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中历史概念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中历史概念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中历史

概念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中历史概念大全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中历史概念大全

提示:下边这行带“下划线文字”均可以点击跳

转页面,自己探索吧。|小窝全科资料目录| |历

史全资料目录||黑谷逆袭战法(必看)| |求资料求

电子版戳这里|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

1、历史: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2、经济:资本主义空前发展

3、科技: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机制: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5.环境:两极格局已经崩溃,大部分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它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1)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2)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对策:抓住机遇,制定合理对策,通过积极参与谋求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995年)

(一)建立背景

1.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2.经济全球化加速

3.关贸总协定是“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二)建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三)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四)对世贸组织的评价

1.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2.决策机制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利益。

3.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促进成员国经济的繁荣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

(一)历程: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

2、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有利于中国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维护合法权益;

(2)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挑战:对我国经济安全及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思维拓展

一、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特征)

第一阶段(1945-20C60年代末):建立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美日欧经济三足鼎立,世界经济开始多极化。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世界经济多极化进一步发展。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

(1)新航路的开辟:

①打破各地相互隔绝状态,引发商业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②早期殖民扩张,使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16-18世纪)

(2)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③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掠取原料,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交流与传播;

②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和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4)第三次科技革命:

①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原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结束,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跳转链接↓↓↓↓↓↓↓↓↓↓↓|小窝全科资料

目录| |历史全资料目录||黑谷逆袭战法(必看)||

求资料求电子版戳这里|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梳理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建立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3)吸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2.建立 (1)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①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 ②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内容有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①世界银行:1945年建立,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美国为了扩大商品输出,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3)“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2.形成 (1)标志:1947年,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2)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3.影响 (1)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3)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4)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复习提纲) 课标要求 1、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 趋势; 2、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 解中国参加世贸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重要区域组织简表 名称成立时间成员国发展过程性质(特点) 东盟1967年10国(印、菲、新、 马、泰,文、越、 缅、老、柬) 1961,东南亚联盟;1967,东南 亚国家联盟成立(创始国5个) 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 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 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1989年1998年21国 ①1989,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 经济合作问题 ②1989年,澳大利亚堪培拉“亚 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 会议,标志着APEC正式成立。 ③1991年中国加入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 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 是仅限于在经济领域进行合 作的无超越国家权力机构的 区域集团。 欧洲 联盟1993年 ①欧共体创始国: 法国、联邦德国、 意大利、比利时、 荷兰、卢森堡6国 ②1993年:欧盟成 员国12个 ③2004年,欧盟成 员国发展到25个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 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建 立“欧共体” ④1991年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⑤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正 式成立 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 织, 成员国都是欧洲的一些发达 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 有一个在经济、政治和军事 领域全面合作的超越国家的 权力机构。 北美自由 贸易区1994年 美国、加拿大、墨 西哥3国 1992年美、加、墨签约《北 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 贸易区正式成立。 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是一个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 的联盟, 没有形成超越国家的权力机 构。 非洲联盟2001年53国 非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是集政、军、经一体的政治 实体 ▲区域经济组织中相关问题(一)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 1、时间: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中历史概念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中历史 概念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中历史概念大全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中历史概念大全 提示:下边这行带“下划线文字”均可以点击跳 转页面,自己探索吧。|小窝全科资料目录| |历 史全资料目录||黑谷逆袭战法(必看)| |求资料求 电子版戳这里|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 1、历史: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2、经济:资本主义空前发展 3、科技: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机制: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5.环境:两极格局已经崩溃,大部分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它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1)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2)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对策:抓住机遇,制定合理对策,通过积极参与谋求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995年) (一)建立背景 1.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2.经济全球化加速 3.关贸总协定是“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五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Word版含答案

第26课_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发展进程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推动因素 (1)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2)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结束,消除了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4)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3.主要表现 (1)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2)生产的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数量增加,规模巨大,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金融的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主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问题与展望 1.问题 (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 (3)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2.展望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一历史趋势是无

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概念阐释]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提出,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巨大变化的特征,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 [轻巧识记] 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只有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 [材料一]

(整理)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归纳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怀特计划”与英国的“凯恩斯计划”的提出为其提供了条件。 (2)建立过程: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苏、法、英、中等44个国家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前者在947年运行,后者在1946年开始营业。这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影响: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底,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筹备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该协定是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行国际贸易自由化。影响是: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但是美国试图通过它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2)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小结:美国在战后经济实力膨胀,为操纵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先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后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就是美国欲操纵世界贸易,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一个缩影。 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的建立 (1)欧盟出现的原因: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同感,各国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和痛苦。②二站后欧洲实

