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

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

一、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

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

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

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山东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第三产业尤为突出;山东省的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据主要地位,基本可以分庭抗礼;2015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的7.6%,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5.3%,2011年至2005年间,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呈逐年递增趋势,第一、二产业呈逐年递减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值下降到50%以下,不再占据绝对优势。但由表2可知第一、二产业所占比例虽呈下降趋势,但生产总值却不断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并于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过两万亿元;此上信息表明山东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

2.产业结构现状横向分析:

山东省内的17个主要城市,根据地理环境和政府支持程度不同,城市发展状况也存在差别。

现就省内各市2014年与2015年生产总值及其增加值进行对比。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山东省内各市国内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国内生产总值越高的城市, 第一产业占比越小, 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比加大;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第二、三产业;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侧重点放于沿海城市,特别是青岛、烟台地区;山东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出台相关政策,使得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已经成为了山东经济发展的主流,青岛市的第三产业比其第二产业生产总值高;总体看来,经过改革开放,山东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方向转化。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总结:

三大产业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没有第一、二产业作为基础就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推动第一、二产业的进步。“大量实证研究和国内外产业发展实践表明,通过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发展方式改变,这是

现代市场经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工程,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动经济振兴、实现赶超战略的必由之路与基本经验1”,山东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山东经济结构改善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1李众宜、何光一、山军勇山东产业结构特征《商业时代》2011年第03期

2陈良浅析山东产业结构现状2007年第31期

3丁娟山东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

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升级对策研究

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升级对策研究 在对齐齐哈尔市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所处的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两个方面对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行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标签:产业结构;产业升级;高度化 “十二五”时期,是全球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五年,与此同时,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齐齐哈尔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抓住国家进一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机遇,研究齐齐哈尔市产业升级对策,有利于加快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业和产品层次,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齐齐哈尔市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3齐齐哈尔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一产业增加值280.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51.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498.8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为22.8:36.7:40.5。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4.4%、44.5%和4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396元,增长9.5%。 二、齐齐哈尔市三次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分析 (一)所处的工业阶段分析 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重要阶段,工业化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程度〔1〕〔2〕。为了分析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的现状,根据我市人均GDP相关数据,运用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三阶段模型〔3〕,判断当前齐齐哈尔市工业化所处的阶段。 根据《1996-2012齐齐哈尔市经济统计年鉴》人均GDP数据和《2013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汇率均价,把2000-2012年齐齐哈尔市人均GDP折算为美元,并把折算后的人均GDP与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模型进行对比,以1996年为标准进行判断,2011年齐齐哈尔市人均GDP为3081.53美元,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1年以前齐齐哈尔市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齐齐哈尔市的经济发展不但落后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而且落后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距实现成熟的工业经济阶段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二)高度化分析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动态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产业结构所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 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 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 一、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 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 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 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基于区位商的山东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商的山东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商的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山东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快速变动时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 优化来实现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运用区位商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三大产业的结构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定量分析,比较具体地阐明了该区域的产业现状特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区位商山东省产业结构 2012年山东省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同比增长9.8%,成为除广东、江苏外第三个5万亿梯队成员。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波动。区位商分析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被学者广泛地运用于某地区、某行业、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研究。如王子龙、谭清美对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其中就运用到区位商分析方法;胡序勇、陈闻君对新疆产业结构区位商的分析明确了新疆优势产业,提出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刘晓红、李国平用区位商分析法对陕西省的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总量分析,利用山东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山东省各产业的区位商进行计算,分析山东省的优势产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一、区位商及其计算方法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 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其表达式为:LQ ij = e ij ÷e it / E ij ÷E it ; 式中 e ij 是 i 地区 j 部门的产值,e it 是 i 地区的总产值,E ij 是全国 j 部 门的产值,E it 是全国总产值。 区位商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是:Li=e i ÷e t / E i ÷ E t ; 式中e i 为城市中i部门职工人数;e t 为城市中总职工数;E i 为全国i部门职 工数;E t 为全国总职工数。Li为区位商。 第一种形式是根据生产总值比重体现产业专业化程度,第二种形式是根据城市中某一部门职工人数体现基本活动部门范围,但是这种分析方法的假设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对于重要的出口部门,用全国比重去衡量城市满足本地需要的部分,显然标准就偏高了。城市之间在同一部门生产率的实际差别和消费习惯的不同也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综合考虑,本文采用第一种形式计算区位商。 在第一中形式中: Li> 1的部门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考察主导产业时,Li大于1的部门是具有基本活动部分的部门,可以为外地服务,是从城市以外的地区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也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我们把这部分部门叫做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Li< 1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其规模比较弱势,意味着该地区该行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还需要由区域外供给产品或服务。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 一、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说明山东

