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培智生活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培智生活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元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三年级下册学过1元、5元、10元,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培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2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的掌握,另一方面使学生巩固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根据需要购物,不盲目消费的良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我班现在主要是五年级学生,本次上课共有8名学生,其中1名自闭症周嘉豪智力水平80左右,刻板行为及社会交往能力较弱,中度智残5名,中重度2名。他们学习习惯、认知基础和性格差异较大,我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

A组共有3名学生,他们善于观察和表达、理解能力较好,已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

B组共有3名学生,他们学习态度认真,理解能力一般,计算和运用,需要教师协助。

C组学生共有2名学生,他们遵守课堂纪律,数学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初步建立了数概念,能正确认读数字1~20。

BC组学生的思维简单,抽象概括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知识迁移困难,对知识掌握比较缓慢,而遗忘快等特点。

学好数学难度很大。但是他们对新事物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利用这一点充分利用情景模拟和多媒体的优点,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声情并茂的图象、声音刺激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共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人民币。

(二)数学思考: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发展思维能力,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问题解决: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与购物相关简单计算的问题,并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四)情感态度: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根据需要购物,不盲目消费的良好习惯

不同的教学目标

A组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人民币,会进行20以内元与元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发展思维能力,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解决日常生活与购物相关简单计算的问题

B组:认识20以内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换算,

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发展思维能力

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与购物相关简单计算的问题C组:认识20以内的人民币。

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

重点:认识20以内的人民币,并进行换算。

难点:换算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感官刺激法,个别指导法,游戏教学法

学法:观察法,巩固练习法,康复训练法,

四、说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动问好!提醒学生要正式上课了

五指歌与手指操。可以帮助训练学生手口一致点数,促进专注力发展。

(二)创设情趣导入新课

通过看图片与视频直观感受人民币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认一认数一数

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3个1是3,5+5=10,10+10=20,巩固复习以前所学知识。

(四)换一换算一算

理解元与元之间的换算,运用已有的20以内的不进位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五)逛超市,模拟购物

通过模拟超市购物的情景,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理解。通过老师的引导建立爱惜人民币,不盲目消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结束教学,布置作业

A组学生再思考,20元还可以怎么换?在家里用真币摆出答案。认识50元及100元。逛超市买一样不超过20的东西,并独立付刚好的钱。B组学生练习课堂所学的20的换算。和爸爸妈妈一起多次练习。逛超市买一样不超过20的东西,体验一次付款。C组同学练习数钱,体验一次超市购物。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说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突出学习重点与难点。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8篇)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8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 本单元的内容是: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 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课题:认识人民币(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 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培智生活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元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三年级下册学过1元、5元、10元,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培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2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的掌握,另一方面使学生巩固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根据需要购物,不盲目消费的良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我班现在主要是五年级学生,本次上课共有8名学生,其中1名自闭症周嘉豪智力水平80左右,刻板行为及社会交往能力较弱,中度智残5名,中重度2名。他们学习习惯、认知基础和性格差异较大,我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 A组共有3名学生,他们善于观察和表达、理解能力较好,已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 B组共有3名学生,他们学习态度认真,理解能力一般,计算和运用,需要教师协助。 C组学生共有2名学生,他们遵守课堂纪律,数学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初步建立了数概念,能正确认读数字1~20。

BC组学生的思维简单,抽象概括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知识迁移困难,对知识掌握比较缓慢,而遗忘快等特点。 学好数学难度很大。但是他们对新事物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利用这一点充分利用情景模拟和多媒体的优点,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声情并茂的图象、声音刺激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共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人民币。 (二)数学思考: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发展思维能力,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问题解决: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与购物相关简单计算的问题,并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四)情感态度: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根据需要购物,不盲目消费的良好习惯 不同的教学目标 A组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人民币,会进行20以内元与元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发展思维能力,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解决日常生活与购物相关简单计算的问题 B组:认识20以内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换算,

