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

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以往的哲学否认、掩盖其阶级性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表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服务的,是无产阶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体现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核心的观点。

它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打破了以往哲学知行脱节的严重弊端。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础。

科学的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了科学的说明。

3、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蕴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

第一,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实事求是包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3、党的思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要途径。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都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4、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

束缚,改变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时代的新特点,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用这种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实践。

求真务实,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是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人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含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即世界观,也包含基于这些总体看法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世界统一于物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仅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且渗透着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的强大思想武器。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安身立命之本。

第二讲:世界的物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助长物质第一性的哲学家是唯物主义者,助长思维或精神第一性的哲学家是唯心主义这;主张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是可知论者,主张思维不能够认识存在的,则是不可知论者。

2、社会存在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其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的生命运动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只能取之于自然界,社会实践活动始终要以自然界为基础。

其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但实质上市以物质力量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其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层,生产力是人来改造自然的物

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总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承认并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边或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表现形态,这就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其次,他强调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运动着的物质或不是由运动着的物质产生的东西,因此,人民要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摒弃一切无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思想观念,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否则,就必然在实践中失败。

再次,它确立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类在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中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为确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偱回往复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奠定了唯物论基础。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根本方法。

1、什么是“物质”,什么是“实际”?

“物质”与“实际”两个范畴既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物质”是指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实际”则是指每个认识主体的“认识对象”。作为认识对象的“实际”,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分清实际中的现象与本质,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是分清实际中的形式与内容,把握事物的内容。

三是分清实际中的局部与全局,把握事物的全局。

四是分清实际中的主流与直流,把握事物的主流。

五是分清实际中的偶然与必然,把握事物的必然。

六是分清实际中的可能与现实,把握事物的趋势。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1、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其目的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实际地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都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认识世界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能动的反映论,不仅要求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要求把我客观世界的规律;为了认识和把我客观规律,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就改造世界而言,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是现实的、正确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要违背客观规律,自以为是,任何行动都要失败,任何主观能动性都是虚妄无稽的。因此,我们子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能拍脑袋、瞎指挥、乱决策,杜绝短期行为、拔苗助长。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为什么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环节,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典型形式。调查研究既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具体途径,因此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方法。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这种核心地位既体现在实践观的确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方面。在自然观中,它在确认自然界的先进性和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在历史观中,它主张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历史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主要通过实践来解决;在辩证法中,它在确认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同时,认为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否定性的辩证运动,而思维的辩证运动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作为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在价值论中,它同样把实践作为价值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认为真理与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基本环节,将其各个组成部分连接成一个有几整体。

2、社会生活之所以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唯物史观确认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必须坚持“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观点。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之中,这是准确把握实际情况,进而正确指导实际工作的必由之路。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再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就在于,旧唯物主义离开认识活动的实践基础去谈反映,因而其反映论只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从而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首先,人的认识是具有选择性和建构性的反映活动。

其次,人的认识是抽象、概括事物本质规律的反映活动。

再次,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3、“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成都。”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总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直线式的,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破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认识运动总过程的原理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从时间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统一的

基础就是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实践中来,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实践中去,也就是到群众中去。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相统一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和领导方法中的创造性运用,它把基于实践的能动的反映论提升为认识路线,又把认识路线转化为群众路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真理认识和把握总是有局限的、相对的、不完全的。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

把握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它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也并不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有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为什么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既然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那么,要判明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只停留在主观范围内是根本无法解决的,认识本身不能自我鉴定,当然也就不能成为检验自己的标准。而客观世界本身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不会也不可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不会也不可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同它相符合的问题。所以,认识本身和客观对象都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够充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和沟通起来的桥梁、纽带,这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的是更好地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以便更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而要切实推进真理的发展,必须按照实践标准的要求,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真理。

二是在同谬误斗争中发展真理。

三是在解放思想中发展真理。

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即使理论的需要,也是实践的需要。从理论方面来看,不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理论认识来源于实践,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且,任何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从实践方面来看,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2、如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必须善于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自觉地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

