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初中函数解析以及解题技巧

初中函数解析以及解题技巧

初中函数解析以及解题技巧
初中函数解析以及解题技巧

函数知识点总结(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第一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第二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第三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第四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原点的坐标为(0 , 0)。两坐标轴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点的对称特征:已知点P(m,n),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反号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反号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纵坐标都反号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纵坐标相等;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横坐标相等。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7、点P (x,y )的几何意义:

点P (x,y )到x 轴的距离为 |y|,

点P (x,y )到y 轴的距离为 |x|。

点P (x,y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22y x +

8、两点之间的距离:

X 轴上两点为A )0,(1x 、B )0,(2x |AB|||12x x -=

Y 轴上两点为C ),0(1y 、D ),0(2y |CD|||12y y -=

已知A ),(11y x 、B ),(22y x AB|=212212)()(y y x x -+-

9、中点坐标公式:已知A ),(11y x 、B ),(22y x M 为AB 的中点

则:M=(212x x + , 2

12y y +) 10、点的平移特征: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将点(x,y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x-a ,y );

将点(x,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 ,y );

将点(x,y )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将点(x,y )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注意: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

从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加减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二)函数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A 是否为B 的函数,只要看B 取值确定的时候,A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6、函数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 y=kx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 x 指数为1 ③ b 取零

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 增大y 反而减小.

(1) 解析式:y=kx (k 是常数,k ≠0)

(2) 必过点:(0,0)、(1,k )

(3) 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4) 增减性: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

(5)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

2、一次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 +b(k,b 是常数,k≠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 +b 即y=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 y=kx+b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x 指数为1 ③ b 取任意实数

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经过(0,b )和(-k

b ,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

时,向下平移)

(1)解析式:y=kx+b(k 、b 是常数,k ≠0)

(2)必过点:(0,b )和(-k

b ,0) (3)走向: 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b<0,图象经过第三、四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0

0b k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

??<<00b k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注:y =kx+b 中的k ,b 的作用:

1、k 决定着直线的变化趋势

① k>0 直线从左向右是向上的 ② k<0 直线从左向右是向下的

2、b 决定着直线与y 轴的交点位置

① b>0 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② b<0 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

(4)增减性: 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

(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 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 轴.

(6)图像的平移: 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上平移b 个单位;

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下平移b 个单位.

3、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的画法.

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选取

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b),.即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

注:对于y=kx+b 而言,图象共有以下四种情况:

1、k>0,b>0

2、k>0,b<0

3、k<0,b<0

4、k<0,b>0

4、直线y=kx+b(k≠0)与坐标轴的交点.

(1)直线y=kx与x轴、y轴的交点都是(0,0);

(2)直线y=kx+b与x轴交点坐标为与y轴交点坐标为(0,b).

5、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式;

(2)将x 、y 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关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

(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6、两条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

方法:联立方程组求x 、y

例题:已知两直线y =x+6 与y =2x-4交于点P ,求P 点的坐标?

7、直线y=k1x+b1与y=k2x+b2的位置关系

(1)两条直线平行:k1=k2且b1≠b2

(2)两直线相交:k 1≠k 2

(3)两直线重合:k 1=k 2且b 1=b 2 平行于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特别地,轴记作直线

8、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9、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任何一元一次方程到可以转化为ax+b=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 确定它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10、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以二元一次方程ax+by=c 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b

c x b a +-

的图象相同. (2)二元一次方程组???=+=+2

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解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次函数y=1111b c x b a +-和

y=2

222b c x b a +-的图象交点. 12、函数应用问题 (理论应用 实际应用)

(1)利用图象解题 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并利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营决策问题 函数建模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解决最佳方案,最佳策略等问题.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两个变量,再寻求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函数模型,从而利用数学知题.