[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

[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点]高中 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点一: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⑴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人们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欧洲衰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称霸世界 ⑵建立: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⑶主要内容:机构+制度 ①2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⑷作用: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⑴1947年签字,1948年实施。 ⑵目的: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⑶性质:一项国际多边协定,实际上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⑷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⑴形成:在金融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在国际贸易方面: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⑵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⑶影响:①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点二: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欧洲联盟(即欧盟) ⑴建立过程: ①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经济合作组织)。 ②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全球化过程: ➢新航路开辟,经济联系增多;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两极格局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①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②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取代关贸总协定,是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2.目的: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努力减少成员国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重视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 1986年,中国开始申请复关 2. 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整世界贸易体系 4.带来压力和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产业面临更强竞争 前言:波音飞机是著名的民用飞机,它的零部件是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生产的,中国也参与了波音飞机一些主要机型的制造。正如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所强调的,经济全球化不仅集中在金融和贸易领域,也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总结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如何认识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和销售,促进资本流通,并能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复习提纲

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复习提纲 单元知识结构 1、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初期)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欧共体——欧盟 二、经济区域化 2、东盟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20世纪中后期) 3、北美自由贸易区 4、亚太经合组织 三、经济全球化——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0世纪90年代)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霸主—20世纪中后期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第23课战后资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建立过程? 2、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时间?宗旨?标志? 3、机制?双挂钩原则?意义?瓦解? 4、中国:1980年恢复在IMF和WB的席位 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背景?建立?目的?性质?意义?标志? 2、发展:1995年1月1日建立世贸。中国: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体系的影响? 1、二战后,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囊括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公平解决贸易争端机制建立的标志是 A.倡导国际合作的联合国的诞生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D.欧共体的正式成立 2、2014年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双方支持对世界银行投票权结构进行定期审议,美方承诺尽快完成对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执行董事会改革方案的国内审批。这表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是布雷倾森林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C.长期被欧美垄断的局面将有所改观 D.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3、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灾难,为了灾后重建,我国政府可以向下列哪一组织求援()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4、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张,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张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张。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张”的经济行为是 ( )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5、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世界格局呈现新旧更替现象,政治经济新现象层出不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下列政治经济新现象表述错误的是 A.欧洲联盟——欧洲政治经济一体的新阶段 B.世贸组织——全球有序自由贸易的新时期 C.港澳回归——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的新范例 D.上海合作组织——以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6、一百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演变 1870—1914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l5—1945年 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依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整理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2分)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大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大全 第一单元 1.古代农业可归纳为“一、二、四、五” 一种模式:小农经济。 两种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四大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自给自足、封闭分散。 五种工具:耒耜、耦犁、翻车、曲辕犁、筒车。 2.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3.小农经济的“一、二、三” 一个地位: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两个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三个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 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

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 1.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个三” 2.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 3.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认识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各自地位

(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 3.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四大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规模大,技术精对民间手工业产生冲击。 (3)改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政府往往对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1.古代商业发展的三“先”与三“后” 2.中国古代城市职能及“市”坊”的发展与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2重要微知识点第24课1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1 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 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主导地位,是最大受益者。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 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冷战后,局部冲突逐渐增多,并且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③④不符合史实,①②正确,选A。 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②通讯技术的创新 ③垄断组织的形成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各国之间的实际距离没有“拉近”,世界也没有真的变“小”。人们之所以有了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交通工具的变革和通讯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更加快捷。 4.肯德基(KFC)因其独有的美味,被中国消费者公认为“顾客最常惠顾的”西餐,并在中国名列前十个国际著名品牌的榜首,已成长为中国餐饮业规模最大,收益最好的第一餐饮品牌。肯德基(KFC)在华迅速发展反映的本质是() A.中国人饮食结构西化 B.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侵蚀 D.餐饮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扩张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所反映的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KFC在中国的发展体现了D项。 5.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说:“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收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们的计算机的毛利只有5%,贴牌手机的专利费要占到售价的20%”。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①发达国家垄断了科技市场 ②发展中国家应抵制全球化 ③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倒退 ④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市场、利润被发达国家主导,这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更是挑战,②③明显错误,选B。 6.(2017·海南省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读下图,该图反映了( ) A.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 C.全球化趋势 D.单极格局 解析:C。材料体现了美国通用汽车的生产由很多国家共同完成,这体现了生产过程的全球化趋势,答案为C项。 7.美国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有日本人说:“我认为这些洋娃娃不应该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美国娃娃。现在的孩子玩的洋娃娃是利卡(一种日本女孩喜欢的娃娃)和芭比的结合。”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大国 B.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 C.发达国家始终主导着世界市场 D.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解析:D。美国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结合日本的娃娃利卡,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常常要运用历史材料,这就要求我们要十分熟悉课本知识,想知道必修二有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1)进程:①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经济全球化;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推动因素: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3)表现:国际贸易的增加、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4)影响: 1积极方面:①能有效的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 ②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的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 2存在问题: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②各国经济互相依赖导致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 ③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5)展望: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共同繁荣。 高中历史必修二常考知识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

