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2.2项目编制依据1 1.2.1相关法律法规1 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 1.2.3技术标准1 1.3项目编制范围2 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2 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2 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3 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 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4 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4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4 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第二章 XX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5 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5 2.1.1地理位置5 2.1.2气候特征6 2.1.3地表水资源7 2.1.4地下水资源8 2.2社会经济状况11 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11 2.

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12 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13 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13 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14 2.4水源地水质评价14 2.

4.1甘泉水厂14 2.4.2五台山水厂15 2.4.3东峡水库15 2.5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17 2.6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17

2.6.1工业源17 2.6.2生活源19 2.6.3总体情况及评价21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23 2.1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23 2.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23 2.1.2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5

3.1编制依据及说明25 3.2投资估算25 3.3资金来源26第四章后期管理与保障27

4.1组织管理27 4.2资金管理28 4.3质量管理28 4.4水源保护29第五章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29

5.1社会效益分析29 5.2经济效益分析30 5.3环境影响评价30第六章结论31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xx县给排水公司

2.2 项目编制依据

1.2.1 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

(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

1.2.2 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

(1)《xx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2)《xx县“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

1.2.3 技术标准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1.3 项目编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论述了xx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规模确定、环境效益分析及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和合理规划。

1.4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

1.4.1 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

xx县甘泉、东峡和五台山水厂均处于农村,一级保护区内均未居民居住,其中甘泉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042人,东峡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居住人口4861人;五台山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399人。按照《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25L /人·d,按照计算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人口需水量。

生活综合排放量,可根据城市周边河流分布情况、管网分布情况、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等,估算排放系数和排水量。公式为:生活综合排水量=生活综合用水量×排放系数

生活污染物量=生活污水平均浓度×生活综合排水量

污水排放系数依据《室外排水规范》(GBJ14-1987)确定污水排水量为用水量的80%。生活污水平均浓度,根据xx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资料、农村生活污染源源强系数及相关资料分析,参考农村人口数,确定人均污染物浓度,COD为200mg/L,氨氮为40 mg/L。

1.4.2 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

按照《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大纲》给出的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年。根据当地具体实际和一二级保护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该系数进行坡度修正、作物类型修正、土壤类型修正、化肥施用量修正、降雨量修正等,确定一、二级保护区的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据此推算,一、二级保护区的污染物排污量和污染物质量,见表1-1,表1-2。

(1)由于部分原始报表中农村人口数未按照保护区级别分开,故该数据是按照保护区人均面积数计算不同级别保护区面积中人口数所得排废水量及污染物量。

(2)由于分散养殖畜禽产生的有机肥不外排,故未统计其污染物排放量。

(3)由于一级保护区未居住居民,没有废水排放量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只有农田径流量。

表1-1 一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类型及排放量

表1-2 二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类型及排放量

1.5 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 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

“十一五”之前,饮水工程没有制定总体解困的目标,项目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的,缺乏对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对水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认识不足,同时没有水质意识,因为资金本来就缺乏,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上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专门人员也相对缺乏。

1.5.2 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实施的规模小,涉及的范围不大,其建设管理模式正在推广,在群众自建、社会投资等小型饮水工程上还有待加强。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其中甘泉、东峡饮用水源在古城乡、司桥乡内,其保护区边界周围有部分村民,易产生生活污水;其次,三个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排入,及其生活垃圾,对饮用水源安全都造成威胁。此外,少数工程没有落实专人管理和维护,工程处于无人管护运行状态,这样既造成了成本浪费,又容易造成工程损坏。

1.6 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饮用水水源地是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是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源水质环境安全受到威胁。尽管各地对水源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执法水平和管理手段上差别很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因此,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2006年2月28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水安全问题,形成了《研究饮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改善水质。2006年10,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为农村安全饮水提供了保障。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原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和原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对全国661个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第二章 xx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

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xx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经105°20′-106°05′,北纬35°

01′-35°45′,地处华家岭以东,六盘山以西。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西吉县接壤,西、南与我省的通渭、秦安县毗连,西北与会宁县为邻,东南同庄浪县相依。东距平凉110km,西至兰州220km。县境南北长81km,东西宽68.75km,土地总面积2193.9km2。xx县地理位置见下图。

xx县属渭河流域,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340-2245m之间。全境梁峁起伏,沟深坡陡,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分布较广,其次为石灰性新积土,黑麻垆土分布量较少。

2.1.2 气候特征

xx县地处内陆,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春旱少雨,夏、秋季多东南风,且雨量多而集中,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雨雪。年平均气温8.6℃,最高37.8℃,最低温度-25.7℃,年平均降水量432.8mm,年最大降水量为690.4 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228.8mm(1971年),降雨分布不均匀,6—9月降水量占全降水量的69.6%,年蒸发量为937.0mm(E-601), 干旱指数2.2。年平均日照总

时数达1948h,全年无霜期180d,最大冻土厚度0.83m。年平均风速

1.5m/s。

2.1.3 地表水资源

根据平凉市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保护规划,xx县水资源总量为5269万m3,其中地表水水资源总量为5108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914万m3。

(1)葫芦河

葫芦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月亮山,河源处海拔高程2550m,由北向南流经平凉xx、庄浪两县入秦安至天水市南河川汇入渭河。河流全长300.6 km,流域面积10730 km2,河床平均比降2.93‰。河流在本县内河长53.5 km,控制流域面积3718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06亿m3。根据北峡水文站资料,最大年径流量为191195万m3,最小年径流量为139万m3,多年平均输沙量776万t。1991-2009年,葫芦河径流量锐减,估算其减少量在2/3以上,枯水期年断流天数在60d以上。