第四讲: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思维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作为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征

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事物存在普遍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属性,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事物的联系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等等。

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必须承认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条件性。我们既要唯物又要辩证地看待条件。

首先,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们行为具有制约作用。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条件,正如庄家的生长,离不开一定的光照、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其次,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在条件面前并不是消极无为的,经过努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再次,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者不具备某种必要条件,而硬要去改变条件,做拔苗助长、帮蝶破茧的事情,只能陷入主观盲目性。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条件论,必须反对“无条件论”和“机械决定论”。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不能脱离具体条件,想入非非,幻想达到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不应怨天尤人,消极悲观,对现状抱消极无为的态度。立足现实,脚踏实地,胸怀大志,奋发有为,既善于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又善于化不利为有利,创造有利条件,才是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精神品格。

二、提高系统思维能力

系统思维要求人们着眼于整体,通过正确认识和处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联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运用系统性的原则,揭示系统的特性,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

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为系统整体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即“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

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就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立足整体、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努力寻求实现整体功能和效益的最佳方案。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我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真正处理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方面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运用系统思维。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变化或上升的运动,以为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一、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1、运动具有多种形式、不同方向,总体上看无非三种方向:一是单一水平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间的转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变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

发展指的是事物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作为唯物辩证法根本原则的发展思想,指出了发展是事物运动的总趋势;

二是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总趋势;

三是特指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这三个层面一个比一个更为具体,一个比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理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世界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中。

1、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和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对待量变与质变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抽象地谈论量变与质变孰优孰劣。其次,要把握适度原则。办事情,做决策,都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适度”。习近平说,在工作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底线思维”,凡事不能超越底线。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体现了度的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是“底”与“顶”的有机结合。只有“守底”,才有可能逐步达到事业的顶点;胸无大志、没有攀登高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守底”。我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朝好的方面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这里体现的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

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推进各种形式的创新,都离不开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唯物辩证法批判性和革命性本质的体现,要求依据实践发展和科学进步转变思维方式、突破思维定势,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如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把握创新思维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提高创新微微能力,必须把握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导实践创新。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反对各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3、如何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一要破除迷信“经验”的惯性思维。

二要破除迷信“本本”的惯性思维。

三要破除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

五、战略思维是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统一

1、战略思维的根本特征是从全局而不是从某个局部来思考和处理实践活动中各方面、

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以把握规律、取得最佳实践效果。因此,战略思维能力往往构成综合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的基础。

2、如何运用好战略思维

运用战略思维,必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运用战略思维,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运用战略思维,必须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

运用战略思维,必须把握好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的关系。

运用战略思维,还必须处理好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员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根本问题上,要有很强的“战略定力”。

3、如何保持“战略定力”

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要有战略思维的有利支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树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善于从战略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在事关战略目标、战略大局、战略重点、战略途径等重大问题上,不为纷繁复杂的现象和议论所迷惑,不为短期的诱惑和压力所动摇,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坚

持和实施党所作出的战略决策。

第六讲: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矛盾分析方法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没有什么时候不存在矛盾。

从空间上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

从空间上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红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却各不相同。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首先,每一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

其次,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不同阶段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

再次,每一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都有特殊性。

最后,在社会领域,矛盾的表现形态有特殊性。

3、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关系,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要在分析事物的具体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两点论”是有重点的,“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为前提的。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是不同矛盾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是不同矛盾中肚子具有的东西。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具有鲜明的个性,是植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愿望、适应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世界观和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运用于实际活动中的生动体现。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也不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必须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七讲: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改革

一、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从内容上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表现为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其次表现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

社会基本矛盾是我们党新时期确立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因为经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同样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状况的必然要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基本路线这条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1、为什么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如果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那么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体现的则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2、互作用、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支撑;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很难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前提,又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深刻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面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1、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社会稳定才能获得可靠的制度保障;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改革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的前瞻性、预见性,同时也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这一方法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方法,是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用这样一种方法取得经验、发现规律、形成共识,在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前提下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