培智生活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培智生活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1.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额、图案、材质等方面的内容。 2. 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兑换和计算。 二、教学内容 1. 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1)人民币的面额和图案。介绍人民币的面额和图案,包括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六种面额,以及人民币的正、反面图案。 (2)人民币的材质。介绍人民币的材质,包括纸币和硬币两种。 2. 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货币兑换。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货币兑换,如将100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2)货币计算。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货币计算,如购买物品时的找零计算。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PPT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 实例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演示如何进行货币兑换和计算。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掌握货币兑换和计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介绍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教师通过PPT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额、图案、材质等方面的内容。 3. 实例演示货币兑换和计算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演示如何进行货币兑换和计算,如将100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如何进行找零计算等。 4. 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分析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回顾 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一些和购物有关的知识。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间的关系。一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受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各种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操作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课堂上,我用童话故事情境作为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地去认识人民币,积极地去探索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快乐地参与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 熟悉人民币说课稿3篇(熟悉人民币的说课稿)下面是我收集的 相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相识人民币的说课稿),欢迎参阅。 相识人民币说课稿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义务教化课程 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其次册第五单元“相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相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相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实力目标:通过对人民币学问的系统整理,能对人民币清晰的识别,并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实力;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在简洁的换钱、算钱、付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实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实力。 情感目标:使同学在参与 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价值,培育疼惜钱币,节省用钱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相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生活进入课堂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商场。 2、提问:这是哪里呀?你们想去吗?在商品玲琅满目的商场里,用什么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呢?有了钱能买到哪些东西呢?谈话:钱的作用可真大,那小挚友们知道现在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 3、揭示课题:相识人民币。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生活情境动身,唤起同学生活中自己运用人民币的例子。 同学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 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爱好,突出学问的生长点。 (二)探究新知,关注同学的生活阅历 1. 相识1元人民币相识1元纸币你们相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相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挚友听。也可以找出不相识的问问同学,分组活动。 同学活动,老师巡察。 出示:1元纸币。 提问:这是多少钱呀?请同学上前沟通。说说是怎么看出这是1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精选7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精选7篇) 《认识人民币》篇1 说教材: 一、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是在学生学过100以内的数的读写的基础上教学的。因为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一致的,所以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难度不会太大。学过100以内的读写法后,认识元、角、分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对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也有帮助。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教材有层次地呈现了知识结构。老师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来猜和摸里面装了什么,使学生明白“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接着帮助学生认识一元、五角、一分这三种面值较小的人民币,并由模拟购物中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提炼出一元=十角,再联想到一角=十分。然后认识5角、2角、5分、2分,最后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把一张1元币换成二张5角、把五张2角换成一张1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并为购物时付币做好准备。教材采用这种知识结构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间接沟通了100以内的十进关系。教学重点是认识人民币。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说教法和学法: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元、角、分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知识系统化、数学化。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二、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动画导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操作、概括,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的境界。 三、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练习的设计除了注重趣味性和创造性以外,更注重实践性。如:创设小商店情境,开展购物活动,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说教学程序: 一、境引入,整体感知人民币 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老师准备一个装有人民币的盒子让学生去猜、去摸里面装了什么,进行初步感知人民币。然后简单的介绍一下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从而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2、整体感知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首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然后通过让小组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知道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之分。小结:人民币可多了,有大面值的人民币,也有小面值的人民币,对于这些面值较大的就人民币今天我们暂时不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认识人民币,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范文