(四)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k /x (k 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取值范围: ① k ≠ 0; ②在一般的情况下 ,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 ; ③函数 y 的取值范围也是任意非零实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图像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支曲线会无限接近X 轴Y 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K≠0)。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k>0时,函数在x<0和 x>0上同为减函数;k<0时,函数在x<0和x>0上同为增函数。

定义域为x≠0;值域为y≠0。

3.因为在y=k/x(k≠0)中,x 不能为0,y 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 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 轴相交。

4. 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 ,Q ,过点P ,Q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1,S2,则S1=S2=|K|

5.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y=x y=-x (即第一三,二四象限角平分线),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6.若设正比例函数y=mx 与反比例函数y=n/x 交于A 、B 两点(m 、n 同号),那么A 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7.设在平面内有反比例函数y=k/x 和一次函数y=mx+n ,要使它们有公共交点,则n2 +4k·m≥(不小于)0。 (k/x=mx+n ,即mx^2+nx-k=0)

8.反比例函数y=k/x 的渐近线:x 轴与y 轴。

9.反比例函数关于正比例函数y=x,y=-x 轴对称,并且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第5点的同义不同表述)

10.反比例上一点m向x、y轴分别做垂线,交于q、w,则矩形mwqo(o为原点)的面积为|k|

11.k值相等的反比例函数重合,k值不相等的反比例函数永不相交。

12.|k|越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离坐标轴的距离越远。

(五)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

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式(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

顶点式(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y=a(x+m)^2+k(a≠0,a、m、k为常数)或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或(h,k)对称轴为x=-m或x=h,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已知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通常选用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顶点

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 -b/2a ,4ac-b^2/4a )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开口

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决定对称轴位置的因素

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左同右异)

c的大小决定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位置.

当时,,∴抛物线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①,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与轴交于正半轴;③,与轴交于负半轴.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1)轴与抛物线得交点为(0, ).

(2)与轴平行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

(3)抛物线与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

①有两个交点抛物线与轴相交;

②有一个交点(顶点在轴上)抛物线与轴相切;

③没有交点抛物线与轴相离.

(4)平行于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同(3)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则横坐标是的两个实数根.

(5)一次函数的图像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的交

点,由方程组的解的数目来确定:

①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与有两个交点; ②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与只有一个交点;③方程组无解时与没有交点.

(6)抛物线与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与轴两交点为

,由于、是方程的两个根,故

以前。

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及解题技巧(个人整理)

一、二次函数线段最值问题 1、平行于x轴的线段最值问题 1)首先表示出线段两个端点的坐标 2)用右侧端点的横坐标减去左侧端点的横坐标 3)得到一个线段长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4)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 2、平行于y轴的线段最值问题 1)首先表示出线段两个端点的坐标 2)用上面端点的纵坐标减去下面端点的纵坐标 3)得到一个线段长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4)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 3、既不平行于x轴,又不平行于y轴的线段最值问题 1)以此线段为斜边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使此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平行于x轴、y轴 2)根据线段两个端点的坐标表示出直角顶点坐标 3)根据“上减下,右减左”分别表示出两直角边长 4)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斜边的平方(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5)得到一个斜边的平方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6)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 7)根据所求得的斜边平方的最值求出斜边的最值即可 二、二次函数周长最值问题 1、矩形周长最值问题 1)一般会给出一点落在抛物线上,从这点向两坐标轴引垂线构成一个矩形,求其周长最值 2)可先设此点坐标,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和再乘以2,即为周长 3)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 2、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三角形周长最值 1)首先判断图形中那些边是定值,哪些边是变量 2)利用二次函数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到两条变化的边,并求其和的最小值3)周长最小值即为两条变化的边的和最小值加上不变的边长 三、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 1、规则图形面积最值问题(这里规则图形指三角形必有一边平行于坐标轴,四边形必有一组对边平行于坐标轴) 1)首先表示出所需的边长及高 2)利用求面积公式表示出面积 3)得到一个面积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4)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 2、不规则图形面积最值问题 1)分割。将已有的不规则图形经过分割后得到几个规则图形 2)再分别表示出分割后的几个规则图形面积,求和 3)得到一个面积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4)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 或1)利用大减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由规则的图形面积减去一个或几个规则小图形的面积来得到