(2)渝河

渝河属葫芦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杨家店,河源处海拔高程2600m,流经xx县司桥乡至城川胡家河汇入葫芦河,河长56 km,流域面积606.2km2,其中境内面积171.2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30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128万t 。

(3)高界河

高界河属葫芦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会宁县党家岘,于会宁县口

子川流入xx县高界,经张家小河汇入葫芦河,河长51km,流域面积400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720万m3,其中区内自产水量0.069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93万t 。

(4)甘沟河

甘沟河属高界河的支流,发源于xx县四河乡上硷沟,河源处海拔高程2200 m,与高界河汇合后入葫芦河,河长47.6 km,流域面积27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041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7万t。

(5)甘渭河

甘渭河属葫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西麓的宁夏隆德县山河乡,经张家新庄流入xx县曹务乡,在威戎新华汇入葫芦河。河长50km,流域面积259 km2,其中本县境内面积151.59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084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5 万t。

(6)李店河(南河)

李店河(南河)属葫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通渭县侯川乡,经中庄乡进入xx县新店乡,在仁大乡刘家川汇入葫芦河,河长90km,流域面积1236km2,其中本县境内面积456.71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31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438 万t。

2.1.4 地下水资源

xx县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埋藏条件及水量大小,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气象水文诸条件的控制,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全县地下水天然补给总量为2914万m3/a,允许开采量为2040~2331万m3/a。主要赋存于河(沟)谷潜水的沙砾石层内,

富水性弱,资源量贫乏,规模开发利用条件差。

(1)县城地下水:主要存储于河谷第四系沙砾石层中,城区附近地下水有开采价值的地段,是南河水源地和景家寨子水源地,该地段地下水天然资源量398万m3/a,可开采量为248万m3/a。

(2)南河水源地:位于东峡峡口至城区东关一带,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约11-16m,含水层厚度3.5-4m,单井最大涌水量42m3/h-84 m3/h,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40万m3/a,储存资源量为115万m3,可开采量32万m3/a。

(3)景家寨子水源地位于城南景家寨子、张家崖和吕河一带,地下水埋深9-14m,含水层厚度 5.6-11.7m,其附近单井涌水量125 m3/h,其他地段单井涌水量60-100m3/h,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358万m3/a,可开采资源量216万m3/a。自1991年以来,城区地下水位降幅很大,南河水源地地下水埋深为14-20m,单井涌水量为10-25 m3/h, 景家寨子水源地,地下水埋深13-15m,附近单井涌水量为30-70 m3/h。

(4)甘渭河庙堡水源地,位于xx县古城乡庙堡村-杨家沟村甘渭子河。该水源地在六盘山西麓与陇西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位,东部为水源地主要的涵养区,西部为陇西黄土丘陵区。甘渭子河谷呈“U”型,河谷宽阔平坦,两岸发育有一、二级基座阶地,一级阶地阶面高程1702-1704m,高出河水位10-12m,阶面宽约150-173m,二级基座阶地阶面高程1721-1726m,高出河水位10-15m,阶面宽约170-550m,阶面平坦开阔,为主要的居民区及耕作区。

水源地出露的地层有志留系(S)、上第三系(N)粘土岩以及第四

系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等。

志留系地层主要出露在甘渭子河的左岸,岩性为千枚岩、砂岩、板岩。上第三系地层主要分布在甘渭子河的右岸及甘渭子河河床,岩性主要为粘土岩。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主要为马兰黄土,分布于甘渭子河河谷两岸的山坡及其以上地带,松散,大空隙。全新统有粉质壤土、砂碎石、砂卵砾石、砂壤土等;粉质壤土分布于一、二阶地上,厚度3-5m,砂卵砾石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及一、二级阶地上部,厚度10-12m;砂壤土分布于河床砂砾石的表层,厚度0.5-2.5m。

根据含水层的岩性、分布及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区内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性潜水,碎宵岩类空隙水,基岩裂隙水。

水源地的供水主要采用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甘渭子河两岸及河床底部基岩的断层裂隙中,由于基岩上部覆盖有巨厚的马兰黄土,主要通过岩体表层的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并在沟谷上游接受雨洪、沟谷潜流补给,总体由高处向较低方向径流,径流距离较短,水力坡度大,一部分以泉水形式排泄转化为地表水。其动态特征受大气降水入渗规律的控制,为典型的水文气象型。

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性潜水是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的地下水,可分为河(沟)谷冲洪积层孔隙水和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前者分布于甘渭子河谷以及两侧支流和沟岔中,含水层由松散砂卵砾石构成。河(沟)谷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接受来自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和上游的地下径流补给、地表径流、渠系和灌溉水的

入渗补给,补给模数为30-50万m3/a.km2.河谷潜水水位埋深1-2.0m,含水层厚度8-12m,富水性强,单井涌水100-1000 m3/d。

甘渭河庙堡水源地为xx县主要的水源地,大口井单井出水量在80-120m3/h之间,地下水储量约500万m3,允许开采量为340万 m3。

2.2 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辖5镇19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397个村(居)民委会,2319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8.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02万人,非农业人口4.46万人,民族以汉族居多,其次为回族。人口密度219人/km2。

xx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财源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8.3%,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68亿元、6.336亿元、5.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13.2%、12.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5亿元,增长5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167万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31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7.63元,同比增长1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39元,同比增长19.6%。

