业在浙江省所有生态有机产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生态畜牧、禽蛋、水产等养殖行业规模不足,发展失衡;

2.3.3浙江省属于多山地区,所以生态有机产业无法集中,这就需要统一规划与布局;

2.3.4浙江省生态有机产业主要是茶业,这就造成了产品结构不够多元化,种类单一;

3、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3.1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3.1.2 2003年浙江省下发《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生态省的发展战略,打造“绿色浙江”,这就使得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有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3.1.3浙江省虽然近年来农业不如北方省份发达,但是经过前几百年的农业积累,再加上当代浙江省的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近几年积极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已经形成了竹木、茶叶、蔬菜、干鲜果、食用菌、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主要生态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的加强,已初步具有现代生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3.1.4要发展生态农业就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浙江省的科研队伍比较发达,部门齐全,结构合理,拥有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和各类农林高等院校几百家。

3.1.5浙江省地处江浙沪中间,毗邻上海,这就使得浙江省的生态有机食品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且浙江省属于东部沿海省份,对其开阔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浙江省经济非常发达,人民对生活品质要求高,对安全生态的有机食品需求量就很大,尤其是婴幼儿与老人,

以及直供的人,在国内生态农业前景很广阔。

3.1.6许多民营企业对高效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兴趣浓厚,投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正在成为投资的热点,加之浙江省民间资本发达,也使得生态农业发展将加速进行。

3.2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

一是扶持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尚未出台(或很不完善);二是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政府管理缺位;三是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不够;四是有机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五是信息不畅,宣传滞后;六是生态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缺乏。【3】

4、对策建议

4.1政策扶持

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主要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和技术扶持力度。要针对地方优势产业,出台地方性的倾斜政策,加大对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提升特色农产品的比较经济效益,确保生产不受影响。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全新课题,经验不足,农业主管部门及相关科研院所要派出专家到农民个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培训指导。

4.2组织保障

要进一步加大绿色生态农业品牌的创建力度。农业品牌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品牌建设力度,按照“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

品知名品牌”的要求,支持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积极鼓励标准化基地和示范区产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申报国家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等有利于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化的行为。要以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为方向,扶大扶强,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4】

4.3资金保障

增加资金投入,是生态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生态农业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农业,生态农业刻意于对环境友好,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生产量,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而且,生态农业不仅局限于种植和养殖,还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和沼气池微生物发酵工程,这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也就没有生态农业的发展。【5】

【1】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 年 5 月第 17 卷第 3 期

【2】数据来源:《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现状》百度文库:https://www.docsj.com/doc/4a1334763.html,/p-297656312.html

【3】乔桂银《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12月第6期

【4】数据来源:《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措施及建议》百度文库:https://www.docsj.com/doc/4a1334763.html,/link?url=u7fRu-EdmNcZuAcQZDFeRKvhzug5 4QG-SEI1_ienzXbnkBEW96caLQnF-8dBGpQeIvjJnp9u75x7wRRysT4VNwd3 DO71gpISN4HnN-HCHw7

【5】包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2期(总第2068期)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1.生态农业的基本介绍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的特点 a.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b.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c.高效性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生态学论文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班级:园艺121 姓名:高磊 学号:201201070125 2014/11/09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高磊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临安 311300) 摘要: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有利制约建议 引言:我国生态农业生产面积为301295公顷,居世界第八位,但是生态生产的面积占所有面积的0.06%,所以说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查阅文献,对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参考,发现现在的不足与优势,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基础,我国农民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成功发展,并且呈彭波上升的态势。前几年我国有机农业开始起步并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率先开始有机农业的研究与时间,中国大陆的农场与加工厂获得有机认证。这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大多数有机生