(完整)初中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专项练习 1.已知A(2,﹣1),B(3,﹣2),C(a,a)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a的值; (2)求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如图,直线l与x轴交于点A(﹣1.5,0),与y轴交于点B(0,3) (1)求直线l的解析式; (2)过点B作直线BP与x轴交于点P,且使OP=2OA,求△ABP的面积. 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2)和(﹣2,﹣1),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及该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 4.如图所示,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 (1)求k、b的值; (2)当x=2时,求y的值; (3)当y=4时,求x的值. 5.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6,0),与y轴交于点B.若△AOB的面积为12,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6.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4时,y的值为9;当x=6时,y的值为3,求该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7.已知y与x+2成正比例,且x=0时,y=2,求: (1)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其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8.如果y+3与x+2成正比例,且x=3时,y=7.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该函数图象;并观察当x取什么值时,y<0? 9.直线y=kx+b是由直线y=﹣x平移得到的,此直线经过点A(﹣2,6),且与x轴交于点B. (1)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2)直线y=mx+n经过点B,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关于x的不等式mx+n<0的解集. 10.已知y与x+2成正比例,且x=1时,y=﹣6.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函数图象; (2)结合图象求,当﹣1<y≤0时x的取值范围. 11.已知y﹣2与2x+1成正比例,且当x=﹣2时,y=﹣7,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 12.已知y与x﹣1成正比例,且当x=﹣5时,y=2,求y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m)和B(,﹣1),其中常量m≠﹣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图象特征. 14.已知一次函数y=(k﹣1)x+5的图象经过点(1,3). (1)求出k的值; (2)求当y=1时,x的值.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复习求函数解析式优质课教案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专题(一)——求二次函数表达式教学目标 会通过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教学过程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严重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严重基础。熟练地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严重保证。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基本形式: 1、大凡式:y=ax2 +bx+c (a≠0)。 2、顶点式:y=a(x-m)2 +k (a≠0),其中点(h,k)为顶点,对称轴为x=h。 3、交点式:y=a(x-x 1)(x-x 2) (a≠0),其中x 1,x 2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大凡用待定系数法,但要根据例外条件,设出恰当的解析式:1、若给出抛物线上任意三点,通常可设大凡式。 2、若给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值,通常可设顶点式。 3、若给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或对称轴或与x轴的交点距离,通常可设交点式。 探究问题,典例指津:

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1),(2,4),(3,10)三点,请你用待定系数法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例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1),它的顶点坐标是(8,9),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练习、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且过(2,8),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例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1,0),并经过M(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练习1:根据下列已知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抛物线过点(0,2),(1,1),(3,5) (2)抛物线顶点为M(-1,2)且过点N(2,1) (3)抛物线过原点,且过点(3,-27),(-1,1) (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0),(3,0),(0,6)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4、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点A(-3,0),对称轴为x=-1,顶点M到x轴的距离为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练习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抛物线y=ax2+bx+c经过(0,0)与(12,0),最高点的纵坐标是3,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当x=2是,函数有最小值为3,且过点(1,5) (3)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8)对称轴为直线x=2,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6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应注意根据例外的条件选择适合的解析式形式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超级完整)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 选择题目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又不能失去这些分数,还要保证这些分数全部得到。因此,要特别掌握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答题,选择填空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我们从日常的做题过程中得出以下答题技巧,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2.赋予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 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4、直接求解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 5、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6、代入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7、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8、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9、待定系数法: 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10、不完全归纳法: 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我们给同学们介绍的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认真掌握,选择题的分数一定要拿下。初中数学答题技巧有以上十种,能全部掌握的最好;不能的话,建议同学们选择集中适合自己的初中数学选择题做题方法。 初中填空题解法大全 一.数学填空题的特点: 与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的填空题,具有客观性试题的所有特点,即题目短小精干,考查目标集中明确,答案唯一正确,答卷方式简便,评分客观公正等。但是它又有本身的特点,即没有备选答案可供选择,这就避免了选择项所起的暗示或干扰的作用,及考生存在的瞎估乱猜的侥幸心理,从这个角度看,它能够比较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真正水平。考查内容多是“双基”方面,知识复盖面广。但在考查同样内容时,难度一般比择题略大。 二.主要题型: 初中填空题主要题型一是定量型填空题,二是定性型填空题,前者主要考查计算能力的计算题,同时