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引语 (2) 二、浅析山东省三大产业 (3) 三、山东产业结构近几年的变化及现状 (4) 四、小结 (7)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优化措施 (7) 参考文献 (9)

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 摘要: 2011年,山东省地区总产值高达45429.2亿元,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山东人均GDP达到7273美元,从数字上看山东省已进入了工业化高级阶段。虽然山东的产业产值很高,但是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仍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化率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短期内难以超越第二产业。三大产业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山东经济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的初步分析,发现其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山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 一、引语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一般会随着一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依次经历“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和“三二一”四个阶段,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升级会使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增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产业结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变化:1949到1970年为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一二三”阶段,此时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工业不发达,第三产业几乎没有;1970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89年,20年时间处在“二一三”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山东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了适合本省的经济政策,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1990年进入“二三一”阶段,即工业化初级阶段; 2000 年至2005 年经历了工业化中级阶段; 2006年以后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到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5429.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同比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973.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4037.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7418.0亿元。从经济总量看,山东省的经济确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从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内部看,山东省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存在着相对不合理的一面。这些不合理使得山东省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二三一”阶段。如果这些结构性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长期制约着山东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 析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 一、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

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说明山东的服务行业和制造行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2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2.2.1产业结构理论 根据我们对产业结构的了解,产业结构就是指在某个国家或者某各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资金再加上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的物质总和,这些在国民经济的陪比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改地区或者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它们能够达到最好的程度。在现在社会,我们所考察国民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中生产的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产业的增加值就是运用它们两个的比值来确定的。 均衡增长理论是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理论的对立面,赫希曼讨论的前提是在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形下,根据他的描述认为,我国现在还处在高速发现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就发现来说,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从而诱发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均衡增长理论更加适用于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就 以山西省为例,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他们只要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再加上他们丰富的资源,全面发展多个产业。 2.2.2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发展中慢慢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们现在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国经济能够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为了使产业结构分部更加的合理,产出效率更加的高,使产业的发展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实现资源和结构的合理化配置,这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将原有产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配置,这样对于产业来说,能够使它们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使各个生产部门能够通力合作,为经济长久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得,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要综合考虑各个生产要素之间是否相互的统一。这个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产业的生产技术与改产业所需的劳动力是否相匹配,如果对于产业来 说技术层面与劳动力的配比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那么这种矛盾的存在迟早会发生,只不过是早是晚的事,通过各个生产部门的收入总额与本部门的总的劳动力总和来配比,这样能够大体上得到产业结构的优化。 其次,产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是否合理有效。这个方面主 要决定着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合理有效,如果投入和产出它们之 间的交易较为密切,那么,对于产业来说,它们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在企业中,各个产业部门的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来说,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是相互服务的,即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例如大的方面来说,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工业最后还的反哺农业,用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的发展。第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这个层面上所说的意思是某个部门的发展,不能够影响到另外一个产业的发展,它们应该是共同发展,这个平衡如果被打破,那么这个发展就是不平衡的,换句话说,就是不协调的。 再者,对于各个产业部门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在地位上是否相同,现阶段,社会经 济发展的很快,而且竞争压力也是非常的大,这就造就了一些产业会对某些部门产生偏见,因为他们最注重的只有利润,这就会导致一条腿走路的现象,因此就会出现部门之间他们的权利不同,最终也会导致他们的地位出现一定的差距,进而形成了各个产业之间的部门存