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第八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创造了历史。

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

1、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贡献。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

第二,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如何树立群众的观点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

权力观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同资产阶级权力观的根本区别。

政绩观是和权力观密切相关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

我们党的政绩观是,将工作重心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不追求表面政绩,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立足现实、打好基础、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3、我们党的利益观同样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使自己的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也就是说,服从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1、在我们党的长期奋斗中,把群众观点贯彻和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九讲: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一、价值评价是人的活动的重要内容

1、哲学上讲的价值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

价值的大小,说到底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是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大小。

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因此,价值具有客观性。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价值的个体性、多样性和变化性。

价值往往是通过评价被揭示和把握的。评价是人对事物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把握,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及其大小所作的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2、如何科学地确立和正确地运用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成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课题。

第一,合理把握评价的个体标准和社会标准。我们既不能只承认社会需要的尺度而否认个人需要的尺度,更不能只承认个人需要的尺度,而否认社会需要的尺度。

第二,正确处理评价的历史标准和道德标准。在主体的不同需要、不同评价标准中,历史需要和道德需要、历史标准和道德标准特别值得分析。

第三,科学对待评价的动机论和效果论。马克思主义者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主张

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把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评价人的行为。在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更侧重于效果,强调以效果为根本。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和态度,回答诸如“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珍视什么”这样的问题,表现为人们的信仰、信念、理想,以及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建构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实现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

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的先进分子,应该率先垂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奋斗者,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导向的引领者,社会主义个人道德准则的践行者。同时,这一特殊群体,有着人民赋予的特定权力和特定作用,因此也应有特殊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为民、务实、清廉。

为民,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为民,就要情为民所系。为民,就要权为民所用。为民,就要利为民所谋。

务实,是中国传统美德,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务实,就要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务实,就要知难而进,埋头苦干,兢兢业业,锲而不舍。

清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清廉,就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不断增强自律能力。清廉,就要不断增强制度意识、法律意识,自觉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清廉,就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三、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1、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因而其理论和实践更加要求真理与价值的高度统一。这一点突出地表现为我们党始终要求坚持真理与向人民负责的统一。坚持真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历史规律,尊重中国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通过不断探索达到对社会真理性的认识。向人民负责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利益,就是使人民群众获得全面发展的条件,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为人民谋福利的坚定的价值目标,就不可能真正达到对中国社会的真理性认识;没有对中国社会的真理性的认识,为人民谋福利的价值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就不可能真正向人民负责。

第十讲:坚定理想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1、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以及由此确立的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信念并不纯粹是主观世界的产物,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又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反映和描绘,而是对现实的超越,反映着人们一定的追求和期望。因此,理想既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又引导着现实的发展。

理想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理想信念的强大作用,集中表现为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社会秩序的调控作用、社会力量的凝聚作用和社会行为的选择作用。

2、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得了?软骨病?。要使?骨头?硬起来,必须注意?补钙?。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所以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原因就在于它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功能。

首先,它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其次,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再次,它是共产党人的前进动力。

最后,它是共产党人的防腐利器。

二、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1、人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

人的发展作为一种综合状态,集中地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状况:

其一,人的发展的总体状况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步状况。

其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其三,人的发展的快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快慢。

2、每个人?发展与?一切人?发展的关系

首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其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只有通过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一方面,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所有为消灭剥削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和坚实的经济基础,每个人在这样的联合体中不是作为特定阶级的成员,而是作为社会的个人,每个人都是平等、自由的;另一方面,实现个人自由发展的各种条件置于全社会的调控之下,每个人都可以在联合体内获得充分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从而实现其自由。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总的方向上离不开人类整体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因而社会的每一进步,对人来说都具有解放的意义。

3、在实际工作中,要顺利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应当注意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样两个关系问题:

一是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二是自由与秩序的关系。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和任务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则又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需要党员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在人生道路上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

第一,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理想的关系。

第二,理想信念与党性修养的关系。

第三,理想信念与实际行动的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