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

xx县2009年总供水量139万m3,主要水源地为xx县古城乡庙堡甘泉水厂,应急水源地为东峡水库和五台山水厂。2009年全部用

水由庙堡水源地供水,取水量139万m3。供水范围为城关镇、八里镇、城川乡和司桥乡。具体见表2-1

表2-1 xx县饮用水水源地地理位置表

2.3.1 甘泉水厂(主水源地)

位于古城乡庙堡,2006年开始建设,2007年竣工,供水量139万m3/a,现为xx县城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地。在古城乡甘渭子河庙堡,河滩渠首滚水坝上游富水区,现已打直径6-8m大口井7眼,深度10m,在每个井内安装出水量80m3/h潜水泵2台,一级提水到庙堡村北山的半腰处,再此建二级泵站,配建1座500m3的前进水池,二级泵站安装出水80m3/h的多级离心泵2台,扬水至1座容积2000m3高位蓄水池,从高位蓄水池开始,布设供水主管道1条,总长度18.4km.供城区饮用水的为1、2、3号井,直径均为8m,井深15m。

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

五台山水厂供水面积60km2,单井日出水量1150 m3/d,3眼井出水量3450 m3/d,向城区供水80.9万m3/a,现已改为备用水源地。

五台山水厂位于xx县城以南约2km的南河下游东岸五台山下。水源井位在葫芦河岸富水地带,含水层为松散沙砾卵石层,层厚10m,含水层平均厚度5m,区域内大气降水补给22.5m3,地下水允许开采量58.3万m3.在红旗村景家寨河滩地新打大口井三眼,直径8m,井深15m,修建扬水泵站,经一级输水到五台山水厂净化,二级提水至五台山山顶3座高位水池。水厂1座,500 m3清水池2座,300 m3高位蓄水池3座,大口井距清水池953m,清水池距高位水池380m,主供水管道2条,全长21.70km。

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

东峡水库位于xx县城以东约4km的葫芦河支流渝河峡谷处,东经105.8°,北纬35.4°,控制流域面积552km2。水库于1958年开始兴建,1960年蓄水运行,1963年以来经过两次扩建和一次加固,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城市供水、工业用水、调蓄防洪的中型水库。

自1995年开始,原水库下游的城区水源地浅层地下水水量剧减,无法保证城区用水需求,同年以东峡水库为水源地,建成了日取水3000t的城区供水工程,在水库左岸共打机井三眼,其中1号水井报废,2号、3号井作为城区供水井,水源井距东峡水库大坝约1km。至今,由于水量锐减,污染严重,致使水质不达标,已停止向城区供

水,改为备用水源地。2001年建成了设计年提取水量200万m3(其中城市居民综合用水140万m3)、保证率95%的3处过滤式调蓄水池及泵站工程。

2.3.4 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

水源地基本信息见表2-2

表2-2 xx县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

2.4 水源地水质评价

2.4.1 甘泉水厂

该水厂位于县城东南约32km的古城乡庙堡村甘渭子河旁。一级阶地,上游约2km为宁夏自治区隆德县温堡乡,该乡杨坡村有一纸浆厂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厂。该水源地在庙堡村-杨沟村之间,流域面积220km2,利用河床浅层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因其埋深较浅,水源易受到外部污染。

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6月10日水质检验报告数据,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泉水厂水质优良。见表2-3.保护区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

2.4.2五台山水厂

该水源井位于葫芦河东岸一级阶地中间,水源类别为浅层地下水,共打井3口。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6月10日水质检验报告数据,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五台山水厂水质较差,总硬度、总固体超标。见表2-3.保护区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

2.4.3 东峡水库

该水源地保护区边界上游工业、生活污水流入量大,周边垃圾堆放量剧增,枯水期库区开垦种植面积大,丰水期化肥、农药等有毒物残留量流入库区。

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6月10日水质检验报告数据,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峡水库水质优良。见表2-3.保护区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

表2-3 xx县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计算表

3

2.5 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

根据《xx县“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xx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和《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对该县需水量,进行预测。见表2-4。

从以上表中得出:2020年最高需水量为611.2m3/a,目前,该水源地经过一期和二期工程建设,共打大口井7眼,经计算,单井日出水量为1914m3,7眼井出水总量为13398 m3,年总出水量为489.0万m3,除城区供水139.0万m3,农村人饮工程供水175.2万m3,合计供水314.2万m3。因此,在远期规划中,缺水为122.2万m3,水源地供水能力不能满足用水需要,可通过工程措施或五台山水厂管网补充。

2.6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

根据xx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各类污染源、污染物及排放量见下:

2.6.1 工业源

xx县工业源普查数量为96家,其中重点源为70家,一般源为26家。重点污染源主要行业类别有水泥制造2家,再生纸生产、化工各1家,淀粉制造8家,磷肥制造1家,石灰生产4家,烧结类普通砖厂27家,地毯制造业6家,热力供应5家,白酒酿造8家,水泥制品业2家,铝制品制造、饲料制造业、农机修造、轻质墙板制造、涂料制造和食醋酿造各1家,纺织企业2家,食品生产5家,面粉厂2家,石料开采8家,纸箱制造4家,水的生产与供应2家。xx县工业源基本情况表见表2-5。