山东济宁产业结构总

山东济宁产业结构总

————————————————————————————————作者:————————————————————————————————日期: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济宁市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意义。整体较优的产业结构,能够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济宁要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必须尽快适应改革大局,拿出不破不立的决心和勇气,必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一、产业结构现状基本分析 (一)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质量性指标,也是系统研究某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情况的基本依据。改革开展以来,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尤其是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6.8:35.8,第三产业占比达到相对高地,2004年之后,产业结构经过调整放缓、平稳发展等几个时期,至2013年,第二产业占比达到51.1%,第三产业占比调整至36.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显著,且第一与二三产业呈“剪刀形”发展趋势,“二、三、一”产业结构格局逐渐趋于稳定,经济增长的动因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显著提升。 伴随着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结构的调整,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00-2010年,一产从业人员占比下降19.5个百分点,二、三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提高7.7、11.8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GDP已由2000年的12981元/人提高至2013年的67629元/人。

产业结构现状研究分析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作者:————————————————————————————————日期:

2.2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2.2.1产业结构理论 根据我们对产业结构的了解,产业结构就是指在某个国家或者某各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资金再加上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的物质总和,这些在国民经济的陪比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改地区或者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它们能够达到最好的程度。在现在社会,我们所考察国民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中生产的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产业的增加值就是运用它们两个的比值来确定的。 均衡增长理论是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理论的对立面,赫希曼讨论的前提是在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形下,根据他的描述认为,我国现在还处在高速发现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就发现来说,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从而诱发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均衡增长理论更加适用于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就以山西省为例,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他们只要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再加上他们丰富的资源,全面发展多个产业。 2.2.2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发展中慢慢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们现在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国经济能够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为了使产业结构分部更加的合理,产出效率更加的高,使产业的发展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实现资源和结构的合理化配置,这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将原有产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配置,这样对于产业来说,能够使它们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使各个生产部门能够通力合作,为经济长久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得,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要综合考虑各个生产要素之间是否相互的统一。这个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产业的生产技术与改产业所需的劳动力是否相匹配,如果对于产业来说技术层面与劳动力的配比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那么这种矛盾的存在迟早会发生,只不过是早是晚的事,通过各个生产部门的收入总额与本部门的总的劳动力总和来配比,这样能够大体上得到产业结构的优化。 其次,产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是否合理有效。这个方面主要决定着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合理有效,如果投入和产出它们之间的交易较为密切,那么,对于产业来说,它们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在企业中,各个产业部门的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来说,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是相互服务的,即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例如大的方面来说,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工业最后还的反哺农业,用技术和设备促进农

最新山东省济宁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汇总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济宁市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意义。整体较优的产业结构,能够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济宁要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必须尽快适应改革大局,拿出不破不立的决心和勇气,必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一、产业结构现状基本分析 (一)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质量性指标,也是系统研究某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情况的基本依据。改革开展以来,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尤其是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6.8:35.8,第三产业占比达到相对高地,2004年之后,产业结构经过调整放缓、平稳发展等几个时期,至2013年,第二产业占比达到51.1%,第三产业占比调整至36.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显著,且第一与二三产业呈“剪刀形”发展趋势,“二、三、一”产业结构格局逐渐趋于稳定,经济增长的动因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显著提升。 伴随着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结构的调整,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00-2010年,一产从业人员占比下降19.5个百分点,二、三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提高7.7、11.8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GDP已由2000年的12981元/人提高至2013年的67629元/人。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2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根据我们对产业结构的了解,产业结构就是指在某个国家或者某各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资金再加上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的物质总和,这些在国民经济的陪比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改地区或者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它们能够达到最好的程度。在现在社会,我们所考察国民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中生产的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产业的增加值就是运用它们两个的比值来确定的。 均衡增长理论是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理论的对立面,赫希曼讨论的前提是在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形下,根据他的描述认为,我国现在还处在高速发现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就发现来说,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从而诱发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均衡增长理论更加适用于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就以山西省为例,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他们只要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再加上他们丰富的资源,全面发展多个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发展中慢慢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们现在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国经济能够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为了使产业结构分部更加的合理,产出效率更加的高,使产业的发展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实现资源和结构的合理化配置,这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将原有产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配置,这样对于产业来说,能够使它