态生产基地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从数量和面积上分析东三省最大,但是从产品加工程度和质量控制上分析,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等东部地区较占优势。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生态农业已经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并且正在逐步提高对其重视度,消费者对生态有机食品寻求量不断加大,生态农业在社会上被广泛关注,我国内部生态有机食品的消费潜力巨大。 2、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1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时间较早,且种类多,浙江省从事有机产业并通过认证的企业,茶叶类134家、竹笋类14家、畜禽类3家、水果类4家、水产3家、食用菌5家、油料3家、其他16家。 2.2浙江省2003年有机食品生态农业种植面积25.7万亩(其中野生植物采集面积为 3.2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82.7万亩(其中千岛湖水面面积80万亩),家畜养殖数量很少(生猪3150头,羊10000只)。 从种植业基地面积看,竹笋种植面积最大(10.3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40.1%,其次为茶叶(8.9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34.6%,其它种类有机作物的种植规模都不大。【2】 2.3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3.1在浙江省,生态农业地域较少,生态有机种植规模不大,其面积仅占浙江省耕地面积的1.1%; 2.3.2生态种植业在浙江省所有生态有机产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生态农业的定义 国外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等。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例如,美国农业部的定义是∶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德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以下条件:①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 ②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③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④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⑤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⑥控制牧场载畜量;⑦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⑧不使用抗生素;⑨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另外,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还规定其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95 %以上的附加料是生态的,才能被称作生态产品。尽管各国对生态产品的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国外概况:生态农业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鲁道夫·斯蒂纳(Rudolf Steiner)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在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公顷。其中,澳大利亚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529万公顷,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95万公顷和90万公顷。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各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1986~1996年欧盟国家生态农地面积年增长率达到30%。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多公顷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公顷,日本占0.5公顷,以色列和中国各约0.4万公顷。据有关方面估计,现在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达到250亿美元,其中,欧盟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100亿美元。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食品消费市场之一。据国际贸易中心(ITC)报道, 1997年欧洲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值为52.55亿美元,1999年约为63亿美元,2000年为95.5亿美元。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1997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值约为18亿美元,1999年为20亿美元,约占其食品销售总值的1.2%,有关专家预计,2008年德国生态食品占食品市场的比重将达到25%。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美国在过去10年中生态食品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1995年生态食品的销售值达28亿美元,1999年达到60亿美元,2000年达到75亿美元。生态食品的种类几乎包括所有传统食品种类,生态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香料市场已有一定规模,生态奶制品尚属新兴市场。1997年日本生态农产品销售额为1500亿日元,2000年达到3500亿日元,其产品为加工品、冷冻蔬菜、茶、咖啡类、调料、大米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1995年欧盟从事生态农业的生产者不到农业生产者总数的1.0%,1997年达到1.3%。1998年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总数达到10万个,这一数字显示,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数量增长率连年保持在25%以上。 三、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因 (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食品生产出现了3种区别于以往在自然形态下生产的重要特征,这就是:1.在农业上采用工厂化生产。采用工业化生产意在通过工业的连续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农业生产过程是种生物学过程。采用工业连续生产工艺要符合不同的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举例来说,牛羊等草食动物是反刍动物,人类需通过在草地放牧,或在牧草缺乏时,或在某一生长阶段补充干草、精料等饲料来生产动物蛋白食品,而不可以采用违反反刍动物生长规律的方法,即用反刍动物蛋白(肉骨粉等)作为饲料再提供给反刍动物来生产动物蛋白。采用这方法虽然效益提高了,但是,食物生产的安全性受到了破坏。疯牛病是一种病毒,是牛吃了被绵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牛羊等反刍动物蛋白做的肉骨粉所致。虽然第一批反刍动物肉骨粉怎样被感染疯牛病病原因子还不得而知,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趋于这样的看法,即这种蛋白毒是因为同类吃同类产生的变异而产生的,并逐步积累使其扩大。欧洲的农民在实行肉类工厂化生产时,用牛羊肉骨粉来代替植物蛋白作饲料,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使疯牛病病毒潜伏越来越多,遂酿成了今日的疯牛病灾难。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2017-08-21 09:04中国投资咨询网A-A+ 我国耕地面积20.25亿亩,但是人均耕地面积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乡村人口约6亿,农户均耕地面积约3.4亩。在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下,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主要是中小农户。 中小农户并不见得就落后,落后的是大部分中小农户分散经营而且农技农法落后。从事生产的多为老人,年轻劳动力少,具备新兴技能的农户少,生产很少有整体规划,很少有协作和交流。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大多数是“绿色革命”以来的石油化学农业,即主要依赖农药化肥规模单一种植的农业模式。而这种化学工业农业模式正在逐步走向衰落。 在这样的基础上,优质的农产品就少,经常出现农产品滞销现象,而优秀的农企也很少,更缺少像越光、佳沛、新奇士这样的农产品品牌。造成现状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有两个因素或许是核心。 第一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土地制度不仅仅是农业的核心,更是社会、政治的核心,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治乱兴衰,都跟土地制度息息相关。新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私有制,到人民公社公有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土地流转,再到现在的三权分置的演变过程。 三权分置是去年提出的。三权分置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目前农业发展中关于农地的问题,分散的中小农户生产模式在效率上是低下的,而且不利于新农技的推广。 同时,一批下乡或返乡的新农人虽然具备新农技新思想,但是只享有农地的承包经营权,在法制并不健全的乡土社会,土地流转经营合同很难给技术性新农人长期稳定经营的保障。 农业不像工商业或IT业,农业是长期投资,而且跟土地结合紧密,不是说搬场就搬场的,特别是发展生态农业,仅土壤改良就需要1-5年的时间。同时在没有长期意识的前提下,租用农户自然会采取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挖空了土地资源,破坏了土壤和环境。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问题,才出台了给流转经营权更多保障的三权分置政策。目前三权分置是国务院办公厅发的指导意见,具体的实施仍需要看各个地方政府。 第二是石油化学农业模式。当今世界主流的农业模式是石油化学农业,这个模式有两大特点。 第一,在物质和能量输入上跟石油挂钩,农机的运作靠石油,农药化肥靠石油;第二是靠大规模单一种植来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这种模式的是美国,因为石油是跟美元挂钩的,同时美国有大面积的农场,而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是大公司。这种模式,我们自然比不过美国。 未来十年 中国农业的投资机遇在哪里?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 景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10:16来源: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 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1、粮食种植面积分析 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11303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了约31万公顷(合约472万亩)。 2、粮食产量情况分析 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61625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19万吨(104亿斤)。2016年的粮食生产虽然止步于“十二连”增,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连续4年站上了1.2万亿斤的平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杭州市科技情报调研课题(2006434M11) 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可行性调研 浙江科技学院