江苏省水源地保护条例2008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46号)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已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08年1月1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 年3月22日起施行。 2008年1月19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 为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作如下决定: 一、本省行政区域内集中取用地表水的饮用水源地保护,适用本决定。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安全保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部门联动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投入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调查评价,定期检查饮用水源地保护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饮用水安全保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源地保护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水质保护目标和水域纳污能力,严格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当饮用水源地水质出现可能低于Ⅲ类标准的情况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相关排污单位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直至责令其暂停排污,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相邻行政区界断面出境水质超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水质保护目标的,上游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下游地区县级人民政府通报;上游地区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排污单位立即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或者暂停排污。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督促检查。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 建设与投资指南

附件3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 建设与投资指南 Guideline 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for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部发布 —20—

前言 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工作成效,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可作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参考依据。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提出,由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2013年11月11日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21—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与投资。 1.2 术语与定义 1.2.1植物篱:是指在坡地上相隔一定距离密集种植多年生草本、乔木或灌木植物,形成无间断性或接近连续的植物带;具有分散地表径流、保土蓄水、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肥力等功能,能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具有构建容易、建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一般不需要专业知识与技术即可运用。 1.2.2生态沟渠:生态沟渠由农田排水沟渠及其内部种植的植物组成,是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和水生廊道系统,通过沟渠拦截径流和泥沙,植物滞留和吸收氮、磷等,实现生态拦截氮、磷等的功能,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和建设费用低、水质净化效率高等特点。 1.2.3植被缓冲带:是位于水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一般被描述为长的、线状的邻近溪流,河流、湖泊、水库等各种水体的植被带,通称为岸线植被缓冲带或岸线缓冲带,分为原生植被缓冲带和人工植被缓冲带,人工植被缓冲带又分为森林缓冲带、林农复合缓冲带和农田缓冲带;具有保水固土,过滤径流,防浪护堤,改善水文状况,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功能。 1.2.4前置库:是利用水库的蓄水功能,将因表层土地中的污染物淋溶而产生的径流污水截留在水库中,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经物理、生物作用强化净化后,排入所要保护水体,其功能主要包括蓄浑放清、净化水质等,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果好等特点,是控制面污染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本指南主要参考了以下文件,包括: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 (2)《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165号) (3)《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9]48号) (4)《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试行)》 (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环境成效评估办法(试行)》 (6)《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 (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环办[2012]50号) (8)《饮用水水源保护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 (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433-2008) (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1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GB/T 15566.1-2007) 1.4 技术模式选取 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分为河流、湖库水源保护工程技术、小型塘坝水源保护工程技术和地下水源保护工程技术三种类型。河流、湖库水源保护工程技术包括取水设施、取水口隔离和饮 —22—

饮用水水源地如何保护

饮用水水源地如何保护 水源地如何界定和分类 概念:饮用水水源地一般是指提供城乡居民生活及公共服 务用水(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餐饮业、旅游业等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广义的水源地还包括河流源头地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指为保证饮用水质量对水源区采取的法律与技术措施。 分类:根据供水的水体类型,可分为地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水源地;以供水人口数为分界线,分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一般在1000人以下)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0人)。 我国实行怎样的保护制度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等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 等级划分:根据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要性,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是指地下水水源地的地表分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为地下水水源的补给、径流区。 水质标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

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并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应保证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警示要求:《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特殊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规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包括向城市自来水厂直接提供水源的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取水水域和密切相关的陆域,以及海水淡化厂取海水的海域。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上下游兼顾、共同协调,制定出入境的水质和水量要求,其保护区的划分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 政策措施: 有哪些保护规定 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 除了《水污染防治法》第56~63条对饮用水水源保护进行了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

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1章总论 (2) 第2章概述 (6) 第3章工程设计 (11) 第4章专篇设计 (16) 第5章工程管理实施及建设进度 (19) 第6章投资估算和社会效益分析 (21) 第7章结论和建议 (26)

第1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 1.1.2建设单位 索伦镇政府 1.1.3编制依据 A、科右前旗索伦镇总体规划图(科右前旗规划局、索伦镇人民政府); B、《松花江水流域污染防治规划》2006年; C国务院颁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1日) D、《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保局、卫生局、建设局、水利部、地矿部); E、《科右前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F、《科右前旗索伦镇饮用水水质检测报告》;

G、索伦镇给水水源位置地形图(1∶5000); H、索伦镇镇区地形图(1∶5000)。 1.1.4工程背景 按照环境保护优先基础设施现行的原则,在科右前旗发改委的协调下,自治区发改委对索伦镇供水项目初步设计给予批复,工程总设计规模3000?/d。经过几年的建设,该供水工程已实现向索伦镇生产和生活供水。但是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供水水源地周边人口聚集,水源地环境受到破坏,水源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恐慌。各省市自治区及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务院已经批准《松花江水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这对于科右前旗水源地的保护尤为重要。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松花江水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索伦镇政府委托科右前旗环保局和水利局对索伦镇供水水源地饮水安全和污染防治项目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划分。 水源地治理后,水质要全面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50-85),切实保护人民的生活需求和身体健康,也为索伦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设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最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关于坚决打好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解决我省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根据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环环监〔X〕2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以加强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为目标;以着力解决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不清、边界不明、规范化建设不达标、环境风险隐患较大、违法问题多见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利用两年时间,通过定期调度、预警通报、信息公开、整改销号等措施,认真梳理我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县级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努力实现“保”的目标。 二、工作步骤 (一)全面摸底排查。对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逐一核实水源地基本信息,查X源地