(完整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练习题)

第十课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一、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⑴ 一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顶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交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例题 例1 已知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2,图象的顶点在直线1+=x y 上,并且图象经过点)1,2(,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0,1(,且顶点到x 轴的距离等于2,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18,2(-,它与x 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6,求该函数的解析式. 例4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3=y 对称,最大值是0,在y 轴上的截距是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 已知y 是x 的二次函数,当2=x 时,4-=y ,当4=y 时,x 恰为方程0822 =--x x 的根,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例5 求把二次函数y =x 2-4x +3的图象经过下列平移变换后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 (2)向上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 例6 求把二次函数y =2x 2-4x +1的图象关于下列直线对称后所得到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1)直线x =-1; (2)直线y =1. 三、练习: 1.填空: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3,0(-,)6,1(--,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 (2)已知二次函数当3=x 时,函数有最小值5,且经过点)11,1(,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 (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的两交点间的距离是8,且顶点为)5,1(M ,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 (4)函数4)1(2+--=x y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图象的解析式是_______. (5)函数3)3(22-+-=x y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的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 2. 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像经过点)1,1(--,其对称轴为2-=x ,且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2,求函数的解析式. 3. 已知二次函数25)21(2+-=x a y 的最大值为25,且方程025)21(2=+-x a 两根的立方和为19,求函数表达式. 4. 已知二次函数22-+-=m mx x y 。 ⑴ 试判断此函数的图像与x 轴有无交点,并说明理由; ⑵ 当函数图像的顶点到x 轴的距离为 1625时,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初中函数图像及性质

函数的定义 一、自变量与应变量 在数学中,通常我们用y x 来表示的式子描述函数解析式。那么y 随着x 变化而变化,则我们把x 叫做自变量,y 叫做应变量,即y 是x 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一、一次例函数定义 形如()0≠+=k b kx y 这样的函数叫一次函数。 二、正比例函数 当一次函数()()叫正比例函数。时,中000≠==≠+=k kx y b k b kx y 三、正比函数性质 1、正比例函数图像为恒过坐标原点()0,0和点()b ,0的直线。且与y 轴的截距是b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b ,0。 2、当0>k 时,正比例kx y =的函数图像过一、三象限, 的增大而增大。随x y 3、当0>00 过一、二、三象限。 2、的图像时,一次函数,当b kx y b k +=<>00 过一、三、四象限。 3、的图像时,一次函数,当b kx y b k +=><00 过一、二、四象限。 4、的图像时,一次函数 ,当b kx y b k +=<<00 过二、三、四象限。 五、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设一次函数()0≠+=k b kx y 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为为多少?则AOB AOB ??S 2

六、用函数的观点看不等式 设两个一次函数111b x k y +=和222b x k y +=的交点 为点()00,y x ,如图可知 (1)当o x x >时,21y y >; (2)当o x x =时,21y y =; (3)当o x x <时,21y y <。 反比例函数图像及性质 一、反比例函数定义 形如()0≠= k x k y 这样的函数叫反比例函数。k 叫比例系数()为常数k 。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反比例函数图像为双曲线。 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当0>k 时,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 3、当0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详解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基本方法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熟练地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重要保证。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基本形式: 1、一般式:y=ax 2 +bx+c (a ≠0)。 2、顶点式:y=a(x -h)2+k (a ≠0),其中点(h,k)为顶点,对称轴为x=h 。 3、交点式:y=a(x -x 1)(x -x 2) (a ≠0),其中x 1,x 2是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4.对称点式: y=a(x -x 1)(x -x 2)+m (a ≠0)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但要根据不同条件,设出恰当的解析式: 1、若给出抛物线上任意三点,通常可设一般式。 2、若给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值,通常可设顶点式。 3、若给出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或对称轴或与x 轴的交点距离,通常可设交点式。 4.若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个对称点(x 1、m)(x 2、m),则设成: y=a(x -x 1)(x -x 2)+m (a ≠0),再将另一个坐标代入式子中,求出a 的值,再化成一般形式即可。 探究问题,典例指津: 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4,0(),5,1(---和)1,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由于题目给出的是抛物线上任意三点,可设一般式y=ax 2+bx+c (a ≠0)。 解:设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 2+bx+c (a ≠0) 依题意得:?????=++-=-=+-145c b a c c b a 解这个方程组得:?? ???-===432c b a ∴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 2 +3x -4。 例2、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的顶点坐标为)1,4(-,与y 轴交于点)3,0(,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分析:此题给出抛物线c bx ax y ++=2的顶点坐标为)1,4(-,最好抛开题目给出的c bx ax y ++=2,重新设顶点式y=a(x -h)2+k (a ≠0),其中点(h,k)为顶点。 解:依题意,设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 -4)2 -1 (a ≠0) 又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3,0(。