项目名称: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可行性调研任务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承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 协作单位:浙江树人大学 杭州市格林农庄 课题组成员: 李长安浙江科技学院 樊钱涛浙江科技学院 陈梅兰浙江树人大学 赵玉虎浙江科技学院 吕海萍浙江科技学院 李秦杭州市格林农庄

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摘要: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地发展,同时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传统农业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现代石油农业的生物学产量大为提高,但给农业环境带来的问题在某些方面更为严重。因此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的组合技术,也就是各种单项技术的优化组合和装配来提高农业的生物学产量的研究已成为必然。 根据杭州市的生态建设规划,杭州市要在十二年内建成一个生态城市,其中农业的生态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根据杭州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地貌、土壤资源等特点,通过调研筛选出一个适合杭州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从而以点带面,全面的推进杭州市的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农业;传统农业;循环模式组合技术

第一章绪论 (5) 1.1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5) 1.2调研的动机与目的 (5) 第二章国内外生态农业循环的主要模式 (6) 2.1按循环的范围进行分类 (6) 2.1.1 农田内循环模式 (6) 2.1.2 种养间的循环结构 (7) 2.2基于农业的大循环 (7) 2.2.1农业经营实体之间的循环 (7) 2.2.2城市工矿和农村之间的循环 (7) 2.2.3农业与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8) 2.2 按接口技术的连接方向不同分类 (8) 2.2.1时空结构型 (8) 2.2.2食物链型 (8) 2.2.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 (8) 2.3 按产生能源的要求设计的生态农业模式 (9) 2.3.1 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农业模式 (9) 2.3.2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农业模式 (9) 2.5.3西北“五配套”能源生态农业摸式 (9) 第三章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方式与存在问题 (11) 2.1杭州市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状况 (11) 2.2 杭州市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呈现的特征 (11) 2.1.1 “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 (11) 2.1.2杭州市“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 (12) 2.1.3竹林(果园)—鸡共生生态模式 (22) 2.1.4生态庭院模式 (23) 2.1.5综合生态水产养殖场模式 (24) 2.1.6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 (24) 2.1.7秸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 (25) 2.1.8“草莓—网纹瓜(蔬菜)”间作套种模式 (26) 2.1.9塑料薄膜回收 (26) 2.1.10农药、肥料的使用 (26) 第四章结论和建议 (27) 致谢 (28)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华夏儿女成长和开拓未来的奠基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农业在给我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土壤腐蚀、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环境污染。所以,发展生态农业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前景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结构合理性、良性循环功能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目前,我国已累计制定出台了30余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2 000余项国家标准、3 000余项行业标准、近6 000项地方标准,涵盖农、林、牧、渔、副等行业领域[2-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系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加快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是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挥农业生态调节功能发展生态农业,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石油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虽然可以获得高产出,满足农产品数量而非质量上的需求,但是也必然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逐步退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构筑循环农业,无疑是关系到强国富民的重大战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4]。同时,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巨大的优势。 1.1 悠久的农业文明史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_李文华