保护区划定、边界设立、规范化建设、违法环境问题等情况,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要及时上报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并在政府门户网及媒体进行公开(问题清单见附件1)。 (二)实施清理整治。根据排查出的问题,按照“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一源一策、积极稳妥”的原则,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具体措施、任务分工、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于X年7月底前,报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按照整改方案,积极稳妥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如期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各市(州)政府每月20日前向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报送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三)逐一核查销号。各市(州)、县(市、区、行委)政府要建立问题清单整改销号制度,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整改销号情况及时报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备案。各市(州)政府负责组织现场核查和销号,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适时组织现场抽查。各市(州)政府负责总结本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开展情况,X年11月底前,向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上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总结;X年10月底前,上报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报告。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负责起草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报告,经省政府审定后,按期上报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 三、主要任务

项目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图文.

第四章项目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4.1饮用水源地分布情况 项目区内村民饮用水主要为井水和自来水,基本上每户1个水井,大部分村民通过泵提升至屋顶水箱,或加压进加压水箱,实现压力供水,少数村民通过手摇提升井水。 据此,项目区内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象为xxxx ,其中xx 也为xx 县城饮用水源,示范区位于县城上游。分散饮用水源地保护对象项目区域内地下水。 4.2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 (1 完善水源保护制度,加强水源地监管 完善地方法规标准体系,建立水源地保护和执法监督力度。建立水源地管理机构,可由乡镇水务站、农村水管员开展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环境执法与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一级、二级水源地保护区禁止新批畜禽养殖申请,对已存在的畜禽养殖达不到零排放的限期停产。已有的规模化养殖场必须采取零排污工程技术,对于养殖散户位于连片整治排污收集受益范围内的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对于受益范围外的散户考虑采用生态补偿的措施,禁止畜禽养殖废物的排放进入饮用水源中。 建立健全引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机制,在特殊情况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或城乡供水联合调度方案。 地表水水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源保护区内不应从事捕捞、网箱养鱼、放鸭、停靠船只、洗涤和游泳等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禁止事项的告示牌。

②水源保护区内不应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应堆放废渣、垃圾,不应设立有毒、有害物品仓库及堆栈。不得从事放牧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③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增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结合村庄排水设施整治予以取缔。 ④输水渠道和用作预沉池(或调蓄池的天然池塘,防护措施与上述要求相同。 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源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应开凿其他生产用水井。保护区内不能使用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性农药,不应修建渗水性厕所、污废水渗水坑、堆放废渣、垃圾,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活动。 ②雨季应及时对周围半径50米范围内修建隔离带,防止浅层地表污水渗透进入水井。 ③渗渠、大口井等受地表水影响的地下水源,防护措施应遵照地表水水源保护要求执行。 (2 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开展流域综合整治 以小流域为单元,强化水源地、涵养区以及山区丘陵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实现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5项同步治理。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优先考虑再生水回用于农业灌溉。教育和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鼓励农民采用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废水废物处理,推进乡村工业结构调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污染治理和工业企业调整搬迁,优化产业结构。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 前言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 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2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1.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1.4.2 潮汐河段 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 1.4.3 孔隙水 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它主要分布于松散的沉积层中,也存在于半胶结的碎屑沉积岩中。 1.4.4 裂隙水 裂隙水存在于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根据岩层含水裂隙的产状,裂隙水一般可分为风化带裂隙水、层状裂隙水及脉状裂隙水三种类型。 1.4.5 岩溶水 岩溶水原称“喀斯特水”,是存在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空隙(如溶洞、溶隙、溶孔等)中的地下水。 1.4.6 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的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相对于基准的高程称潜水位,地面至潜水面间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 1.4.7 承压水 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1.4.8 浅层水 浅层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 1.5 基本要求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包括向城市自来水厂直接提供水源的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取水水域和密切相关的陆域,以及海水淡化厂取海水的海域。 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上下游兼顾、共同协调,制定出入境的水质和水量要求,其保护区的划分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按照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其上游地区必须保证达到出境水质要求,并应保证下游有合理水量。其上游地区排污不得影响下游(或相邻)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对水质标准的要求。 根据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要性,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是指地下水水源地的地表分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为地下水水源的补给、径流区(承压含水层单指补给区)。 关于水质标准的要求,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天等县东平水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扩大初步设计报告 广西南宁星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5年8月

编制单位:广西南宁星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项目名称:天等县东平水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设计证号:水利行业丙级A245004385 项目负责人: 核定:周绘新 审查:耿伟 校核:唐琼翠 设计(编写):

目录 1 基本情况 0 1.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和所在水功能区 0 1.2水源地概况及保护区划定 (1) 1.3项目区土壤、植被、地质、气象概况 (1) 1.4河流及水文 (2) 1.5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3) 1.6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3) 2 工程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及规模 (4) 2.1工程建设目标 (4) 2.2总体布局及规模 (4) 3 工程设计 (5) 3.1设计原则 (5) 3.2设计标准 (5) 3.3输水构筑物设计 (6) 4 施工组织设计及分年度投资计划 (7) 4.1施工管理机构 (7) 4.2施工组织安排 (7) 4.3技术保障及质量保障措施 (9) 4.4分年度投资计划 (10) 5 投资概算 (11) 5.1编制依据 (11) 5.2编制方法 (11) 5.3基础单价及费率标准 (12) 5.4投资概算 (14) 5.5资金筹措方案 (16) 6 效益分析及评价 (17) 6.1经济效益分析 (17) 6.2社会效益分析 (17) 6.3综合评价 (17) 7 工程管理 (19)