认识人民币 一、引言 人民币作为中国的法定货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认识和了解人民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管理金钱,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本文将以数学为切入点,通过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计算方法,帮助大家全面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 二、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常用符号为¥。在进行人民币相关的计算和使用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以下几种单位: 1.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用于表示较大的金额。 2.角:1元可以分成10个角,用币面的数字“1”表示。 3.分:1角可以继续细分为10个分,用币面的数字“1”表示。 三、人民币的面额构成 人民币有一系列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以下是人民币的常见面额构成: 1.纸币:人民币纸币主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等,分别用不同的纸币图案和颜色进行区分。 2.硬币:人民币硬币主要有1元、5角和1角等几种,分别用不同的币面图案和大小进行区分。其中,1元硬币较大,5角硬币居中,1角硬币较小。 通过对人民币的面额构成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辨别和运用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日常消费和交易。 四、人民币的加减法运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人民币的加减法运算。下面我们通过数学方法来介绍人民币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1.加法运算:当我们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相加时,我们首先需要对齐相同面额的币值,然后逐位相加,最后将结果表示出来。例如,计算5元+3元+2元,我们可以先对齐每个面额的币值,得到 5元+3元+2元 = 10元。 2.减法运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人民币的相减时,同样需要对齐相同面额的币值,然后逐位相减,最终得出结果。例如,计算10元-3元-2元,我们可以对齐每个 面额的币值,得到 10元-3元-2元 = 5元。 通过数学的加减法运算,我们可以灵活应用于人民币的计算过程中,提高我们的计算准确度和效率。 五、人民币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除了加减法运算,我们有时还需要进行人民币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下面我们通过数学方法来介绍人民币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1.乘法运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人民币的倍数关系时,我们可以使用乘法运算。例如,计算3元的5倍,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3元 × 5 = 15元。 2.除法运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人民币的分割和均分时,我们可以使用除法运算。例如,计算15元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元,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15元 ÷ 3 = 5元。 通过数学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我们可以快速计算人民币的倍数和分割情况,方便我们进行金钱管理和交易计算。 六、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具有不同的面额构成。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人民币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快速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和使用。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我们可以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金钱管理的能力。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人民币和数学运算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参考文献: - 人民币介绍 [链接已屏蔽] - 数学运算规则参考书籍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试讲稿及答辩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试讲稿及答辩 《认识人民币》试讲稿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认识人民币》,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玲玲有一个小猪存钱罐,平时她把散落在家里桌上的零钱都细心地收进存钱里。咱们来看看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吧! 师:有1元的硬币和纸币,5角的硬币和纸币,1角的硬币和纸币,5分、2分、1分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 师:学生A说认识1元、5角和1角的,另外一些不认识。 师:它们分别是5分、2分和1分。现在,分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少了,在老师小时候分币是常常使用的。老师小时最爱吃的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话梅糖是2分钱一颗,还有一首歌叫《一分钱》。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这些分币一定是妈妈留下来作纪念的,让玲玲和我们认识了现在已经不常见到的分币,谢谢玲玲的妈妈。 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 师:咱们把摆在课桌上的钱分分类吧。 师:学生B说写有元的分成一类,写有角的分一类,写有分的又分一类。 师:其实这种分法是按人民币的单位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小朋友们在刚才人民币分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师:学生C说有的是用纸做的,有的不是用纸做的。 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纸币与硬币虽然形状质地不同,

但它们的面值是相等的,在购物使用时是一样的。 师:XX同学在文具店里买了一本田字格,一本田字格6角钱,他付给店家1元,店家找给他4角钱,对吗?大家想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师:学生D说对,他们买东西时也有这样的情况。 师:是的,1元=10角。 师:小朋友们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老师小时候爱吃的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用1角钱可以买两根,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了吗? 师:学生E说2根奶油棒冰10分钱,1角可以买两根,所以1角=10分。 三、趣味练习,巩固认知 师:看黑板上这些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你能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黑板上人民币面值多的钱吗? 师:那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钱? 师:有学生说买本子,也有同学说买大米、生活用品,好多都需要钱。 师: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钱,小朋友们要注意合理消费,生活上不能铺张浪费,要学会勤俭节约。 师:玲玲的存钱罐里有3元14角8分,14角=元角,玲玲一共有多少钱? 师:学生F说14角=1元4角,所以玲玲一共有4元4角8分。 师:谁也有存钱罐?小朋友们平时能得到钱吗?你是怎么花的? 四、课堂小结 师:大家回答得很积极,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合理规划使用自己的钱。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五、板书设计 略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03答辩解析(参考)

培智生活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培智生活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图案。 2. 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 3. 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 1. 能够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正确地称呼其面值。 2. 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进行换算。 3. 能够使用简单的计算方法,对人民币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同感和珍惜感,了解人民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 1. 人民币基本面值和图案的认识。 2.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 3.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

1.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 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六、教学方法: 1. 课堂讲解法。 2. 课堂演示法。 3. 课堂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1. 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图案的认识。 (1)向学生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让学生依次说出其面值。 (2)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图案和设计。 2.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 (1)让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和角。 (2)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方法。 3.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1)介绍人民币的基本计算方法,如加减乘除。 (2)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八、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1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人民币》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篇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人民币”,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教材首先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出新课,接着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为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解决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购物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购物。 为了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