第32卷第6期2010年6月 2010,32(6):1015-1021 Resources Science Vol.32,No.6Jun., 2010 收稿日期:2010-04-20;修订日期:2010-05-30 基金项目:GEF 项目“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GCP/GLO/212/GEF )。作者简介:李文华,男,山东广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从事生态学与资源科学的研究工作。E-mail :liwh@https://www.docsj.com/doc/4a1334763.html, 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6-1015-07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 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多功能农业;高品质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文化遗产 1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历了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个体农业到现代化农业,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人类社会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也带来了一些严重弊端,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1]。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农业的发展方向与道路成为思索的焦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的目标不仅要提高产量,还须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不仅要提高土地产出率、获得经济利益,还应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并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农业知识。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特色农业模式提供了基础,丰富的传统知识为今天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2]。但同时,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并不是很好,人多地少、人多水少、森林资源匮乏、草地退化严重、农业污染加剧等问题 依然严重,已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一批富有远见的科学 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将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逐渐发展了生态农业这一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与实践方式,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模式和相应的配套技术[4]。 中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并被认为是对国际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运动的一大贡献[5]。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有了很大改变,生态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具有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定位,对于深入挖掘传统农业的精华、进一步推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6]。然而把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虽然农业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特别是人们对农业生态平衡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之间的关系,目前的农业发展不仅速度缓慢,而且生态状况日益恶化。2013年下半年,对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密集调研,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也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生态农业受到重视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确定为今后农业工作的重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调研的主要方向,多位专家提到,“农村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农村化肥、农药的有效使用量仅占施用量的30%,有近7成浪费,进一步造成了水源地的污染。此外,农村生活垃圾、秸秆燃烧造成空气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工业污染转移到农村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化

领域有望获得政策大力支持。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业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态农业”将取代“石油农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农业生态系统遭长期破坏 农业文明所依附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与社会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密切相关的系统。这种系统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内的环境调控、功能调控乃至生物结构调控。虽然其基本依附土地系统来进行生产,但却是一个地方生态适宜性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最基本保障。即使在拥有高度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水平的北美、欧洲,政府仍旧出台大量的政策和给予大量的补贴来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反观中国,却往往从作物产量潜力极限出发,滥用化肥、地膜、农药,使农业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地膜污染也更加严重。近20年来,随着大棚农业和地膜玉米的普及,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我国每年地膜应用量近百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大量残留地膜不仅造成了白色污染,而且导致了土壤-作物系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 此外,我国每年有废弃的农作物秸秆6.5亿吨,它们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或道路,变成有机污染物,对大气和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 3、如何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生态农业不可能回归到若干年前“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田园式生活”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延续了现代农业的生命力,靠的是促进产业链的延长,形成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概要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1、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 农业的发展已约有1万年的历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漫长的农业发展史支撑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然而人们囿于认识的局限和迫于人口增长的压力,也做了不少违背客观规律的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图取发展,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与惩罚。尤其是进入现代农业,即石油农业”阶段之后,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粮食紧张、能源短缺已构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农业的发展陷入新的困境。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 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 (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都因侧重资源和环境保护,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EcologicOagriculture —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但也出现了一些片面遏制化学物质投入的极端作法,故称之为狭义生态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我国战国时期的古农书《吕氏春秋》中就明确提出失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在《齐民要术》中使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发挥为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少力而成功多”还有阴阳五行说,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三宜”说,地力常新壮说,立体间套说等。朴素的食物链关系早在《诗经》中已有记载,如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明清年间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即已形成了我国初级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使之到处 是池内养鱼,堤上植桑,毫无废弃之地”因而出现了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的兴旺景象;明末清初的《补农书》中也有详细描绘庭院生态系统的记载,这些都

