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周围血管损伤的处理

周围血管损伤的处理

周围血管损伤的处理

任何外来直接或间接暴力侵袭血管,均可能发生开放性或闭合性血管损伤。血管损伤的危险性在于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丧失,严重者威胁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和截肢率,可减少肢体因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过去,四肢血管损伤常用结扎止血法以挽救生命,截肢率高达50%以上。现在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休克、多发性损伤诊疗技术的提高,使四肢血管损伤的死亡率和截肢率明显下降。

一、病因病机

在血管损伤中,作用力不同,其血管损伤情况各异。血管损伤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致使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锐性损伤可造成血管的完全或部分断裂,以出血为主;钝性损伤可造成血管内膜、中膜不同程度的损伤,形成血栓,以阻塞性改变为主。间接暴力所致损伤中,要注意胸部降主动脉和腹部肠系膜动脉的疾驰减速伤,若救治不及时,常可导致伤员失血性休克和死亡。根据损伤原因和机制,血管损伤常见的病理类型有:血管壁完全和部分断裂,血管痉挛,血管挫伤、血管受压,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1.完全断裂四肢主要血管完全性断裂,多有大出血,常伴有休克;由于血管壁平滑肌和弹力组织的作用,能使血管收缩、回缩,继发血栓形成,可使完全断裂的血管出血减少或自行停止。

2.部分断裂血管伤可有纵形、横形或斜形的部分断裂,由于

动脉的收缩使裂口扩大,不能自行闭合,而发生大出血。因此,有时部分断裂比完全断裂的出血更为严重,即使出血暂时停止,也有再度出血的危险。

3.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而局部无大出血或张力性血肿现象,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

4.血管挫伤动脉受到挫伤后,可发生内膜和中膜断裂分离,动脉挫伤不但伤后可发生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还可因血管壁的软弱,发生创伤性动脉瘤,动脉内血栓脱落而成栓子,可阻塞末梢血管。

5.血管受压可由于骨折、关节脱位和血、骨筋室综合征,甚至夹板及止血带等造成压迫,受压时间愈长,其预后愈严重,动脉严重受压可使血流完全受阻,血管壁也可受损伤,引起血栓形成及发生远端肢体坏死。

6.动静脉瘘由于伴行的动、静脉同时部分受伤,发生直接交通,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形成动静脉瘘。

二、临床表现

1.病史如骨折、脱位、挫伤、火器伤或切割伤时,均应考虑是否合并血管损伤。

2.症状与体征

(1)出血:动脉出血为急速、搏动性、鲜红色出血。静脉出血为持续暗红色出血。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胸腹部血管损伤出血

量大,易致急性血容量锐减。

(2)血肿:如果出血流向纵隔则表现纵隔的增宽、呼吸困难、胸痛等;如果流向后腹膜则可出现腹痛、腹胀等。血肿特点为张力高、坚实和边缘不清;或者血肿与血管裂孔相沟通形成交通性血肿,该血肿具有膨胀性和搏动性。这是诊断钝性血管外伤的局部重要体征,如贸然切开,可引起灾害性后果。

(3)肢体远端血供障碍:肢体动脉断裂或内膜损伤所致的血栓可使肢体远端发生明显的缺血现象,即所谓的“5P”表现:①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无脉(pulselessness);②远端肢体缺血导致持续性疼痛(pain);③皮肤血流减少发生苍白,皮温降低(pallor);④肢体感觉神经缺血而出现感觉麻木、感觉异常(paresthesia);⑤肢体运动神经失去功能出现肌肉麻痹,运动障碍(paralysis)。这5个症状和体征的英文词首为P,故称为5P征。静脉回流障碍主要表现在12~24 h 内出现肢体严重水肿,皮肤发绀和温度下降。

(4)震颤和杂音:当受伤部位出现交通性血肿以及动脉损伤部位有狭窄者,听诊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触诊时感到震颤。在外伤性动静脉瘘时可闻及血流来回性、连续性杂音。

(5)休克:一般患者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大血管的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常使患者死于现场。

(6)合并脏器和神经组织损伤的症状。当血管损伤合并其他脏器(如肺、肝、脑、肾等)或神经组织损伤,出现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3.辅助检查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损伤的金标准,可以确定血管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但动脉造影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谨慎进行。通过造影可了解血管有无断裂、狭窄、缺损或造影剂溢出等损伤的表现。其他如多普勒(Doppler)血流检测仪、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olor flow Doppler imaging)和双功能超声扫描(Duplex Doppler scanning)和超声波血流探测器等方法,对血管损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三、治疗

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着重于及时诊断与止血,抗休克,挽救患者生命;其次是作好伤口的早期清创,正确修复损伤血管,尽早恢复肢体的血供,保全肢体,降低致残率;同时,认真处理好骨关节和神经等并发性损伤,密切观察和防治继发性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继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血管损伤中动脉损伤是其主要矛盾,必须修复,大静脉要尽量修复。

1.加压包扎止血法四肢血管伤大多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止血效果良好。紧急情况下,无消毒敷料和设备时,可用指压法。使用止血带止血要注意记录时间,防治并发症。

2.休克和多发性损伤的处理首先止血和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与抗休克,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同时迅速处理危及生命的内脏伤和多发性损伤。

3.血管痉挛的处理应注意预防,如用温热盐水湿纱布敷盖创面,减少创伤、寒冷、干燥及暴露的刺激,及时清除骨折及弹片压迫等。在没有伤口而疑有动脉痉挛者可试行盐酸普鲁卡因交感神经节阻