7.1工程建设管理 (19) 7.2工程运行管理 (19) 附图: 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东平-初设-水工-01); 2、排水沟、挡土墙、进厂道路断面图(东平-初设-水工-02); 3、警示牌设计图(东平-初设-水工-03); 附表:天等县东平水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预算表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04 64页简介:1.1项目名称 1.2项目主管单位 1.3项目负责人 1.4项目承办单位 1.5项目法人 1.6项目建设地点 1.7项目建设时间 1.8项目类型 2.1编制依据 2.2编制原则 2.3编制范围 3.1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3.2主要环境问题 4.1项目实施背景 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项目建设内容 5.1水源保护地划分及保护地范围 5.2水源地保护措施 5.3项目建设内容 6.1工程设计年限 6.2工程设计内容 6.3水源保护地划分 6.4面源污染源拆除工程 6.5截污清淤工程 6.6隔离工程 6.7监测管理 6.8工程数量表 7.1劳动安全生产内容 7.2卫生要求 7.3劳动安全 7.4劳动保护 7.5安全卫生 8.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2水源保护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8.3环境保护措施 8.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8.5环境保护投资 9.1实施组织机构与分工 9.2计划主要履行单位 9.3设计、施工及安装 9.4项目实施计划表 11.1组织管理 11.2财务管理

11.3工程管理 11.4技术管理 12.1经济效益分析 12.2社会效益分析 12.3环境效益分析 1.1法律法规 (1)一级保护地 (2)二级保护地 5.2水源保护措施 1)一类区Ⅱ时段,即烟尘排放浓度为80mg/m3、SO2排放浓度为900mg/m3。 一、面源污染源拆除工程 1、拆除居民房屋 2、仓房 3、简易厕所 4、畜禽舍 32 5、柴草垛 3 6、拆除排污管线及排污口 二、截污工程 1、生活污水截污工程 2、生活垃圾清运工程 3、畜禽养殖厂残留粪便清除工程 3 4、青一干清淤工程 6.3.1划分的基本原则 6.3.2水源保护水质要求 93)中的Ⅲ类标准《标准》GB5749-2006)。兴东群大马河组(Pt1d):主要分布在萝北县的嘟噜河、鸭蛋河流域,岩性中下部以变粒岩为主夹大理岩和少量片岩,上部由变粒岩和混合岩组成,总厚度大于3470。 (2)含水岩组富水性 7.17.38,为弱碱性水。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4)地下水位动态 13.5米左右,观测工作始于2009年1月5日,截止于2009年12月15日。根据观测资料,对地下水位动态分析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动态 2.8米;11~12月份,地下水接受的补给量逐渐减少,小于排泄量,造成水位持续下降 图2 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态曲线图 (5)水化学特征 4.524 5.42毫克/升,Na+含量5.52 6.49毫克/升,Ca+含量为30.13100.5毫克/升,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PH值为 7.107.38,总硬度为27毫克/升,为弱碱性 724.60毫克/升,其中二价铁离子含量较高,在0.684.46毫克/升,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高铁含量对农作物尤其是水稻影响最大。 6.3.4水源保护地划分方法

农村垃圾处理及水源地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农村垃圾处理及水源地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1双安乡集镇垃圾处理.集中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做好 xx年农村环境保护实施工作,进一步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有效作用,根据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为核心,努力促进集镇和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快“三大体系”建设,强化集镇和农村污染防治,推进集镇和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 基本情况双安乡基本情况,双安乡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汉江上游,全乡总面积71.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双河口村。全乡总户数3450户,14372 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708元,集镇辐射人口数为4523人,近年来随着集镇骨架拉大,集镇建设及规划有了长2远发展。但由于集镇规划滞后。功能不完善,垃圾处理及集镇饮水安全问题突出。主要是水源地无保护措施,土地表面

疏松,降雨导致污染物流入水源,致使水源地水质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基本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许多粪便不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江河,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由于无固定垃圾存放点,居民和村民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三.工作目标 1.保护好饮用水源是保证供水工程水质.向人民群众供应干净水的前提。我们将把全乡人饮用水达到标准,让全乡人都能喝上放心.干净的水,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防止乱打井.乱开矿造成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饮用水水源地附近要严格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处理设施要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 2.加强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整治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有一个洁净卫生的生存环境。 3.加大对集镇居民和农村村民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自觉的遵守保护环境,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农村环境,让村民有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三. 基本原则 (一)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和预决算制度。3 (二)坚持因地制宜.统分结合.务求实效。 (三)规范程序,严格管理。

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规范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饮用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 月9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 年2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备用和规划水源地)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指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3.2 潮汐河段 指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 3.3 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3.4 承压水 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3.5 孔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颗粒间孔隙中的地下水。 3.6 裂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HJ/T338—2007 3.7 岩溶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地下水。 4 总则 4.1 水源保护区的设置与划分