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和习题

求函数解析式常用的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常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凑法、消元法、特殊值法。以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待定系数法 待定系数法是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之一,它适用于已知所求函数类型 (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例函数等)及函数的某些特征求其解析式的题目,它在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方法:已知所求函数类型,可预先设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系数。 例1:已知f(x)是二次函数,若f(0) 0,且f(x 1) f(x) x 1试求f(x)的 表达式。

小结:我们只要明确所求函数解析式的类型,便可设出其函数解析式,设 法求出其系数即可得到结果。类似的已知f(x)为一次函数时,可设 k f(x)=ax+b(a工0); f(x)为反比例函数时,可设f(x)= (k工0) ;f(x)为x 二次函数时,根据条件可设一般式②顶点式③双根式 练习: 1、已知(x)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 (x+1)-2 (x-1)=2x+17,求(x). 2、已知二次函数f x当x 2时有最大值16,它的图像截x轴所得的线段长为8,求y f x的解析式. (二)换元法换元法也是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之一,它主要用来处理不知道所求函数的类型,且函数的变量易于用另一个变量表示的问题。它主要适用于已知复合函数的解析式,但使用换元法时要注意新元定义域的变化,最后结果要注明所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2:已知f(、、X 1) x 2、、X 1,求f(x)的解析式

小结:已知f[g(x)]是关于x的函数,即f[g(x)]=F(x),求f(x)的解析式, 通常令 g(x)=t,由此能解出x=(t),将x=(t)代入f[g(x)]=F(x) 中,求得f(t)的解析式,再用x替换t,便得f(x)的解析式。注意:换元后要确定新元t的取值围。 练习题: 1、若f(2x 1) x2 2x,则f( 1) ; 2、已知f(J),求f(x); x x

