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古代汉语字

古代汉语字

古代汉语字
古代汉语字

古代汉语字、词、句

?异体字(异形字,是相对于“正”字而言的)

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庄子·天运》

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欲践之。《史记·周本纪》

迹与跡只是形体的不同,但所代表的音和义则完全相同。音同,义同,形体不同,就是异体字。

异体字在形体结构上的四种情况:1、结构类型不同。

泪(会意字)和涙(形声字)、繖(形声字)和傘(象

形字)。2、结构类型相同,但偏旁构件不同。迹与跡、唇与脣。3、结构类型相同,偏旁构件也相同,但位置不同。胸与胷、阔与濶、秋与秌。4、某些笔画略有细微的变异。朵与朶、污与汙。

异体字的相关解释

?1、有些字,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在起初是完全相同的,对于那一个时期,它们是异体字,但到后来,用法和意义逐渐有了分工,那就不再是异体字而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字了。喻和谕

?2、有些字,读音相同,并具有相同的义项,但有些义项并不相同,这也不是异体字。预和豫

?3、异体字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们的存在会造成一些负担。因此,现代汉语里已经整理了异体字,只是古代汉语已是既成事实,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了解和认识。

古今字

1古今字:不是汉字书体上说的古文字和今文字。而是指用字代词的一种情况。说与悦辟与闢、避、僻。和“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字有关。

2两大类(一类是造字构形具有相承关系,一类是没有关系)(加注意符:辟与闢、避、僻或改换意符:说与悦)身与娠疲与羆不与柎

3大多数异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取与娶弟与悌知与智赴与讣等,但也不全是:奉与捧俸采与彩採綵不与否柎

4古今字的认定、及和异体字的区别

通假字

?明明是甲字,却当做乙字来用。换句话说,本来应该写乙字的,但写成了甲字。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蚤通早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汉书·苏武传》畔同叛。

古书中,这种具有一定约定俗成性的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做用字通假。所借用的那个字就是通假字(蚤和畔),被通假字所代替的字一般称之为本字(早和叛)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

?同音替代(通假字和本字需相同或者相近)

完全同音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赵威后问齐使》。振通赈,救济的意思。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的意思。

声母相同(双声通假)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内通纳。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莫通幕

韵母相同(叠韵通假)

遂散六国之从。从通纵,即合纵,指南北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

趣和促怡和嗣

通假和假借古今的联系与区别

1假借和通假(依声托事,借音表意义)造字假借用字通假

2通假和古今古今是历时现象通假是共时现象

3通假和本字之间一般不能逆推,但有个别现象可以。毋通无。由和猶。有些通假字可以代替好几个本字:适通嫡谪敵

好几个通假字可以分别代替同一个本字:详、洋阳通佯还有传递性通假的。比如亡通无,无通毋。

但注意: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教学过程中,往往古今字和通假字都一起被认为是通假字。

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等)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蒲松龄《狼》

古:大腿。今:屁股。

鱼肉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词:虚词和词性活用

(一)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赵威后问齐使》。

食:读SI(第四声),给予食物。

衣:读YI(第四声),给衣服穿。

名词用作状语

秋水时至(时,季节,但这里表示按季节)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隧道,这里翻译成在隧道里)

(二)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带宾语,使宾语具有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所表示的行为或性状。

动词的使动用法

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安:使……安居

向使(当初假使)四君却宾客而不内。却:使……退却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明:使……昭明

名词的使动用法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业:使……成功立业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以…为侣、友:以…为友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鄙:以……为鄙,把……作为边境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之:以之为异

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羞之:以之为羞

特定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

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七略四库,天子之书;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梁父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被动句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臣诚恐见欺于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倒装句

宾语前置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

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

“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

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

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

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

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

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倒装句

介宾短语后置文言文中,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

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

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

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

短语。

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

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

“甚矣,汝之不惠。”“美哉,

我少年中国。”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E、省略句

F、介宾短语后置

G、主谓倒装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B )

2、大王来何操?( C )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A )

4、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拔剑撞而破之。(E )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 )

6、善哉,祁黄羊之论也。(G )

7、战于长勺(F )

固定结构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⑤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②③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④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⑤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例如:

1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2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例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可以吧”。

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例如:

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痛定思痛,痛何若哉!(《〈指南录〉后序》)

五.表判断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例如:

1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2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

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这两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

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简单举一个例子)

作代词(第三人称指示代词)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作副词(客观委婉的口吻表达推测、期望的语气,翻译为大概也许难道。

其谁曰不然

作连词(假设和顺承关系,如果而)

其若是,孰能御之?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作助词(表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地)

兄弟不知,其笑矣。

句子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

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

、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中心语修饰语)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漫步校园,我们随处可以听到诸如“BT”、“晕”、“倒”,是这样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网络语言起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效率及张扬个性而采取的一种快捷的自我表达方式,因为特点鲜明、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简洁准确,久而久之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