滞;盐酸罂粟碱口服或肌内注射,此法往往效果不大,如无效应及早探查动脉。

4.清创术及时完善的清创术,是预防感染和成功地修复组织的基础。应争取6~8 h内尽快地做好清创术,去除污染、异物、失活及坏死组织,以防感染。

5.血管损伤的修复血管修复的成功与否,主要是认真、细致、正确的处理。不论完全或部分断裂、挫伤后栓塞,均以切除损伤部分、对端吻合效果最好。对大静脉如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伤,条件允许时应在修复动脉的同时,予以修复,以免血液回流不畅、肢体肿胀。如果仅血管壁部分损伤且创口不大,可行创口缝合或成形术。如动脉损伤缺损过多,可取健侧大隐静脉修补。注意移植时必须将静脉倒置,以免静脉瓣阻塞血流。如用静脉移植修复静脉则不需将静脉倒置。

6.血管损伤的术后处理术后最常发生的主要问题有血容量不足、急性肾功能衰竭、伤肢血循环障碍、伤口感染和继发性出血等。

(1)严密监护患者的呼吸、循环、肝肾、胃肠道功能,特别是应该注意防止ARDS、MODS、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2)应用石膏固定肢体关节于半屈曲位4~5周,减少缝合处张力,以免缝线崩开造成出血和动脉瘤等合并症。

(3)体位:静脉损伤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免肢体静脉回流不畅。

(4)注意肢体循环情况,如脉搏、皮肤颜色和温度等,如有突然变化、肢体循环不良,多系血栓形成或局部血肿压迫,应立即手术

探查,恢复肢体血流。

(5)警惕再发出血:如血管修复不够完善或继发感染、坏死,可发生再次出血,甚至大出血,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危险。

(6)抗凝:术后可使用抗凝剂,防止血栓形成。

(7)防治感染:如有伤口感染,只要及时正确处理,如充分引流,使用适当抗菌药物等,仍有可能保持血管修复的效果。

7.中医治疗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

(1)寒滞经脉:四肢怕冷,发凉,疼痛,麻木,遇冷后症状加重,遇暖减轻,肤色或为苍白,舌淡紫,苔薄白,脉沉紧或涩。治则温经散寒、化瘀通络,方拟当归四逆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2)瘀阻经脉:肢体肿胀刺痛,局部瘀血瘀斑,舌质青紫,脉弦紧涩。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桃红四物汤合圣愈汤化裁。

(3)经脉瘀热:肢体灼热,疼痛,肤色或为紫暗,舌紫暗,有瘀斑,舌尖或红,苔薄黄,脉弦紧或濡。治则清热化瘀,用四妙勇安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4)湿热瘀阻:肢体红肿热痛,伤口黄色分泌物,舌红,苔黄燥,脉细数。治则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方拟五味消毒饮、四妙散加味。

血管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周围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病情较重、老年人及自理能力较差者,协助完成肝肾、 呼吸、凝血功能及血;尿常规的检查。 2、戒烟。 3、血管造影的观察及护理 (1)准备血管造影部位的皮肤,若局部皮肤存在感染或毛囊炎应更换造影部位。 (2)进行碘过敏试验。 (3)动脉造影后穿刺点压迫20分钟,并加压包扎24小时(静脉造影后,穿刺点压迫10分钟),若动脉搏动、皮温、皮肤颜色及感觉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4、营养不良者,鼓励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低脂饮食。 5、合并症的病人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6、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 7、教会病人掌握进行肌肉收缩锻炼的方法。 8、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1、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或斜坡卧位,将患肢远端抬高,高于 心脏20—30cm,避免关节过曲、挤压、扭曲血管及剧烈运动。 2、定时监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及 时通知医生。 3、定时观察各引流管的引流液量、颜色及性质,注意有无 活动性出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严格记录每小时尿量。 5、定时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有无缺血性剧痛,观察皮肤的 颜色、温度、末梢动脉搏动情况,警惕有无动脉血栓或栓塞的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遵医嘱定时监测气

量、呼吸频率、气道压力、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遵医嘱定时给予雾化吸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2、定时观察病人意识变化,注意有无脑血栓征象,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3、观察有无肠麻痹、肠绞痛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的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遵医嘱测量尿比重、血肌酐、尿素氮等。 5、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鼓励病人术后进行床上肌肉伸缩运动及早期离进行功能锻炼,注意有无肢体肿胀,预防血栓的形成。 6、观察有无皮肤紫癜、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现异常及 时通知医生。 7、术后留置多种管道,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定期进行病室空气培养预防感染的发生;有感染征象时,遵医嘱及时进行血、尿、痰的细菌培养。 下肢静脉曲张护理 【概念】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单纯涉及隐静脉和浅静脉伸长、迂曲呈曲张的状态;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 【评估】 1、从事的工作是否经常站立。 2、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下肢有无经常酸胀、疼痛、乏力等不适感。小腿有无水肿、色素沉着、皮疹、溃疡等改变。 (3)小腿慢性溃疡程度及治疗情况。 (4)小腿静脉曲张程度、是否使用过弹力袜或弹力绷带。3.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周围血管疾病常见发病原因与防治