(完整版)中考数学函数综合题型及解题方法讲解

二次函数综合题型精讲精练 主讲:姜老师 题型一:二次函数中的最值问题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 2+bx+c 经过A (﹣2,﹣4),O (0,0),B (2,0)三点. (1)求抛物线y=ax 2+bx+c 的解析式; (2)若点M 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AM+OM 的最小值. 解析:(1)把A (﹣2,﹣4),O (0,0),B (2,0)三点的坐标代入y=ax 2+bx+c 中,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a=﹣,b=1,c=0 所以解析式为y=﹣x 2+x . (2)由y=﹣x 2+x=﹣(x ﹣1)2+,可得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并且对称轴垂直平分线段OB ∴OM=BM ∴OM+AM=BM+AM 连接AB 交直线x=1于M 点,则此时OM+AM 最小 过点A 作AN ⊥x 轴于点N , 在Rt △ABN 中,AB== =4 , 因此OM+AM 最小值为 . 方法提炼:已知一条直线上一动点M 和直线同侧两个固定点A 、B ,求AM+BM 最小值的问题,我们只需做出点A 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A ’,将点B 与A ’连接起来交直线与点M ,那么A ’B 就是AM+BM 的最小值。同理,我们也可以做出点B 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B ’,将点A 与B ’连接起来交直线与点M ,那么AB ’就是AM+BM 的最小值。应用的定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 A B B M 或者 M A ’ B ’ 例2:已知抛物线1C 的函数解析式为2 3(0)y ax bx a b =+-<,若抛物线1C 经过点(0,3)-,方程 230ax bx a +-=的两根为1x ,2x ,且124x x -=。 (1)求抛物线1C 的顶点坐标. (2)已知实数0x >,请证明:1x x + ≥2,并说明x 为何值时才会有1 2x x +=. (3)若抛物线先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2C ,设1(,)A m y ,2(,)B n y 是2 C 上的两个不同点,且满足:0 90AOB ∠=,0m >,0n <.请你用含有m 的表达式表示出△AOB 的面积S ,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8种求法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8种求法 河北 高顺利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学不易掌握.他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待定系数法,根据题目给出的具体条件,设出不同形式的解析式,找出满足解析式的点,求出相应的系数.下面就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归纳如下,和大家共勉: 一、定义型: 此类题目是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来解题,必须满足二个条件:1、a ≠0; 2、x 的最高次数为2次. 例1、若 y =( m 2+ m )x m 2 – 2m -1是二次函数,则m = . 解:由m 2+ m ≠0得:m ≠0,且 m ≠- 1 由m 2–2m –1 = 2得m =-1 或m =3 ∴ m = 3 . 二、开放型 此类题目只给出一个条件,只需写出满足此条件的解析式,所以他的答案并不唯一. 例2、(1)经过点A (0,3)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分析:根据给出的条件,点A 在y 轴上,所以这道题只需满足c b a y ++=χχ2 中的C =3,且a ≠0即可∴32++=χχy (注:答案不唯一) 三、平移型: 将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上下左右的平移得到一个新的抛物线.要借此类题目,应先将已知函数的解析是写成顶点式y = a ( x – h )2 + k ,当图像向左(右)平移n 个单位时,就在x – h 上加上(减去)n ;当图像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时,就在k 上加上(减去)m .其平移的规律是:h 值正、负,右、左移;k 值正负,上下移.由于经过平移的图像形状、大小和开口方向都没有改变,所以a 得值不变.

例3、二次函数 253212++=χχy 的图像是由22 1χ=y 的图像先向 平移 个 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解: 253212++= χχy = ()232 12-+χ, ∴二次函数 253212++=χχy 的图像是由221χ=y 的图像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 这两类题目多出现在选择题或是填空题目中 四、一般式 当题目给出函数图像上的三个点时,设为一般式c b a y ++=χχ2 ,转化成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以求得a ,b ,c 的值; 五、顶点式 若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或对称轴、极值,则设为顶点式()k h x a y +-=2.这顶点坐标为( h ,k ),对称轴方程x = h ,极值为当x = h 时,y 极值=k 来求出相应的系数; 六、两根式 已知图像与 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1200x x ,,,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x x x x a y --=,根据题目条件求出a 的值. 例4、根据下面的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图像经过(1,-4),(-1,0),(-2,5) 2.图象顶点是(-2,3),且过(-1,5) 3.图像与x 轴交于(-2,0),(4,0)两点,且过(1,- 29) 解:1、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c b a ++=χχγ2,依题意得: 40542a b c a b c a b c -=++??=-+??=-+? 解得:?? ???-=-==321c b a

二次函数压轴题解题技巧

C x x y y A O B E D A C B C D G 图1 图 2 A P O B E C x y 二次函数压轴题解题技巧 引言:解数学压轴题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正确解答。审题要全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解数学压轴题要善于总结解数学压轴题中所隐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方程的思想等。认识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的数量、结构特征的关系,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当思维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并重新审视题意,注意挖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轻易放弃。 一、动态:动点、动线 1.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x 1,0)、B (x 2,0)两点,且x 1>x 2,与y 轴交于点C (0,4), 其中x 1、x 2是方程x 2-2x -8=0的两个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过点P 作PE ∥AC ,交BC 于点E ,连接CP ,当△CPE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 (3)探究:若点Q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 ,使△QBC 成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圆 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顶点为D ,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原点的左侧,点B 的坐标为(3,0),OB =OC , tan ∠ACO = 1 3 .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点M 、N ,且以MN 为直径的圆与x 轴相切,求该圆的半径长度; (3)如图2,若点G (2,y )是该抛物线上一点,点P 是直线AG 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GP 的面积最大?求此时点P 的坐标和△AGP 的最大面积.