批评者中声音最为洪亮的当属语言学家。他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踏和颠覆。他们担心现行的语言规范正在面临着“礼崩乐坏”的威胁,因此必须对网络语言进行纠正,必要时要通过立法禁止。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担忧地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一是受西方语言冲击,汉语被严重地‘西化’,其二就是受到网络等大众文化及现代传媒的冲击、渗透与同化。”

然而,与一些正统语言专家回避甚至鄙视网络语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网民却对网络语言喜爱有加。首先,他们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幽默的特点,能够使网上交流锦上添花,使大家说话更遂心更直率。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宣泄情感,自我解压。

其次,网络语言的诞生更多地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有其自然的生命力,其中的一些词汇早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为大众所接受。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不仅不会阻碍传统文化的发展,反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扬。

面对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笔者倒是认为,我们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甄别的全部拿来。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是时代车轮前进的印记。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需要我们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网络语言虽给传统语言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传统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其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网络语言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对网络语言要保持一定的宽容。

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网络传媒,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一直在演变着。语言也存在“物竞天择”,变化才能带来新的发展。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如果时间证明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考验,那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并给予传扬。一位语言学专家认为,人们应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网络语言。纵观历史,人类的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远的不说,比如近年国内兴起的股民专用术语,熊市、牛市等单词已经远远超出了股市的运用范围。现在的小孩,都是从读图时代长大的,他们需要更加简单、形象的交流工具。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

事实上,一种语言,只要仍在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任何社会,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只要它还在不断地进展,就必然会经常出现新的词语。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已经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想方设法消灭它,消灭它也不现实,我们所能做的是要积极引导,驱利避害,合理规划,努力使网络语言向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发展。

面对网络语言,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保持必要的宽容,不回避其缺点,同时积极挖掘其有利的一面。

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

1.古文教学的需要。古文教学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才能对注释加以解释、补充和订正。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一句:“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教学中,“不毛”往往被讲成“不生草木”,而说西南地区不生草木是不符合当时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公羊传》:“锡之不毛之地。”何休注:“不生五谷曰不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是。”由此看来,“不毛”应该讲成“不长庄稼”。

2.古籍阅读和整理的需要。中国拥有众多的古籍,继承并发扬古代文化是现代中国人一项重要任务,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带有古典意味的语言,所以,古代汉语的知识与修养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了。例如古乐府《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不顾”一词,一本写作“不愿”。“不顾归”是指不再考虑回家,“不愿归”是指不愿意回家。其实,“顾”在中古时期常有“返、还”之义。例如梁刘遵《度关山》:“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陶潜《咏荆轲》:“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廷。”

3.学习现代汉语和理解方言的需要。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发展过来的,对古代汉语有继承,也有变化,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掌握。另外,现代汉语中的方言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要理解、研究方言必须借助古代汉语这个工具。例如“挺尸”一词在四川方言是“睡觉”之义,这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如《红楼梦》44回:“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

古代汉语学习方法

旧时代的人学习古代汉语,主要是死记硬背文言文,一般不讲授系统的理论。这种方法,有它不科学的一面,即所学的知识不全面、不系统;但也有它有益的方面,即文言文基础扎实,所掌握的材料丰富,且可以终身受益。

20世纪初期,在大学里开始比较系统地讲授古代汉语的系统理论知识。这种做法,有它好的一面,使学生对古代汉语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古代的语言现象;但也有不足之处,即阅读的文言文相对比较少,文献资料掌握不足。所以,最好是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型的学习方法,即既有古代汉语理论方面的学习,又阅读大量的文言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言文,从而打下扎实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具体说来,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的知识是要系统学习和掌握的;另一方面,阅读大量的文言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后者更是学好前者的基础。因此学习古代汉语时,应该在一年的时间里,一要系统学习掌握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做到基本能够运用所学的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解释古代的语言现象;二要阅读大量的文言作品,做到能背诵100篇中等程度的文言文,100首诗歌,100首词曲。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对古代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给予关注和研究。去其糟粕,扬其精华,在继承中求发展,为更好地建设现代科学文化作应有的贡献。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是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新语文教材中,高一文言文的比重上升到50%,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的份量也在不断加大。这的确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因此而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学好文言文并非难事,只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老师并不多讲理论,而是让其一遍一遍、踏踏实实地去将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背得烂熟于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先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郭沫若老先生也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

了肚子,随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诵,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

2、字词积累。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字词积累分两大类:实词积累和虚词积累。相比较而言,实词又好记一些,而虚词是难点,因为文言虚词意义较抽象,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样。这时用一些灵活巧妙的方法也不难记忆。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一共有23处用到“而”这个虚词,我们可将其用法归纳为五种,就比较好记了。