周围血管疾病常见发病原因与防治 临床上将心脑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统称为周围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可导致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呈慢性缺血缺氧状态,而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易于并发感染,导致溃疡发生且难以愈合。据世卫组织调查,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高发病种,若长期不愈,病情将进行性发展,重者将导致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重点探讨周围血管疾病常见发病原因与防治。 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性的,主要与个体年龄、营养状况、吸烟及其他不良习惯、特定的体位(如制动、长期卧床或站立)、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周围血管病变、手术、感染或炎症、药物、DIC引起的血液成分改变、心功能情况、医源性操作以及周围血管自身原因有关。而特定的体位(如制动、长期卧床或站立)、感染或炎症、DIC、手术及麻醉等药物应用、心脏功能差可造成血流速度减慢,或使循环血液进入高凝状态,成为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的高危因素;高血糖或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周围血管病变可表现为周围血管疾病,可以说是周围血管疾病的另外一种独特形式。 医源性操作如介入治疗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翻身拍背引起体位突然变化可为周围血管疾病发病如血栓形成与脱落的诱发因素。静脉曲张也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其中周围血管疾病中血栓性疾病占相当大比例,血栓与病情发展变化相关,抗凝预防血栓形成在防治周围血管疾病效果方面就显得尤为突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外科手术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应在术前积极评估发生静脉血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和出血的危险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08年国际脓毒症治疗指南指出,除非有肝素抗凝治疗禁忌证,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作为1A级推荐,以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凝和溶栓治疗指南指出慢性肢体缺血抗血小板治疗,建议终生服用ASA 75~325mg/日;血管外科无额外血栓风险的手术患者,建议不常规使用预防措施,推荐早期频繁的活动。 预防周围血管疾病,首先从发病原因入手,避免或减少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的诱发因素、高危因素;及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戒烟,长期卧床注意定时翻身,按摩双下肢;积极抗感染;合理应用抗凝、止血药物,医疗操作要细心、轻柔,尽量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减少过多搬动,预防深部静脉血栓脱落有助于减少肺栓塞发生;肺栓塞是一种发病急、病情重、猝死率高、发病率和误诊率均很高的心肺血管疾病,应引起足够重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于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引起的部分并发症如皮肤组织糜烂溃破,效果显着。周围血管疾病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的病理环境可诱导HIF-1的产生,HIF-1调控靶基因(VEGF、内皮素-1、诱导型NO合酶、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表达,

外伤急救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一、创伤止血技术: 在各种突发创伤中,常有外伤大出血的紧张场面。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因此,止血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有效止血能减少出血,保存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因此,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伤病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20%(约800亳升)以上时,可造成轻度休克、脉搏增快、可达每分钟100次;失血20~40%(800~1600毫升)时,可造成中度休克,脉搏每分钟100~120次以上;失血40%(1600毫升)以上时,可造成重度休克,脉搏细弱,摸不清。 出血的种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皮下出血、内出血和外出血:1、皮下出血:多因跌、撞、挤、挫伤,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可短期自愈。 2、内出血:体表见不到出血,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如胸腔内、腹腔内和颅腔内),只能根据伤病人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如面色苍白、吐血、腹部疼痛、便血、脉搏快而弱等,情况较严重,现场无法处理,需急送医院处理。 3、外出血:体表可见到,血液经皮损处流出体外。据血管损伤的种类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类: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速度快、量多。

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涌出状或持续状流出,速度稍缓慢,量中等。危险性较动脉性出血小。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象水珠样从创面渗出,量少,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 止血方法:有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一般的出血可以使用包扎、加压包扎法止血。四肢的动、静脉出血,如使用其他止血法能止血的就不用止血带止血。 (一)包扎止血: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适用于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或创口较小的小动脉出血。 1.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伤口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口,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无条件时可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敷料、纱布要有足够的厚度,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至少3厘米。 2.严禁用泥土、面粉等物撒在伤口上,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给下一步清创带来困难。 3.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二)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出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度。 (三)指压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流来源,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适用于急救现场处

中医筋伤学第十二章周围血管损伤

第十二章周围血管损伤 四肢血管损伤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较常见,常与四肢骨折和神经损伤同时发生,多为动、静脉同时损伤,四肢血管损伤常易导致致命的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疽或功能障碍。过去,四肢血管损伤常采用结扎止血法以挽救生命,截肢率极高。近30年来,随着血管修复技术的发展,其治疗已变为以修复为主,并因休克和多发伤诊疗技术的提高,使四肢血管损伤的死亡率和截肢率明显下降。四肢的血管分布见图12~1至图12~4。 第一节四肢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 血管损伤有不同类型,大多数为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较少见。 一、血管断裂 (一)完全断裂 四肢主要血管完全性断裂,多有大出血,可合并休克或肢体缺血坏死。往往因血管裂口收缩促使血栓形成,从而可减少出血或使出血自行停止。 (二)部分断裂 可有纵形、横形或斜形的部分断裂,动脉收缩使裂口扩大,不能自行闭合,常发生大出血,因此有时比完全断裂出血更多。部分可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二、血管痉挛

血管因拉伤或受骨折端、异物(如弹头、弹片等)的压迫、寒冷刺激或手术骚扰均可引起痉挛。此时,血管呈细条索状,血流受阻,多发生于动脉。长时间血管痉挛常导致血栓形成,血流中断,可造成肢体远端缺血甚至肢体坏死。 三、血管壁损伤 可引起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还可因血管壁变薄弱而发生假性动脉瘤,动脉内血栓脱落成栓子,堵塞末梢血管。 四、血管受压 因骨折、脱位、血肿、异物、夹板、包扎或止血带止血等引起。动脉严重受压可使血流完全中断,血管壁也因此受损伤,引起血栓形成致肢体远端坏死。 第二节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 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主要根据受伤史和临床检查,应做到诊断及时准确,防止漏诊,力争早期处理。 一、临床表现 均有较明显的外伤史。如骨折、脱位、挫伤、火器伤或切割伤时、均应考虑是否合并血管损伤。 肢体主要血管断裂或破裂均有较大量出血。开放性动脉出血呈鲜红色,多为喷射性或搏动性出血,如位置深,可见大量鲜血涌出。闭合性的主要动脉损伤,损伤部位肢体因内出血而显著肿胀,时间稍长者有广泛皮下瘀血,有时形成张力性或搏动性大血肿。