初中函数解析式与图像画法

初中函数解析式及图象画法 一、函数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1、 一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 ≠0) 说明: ① k ≠0 的常数 ② x 指数为1 ③ b 取任意实数 ④自变量x 的取值为一切实数。【x 的取值范围(定义域):x ∈R 】 ⑤函数y 的取值是一切实数。【y 的取值范围(值域):y ∈R 】 2、反比例函数:x k y = (k 为常数,k ≠0) 说明: ① 常数k 不为零(也叫做比例系数k ) ②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 ,且指数为1. ③自变量x 的取值为一切非零实数。【x 的取值范围(定义域):{x ∈R ∣x ≠0}】(反比例函数有 意义的条件:分母≠0)④函数y 的取值是一切非零实数。【y 的取值范围(值域):{y ∈R ∣y ≠0}】 3、二次函数:一般式:2y ax bx c =++(0a ≠,a b c ,,是常数) : 说明: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函数图象的常规画法:(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 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1、一次函数y=kx+b 图像(直线)的画法:两点法 ① 计算必过点(0,b )和(-k b ,0)[当x=o,时,y= b ,过点(0,b );当y=o,时,x=-k b 过点(- k b ,0)] ② 描点(有小到大的顺序) ③ 连线(从左到右光滑的直线) 2、反比例函数x k y =图像(双曲线)的画法:---五点绘图法: ①列表(应以O 为中心,沿O 的两边分别取三对或以上互为相反的数) ②描点(有小到大的顺序) ③连线(从左到右光滑的曲线) 3、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抛物线)的画法---五点绘图法: ① 配方变形:2 2244,-2424b ac b b ac b y ax bx c a a a a --=+++对于二次函数经过配方变形为顶点式:y=a(x+)其顶点坐标为(, ② 确定三特征:开口方向(a 正朝上;b 负朝下);)2x b a 对称轴(直线 =-; 2 4-24b ac b a a - 其顶点坐标为(, ) ③ 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 ④ 选取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b c a ??- ???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212,=0x x ax bx c ++是方程的解,若与x 轴没有交点, 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无/有),与y 轴的交点.

初二第三讲 “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精锐教育名师大讲堂讲义 初二第三讲 “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 学习要求 1.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0)y kx b k =+≠,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 像的变化情况); 3.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 方法点拨 考点1: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1.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过(02), 点,它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 的值为( ) A.1± B.1 C.1- D.不确定 2.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 (kg )有下面的关系: 那么弹簧总长y (cm )与所挂物体质量x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3.经过点()20,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的直线解析式是___________.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4,0),点P 在直线y =x -+m 上, 且AP =OP =4.求m 的值. 考点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已知一次函数y kx k =-,若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像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2.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对应的解析式是①y ax =,② y bx =,③y cx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c b a >> C .b a c >> D .b c a >> 3.点111()P x y ,,点222()P x y ,是一次函数43y x =-+图像上的两个点,且12x x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 A.12y y >; B.120y y >>; C.12y y <; D.12y y =. 4.直线l 1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将l 1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l 2经过点P (1,1),那么( ) A .l 1过第一、三象限; B .l 2过第二、三、四象限; C .对于l 1,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对于l 2,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函数11y x =+与2y ax b =+(0a ≠)的图像如图所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在y 轴上,那么使1y ,2y 的值都大于零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6.如图,有一种动画程序,屏幕上正方形ABCD 是黑色区域(含正方形边界),其中(11) (21)(22)(12)A B C D ,,,,,,,,用信号枪沿直线2y x b =-+发射信号,当信号遇到黑色区域时,区域便由黑变白,则能够使黑色区域变白的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1.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a 、b 是常数),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那么方程0ax b +=的解是___________;不等式0ax b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x x (第5题) (第6题)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教案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教案 0.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一.知识要点 若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三点坐标,则用一般式求 解析式。 若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则应用顶点式,其中为顶点坐标。 若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两交点坐标,则应用交点式,其中为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二.重点、难点: 重点: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出函数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建议: 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应恰当地选用二次函数关系式的形式,选择恰当,解题简捷;选择不当,解题繁琐;解题时,应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B,c三点,求其函数关系式。 分析:设,其图象经过点c,可得,再由另外两点建立