①“溪深而鱼肥”,表示并列关系;②“日出而林霏开”,表示承接关系;③“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关系;

④“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示递进关系。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示转折关系。

3、语法归纳。一篇文言文中,通假活用、前置后置、古今异义等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怎么办?我们不如用归纳法将它们分类总结,可画一简表,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分门别类标在表中,这样一目了然,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1、喜爱文言,培养兴趣。有些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我们不懂它,又如何领略中国文化的古典深厚,搏大精妙呢?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绝大部分来自文言文。例如:缘木求鱼(盂子·粱惠王上)、远交近攻(《战国策,秦策三》)、因噎废食(《吕氏春秋·荡兵》)、平易近人(《史记·鲁周公世家》)……这些脍炙人口、词简意达的成语皆来自文言文,更不必说“事后诸葛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典故了。再次,文言文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又能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要头脑冷静,仔细分析;而《谏太宗十思疏》则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言文的益处远远不只这些,“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举,”,只有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才能学好它。

2、克服懒惰,“勤”字当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苦和勤在学习文言文上尤为突出,磊量的文章要全篇背诵,密密麻麻的注释要一一背会,频频出现的语法要条条掌握,没有“勤”是断然不行的,学习文言文最大的敌人是懒惰,只有勤背勤记勤写的同学才能学好它。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

常用词(五) 63字 说听毁誉劝居登临过称量鬻市假离合因改作为 取求奉致得益竭 坚利完备陈故穷难夷平庸已必一参什伯 晦朔时世期官吏爵权衡果实聪明功名北中下 253.【说】 (一)说明,解释。论语八佾:“成事不~。”(已经作了的,不要再解释了。)又名词。墨子非攻上:“若以此~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二)学说,主张,说法。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韩非子难一:“矛楯之~也。” (三)读shuì。说服。孟子尽心下:“~大人则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成安君曰。” (四)读yuè。喜悦。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乎?”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与郑人盟。”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悦”。 254.【听】 (一)读tīng,又读tìng。听。礼记檀弓下:“夫子式而~之。”引申为理会。韩非子五蠹:“先王胜其法,不~其泣。” (二)旧读tìng。听从。礼记曲礼下:“三谏而不~,则逃之。”汉书张骞传:“其势宜~。” (三)读tīng。旧又读tìng。治理,判断。论语颜渊:“~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成语有“垂帘~政”。〔~事〕(1)治理政事。汉书韩延年传:“是日移病不~事。” (2)名词。中堂叫“~事”。世说新语政事:“~事前除雪后犹湿。”晋书陶侃传作“厅事”。后代“客厅”的“厅”即由处理政事的中堂逐渐发展而来。 (四)读tìng。任从,由着,放任。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而斫之。”今成语有“~其自然”。 255.【毁】 (一)损坏,伤害。论语季氏:“龟玉~於椟中,是谁之过与?”(二)毁谤,说别人的坏话。跟“誉”相对。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韩非子五蠹:“誉辅其赏,~随其罚。” 256.【誉】 称赞。墨子非攻上:“从而~之,谓之义。”引申为好名声。孟子告子上:“令闻广~施於身。”现代变为双音词“名~”。按:动词的“誉”读平声(yú),名词的誉读去声(yù)。 257.【劝】 鼓励,奖励。与“惩”,“沮”相对。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事君者。”又成公三年:“所以惩不敬而~有功也。”又表示奋勉。论语为政:“举善而教不能,则~。”引申作劝说(说明道理使人听从)的意思(后起义)。王维渭城曲:“~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意:在上古汉语里“劝”字用於积极的鼓励,而不用於消极的劝阻。直到中古还是这样。杜甫遣兴:“足以~元凶”,意思是说:这足以劝使那些最大的恶人不再作坏事。在古代汉语中“劝”字后面不用否定词。 258.【居】 (一)坐。论语阳货:“~,吾语女!”引申为居住的意思。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又为处在。孟子离娄上:“~下位而不获於上。”又名词,住处。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不告而退。”又为当或任。老子二章:“功成而弗~。”今成语有“~之不疑”。 (二)用於“有顷”,“久之”,“顷之”的前面,表示相隔了一段时间,意义比较虚。战国策齐策四:“~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史记李将军列传:“~久之,孝景崩。”又:“~顷之,石建卒。” 259.【登】 (一)从低处走上高处。荀子劝学:“故不~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今成语有“一步~天”。 (二)成,特指庄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 260.【临】 (一)从高处往低处看。荀子劝学:“不~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诗秦风黄鸟:“~其穴,惴惴其栗。”今成语有“居高~下”。引申为从上监视着。诗大雅大明:“上帝~女。”又为从上面到下面来。这个意义往往被用作敬词。左传襄公三年:“请君~之。”后代双音词有“莅~”,“光~”。又用於抽象的意义,表示遇到。论语述而:“必也~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二)对着书画的范本进行摹仿(后起义),如说“~摹”,“~帖”。 (三)众人相聚而哭。左传宣公十二年:“卜~于大宫。”又:“国人大~,守陴者皆哭。”(陴:读pí。城上的短墙。)又特指众人定时在灵柩前哭。汉书霍光传:“朝暮~。”按:这个意义旧读lìn。 261.【过】 (一)走过,经过。论语微子:“孔子~之,使子路问津焉。”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卫。”引申为超过,胜过。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参国之一。”论语公冶长:“由也,好勇~我。”又为过分。战国策齐策四:“王闻之~矣。” (二)名词,过错。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又动词,犯错误。论语学而:“~则勿惮改。”左传宣公二年:“~而能改,善莫大焉。” 注意:第一义读平声(guō)或去声(guò),第二义只读去声。 262.【称】 (一)称量物体的轻重。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之。” (二)举。诗豳风七月:“~彼兕觥,万寿无疆。”引申为举荐,推举。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解狐。” (三)称颂,称道。国语周语:“君子不自~也。”礼记檀弓:“其仁不足~也。”引申为称述,述说。史记淮阴侯列传:“常~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四)读chèn。相称,适合,配得上。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朝臣莫不~力而去。”今双音词有“~职”,“相~”。 263.【量】 (一)读liáng。动词,计算物体容积。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之。”引申为量长短。枚乘上书谏吴王:“石称丈~,径而寡失。” (二)读liàng。名词。斗斛之类的量器。论语尧曰:“谨权~。”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豆、区、釜、钟。”引申为容积,分量。论语乡党:“唯酒无~,不及乱。”又子张:“多见其不知~也。”又为度量衡的规定。史记秦始皇本纪:“器械一~。”(甲胄戈矛之类的大小长短轻重都有统一规定。)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等语气。就印欧语来讲,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达的。就汉语而言,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一)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了它的基本用法之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 1、也 “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例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 “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虜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3、乎,与(欤)、邪(耶) “乎”、“与”、“邪”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其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也最普遍。 在是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这种“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趙太后》 “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况”字等相呼应。例如: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兼爱上》