刘继前详述周围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刘继前详述周围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周围血管病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临床上将心脑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统称为周围血管病。 常见动脉疾病包括: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栓造成的动脉狭窄闭塞,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栓塞;动脉炎症,如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动脉炎;动脉扩张性病变,如动脉瘤;末梢动脉功能紊乱,如雷诺氏病(现象)、红斑性肢痛症,如胸廓出口综合征、动脉挤压综合征;糖尿病血管病、动静脉瘘等。 静脉性疾病包括: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下肢慢性静脉溃疡(老烂腿)、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另外也包括布加氏症、K—T综合征等。 淋巴系统疾病主要为炎症和回流受阻性疾病,如淋巴管炎、丹毒、淋巴水肿。 周围血管病多数属于难治、且有较大危害性的疾病。如动脉瘤破裂出血、肺栓塞可导致猝死;多发性大动脉炎、布加氏症、动静脉瘘、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导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栓塞、糖尿病坏疽、下肢慢性静脉溃疡(老烂腿)等可发生肢体坏疽,以至于为挽救生命不得不做截肢手术而造成残疾;静脉和淋巴性疾病,除肺栓塞和布加氏症可危及生命外,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均可致常年下肢肿胀、小腿色素沉着、瘙痒及溃疡。这些疾病使病人处于“半残疾”状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周围血管病的治疗大致分为三部分,即中西药物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和介入微创治疗。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为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塞、慢性供血不足及动脉痉挛性疾病,包括溶栓、抗凝、祛聚、扩管、降纤以及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等药物。常用的西药有,尿激酶、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已酮可可碱、克栓酶、前列腺素E、阿司匹林、抵克力得等。中药辨证论治及静点中药制剂,如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等综合作用,临床上有较好效果,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适于长期使用。 传统手术治疗是周围血管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周围血管损伤需要进行的血管吻合和修补术、血管搭桥手术、静脉瓣膜修补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以及截肢手术等,在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下,可以起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作用。但手术治疗存在着适应症范围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高达30%的再狭窄率等问题。 介入微创治疗是近十多年来开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方法,它使得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手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以及病人恢复快等优点。如经皮经腔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PTA)、腔内血管支架植放、动脉硬化斑块旋切、经皮血管腔内激光成形术、血管栓塞术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动脉扩张症、动脉阻塞性疾病、动静脉瘘及静脉疾病的治疗。

周围血管损伤的处理

周围血管损伤的处理 任何外来直接或间接暴力侵袭血管,均可能发生开放性或闭合性血管损伤。血管损伤的危险性在于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丧失,严重者威胁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和截肢率,可减少肢体因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过去,四肢血管损伤常用结扎止血法以挽救生命,截肢率高达50%以上。现在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休克、多发性损伤诊疗技术的提高,使四肢血管损伤的死亡率和截肢率明显下降。 一、病因病机 在血管损伤中,作用力不同,其血管损伤情况各异。血管损伤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致使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锐性损伤可造成血管的完全或部分断裂,以出血为主;钝性损伤可造成血管内膜、中膜不同程度的损伤,形成血栓,以阻塞性改变为主。间接暴力所致损伤中,要注意胸部降主动脉和腹部肠系膜动脉的疾驰减速伤,若救治不及时,常可导致伤员失血性休克和死亡。根据损伤原因和机制,血管损伤常见的病理类型有:血管壁完全和部分断裂,血管痉挛,血管挫伤、血管受压,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1.完全断裂四肢主要血管完全性断裂,多有大出血,常伴有休克;由于血管壁平滑肌和弹力组织的作用,能使血管收缩、回缩,继发血栓形成,可使完全断裂的血管出血减少或自行停止。 2.部分断裂血管伤可有纵形、横形或斜形的部分断裂,由于

动脉的收缩使裂口扩大,不能自行闭合,而发生大出血。因此,有时部分断裂比完全断裂的出血更为严重,即使出血暂时停止,也有再度出血的危险。 3.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而局部无大出血或张力性血肿现象,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 4.血管挫伤动脉受到挫伤后,可发生内膜和中膜断裂分离,动脉挫伤不但伤后可发生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还可因血管壁的软弱,发生创伤性动脉瘤,动脉内血栓脱落而成栓子,可阻塞末梢血管。 5.血管受压可由于骨折、关节脱位和血、骨筋室综合征,甚至夹板及止血带等造成压迫,受压时间愈长,其预后愈严重,动脉严重受压可使血流完全受阻,血管壁也可受损伤,引起血栓形成及发生远端肢体坏死。 6.动静脉瘘由于伴行的动、静脉同时部分受伤,发生直接交通,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形成动静脉瘘。 二、临床表现 1.病史如骨折、脱位、挫伤、火器伤或切割伤时,均应考虑是否合并血管损伤。 2.症状与体征 (1)出血:动脉出血为急速、搏动性、鲜红色出血。静脉出血为持续暗红色出血。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胸腹部血管损伤出血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39健康网)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 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 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 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 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 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 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 包扎技术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绷带包扎 ①手部“8”字包扎 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 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创伤急救课程教案

“创伤急救”课程教案 学科名称:中医伤科学 题目:创伤急救 教学目的: 了解:周围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创伤性休克、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熟悉:周围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创伤性休克、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的定义;掌握:周围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创伤性休克、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的诊查要点及现场创伤急救五项技术和创伤的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现场创伤急救五项技术和创伤的处理; 重点——周围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创伤性休克、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的诊查要点及急救处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结合图片演示和病例讨论。 教具:powerpoint 课件、板书示意图、以及急救技术的图片。 教学进程: 一、急救技术(15分钟) (一)创伤急救 目的:维持伤员生命,避免继发性损伤,防止伤口感染。 急救原则: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连续监护,救治同步。 创伤救护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正确搬运转送。 (二)伤口的处理 伤口分类及病因病理。 清创术概念及步骤。 术后的处理及内治法。 利用powerpoint 课件、相关图片并请学生扮演患者,课堂演示进行讲解。 二、周围血管损伤(20分钟) 血管伤紧急处理原则:抢救生命和保存肢体。