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即可。 解:设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因为图象过点c,「? 又因为图象经过点A, B,故可得到: ???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说明:当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三点时,可设其关系式为,然后确定a、b、c的值即得,本题由c可先求出c的值,这样由另两个点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使解题过程简便。 例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且经过点 求该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由已知顶点为,故可设,再由点确定a的值即可解:,则 ???图象过点, 即: 说明:如果题目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一般设,再根据其他条件确定a的值。本题虽然已知条件中已设,但我们可以不用这种形式而另设这种形式。因为在这种形式中,我们必须求a、b、c的值,而在这种形式中,在顶点已知的条件下,只需确定一个字母a的值,显然这种形式更能使我们快捷地求其函数关系式。

初中中函数解析以及解题技巧

函数知识点总结(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第一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第二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第三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第四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原点的坐标为(0 , 0)。两坐标轴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点的对称特征:已知点P(m,n),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反号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反号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纵坐标都反号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纵坐标相等;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横坐标相等。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7、点P (x,y )的几何意义: 点P (x,y )到x 轴的距离为 |y|, 点P (x,y )到y 轴的距离为 |x|。 点P (x,y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22y x + 8、两点之间的距离: X 轴上两点为A )0,(1x 、B )0,(2x |AB|||12x x -=

Y 轴上两点为C ),0(1y 、D ),0(2y |CD|||12y y -= 已知A ),(11y x 、B ),(22y x AB|=212212)()(y y x x -+- 9、中点坐标公式:已知A ),(11y x 、B ),(22y x M 为AB 的中点 则:M=(212x x + , 2 12y y +) 10、点的平移特征: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将点(x,y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x-a ,y ); 将点(x,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 ,y ); 将点(x,y )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将点(x,y )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注意: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 从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加减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二)函数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A 是否为B 的函数,只要看B 取值确定的时候,A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图像

初中函数知识点专题讲解

知识点1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 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 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知识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是经过点(0,b )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 y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说课稿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说课稿 王焕义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专题复习之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教材分析:求函数解析式是初中数学主要内容之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也是联系高中数学的重要纽带。求函数的解析式,应恰当地选用函数解析式的形式,选择得当,解题简捷,若选择不当,解题繁琐。在新课标里求函数解析式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1)已知图象上任意三点坐标的二次函数解析式;(2)已知图象的顶点和另一点的坐标的二次函数解析式;(3)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和另一点的坐标的二次函数解析式;(4)会通过对简单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目标:

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转化、化归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难点:如何选择合理的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4、突破重难点办法: 通过做题总结归纳待定系数法、顶点式适用的题目 二、学生分析(说学情)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对求函数解析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顶点式和两根式,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式,动手解决问题。 四、教学设计(说过程) 一、导入 1、本节课一起来学习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二次函数的确定是历年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更

是有些二次函数的中考压轴题后续问题得以解决的先决条件,因此,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每个同学都能熟练的掌握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二次函数解析式常见的几种形式 1. 二次函数解析式常见的形式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 2、每种解析式各有几个待定系数,各需几个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回顾二次函数表示方法,为探究如何确定函数解析式服务。 (二) 典例分析 例题: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1,0)B(3,0)C(1,-4)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学生自主完成并集体交流。 (2)学生可能有三种设法: 设一般式、设交点式、顶点式。 (3)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一般式适用面广,但解法较复杂;交点式与两根式解法简单,但需要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