古代汉语常用词

1、听:(一)单指听。如“夫子式而听之”;引申为理会。“先王胜其法,不听而泣” (二)听从。“谏而不听,则逃之”“其势宜听”(读四声) (三)治理、判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垂帘听政”(读一声,旧读四声) (四)任从、由着、放任。“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听其自然”(读四声)2、临:(一)从高处往地处看。“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居高临下”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上帝临女” 又为从上面到下面来。做敬词“请君临之” 用于抽象意境,表示遇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二)对着书画的范本进行摹做。“临摹” (三)众人相聚而哭。“卜临于大宫”特指众人定时在灵柩前哭。“朝暮临”(旧读四声) 3、量:(一)、(读一声)动词,计算物体容积。“为止斗斛以量之”。 引申为量长短。“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二)、(读四声)名词,斗斛一类的量器。“谨权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 (三)、(读四声)才具,才华抱负“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四)、(读四声)审查,揣度。“量敌而后进”“量力而行” 4、因:(一)动词,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二)介词,表示通过的意思。“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三)介词,表示由于的意思。“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发展为“因为” (四)名词,缘由。“无因而至前” (五)副词,于是。“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5、完:(一)、完善、完整。“巢非不完也”“初入无完群”先演变为双音词“完整” (二)、修缮,修葺。“大叔完聚,缮甲兵”“父母使舜完廪” 作动词是表示使之完整 6、官:(一)、行政机关(指处所)。“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于万人之官”可理解为“官府”。引申为行政职务。“敢告不敏,摄官承罚”可理解为“官职” 又引申为行政机关的首长。“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 (二)、耳、目、口、鼻、心合成五官“人之百事,如耳目口鼻之不可以相借官也” 7、行:(一)、(读hang二声)名词。道路。“遵彼微行” (二)、(读xing二声)动词。走、走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引申为“走了”。“使子路反见之,知则行矣” 又为实际地做,实施。“闻斯行诸”“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三)、(读xing二声)副词。将,快。“别来行复四年”“鄙夫行衰谢” (四)、(读xing四声)名词。行为,道德上的表现。“行比一乡”“听其言而观其行”