病因病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 血管损伤分类:(1)血管断裂;(2)血管痉挛;(3)血管内膜损伤;(4)血管受压;(5)动脉瘤、动静脉瘘。 诊断要点:(1)明确的外伤史;(2)出血、血肿、低血压和休克;(3)肢体远端血运障碍、搏动减弱、消失、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障碍。 检查要点:(1)放射线检查;(2)动脉造影;(3)其他:多普勒血流检测仪等。 治疗要点:(1)止血;(2)先抗休克、同时处理内脏伤、多发伤;(3)缓解血管痉挛;(4)清创与探查;(5)手术治疗。 利用powerpoint 课件、相关图片进行讲解。 三、周围神经损伤(20分钟) 概念:周围神经是12对颅神经和31对脊神经的总称。 病因病机:(1)开放伤原因:①锐器切割伤;②火器伤;(2)闭合伤原因:①牵拉伤; ②神经挫伤:③挤压伤。 神经损伤分类:(1)神经断裂;(2)轴索损伤;(3)神经失用症;(4)神经刺激。 诊查要点:(1)外伤史;(2)局部检查;(3)临床症状:①感觉障碍;②运动障碍;③畸形;④腱反射的变化;⑤植物神经功能障碍;⑥神经本身的变化。(4).电生理检查。 治疗要点:(1)非手术治疗:①复位+外固定;②手法治疗和功能锻炼;③针灸治疗; ④中药治疗。(2)手术治疗:原则上越早越好。 利用powerpoint 课件、相关图片进行讲解。 四创伤性休克(20分钟) 概念: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导致出血与体液渗出使有效循环量锐减,激发疼痛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影响心血管功能,影响心血管功能,引起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微循环衰竭、急性氧代谢障碍和内脏损害为特征的全身反应综合症。 病因病机:(1)失血;(2)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3)组织坏死;(4)细菌毒素作用。 病理分期:(1)休克代偿期;(2)休克失代偿期;(3)休克晚期 诊断要点:(1)严重的外伤史;(2)症状体征:意识与表情改变;呼吸;中心静脉压;皮肤变化;尿量;甲皱微循环。(3)实验室检查;(4)心电图;(5)内脏出血。

骨科创伤急救处理及原则

创伤骨科急救处理及原则 创伤患者的现场及急诊检查 呼吸状况——恢复通气道 血压及脉搏——心肺复苏及休克处理 神志及瞳孔状况——颅脑损伤的处理 颈部活动及胸腰部状况——截瘫与四瘫 骨盆状况——失血性休克 神经系统检查——瘫痪与神经损伤 肢体血运状况——血运障碍 创伤骨科的现场急救原则 包扎——可利用包扎材料 止血——严格止血原则 固定——非治疗性固定 转运——保证病情平稳 一、多发伤 临床特征 1、伤情重 多系统、多器官;早期低氧血症>90%;呼吸困难型 隐蔽型 2、休克多:>50% 严重创伤刺激;急性大出血;心泵效率;胸、腹→ 67% ;休克后1h内救治——死亡率0%;>8h内救治——死亡率>75%

3、易漏诊 损伤部位多;明显、隐蔽同在;开放、闭合并存;伤员不能如实诉述伤情;检查者思维定势,检查不细 4、处理顺序矛盾 多发伤动态过程、多科损伤、约50%需手术;局部整体、轻重缓急、主次先后矛盾;抓住危及生命要害;先急后缓,先重后轻;胸→腹→颅→四肢 二、四肢骨折 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病因。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3、积累性劳损骨折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骨折急救。1、抢救休克;2、包扎伤口;3、妥善固定; 4、迅速转运; 5、院内诊治 急救处置。抢救生命、保护患肢、防止组织再损伤和再污染。首先应抢救伤员的生命,对疑有骨折的伤员均应按骨折急救处置,一切动作要求谨慎、稳妥和轻柔。 骨折伤员的伤情判断 根据:伤员的外伤史、生命体征变化、受伤部位,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 初步复苏措施 根据伤员的重要体征变化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 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伤员休克,抗休克进行液体复苏。

几种常见的急救处理

几种常见的急救处理 1、外伤出血的急救方法 (1)指压止血法:在伤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跳动的血管,用手指紧紧压住。这是紧急的临时止血法,与此同时,应准备材料换用其他止血方法。采用此法,救护人必须熟悉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压迫点。 (2)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下颌角与颏结节之间的面动脉。 (3)前头部出血: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动脉。 (4)后头部出血:压住耳后突起下面稍外侧的耳后动脉。 (5)腋窝和肩部出血:在锁骨上凹,胸锁乳突肌外缘向下内后方,对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下动脉。 (6)前臂出血: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 (7)手掌和手背出血:在腕关节内,即我们通常按脉搏的地方,按到跳动的桡动脉血压住。 (8)手指出血:用健侧的手指,使劲捏住伤手的手指根部,即可止血。 (9)大腿出血:屈起其大腿,使肌肉放松,用大拇指压住股动脉之压点(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沟中点),用力向后压,为增强压力,另一手的拇指可重叠压力。 (10)足部出血:在踝关节下侧,足背跳动的地方,用手指紧紧压住。 (1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应用普遍,效果也佳。 3、骨折急救护理 (1)不能揉捏、按摩骨折的受伤部位,骨折后不能随意搬运止血。 (2)如果怀疑有脊柱骨折,应就地取材固定伤处,合理搬运伤者。四肢骨折处出现局部迅速肿胀,提示可能是骨折断端刺破血管引起内出血,可临时找些木棒等固定骨折处并可对局部用毛巾等压迫止血。