❀(2)生产工具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2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3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 4唐代:曲辕犁5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1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2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4)生产方式的变化: 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2自耕农经济: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②产生:春秋❀③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1形成:商周时期 2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私有制确立:1形成:战国时期 2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纺织技术:1丝织技术:①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②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2棉纺技术:①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②元明时期:江苏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3)陶瓷:1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 ❀2制瓷技术:①东汉末年:青瓷②南北朝:白瓷 ③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知识能够被获得,并且因为它的本质,知识总是局部的,它永远都不是完整的,所以,一切源于知识的行动也都是局部的、不完整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1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经验教训 (1)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核心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①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②主要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农、轻、重等关系 ③成果:“一五计划”成果图 ④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3)三大改造: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标志:生产资料的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计划经济建立。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4)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①中共八大:(1956年)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②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③左倾错误: 表现: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④纠“左”举措: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⑤ 时间:1966——1976年 原因:“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的结果 表现:严重干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⑥教训: 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①时间:1978年12月 ②内容:实行改革开放、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2)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揭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开始:安徽、四川 ②前提:土地公有制 ③特征:包产到户,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知识点 还记得在必修二的历史课本里,第五单元学的知识吗?在第五单元,我们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了解很多经济体系的知识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知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背景: 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和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概况: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开会 ③内容: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④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⑤影响:是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 二、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①内容: ①国际金融组织及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员国义务:认缴资金——决定投票权。 ②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制度—美元以黄金挂钩,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2)作用: 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的`霸主地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①成立的时间:1947年 ②性质:国际多边协定 ③目的: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④影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 ①构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②影响:顺应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三、欧洲联盟 (1)欧洲共同体到欧盟的发展进程: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共体 1993年,欧盟成立 (2)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共同农业政策、共同的关税政策、统一大市场、欧元 (3)欧盟初具规模:欧元的诞生(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4)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改变了世界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 列举古代中国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 冶炼:①青铜器铸造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 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 司母戊鼎 ②冶炼生铁和钢发明于春秋时期 春秋-块炼钢;杜诗(东汉)发明水排,提高了生产效率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前,世界领先;大大推动生产发展 ③燃料煤冶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框架提纲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历史: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框架提纲〔人教版必修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 含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背景 西欧国家实力削弱 美国经济实力膨胀〔重要原因〕 根底:美国的怀特方案 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国际汇率〕 世界银行〔宗旨:前期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后期全球性开展〕 特征 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 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 作用 积极 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恢复和开展了经济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国际贸易体系 特征: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建立:关贸总协定 概况: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变 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正式机 构,不能调节贸易纠纷。 宗旨: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 作用:创造了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开展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包括: ①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②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标志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开展 ◆ 世界经济开展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欧洲联盟 原因 可能性 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 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必要性 经济开展需要 摆脱美苏争霸影响 过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于1958年成立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1992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度〕 1999年欧元问世 意义 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向多极化开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 原因 西欧、日本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美、加、墨三国各自的经济开展需要 过程:1994年由美、加、墨三国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意义 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展;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开展; 对其他地区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原因 亚太地区为经济增长最快地区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 成 世界三大 区域经济集团

高一历史必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

高一历史必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高一历史必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这次本店铺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必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历史必背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报刊: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昭文新报》一般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整本书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奴隶社会:石器锄耕:耒耜; (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标记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浇灌工具 ⑴我国古代始终很重视农业浇灌,闻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人民创建了一种“井渠”(龙首渠),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 ⑵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浇灌工具。 ①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浇灌;②唐朝时创制了筒车; ③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水转翻车); ④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浇灌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全部,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全部,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全部制,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持续了两千多年。)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⑴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全部制的确立。 ⑵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为满意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局限: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 ⑶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坚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持续的重要缘由。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1.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①新石器时代:丝织技术已经出现。 ②商朝: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汉代纺织业已相当发达,通过丝绸之路,外销丝绸(被称为丝国); ④唐朝:技术高,汲取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⑤明清时苏州、杭州、南京是闻名的丝织业中心,江南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冶金: ①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进入了旺盛时期,出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致青铜器。 ②春秋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东汉杜诗独创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③南北朝独创灌钢法,使中国钢铁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始终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制瓷:中国是瓷器的家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