古代汉语常识学习重点和要求

《古代汉语常识》学习重点和要求 对于古代汉语常识的学习,不能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而与文选的学习脱节。归根结底,学习这部分知识,仍然要落实和体现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目的——培养一定程度的阅读古籍的能力。常识和文选的互相配合和印证,易于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的教学安排,是把两方面的内容穿插着进行讲授的。同学们要善于领会如上所说的教学意图,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尽管如此,从古代汉语常识的本身来说,也并非没有重点可言。这部分的知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句法和词法),以及古书的注解、标点、今译,文体、修辞,诗词格律等等,内容比较广泛,而且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但在先后次序的安排上,又具有学科的相对系统性。在这诸多内容中,总的重点是文字,词汇,语法。具体到每个专题,又各自有其重点和要求,兹列如下,提醒同学们学习时注意。 一、绪论 1、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二、怎样查字典辞书 1、检字法; 2、几部常用的字典、词典的主要优点。 三、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目的、意义; ※2、“六书”基本理论(名称、定义、例字及解说),结合课外作业初步掌握利用“六书”分析字义的基本方法; 3、异体字、繁简字的基本概念。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1、古今词义异同的几种基本情况; ※2、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几个基本方面。 五、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如何分析,掌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要求结合1—2个具体词例加以说明。 六、词类的活用 ※1、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有什么不同? ※2、本教材的词类划分的特点; ※3、词类活用的几种基本情况和条件; ※4、使动、意动用法的区别和翻译。 七、古代汉语的词序 ※1、古汉语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及其条件; ※2、关于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问题。 八、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基本形式; ※2、“是”字的语法作用; 3、判断句活用的几种情况。 九、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1、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2、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几种基本句式。 十、副词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仅供参考) 《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典》《经藉篡诂》《经传释词》《词诠》《 现代汉语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经典释文》《说文解字》《广韵》《中原音韵》《切韵 》直音法反切法 偏义复词本义引申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联绵词古音通假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判断句被动句同义词训诂四书集注说文四家三家诗诗韵韵脚韵例双声叠韵正义传笺十三经注疏集注曰为谓之章句谓之谓言貌犹之言之为言 读为读曰读若读如如字衍文脱文形训声训破读毛诗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檄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句读四六词类活用三十六字母稽古引 经 倒置迂回委婉夸饰平水韵黏对拗句拗救流水对借对词调 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汇总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第四课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可以从词的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认识。词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从音节的角度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从语义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复合词。单纯词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复合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一、单音词 (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单音词。实际上字和词并不是等同的。在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第二,字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尽管在造字之初是一词一字,后来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

词。例如: ①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③A.形貌昳丽。 B.丽土之毛 ③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以上三例,①A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而①B的“观”则当“观看”“观赏”讲。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②A的“丽”义为“华美”,②B的“丽”为“附着”,也是两个词。至于③A的“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与③B的“女”更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产生原因有二: 1.词义的引申:观:本义是观看(动词),引申出“用来进行观看活动的建筑物”之义,名词,读去声。 2.假借:如:女:名词,借用作代词。 异字同词:即一个词有不祗一个记录符号。 ①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古代汉语繁简字(南京大学高小方)

《古代汉语》 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 繁简字(一) 繁体字:一个字的笔画较简的形体,如果其合法地位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承认,这就是规范的简化字,那笔画较繁的形体,就是它的繁体字。 欢(正)---歡(正体) 懽(异体)讙(异体)驩(异体)第二版的书教材447页(70组繁简字) 繁简字是什么关系? 有些人说繁简字是一正一异的关系。 高小方:繁简字是双正的关系。繁体字里也有正体。 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对应关系 1、板---木板闆---老板 2、里---里程裏---里面 3、表---外表錶---钟表 4、别(bie阳平)---分别彆(bie去声)---别扭 5、卜(bu上声)---占卜蔔(bo轻声)---萝卜,蘿蔔 6、才---才智纔---方才的才有繁体 繁简字(二) 繁体字与简化字(第六组) (1)厂(an阴平)庵的异体字,盫(异体)。 原是一种草名,叫做庵闾,老了之后可以盖屋。 草圆屋谓之庵---《释名·释宫室》 例子戏曲《庵堂相会》。 (2)厰(chang上声)工厂 一个正体往往对应几个异体,如窗(正体)---窻(异体)窓(异体) 同形字:同形而异音异意的字。《影梅厂语》,钵厂。 她---姐的异体; 她---刘半农19世纪20年代造第三人称女性。 繁体字与简化字(第七组) (1)冲:(chong)“沖”是异体字 用开水浇:冲茶、冲鸡蛋;一飞冲天;大盈若冲(空虚);冲龄(幼小) (2)衝:(chong)要衝(交通要道);衝击。 (chong)首衝南方,衝劲儿