(3)对有伤口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立即封闭伤口。最好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如遇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将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复位了,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一般每1小时需放松止血带至少5分钟。 4、动物昆虫叮咬后的急救处理 (1)狗咬伤:人被狗咬伤后,无论能不能确定咬人的狗是否是疯狗,为了安全起见,都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以防万一。被咬伤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脱下或撕开伤处的衣服,用大量的清水或20%的肥皂水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可用喷淋或用盒往伤口上倒水冲洗。伤口较深者还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反复冲洗擦拭伤口,务必在3~5分钟内使伤口得到充分清洗。需注意的是,此伤口不宜包扎,在充分清洗伤口后,应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往医院,按医生的要求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和狂犬病疫苗,并进行伤口的进一步处理。在被猫、猪、狼、狐等咬伤时,也应按狗咬伤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 (2)猫抓咬伤:被猫抓咬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擦拭伤口,以便冲洗掉猫的口液。然后再用充足的肥皂水清洗伤口至少5分钟,彻底擦干后,尽快送往医院由医生进行伤口的进一步处理,并且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以及破伤风抗毒素。 (3)毒蜘蛛螯伤:毒蜘蛛螯伤,局部可见二个小红点,周围红肿,疼痛、麻木感,继之出现红斑、水泡,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寒战、肾衰、呼吸窘迫等而致死。被毒蜘蛛螯伤后,如果伤口在四肢,应马上在伤口上端扎上布带或止血带,以免毒液扩散,布带或止血带每隔15分钟应放松1分钟,防以肢体缺血坏死。伤口局部用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数次。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用消过毒的针或刀片将伤口扩大一些,用手从伤口四周向中心推挤,尽量挤出毒液,也可用拔火罐的方式吸出毒液。再用碳酸烧灼伤口,取季德胜蛇药2片捣碎后用凉水调成糊状,呈环形敷在伤口周围,病情较重者,可同时口服季德胜蛇药5片。然后迅速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需注意的是止血带一定要隔15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送达医院后要向接诊医生说明最后一次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免因疏忽造成患者肢体缺血坏死。 (4)毒蜂螯伤:被毒蜂螯伤后,可用双手将折断在伤口中的毒刺挤出来,或用酒精消毒过的针或小刀把毒刺挑出来,然后用肥皂水、5%苏打水或3%氨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毒液,再取季德胜蛇药2片捣碎,用凉水调成糊状后敷在伤口四周;或采用中草药如七叶一枝花、紫花地丁、半边莲等捣烂外敷。病人应大量喝水,以加速毒素从尿中排出。对大面积蜇伤的病人,最好马上送附近医院抢救。如条件一时不具备,可先按上述紧急处理。如病人对毒液产生过敏反应,有气喘等症状,可使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

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 引言: 人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受各种损伤,如切口、骨折、烧伤等。然而,人体拥有一套复杂而精确的机制来修复这些损伤。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包括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形成、组织修复和瘢痕形成等阶段。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阶段,并探讨它们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一、炎症反应阶段 炎症反应是损伤修复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目的是清除损伤区域的细菌和坏死组织,为后续的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当损伤发生时,体内的血管会迅速收缩,然后扩张,使血液流向受损区域。同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和白细胞渗出到组织间隙中。这些白细胞会吞噬细菌和坏死组织,释放出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些物质能够吸引更多的白细胞和修复细胞进入损伤区域,形成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不仅清除了病原体,还为后续的修复过程提供了信号和基质。 二、新生血管形成阶段 新生血管形成是损伤修复的关键过程之一。在损伤区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会被激活,吸引周围的内皮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血管内膜。随后,内皮细胞会开始增殖并向外突出,形成管腔。同时,损伤区域的修复细胞会分泌一系列的生长因子,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些新生血管为损伤区域提供了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了组织修复。 三、组织修复阶段 组织修复是损伤修复的核心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基质合成和再生等过程。在损伤区域,损伤的细胞会释放出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降解酶,促进周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些细胞会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肌肉细胞和骨细胞等,合成胶原蛋白、弹力纤维和骨基质等基质分子,修复受损的组织。同时,神经细胞和皮肤细胞等也会进行再生,恢复受损的功能。 四、瘢痕形成阶段 瘢痕形成是组织修复的最终阶段。在组织修复过程中,新生的组织会逐渐收缩和重塑,最终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它具有较低的弹性和柔软度,与原有组织的特性有所不同。瘢痕组织的形成是为了填补损伤区域,但它不能完全恢复受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然而,瘢痕组织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感染和进一步的损伤。 结论: 损伤修复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形成、组织修复和瘢痕形成等阶段。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炎症反应清除了病原体和坏死组织,为后续的修复提供了环境和信号。新生血

周围血管损伤病人的护理

周围血管损伤病人的护理 周围血管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若主干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肢体伤残甚至危及生命。可分为直接损伤(锐性损伤、钝性损伤)和间接损伤。其病理改变包括血管连续性破坏(如血管壁穿孔、部分缺损、部分或完全断裂)、血管壁损伤但连续性未中断(外膜损伤、血管壁血肿、内膜撕裂或卷曲)、血管热力损伤(血管广泛烧灼伤)、继发性病变(如血栓、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临床表现为创伤部位大量出血、肢体明显肿胀、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组织缺血,病情危重者易发生休克。辅助检查:超声多普勒、CTA及血管造影有助于血管损伤的诊断。处理原则:急救止血包括压迫止血、填塞止血、钳夹止血,手术处理包括止血清创和处理损伤血管(侧壁缝合术、补片成形术、端-端吻合术、血管移植术),此外还应积极防治休克和感染。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 与创伤及手术有关。 2.体液不足 与大量失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 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护理措施】

(一)现场急救与术前护理 1.安全转移 迅速解除引起血管损伤的原因,让病人安全快速脱离危险环境。 2.急救止血、骨折固定 常用止血方法有: ①伤口覆盖纱布后,局部压迫包扎止血; ②消毒敷料填塞压迫或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③损伤血管暴露于伤口时用止血钳或无损伤血管钳钳夹止血。对有骨折或疑有骨折的病人应将患肢妥善固定。 3.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吸氧,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4.迅速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1)尽快输血、输液。 (2)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避免药液外渗,并使用输液泵或微量注射泵准确控制速度,注意观察其药物的副作用。动态评估血压、心率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调整用药剂量。 注意:静脉输液、用药时,选择未受伤的上肢或下肢静脉,避免液体从近侧损伤静脉漏出。