乔官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实施方案 (采购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实施单位: 编制单位: 项目地点: 二、整治范围及问题 1. 整治范围 整治范围主要集中在()村庄区域,对集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2. 水毁问题 (1)()村庄区域还处于开放状态,按照规定划定保护区域后,简单设立了各保护区标志标牌。龙丹河流域拦河坝缺少,导致出水散排,进入周边流域,水流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河流治理麻烦。 (2)河道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理,河道周边脏乱差,直接影响了龙丹河流域水质问题。 (3)居民生活垃圾配套处理设施的不完善,造成进入垃圾池的垃圾收运转运不及时;村民习惯于将少量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其余大部分生活垃圾任意倾倒在房前屋后、路边、山坳河沟处,农田,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造成水质恶化。

三、预期整治目标与技术路线 1. 整治目标 加快解决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巩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成果,全面推进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完成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提高我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 2. 整治技术措施 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情况调查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情况;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制定相关制度措施,同时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污染环境等问题各方面的研究,为各级规划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四、整治内容及措施 1.整治内容 溎河路修复、姜家坊子村至老庄村路修复、姜家坊子至山秦村沿河公路修复、曹西楼村小桥修复、三官庙村至老庄村涵洞修复、溎河路涵洞修复、南水北调干渠修复12米、孤山水库溢洪道下游受损1处10米、刘双泉水库2处35米。 2.整治措施 (1)建设拦河坝,及时有效对水源地进行保护; (2)对脏乱河道进行治理,清理河道垃圾等影响水质的杂物,从根本上解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1)

第一节设计原则 本项目方案设计的原则为: 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满足《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的规定要求。 2、提高全民意识、警示及保护地下水,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3、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警示牌上的图形和文字。 4、根据现场情况设计绿化形式及植株选择。 第二节设计范围 本项目的内容包括: (1)设计内容包括:界标、警示牌图形文字;隔离栅布设;绿化。 (2)界标、警示牌的制作安装;隔离栅的采购、安装;绿化所需种植地整理、种植、浇水等。 第三节设计依据 本项目方案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有: 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 (HJ/T433-2008) 3.《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环境保护指南(试行)》 4.《饮用水水源地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 (HJ/T433-2008) 5.《饮用水水源保护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 6.《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政策》 (HJ588-2010) 第四节项目概况 在饮用水水源区域做好防护措施,设立界标、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采用隔离栅来进行物理防护,对水源地周边进行合理绿化,建立植被绿化,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拦截农业污染物进入水源,构建植被绿化防护工程。

①隔离栅建设 隔离栅的建设坚持以下原则:根据地形及实际情况,避开较大面积耕地、居住区, 有利于彻底保护水源地的生态及安全,所用材质为PVC浸塑护栏。 ②警示牌设置 在水源地区域显着位置设置警示牌,警示牌注明保护区范围及注意事项。 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 界标正面的上方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形标。中下方书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名称,下方为监督管理电话等监督管理方面的信息,监督管理电话一般为当地村居主要负责 人联系电话。 ④植被绿化防护工程 对水源地周围进行植被绿化,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植被蓄水能力,有效防止其他 生物对水源地进行污染和破坏。 辖区内14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内 容清单参照下表: 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 警示牌个25 2 界标个14 3 隔离栅M 315 4 植被绿化M2800 采购项目分布如下: 序号名称工程项目单位数量 警示牌个 2 1 村 界标个 1 警示牌个 3 2 村 界标个 1 警示牌个 2 3 村 界标个 1 4 村警示牌个 3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2.2项目编制依据1 1.2.1相关法律法规1 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 1.2.3技术标准1 1.3项目编制范围2 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2 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2 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3 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 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4 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4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4 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第二章 XX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5 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5 2.1.1地理位置5 2.1.2气候特征6 2.1.3地表水资源7 2.1.4地下水资源8 2.2社会经济状况11 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11 2. 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12 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13 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13 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14 2.4水源地水质评价14 2. 4.1甘泉水厂14 2.4.2五台山水厂15 2.4.3东峡水库15 2.5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17 2.6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17

2.6.1工业源17 2.6.2生活源19 2.6.3总体情况及评价21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23 2.1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23 2.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23 2.1.2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5 3.1编制依据及说明25 3.2投资估算25 3.3资金来源26第四章后期管理与保障27 4.1组织管理27 4.2资金管理28 4.3质量管理28 4.4水源保护29第五章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29 5.1社会效益分析29 5.2经济效益分析30 5.3环境影响评价30第六章结论3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三篇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三篇 篇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辖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辖区内所有集中式供水的饮用地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水源地(以下简称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第三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并具体落实。 第四条保护区划分为一、二级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自取水点起,上游50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500米的陆域范围,包括范围内所有支流的全部水域及两岸纵深各50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自一级保护区上游界起上溯10000米或水源点上游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1000米的陆域范围,包括范围内所有支流的全部水域及两岸纵深各500米的陆域。 第五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中,一级保护区的饮用水质必须符合《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必须符合《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必须符合(GB/T14848)Ⅲ类水质标准。 第六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实行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以防