繁简字(三) (第八组) 丑: (1)地支的第二位,子丑寅卯;角色丑; (2)醜陋;比物醜类(比较) (3)古人名用哪个不绝对例如:文醜就用了这个‘醜’。 《战国策》有个辩士叫张丑 (第九组) 出:进出 齣:量词:一出戏(明清长篇戏曲之段落,相当于元杂剧之“折”) 齣?硬标记:用“齣”的是传奇,用“折”的是杂剧 (第十组) 淀浅水的湖泊;白洋淀 澱沉淀物;淀粉(面粉、多倒水沉淀,能抓起来的是面筋,再也抓不起来后,倒掉上面的清水,剩下的在阳光下晒) (第十一组) 冬冬季 鼕鼓声冬冬(可以简化成“冬季”的“冬”) 好多作家也受象声词影响把繁简字加个口字,错误。 (第十二组) 斗: ①斗(dǒu)升斗;几升几斗; ②星宿名:斗(dǒu) ?28宿(天球赤道里的恒星分成28组):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鬥:①鬥:斗争:鬥牛士; ②姓。异体:[鬭] (十三组) 范:姓,如范仲淹; 範:制作金锁器具的模子,如模範,範文 (十四组) 丰:丰采,丰姿 豐:豐富;姓

古代汉语下字词

第三讲:《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 二、字、词、语法难点分析 (一)字: 通假字:冥(溟)有(又)辩(辨)辩(变)邪(耶)决(趐)培(凭)而(能) 古今字:志(誌)反(返)知(智) 异体字:飡(餐) (二)词:1、词与非词:扶摇、夭阏——连绵词、羊角;词尾——然。果然、泠然、犹然、数数然 2、语气词:也 1)句中语气词: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语之后,表示提示、停顿2)句中语气词: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帮助表达判断。 三、语法: 1、双宾句:芥为之舟 2、语序:宾语前置: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动词宾语前置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彼且恶乎待哉——介词宾语前置 3、判断句:此小年也。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四、多义词辨析: 1、之:1)代词:2)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连词:主谓之间相当与名词性结构。风之积也不厚。 惯用句式:其……耶(邪),其……耶(邪)表示选择问句。其——委婉语气词,耶(邪)——句末语气词 2、而:1)连词,用语状中之间。怒而飞。决起而飞。 2)连词,表顺接。三飡而反。 3、以:1)介词,去以六月息者也。——谓语后以八千岁为春。——谓语前 2)连词,以游无穷。 《庄子》之《北冥有鱼》: 一、掌握下列词义: 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 御御六气之辩:乘—顺应 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 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 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

古代汉语常用字

常用词(一) 60字 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荐圆虞克堪有无昭穆勤乏乱整两贰兵车甲介卒乘君帅姑女族党雠河防城池田馆 1、【言】(一)动词。说话,说。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左传成公二年:“岂敢~病?”引申为谈问题,对某事表示意见。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曰。”战国策赵策三:“胜也何敢~事?”(胜:赵胜。平原君自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兵事。” (二)名词。话,言论。论语公冶长:“听其~而观其行。”引申为一句话为一言。论语为政:“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诗经三百篇。)又一个字为一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就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又如“五~诗”,“七~诗”。 2、【语】(一)动词。谈话。论语乡党:“食不~,寝不言。”李白夜宿山寺诗:“不敢高声~,恐惊天上人。” (二)读yù。告诉。左传隐公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论语阳货:“居!吾~女。”(居:坐下。女:您。) (三)名词。言论,话。论语季氏:“吾闻其~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谷梁传僖公二年:“~曰:’唇亡则齿寒’。”后汉书黄琼传:“常闻~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辨]言,语。在古代汉语里,“言”就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就是指回答别人得问话,或就是与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这就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得“叹而言曰”,就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得“岂敢言病”,“言病”也就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这些地方得“言”都不能换成“语”。“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就是明显。“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得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她指,不能指谈话得对方。“语”既能带指事物得宾语,例如庄子在宥:“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得宾语时,可以指称谈话得对方,例如论语阳货:“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总之,“语”字得“告诉”这一意义,就是“言”字所不具备得。“谚语”一义,更就是“言”所没有得。 3、【谓】 (一)对〔某人〕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之曰。”论语公冶长:“子~子贡曰。” (二)叫,叫做,认为。诗经王风葛藟:“~她人父。”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为指称,意指。左传隐公元年:“其就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矣!”(三)评论〔人物〕。论语公冶长:“子~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里仁:“子~韶尽美矣,未尽善也。”(韶:舜时得音乐名。) (四)通“为”。左传僖公五年:“一之~甚,其可再乎?”〔以~〕以为。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则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辨]谓,曰。“谓”就是“说”得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就是引语。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于“说”,“道”等于“曰”。“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得就是“谓”得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4、【访】(一)咨询。尚书洪范:“王~于箕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诸蹇叔。”注意:上古汉语得“访”,就是咨询得意思,不可误会为探望。“王访于箕子”,就是说周武王向箕子咨询关于“天道”得意见。“穆公访诸蹇叔”,就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咨访关于袭击郑国得意见。都不就是简单得拜访。“访”得直接宾语就是事,不就是人。所以第一例中有“于”字,表示箕子就是间接宾语;第二例中有“诸”字,它就是“之于”得合音,“之”指袭郑这件事。 (二)拜访(后起义)。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诗:“洛阳~才子,江岭作流人。”(江岭:江西庾岭。)引申为探寻[古迹,名胜]。王勃滕王阁序:“~风景于崇阿。”苏轼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其遗踪。” (三)查访,侦查(晚起义)。方苞狱中杂记:“又九门提督所~缉纠结,皆归刑部。” 5、【请】请,请求。左传隐公元年:“亟~于武公”。注意:“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得意义。第一种就是请您做某事。左传隐公元年:“则~除之。”第二种就是请您允许我做某事,“请”后动词表示我得行为。左传隐公元年:“臣~事之。”在上古汉语里,第二种情况比较常见。左传宣公二年:“会~先。”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以战喻。”引申为请求给予,后面跟着得就是名词。左传隐公元年:“为之~制。”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粟。” 6、【召】呼唤,特指上对下得呼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引申为招致,导致。荀子劝学篇:“故言有~祸也,行有招辱也。”[辨]召,招。用口叫人来为“召”,用手招人来为“招”。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古代汉语常用词1086个