临时血管转流TIVS在四肢血管损伤治疗中应用的进展(全文)

临时血管转流TIVS在四肢血管损伤治疗中应用的进展(全文)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暴恐事件及战争风险的存在,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发生率较之前不减反增。周围主要血管损伤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临时血管转流(TIVS)技术在救治过程中可以迅速地恢复四肢血运,又能有效地维持全身血运循环稳定,可以有效地解决主要动脉损伤短时间内救治不便及长途转运困难等问题。本文就TIVS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中的作用及转流装置的发展进行综述。 周围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因各种原因日益增加,无论是对于临床骨科医师还是一线抢险救灾的军警医务工作者来说,积极地挽回伤者的生命、保住伤者的肢体及功能都是最为迫切、最为紧要的任务。四肢血管损伤的发生率约占人体血管损伤发生率的44.4%[1]。其中战创伤导致的四肢血管损伤发生率约为13%[2]。而在周围血管损伤的救治中,肢体缺血时间的长短是决定肢体成活及其他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通常血管重建的时间不得超过6~8h,大于12h属于超时限缺血时间,缺血6h后肌肉将发生变性、功能障碍。缺血12h后肢体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并发急性肾衰竭等[3-5]。因此,在四肢血管损伤争分夺秒的救治中,临时血管转流(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 TIVS)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TIVS在四肢血管损伤治疗中应用的进展文献综述,旨在探讨其应用历史、临床效果、技术发展以及材料展望。01、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简述

1.1 外周血管损伤的机制及特点 通常血管损伤的机制有锐性损伤、钝性损伤和医源性损伤三大机制[6-7]。其特点及临床表现又因损伤机制、损伤时体位、损伤部位和类型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出血、休克、血肿、组织缺血、局部震颤和杂音以及合并神经组织损伤的症状等[8]。主要特点包括:①其他并发症掩盖了血管损伤,最后出现漏诊的可能;②早期的血管损伤有可能第一时间没有症状;③不能只关注原发部位,可能出现多部位血管损伤可能。 1.2 血管损伤的分型及诊治 血管损伤可以根据其损伤机制简单分三大类[9-11],但因为繁琐的损伤程度及名称描述,导致不同的医务工作者对同一血管损伤认识可能存在差异,给伤情的描述以及诊治增添困难。为此2008年张英泽等[12]提出了血管损伤分型(coding and injury classification for arteries, CICA)系统,对血管损伤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有很大的帮助,并取得的广泛的认可。血管损伤因临床表现、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在临床救治工作中需做全面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血管损伤在诊断时应注意:①不要把所有焦点集中在骨折或脱位上,因为不仅仅是开放性损伤才伴有血管损伤;②检查动脉时应与健侧对比,有搏动不代表主干动脉没有损伤;③肢体感觉异常或障碍不能只考虑神经损伤,需排除血管损伤缺血后的感觉异常;④针刺肢体末梢出血不能完全证明肢体血运良好,应根据实际出血速度、颜色、血液中是否伴有其他液体综合

静脉输液过程中血管损伤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过程中血管损伤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因疗效迅速有效而占有重要位置,而静脉输液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静脉血管的损伤[1]。为了找出静脉输液过程中导致血管损伤的因素及相应对策,以便在输液过程中更好的保护血管,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的总结及参考文献的查阅,现将静脉输液过程中影响血管损伤的因素及其总结如下。 1 药物因素 1.1 药物的酸碱度(pH) 血浆正常pH值为7.35~7.45 ,超过此范围无论是偏酸、偏碱都可以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而发生静脉炎[2]。pH值偏低的液体刺激血管内膜可引起静脉炎;而输入pH值高的溶液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增高,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易使药液外渗,造成组织损伤[3]。Kuwahara等[4]研究表明,pH值为6.5时即使增加输液时间,也不会发生静脉炎。因此药物pH值与静脉血管损伤有直接关系,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在配制、溶解药物的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PH值选用适当的溶媒,使所配置药液的PH值尽量接近血浆正常pH值,尽量减小对静脉血管的损伤。 1.2 药物的渗透压 人体血浆渗透压的正常范围为280~310mOsm/L,当输入高渗液体时,由于溶液的高渗可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发生萎缩和坏死,产生无菌性炎症;同时,可以引起局部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 ,并引起静脉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静脉中膜层白细胞浸润性改变,且释放组胺, 使静脉收缩变硬, 从而引起静脉损伤[5]。有研究显示,降低溶液的渗透压,即使增加了输液量也不会引起静脉损伤[6]。因此药液的渗透压在一定范围内越低越好,渗透压是决定静脉损伤是否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3 药物的刺激性及化学毒性 引起静脉炎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药物和化疗药物[7]。抗生素类药物引起静脉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抗生素使内皮细胞的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增加,引起炎症反应。Lanbeck 等[8]对不同抗生素导致各种程度静脉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头孢呋辛为55%,氨苄青霉素52%,红霉素48%。此外,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和组织也有一定的损伤[9]。刺激性大的化疗药物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入血管内,超过了其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从而导致静脉损伤[10],并且,随着化疗药物稀释浓度、给药剂量、疗程时间的不同而导致血管损伤的程度也不同[11]。Catney等[12]研究表明,输液静脉损伤的发生率随药物刺激性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使尽量稀释、在允许范围内尽量减慢输液速度,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 2 机械因素 2.1 操作因素: 2.1.1 选择血管不当[13] 操作者为了穿刺方便而选用粗大血管,该血管受到药物的损伤后,可造成其分支末梢血管灌流不畅,待用该末梢血管给药时,就会出现输注缓慢或不滴。如选择的血管已有多个结节、瘢痕、脆性强、弹性差,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虽然穿刺成功,,却很容易渗出,因此穿刺时应避开这些地方。另外,静脉输液还应遵循避免选择患肢或下肢血管的原则。 2.1.2 针头的选择[14] 根据血管直径大小、输入药液种类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因为针头越细针尖马蹄越短对血管损伤越少,输入速度相对越慢,越有利于血管保护;反之穿刺针越粗针尖马蹄越大,对血管的损伤越大,输入速度相对越快,越不利于血管的保护。 2.1.3 穿刺次数