山东省产业结构_演进_现状与对策分析

第2期总第124期2013年3月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No.2Vol.124Mar 2013 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现状与对策分析 王晓辉1 ,张 永2,刘楠楠 1 (1.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271000)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波动,从 1978年的“一、二、三”模式转变为现阶段的“二、三、一”模式。当前,山东省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投资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限制高碳强度产业的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完善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低碳经济中图分类号:F26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3)02-0038-08 收稿日期:2012-12-15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山东省低碳排放产业体系与消费模式的构建与对策研究”(2012RKB01384);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研究项目 “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研究”(2012EI018)。作者简介:王晓辉,女,山东泰安人,管理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低碳经济;张永,男,山东淄博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金融风险管理;刘楠楠,女,山东莱阳人,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低碳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维持了较高水平。2011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 )45361.85亿元,在全国占据的比重由1978年的3.3%上升到9.6%,人均GDP 由316元上升至2011年的47335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 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的不利形势下,上半年山东省生产总值达到24118.1亿元,同比增长9.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显示出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地区经济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 [1,2] 。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产业结构也出现了 明显的变化与波动。文中主要运用1978-2012年的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以及近三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围绕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与结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调整和优化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总体趋势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资金、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置比例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着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内在活力与增长潜力。本文将以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作为主要指标依据,针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总体趋势进行分析。 从产值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图1所示,1978至2011年期间,山东省三次产业比重有较为明显的波动,但从总体趋势来看,波动较为平缓。其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减少,第二产业则保持基本稳定,这是山东省一直以来提倡“优化产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2.2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根据我们对产业结构的了解,产业结构就是指在某个国家或者某各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资金再加上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的物质总和,这些在国民经济的陪比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改地区或者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它们能够达到最好的程度。在现在社会,我们所考察国民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中生产的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产业的增加值就是运用它们两个的比值来确定的。 均衡增长理论是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理论的对立面,赫希曼讨论的前提是在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形下,根据他的描述认为,我国现在还处在高速发现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就发现来说,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从而诱发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均衡增长理论更加适用于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就以山西省为例,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他们只要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再加上他们丰富的资源,全面发展多个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发展中慢慢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们现在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国经济能够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为了使产业结构分部更加的合理,产出效率更加的高,使产业的发展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实现资源和结构的合理化配置,这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将原有产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配置,这样对于产业来说,能够使它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资料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 作者:杜小蓉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12期 摘要: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决定了其经济实力、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文章在分析安徽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安徽产业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安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1 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尤其从1995年以来的17年时间里,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经历了由“二、一、三”演进到“二、三、一”的过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5年分别为32.26∶36.46∶31.28,2011年分别为13.37∶54.44∶32.19。二、三产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安徽作为中部地区,虽没有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但通过工业强省战略等一系列以依靠自身为主的政策也迅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明显,且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经济结构有明显改善。三次产业发展变动情况及所占GDP 的比重如表1: 从三次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1995-2011年17年安徽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趋势明显,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10.66亿元,2011年即上升为15110.3亿元,增长了8.35倍,增长快速。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增速最快,增长了12.46倍,其次是第三产业,增长了8.58倍,第一产业增长相对比较缓慢,仅增长了3.46倍,但总体仍属增长态势。 从表1看出1995年三次产业在总值中所占比重相差不大,但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则逐年下降,1995年到2011年下降了18.8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三次产业比重在不断上升,但在2002-2004年3年间有小幅的波动,2004年后又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1995-2011年17年间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这17年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上升了0.91个百分点,不到一个百分点。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1995年三次产业处于“二、一、三”的状态,从1995-2005年11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有着一定的交替,但到2005年后,三次产业的结构比较稳定,工业增长强劲,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按照发展经济学产业发展三阶段规律,即第一阶段:传统社会经济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和服务业,该阶段主要表现为大量低效率劳动力停滞在农业部门;第二阶段:高速增长的工业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急速上升的工业制造业支撑;第三阶段:经济进入发达阶段,工业制造业的贡献率下降,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贡献逐步提高。从近几年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来看,其正处于第二阶段。 2 安徽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模式粗放,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目前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和有色金属加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GDP比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