古代漢語常用词(1086个) 常用词(一)60字 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荐圆虞克堪有无 昭穆勤乏乱整两贰 兵车甲介卒乘君帅姑女族党雠河防城池田馆 1.【言】 (一)动词。说话,说。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左传成公二年:“岂敢~病?”引申为谈问题,对某事表示意见。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曰。”战国策赵策三:“胜也何敢~事?”(胜:赵胜。平原君自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兵事。” (二)名词。话,言论。论语公冶长:“听其~而观其行。”引申为一句话为一言。论语为政:“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诗经三百篇。)又一个字为一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又如“五~诗”,“七~诗”。 2.【语】 (一)动词。谈话。论语乡党:“食不~,寝不言。”李白夜宿山寺诗:“不敢高声~,恐惊天上人。” (二)读yù。告诉。左传隐公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论语阳货:“居!吾~女。”(居:坐下。女:你。) (三)名词。言论,话。论语季氏:“吾闻其~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谷梁传僖公二年:“~曰:’唇亡则齿寒’。”后汉书黄琼传:“常闻~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辨]言,语。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或是和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於郑伯曰”,这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的“叹而言曰”,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的“岂敢言病”,“言病”也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换成“语”。“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是明显。“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的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谈话的对方。“语”既能带指事物的宾语,例如庄子在宥:“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的宾语时,可以指称谈话的对方,例如论语阳货:“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总之,“语”字的“告诉”这一意义,是“言”字所不具备的。“谚语”一义,更是“言”所没有的。 3.【谓】 (一)对〔某人〕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之曰。”论语公冶长:“子~子贡曰。” (二)叫,叫做,认为。诗经王风葛藟:“~他人父。”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为指称,意指。左传隐公元年:“其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矣!” (三)评论〔人物〕。论语公冶长:“子~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里仁:“子~韶尽美矣,未尽善也。”(韶:舜时的音乐名。) (四)通“为”。左传僖公五年:“一之~甚,其可再乎?”〔以~〕以为。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则以~受命於人主,议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为侵官。”[辨]谓,曰。“谓”是“说”的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是引语。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於“说”,“道”等於“曰”。“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的是“谓”的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4.【访】 (一)咨询。尚书洪范:“王~于箕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诸蹇叔。”注意:上古汉语的“访”,是咨询的意思,不可误会为探望。“王访于箕子”,是说周武王向箕