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保证饮用水安全为重点,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标,坚持饮用水水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七条进入或居住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的规定,切实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水质。 第八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污染、破坏饮用水水源地的行为,有控告、检举的权利,并有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义务。 第二章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第九条已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水利部门组织设定界碑或界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擅自改变保护标志和界桩。 第十条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从事网箱养殖、拦网养殖、投饵养殖、捕捞作业; (二)使用燃油机动船; (三)开山采石、采矿; (四)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五)经营向水域排污的餐饮、娱乐业; (六)施用化肥,使用高浓度、高残留农药; (七)建设畜禽养殖场以及敞养、放养畜禽; (八)向水体排放污水; (九)排放生活垃圾,倾倒、堆放、填埋其它固体废物; (十)毁林开荒、烧山开荒、破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必须根除森林病虫害及因防火需要的除外);

灞桥区红旗街办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技术方案

灞桥区红旗街道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方案编制单位:西安皓海嘉水处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3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0 1.1项目概况 0 1.2编制依据 0 1.3编制原则及范围 (2) 1.4项目建设的意义 (3) 1.5项目区基本概况 (3) 1.6区域水文地质情况 (5) 第二章饮用水水源地现状 (7) 2.1水源地概况 (7) 2.2饮用水水源地现状 (7)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 (11) 3.1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 (11) 3.2水源地保护区隔离防护及警示标志工程 (11) 3.3村庄污染治理工程 (14) 3.4水源地取水口治理工程 (14)

3.5供水站治理工程 (14) 3.6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 (14) 第四章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管理 (16) 4.1加强组织领导 (16) 4.2项目实施原则 (16) 4.3项目实施内容 (16) 4.4项目建设阶段 (16) 4.5建设工期安排 (17) 4.6项目监督管理 (17) 4.7施工总体布置 (18)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19) 5.1分析依据及执行标准 (19) 5.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20) 5.3项目使用期间的环境保护 (22) 5.4环境影响评价 (22)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23)

6.1安全防护措施 (23) 6.2卫生管理措施 (23) 第七章建设投资估算 (25) 7.1、估算依据与说明 (25) 第十章项目招标方案 (27) 10.1建设项目招标依据 (27) 10.2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27) 10.3项目的招标方式 (27) 第十一章风险分析及对策 (28) 11.1业主方自身风险分析及对策 (28) 11.2项目建设参与单位诚信风险分析及对策 (29) 11.3合同风险分析及对策 (30) 11.4项目资金、质量和进度风险及对策 (31) 第十二章工程效益分析 (33) 12.1目的 (33) 12.2社会效益 (33)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参考模板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 静宁县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2.2项目编制依据1 1.2.1相关法律法规1 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 1.2.3技术标准1 1.3项目编制范围2 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2 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2 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3 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 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4 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4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4 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第二章静宁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5 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5 2.1.1地理位置5 2.1.2气候特征6 2.1.3地表水资源7 2.1.4地下水资源8 2.2社会经济状况11 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11 2. 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12 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13 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13 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14 2.4水源地水质评价14 2. 4.1甘泉水厂14 2.4.2五台山水厂15 2.4.3东峡水库15 2.5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17

2.6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17 2.6.1工业源17 2.6.2生活源19 2.6.3总体情况及评价21第二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23 2.1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23 2.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23 2.1.2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5 3.1编制依据及说明25 3.2投资估算25 3.3资金来源26第四章后期管理与保障27 4.1组织管理27 4.2资金管理28 4.3质量管理28 4.4水源保护29第五章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29 5.1社会效益分析29 5.2经济效益分析30 5.3环境影响评价30第六章结论31

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第一章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 第一条基本情况 2007年,我国城市及县级政府所在镇共有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地4002个,供水服务人口4.91亿,占全国城镇人口的83%。南方地区以地表水水源地(含河流型与湖库型)为主,北方地区以地下水水源地为主。从取水量来看,湖库型水源地取水量最大,地下水型水源地取水量相对较小。 第二条水质特征 河流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河流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是氨氮、溶解氧、铁、锰、CODMn、石油类等。湖库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湖库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是总磷、总氮、CODMn、BOD5等。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污染特征:按受污染物影响的水源地数量统计,地下水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是氟化物、铁、锰、氨氮、硫酸盐等。 第三条管理状况 1.保护区划分 全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大部分水源已完成保护区方案,但仍有部分水源的划分方案未获省级政府批复。 2.监测能力 (1)站点设置。据2007年统计,仍有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未设置监测站点,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仅设置1个监测点。因水源地分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一个监测点难以全面反映水源地的水质状况。 (2)监测频次。据2007年统计,水源地监测点位和频次不能满足水质监督需求,常规监测点数量有限且自动检测点位甚少。监测频次也需进一步加强。

(3)常规指标监测能力。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均具备常规指标监测能力,县级城市及乡镇,多数不具备常规指标监测能力。 (4)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省级监测中心站中,绝大部分监测站不具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全指标(109项)的监测能力。县级市不具备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目前,绝大部分可能对水源地构成影响的有毒有机物质尚未纳入监测和管理范围。 3.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现有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各地也颁布实施了多个饮用水水源环保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水质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源地面临的环境压力显著增大,饮用水水源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部分水源因水质下降,不得不更换取水口位置(向上游迁移),甚至关闭水源地。 第五条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级保护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流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沿岸建筑物、居民点、工业及生活排污口、趸船码头、采沙场等。湖库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农村居民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农业种植、旅游度假村、宾馆等。生活、农业和养殖污染是影响湖库型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地下水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建筑物、居民区、生活污染及垃圾堆放场等。 2.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流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及污水处理厂排放等;湖库型水源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