培智生活数学《认识人民币:5角与1角的关系》教案

5角与1角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5个1角是5角。 2、学生学会从会用1元1角到会用1元5角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我将本班学生分为A、B、C三组 A:通过本堂教学,知道5个1角是5角 B:通过本堂教学,能在教师帮助下换算5个1角是5角 C:通过本堂教学,能理解5角与1角的关系,并独立换算 我班共有学生8名,其中轻度智残2名,中度智残3名,重度智残3名,他们通常也伴有其他障碍,如:多动、语言障碍和肢体不协调等;他们抽象概括能力差,知识迁移比较困难,数的概念也特别差。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十元以下人民币的基础上进行的,把学生的生活和社区的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会从学生学会从会用1元1角到会用1元5角 教学重点:知道5个1角是5角 教具准备:人民币(1元纸币五张,1角硬币九个,两个5角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5角的两种样式。(出示PPT课件) (2)出示课件,让学生根据课件说出几元几角(并请学生到黑板上板书1.50、1.60、2.80要求学生用1元和1角展示) 二、导入 师:我们刚刚复习了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大家还记得人民币是做什么用的吗?(买东西)今天也有两位小朋友去买东西,可是他们遇到了麻烦,我们看一看有什么可以帮助他们的。师:(熊二带了1.70元去超市买东西)。熊大:“熊二!你带这么多零钱去买东西会不方便!”熊二“那要怎么办呢?” 师:怎样能够更方便一些呢?刘老师知道一个方法,今天来教教你们。等你们学会了,我们看看怎样帮助熊二好不好! 师:在帮助熊二之前,我们要学习一个关系!它们是什么呢? 师:(出示课件小房子)5个1角进入小房子,变出来一个5角。它们是什么关系呢?(引出可以5角与1角的关系) 三、新授 (1)师:1角1角的数,5个1角是五角。 师:同学们,找一找5个1角与谁是相等的。(请学生上台) (2)师:我来拿一拿,(出示价值5角橡皮)学生拿出5角,引导学生拿出5角硬币。 师:(出示7角,1个5角两个1角)同学们数一数拿一拿。 同学们是怎样数出这是7角的呢? (3)师:我们都来数一数,(出示6角、7角、8角带学生数一数)结论(先数5角,再数1角) 师:数一数拿一拿,(6角、8角) 四、练习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3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3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精心的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 2、教材简析: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①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②创设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②进一步学习分类方法。 ③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保护人民币。 ⑤教学重点: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表达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活动中获取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表达: 1、在情景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创设购物活动。 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1、认识了人民币; 2、学会了怎样买东西。 3、答复创设的问题。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根本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局部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作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

《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3篇

《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3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说教材 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另外新教材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

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民币的识别做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元的认识》四年级

数学教案《元的认识》四年级 元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认识人民币中1元、5元、10元几种面值,数出整元数。 A组:认识面值为1元、5元、10元人民币,独立数出10元以内整元数,理解“几个1元是几元?”。 B组:初步认识面值为1元、5元、10元人民币,尝试一元一元地数10元以内整元数。 了解“几个1元是几元?”。 C组:尝试认识面值为1元、5元的人民币。 使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学会取币、付币、交流等解决简单购物能力。 A组:能够买标价为10元以内商品,拓展尝试用5元和1元组合付款,体验模拟购物全过程 B组:在认识价格的基础上了解购物过程。 C组:了解购物过程,尝试买标价为1元和5元商品。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模拟实践活动后学生初步具备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A:具备爱护人民币的意识。B:初步具备爱护人民币的意识。C:了解要爱护人民币。教学重点:A组:用多种方法数出10元以内整元数。 B组:一元一元地数出10元以内整元数。 C组:认识面值为1元、5元的纸币 教学难点:1. 一元一元数出几元。 2. 能用5元和1元组合数出几元。 教学准备:课件、商品若干、面值为1元(纸币、硬币)、5元、10元的人民币若干A:10张1元纸币、10个硬币、5元、10元、 B:10张1元纸币、5个硬币、5元、10元、 C:5张1元纸币、1个硬币、5元、10元 教学过程:

一、创情激趣、导入课堂 播放录像,引导观察:“小朋友们看,昨天老师带大家到超市里买东西了,这是?他们在…(买东西)东西挑好后,又去柜台?(付钱) “你们也想去买吗?如你能完成冲关游戏,学会认钱,数钱,老师就带你们去买,有没有信心?” 二、观察感知,深入认识 出示第一关:看师:“第一关,看。” 1、引导观察,认识“1元、5元、10元”3种面值人民币。 出示“这是?”(1元1块) 师:“你怎么知道?” 生:“上面有数字” 出示,“这是?”(5元) 出示,“这是?”(10元)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生:5,10)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上面有数字1,就是1元,上面有数字5,就是...,上面有数字10,就是...” 边指边引导:“人民币有很多面值,我们可看数字和汉字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国徽”“中国人民银行”“毛主席” ppt出示1元硬币,这是多少钱?(1元) “(围指三张纸币),这是纸币,(指着硬币),这是硬币。” PPT边出示边介绍:“这些都是我们中国钱叫人民币。” 边板书:人民币,边问:“我们的钱叫?”(人民币) “今天我们认识人民币中的元。”板书:元 生齐读题。“请读两遍。” 2、边出示卡片边请学生操作。“现在请你拿出1元纸币,5元、10元,1元硬币。”(B\C组学生的5) 1元5元10元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精选4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精选4篇) 《认识人民币》篇1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1.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单元。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都有过用钱的经历,从小就知道钱是好东西,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已经认识人民币了。 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是重点,用钱、换钱,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通过师生交谈、问答法、课堂交流法,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理解知识。教学中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教师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小学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1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钱,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换钱游戏、购物购票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动能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难点: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法、学法: 由于本节课是《认识人民币》的起始课,学生对人民币只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我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先通过换钱游戏和购物购票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它的商品功能;再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思。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扣知识点,设计各种活动,力求达到让每一个学生想学、会学、学会、会用。 五、教具、学具: 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准备使用真币或挂图演示,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爱听故事这一特征,我一开始就以故事引入。 口述1:从前,有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拉着爷爷问问题了:“爷爷,爷爷,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钱呀?”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 这样,我利用故事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身心准备和知识准备真正合二为一,很自然地引出了新课。 挂图2:出示购物、购票、乘车、存钱图。 我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人民币,让他们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我再通过调查班级中哪些小朋友有存钱的习惯,教育学生要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动手操作,认识人民币。 挂图出示3:我国发行的第5套所有面值的人民币 我利用课件出示了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让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挂图出示4: 说一说:介绍自己钱袋里的人民币 分一分:学生尝试将人民币分类 辨一辨:说说两种50元、100元的人民币有何异同?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范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范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1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这里主要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一些关系。教材把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用一课时进行教学,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这个内容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做一做的活动,体会和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过程,这一课时主要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在充分地动手操作中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从而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事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三)教学重难点: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命气息。因此,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几何模型。在课堂导学中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具体的方法如下: 1、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与图形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基于以上两点,在每一个操作活动前,我都让学生想一想,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然后在动手拼一拼,验证自己想的和拼的是否一样。 2、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建立几何模型 创造操作的机会,给足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图形的特征和联系,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建立几何模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3、深化导学课堂,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教学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实效性,从而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4、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数学________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利用生活中一些平面图形的拼组(地板砖、墙面砖)应用引入新课,这样熟悉的图片,学生会感觉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它离我们是这样近。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我又让学生去观察生活,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 这节课我执教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数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智障儿童,缺乏社会经验,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了解。培智四年级学生学习了1—10数序知识,但还没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基于这种情况,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本节课主要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币值和商品功能,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懂得勤俭节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1、在活动中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以及元、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元、角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兑换,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认知、活动、练习、总结四个阶段。在认知阶段,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交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掌握1元=10角。本课活动设计了“买票乘车,买门票,购物”三个环节。“买票乘车”环节使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认识1元;“买门票”环节使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购物”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体会人民币的币值和商品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本课的练习设计体现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在认识人民币上的国徽图案,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在学习人民币单位时,要懂得节约不浪费;在实践活动时,教育学生要友好合作,文明购物。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2 一、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 2、教材简析: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①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②创设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②进一步学习分类方法。 ③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