古汉语常用词

古汉语常用词 1 、逐:(1 )本义:追赶、追捕、竞逐。如“夸父与日逐走。”( 2 )引申义:A、追击B、赶跑、驱逐C、放逐(古诗文中常见的逐客、逐臣:被放逐的官)。 2 、干:(1 )本义:一种防身的作战武器,即盾牌。如“操干戚以舞”(2 )引申义:“干戈”连用泛指作战武器、代称兵事、战争。A、冲撞、触犯、冒犯B、追求、求取(“干谒”二字连用,即指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C、干预。 3 、极:(1 )本义:房屋的正梁。(2 )引申义:A、北极星B、最高的地位C、最高准则、标准D、极点、边际、尽头,如本篇:“四极废” E、达到极点、穷尽(动词)F、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形容词)H、非常、最(副词)。 4 、济:(1 )常用义:渡过水流。(2 )引申义:A、过河的地方B、帮助、给济、拯救之类,如本课:“杀黑龙以济冀州” C、受益,得到好处D、成功、成就事业。(3 )济济(请三声):形容众多、美好的样子。 5 、天:(1 )本义:人的头顶,如:“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2 )引申义:A、天帝、上天B、自然所生成的事物C、头等大事D、头顶上刺凿涂黑的黥刑E、把头发剃掉。 6 、道:(1 )(本义):供行走的道路。如:“道渴而死”(2 )引申义:A、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某一件事所采取的途径、方法B、规律、道理C、思想学说、政治主张D、理想、志向E、美好的道德 F、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所谓好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措施H、引导、疏导(后写作“导”)G、遵循J、称道、述说。 7、过:(2 )本义:走过、经过(2 )引申义:A超过、胜过B、过分、太甚C、犯错误(动词)如本课“微二人,寡人几过D、责备、批评E、过访、拜访F、过失、错误。 8、责:(1 )本义:债款、债务(zhai四声)A、收取债款、讨债(动),如本课“往责于东邑”B、索取、要求、责令(ze)C、责问、责备、审问、责罚D、责任、职责。 9、诛:(1 )本义:以言语批评、谴责人(2 )引申义:A、要求、索取B、声讨、讨伐C、治罪、惩处D、杀戮、消灭,如本课“不诛之则为乱”。 10 、相:(1 )常用义:仔细看、审察,如“九方皋相马”“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2 )引申义:A、相貌;观测命运B、扶助、辅佐;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官吏;1、作某国或某人的相2、使作相(名词);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以上各义均读xiang 四声)(3 )用作副词读xiang(一声):互相;.表示动作一方施而另一方受,不是互相施、受,属偏指一方用法。“杂然相许” 11 、饭:(1 )本义:动词,吃(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2 )引申义:A、给人饭吃或喂牲口B、-谷类熟食(名词) 注意:1、“饭”用于吃义只限于吃饭;吃其他食物如肉、鱼、水果叫“食”不叫“饭”。 2、“饭”用于名词,起初只指谷类熟食,泛指饭食是后起义。 3、“饭”本来是动词,上古也 一般用作动词,名词“饭”是由动词“饭”派生出来的。不能倒因为果,把名词“饭”看作本用,把动词“饭”看作活用。 12 、食:(1 )动词,读shi (二声),吃。(2 )动词,读si(四声),给……吃。本课“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也”引申义为:养活,喂养。喂养此义后写作“饲”。(3 )名词,读shi (二声),泛指吃的东西。(4 )名词,旧读si(四声),特指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 13 、启:会意字,从户从又。(1 )本义:开门。词义扩张后,泛之一般的张开,开启(2 )引申义:A、开导、启发。如本课:“不愤不启”B、兴起C、发生、萌生、萌发D、开拓、开僻E、陈述、禀告F、开始。 14 、发:(1 )本义:把箭发出去。(2 )引申义:A、发出、产生;兴起B、出发;

(十二)古代汉语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3

十二、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附着在句子上帮助表达各种语气的词。有句首语气词、句中首语气词、句尾首语气词三种。 ? 乎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 1、句尾语气词 也 ●基本用法: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判断语气,帮助谓语进行判断,有肯定、确认意味。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起义》) ●用在复句末尾,仍然是表判断语气,进行肯定确认。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用在祈使句或疑问句尾,仍表判断语气,有确认意味。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 矣 ●基本用法:用在陈述句句尾,表达陈述语气,帮助把事情发展的新情况告诉别人,有 报道意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鸡既鸣矣。(《诗经·齐风·鸡鸣》)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用于描写句尾,仍表陈述语气,帮助报道新情况。 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僖公十年》) 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一》) ●用在祈使句或疑问句尾,仍表陈述语气。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矣”和“也”所表达语气的差异: ●“也”所表达的语气是静态的,其中无时间因素;“矣”字则是动态的,其中有时间动 程。 ●“也”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矣”的基本作用是把事物发展中出现 的新情况告诉别人。

●基本用法:用在疑问句句尾,表达疑问语气。可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吗”或“呢”。 乎 ●是非问: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选择问: 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 ●特指问: 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用于反问句尾,仍表达疑问语气。反诘语气靠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宁”、“况” 等字表达。 安得无乱乎?(《韩非子·显学》)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狐假虎威》)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于测度句尾,仍表达疑问语气。推测语气靠“其”、“得无”、“无乃”等词语表达。 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四年》)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用于感叹句尾,表达感叹语气。 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附:与(欤)、邪(耶) ●基本用法:用于疑问句尾,表达疑问语气,相当于“乎”。但多数情况下语气不强烈, 有猜测探寻意味。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子何为者邪?(《庄子·外物》) 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史记·商君列传》) ●用于反问句尾,仍表达疑问语气。反诘语气靠疑“岂”、“独”等字表达。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许行》)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基本用法:用于感叹句尾,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 哉 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大哉!尧之为君!(《孟子·许行》) ●用于反问句尾,仍表感叹语气。反问语气靠疑问代词或“岂”等表达出来。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5、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6、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 7、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8、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 9、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10、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 11、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12、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13、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4、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15、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1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17、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18、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19、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1、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22、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23、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2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5、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6、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2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28、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9、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30、对动词用法: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31、判断句:是指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对主语做出判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32、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式。 33、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 34、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35、“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 36、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37、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38、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