2.2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根据我们对产业结构的了解,产业结构就是指在某个国家或者某各地区所拥有的劳动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资金再加上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的物质总和,这些在国民经济的陪比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改地区或者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它们能够达到最好的程度。在现在社会,我们所考察国民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中生产的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产业的增加值就是运用它们两个的比值来确定的。 均衡增长理论是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理论的对立面,赫希曼讨论的前提是在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形下,根据他的描述认为,我国现在还处在高速发现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就发现来说,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从而诱发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均衡增长理论更加适用于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就以山西省为例,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他们只要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再加上他们丰富的资源,全面发展多个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发展中慢慢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们现在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是我国经济能够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为了使产业结构分部更加的合理,产出效率更加的高,使产业的发展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实现资源和结构的合理化配置,这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将原有产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配置,这样对于产业来说,能够使它们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使各个生产部门能够通力合作,为经济长久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得,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要综合考虑各个生产要素之间是否相互的统一。这个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产业的生产技术与改产业所需的劳动力是否相匹配,如果对于产业来说技术层面与劳动力的配比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那么这种矛盾的存在迟早会发生,只不过是早是晚的事,通过各个生产部门的收入总额与本部门的总的劳动力总和来配比,这样能够大体上得到产业结构的优化。 其次,产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是否合理有效。这个方面主要决定着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合理有效,如果投入和产出它们之间的交易较为密切,那么,对于产业来说,它们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在企业中,各个产业部门的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来说,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是相互服务的,即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例如大的方面来说,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工业最后还的反哺农业,用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的发展。第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这个层面上所说的意思是某个部门的发展,不能够影响到另外一个产业的发展,它们应该是共同发展,这个平衡如果被打破,那么这个发展就是不平衡的,换句话说,就是不协调的。 再者,对于各个产业部门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在地位上是否相同,现阶段,社会经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影响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影响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各国纷纷进行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小到大,并在近十年保持高速增长,它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在深化改革的今天,中国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任重而道远,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或者如何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因素,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依赖技术进步与创新,由于我国自身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有限,引进FDI并充分利用的FDI溢出效应,成为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因素之一。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成为大多数国家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对外直接投资也成为一国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将基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动因,结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进,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FDI进入某一行业后直接增加了该行业发展的可用资金,该行业的规模马上增加。间接影响是指FDI 的溢出效应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即通过产业之间的前后关联、技术及管理经验的模仿、员工在企业之间的流动等途径,促进我国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影响非利用外资行业的发展,间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无论是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FDI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发挥需要东道国具备一定的条件,高效的金融市场融资水平及发达的金融服务体系,既直接影响FDI进入的规模和行业,又影响FDI溢出效应的发挥。 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水平的高低和产业结构发展状态的不同会导致其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作用。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里过程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迈上了新台阶,尤其自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以后,更加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结合我国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79-1984年的起步阶段。1979年,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主要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外贸公司及省市所属的经济技术企业,它们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开展对外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和国际劳务合作等活动。由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企业竞争力较弱,使得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还很小,投资方式和地区也比较单一。

优秀报告范文: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一、产业结构现状 ****市是一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煤炭深加工、矿山机械和高载能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其产业构成表现为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出口依赖型特征。近年来,全市按照巩固和稳定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提升第三产业的要求,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03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亿元,第二产业40亿元,第三产业23亿元。人均GDP达到9836元,人均财政收入6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2元。“九五”期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6.3:56.8:26.9调整为13:59:28,到2003年调整为10:57:33。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农业属于土地依赖型,得益于黄河灌区的有利条件,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2002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为63.4:2.6:31.1:2.9,特别是畜牧业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6.5万亩,其中:脱水菜种植面积6.4万亩,饲草种植面积12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73.0:24.5:2.5调整为67.2:24.7:8.1。

第二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市第二产业以工业占绝对优势,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2002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户,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占全市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65%。工业不仅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是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涌现出了诸如东方钽业集团、恒力集团、奔牛集团、英化股份、大荣化工等一批在区内外甚至在国外享有盛名的骨干企业,以及沙湖纸业、惠冶镁业、兴平公司、丰本公司等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创出了宝山牌钽粉、钽丝、恒力牌密封钢丝绳、太西无烟煤、宁河牌石灰氮、双氰胺、石鑫牌硅铁、沙湖牌面巾纸等一批荣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名牌产品。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煤炭工业、高载能原材料工业、电石化工工业、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电力工业等产业均在全区占有较大比重,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矗2002年各产业实现产值分别为: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实现产值4.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2%;煤炭采选业实现产值13.25亿元,占18.3%;电石及深加工10.26亿元,占14.2%;电力工业8.33亿元,占11.5%;煤炭深加工2.5亿元,占3.5%;以铁合金、碳化硅、金属镁为主的高载能工业实现产值7.4亿元,占10.2%。 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九五”期间,我市第三产业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