4.周围血管、神经损伤患者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周围血管、神经损伤患者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一) 应急预案 1.评估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正确搬运患者脱离危险环境至安全地带实行救治。 (2)快速评估伤情:①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合并伤多,因此,在迅速查找受伤部位和伤口时,应注意是否存在骨折、关节损伤等,是血管开放性损伤还是闭合性损伤。合并骨折时,局部可出现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受限和压痛,骨摩擦音阳性等症状和体征。合并关节脱位时,关节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等改变。②出血性质的评估:动脉出血—血色鲜红,速度快,呈间歇喷射状。静脉出血—血色暗红,速度较慢,呈持续涌出状;毛细血管出血—血色多为鲜红,自伤口缓慢流出。各种持续性出血,使血容量降低致出血性休克。③神经损伤的评估:周围神经损伤后,一是其所支配的肌肉主动运动消失,呈迟缓性瘫痪,肌张力和腱反射消失;二是其神经支配区域存在痛觉、温觉、触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三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局部皮肤温度肤色等的改变。④血管、神经受损者,出现伤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伤肢皮肤湿度较低,颜色变白、变紫及感觉障碍。 (3)评估伤因:①随着高速交通设施、高层建筑等现代化设备的发展,高能暴力所致的四肢损伤日渐增多,如车祸、坠楼;②地震伤;③机器绞伤;④跌伤等。除上述平时的原因外,还有战时的火器

伤。 2. 处置 (1)急救原则:根据患者周围血管、神经致伤原因、伤势、伤情、伤类及患者全身情况和医疗条件,尽可能采取适宜的急救方法。周围血管损伤的救治原则;首先止血、抗休克、挽救患者生命;其次重建肢体血液循环、修复血管、保存肢体、恢复功能。闭合性神经损伤应进行临床观察,开放性神经损伤清创时一般不做神经缝合,待伤口愈合 2~ 3 周后行二期修复。 (2)迅速止血:根据患者血管损伤情况,采用手法、止血带、无菌敷料加压止血。四肢大血管损伤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并注明上止血带时间。钳夹止血法注意避免伤及邻近神经、血管,影响修复。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血容量,输人平衡液或血浆代用品,维持有效循环,并注意保暖。 (4)合并骨折者的处理:对骨折伤肢进行简单手法牵引复位后用夹板固定。外露的骨折端禁止复位回纳,应给予无菌敷料包扎、夹板固定。 ( 二) 护理流程 1.现场 (1)根据患者伤情、伤势、伤类及全身情况采取适宜的急救方法。 (2)正确搬运患者脱离危险环境到安全地带救治。 (3)紧急处置:①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准确给药抗休克、

2020医源性血管损伤处理原则(全文)

2020医源性血管损伤处理原则(全文) 近年来随着动静脉穿刺和介入手术的不断增多,医源性血管损伤(IVI)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医源性血管损伤常具有突发性,但在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医生手中,结果可能截然不同。损伤一旦发生,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必将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及早发现、及时处置是防范IVI的关键。 医源性血管损伤(iatrogenic vascular injury,IVI)是指由于医疗操作过程中意外发生的血管损伤,可发生于任何手术当中。近年来,随着动、静脉穿刺和介入手术的不断增多,IVI的发生率逐步上升,如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及处理经验,将威胁病人的肢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IVI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我国国内尚无系统性的调查研究,国外的大宗数据报道也不多见,多家报道医源性血管损伤占血管损伤的40%以上。2002年Fingerhut等[1]报道欧洲各国IVI的发生率占血管损伤的40%以上。RUDSTRM等统计瑞典1987—2005年1853例血管损伤中,发现其中48%为IVI,且IVI发生率逐年升高[2]。英国的一项182例血管损伤的队列中,IVI竟高达73%[3]。在亚洲,2010年日本血管外科协会统计了1030例合并了血管损伤的病例,其中IVI约占64%[4]。足见IVI并不少见。

IVI的常见原因包括传统手术、介入手术、外周血管穿刺及放射治疗。新西兰统计近11 年间IVI的病例,其中40%是由于血管造影引起,28%是由于支架置入引起,13%由于血管外科或其他外科手术引起。传统开放手术造成的血管损伤往往可通过即时的血管修补或血管置换补救,而介入手术现今已成为IVI最常见的原因,且不同部位的IVI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将根据血管损伤的部位探讨IVI的处理。 1 颈部IVI 颈部IVI多发生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及颈部动静脉穿刺置管等操作中。头颈部恶性肿瘤以喉癌及甲状腺癌多见,肿瘤本身或转移淋巴结侵袭血管,在切除或清扫过程中,发生颈动脉、弓背上翘的锁骨下动脉损伤或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损伤,笔者所在医院血管外科均处理过上述医源性损伤的病例[5]。解决的关键是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TA)对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与颈部、锁骨上区域血管的关系进行充分的评估,必要时与血管外科协同手术,连同受累血管在内的肿瘤整块切除,必要时重建颈动脉血运及保留或重建一侧颈静脉,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在处理颈内静脉损伤出血时,应迅速压迫破口两端,防止因吸气时胸腔负压导致空气进入颈内静脉引起致命的空气栓塞。 近年来随着透析病人的增多,颈部中心静脉置管(CVC)的比率逐年上升,误穿刺进入动脉是CVC过程中最常见的医源性损伤。如果破口很小,颈动脉加压止血是最基本的处理方法,但要避免压迫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