未来中国生态农业如何发展

未来xx生态农业如何发展 农业不同于工业这一点大家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工业企业可以流程化和标准化。但在农业企业标准化和流程化显然有一定难度,农业企业事无巨细杂事很多意想不到事情更多。 至于未来中国生态农业如何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自己的见解,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本人认为发展好生态农业以下2方面值得大家探讨。 从源头是把好用人关 说起食品安全也许你会说和用人有什么关系?其实食品安全的源头还是在用人上,你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网上曾说:高手在民间、人才在监狱。这话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其实某些方面有他一定的道理。人才如果品行不过关更具有杀伤力,他们越有高智商和高能力就越具有破坏性。曾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关于用人方面的论述觉得比较到位,说:在用人方面,刘邦是绝世高手,他身边即有张良这样的圣人,又有萧何、曹参这样的君子,还有陈平、韩信、英布这样“才胜于德”的小人。韩信贪,英布反,都不是“正直中和”的君子,但刘邦成功的利用了他们,又及时地遏制了他们所带来的危害。在如何使用小人上,刘邦是成功的。 但,用小人是有风险的。小人之才能成事,其德也足以败事,甚至给用他的人带来生命危险。用小人以至亡国亡家的事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有驾御小人的手段。但,用小人是有风险的。小人之才能成事,其德也足以败事,甚至给用他的人带来生命危险。用小人以至亡国亡家的事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有驾御小人的手段。 中小企业为何多数做不大,其根源就是缺少团队;中小企业为何会缺少团队,核心是缺少合作精神;团队为何会缺少合作精神,核心就是没有选对人。 选人的2个标准: 1、价值观符合公司;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1引言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重要历史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实现的,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显著,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环境问题[1~4]。 化肥、农药的使用对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及产量,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危机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化肥和农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生态环境问题,这种 依赖于消耗大量森林、湿地、动植物资源为代价的高产出农业模式以逐步受到人们质疑,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上取得的成就,生态农业结构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不完备、产业化水平不高、组 织建设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5]。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2.1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生态农业最早兴起于欧洲,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得到发展;20世纪60 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步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初步探索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6~8]。最早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的国家是英国,生产者根据 市场的需求来有针对性的生产某种产品。此理论是由英国农学家A.霍华德提出的。但这时的生态农业发展过于保守,大多的形式为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而且尚未得到政府和广大

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发展较为缓慢[9]。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工业化发展的持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 加剧,农业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威胁,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在欧美快速兴起了保护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新浪潮,在此形势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立。1975年在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许多发达国家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有机农业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9]。日本生态农业的建立始于20 世纪70年代,其侧重点在于减少农田的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等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9]。东南亚地区菲律宾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9]。 菲律宾的玛雅农场是国际生态农业的典范,大规模结合农工生产企业,最大限度降低从外部购买生产资料却能保持高额效益,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废料和污染[1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 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全球所接受。可持续农业的地位得到了确立,该阶段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无论是在发展规模、推进速度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和人均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其生态农业发展着重追求生态效益,不再将农业的产量作为终极目标, 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用地比例逐步升高,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世界上实行生态农业管理的土地约1055万hm2,其中,生态农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拥有约529万hm2,约占世界总生态用地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10]。截

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常立群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18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很多的农业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当前全球的人口、粮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看,农业恶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我国的农业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农业的特点,并且根据农业与环境的关系对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探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55 引言 生态农业是以农业生态学为基础的农业实践活动。虽然,在生态学家创立了系统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和生态能量流动定律以来,在理论方面没有特别大的突破。但是,在经过生态学家在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下,在生态学方面不断的进行创新,由于生态学是一个覆盖范围广,且相对复杂的学科,很多的生态创新并不能适应现在的农业发展。因此,如果想要最大跨度的对农业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需要对多个领域的学科进行综合研究,对于目前的科技发展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 1 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1 农业环境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是最基础的组成结构,由于受到农业集约化的影响,要先考虑的是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土壤对于农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对土壤的破坏作用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破坏比较晚,当人们在想要对土壤破坏进行一定的修复时,已经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对农业环境加强重视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加强对土壤的重视程度。土壤的质量主要包括化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和土壤物质性状等。在以前的土壤普查过程中,普查人员往往只对土壤的物质性状和化学性状进行了检查,而生物学的特性并没有列入检查之内,然而,在实际的农业种植中,土壤的生物特性是土壤质量的关键,也是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部分,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对土壤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我国在土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中一直是薄弱环节,对土壤质量检测中的生物学指标并不明确,这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环节,在国家的有关部门对土壤质量进行检测时,应该根据土壤的质量情况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规划,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指导农业种植和建设,增强土壤利用率。 1.2 农业生物 对于农业中的种植作物的调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在调整前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周密的论证。主要的调整原则以保障生存粮食为前提,尽可能少地种植饲料作物,最大限度减轻农业化肥等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当然,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进行讨论,比如说,玉米作为生物质能源是否可行;在平原地区减少玉米的?N植面积;在东北地区只播种水稻和大豆;在一些土壤贫瘠而且干旱的地区种植小麦等抗干旱的作物。但是,即使是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应有的解答,也并不能代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工作的完成。我国的农业种植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几个问题可以彻底解决的。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还包括对作物品种、繁殖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我国目前的农业种植结构是经过很多年的种植实践慢慢形成的,如果想要促成新型的农业种植作物结构模式同样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来完成,这也是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的努力和人民的配合共同来完成。畜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种植业结构中玉米等饲料作物的减少,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即减少猪、鸡这些需要精饲料的动物养殖量,增加牛、羊等大型草食动物的存栏量。畜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反馈到“农业环境”模块,影响并指导草场建设。我国有大面积的温带草原。过去由于过度放牧,这些草场的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近年来随着轮牧、禁牧措施的实施,这些草场的质量有所改善。今后,除了建设、管理好温带草场以外,对我国亚热带山地草场的建设也要予以考虑,那是可以开发的潜在资源,

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态势分析

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态势分析 生态是本世纪的关键词之一,而生态农业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生态发展牵动着国人的眼球。究竟中国面临着关于生态农业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又有怎样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生态农业发展? 标签: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政策绿色食品农产品安全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养生。这一日渐吸引大家关注的产业,越来越被中国众多企业所重视和参与,甚至连美国大使都在淘宝卖起了大樱桃。从联想注资3000万进军新农业开始,这块曾经悄无声息的领域开始热闹起来,究竟生态农业有多大的魅力,让众多商界大鳄们趋之若鹜起来? 那么,生态农业在中国有着怎样的机遇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都为中国农业的多样性提供了保障,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群体,生态农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古语有云,食色性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口腹之欲”,无论八大菜系还是街边小吃,民以食为天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东西。然而,在今天,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从婴儿毒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到人造假鸡蛋,再到转基因食品充斥超市柜台,人们发现自己每日入口的食物居然没有任何安全保障,越来越多的国外农业产品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而国外的农产品也越来越吸引国人的眼球,不仅仅是因为国外农产品的种类丰富,还因为对国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更多的信心,而这一片不应该称之为蓝海的蓝海,人们的需求越积越多,市场机会越来越大,为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预备着发生的前提。在社会大环境中,一方面是环境的肆意破坏,人们生存环境的日渐恶劣,环保意识的大激发和污染恶果的不断凸显,另一方面是国家大环境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发展绿色工业,加大治理污染企业力度等一系列举措,生态一词越来越不容忽视地跃入商业意识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速,中国制造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在产品安全和污染的层面越来越多地遇到挑战。国人在大范围的抢购香港奶粉的同时,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同时,也在期待着中国生态农业的崛起。 那么,生态农业在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 生态农业对于投入成本要求较大,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基础支持前期运作。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成本可以说是众多挑战中相对最容易解决的一个难题了。因为生态农业有着相对较长的投资回报期,且受到自然环境和气候资源的限制,这就要求投资人对投资回报期要有相对的资金和时间准备。生态农业对于农业化学品的限制严格,这就需要有安全有效的技术和流程来控制生产过程。无论是杂交水稻还是化肥农药的普遍推广,亦或是种子品种的控制,都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